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教案(通用14篇)
《洋务运动》教案 篇1
第1课 洋务运动 教案
【课标要求】
掌握以及洋务运动兴起的目的、时间、代表人物洋务运动中兴办的军用、民用工业;通过讲述洋务运动的一些史实,评价洋务运动。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和目的;记住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和代表人物;了解洋务运动主要内容;掌握洋务运动中兴办的军用、民用工业;说出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和目的,培养学生从已学过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关信息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通过组织课堂辩论,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论的能力和创新思维、敏捷答辩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洋务运动,使学生了解世界走向中国,中国融入世界的近代化进程,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通过评价洋务运动历史地位的辩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科学价值观念,人文价值观念和人类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吸取洋务运动留下的历史经验教训。
【重点难点】
一、重点: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二、难点:如何组织好课堂辩论
【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问题探究法多法结合。
【教具(媒体)】计算机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课件播放记录片《鸦片战争》和《黄海战役》片段,教师引导过渡)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这两场战役中清军使用的武器和舰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学生回答,教师继续引导)为什么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清军的装备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一向夜郎自大的清朝统治者为什么会一反常态,运用西方的军事装备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新课题的学习. (出示课题《洋务运动》)
学习新课:
教师先解释什么是洋务运动? (出示课件: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90年代清朝内部一些开明的官僚掀起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一场自救运动)这些开明的官僚在当时被称为洋务派. (教师过渡提问)洋务派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兴起的?他们为什么主张学习西方呢?请同学们思考.
一、洋务派的产生(课件出示标题)
(出示表格指导学生看书填表)
背景 目的 时间 代表人物
中央 地方
洋务 内忧外患 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的统治 19世纪60-90年代 奕 曾国藩 左宗棠
运动 李鸿章 张之洞
(生作答后,教师强调)清廷当时的情况四个字形容内忧外患.内忧――太平天国运动动摇清王朝的统治不得不调整;外患――西方列强威胁清廷的统治内外政策.在这样的情况下必然导致清朝统治政策的重大变革,于是出现了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目的一是解除内忧外患,二是想实现强兵富国,最终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所以说洋务运动的性质是晚清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 也正是因为这样,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但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没学习西方的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治标不治本,为其最后的命运埋下伏笔。
(教师过渡)接下来我们共同来看看洋务派具体怎样学习西方的?
二、洋务派兴办的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课件出示标题)
1 、洋务派兴办的军用工业(课件出示标题)
(教师提问)为什么洋务派首先兴办的是军用工业?(课件出示李鸿章的一段话)“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于是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课件展示洋务派军用工业分布图,教师强调)洋务派兴办的军用工业的代表: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军械所,是洋务派第一个军事工业;1865年,曾国藩、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开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以后,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是当时设备最齐全的船舶制造厂。
(过渡)创办军事工业,需要巨额经费,但当时清政府对外支付赔款,对内镇压人民起义都要大量经费,政府财政面临枯竭。洋务派看到外国资本主义以工商致富,认为“求富”是“自强”的先决条件,于是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2、洋务派兴办的民用工业(课件出示标题)
(教师强调) 洋务派兴办的民用工业是为军用工业服务的,并不投入市场创造利润,其中代表性的企业有: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这是洋务派的第一个民用工业。以后,李鸿章还创办了开平煤矿,张之洞创办了湖北织布局,1890 年,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是当时最大的钢铁厂。
(教师提问)洋务派兴办的这些企业势力如何呢?(课件出示材料)“洋务派在办洋务洋务运动的整个过程中机器主要靠进口,技术人员主要聘请洋工洋匠,他们在受聘期间挟技居奇,惟利是图,如崇厚筹办的天津机器制造局,他不懂洋务,委托英国人总管,筹备了三四年,耗资不少,但进展不大。”这说明洋务派在办洋务洋务运动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要办洋务还要培养自己的人才.接下来再看看洋务派是如何培养人才的.
3、洋务派的教育举措
(学生回答,教师强调)主要的举措有创办新式学堂,所谓“新式”就是学习西学 .1862年设立的京师同文馆,是中国第一个外语学校.这是在文化领域里前所未有的事.另外还有派遣学生出国留学,直接接触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通过这些途径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军事、外交人才.如学生熟知的严复、詹天佑.
(过渡)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是强兵,接下来在看看清政府筹建的海军.
4、筹划海防
1874年,洋务派提出建立北洋、福建。南洋三支海军的建议,xx年之后,三支海军初具规模。其中北洋海军在李鸿章一手把持下,发展最快。北洋海军是洋务运动中花银子最多的项目,是清政府“自强新政”的标本和支柱。
(过渡) 洋务派兴办洋务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结果如何呢?请同学们看以下材料:
(课件出示材料)
材料一:洋务运动中几项内容的后果。
(1)北洋海军于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覆灭,它的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2)福建海军于1884年马尾海战中覆灭。与此同时,福州船政局也被法国舰队摧毁。
(3)上海轮船招商局,在1884年中法战争发生和1894年中日战争发生时,两次押售给外国,以求庇护。以后分别赎回,两进两出,亏损甚巨,使洋务派为“求富”办的第一个企业,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4)开平煤矿,19xx年被英国侵略者夺去。
材料二:洋务派开办的民用工业中,除官办形式外,大多采取“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这样,一部分官僚、地主、商人投资于新式企业,他们的资金成为“商股”。毛泽东说:“还在十九世纪的下半期,……就开始有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投资于新式工业。到了同世纪末年和二十世纪初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了初步发展。” (学生看材料后进行分组辩论,正方: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饿;反方:洋务运动的消极作用是主要的)
三、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最后教师总结)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了;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员;在客观上对本国封建经济起到了一定的解体作用,从而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派把学习外国做为一种国策,虽然,他们只学了些皮毛,但开创了向外国探求富强之路的先河,为后人留下了富民强国的经验和教训。 洋务运动也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课堂小结】
(课件显示知识概要,教师概略讲述)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一场自救运动。在此期间洋务派兴办了许多军用民用工业,新式学堂,还筹建了三支海军,虽然最终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却促进了中国的发展. 洋务派把学习外国做为一种国策,虽然,他们只学了些皮毛,但开创了向外国探求富强之路的先河,为后人留下了富民强国的经验和教训。
【练习巩固】
一、选一选
1、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是 ( )
①解除内忧外患 ②实现强兵富国 ③发展国内经济 ④维护清朝的统治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2.下列不是洋务派兴办的军用工业的是 ( )
a.安庆军械所 b.轮船招商局
c. 江南制造总局 d. 福州船政局
3.下列不是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的是 ( )
a.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b. 在客观上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d. 培养了一批近代技术工人
二、拓展延伸
假如时光能够倒流,我们是生活在19世纪六七年代的一群非常有思想的年轻人,有心为国家强盛作点贡献,而清廷的最高统治者慈禧也认识到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延续自己的统治,向你咨询意见,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怎样改革才能使国家迅速走向强大?
《洋务运动》教案 篇2
新编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共有8节,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这个阶段,是中国近代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教材主要涉及中国社会的政治格局、经济结构、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中国人民的抗争;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剧等方面内容。头绪多,内容丰富。《洋务运动》是本章的第二节。洋务运动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产生,进行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实践,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对中国社会的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学习本节教材,有助于理解以后教材中涉及的中国近代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以及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抵御外来侵略等内容。
二、 教学目标
1、掌握基础知识: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和理解洋务派、顽固派、洋务运动的时间、主要代表、口号、主要内容,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等基本内容。
2、加强思想教育:通过对洋务运动发展过程的了解,认识顺应世界潮流的必要性;通过理解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意识。
3、强化能;力培养通过对洋务运动产生的背景的归纳,培养学生概括和分析能力;通过对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对比,培养学生比较事物异同的能力;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导读―共析―巩固”的互动式教学方式。教师以设疑、析疑为主;学生以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为主。在师生多边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
1、问题导读:教师依据教材,设计了几个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和初步理解教材。
①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主张有什么不同?
②归纳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③洋务运动为什么会破产?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2、异同比较:
①在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归纳洋务运动的背景:
a、内忧外患,为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b、外国技术逐渐传入;
c、慈 禧太后采取支持的策略;
d、总理衙门的推动。
②师生共同分析洋务派和顽固派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a 、不同点:对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态度不一样;
b、相同点: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3)补充说明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学生归纳:检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笔记,对洋务运动的“分期、口号和主要内容”是否完整归纳出来,并请学生简要回答:(1)两个阶段:60年代至70年代“自强”;70至90年代“求富”。
(2)主要包括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划海防、举办新式教育等四个方面。然后教师扼要地点明军事工业的性质是封建性的,而民用工业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
4、深入分析:依据教材内容的提示,要求学生结合已知知识,对洋务运动破产的四个原因展开分析,重点理解“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就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进一步认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和中国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是推进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障碍。
5、客观评价:洋务运动最终是破产了,但它对中国近代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引导学生客观地、辩征地对洋务运动加以评价,这是十分必要的。教师重在提示:要从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方面去分析;切入点是洋务运动的目的、实践及其影响。6、练习巩固:
小结:目的――主要内容――结果布置作业:P39问答题第二题、P40阅读与思考
《洋务运动》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发展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老师讲解洋务运动的知识重点,难点;组织学生运用分组讨论评价洋务运动,通过分析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学会从图片等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内容
教学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1分钟)
步入近代的清王朝,遭到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又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沉重的冲击,统治已是风雨飘摇,面对残酷的现实,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分化,一部分有识之士为了富国强兵进行了近代史的探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所要学习的内容:洋务运动。
二 洋务运动的过程和内容
首先学生带着以下问题看总理衙门部分 (2分钟)
看第一段和小字部分的“自强”的双重含义,思考洋务运动的含义
从李鸿章的奏折中找出相应历史信息,思考洋务运动发生的背景条件;
从知识链接中从“夷务”到“洋务”的转变说明了些什么问题。
从对总理衙门的相关介绍找出其职能,影响和地位。
老师问答学生上述问题,通过ppt展示相关内容和答案(10分钟)
洋务运动的定义:
十九世纪后半期,面对内忧外患,地主阶级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寻 求自强振兴的自救运动
洋务运动发生的背景和条件:
背景:1、西方军事力量的冲击
2、借师助剿中的认识
3、寓华西人的劝诱
4、外资的刺激
5、军购的失败:阿斯本事件
条件: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和好局面
2、湘淮军的成立及地方士绅的支持
3、同治中兴,政局稳定。
夷务到洋务反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对洋人观念的改变,从不对等地位逐渐上升为平等的外交。
总理衙门的职能,地位和影响
职能:主管一切和外国发生联系的事务
地位:准外交机构;洋务运动最高行政机构
影响:清朝中央机构的半殖民地化,以后逐渐成为清政府另一个综合性的中枢机构
学生继续带着问题看从“自强”到“求富”和京师同文馆(3分钟)
洋务运动前期和后期口号是什么,转变的原因
洋务运动创办了哪些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这些工业的地理位置
思考洋务运动军事工业和和民用工业的性质有什么不同
洋务运动在培养人才方面采取了那些措施
老师问答学生上述问题,通过ppt展示相关内容和答案(15分钟)
洋务运动前期和后期口号
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军事工业的性质和影响
地主阶级主导创办的封建性质的企业
一定程度抵御外国入侵,军事近代化开端
民用工业的性质和影响
官督商办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抵御外资入侵,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诱导民族工业诞生。经济近代化
洋务运动在培养人才方面措施
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教育近代化
洋务企业分布的特征极其原因
三、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如何评价洋务运动(9分钟)
洋务派为了振兴清王朝,采取了创立军工厂,建立海军,创办了民用企业,创办了新式学堂,还派遣留学生出国,但是随着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洋务运动也宣告破产,这仅仅是军事方面原因吗?结合刚才学过的课本知识和以前学过的知识,请找出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以及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1、中体西用的制度
2、官办企业的问题
3、外国人才的携技居奇
4、全球的军备竞赛
5缺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第二,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第三,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洋务运动只是掌握实权的封疆大臣为首进行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管理制度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封建体制注定洋务运动不可能走向成功。严重依赖外国资本和技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地主阶级不可能挽救中国的民族危机,实现独立自强
四、纵横联系(课后思考)
戊戌变法,明治维新
板书设计
洋务运动
定义
背景
内容
总理衙门
军事工业(19世纪60――70年代)
创建三只海军
民用工业(19世纪70――90年代)
培养人才(新式学堂,留学生)
评价洋务运动
纵横联系
明治维新,戊戌变法
《洋务运动》教案 篇4
一、 学习目标:
1.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等。
2.理解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3.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分析,使我们学会辨证发展地看待历史事物的方法。
学习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
学习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二、前置自学:(自主学习,充分准备,牢固记忆)
1.背景: 后,清朝 。
2.时间: 至 。
3.目的:为了利用 ,
。
4.代表人物:中央 ,地方 、 、 、 。
5.口号:前期“ ” ,后期“ ”。
洋 ①前期创办了一批 工 业。 : 创办的 , 办的 ,[来源:第一范文网]
务 创办的 。
6.内容 ②后期创办了一些 工业。
运 如: 创办的 , 创办的 。
③建立军队: 、 、 。
动 ④兴办新 式学堂: 。目的是:培养 。
7.结果:以 战争失败为标志,洋务运动破产。
性质 。
8. 评价 ①洋务运动没有使 。
作用: ②但 , 。
三、展示交流(对桌相互检查)
四、合作探究
1.如何正确评价洋务运动?(从结果、性质和作用等方面思考)
五、当堂测试
(一)单项选择
1.洋务运动发生在( )
a.19世纪60-90年代 c.19世纪70-80年代
b.19世纪60-80年代 d.19世纪70-90年代
2.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 ) a.李鸿章 b.曾国藩 c.奕 d. 张之洞
3.洋务运动的口号是( )
a.自强、求富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民主、科学 d.师夷长技以自强
4.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开办 军事和民用工业、筹建海军、兴办新式学堂,他们做 的最
主要的事情是( )
a.开办民用工业 b.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c.筹建三支海军 d.兴办新式学堂
5.洋务派创办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 b.“师夷长技以自强”
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6.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除创 办近代军事工业外还( )
①开办民用工业 ②筹建海军 ③兴办新式学堂 ④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a.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7.19世纪末,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 )
a.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学习西方经济技术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8.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洋务运动开办的民用工业是( )
a.安庆内军械所 b.湖北织布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福州船政局
9.甲午战败后,李 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
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能看出洋务运动是( )
a.一次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运动 b.一次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运动
c.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 动
10.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主要是因为洋务运动( )
a.以维护封建统治为根本目的 b.以兴办耗资巨大、无利可图的军事工业为开端
c.技术设备全掌握在外国技师手中 d.在甲午中日战争的打击下破产
11.著名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原因在于( )
a.洋务运动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 b.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
c.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力量 d.洋务运动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12.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是( )
a.军事企业未盈利 b.民用企业亏损 c.北洋舰队覆没 d.福建水师覆没
六、教(学)后记
《洋务运动》教案 篇5
第六课 洋务运动教案
第一部分:教案内容
【教学设计】
教学思路:
在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的方法,感知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办洋务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为目的。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虽未达到求富,但却使中国迈出了走向近代化的重要一步,从而由感知历史到逐步积累历史知识,进而培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以及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从多种途径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历史基础知识。
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从而对学生进行辩证发展地看待历史事物的教育。
二、过程与方法
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
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借以自强求富。他们既要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又阻挡不了外国的侵略,结果导致洋务运动的破产。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本国封建经济起到了一定的解体作用,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教学流程】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所谓近代化,就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而洋务运动则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开始。
同学们请看本课导入框中的内容。框中之图是洋务运动期间,由中国工匠独立制成的铁甲舰“平远号”。它的性能不亚于北洋舰队从外国购买的“远”字号战舰。在甲午海战中,“平远号”一炮击中日本旗舰“松岛号”水雷室,震惊敌舰。那么,什么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又有哪些?这是我们在本课中将要学习到的内容。
为什么会兴起洋务运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28页第一段的内容。
答: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两次鸦片战争都以清政府的妥协投降、签订不平等条约而告结束。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失败,惊醒了地主阶级中一些较先进、开明的人士。他们认识到了列强的船坚炮利是导致两次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开始抛弃原有的夜郎自大的观念,逐渐地向西方靠拢。他们开始用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方式来试图挽救清朝的统治,镇压人民的反抗。这部分人中有的成了后来的洋务派。在他们的努力下,洋务运动兴起于中国的大地上。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28页第一段的内容,从中找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
答:在中央是恭亲王奕 ,在地方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
洋务派是当时清朝地主阶级中较开明的一派,他们是在长期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对洋枪洋炮的作用有了亲身的体会。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他们逐渐认识到中国正面临着几千年来的“大变局”,传统的一套措施已经不能应付新的形势,认为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长技”,才能挽救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这一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担任封疆大吏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在中央政府中获得了恭亲王奕 的支持。他们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长技”的认识,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六十年代初,他们所看到的“长技”,仅仅是船坚炮利,因此大力引进军事装备和军工生产,创办制造局、船政局等。后来,他们进一步认识到经济力量是军事力量的基础,“必先富而后能强”,于是着手建立近代工矿交通企业。
问:洋务运动主要打着什么样的旗号进行?
答:“自强”、“求富”。
问: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洋务派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洋务派在创办军事工业的同时,又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主要有上海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又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洋务派在各地开办了一些科技学堂和军事学堂,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
同学们从上面的回答中,能否得出“洋务”的含义?请大家讨论一下。
答:“洋务”指涉及外洋的一切事务,它包括军事、民用工业的创办、训练新军、派遣留学生等,后又扩展到修路、开矿、办厂等。
请同学们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说明洋务运动主要内容之间的联系。
答: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到了七十年代,又以“求富”为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以弥补军事工业发展中面临的资金、燃料和交通等方面的问题。为了培养洋务人才,洋务派又开办了一些科技学堂和军事学堂,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
问:洋务运动到什么时候结束?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答:洋务运动到19世纪90年代破产,以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为标志。(板书)
背景:清朝内外交困
代表人物 中央:奕
地方:曾李左张
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洋务运动 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口号 前期:自强
后期:求富
创办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创办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内容 筹划海防: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培养人才(创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
下面,我们介绍一个代表――江南制造总局。
江南制造总局:1865年,李鸿章购买了上海虹口的美商旗记铁厂,该厂是当时“洋泾浜外国厂中机器之最大者”,能够制造轮船及枪炮。他将这座铁厂与原来丁日昌、韩殿甲分别主持的二所炮局合并,成立了江南制造总局(简称“沪局”)。1867年,该局由虹口迁至上海城南高昌庙,规模大为扩充。沪局的生产主要有五项:一是枪支,二是大炮,三是弹药,四是钢铁,五是造船。从1869年后,沪局每年有固定的经费来源, 1874年到1894年间,每年经费最多时高达九十万零七千余两(1884年),最低时为三十五万三千余两(1877年),平均每年约六十六万两。同其他制造局相比,沪局经费充裕,技术力量比较雄厚,因而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
上面我们学习的是洋务运动的概况。那么,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在导致它失败的因素中,哪一个因素是主要的、根本的呢?
答:⒈没有科学的管理方法,生产过程中不计成本,不讲效益。
⒉洋人挟技自居,不肯真正地帮助中国。
⒊产品质量不过关。比如,洋务企业制造的炸弹,铜箍不合格,战时需用挫刀加工,然后才能用。北洋海军在战斗中使用过这种炮弹,深受其害。
⒋官吏贪污,中饱私囊。比如上海轮船招商局长期使用官款,发展迅速。从1873年到1893年,它获利白银六百多万两,但大都落入李鸿章私囊。民间有“宰相合肥天下瘦”的说法。
⒌闲散人员过多,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工人没有政治上、人身上的自由。积极性调动不起来。
同学们分析的都很有道理。
洋务运动是清朝地主阶级内部为维护清朝统治而采取的学习西方技术的措施。这场运动的指导思想是“变器不变道”(器指技术,如坚船利炮;道指的是传统的伦理道德和封建专制制度)。也就是说,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不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因此,我们把洋务运动称作是技术层面上的变革。在近代化问题上,洋务运动只是在经济上的机器生产方面作了一些探索。由于没有做配套改革,因此,失败是必然的。而且,对曾、李、左这些人来说,他们不会也不可能实行政治上的变革,这是由他们的阶级属性决定的。
由于只是技术上的改进,因此在洋务运动中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那就是近代化的机器生产面对的是中世纪的管理方式。除此之外,不计成本、不讲效益、资金管理不善等问题在洋务企业中司空见惯。从军事工业来看,完全采取官办的形式。经费主要来自海关关税、厘金、军饷等。它们的产品,不是普遍的商品,不参加市场的交换。它们所生产的枪炮、弹药、船舰,一般是由清政府调拔使用,不计算产品的价格。在经营管理上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就组织而言,每个局、厂不是独立的企业单位,而是政府的一个分支部门。上有总督、巡抚监督、总理衙门节制;下有总办、会办、提调、委员、司事等。另外还有一批挂名支薪,并未到差的人员。工厂衙门化,是企业办不下去的原因之一。以当时的福州船政局为例,据1873年闽浙总督李鹤年等奏称:闽局(福州船政局)每月“洋员匠薪”“监工员薪水”“书役工伙”“工匠工食”“使丁运夫挑工口粮”“各船薪费”等项开支共约三万九千余两。当时该局每月额定经费为五万两,“薪水工食”等竟占去将近百分之八十,无怪乎该厂造船费用大大超过了向国外购船的费用。
洋务运动没有在全国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的工程。只凭几个热心的督抚在办理,力量分散,难成大势。
洋务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位置,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来评价这场运动呢?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30页最后一段的内容,看一下教材的观点是什么。
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想一想,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教师提示]同学们在思考时可以看课本上所引的李鸿章反省的一段话。
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⒈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但洋务办起来后,清政府一败再败,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⒉洋务派学习西方仅限于学习科学技术,认为只要在封建制度中加进一些西方先进技术,就可以镇压人民,封建制度便可长治久安。单纯地学习西方技术而不改革腐朽的封建制度是不可能使中国富强起来的。
其实,洋务运动不能挽救清朝的统治是必然的。其理由有以下几点:
一、“变器不变道”的指导思想注定了洋务运动必然失败。近代化的经济模式的建立必须用近代化的政治制度来做保证,思想文化的传播乃至成为主流也是必要的。而洋务运动做不到这点。
二、洋务派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出现资本主义,甚至在其创办民用工业之时,一再表示不允许私人创办同类企业,对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但由于洋务派在中国封建制度下,引进了同封建生产关系所不相容的新的生产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必然在客观上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从而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这是不以洋务派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为了解决资金问题,采取“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方式,吸收私人资本。这“商股”部分即是民族资本主义因素。从70年代开始,更有一批官僚、地主、商人,直接投资于近代民用工业,终于使中国有了一点先进的生产能力。促进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也就促进了资产阶级的出现和无产阶级队伍的扩大。而这两个因素增长的速度越快,封建生产关系瓦解的速度就越快。这是洋务运动不能挽救清朝统治的第二个理由。
三、洋务运动不能挽救清朝统治还表现在:洋务派和顽固派的辩论及其对顽固派的不彻底的批判,多少动摇了恪守祖训的传统及纲常名教的绝对权威地位,对于学习西方开了好的风气。又由于洋务派组织翻译了不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不同年龄和资历的留学生,因而培养了一批外交和科技人才;而介绍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对于促进民主思想的传播,也起到了一代风气的拓荒作用。这也是洋务派办洋务所没有想到的。
从以上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洋务运动确实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我们在评价洋务运动时,应把握以下几点:
1.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清朝地主阶级内部的一场自救运动。
2.洋务运动发生在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时期。故而在运动中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民用企业。
3.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变器不变道”决定了洋务运动不会改变清朝的政治制度和封建的伦理纲常,这使得这场运动必然走向失败。
4.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但培养了一批近代工人和科技人员,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5.洋务运动客观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第二部分:反思与点评
【课后反思】
在讲述洋务运动的失败时,向学生介绍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史实,指导学生分析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为什么日本的改革成功而中国的改革却遭到失败,从而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的能力。
第三部分:相关资料
【练习与测验】
课本第30页“动脑筋”
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⒈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但洋务办起来后,清政府一败再败,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⒉洋务派学习西方仅限于学习科学技术,认为只要在封建制度中加进一些西方先进技术,就可以镇压人民,封建制度便可长治久安。单纯地学习西方技术而不改革腐朽的封建制度是不可能使中国富强起来的。
《洋务运动》教案 篇6
一、教材内容分析
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它引起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对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是,由于洋务运动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制度,而且存在着各种消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受洋人控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虽然这次自救运动失败了,但是因它而产生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受过近代西方教育的人才为接下来的中国奠定了基础。
二、课程标准
1、了解洋务派“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2、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局限性。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历史知识;通过对洋务运动的作用的客观分析,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的方法,感知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办洋务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为目的,进而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虽未达到富强,但却使中国迈出了走向近代化的重要一步。培养学生史论结合、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辩证客观地评价洋务运动,培养创新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洋务运动兴起和发展的概况。
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
五、 教学流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先猜两个谜语
19世纪晚期中国上海的一则广告上写道:
“胜地无须秉烛行,圆珠替月明分明。何须浪掷金钱买,海上天开不夜城。”
“东西遥隔语言通,此器名称德律风。沪上巨商装设厂,几如面话一堂中。”
教师:广告上描绘的是什么时期的什么先进的器物?
学生:洋务运动; 电灯和电话。
(设计意图:以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教师:洋务运动使中华民族开始了强国之梦,在中国引进了西方文明的曙光,是中国处于十字路口时历史的选择。那么,洋务运动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又是如何破产的?我们应该如何去评价它?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些内容。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一、洋务运动的背景
播放:视频《洋务运动》。
教师:思考: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什么样的形势?
学生:内忧: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者。
外患:西方列强侵略。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训练学生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教师:假如你是当时的清朝官员,为了解除“内忧外患”,首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具体怎么做的?
二、洋务运动的概况
展示:目前资夷力以助剿济运,得纾一时之忧,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以期永远之利。 __曾国藩
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
教师:他们的建议有什么共同点吗?
学生:师夷长技。
教师:曾国藩、李鸿章是洋务派的地方代表。首先了解什么是洋务派?什么是洋务运动?
学生:洋务派: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到90年代,洋务派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设计意图:通过对历史史料的解读,培养学生利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自学课本内容,然后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教师:洋务派的主张和目的?
学生: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师夷长技”。
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教师: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是什么?
学生: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教师:洋务运动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口号分别是什么?
学生: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教师:洋务派的主要代表有哪些?
主要代表:中央:恭亲王奕
地方: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展示:
教师:洋务运动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师生共同完成。
(1)洋务运动前期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时间 举办者 企业名称 企业在当时的特点
1861年 曾国藩 安庆内军械所 洋务派兴办的
第一个军事工业
1865 年 李鸿章
曾国藩 江南制造总局 是当时规模最大
的近代军事工业
1866年 左宗棠 福州船政局 远东第一大船厂
展示:前期的近代军事工业
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洋务派第一个军事工业 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
福州船政局 第一批飞机
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 福州船政局制造
(2)洋务派后期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时间 举办者 企业名称 企业在当时的特点
1872年 李鸿章 轮船招商局 近代第一个轮船公司
1893年 张之洞 汉阳铁厂 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厂
1893年 湖北织布局
展示:
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
近代第一个轮船公司 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的钢铁厂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让学生直观洋务运动的内容,图片再现历史画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探索历史的积极性。)
(3)筹建海军: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4)兴办新式学堂。
京师同文馆
教师: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附属于总理衙门。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后者于19xx年更名为北京大学),它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京师同文馆选送学生出国留学,从而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
展示:
教师: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先后选派了120名10岁至16岁的幼童赴美留学,这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批官派留学生。在这些幼童之中,不少人成为了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佼佼者,如清末思想家严复,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矿冶工程师吴仰曾,民国政府第一任国务总理、复旦大学创办人唐绍仪,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等。
过渡:洋务运动轰轰烈烈进行了30年,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呢?――破产
展示:
材料一:视频《洋务运动》片段。
材料二:
教师:阅读材料,回答: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什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洋务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学生:标志: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
原因:(1)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
(2)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
(3)缺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4)立新而不破旧,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根本原因)
性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设计意图:通过对观看视频和对漫画的分析,培养学生学会史论结合、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
三、洋务运动的评价
展示:唇枪舌战:
辩题: 正方:洋务运动破产了; 反方: 洋务运动成功了
(提示: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方法: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地去客观评价。)
学生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学生2:兴办近代民用工业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学生3:筹划海防,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清军的战斗力
学生4: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教师: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结局:失 败,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历史局限性:重军事 ;轻政治。没有革除封建专制统治的弊端。
(设计意图: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提炼升华
教师: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一场自救运动。在此期间洋务派兴办了许多军用民用工业,新式学堂,还筹建了三支海军,虽然最终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却促进了中国的发展. 洋务派把学习外国做为一种国策,虽然,他们只学了些皮毛,但开创了向外国探求富强之路的先河,为后人留下了富民强国的经验和教训。
历 史 歌 谣
洋务运动新主张, “师夷长技以自强”。
中央代表恭亲王, 地方国藩李鸿章,
张之洞 左宗棠, 兴工业 办工厂, 建海军 开学堂, “自强”“求富”似梦乡。
洋务运动虽失败, 未使中国得富强,
但引科技和经验, 客观作用不能忘。
六、 课堂检测
检测题目一:
1、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
a.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b.发展军事工业
c.发展民用工业 d.维护清朝统治
2、“中国文武制度,事实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为此,洋务派创办了 ( )
a.近代军事工业 b.近代民用工业
c.近代海军 d.新式学堂
3、李鸿章是中国近代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镇压过农民起义,代表清政府与列强签订《马关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李鸿章仍有值得肯定之处,表现在( )
a、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b、兴办新式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
c、担任钦差大臣开展禁烟运动 d、率兵收复被沙俄侵占的x疆
检测题目二:完成本课《历史助学》。
七、 板书设计
《洋务运动》教案 篇7
一、教材分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课介绍的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盈,在历史上曾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隆盛时代。可是到近代,却饱受屈辱,在屈辱中的清统治阶级为了拯救没落的封建统治而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这场运动持续了几十年,它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使中国由经济变革发展到改变封建统治的政治变革。因此洋务运动在近代化的历程上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本章知识点包括:洋务派的产生;洋务运动的内容;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3、教学目标
⑴识记和理解
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和目的,记住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的姓名和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了解洋务运动的内容,掌握洋务运动中兴办的主要企业,说出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⑵能力与方法
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及其目的,培养学生从已学过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关信息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通过组织课堂辩论,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论的能力和训练学生创新思维、敏捷答辩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洋务运动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走向中国、中国开始融入世界的近代化进程,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评价、辩论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科学价值观念、人文价值观念和人类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吸取洋务运动留下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4、教材的重点、难点
重点:洋务派创办的军用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难点: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二 、教法设计
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高效率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在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指导下,运用多媒体,采用创设情景法,直观演示法、整体教学法,诱思导学法等教学方法。
三、学法指导
根据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的实际情况,我让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指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法、发现法、历史联系法和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从材料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深化对教材的整体认识,把握洋务运动发展的内在联系和洋务运动的巨大历史作用,并提倡学生与教师互动,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学而思,思而疑,疑后悟”的目的。
四、教学流程
1、设计理念
鉴于对《新课标》的理解,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我在教学中精选了教学内容,设计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通过历史学习,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2、教学过程
在整个新课教学中,我以“自主学习、实践、创新”为主线,对本课教学环节作如下构想和设计:
[引入新课]
在新课的引入中,我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先创设一个重回洋务运动的历史现场,新颖别致的动画片不但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针对这个动画片我巧妙设问:“片中的曾国藩是什么时代的伟人?与他同一时代的人物还有那些?”学生回答后进一步指出:“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清朝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在屈辱中掀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洋务运动”自然导入了本课主题。
[新课讲授]
1)洋务派的产生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思维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本章内容的第一个子目的学习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新课标的理念,我先采用情景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给学生放一段录象,然后根据录象内容和教材的内容,设计出如下问题:结合课本知识谈谈洋务派是在什么形势下产生的?他们的代表人物有那些?他们推动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你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你会怎样做?通过情境再现,学生从历史场景中吸取信息,然后联系所学知识发挥想像,畅所欲言,既能深刻地理解历史现象,又能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一则材料“购买外洋器物,……尤其属名正言顺……可以剿发捻,勤远略”来总结洋务运动的原因和目的。进一步指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统治阶级内部才掀起了洋务运动,开始创办军事工业。自然过渡到第二个子目录——洋务运动的内容。
2)洋务运动的内容
在第二个子目录的教学中,主要是讲述洋务运动中产生的企业,我根据课标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我采用有利于加强学生记忆的直观演示法。首先向学生一一展示洋务派创办的军事企业和创立者,让学生直观,形象的了解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加深学生的印象和记忆。在学生认识了洋务派的军事工业后,我设计了问题“洋务派前期创办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军事工业,说明了洋务派是以什么为旗号?”在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指出,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发展,这些军事工业都面临着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的窘况。然后我根据这个窘况提问:假如你是洋务派大员,你打算怎样解决这种问题?过渡到洋务运动第二阶段的内容。在学生思考回答的基础上展示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和创建的海军图片。要求学生从所给的信息中,归纳总结出洋务运动不同时期的不同内容,并探索不同时期的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推理能力。最后指出洋务派在后期创办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民用工业说明洋务派的旗号发生了变化:由“自强”发展为“自强和求富”并存。
3)洋务运动的影响
对于洋务运动的影响,我采取情景教学法、诱思导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等三种教学法并用的方式来处理。首先我通过关于洋务运动的影响的录象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从中获取有关洋务运动的影响的历史信息。然后我通过设计问题:“洋务运动为什么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假如你是一个资本家,面对洋务企业的刺激,你会采取什么行动?你采取的行动会有什么作用?”一步步诱导和启发学生深入理解洋务运动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从已学过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关信息对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最后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追问,我们应从这场运动中吸取什么教训?通过这个问题使学生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和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科学价值观念、人文价值观念及人类价值观念。
[小 结]
深入学习后,为了体现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我安排了回顾全文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将教学回到整体,师生根据整课板书总结全文,构筑本课的主体知识结构,培养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
[知识巩固与思维拓展]
为拓展思维,学以致用,在教学任务基本完成之后,我再提出两个探究性课题,要求学生讨论“1、洋务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你对这种看法有什么评价?2、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正在大力引进外资和向西方学习,请结合洋务运动的影响,谈谈你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议。”学生的思维碰撞,相互启发,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洋务运动》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出现及争论;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目的、代表人物、主要活动;洋务运动失败原因;评价洋务运动
2、通过学习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的目的、洋务派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在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加剧的情况下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虽以失败而告终,但它引进了近代生产方式,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中国是无法走上独立富强之路的;列强不愿见一个强大的中国,对中国的自救运动只会起消极作用。
3、通过对洋务派和顽固派争论的分析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洋务派和顽固派观念上的异同与时代变革的关系,从而对学生进行发展地看待事物的教育。
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使学生科学地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的积极与消极作用,从而对学生进行辨证地看待历史事物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旗号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对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是,由于洋务运动并没有从根本是变革封建制度,而且存在着各种消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受洋人的控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虽然这次自救运动失败了,但是因它而产生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受过近代西方教育的人才为接下来的中国革命奠定了基础。
重点分析
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本课重点。洋务运动是晚清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对近代中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要正确地评价洋务运动和分析其失败的原因,必须较全面地了解洋务运动的概况,因而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本课重点。
重点突破方案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阅读课文中有关“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的内容,经小组讨论制作洋务运动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图。之后,各组学生派代表展示本组所做的表与图,大家共同讨论,制定最为合理的表与图。
难点分析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是本课的难点。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洋务运动也不例外。虽然洋务运动的兴起是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而进行的,具有消极影响,但是,它对中国近代历史所起得积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还不是很强,因此,在评价洋务运动时会有一定的困难。
难点突破方案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异同,慈禧支持洋务派的原因,“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含义,洋务派兴办民用工业的根本目的,洋务运动中的成就和存在的困难、问题,新式学校的兴建会产生的影响等问题,使学生能正确的评价洋务运动以及分析出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课内探究活动
⑴让学生仔细观看“江南制造总局”和“开平煤矿”两张图片,通过比较两者建筑物外观的特点的异同,分析洋务派的思维方式,以及这种思维方式会导致的后果。
⑵详见“重点突破”。
教学设计方案
一、导入
让学生回忆“19世纪60年代的清政府面临什样的局面?面对这样的局面,清朝政局出现了怎样的变化?”由此导入新课。
二、洋务派与顽固派
让学生阅读“洋务派与顽固派”一目,回答:面对如何解决内忧外患的问题,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各派的代表人物是谁?他们的主张是什么?最高统治者慈禧在这件事上采取了什么样的态度,为什么会采取这种态度?
引导学生分析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主张,讨论他们主张的异同,并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比较两者哪一个较进步。并思考为什么会在19世纪60年代兴起洋务运动,即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前提条件。
三、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组织学生分组学习讨论“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一目,制作洋务运动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图,并记录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由学生概括“洋务”和“洋务运动”的概念,教师进行总结。
各组展示本组所做的洋务运动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图,集各组所长,总结出最佳的洋务运动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图。
各组提出本组的问题,教师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或由学生自己回答,或由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答案,或由教师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含义,强调“长技技”主要指西方的先进技术,“自强”体现强兵、创办军事工业。对比“师夷长技以制夷”与“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异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清政府对待列强侵略的态度由坚决抵抗转变为妥协求和,认清清政府逐渐被洋人控制的时代特征。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洋务派以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为洋务运动的开始?
出示“江南制造总局”和“开平煤矿”两幅历史照片,让学生分析两张照片中的建筑物外观的特点的不同之处,由此深入分析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在其活动中的体现。简单介绍洋务运动的基础理论-“中体西用”论。
由学生回答:洋务派兴办近代民用工业的根本目的。并向学生介绍,此时李鸿章等人已经认识到:西方列强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生产商品,并以高价出售给中国。因此,洋务派此时兴办近代民用工业也有抵制外国商品倾销的意图。
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洋务派创建近代工业过程中取得了哪些成就、遇到哪些困难、存在哪些问题?并使学生认识到,洋务派在兴办近代工业和建立近代海军时,是地方的几名大员干吏各自为政并无领导核心。通过让学生分析兴建近代海军的目的,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抵御列强入侵也是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洋务运动的破产
在分析列强对待洋务运动的态度时,教师要强调列强一方面希望中国创办近代工业,这样有利于其商品在中国的倾销(中国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使其商品在最初一段时间很难在中国打开市场),另一方面,他们不希望中国富强,因而,只向中国提供已经落后的技术和淘汰的产品。其他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正确评价洋务运动,学生可以根据对前面两目的分析得出。
教学设计思想
通过学生阅读课文、制作洋务运动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图等,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异同、洋务运动失败原因、评价洋务运动,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洋务运动》教案 篇9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叫张。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新编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洋务运动》。
一、教材地位
新编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共有8节,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这个阶段,是中国近代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教材主要涉及中国社会的政治格局、经济结构、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中国人民的抗争;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剧等方面内容。头绪多,内容丰富。
《洋务运动》是本章的第二节。洋务运动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产生,进行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实践,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对中国社会的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学习本节教材,有助于理解以后教材中涉及的中国近代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以及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抵御外来侵略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和理解洋务派、顽固派、洋务运动的时间、主要代表、口号、主要内容,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等基本内容。
2、德育目标:
通过对洋务运动发展过程的了解,认识顺应世界潮流的必要性;通过理解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意识。
3、能力目标:
通过对洋务运动产生的背景的归纳,培养学生概括和分析能力;通过对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对比,培养学生比较事物异同的能力;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重点: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主要内容和失败原因。
难点:全面、正确地评价洋务运动。
四、教具:学生学习提纲,自制课件。
五、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导读—共析—巩固”的互动式教学方式。教师以设疑、析疑为主;学生以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为主。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多边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六、教学过程:
1、问题导读:教师依据教材,设计了几个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和初步理解教材。①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主张有什么不同?②归纳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③洋务运动为什么会破产?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2、异同比较:①在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归纳洋务运动的背景:a、内忧外患,为维护清朝封建统治;b、外国技术逐渐传入;c、慈 禧太后采取支持的策略;d、总理衙门的推动。②师生共同分析洋务派和顽固派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a 、不同点:对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态度不一样;d、相同点: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3)补充说明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学生归纳:检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笔记,对洋务运动的“分期、口号和主要内容”是否完整归纳出来,并请学生简要回答:(1)两个阶段:60年代至70年代“自强”;70至90年代“求富”。(2)主要包括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划海防、举办新式教育等四个方面。然后教师扼要地点明军事工业的性质是封建性的,而民用工业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
4、深入分析:依据教材内容的提示,要求学生结合已知知识,对洋务运动破产的四个原因展开分析,重点理解“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就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进一步认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和中国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是推进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障碍。
5、客观评价:洋务运动最终是破产了,但它对中国近代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引导学生客观地、辩征地对洋务运动加以评价,这是十分必要的。教师重在提示:要从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方面去分析;切入点是洋务运动的目的、实践及其影响。
六、板书设计:(略)
七、练习巩固:
i. 小结:目的——主要内容——结果
ii. 布置作业:p39问答题第二题、p40阅读与思考
《洋务运动》教案 篇10
一、教材地位:
新编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共有8节,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这个阶段,是中国近代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教材主要涉及中国社会的政治格局、经济结构、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中国人民的抗争;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剧等方面内容。头绪多,内容丰富。
《洋务运动》是本章的第二节。洋务运动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产生,进行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实践,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对中国社会的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学习本节教材,有助于理解以后教材中涉及的中国近代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以及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抵御外来侵略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和理解洋务派、顽固派、洋务运动的时间、主要代表、口号、主要内容,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等基本内容。
2、德育目标:
通过对洋务运动发展过程的了解,认识顺应世界潮流的必要性;通过理解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意识。
3、能力目标:
通过对洋务运动产生的背景的归纳,培养学生概括和分析能力;通过对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对比,培养学生比较事物异同的能力;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重点: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主要内容和失败原因。
难点:全面、正确地评价洋务运动。
四、教具:
学生学习提纲,自制课件。
五、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导读―共析―巩固”的互动式教学方式。教师以设疑、析疑为主;学生以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为主。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多边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六、教学过程:
1、问题导读:教师依据教材,设计了几个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和初步理解教材。
①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主张有什么不同?
②归纳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③洋务运动为什么会破产?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2、异同比较:
①在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归纳洋务运动的背景:
a、内忧外患,为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b、外国技术逐渐传入;
c、慈禧太后采取支持的策略;
d、总理衙门的推动。
②师生共同分析洋务派和顽固派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a、不同点:对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态度不一样;
d、相同点: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3)补充说明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学生归纳:检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笔记,对洋务运动的“分期、口号和主要内容”是否完整归纳出来,并请学生简要回答:
(1)两个阶段:60年代至70年代“自强”;70至90年代“求富”。
(2)主要包括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划海防、举办新式教育等四个方面。然后教师扼要地点明军事工业的性质是封建性的,而民用工业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
4、深入分析:依据教材内容的提示,要求学生结合已知知识,对洋务运动破产的四个原因展开分析,重点理解“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就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进一步认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和中国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是推进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障碍。
5、客观评价:洋务运动最终是破产了,但它对中国近代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引导学生客观地、辩征地对洋务运动加以评价,这是十分必要的。教师重在提示:要从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方面去分析;切入点是洋务运动的目的、实践及其影响。
六、板书设计:(略)
七、练习巩固:
i、小结:目的――主要内容――结果。
ii、布置作业:P39问。
答题第二题、P40阅读与思考。
《洋务运动》教案 篇11
第六课 《洋务运动》 学案
教学目标: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及内容,掌握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基本知识。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事物。
教学重点:洋务 运动的概况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一: 课前预习
1.洋务运动创办军事和民用工业:从 世纪 年代到 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 ”的洋务运动。洋务派在中央以 为代表,在地方以 、 、 、 、为代表。
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 、 、 。
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 、 、 。
2.评价洋务运动: 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和破产。
目的:是维护 而不是把中国引向 。
地位:是一次 运动,为中国的 开辟道路。
作用:它没有使中国 ,但引进了 ,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 ,培养了 ,在客观上为 ,起到了作用,为 ,开辟了道路。
二:内容研讨
1. 引导学生依据教学目标仔细阅读课文内容。
2. 分组研讨以下问题:
① 根据预习第一小题,理清洋务派的概念、洋务运动的时间及代表人物
② 找出洋务运动前期和后期的口号
③ 从四个方面讨论洋务运动: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海防、新式堂
④ 齐声朗读对洋 务运动的评价,结合预习第二小题对其分析:破产标志、性质、目的、作用
⑤ 强调: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三:练习反馈
㈠. 选择题
1.“中国文 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想一想,这最有可能是哪个派别的主张
a.顽固派 b.洋务派 c .资产阶级维新派 d. 资产阶级 革命派
2.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 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更能看出洋务运动是
a.一次使中国走向富强道路的运动b .一次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运动c.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d .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3. 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
a.奕 b. 李鸿章 c. 曾国藩 d. 左宗棠
4.洋务运动主张的“师夷长技”是指
a .学习外国先进生产技术 b. 教给少数民族先进技术
c.仿效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将中国的先进技术教给别人
㈡材料题 (课后完 成)
《洋务运动》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历史知识;通过对洋务运动的作用的客观分析,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的方法,感知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办洋务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为目的,进而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虽未达到富强,但却使中国迈出了走向近代化的重要一步。培养学生史论结合、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洋务派既要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又阻挡不了外国的侵略,结果导致洋务运动的破产。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本国封建经济起到了一定的解体作用,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本课重点
洋务运动的概况: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培养人才、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本课难点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资源
多媒体教学课件(ppt演示文稿和视频)
教学方法
1、师生互动交流法。
2、说、评、议结合法。
3、系统知识归纳法。
4、中外历史联系法
学习准备
阅读收集洋务派和洋务运动的人物、事件资料。
板书设计
第6课 洋务运动
一、“自强”与“求富”
1、洋务派出现的背景、代表
2、洋务运动出现的目的、时间、口号
3、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1)前期: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2)后期:开办民用工业
(3)筹建海军
(4)开办新式学堂
二、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1、洋务运动的破产
2、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过程
[导入]
步入近代的清王朝,遭到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又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沉重的冲击,统治已是风雨飘摇,面对残酷的现实,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分化,在19世纪60年代,出现了一次统治阶级内部的自救运动。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洋务运动。
[新课内容]
一、“自强”与“求富”
师:要了解洋务运动,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洋务派?
生:洋务派,是指利用西方先进科技来维护清朝统治的官僚集团。
师:洋务派是怎么出现的呢?
生: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在内政外交上面临很多棘手的问题。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师:洋务派的代表有哪些人?
生:洋务派在中央以奕 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师:洋务运动的时间
生:19世纪60-90年代
师:对,其中60-70年代是前期,70-90年代是后期,前期和后期的口号什么?发展的重点各是什么?
生:前期:“自强”重点发展军事工业
后期:“求富”重点发展民用工业
师:其他还有什么内容
生:创办新式海军;兴办新式学堂,培养近代人才
师:洋务派首先试图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达到其维护清统治的目的。那么洋务派举办的军事工业有那些?
生:(看教材小字)列举出军事企业的举办者、名称、特点。
时间 举办者 企业名称 企业在当时的特点
1861年 曾国藩 安庆内军械所 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
1865年 李鸿章
曾国藩 江南制造总局 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军事工业
1866年 左宗棠 福州船政局 清政府设备最齐全的船舶制造厂
师:洋务派在70年代以后,将重点转向民用工业,请你列举出几例?
生:(结合课外收集资料)
时间 举办者 企业名称 企业在当时的特点
1872 李鸿章 轮船招商局 近代第一个轮船公司
1893年
张之洞
汉阳铁厂 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公司
1893年 湖北织布局
师:清朝什么时候开始筹划、有什么成就呢?
生:从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
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师:洋务派还有一个重要的举措──培养人才,主要措施是什么?
生:创办新式学堂。洋务派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开始创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它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此后,洋务派在各地相继开办了一些科技学堂和军事学堂,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
二、洋务运动的评价
师: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什么?
生: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失败。
师:原因是什么?
生:学生根据收集的材料进行讨论后进行总结。
(1)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
(2)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
(3)缺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4)立新而不破旧,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根本原因)
师:进一步阐述。
首先,指出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破产。这其中的原因固有许多,但最根本的是不触动封建制度,布新而不除旧,这是洋务运动破产的根本原因。
其次,充分肯定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其积极作用表现在:第一,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第二,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第三,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课堂巩固]
师:甲午中日战争后,李鸿章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请你分析李鸿章的心情如何?(放视频)
生:甲午战败后,李鸿章被迫承认标榜“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失败了的无奈心理。
总结:19世纪60-9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部分官僚先后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倡导和推行了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引进机器生产为中心的洋务运动。这一运动,虽未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它给近代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新的东西,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使古老的中国开始顺应世界潮流──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洋务运动》教案 篇13
[课标内容]
(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的民用工业。
(2)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理解洋务派、近代企业、新式海陆军的内涵,培养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
(2)通过分析洋务派创办近代企业会遇到哪些困难及思考当时中国除向西方学习外还有没有别的强国之路的问题,培养切入历史情景进行合理想象的能力。
(3)通过对洋务运动中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的对比,培养学生比较思维能力。
(4)通过评价洋务运动与李鸿章,培养辩证思维能力与创新思维品质。
二、过程与方法
(1)感知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创办、新式海陆军建立、介绍西学与兴办新式学堂等史实,积累对洋务运动的认识,理解洋务运动为民族自强做了努力并启动了中国近代化。
(2)学会从生产力标准和从人类文明演进高度运用历史标准去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中国由封建王朝发展模式向工业化发展模式的社会转型中,洋务运动作了最初的努力,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由此培养顺应历史潮流、积极追求进步的精神。
(2)学习洋务派敢于改革的勇气、面向世界的开放态度,追求民族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
(3)洋务运动的失败在于改革未触动封建体制,由此认识到实行体制创新和建立近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
重点:洋务派的出现;近代工业的创办。
难点:洋务运动为什么会失败?对李鸿章的评价。
[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洋务派的出现
1、洋务派产生的时间
2、洋务派的`代表人物
3、洋务派的主张
4、洋务派与顽固派的区别
二、近代工业的创办
1、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办
2、近代民用工业的创办
3、新式海陆军的建立
4、介绍西学与兴办新式学堂
三、洋务运动的作用
1、洋务运动的失败及其教训
2、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小结]
以师生互动方式进行。
提问1:什么时候,洋务派出现,洋务运动兴起?
提问2:洋务派代表人物有哪些?洋务派的主张是什么?
提问3: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可以分哪两个阶段?各阶段分别提出了什么目标?创办哪些著名企业?
提问4:洋务派除了兴办近代工业外,还开展了哪些方面的活动?
提问5:洋务运动有哪些进步作用?
[作业]
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课内习题。
《洋务运动》教案 篇14
各位评委、老师,您们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历史《洋务运动》,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新课程的理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构思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课介绍的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盈,在历史上曾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隆盛时代。可是到近代,却饱受屈辱,在屈辱中的清统治阶级为了拯救没落的封建统治而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这场运动持续了几十年,它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使中国由经济变革发展到改变封建统治的政治变革。因此洋务运动在近代化的历程上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和目的,记住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的姓名和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了解洋务运动的内容,掌握洋务运动中兴办的主要企业,说出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及其目的,培养学生从已学过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关信息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通过组织课堂辩论,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论的能力和训练学生创新思维、敏捷答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洋务运动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走向中国、中国开始融入世界的近代化进程,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评价、辩论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科学价值观念、人文价值观念和人类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吸取洋务运动留下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4、教材的重点、难点
重点:洋务派创办的军用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难点: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二 、教法设计
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高效率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在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指导下,运用多媒体,采用创设情景法,直观演示法、整体教学法,诱思导学法等教学方法。
三、学法指导
根据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的实际情况,我让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指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法、发现法、历史联系法和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从材料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深化对教材的整体认识,把握洋务运动发展的内在联系和洋务运动的巨大历史作用,并提倡学生与教师互动,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学而思,思而疑,疑后悟”的目的。
四、教学流程
1、设计理念
鉴于对《新课标》的理解,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我在教学中精选了教学内容,设计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通过历史学习,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2、教学过程
在整个新课教学中,我以“自主学习、实践、创新”为主线,对本课教学环节作如下构想和设计。
[ 引入新课]
在新课的引入中,我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先创设一个重回洋务运动的历史现场,新颖别致的动画片不但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针对这个动画片我巧妙设问:“片中的曾国藩是什么时代的伟人?与他同一时代的人物还有那些?”学生回答后进一步指出:“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清朝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在屈辱中掀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洋务运动”自然导入了本课主题。
[新课讲授]
一、洋务派的产生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思维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本章内容的第一个子目的学习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新课标的理念,我先采用情景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给学生放一段录象,然后根据录象内容和教材的内容,设计出如下问题:结合课本知识谈谈洋务派是在什么形势下产生的?他们的代表人物有那些?他们推动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你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你会怎样做?通过情境再现,学生从历史场景中吸取信息,然后联系所学知识发挥想像,畅所欲言,既能深刻地理解历史现象,又能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一则材料“购买外洋器物,……尤其属名正言顺……可以剿发捻,勤远略”来总结洋务运动的原因和目的。进一步指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统治阶级内部才掀起了洋务运动,开始创办军事工业。自然过渡到第二个子目录――洋务运动的内容。
二、洋务运动的内容
在第二个子目录的教学中,主要是讲述洋务运动中产生的企业,我根据课标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我采用有利于加强学生记忆的直观演示法。首先向学生一一展示洋务派创办的军事企业和创立者,让学生直观,形象的了解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加深学生的印象和记忆。在学生认识了洋务派的军事工业后,我设计了问题“洋务派前期创办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军事工业,说明了洋务派是以什么为旗号?”在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指出,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发展,这些军事工业都面临着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的窘况。然后我根据这个窘况提问:假如你是洋务派大员,你打算怎样解决这种问题?过渡到洋务运动第二阶段的内容。在学生思考回答的基础上展示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和创建的海军图片。要求学生从所给的信息中,归纳总结出洋务运动不同时期的不同内容,并探索不同时期的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推理能力。最后指出洋务派在后期创办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民用工业说明洋务派的旗号发生了变化:由“自强”发展为“自强和求富”并存。
三、洋务运动的影响
对于洋务运动的影响,我采取情景教学法、诱思导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等三种教学法并用的方式来处理。首先我通过关于洋务运动的影响的录象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从中获取有关洋务运动的影响的历史信息。然后我通过设计问题:“洋务运动为什么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假如你是一个资本家,面对洋务企业的刺激,你会采取什么行动?你采取的行动会有什么作用?”一步步诱导和启发学生深入理解洋务运动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从已学过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关信息对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最后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追问,我们应从这场运动中吸取什么教训?通过这个问题使学生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和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科学价值观念、人文价值观念及人类价值观念。
[小 结]
深入学习后,为了体现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我安排了回顾全文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将教学回到整体,师生根据整课板书总结全文,构筑本课的主体知识结构,培养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
[知识巩固与思维拓展]
为拓展思维,学以致用,在教学任务基本完成之后,我再提出两个探究性课题,要求学生讨论“1、洋务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你对这种看法有什么评价?2、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正在大力引进外资和向西方学习,请结合洋务运动的影响,谈谈你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议。”学生的思维碰撞,相互启发,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