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学设计(精选2篇)
第三节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学设计 篇1
第三节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在单元中属于一个重点,它介绍了一个重要的动物类群――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材的编排方式改变了以往教材过分强调学科体系完整性的倾向,没有像原教材那样按进化顺序逐门逐纲地讲述各类群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而是按照生物圈的环境特点来探究各类动物与各自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减少了知识的分量,为学生主动探究提供时间和空间。由于学生在第四单元中已学习了人体结构和生理的内容,故本节对动物的结构和生理的内容做了较大的简化。侧重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出发探究各类群动物的主要特征,探讨他们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阐明鸟、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概述鸟类、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技能目标:1、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和对昆虫翅的“观察与思考”;
2、举例说出动物的生活可能跨越多种环境。
情感目标:1、认识鸟类、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增强爱护动物的情感;
2、通过探究各类动物与各自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用辩证的观点看待生物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教学重点
鸟、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概述鸟类、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特点”的探究活动和对昆虫翅的“观察与思考”。
教学准备
教具学具
补充材料
家鸽骨骼模型、薄纸、蝗虫的外型模型、flash课件。
通过flash课件展示图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观察、思考,阐明鸟、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概述鸟类、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本节教学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能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针对教材给出的问题作出假设,鼓励有创意的设想,让学生注意实验设计应具有可操作性,介绍实验方法。让学生了解:除了调查、观察、动手实验外,阅读分析已有的资料也是获取知识的重要的手段,通过探究应使学生明确动物对环境的适应,除了有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的适应外,还有生理方面和行为方面的适应。同时概括鸟类的主要特征。关于昆虫和节肢动物的教学,应有分明的层次,可先对比鸟的翼和昆虫翅的异同,找出昆虫适于空中飞行和分布广泛的特点,然后观察昆虫,总结归纳出昆虫的主要特征,再进一步概括出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应重视全章的总结,可通过举例,引导学生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动物与环境的关系,通过举例说明许多动物的活动可以跨越多种环境,强调这也是适应的表现。进而完成有关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的介绍。最后可引导学生关注教材“动物与造型艺术”等栏目,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流程
第 课时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执教者
个性化调整
一、教师讲述导入
师云霄h新课。
二、介绍鸟类的种类及飞行对鸟类生活的意义。
三、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
3、制定并实施计划。
4、得出结论
师云霄h从从从广告词“我要飞得更高”导入飞翔是人类早有的梦想。直到一百多年前(19xx年),人类才借助飞机实现了飞行的夙愿,然而自然界中会飞的动物早在几亿年前就已经出现了,先是无脊椎动物中的昆虫,后来是脊椎动物中的鸟,以及哺乳动物中的蝙蝠,它们既是哺乳动物,又适于飞行。多媒体展示几种飞行的动物,讲述能在空中飞行的动物较生活在水圈、岩石圈中的动物,可跨越更大的空间,扩大生存环境的范围。
师:你所观察到的当地常见鸟类有哪些?
师讲述:全世界现存鸟类约有156个科,9000余种,我国有81个科(占51.9%),1186种,占世界鸟类总数的13%,就鸟的种类而言,巴西有种,秘鲁有1678种,哥伦比亚有1567种,我国紧接其后名列第四,比多鸟的国家――印度还要多,超过整个欧洲、整个北美洲、是世界上鸟类最多的国家之一。除了少数的鸟不会飞行之外,绝大多数的鸟都善于飞行。
师问:飞行对鸟类生活有何意义?
师展示几种鸟的飞行姿态。
提问:迁徙的鸟可飞越千山万水,甚至能从北半球飞到南半球。鸟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的飞行能力呢?
师演示:薄纸和用薄纸叠成的纸飞机在空中飞行的状态,让学生观察它们飞行时间的长短。这对探究鸟的飞行有什么启示?
师提出问题:鸟的身体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
你的假设是什么?
师讲:假设作出后,要通过设计实验来检验。
师问:我们怎样设计实验呢?
师启发引导:实验设计应具有可操作性。探究鸟为什么能飞行,可以有多种方法,观察鸟的形态结构是否具备适于飞行的特点,不失为一种直观而且简便易行的方法。
师:展示有关鸟的外形、翼和羽毛、胸肌、骨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上提示的问题(多媒体呈现),巡视、引导。
1、鸟类的体形是怎样的?与飞行有什么关系?
2、鸟类在飞行中起主要作用的羽毛及其特点,排列是彼此重叠还是相互间留有空隙?为什么?鸟的翅膀呈什么形态,与飞行有什么关系?
3、鸟的胸肌与其它部位的肌肉相比,发达程度如何?
4、鸟的骨骼有何特点?从胸骨特点与其上附着的肌肉联系起来考虑,你会作出怎样的推测?
师讲述:假设不能全通过观察来检验,除了观察、调查、动手实验外,阅读分析已有的资料也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
师展示课本提供的资料,引导学生思考鸟类除形态结构外与飞行相适应的其它特点。
师讲述:动物对环境的适应除了有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的适应外,还有生理方面和行为方面的适应。
师:通过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针对学生归纳情况适当补充。
脑海中浮现昆虫、鸟、蝙蝠等会飞行的动物。
生答:家鸽、燕子、麻雀、喜鹊、乌鸦、斑鸠、鹦鹉、猫头鹰、老鹰、锦鸡等。
生答:扩大活动范围,利于觅食和繁殖后代。
生:观察、思考、讨论
生答:与其身体结构特点有关。
生进行探究
生观察、讨论,作出假设:体重轻、有翅、肌肉发达……
生:思考、讨论,自由发言,制定计划。
生:观察、讨论提示的问题。
生答:1、流线型的体形,可减少空气阻力。
2、正羽,呈桨形,羽轴硬,羽片呈平面;羽毛排列彼此重叠可扇动空气;鸟翅宽阔呈现扇面形,可扇动空气产生飞行的动力。
3、胸肌很发达,占体重比例大。
4、骨骼很轻,很薄,胸部的骨很突出;胸骨突出可附着发达的胸肌,可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生:思考、讨论
生答:1、鸟类消化、吸收、排便都很迅速;
2、心脏发达,心跳快,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的功能强;
3、有独特的气囊,可帮助呼吸。
生归纳:流线型的体型;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胸肌发达;胸骨突出,长骨中空;消化系统发达,消化、吸收、排便都很迅速;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输氧能力强;体内有气囊,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供氧充足。
让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本节要学习的内容。
考察学生对鸟类了解的情况。
让学生了解世界及我国鸟类种类的状况以及飞行对鸟类生活的意义。
让学生理解飞机模型在空中飞行时间的长短与其克服的空气阻力和给它提供的动力有关。
培养学生作出假设的能力。
培养学生制定实验计划的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训练学生查阅分析资料的能力。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让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描写鸟类的诗句。
适当补充我国珍稀特产鸟类。
鼓励有创意的设想。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对独到的见解和少数的做法要给予肯定与激励,及时发现学生闪光点。
点拨、提示。
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作出肯定和赞扬。
板书设计
空中飞行的动物
一、鸟的种类及飞行对鸟类生活的意义
1、鸟的种类
全世界约有9000多种,我国有1186种,占世界鸟类总数的13%,
是世界上鸟类种上数最多的国家之一。
2、飞行对鸟类生活的意义:扩大了活动范围,利于觅食和繁殖后代。
二、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一)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并实施计划:观察、调查、动手实验、查阅分析资料;
4、得出结论;
5、表达和交流;
(二)鸟类的主要特征: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
身体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
第三节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学设计 篇2
第三节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在单元中属于一个重点,它介绍了一个重要的动物类群――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材的编排方式改变了以往教材过分强调学科体系完整性的倾向,没有像原教材那样按进化顺序逐门逐纲地讲述各类群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而是按照生物圈的环境特点来探究各类动物与各自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减少了知识的分量,为学生主动探究提供时间和空间。由于学生在第四单元中已学习了人体结构和生理的内容,故本节对动物的结构和生理的内容做了较大的简化。侧重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出发探究各类群动物的主要特征,探讨他们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阐明鸟、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概述鸟类、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技能目标:1、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和对昆虫翅的“观察与思考”;
2、举例说出动物的生活可能跨越多种环境。
情感目标:1、认识鸟类、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增强爱护动物的情感;
2、通过探究各类动物与各自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用辩证的观点看待生物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教学重点
鸟、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概述鸟类、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特点”的探究活动和对昆虫翅的“观察与思考”。
教学准备
教具学具
补充材料
家鸽骨骼模型、薄纸、蝗虫的外型模型、flash课件。
通过flash课件展示图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观察、思考,阐明鸟、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概述鸟类、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本节教学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能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针对教材给出的问题作出假设,鼓励有创意的设想,让学生注意实验设计应具有可操作性,介绍实验方法。让学生了解:除了调查、观察、动手实验外,阅读分析已有的资料也是获取知识的重要的手段,通过探究应使学生明确动物对环境的适应,除了有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的适应外,还有生理方面和行为方面的适应。同时概括鸟类的主要特征。关于昆虫和节肢动物的教学,应有分明的层次,可先对比鸟的翼和昆虫翅的异同,找出昆虫适于空中飞行和分布广泛的特点,然后观察昆虫,总结归纳出昆虫的主要特征,再进一步概括出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应重视全章的总结,可通过举例,引导学生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动物与环境的关系,通过举例说明许多动物的活动可以跨越多种环境,强调这也是适应的表现。进而完成有关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的介绍。最后可引导学生关注教材“动物与造型艺术”等栏目,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流程
第 课时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执教者
个性化调整
一、导入新课
二、昆虫适于飞行的特点。
三、昆虫的主要特征
四、节肢动物的特征。
五、不在单一环境中生活的动物――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讲述:天空中飞行的动物,除了鸟类以外,最多的就是昆虫了。现已知道的昆虫种类已超过了100万,昆虫是动物界种类和数量最多的一类动物,它的分布十分广泛,生物圈中几乎到处都有它们的踪迹。
师问:昆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动物,你能说出多少种昆虫的名字?比一比,看谁认识的昆虫最多。
师问:你知道昆虫分布这么广,数量如此之多的原因吗?
师补充:昆虫的运动能力强。有3对足,能爬行;有的昆虫的足特化成跳跃足,能跳跃;大多数昆虫都有翅,能飞行。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
师问:昆虫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呢?
师展示几种昆虫翅的图片,让学生判断是哪一种昆虫的。
师问:很显然,昆虫的翅与鸟翼区别很大,但就适于飞行来看有无共同点呢?
补充、归纳、展示:
1、它们都有用以飞行的扇面形结构,这些结构的运动都是由肌肉的收缩与舒张引起的;
2、它们在空气中都能产生向上的升力和前进的动力;
3、相对自身身体而言,它们的翅都有轻、薄、表面积大的特点。
师展示问题:举例说明翅对昆虫的生活和分布有什么重要意义?
师展示蝗虫的外形模型和图片。
讲述:下面以蝗虫为例探究一下昆虫的特征。
师提示观察项目:
1、体表有何结构?
2、身体分几部分?
3、足和触角有何特征?
师补充:外骨骼覆盖在体表,坚韧,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它不能随身体的长大而长大,故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运动器官翅和足都着生在胸部,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着在外骨骼上。
师讲述:昆虫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除昆虫外,节肢动物还有蜘蛛、蜈蚣、虾、蟹等。
师展示几种节肢动物的图片。
师归纳:节肢动物的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师补充:足和触角分节是节肢动物名称的由来。
师总结全章: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对不同环境中动物的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实际上,动物的生存环境并非单一的,生物圈中许多动物的活动并不局限于水中、陆地或空中,而是跨越多种环境。例如:空中飞行的动物仍以陆地或水域作为栖息地;有些水中生活的动物要到陆地上产卵;有的昆虫成体生活在陆地上,幼体生活在水中;还有些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最为典型的就是两栖动物了。它们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过变态发育成幼蛙,以后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兼用皮肤辅助呼吸,而产卵繁殖行为又必须在水中进行,这样的动物叫两栖动物。(师展示青蛙生活环境图片)总之,多数动物的活动并不局限于单一环境,而是跨越多种环境,且与环境相适应。
生思考回答:(蜜蜂、蝴蝶、蝉、蝗虫、瓢虫、天牛、蚊子、苍蝇、金龟子、蟋蟀、螳螂、蚂蚁、家蚕、蚱蜢……)
生:思考、讨论
生答:会飞行。
生:思考、讨论、判断。
生:思考、讨论、回答。
生思考回答:蜜蜂通过翅的运动可寻到蜜源(食物)并运回蜂巢;蝗虫可通过翅的运动寻找食物,躲避敌害,寻偶交尾,并到适宜的场所产卵。可见翅对昆虫的觅食、避敌、寻偶繁殖、寻找栖息地等有重要作用。通过翅的运动可扩大昆虫生活和分布的空间,对其生存和繁衍有重要意义。
生观察、探究
生归纳:
1、体表有外骨骼;
2、分头、胸、腹三部分;
3、足和触角都分节。
生观察它们的共同特征。
生:想像、观察、理解。
考察学生对昆虫认识的情况,将注意力引入到本节要学习的内容中去。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训练学生观察、归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动物与环境的关系,让学生学会概括、总结,开拓视野,扩展知识面。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表扬和鼓励。
点拨、鼓励。
师点拨肯定。
提示、补充。
鼓励、表扬、补充。
点拨、鼓励。
让学生尝试举例,说明不同环境中的动物。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空中飞行的动物
三、昆虫适于飞行的特点:
1、肌肉发达有力――收缩和舒张能牵引翅完成扇动的动作;
2、能产生向上的升力和向前的动力;
3、翅呈扇形,轻、薄、表面积宽大――利于扇动空气。
四、昆虫的主要特征:
1、体表有外骨骼;
2、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翅和足,胸部肌肉发达;
3、足和触角分节。
五、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1、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
2、体表有外骨骼;
3、足和触角分节。
六、不在单一环境中生活的动物――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1、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2、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兼用皮肤辅助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