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地理教案设计 >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通用2篇)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通用2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通用2篇)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 篇1

  课标要求

  1.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2.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够说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景观差异,能够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有关聚落的图片及其他的地理信息,通过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进行分析说明。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形成基于探究的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2.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1.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2.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聚落的保护与发展。

  教学难点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媒体:电脑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调查;全班曾经在农村生活过的同学有哪些?曾经在其它城市生活过的同学有哪些?请同学们简介曾经生活过的农村或城市。

  教师简单介绍曾经生活过的豫西农村景象。

  (联系生活实际,达到师生共鸣,吸引学生)

  教师:城市、乡村,这些都是我们人类所集中居住的地方,我们统称为“聚落”,今天我们就开始学习聚落。

  电脑显示1:教材图4.16城市、乡村聚落图

  学生活动1:

  (1)根据电脑显示的图,分别判断属于哪种聚落;

  (2)聚落除了是我们的居住地以外,还有什么功能?

  学生回答:(略);

  教师:由于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不同类型聚落所呈现出的景观(泛指可观赏到的景物)又有较大的差异。

  电脑显示2:教材图4.17乡村与城市的景观差异图

  学生活动2:仔细观察图,

  (1)描述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的主要差异。

  (2)描述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的相同之处。

  活动要求,将全班分为两大组,左半部分的同学讨论(1),右半部分的同学讨论(2),讨论时间3分钟。

  (培养学生读图、辨图、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及分析问题、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回答:(差异:从房屋、建筑、道路、交通、工农业生产等方面来说明)

  学生回答:(相同:都有道路、河流穿过、地形等方面)

  教师:乡村与城市的相同方面,实际上也是聚落形成时的共同条件,一般的先有乡村聚落然后再形成城市聚落,那么影响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主要要素有哪些呢?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电脑显示3:教材上的图片

  学生活动3:分析图中a、b、c、d四处哪个地方更容易形成聚落,为什么?

  (创设情景,培养主动分析问题的能力)

  电脑显示4:天津市的位置图,分析天津为什么在三叉河口形成了聚落

  学生回答:略。

  教师:聚落的形成受到了自然和人文条件的影响,聚落形成后,聚落的景观也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

  电脑显示5:聚落的图片,东南亚的高架屋,西亚的村庄,我国黄土高原上的窑洞,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

  学生活动4:这些图片分别反映了当地怎样的自然环境特征。

  学生回答:略;

  教师:聚落不断的在发展,传统的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记录了历史的真实状况,有些聚落因其独特性等特征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如丽江古城、平遥古城、威尼斯水城等。随着乡村向城市的转化,人们怎样来发展和保护这些传统的聚落呢?

  电脑显示6:一组天津老城的图片

  学生活动5:以天津老城的改造为例,对于传统聚落中民居的开发与保护问题,有不同的观点:

  (1)天津老城厢是老天津民居的集中地,要完整的保留下来,保护的意义不仅仅是保护旧房子、老房子,而是保护一种优秀文化传统。

  (2)随着人口的急剧膨胀,住房紧张,老城民居变得拥挤、混乱,干脆拆掉,盖新房算了。

  (3)对老民居的改造既符合现代居住需求,又不破坏原有风貌的合理改造,加入新的功能,如厨房、卫生间等。

  (4)有些老民居,开发者可以把它们拆了再照原样重建。

  (以实例为证,使学生了解如何保护聚落,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学生自由讨论,时间3分钟,然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倾听别人的看法。

  学生回答:略;

  教师:随着世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人口越来越多,许多具有典型民族特色的聚落面临变革、改造,具体怎么样的改造,应该是既保护了传统的历史风貌,又使其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点评:本节课的内容设计合理,依据课标要求大胆取舍,联系生活实际发掘地方地理的内容,突出了地理课程的生活价值,同时将复杂的聚落知识生动简捷的提炼出来,对学生来讲使其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解释实际的问题,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改将乡土地理作为学习的基本载体这一基本理念,处处联系本地区的情况,发挥身边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功用,使地理学习不再枯燥。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 篇2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聚落;运用图片说出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的差异。

  2、培养学生读图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3、正确认识和对待城乡差异。

  教学重难点

  重点:比较城、乡景观的差异

  难点:造成城乡差异的原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比较、归纳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世界上的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地方,有些人居住在农村,有些人居住在城市。各位同学,你们来自哪里呢?

  一、乡村和城市:

  (出示图片)周村大街、威尼斯水城、东方明珠、乡村……。世界上的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地方,我们把人类的这些集中居住地叫做聚落。

  现在请大家欣赏几幅聚落的图片,观察总结什么是聚落?聚落主要分为哪两大类?

  学生回答略,

  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一般来说先有什么后有什么?乡村聚落又包括哪些呢?

  聚落仅是人们的居所吗?

  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出示图片)农村、渔村、牧村、林场。

  (承转)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回答:乡村和城市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一样吗?

  乡村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人们分别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城市居民从事工业、服务业等。

  由于人们生产方式的差异,使得不同的聚落呈现出不同的景观。

  (提问),你是住在哪里呢?你这里的景观是怎样的?学生自由发言。

  (活动)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对抗赛,全班分为甲乙两大组,甲代表城市,乙代表乡村,各组说说自己的优点,看哪一组说得多,再让甲乙两组各说对方的缺点,看哪一组说的多。

  (小结)甲乙两组选一名代表各总结一下各自的景观。通过刚才的了解,我们把乡村和城市景观对比一下,完成下表。

  分类 房屋 道路修筑情况 商店多少 学校多少 医院多少 有无农田 有无果园 有无鱼塘

  乡村 密集度 高度       

  城市         

  (承转):通过讨论、交流,同学们了解了城、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那么,同样是农村,不同地区的景观又如何呢?

  (多媒体显示):“不同地方的村落景观”

  读图分析:这些图片的内容,各有哪些特点?由此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略)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多方面了解了各地城市、乡村的景观,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所呈现的景观是不同的。这个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五彩斑斓的世界,令你心旷神怡,流连忘返,难以忘怀。为什么世界各地的聚落所呈现出的有如此差异呢?这就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设计

  一、乡村和城市

  1、聚落: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居所、场所)

  2、分类: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

  造成原因:生产活动生产方式不同

  3、乡村和城市的景观差异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第二课时)

  万州天兴学校   黄郁寒

   教学目标

  1、运用图片说出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2.、培养学生学会根据收集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对知识更加全面系统的掌握。

  3、.理解聚落的价值,初步形成保护传统聚落的观念。

   教学重难点

  重点:聚落与环境的关系,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难点: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 教学方法

  分析法、比较法

  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同学们,如果你是人类的祖先,现在让你选择一处地方修建房屋,并定居下来,你会选择什么样的地方呢?

  新课教学:

  二、聚落与环境

  师:我们的祖先最早在定居时,也和同学考虑的差不多,大多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安家落户”,那这是为什么呢?

  生:利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从而推动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师:同时这也都说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是和环境密不可分的。

  师:多媒体显示:“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说一说聚落的形成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于耕作。自然资源丰富,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师:聚落大多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承转:既然多种不同的因素都会影响到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因此,世界各地

  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聚落的景观也是不同的。

  (多媒体显示图片)观察几幅图片的景观一样吗?由此说明什么问题?

  师:世界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不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建筑外貌,建筑材料各异。

  承转: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在不断增加,由此聚落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学生活动,设计如下:

  (1)指导学生读图4.23-4.25,讨论各图所示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2)在讨论的基础上,完成下表:

  当地的气候特点 民居建筑特点

  北极因纽特人冰屋  

  我国黄土高原窑洞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竹楼  

  承转:我们已经了解到,早期聚落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环境的约束。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经济的不断增长、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的聚落也在不断的发展,聚落的发展有哪些表现呢?

  三、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师:阅读课文,结合所见所闻,讲一讲:聚落的发展有哪些主要的表现?

  生:占地面积越来越大,建筑物越来越来多,道路越来越完善……

  思考:留有什么遗憾呢?

  学生回答:传统民居越来越少。

  学生朗读82页阅读材料,从而加深认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问题如下:

  1、为什么在聚落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有特色的传统聚落和民居?

  2、 关于北京城市建设中四合院的问题,有几种观点和看法,你是怎样认识的?

  师: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如不加以保护,将导致无法挽回损失。

  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要懂得,传统聚落不仅是古老建筑,同

  时也是一种优秀文化传统。要给予保护。

   板书设计

  二、聚落与环境:

  1、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地形、水源、土壤、交通、自然资源

  2、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聚落:因环境而异

  三、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1.聚落发展的主要表现

  2.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通用2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