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研究(精选8篇)
问题研究 篇1
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从容说课
本研究课是在本章学习了内力和外力作用后以崇明岛的形成和发展为例,让学生初步学会综合分析地表形态的发展与变化。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如何去搜集相关资料,并将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获得自己想要得到的信息。按照教材上建议的探究步骤即可,需要让学生明确的是,崇明岛是自然原因形成的,但人类活动对崇明岛的影响也是明显的,进而预测崇明岛的未来可能会是什么样子。从而认识地表形态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原因也是多样性的。这个研究的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并学会把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结合起来分析地表形态的演变。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技巧和能力。
2.了解崇明岛的过去、现在,进而分析预测崇明岛的未来发展。
3.运用图表资料分析、表达地理事物的能力。
4.培养动手能力,用实验的方法模拟河口冲积岛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
1.搜集资料,自主学习,分析讨论法。
2.实验模拟,观察分析河口冲积岛的形成。
3.用所搜集到的资料,分析人类活动对崇明岛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外因共同作用和影响的结果。
2.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
●教学重点
1.了解崇明岛的形成和发展。
2.分析预测崇明岛的未来。
3.认识人类活动对崇明岛的影响。
●教学难点
崇明岛未来的预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搜集到的关于崇明岛发展演化的资料
1.盖房子的钢模板(水槽)一片
2.泥土、砂石、细沙若干
3.砖块三块
4.细的塑料水管、喷水头
5.实验室水龙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在第三节中了解了河流地貌的发育类型及其对人类聚落分布的影响,特别是河流的堆积地貌对人类的影响尤为明显。世界的绝大部分人口都居住在冲积平原上,我们今天就来以崇明岛为例,进一步认识河流地貌的发育规律及其与人类的相互关系。
[教师精讲]
师:崇明岛是一个长江口的冲积岛,课前我们大家都分别搜集了一些资料,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大家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河口冲积岛的形成资料现在分析整理一下,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怎样形成的。
(生展示资料)
(师总结)冲积岛是大陆岛的一个特殊类型,由于组成物质主要为泥沙,也称沙岛。冲积岛主要分布在河口地区。
(资料1分析) 河口冲积岛是在哪几种外力作用下形成的?
(模拟试验) 在准备好的水槽中,用沙土堆成山脉、河谷、平原、大海等地表形态,然后将水管接在水龙头上让一定量的水从喷嘴喷出,模仿下雨,让水流从山上流下来,观察泥沙在下游和河口的堆积情况,重复上述实验过程,直到有冲积岛形成。
师:冲积岛发育于河流入海的口外海滨地区,它的形成不仅仅与流水有关,而是河流和海洋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国共有400多个冲积岛。冲积岛的地质构造与河口两岸的冲积平原相同,地势低平,在岛屿四周围绕着广阔的滩涂。
冲积岛的成因不尽相同。长江口的沙岛是由于涨落潮流不一致,形成缓流区,使泥沙不断沉积而形成的。珠江口沙岛成因不一,有的是由河心滩发育而成;有的是由于河流中有岩岛阻挡产生河汊,在河汊流速较慢的一侧泥沙沉积而成沙垣,再发育成沙岛;有的由河口沙嘴发育而成,最典型的是中国台湾岛浊水溪三角洲外的一系列沙岛;还有一种是由波浪侵蚀沙泥海岸,从海岸分离出小块陆地,也成了沙岛,这种沙岛较为少见。
冲积岛由泥沙组成,结构松散,因而在外形轮廓上很不稳定。河口地区的冲积岛,每逢遇到强潮倒灌或洪水倾泻,强烈的冲蚀会使冲积岛四周形态发生改变。一般情况下,在冲积岛与河流和潮流平行的两边,总是一边经受侵蚀,一边逐渐淤积,久而久之,便形成平行两岸的长条形岛屿;而垂直于河流的两端,上游不断缩减,下游又逐渐增加。但是,有时整个岛屿被冲蚀消失;有时岛屿与大陆接近,最后连成一体。
地处长江口门户的崇明岛,面积1000余平方千米,仅次于中国台湾岛和海南岛,而位居第三位,亦是我国几个大岛中唯一的由泥沙堆积而成的冲积岛。
综上所述,河口冲积岛的形成是在侵蚀、搬运、沉积等几种外力作用下形成的。
(资料2分析)推测崇明岛的形成过程
对该资料的分析有一定难度。首先要读懂崇明岛的变迁图,根据不同时期崇明岛的位置和形状进行描述。可引导学生根据历史年代和崇明岛的位置来加以分析。从图中可以发现,在11xx年前,崇明岛是一个小岛,而后分为南北两岛。南岛由西向东迁移,三易其位;北岛由南向北发展,四易其位。两岛于1530年前后合并,并向东迁移,于1583年形成现在的崇明岛;总体趋势是不断向海迁移。
引起崇明岛变迁的原因可以从河流的流量、河流的含沙量、岛屿本身的泥沙堆积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
(资料3分析) 人类活动对崇明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人类活动对崇明岛形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围垦滩涂上,使崇明岛的面积不断增加。围海造陆扩大了人类的生存范围,但对自然环境还是有一定影响的,例如:改变了河口地区水流的速度和方向,对周围港口会有一定的影响;此外对这一水域的水生生物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活动探究)
围海造陆可能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1)引发赤潮。围海造陆使海水潮差变小,潮汐的冲刷能力降低,海水自净能力减弱,水质趋于恶化,加之围海造陆的陆地多用于城市建设和工农业生产,污染物较多,尤其是污水直接排入大海,导致海水富营养化,赤潮的发生机会增加,给沿海的海水养殖业和海洋渔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危害。
(2)引发洪灾。围海造陆阻塞了部分入海河道,影响了洪水的下泄,同时,洪水造成的内涝,使地表水下渗到地下。同时,围海造陆也会导致某些天然泄出口受阻,因此又造成局部地下水位上升。广州、深圳近年来发现不少楼房基础受地下水浸泡,甚至导致楼房开裂、地下室进水等现象都与地下水位上升有关。
(3)破坏海岸生态。不合理的围海造陆,破坏海岸自然环境,破坏海洋生物链,使海洋生物锐减,不少海湾的自然环境因不合理的围海造陆被改变,严重损害栖息生物的生态环境,使原有生物群落结构遭破坏,物种减少。
(分析预测) 崇明岛在不久的将来会和北侧的陆地连在一起。
根据地转偏向力的原理,在北半球流水向右偏,所以崇明岛右(南)侧水道通过了主要的长江水量,北侧水道水流变小变缓,泥沙沉积,可以预测在不久的将来崇明岛会与北侧的陆地连在一起。
对于崇明岛的未来,可引导学生结合崇明岛的变迁历史和发展现状来分析。由各种地质作用所引起的地壳变动通常都是比较缓慢的,超出人类历史的范畴,而这个问题研究所选择的崇明岛,其发生发展的速度是比较快的,甚至是有文字记载的,这就为学生展开研究活动提供了方便。在研究过程中要大量应用到本单元中所学到的知识,特别是有关流水作用和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自然和人文两个角度去分析问题、寻找原因,培养进行地理研究的基本思维方法。最后对地理事物的发展作出预测,这是问题研究的较高层次。
问题研究 篇2
一、课题提出的现状和背景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令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此次课程改革的最大特点是不仅课程体系有了巨大调整,而且反映出教育思想的革命性变化:即通过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转变。新课程的教育理念、结构、教学方式以及评价方式对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是一种挑战。
由于传统的学习方式不能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不能更好地适应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创新知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传统的教育中只过分强调接受的学习方式,缺乏主动性,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难免培养出一些高分低能的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学生。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际竞争表现在诸多方面,但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创新人才的竞争,而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阵地,能否培养出创新人才,教师的教育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对此起着很重要的影响。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直接应用者,是新性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塑造者,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最直接的参与者。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教师起着关键性作用。而目前在实施新课程中存在着注重了课堂活跃忽视了教学设计科学合理,注重了学生回答问题活跃忽视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注重了教学中的民主忽视了课堂的井然有序……
二、 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主要是通过研究新课程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教师如何转变自身的教育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教师提出了哪些要求等等,通过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老师们尽快明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适应教改需要,走在教改的前列,使教改取得圆满的成功。
三、 研究的内容
首先从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开始。当前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创造性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转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能再把单纯的知识传递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充当“知识传递者”的角色,而应该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以及灵活的知识迁移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担当起一个“学习促进者”的角色。新课程强调的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如何做好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其次,研究教学习惯的转变。以往在教学中教师常常把学生当作接受教育的被动者,课堂上讲什么,怎么讲,讲得深、广、多、寡,对学生的要求等等,主动权始终在教师的手里。常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地丧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将会泯灭。新课程倡导,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评价标准也相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正如叶圣陶老先生说的:“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看老师讲课。”新课程要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与学的任务,注重教学过程 中师生信息的交流,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追求知识,学会学习。教师如何很好地起到引导作用?
再次,新课程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人们常说,给学生一地滴水,教师就要准备一桶水。而新课程倡导形式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教师的知识储备是一个挑战。因为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选择的课题可能不是教师规定的,探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可能是教师始料不及的,有些教师一时难以作出解释。过去教师只需懂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就能胜任教学工作的状况,在新课程逐步实施的过程中已显然不适应了。要求教师必须成为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相结合的复合型教师。知识大厦没有顶梁柱不行,但只有顶梁柱而无周围墙壁,大厦只能成为高空中的空架子。新课程需要教师的知识储备不是一桶水,而是一条川流不息的小河。为此教师应该怎么办?
最后,构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相应的教学方式。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且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因此,教师要通过哪些方式来帮助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及其应探索哪些相对应的教学方式也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
四、 本课题阶段研究目标及预期研究成果
2003年11月~2004年6月; 研究目标:教师角色的定位。预期研究成果:改变教学观念,树立教学新理念。
2004年9月~2005年6月;研究目标: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预期研究成果:新课程下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2005年9月~12月;研究目标: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不断创新。预期研究成果;总结、交流、体验。
五、 主要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
2、《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问题研究 篇3
一、说教材
内容选自人教版地理教材必修2第四章问题研究《煤城焦作出路何在》。课文以河南省焦作市为例讲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一般思路与方法。作为问题研究的内容,本节课作为本章知识的总结与升华,具有概括性、综合性等特点,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的理想材料。
知识目标:以焦作市为例,掌握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一般理论和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相关案例的学习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学会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提高相关地理信息应用的能力。
德育目标:从宏观的角度看待地理问题,积极改造自己的地理观、世界观,用辨证发展的眼光正视事物的当前状态。
教学重点:以焦作市为例,综合分析其地理环境要素,掌握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教材案例,分析其他不同类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之路,并利用相关理论和方法给出合理化建议。
二、说教法
讲述法、对照法
多媒体电脑
三、说学法
本节课作为问题研究的内容,是整章知识的升华,将零碎的知识点和地理思想融汇在一个例子中。对于学生来说主要考查其对本章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地理要素的积累程度。首先,综合分析一地的地理概况需要学生对自然、人文地理要素具有一定的敏感度,能够在相关资料中提取必要的素材。除此以外还要学会读图,在地图中把握基本的地理概况。然后,根据资源枯竭型城市所具备的潜在优势,在考量综合地理区位的情况下做出评估,对其经济转型给出合理化建议。学习本节内容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辨证发展的眼光对待事物的当前状态。
四、说过程
作为问题研究课程,本节课首先具有一定高度,需要学生对前面所学内容掌握较为良好。在导入之前有必要对前三节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回顾:主要针对“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工业集聚、分散的好处”、“传统工业区的改造治理以及新工业区的特征及发展条件”等三个问题提出疑问,帮助学生理清本章重点、难点及教学思路。具体的导入过程相对简单,只需介绍一下我国的工矿城市发展现状即可,期间如有必要可以简单复习一下我国的矿产资源分布状况。
课文主要讲述的是煤城焦作的经济转型,因而首先需要对焦作给予必要的介绍。教材中的材料1主要介绍了焦作市的产业状况,材料2主要介绍了焦作市的产业优势。通过两段材料的阅读,引导学生采集重要的地理要素,比如焦作的能源基地地位,拥有煤、耐火黏土、铝矾土等矿藏,公路、铁路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优良丰富,农业基础条件良好等等。这样做化繁为简,有利于宏观上把握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日后学生处理相关地理资料的重要方法,当然这种筛选能力的养成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练习加以配合。对于本节课的教学可以适当安排学生搜集其他必要的资料,以期增加视野宽度和调节课堂气氛。另外,通过地图获取必要的地理信息仍旧是地理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比如焦作市的绝对地理位置、相对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矿产、交通状况等等都是可以通过对相关地图的判读加以获取的。
分析过焦作市的地理概况和产业优势后,就需要针对由于资源枯竭所带来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既然是谈经济转型,就应该将话题的范围明确在这一领域内。通过材料3的相关内容,我们了解到焦作市需要在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优势产业、增强综合竞争力等三个整改方针上下功夫。因而引导学生针对优势与不足提出建议,以三个整改方针为基准,衡量建议的可行性是锻炼学生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此我将教会学生的是解决问题方法而非案例的内容,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接下来针对学生的建议和教材资料分析所罗列的10点整改思路,由学生自由发言提出看法,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讨论,进而确定经济转型建议的具体方案。最后注意将建议与产业优势相对照,看建议是否都是围绕着产业优势而提出的,这样做会加深学生的印象,通过建议和优势的对应关系,将不难找出此类问题的解题思路。
最后我将在资源枯竭型城市中再选取一相似案例,给出必要资料,引导学生解答,以期加深其对相关知识的印象。
问题研究 篇4
问题研究 是否可以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从容说课在讲述了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分布规律之后,设计一个研究主题,探讨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的可行性。初看上去,这是一个异想天开的事情,但实际上有很多方面值得去思考和研究。从问题的设计来看,首先还是为了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从本章知识的角度来讲,在研究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有关水资源的知识,在选择运输路线的过程中要结合这一章中所学习的洋流知识。本研究主题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第二部分为相关背景资料分析,第三部分为运送冰山,第四部分是分析反思毁坏冰山对全球环境造成的影响。其中,第二部分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气候和水资源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三部分培养学生运用洋流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部分培养学生的综合反思和批判能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视频导入:沙特阿拉伯和南极)
通过两段视频将两个地区进行比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两个地区巨大的反差:一个是气候干旱,沙漠广布;一个是晶莹剔透,冰雪世界。[教师精讲]一、知识拓展(阅读资料1:沙特阿拉伯的淡水资源)师:沙特阿拉伯为什么缺水?有几方面的原因?生:沙特阿拉伯缺水有两方面的原因:自然原因是处于热带沙漠地区,气候干旱;人为原因是人口的增长、工农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使用水量不断上升。师:解决沙特阿拉伯缺水有什么好办法?所采取的措施有什么局限性?(让学生分析如何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于沙特阿拉伯来说,海水淡化成本太高;跨流域引水不合乎本区水资源紧缺的实际,同时还会牵扯到不同国家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该问题时要注意考虑多种因素)(阅读资料2:南极冰山的形成)师:要知道南极冰山的形成,首先要了解南极冰川是怎样形成的。(课件展示:文字资料)在极地和高山地区,气候严寒,常年积雪,当雪积聚在地面上后,如果温度降低到零度以下,可以受到它本身的压力作用或经再度结晶而造成雪粒,称为粒雪。当雪层增加,将粒雪往更深处埋,冰的结晶越变越粗,而粒雪的密度则因存在于粒雪颗粒间的空气体积不断减少而增加,使粒雪变得更为密实而形成蓝色的冰川冰,冰川冰形成后,因受自身很大的重力作用形成塑性体,沿斜坡缓慢运动或在冰层压力下缓缓流动形成冰川。南极的冰山则是南极冰川的前缘断裂入海形成的。师:南极地区年降水量是否丰富?为什么?生:南极地区降水量并不丰富,因为南极地区终年受极地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所以全年降水稀少。师:南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只有55毫米,为什么会储藏着如此丰富的淡水资源?生:尽管南极地区年降水量很少,但因为终年严寒,降水多以固体形式出现,而且不易融化,经年积累,形成厚厚的冰川。二、执行任务(阅读课文,鼓励学生结合洋流知识,相互讨论分析)师:要将南极的大冰山运往北半球的热带地区,需要解决哪些技术问题?生:要将南极的大冰山运往北半球的热带地区,需要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是运送冰山的动力问题和防止冰山消融的技术问题。师:运送冰山的动力和防止冰山消融的技术这两个问题是相互联系的,因为动力越大,冰山移动的速度越快,冰山暴露消融的时间就越短,冰山融化的就越少。为了降低对动力的要求就要充分利用洋流的作用。你们认为该选择一年中的什么季节和一条什么样的航线来运送这座冰山?生:根据任务中冰山的位置,这样一条航线是比较合理的,即先沿着西风漂流加上向北的动力,到达澳大利亚大陆的西北角,顺着西澳大利亚寒流北上,在赤道附近利用南赤道暖流转向西,在索马里半岛附近利用北印度洋夏季的季风洋流靠近阿拉伯半岛。如果是这样一条航线,最佳季节应该是北半球的夏季。三、分析反思(阅读问题,指导学生相互讨论分析。对冰山融化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从气候变迁、海平面上升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师:假如我们大量地将南极的冰山运往热带地区以解决那里的淡水资源短缺问题,将会对全球的环境产生哪些影响?生:因为在将南极的冰山运往热带地区的路程中,冰山将会大量融化,可能会导致海平面上升,使许多沿海地区和岛屿有可能被淹没。师:对气候会有怎样的影响呢?生:如果我们大量地将南极的冰山运往热带地区,将会带来水资源空间分布的改变,从而影响到水循环和大气环流,影响气候。师:说得非常好!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地区发生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到其他地区,所以人类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考虑到对全球生态的影响,否则将会遭到自然界的惩罚!
问题研究 篇5
问题研究 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什么是热岛效应,培养探究能力。2.引导学生将热力环流原理应用到城市热岛环流的分析之中,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所学知识。3.培养学生的资料分析能力,分析城市热岛效应发生的原因,并能提出减弱城市热岛效应及其影响的建议。过程与方法1.在所学热力环流原理的基础上,分析城市热岛效应发生的原因。2.以探究学习方式进行问题研究。从等温线分布图中发现问题,从景观图片中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讨论问题会带来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素养和态度。2.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团队精神。●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提取、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和表达能力。2.引导提出减弱城市热岛效应及其影响的建议。●教学难点1.学生资料分析能力的培养。2.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集成的相关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xx年2月19日,成都迎来了9年一遇的降雪。雪花飞舞、愉悦人心的时候,市民也发现,在离市中心不到20千米的三圣乡,雪花飘落在绿色的树叶和盛开的花瓣上,白茫茫的银装顿时让色彩斑斓的地方变成了北国风光。遗憾油然而生,成都城区虽然飘落着同样的雪花,但城市像一个“火炉”,雪不着地就没影了。为什么雪花不给城里人玩耍的机会呢?(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四川在线-02-26 07:02:20)生:是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师:正确。四川省专业气象台预报员吴德仁说,降雪当天,郊区最低气温降到了0 ℃,但城区温度却保持在2 ℃左右。所以,市民在城外可以欣赏到银装素裹的动人雪景,而雪花飘落到城区时,城里2 ℃的温度使雪花瞬间化成了水。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就是:为什么城市气温比郊区高?(板书)问题研究 为什么城市气温比郊区高?推进(新知识传授)[教师精讲](投影)课题研究思路:
师:请大家按照投影上的课题研究思路来展开研究。(投影――资料1)图2.29“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资料分析:1.描述图中气温曲线的特点。2.总结什么是城市热岛效应。师:上个星期日我们请家住市中心的几个同学和家住郊区的几个同学分别在早上8:00、下午14:00、晚上20:00同时测量居住地附近的气温。请大家上台展示。生:(分别上台展示测量结果)(投影表格)教师同时录入学生测得的气温数据并演示出来。
地点气温(℃)时 间
市中心
距市中心5 km
(市中心外围)
距市中心10 km
(近郊)
距市中心15 km
(近郊)
8:00
14:00
20:00师:(按市中心到远郊的顺序及时间的顺序,把学生测得的气温数据列表比较)请大家看投影图示,读图分析。同时,再对照我们同学测得的不同地点不同时刻的气温数据,看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生:(分组合作讨论)1.图中气温曲线的特点是:城市中心的气温高于郊区,城郊居民区的气温高于农田。生:(分组合作讨论)2.城市热岛效应:就是一种城市气温比郊区高的现象。(过渡)师:大家分析得很准确。每当炎炎烈日之下,我们忍受着城市里的高温酷暑,切身的体会使我们不由得要问: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城市的热岛效应?请看投影,分析资料。(投影――资料2)图2.30、图2.31,资料分析:1.对比以上两幅图片,讨论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2.除了照片上提示的原因外,想一想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城市热岛效应。生:(合作讨论)1.地表覆被的不同是城市热岛产生的一个原因。生:(合作讨论,参考课前收集资料)2.盛夏季节,城市里热浪滚滚,到了郊区,人们明显感到凉爽了许多。在城市里,人们大量地燃烧石油、煤气、煤炭等燃料,燃料中的化学能大部分转换成机械能、电能,其余的则转化为热能,直接释放到空气中。大城市有几十万辆汽车,每天要排放大量尾气,这些汽车尾气的温度都在100 ℃以上,这就大大影响了城市的气温。城市中的建筑物鳞次栉比,水泥或柏油地面的街道纵横交错,因而造成城市下垫面的性质与郊区不同。城市的建筑物和深色路面,在白天会大量吸收太阳辐射热,并且很快地升温。因此城市成了一个巨大的“热岛”。此外,由于空气中存在着大量烟尘和各种气体污染物,因而在城市上空形成了云和雾。这些云雾在夜间减少地面的有效辐射,使得地面降温减缓。这些特殊的条件使城市具有“热岛效应”,即城市比郊区、田野气温高。城市有许多高楼大厦。重重叠叠的高楼大厦组成了庞大的人造屏障,当较冷的空气从郊区流向城市里,这些人造屏障就会阻挡空气的流动,这样大部分冷空气就被阻挡在城市外面。这也是造成城市比郊区气温高的原因。“热岛”的强度通常和城市大小有关。几万到十几万人口的小城市市区和郊区气温相差2~3 ℃;数十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市区和郊区相差3~5 ℃;而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市区和郊区气温可相差5 ℃以上。“热岛效应”反过来又使城市耗电及用水量大增,夏天要想降低1 ℃比冬天升高1 ℃用电量要大得多。这样,又要耗掉大量能源,造成更多废热,进一步加强“热岛效应”及其他气候效应。师:据估算,城市白天吸收储存的太阳能比乡村多80%。到了晚上,城市降温缓慢,因此夏季前半夜便仍感闷热。还有,晴天的夜间城市上空常有逆温层存在,它阻碍了热量向高空扩散。(投影――资料3)图2.32,资料分析:1.热岛环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这种环流会对市区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产生哪些影响?3.还会产生哪些影响?4.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这种影响?生:(分组合作讨论)1.市区的气温高于郊区的气温,冷热不均造成市区的大气受热膨胀上升,到一定高度向郊区扩散,近地面形成较低气压;郊区气温较低的大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较高气压,大气向气压较低的市中心扩散。这样就在市中心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大气的热力环流。师:请大家根据热力环流原理绘制出城市和近郊大气流动的示意图。(引导学生绘图)师:(对学生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水平进行评价)这种环流对城市大气污染有什么样的影响?生:(分组合作讨论)2.城市的热岛效应对大气污染的扩散有一定的影响。由于城市好像一个“热岛”,热气不断上升,形成一个低压区,郊区的冷空气向市区侵入,将郊区工厂的大气污染物带到市区,加上城区污染源又多,城郊和城区的污染物都向市中心集中,而原由市区扩散到郊区的污染物也随之重新聚集在城市上空,持久不散。由于城市热岛效应所影响的高度一般只能达到地面以上100~300米的低空,城市上空的云、雾会增加,使有害气体、烟尘在市区上空累积,市中心往往成了城市中大气污染物浓度最高区,形成远比郊区严重的大气污染。生:(分组合作讨论)3.热岛效应在某些地区也有好处。比如在高纬都市区可采深色建筑以增强热岛效应。如北欧等高纬度地区,都市热岛效应对都市较为有利:因温度较高,冬季积雪较少,可节省清雪费用,可减少暖气消耗。生:(分组合作讨论)3.由于工业、生活排放的各种污染物集中于市区,容易形成酸雾、油雾、烟雾、光化学雾等,所以城市雾气多。生:(分组合作讨论)3.城市的热岛效应威胁着市民的生活和健康,医学研究表明,环境温度与人体的生理活动密切相关。环境温度高于28 ℃时,人们就会有不舒适感;温度再高就易导致烦躁、中暑、精神紊乱;气温高于34 ℃,并伴有频繁的热浪冲击,还可引发一系列疾病,特别是使心脏、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上升,死亡率明显增加。此外,高温还可加快光化学反应速率,从而提高大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进一步伤害人体健康。生:(分组合作讨论)3.在“热岛效应”的作用下,城市中每个地方的温度并不一样,而是呈现出一个个闭合的高温中心。在这些高温区内,空气密度小,气压低,容易产生气旋式上升气流,使得周围各种废气和化学有害气体不断对高温区进行补充。在这些有害作用下,高温区的居民极易患上消化系统或神经系统疾病,此外,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鼻窦炎、咽炎等呼吸道疾病人数也有所增多。夏季因中暑而叫急救车上医院的人数增加。生:(分组合作讨论)3.美国宇航局的一项新卫星观测结果证实,热岛效应会导致城市地区降雨量显著增加,这一结果再次提醒人们要重视城市化给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谢泼德及其同事对美国宇航局“热带降雨测量”卫星观测数据的分析显示,受热岛效应的影响,城市顺风地带的月平均降雨次数要比顶风区域多28%,在某些城市甚至高出51%。他们还发现,城市顺风地带的最高降雨强度,平均比顶风区域高出48%~116%。由于城市热岛有利于空气对流,在城市,出现雷暴、冰雹等强对流性天气也比郊区多。生:(分组合作讨论)3.由于城市化对气候的这些影响,城市气候资源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一般说,在寒冷地区,城市的热量资源有所改善。在炎热地区,则更加剧了高温危害。师: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这种影响?生:(分组合作讨论)4.减弱城市的热岛效应。(过渡)师: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是城市的热岛效应,分析了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原因,讨论了城市热岛给城市带来哪些影响。下面,请你根据你搜集的资料,对应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原因,从吸热和放热两个方面去考虑,提出减弱城市热岛效应及其影响的建议。生:(分组合作探究)高纬都市区可采深色建筑以增强热岛效应。(如北欧等高纬度地区,都市热岛效应对都市较为有利:因温度较高,冬季积雪较少,可节省清雪费用,可减少暖气消耗)低纬度地区应避免建造玻璃帷幕式建筑,以减少太阳辐射热量的吸收,以免耗费冷气空调资源。生:(分组合作探究)现在热岛的防治和城市的整个规划是非常有关系的。要逐步改善城市的布局,统筹安排工厂区和居民区,高层建筑不宜太密集,使风易于穿过市区。生:(分组合作探究)还应尽可能地避免使人口特别密集。生:(分组合作探究)防治热岛效应应注意到房屋形状的设计、通风的问题。在整个居民生活用的设施在散热方面统一规划,也会降低热岛效应的问题。生:(分组合作探究)热岛的效应之所以这么突出,原因就之一是污染。污染就好像一个暖盖一样,这样一个暖盖使得下面的空气无法散发出去,就相当于一个温室的问题,更可以加重暖盖的效应。减少污染,使大气更透明一些,热岛效应可能会有一些缓解。生:(分组合作探究)重新确立交通体系,抑制车辆的废热排放量、改进铺路材料,增强路面的透水性等。环境省的测算表明,如果建筑物的废热排放量减少一半、铺设保水性材料道路的普及率达到50%、有50%的建筑物实现楼顶绿化,城市市区的气温将下降0.7 ℃,气温超过30 ℃的天数也将减少21.3%。生:(分组合作探究)严禁填湖行为,扩大水域面积,有助于降低炎夏热度。生:(分组合作探究)对传统工业结构进行改造; 生:(分组合作探究)建设高层楼房时有义务确保相应的绿化面积。生:(分组合作探究)国内外专家都在积极研究和探索减少“热岛效应”的方法。现在,许多城市都认识到“造绿”是改善城市“气候岛效应”的好办法。削弱热岛效应,专家认为要从大力优化生态环境做起:增加绿地面积,在路边、花园和屋顶植树种草,通过植物吸收热量。生:(分组合作探究)广东省政协委员梁国昭认为,尽管广州近年对绿化越来越重视,但有不少环节仍忽略了“热岛效应”因素。比如,为了城市美观,一度营造出许多城市绿地,其实这些草坪的生态功能并不强,它们的蓄水能力较弱,缺少蒸腾作用,并不会给城市降温。我们觉得他的意见很有道理。生:(分组合作探究)立体绿化有别于简单的草坪绿化,经过合理布局,立体绿化有开发占地小、绿化面积大、见效快的功效。“楼顶绿化”即是其一,既能给楼宇降温,又净化空气、美化景观。 生:(分组合作探究)城市热岛强度和平面结构与绿化程度及其分布有密切的关系。当绿化覆盖率达30%时,气温可下降8%;覆盖率达40%时,气温可下降10%;覆盖率达50%时,气温可下降13%。因此,当夏季白天气温为38 ℃时,50%的绿化覆盖率可使气温降低4.9 ℃,基本上消除了城市热岛的威胁。另外,城市中绿化覆盖率高的地段,都不是高温中心的所在地。北京市根据1981年的资料分析,该市夏季热岛分布呈许多中心型,在市区范围内常形成8~10个高温中心,而这些高温中心都与市区公园交错,或分布在绿化覆盖率较低的地方。生:(分组合作探究)绿地增强城市的竖向通风。一般情况下,植物叶面的温度不超过35 ℃,而水泥路面、建筑物表面的温度则可达到40 ℃左右。城市中建筑物多的地区是暖点,加上工厂、锅炉等人工热源,形成了一个个高温中心,而公园和多树木的绿地则是“冷区”,这样,绿地附近的较凉空气就会不断地向高温中心输送,产生了微小的竖向通风,这种通风沿着城市的大街小巷穿行,也会给人们带来凉爽。小结: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是城市的热岛效应,分析了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原因,讨论了城市热岛给城市带来哪些影响,并对应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原因,提出了许多合理的减弱城市热岛效应及其影响的建议。希望大家能继续以这种探究的学习方式,把我们平时的各科学习搞得更有成效。布置作业:以“为什么城市气温比郊区高”为题,撰写一篇小论文。把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得到的体会和结论写在论文里。●板书设计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问题研究 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
问题研究 篇6
一、说教材
本节课源于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问题研究,该节课主要是要求同学们能够对于前面知识的运用,能够结合所学分析住房应考虑的因素,城市化过程中发生的负效应,对于城市化我们应该如何冷静的分析面对,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知识目标:购房影响因素;
理解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的含义及特点,能够分析材料现象。
能力目标:能够分析自身因素,及社会环境等因素,合理地选择住房
情感目标:树立对于城市化应有的情感态度,结合自身不要随意的判断一件事物的好坏。
如何综合各方面因素合理地选择住房
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的理解
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的理解
二、说教法
小组探讨、调查研究、对比归纳
课本资料、多媒体
三、说学法
1、利用课前小组探究形式对所学问题进行相关调查,培养学生深入生活交际表达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
2、通过对比总结得出结论,提高学生分析概括能力,抓住事物本质特征解决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学习
课前我让同学们调查分析了住房选择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同学们的成果,总结出购房的原则性问题,合理地指导我们购房。
◆设计意图:直接导入,开门见山,因为事前已经让同学们预习调查过了,知道了要学习的内容,同学们都期待展现成果,故直接表现同学们的内心节约时间。
2. 活动设计
课前活动:分成四组,对南京三个住房地段进行调查,新街口夫子庙、板仓、仙林,对住房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分析该地段的房价要求,居民的要求,居民为何要在该地段购买住房,基础设施设置等等其它与居民购房有关的因素。
◆设计意图:利用课前小组探究形式对所学问题进行相关调查,不仅让学生掌握知识了解知识来源于社会还能培养学生深入生活交际表达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
3.问题设计
同学们,不知道你们在调查过程中是否发现一个问题,郊区的房子,特别是别墅,都是些高档居所,许多有钱人的居住场所,那为什么会这样呢?伴随着城市化进程中居民都往城里挤,为什么还会有许多有钱人往郊区搬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第二个问题:逆城市化。
◆设计意图:承转过渡知识,从购房选择因素的学习过渡到郊区化的学习,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给学生以启迪。
五、说板书设计
无
问题研究 篇7
研究一 探访身边的金属
1.环顾你家里的日常生活用品,观察超市或商店里货架上的商品,或询问你的父母。调查一下你身边有哪些金属制品,然后将你的调查结果填入下表里。
调查记录:生活中的一些金属制品
调查
项目
金属制品
的名称
所用金属
名称
元素
符号
价格
(元/件)
该用途所利用
的金属性质
1
2
3
4
2.用手掂一掂不锈钢制品及铝制品的轻重。推测两者的密度大小。
研究二 铝与铁常温下和氧气反应的难易
用铝片和铁片进行实验。
取一块铝片,用细砂纸打磨其部分位置,观察没有打磨及打磨部分的色泽。发现打磨后铝的色泽比没有打磨的色泽更光亮。过一段时间,两者色泽又变得一样。
同样方法,用铁片重复上述实验,观察打磨前后的铁的不同及变化,则发现打磨后的铁不会变得与打磨前的铁一样。
(1)从上述实验事实推测:铝和铁哪种物质更容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2)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为什么我们通常看见铁生锈而没有看到铝生锈?
(3)在清洗铝制品时应注意些什么?
(4)根据铝的这种抗锈蚀“特性”,试推测防止金属锈蚀可采用的一种方法。
自《化学活动与探究》
研究三 “水”中长“铜树”
取一支大试管,内装硫酸铜溶液。
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稍加弯曲后,立即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过一段时间后,剩余的铝丝上附着有大量的红色铜,就好像铜树,同时溶液的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
(1)解释上述变化的原因:
(2)该实验说明铝和铜的化学性质哪种更活泼?
(3)若一根质量为m1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过一段时间取出附有铜的铝丝,其质量为m2,试比较m1与m2的大小(相对原子质量请查课本)。
(4)m1与m2的质量
之差是不是生成的铜的质量,为什么?
(5)溶液的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溶液的质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研究四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问题研究
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
(1)请你写出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2)将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什么气体?
(3)把得到的黑色粉未倒在白纸上观察,用磁铁试验它,黑色粉未能被磁铁吸起。判断固体是什么物质?
(4)一氧化碳与木炭有相似之处,都有还原性。能否用木炭还原氧化铁?请推测出反应的产物?
(5)分别写出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分析一氧化碳是怎样变成二氧化碳的,并由此推测出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的配平方法。
(6)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和木炭还原氧化铁,这两个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否都是置换反应?为什么?请举出几个置换反应的实例。
研究五 关于铅中毒的问题研究
1.油漆中含有铅成分,如铅白、铅丹制成的白、红油漆,铅笔、玩具、木筷外包裹的漂亮外衣――油漆,都会造成铅中毒。
不过,目前对人的危害面最广的铅污染,并非来自油漆,而来自汽油中。
汽油发动机中的燃料在点火前必须进行压缩。但燃料压缩到一定程度时,不等点火就会自爆。鉴此,人们在每升汽油中加入不到1 g的四乙基铅,就能防止燃料过早起爆。
但掺入汽油中的铅本身并不能燃烧,只得随着汽车尾气的排放,飘落于大气中和土壤里。据统计,全球仅此一项,每年排入大气的铅就达25万吨。
2.电视媒体报道,某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智力低下,学习成绩差。后来发现,该学生血液中铅含量严重超标。但经治疗,该生竟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最近一些学者研究发现,古罗马人的遗骸中含有大量铅,古罗马帝国的灭亡竟与铅中毒有关。原来古罗马贵族惯用铅制器皿(瓶、杯、壶等)和含铅化合物的化妆品,甚至输送饮水的水管也是用铅做的,从而导致慢性铅中毒死亡。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们日常接触的哪些物质中含铅?
(2)铅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3)为防止铅中毒,请你提出几条合理建议。
(4)以小组的形式组织一项调查活动:到附近的加油站,调查汽油的种类,是否还在使用含铅汽油?是什么时候停止使用含铅汽油的?并进行环保宣传。
问题研究 篇8
一、课题提出的现状和背景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令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此次课程改革的最大特点是不仅课程体系有了巨大调整,而且反映出教育思想的革命性变化:即通过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转变。新课程的教育理念、结构、教学方式以及评价方式对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是一种挑战。
由于传统的学习方式不能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不能更好地适应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创新知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传统的教育中只过分强调接受的学习方式,缺乏主动性,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难免培养出一些高分低能的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学生。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际竞争表现在诸多方面,但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创新人才的竞争,而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阵地,能否培养出创新人才,教师的教育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对此起着很重要的影响。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直接应用者,是新性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塑造者,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最直接的参与者。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教师起着关键性作用。而目前在实施新课程中存在着注重了课堂活跃忽视了教学设计科学合理,注重了学生回答问题活跃忽视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注重了教学中的民主忽视了课堂的井然有序……
二、 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主要是通过研究新课程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教师如何转变自身的教育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教师提出了哪些要求等等,通过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老师们尽快明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适应教改需要,走在教改的前列,使教改取得圆满的成功。
三、 研究的内容
首先从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开始。当前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创造性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转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能再把单纯的知识传递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充当“知识传递者”的角色,而应该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以及灵活的知识迁移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担当起一个“学习促进者”的角色。新课程强调的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如何做好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其次,研究教学习惯的转变。以往在教学中教师常常把学生当作接受教育的被动者,课堂上讲什么,怎么讲,讲得深、广、多、寡,对学生的要求等等,主动权始终在教师的手里。常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地丧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将会泯灭。新课程倡导,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评价标准也相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正如叶圣陶老先生说的:“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看老师讲课。”新课程要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与学的任务,注重教学过程 中师生信息的交流,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追求知识,学会学习。教师如何很好地起到引导作用?
再次,新课程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人们常说,给学生一地滴水,教师就要准备一桶水。而新课程倡导形式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教师的知识储备是一个挑战。因为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选择的课题可能不是教师规定的,探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可能是教师始料不及的,有些教师一时难以作出解释。过去教师只需懂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就能胜任教学工作的状况,在新课程逐步实施的过程中已显然不适应了。要求教师必须成为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相结合的复合型教师。知识大厦没有顶梁柱不行,但只有顶梁柱而无周围墙壁,大厦只能成为高空中的空架子。新课程需要教师的知识储备不是一桶水,而是一条川流不息的小河。为此教师应该怎么办?
最后,构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相应的教学方式。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且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因此,教师要通过哪些方式来帮助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及其应探索哪些相对应的教学方式也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
四、 本课题阶段研究目标及预期研究成果
2003年11月~2004年6月; 研究目标:教师角色的定位。预期研究成果:改变教学观念,树立教学新理念。
2004年9月~2005年6月;研究目标: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预期研究成果:新课程下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2005年9月~12月;研究目标: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不断创新。预期研究成果;总结、交流、体验。
五、 主要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
2、《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