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政治教案设计 > 银行和储蓄者(通用3篇)

银行和储蓄者(通用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银行和储蓄者(通用3篇)

银行和储蓄者 篇1

  第一部分《经济常识》

  第六课 银行和储蓄者

  一、我国的银行

  误区一、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更显效更有力

  【剖析】不能笼统地说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哪一个更显效更有力 , 因为作为经济政策 , 二者同属于国家宏观调经济的重要手段 ,在不同的时期 ,它们各自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在一般条件下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 相互配合起作用的。由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的作用各有特点 , 在货币政策收效不明显的严重董条局面下 , 财政就显得比较有力 , 比如扩大财政赤字 , 支持大规模公共工程建设 , 可以吸收一部分失业人员就业工,可以带动相关部门和行业的发展。而如果经济发展过热 , 则货币政策要比财政政策显得有力和有效。因为货币政策的调整相对要及时和迅速 ,可以根据市场变化而及时调整。而像改变税法或采用增税和减税等手段都需要时间 , 这就使财政政策不可能像货币政策那样具有及时性和灵活性。

  误区二 我国的人民币不是由国家发行的 , 而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直接发行的。

  【剖析】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 人民币是纸币 , 是由国家发行的。我国的人民币的发行权集中于国家 , 由国家授权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货币。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务院领导下的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国家机关 ,是我国政府的组成部分。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人民币必须提出发行计划 , 经国务院批准后实施。因此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人民币也是国家发行人民币。

  误区三 商业银行的经营目的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

  【剖析】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企业法人。从银行的作用上来看 ,商业银行同其他银行一样 , 要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 这有一定的道理。但这不是商业银行的目的 , 商业银行与其他的市场主体一样 ,也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 ,它必须盈利才能生存和发展 , 否则就会破产。因此 ,商业银行的经营目的是获取利润。认为商业银行的经营目的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 这是把银行的作用与目的、商业银行与央行、政策性银行的目的混淆了。

  误区四 银行是以银行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企业法人

  【剖析】我国现阶段的银行分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三类。我国的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 , 并以银行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企业法人。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 ,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国家机关 ,是我国政府的组成部分。它不是以银行利润为主要经营吕标的企业法人。我国的政策性银行 , 是为确保国家大型基本建设和大宗进出口贸易的顺利完成而设立 ,并向这些项目提供国家政策性专项贷款的专业银行 , 其目的是建立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因此 , 它也是不以银行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企业法人。

  误区五. 我国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的关系。

  【剖析】

  比较 中央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 商业银行 政策性银行

  性

  质 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

  的国家机关,是我国政

  府的组成部分 以银行利润

  为主要经营

  吕标的企业

  法人 从事国家政策

  性专项贷款业

  务的专业银行

  不

  同

  点 地

  位 "银行的银行",是我国

  银行金融就构的领导

  力量 经央行拉准

  设立,经营具

  体金融业务 是国家宏观调

  控体系的重要

  组成部分

  职

  能 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

  政策;发行人民币,管

  理人民币流通;经理国

  库;持有、管理、经营国

  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 (基本业务)

  吸收存款;发

  放贷款;办理

  结算 运用信贷手段

  对需要国家支

  持的某一行业

  或某一项目进

  行投资

  联系 它们共同构成我国金融机构的主体,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关键部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作用;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接受中央银行的领导和指导

  误区六.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剖析】区别 : 〈 1) 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 , 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贷量的方针、政策、措施的总称。

  (2) 内容不同。财政政策包括国家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 , 如税率的变动、发行国债、政府对公共工程的投资等 ; 货币政策包括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 , 如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外汇政策等。

  (3) 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由国家制定 , 并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直接制定。

  联系 :(1): 二者都属于经济政策范畴 , 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方式。

  〈 2) 一般情况下 , 二者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的作用各有特点 , 在货币政策收效不明显的严重萧条局面下 , 财政政策则显得比较有力 , 如扩大财政赤字、支持大规模的公共工程建设 , 既可以吸收一部分失业人员 , 又可以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 ; 在抑制经济过热方面则相反 , 因改变税法或采用增税等财政政策需要更多的时间 , 这就使财政政策不可能具备货币政策所具有的灵活性和及时性。

  误区七:银行利率与市场供求关系、物价水平、国家宏观调控的内在联系

  【剖析】利率、税收、价格等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利率作为其中一个方面 , 它与市场供求、与物价水平、与国家宏观调控之间有直接的内在联系。

  〈 1) 当市场供不应求时 , 物价上涨 , 为防止通货膨胀 , 国家通过提高存款利率为办法来回笼货币 , 抑制购买力 , 以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相对平衡。

  (2) 当市场供过于求 , 市场疲软时 , 物价下跌 , 为解决通货紧缩问题 , 国家通过降低存款利率的办法来扩大需求 , 以促进生产。

  同时 , 降低存款利率后 , 还可以带动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向的多元化。国家通过对企业的贷与不贷 , 通过上调贷款利率或下调贷款利率来限制生产与扩大生产 , 来压缩或扩大企业规模 ,以利于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 促进技术改造 , 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 实现国家的宏观调控。

  误区八:支票与汇票不能等同

  【剖析】(1) 区别 :

  ①合义不同 : 支票是由出票人签发 , 委托办理支重寺量 业务的银行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信确定的金额给牧草λ革芽 票人。汇票是由出票人签发 , 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时期 , 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

  ②形式不同 : 在我国支票主要分为转账支票和理金支票两种 ; 汇票主要有电汇和信汇两种形式。

  ③使用范围不同 : 作为支票形式之一的转雕支票适用 于同城转账结算 ; 汇票主要用于外埠结算。

  (2) 联系 :

  支票与汇票都是票据 , 都是目前经济往来结算中是常使用的信用工具。

  附:

  一、学科内知识渗透

  1. 本单元知识点与经济常识其他知识点的渗透

  (1) 学习银行的作用时 , 可以与经济常识中的第一单元中的通货膨胀、货币流通规律相联系 , 可与第二单元国家而宏观调控相联系。 ,

  (2) 学习政府债券的知识时 , 可与经济常识第五单元的财政收入相联系。

  (3) 学习公民储蓄的作用时 , 可与经济常识第一单元中的通货膨胀、货币流通规律、第五单元中的积累与消费关系相联系。

  (4) 学习商业保险的内容时 , 可与第四单元的社会保险相联系。

  (5) 用中央银行的作用 , 分析我国的货币发行。

  (6) 用政府债券的有关知识 , 分析财政收入、扩大内需等。

  (7) 用国家宏观调控的知识,分析银行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关键部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

  (8) 用货币流通规律的知识 , 分析银行利率的变化及其作用 , 银行利率对缓和通货膨胀和治理通货紧缩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公民储蓄的作用。

  (9) 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有关知识 , 分析商业保险的作用及与社会保险的关系。

  2. 本单元知识点与哲学常识的渗透

  (1) 银行的作用 , 电子货币的产生等体现了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

  (2) 公民储蓄的作用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

  3. 本单元知识点与政治常识的渗透

  用国家机构、国家职能的有关知识 , 分析中央银行的地位、作用。

  二、跨学科知识渗透

  1. 学习银行产生时可与历史上的北宋纸币的产生相联系。

  2. 学习中央银行职能时 , 可以联系我国解放前国民党的法币政策

  3.学习银行作用时 , 可联系历史学中的罗斯福新政。

  三、重点•难点•能力点

  (一)[ 重点 ]

  1. 银行中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2. 公民存款储蓄的作用

  (二)[ 难点 ]

  1. 我国银行对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2. 公民个人储蓄存款的重大作用

  (三)[ 能力点 ]

  1. 调查研究的能力

  2. 观察、描述社会现象的规律、意义能力

  3. 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科学、合理判断、推理、 自纳、预测能力

  4. 独立思考和亲自动手的理财能力

  四、《考纲》要求

  1. 我国的银行

  银行的产生 ; 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 : 银行的业务和作用 ;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 新增考点 ) 。

  2. 公民的储蓄

  存款储蓄及其作用 ; 债券与商业保险。

银行和储蓄者 篇2

  政治:高三总复习提纲-经济常识第六课(旧人教版)

  银行和储蓄者

  一、银行的基本含义、分类

  二、我国各类银行的主要职能

  1、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职能

  注:(1)人民币的发行权属于国家,中国人民银行被国家授权发行人民币(即不能简单说他有人民币的发行权)(2)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唯一的人民币发行机关,其总行是发行人民币的唯一金融机构

  2、商业银行的含义、性质、经营目标

  3、政策性银行含义、性质、目标、主要政策性银行

  (1)性质:是专门从事国家政策性专项贷款的专业银行,属于金融机构――非企业金融机构。

  (2)目标:建立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不以盈利为目标。

  (3)其他;只货不存,不以盈利为目标,资金由国家划拨,贷款按国家政策发放,业务上由政府的相应部门领导。

  三、银行的业务:

  1、银行有三大基本业务

  2、结算:(1)两种形式;

  (2)转账结算的信用工具:转账支票、汇票、信用卡。(支票适用于同城转帐结算,汇票适用于外埠结算。

  3、银行的作用(课本p50,三点)与储蓄的作用(课本p55,三点),注意比较、区别。想一想为什么有这些作用。

  (1)银行是哪三个中心?p49。(2)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时分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

  四、储蓄的含义、分类和存款储蓄的原则

  五、债券

  1、债券与股票的比较:相似点:有价、集资、收益;区别:性质、受益、偿还。

  2、债券分类(各种债券的信用度、收益率、流通性、代用率);利率的最高限。

  六、保险

  1、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项目、受益、费用)p58-59

  2、商业保险的分类(财产、人身)和作用p60。

  七、储蓄、债券、股票、保险四种投资方式的关系

  比较 储蓄 债券 股票 保险

  区别 性质不同 储蓄 债券、限期偿还 入股凭证 风险保障

  受益权不同 取款获息,安全性最大。 定期收取利息,安全性比股票大。 取得股息和红利,经营好坏决定股票效益。 按保险条款,从保险公司获得相应经济补偿。

  偿还方式不同 按活期、定期等存款方式获得本金和利息。 有明确的付息期限,必须偿还本金。 股金不能退,只能出卖股票。 保险事故发生后,投保人可获得赔偿或保险金。

  投资效益不同 利率较低,无风险。 信用度高,收益高,代用绿高,流通性强,时间长,风险大。 收益高,风险大 有回报率,时间长。

  联系 都是个人投资行为,对国家建设和公民生活有利,都能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利益。

  八、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差异

  比较 社会保险 商业保险

  性质 解决大多数社会

  成员最迫切的保险项目 建立在商业原则的基础上,是参与保险者个人意志的体现

  给付标准 只保障其基本社会水平 保障项目广泛,给付标准较高

  费用 大多是个人、企业和

  政府共同负担或由政府承担 完全由个人负担

  保险依据 国家和有关部门统一规定 被保险人的需要

  保障范围 社会成员最迫切的保险项目 保障项目广泛,保障范围大小

  与缴纳的保险费成正比。

银行和储蓄者 篇3

  第一部分《经济常识》

  第六课  银行和储蓄者

  二、公民的储蓄

  误区一 公民储蓄是发挥了货币的贮藏手段的职能

  【剖析】我们通常讲的公民储蓄是指公民将人民币存入银行 , 这是公民的一种投资方式 ,但由于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是指把货币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贮藏起来 , 且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实在在的、又是足值的货币。纸币不是商品 ,没有价值 ,它只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 起到中介物的作用。将它存入银行不是代表货币发挥贮藏手段的作用 ,它仍然是起到流通手段的作用 ,只不过是一种暂时歇息中的流通手段罢了。

  误区二 储蓄增加是居民有钱和经济繁荣的表现 , 因此储蓄越多越好。

  【剖析】一般地说 , 储蓄增加是好事 , 说明居民手里有钱 , 生活富裕 ,这是经济发展繁荣的表现 ,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但当经济增长过慢 ,出现通货紧缩、 " 货物膨胀 " 时 , 则储蓄的增加就会制约经济的增长。百姓用于储蓄的钱多了 , 用于投资和消费的钱则相应减少 , 不利于拉动经济的增长 ,在此情况下, 储蓄增长不一定是好事。当出现经济增长过热、通货膨胀时 , 储蓄的增长会抑制通货膨胀、抑制经济的过快过热增长 ,此时储蓄的增长是好事。

  误区三债券和股票都是有价证券 ,购买哪个都是一样的。

  【剖析】二者都是有价证券 , 都是集资的手段 , 都是能获得一定收益的金融资产 ,但二者还是有一些不同之处的: 其一 , 性质不同 , 股票是股东的入股凭证 , 是投入资金的所有权证书 ,而债券是一种限期偿还的债务。其二 , 收益权不同 ,股票以取得股息和红利为补偿条件 ,经济状况好坏决定着股票的收益。债券不承担经营风险 , 以定期收取利息为条件。其三 , 偿还方式不同 , 股东不能从公司退还股金 ,只能出卖股票 ,债券具有明确的付息期限 , 必须偿还本金。由上可知 , 二者不仅有不同特点 , 而且还有本质的区别。

  误区四 居民购买商业保险也是一种投资 ,与购买股票、债券的目的是一样的。

  【剖析】居民购买商业保险是一种针对风险本身的投资方式 ,其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得利息收人 ,更重要的是保障生活。而购买股票和债券 ,尽管二者作为集资手段是有 所区别的 ,但它们的直接目的都是为了获得利息收入。可见 ,购买商业保险与购买股票、债券目的还是有所不同的。

  误区五: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的关系

  【剖析】区别 :(1) 发行主体不同。政府债券发行主体是国家 ;金融债券发行主体是金融机构 ; 公司债券发行主体是公司 ( 企业 ) 。

  (2) 风险状况不同。政府债券是由国家发行的 , 以国家信誉和财力为担保 , 由国家承担还本付息的责任 , 风险最小,安全性最好 ; 金融债券安全系数比政府债券低 , 但比公司债券高 : 公司债券风险较高。

  (3) 收益率不同。金融债券的利率高于政府债券和银行存款 , 公司债券收益率最高。

  (4) 流通性能不同。政府债券信用度高 , 流通性强 ; 金融债券不如政府债券流通性强 , 公司债券流通性较低。

  联系 : 三者都是债券 , 都是债务证书 , 即筹资者给技资者的债券证据 , 都是到期还本付息。

  误区六: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

  【剖析】保险从其性质上可分为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两种,社会保险是指通过法律强制实施 , 为工薪劳动者在年老、疾病、生育、失业以及遭受职业伤害的情况下 , 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的制度 ; 商业保险是由保险公司按照商业原则经营 , 体现参与保险者个人意志的制度。两者在具体项目和总体目标上虽有相似之处 , 但作为两种不同类型的保险制度 , 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

  (l) 性质和作用不同 : 社会保险具有强制的、保障的、社会的、行政的、非赢利的特性 , 其作用是保障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水平 ; 商业保险具有自愿、赔偿、赢利的性质 , 其作用是使技保的单位和个人在遭受意外损失时 , 按照经 济合同得到补偿。

  (2) 对象不同 : 社会保险以法定的社会成员为对象 ; 商业保险一般不作法律规定 , 全体公民均可自由选择 , 自愿参加 , 惟一条件是缴纳保险费。

  (3) 内容不同 : 社会保险主要包括 : 养老保险、医疗保 险、失业保险、待业保险、死亡抚恤以及其他社会保险事业等 ; 商业保险一般可分为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两大类。

  (4) 费用负担不同 : 社会保险的费用大多是个人、企业 和政府共同负担或由政府承担 , 它不是以被保险人的需要为依据 , 而是由国家和有关部门统一规定 : 商业保险的费用完全由个人负担 , 是否要购买保险 , 何时购买 , 购买什么样的保险 , 购买多少 , 为谁购买 , 完全由参与保险者自主决定。

  (5) 补偿标准不同 : 社会保险完全按照国家法令规定的 条件和标准执行 , 既要考虑劳动者原有生产水平和社会平均消费水平 , 又要考虑在职职工平均工资的提高幅度 , 物价上涨的因素和国家在一定时期财政上的负担能力 ; 商业保险安全取决于被保险人缴纳保险费的多少和实际受损的性质和程度 , 严格按对等原则来确定。可见社会保险的补偿立足点是 " 保障 ", 而商业保险则着眼于按合同规定 “偿还”。

  误区七:债券和股票。

  【剖析】

  债券 股票

  不

  同

  点 性质不同 债务,限期偿还 入股凭证

  受益权不同 定期收取利患,

  其安全性比股

  票大 取得股息和红利,经营好坏决定着股票的效益

  偿还方法不同 有明确的付息期限,必须到期偿还本金 股金不能退,只能出卖股票

  相同点 都是有价证券

  都是集资的手段

  都是能获得一定收益的金融资产

  附:

  一、学科内知识渗透

  1. 本单元知识点与经济常识其他知识点的渗透

  (1) 学习银行的作用时 , 可以与经济常识中的第一单元中的通货膨胀、货币流通规律相联系 , 可与第二单元国家而宏观调控梧联系。 ,

  (2) 学习政府债券的知识时 , 可与经济常识第五单元的财政收入相联系。

  (3) 学习公民储蓄的作用时 , 可与经济常识第一单元中的通货膨胀、货币流通规律、第五单元中的积累与消费关系相联系。

  (4) 学习商业保险的内容时 , 可与第四单元的社会保险相联系。

  (5) 用中央银行的作用 , 分析我国的货币发行。

  (6) 用政府债券的有关知识 , 分析财政收入、扩大内需等。

  (7) 用国家宏观调控的知识 , 分析银行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关键部门 , 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

  (8) 用货币流通规律的知识 , 分析银行利率的变化及其作用 , 银行利率对缓和通货膨胀和治理通货紧缩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公民储蓄的作用。

  (9) 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有关知识 , 分析商业保险的作用及与社会保险的关系。

  2. 本单元知识点与哲学常识的渗透

  (1) 银行的作用 , 电子货币的产生等体现了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

  (2) 公民储蓄的作用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

  3. 本单元知识点与政治常识的渗透

  用国家机构、国家职能的有关知识 , 分析中央银行的地位、作用。

  二、跨学科知识渗透

  1. 学习银行产生时可与历史上的北宋纸币的产生相联系。

  2. 学习中央银行职能时 , 可以联系我国解放前国民党的法币政策

  3.学习银行作用时 , 可联系历史学中的罗斯福新政。

  三、重点•难点•能力点

  (一)[ 重点 ]

  1. 银行中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2. 公民存款储蓄的作用

  (二)[ 难点 ]

  1. 我国银行对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2. 公民个人储蓄存款的重大作用

  (三)[ 能力点 ]

  1. 调查研究的能力

  2. 观察、描述社会现象的规律、意义能力

  3. 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科学、合理判断、推理、 自纳、预测能力

  4. 独立思考和亲自动手的理财能力

  四、《考纲》要求

  1. 我国的银行

  银行的产生 ; 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 : 银行的业务和作用 ;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 新增考点 ) 。

  2. 公民的储蓄

  存款储蓄及其作用 ; 债券与商业保险。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银行和储蓄者(通用3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