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用6篇)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篇1
【专题十五】
(知识再现+考点扫描+考题训练)一、知识再现
知 识 点
补 充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配置资源
配置资源的基础;手段:计划和市场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市场配置资源
实现方式:价格、供求、竞争
优点:合理配置资源、有效利用资源
市场调节
的局限性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后果: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差距的扩大,甚至造成两极分化
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弊端
市场秩序
市场规则
原因: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
形式: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
诚实守信
必要性: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措施: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如何维护市场秩序
法律: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道德: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基本特征
基本标志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先富是共富的必由之路,共富是先富的最终目的);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加强宏观
调控
原因: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 (公有制、共同富裕要求)
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
经济手段中的两大政策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了解并分析金融危机情况下我国的经济手段)
小康社会的经济
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体小康的成就
微观表现: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宏观表现: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总体小康的特点
(不足) 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教学资源集散地。" type="#_x0000_t75">
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
科学
发展观
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原因
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会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基本内涵
坚持以人为本――本质和核心
全面发展
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可持续展
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能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能更加卓有成效地推向前进
科学发展观的主旨:更好地发展
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
优化产业结构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统筹城乡发展
原因、措施
统筹区域发展
西部开发、振兴东北、崛起中部、鼓励东部
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
经济全球
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载体:跨国公司
影响(双刃剑):利――推动生产力发展;
弊――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严重;风险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实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
如何对待:积极参与,抓住机遇;防范风险,趋利避害,勇敢迎接挑战
世界贸易组织
作用
组织谈判、制定规则、解决摩擦
原则
最重要原则:非歧视原则(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
加入wto对我国的影响
加入wto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机遇: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挑战: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深入的与国内市场的竞争结合在一起,面临的经济风险会明显增加。
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格局--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
作用: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基本战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原则: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二、考点扫描1、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市场调节的优点、市场调节的局限性;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如何进行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正确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4、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如何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5、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影响;6、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中国加入wto的影响、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应注意的两大问题、“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三、考题训练1、XX年11月16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针对一些手机网站制作、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活动不断蔓延的情况,开始对手机网站制作、传播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活动进行专项治理。淫秽色情手机网站、网络广告联盟、内容服务商及电信运营商为了牟取暴利,形成了淫秽色情网站产业链。这说明市场调节具有: ( ) a.盲目性 b.自发性 c.滞后性 d.盈利性XX年房价在一些地区和城市上涨过快,引起了中央高度重视。回答2-3题。2、总理在接受新华社独家专访时说,如何使房地产建设能走入一个健康的轨道,首先需要弄清楚政府要做什么,市场要做什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①我国是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性上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②社会主义国家的房地产市场,只要发挥市场调节就可以了 ③我们既要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又要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 ④政府具有组织领导经济建设的职能,但不能包办一切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3、从上海的“楼倒到”,成都的“楼歪歪”,到南京的“楼脆脆”……,房屋建筑的质量问题在挑战中国房奴”忍耐度的同时,用“歪歪倒倒”的事实“脆脆”地告诉我们: ( ) ①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固有弊端 ②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③必须加强宏观调控消除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 ④应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房地产的监管力度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4、XX年1月1日,在中国和东盟19亿人们的共同期盼中,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中国与东盟十国携手抗击金融危机,逐渐消除关税壁垒,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这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是: ( )a.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科技开发与应用的国际化 d.国与国之间的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5、XX年11月25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负债590亿美元的国有集团“迪拜世界”请求偿还债务暂停6个月。这个消息传出后立即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一些股票市场遭受重创。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经济全球化: ( )a.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b.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c.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 d.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6、 从去年开始,某大国频繁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多种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中国对该国采取的严重贸易保护主义行为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该国采到的这一贸易保护主义做法: ( ) a.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b.损害了两国的国家利益 c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 d.背离了非歧视、自由贸易、公平竞争的等基本原则7、XX年沿海某省对外经济发展情况 出口分类江外商直接投资江走出去江一般贸易高新技术产品第三产业笫二产业对外承包工程劳务输出绝对数值江(亿美元)1066.598.55773186所占比重(%)80.27.435.645.64816从图表反映的经济信息来看,该省要促进外向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需要: ( ) ①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②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③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④ “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XX年以来,我国政府果断出手,出台一系列平抑房价的政策,被称为“政策组合器”。XX年国务院启动了以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为目标的放低产宏观调控。XX年,中央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仍在继续,力度也更大。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出台平抑房价政策的必要性。
参考答案1――7 bbcbcdc8、参考答案:①稳定物价是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政府出台平抑房价政策,正是国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2分)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2分)③加强宏观调控,不只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政府出台平抑房价政策,是正确履行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政府对于房地产业进行宏观调控,目的不是打压房价,而是要保持这个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建设一个“居者有其屋”的和谐会。(6分)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篇2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考点
考纲解读
1.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阐释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分析用法律和道德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性;理解市场调节的作用及局限性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说明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4.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结合具体事例,从科学发展观角度,说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5.经济全球化
评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结合具体事例,说明如何积极面对,迎接挑战
6.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了解世贸组织的原则和作用;结合贸易摩擦的事例,理解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意义、措施
本单元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主题展开,包括市场经济、小康社会建设、对外开放三个方面的内容。市场经济知识在整个经济生活中都居于统率地位。高考在本单元涉题较多,主要涉及的知识点有:①市场调节;②国家的宏观调控;③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④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本单元命题以主观题为主,创设问题切口较小,主要围绕宏观调控的目的、手段,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如何参与国际竞争命题。命题材料注重地方素材,体现地方特色。复习中应注意的几点:(1)整顿市场秩序一直是高考的热点,比如食品安全、虚假广告等,要通过具体事例分析国家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2)科学发展是历年来命题的兴奋点,要结合国家宏观调控、自主创新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3)“三农”问题是长效热点,要结合“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明确党和政府的新举措,并结合一定量图表题加以训练。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市场配置资源1.市场调节(1)资源配置的必要性:是由资源的①有限性和人的需求的无限性这一矛盾决定的,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但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社会可以利用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为了尽量满足多方面的需要,社会必须②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2)市场配置资源的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③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④市场经济,市场通过价格、供求、竞争实现资源的配置。(3)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市场能够通过⑤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⑥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市场利用⑦利益杠杆,调动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⑧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温馨提示市场调节即市场手段,被称为“看不见的手”,它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实际上就是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计划手段也被称为“看得见的手”,经济生活中主要表现为国家的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实现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结合,所谓“有形的手,无形的手,手拉手,往前走”。2.市场秩序(1)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⑨市场规则来维护。(2)市场规则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⑩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作出具体的规定。它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3)市场交易规则主要指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4)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5)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3.市场调节的局限性(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解决不了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供给问题。枪支弹药及危险品、麻醉品等也不能让市场调节。(2)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社会主义市场下的市场经济。(2)它的基本特征包括:第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第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温馨提示不能认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有特征。市场经济固有的弊端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来弥补,因此,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共有特征,并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特有。但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更有力。(3)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条宝贵经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更加充分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加强宏观调控(1)宏观调控的含义。国家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2)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这是由市场调节自身的弱点、缺陷以及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3)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和目标。主要任务是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4)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
1.归纳整合:单纯市场调节固有的弊端和局限性
自发性
盲目性
滞后性
区
别
引起原因
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都是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为了谋求自身的眼前利益或者不正当利益
生产经营者不可能完全掌握市场各方面的信息,也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因而其决策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的调整有一定的时间差
造成后果
出现不利于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现象
造成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
导致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对农林及大型项目建设影响更明显
联系
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例1】 自从XX年6月27日上海闵行区“莲花河畔景苑”一栋13层在建楼房发生倒塌事故后,网上接二连三有网友爆出各地的“楼脆脆”。据此完成(1)~(2)题。(1)在房地产市场上,不断出现“楼倒倒”“楼脆脆”“楼塌塌”现象,这体现了( )a.市场调节的自发性 b.市场调节的盲目性c.市场调节的滞后性 d.市场调节的混乱性解析:房地产市场出现以上问题,是开发商为追求经济利益而不择手段偷工减料的结果,体现了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答案:a(2)要避免房地产市场出现类似的问题,政府应该( )a.遵守市场秩序b.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监督和惩罚力度c.将房地产市场收为国家经营d.遵守职业道德,不追求利润解析:材料从政府角度设制,只有b项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题意,c、d两项说法错误。答案:b2.重点突破:全面理解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1)宏观调控的目标。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有四个层次: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第一,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经济全面发展的主要指标。它既体现经济总量的增加,也体现人均收入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同时,总量上的增加是建立在比例协调、结构优化和效率提升的基础之上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是衡量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第二,增加就业。增加就业既是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志,也是社会公平和稳定的体现。在我国,劳动力总量过大且劳动力总体素质不高,因而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不能很好地得到满足,这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因此,要慎重掌握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并通过促进投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开发落后地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手段,来增加就业,促进发展。第三,稳定物价。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大体稳定是经济健康、平衡发展的保证。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会造成价格紊乱,影响经济发展。第四,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因贸易收支和非贸易收支等因素而产生的收支状况的总和。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要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就必须考虑国内外经济活动的平衡,把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政府必须采取有效的汇率政策和资本流动管理等手段,保持国际收支平衡。(2)宏观调控的手段。
经济手段
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
含义
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
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经济手段
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
手段、措施
①最常用的经济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②国家还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计划,对经济活动参与者进行引导,以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①国家通过经济立法,规范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调整社会经济关系
②国家通过经济司法活动,保证各项经济政策的执行、经济合同的履行,打击各种经济违法犯罪行为
通过行政机构,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对经济进行调节和管理。具有直接、快速的特点【例2】 维持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防止股市泡沫,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之一。当股市增长过快时,政府可采取的调节措施是( )①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 ②降低利息税 ③上调股票交易印花税 ④扩大基金发行规模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解析:题中①不利于吸收存款,有利于贷款,会助长资金向股市流动,故不选。同理,④也是助长资金流入股市的措施,也不能选。②有利于增加储户的存款收益,③会增加股票交易的成本,这些都会抑制资金向股市流动,并且这也是政府能够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答案:b◆ 规律总结银行的利率水平与股市联系十分密切,因为对于投资者而言二者都是投资方式。银行利率提高必然会引起投入股市的资金减少,从而给股市“降温”。 3.纵联横比: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
市场调节
宏观调控
区
别
原因
市场可以有效地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引导企业按照社会需要组织生产经营,对商品生产者实行优胜劣汰的选择。可见,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所以必须发挥市场调节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有些领域也不能依靠市场调节。即使在市场调节可以广泛发挥作用的领域,市场经济也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固有的弱点和缺陷。而市场调节的这些不足,恰恰成了加强宏观调控的原因
手段
主要是依靠价格、供求、竞争等杠杆通过市场来自发地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
主要依靠国家通过法律、法规、政策、计划、命令等方式来进行,其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优势
价格及时反映供求变化,市场信息灵敏,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生产效率高
宏观调控具有自觉性、主动性和预见性,可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
劣势
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②单一的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政府调节是一种主观行为,可能因为决策失误或过度的政府调节干扰、破坏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
地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发挥市场调节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国家在此基础上要加强宏观调控,以弥补市场调节的种种缺陷,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联系
①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二者缺一不可
②二者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所同时具有的两种资源配置手段,共同目的都是为了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例3】 某年某地香蕉产量大增,且受“蕉癌”谣言影响,香蕉价格大幅“跳水”。应当地蕉农请求,政府对所谓“蕉癌”释疑解惑,通过政府信息平台发布供求信息,帮助联系加工企业,从而稳定了香蕉价格。这说明香蕉种植业的稳定发展( )a.在于信息公开和控制香蕉产量b.要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c.依赖于香蕉加工业的发展d.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扶持解析:材料中政府释疑解惑、发布供求信息、联系加工企业说的不是市场机制的作用而是政府的作用,故b项不符合题意,d项符合。题目没有说要控制产量,a项不选。香蕉加工企业的发展对香蕉种植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但这不是本题反映的主要问题,c项不选。答案:d◆ 借题发挥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相得益彰。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都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是片面的。
1.(安徽文综,2)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我国政府审时度势,及时提出并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XX年我国政府所采取的下列措施中,属于运用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运行的是( )a.扩大信贷规模和优化信贷结构b.提高农村低收入人口的扶贫标准c.提高小麦和稻谷的最低收购价d.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推进税费改革答案:a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货币政策”的要求。a项属于货币政策,且符合我国目前所采取的适度从宽的货币政策。c项为宏观调控的价格手段;b、d 两项为财政政策。2.(江苏单科,13)XX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这部法律自XX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第三十八条规定:“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者,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标准对所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或者销售。”这一规定要求食品生产者必须( )a.严格遵守市场规则 b.转变企业经营方式c.明确企业经营战略 d.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这些规定是在要求食品生产者必须保证产品质量,遵守市场规则。b、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a项。3.(江苏单科,34)材料一:
图1 XX年江苏省出口额比上年同期增长状况(%)
图2 XX年江苏省gdp实现情况(单位:亿元)
材料二:XX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江苏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大。江苏省政府积极贯彻中央精神,及时实施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调控措施。(1)结合材料二,分别指出图1、图2反映的经济现象。(2)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说明江苏省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答案:(1)图1反映了XX年江苏省上半年出口额比上年同期增幅较大;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增幅明显回落。图2反映了XX年江苏省上半年gdp增长势头良好;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第三季度出现下降趋势;省政府及时实施宏观调控措施,第四季度又呈现增长态势。(2)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弥补市场调节不足的必要措施;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的必然要求;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化解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的必要手段。解析:解答第(1)小题,只要将两个图表表头中的关键词与图中数据的变化结合起来对比分析即可,同时注意联系材料二。解答第(2)小题,应从教材相关知识(包括我国的经济发展指导思想和体制)和材料中反映的问题两个方面组织答案,重点突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实施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加强和改善国家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背景材料材料一:针对目前一些城市出现了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我国政府按照稳定完善政策、增加有效供给、加强市场监管、完善相关制度的原则,继续综合运用土地、金融、税收等手段,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重点是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XX年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于缓解地价快速上涨以及抑制楼市交易等都会产生一定作用。材料二:当前国民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经济回升的基础尚需继续巩固,外需不足依然严峻,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的任务仍相当艰巨。下阶段要继续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落实和充实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同时提高宏观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材料三:XX年9月30日,国务院批转了发改委等部门关于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通知,要求各部门针对目前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等六大行业出现的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倾向,采取措施引导上述产业健康发展。目前,中国粗钢产能接近全球的50%,钢铁产能过剩已是不争的事实,库存持续增加,价格不断下滑。
理论分析1.房地产市场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缺陷。为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我国政府按照稳定完善政策、增加有效供给、加强市场监管、完善相关制度的原则,继续综合运用土地、金融、税收等手段,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2.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房地产过热是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结果,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3.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税收政策等,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目的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4.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扩大内需以拉动经济增长。5.供求影响价格,价格变动影响生活和生产。钢铁企业产能过剩,产品价格持续下跌,钢企效益下滑,生产、生活出现不良的连锁反应。6.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对产能过剩的抑制,财政政策的支持作用,货币政策的变化,税收政策的调节等,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举措。热点预测1.根据两幅图反映的内容,正确的结论是( )
a.国家要下达钢铁生产计划,抑制钢铁企业产能过剩b.钢铁企业要进行结构调整,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c.钢铁企业要扩大产品出口,打开国际市场d.企业应加强联合,维护钢铁产品的高价格答案:b解析:国家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不能下达企业的生产计划,a项排除。我国钢铁本来出口较多,而世界市场也是产能过剩,c项错误。价格由市场形成,而不是企业联合维持,d项错误。面对产能过剩,企业要进行结构调整,适应市场需求,b项应选。2.材料一:
图1:我国宏观经济景气指数趋势图
图2:我国宏观经济预警指数趋势图
材料二:XX年12月5~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我们必须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坚持改善民生和扩大内需内在统一,把增加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增强经济发展拉动力。(1)图1和图2的数据之间有何内在联系?(2)结合上述材料,请谈谈面对当前经济形势,我国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答案:(1)说明国家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与社会收入和社会需求成正相关的关系,社会收入水平高、需求旺盛,经济发展速度快,反之亦然。(2)①大力发展经济,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从而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包括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等)。②加强宏观调控,制定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合理扩大消费性信贷规模。③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强市场监测和监管,稳定物价水平,营造和谐消费环境。④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居民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缓解居民消费后顾之忧。解析:解读图1、图2中曲线变化所蕴含的经济信息,分析出社会收入与社会需求影响宏观经济运行,针对材料一、二中的关键信息点从影响消费的因素、宏观调控、再分配等几个方面阐述措施。
一、单项选择题XX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7日在北京结束。为XX年中国经济发展定下基调;在中国经济企稳向好之际,XX年经济增长将重点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完成1~2题。1.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属于宏观调控的( )a.经济手段 b.金融手段c.行政手段 d.法律手段答案:a解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属于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2.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表明( )a.国家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b.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需要国家宏观调控c.市场和计划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d.国家宏观调控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市场的不足答案:b解析:国家在科学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基础上,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目的是为维护市场经济健康发展。a、d两项表述错误,c项与题干无关。3.XX年我国对小麦的良种补贴继续覆盖所有的种植区域,在长江流域10省市及河南、陕西部分地区继续实施油菜良种财政补贴。扩大马铃薯原种生产补贴规模。这体现了财政具有( )①促进科技教育发展的作用 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③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 ④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作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解析:实施良种财政补贴,与“三农”问题有关,体现了②③④,材料未能体现财政对科技教育的作用。4.(福建福州八中第二次质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一些企业在当前煤炭市场好转、煤价上扬的情况下,不顾安全条件突击生产,盲目超产,这是煤矿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这说明( )a.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和滞后性导致资源的浪费b.追求经济效益的思想是错误的 c.要把行政手段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d.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弱点答案:d5.来自中消协的消息指出,目前房屋装修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装修公司低预算高结算;装修质量达不到合同约定;装修材料质量性能不合格、不环保,或是偷工减料。这启示我们( )a.经济活动必须遵循经济规律b.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c.市场交易活动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遵循一定的秩序d.消费者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答案:c解析:房屋装修问题违背了市场交易的诚信原则,c项说明了遵守市场规则的重要性,所以应选。6.XX年1月14日,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发布去年12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数据。数据显示,70个抽样城市,房价同比上涨7.8%,涨幅比上月扩大2.1个百分点。当前,导致房价上涨的因素有 ( )①建设用地成本增加 ②某些房地产公司哄抬房价,恶意炒作 ③开发商之间的商业化竞争 ④国家有关部门抑制房价政策措施的出台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④答案:c解析:开发商之间的商业化竞争和国家有关部门抑制房价政策措施的出台,会导致房价下跌。7.在经历了连续9个月的负增长后,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在XX年11月份转正,同比增长0.6%。为防止cpi过快上涨,需要( )①发展生产、保障供给 ②进一步降低银行利率 ③尽量扩大信贷规模 ④实施适度的货币政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供求关系影响价格,cpi过快上张,意味着需求旺盛,需要发展生产,保障供给,适度减少信贷规模。8.为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山东省政府在金融部门和企业之间搭建合作桥梁,并制定了每年培育3 000家小企业上规模的计划。他们积极向金融机构推荐业绩优、成长好的小企业,解决了金融机构向小企业贷款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了银行与小企业的互利双赢。这表明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①政府充当了协调金融部门与企业之间关系的角色②政府发挥了经济调节、公共服务的职能 ③政府是金融部门与企业之间合作的指挥者 ④金融部门与企业之间能否互利双赢取决于政府的调节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答案:a解析:③④两个说法对政府的定位是错误的,政府是宏观调控的实施者,不是微观管理的操作者。9.(江苏盐城期中)下图是人们常用来描述经济衰退后宏观经济几种可能的发展轨迹,其中最佳的发展轨迹是( )
a.“v”形 b.“u”形 c.“l”形 d.“w”形答案:a解析:经济发展轨迹一般从衰退到企稳回升呈“v”字形。二、非选择题10.山东省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部分主要指标。
类别
指标
XX年
XX年
平均增长(%)
经济增长
全省生产总值(亿元)
18 468.3
30 000
10左右
人均生产总值(美元)
2 447
超过3 900
7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0 744.8
15 000
7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3 930.6
5 500
7
资源
环境
单位gdp能耗降低(%)
――
22左右
―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
―
75
―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
―
10左右
―
森林覆盖率达到(%)
24
28
―结合上述图表,运用国家宏观调控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实现该省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答案:(1)通过制定经济规划和经济政策,综合运用财政、税收、价格等经济手段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等法律手段,保护环境、减少污染。(3)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必要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手段,保证主要污染物排放、森林覆盖率等达到预期目标。解析:注意设问限制性要求“宏观调控的知识”,结合图表中经济社会发展的部分指标与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对接。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篇3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市场经济的含义。
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注:①市场起基础性作用是市场经济有别于计划经济和传统的商品经济。
②市场起基础性作用不等于完全由市场起作用,要将市场和计划结合起来。
2. 市场调节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1)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来进行
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通过价格、供求及市场竞争来安排和调整的。
(2)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即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
①市场能够及时、灵活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化,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注:市场的这一作用是通过供求和价格的相互影响来实现的。强调了市场调节资源在各部门的流入流出中达到均衡,实现了资源在不同部门的优化配置。
②市场利用利益杠杆、市场竞争,调动商品生产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③由于各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禀赋不同,导致优胜劣汰,使资源向效益好的企业集中。
(3)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即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
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包括市场不能调节、不能让市场调节两方面)
市场不能调节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而对于可能危害公众利益的产品供给则不能让市场来调节。
②在市场可以调节的领域,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弊端
自发性:价值规律自发调节→市场主体自发追逐利益→可能导致盲目竞争、不当行为和两极分化。
盲目性:分散经营→盲目决策→一哄而上(下)→供求失衡→经济波动、资源浪费。
滞后性:闻价而行→事后调节→供求失衡→经济波动、资源浪费。
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附:区分市场的盲目性与自发性
项 目 自发性 盲目性
区
别 含义 市场主体在价值规律支配下自发追求自身的利益 市场主体不可能掌握社会各方面的信息而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
表现形式 通过市场主体的不正当经济行为来表现 通过市场主体经营决策的失误来表现
导致后果 市场秩序混乱和收入差距扩大 经济波动和资源的浪费,资源不能合理配置
解决手段 主要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联系 (1)都是市场的弱点和 缺陷的表现;(2)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3)都需要以国家宏观调控来弥补。
3. 规范市场秩序的意义和措施。
(1)规范市场秩序的意义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良好的市场秩序需要市场规则来维护。
(2)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
①良好的市场秩序要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市场规则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
②必须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是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③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附:市场规则
(1)市场规则的形式: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
(2)市场规则的内容
第一,市场准入规则
如没有生产许可证照,产品不符合国家标准等违背市场准入规则。
第二,市场竞争规则
地方保护、非法垄断违背市场竞争规则。
第三,市场交易规则: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
①自愿:反对强买强卖。
如不合理搭售违反自愿原则。
②平等:交易双方身份地位平等;交易双方机会均等。
如“霸王条款”就违背机会均等原则。
③公平 :商品必须明码标价;商品质量必须合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交易双方的双赢。
如欺诈性价格、劣质商品就违背公平原则。
④诚实信用:完全按照合同履行;提供合格商品。
a.诚实信用的必要性
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b.怎样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制度(规范市场秩序的根本方法)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当前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附:关于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
(1)是什么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想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应以道德为支撑,以产权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
(2)为什么
a、市场经济既是法治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建立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是规范市场经济的治本之策。
b、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活动的基本精神,市场交易活动的基本原则。
c、诚信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
d、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有利于减少道德失范,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节约成本;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现实原因:由于体制缺陷、利益驱动、道德失范、监管不力、惩罚不严造成了目前现实存在信用缺失的问题。
(3)怎么办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全社会及政府有关部门形成合力。
国家: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精神,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尽快完善信用监管制度和失信惩戒制度,使失信者得到相应的惩罚。
政府:政府应依法行政,提高全体公务员素质,建设透明、高效、务实、廉洁政府,打造法治政府、信用政府,作社会诚信的表率。
企业:经营者应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职工的职业道德,遵循市场交易原则,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维护企业的信誉、形象。
公民:公民应提高自身素质,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背信弃义为耻。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第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也叫“根本标志”),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
第二,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这是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注:我们通过发展市场经济来实现共同富裕是有保证的:一是公有制为基础,二是按劳分配为主体,三是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而是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有宏观调控,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更有成效。原因在于,一是公有制决定人们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二是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政治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市场和计划两种手段的长处。
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比较
5. 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说明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性
(1)含义:宏观调控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2)宏观调控的重要性(原因):
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等固有的弊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②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更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3)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其中促进经济增长是首要目标(首要目标不同于主要目标),四个目标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4)宏观调控的手段(即怎样加强宏观调控?)
第一,经济手段。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经济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
经济计划如:五年计划、远景规划、发展规划。经济政策有主要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二者区别如下: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制定者 通过财政预算实现的,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 中国人民银行直接制定实施
手 段 财政预算(国债、税收等) 利率、法定准备金率等
目 标 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 通过利率、法定准备金率等的调节来影响货币供应量,使之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相符
联 系 ①都是经济政策; ②都属于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重要方式;③二者相互配合,共同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注意:利息税的调整属于财政政策,而非货币政策。
此外,经济政策还包括价格政策、对外贸易政策等。
价格政策:如最低限价、最高限价等,意在平抑物价,保护某些生产者或消费者的利益。
对外贸易政策:如汇率、关税等,调节进出口,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第二,法律手段。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
注:法律手段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经济立法进行事前调整,二是通过经济司法进行事后调整。
第三,行政手段。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调整经济活动。
注:行政手段的优点在于直接、高效,缺点在于易出现滥用权力行为,因此须必要时采用之。
国家宏观调控,应当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篇4
专题四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纲解读
考纲内容
能力要求
考向定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配置资源理解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如何配置资源,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理解规范市场秩序的意义和措施;理解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宏观调控的含义,目标和手段;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 本专题内容高考常考点涉及以下知识点: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市场秩序,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三农问题,经济全球化,提高对外开放水平。2、 从题型来看,国家宏观调控、科学发展观、农业问题以主观题出现的可能性较大,其他知识可能以选择题形式考察。3、 从热点的角度看,金融危机、农业问题、自主创新、经济发展方式是常考热点,另外,亦有可能结合XX年至XX年的比较重大事件命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理解我国总体小康水平和全面小康的异同;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运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与科学发展观相关的材料。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面对经济全球化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主要表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理解跨国公司的含义及其在经济全球化的作用;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基本原则,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我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理解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第1讲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清单 一、市场配置资源(一)市场调节1、资源配置的必要性、基本手段必要性: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满足人类多方面的需要,社会必须合理地配置有限的资源。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2、市场经济的内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3、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优点方式:市场配置资源主要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进行的。优点: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二)市场秩序1.市场规则的内涵、表现形式内涵:市场规则是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 表现形式:市场规则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 2.社会信用制度的重要性、要求重要性: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这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要求: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是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3、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对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要求 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又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三)市场调节的局限性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社会生活中有很多领域和产品不能用市场来调节,如国防、治安、消防等产品的供给问题,枪支弹药、麻醉品等不能让市场来调节。2.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1)自发性:市场调节是在价值规律自发作用下进行的,市场主体在利益驱动下会产生一些违反市场原则的行为。(2)盲目性:由于人们不可能完全掌握生产各方面信息及其变化趋势,导致决策带有一定的盲目性。(3)滞后性:由于市场价格的形成和传递有一个过程,一旦传递到生产经营者手中进行生产调整,就有一个时间差,致使市场调节带有滞后性,成为一种事后调节。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起基础性配置作用的经济。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的,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实现共同富裕,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3)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发挥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优势,使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做得更好。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优势结合起来,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能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更加充分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重要提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因此,它除了具备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还具有自己的特点。 (二)加强宏观调控1.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2)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重要提示】市场调节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市场调节也存在局限性,因此,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将“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结合起来。2.宏观调控的含义及目标:(1)含义:宏观调控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2)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3.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1)经济手段: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2)法律手段: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3)行政手段:行政手段就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有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重要提示】国家的宏观调控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重难点突破重点: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联系: “无形的手”即“看不见的手”,是指市场调节中价值规律的作用。“有形的手”即“看得见的手”,是指政府的宏观调控。两者都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配置的手段,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缺一不可。 2、区别:(1)“无形的手”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机制的相互作用完成的;其优势在于可以使生产者按照市场需要进行生产,使生产要素能自由流动,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不足。 (2)“有形的手”主要通过运用包括经济、法律和行政的各种手段间接、直接地调节经济主体的利益关系,政府调节的优势在于调节的自觉性、主动性和预见性,它可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 (3)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是第一位的手段,政府调节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都是调节手段,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 【例题1】权威专家认为,要有效防止经济出现过热现象.政府应尽可能减少对企业和市场的干预,但同时又不能"放任自流"。为此,政府需要多当企业的"指导员、教练员",不当"运动员"。政府多当市场经济中的"指导员、教练员",主要是指政府要 ( ) a.为市场和企业的经济活动制定法律 b.尊重国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c.主动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 d.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规范和引导
【解析】选d。指导员、教练员指国家要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来调控市场,不选a。国家对资源配置不能起基础性作用,b不选。国家不能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c不选。正确选项为d。难点:在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中,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的区别。
不同点
经济手段
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
1、含义不同
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
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律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行政手段则是国家通过行政机关,采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2、内容不同
经济手段包括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信贷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价格政策、汇率政策、税收政策等。
法律手段主要包括经济立法、经济执法和法律监督。
行政手段包括行政命令、行政指标、行政规章制度和条例。
3、调控范围不同
调节市场上经济活动主体的一切经济活动;
调节市场上经济活动主体的一切经济活动;
行政手段的运用要控制在必要的范围和限度内,如对一些不符合国家投资结构政策和技术政策要求的产品要用行政加以干预,或政府要运用行政手段强制人们遵守市场规则,以保证市场公平竞争;
第四,特点不同
具有战略性、宏观性、指导性和间接性的特点。
具有法律性和较长的时效性
具有直接、快速和强制性的特点,在严重通货膨胀、经济结构失衡等非常时期,间接的经济手段难以产生快速强烈的效应,此时动用严厉的行政手段往往能立竿见影。【例题2】(全国卷 24)中共xx大报告指出,我国“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宏观调控继续改善,政府职能加快转变”。下列行为属于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的是( ) a.国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 b.物价部门核准公共交通的价格 c.国家修订个人所得税法 d.工商部门给新力企业发放营业执照 【解析】c属于法律手段,b、d 属于行政手段,题意问经济手段,正确选项为a。高考考向探析考向1 市场经济【历年真题】命题角度:市场配置资源与国家配置资源的理解与运用 [真题] (上海综合卷)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相比,市场经济能够: ①自发形成价格 ②自动调节供求关系 ③缩小贫富差距 ④有效配置资源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 【解析】选c。市场在价格、供求、竞争的相互作用下,能够形成①②④,但不可避免地导致优胜劣汰,市场自己是无法缩小贫富差距的,因此,不选③。 【新题导练】古典经济学家斯密认为,每个人在追求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在这里“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的机制是 a. 政府调控机制 b. 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 c. 市场准入机制 d. 利益分配机制 【解析】选b。a和c是“看得见的手”,指国家的宏观调控,与题意不符,不选。市场的调节作用是“看不见的手”,它通过价格、供求、竞争共同起作用,选b。
【名师指引】市场经济要健康发展,需要“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共同起作用,考生在做此类题时,应该要仔细分析题目指“有形的手”还是“无形的手”,根据题意选出正确的选项。同时还要理解我国为什么选择市场经济发展道路。考向2 市场秩序【历年真题】命题角度:诚信原则的理解及运用
[真题] (上海高考卷)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间不长,但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一些规范,如“真君子义内求财”、“大丈夫仁中取利”已蕴涵了现代市场经济所要求的
a.竞争原则 b.诚信原则 c.互利原则 d.逐利原则【剖析】大丈夫仁中取利,指的是诚信,因此选b,其余不合题意。【新题导练】“三鹿奶粉事件”启示我们,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经营成功,就应该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③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④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 【剖析】选a。题目考察的是知识是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①②③④ 都是正确做法,但题目问的是“三鹿奶粉事件”的启示,而“三鹿奶粉事件”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无关,不选 ②。
【名师指引】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但近年来,我国屡屡发生企业不诚信事件,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考生要注意课本中有关诚信的相关知识点。考向3 宏观调控【历年真题】 命题角度:国家宏观调控的原因、手段 [真题] (北京卷)稳定物价可采取调节利率、汇率和变动财政收支等多种手段。从防止物价过快上涨角度看,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① 提高利率→投资下降→生产资料需求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② 本币升值→商品出口量增加→外汇流入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③ 征收消费税→消费者税负增加→消费需求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④ 扩大政府投资→生产规模扩大→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a.①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剖析】本币升值只会导致商品出口量减少,因此不选②,扩大政府投资并不会引起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才能引起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因此不选④。正确选项为a。 【新题导练】路灯对我们的生活很重要,但却从来没有谁愿办一个路灯公司.以收费的方式向我们提供服务。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路灯只能由政府提供,个人没有能力提供 b.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有些事它不能调节 c.路灯收费不合理 d.路灯关系到公共安全,只能由政府来解决 【剖析】没有谁愿办一个路灯公司这是因为涉及在公共物品的供给上,市场无法配置资源,这是市场不是万能的表现,只能选b。【名师指引】国家宏观调控的各种手段、原因是历年高考考察的重点,考生应注重相关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抢分频道限时基础训练一、单项选择题 1. 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这种配置主要是通过 a.对外出口实现的 b.政府宏观调控实现的 c.价格机制实现的 d.银行信贷实现的 【解析】选c。市场配置资源主要手段是价格机制,abd不合题意。 2.尽管有关部门打击销售假冒伪劣的专项活动年年都在进行,但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厂家制假售假的现象屡禁不止,这说明市场调节具有 a.自发性 b.竞争性 c.滞后性 d.盲目性 【解析】 选a。市场主体为了获得利润不惜采用非法手段,这是市场经济自发性的表现。 3.国家宏观调控所采用的经济手段是指 a.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来调节经济活动 b.国家通过制度和运用经济法律来调节经济活动 c.国家根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通过行政机构,采取一系列行政措施管理经济 d.国家借助指令性计划,把企业的生产和销售置于国家的直接管理之下 【解析】选a。b是法律手段,c是行政手段,d是计划经济时代政府的做法,bcd都不符合题意。 4.XX年11月23日和25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这是央行自XX年9月份以来连续第五次降低利率、第四次降低存款准备金,这一材料表明 a、国家运用经济手段调节经济 b、国家运用行政手段调节经济 c、金融活动不应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d、国家用法律手段管理金融活动 【解析】选a。选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的调整显然属于经济手段,因此,b、d不选。金融活动也要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因此,c不选。 5.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设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 为支撑、 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a.道德 法律 b.宏观调控 法律 c.道德 竞争 d.信誉 道德【解析】选a。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建立社会信用制度应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因此,只能选a。 二、多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是 a.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b.有国家的宏观调控 c.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d.能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解析】选acd。c符合题意,应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有国家的宏观调控,因此b不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因此,能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d选。 2.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是政府在宏观调控中常用的经济手段。一般来讲,为抑制经济过热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减少税收 b.提高存贷款利率 c.减少政府开支 d.增加货币供应量 【解析】选bc。减少税收、增加货币供应量是刺激经济的政策,ad措施不能抑制经济过热,因此不选。 三、简答题:XX年以来,在房地产、汽车、机械等行业快速发展和基本建设需求旺盛拉动下,国内钢材价格出现了持续大幅度上涨,民营企业纷纷投资钢铁业。XX年我国钢年产能力已经超过2.5亿吨,在建的钢铁项目全部建成后,到20仍年底全国至少达到3.3亿吨钢生产能力。有关资料显示,新近投资的钢铁项目中仍有部分是100立方米的小高炉、落后的叠轧薄板生产线。XX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钢价大跌40%,全行业出现亏损,钢铁企业大面积减产,行业内固有的结构性矛盾充分暴露,面对这个情形,国务院常委会于XX年1月14日通过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在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业重组,优化出口结构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措施。问:运用上述材料,简要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如何配置资源的。
【解析】此题考察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考生要注意从市场的优点、国家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三个角度去解答。答:(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的变化和相互作用,自发地进行社会资源的配置。在利润的趋动下,民营企业纷纷投资钢铁业。同时,在金融危机影响下,钢铁企业大面积减产体现了市场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市场不是万能的,需要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 为了促进钢铁业更好的发现,通过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在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业重组,优化出口结构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措施,说明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为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发挥有力的作用。进行国家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性质的要求体现了这一点。 基础提升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 漫画《脱节》说明 ①广告能影响商品的价格 ②生产者应重视产品的使用价值 ③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④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解析】选b。 “脱节”讽刺一些厂家的产品存在弄虚作假现象,这是市场经济自发性的表现,同时也揭示出诚信的重要性,因此,①②不符合题意,③④符合题意。 2、从事食品经营,必须取得国家卫生部门的卫生许可证;从事药品经营,医药行政部门的特别许可证;从事工商经营,必须有工商行政部门的营业证。这是国家运用――宏观调控手段管理经济。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道德手段 d.行政手段 【解析】选d。卫生许可证、特别许可证、营业证这是典型的行政手段。 3.在当前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背景下,今年9月,央行六年来首次降低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10月,国家又取消利息税,表明了中央防止经济增长滑坡的坚定决心。如果撰写一篇报道,请你选择恰当选项作为文章标题a.“有形之手”,调节经济发展 b.“无形之手”,保持物价稳定c.执政为民,健全保障体系 d.依法行政,彰显政府权威【解析】选a。此题指国家的宏观调控手段,应为有形的手,因此,b不选。调控经济不是健全保障体系,也不是彰显政府权威,因此,c、d不选。二、多项选择题(XX年广州调研测试)1、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多起食品和药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因生产含三聚氰胺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全国最大的奶制品企业三鹿集团不得不破产清算,企业原老总也被法庭审判。三鹿集团的破产案说明a.必须加强反垄断,用法律和道德规范市场秩序 b.必须健全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c.必须加快建立健全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d.市场机制已经失灵,必须发挥宏观调控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解析】选bc。三鹿集团的破产原因是产品质量问题,不是垄断问题,a不合题意。宏观调控不可以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d不合题意。 2.经过30年的改革,目前我国90%以上的商品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85%以上的投资由企业和社会自主确定,4/5的就业岗位由非公有制经济提供。这一材料表明 a.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 b.我国经济领域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c.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 d.我国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 【解析】选abcd。90%以上、85%以上、4/5这些数据显示我国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所有的选项都符合题意。
三、简答题
近二十年来,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进行过多次调整。10多年前我国曾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在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采取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到XX年开始,针对经济中呈现的物价上涨过快、投资信贷高增以及输入性、结构性通胀出现等问题,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在当前美国金融危机蔓延、全球金融动荡的背景下,中央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我国货币政策近XX年来首次提出“适度宽松”。
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分别有哪些主要表现和作用?这两种政策最终实现的共同目标是什么?
【解析】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考生要注意理解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货币政策则是一国中央银行通过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来影响需求,间接对宏观经济发生作用,它们的共同目标都是为了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答:(1)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表现为减少税收,扩大财政支出,从而会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进一步拉动社会需求。
(2)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指国家的中央银行通过下调利率、增加货币流通量的政策,增加老百姓的消费需求和企业的投资需求。
(3)两种政策的共同目标是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能力提高训练一、多项选择题1.右侧“玩命”漫画对我们的启示是a.企业要积极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b.国家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做到以人为本 c.劳动者要努力提高业务素质 d.政府要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的监管 【解析】选abd。漫画揭示的是一些煤矿工人在超负荷工作,显示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工人的权益,c不合题意。abd符合题意。 2、(XX年惠州二模)“三鹿毒奶粉”事件等众多食品安全的问题的发生,一方面是缘于利益生产者屡屡违禁作案,另一方面是缘于监管难题。要解决企业生产监管难题,需要政府 a .强化市场准入的审批程序 b .参加生产经营活动 c. 直接控制企业生产过程 d .运用多种手段加强宏观调控 【解析】选ad。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不允许政府参加生产经营活动,或是直接控制企业生产过程,因此,bc不选,ad符合题意。 二、简答题:面对世界经济金融危机的影响,XX年11月5日国务院确定了的总投资达4万亿的扩内需、促增长十项措施。12月23日和25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再度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这是中国央行自XX年9月份以来连续第五次降低利率、第四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以进一步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我国当前为何要实行这样的宏观调控政策? 【解析】国家宏观调控的原因是市场调节存在固有的弊端,若不积极运用国家的宏观调控手段调控经济,就会影响济平稳较快增长。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就是保持经济增长,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目标的具体体现。答:①市场调节存在固有的弊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必须加强国家宏观调控。②经济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国家实行扩大内需的财政政策和下调利率的货币政策正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③这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有利于抵御世界经济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不利影响。
三、论述题(XX年广州调研测试)材料1:据报道,广东研发投入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it领域的专利85%来自国外,高新技术企业对国外技术依存度在70%以上。珠三角产品以贴牌加工生产为主,出口占70%以上。目前,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加深,众多中小企业的订单急剧减少,XX年11月广东出口贸易零增长,进入了发展的“寒冬”。材料2:近年来,广东中小企业贷款在总贷款的余额中只占20%左右,扩大再生产所需资金严重不足。中小企业老板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只有10%,初、高中水平的人居多。 材料3:面对中小企业的困境,广东省政府频频出招:省财政安排162亿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其中有10亿元重点用于扶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贷款贴息或补助;落实国家自XX年1月1日起推行的增值税转型改革,为企业减少税负将达130亿左右。省财政出资10亿元,建立省级再担保公司,广东商业银行大面积提高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的比重。 材料4:广东省中小企业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9.8%以上,对gdp的贡献率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率超过50%。80%的流动人口、城镇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都在中小企业实现就业。 (1)结合材料1、2,分析导致中小企业进入发展“寒冬”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结合材料3、4,说明广东省政府为什么要帮助中小企业走过“寒冬”,目前采取了哪些宏观调控手段? (3)请你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帮助中小企业家分析,怎样才能从根本上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 答:(1)因素:①缺少品牌,科技含量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②外需减少。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出口萎缩。③贷款困难,资金短缺。④管理人员文化素质低。
(2)①原因: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发展中小企业能拉动经济增长;中小企业数量巨大,其健康发展能促进就业,对于缩小城乡差距起重要作用。②措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一是发挥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衡运行的作用。在广东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省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拉动经济增长;二是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引导企业加强研发和技术改造,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③实施适当宽松的财政政策,商业银行为经济建设筹集和分配资金,是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纽带,广东发挥商业银行的作用,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3)确保企业顺利发展最根本的出路在于: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解析】考生在解此类题时,要注意从题目中提炼观点来有效组织答案,如此题就涉及:主要因素,政府帮助原因,采取手段,措施四个角度。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篇5
【复习要点】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市场经济基本原理。市场与计划;市场调节及其弊端;市场配置资源;市场秩序。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
2.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目标;发展社会生产力。
(2)促进国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3.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1)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对外开放;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经济合作;“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知识归纳】
一、重难点
(一)重点把握“六个一”
1.市场调节与市场秩序相结合。
(1)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一种基本手段。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市场供求的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市场利用利益杠杆、市场竞争,积极调动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2)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市场合理配置资源需要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规范市场秩序的手段主要有两个:法律和道德。只有用法律和道德共同规范市场秩序,市场经济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
(3)维护市场秩序也离不开诚实守信,建立信用体系。建立社会信用制度是现代市场交换的必然要求,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第一,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也叫“根本标志”),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注:我国的公有制企业都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也要参与市场交换,所以在公有制的基础上也可以发展市场经济,并且通过发展市场经济,引入竞争,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效益。
(2)第二,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这是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注:我们通过发展市场经济来实现共同富裕是有保证的:一是公有制为基础,二是按劳分配为主体,三是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3)第三,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有宏观调控,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更有成效。原因在于,一是公有制决定人们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二是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政治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市场和计划两种手段的长处。
3.处理好一对关系。
市场调节(无形的手) 宏观调控(有形的手)
调节手段 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来进行。实质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 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地位 基础性作用 重要的资源配置方式
局限性 (1)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2)单一的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经济混乱;收入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两极分化。 政府调节是一种主观行为,可能因为决策失误或过度的政府调节而干扰、破坏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
联系 二者都是现代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配置的手段,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缺一不可。(1)市场调节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是经济运行中经常和大量发挥调节作用的手段,是第一位手段。(2)在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有形的手也是不可缺少的手段,单纯的市场调节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以说,没有政府参与调节的现代市场经济是不完整的市场经济。
经济是不完整的市场经济。
4.一个根本目标:共同富裕。
(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
(2)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富裕,不是两极分化;也不是同步富裕、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时富裕只能是平均主义,只能导致普遍贫穷。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是社会主义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是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通过先富帮后富、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
5.市场调节的缺陷。
原因 结果
自发性 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为了谋求自身的眼前利益或者不正当利益不惜损害他人利益。 出现不利于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现象。
盲目性 商品生产和经营者不可能完全掌握市场各方面的信息,也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 造成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
滞后性 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的调整有一定的时间差。 导致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特别是在农林及大型项目建设上影响更明显。
6.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1)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新形势,我国必须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优化资源配置,拓展经济发展的空间,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是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引进来”和“走出去” 都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有机组成部分。
(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要以此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
(二)市场作用与价值规律的关系
1.价值规律作用及其表现形式与市场有着密切的联系。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没有市场就无所谓商品经济。因此,价值规律也就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
2.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实现的,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传递的信息,引发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竞争,优胜劣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传递的信息,协调生产与需求,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3.市场对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配置的实质与价值规律的作用是一致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三)宏观调控各种手段之间的比较
比较 经济手段 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
含义不同 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经济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 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 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调整经济活动
依据不同 是依据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经济计划来实施 依据经济法规来调节 是依据国家政权的力量,采取强制措施来实施的
内容不同 税收、信贷、汇率、利率、产业政策等多种手段 经济立法和司法 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
特点不同 间接性 强制、统一、权威 直接、迅速的特点
作用趋同 有利于实现国家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维护经济活动参加者的合法权利,调整社会经济关系、规范生产经营者的活动和市场秩序,保证经济的正常发展 对经济进行调节和管理,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
作用趋同 有利于实现国家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维护经济活动参加者的合法权利,调整社会经济关系、规范生产经营者的活动和市场秩序,保证经济的正常发展 对经济进行调节和管理,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
(四)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比较
比较 总体小康 全面小康
不同点 标准 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 更高水平:达到较高标准的小康,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富裕。
生活质量 不全面: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 更全面: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社会发展状态 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 比较均衡: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体现社会义共同富裕的原则。
相同点 都是小康社会,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总体小康是我国目前已经达到的小康水平,全面小康社会是xx大为我们制定的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发展目标,二者只是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
(五)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从一定意义上说,经济全球化就是市场经济全球化,即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1)生产全球化。(2)贸易全球化。(3)资本全球化。
(4)三者之间的关系:总的来说是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生产全球化是贸易和资本全球化的基础,没有生产全球化,就谈不上贸易和资本全球化。反过来,贸易与资本全球化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全球化程度的提高。
3.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
(1)含义:跨国公司是指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
(2)作用: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其全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4.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和影响。
(1)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2)①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和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②消极影响:一是使世界贫富分化现象更加严重;二是使得一国经济波动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是冲击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5.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机遇:发展中国家正在享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学习管理、培育人才、扩大出口、参与分工等方面的成果。
(2)挑战:一是经济安全受到威胁;二是经济主权受到制约;三是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3)对策: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迎接挑战。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是抵御经济全球化冲击的最有效方法。
二、易混点
误区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注意: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是市场。
误区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唯一手段。
注意:资源有两种基本手段,市场和计划。不仅要求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而且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
误区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但不是信用经济。
注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与信用经济的有机统一。“守法”与“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诚实信用是法制社会的道德规范,同时也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可以有效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所有经济活动必须遵从法律法规,企业经营行为按照游戏规则处理,政府经济部门把经济管理活动纳入法制化轨道。
误区四: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注意:不能将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混淆。
误区五:建立起有序的市场秩序就可以被世界各国承认为完全市场经济国家。
注意:不一定,有些国家为了竞争中自己获利,故意不承认。
误区六: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特有的。
注意:资本主义国家也有,它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区别在于宏观调控效果上的差别,而不是有无的问题。
误区七:宏观调控就是依靠行政手段。
注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
误区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以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为主,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
注意: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
误区九: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是增加就业。
注意: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
误区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建设过程是各地区同步的过程。
注意: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与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一样,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进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则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误区十一:对21世纪头20年我们所要集中力量建设的小康社会就是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小康社会。
注意:这是21世纪中叶要达到的,21世纪头20年我们所要集中力量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的小康社会,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
误区十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要比XX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
注意:xx大报告指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要比XX年翻两番。
误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注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误区十三:科学发展观的主旨在于以人为本。
注意:科学发展观的主旨在于更好地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误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注意: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跨国公司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市场开拓、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这就给中国民族工业造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跨国公司的进入同时也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通过竞争与合作,我们可以学习到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经验,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达到扩大市场份额的目的。
误区十四: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导的。
注意: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误区十五: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同等受益。
注意:发达国家是主要受益者,发展中国家则面临更大的挑战。
误区十六:世界贸易组织最重要的原则是最惠国待遇原则。
注意:最重要的原则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
三、名师导学:
1.学法指导:(1)前后联系法。前面三个单元分别介绍了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我国这些经济活动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大舞台上表演的,因此,在第四单元的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国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大舞台上表演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这些经济活动的近期目标是为了全面建设个小康社会。因此,第十一课叫“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在最后一课,我们的教材把经济生活放在一个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考察,所以第十二课叫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1)重点突破法。本单元要重点突破如下考点:市场调节及其弊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科学发展观、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对外开放、“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3)热点分析法:要结合我国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有关热点现象,分析市场调节的重要作用与具体表现,说明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性;结合我国经济运行中突出问题分析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目标和手段;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涵,分析我国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这一路子的深刻意义;结合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分析经济全球化的特点与影响,探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策略。
2.命题前瞻:本单元的知识在历年来的高考中都是重中之重的内容。考生要学会运用本单元的知识去分析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呈现出来的新的特征,密切关注党和国家对经济运行的新认识特别是xx大提出的新提法,如xx大报告将“翻两番”的目标由“总量”变为“人均”;“生态文明”首次写入报告;“统筹兼顾”多种重大关系,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摆上重要位置;把“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扩展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众多考点中,要特别关注国家宏观调控、科学发展观、对外开放等重要内容。
【真题再现】
[例1](•海南卷)二十世纪末,我国基本实现了小康,但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国要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是( )
①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 ②本世纪头二十年要实现的奋斗目标 ③我国所有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④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三步目标的重要步骤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解析】d 本题考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这一知识点。难度较大。①“必然结果”、③“必然要求”说法绝对化,且经济体制改革和所有制改革与小康社会建设没有必然联系。②④是对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过渡过程的正确表述。
【名师点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目前要实现的阶段性目标,对于近期的一些具体目标,xx大报告中有一些新的提法和变化,在复习备考时应引起重视,解题时要看清题目的限制性条件。
[例2](•上海卷)实现国民经济的信息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信息化有利于( )
①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②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③高起点上加速实现工业化 ④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解析】b 本题直接考查信息化的作用,难度中等。④说法错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并不是信息化带来的,信息化会使需要的普通劳动者更少。因此排除④。
【名师点睛】信息化建设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是近年来命题的焦点之一,复习备考时要注意结合综合国力的提高,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等知识点。
[例3](•山东卷)~XX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货物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分别为10.6%、28.5%。这说明我国( )
①出口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②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协同推进
③经济发展的对外关联程度提高 ④进出口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解析】c 本题通过数据的变化,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难度较大。①“第一动力”说法不准确,消费、出口、投资被称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④在材料中没有直接体现。通过gdp、进出口总额的增长速度进行对比分析,可知②③体现了题意。
【名师点睛】gdp总量、对外贸易额的变化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因此也是高考命题人员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复习备考时要关注当年国内生产总值、货物进出口总额的变化趋势。
[例4](•广东模拟)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XX年―XX年全国粮食产量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情况
年度 XX年 XX年 XX年 XX年 XX年
产量(万吨) 46947 48402 49800 50150 51000
收入(元) 2936 3255 3587 4140 4761
材料二:XX年我国及广东省耕地面积统计
耕地面积(万亩) 人均耕地面积(亩)
全国 182600 1.39
广东 3719.3 0.37
注:①联合国粮农组织划定的警戒线为人均耕地面积0.8亩。②近年来,广东省共减少耕地258.45万亩,粮食自给率不足35%,在为全国第一缺粮大省。
材料三:XX年2月1日,国务院发布XX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XX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这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央的第11个“一号文件”,也是中央一号文件第六次锁定“三农”。此次文件分为五部分,即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强化现代农业物质支撑和服务体系;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材料四:中国共产党第xx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XX年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主要研究了推进中国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包括完善土地制度改革还富于民、发展现代化农业保障粮食安全、打破城乡二元体制推动城乡一体化等议题。
(1)材料一、材料二各反央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三,说明中央为何连续第六次锁定“三农”问题?
(3)结合材料四,谈谈广东应该如何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思路解析】第一问直接把图示语言变为书面语言,对比两组数据,并指出两组数据的变化即可。第二问实际上是从经济角度考查我国重视三农问题的原因,主要从三农问题的地位和重要性以及我国农业的现状进行回答。第三问结合广东本土时事,考查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措施,可以从多角度展开回答,但注意必须限定在经济生活范围内,不能答成其它模块的内容。
【答案要点】(1)①材料一反映出:―XX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随着粮食总产量的不断增加而增加,并且前景良好。②材料二反映出:广东省人均耕地面积远远低于全国人均耕地面积,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划定的人均耕地面积警戒线,且近几年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粮食自给率严重不足。
(2)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解决好农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②目前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仍然比较脆弱,农业仍然是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
(3)①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②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严格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面积。③面向市场,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④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不断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⑤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提高财政对农业扶持的力度。⑥落实农村惠农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大粮食生产的力度。⑧大力提高农民素质,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努力增加农民的劳动收入。
【名师点睛】三农问题是近年来的长效热点,在高考中频频出现。要注意与xx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等重大会议精神结合起来进行复习。要注意从“是什么”(什么是三农问题?)、“为什么”(为什么重视三农问题?)、“怎么办”(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多角度全面把握。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篇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1)市场经济基本原理市场与计划 市场调节及其弊端市场配置资源 市场秩序(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小康社会 经济建设的要求 (2)促进国家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 经济持续协调发展(1)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的影响(2)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对外开放 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经济合作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知识链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市场调节宏观调控基本特征优点与弊端,市场秩序(为什么、怎么样)必要性、重要性,含义及目标、手段含义,特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目标和新要求为什么,内涵五项措施及重点语句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表现、载体、实质和影响国际经济组织以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意义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知识整合】1、 市场调节的优点、局限性及其弊端、危害?2、 市场秩序(为什么、怎么样)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4、宏观调控的必要性、重要性,目标、如何做?5、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阅读教材相关知识)6、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7、为什么实行对外开放?(必要性、重要性)8、怎样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热点训练与学法指导】
一、xx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中国共产党如此重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从经济学上体现了:
a.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b.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注重社会公平
c.坚决惩治党内的腐败现象,加强作风建设 d.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2、材料一:x市-XX年城乡居民收入情况(单位:元)
XX年
XX年
XX年
XX年
XX年1-10月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6860/8.5
7703/13.4
8472/9.0
9422/7.7
10317/9.5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
2366/4.2
2476/4.8
2622/4.3
2936/6.8
3303/12.5
注:从XX年起,x市取消了农业税并且对种粮农户给予了粮食补贴。
材料二:x市部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农业生产经营状况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农村社会事业
村民对村委会的满意率
农业科技贡献率
农产品
加工率
劳动力平均
受教育年限
懂技术的农民
占农民比重
参加各类社
会保险比重
患病就
医率
30
20
6年
10
5
60
51
运用所学的经济常识,回答:
(1)表一、表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和问题?(2分、4分)
(2)请你为x市农村改革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
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农村改革发展6个方面的基本目标任务,让广大农民清晰地看到了未来生活的美好图景: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XX年翻一番,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据此回答3-5题。
3、要实现以上美好图景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这是因为:
a.农村经济发展可替代其他方面的发展 b.农村经济发展能为全面协调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c.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经济发展 d.经济发展自然会促进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
4、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是全会释放的最强烈信号,从经济学上来讲,为此必须:
a. 重视农业的主导地位 b. 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c. 善于抓住重点 d. 提升城市的产业化水平
5、全会制定的方针政策和美好图景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符合8亿农民的意愿。这体现了:
①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④ 中国共产党得到了最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1、(北京卷38)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回答下列问题。三十年来,实践上的每一次创造,理论上的每一次突破,事业上的每一次进步,无不闪耀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光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发生了伟大的历史变革,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图1 图2
注:基本建设支出是国家经济建设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1)图表1反映了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发生了怎样的深刻变化?(2分)(2)结合图表1,分析图2中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4分)(3)运用经济常识,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如何配置资源的。(6分)
2、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XX年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各0.27个
百分点;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升降利率是央行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此次利率调整有利于:①刺激居民消费,扩大 需求 ②刺激居民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③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 ④调节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三、积极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在广东调研时指出,XX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经济形势急剧恶化,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受到的冲击越来越大,生产经营困难,(生产成本升高、融资困难加剧、外贸出口受阻)各级政府要努力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的问题,促进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1、从《经济生活》角度看,为什么发生在美国的金融危机会殃及世界?(6分)2、运用《经济生活》说明,怎样做才能使我国中小企业摆脱困,实现又好又快发展?(6分)
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燃油税费改革方案”于XX年1月1日正式实施。完成1―3题。1.我国政府借国际油价大幅回落的契机,稳步推进燃油税费改革,方案坚持多用油者多交税,少用油者少交税的“公平和效率”原则,这体现的哲理是 ( )①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②坚持适度的原则③外因有时会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④善于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a.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2.燃油税费改革的总体要求是“公平、规范、节约、减负”。它的实施将 ( )①有利于合理调节消费行为 ②有利于理顺税费关系,公平社会负担 ③从根本上解决石油不足的问题 ④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节约社会资源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3.国务院审议了改革方案,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国务院这样做,是因为 ( ) a.民意对决策的形成具有决定作用 b.政府的职能就是维护公民的政治权利 c.人民直接行使对国家的管理权 d.民意是科学决策最重要的信息资源
4、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XX年―XX年全国粮食产量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情况
年度
XX年
XX年
XX年
XX年
XX年
产量(万吨)
43070
46947
48402
49800
50150
收入(元)
2662
2936
3255
3587
4140
注:①XX年,全国夏粮产量达到12041万吨,同比增长2.6%。目前秋粮收成也非常好。②XX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528元,同比实际增长10.3%,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材料二:XX年我国及a省耕地面积统计
耕地面积(万亩)
人均耕地面积(亩)
全国
182600
1.39
a省
3719.3
0.37
注:①联合国粮农组织划定的警戒线为人均耕地面积0.8亩。②XX年至XX年间,a省共减少耕地258.45万亩,粮食自给率不足35%,在为全国内地第一缺粮大省。
材料三:党的xx大以来连续出台的5个三农“一号文件”,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多予少取放活为方针,对农民实行免税和直接补贴,五年共投入了1.6万亿元财政资金,大大促进了农村的发展。
材料四:中国共产党第xx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主要研究了推进中国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包括完善土地制度改革还富于民、发展现代化农业保障粮食安全、打破城乡二元体制推动城乡一体化等议题。
(1)材料一、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分、2分)
(2)结合材料四,谈a省应该如何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10分)
一、1、b 2、(1)材料一说明XX年以来,x市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但城乡差距较大;由于国家实施了取消农业税并且对种粮农户给予粮食补贴等一系列支农、帮农政策的实施,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有较大提高。w.w.w.k.s.5.u.c.o.m
从材料二可以看出,x市农业基础薄弱、农民生活水平低、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相对落后。 具体表现为:农业科技贡献率低、农业产业化不足;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农村社会保障基础差;村委会建设有待提高。
(2)第一,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发展农村经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第二,国家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农业的支持、帮扶力度,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探索农村社会保障建设和医疗制度改革,全面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第三,坚持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发展道路。坚持科教兴农,普及农业科技,提高农民素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第四,从根本上优化农村改革发展的制度环境。加强民主管理,加强村民自治建设,推动农村的政治文明建设。 3、b 4、b 5、a二、1、(1)图10表明随着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商品零售环节由政策定价占主导地位逐渐演变为市场调节定价占主导地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逐步发挥基础性作用。(2)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政府经济职能相应发生转变,财政支出分配比例发生变化,基本建设支出比重下降并保持适度的比重;市场不能完全解决公平问题,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逐步上升。(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的变化和相互作用,自发地进行社会资源的配置。市场不是万能的,需要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为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发挥有力的作用。2、b三、1、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这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2、国家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和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健全法律法规,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制定相关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中小企业的整体素质提高;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支持,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企业要转变发展方式,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竞争能力;调整产品结构,打造品牌等。(6分)四、1、a 2、a 3、d
4、(1)①材料一反映出:―XX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随着粮食总产量的不断增加而增加,并且前景良好。②材料二反映出:a省人均耕地面积远远低于全国人均耕地面积,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划定的人均耕地面积警戒线,且近几年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粮食自给率严重不足。
(2)①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②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严格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面积。③面向市场,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④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不断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⑤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提高财政对农业扶持的力度。⑥落实农村惠农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大粮食生产的力度。⑧大力提高农民素质,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努力增加农民的劳动收入。任意6点可得满分,其它观点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