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历史教案设计 > 工业革命(通用17篇)

工业革命(通用17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工业革命(通用17篇)

工业革命 篇1

  (一)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目标:

  什么是?首先发生在英国;英国从棉纺织业开始;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富尔敦发明汽船;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的影响

  2.思想教育目标:

  ①首先发生于英国,是英国政治经济发明的必然结果。

  ②科技是生产力,要努力掌握科技。

  3.能力培养目标:

  ①结合英国的前提、条件及后果进行思考、加以认识,从而提高辩证看问题和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②掌握英国的进程,从而培养综合和概括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英国的前提、条件和影响,瓦特改良蒸汽机。

  2.难点:引起阶级关系的变化。

  (三)教学时数:1课时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述数,读书指导法,投影

  (五)教学过程 :

  [复习提问]资本主义最初萌芽出现的时间和地点

  [导入  新课]手工工场阶段从14世纪就在欧洲开始了,持续了大约400多年,当历史发展到18C60年代时,促使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革命发生了。这次革命被恩格斯称为,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今天……

  [讲授新课]

  这场开始于18C60年代的英国,到19C上半期英国完成了。随英国之后,法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也先后进行了。

  一、英国(板)

  为什么开始于英国,而不是英国以外的什么别的国家呢?这是因为英国最先具备了的前提和条件。那么,英国具备了的哪些前提和条件呢?(P131)

  (提问)前提?

  1.前提:资阶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板)

  资阶统治在英国的确立。一方面,扫除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资阶统治在英国确立以后,也必须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才能巩固自己的统治基础。所以在英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所需要的一切条件都因为有了资阶的政权而得到了保证。因此,资阶统治在英国的确立,即是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前提,也是英国的前提。

  那么,的必要条件有哪些呢?

  (提问:P131图表)

  2.的必要条件:(板)

  ①雄厚的资本?(板)

  英国资本的原始积累有哪两个主要来源呢?(问:殖民掠夺,黑奴圈地运动剥削本国人民)

  一是通过圈地运动剥削本国劳动人民,(P131注解)一是殖民掠夺和贩卖黑奴。哪位同学能举例说明?(英入侵印度,从1757到1815年,48年间,就从那里总共榨取了十亿英镑的财富,利物浦一地的奴隶贩子在1783―1793年的十年间,就贩卖奴隶33300多人,赚取1500多万镑)这些大量的钱财都能转化为资本,使有了雄厚的资本。

  ②充足的劳动力(板)

  这就要从圈地运动谈起,圈地运动在英国早就开始了。不过,在英国资阶革命前夕,圈地运动零星地、非法地在进行。革命后则公开地、大规模地进行。被剥夺土地的农民四处流浪,涌入城市,随时准备接受资本家的雇佣。这就为的进行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

  ③丰富的资源和原料(板)

  英国本土煤、铁资源十分丰富,更多的原料则是从广大的海外殖民地掠夺的。

  ④海外贸易的迫切需求(板)

  英国在18C中期,经过多年战争打败了自己的竞争对手――法国,变成了一个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市场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这就日益要求在生产技术上得到改进,以增加商品的生产。

  所有这些情况表明,已经提到了日程上来。

  3.的进程(板)

  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从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一个飞跃。它在生产领域里和社会关系上都引起了根本性的变化。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最早产生于棉纺织工业部门。

  (1)棉纺织机械的发明和改进(板)

  (P132图表)

  ①珍妮纺纱机(板)

  它的发明是从飞梭的发明引发的。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了飞梭,飞梭使织布速度大大加快。棉纱顿时供不应求,这就引起了纺织工业各部门各环节的连锁反应。到了1765年,经过几年的心血研究,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终于发明了手摇纺纱机。(P132图)他用女儿的名字命名这台机器为“珍妮纺纱机”。珍妮纺纱机纺纱功效一下子提高了16―18倍,它被认为是的第一台机械,以此为起点开始了。

  珍妮纺织机虽然提高了纺纱速度,但纺出的纱并不理想,为什么呢?(细而易断),为了克服这一弱点,有一个学徒出身的钟表匠阿克莱特克服了重重困难,刻苦钻研,于1869年发明了水力纺纱机。

  ②水力纺纱机(板)

  纺出的纱很结实,但是纺出的纱较粗。后来工人克隆普顿将珍妮机的一部分和水力纺纱机结合起来,发明了“骡机”。

  ③骡机(板)

  英语mule,比喻结合两种机器的优点。它能同时转动几百个纱绽,纺出的纱既细又结实。(P132图)

  棉纺织业包括纺和织两个相关部门,纺纱环节的重大突破,把织布环节又抛到了后面,这就促使人们在这方面进行研究突破。有一个叫卡特菜特的钟表匠想,既然机器能用于纺纱,就一定也可以推广到织布。经过研究,他终于发明了水力织布机。

  ④水力织布机(板)

  提高织布效率40倍,随即大规模的织布厂也出现了。

  机器的发动需要既便宜又有效的动力。刚才我们所讲的4部机器中,除了珍妮机是以人力为动力的以外,其余三部机器是以什么为动力的呢?(水力)没水的地方和冬季结冰的地方能使用吗?(不能)因此,以水力为动力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这就需要一种更方便而又更有效的动力来带动机器,解决这一问题的是徒工出身的机械师瓦特。他经过20多年的研究,同时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终于在1785年制成了改良蒸汽机,并用作纺织机器的动力。蒸汽机成为带动机器的动力之源,就把人类带入到“蒸汽时代”。

  纺织工业的技术革新,对冶金、采矿等一系列工业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这些部门迅速采用新技术,大量使用机器和蒸汽动力。到19C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大机器生产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法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里也先后进行了。

  二、交通运输的革新(板)

  以后,大机器生产需要运进大批原料并及时地把堆积如山的产品运到各地。人力、牲畜和简陋的运输工具就无法胜任了。于是交通运输上的革新又被提上了日程,这方面的突破首先发生在美国。

  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造成了第一艘汽船“克莱苎特号”。

  1.富尔敦发明汽船(板)

  (P184图)他亲自驾汽船在美国的哈得孙河上试航,只用了32小时就走完了从纽约到奥尔巴尼长248km的航路。1819年,汽船横渡大西洋成功。从此,汽船开始在远洋航线上发挥了重大作用。

  1814年,英国工人出身的工程师史蒂芬孙又发明了火车机车。

  2.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板)

  (P135图,小字)1830年,英国正式使用了火车,铁路交通飞速发展。到1870年,全世界铁路总长度已超过20万km。

  是人类历史上范围极广的一次革命,它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三、的影响(权)

  1.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经济迅速发展(板)

  (P135表)我们以英国棉加工和生铁产量为例,珍妮机发明的前一年,即1764年,英国棉花加工量为380万镑,到1789年就增长到3240万镑;1740年英国生铁产量仅有1.7万吨,1800年增到25万吨。正如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100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说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2.社会日益分裂成两大直接对立阶级(板)

  是从技术革新开始的,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技术革命,那就是它不仅给生产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使资阶社会日益分裂成两个对立的阶级:资、无,这是的重要后果。资阶用种种手段,如设法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压低工人的工资,大量使用廉价的女工和童工。使工人们用自己的劳动和发明所创造的巨额财富,落到了资阶的手中,无阶却日益贫困。(P136《矿井中的童工》),这就使两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逐渐明显和尖锐化了。

  3.造成亚、非、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落后(板)

  完成后,一些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工业强国。强国的掠夺和倾销造成了亚、非、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落后。

  [巩固小结]

  结合板书,指出重点。

  (六)板书设计 

  第19课

  一、英国

  1.前提:资阶统治确立

  2.必要条件①②③④

  3.的进程

  ①

  ②瓦特改良蒸汽机

  二、交通工具的革新

  1.富尔敦发明汽船

  2.史蒂芬孙发明火车

  三、的影响

  1.创造……促进……

  2.社会日益分裂……

  3.造成亚、非、拉落后

  (七)作业 :

  ①P136,1~2

  ②产生了哪些影响?

工业革命 篇2

  (一)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目标:

  什么是?首先发生在英国;英国从棉纺织业开始;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富尔敦发明汽船;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的影响

  2.思想教育目标:

  ①首先发生于英国,是英国政治经济发明的必然结果。

  ②科技是生产力,要努力掌握科技。

  3.能力培养目标:

  ①结合英国的前提、条件及后果进行思考、加以认识,从而提高辩证看问题和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②掌握英国的进程,从而培养综合和概括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英国的前提、条件和影响,瓦特改良蒸汽机。

  2.难点:引起阶级关系的变化。

  (三)教学时数:1课时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述数,读书指导法,投影

  (五)教学过程 :

  [复习提问]资本主义最初萌芽出现的时间和地点

  [导入  新课]手工工场阶段从14世纪就在欧洲开始了,持续了大约400多年,当历史发展到18C60年代时,促使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革命发生了。这次革命被恩格斯称为,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今天……

  [讲授新课]

  这场开始于18C60年代的英国,到19C上半期英国完成了。随英国之后,法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也先后进行了。

  一、英国(板)

  为什么开始于英国,而不是英国以外的什么别的国家呢?这是因为英国最先具备了的前提和条件。那么,英国具备了的哪些前提和条件呢?(P131)

  (提问)前提?

  1.前提:资阶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板)

  资阶统治在英国的确立。一方面,扫除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资阶统治在英国确立以后,也必须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才能巩固自己的统治基础。所以在英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所需要的一切条件都因为有了资阶的政权而得到了保证。因此,资阶统治在英国的确立,即是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前提,也是英国的前提。

  那么,的必要条件有哪些呢?

  (提问:P131图表)

  2.的必要条件:(板)

  ①雄厚的资本?(板)

  英国资本的原始积累有哪两个主要来源呢?(问:殖民掠夺,黑奴圈地运动剥削本国人民)

  一是通过圈地运动剥削本国劳动人民,(P131注解)一是殖民掠夺和贩卖黑奴。哪位同学能举例说明?(英入侵印度,从1757到1815年,48年间,就从那里总共榨取了十亿英镑的财富,利物浦一地的奴隶贩子在1783―1793年的十年间,就贩卖奴隶33300多人,赚取1500多万镑)这些大量的钱财都能转化为资本,使有了雄厚的资本。

  ②充足的劳动力(板)

  这就要从圈地运动谈起,圈地运动在英国早就开始了。不过,在英国资阶革命前夕,圈地运动零星地、非法地在进行。革命后则公开地、大规模地进行。被剥夺土地的农民四处流浪,涌入城市,随时准备接受资本家的雇佣。这就为的进行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

  ③丰富的资源和原料(板)

  英国本土煤、铁资源十分丰富,更多的原料则是从广大的海外殖民地掠夺的。

  ④海外贸易的迫切需求(板)

  英国在18C中期,经过多年战争打败了自己的竞争对手――法国,变成了一个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市场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这就日益要求在生产技术上得到改进,以增加商品的生产。

  所有这些情况表明,已经提到了日程上来。

  3.的进程(板)

  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从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一个飞跃。它在生产领域里和社会关系上都引起了根本性的变化。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最早产生于棉纺织工业部门。

  (1)棉纺织机械的发明和改进(板)

  (P132图表)

  ①珍妮纺纱机(板)

  它的发明是从飞梭的发明引发的。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了飞梭,飞梭使织布速度大大加快。棉纱顿时供不应求,这就引起了纺织工业各部门各环节的连锁反应。到了1765年,经过几年的心血研究,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终于发明了手摇纺纱机。(P132图)他用女儿的名字命名这台机器为“珍妮纺纱机”。珍妮纺纱机纺纱功效一下子提高了16―18倍,它被认为是的第一台机械,以此为起点开始了。

  珍妮纺织机虽然提高了纺纱速度,但纺出的纱并不理想,为什么呢?(细而易断),为了克服这一弱点,有一个学徒出身的钟表匠阿克莱特克服了重重困难,刻苦钻研,于1869年发明了水力纺纱机。

  ②水力纺纱机(板)

  纺出的纱很结实,但是纺出的纱较粗。后来工人克隆普顿将珍妮机的一部分和水力纺纱机结合起来,发明了“骡机”。

  ③骡机(板)

  英语mule,比喻结合两种机器的优点。它能同时转动几百个纱绽,纺出的纱既细又结实。(P132图)

  棉纺织业包括纺和织两个相关部门,纺纱环节的重大突破,把织布环节又抛到了后面,这就促使人们在这方面进行研究突破。有一个叫卡特菜特的钟表匠想,既然机器能用于纺纱,就一定也可以推广到织布。经过研究,他终于发明了水力织布机。

  ④水力织布机(板)

  提高织布效率40倍,随即大规模的织布厂也出现了。

  机器的发动需要既便宜又有效的动力。刚才我们所讲的4部机器中,除了珍妮机是以人力为动力的以外,其余三部机器是以什么为动力的呢?(水力)没水的地方和冬季结冰的地方能使用吗?(不能)因此,以水力为动力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这就需要一种更方便而又更有效的动力来带动机器,解决这一问题的是徒工出身的机械师瓦特。他经过20多年的研究,同时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终于在1785年制成了改良蒸汽机,并用作纺织机器的动力。蒸汽机成为带动机器的动力之源,就把人类带入到“蒸汽时代”。

  纺织工业的技术革新,对冶金、采矿等一系列工业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这些部门迅速采用新技术,大量使用机器和蒸汽动力。到19C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大机器生产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法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里也先后进行了。

  二、交通运输的革新(板)

  以后,大机器生产需要运进大批原料并及时地把堆积如山的产品运到各地。人力、牲畜和简陋的运输工具就无法胜任了。于是交通运输上的革新又被提上了日程,这方面的突破首先发生在美国。

  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造成了第一艘汽船“克莱苎特号”。

  1.富尔敦发明汽船(板)

  (P184图)他亲自驾汽船在美国的哈得孙河上试航,只用了32小时就走完了从纽约到奥尔巴尼长248km的航路。1819年,汽船横渡大西洋成功。从此,汽船开始在远洋航线上发挥了重大作用。

  1814年,英国工人出身的工程师史蒂芬孙又发明了火车机车。

  2.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板)

  (P135图,小字)1830年,英国正式使用了火车,铁路交通飞速发展。到1870年,全世界铁路总长度已超过20万km。

  是人类历史上范围极广的一次革命,它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三、的影响(权)

  1.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经济迅速发展(板)

  (P135表)我们以英国棉加工和生铁产量为例,珍妮机发明的前一年,即1764年,英国棉花加工量为380万镑,到1789年就增长到3240万镑;1740年英国生铁产量仅有1.7万吨,1800年增到25万吨。正如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100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说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2.社会日益分裂成两大直接对立阶级(板)

  是从技术革新开始的,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技术革命,那就是它不仅给生产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使资阶社会日益分裂成两个对立的阶级:资、无,这是的重要后果。资阶用种种手段,如设法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压低工人的工资,大量使用廉价的女工和童工。使工人们用自己的劳动和发明所创造的巨额财富,落到了资阶的手中,无阶却日益贫困。(P136《矿井中的童工》),这就使两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逐渐明显和尖锐化了。

  3.造成亚、非、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落后(板)

  完成后,一些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工业强国。强国的掠夺和倾销造成了亚、非、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落后。

  [巩固小结]

  结合板书,指出重点。

  (六)板书设计 

  第19课

  一、英国

  1.前提:资阶统治确立

  2.必要条件①②③④

  3.的进程

  ①

  ②瓦特改良蒸汽机

  二、交通工具的革新

  1.富尔敦发明汽船

  2.史蒂芬孙发明火车

  三、的影响

  1.创造……促进……

  2.社会日益分裂……

  3.造成亚、非、拉落后

  (七)作业 :

  ①P136,1~2

  ②产生了哪些影响?

工业革命 篇3

  教学目标 

  分析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掌握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及重要发明及;法国、美国、德意志工业革命的情况;工业革命的影响。

  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科学技术、社会关系方面的重大变革,使学生认识到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通过对工业革命后果和影响的了解,使学生明白工业革命中产生的两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是与大生产相联系的先进阶级,从而理解马克思所说的:“资产阶级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通过学习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事实,进一步理解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同时了解由于工业革命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资产阶级血腥掠夺的基础上,给被掠夺地区和人民带来了灾难;通过对英国工业革命过程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刻苦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里程碑,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它是以人类长期积累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化作为基础而爆发的,使新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其影响远远超过一般的政治事件。在工业革命中壮大了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进一步要求扩大权利,他们不断推行革命或改革,巩固资产阶级在本国的统治。同时,资产阶级加强了对外殖民扩张,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因此本节内容是这一章的重点,是推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必要前提。

  重点分析

  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工业革命的影响是本课重点。工业革命是一般政治革命不可比拟的巨大变革,要说明它的必然性必须讲清其背景和条件。工业革命的影响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对人类的现代化进程推动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工业革命后不足三百年的今天,人类世界从使用第一架机器发展到原子能、信息时代,这种巨变充分说明了它的巨大影响。工业革命不仅使人类的物质生活发生巨变,而且导致社会关系的重大变化,它使资产阶级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它使人类历史上最先进阶级――工业无产阶级诞生。

  重点突破方案

  分析英国工业革命前提和条件时,从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基本条件入手,注意归纳前面讲过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内容。分析工业革命所需客观条件的同时,注意分析工业技术本身的规律。

  让学生思考“比英国更早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荷兰为何没有首先开始工业革命?”“较早的殖民大帝国――西班牙、葡萄牙为什么没有首先开始工业革命?”比较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明确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难点分析

  自由资本主义的概念 ;“工业革命巩固资产阶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学生第一次接触到“自由主义”的概念,过去学生只知道“自由”、散漫,或人类的“自由平等”等意义上的“自由主义”。在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自由主义,对学生来说是新概念。工业革命给资产阶级积累和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充分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比封建生产关系优越得多,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资产阶级统治得到了巩固。学生容易只看到工业革命物质方面的后果,不注意分析它的社会影响,特别是没有政治影响,因此,对工业革命“巩固了资产阶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的结论难以理解。

  难点突破方案

  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既是一场生产技术的革命,又是一场社会关系的革命。讲述这一内容时,让学生再次比较工业革命后的三百年与在此之前的上百万年的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状况。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工业革命的影响,最后集中起来解决“工业革命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的物质基础”,“自由主义”成为资产阶级的统治思想两个难点。为解决这一点,让学生回忆“重商主义”的产生条件、资产阶级为什么曾需要它?工业革命后的“自由主义”与以往的“重商主义”有何不同?两者在历史上的关系如何?让学生经过思维活动自己得到答案。

  教学设计方案

  第一节

  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自由资本主义的概念;“工业革命巩固资产阶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

  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

  一、英国工业革命

  1.前提和条件

  学生阅读66―67页第一自然段回答: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需要哪些条件?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是什么,还有什么其他条件?如何解释“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是工业革命的前提”?“丰厚的资本”是怎样积累的?

  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尼德兰,最早开始殖民掠夺的西班牙、葡萄牙没能成为第一个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独立后的尼德兰商业资本发达,大资产阶级和贵族联合执政制约了改革的发展;西班牙、葡萄牙殖民掠夺的财富没有转化成资本,封建中央集权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具有条件非常全面,同时,工场手工业时期,国内工业技术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但仍然无法满足扩大了的市场需求,必须进行生产技术的革新。英国的圈地运动有其特殊性,资产阶级颁布法令、动用政权工具来积极推动经济基础的改造,圈地运动促成传统农业社会的瓦解,为大工业的兴起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英国工业革命的独特之处。英国工业革命的爆发是合力的作用。

  2.进程和重大发明

  学生阅读67―68页有关自然段归纳概括。

  教师强调工业革命的概念,并比较与手工工场时期生产方式的不同。

  教师帮助学生明确:第一,工业革命最早出现于英国的棉纺织业;第二,“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揭开工业革命的序幕;第三,工业革命的各个环节互相促进。主要发明由学生列举,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图片增加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兴趣。

  3.结果

  学生归纳总结,教师强调: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面貌,成为最早的工业国家 ,并逐渐演变成“世界工厂”。

  二、工业革命的扩展

  学生阅读第68页最后一自然段,思考回答:在工业革命的过程中, 为什么是法国成为当时仅次于英国的工业国家?法国工业革命与英国比较,有那些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

  学生阅读第69页二、三、四自然段,分析美国、德意志工业革命发展快慢的原因。

  最后,学生讨论总结工业革命的共性。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学生阅读教材69-70页,归纳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并讨论比较:工业革命后的三百年与在此之前的上百万年的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状况有什么不同?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的物质基础”?

  教师补充强调: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物质基础是工场手工业,它所创造的资本主义生产力,还不足以摧毁整个世界的旧的、封建的生产关系,因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是不稳固的。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他们提出了自己的经济和政治主张。正是在工业革命影响下,19世纪中期,欧美、日本爆发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改革运动,使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巩固确立下来。

  教师指导学生回答:什么是“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既是一种理论学说,也是一种社会运动,包括社会和经济两个方面。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家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自由主义成为资产阶级的经济理论,同时转变为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统治思想。自由主义取代了重商主义,从此自由主义成为资本主义的代名词。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自由主义”成为资产阶级的统治思想?

  机器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资本家开始需要“自由”活动,开始不满国王的干预,开始批判“重商主义”,确立“自由主义”的地位,使之成为资产阶级的统治思想。

  引导学生思考:工业革命后的“自由主义”与以往的“重商主义”有何不同?资产阶级为什么曾需要它?两者在历史上的关系如何?

  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早期的经济思想,由君主发动,政府控制工商业的发展。时由于资产阶级的弱小,需要寻求封建政府的保护和扶植, 因此 ,重商主义经济思想盛行。重商主义使资本家积聚了财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工业革命后,重商主义经济思想让位与自由放任政策,这是和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政府的决策和经济发展与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相适应,反对政府干预经济,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发展资本主义。

  教学设计思想

  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通过自我探究得出结论。对工业革命的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较深入的理解关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概念;初步领悟工业革命的现实意义。

  板书设计 

工业革命 篇4

  一、重点和难点

  重点: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

  难点:认识19世纪以来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二、课前预习:

  一、心灵的激荡――浪漫主义文

  1.产生的背景:

  ⑴政治上:19世纪上半叶,在法国革命的冲击下,欧洲各国的①        迅速发展;

  ⑵经济上:18世纪后半期,起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迅速向欧美各国扩展;

  ⑶思想上: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②       失去了实现的可能。

  2.特点:

  ⑴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③            积极追寻理想世界。

  ⑵在创作风格上,以想像力丰富的构想和跌宕起伏的戏剧情节为主要特点。

  3.浪漫主义文学代表及成就:

  ⑴.代表人物:以英、法成就最高。英国文学以诗歌为主,代表有④              。

  法国以雨果为代表,俄国有杰出诗人普希金,德国有作家霍夫曼、海涅。

  ⑵.成就

  领域国家代表人物作                  品浪漫主义文学英国拜伦《恰尔德・哈罗德游记》:主人公是第一个“拜伦式英雄”《唐璜》:是他最具代表性、战斗性,也是最辉煌的作品。雪莱、济慈法国雨果⑤            :将美与丑融为一体,抨击阴险与邪恶,歌颂美好心灵。《悲惨世界》:一部现实与浪漫相结合的作品。揭露⑥           .俄国普希金德国霍夫曼,海涅

  二、浪漫的乐章

  1.摇篮与中心――⑦               不仅是浪漫主义音乐的摇篮,也是这一音乐盛会的中心。

  2.代表人物――德国的贝多芬、奥地利的舒伯特和德国的舒曼。

  领域

  国家

  代表

  人物

  作                  品

  浪漫主义音乐

  德国

  贝多芬

  前期

  原因:⑧                ,向往民主,追求自由、平等,因此作品中充满了时代精神,蕴涵着革命的力量。

  代表:《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

  后期

  原因:社会变革和现实感染,开始浪漫主义色彩。更多地描绘了自然美景与人的心灵。

  代表:《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

  地位:他是一个承前启后式的人物,即将古典音乐推向新的高峰,又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

  舒曼

  地  位:浪漫主义全盛时期代表人物,他创作的乐曲散发着诗歌般的韵味。

  代表作:《幻想曲》

  奥地利

  舒伯特

  地  位:英年早逝,被誉为“歌曲之王”,

  代表作:歌曲《魔王》成为德国艺术歌曲典范。

  音乐《春之信念》、《野玫瑰》

  中国

  “四大徽班”进京促使徽剧和汉调结合,京剧逐渐形成。

  三、浪漫主义的狮子

  19世纪在美术界也掀起了浪漫之风。法国画家籍里柯(1791―1824)以其轰动整个法国的         表了浪漫主义的宣言。继籍里柯之后,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将浪漫主义绘画艺术推向了一个高峰。他的代表作是《自由引导人民》,将浪漫主义绘画艺术推向了顶峰。

  三、课堂讨论

  1.以英法为例,说明浪漫主义文学兴起的背景、特点和影响

  2.你读过《巴黎圣母院》吗?结合雨果的话谈谈你对美与丑的看法。

  四、课堂练习

  材料一:18世纪,音乐界诞生了一位真正的传人,那就是近代史上的伟大的音乐家路德维希・冯・贝多芬。贝多芬早年身受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毕生追求自由和民主的理想。贝多芬的一生充满了挫折,在创作盛年双耳失陪,生活上也多次失意,他决意要把握命运的咽喉,向命运挑战。在今天,贝多芬的名字不仅代表了登峰造极的古典音乐,而且是一种崇高理想和追求的象征。                ―《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音乐用自己的音调形象概括地反映生活的本质过程。在贝多芬的作品中可以听到酷烈的战争,威武的进军和胜利,听到革命进行曲的音调和节奏。他的第五交响曲的结尾部分就是如此。                                     ――鲍列夫《美学》

  请回答:

  ⑴贝多芬是哪国人?生活在哪一时代?他的代表作品主要有哪些?

  ⑵贝多芬在音乐发展史上的地位如何?

  ⑶结合材料,简要谈谈你对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的理解。

工业革命 篇5

  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垄断组织的形成原因、主要形式、作用。

  2.能力要求:

  (1) 分析和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通过对垄断组织的形成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力的进步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新发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发展,导致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本节重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垄断组织的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层次分析,它反映了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即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这是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垄断组织的形成,就其内容来说,它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转折时期,它使现代意义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基本定型,它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乃至世界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其能力要求来说,它需要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才能对这一时期的历史现象形成正确的认识。

  2.难点分析:本节难点是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的分析,学生往往只停留在教材的字面分析,难于深入理解其深层含义。

  课堂教学设计

  师: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1.背景和条件

  师:工业革命的进行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请同学们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条件,从社会政治前提、市场的需要、技术的准备等方面思考。

  生:(思考、回答)

  师:(归纳)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后,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政治前提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尤其是更为广大的世界市场呼唤第二次工业革命来临;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作了物质的技术的准备。

  2.主要成就

  师: 1870年前后,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兴起。科学技术对工业生产的巨大推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四个方面的具体成果请同学们看表。(放投影片)

  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表

  类别 年代 内容 国别

  电力 1866 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德国

  70年代 电力成为新能源

  八九十年代 电灯、电车、放映机相继问世

  内燃机

  交通工具 七八十年代 汽油内燃机 德国

  80年代 本茨制成汽车 德国

  90年代 狄塞尔制成柴油机 德国

  1903年 飞机试飞成功 美国

  通讯

  手段 40年代 有线电报开发成功 美国

  70年代 贝尔发明有线电话 美国

  90年代 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 意大利

  化学

  工业 石油化工工业产生

  1867年 诺贝尔发明炸药 瑞典

  80年代 从煤炭中提取卤、苯、人造染料

  塑料、人造纤维开始生产

  (教师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有关插图)

  3.特点

  师:请同学们对比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思考一下,就两次工业革命发明的进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投影: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一些主要发明)

  年代 内容 国别 发明人

  1765 珍妮纺纱机 英国 哈格里夫斯

  1779 骡机 英国 克隆普顿

  1785 水力织布机 英国 卡特莱特

  1785 改良蒸汽机 英国 瓦特

  1807 轮船 美国 富尔顿

  1814 蒸汽机车 英国 史蒂芬孙

  生:(议论并回答)

  师:(小结)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是从纺织部门的纺纱环节开始,然后推动其它环节、其它部门,层层展开,不断深入。从其各项发明的时间也可以看出,从 1765年到 1814年,各项发明呈逐步递进的关系。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电力、内燃机和交通工具、通讯、化工工业――几乎同时展开的。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

  生:(回答并相互补充)

  师:(小结)是因为两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原因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主要发明,都是为满足当时的社会需要而产生的,如:英国出现“纱荒”,促成珍妮纺纱机的诞生;纺织部门使用机器后,对动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继而有蒸汽机的问世。正像恩格斯所说,社会需求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科学研究的新发现为先导的,19世纪科学研究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它的新发现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出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因而,第二次工业革命表现为在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几乎同时进行。

  我们教材还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各项发明的产生、发生的地域范围及其对各国的不同影响等三个方面总结了它的特点。下面我们就逐项进行分析。请一个同学读教材总结的第一个特点。

  生:(读书)

  师:就两次工业革命中的各项发明产生的特点,教材总结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是工匠在总结自己实践经验基础上的发明,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是在科学研究新发现基础上的应用。请同学们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

  生:(回答,并互相纠正或补充)

  师:(小结)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生产过程中的科技含量较少,因此,生产过程中革命性的创造,利用实践经验就可完成。而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过程中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再仅仅依靠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来实现生产过程的革命性发明创造就不够了,就必需以科学研究的成果作为基础。英国人W・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一书中对这一特点进行了总结。请同学们读一读。(放投影)

  在以前时代的大发明中,我们看见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那就是说除了偶然发现所带来的发明之外,需要常在发明之先。但在19世纪,我们就看见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辛勤工作,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

  ――摘自[英]W・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生:(读材料)

  师:他所说“科学时代”的含义是什么?这一观点对不对?

  生:(议论并回答)

  师:(小结)科学时代就是指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历史的发展证明了这一点。此后社会生产的每一次飞跃式的进步,都是依赖于科学研究的新发现。所以我们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下面我们看教材总结的第二个特点。

  生:(读书)

  师:这一点教材说得已经很清楚了,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而且主要成果也都发明在英国;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原因何在?

  生:(回答并互相补充或纠正)

  师:(小结)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时,只有英国具备了工业革命的基础,即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当时,世界上只有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而其他国家都还处于资本主义前的社会状态。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已经确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初步形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所以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请学生读教材,总结特点之三)

  师: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的国家除日本外,还有德国、俄国、美国的西南部地区等。由于这些国家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较晚,所以,这些国家第一次工业革命尚未完成,就迎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高潮。这样,对这些国家来讲,它们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又可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新技术,从而使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比较快,这又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生:(回答)

  师:(小结)说明了后来者居上的道理。因为后来者可以借鉴先行者的经验,避免或少走弯路,这样,他们就可以很快赶上或超过者。但要注意,这需要主观、客观条件都具备,条件具备了后来者才可以居上。

  二、垄断组织的形成

  1.产生

  师:第二次工业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也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变革,这就是垄断组织的产生。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看垄断组织是怎样产生的?

  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师:(小结)主要是两个途径,一是先进的企业挤垮、兼并落后的企业,使生产和资本不断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二是新兴的工业部门需要实行大规模的集中生产,使垄断组织应运而生。

  2.主要形式

  师:垄断组织是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而形成的,因此,因为所在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企业部门的不同以及环境等的不同,垄断组织形式也就随之多样化,主要有哪些呢?

  生:(找出几种不同的垄断组织)

  师:(归纳、简化)

  流通领域:卡特尔――分割市场(初级)

  辛迪加――设总办事处协调(中级)

  生产领域:托拉斯――合股经营(高级)

  3.影响

  师:从垄断组织产生的途径,同学们可以分析垄断组织的作用和影响。

  生:(回答,并相互补充)

  师:(总结)首先,垄断是在竞争中形成的。在竞争中获胜的必然是设备先进、经营管理完善的企业,而遭淘汰的必然是设备陈旧、经营管理不善的企业。设备先进、经营管理完善的企业发展成为垄断组织,显然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其次,垄断是新兴工业部门生产的需要。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如电力工业、化工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部门,都需要巨额投资,进行大规模生产,垄断组织在这些部门发展的程度较高。这些资金雄厚的垄断组织能为科学研究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从而使其能更快取得新的成果,并加快新成果应用于生产过程中的步伐。总之,垄断组织的产生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19世纪晚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出现了垄断组织,在这些垄断组织内企业经营管理得到改善,产品成本大幅度降低,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我们可以看到,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之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调整适应了发展起来的生产力,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

  我们同时还应该看到,资本家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利润,控制垄断组织的大资本家为了攫取更多的利润,越来越多地干预国家的经济、政治生活,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者。

  第三,资本家建立垄断组织的目的就是为了独占生产和市场,国内市场显然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垄断组织还跨出国界,形成国际垄断集团,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这促使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给亚非拉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同时也造成了世界的紧张局势。

  第四,列宁说:垄断是帝国主义的主要特征,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工业革命 篇6

  [教学目标]

  1. 知道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和重要成果;知道垄断资本的含义。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欧美国家爆发的原因;理解大企业与垄断资本的形成及垄断资本出现的影响。

  2.引领学生阅读教材(包括插图和小字史料等),培养学生学习教材、挖掘教材资源的方法;把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比较,让学生初步掌握比较的分析方法;对垄断资本主义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具有历史分析的习惯与能力。

  3.通过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使学生领会到科技是推动人类进步的主要动力,是"第一生产力";通过对垄断资本主义的评价,让学生正确对待新事物,既要肯定它的积极面,又要看到它的消极面,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重点与难点]

  重点:电力时代

  难点:垄断组织

  说明:

  1. 电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象征,电能的广泛使用推动着与电相关技术发明层出不穷,由于电能的出现,推动新材料、新兴工业部门等相继出现,这不但构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也凸现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创新,因此是教学的重点。

  2. 垄断资本是新科技广泛运用到生产中而发展的必然结果,垄断组织是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为适应生产力高度发展而实行的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有利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但它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利于中小企业参与竞争,也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这些道理中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设计]

  1. 导入新课

  假如你家停电一天甚至更长时间会带来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适当补充08年初,我国南方出现雪灾引起大面积电力中断的社会现实,让学生在合理的设想中意识到电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为电力时代的来临做好铺垫。

  2. 电力时代的来临

  出示材料一:选取教材中1900年巴黎展览会图片,及教材小字部分一家报纸对这次展览的评价的引文。

  设计下列问题引导完成教学:

  1)很显然,这里的空格(教师在制作PPT时,在原文中拉掉"电"字,改为一个空格)应填什么?从这字里行间透射出当时的人们对电的出现是怎样的心情?

  通过阅读教材以及对材料的解读,感受到当时的人们对电的出现,感到震撼、惊喜、赞叹的心情,凸现主题"电力时代的来临"。

  2)电作为新能源是何时被人类推广的?与哪些科学家的贡献分不开?

  通过此问,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即19世纪60至70年代,人物如法拉第等相关基础知识的教学。

  引导学生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欧美国家爆发的原因,同时让学生意识到工业革命的爆发,需要稳定的政治,雄厚的经济实力,良好的科技基础等,而中国等这些正处于殖民统治的国家不具备爆发工业革命的土壤。

  3)出现照片中"展现出耀眼光芒"的场景,最早应该出现在哪些国家和地区?为何不会出现在像中国这样曾创造辉煌文明的东方古国?

  过渡:第二次工业革命仅仅是在电力方面取得成就吗?还有哪些具体成就?

  出示材料二:伍尔沃斯大厦、"没有马的马车"两幅图片。

  设计问题:

  1)从这些图片中,你联想到了哪些相关产业(工业)?

  要求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新材料及相应的工业部门,如根据"伍尔沃斯大厦"联想到钢铁冶炼技术、钢材、化学工业等,由"没有马的马车"联想到汽车制造及交通运输等具体成就,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挖掘历史信息,掌握基本的学习技能。

  2)工业革命有如此多的成就,但我们的标题却是"电力时代的来临",这是不是有点以偏概全?能揣摩编写者的意图吗?

  通过此问使学生明白电能的发现及应用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地位,即电力的应用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如何读书,从教材中挖掘信息的方法。

  讨论:

  我们教材认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一个"革新突破高潮迭起的时代",你认为有道理吗?请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相比较,证明教材中这个观点的合理性。

  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范围较大,本问题的设计不要求面面俱到,而是要求学生,从能源、材料、新兴工业部门以及生活等角度,体现出第二次工业的"革新突破",使学生领会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就更高,科技与生产、科技与生活的结合更紧密,科技提高生产力,科技提高生活质量等。同时自然的过渡到教材的第二目"企业与垄断资本"。

  3.大企业与垄断资本

  结合课后的练习与测评二的材料:洛克菲勒家族企业的发展史,对教材的问题作以下改动:

  1)通过这个个案,说说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呈现什么发展趋势?

  通过此问,点出资本主义从小企业到大企业最终发展到垄断集团的过程。

  2)阅读课文,并补充材料三:泰勒及列宁对泰勒制的评价。提出问题:你认为导致这个企业由小作大的原因有哪些?

  通过此问,完成垄断资本出现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应用、和科学的管理方式,是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在同行业竞争中处于优势的关键。这样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最终形成垄断企业。而且,生产力的发展客观上也要求大型企业的出现,例如汽车制造业、飞机制造业等,能是小企业吗?这样与第二次工业革命自然连接。

  3)这个个案中说:"到80年代该企业已控制美国90%的石油供给与提炼市场,掌握了美国石油也后,有控制了煤气、电气等行业。"由此,从中能解释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吗?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是何时发展到这个阶段的?通过文中所反映的现象,引导学生知道资本与生产高度集中,在主要产业部门乃至整个经济生活中居支配地位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

  过渡:出现这样的垄断企业是福还是祸?这曾经在美国的政界也引起过讨论。

  出示材料四:反垄断的漫画与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话。

  问题引导:

  这幅漫画表达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前面个案加以说明。为何总统不禁止它的存在?能理解其中的"污垢"吗?我们应如何看待垄断资本?从中能否给我们评价历史事件一些启示呢?

  通过图片及文字史料,并结合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的引导,进一步理解:垄断是科技应用到生产中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不断研发新的成品,不断改善管理方式,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故不能禁止它的存在,但它在竞争中优势明显,不利于中小企业参与竞争,也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容易扩大社会的两级分化,造成社会矛盾与冲突,故要加强政府的干预,去除它的"污垢",(在归纳的时候可以结合当今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如欧盟反微软案、中国电信等,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不要走极端。

  4.小结:

  马克思曾说过:历史的进步总是以牺牲为代价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为人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不可否认,人类据此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贫富分化等。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科技革命,是坚持还是放弃,是发展还是抵制?请结合以上所学谈谈你的看法。

  与工业革命为人类文明进步相比,人类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值得的。这些代价不是工业革命应有的结果,而是失误。关键是如何权衡利弊,走持续性发展的道路。通过此问,进一步深化主题,培养学生对事物要辩证地的认识态度,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资料附录]

  材料一:

  一个评论家在报纸上写到:"没有电,这个展览会仅仅是毫无生命力的一堆展品......只要将手指在开关上一按,魔术倾泻而出,宫殿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光和生命。" --本课教材

  材料三:

  列宁认为:"泰勒制也同资本主义其他一切进步的东西一样,......是一系列的最丰富的科学成就,即按科学来分析人在劳动操作中的机械动作,省去多余的笨拙的动作,制定最精确的工作方法,实行最完善的统计和监督制等等。"

  --学习时报网

  材料四:

  西奥多?罗斯福:"垄断组织......不要禁止它的存在,而是对之监督和控制,去除其中的污垢。" --摘自高三选修教材95页

  [板书设计]

  第二次工业革命

  兴起时间:19世纪70年代

  欧美主要国家资产阶级革命基本完成,政局相对稳定;

  兴起原因

  19世纪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电力时代 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

  的来临 新能源--电力的广泛应用,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新机械--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电机制造

  生 自 主要成就 新材料--钢材、建材

  产 由 新技术--钢铁冶炼

  力 竞 新兴工业部门--化学工业、钢铁工业

  提 争 主要特点:科学理论对技术创新的推动明显

  高

  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大企业与 积极:是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化程度

  垄断资本 提高的表现,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评价 消极:在自由竞争条件下形成的垄断资本,加剧了竞争的无序性,扩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容易导致经济危机。

  [训练设计]

  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预言电的伟大革命力量。认为"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 摘自人教版教材《必修三》

  回答问题:

  (1)马克思认为"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指的是哪一事件?请从经济结构方面说明该事件为社会带来的影响。

  (2)"电力"取代"蒸汽"指的又是哪一事件?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电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将更大,他的预言正确吗?请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1)英国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促使英国从农业社会嬗变为工业社会,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不断缩小,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的比重不断扩大。

  (2)第二次工业革命;正确,如,伴随电力能源的开发,推动着电器工业、钢铁工业、汽车工业等新兴工业的蓬勃发展,并都成了近代工业体系中最重要的工业部门。而且以电力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直接推动着企业的发展,出现垄断企业,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到发展到垄断阶段。

工业革命 篇7

  第一节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帝国主义的形成教学案

  教学目的:

  1. 基础知识  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电讯事业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其特点;垄断组织的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及其帝国主义特征。

  2. 思想认识

  ①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新成果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 垄断的出现,资本主义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3. 能力培养  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结合历史史实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一课时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形成

  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垄断组织的形成。

  教学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教学方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9世纪70年代以后

  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之间矛盾斗争导致“一战”的爆发。

  而促使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根本动力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

  1. 什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1870年以的后,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即“第二次工业革命”。

  2. 表现:①电力的广泛应用。

  ②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③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3. 概况

  (一)电力: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德国:西门子  发电机

  比利时:格拉姆  电动机  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迅速发展,人类跨入电器时代。

  (二)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① 七、八十年代,发明煤气、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成本高)

  ② 90年代,发明柴油机。(成本低)

  推动使用内燃机的交通工具发明。

  ① 德国人卡尔.本茨成功制出第一辆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

  推动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

  (三)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有线电报电话无线电报

  加强了世界各地经济、政治、文化间的联系。

  4.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的特点(学生看书归纳小结)

  ①  ②  ③

  课堂练习: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

  异:课本特点①②③

  同:

  ① 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 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变化。

  第一次:导致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直接对立阶级的出现。

  第二次:促使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可问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是什么?①生产力发展,生产集中。②资本财富集中。)

  二、 垄断组织的形成

  1. 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产生重大变化

  ① 科技成果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集中程度越来越高。(生产集中)

  ②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的发展,使大量财富日益集中到少数大资本家手中。(资本的集中)

  2. 形式  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  (控制生产、价格、市场)德、美尤其集中。

  3. 影响

  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②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进而控制国家政权。③随着各国垄断组织的出现和垄断统治的建立,国内市场日益狭小,垄断资本家极力向外扩张,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7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作业:p  1-2题

  课后记:真正理解垄断组织的形成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垄断组织的形成;美德、英、法、俄等国的帝国主义特征。

  教学难点:几个帝国主义的特征。

  教学方法:难点较大,以讲解为主,辅以比较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你怎样评价垄断组织?

  提示:积极方面①垄断组织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又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②垄断组织在一定程度上的有计划生产,较之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私人生产的无计划性,是一个进步。

  消极方面:控制着垄断组织的垄断资本家越来越多地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这加速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侵略步伐。

  一、 经济高速发展的美国、德国、日本(新兴)

  内战  统一  明治维新

  1. 美国  发展最为迅速(第一位)

  ① 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a、b、c、d

  ② 结果a、1894年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b、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家。

  c、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托拉斯)

  ③ 帝国主义特征托拉斯帝国主义

  trust 垄断组织的高级形式,由许多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或产品有密切关系的企业合并组成,参加的企业在生产上、商业上、法律上都失去了独立性。

  2. 德国  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

  ① 飞速发展的经济  原因abcd

  ② 重工业发展迅速  煤、钢、机器制造业(电机尤为突出)

  化学工业、电气工业快速发展。

  ③ 帝国主义特征  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  junker

  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英法

  1. 英  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由第一位降至第三位)

  ① 相对缓慢的原因  ab

  ② 造船业和金融业仍举足轻重。

  ③ 英国被称为“殖民帝国主义”。(殖民地的兴衰对英国具有极大意义)

  2. 法  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由第二位降至第四位)

  ① 经济相对缓慢的原因  abc

  ② 中、小企业仍占很大比重。

  ③ 帝国主义的特征高利贷帝国主义。

  三、 俄  资本主义有一定的发展

  1. 资本主义经济有一定发展。1861年农奴制改革

  2. 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封建势力仍很强大,热衷于对外侵略扩张)

  作业:p114  3题

工业革命 篇8

  (一)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什么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英国工业革命从棉纺织部门开始。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富尔敦发明汽船。史蒂芬逊发明火车机车。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1.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是英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要努力掌握科学技术。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1.在教师帮助下,要求学生结合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及后果进行思考,加以认识,从而提高辩证看问题和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掌握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从而培养分析综合和概括的能力。

  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和影响;瓦待改良蒸汽机。

  难点:工业革命引起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二)教学过程 

  〔导入  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世界古代史,你们能不能说出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出现的时间和地点?(生答:14世纪工场手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的出现)(

  (师:)手工工场阶段从14世纪就在欧洲开始了,持续了大约400多年,当历史发展到18世纪60年代时,促使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革命发生了,这次革命被恩格斯称为工业革命,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工业革命。

  〔讲授新课〕

  第20课 工业革命(板书)

  这场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到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随英国之后,法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也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

  为什么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而不是英国以外的什么别的国家?

  一、英国工业革命(板书)

  (提问学生后)老师概括出一句话:因为英国最先具备了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或条件)所以,它首先在英国而不在其它国家发生。

  那么,英国具备了工业革命的哪些前提和条件呢?

  请同学们看书P131。

  (师问)什么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生)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师讲授)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一方面,扫除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促使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工业革命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后,也必须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才能巩固自己的统治基础,所以,在英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所需要的一切条件都因为有了资产阶级的政权而得到了保证。因此,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既是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前提,也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

  1.工业革命的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板书)

  我们再一起来了解一下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都有哪些,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131页图表,然后回答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生)①雄厚的资本;②充足的劳动力;②丰富的资源和原料;④海外贸易的迫切需求。

  (师)对,这四条都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下面我们看看这些条件是怎样产生的?

  2.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板书)

  ①雄厚的资本(板书)

  请同学们回忆以前学过的有关资本原始积累的知识,想一想,英国资本原始积累有哪两个主要来源?

  (生)剥削本国劳动人民和殖民掠夺、贩卖黑奴。

  (师)对,一是通过圈地运动剥削本国劳动人民(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131注释①);第二个来源是殖民掠夺和贩卖黑奴;哪位同学能举例子来说说?(因为学生已学习过第15课,所以学生可以举出如下例子:英国在侵入印度后的1757年到1815年共48年间,就从那里总共榨取了十亿英镑的财富。再有,仅利物浦一地的奴隶贩子在1783―1793年的十年间,就贩卖奴隶33300多人,赚得1500多万英镑)

  (师)这些大量的钱财都转化为资本,使工业革命有了雄厚的资本。

  ②充足的劳动力(板书)

  我们再来分析工业革命的的第三个必要条件:充足的劳动力。

  这要从圈地运动谈起。同学们都知道,圈地运动在英国早就开始了。不过,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圈地运动是零星地、非法地进行,革命后则公开地、大规模地进行,被剥夺土地的农民四处流浪,涌入城市,随时准备接受资本家的雇佣。这就为工业革命的进行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

  ③丰富的资源和原料(板书)

  第三个必要条件是英国进行工业革命有丰富的资源和原料。英国本土煤、铁资源十分丰富,更多的原料则是从海外殖民地掠夺来的。

  ④海外贸易的迫切需求(板书〕

  英国拥有广大的海外殖民地,不仅为英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的充足原料,也为英国提供了广大的销售市场。18世纪中期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大洲,市场不断扩大,海外贸易需求增加,尽管当时英国拥有欧洲第一流的手工工场,工场的规模上很大,劳动生产率也较高。可是,它毕竞是靠人力,远远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需要,这就必须增加商品的生产,而为了增加商品的生产。就必须改进生产技术,用大机器来代替手工,于是,工业革命就被提到了日程。18世纪60年代,英国最早具备了进行工业革命的资本、劳动力、资源、市场这四个必要条件,所以,一场对人类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工业革命就在英国首先开始了。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

  3.工业革命的进程(板书)

  工业革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最早产生于棉纺织工业部门。

  ①棉纺织机械的发明和改进(板书)

  在这方面的重要发明,请同学们看第132页图表(此处先让学生看课本,然后老师对照课文插图或幻灯教具,逐一讲解如下)

  珍妮纺纱机(板书):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是历史必然性所决定的,然而,必然性又总是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的。比如说,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是从飞梭引发的。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了飞梭。飞梭使织布速度大大加快,棉纱顿时供不应求,这就引起了纺织工业各部门各环节的连锁反应,到了1765年,经过几年心血的研究,纺织工人詹姆士・哈格里夫斯终于发明了手摇纺纱机。请同学们看课本P132《珍妮纺纱机》图。珍妮纺纱机纺纱功效一下子提高了16―18倍,他用女儿珍妮的名字命名这台机器为“珍妮纺纱机”,它被认为是工业革命的第一台机器,工业革命以此为起点开始了。

  水力纺纱机(板书):珍妮机虽然提高了纺纱速度,但纺出的纱并不理想。为什么呢?(生:纱细而易断)对,为了克服这一弱点,有一个学徒出身的种表匠阿克莱特克服困难,苦心钻研,在1869年发明了水力纺纱机,纺出的纱很结实,但是纺出的纱较粗。

  “骡机”(板书):后来工人克隆普顿将“珍妮机”的一部分和水力纺纱机结合,发明了“骡机”,英语mule,汉语喻结合两种机器优点。它能同时转动几百个纱绽,纺出的纱既细又结实,请同学们看Pl32骡机图。

  水力织布机(板书):棉纺织业包括纺和织两个相关部门,纺纱环节的重大突破,把织布环节又抛到了后面,这就促使人们在这方面进行研究突破,有一个叫卡特莱特的钟表匠想,既然机器能用于纺纱,就一定也可以推广到织布,经过研究,他终于发明了水力织布机,提高织布效率40倍,随即大规模的织布厂就出现了。

  ②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板书)

  我们已学习了纺织部门的四个机械发明,这四部机器,除了珍妮机是以人力为动力的,其余三部是以什么做动力的?(生:水力)没有水的地方或冬季结冰能使用吗?(生;不能)因此,以水力为动力有很大的局限性。这就需要一种更方便而又更有效的动力来带动机器。解决机器动力问题的人是学徒出身的瓦特。他童年时就善于观察事物。他经过20多年的研究,同时吸收前人成果,终于在1785年制成了改良蒸汽机(板书)。请同学们看P133图,它是把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装置,把它装到纺纱机中,就能带动机器纺纱,把它装到织布机中,它就可以带动机器织布。后来,不仅纺织工业采用机器生产和蒸汽动力,而且在冶金、采矿等部门也都进行了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上半期,大机器生产基本上代替了工场手工业,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随即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也都进行了工业革命。

  二、交通运输的革新(板书)

  随着工业的发展,交通运输被提到了日程。请同学们看课本134页和135页两幅图《欧洲旧式马车》、《运煤木轨道》。工业革命以后,大机器生产需要运进大批原料并及时把堆积如山的产品运到各地。人力、畜力和简陋的运输工具就无法胜任了。于是交通运输的革新又被提到了日程。这方面的突破首先发生在美国。哪位同学能说说美国在交通工具的革新上有哪些成就?(此处采用老师提问,学生看书后回答如下:富尔敦发明了汽船、史蒂芬逊发明了火车机车,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边讲解边板书如下:)

  1.富尔敦发明了汽船(板书)

  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造成第一艘汽船“克莱蒙特”号,请大家看课本插图。十几年后,美国轮船“大西号”横渡大西洋成功,从此,汽船开始在远洋航行中发挥重大作用。

  2.史蒂芬逊发明火车机车(板书)

  请大家看课本的插图,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逊发明了一台蒸汽机车,这台机车在前进时不断从烟囱里冒出火来,因此被称为“火车”。1830年,英国正式使用了火车,从此,铁路交通飞速发展。

  哪位同学能简要叙述一下工业革命的过程中有哪些主要发明?从工业革命过程中的发明家身上,你们发现他们有些什么共同特点?(此处让学生进行二、三分钟发言、讨论,进行科技是生产力,要从小刻苦学习,努力掌握科学技术的思想教育,然后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小黑板或幻灯片《工业革命各部门的互相联系》,老师进行小结如下:)英国工业革命中最具有重大意义的几项突破性发明之间是互相推动的。从图示中我们可以看出,英国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推动了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新动力又推动了冶金、采矿等重工业部门采用新技术,工业的发展又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板书)

  这样一场范围极广的工业革命对人类历史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1.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促进经济迅速发展(板书)

  同学们请看英国棉花、生铁产量增长表,我们以英国棉加工和生铁产量为例,珍妮机发明的前一年即1764年,英国棉花加工量为380万镑,到1789年就增长至3240万镑;1740年英国生铁产量仅有1.7万吨,1800年增至25万吨。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也说明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

  2.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阶级(板书)

  工业革命是从技术革新开始的;却不同于一般的技术革命,那就是它不仅给生产领域带来了巨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它引起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使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板书),这是工业革命最重要的社会后果。资本家用种种手段,如设法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压低工人的工资,大量使用廉价的女工和童工使工人们用自己的劳动和发明所创造的巨大财富,落到资产阶级手中,无产阶级却日益贫穷(此处用幻灯片《矿井中的童工》图)。这就使两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逐渐明显和尖锐化了。

  3.造成亚、非、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落后(板书)

  工业革命完成后,一些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工业强国,强国的掠夺和倾销造成了亚、非、拉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落后。以印度为例,英国对印度的棉纱输出造成印度棉织工业急剧衰败。

  〔小结归纳〕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于18世纪首先发生在英国不是偶然的,1689年英国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工业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作业 〕

  (1)完成课后练习的前二道题。

  (2)补充问答题: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影响?

  (三)教法建议

  本课以讲述法为主,同时可采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提问、看图等方法,尤其要利用好课文中的插图。

  板书:

  一、英国工业革命

  1.工业革命的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2.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

  ①雄厚的资本

  ②充足的劳动力

  ③丰富的资源和原料

  ④海外贸易的迫切要求

  3.工业革命的进程

  ①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

  二、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

  1.富尔敦发明汽船

  2.史蒂芬逊发明火车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1.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促进经济迅速发展

  2.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3.造成亚、非、拉美的贫穷和落后

工业革命 篇9

  第13课 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的"礼物"――学习与探究之二

  活动主题

  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的"礼物"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活动,正确理解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感受科技进步对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从而树立尊重知识、追求科学的精神。

  2.学习搜集历史资料的方法与途径,对查找到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

  3.以课堂剧的形式再现历史情境,从而体会在工业革命影响下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思想观念等发生的深刻变化。

  4.通过将工业革命的影响与现实社会比较,学习从历史角度了解过去,认识今天,认识社会,探索未来。

  5.通过个人特长的发挥和小组成员间的分工协作,体验个人价值实现才愉悦,培养团结协作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复习第八课关于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

  2.查阅工业革命前后有关人类在交通,饮食,服饰,家庭,体验方面的革新资料,进行加工处理,以19世纪一个东方旅行家在英国的所见所闻为主题,编排课堂剧“西游记”,并根据剧情需要制作道具,准备材料。

  活动方案

  1. 确定活动过程:首先组织学生表演课堂剧“西游记”,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的“礼物”有哪些?这些“礼物”今天何在?你受到那些启发?

  2. 根据学生特长将学生分为以下小组(每组推荐组长一名):编剧组、服装道具组、演出组(导演一名,演员若干)。另外请本班其他任课教师组成评委组。

  3. 组长带领组员通过阅读历史教材、去图书馆、上网或者请教老师等途径查找有关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资料,将资料整理并交给自己的组员。

  4. 编剧组根据资料编写剧本(剧情概况:一个中国旅行家来到英国,参观了1851年在伦敦举行的第一届世界博览会,见到许多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模型,解说员为他分别介绍每个模型的发明者、性能及动力来源等……),将剧本移交服装道具组和演出组。服装道具组根据剧情需要制作服装和道具,如火车、轮船、蒸汽机等模型。演出组分角色熟悉台词,反复排练。评委组从参加的态度、协作情况、工作质量、观点的创新性等方面制定活动评分制度,印制评分表。

  5. 表演课堂剧“西游记”。展示讨论话题,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探究工业革命的影响。评分组予以评分。

  6. 主持人宣布各组得分情况,评选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如最团结小组,最创新小组,个人最佳表演奖,个人思维活跃奖等等)。教师总结,并颁发小礼品。

  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体会科技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认识科技进步推动人类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道理。

工业革命 篇10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学案

  【考纲课标解读】

  1.考纲内容:第一次工业革命

  2.课标内容: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考点概括梳理】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1.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提与条件

  (1)政治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劳力条件: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市场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技术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资本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主要成就

  (1)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革命的开始;

  (2)工业生产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力技术的革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蒸汽时代”;

  4.工业革命的影响

  (1)__________迅速发展,人类进入________________。

  (2)工业革命引起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____________的出现;

  (3)工业革命引起经济结构的变化:________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减少,________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工业逐渐取代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

  (4)____________进程加快;

  (5)工业革命促使社会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6)工业革命推动资产阶级调整内外政策:对内,各国通过社会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要求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即自由主义;对外,加快了_______和__________的步伐。

  (7)工业革命使_____________ _______初步形成。

  二、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1.原因――_________________ ___的推动

  (1)工业革命的展开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

  (2)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3)资产阶级凭借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亚、非、拉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2.基本形成

  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也是世界贸易中心。

  3.深远影响

  随着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攫取利益的同时,客观上也传播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难点突破】

  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请你对下述问题发表自已的见解。

  材料一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已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的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

  煤炭是英国工业蓝剑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突顶的图景。

  ――马克等《世界史考史》

  材料三  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暧,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 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拆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

  (2)指出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

  【考点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1.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飞梭出现     b.珍妮纺纱机出现    c.改良蒸汽机出现   d.轮船出现

  2.18世纪中后期,一场对人类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这场革命虽没有刀光剑影,却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下面对这次革命的本质特点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a.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                b.手工工场取代手工作坊

  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d.生产高速发展取代缓慢增长

  3.从下面两幅图中,你可以读取的信息有 ①蒸汽机已运用于交通运输 ②工业革命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环境③世界形成一体 ④有利于冲破封建等级观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下表是19世纪前期欧美主要国家的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

  国别 总人口(万) 农村人口百分比  城市人口百分比

  英国 1800 48% 52%

  法国 3600 75% 25%

  俄国 5900 93% 7%

  美国 2300 87% 13%

  以上统计说明了①工业革命促进了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 ②工业化程度越低农村人口比例越大 ③除英国外,其他国家都没有开始向工业化过渡 ④人身隶属关系阻碍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②③④

  5.下图中所反映的现象能够出现的原因是①工业革命的完成 ②殖民帝国的确立 ③交通运输工具的先进 ④拥有“世界 工厂”的优势

  19 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马克思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对于 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殖民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是建设性的

  b.殖民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帮助殖民地进行建设

  c.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  

  d.殖民地国家应该重视交通业的发展

  7.据《欧洲家庭史》记载,在19世纪的西欧,“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组群。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同时,“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 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这反映了:①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的变化 ②雇佣劳动制促进人口流动 ③封建经济解体,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增多 ④年轻人独立意识增强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19世纪上半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 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冲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

  c.改变了传统的社会性质                 d.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恩格斯说:“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成了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工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材料二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也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这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说明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

  (2)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关系的变化。

  (3)材料二中说的“文明”是指什么?

  (4)材料二分析的资本主义统治世界的原因是什么?其核心是什么?

  【高考真题再现】

  1.(上海单科13题)18xx年11月29日,正当《泰晤士报》的手工印刷工人准备工作时,社长竟向他们出示了一份印好的报纸,并骄傲地对工人们说:“本期报纸在一个小时内就印刷完毕,这是印刷术发明以来的最大成就。”四位同学对这则材料发表了如下的意见:

  甲说:这不可能.活字印刷术在19世纪还没有传人西方呢。

  乙说:这太夸张了,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印好报纸。

  丙说:这是可能的,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的效率明显优于 传统手工方式。

  丁说:我也认为是真实的,因为我听说这则材料来自于一位学者的著作。

  哪一位同学的意见最为合理?

  a.甲              b.乙               c.丙               d.丁

  由于工业革命使用了机器极大的提高了生产率,所以丙同学所说是最合理的。d同学。

  2.(北京22题)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19世纪上半期英国出现的新的社会问题是

  a. 清教徒受到迫害                    b.童工现象开始出现

  c. 广大农民丧失土地                  d.产 业工人相对贫困

  3.(xx年 广东文基 31题)从交通运输的角度看,代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

  a.蒸汽机车   b.内燃机车  c.电力机车  d.汽车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参考答案

  【考点概括梳理】

  18世纪60年代以后  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确立  圈地运动提供了劳动力  殖民扩张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手工工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殖民贸易和掠夺提供了 资金  珍妮纺纱机  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改良蒸汽机  生产力  蒸汽时代  工厂  农业  工业  城 市化  工业资产阶级  工业无产阶级  自由经营  自由竞争  自由贸易  殖民扩张  殖民掠夺  世界市场  工业革命  蒸汽机车  轮船  19世纪中后期  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  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

  【重点难点突破】

  【解析】 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条件和影响的相关内容。需要学生阅读史料、整理材料、最大限度的获取有效信息并做出正确阐释的能力及对有效信息进行概括、归纳、准确解读。第(1)问三项因素从材料中即可得出答案;而后一问实际上就是回答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回答时需要注意材料一中所给的条件,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正确回答。第(2) 问要结合所学工业革命的条件从中归纳。第(3)问考查的是工业革命的影响的内容,回答时要全面分析材料,同时结合所学的工业革命的影响归纳总结。

  【答案】 (1)三项因素:市场、资金、劳动力

  市场: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

  资金: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来源

  劳动力:圈地运动和行会建立,提供了劳动力资源

  (2)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和实验科学的长期孕育

  (3)蒸汽机采用了新的能源,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推动了燃料工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材料工业的革命;

  随着汽船和蒸汽机车的发明,出现了交通运输的革命,联络世界经济的纽带逐渐形成;

  蒸汽机的使用,使工厂规模扩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蒸汽机导致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蕴含了能源问题,举了环境污染实际上已向人类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考点强化训练】

  1.【解析】珍妮纺纱机出现引发了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创造,后来在冶金、采煤等其它生产领域也纷纷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 ,工业生产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

  【答案】 b

  2.【解析】18世纪中后期在英国出现的较为深远的革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它实现了从工场手工业到机械化的工厂大工业的飞跃,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故c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 c

  3.【解析】组合式选择题最好的解题方法就是排除法。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但不能说世界形成一体,故应排除③。

  【答案】 b

  4.【解析】注意题干时间是19世纪前期,这时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已开始工业革命,故排除a和d;而结合图表和所学知识,俄国和美国正是因为存在农奴制和黑人奴隶,故城市人口百分比远远落后于英法。

  【答案】 c

  5.【解析】工业革命的完成为其提供的雄厚的工业基础;殖民帝国的确立为其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交通运输工具的先进为其海外贸易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而“世界工厂”的优势为其向外输出商品提供了保障。

  【答案】 d

  6.【解析】殖民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密切各地联系,促进世界市场形成。它给殖民地带来灾难,但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d容易排除。

  【答案】 c

  7.【解析】19世纪的欧洲,促使家庭职能即社会关系发生变化的因素应是工业革命. ④属于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变化。②容易理解。③要注意19世纪,工业革命开展,工厂代替成资本主义手工工场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答案】 a

  8.【解析】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理解。火车的出现冲击了原有封建的等级制度,使封建贵族特权出现动摇,社会关系出现了变化。故符合题意的是b。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9.【解析】解答本题主要是阅读材料,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信息进行归纳概括。第(1)问根据材料“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不难得出答案;第(2)问根据材料也不难得出答案;第(3)问由材料“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可以判断出“文明”是指资本主义;第(4)问首先由材料概括出原因,然后由此可以得出其核心是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答案】(1)用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手工作坊。(2)产生了近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出现了两者的对立。(3)资本主义。(4)生产工具的改进、交通的便利、商品价格的低廉。核心是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

  【高考真题再现】

  1.【解析】活字印刷术大约在15世纪已经传入西方,甲说法错误;来自学者著作的材料不一定就是真实的,他没有区分原始材料和第二手材料,丁同学说法也是不合理的;19世纪初,工业革命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印刷效率,“18xx年”和“报纸在一个小时内就印刷完毕”,只有工业革命时代才能做到,丙同学的说话是合理的。

  【答案】  c

  2.【解析】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工业革命”、“19世纪上半期”、“社会问题”等有效信息限定词。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a、b、c项发生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之前,排除 正确选项为d。

  【答案】 d

  3.【解析】考查学生对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的识记。蒸汽机车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内燃机车、电力机车、汽车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

  【答案】 a

工业革命 篇11

  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与影响。

  难点:理解垄断组织出现的必然性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课前自主学习

  1.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了许多发明,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 、 、 、 。

  2.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生产结构的变化, 工业取代 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

  3.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家放弃了传统的 原则,推动 产生。

  4. ,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 最终建立。

  课堂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情景激疑

  19世纪下半叶,在英、德、美等几个工业发达的国家开始出现新一轮技术革新热潮。在这次技术革新中最突出的成就是电的发明和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因为有了电力这种高效、便捷的能源作为动力,达到了空前的广度和深度,给人类文明带来深刻的影响。这是18世纪的蒸汽动力望尘莫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有哪些特点?

  知识归纳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条件

  (1)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科学的繁荣,科学家不断进行科学探究并把研究成果应用于工业生产。

  (2)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使工业革命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即第二次工业革命。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概况

  (1)电的广泛使用

  ①电的最早应用:19世纪三四十年代科学家已经知道电的存在,并发明了有线电报。但是,电力未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②发电机、电动机和发电厂的出现:

  a.1866年,德意志人西门子研制成功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与此同时,电动机也制造出来。

  b.不久,出现了集中供电的发电厂,输变电技术也日益完善。

  ③电器产品(电灯、电车、电话和电影放映机等)纷纷涌现,人类由此进入了“电气时代”。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①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问世。不久,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也研制成功。内燃机很快被应用于工业生产。

  ②人们在用内燃机驱动火车和轮船的同时,还研制出了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

  (3)化工技术的发展

  科学家们从煤和石油等原材料中,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制成染料、化肥等多种化工合成材料,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4)钢铁工业的进步

  ①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由于炼钢技术的改进,钢产量大幅度提高。

  ②在制造业和建筑业中,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钢材取代原来的木材和铁。

  【例1】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原因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是    (  )

  a.工艺技术的提高    b.自然科学研究的重大进步

  c.市场需求的扩大    d.资本家资金更加雄厚

  【变式题】单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的,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可以说已经开始了。”这里所说的“科学时代”是指    (    )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的开辟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知识点二垄断组织的出现

  情景激疑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在一些新兴工业和钢铁等工业中产生了垄断组织。垄断组织的形成产生了哪些影响?

  知识归纳

  1.垄断组织出现的背景

  (1)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诞生了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纺织、钢铁及造船等传统工业部门也取得巨大进步。

  (2)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生产规模大,资本需求日益庞大,生产的社会化趋势日趋加强。

  (3)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更多的利润,资产阶级着手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调整生产组织形式。

  2.垄断组织的形成

  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中,一些大企业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资产阶级一贯倡导的自由竞争原则,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垄断组织。

  3.垄断组织形成的影响

  (1)垄断组织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适应了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

  (2)垄断渗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方面,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例2】垄断组织的出现,从根本上说    (  )

  a.它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b.它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c.它根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d.它确立了新型的国际关系体系

  【变式题2】  19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经济发生重大变化,其特征是    (  )

  a.政府大力干预经济    b.垄断组织控制生产和销售

  c.跨国公司纷纷成立    d.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知识点三世界市场的发展

  情景激疑

  新航路的开辟,人类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世界经济开始逐渐连为一个统一市场。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世界市场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知识归纳

  1.世界市场发展的原因

  (1)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多个国家和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同时展开,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许多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2.世界市场发展的表现

  (1)1870年以后的三十多年间,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

  (2)亚、非、拉等地区的非工业国家生产的粮食和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生产的工业品则销往全世界,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3.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亚、非、拉等广大地区基本上都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2)资本主义国家在输出商品、掠夺原料的同时,直接向殖民地半殖民地输出资本;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了艰难的发展历程,以欧美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例3】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表现包括    (    )

  ①工业革命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基础

  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力量大为增强,形成了世界市场

  ③西方列强加强对外扩张,控制了世界大部分地区

  ④亚洲国家都成为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地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变式题3】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因素不包括    (    )

  a.殖民活动的开展       b.国际贸易的扩展

  c.民族主义的兴起       d.交通运输的发展

  巩固测试

  1.19世纪晚期开始利用的新能源有    (    )

  ①石油②煤③电力④原子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③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包括    (    )

  ①火车②电灯③计算机④电话⑤无线电报

  a.②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⑤

  3.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主要是源于(    )

  a.内燃机的发明           b.发电机的问世 

  c.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d.垄断组织的产生

  4.垄断组织出现的直接原因在于            (    )

  a.资本和生产的高度集中    b.资本主义工业充分发展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d.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5.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是    (    )

  a.亚非拉地区的工业飞速发展          b.促成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d.世界贸易中心开始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6.垄断组织的出现从本质上看是     (     )

  a.资本主义腐朽性的表现    

  b.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规律的体现 

  c.垄断资本家寄生性的加强  

  d.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表现

  7.下列对垄断组织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

  a.是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产物

  b.内部仍是自由竞争  

  c.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首先出现在一些新兴工业部门

  8.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同点是    (     )

  a.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    b.以科学实验成果为先导  

  c.源于技术土人的实践经验     d.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

  9.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资本主义是社会的进步,这主要是指(    )

  a.提高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能力   b.使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c.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d.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10.阅读材料:

  材料一: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由传统农业社会进入现代工业社会,人类历史实现了从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的重大跨越,开始了工业文明的全球扩张。

  材料二:“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民众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处处给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赞:“我看到这列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

  ――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

  材料三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回答两次工业革命的有关问题:

  (1)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分别是什么?

  (2)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哪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各举两例)?

  (3)两次工业革命中交通工具的变革有哪些重大发明(各举两例)?

  (4)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交通运输工具不断改进对社会发展有何作用?

工业革命 篇12

  【学习目标】 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2.探讨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知识梳理】 1.条件

  (1)欧美各国科学家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 (2)19世纪中后期,科学家把科学________应用于________。 2.成就及表现 

  成就

  表现       的广泛使用发电机、电动机、发电厂、以及电灯、电话等       的创制使用内燃机问世;汽车和飞机研制成功       的发展从煤和石油中提炼出      ,制成多种化学合成材料       的进步在制造业和建筑业中,人们使用      取代原来的木材和铁 3.影响 (1)工业部门:诞生了电力工业________和汽车工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 (2)生产结构:促成了________结构的巨大变化,________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3)生产组织形式:在________和钢铁工业形成了________。 (4)世界体系:推动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________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①原因:________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新型交通工具和________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商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 ②表现:世界________增长了三倍左右;亚非拉________生产的粮食和原料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的产品销往全世界,________日益明显。 ③影响:列强掀起了________的狂潮;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基础练习】 1. 18xx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包括(  ) a.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             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 c.蒸汽锤、铁路设备                 d.电话机、水利纺纱机  2.1889年,第四届世界博览会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为迎接这次经济盛会,巴黎修建了300米高的埃菲尔铁塔作为新的标志性建筑。下列关于这次盛会与埃菲尔铁塔的表述,正确的有 (    ) ①铁塔上可能采用电灯照明技术   ②展品中有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 ③看到巴黎上空有飞机在飞行  ④采用电话进行联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兴起,其中包括(    )  ①汽车工业       ②钢铁工业     ③纺织工业      ④石油化工业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下列表述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史实不符的是(    ) a.汽船的发明改变了水上运输的状况    b.发电机的问世使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 c. 无线电报的出现增强了各国的联系   d.内燃机的创制推动了石化工业的发展 5.某报纸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这则消息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化学工业发展迅速                   b.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 c.垄断组织不断扩大并占主导地位       d.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 【互动探究】 1.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影响? 2.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怎样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的?市场的确立表现在哪里? 3.讨论:两次工业革命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

  标志

  主要特点

  生产力

  动力

  能源

  新兴工业部门

  经济结构

  交通工具

  生产组织形式

  主要经济侵略方式

  世界市场

  发明者

  成果

  开展的国家

  产业部门

  影响

  总结

  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过程

  原因

  主导国家

  1

  2

  3

  4

  【效果检测】 1.以下有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分析说明,正确的是(   ) ①科研成果运用于生产,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是其重要条件  ②电的广泛使用是其显著成就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形成垄断组织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许多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大大加强世界各地的联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威尔金斯于1840年成为曼彻斯特一家纺织工厂的工厂主。下列叙述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他的工厂事业以蒸汽为动力的纺纱机     b.他能够坐火车上下班 c.他的车间里使用电灯照明               d.有时他到伦敦乘汽船在泰晤士河观光游览 3.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下列发明中,属于后者的是(   ) ①蒸汽机         ②汽车           ③骡机            ④电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表一:美国钢铁业统计表 

  年份

  1870

  1900

  企业总数(个)

  808

  669

  工人总数(个)

  78000

  27

  产量(吨)

  3xx00

  29500000

  投资额(美元)

  121000000

  590000000 表一所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 a.行业竞争激烈                    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c.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d.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 5.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美国经济的崛起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工业革命在欧洲扩散 6.历史学家罗荣渠指出:“英国发展的领先地位是17、18两个世纪中逐步形成的。”促成英国这一“领先地位”的因素不包括(   ) a.海外市场的形成                  b.垄断组织的出现                  c.圈地运动的推进                  d.民主制度的确立 【参考资料】 1.对比中西方近代历史,我们的头脑中不由地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type="#_x0000_t75">

  画面一:当雍正皇帝颁布“抑商手谕”,乾隆天子津津乐道于自己的 “十全大武功” 时,英国的查理一世和法国的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十倍的绝望与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type="#_x0000_t75">

  画面二: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 

  画面三:当两鬓飞雪的范进士子因中举登科而神经错乱时,牛顿正在通过自制的反射望远镜,关注着宇宙间的行星运动规律。 2.近代前夜的危机──明清之际的中国在哪些方面已经显露出危机? 

  中国

  西方

  政治

  封建制度顶峰

  开始资产阶级革命

  经济

  农耕经济繁荣

  完成近代工业国转变

  对外关系

  闭关锁国

  越洋抢滩,海外殖民

  思想文化

  鄙薄科技,文化专制

  重视科技,思想解放 参考答案: 【基础练习】 1.c 2.b 3.d 4.a 5.c 【效果检测】 1.d 2.c 3.c 4.b 5.a 6.b

工业革命 篇1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或掌握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和重要发明及进程,掌握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条件和工业革命的影响,领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分析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提高材料解析能力;分析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启发式谈话法,问题探究法:层层设疑,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地理解知识。联系比较法:构建知识体系,突出事物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使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正确认识工业文明的成就与代价,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联系中国历史深刻理解科技兴国,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原因、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应教学资料。

  三、教学设计

  视频导入

  师:先请大家看《英国工业革命》视频,然后概述它讲了哪些内容。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多媒体本课教学的主要内容和程序)

  新课教学

  一、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条件

  师:阅读教材第一自然段结合视频材料和历史纵横,归纳工业革命首先产生英国的条件,并说出这些条件是如何获得的?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一方面,扫除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促使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工业革命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后,也必须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才能巩固自己的统治基础,所以,在英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所需要的一切条件都因为有了资产阶级的政权而得到了保证。因此,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既是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前提,也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英国社会的稳定,也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雄厚的资金,丰富的资源,充足的劳动力,手工工场生产技术的不断积累,日益扩大的海外市场既是工业革命进行的条件,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那么这五个条件到底是如何获取的呢?

  师:英国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广阔的殖民地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丰富的原料,殖民掠夺也积累了雄厚的资金。血腥的圈地运动迫使广大农民离开土地,为工业提供了劳动力,也扩大了国内市场;同时形成了大片土地,便于采用新技术,促进农牧业的发展,为工业提供大量原料,也积累了资金。这两个前提,五个条件是不光是分析工业革命开展的因素,同时也是今后分析资本主义发展的金钥匙。不管是分析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迅速的原因,还是缓慢的原因都从这些因素入手就能做出准确全面的分析。

  问:哪个因素是促使工业革命产生的直接原因呢?(学生如果答不出来,就多媒体显示《共产党宣言》中的材料来帮助学生理解。《共产党宣言》中写道:“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生答后师说:英国通过殖民扩张成为“日不落”殖民帝国,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产品供不应求,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促使人们进行技术革新,提高生产率,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业革命应运而生。

  二、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发明和革新创造

  师:工业革命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后来冶金、采煤等其他领域也纷纷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发明和革新创造有哪些呢?

  1733年英国人凯伊发明了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的速度,棉纱供不应求,人们开始想方设法提高纱产量,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次能纺出很多根线的珍妮纺织机,成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后来在纺织领域又相继有了一系列的发明创造,1769年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骡机,1785年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同年瓦特又改良了蒸汽机,瓦特蒸汽机是一个在工业革命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明。请大家阅读教材思考:瓦特蒸汽机相对纺织领域的主要发明有什么优点?它的出现的有何重大意义?

  生答后师说:水力动力要求水资源丰富,高山峡谷落差大,且受枯水季节限制。蒸汽机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摆脱了自然条件限制,能广泛使用。从此,工业分布由分散走向集中,而且动力强大,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将人类推入蒸汽时代。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产品的猛增和原料的需求,对交通运输的革新提上了日程。1807年美国的富尔顿发明了轮船,1814年英国的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检测一下工业革命主要成就的掌握情况。请说出内容项中主要发明的名称。再看国别项,有什么特点呢?生答后老师说:工业革命的重要成果主要来源英国,几乎没有突破一国范围,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一个重要的特点。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和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1、简述英国工业革命的扩展情况和完成时间。

  2、结合补充材料一,归纳工业革命的影响。(提示从技术革命和社会革命两方面考虑)

  材料一 《共产党宣言》中写道:“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3、结合补充材料二,思考为什么说工业革命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有哪些影响?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它所带来的机器大工业为把国际交流推向全球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为全球各地区、各国和各民族的沟通和未来全球一体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蒸汽机的发明,汽船的航运,铁路的畅通,是国家间民族间交流所不可或缺的基本技术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它为国际交流提供了经济前提。随着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获得迅猛发展,廉价的、新奇的、优质的商品成为打开别国门户,换回工业原料的利炮,由此初步形成了世界市场。

  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逐题归纳总结。(工业革命的扩展情况.、工业革命的影响.)

  问:世界市场是如何逐步形成的呢?(引导学生回忆世界市场产生发展情况)新航路开辟后,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进一步拓展了世界市场,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探讨工业革命促成了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原因时,引导学生从生产力发展的必需性,殖民扩张实力增强,新交通工具出现,工业品强大的攻击性等方面考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归纳原因:机器大工业生产急需拓展世界市场;实力空前增强,大肆扩张,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新交通工具出现密切了世界的联系;价廉物美的商品成为打开别国门户,换回工业品的利炮。

  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的影响,要强调从对殖民国家,殖民地国家和世界联系影响三方面考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资本主义国家攫取利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灾难,破坏了落后的社会制度,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有利于社会进步;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联系。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分析事件影响,应从作用的多个对象考虑。就某一对象也不能一言概之,应一分为二的分析,如对殖民地而言既要看到破坏性,也要指出建设性。

  四、本课总结: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工业革命以英国为中心,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问世标志工业革命开始,1885年瓦特蒸汽机问世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推广,将人类推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中期,英法美相继完成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五、拓展延伸: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带来了深重灾难的同时,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1840年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的同时,发动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那么,工业革命对中国到底产生了哪些影响呢?请大家分组讨论下面问题。

  1、1853年,马克思在论述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时说:“英国在印度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

  读后思考:(1)材料中所指“破坏性使命”和“建设性使命”分别指什么?

  (2)请以中国为例,加以说明。

  2、同光中兴时兴办了近代企业,为什么第一次科技革命在中国也没有得到发展?说明了什么?获得什么启示?

  课后探究:如何全面地评价工业革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如何保护自然

工业革命 篇14

  第9课   英国工业革命

  〔教学目标〕

  1 知道工业革命进程中的重大发明,理解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和影响。

  2 阅读分析图片、文字资料,逐步掌握史料分析的基本方法。

  3 分析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积极、消极影响,逐步形成辨证分析事物的方法。反思工业革命的负面影响,养成关注社会的人文情怀。

  〔重点与难点〕

  重点:工业革命的影响及评价

  难点:工业革命爆发的条件

  说明:

  1. 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初中已有涉及,高中阶段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已具备一定基础,探讨工业革命这一本身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极具深刻影响的历史事件极其必要。

  2.学生对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较难形成完整概念

  〔教学设计〕

  1 、导入新课

  运用1851年伦敦世博会视频资料,导言:

  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在伦敦召开,它向世人展示了工业革命的成果、工业革命的伟大。英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工业革命引领着英国走向现代化,引领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

  运用1851年伦敦世博会视频资料,联系英国工业革命的史实,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形象生动地展现工业革命的伟大成果及革命性影响:引领人类进入工业社会,点出本单元主题――工业社会的来临。

  2、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

  教师提出一个总的问题: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然后通过图片资料、课文文字资料的展示,层层设问,分析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

  (1)教师出示材料一,请学生朗读,提问:《垄断法》的推行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到来产生什么作用?

  (2)教师出示漫画一、二、图片一,材料二(学生朗读),启发学生概括工业革命发生的可能条件。

  (3)教师对英国工业爆发的必然性进行小结。

  本环节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爆发的前提条件,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的历史必然性。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是在资本主义经济获得较大发展基础上的技术革新。引导学生掌握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政治前提、可能性(资金 劳动力 市场  劳动分工和技术条件)和必要

  性(市场)诸要素考虑问题。这些前提和条件是当时其他国家所不曾具备的。同时培养学生从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的探究能力。

  (1) 第一问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资产阶级政权建立对促进工业革命的作用。1688年光荣革命后建立的资本主义君主立宪政府积极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策,尤其是《垄断法》的推行,建立创新的激励机制,有力地促进了生产技术的革新,从而为工业革命提供政治前提。这种机制也为英国社会的进步起到深远的影响。

  (2)漫画、图片和文字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发生的可能条件:圈地运动中的失地农民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自由劳动力,通过海外殖民和奴隶贸易,积聚资本、开辟国外市场。手工工场的发达表现在实现精细的分工、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熟练工人的养成。发达的劳动分工是“劳动生产力最伟大的进步”(亚当斯密),使机器的发明成为可能,熟练工人则凭借丰富的经验成为机器的发明和使用者。这样,发达的手工工场为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分工和技术条件。

  (3)18世纪英国的殖民霸主地位使它拥有了广阔世界市场,手工生产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而市场所蕴含的巨大经济利益极大激发技术革新的热潮,这成为工业革命强大的经济驱动力。这些前提和条件是当时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所以,在这些多种因素的合力推动下,一场技术革命首先在英国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它表面平静,但威力绝不逊色于任何一次大革命。

  3工业革命的进程。

  本教学环节包括:工业革命的含义、进程、扩展。

  (1)教师通过对材料三的分析,引导学生概括工业革命的含义。

  (2)在学生初中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教师设计问题,采用“讲议”结合的方法,简述工业革命进程,重点分析技术革新各环节的相互推动作用。

  (1)工业革命的含义:工业革命实现了手工劳动向机器大生产的转变,手工工场向现代工厂制的转变。(两个转变―生产方式、生产组织形式)。同时培养学生分析文字资料的能力。

  (2)工业革命进程。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发展的各个环节是互动的。深刻理解工业革命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具体步骤如下:

  教师先概述工业革命的开始:工业革命是手工生产向机器大生产的转变,开始的标志是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在英国,首先发生在棉纺织业。棉纺织业是新兴行业,较少受旧的行规的束缚;它是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利润高。1764年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手摇珍妮纺纱机,标志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开始,时间是18世纪60年代。钟表匠阿克莱特建立第一个水力纺纱厂标志现代工厂的诞生。同时,“水力”解放了“人手”,但受制于自然,技术革新要求解决机器的动力问题。

  教师提问:万能蒸汽机是怎样研制成功?瓦特的研制与珍妮机的发明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回答:珍妮机的发明依靠的是工匠的经验,格拉斯哥大学仪器修理工使瓦特具备了实践经验,牛顿则给予了科学知识、格拉斯哥大学教授布莱克提供直接的理论帮助。在人类长期生产过程中,一直遵循:生产中积累经验,从经验中发明技术,从技术中产生科学。万能蒸汽机的的研制是科学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转化为生产力的结果。它适用于各种生产工厂,效率高,运行安全可靠,称为“万能蒸汽机”

  教师概述工业革命的发展、完成:蒸汽机的推广需要强大的能源和坚固的金属材料,这推动了煤炭业和钢铁业的发展。工业生产的发展又需要解决运输问题,蒸汽汽船的使用 ,蒸汽机车的发明,铁路的兴建加快工业化的进程。工业革命的进程是是各种技术革新的传动到互动的过程,最终实现生产的机械化。19世纪中叶,英国建成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为核心的现代工业体系。标志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完成。

  (3)教师运用地图,略述工业革命在欧美的扩展。

  (4)教师出示材料四:提问:“分工、水力、蒸汽力”这三个伟大杠杆“伟大”在哪里?

  引导学生得出:分工―机器发明成为可能;水力―解放人力;蒸汽力---摆脱自然的制约这是人类认识、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工业革命所产生的雷霆万钧版的力量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生产方式。

  4、工业革命的影响

  (1)教师运用图片二、三、四、五、六、资料五:引导学生概括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史料能力,形成论从史出的观念。

  (2)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探讨:评价工业革命的影响。帮助学生形成辨证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教师在分析工业文明所带来的消极后果时,联系xx年上海世博会主题、会徽,引导学生反思。

  本环节教育让学生认识工业革命的影响:

  积极方面――对人类社会:创造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生产力,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对英国:称为“世界工厂”,奠定19世纪称霸世界的物质基础;引起产业结构、阶级结构的变化,加速城市化,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城市化,生活质量总体提高。

  消极方面――城市发展带来新的社会问题

  工业革命在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同时,也带了新的社会问题。今天人类认识到,人类文明的进步不仅仅是生产力的进步,还应是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社会的公平公正,和谐发展。

  5 小结

  (1)教师出示结构式板书,简单概括。

  (2)在此基础上,请学生概括工业革命完整概念

  (3)教师发表结束语  

  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展示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伟大成果,即将于xx年召开的上海世

  博会所宣扬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表明,经历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人类终于认识到:人类文明的进步不仅仅是生产力的进步,还应是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社会的公平公正和谐发展。

  〔资料附录〕

  材料一   早在1624年,英国议会就已经颁布《垄断法》,为新产品的第一个发明人授予专利证书,提供不超过xx年的独占保护。据统计,到1851年为止,英国总共颁发了13023项专利,有力地促进和保护了个人的发明积极性。

  ――高中历史第四分册 38页

  漫画一 (选自网络)                 漫画二  (选自网络)

  图片一  (根据教材地图册编制)

  材料二

  英国手工工场里已实现了精细的分工。如每织一尺布,平均需要14道工序;生产一枚小小的胸针,需要经过18道工序的操作。把生产过程分解为一系列反复操作的环节,使运用机器来代替手工劳动成为可能。

  同时,精细的分工,使工人长期从事某一工序的工作,因而具有了某种特长,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人和机械师,他们已经具备发明机器和使用机器的能力。

  ――高中历史第四分册39页

  材料三

  “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蒸汽核心的工具机把工厂手工业变成现代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                 

  ――恩格斯《反杜林论》

  材料四

  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汽力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的杠杆。   

  ――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图片二(根据王荣堂主编《世界近代史》资料制作)

  图片三(选自教材地图册) 

  图片四(选自人教版教材)            图片五 (选自初中历史教材)

  材料五:1760―1851年英国城市规模发展简表

  5万――10万人 10万人以上

  1760年 1个 0个

  1851年 13个 7个

  ――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板书设计〕

  〔训练设计〕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是一个小国,位居欧洲西北角,北海之中,面积24.4万平方公里,目前人口不到6000万。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英国一直处在世界文明的边缘,被动跟随西欧文明的主体。但近代以后,英国迅速崛起,从一个偏远的岛国变为欧洲的强国,再变为世界大国,最后成为首屈一指的世界最强国.

  ――钱乘旦《资本主义体系下的“世界强国”问题》

  (1)“近代以后,英国迅速崛起”的政治、经济因素主要指的是什么?

  (2)这些因素是怎样推动英国“从一个偏远的岛国变为欧洲的强国,再变为世界大国,最后成为首屈一指的世界最强国”的?

  参考答案:(1)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

  (2)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在英国确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政体,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条件;工业革命则成就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强国。这两点是促成英国强国地位的主要因素。

  [课件]

  见附件。

工业革命 篇15

  课题: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

  【探究与点拨】一.蒸汽时代的到来--第一次工业革命1.工业革命兴起的前提和条件:                                                                                                                                        2.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主要表现

  主要成就及意义

  时间

  国家

  发明者

  发明

  意义生产领域18世纪60年代英国大大提高了                           的功效。英国英国棉纺织业的各个生产部门实现了                。在       业和       业,也出现了重大技术发明大大提高了                          动力突破影响最深远的技术变革成就是                                                                     人类由此进入“             ”交通领域在海上交通方面,                                                         它对加强                             起到了重要作用。18xx年,                                                    人类进入了“              ”3.完成:                                                                                                        4.工业革命的扩展:欧美国家纷纷效仿,                                                                                                         5.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进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1.开始时间:                                             2.国家:                                                     3.最突出的特点:                                                                                                         4.主要成就:①                                                                                                                                                            ②                                                    ③                                                    ④                                                    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三.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1. 工厂时代:(1)出现时间:                                     (2)特点:                                                                                                                                                         2.大企业时代(1)时间:                                                   (2)原因:                                                (3)著名大企业:                                 (4)特点:                                                                                                                                           四.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1. 时间:                                                  2.方式:(1)国际贸易:                                            (2)资本输出:                                            (3)武力威逼:                                            3、影响:                                                                                                      1.结合教材及所学知识,想一想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同一时期的中国为什么没有发生工业革命?2.思考工业革命各项成就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3.结合教材,找一找第二次工业革命还有哪些新特点?

  【重难点解析】

  1.手工工场与工厂的比较:

  (1)相似点:

  ①都是资本主义不同时期的生产组织形式,因而都是以雇佣工人的劳动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大生产。

  ②都采用分工协作的方式提高生产率。

  (2)不同点:

  ①手工工场以手工操作为主,而工厂主要运用机器大生产(本质区别)。

  ②手工工场的工人往往是在较分散的状态下生产,而工厂的工人则相对集中。    通过上述可见,工厂比手工工场更能提高劳动生产率。2.两次工业革命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1)第一次工业革命:①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受外国在华企业的诱导,中国近代工业产生(或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或中国资本主义产生)。③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技。  (2)第二次工业革命:①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③中国人掀起救亡图存运动的高潮(或答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3. 概括归纳世界市场形成过程:(1)16至18世纪中期,在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下,世界市场开始形成。(2)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初步形成。(3)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因素中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b.圈地运动的进一步进行c.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     d.生产技术的不断积累2.瓦特制成的“万能蒸汽机”对工业革命的最大影响是a.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b.促进了英国重工业的发展c.标志着英国工厂制度的确立 d.使机械化生产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3.英国工业革命中普遍出现了一种 “由需求导致发明”的模式,这一模式最早体现在a.毛纺织业的发展中 b.棉纺织业的发展中c.蒸汽机的发展中   d.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中4.18xx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包括a.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   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c.蒸汽锤、铁路设备       d.电话机、水力织布机5.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突出的特点是a.以重工业为中心    b.科学技术和生产紧密结合c.范围更加广泛      d.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6.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  c.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        d.电话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7.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技术方面的最突出成就是a.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b.汽车的发明 c.飞机研制成功         d.电力取代蒸汽动力广泛应用于生产8.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包括①交通运输业②机器制造业③汽车工业④电力工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9.工业时代到来的标志是a.蒸汽机的发明使用    b.电力的发明和使用 c.工厂制度的建立      d.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飞跃10.工业革命最深远的影响是 a.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b.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c.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使世界市场的形成d.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二.非选择题11.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恩格斯说:“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成了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工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材料二: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也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这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说明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2)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关系的变化。(3)材料二中说的“文明”是指什么?(4)材料二分析的资本主义统治世界的原因是什么?其核心是什么?

  【总结与反思】

  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b

  c

  b

  b

  d

  d

  d

  c11.(1)核心内容:用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手工作坊。(2)社会关系变化:产生了近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出现了两者的对立。(3)文明:资本主义。(4)原因:生产工具的改进、交通的便利、商品价格的低廉。核心: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先进。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type="#_x0000_t75">

工业革命 篇16

  历史:4.1《第二次工业革命》复习教案

  自然科学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1870年后)

  (1)时间:19世纪70年代开始。

  (2)成就:

  ①电力广泛应用――最显著特点,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一系列的电气发明,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电动机问世,电灯、电车、电影相继问世,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②内燃机的创制及使用。以煤气、汽油、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诞生。汽车、内燃机车、远洋轮船和飞机等得到迅速发展。

  ③新通讯手段的发明。70年代,贝尔发明电话,90年代,马可尼试验无线电报成功,为迅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

  ④化学工业的建立。80年代起,科学家们开始从煤炭中提取氨和苯染料等化学产品,1867年,诺贝尔发明炸药,80年代改良了制造无烟火药的技术,塑料、人造纤维等开始投入生产和实际使用。

  ⑤推动就工业革命的发展

  ⑥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首先,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与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其次,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的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第三,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有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日本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它们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比较快。

  二、垄断组织形成

  (1)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

  ①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推动企业间竞争加剧,促进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②竞争中壮大了规模较大的企业之间,就产量、产品价格和市场范围达成协议,形成垄断组织。

  (2)影响:

  ①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需要,促进了生产发展。

  ②垄断资本家干涉国家政治经济生活;国家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者。

  ③垄断组织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④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工业革命 篇17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2)浪漫主义文学和艺术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3)浪漫主义文学和艺术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教学难点:

  (1)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2)浪漫主义文学和艺术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浪漫主义文学、音乐以及绘画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理解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历史图表法列出和归纳19世纪上半叶欧洲浪漫主义文学、音乐、绘画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以便于识记和掌握。

  充分使用历史联想法,在学习19世纪上半叶的文学、音乐、美术的相关内容的时候,一定要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其内容。

  运用阅读法、文献法找到相关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的介绍文献进行阅读和欣赏,从而对这一历史事件形成清晰的印象,便于理解和把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的了解,明白欧洲大陆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军队的影响与冲击之下;再加上工业革命的影响,人们为追求理想世界而产生了浪漫主义,从而培养学生的一重积极向上、敢于斗争的精神风貌。以人为本,进行人格、情感教育。

  【教学流程】

  新课导入:

  师:文学与艺术是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最绚烂多彩的部分,19世纪以后的文学、艺术则更是硕果累累,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本单元内容介绍的是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主要是西方的文学艺术。大家可以翻开课本专题八的导语部分,浏览一下。看完我们就来了解这个专题的课标,看它要求我们要掌握什么。

  投影:

  了解19世纪以来以拜伦的《唐璜》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文学、以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为代表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各自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影响。

  欣赏凡高和毕加索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以贝多芬的主要作品为例,理解19世纪以来的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了解影视艺术包括电影、电视产生与发展的历程,理解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师:其实,我们这个专题所要学习的内容主要可以分为四块内容:文学、音乐、美术

  和影视艺术 ,我们并不是要对他们进行专业分析。我们是历史课,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分析这些文学艺术成果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等等。

  新课教授:

  师:那今天我们所要了解的是19世纪初的带有浪漫色彩的文学与艺术,第一课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课题:一、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师:历史是文化的镜子,失去了历史的依托,文化也就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和光彩。因而我们在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音乐、艺术、的主要成就,要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下面我们看这课有哪些内容。

  投影:课题及子目内容

  师:有三个心灵的激荡,说的是文学。浪漫乐章说的是音乐,浪漫主义的狮子是绘画。

  一、心灵的激荡――浪漫主义文学

  师:“浪漫”这个词大家一定很喜欢。大家还记得我们专题六中也有讲到一个浪漫主义吗?请大家翻开课本p99,这里提到的浪漫主义是什么呢?它宣扬人的感情至上。其实我们今天所要讲的浪漫主义也正源于此。

  投影:

  1.浪漫主义的含义:18世纪末19世纪初,普遍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宣扬人的情感至上,追求个性的张扬。

  师:我们今天要品味到的浪漫主义,是揭露现实的黑暗,号召人民向着理想而斗争的浪漫。它强调理想,追求自由,因为一切文学艺术都是社会的反映。

  因此,这种浪漫主义诞生也有着其特有的时代背景。

  投影:2.背景

  (1)政治:法国大革命震荡了整个欧洲

  师:1789年爆发了震撼欧洲的法国大革命。这次革命推翻了统治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开辟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时期,欧洲各国的民族民主运动迅速发展。

  投影:

  (2)经济: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欧洲迅速延伸

  师: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世界处在剧烈的变革与震荡之中,这对19世纪的文学进程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投影:

  (3)思想:启蒙思想家所宣扬的“理性王国”失去了实现的可能

  师:法国大革命胜利后确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像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妙,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也没有实现,因而引起人们的失望和强烈不满,于是反映人们对现实不满、进而追求新的理想的浪漫主义潮流应运而生。

  3.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师:大家看课本p126―127,书中给我们列举了一些作家。

  投影:英国:拜伦、雪莱和济慈

  法国:雨果

  俄国:普希金

  德国:霍夫曼、海涅

  师:浪漫主义文学发韧于德国,欧洲各国都有积极的成果,而以英法两国成就最高。首先我们来了解英国。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诗歌,杰出代表是拜伦。

  (1)拜伦

  投影:代表作、特色

  师:他的代表作品有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和《唐璜》。

  他的作品特色是: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什么是“拜伦式英雄”呢?课本p126的最后一段第三行就有告诉我们。那是因为他们孤傲、狂热、浪漫,却充满了反抗精神。

  而《唐璜》是拜伦最著名的一部诗体长篇小说。

  投影:

  《唐璜》通过诗歌的主人公唐璜在欧洲各地的旅行经历,恋爱和冒险的经历,揭示了当时的时代黑影、丑恶、虚伪,向人们展示了当时欧洲社会现实的广阔图景,同时对现实的不满,也使诗人的诗中充满了讽刺、愤怒和战斗性。

  师:我们看《唐璜》中的某些诗句,全班一起朗读,希望大家大家带着感情去读。

  投影:

  伦敦的市民啊,巴黎的市民啊!

  想一想,战争是一种怎样的神圣的消遣?

  ……

  不论那巨大的蝗虫,如何地 “毁灭”糟蹋你们碧绿的田野,吃尽你们的庄稼。

  面目狰狞的灾荒决不会临近帝王----

  虽然爱尔兰饿得慌,乔治王却体重二百八十磅。

  师:大家想想,拜伦在这里想表达什么呢?

  答:……

  师::在这里,他说出了欧洲反动势力进行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他说,战争是一种怎样的神圣的消遣?这是一种讽刺的说法。蝗虫,“毁灭地糟蹋你们碧绿的田野,吃尽你们的庄稼,爱尔兰人饿得慌,而乔治王却体重二百八十磅。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于是,他面对人民所受的痛苦,他号召人民要进行斗争。

  事实上,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还积极参加殖民革命,号召人民要进行革命。

  过渡: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人物是拜伦,那么同样具有突出成就的法国是以谁为代表的呢?

  答:……

  (2)雨果

  <1>代表作品:《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投影:代表作品

  师:对,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他创作出数量惊人的诗歌、戏剧、小说、文艺理论著作。

  1831年,他完成了著名的浪漫主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它以离奇、紧张的故事情节,鲜明夸张的人物、绚烂多彩的场面和浓郁的抒情气氛而成为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作。1862年,雨果又完成著名的长篇小说《悲惨世界》。

  师:英国和法国我们都讲完了,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投影:

  <2>特点:(1)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寻理想世界

  师:浪漫主义文学作品表现出对社会现状的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寻理想世界,而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

  投影:(2)各国发展水平存在差异,英法两国成就最高

  师:由于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以英法最快,而文化也是如此。

  过渡:从我们了解的这些作品来看,浪漫主义文学直指当时的欧洲社会种种黑暗、丑恶、虚伪的现象,奏响了为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斗争的战歌,文学家为这战歌写出了词,音乐家为这战歌谱写了曲。

  二、浪漫乐章

  浪漫主义音乐主要是音乐与文学相结合,从文学中去寻找题材,作曲家从文学作品中获得灵感。因此,音乐的浪漫主义比文学中的浪漫主义晚了数十年。这一时期有许多著名的音乐家。

  师: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这一时期欧洲浪漫主义音乐代表人物有哪些及他们有哪些代表作品。

  1、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师:请同学们先看课本p127―128,然后回答问题。

  投影:

  合作学习:欧洲浪漫主义音乐代表人物有哪些?代表作品是什么?

  师:我请一位同学来告诉我答案。

  答:……

  师:很好。下面我们来重点了解贝多芬,一同感受贝多芬。

  (1)贝多芬

  投影:【感受贝多芬】贝多芬(1770―1827),诞生于德意志波恩市一个音乐世家,是西方世界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乐圣”),他的作品集古典主义音乐之大成,开浪漫主义音乐之先声。

  18xx年以后,他的耳疾日益严重,以致18xx年以后最终失聪,他非常痛苦,一度想自杀,但他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耳聋带来的巨大困难,创作了大量不朽的音乐作品,以此来同命运抗争。

  师:他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

  师:那你们知道他有哪些作品吗?

  答:……

  投影:<1>贝多芬代表作品及特色:

  早期:《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

  师:贝多芬一生中写的九部交响曲是他最辉煌和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他的作品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作品都以英雄为专题,激励人们与命运斗争。

  大家知道《第三交响曲》为什么又称《英雄交响曲》吗?

  投影:《第三交响曲》原名《英雄交响曲》,创作于18xx年,它的标题是《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简称《英雄交响曲》,原稿上的标题是《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是应法国驻维也纳大使的邀请为拿破仑写的。但当贝多芬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时,十分失望,愤然撕去标题页,改成了现在的曲名。

  师:贝多芬以此来向人们展现了他对拿破仑称帝的抗争精神。很明显的,我们可以看出他前期的作品充满时代精神,蕴涵革命力量。

  投影:艺术特色:充满时代精神,蕴涵革命力量

  师:而后期的作品则开始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更多地描绘自然美景和人的心灵,如后期作品有:《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 。

  投影:后期:《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

  这也许也跟人本身的心态有关。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往往会更有拼劲,而到了晚年,大多希望过平静的生活,因此也会更倾向于和谐。也正因为这样,他后期的作品才会更多描绘自然美景和人的心灵。《第九交响曲》 也成为“音乐文学上最伟大的杰作” 。

  师:贝多芬有如此的成就,可是他的一生却是相当坎坷的。

  投影:

  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

  师:我们看这是贝多芬的助听器。

  投影:贝多芬的助听器

  师: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对我们而言,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况?难以想象他还能为后人创作那么多优秀作品。可见他对生活的态度是何等的积极向上。那么我们呢?是不是更应该对生活充满信心,积极的面对未来的生活呢?

  答:……

  投影:

  贝多芬代表作品及特色

  师: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过渡: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诉诸于阅读,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诉诸于听觉,美术是感观的艺术,诉诸于视觉,浪漫主义之风吹向文学、音乐,也吹向了画坛。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学第三子目――浪漫主义的狮子,这部分实际是在介绍19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美术的发展。

  现在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把这个子目的内容看完,然后完成屏幕上的表格。

  师:我请一个同学来告诉我答案。

  生:……

  投影:表格

  师:下面我们看这幅图――《自由引导人民》,可他还有一个名字,谁会知道?

  生:他还有一个名字叫《1830年7有28日》。

  师:这是画家德拉克洛瓦所作的。从他的作品的另一个名称和这幅图硝烟弥漫的战斗场面,我们很显然就知道,画家这幅画就是取材于1830年法国人民为推翻波旁王朝而进行的“七月革命”。

  师:整幅画场面气势磅礴,用生动的人物造型,丰富炽烈的色彩烘托出一种斗志昂扬的气氛。德拉克的作品荡气回肠,富于激情,而他本人被称为“浪漫主义狮子”。

  总结:经过我们对文学、美术、音乐的了解,我们对工业革命时期的浪漫情怀已有所了解,那我问大家,我要把这内容概括起来,用什么方法较好呢?

  投影:图表

  师:大家来完成图表。

  (下节课我再提问大家。)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工业革命(通用17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