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地理教案设计 > 北方地区(通用10篇)

北方地区(通用10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北方地区(通用10篇)

北方地区 篇1

  日 期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总 第    课时

  教学内容

  北方地区―黄土地和黑土地

  教学目标

  知识 与 技 能1、运用所学的地理原理对形成差异进行分析。2、北方地区的自然、人文特点

  过程与 方 法

  采用列表法、数据比较罚等进行综合对比分析

  情感态度

  价 值 观学会运用区域差异因地制宜,对区域发展提合理化 建议

  教学重点四大地理单元的分界线

  教学难点看图说出本区主要的山地、高原、平原及分布特点

  教学具器材

  地图

  导 学 过 程

  批 注(一)新课复习介绍上期各班成绩情况,本期学习情况,四月进行毕业考试,六月进行期末考试。任务紧,时间短。(二)新课讲授一、四大地理单元的划分1、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和气候条件复杂,地理环境差异很大。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差异,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单元: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2、【活动题】读图5.1,并结合中国地形图填空①、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秦岭―淮河一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1月00c等温线②青藏地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③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④四大地理单元中 ,海拔最高的是青藏地区;(海拔在4000米以上)平原分布最广的是北方地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3、读图5.2,并结合《地图册》,完成下列问题:①找出北方地区包括的主要省区(黑、吉、辽、京等)②看图说出本区主要的山地、高原、平原及分布特点(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黄土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三江平原)③说一说本区的平原分别有哪些河流冲积而成(黄北平原:黄河、海河、淮河。东北平原: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辽河等)4、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本区气候冬夏季节差异大。平原面积广,耕地已旱地为主,已与机械化耕作,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5、本区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及山地丘陵等自然条件不同,使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方式等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二、肥沃的黑土地1、北方地区农作物一年一熟(东北平原)或两年三熟(华北平原或黄土高原)2、东北林区植被以针叶林为主。3、东北平原黑土肥沃,耕地辽阔,适宜大面积机械化耕作三、干旱的黄土地1、黄土高原是由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吹过来的黄土长期堆积而形成,水土流失非常严重。2、华北平原的耕地以旱地为主,水源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3、处理活动题4、小结

  板书设计

  北方地区―黄土地和黑土地一、四大地理单元的划分二、肥沃的黑土地三、干旱的黄土地

  作业设计

  练习册

  小结

北方地区 篇2

  地理组 万思泉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讲的课题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下分析: 

  一,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编排上本节是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在第一节时,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材的第二和第三节是在第一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四大地区的区域特征.本章内容是后面各章内容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又南北方地区平时大家了解较多,所以将南北方地区放在西北和青藏地区之前学习,有利于在掌握本课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习认识地理区域的方法. 

  在内容上本节所涉及的南北方地区同属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与西部地区有明显的差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对于区域内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征并没有一一罗列,而是用比较的方法,对南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2,教学目标 

  根据地理课标准的要求我设置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和河流流量等方面的明显差异. 

  (2)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受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在人文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2)通过分析南北地区人文差异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发展认识人地关系的思维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图片,资料,视频等了解南北方地区的自然,人文特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难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性与自然因素的关系. 

  二,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教师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精心设计了信息整合课件,创设出全新的氛围,尽可能地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相信学生,引导学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要学的新知识有了期待感,化被动为主动,让学生们在快乐的氛围中主动探讨,合作交流,由旧到新,循序渐进,让学生学会自觅知识,自得方法,使他们乐学,也会学. 

  2,学法分析: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中,学生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中,人人动手动脑,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发挥每个同学的自主性,使得学习的过程很愉快,同时又渐进地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有张有弛,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将不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理解知识,消化知识的速度和程度也会大大提高,从而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三,说教学程序 

  学生已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主要地形区的分布,行政区划以及温度和降水量图的判读,所以在本堂课我通过:导入 →合作探究,教授新课 →巩固小结 → 反馈练习等环节来实现教学目标. 

  (一)导入新课 

  从《晏子使楚》的故事入手,说的是:齐国的晏子到楚国,楚王想戏弄他,故意将一个犯人从堂下押过.楚王问:此人犯了什么罪 回答:一个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就对晏子说,你们齐国人是不是都很喜欢偷东西 晏子回答:淮南有橘又大又甜,一移栽到淮北,就变成了枳,又酸又小,为什么呢 因为土壤不同.从故事提出问题,我国南,北方的在自然环境是怎样的呢 它们之间有什么差别呢 为什么会影响水果的生长 南,北方不同的自然特点除了影响到水果的生长,对于生活在当地的人们又有什么影响呢 通过设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原因的热情,也以问题的形式带出了本节课的重点,也就是要学的内容. 

  (二)合作探究,教授新课 

  本节课是信息整合课,每两个同学就有一台电脑,所以本节课我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组,让学生讨论结果,教师再巡回指导来进行新课的学习.这样可以达到个别同学能力的锻炼与全班参与相结合,避免了重视个体,实现了人人参与,营造出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一部分,南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 

  1,学生读中国地形图,四地的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中国年降水量图,根据图下面所设的问题读图,讨论,寻找答案,从而了解南北方地区的地形特点,气温和降水量上的区别以及河流径流量的差异  

  2,提问:南北方地区在自然方面有什么区别,让学生讨论后回答,老师进行引导和归纳总结. 

  (过渡)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说明自然差异往往会造成人文方面上的差异,进而过渡到第二部分南北方地区的人文地理差异. 

  第二部分,南北方地区的人文地理差异 

  在人文地理差异这部分,与第一部分不同的是在学生通过图片,视频,文字资料等信息了解南北方地区在农耕制度,传统民居,饮食,传统交通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后引导学生从地形,温度,降水,河流等方面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发展认识人地关系的思维能力. 

  (四)巩固小结 

  在学习中学生对重难点的把握还不够准确,因此最后用多媒体展示课堂笔记,让学生参照课堂笔记,回答课前导入时所提出的问题,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 

  (五)在小结完后通过反馈练习达到反馈,巩固的作用. 

  四,亮点 

  本节课目的性强,层次感强,实践性强,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合作交流学习经验的形式让学生们学得自在,真正的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北方地区 篇3

  本学期总第44课时本单元第 12 课时授课日期 课题第二节  南方地区课型新授教 学 目 标 1、  知道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  知道湿润的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 3、  理解以水田为主耕作业的形成条件和主要农作物分布 4、  知道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耕作业特点重 点 难 点湿润的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 以水田为主耕作业的形成条件和主要农作物分布 教  具电脑、投影仪、背投 教  法电化教学教    学     过     程步 骤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时 间一 二导入新课: 展示《中国地理区域图》,突出北方地区的范围,由此导出南方地区的范围,引导学生“越过秦岭―淮河一线,我们来到另一个地区――南方地区。” 讲授新课: 了解一个区域,首先要知道它的位置、范围、主要地形、河湖、气候、人口、民族等基本概况。 (一)基本概况 1、  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  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 3、  南方地区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4、  南方地区人口和民族状况如何 这些概况对气候有何影响? 5、南方地区的北界在哪里?学生思考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学生读图《南方地区在全国的位置图》和《南方地区地形图》,分析问题。5 35步 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时间三6、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多少度的等温线相当?与我国多少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 7、南方地区最冷月平均气温在几度以上?降水量在多少毫米以上? 8、南方地区属什么气候?有什么特点? (二)鱼米之乡 回答下列问题: 1、  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2、  南方地区的耕作制度有什么特点?其原因是什么? 3、  南方地区盛产淡水鱼类的原因是什么? 4、  南方地区为什么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课堂总结 本节课,大家主要了解了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人口、民族、主要地形、河湖、气候等基本概况。学生完成课本“做一做”第1题。 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和《南方地区农业与农作物分布图》 学生自已总结。5板书设计: 第二节           南方地区   土            位置、范围和面积 一、基本概况  人口和民族 主要地形区、河湖、气候 二、鱼米之乡 教后记:     这节课把南方地区的地理知识,根据教学目的精心设计成问题,指导学生按照题目来阅读课文、插图和其他展示材料,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水平。

北方地区 篇4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的明显差异。

  2.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受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

  3.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内部的差异性。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2.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发展认识人地关系的思维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教学难点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内部的差异性。

  ※教学方法

  比较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前一节,我们了解到利用地形、气候等综合指标,把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谁能说出这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名称?答:略。

  我们所划分出的区域是:两个区域间差异性较强,区域内则具有更多的共同性。今天我们来具体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这些特点。

  板书: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讲授新课]

  大屏幕显示投影图:图5.9: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

  在图中找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提问: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位于地形的第几级阶梯上?

  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

  请同学们说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分别是什么?

  北方地区:高原、平原、山地。

  南方地区: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教师在总结南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时,用鼠标在地图上说明其地形位置和大致范围)

  在大屏幕图中找出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等地,分别说出其位于南方地区或北方地区。(提问)哈尔滨、北京――北方地区;武汉、广州――南方地区。

  同学们请看课本第7页图5.9中四地的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填表(大屏幕显示,逐个比较,依次显示)

  区域 最热月均温 最冷月均温 年降水量

  (较多/较少) 季节分配

  南方地区 7月  接近30℃ 1月  0℃以上 较多 较均匀

  北方地区 7月  25℃左右 1月  0℃以下 较少 主要集中在7~8月季节变化明显

  板书:

  北方地区  降水较少  最冷月均温低于0℃

  南方地区  降水较多  最冷月均温高于0℃

  活动1:(课文第8页活动第1题)

  归纳比较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自然地理状况,并填写下表。

  地区

  内容

  项目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高于0℃/低于0℃) 低于0℃ 高于0℃

  年降水量 低于800mm 高于800mm

  主要地形 高原、平原、山地 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活动2:在图5.9中找出长江、黄河,它们分别属于哪个区域?(南方地区、北方地区)

  老师点拨、引导学生看图5.9,比较长江、黄河流量过程线。

  提问:哪条河流径流量大?(长江)

  为什么?

  学生思考后可以回答:流域内降水丰富。(另外:支流多,汇水区域广也是原因之一,在此老师要适当给学生说明)

  在这里我要向大家说明的是,这两条河流径流量的差异,可以做为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河流径流量的差异。

  板书:北方地区:河流流量小

  南方地区:河流流量大

  思维发散:大家知道,水到0℃以下会发生什么现象呢?(结冰)那么冬季南方河流与北方河流有何差异呢?

  南方河流一般不结冰;

  北方河流冬季普遍有结冰现象。

  下面请同学们看图5.9中两幅植被景观图。比较南、北方地区植被类型的差异。

  南方:常绿林。

  北方:落叶林。

  教师做适当解释:这是在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下,长期适应环境的表现。

  板书:

  典型植被类型

  北方地区:温带落叶阔叶林

  南方地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活动3:(课文第8页活动第2题)

  分析形成北方和南方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学生完成这个题目,可能有一定难度,教师要做适当的点拨、启发、引导)

  承转:我们了解了南方与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是不是它们区域内部就没有差别呢?

  看图5.9:哈尔滨与北京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相同吗?答:不同。

  图5.10:东北林海雪原森林景观与华北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相同吗?答:不同。东北地区典型植被为针叶林。

  比较图5.11海南岛植被与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相同吗?答:不同。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明确了解了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植被类型等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并了解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另外,同学们也了解到同一区域内部也有一定的差异。

  关于这两个地区的差异还有许多,希望同学们留心“观察”“收看”“收听”或“阅读”……,掌握更多这方面的知识。

  [反馈练习]

  1.填空

  (1)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      mm等降水量线一致。

  (2)秦岭―淮河一线是     温度带与      温度带、典型植被      林与      林的分界线。

  (3)北方河流冬季普遍          (结冰、不结冰),南方河流一般没有此现象。

  (4)北方河流流量较      ,南方河流流量较     。

  2.判断

  (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间差异性较大,区域内部特征完全相同。

  (2)南、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是由气温这一要素引起的。

  (3)北方地区最冷月的气温都低于0℃。

  (4)下雪天不可能在南方出现。

  参考答案:

  1.(1)800    (2)暖温带  亚热带  温带落叶阔叶  亚热带常绿阔叶    (3)结冰  

  (4)小  大

  2.(1)×  (2)×  (3)×  (4)×

  ※板书设计

  地理区域 地形 降水 最冷月均温 河流流量 典型植被类型

  北方地区 高原、平原、山地 较少 低于0℃ 小 温带落叶阔叶林

  南方地区 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较多 高于0℃ 大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北方地区 篇5

  本学期总第43课时本单元第 11  课时授课日期 课题第二节  北方地区课型新授教 学 目 标 1、  学生了解我国广大领土因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等情况的不同,形成各具特色的若干地理区域。 2、  使学生了解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民族等基本情况 3、  使学生记住北方地区的主要地理事物的特点与分布 4、  使学生理解北方地区旱作农业的形成条件和本区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异重 点 难 点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民族等基本情况 北方地区旱作农业的形成条件和本区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异 教  具电脑,背投,投影仪 教  法提纲教学教    学     过     程步 骤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时 间一 二导入新课: 由于各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与人文地理的特点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若干地理区域。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中国区域地理的知识。 讲授新课 (一)基本概况 1、  位置、范围和面积 2、  人口和民族 (二)黄土地和黑土地 展示彩图:黑土地上的农业生产和华北平原上的农业生产 1、  旱作农业的形成条件 2、  三大地形单元的农业生产学生读图11、1,回答我国可分为哪几个区域?位置如何? 学生指图说出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山脉、河流。步 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时间三主要农业地形单元发展耕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农产品5黑土地东北平原地势坦荡,土壤肥沃小麦、玉米、大豆、高梁、甜菜黄土地华北平原土层深厚、疏松,土壤排水性好,夏季雨量充沛、秋季光照充足小麦、棉花、花生黄土高原开发历史悠久谷子(三)本区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因素――水 总结 利用板书总结本节所学内容,指出重点并加以强调。板书设计: 第一节        北方地区 一、基本概况 1、位置、范围和面积 2、人口和民族 二、黑土地和黄土地 1、  旱作农业的形成条件 2、  三大地形单元的农业生产教后记:     本节教学目的比较明确、具体,切合实际,教学策略的选择也比较恰当,教学方法颇具创新性,注重学法指导,有利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以及教学内容的呈现和教学目的的实现。

北方地区 篇6

  很多人不知道说课稿怎么写?格式是怎么样的?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八年级地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说课稿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上午好!

  我今天要说的内容是八年级地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我将从以下几点说起。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编排上本节是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在第一节时,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材的第二和第三节是在第一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四大地区的区域特征,本章内容是后面各章内容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又南北方地区平时大家了解较多,所以将南北方地区放在西北和青藏地区之前学习,有利于在掌握本课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习认识地理区域的方法.

  在内容上本节所涉及的南北方地区同属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与西部地区有明显的差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对于区域内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征并没有一一罗列,而是用比较的方法,对南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2、教学目标

  根据地理课标准的要求我设置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和河流流量等方面的明显差异.

  (2)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受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在人文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2)通过分析南北地区人文差异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发展认识人地关系的思维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图片,资料,视频等了解南北方地区的自然,人文特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难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性与自然因素的关系.

  二,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教师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论依据)。本节课精心设计了信息整合课件,创设出全新的氛围,尽可能地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相信学生,引导学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要学的新知识有了期待感,化被动为主动,让学生们在快乐的氛围中主动探讨,合作交流,由旧到新,循序渐进,让学生学会自觅知识,自得方法,使他们乐学,也会学.

  2,学法分析: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中,学生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中,人人动手动脑,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发挥每个同学的自主性,使得学习的过程很愉快,同时又渐进地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有张有弛,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将不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理解知识,消化知识的速度和程度也会大大提高,从而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三,说教学程序

  学生已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主要地形区的分布,行政区划以及温度和降水量图的判读,所以在本堂课我通过:导入→教授新课→巩固小结→反馈练习等环节来实现教学目标.

  (一)导入新课

  从《晏子使楚》的故事入手,说的是:齐国的晏子到楚国,楚王想戏弄他,故意将一个犯人从堂下押过.楚王问:此人犯了什么罪回答:一个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就对晏子说,你们齐国人是不是都很喜欢偷东西晏子回答:淮南有橘又大又甜,一移栽到淮北,就变成了枳,又酸又小,为什么呢因为土壤不同.从故事提出问题,我国南,北方的在自然环境是怎样的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差别呢?为什么会影响水果的生长?南,北方不同的自然特点除了影响到水果的生长,对于生活在当地的人们又有什么影响呢?通过设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原因的热情,也以问题的形式带出了本节课的重点,也就是要学的内容.

  (二)教授新课

  第一部分,南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

  1,学生读中国地形图,四地的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中国年降水量图,根据图下面所设的问题读图,讨论,寻找答案,从而了解南北方地区的地形特点,气温和降水量上的区别以及河流径流量的差异

  2,提问:南北方地区在自然方面有什么区别,让学生讨论后回答,老师进行引导和归纳总结.

  (过渡)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说明自然差异往往会造成人文方面上的差异,进而过渡到第二部分南北方地区的人文地理差异.

  第二部分,南北方地区的人文地理差异

  在人文地理差异这部分,与第一部分不同的是在学生通过图片,视频,文字资料等信息了解南北方地区在农耕制度,传统民居,饮食,传统交通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后引导学生从地形,温度,降水,河流等方面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发展认识人地关系的思维能力.

  (三)巩固小结

  在学习中学生对重难点的把握还不够准确,因此最后用多媒体展示课堂笔记,让学生参照课堂笔记,回答课前导入时所提出的问题,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

  (四)在小结完后通过反馈练习达到反馈,巩固的作用.

  四,亮点

  本节课目的性强,层次感强,实践性强,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合作交流学习经验的形式让学生们学得自在,真正的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北方地区 篇7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二课时)[导入新课]复习提问:南、北方的自然差异有哪些?(回答:略)今天我们在此基础上,了解两区域在人文方面的差异。[讲授新课]放录像片段:分别介绍北方、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主要农作物及熟制、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交通工具、民居的特点等。根据片中讲述,完成活动!(大屏幕显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农耕制度

  土地利用类型

  旱地为主

  水田为主

  主要农作物

  小麦、大豆等

  水稻、油菜等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二熟至三熟

  传统运输方式

  陆路运输为主,多用汽车、马车

  水运

  传统民居

  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其他不同

  在完成“其他不同”这一项内容时,分成几个小组,最后由组长发表组里的集体观点,学生们会从:饮食、服饰、音乐等方面说出两区域的差异,教师要总结、点评。大家想一想,造成这些人文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然后提问。提问时第一个同学回答完后,其他的同学则主要让其说出与前面同学的不同之处,最后教师总结,大屏幕显示:

  南方、北方差异类型

  差异特征

  主要原因

  农耕制度

  土地利用类型北方:旱地为主南方:水田为主

  地形、气候

  主要农作物北方:小麦、大豆等南方:水稻、油菜等

  气候

  作物熟制北方: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南方:一年二熟或一年三熟

  气候

  传统运输方式北方:陆路运输为主南方:水运

  地形、气候

  传统民居北方:坡度较小,墙体较厚南方: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气候

  其他不同

  在“其他不同”这一栏中,主要针对前面提出的几项,分析其形成原因,关于这些原因,首先由同学回答,之后教师要做好点评,“去伪存真”。活动:(课本第10页活动第2题)橘树是喜温作物,移栽到淮河以北,因地理环境发生了变化,热量不足,所以树木本身及果实发生了变化。活动:(课本第10页活动第3题)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所以寒假较长。南方地区夏季更热,所以暑假较长。[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了解到人类活动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由于南、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两地人文方面的差异也较大,这些反映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知识要点与检测[反馈练习]1.填空(1)北方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以    为主。(2)南方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以    为主。(3)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    、    等。(4)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    、    等。2.判断(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作物熟制的差异主要是由两地的热量差异引起的。(2)北方传统民居的墙体较厚,主要是因为此地冬季寒冷。(3)南方传统民居墙体高,而屋顶坡度与北方地区传统民居相同。(4)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在南、北方地区基本没有差异,说明自然环境对现代建筑没有影响。参考答案:1.(1)旱地  (2)水田  (3)小麦  大豆  (4)水稻  油菜2.(1)√  (2)√  (3)×  (4)×※板书设计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主要原因

  农耕制度

  土地利用类型

  旱地为主

  水田为主

  地形、气候

  主要农作物

  小麦、大豆等

  水稻、油菜等

  气候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二至三熟

  气候

  传统运输方式陆路运输为主,多用汽车、马车

  水运

  地形、气候

  传统民居

  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屋顶坡度较大,墙体高

  气候※活动与探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关南、北方地区的人文差异,注意收集整理,并试着解释其成因。

北方地区 篇8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的明显差异。

  2.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受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

  3.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内部的差异性。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2.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发展认识人地关系的思维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难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内部的差异性。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前一节,我们了解到利用地形、气候等综合指标,把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谁能说出这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名称?

  我们所划分出的区域是:两个区域间差异性较强,区域内则具有更多的共同性。今天我们来具体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这些特点。

  [讲授新课]

  在图中找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秦岭―淮河 一线。

  提问: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位于地形的第几级阶梯上?

  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

  请同学们说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分别是什么?

  北方地区:高原、平原、山地。

  南方地区: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展示中国地形图,组织学生活动

  (1)找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根据图 片观察其特点。

  (2)找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河湖。

  总结讲述:北方地区主要有三大地形区,既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南方地区有四大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云贵高原。

  北方的河流主要有黑龙江、松花江、黄河;南方的河流有长江和珠江等,还有鄱阳湖、洞庭湖等许多湖泊。

  拓展:东北平原分布着肥沃的黑土,这里俗称“黑土地”,华北平原又成黄淮海平原,是由黄土高原下来的泥沙沉积而成,因而又称“黄土地”。南方的丘陵地区是贫瘠的红壤,平原地区则的肥沃的水稻土。

  展示中国气温分布图和降水分布图及气候类型图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读图找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大致降水量和主要的气候类型

  总结:北方地区降水较少,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南方地区降水较多,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项目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位置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南,横断山脉以东

  面积20%25%

  人口40%55%

  地形东北平原(黑土地)华北平 原、黄土高原(黄土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水稻土),东南丘陵(红壤),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河湖黑龙江、松花江、黄河长江,珠江,鄱阳湖,洞庭湖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南、北方的自然差 异有哪些?今天我们在此基础上,了解两区域在人文方面的差异。

  [讲授新课]

  放录像片段:分别介绍北方、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主要农作物及熟制、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交通工具、民居的特点等。

  根据片中讲述,完成活动!(大屏幕显示)

  大家想一想,造成这些人文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 ?

  南 方、北方差异类型差异特征主要原因

  农耕制度土地利用类型北方:旱地为主

  南方:水田为主地形、气候

  主要农 作物北方:小麦、大豆等

  南方:水稻、油菜等气候

  作物熟制北方: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南方:一年二熟或一年三熟气候

  传统运输方式北方:陆路运输为主

  南方:水运地形、气候

  传统民居北方: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南方:屋顶坡度大,墙体高气候

  活动:(课本第10页活动第2题)

  橘树是喜温作物,移栽到淮河以北,因地理环境发生了变化,热量不足,所以树木本身及果实发生了变化。

  活动:(课本第10页活动第3题)

  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所以寒假较长。

  南方地区夏季更热,所以暑假较长。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了解到人类活动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由于南、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两地人文方面的差异也较大 ,这些反映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教学反思:

北方地区 篇9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教学要求

  1.明确秦岭―淮河一线是划分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

  2.通过阅读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图,明确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3.通过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点的比较,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以及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差异。

  4.训练学生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

  结构分析

  教材的第二节和第三节是在第一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四大地区的区域特征。本节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内容涉及“总论”中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中国地形的分布和特点、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中国主要的河流以及中国的农业生产等知识。

  1.本节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同属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与西部地区有明显的差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对于区域内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征并没有一一罗列,而是用比较的方法,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2.本节教材对应《地理课程标准》中以下要求: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说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建议本节安排2课时。

  【引入新课】

  1.中国区域地理知识是在中国总论的基础上讲述的,因此,所涉及的内容中很多都是学生已经学过的。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抓住这一点,尽量采用简明生动的启发方式,帮助学生形成对区域知识的构建。

  2.可以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直观地感到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我国地域辽阔,区域差异明显,在教学中要突出区域特色。

  【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1.展示不同区域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播放录像资料。提出问题:从图片或录像资料中看到南方和北方有哪些差异?如何用科学的地理方法表述它们?为什么会有差异?

  2.这部分教材中的图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景观图,包括图5.9中的“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图5.10的“东北林海雪原”、图5.11的“海南岛热带风光”。另一类是地理图表,包括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城市的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长江和黄河的流量过程线图,这部分教学活动应注重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3.指导学生分别阅读哈尔滨和北京的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引导学生得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特征。再将这样的特点与武汉和广州的气候进行对比,认识到南方比北方冬季气温高,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而且年降水量多。同时为分析河流流量的特点和植被的特点打下基础。填活动1表格。

  4.由降水的特点引导到河流流量分析。首先让学生明白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来源主要是靠天然降水补给,由于南方地区的降水量比北方地区多,所以造成了长江流量比黄河流量大。进一步帮助学生发现,河流流量的变化与降水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总的来说,河流的流量随着降水的变化而变化,降水量增加,河流的流量增大,反之减少。引申到我国南方地区夏季会出现洪涝灾害,明确灾害的形成原因,树立防灾减灾意识。完成活动2的有关部分。

  5.由气候的特点引导到对植被的分析。仍然用对比的方法,使学生明确不同区域的植被特点,引导学生分析植被类型与气候条件的关系。首先分析“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区别,然后继续分析区域内部植被的区别,又突出我国地域辽阔,自然差异明显的特征。完成活动2的有关部分。

  6.总结归纳,继续完成活动2的讨论,归纳出形成南方和北方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进一步比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差异。所以,活动1的表格中可以多设计几行让学生填写。

  【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

  1.“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2.阅读比较图5.12和图5.13可以看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差异,并通过列表格的方式对比体现出来。这实际上是八年级上册有关我国农业部分的知识的再现,学生通过回忆上学期所学知识,再通过两张素描图的比较体现出来。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农耕制度 土地利用类型 旱地为主 水田为主

  主要农作物 小麦、大豆等 水稻、油菜等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二至三熟

  传统运输方式 陆路运输为主,多用汽车、马车 水运

  传统民居 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其他不同

  3.组织学生探究北方农村生活景观和南方农村景观差异的原因,完成活动1:

  主要形成原因

  农耕制度 土地利用类型 地形、气候

  主要农作物 气候

  作物熟制 气候

  传统运输方式 地形

  传统民居 气候

  其他不同

  4.通过区域比较研究归纳区域特征。教材中只是分别通过比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和人文地理差异说明两个区域的不同,教师应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归纳每个区域的特征,对于理解区域内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意义重大。完成活动1之后,教师应引导和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出北方地区的区域特色和南方地区的区域特色。尤其是突出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类活动的关系,使学生受到生动的人地关系的教育.

北方地区 篇10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课例设计

  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本次教学活动将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阅读大量的有关地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类、选择、取舍、整理、分析、概括,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课前)以及必要的信息技术工具和地理教材上相关的内容资料进行自主探究,最后通过辩论赛展示出来。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发挥教师在整个活动中的指导作用:如教学活动之前的准备、指导和策划,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在网上或地理教材上相关的内容查找、选择、阅读和整理地理材料,并把这些材料提供给辩论赛的正反双方;在活动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课程标准

  1.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说出各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明确秦岭-淮河一线是划分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

  (2)通过阅读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图,明确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以及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差异。

  (2)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各种途径收集信息,特别是利用网络进行材料搜集和取舍的技能。

  (4)在众多纷繁的资料中,要学会根据马克思主义有关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鉴别有用资料,要做到取其精华,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

  (5)对所用资料可以大胆批判、怀疑、探索、交流和创新,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南、北方地区各有利弊)。

  (6)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按小组进行分析、研究,与其它小组进行交流、辩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我国南北方人民的智慧和人地关系的协调和谐之美。

  (2)在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学会与人分享成果,并用合适的方式表述自己的看法。

  学法指导

  把本节内容改为“是生活在南方好还是生活在北方好?”的研究课题,让学生自选一方,然后让学生通过网络查询、查阅书籍、访问、调查等活动来收集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双方激烈的辩论,从而得出南北方地区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选择南北方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加以研究,考虑每个学生都能参加,重点放在辩论人选的选拨过程,在最后辩论时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的原则。

  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第一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四大地区的区域特征。本节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内容涉及“总论”中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中国地形的分布和特点、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中国主要的河流以及中国的农业生产等知识。本节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同属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与西部地区有明显的差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对于区域内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征并没有一一罗列,而是用比较的方法,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进行了阐述。

  首先,教材通过图5.9,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自然景观(主要体现植被)做对比描述来体现。从地形图上可以看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位于地形地势的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上。北方地区的西部是黄土高原,东部是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南方地区西部是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东部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

  第二,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仍然存在差异。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四大地理单元是为了适应地理学习和研究的需要划分的,这是一种宏观尺度的划分。应该注意即使在同一单元内也存在很大差异”。从图5.9我们可以看出,哈尔滨和北京的气候条件也有所不同。同属北方地区的东北地区与华北平原在自然景观上有显著的差异:从图5.9中可以看到“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又从图5.10中看到东北林海雪原中被白雪覆盖的针叶林。表现出即使是在同一区域──北方地区,自然条件仍然存在巨大差异。同理,我们可以看出同属南方地区的武汉和广州的气候条件也有差异,从图中反映出的海南岛与长江流域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景观也有明显的不同。所以首先要找到南北方两大区域各自地理事物的共性,即区域的明显特征。从气候来看,北方地区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在25℃左右,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年降水量较少,主要集中在7、8月;而南方地区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接近30℃,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年降水量较多,各月降水都比较丰富。

  第三,分别就上述自然地理要素在区域间进行比较。从气候上讲,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不同之处:北方地区的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而南方地区1月的平均气温在0℃以上;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明显少于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降水季节变化比较明显,南方地区的各月降水都比较丰富。教材安排设计了活动,可以从图像比较、归纳,上升为抽象的语言文字,落实教学内容要求。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高于0℃/低于0℃)

  低于0℃

  高于0℃

  年降水量

  少

  多

  主要地形

  高原、平原、山地

  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继续进行活动一,分别可以比较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教材中用长江代表南方地区的河流,用黄河代表北方地区的河流,通过分析河流流量过程线,比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通过图5.9中的两幅景观图可以看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植被类型的差异。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河流流量

  小

  大

  典型植被类型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其它

  第四,分析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差异的主要原因,突出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继续完成活动二。从植被类型来看,北方地区主要分布有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南方地区主要分布有常绿阔叶林,表现为植物的生长要受到气候条件的制约。从河流流量来看,北方地区河流的流量小,南方地区河流的流量大,主要原因是与当地的降水量有关。因此,形成北方和南方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应当归结为气候的影响。

  以上这些内容主要通过地理图像知识加以体现,通过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重点难点

  重点:对比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

  难点:对比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原因及优劣。

  通过学生网络查询、查阅书籍、访问、调查等活动来收集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双方激烈的辩论,从而得出南北方地区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

  活动过程

  1.出示活动课题

  反方:有人说:“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自然条件好”

  正方:也有人说:“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自然条件好”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哪个自然条件好,你同意哪种观点,请就此结合你所了解的事实发表你的看法。

  2.主持人宣布辩论的一般程序和规范

  3.正反双方由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和自由人按顺序开始辩论

  4.全体同学补充观点和论据

  5.正反双方作总结陈词

  6.全体同学评出最佳辩手一名、最好口才二名、表现最佳同学二名并及时进行奖励

  7.指导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小结

  评价的标准如下:

  1.能较好地和其他同学进行合作学习,小组合作水平,合作、交流、倾听等技巧。

  2.能较好的表达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论证自己观点时的说理条理性,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时论据的充分程度。

  3.学生注意力集中,能认真倾听他人发言,作好记录。

  附:相关资源

  (1)人民网

  ①

  ②

  ③

  ④

  ⑤

  (2)教材、图书;景象材料。

  (3)辩论赛的一般程序和规范

  赛制程序如下:

  一、主席宣布辩论赛开始:

  1.介绍双方辩手

  2.介绍评委团

  3.介绍辩题,及正反双方立场

  二、辩手自我介绍

  三、陈述观点

  1.正、反两方一辩分别阐述本方观点,时间1分钟。

  2.正、反两方自由人第一次发言,(自由人可选择不发言)

  3.正反方自由人发言两次共计1分种30秒。

  四、一对一攻辩盘问阶段

  1.反方二辩依次向正方一、二、三辩提问,正方回答时间共1:30秒

  2.正方二辩依次向反方一、二、三辩提问,反方回答时间共1:30秒

  3.反方二辩一对一攻辩盘问小结,时间1分30秒

  4.正方二辩一对一攻辩盘问小结,时间1分30秒

  五、自由人攻辩

  正方→反方(双方各有2分钟,但每次发言不得超过30秒)

  六、自由论述(双方各4分钟)

  正方→反方

  七、自由人第二次发言(2次发言的时间共1分30秒)

  正方→反方

  八、总结陈词阶段

  反方四辩(时间2分钟)

  正方四辩(时间2分钟)

  九、辩论结束,评委评分,评判团离席

  十、主席公布结果和奖励。

  评分标准:

  1.论据内容丰厚,引进资料充实,恰当 (20分)

  2.分析的角度和层次、有说服力、逻辑性 (20分)

  3.语言的表达能力流畅、有文采 (20分)

  4.机智、辩才、反驳和应变能力 (20分)

  5.幽默感 (10分)

  6.举止、表情、风度 (10分)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教师指导

  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和自由人分工,重点说明本区自然条件的优越和对方自然条件的不足,抓住本区自然条件的原因关键并提出弥补的办法。

  一辩从地形上

  北方地区主要的地形有:高原、平原等,主要地形区:西部是黄土高原,东部是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南方地区主要的地形有: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等,地形比较复杂,主要地形区:西部是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东部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

  二辩从气候上

  北方地区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在25℃左右,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年降水量较少,主要集中在7、8月,降水季节变化比较明显;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南方地区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接近30℃,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年降水量较多,各月降水都比较丰富;而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三辩从河流流量上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长江和黄河流量过程线图

  可以看出长江流量比黄河流量大,因为南方地区的降水量比北方地区多。

  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来源主要是靠天然降水补给,由于南方地区的降水量比北方地区多,所以造成了长江流量比黄河流量大。因此,可以看出河流流量的变化与降水的变化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河流的流量随着降水的变化而变化,降水量增加,河流的流量增大,反之减少。河流流量的大小与气候有关系。我国南方地区夏季经常会出现洪涝灾害。

  四辩从植被类型上

  教材提供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两幅景观图

  北方的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南方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因为气候条件不一样造成的。

  自由人:各方综合说明自己一方好的理由。

  上课时,在教室中展示反映北方和南方地理特点的图片,轮流播放具有南、北方特色的音乐。各方轮流发言,用讲解、表演、展示资料等方法试图说服对方。

  辩论结束后,撰写小论文“我喜欢北(南)方地区”。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北方地区(通用10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