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1.区域的含义:区域具有整体性、差异性、开放性的特征。
2、比较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比较区域差异的一般步骤:①地理位置的比较(纬度位置、海陆位置;②自然环境的比较(地形、气候、植被、水文、矿产资源等);③人类活动的比较(农业发展水平、工业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劳动力状况等)
3、西部大开发措施:①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如退耕还林还草);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③开发优势资源(如矿产、旅游)、发展特色农业(如新疆的瓜果);④以市场为导向。
4、区域发展一般分为:以匹兹堡为例:①初期阶段(“钢都”匹兹堡);②成长阶段(芝加哥-匹兹堡城市带的形成);③转型阶段(匹兹堡的困惑);④再生阶段(“知识城”匹兹堡)。
5、产业转移(以东亚和珠江三角洲为例)
(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①劳动力;②内部交易成本;③市场。还有国际经济形势、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
(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①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②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③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影响促进区域产业结构
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
与合作改变区域
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空间分布
发达国家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使国内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处于开发期和增长期阶段的产业,进行产品的设计和组织营销改变区域地理景观,将环境污染向外转移,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改善就业机会向国外转移,减少国内就业机会,引起失业人口增加
发展中国家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加快本国或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发展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阶段的产业,组织产品的生产与制造改变区域地理景观,接受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接受了环境污染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6、自然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①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均匀;②自然资源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③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对资源的需求与区域所赋存的资源不匹配。
7、西气东输工程的基本情况:
①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为天然气目标市场。②主干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向东经过甘、宁、陕、晋、豫、皖、苏七省,最终到达上海。
8、西气东输的原因:
①东部沿海和中西部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显著差异,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能源相对贫乏;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丰富的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利用。
②调整能源消费结构(降低煤炭的比重,增加清洁能源天然气的比重)。
③今后我国油气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9、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陆上四大气区是: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和陕甘宁的鄂尔多斯。
10、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⑴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①西气东输工程的巨大投资,将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②可以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使之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⑵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①缓解能源紧张的状况;②优化能源消费结构;③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⑷对环境的影响。有利影响:①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②有利于缓解西部地区因植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压力。不利:对管道经过地区植被和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11、晋煤外运。东西向铁路主要大秦线(秦皇岛港)、神黄线(黄骅港)、焦兖日线(日照)等。
12.南水北调。
(1)北方缺水的原因:自然原因:半湿润地区,降水少,河流径流不丰富;降水集中在夏秋,冬春缺水严重;降水年际变化大。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城市众多、工农业生产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浪费严重;水污染严重。
(2)南水北调的三条线路比较:
线 路优 点缺 点
东线从扬州江都引长江水,基本沿京杭运河输水到华北地区①有京杭运河现有河道可以利用,工程量较少;②可调水量大。①水质较差;②黄河以南需逐级提水,运行费用高。
中线从长江三峡水库引水(二期),出丹江口水库(一期),沿伏牛山、太行山东麓送水到北京、天津①可以自流;②水质好。需挖掘渠道,工程量很大。
西线从长江上游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到黄河上游既可缓解华北缺水,也可缓解西北缺水。工程浩大。
13、西电东送
★指开发西部地区的电力资源并输送到广东、上海、京津唐等电力紧缺地区。
★三大通道:
南部: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黔、桂、滇交界处的红水河的水电及黔、滇两省的坑口火电站的电能送往广东。
中部: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
北部:将黄河中上游水电和山西、内蒙古坑口火电站的电能送往京津唐。
西电东送的影响:对西部:①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西部电力工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特别是冶金、化工等高耗能产业的发展;②有效地改善西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有利于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
对东部:缓解能源紧张的状况和交通压力;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改善东部大气环境质量。14、青藏铁路
★从西宁到拉萨,2006年7月通车的是格拉段(格尔木至拉萨)。
★面临的三大难题:冻土、高寒缺氧、生态环境脆弱。
★意义:促进青藏地区资源的开发(如旅游),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强内地与青藏地区的联系;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等。
15、西北地区荒漠化
(1)背景: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降水稀少,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形成以荒漠、草原为主的景观,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强,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
(2)荒漠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干旱的自然特征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气候异常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人为原因:人口增长和人类对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如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
(3)荒漠化的防治:
★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扭转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具体措施:①退耕还林还草;②调整农业结构,扩大林草面积;③合理利用水资源;④营造防护林;⑤合理草场(规定合理的载畜量);⑥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⑦控制人口增长;⑧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等。
1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原因:自然原因:①黄土土质疏松,容易被侵蚀;②降水集中夏季且多暴雨;(地质灾害频繁)。
人为原因:①植被破坏;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③(开矿)。
治理措施:
★工程措施:保源、固沟、护坡。沟谷发育是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在沟谷修建淤地坝、小水库和营造防护林等,既拦泥蓄水,又防止其继续扩展;在缓坡地段,实施封坡育林育草和修筑水平梯田相结合,既拦截、涵蓄坡面径流,又发展了林果业生产;在一些塬面上,坚持平整土地,大力营造护林网,合理利用水土,提高劳动生产率。
★农业技术措施:平整土地、栽培种植、田间管理、增施肥料、轮耕套种及地膜及喷灌和滴灌技术、科学施肥等。
★生物措施:提高植被覆盖率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之一。
17、田纳西河流域开发
(1)自然背景:
地形:多山地形起伏大;水力资源丰富。
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暖湿润,冬季温和,夏季高温,冬春降水较多。
水系: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
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等。
(2)早期开发中的问题:
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
(3)综合开放措施:
防洪(水库)、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农业结构、矿区生态恢复)。
(4)成效和经验:
成效:根治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生态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主要经验:①设立专门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②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③不断加大开发力度;④提高流域的开放度。
18、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1)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
①东北地区大部分位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夏季温暖,冬季寒冷,降水集中夏季,雨热同期,热量和水分基本可满足一年一熟的需要。
②东北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黑土、黑钙土有机质含量高)。
③工业基础好,有利于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开发晚,人均耕地多。
(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
东北地区农业布局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自东向西可分为以林为主的林农交错地带(“林业和特产区”),以农为主的农林、农耕、农牧地带(“耕作农业区”)和牧业地带(“畜牧业区”)。
(3)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基地。突出特点:①大规模(机械化生产)、②(地区)专业化生产。
(4)东北地区农业的主要问题及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黑土的流失:①加强黑土的培肥,增施有机肥如秸秆还田;②加强对坡面、沟壑进行治理;③植树造林。
森林的破坏:长期以来,东北林区重采轻育,采伐量超过生长量,加上森林火灾、毁林开荒和滥砍乱伐现象比较严重,使森林资源不断减少,覆盖率日益下降。东北林业的发展应坚持以营林为主。
发展方向:
平原:①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②提高农产品品质;③发展加工业,延长产业链;④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
西部草原:①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②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山区:①天然林保护;②开发多元特色农业产品;③发展特产品加工业。
19、山西能源基地建设。
资源开发条件: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②市场广阔;③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能源基地建设:①扩大煤炭开采量;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变输煤为输电)。
能源的综合利用:①产业结构调整,结合铁矿、铝土矿优势,主要构建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②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
环境保护和治理:①提高煤的利用技术;②调整产业结构;③三废的治理。
20、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1)改革开放以后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和地理条件: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②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③良好的区位条件(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使其发挥劳动力丰富和地价低廉的优势);④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2)珠三角工业化的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时间:1979-1990;
条件:优势:第(1)点中的条件;不足: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
特点:①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主导产业;②增长相对较缓。
特点的形成原因:①丰富的劳动力;②国内市场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③投资规模小(考虑风险);④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低。
第二阶段:
时间:1990年以后;
特点:产业升级,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原因:必要性:政策优势不明显;工资水平、成本优势丧失。可能性: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及新一轮产业升级。
(3)工业化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①城镇数量猛增;②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③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逐步提高。
(4)珠三角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出现问题的原因:①地区产业基础差;②市场腹地(南岭的阻隔)的限制;③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
表现:①产业升级面临困难(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与人才队伍处于劣势,腹地范围小,市场不如长三角)。②城市相对建设落后。③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对策:①产业结构调整(针对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的问题,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推动产业升级。②构建大珠三角城市群,加强分工与合作。③加强规划与管理。④治理环境问题。
21、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应用领域具体内容备注
资源普查矿产、水、土地、森林草场、野生动物资源等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
灾害监测旱情、水灾、滑坡、泥石流、地震、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有助与防灾减灾
环境监测荒漠化、土壤盐渍化、环境污染、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植被变化、海上冰山漂流
22、全球定位系统:由空间部分(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和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在轨备用卫星,均匀地分布在6个轨道上,任何地点在任何时刻上空至少有四颗卫星。具有全能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在军事、交通车辆导航管理、航空器的定位及导航、大地测量、野外勘探、紧急求援、旅游探险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23、地理信息系统:简要程序: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述。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主要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
1.区域的含义:区域具有整体性、差异性、开放性的特征。
2、比较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比较区域差异的一般步骤:①地理位置的比较(纬度位置、海陆位置;②自然环境的比较(地形、气候、植被、水文、矿产资源等);③人类活动的比较(农业发展水平、工业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劳动力状况等)
3、西部大开发措施:①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如退耕还林还草);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③开发优势资源(如矿产、旅游)、发展特色农业(如新疆的瓜果);④以市场为导向。
4、区域发展一般分为:以匹兹堡为例:①初期阶段(“钢都”匹兹堡);②成长阶段(芝加哥-匹兹堡城市带的形成);③转型阶段(匹兹堡的困惑);④再生阶段(“知识城”匹兹堡)。
5、产业转移(以东亚和珠江三角洲为例)
(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①劳动力;②内部交易成本;③市场。还有国际经济形势、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
(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①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②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③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影响促进区域产业结构
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
与合作改变区域
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空间分布
发达国家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使国内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处于开发期和增长期阶段的产业,进行产品的设计和组织营销改变区域地理景观,将环境污染向外转移,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改善就业机会向国外转移,减少国内就业机会,引起失业人口增加
发展中国家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加快本国或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发展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阶段的产业,组织产品的生产与制造改变区域地理景观,接受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接受了环境污染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6、自然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①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均匀;②自然资源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③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对资源的需求与区域所赋存的资源不匹配。
7、西气东输工程的基本情况:
①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为天然气目标市场。②主干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向东经过甘、宁、陕、晋、豫、皖、苏七省,最终到达上海。
8、西气东输的原因:
①东部沿海和中西部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显著差异,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能源相对贫乏;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丰富的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利用。
②调整能源消费结构(降低煤炭的比重,增加清洁能源天然气的比重)。
③今后我国油气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9、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陆上四大气区是: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和陕甘宁的鄂尔多斯。
10、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⑴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①西气东输工程的巨大投资,将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②可以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使之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⑵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①缓解能源紧张的状况;②优化能源消费结构;③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⑷对环境的影响。有利影响:①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②有利于缓解西部地区因植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压力。不利:对管道经过地区植被和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11、晋煤外运。东西向铁路主要大秦线(秦皇岛港)、神黄线(黄骅港)、焦兖日线(日照)等。
12.南水北调。
(1)北方缺水的原因:自然原因:半湿润地区,降水少,河流径流不丰富;降水集中在夏秋,冬春缺水严重;降水年际变化大。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城市众多、工农业生产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浪费严重;水污染严重。
(2)南水北调的三条线路比较:
线 路优 点缺 点
东线从扬州江都引长江水,基本沿京杭运河输水到华北地区①有京杭运河现有河道可以利用,工程量较少;②可调水量大。①水质较差;②黄河以南需逐级提水,运行费用高。
中线从长江三峡水库引水(二期),出丹江口水库(一期),沿伏牛山、太行山东麓送水到北京、天津①可以自流;②水质好。需挖掘渠道,工程量很大。
西线从长江上游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到黄河上游既可缓解华北缺水,也可缓解西北缺水。工程浩大。
13、西电东送
★指开发西部地区的电力资源并输送到广东、上海、京津唐等电力紧缺地区。
★三大通道:
南部: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黔、桂、滇交界处的红水河的水电及黔、滇两省的坑口火电站的电能送往广东。
中部: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
北部:将黄河中上游水电和山西、内蒙古坑口火电站的电能送往京津唐。
西电东送的影响:对西部:①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西部电力工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特别是冶金、化工等高耗能产业的发展;②有效地改善西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有利于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
对东部:缓解能源紧张的状况和交通压力;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改善东部大气环境质量。14、青藏铁路
★从西宁到拉萨,2006年7月通车的是格拉段(格尔木至拉萨)。
★面临的三大难题:冻土、高寒缺氧、生态环境脆弱。
★意义:促进青藏地区资源的开发(如旅游),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强内地与青藏地区的联系;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等。
15、西北地区荒漠化
(1)背景: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降水稀少,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形成以荒漠、草原为主的景观,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强,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
(2)荒漠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干旱的自然特征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气候异常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人为原因:人口增长和人类对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如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
(3)荒漠化的防治:
★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扭转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具体措施:①退耕还林还草;②调整农业结构,扩大林草面积;③合理利用水资源;④营造防护林;⑤合理草场(规定合理的载畜量);⑥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⑦控制人口增长;⑧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等。
1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原因:自然原因:①黄土土质疏松,容易被侵蚀;②降水集中夏季且多暴雨;(地质灾害频繁)。
人为原因:①植被破坏;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③(开矿)。
治理措施:
★工程措施:保源、固沟、护坡。沟谷发育是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在沟谷修建淤地坝、小水库和营造防护林等,既拦泥蓄水,又防止其继续扩展;在缓坡地段,实施封坡育林育草和修筑水平梯田相结合,既拦截、涵蓄坡面径流,又发展了林果业生产;在一些塬面上,坚持平整土地,大力营造护林网,合理利用水土,提高劳动生产率。
★农业技术措施:平整土地、栽培种植、田间管理、增施肥料、轮耕套种及地膜及喷灌和滴灌技术、科学施肥等。
★生物措施:提高植被覆盖率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之一。
17、田纳西河流域开发
(1)自然背景:
地形:多山地形起伏大;水力资源丰富。
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暖湿润,冬季温和,夏季高温,冬春降水较多。
水系: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
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等。
(2)早期开发中的问题:
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
(3)综合开放措施:
防洪(水库)、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农业结构、矿区生态恢复)。
(4)成效和经验:
成效:根治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生态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主要经验:①设立专门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②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③不断加大开发力度;④提高流域的开放度。
18、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1)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
①东北地区大部分位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夏季温暖,冬季寒冷,降水集中夏季,雨热同期,热量和水分基本可满足一年一熟的需要。
②东北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黑土、黑钙土有机质含量高)。
③工业基础好,有利于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开发晚,人均耕地多。
(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
东北地区农业布局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自东向西可分为以林为主的林农交错地带(“林业和特产区”),以农为主的农林、农耕、农牧地带(“耕作农业区”)和牧业地带(“畜牧业区”)。
(3)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基地。突出特点:①大规模(机械化生产)、②(地区)专业化生产。
(4)东北地区农业的主要问题及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黑土的流失:①加强黑土的培肥,增施有机肥如秸秆还田;②加强对坡面、沟壑进行治理;③植树造林。
森林的破坏:长期以来,东北林区重采轻育,采伐量超过生长量,加上森林火灾、毁林开荒和滥砍乱伐现象比较严重,使森林资源不断减少,覆盖率日益下降。东北林业的发展应坚持以营林为主。
发展方向:
平原:①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②提高农产品品质;③发展加工业,延长产业链;④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
西部草原:①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②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山区:①天然林保护;②开发多元特色农业产品;③发展特产品加工业。
19、山西能源基地建设。
资源开发条件: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②市场广阔;③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能源基地建设:①扩大煤炭开采量;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变输煤为输电)。
能源的综合利用:①产业结构调整,结合铁矿、铝土矿优势,主要构建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②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
环境保护和治理:①提高煤的利用技术;②调整产业结构;③三废的治理。
20、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1)改革开放以后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和地理条件: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②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③良好的区位条件(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使其发挥劳动力丰富和地价低廉的优势);④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2)珠三角工业化的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时间:1979-1990;
条件:优势:第(1)点中的条件;不足: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
特点:①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主导产业;②增长相对较缓。
特点的形成原因:①丰富的劳动力;②国内市场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③投资规模小(考虑风险);④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低。
第二阶段:
时间:1990年以后;
特点:产业升级,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原因:必要性:政策优势不明显;工资水平、成本优势丧失。可能性: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及新一轮产业升级。
(3)工业化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①城镇数量猛增;②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③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逐步提高。
(4)珠三角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出现问题的原因:①地区产业基础差;②市场腹地(南岭的阻隔)的限制;③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
表现:①产业升级面临困难(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与人才队伍处于劣势,腹地范围小,市场不如长三角)。②城市相对建设落后。③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对策:①产业结构调整(针对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的问题,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推动产业升级。②构建大珠三角城市群,加强分工与合作。③加强规划与管理。④治理环境问题。
21、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应用领域具体内容备注
资源普查矿产、水、土地、森林草场、野生动物资源等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
灾害监测旱情、水灾、滑坡、泥石流、地震、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有助与防灾减灾
环境监测荒漠化、土壤盐渍化、环境污染、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植被变化、海上冰山漂流
22、全球定位系统:由空间部分(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和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在轨备用卫星,均匀地分布在6个轨道上,任何地点在任何时刻上空至少有四颗卫星。具有全能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在军事、交通车辆导航管理、航空器的定位及导航、大地测量、野外勘探、紧急求援、旅游探险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23、地理信息系统:简要程序: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述。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主要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