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大萧条”中的资本主义世界
第28课 罗斯福新政
教案
国家调控经济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的改革调整被称为“罗斯福新政”。1933年,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新政的实质)开始通过国家干预和调控推行反危机措施。
罗斯福政府承担起1、规范金融秩序的责任:
①政府整顿金融业,支持大银行重新开业,淘汰小银行,强令州银行加入联邦储备银行;
②公布《存款保险法》,设立联邦储蓄公司,对小额存款提供信用保障,同时吸收存款,提高货币流通率,增强资金流通;
③放弃金本位制,增发新钞,宣布美元贬值。
为2、解决大规模失业的问题,政府举办公共工程,实施“以工代赈”,扩大消费需求:
①政府组建民间自然资源保护队,吸收大量男青年从事造林、筑路、森林防火、防止水患、水土保持等市政工程。
②此外,政府还成立民间工程署,以完成工程计划与支付工资。
政府还着手3、调整工农业生产。
①在工业方面,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同时成立国家工业复兴局负责实施该法。
②在农业方面,先后颁布两个《农业经济调整法》,设立农业经济调整署,适量缩减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价格,并调整农业信贷机构。
4、社会保障措施
除经济调控外,罗斯福政府还通过社会政策尝试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协调劳资关系。
尝试解决贫富差距问题:为了限制过于悬殊的贫富差距,进一步缓和社会矛盾,①罗斯福政府首先积极实施失业救济,完善社会保险制度。
②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建立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残废及无谋生能力者的救济制度。
③其次,在全国推行累进所得税制度,加征遗产税和财产转移税。
协调劳资关系:①罗斯福政府为了推进劳资谈判,颁布《全国劳动关系法》,成立劳资代表对等组成的全国劳工关系局。
②政府还通过《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禁止使用童工。
评价:罗斯福新政从1933年开始推行,直到1941年结束,主要内容可用“3r”来概括,即复兴(recovery)、救济(relief)和改革(reform)。①它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缓和了社会矛盾,使美国走出了经济危机,
②并对其他国家也产生了示范效应。此后,国家干预和调控经济,承担起一定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成为20世纪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的政策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