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语文教案设计 > 《李时珍》教案(精选18篇)

《李时珍》教案(精选1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李时珍》教案(精选18篇)

《李时珍》教案 篇1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经过长期的反复实践和刻苦钻研,编写了《本草纲目》;教育学生学习李时珍刻苦钻研,认真实践的精神,从小爱科学,学科学.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运用"积累""流传"等词语造句.

  3,指导学生学习概括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给课文分段的方法,体会本课层次清楚,意思连贯的写作特点.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课文的第三大段写的是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经过,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指导学生按小节的内容体会事物发展的顺序,然后给课文分段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三,课前准备

  1,生字新词的幻灯片若干张.

  2,"李时珍上山采药"幻灯片一张.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和要求

  1,分析课题,检查预习,处理生字词,学生质疑,使学生初步了解全文.

  2,分析阅读第一,二段课文,使学生了解李时珍从小立志学医并跟随父亲学医,这是他日后研究医药的良好条件.

  二,教学过程

  1,分析课题.

  从《电影》李时珍引出课题.简单介绍李时珍的生平事迹.

  2,检查预习情况,提出生字词进行教学.

  本课生字词共有10个.通过字词幻灯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读音,字形,笔顺和字义掌握的情况.其中"诊"容易读成"zhēn",与"珍"相混;"判"与" 叛","译"与"泽"字形容易相混;"对症良药","药效","严寒酷暑"等词语与理解课文关系密切,可以在讲读课文时进一步讲解.

  3,教师范读全文.

  要求学生注意听,把不懂的地方划出来,并且要求学生初步说出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4,学生质疑.

  5,分析阅读第一段课文.

  指名读第一小节,使学生了解这一段介绍了李时珍是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从小就立下了为穷人治病的志愿.

  提问:

  (1)什么样的人才可以被称为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什么样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才能被称为是伟大的呢

  (板书: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2)哪些条件使李时珍立下了为穷人治病的志愿

  (板书:立志行医)

  小结:

  在医学和药物学方面有着丰富的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才可以被称为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对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的人,才能被称为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编写了《本草纲目》科学地,比较全面地总结了我国古代医药学的成就,对我国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不愧是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世代行医"这一词语说明李时珍立志行医受到了家庭的影响;"救死扶伤"这一词语说明李时珍从小就懂得了做一个医生的意义.这两点是李时珍立志行医的条件.

  6,分析阅读第二段.

  指名读第二小节,使学生了解李时珍处处留心向父亲学医,从二十二岁起就开始给人看病,为他日后深入研究医药打下了基础.

  提问:

  为什么父亲不愿李时珍再当医生,后来又同意他学医了 这说明了什么

  小结:

  "鄙视"是看不起的意思.在旧中国,有钱有势的人看不起医生的行业,所以父亲不愿李时珍再当医生.可是父亲的反对并没有动摇李时珍学医的决心,他"处处留心","暗自"记下了不少药方,主动地向父亲学习.在父亲遇到"疑难病症"时,他能说出"对症良药".因此,父亲同意他学医了.这说明李时珍学医的决心大,非常用心,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连反对他学医的父亲也被他刻苦学医的精神感动了.

  (板书:跟父亲学医)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和要求

  1,分析阅读第三大段,使学生了解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经过.

  2,按小节内容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3,总结全文,理解李时珍为什么能编写出《本草纲目》.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1)朗读第一,二段课文.

  (2)李时珍为什么要立志学医

  2,分析阅读第三大段.

  (1)指名读第三小节,使学生了解李时珍为什么要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提问:

  ①这一小节的第一句起到了什么作用

  (板书:研究药物)

  ②李时珍在行医的过程中发现旧的药物书有什么缺点

  (板书:发现:无 缺 错)

  ③怎样才算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板书:完善:添 补 改)

  小结:

  "一面……一面"表示并列的关系,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文写的是行医,下文该写研究药物了.有了这样的句子,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更密切了.

  旧的药物书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李时珍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发现了它们的缺点,决心要编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完成这样一个工作是非常艰巨的.

  (2)指名读第四小节,使学生体会李时珍采药时不怕困难,刻苦钻研,虚心学习的精神.

  提问:

  ①这一小节第一句起什么作用

  (板书:亲自采药)

  ②李时珍亲自采药表现了什么精神 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板书:不怕……不怕……不怕困难

  饿了……天黑了……废寝忘食

  品尝,判断……刻苦钻研,不怕牺牲

  访问了……学到了……虚心学习

  (利用幻灯演示这一部分板书)

  指导复述:

  幻灯演示"李时珍上山采药",一边观察图画,一边复述.

  小结:

  李时珍亲自采药,亲口品尝药材,表现了他不怕困难,刻苦钻研,不怕牺牲的精神.他虚心向广大人民群众学习,集中了人民群众的经验和智慧.这些活动为他编写《本草纲目》作了充分的准备.

  (3)指名读第五小节,使学生了解李时珍用了二十七年编写成的《本草纲目》,是中药书中一部伟大的著作.

  提问:

  为什么说《本草纲目》是中药书中一部伟大的著作

  小结:

  《本草纲目》比较完善地总结了我国古代医药工作者,广大人民群众和李时珍一生行医采药的实践经验,对我国和世界医药学的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中药书中一部伟大的著作;李时珍是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板书:编写《本草纲目》)

  3,指导分段,概括段意.

  (1)利用板书概括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

  (2)把内容相近的小节合并起来.

  第一小节写李时珍立志行医.

  第二小节写李时珍跟父亲学医.

  第三,四,五小节写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3)分段,概括段意.

  4,总结全文.

  (1)归纳主要思想内容.

  这篇课文主要写李时珍从小受到家庭的影响立志学医,他经过反复实践,刻苦钻研,终于编写成《本草纲目》,说明他是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2)指导学生懂得用关联词联系上下文的写作方法.

  课文中用"一面……一面","不但……还"等关联词语把上下小节的内容联系起来,使得文章层次清楚,意思连贯.

  5,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用"积累","流传"等词语造句.

  (3)写出每段的段落大意.

  附板书:

  李时珍

  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立志 学医 著书《本草纲目》

  研究 采药 编写

  幻灯片:

  发现:无,缺,错 不怕……不怕……不怕困难

  完善:添,补,改 饿了……天黑了……废寝忘食

  品尝,判断…………刻苦钻研

  不怕牺牲

  访问了…学到了……虚心学习

《李时珍》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伟大的医学家和药学家李时珍编写出《本草纲目》,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事情,从而学习他不畏艰险,勇于实践的精神。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归并自然段内容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仿照书上的句子用“不但......还“造句。

  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归并自然段给课文分段。

  教学难点: 学习归并自然段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激趣:

  同学们,当你得病吃药治好了病的时候,你知道吗?许多药方是记载在《本草纲目》这本巨蓍上。这本书是谁写的?他用多长时间写成的?他是一个怎样的?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李时珍》这篇课文。

  二、自学(略)

  三、读议课文:

  1、默读第1自然段,思考;李时珍为什么立下了行医的志愿?

  小议理解;“世代行医”、“救死扶伤”.

  自由读,议;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李时珍立下行医的志愿。)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思考;李时珍怎样得到父亲的同意开始行医的?

  讨论:(用读句了, 抓词语,谈体会的方法)

  理解“ 鄙视 “、“疑难病症”、“对症良方”。

  点拔:从李时珍能想出对症良方,你看出了什么?

  (看出他治病的本领已经不小了。)

  轻声读,议;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李时珍偷学本领,22岁开始行医。)

  3、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完善“一词你怎样理解?

  讨论: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投影: 从“他想,病人吃错了药,那多危险啊,” 你看出了什么?

  (看出李时珍处处为病人着想,医德高尚。)

  议:这段讲了什么?

  (李时珍决心重新编写药物书。)

  4、指名读第4自然段,其余人边听边画:

  在采药中,李时珍遇到哪些困难?用“_____” 画出,他怎样做的?用“…”画出。

  读句子,体会意思;

  投影:(1)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产药材的名山。

  (意思是:他不怕环境艰险,不怕气候恶劣,勇于吃苦。)

  (2)许多药物他都亲口品尝,判断药性和药效。

  (意思是:他敢于实践,不顾个人安危,医德高尚。)

  口头填空,并说说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

  李时珍走了(    )里路,访问了(     )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说明他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学到了知识,积累了经验,为写书做了充分的准备。)

  有感情地朗读,说说这段的主要内容。

  (为写书,李时珍亲自采药,访问百姓。)

  5、自学第5自然段,填空:(投影)

  他整整花了(   )年, 终于编写出了一部著名的药物书《本草纲目》。

  这部书有(    )字,记载了(   )种药物,是一部伟大的著作。

  议: 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

  (说明编写时间长,字数多,内容丰富,包含的药物多,比较完善。)

  齐读,说说主要内容;

  (李时珍终写出了《本草纲目》。)

  四、指名分段;

  为什么说《本草纲目》是一部伟大的著作?你敬佩他什么?

  (这本书一百多万字,一千八九百种药物,流传世界。)

  五、指导分段;

  1、回忆各自然段意,思考:哪几个自然内容跟编写《本草纲目》有关系?

  (三、四、五自然段)

  2、点拔;这几段讲的都是编书的事,分别讲了著书的原因、准备、结果,因此可以把他们归并在一起,成为一段,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归并自然段内容分段的方法。

  3、讨论:全文可分为几段?理由是什么?

  (第一段:(1);   第二段: (2);   第三段:(35)

  4、小结;用归并自然段内容的方法给课文分段,要先读懂课文,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把讲同一个意思的几个自然归并起来就可以了,如果一个自然讲的是一个意思,可以单独分为一段。

  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          李时珍

  1、立志行医      ——  一、立志行医

  2、偷偷学医      ——  二、偷学本领

  3、决心编书     

  4、采药访问          三、编写药书

  5、写《本草纲目》  

  课堂练习

  1 、组词; 较 (   ) 珍(   )  编(   ) 猎(   )  纲(   )

  效(   ) 诊(   ) 遍(   ) 错(   )  刚(   )

  xing (    )       zai (   )       lei (    )

  行           载           累

  hang(    )       zai (   )       lei (    )

  2 仿写句子:例:李时珍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还亲自到各地去采药。

  (1)赵明不但喜欢打乒乓球,还(               )。

  (2)不但……不……

《李时珍》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李时珍一心为病人解除痛苦的好思想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和他怎样为编书做准备。

  【教学难点

  1.读课文,想画面,感受当时的情景。

  2.了解李时珍的事迹、言行,从中感受李时珍一心为病人解除痛苦而学医的好思想和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严谨的态度,忘我的精神。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图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当你患病吃药打针康复了的时候,你知道吗?许多药方是记载在《本草纲目》这本巨蓍上的。这本书是谁写的?他用多长时间写成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李时珍》,从中你会找到答案。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学生认真读课文,利用字典学习生字新词。教师要求学生边读课文边画出文中需要识记的生字词,不认识的查字典,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自学生字。(提醒学生细心观察易错生字的笔顺、笔画。)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讨论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由小组代表强调难字,教师适当板书,引导学生注意生字难点,之后请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

  着重指导:

  ①读准字音:

  诊、症、凑、栽、积累的“累”

  ②认清字形:

  拜、籍、酷、载

  ③理解词义。

  世代:世世代代,祖祖辈辈。

  诊费:看病所收的费用。

  完善:完美。

  拜访:敬词,访问。

  品尝:仔细辨别,尝尝味道。

  判断:断定。

  疑难病症:指病因不明,很难医治的疾病。

  严寒酷暑:非常寒冷的冬天,非常炎热的夏天。

  流行:传下去,传开去。

  4.教师分小节指名让学生读课文,检测学生的生字认识情况,其他同学边听边看书,听一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读音是否准确,学生互评,教师给予及时指导和帮助。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默读第1自然段,思考;李时珍为什么立下了行医的志愿?想一想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李时珍立下行医的志愿。)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思考;李时珍怎样得到父亲的同意开始行医的?

  理解“鄙视”、“疑难病症”、“对症良方”的意思。

  从李时珍能想出对症良方,你看出了什么?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看出他治病的本领已经不小了。这一段主要讲了李时珍偷学本领,22岁开始行医。)

  3.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完善”一词你怎样理解?讨论: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从“他想,病人吃错了药,那多危险啊,”你看出了什么?

  (看出李时珍处处为病人着想,医德高尚。)

  这段讲了什么?

  (李时珍决心重新编写药物书。)

  4.指名读第4自然段,并请学生思考:在采药中,李时珍遇到哪些困难?他是怎样做的?

  ⑴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产药材的名山。

  (意思是:他不怕环境艰险,不怕气候恶劣,勇于吃苦。)

  ⑵许多药物他都亲口品尝,判断药性和药效。

  (意思是:他敢于实践,不顾个人安危,医德高尚。)

  ⑶口头填空,并说说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

  李时珍走了(  )里路,访问了(  )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说明他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学到了知识,积累了经验,为写书做了充分的准备。)

  ⑷有感情地朗读,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为写书,李时珍亲自采药,访问百姓。)

  5.自学第5自然段,说说出现的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

  (说明编写时间长,字数多,内容丰富,包含的药物多,比较完善。)

  说说这段的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李时珍终写成了传世巨作《本草纲目》。)

  四、 教师小结、课外扩展

  1.师:这篇课文写李时珍从小立志学医,在行医过程中发现药物书有许多缺点,他怀着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决心重编新药物书。毕生的精力,青春的年华,终于成就了“东方医药巨典”——《本草纲目》,大家把课文连起来读一读,再来感受一下李时珍辉煌的一生吧!

  2.师:李时珍为了写成这本巨著刻苦钻研、潜心研究的事迹很多很多,课本上讲他走了上万里路,拜访了千百个医生、农民,就可知道这里有许多故事,同学们课下通过多种途径去搜集这些故事,然后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吧!

  板书设计

  立志学医

  李时珍         编写原因 积累经验

  编书      编写准备 亲自采药

  写出巨著 虚心学习

《李时珍》教案 篇4

  一、教学要求

  1.阅读课文,了解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学习李时珍为了能够解除病人痛苦,不畏艰险,坚持实践,行医著书的高尚精神。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珍贵”“记载”“解除”“拜访”“流传”“救死扶伤”“疑难病症”“严寒酷暑”等词语。

  3.给课文第4自然段分层次。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写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部分;练习给自然段分层次。

  三、教学时间 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今天我们学习第21课《李时珍》,那么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听老师将课文读一遍。教师范读课文。

  (二)学习生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检查学习情况。

  编 提醒学生注意读音。

  拜、籍 提醒学生注意字形。

  有关词语解释:

  世代:世世代代,祖祖辈辈。

  诊费:看病所收的费用。

  救死扶伤:救活快要死的人,扶助受伤的人。

  疑难病症:指病因不明,很难医治的疾病。

  对症:针对病情。

  记载:把材料写下来。

  完善:完美。

  严寒酷暑:非常寒冷的冬天,非常炎热的夏天。

  品尝:仔细辨别,尝尝味道。

  流传:传下去,传开去。

  3.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三)指导分段。

  1.课文主要讲了李时珍的哪两件事?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讲的?

  2.课文可分为几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李时珍是明朝的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第二段(第2、3自然段):讲李时珍跟父亲学医。

  第三段(第4―7自然段):讲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经过。

  (四)作业 。

  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读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3.什么样的人才可以被称为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什么样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才能被称为伟大的呢?

  4.齐读。

  (二)讲读第二段。

  1.男女生分读第2、3自然段。

  2.李时珍的父亲为什么不愿意让儿子当医生,后来为什么又同意了?

  3.李时珍为什么要立志学医?

  4.李时珍为什么能说出一张对症的古方?想象一下李时珍是怎样“处处留心”、“暗自记下”药方的。

  5.李时珍的父亲是不是仅仅因为李时珍说出了一张古方而同意他学医的呢?(主要是被李时珍坚定的决心和刻苦好学的精神所感动,才同意他学医。)

  (三)讲读第三段。

  1.四排学生分排朗读。

  2.学习第4自然段。

  ①默读第4自然段。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说的是什么?可以分成几层?分层的依据是什么?

  ②这一自然段的第1句起什么作用?

  ③李时珍发现旧药物书有什么缺点?(引导学生归纳出“不全”、“不详”、“不对”。)

  ④李时珍决心重新编书的原因是什么?

  ⑤齐读第4自然段。

  (四)作业 。

  第三课时

  (一)齐读第1―4自然段。

  (二)继续讲读第三段。

  1.学习第5自然段。

  ①默读第5自然段,思考:李时珍为编书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②哪句话概括了这一自然段的内容?

  ③李时珍亲自采药遇到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做的?

  ④李时珍为什么要亲自品尝药材?这样做有什么危险?

  ⑤李时珍为什么要请教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

  ⑥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

  2.学习第6、7自然段。

  ①指名读第6、7自然段。

  ②为什么说他“终于”编写成了新的药物书?

  ③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本草纲目》是一部伟大的著作?

  (三)总结全文。

  1.齐读全文。

  2.李时珍为什么能成为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从他编写《本草纲目》这件事反映了哪些好品质?

  3.指导学生学习段首概括的写作方法。

  (四)作业 。◆

《李时珍》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李时珍》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立志学医和编写《本草纲目》的事。

  课文开篇点明李时珍在我国医学史上的地位,接着讲李时珍立志学医,然后讲他编写《本草纲目》,最后讲《本草纲目》是中药书籍中的一部伟大著作以及它产生的深远影响。

  那么,为什么说他“是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呢?首先,他行医的目的就不是为名为利,而是为“救死扶伤”,他立志行医,“要像父亲一样为穷人看病”。由于家里世代行医和父亲的影响,幼小的李时珍耳闻目睹了病人的疾苦和医生妙手回春的高尚,潜移默化地教育了他。其次,李时珍做医生后,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发现了旧药物书的缺点,本着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药物书”。所谓“完善”,就是要克服旧的药物书不全、不细、有错的缺点,让书中药物尽可能记载得多一些,详一些,准一些,为达到这个目的,他历时27年,经过了充分准备,甚至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顾,“亲口品尝了许多药材”。作为医生,李时珍深知吃错了药的严重后果,但为了让病人吃着更安心,让后人从他的书中借鉴正确的药方,他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这绝非一般人能够做到啊!由于他的努力,《本草纲目》成了一部“伟大的著作”。由此看出,李时珍这样伟大的人,创作了这样一部伟大的著作。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同学们把每个自然的内容都与“伟大”一词联系在一起去理解,就可以深入理解什么是“伟大”和李时珍“怎样伟大”了。

  二、教法介绍

  本课教学按照“读书内化”的认知规律设计教学方法:“以自读为轴,以自问为经,以自悟为纬。”每个教学过程体现了“以读促问,以问导读,以读导悟,以悟促读”的教学策略。在读的训练中,突出了三点:一、读的目标具有层次性。从训练步骤看,“通读”要求“读通”,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精读”要求“读懂”,能够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领会作者表达思想的一些方法,有感情朗读;“熟读”要求“读熟”,语速上能够熟读成诵,语调上能够抑扬顿挫,语感上能够体验品味。二、读的要求体现差异性。“阅读是从写的或印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不同读者对文章的领会程度不可能完全相同。在“通读”、“读出问题”阶段,让学生自己读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共性“问题”。其实质是尊重学生读的“异”。三、读的功能强化多维性。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自我感悟,在读中形成语感,在读中陶冶情操,在读中积累语言。

  三、教学要求

  1.阅读课文,了解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学习李时珍为了能够解除病人痛苦,不畏艰险,坚持实践,行医著书的高尚精神。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珍贵”“记载”“解除”“拜访”“流传”“救死扶伤”“疑难病症”“严寒酷暑”等词语。

  3.给课文第4自然段分层次。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写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部分;练习给自然段分层次。

  五、课时安排 三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揭题:

  同学们,在我国的中药书籍中有一部伟大的著作,已经被译成十余种文字,在全世界流传。它是我国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整整27年的心血力作。你们了解这本书和它的作者吗?(《本草纲目》李时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时珍》,一起来了解这位伟大的医学家编写这一伟大的著作的历程。

  板书课题:(当写到“珍”时)请大家注意,“珍”左边的“王”字旁写得稍微窄一些,右边的“人”旁下面的“三撇儿”一撇要比一撇长。请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翻开课文,借助拼音自由读一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这篇课文共有七个自然段,老师请“七位”同学读一读,谁愿意来读?

  (指名后,老师说:其它同学认真听,会听的同学也是会读书的同学。要听一听这些同学是不是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了。)(全读完了以后,先让同学正音,老师随机指导同学读某些音为重点的词或较长的句子。)

  四、读的同学很认真,听的同学很仔细,请大家再来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当中哪些内容让你感受到了一点。把相关的句子或段落划下来。

  多读几遍,好好体会,等会儿和全班同学交流。

  五、全班交流

  老师问: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当中哪一段或者哪一句话让你感受到了这一点。

  1 如果学生说了“第二、三自然段”教师不做重点指导,只是边小结边相机板书:

  有志气、刻苦

  2 学生如果先说第五自然段

  出示课件文字,整段,在“突出一些山高路远,严寒酷暑,品尝”还有一些帮助记忆的关联词。学生还是围绕“怎样的人和哪些句子来谈。”教师相机点拨启发。

  “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 ----------------走遍了出产药材的名山。“(从句子中体会到天气的恶劣,路途的艰辛,走遍了说明了地方的广。学生能说到最好,不能说到老师不要拼命分析,可以通过重点词语的理解或老师口头的叙述,是呀,山那么高,路途那么遥远,有时是雪花纷飞,有时酷暑难耐,只要是出产药材的名山,李时珍都------走遍。真是不辞辛苦呀。同学们,就让我们读出李时珍的不怕坚辛吧)

  “他有时----------山上过夜”(不怕苦,不怕累)

  “他走了上万里路-----------学到了----------没有的知识”(虚心请教。师述:向这些不同身份的人请教,实际上是为了让医学的内容更正确,更详细,更全面。)

  “他还亲口品尝”-------(有献身科学的精神)

  师导:同学们谈得很好,都在用心读书,请大家把这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读一读。

  “为了写这本药书------还亲自到各地采药”(读完这句后,老师小结:李时珍为了编写这部药物书,不但“积累经验”还亲自到各地采药”,从这件事中我们感受到他是一个不怕辛劳,献身科学的人)

  板书:不怕辛劳,献身科学

  师导:那么,他这样不辞辛苦的到各地去采药,都是为了要编写一部怎样的药书呢?(完善)请大家联系上下文,也就是第四自然段说一说。

  学习第四自然段,说说旧的药物书有什么缺点?学生边读相关的句子,老师边在黑板右上角做简单板书:如:说到“许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板书:不全面。说到“有药物没有说明形状和生长情况”板书:不详细,说到“还有一些药物记错了药性”板书:不正确。

  然后老师指着板书,边说边划去了三个“不”,所以,内容全面、详细、正确的药物书就是一部完善的药物书。

  (板书:全面详细正确)

  完善

  师小结:从李时珍下决心重编药物书,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态度严谨的人。

  板书:态度严谨

  老师引背第五自然段,同学们,李时珍正是为了编写一部“全面、详细、准确”的药物书,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还亲自到。他不怕,不怕,走遍了。他有时,饿了,天黑了就在。他走了,拜访千百个,

  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他还亲口了许多,判断。

  学习第六自然段落

  出示“花了整整27年,他终于编写成了一部分新的药物书,就是著名的《本草纲目》。

  想想带点词语的意思,去掉这些词语,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让学生体会这些词语“整整”说明时间长,“终于”说明历尽艰辛,“著名”说明这本书的价值。)

  板书:有毅力,有恒心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前景。《学生谈仿佛看见什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比方说,在无数个晚上,在炎热的夏天,李时珍怎样做的等等)

  六、指板书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都为我们祖国有这样伟大的医学和药物学家(板书)感到自豪,为有这样一部伟大的著作感到娇傲。课后,请同学们收集有关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的有关资料。下节课我们继续探索。

  板书:    李时珍(伟大的医学和药物学家)

  一心为民,处处留心

  (不详细、不全面、不具体)不完善-----态度严谨

  不辞辛劳  献身科学

  有毅力,有恒心

《李时珍》教案 篇6

  一、 出示像片、介绍人物 二、 检查预习 1、  分节朗读课文 2、  区别“药方、古方、良方” 三、 学习单元提示 1、  明确这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学会给课文分段。 2、  指出给课文分段方法很多,我们先学习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3、  讲清这种方法的一般步骤: (1)、认真阅读课文,了解全文讲什么。 (2)、仔细阅读,想想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把几个邻近的讲同一意思的自然段归并成一段。如果有的自然段单独讲一个意思,那就独立成为一段。 四、 阅读课文,按照“学习提示”的一般步骤给课文分段。如下表: 小节 节       意 分段 小标题 1 李时珍立下为穷人治病的志愿 第一段 立志 2 李时珍跟父亲学医 第二段 学医 3 李时珍决心编写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第 三   段 编写 4 李时珍去各地采药、访问群众 5 李时珍编成《本草纲目》 五、 重点学习课文第二大段 1、  谁能说说李时珍为什么下决心重新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呢? 生:因为旧的药物书有不少缺点。 2、  有哪些缺点? 生:不全、不详、不对。 3、  那么,他是怎样编写的呢? 生:注意积累经验     到各地去采药     访问群众 4、  你能用上一些关联词把他怎样编写的过程连起来说吗? 5、  读到这儿,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6、  为什么说《本草纲目》是一部伟大的著作?(时间长、字数多、内容丰富、流传广) 六、总结                                    过分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以及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               在课堂上学生多数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研究课文,缺少丰富多彩的课文实践。                               学生个性化阅读太少,缺少结合自己生活经验的自发的独特的感受。因此,文章的人性化、思想性基本要靠教师灌输。因而,“三个维度”不是整合在一起。         书本上有一幅插图,但教师没有充分利用课文资源,不利于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提高。                                                                                       

  新教案  反思过去的教学,我将这片老课文当成一篇初次阅读的新课文去认识。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站在读者、作者、编者、教者这四个不同的角度去钻研教材,我重新设计了本课的教学。一、学生经验为起点,丰富学习资源,拉近“生”——“本”对话的距离。本课内容是真人真事,但是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远。李时珍的不怕艰苦,不怕危险的精神难以激起学生深层次的情感共鸣。如果仅仅利用第一课时导入的几分钟的时间为学生介绍时代背景、人物,学生不会有较深的体会。因此,课前,我利用中午语文阅读时间,引导学生阅读有关李时珍的书籍,上网查阅李时珍的资料。这样的教学设计,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在补充教材、拓展教材、开发教材的同时,帮助学生建立起了相关知识背景,拉近了学生与教材对话的距离,增强了教材的感染力。二、以自主置疑为切入点,捕捉学生兴趣点和难点,以学以教。在以往的备课中,我们常常设计一连串的问题给学生。这些问题并非生活中的原始问题,也不是学生提出来的,是教师为了教学而精心“设计”、“加工”出来的,往往脱离学生实际,甚至还会扼杀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在本课的设计中,我首先引导学生在阅读课外相关资料及初读课文后,说说为什么称明朝的李时珍是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从而引出《本草纲目》一书。然后要求学生围绕这本书提出问题,师生共同归纳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1、 这是一本怎样的书?2、 为什么要编这本书?3、 他是怎样编写这本书的?最后学生围绕自己提出的问题,进一步品读课文,合作探究,从而实现个性化的阅读,使教学走出教师烦琐提问、学生被动应答的局面。三、深研读、析其疑根据学生提出的三个问题,教师要求学生选取其中的一个研读专题进行自主阅读。例:师:你解决了哪个问题?从哪些句子中得到启发的?出示:他发现旧的药物书有不少缺点:许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有些药物只记了个名称,没有说明药性和药效;还有一些记错了药性和药效。师:用自己的话说说旧的药物书有哪些缺点,说说一部比较完善的哟啊物书是怎样的?再来看看这句话的标点,能不能调换次序?这样的教学设计,既强调了学生的自主阅读实践,又重视了学生言语实践,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把课文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又如在解决学生提出的第三个问题时,我让学生说说你从李时珍编书的过程中感受到什么?找找令你感动的句子,并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为什么令人感动。生:我感受到了李时珍编书的艰难。我是从“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有时好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中体会到的。生:我深深感受到了;甚至编书所经历的危险。我是从“许多药材他都亲自品尝”这儿体会到的。生:我感受到了李时珍的虚心,他本来就是医术高明的医生,还要访问老农、渔民、猎人。------- 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本设计重视了学生的独特感悟,让他们带暗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读课文,让他们在文本和自己内心中走了个来回,真正实现高质量的对话 ——解决了问题,更深刻感悟到李时珍不怕艰辛编写《本草纲目》的坚定意志及刻苦钻研、勤于实践的态度和忘我的精神。最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然是“学到渠成”

《李时珍》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式,能认7个生字,学会写9个生字。

  2、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李时珍不畏艰险,勇于实践的精神。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作者通过写李时珍的具体事例表现其品质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精神。

  2、抓重点词,品读、理解第四自然段。

  3、理解《本草纲目》为什么是一部伟大著作。

  三、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采药”“著书”等都是生疏的事物,对学生理解课文、体验情感造成一定障碍。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课前通过查资料,把原先对李时珍零碎的了解整理为较完整的认识。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对课文进行重新建构的过程中,对课文产生兴趣,激发他们对李时珍著书的兴趣、探究。三年级学生开始习作练习,对如何写人表现其品质没有清晰的写作思路。而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本身就具有示范性,通过读一篇好的文章,学一种好的写作方法不失为一种提高习作水平的好途径。因此在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把阅读和习作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知道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吗?你们从哪知道的?说说你对他和《本草纲目》的了解。

  2、《本草纲目》是明代卓越的医学家李时珍的药物学著作。这么伟大的一部著作,李时珍在什么情况下,怎样写出来的呢?请同学翻开课文,今天我们一起认识这位伟大的名医——《李时珍》。(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听录音,感知课文。(播录音)

  师:老师播放课文录音,你们边听边看课文,注意把预习时遇到的难读的字音听清楚。

  2、认读生字,书写难写字。

  师:听清楚了吗?把你认为的难读字音再读几遍,待会考考你们!

  师:现在我们进行开火车比赛,给这些生字点点名! (出示生词:医学家  诊费  救死扶伤  鄙视 患病  判断  本草纲目  救死扶伤  完善 )

  出示句子:李时珍发现许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

  卡车上载满了运往灾区的救灾用品。

  师:自己读一读这两个句子有什么发现?这个字有两个不同的读音,读书时要注意区分。课文里还有一个多音字,你能找出来吗?(累)你会组词吗?(硕果累累)(劳累)

  3、指导书写难写字。a)出示“鄙”“载”字卡。b)师范写,生观察。

  要求:注意观察老师是怎样把字写好在田字格中的。(指名说)

  鄙:左右结构。左宽右窄。左边要写得紧凑些。

  载:半包围结构,“戈”字旁的横要写得够长,弯钩要写得舒展。

  c)生练写。d)反馈写字效果(实物投影展示)、评议。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师:请同学轻声自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想想通过读书你知道了什么?如果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打上小问号。

  2、交流读书收获:你知道了什么?

  (“偷偷留心”、“暗自记下”说明李时珍勤奋好学,刻苦认真。)

  3、师:知道“鄙视”一词的意思吗?把“鄙视”换一个词,还可以怎么说?(轻视,看不起) 

  师:为什么在当时行医是被人鄙视的行业,李时珍还要学医?

  (理解“救死扶伤”,“立下志愿”)

  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师:李时珍二十二岁就开始给人看病,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李时珍决心重新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医药书?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理解“完善”,旧药物书有哪些不完善的地方:不全、不祥、不准)

  2、师:为什么李时珍能发现旧药书有不完善的地方?

  (体会他“一面行医,一面研究药物”表现出的善于思考的精神。)

  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为了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李时珍是怎么做的?轻声自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1)边读边找:李时珍为编写药书做了哪些工作?

  (准备工作:积累经验,亲自采药,访问百姓。)

  (2)再读画词:李时珍遇到哪些困难?是怎么克服的?

  2、汇报自读学习情况:(要求:读句子,抓词语,谈体会。)

  (理解:行程远:“走了上万里路,访问了千百个医生、农民、渔民和猎人”)

  3、课件出示:(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产药的名山,他有时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许多药材他都亲口品尝,判断药性。)(四人小组品读)

  四人小组讨论想象:李时珍经过了哪些艰难险阻?

  (1)你能想象“山高路远,严寒酷暑”的画面吗? (理解采草药的“艰辛”。)

  (2)你想到过品尝草药的危险吗?(理解李时珍著书的“严谨、科学的态度”。)

  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师:最后,历经了27年李时珍完成了《本草纲目》,这是一部怎样的著作?全班齐读第五自然段。(有着一百多万字,记载了一千八九百种药物的伟大著作。)

  总结全文。

  学到这里,老师有个问题想请教大家,是什么精神支持着李时珍为它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巨大的代价?

  总结:李时珍靠的是不畏艰难,勇于实践的精神。同学们也应该像李时珍那样,在学习中不怕困难,勇于探索,将来学有所成,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四)学习写法。

  1、师:通过课文的描写李时珍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不畏艰难,勇于实践的精神,严谨、科学的态度)

  2、师:你为什么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联系课文内容)

  3、师:是啊,作者花了较多的笔墨详细描写了李时珍采草药的艰辛,还抓住了许多细节描写“许多药材他都亲口品尝,判断药性”等体现了他严谨治学的态度。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衷地体会到李时珍为祖国药物学的献身精神的高尚品质。我们今后学写作文时,也要学习作者用具体事例表现其品质的方法,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五)布置作业。

  1、练写生字,并组词。

  2、用自己的话复述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

  3、进一步收集有关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的资料。

  五、教学反思

  本堂课是在学生对李时珍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的,由于学生课前丰富的课外阅读对李时珍“从小立下从医的志愿”,“《本草纲目》是我国一部伟大的医学著作”等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对课文有了大致的认识,上起课来学生都能纷纷说出自己对“李时珍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巨大的代价著书”的感受和理解。文中对李时珍认真辨别药材“许多药材他都亲口品尝,判断药性”只做了概括性的叙述,学生理解不深,而一位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破庙过夜》,记叙的是李时珍师徒采访途中,在一座满是蜘蛛网的庙里过夜风餐露宿。并以“月下记录材料”和“亲口品尝鸡肠草”这两件具体事例来说明他严谨治学的态度。通过阅读,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由衷地体会到李时珍为祖国药物学的献身精神。同时也加深渗透 “用具体事例表现其品质”的写作方法。所以应在教授教材时抓住教材与课外读物中存在的这样那样的联系点,全面辐射。以课内促课外的阅读。

《李时珍》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李时珍》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立志学医和编写《本草纲目》的事。

  课文开篇点明李时珍在我国医学史上的地位,接着讲李时珍立志学医,然后讲他编写《本草纲目》,最后讲《本草纲目》是中药书籍中的一部伟大著作以及它产生的深远影响。

  那么,为什么说他“是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呢?首先,他行医的目的就不是为名为利,而是为“救死扶伤”,他立志行医,“要像父亲一样为穷人看病”。由于家里世代行医和父亲的影响,幼小的李时珍耳闻目睹了病人的疾苦和医生妙手回春的高尚,潜移默化地教育了他。其次,李时珍做医生后,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发现了旧药物书的缺点,本着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药物书”。所谓“完善”,就是要克服旧的药物书不全、不细、有错的缺点,让书中药物尽可能记载得多一些,详一些,准一些,为达到这个目的,他历时27年,经过了充分准备,甚至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顾,“亲口品尝了许多药材”。作为医生,李时珍深知吃错了药的严重后果,但为了让病人吃着更安心,让后人从他的书中借鉴正确的药方,他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这绝非一般人能够做到啊!由于他的努力,《本草纲目》成了一部“伟大的著作”。由此看出,李时珍这样伟大的人,创作了这样一部伟大的著作。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同学们把每个自然的内容都与“伟大”一词联系在一起去理解,就可以深入理解什么是“伟大”和李时珍“怎样伟大”了。

  教法建议

  本课教学按照“读书内化”的认知规律设计教学方法:“以自读为轴,以自问为经,以自悟为纬。”每个教学过程 体现了“以读促问,以问导读,以读导悟,以悟促读”的教学策略。在读的训练中,突出了三点:一、读的目标具有层次性。从训练步骤看,“通读”要求“读通”,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精读”要求“读懂”,能够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领会作者表达思想的一些方法,有感情朗读;“熟读”要求“读熟”,语速上能够熟读成诵,语调上能够抑扬顿挫,语感上能够体验品味。二、读的要求体现差异性。“阅读是从写的或印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不同读者对文章的领会程度不可能完全相同。在“通读”、“读出问题”阶段,让学生自己读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共性“问题”。其实质是尊重学生读的“异”。三、读的功能强化多维性。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自我感悟,在读中形成语感,在读中陶冶情操,在读中积累语言。

  词语注释

  救死扶伤:救治临危的病人,扶助受伤的人。[例句]救死扶伤是每个医务工作者应尽的职责。

  疑难病症:指病因不明而很难医治的疾病。

  对症良方:针对病情开出来的好药方。

  完善:完美,使更加完美。

  药效:药物所起的作用。

  拜访:访问。

  严寒酷暑:极冷的冬天,极热的夏天,形容条件极为恶劣。

  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解除――废除志愿――志向鄙视――轻视

  记载――记录流传――传播留心――留意

  完善――完美积攒――积累著名――闻名

  反义词:解除――保留鄙视――重视完善――残缺

  句段赏析

  1.他的父亲医术很高,给穷人看病常常不收诊费,就是不愿意自己的儿子再当医生。

  析那时候行医是被人看不起的职业,医生的生活也比较清苦,父亲不愿意李时珍再当医生,是出自对儿子的爱。

  2.他看到医生能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的痛苦,就从小立下志愿,要像父亲一样为穷人看病。

  析这句话交代了李时珍立志当医生的目的和原因。目的是“为穷人治病”,原因是“医生能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的痛苦”;另一方面,他的立志也与家庭影响有关:由于他家世代行医和父亲医术高超,他亲眼目睹了解除病人痛苦的伟大,加之父亲为穷人看病常常不收诊费的行为影响着他,所以,他立志“要像父亲一样为穷人看病”。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李时珍不为个人名利,一心为病人解除痛苦的崇高思想。

  3.不怕严寒酷暑。

  析无论是非常寒冷的冬天还是非常炎热的夏天,他都在赶路,都在爬山,都在采药。

  4.他还亲口品尝了许多药材,判断药性和药效。

  析为了准确判断药物的药性和药效,李时珍不仅虚心请教有经验的人,还通过亲口品尝来验证。不少药材有毒性,亲口品尝是有危险的。这种科学态度和献身精神感人至深。

  背景知识

  明朝: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建于1368年,亡于1644年。

  李时珍(1518~1593):我国明朝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为了编写《本草纲目》,他研读过800多种医药书籍和有关资料,先后到湖北、河南、河北、安徽、江苏、江西等省考察访问,采集药物标本,行程达一万余里。

  《本草纲目》:世界医药科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著作。全书共52卷,记载药物1892种,药方11096个,药物形态图1160幅。先后被译成拉丁、法、日、朝、德、英、俄等10余种文字,流传全世界。

  课后题解

  3.(1)李时珍到各地去采药,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出产药材的名山。”他走了上万里路,拜访了千百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他还亲自品尝了许多药材,判断药性和药效。这些都说明了他不怕苦和累。

  (2)“整整”说明编写药物书所用的27年中没有间断,强调了李时珍编书所花时间非常长。“终于”说明了李时珍克服了许许多多的困难,花了很长很长的时间才写成的,强调了编写这本药物书的不容易。“著名”就是很有名。表明了《本草纲目》在全世界的地位及作用。去掉了这些词语,句子当然就表达不出这么丰富的含义了。

  文章导读

  李时珍,我国明朝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课文讲的是李时珍立志学医和编写《本草纲目》的故事。课文第一自然段简单介绍了李时珍的生平。第二、三自然段讲李时珍立志学医:先讲他为什么立志学医,再讲怎样学医。第四、五、六自然段讲他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先讲为什么要编写,再讲怎样做编写准备,最后讲怎样把书写成。最后一个自然段评价了《本草纲目》的价值:是中药书籍中的一部伟大著作。

  文章结构

  本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李时珍是明朝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第二段(第2、3自然段):写李时珍立志学医。

  第三段(第4至6自然段):写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

  第四段(第7自然段):写《本草纲目》是中药书籍中的一部伟大的著作。

  写作特点

  本文情节衔接紧密,从李时珍立志学医,到萌发编书的想法,到他如何编写,环环紧扣,叙述自然。全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语言积累

  救死扶伤 疑难病症 积累经验 严寒酷暑

  拜访 亲自 品尝 流传 山高路远 完善

  1.他看到医生能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的痛苦,就从小立下志愿,要像父亲一样为穷人看病。

  2.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出产药材的名山。

  ◆[2004-04-24] 

《李时珍》教案 篇9

  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下面为您推荐2篇三年级语文《李时珍》教学反思范文,赶紧一起来学习吧。

  三年级语文《李时珍》教学反思一

  听了两位老师上的《李时珍》第二课时后,颇有感触。两位老师自身素质都很好,课堂调控能力也都不错,也很注意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教学效果大不一样。

  一位教师围绕课后思考题“为什么人们称李时珍是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来组织学生学习,学生自由读书,勾画体现李时珍伟大的词语句子,思考,讨论,交流。可以说,给了学生较大的自学、讨论、思考的空间,但是在反馈时,明显学生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较沉闷,究其原因,是那个“伟大”限制了学生,把学生吓住了,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小学生对具体形象的事物容易感知,而对那些抽象的概念很难把握,学生很难把李时珍的一些具体行为马上与伟大联系起来,他们看到的是从小立志学医,处处留心学习、为了编书不畏艰辛,踏遍名山,访遍众人,亲口品尝药物的李时珍,而不是“伟大”这两个抽象的字。老师却要他们把这些都归纳到“伟大”上来,真是难为了孩子们。因此,教师不得不费劲地把学生的每一次回答都牵到“伟大”上来,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学习的信心慢慢地也被牵走了。

  另一位老师的课没有把“伟大”提出来,孩子们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却处处感受到了李时珍的“伟大”。李时珍的伟大表现在他有一部伟大的巨著《本草纲目》,还表现在有一个伟大的编书历程。这些只能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并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上课开始,教师请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关于《本草纲目》的有关知识,然后教师出示一本线装本的《本草纲目》并简要介绍,那本古朴的年代久远的书和教师的介绍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正当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时,教师恰到好处地问: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想不想去看看当年李时珍是怎样编这本书的?学生的学习欲望马上被调动起来。教师从情感的角度入手让学生勾画出印象最深刻的句子,反复读,边读边体会,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这样的学习要求符合孩子的学习心理特征,,便于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每个孩子在自己能力所及都会有所体验,有所感受,由于有情感的投入,学生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不论是自学还是小组讨论,学生都很投入。反馈时,学生更是跃跃欲试,情绪高昂。教师抓住几个关键的句子,或引导对比,品析语言,或引导展开想象,感悟人物形象,或重点指导读书,感受人物的精神。学生通过对具体的语言现象的感悟,品味,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李时珍的形象也在学生心目中逐渐清晰,逐渐高大起来。课后,教师引导学生继续通过读书,上网了解李时珍及其《本草纲目》以及正走向世界,焕发青春的中国中医的有关知识。

  这两节课留给我们的思考是什么呢?

  好的教学的标志是能够促进有效学习的进行,教师的教应该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教的过程应顺应学生学的过程。第一节课漠视了学生的心理需求。第二节课的教学,正是顺应了学生学的需求,教师创设了情境,调动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思维活跃,并进行着积极的情感体验。

  语文课要让学生积累文化,积淀精神,打好人生底蕴。第一节课着重于认知性,第二节课则制造了课堂的热源效应,打通了课堂的壁垒,将学习活动立体化,极大地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外延。引导学生课内外了解《本草纲目》等正是积累文化,带领学生和李时珍一起去感受编书的历程就是积淀一种精神。

  三年级语文《李时珍》教学反思二

  星期三,我上了《李时珍》一课,整堂课下来,最大的感受是: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缺少一种味道,少了一份激情,一种个性!

  李时珍的伟大表现在他有一部伟大的巨著《本草纲目》,还表现在有一个伟大的编书历程。这些只能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并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把教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思考。我想这就是我刚才觉得缺少一种味道的原因所在。

  如:在解决李时珍在编书的过程中是怎么做的这一问题时,我说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打动你?当学生说出令他感受最深的语句时,应该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里令你特别感动?再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独特感受通过朗读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我却没有把说的机会、读的机会留给学生,忽略了他们的独特感受。

  上完这堂课,我不觉产生了以下几点感触:

  1、阅读课教学重点是什么?阅读教学之所以称之为阅读教学,其原因在于一个“读”字,张田若先生认为:“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可见 “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径,朱作仁先生也认为“抓住语感的培养,语文课的特点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忽视了“读”或“读”不到位,学生语感的培养和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便成了无源之水了。我想我的这节课就属于读不到位吧。可见只有多读并读出感情来,才能与作者和文中主人公产生共鸣,才能明白字里行间的深刻蕴涵。因此,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重在悟情传情,培养语感,让学生在课上把书读顺、读好,从小养成正确的读书习惯,为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表达勤输“养料”。教学中,教师应重在读的训练,给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精心设计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读,使学生始终处在读书的享受之中。同时,阅读教学又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要依据学生年龄、心理、认知等方面的特征,帮助学生解读文本,选择读的方式,制定读的目标,引导学生关注读的过程。“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2、小学阅读教学应倡导什么?第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还应将人文教育融于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寓教于乐、寓教于嬉、化静为动、教与学统一。要防止从知识本位、教师主宰的极端走向情感本位、学生主宰的另一个极端。既不能以牺牲认知目标为代价来换取认知目标的达成,更不能以牺牲认知目标为代价来换取情感目标的达成。我们阅读教学应努力做到人文性地读,达到情知交融的境界,使学生情在读中悟,理在读中清。第二、我们的阅读教学要返朴归真,要努力做到“活”与“实”的统一。在活的形式中要有实的内容,达到形式活泼,内容充实,过程朴实,训练扎实,教学时在吟悟上下工夫,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去阅读感悟,活化语文学习,做到活中有方向,活中求实效,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上的“活”。

  我觉得我们对新课标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肤浅的表层,并没有领悟其精要,我们的语文课程改革任重而到远。

《李时珍》教案 篇10

  一、教学内容: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7册6《李指针》

  二、教学要求:

  1、学会14个生字(含1个多音字“累”)及新词,认读5个字。

  2、了解明朝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编写出《本草纲目》,为人类作出杰出的贡献;学习李时珍不怕困难、勇于实践的精神。

  3、体会文章运用数字说明问题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

  课文的第3部分,了解李时珍著书的原、经过和结果。

  四、教学难点:

  理解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编写一部药物书。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问一个略显沉重的问题:生过病吗?

  人吃五谷杂粮哪能没有个头疼脑热生病的时候。

  看过中医吗?为什么选择看中医?

  正是由于中药材来自于大自然,对人体的副作用较小,再加上良好的疗效,所以中医得到了历代广大人民的认可和信赖。

  你知道我国古代有一部伟大的医学著作叫什么吗?(《本草纲目》)

  这部医学著作的作者是谁呢?(李时珍)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事。

  你对李时珍有哪些了解?书中是怎么评价李时珍的?(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书中是怎么评价《本草纲目》这本书的?(一部伟大的著作)

  “伟大”是什么意思?(非常出色;非常了不起;不同一般。)

  教师导语:那么李时珍的“伟大”之处就是他不同于一般人,他有不同于一般人的品质,有着不同于一般人的行为,他做出的事业也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文章哪些地方写出了李时珍的“伟大”?默读课文,在书中划批。

  (二)交流感悟:

  品质伟大

  第1自然段:

  看到父亲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的痛苦,就立下行医的志向。(从小就立下了远大的志向,决心要像父亲一样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的痛苦,小而有志,为他以后成为一个伟大的人,做出伟大的事业奠定了基础)

  第2自然段:

  理解“鄙视”的意思。(轻视、看不起)

  行医受人鄙视,父亲不让他做医生,但是偷学本领。(为了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的痛苦,不怕被人看不起,不为名和利――品质伟大)

  第3自然段:

  ① 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为病人负责的品质。)

  ② 理解“完善”的意思:“完备美好,没有缺点”

  ③ 旧的药物书有什么缺点,读书。几个缺点?怎么看出来的?(分号)分别用三个字概括:

  许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不全面。

  有些药物只记了个名称,没有说明形状和生长情况──不详细。

  有些药物记错了药性和药效──不正确。

  ④ 想象这样的缺点会有哪些危害。

  (旧的药物书的这些缺点,会造成误用药物的现象,给医生看病造成许多麻烦,病人也会延误治疗,甚至危及生命。)

  ⑤ 这些都说明旧的医药书“不完善”,李时珍要编的书应该是:很全面、很详细、很正确,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完善”。

  小结:要想写出一本完善的中医方面的医药书,这是一项十分庞大的、细致的、繁琐的工程,但他还是下定决心去编写,为什么难度那么大,还要下定决心去编写?(有了这样的药物书,不仅自己可以正确地使用各种药物为病人治病,其他医生也可以借鉴、使用,最终受益的是众多的病人。因此,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是一件造福于千千万万人的事。)

  过渡:通过刚才对前3个自然段的学习,我们感受到李时珍的品质是非常伟大的,下面我们来看看他又是怎么做的呢?从哪些行为、行动上能感受到他不同于一般人的伟大之处。看第4自然段。

  行为的伟大

  第4自然段:

  ① 积累经验。“积累经验”是指把经验一个个地收集、整理、保存起来。

  ② 亲自采药。

  一“不怕山高路远”,山再高,他也要上;路再远,他也要去。“不怕严寒酷暑”,无论是非常寒冷的冬天还是非常炎热的夏天,他都在赶路,都在爬山,都在采药。“走遍了”这里指生产药材的名山他能去的都去了。

  小结:从“不怕……不怕……”看出李时珍不怕困难;祖国的名山大川多不多?谁敢说走遍了?李时珍做到了。――伟大,读

  二是说他“有时好几天不下山”,钻进大山深处寻找药材,采集药材。

  小结:以山为家,凑合吃喝,条件艰苦,不畏艰险――伟大;读

  三是说他亲口品尝药材。为了准确判断药物的药性和药效,李时珍还通过亲口品尝来验证。是药三分毒,不少药材有毒性,亲口品尝是有危险的。他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使他的著作真实可靠,常人做得到吗?――伟大。

  PPT1:

  李时珍走了上万里路,访问了千百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为什么向他们学习请教。(因为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对当地出产的药材很熟悉,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都是书本上没有的。)

  小结:李时珍虚心好学、不耻下问,能够把千百人的经验,人民大众的智慧汇总提炼出来,前人做到了吗――伟大,读。

  (三)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再次感受到了李时珍的伟大,这是行为上的伟大。他这么做就是为了编写一部全面的、详细的、正确的比较完善的药物书在作准备。

  有感情的朗读这个自然段,体会李时珍准备不怕困难、勇于实践的伟大精神。

  过渡:李时珍这么一个伟大的人,通过他的伟大的实践,最后终于编纂完成了《本草纲目》这本书。书中评价这是一部怎样的书?(伟大的著作)

  (四)为什么说这是一部伟大的著作呀?

  PPT2:他整整花了27年,终于编写出了一部的药物书──《本草纲目》。这部书有一百多万字,记载了一千八九百种药物,是一部伟大的著作。后来这部书被译成几国文字,流传世界。

  启发:透过这些数字你能想到什么?

  ① 27年──编写的时间长

  ② 一百多万字──所写的字数多,内容丰富、资料祥实

  ③ 记载了一千八九百种药物──包含的药物种类齐全。

  小结:透过这些数字,你们想想起在当时条件下,完成这样一部书,李时珍得付出多少精力,得需要多么顽强的毅力啊!透过这些数字,我们能感受到李时珍这个任务身上伟大的品质。运用数字多有好处呀!以后的写作当中可以尝试运用。

  读

  ④ 被译成几国文字,流传世界──影响大,流传广,不仅是我国伟大的药物学著作,也是全世界医药学的一部重要著作。

  联系收集的课外资料,说说《本草纲目》为什么是一部伟大的著作。(再次体会数字说明的作用)

  PPT3:补充介绍《本草纲目》为什么是一部伟大的著作。

  (五)总结全文:

  通过这篇文章,感受到了李时珍身上品格上的伟大,行为上的伟大,还有他事业上的伟大,完成了《本草纲目》这部伟大的著作。李时珍以自己不怕困难、勇于实践的精神,为中国、乃至全人类都作出了杰出贡献。

  (六)此时此刻,你想对李时珍说点什么呀?

  启发:可以称赞李时珍伟大的品;可以结合《本草纲目》称赞李时珍的贡献。

  六、作业:PPT4

  1、利用课余时间观看影片《李时珍》

  2、阅读语文读本第10课《夜宿破庙》。(师:你会对李时珍为了百姓不怕吃苦的精神有更加具体的了解。)

  3、结合搜集的有关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的资料,出一期手抄报。

  七:板书设计:

  李时珍 《本草纲目》

  伟大 完善

  不怕困难 不全面

  勇于实践 不详细

  不正确

《李时珍》教案 篇11

  五年制小语第五册《李时珍》一课,在课文后面的作业 中,要学生“按照下面的意思给课文分段”,这是本册第一次要求学生按提纲分段。要求虽然不高,但因为学生是初次接触这方面的训练,教学时,就必须善加引导。

  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本课的分段训练,并从中学习分段的方法呢?

  一、从句入手,弄清语段关系

  本课记叙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李时珍的故事,文中着重写了他编写《本草纲目》的经过。课后作业 要学生按照“编写《本草纲目》”这个小标题去合并课文第3、4、5三个自然段,成为一个意义段,这对初学乍练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就成了一个难点。因此,引导学生理清这三个自然段中各个自然段里的层次,更好地掌握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并按这三个自然段的内容去归并成一个意义段,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导读时,可这样进行:

  学生默读第3自然段后提问:“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编写药物书?”这是由“果”(决心编书)追出“因”(发现旧药物书有缺点)。抓住了这个因果关系,这一段的主要内容就易为学生所掌握。接着再问:“你说说旧的药物书有哪些缺点?”结合这两道题的提问,出现下列板书:

  通过比较,学生会懂得板书(1)是一段的主要内容;(2)是在(1)的基础上,为了把“缺点”明确地指出来,课文就用了三个分句作了具体的叙述。这么一“比”,本段的层次、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就一目了然了。从而引导学生抓住“果”,归纳出本段的主要内容――决心重新编书。至于“因果关系”、“总分关系”等名词术语可不必讲,只要学生从分析中能获得有关语段关系的感性认识就行了。

  讲读第4自然段时,提问:“为了编写这部药物书,李时珍做了那些准备工作?”结合学生答问板书:

  通过列表,在帮助学生弄清本段课文是怎样连句成段(按一件一件事来写,其中重点的事写详细些)的基础上,就可以引导学生说出本段的主要内容――做好编书准备。

  在上述两个自然段侧重于“扶”的基础上,到第5自然段的导读就可以“放”。因此,在学生朗读课文以后,就要学生说一说本段的各句之间的顺序,然后说出本段的主要内容――终于把书编成。

  这样从讲句入手,帮助学生明确语段关系、理清层次,归纳出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然后对照课后作业 2中提出的段落提纲,划分第三大段(意义段)就不难了。

  二、从篇着眼,讲解段篇关系

  在学生初步懂得合并几个自然段成一意义段后,还可教给按过渡句分段的方法,本课第3自然段开头的过渡句就是一个好例子。讲过渡句一定先要使学生懂得上一段及下一段各讲的是什么,然后才能体会到过渡句是怎样“承上”与“启下”的。这里可用图示法来表达:

  图示中的∥表示把上下两个段划开,过渡句就像是联结两个段的桥梁。抓住过渡句来分段是常用的分段法。通过本课教学,可以让学生懂得过渡句是文章转折的表示,也是分段的语言标志。

  至于“篇”,固然不是三年级训练的重点,但分段毕竟是从篇来着眼的,先理解了全篇,才能从篇中分出段。在本课指导学生分完段后,可简单交代一下,段与篇的关系:一篇文章总有个中心思想,段就是围绕这个中心思想来写的。然后用下面的图示,讲解段与篇之间的关系:

  (闻柯)

《李时珍》教案 篇12

  五年制小语第五册《李时珍》一课,在课文后面的作业中,要学生“按照下面的意思给课文分段”,这是本册第一次要求学生按提纲分段。要求虽然不高,但因为学生是初次接触这方面的训练,教学时,就必须善加引导。

  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本课的分段训练,并从中学习分段的方法呢?

  一、从句入手,弄清语段关系

  本课记叙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李时珍的故事,文中着重写了他编写《本草纲目》的经过。课后作业要学生按照“编写《本草纲目》”这个小标题去合并课文第3、4、5三个自然段,成为一个意义段,这对初学乍练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就成了一个难点。因此,引导学生理清这三个自然段中各个自然段里的层次,更好地掌握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并按这三个自然段的内容去归并成一个意义段,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导读时,可这样进行:

  学生默读第3自然段后提问:“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编写药物书?”这是由“果”(决心编书)追出“因”(发现旧药物书有缺点)。抓住了这个因果关系,这一段的主要内容就易为学生所掌握。接着再问:“你说说旧的药物书有哪些缺点?”结合这两道题的提问,出现下列板书:

  通过比较,学生会懂得板书(1)是一段的主要内容;(2)是在(1)的基础上,为了把“缺点”明确地指出来,课文就用了三个分句作了具体的叙述。这么一“比”,本段的层次、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就一目了然了。从而引导学生抓住“果”,归纳出本段的主要内容――决心重新编书。至于“因果关系”、“总分关系”等名词术语可不必讲,只要学生从分析中能获得有关语段关系的感性认识就行了。

  讲读第4自然段时,提问:“为了编写这部药物书,李时珍做了那些准备工作?”结合学生答问板书:

  通过列表,在帮助学生弄清本段课文是怎样连句成段(按一件一件事来写,其中重点的事写详细些)的基础上,就可以引导学生说出本段的主要内容――做好编书准备。

  在上述两个自然段侧重于“扶”的基础上,到第5自然段的导读就可以“放”。因此,在学生朗读课文以后,就要学生说一说本段的各句之间的顺序,然后说出本段的主要内容――终于把书编成。

  这样从讲句入手,帮助学生明确语段关系、理清层次,归纳出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然后对照课后作业2中提出的段落提纲,划分第三大段(意义段)就不难了。

  二、从篇着眼,讲解段篇关系

  在学生初步懂得合并几个自然段成一意义段后,还可教给按过渡句分段的方法,本课第3自然段开头的过渡句就是一个好例子。讲过渡句一定先要使学生懂得上一段及下一段各讲的是什么,然后才能体会到过渡句是怎样“承上”与“启下”的。这里可用图示法来表达:

  图示中的∥表示把上下两个段划开,过渡句就像是联结两个段的桥梁。抓住过渡句来分段是常用的分段法。通过本课教学,可以让学生懂得过渡句是文章转折的表示,也是分段的语言标志。

  至于“篇”,固然不是三年级训练的重点,但分段毕竟是从篇来着眼的,先理解了全篇,才能从篇中分出段。在本课指导学生分完段后,可简单交代一下,段与篇的关系:一篇文章总有个中心思想,段就是围绕这个中心思想来写的。然后用下面的图示,讲解段与篇之间的关系:

《李时珍》教案 篇13

  一、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立志学医和编写《本草纲目》的事。

  李时珍是我国有杰出贡献的古代科学家代表之一,他撰写的《本草纲目》是祖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他的事迹和成就为世人所传颂。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的过程,充分体现了重实践、重调查研究的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为事业而忘我探索、不辞劳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课文开篇点明李时珍在我国医学史上的地位,接着讲李时珍立志学医,然后讲他编写《本草纲目》,最后讲《本草纲目》是中药书籍中的一部伟大著作以及它产生的深远影响。关于立志学医,课文侧重叙述了李时珍学医的目的。关于撰写《本草纲目》,则是本文叙述的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叙述:发现旧药物书中的缺点――上山采药、调查研究――用27年写成《本草纲目》。全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清楚明了、重点突出是这篇课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要使学生感受到李时珍刻苦钻研、勤于实践的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忘我的精神,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愿望和积极性;同时,继续学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方法。

  理解李时珍为什么要重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和他怎样为编写作准备是教学的重点。学习作者通过李时珍的事迹、言行来表现李时珍性格、品质是教学的难点。

  二、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诊费、职业、救死扶伤、病症、有效、情况、严寒酷暑、拜访、品尝、判断、纲目、书籍、译成”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病人解除痛苦立志学医,不怕艰辛编写《本草纲目》的坚定意志及刻苦钻研、勤于实践、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忘我的精神。

  4.学习课文按一定顺序记叙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例析

  着重理解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和他怎样为编写作准备;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读懂自然段。为了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李时珍花了几年时间作了充分的准备。第五自然段就是讲他所做的准备,共有五句话。第一句总的讲李时珍从“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和亲自到各地去采药”两个方面作准备。后面四句话具体地讲他怎样“亲自到各地去采药”。一是说他“走遍了生产药材的名山”。二是说他“有时好几天不下山”,钻进大山深处寻找药材,采集药材。三是说他拜访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习请教。四是说他亲口尝药材这种科学态度和献身精神感人至深。正因为李时珍做了这样充分的准备,下了这样艰苦细致的功夫,才写成了《本草纲目》这部流传全世界的伟大著作。 

  四、教学建议

  1.课前准备。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上网查询有关资料,下载有关图片,也可以借助已出版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

  课前布置学生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新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默读、朗读、浏览)读几遍课文,圈点出自己感兴趣的好词好句。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有条件的可以到图书馆或上网去查找有关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的资料,鼓励同学互相交流,扩大视野。

  2.引导学生交流初步的阅读感受和疑难问题,组织质疑。教师归纳学生的质疑,选取重点问题,作为引导学生阅读探究的题目,进一步展开学习。

  理解课文时可以先带着“为什么说李时珍是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这个问题阅读全文。经过学生自己思考、小组讨论、各组汇报这几个步骤后,教师组织学生从立志学医为民,不畏艰辛编书两个方面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最后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读,使学生从李时珍的事迹中感悟出他的伟大。

  在学习立志学医为民的内容时,要让学生了解他的父亲对他的影响,结合上下文理解“世代行医”“救死扶伤”“留心”“疑难病症”等词语,体会李时珍立志学医为民治病的好思想。李时珍重编《本草纲目》是本课的重点。这部分课文,要让学生按自然段来学习。

  让学生反复默读课文,对照课文插图,展开想象。教师要引导学生想象“山高路远、严寒酷暑”的画面,想象李时珍在深山野岭采药和虚心向不同行业的人们请教的情景。然后由学生汇报自己读懂了什么,有不明白之处提出来,师生共同解决。

  教师要指导学生思考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他的目的达到了没有,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李时珍为写这部书做了哪些准备?教师要指导学生抓住一些重点词句来理解内容,回答问题。如抓住“研究”“发现”“决心”“完善”这几个词去理解李时珍重编药物书的原因以及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抓住“不但……还……”“亲自”“山高路远”“严寒酷暑”“走遍了出产药材的名山”“走了上万里路”等词语、句子来体验他采药的艰辛;抓住“拜访”“千百个”来体会他为了“积累经验”虚心向群众请教的态度;

  抓住“亲口品尝”来感受他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抓住“整整27年”“终于编写成”“著名”来体会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耗时之长,费尽心血,成果来之不易。

  3.注意学习按一定顺序记叙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事,先说了什么,后说了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组织学生自己思考并合作交流。

  例如立志学医这件事,其叙述顺序是:李时珍的“父亲不愿让他学医――他立志学医――留心学习并有成效――父亲同意他学医”。从父亲不愿让他学医到同意他学医,这是事情的开始和结果,作者就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的。这是基本的叙述方法。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全课也是按照时间的顺序记叙的。

  4.李时珍上山采药这一段,是重点内容,体现了李时珍忘我的钻研精神和注重实践、注重调查研究的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可以结合“思考・练习”第三题的第(1)小题提出的问题来学习,进一步理解有关生字新词,引导学生围绕“采药”找出具体叙述的关键词语来体会,如“严寒酷暑、走遍、好几天不下山、饿了、在山上过夜、上万里路、拜访了千百个……、亲口品尝、判断”等。同时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叙述和插图,创造性地想象当时的具体情况,在头脑中形成画面,体会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艰辛。

  5.“思考・练习”第三题第(2)小题,意在让学生理解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艰辛以及正确用词的重要性。教师可以结合第五、六段的教学进行,先安排学生自读、自释、自悟;然后再以小组的形式互议、互解,让学生相互启发,解决问题;最后师生有语气地朗读句子。

  6.本课的生字比较多,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读会字音和理解字义。如用拼音、部首和数笔画等查字法等查出字义,还可以用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体验以及通过区别形近字的方法来掌握字义。“珍”“诊”“职”“除”“尝”“传”等字是翘舌音,要注意读准。“载”“重”“累”是多音字,要注意在本课中的读音和意思。写的时候,注意把“酷”“拜”“籍”“症”等字写准确。要鼓励学生熟读、熟记以下词语:救死扶伤、疑难病症、山高路远、严寒酷暑等。

  7.阅读的拓展。教师可以请学生说说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李时珍的故事,进行交流,也可以课后观看电影《李时珍》。还可以组织学生将第五段编成课本剧,再现李时珍到各地采药,拜访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的情景,感受李时珍写书之不易。也可以让爱好涂鸦的学生给课文配图,开个课文插图展。

  五、参考资料

  明朝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建于1368年,亡于1644年。

  李时珍(1518―1593年)我国明朝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与张仲景一起被人称为医林二圣。李时珍1518年出生在蕲州(今湖北蕲县)东门外的瓦硝坝,字东璧,晚号濒湖老人。受家庭影响,他自幼爱好医学,24岁开始跟父正式行医。经由父亲(当地名医)李言闻的亲授和实践,李时珍的医术日益精进,逐渐名闻遐迩,明嘉靖年间封藩在武昌的楚王聘他为王府奉祠正,不久又推荐到京城,在太医院当御医。太医院是岐黄名家聚集之地,通过与各名医的接触共事,大大丰富了李时珍的阅历,同时,浩瀚的皇家藏书,道地的御用药材,更开拓了他的视野,增长了见识,这些都为他日后编写《本草纲目》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长期的行医过程中,李时珍发现以往的本草书有不少错误,而且有些用药经验已不切实际,于是立下了重修本草的宏愿。为了编写《本草纲目》,他研读过800多种医药书籍和有关资料,先后到湖北、河南、河北、安徽、江苏、江西等省考察访问,采集药物标本,行程达一万余里。他倾毕生的精力和心血,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并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完成《本草纲目》这部巨著,在将近三十年期间,前后三易其稿,当他最终编定完稿时,已从生气勃勃的青年,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了(61岁)。李时珍在医理方面受金元四大家(刘河间、张子和、李东垣、朱丹溪)的影响。他对脉学、经络也有研究,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流传于世;而《五脏图论》《命门考》等医著已佚。

  李时珍具有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为了深入研究,取得第一手资料,李时珍冒着生命危险,自己吞服了一些作用剧烈的药。他吞服了曼陀罗,体验这种药的麻醉作用,直到精神恍惚,失去痛觉的程度。经过他自己多次亲自尝试,才发现大豆要加上甘草,解毒效力才显出来。

  《本草纲目》世界医药科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著作。它系统地总结了明代以前的所有药物成就,全书近二百万字,共五十二卷。一共记载一千八百九十二种药,卷一卷二为本草序列,卷三卷四为百病主治药,从卷五到卷五十二,将所收集的一千八百九十二种药物划归十六部,六十类分述,书中附方一万一千余个,药物形态图一千一百余幅。每种药物之下依次分为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等项,可谓条理清晰,内容完备。《本草纲目》的巨大成就不仅表现在药物学方面,而且还旁及天文,地质,化学,植物学等方面,堪称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先后被译成拉丁、法、日、朝、德、英、俄等十余种文字,流传全世界。◆

《李时珍》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李时珍一心为病人解除痛苦而学医的崇高思想,学习他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严谨的态度和忘我的工作精神。

  2.按照提供的段意练习给课文分段。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问:你知道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吗?

  2.简介李时珍。谁能向大家介绍李时珍这个人物?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层次

  投影出示思考题。(学生自学)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勾画出不懂的问题。

  2.课文主要讲了李时珍的哪两件事,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讲的?

  三、检查预习

  1.出示幻灯片认读生字词。谈自己对生词的理解。说出自己用的什么解词方法?

  重点:

  ①完善:完美。

  ②口尝:仔细辨别,尝尝味道。

  ③疑难病症:指原因不明、很难医治的疾病。

  ④严寒酷暑:非常寒冷的冬天,非常炎热的夏天。

  ⑤流传:传下去,传开去。

  2.指读课文。

  3.课文主要讲了李时珍“立志学医”和“编写《本草纲目》”两件事。

  板书:立志学医(2-3自然段)

  编写药书(4-6自然段)

  四、质疑、归纳问题

  提出不懂的问题。有些问题可由学生解决,有些难题由师生共同归纳。

  五、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熟记生字词,思考讨论课上归纳后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明确目标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李时珍》这篇课文,学习了生字、新词,理清了层次,了解了文章内容,这节课我们更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二、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问:

  (1)读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为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什么样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能被称为伟大的呢?

  2.齐读。

  三、学习第2、3自然段

  1.轻声读2、3自然段。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全班交流。

  (1)李时珍的父亲为什么不愿意让儿子当医生,后来为什么又同意了?

  (2)李时珍为什么要立志学医?

  (3)李时珍为什么能说出一张对症古方?想像一下李时珍是怎样“处处留心”、“暗自记下”药方的。

  (4)李时珍的父亲是不是仅仅因为李时珍说出了一张古方而同意他学医的呢?(父亲被他坚定的决心和刻苦学习的精神所感动。)

  (5)从这两自然段中你体会到李时珍是个怎样的人?

  2.齐读2至3自然段。

  四、学习第4自然段(重点、难点)

  1.默读第4自然段。

  学生自学、教师点拨、全班交流。

  出示思考题:(l)这一自然段每句话说的是什么?可以分成几层?分层的依据是什么?

  (2)本段第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过渡)

  (3)第二句和第三句是什么关系?(因果)

  (4)李时珍决心重新编书的原因是什么?(旧药物书“不全”、“不详”、“不对”。)

  2.指导朗读。(要读出旧药物书缺陷将给病人带来的危险语气)学生练读。范读。指名读。

  五、学习5、6、7自然段

  1.学法导入  ,明确目标。

  课文前4自然段通过同学们的自主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大家学得特别好,老师相信在5-7自然段的学习中,大家会表现得更好。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首先要围绕这个问题(出示幻灯片),先认真地、轻声地读课文,注意要边读、边勾、边想,然后小组讨论。

  幻灯片

  2.教师点拨,全班交流。

  (1)学习交流第5自然段。(重点、难点)

  ①李时珍为编书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李时珍从积累经验和到各地采药两方面做准备。)

  ②哪句话概括了这个自然段的内容?(第一句)

  ③李时珍亲自采药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做的?读后你有何体会?

  学生应回答出:①不怕劳苦、饥饿、寒冷、积累经验,具有认真的科学态度。

  ②请教医生、农民、渔民、猎人,表现了虚心的态度,严谨的精神。

  ③亲口品尝药材,他不顾危险,表明了他为编书有献身的精神。

  (2)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练读。范读。指名读。

  (3)交流学习第6、7自然段。

  ①你怎样理解“终于”一词?(说明结果得来极不容易,可结合上文回答。)

  ②为什么说《本草纲目》一书是中药书籍中的一部伟大的著作?(规模大,中外流传。)

  六、总结

  1.课文7个自然段,分别叙述了李时珍“立志学医”、“编书”等内容。你喜欢哪部分内容?为什么?

  2.李时珍是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从课文内容看,他具有哪些高贵品质?

  3.指读全文。

  七、板书设计 

  ◆[2004-02-01]

《李时珍》教案 篇15

  一、揭题:

  同学们,在我国的中药书籍中有一部伟大的著作,已经被译成十余种文字,在全世界流传。它是我国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整整27年的心血力作。你们了解这本书和它的作者吗?(《本草纲目》李时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5李时珍,一起来了解这位伟大的医学家编写这一伟大的著作的历程。

  板书课题:(当写到“珍”时)请大家注意,“珍”左边的“王”字旁写得稍微窄一些,右边的“人”旁下面的“三撇儿”一撇要比一撇长。请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翻开课文,借助拼音自由读一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这篇课文共有七个自然段,老师请“七位”同学读一读,谁愿意来读?

  (指名后,老师说:其它同学认真听,会听的同学也是会读书的同学。要听一听这些同学是不是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了。)(全读完了以后,先让同学正音,老师随机指导同学读某些音为重点的词或较长的句子。)

  四、读的同学很认真,听的同学很仔细,请大家再来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当中哪些内容让你感受到了一点。把相关的句子或段落划下来。

  多读几遍,好好体会,等会儿和全班同学交流。

  五、全班交流

  老师问: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当中哪一段或者哪一句话让你感受到了这一点。

  1 如果学生说了“第二、三自然段”教师不做重点指导,只是边小结边相机板书:

  有志气、刻苦

  2 学生如果先说第五自然段

  出示课件文字,整段,在“突出一些山高路远,严寒酷暑,品尝”还有一些帮助记忆的关联词。学生还是围绕“怎样的人和哪些句子来谈。”教师相机点拨启发。

  “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出产药材的名山。“(从句子中体会到天气的恶劣,路途的艰辛,走遍了说明了地方的广。学生能说到最好,不能说到老师不要拼命分析,可以通过重点词语的理解或老师口头的叙述,是呀,山那么高,路途那么遥远,有时是雪花纷飞,有时酷暑难耐,只要是出产药材的名山,李时珍都------走遍。真是不辞辛苦呀。同学们,就让我们读出李时珍的不怕坚辛吧)

  “他有时----------山上过夜”(不怕苦,不怕累)

  “他走了上万里路-----------学到了----------没有的知识”(虚心请教。师述:向这些不同身份的人请教,实际上是为了让医学的内容更正确,更详细,更全面。)

  “他还亲口品尝”-------(有献身科学的精神)

  师导:同学们谈得很好,都在用心读书,请大家把这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读一读。

  “为了写这本药书------还亲自到各地采药”(读完这句后,老师小结:李时珍为了编写这部药物书,不但“积累经验”还亲自到各地采药”,从这件事中我们感受到他是一个不怕辛劳,献身科学的人)

  板书:不怕辛劳,献身科学

  师导:那么,他这样不辞辛苦的到各地去采药,都是为了要编写一部怎样的药书呢?(完善)请大家联系上下文,也就是第四自然段说一说。

  学习第四自然段,说说旧的药物书有什么缺点?学生边读相关的句子,老师边在黑板右上角做简单板书:如:说到“许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板书:不全面。说到“有药物没有说明形状和生长情况”板书:不详细,说到“还有一些药物记错了药性”板书:不正确。

  然后老师指着板书,边说边划去了三个“不”,所以,内容全面、详细、正确的药物书就是一部完善的药物书。

  (板书:全面详细正确)

  完善

  师小结:从李时珍下决心重编药物书,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态度严谨的人。

  板书:态度严谨

  老师引背第五自然段,同学们,李时珍正是为了编写一部“全面、详细、准确”的药物书,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还亲自到。他不怕,不怕,走遍了。他有时,饿了,天黑了就在。他走了,拜访千百个,

  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他还亲口了许多,判断。

  学习第六自然段落

  出示“花了整整27年,他终于编写成了一部分新的药物书,就是著名的《本草纲目》。

  想想带点词语的意思,去掉这些词语,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让学生体会这些词语“整整”说明时间长,“终于”说明历尽艰辛,“著名”说明这本书的价值。)

  板书:有毅力,有恒心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前景。《学生谈仿佛看见什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比方说,在无数个晚上,在炎热的夏天,李时珍怎样做的等等)

  六、指板书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都为我们祖国有这样伟大的医学和药物学家(板书)感到自豪,为有这样一部伟大的著作感到娇傲。课后,请同学们收集有关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的有关资料。下节课我们继续探索。

  板书: 25 李时珍(伟大的医学和药物学家)

  一心为民,处处留心

  (不详细、不全面、不具体)不完善-----态度严谨

  不辞辛劳 献身科学

  有毅力,有恒心◆

《李时珍》教案 篇16

  一、教学目标 :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李时珍一心为病人解除痛苦而学医的崇高思想,学习他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严谨的态度和忘我的工作精神。

  2.按照提供的段意练习给课文分段。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

  学习用自然段归并法给课文分段。

  三、教学难点 :

  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生字新词。

  (二)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问:你知道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吗?

  (2).简介李时珍。谁能向大家介绍李时珍这个人物?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层次

  投影出示思考题。(学生自学)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勾画出不懂的问题。

  (2).课文主要讲了李时珍的哪两件事,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讲的?

  3 、检查预习

  (1).出示幻灯片认读生字词。谈自己对生字词的理解。说出自己用的是什么解词方法?

  重点:

  ①完善:完美。

  ②口尝:仔细辨别,尝尝味道。

  ③疑难病症:指原因不明、很难医治的疾病。

  ④严寒酷暑:非常寒冷的冬天,非常炎热的夏天。

  ⑤流传:传下去,传开去。

  (2).指读课文。

  (3).课文主要讲了李时珍“立志学医”和“编写《本草纲目》”两件事。

  板书:立志学医(2-3自然段)

  编写药书(4-6自然段)

  4、质疑、归纳问题

  提出不懂的问题。有些问题可由学生解决,有些难题由师生共同归纳。

  5、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熟记生字词,思考讨论课上归纳后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深入学习课文内容,品味中朗读。

  (二)教学过程 

  1、回顾导入  ,明确目标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李时珍》这篇课文,学习了生字、新词,理清了层次,了解了文章内容,这节课我们更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问:

  A 读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B 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为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什么样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能被称为伟大的呢?

  (2).齐读。

  3、学习第2、3自然段

  (1).轻声读2、3自然段。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全班交流。

  A、李时珍的父亲为什么不愿意让儿子当医生,后来为什么又同意了?

  B、李时珍为什么要立志学医?

  C、李时珍为什么能说出一张对症古方?想像一下李时珍是怎样“处处留心”、“暗自记下”药方的。

  D、李时珍的父亲是不是仅仅因为李时珍说出了一张古方而同意他学医的呢?(父亲被他坚定的决心和刻苦学习的精神所感动。)

  E、从这两自然段中你体会到李时珍是个怎样的人?

  (2).齐读2至3自然段。

  4、学习第4自然段(重点、难点)

  (1).默读第4自然段。

  学生自学、教师点拨、全班交流。

  出示思考题:A 这一自然段每句话说的是什么?可以分成几层?分层的依据是什么?

  B 本段第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过渡)

  C 第二句和第三句是什么关系?(因果)

  D 李时珍决心重新编书的原因是什么?(旧药物书“不全”、“不详”、“不对”。)

  (2).指导朗读。(要读出旧药物书缺陷将给病人带来的危险语气)学生练读。范读。指名读。

  5、学习5、6、7自然段

  (1).学法导入  ,明确目标。

  课文前4自然段通过同学们的自主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大家学得特别好,老师相信在5-7自然段的学习中,大家会表现得更好。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首先要围绕这个问题(出示幻灯片),先认真地、轻声地读课文,注意要边读、边勾、边想,然后小组讨论。

  (2).教师点拨,全班交流。

  A、学习交流第5自然段。(重点、难点)

  ①李时珍为编书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李时珍从积累经验和到各地采药两方面做准备。)

  ②哪句话概括了这个自然段的内容?(第一句)

  ③李时珍亲自采药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做的?读后你有何体会?

  学生应回答出:①不怕劳苦、饥饿、寒冷、积累经验,具有认真的科学态度。

  ②请教医生、农民、渔民、猎人,表现了虚心的态度,严谨的精神。

  ③亲口品尝药材,他不顾危险,表明了他为编书有献身的精神。

  B、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练读。范读。指名读。

  C、交流学习第6、7自然段。

  ①你怎样理解“终于”一词?(说明结果得来极不容易,可结合上文回答。)

  ②为什么说《本草纲目》一书是中药书籍中的一部伟大的著作?(规模大,中外流传。)

  6、总结

  (1).课文7个自然段,分别叙述了李时珍“立志学医”、“编书”等内容。你喜欢哪部分内容?为什么?

  (2).李时珍是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从课文内容看,他具有哪些高贵品质?

  (3).指读全文。

  7、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

  读懂单元“学习提示”,用自然段归并法给课文分段,完成有关作业 。

  (二)教学过程 

  1.学习单元“学习提示”

  (1)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什么?这种方法的一般步骤怎样?

  (2)交流,在书上批注。

  2.说全问的主要内容。

  3.概括各自然段段意。

  (1)默读课文,独立概括

  (2)四人小组交流:段意和概括的方法。

  (3)完成相关作业 。

  4.段意归并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1)独立操作:把邻近的同一意思的自然段归并一段。

  (2)思考:3、4、5自然段

  (3)按板书把课文分成三段。

  5、总结

  (1)、梳理内容

  师:这篇课文写李时珍从小立志学医,在行医过程中发现药物书有许多缺点,他怀着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决心重编新药物书,作了认真准备,终于写成。反映了他为人民不怕艰苦、不怕危险、踏实认真,一心为人民的好思想、好品质。

  师:请大家读全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出示小黑板)

  因为李时珍_____所以立下为穷人治病的志愿.

  因为李时珍_____所以他父亲同意他学医了.

  因为李时珍_____所以他决心重新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因为《本草纲目》这部书_____所以说是一部伟大的著作。

  师:请同学们在小小组进行说话练习,等会儿由一个小小组的四个人上台讲。

  (2)教师向大家推荐课后阅读《扩展阅读》。

《李时珍》教案 篇17

  一、案例背景

  《李时珍》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7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边行医边研究药物,用了27年时间编写出《本草纲目》这部药物书,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事,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困难、勇于实践的精神。

  全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但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中如:“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编写《本草纲目》前做了哪些准备?”等情节描写中没有十分具体的事例,这就给读者留有很大的想象空间,非常适合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想象的能力,如能巧妙地让学生想象、补充具体事例,学生不仅能更好的理解课文,掌握重难点,同时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不失为一个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二、实施过程

  理解李时珍为什么要重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和他怎样为编写作准备是教学的重点。学习作者通过李时珍的事迹来表现李时珍性格、品质是教学的难点。下面,我就《李时珍》一课谈谈我是如何利用载体、找准契机、训练学生写作的。

  环节一:借助教材,根据关键词进行连词成句

  导语:谁能用上这几个词语说说李时珍是怎样的人?(湖北蕲春 《本草纲目》   医学家  药物学家   伟大)

  生1: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是湖北蕲春人,他写了一本书叫《本草纲目》。

  生2:出生在湖北蕲春的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他写了一本书叫《本草纲目》。

  生3:李时珍是出生在湖北蕲春的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写了一本书叫《本草纲目》。

  导语:大家说得都非常好!那么现在谁能把“《本草纲目》”这个词放在句子的最前面再说一说?

  生4:《本草纲目》是由出生在湖北蕲春的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编写的。

  〔设计意图:句子练习是段、篇练习的基础,不容忽视。这样的设计既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说出了李时珍是怎样的人,是对上节课的反馈,又锻炼了学生在一定条件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加上老师有意的引导学生颠倒词语的顺序来总结,由易及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扩展了学生思维。〕

  环节二:运用教材,根据内容创设情境进行插写

  理解“李时珍为什么要重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是本课的重点。因此,在这一段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号”这一标点符号,发现旧的药物书有不全面、不详细、不正确三方面的缺点。并顺势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面对这种情况,李时珍会想些什么?

  出示课件:(学生填空)

  李时珍一面行医,一面研究药物。他发现旧的药物书有不少缺点:许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有些药物只记了个名称,没有说明形状和生长情况;还有一些药物记错了药性和药效。他想:(                         )

  于是,他决心重新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生1:他想:如果医生按照错误的药方给病人拿错药该怎么办?

  生2:是呀!他会想:如果病人按医生开的错误的药方吃药,没准不但看不好病,还有可能会加重病情,甚至还有可能会危及生命。

  ……

  〔设计意图:此处插写,学生在总结出旧的药物书有不全面、不详细、不正确三方面的缺点后,顺理成章地进行换位思考。这样,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李时珍为什么要重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了。〕

  环节三:理解教材,根据语境合理想像进行扩写

  李时珍重编《本草纲目》是本课的重点。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对照课文插图,展开想象。引导学生想象“山高路远、严寒酷暑”的画面,想象李时珍在深山野岭采药的情景,以“有一次……”为开头编故事。

  有的学生想象李时珍为了采药不甚跌入山下,后来被一老农救了,从老农那里得到了一种民间治疗跌打损伤的药方;有的学生想象李时珍亲自尝野草中毒;还有的学生想象李时珍被野兽咬伤,后来得救并得到了解毒良方等等。

  〔设计意图:学生想象中的一个个精彩小故事让同学们对李时珍“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产药材的名山。他有时好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的艰辛有了深刻的理解。这样,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相结合,抓住学生读后的理解、资料的查找等,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用写话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得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

  环节四:驾驭教材,根据篇章结构感悟写法

  导言:这篇课文有很多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如用一些数字来告诉读者《本草纲目》是一本伟大的药物书,从而让我们感受到了李时珍是多么的伟大!(数字说明法)这篇课文又是用两件事来描写一个人,那么,作者是如何巧妙地将两件事联系在一起的呢?仔细默读课文,找找两段的衔接处的句子,看看哪句话能承接上面的文章,又能引出下面的文章?(过渡句)

  学生很容易就能找到那句话,虽然他们还不知道这是过渡句,但能感悟到这样的句子能把两件事连到一起的写法了。

  〔设计意图:读中探写法,是让孩子在想象、表达训练的同时感悟文章的写作方法。利用文本资源,教孩子写作要有章有法。〕

  三、案例反思

  读写能力是在日常的多种形式的反复训练中提高的。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创造读、说、写的机会。随堂设计机动灵活的小练笔,抓住课文中的疏可走马处设计读写结合的训练,适时的点拨引导学生,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也是对学生理解文本的考察和延伸。将读和写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想象纵横驰骋,能动表达。

  正如《李时珍》这篇与众不同的以事写人的文章,它没有具体的事例,那么,我就引导学生把只言片语的事例写具体。课上,我鼓励学生结合资料放胆去写,尽情发挥,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写下来,从而加深对课文理解。同时,探究文章中过渡句这一写作方法,让孩子学习写作的章法。

  总之,挖掘教材,就能找到读写结合的训练点。教材中的词句优美处、生动有趣处、描写动情处、思维创新处等等,都可以成为读写训练点。只要老师充分地利用教材这一载体、巧妙地找准契机进行读写结合训练,日积月累,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会有提高。

《李时珍》教案 篇18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李时珍一心为病人解除痛苦的好思想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增强民族自豪感。

  2、按照提供的段意练习给课文分段。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和他怎样为编书作准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进行分段训练。

  教具准备: 鹏博士软件、自制软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提出预习要求。

  今天要学的课文《李时珍》讲的是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的故事。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再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三、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1、李时珍从小立下什么志愿?他立志学医的原因是什么?

  2、开始父亲同意李时珍学医吗?为什么?后来怎么才同意的?

  3、读读第二、三自然段,体会体会。

  4、李时珍为什么决心重新编写药物书?旧的药物书有哪些缺点?旧的药物书的这些缺点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5、李时珍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怎样的药物书才是完善的药物书?

  6、为了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李时珍从哪些方面做了准备?

  7、李时珍是怎样到各地采药的?把讲他到各地采药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这几句话是从哪几个方面讲李时珍采药情况的?(到了很多地方;钻进大山找药材;拜访了许多人;亲口品尝药材。)李时珍为什么要这样采药?

  8、李时珍花了多长时间写成了新的药物书?

  9、李时珍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读读第一自然段。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

  2、这一段告诉我们《本草纲目》是一部怎样的药物书?

  3、和旧的药物书对此,我们可以说《本草纲目》是一部怎样的药物书?你为什么这样说?

  三、联系全文想一想,李时珍能写成著名的《本草纲目》的原因有哪些?

  先讨论后总结。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总结全课。

  为什么说李时珍是一位伟大的医学家?

  板书设计 :

  6 李时珍

  医学家 药物学家

  行医 采药 写书

  留心学习 走万里路 整整27年

  暗自记方 访千百人 一百多万字

  尝许多药 世界流传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李时珍》教案(精选18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