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历史教案设计 >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资料和注释(精选2篇)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资料和注释(精选2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资料和注释(精选2篇)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资料和注释 篇1

  李渊的家世和在隋朝的职位

  李渊的先世本为赵郡(今河北赵县)李氏。祖父李虎在北周代魏之际,有“佐命功”(辅佐帝王创业之功),故北周建立后,李虎虽死,仍追封为唐国公。父李袭爵,北周时历官御史大夫、柱国大将军等。李渊生于长安,7岁时袭封唐国公。母亲是隋文帝独孤皇后姐,所以李渊和隋炀帝是表兄弟,是“隋室之近亲”。隋炀帝继位后,李渊任荥阳(今河南郑州)、楼烦(今山西静乐)二郡太守。615年,李渊受命为山西河东抚慰大使,次年拜太原留守。(太原郡治所为晋阳,在今山西太原。)

  李渊起兵的酝酿和经过

  隋末农民起义遍及全国,隋朝政权摇摇欲坠。613年征高丽之役,李渊督运于怀远镇,路过涿郡,与宇文士及深夜密论时事,开始有起兵反隋夺取天下之志。616年李渊奉诏为太原留守,以王威、高君雅为副。太原是军事重镇,兵源充足,粮饷丰沛,可以“食支十年”。李渊认为这是天赐良机,于是将长子建成留在河东,命其“潜结英俊”;携次子世民至太原,命其“密招豪友”,积极准备起兵。李世民结交晋阳宫监裴寂、晋阳令刘文静等暗自部署力量。617年初,李渊使刘文静伪造敕书,说炀帝要发太原、马邑等几郡民年二十以上五十以下全部当兵,年底集中涿郡,将攻打高丽。于是群情激愤,马邑刘武周乘机起兵,引突厥攻占汾阳宫。李渊借机募集新兵,并密召长子建成、四子元吉等急赴晋阳。炀帝派遣监视李渊的副留守王威、高君雅,虽迫于非常形势同意李渊自行募兵,但眼看上万新兵云集,怀疑李渊有异志,便暗中策划晋祠祈雨大会,想把李渊父子诱骗至晋祠,伏兵杀害。晋阳乡长刘世龙得知此事,因感李渊不以其出身微细,以礼相待,立即将此事报告李渊。李渊父子决定先发制人,于617年五月起兵晋阳。旧史所说李世民暗中在晋阳部署宾客,准备起兵,而李渊不知其事。等到李世民把计划告知李渊,李渊大为惊骇,甚至要执李世民送官治罪。这是不可信的。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把李世民说成李唐王朝的真正奠基人,使他的皇位获得合法性。这一点是必须注意的。当然,年轻的李世民见事敏速,行动大胆,劝李渊早日举兵,可能纠正过李渊行动过于迟缓的弱点。在李渊的授意下,他在组织起兵方面也起了不小的作用。这些我们也是应该承认的。

  李渊父子得知王威、高君雅“欲因晋祠祈雨,为不利。”(《资治通鉴》卷183)617年五月伏兵于晋阳宫城外。次日清晨李渊和王威、高君雅同坐视事,刘文静引开阳府司马刘政会进来,说有密状告人谋反。李渊故意示意王威取状先看。刘政会说:“所告乃副留守事,唯唐公得视之。”李渊看状,上写:“威、君雅潜引突厥入寇。”高君雅发现已陷入对方圈套,大呼:“此乃反者欲杀我耳。”刘文静等立即执王、高二人入狱。恰巧突厥数万人扰晋阳,众人以为是王威、高君雅所勾引,李渊于是斩王威、高君雅,铲除障碍,公开起兵。六月,建成、元吉等始至晋阳。

  起兵后,李世民倡议北结突厥,以解后顾之忧,并凭借突厥兵马壮大声势。李渊亲笔致书突厥,卑辞厚礼,遣使驰送始毕可汗。向突厥称臣,请始毕出兵相助,约定“征伐所得,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突厥送马千匹来太原互市,并答应出兵相助。七月,李渊以李元吉为太原太守,留守晋阳宫,自己与建成、世民率领三万大军誓师南下。时瓦岗军在李密领导下与困守洛阳的王世充激战方酣,李渊乘机进兵关中。沿途队伍不断壮大,十一月,李渊命建成、世民四面进攻,遂克长安。

  唐朝的建立和统一

  617年11月李渊攻克长安,与民众约法十二条,除去隋朝苛政,迎代王侑即皇帝位,是为隋恭帝,改大业十三年为义宁元年,遥尊炀帝为太上皇。隋恭帝以李渊为假黄钺、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尚书令、大丞相,进封唐王。次年三月,宇文化及在江都(今江苏扬州)杀隋炀帝。五月,隋恭帝禅位,李渊即皇帝位,改国号为唐,是为唐高祖,改元武德,定都长安。立建成为太子;以世民为尚书令,封秦王;元吉封齐王,唐朝正式建立了。

  唐政权建立后,只据有关中一隅。全国各地同时称王称帝的还有十数家,重新统一中国,还要经过激烈的战争。自618年到624年,七年中除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和梁师都依靠突厥贵族的庇护得以割据朔方外,唐朝大体上统一了全国。在统一全国过程中,在黄河流域进行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战争,都是李世民负责指挥的。第一战是对陇右的薛举、薛仁果父子,迫使薛仁果降唐。第二战是打退了倚仗突厥势力进攻河南的刘武周和宋金刚。第三战是对东都的王世充势力和窦建德领导的农民军,打败窦建德,消灭了他建立的夏政权;迫使盘踞洛阳的王世充出降,灭亡了他建立的郑政权,为唐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这期间李世民表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成为当时最杰出的军事家。当时,统一全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民的渴望,是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前提。李世民顺应历史潮流,完成统一事业,对历史的发展是起了积极作用的。

  山西太原晋祠(图画)

  在今山西太原市,始建于北魏前(郦道元《水经注》已记载)。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叔虞封唐,其子燮因晋水改国名为晋。北齐时曾改名大崇皇寺,唐贞观年间仍名晋祠,以后历代多加修葺。

  唐太宗

  唐太宗(598―649),名李世民,唐高祖次子。李渊攻入长安后,李世民为京兆尹,封秦国公。李渊即位后,李世民任尚书令,不久封为秦王。在统一过程中,他的功业超过太子李建成,双方争夺皇位。最后,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李建成,迫使唐高祖退位,自己称帝。次年改元贞观。他在位时(626―649),出现中国封建社会著名的“治世”――“贞观之治”。他还平定东突厥,置安西都护府,被突厥等北方各族尊为“天可汗”。他以文成公主与吐蕃松赞干布和亲,发展唐蕃关系。在位时,他积极发展同日本、古印度等国的友好交往。他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但晚年缺点暴露较多,如连年用兵,赋役加重,等等。

  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

  这段话源出自《荀子》,是唐太宗对太子的教诫,见《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第十一》。

  吸取隋亡的教训

  唐太宗亲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亲睹隋朝的覆亡,这对他政治思想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他即位后,经常与大臣们讨论历代王朝的盛衰和治国的方针政策。他们认为隋炀帝身死国灭是因为“徭役无时”“干戈不戢”,以致“民不堪命”(《贞观政要》),起而反抗。他以隋亡为戒,接受隋末农民起义的教训,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比较善于学习历史经验,具有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的帝王。他看到君民关系有如舟水,常以隋的覆舟来警惕自己,告诫子孙。他认为君臣关系“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如果“君臣相疑,实为国之大患”(《贞观政要》)。他还认为要使唐朝治世长久,就必须“居安思危”“善始慎终”(《贞观政要》)。唐太宗的开明政策和措施,就是以这些认识为依据而制定的。

  善于用人

  唐太宗认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贞观政要》),所以他很重视选官用人。他求贤若渴,为了改善吏治,争取各地主集团的支持,他确实选拔任用了许多有才能的人担任中央要职。这些人出身不同,代表了各种地主势力,有原秦王府的臣僚,有追随李建成反对他的政敌,有关中军事贵族和南北士族,也有出身低微的寒门人士。由于唐太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拔人物不私于党”,以才取人,甚至破格用人,所以贞观时期,人才济济,多士盈廷,出现了一批对国家的治理有杰出贡献的著名将相,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李等。这些猛将谋臣为李唐王朝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保证了唐朝政治稳定和各种政策的施行。这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是密切相关的,也是“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之一。

  重视纳谏

  唐太宗以隋炀帝拒谏饰非以致国亡家灭为鉴,虚怀若谷,从谏如流,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皇帝在这一点上可以与他媲美。他的思想很明确,纳谏的目的就是防止乖谬和改正错误,以利于“长治久安”。他把自己比作石中之玉,矿中之金,把进谏的人比作良工良冶。在他的倡导和鼓励下,贞观时期谏臣盈廷,先后向太宗进谏见于记载的不下三十人。其中魏征一人“所谏前后二百余事”(《贞观政要》),凡数十万言。刘洎、岑文本、马周等多能面折廷争,提出了不少中肯的意见和批评。正是这些谏净,避免和防止了很多错误,对“贞观之治”的政绩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唐太宗甚至把贞观时期政绩的取得说成是“皆魏征之力也”(引《旧唐书・魏征传》)。

  发挥国家机关的效能,减轻人民负担

  唐太宗非常重视发挥国家机关的效能。唐初,以中书省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长官侍中(二人)、尚书省长官左、右仆射为当然宰相,合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唐太宗除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外,还用参知政事、参议朝政、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名义,任用其他一些大臣为宰相,参加议政。这样把宰相班子扩大,并且以品位稍低的他官参与议政,使之成为一个变动不居的集体,便于控制,有利于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不致造成宰相专权,大权旁落。同时,扩大议政人员名额,可收集思广益之效。新的宰相制度正式确立。唐太宗还要求三省官员各尽其责,真正起到相互检查的作用。要求坚持讨论、封驳、执行相结合的原则。他一再要中书、门下两省大臣,凡是诏敕有不便之处都要论执,不要盲从。旧史称唐朝政府处决政务很少错误。

  唐太宗还大力精简中央、地方各级行政机构和官员。隋末豪杰并起,割地称雄,归附唐朝后,高祖割置州县安顿他们。因之州县数目,倍于隋朝,形成民少吏多的弊政。唐太宗命房玄龄等并省中央文武官员,由2000多人减为643员。裁并州县,因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为十道,共设州府358,县1551。精简中央、地方各级政权机构,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节省了财政开支,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

  兴学校,发展科举

  唐太宗把学术文化提到与治国好坏相关的高度来认识。他认为:“近代(指南北朝以来)君臣治国多劣于前古”,原因就是由于大臣们不读书,“无学业”,“不能识前言往行”(《贞观政要》)。因此在文化政策上力纠重武轻文的弊风,提倡用人以德行、学识为本。唐太宗扩充学校,加强管理。管理中央学校的机构为国子监,其下有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学生叫生徒,教师为博士、助教。国子学收文武官三品以上子孙、二品以上曾孙。太学收五品以上子孙、从三品以上曾孙。四门学收下级官员及庶人子弟。唐太宗常到国子学、太学视察,关心学校教学。在他支持下,增筑校舍1200间,增加生员至3260人。以后高丽、百济、新罗、高昌、吐蕃都派遣子弟到长安的国子学学习。于是国学之内8000余人,“国学之盛,近古未有”,长安由此成了国内教育中心和文化传播基地。

  为了广开选官的途径,唐太宗继承并发展了科举制度,这是唐代最主要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唐代的科举每年定期举行,常设的考试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比隋代有所增加。明法、明书、明算是关于律令、文字、数学的专门科目,选择专门人材,录取后只在与专业有关的机构任职。考试科目以明经、进士二科最重要。进士科在隋朝仅试策论,贞观八年加试经史。唐高宗末年加试帖经、杂文。天宝年间始试诗赋并作为录取的主要标准。进士科每年应举者少则八九百人,多则一二千人,而其中能及第者不过十余人以至三十人左右,录取比例不过百分之一二。由于应举者多,录取名额少,50岁能考中进士的人,还算年轻,仍被看作“少进士”,终身不第的居大多数。“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是唐人赵嘏(gu)的诗(见《唐摭言》),形象地刻画出进士登第的难度。正因其难,一旦登第就闻名士林,被比作登龙门,意味着可以在仕途上飞黄腾达了。所以当时张瑰兄弟八人,七人进士出身,一人制举(由皇帝特旨召试)出身,兄弟集会时不要制举出身的坐在一起。足见进士科在各科之中是最为人所看重的。以后各朝沿袭科举制,实际就是沿袭进士科。贞观年间是进士科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贞观末年,唐太宗扩大进士科,提高了进士的进身之阶,对于唐朝科举制的兴盛,无疑起了推动作用。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为一般地主提供了做官的途径,扩大了唐朝统治的阶级基础。

  经济发展较快

  唐太宗特别重视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他说:“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丰收),则兆庶(众百姓)非国家所有”(《贞观政要》)。外出官员回朝,他都要先问田苗好坏,百姓疾苦。为了不夺农时,他还把皇太子的冠礼(成年礼)由二月改为十月。

  唐初社会经济衰敝凋残,至贞观初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贞观政要》)。全国人口锐减,政府掌握的户口仅200多万户,不到隋盛时890多万户的1/3。加以贞观元年关中歉收,斗米值绢一匹。由于社会生产条件的改善,广大农民定居下来,以辛勤劳动迅速改变农村的凋残景象。贞观四年“天下大稔(ren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资治通鉴》卷193)。《贞观政要》记述当时情况说:“商旅野次(停留),无复盗贼,囹圄(ling yu牢狱)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指五岭以南地区),自山东(太行山以东)至于沧海,皆不赍(ji携带)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贞观政要》)这里虽不无溢美之词,但基本上反映了贞观时期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据唐太宗死后三年的统计,户口增至380万户,贞观时期平均每年增长近七万户,是唐代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

  贞观末年,唐朝成为一个强盛的封建国家。境内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初步繁荣,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升平,这种局面,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从皇后到皇帝

  武则天(624―705)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父武士(huo),为贩卖木材的大商人,贞观中,官至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封应国公。母杨氏,隋室疏宗。武则天通晓文史,明敏果断,“巧慧多权术”。14岁时,唐太宗召其入宫,立为“才人”,赐号武媚。太宗死后,则天入寺为尼。唐高宗即位,复召入宫,拜昭仪,进号宸妃。655年,立为皇后。唐高宗因患风眩,头重、目不能视,武则天协助裁决政事,遂专国柄,权势日重。683年,高宗死,中宗李显即位,则天临朝称制。第二年废中宗为庐陵王,立睿宗李旦,继续临朝称制。她取代李唐王朝的趋势日益明显。徐敬业、越王李贞等相继起兵反抗,迅速失败。690年武则天正式改唐为周,自称大周圣神皇帝,并自以“”(zhao)字为名。废睿宗为皇嗣,改东都洛阳为神都。

  武则天的统治

  武则天于公元674年上疏,建议高宗施行12事,其中有劝农桑,薄赋敛,息干戈,禁浮巧,省力役等进步主张,高宗诏令全国实行。她比较重视发展农业生产,684年下令奖励农桑,提出凡是官吏在所治理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为政苛滥,户口流移”者降职。高宗死时,她宣布百姓年满50岁者免除徭役,比60岁免役的旧制缩短了十年。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武则天很爱才,初唐诗人四杰中的骆宾王,为徐敬业写《讨武檄》,对她攻击谩骂,写得痛快淋漓,当她看到“一杯(pou用手捧)之土未乾,六尺之孤安在!”(指高宗坟土未干,中宗已遭废黜)时,问是何人所写,对以“骆宾王”,她说:“宰相之过也,人有如此才,而使之流落不偶(即不遇,未遇被识拔的机会,不得志)乎!”(《资治通鉴》)武则天选官虽滥,但只要发现不称职的,就立刻废黜甚至诛杀。她所选用的宰相狄仁杰是有名的贤相。开元年间的名臣姚崇、宋、张九龄等都是武则天时开始提拔的。武则天重用有才能的官员,对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强盛起了一定作用。

  在武则天执政的半个世纪中,由于隋末农民起义的作用及唐太宗“贞观之治”奠定的基础,也由于武则天沉重打击了旧士族和大贵族大官僚集团,执行了一些具有进步性的政策,所以社会经济呈现出发展的趋势,人口也由380万户猛增到615万户。武则天执政时期,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武则天不失为唐代有作为的皇帝、女政治家。但是,为了神化自己的威权,她大肆崇佛,广建庙宇,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她放手招官,使官僚集团急剧膨胀,加重了人民负担。她重用武氏家族,这些人穷奢极欲,为非作歹,更与武则天本人的腐朽生活和对权势的贪婪分不开。这一切必然会加剧阶级矛盾,使农民饥馑逃亡问题日益严重。

  武则天后政局动荡

  唐朝自武则天退位到玄宗即位的七八年中,政局极不稳定。中宗、睿宗昏庸懦弱,武氏诸王、中宗的韦皇后及其女安乐公主、武后女儿太平公主都参预政权,激烈倾轧,接连发生政变。韦后窃取大权,先杀太子李重俊,后又毒死中宗。睿宗的儿子李隆基杀死韦后、安乐公主及武氏家族,即位后再杀太平公主一伙,至此政局才稳定下来。

  开元初年的政治经济措施

  任用名相。开元初相继任用熟悉吏治富有才能的姚崇、宋为相。玄宗对他们信用不疑,两人“协心辅佐”,使“赋役宽平,刑罚清省,百姓富庶”(《资治通鉴》卷211)。对实现政局安定起了很大作用。

  裁汰冗官。将武后以及中宗和睿宗时大量委派的非正式任命的官吏,予以裁撤精简。精简了庞大的官僚机构。将宰相的名额由睿宗时的十余人减少到二三人,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

  整顿吏治。比较严格地选官,强调以功以才授官。玄宗特别重视地方官的人选,716年在宣政殿前亲自复试吏部新授县令(《资治通鉴》)。比较严格地考核,每年十月玄宗令各道按察使(负责巡察考核吏治的官)对地方官的政绩进行考核,以定奖惩升降。实行京官与地方官交流任用制,为改变重内官轻外官的风气,开元二年下令:“选京官有才识者除都督、刺史,都督、刺史有政迹者除京官,使出入常均,永为恒式”(同上)。

  淘汰僧尼。武后以来,佛教势力继续发展,富户强丁多削发以避徭役,给封建政府带来危机。玄宗接受姚崇建议,下令淘汰天下僧尼,强使一万二千多人还俗。规定各地不得新建佛寺。

  重视农业生产。唐玄宗一再要求地方官注意兵役、徭役、租税的均平征敛。他重视农田水利的管理,随时招抚逃亡人口,还经常发布特敕,缓征、减征、免征民户贷粮、租调、地税。

  经济繁荣

  开元时期统治者的各项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当时土地开辟,许多“高山绝壑,耒耜亦满”。据杜佑《通典》所记:至(开元)十三年封泰山,米斗至十三文,青齐谷斗至五文。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过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东至宋(今河南商丘)汴(今河南开封),西至歧州(今陕西凤翔),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皆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今湖北荆州、襄樊),北至太原、范阳(今北京),西至蜀川(今四川成都)、凉府(今甘肃武威),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可见当时粮食布帛产量丰富,物价低廉,商业繁荣,道路畅通,行旅安全。开元二十年,全国有民户7861236,口 45431265,比唐初户口增加一倍半以上。

  上述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以及下述文化昌盛,国力富强的局面,史称“开元盛世”。这是唐朝的极盛时期。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资料和注释 篇2

  李渊的家世和在隋朝的职位

  李渊的先世本为赵郡(今河北赵县)李氏。祖父李虎在北周代魏之际,有“佐命功”(辅佐帝王创业之功),故北周建立后,李虎虽死,仍追封为唐国公。父李袭爵,北周时历官御史大夫、柱国大将军等。李渊生于长安,7岁时袭封唐国公。母亲是隋文帝独孤皇后姐,所以李渊和隋炀帝是表兄弟,是“隋室之近亲”。隋炀帝继位后,李渊任荥阳(今河南郑州)、楼烦(今山西静乐)二郡太守。615年,李渊受命为山西河东抚慰大使,次年拜太原留守。(太原郡治所为晋阳,在今山西太原。)

  李渊起兵的酝酿和经过

  隋末农民起义遍及全国,隋朝政权摇摇欲坠。613年征高丽之役,李渊督运于怀远镇,路过涿郡,与宇文士及深夜密论时事,开始有起兵反隋夺取天下之志。616年李渊奉诏为太原留守,以王威、高君雅为副。太原是军事重镇,兵源充足,粮饷丰沛,可以“食支十年”。李渊认为这是天赐良机,于是将长子建成留在河东,命其“潜结英俊”;携次子世民至太原,命其“密招豪友”,积极准备起兵。李世民结交晋阳宫监裴寂、晋阳令刘文静等暗自部署力量。617年初,李渊使刘文静伪造敕书,说炀帝要发太原、马邑等几郡民年二十以上五十以下全部当兵,年底集中涿郡,将攻打高丽。于是群情激愤,马邑刘武周乘机起兵,引突厥攻占汾阳宫。李渊借机募集新兵,并密召长子建成、四子元吉等急赴晋阳。炀帝派遣监视李渊的副留守王威、高君雅,虽迫于非常形势同意李渊自行募兵,但眼看上万新兵云集,怀疑李渊有异志,便暗中策划晋祠祈雨大会,想把李渊父子诱骗至晋祠,伏兵杀害。晋阳乡长刘世龙得知此事,因感李渊不以其出身微细,以礼相待,立即将此事报告李渊。李渊父子决定先发制人,于617年五月起兵晋阳。旧史所说李世民暗中在晋阳部署宾客,准备起兵,而李渊不知其事。等到李世民把计划告知李渊,李渊大为惊骇,甚至要执李世民送官治罪。这是不可信的。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把李世民说成李唐王朝的真正奠基人,使他的皇位获得合法性。这一点是必须注意的。当然,年轻的李世民见事敏速,行动大胆,劝李渊早日举兵,可能纠正过李渊行动过于迟缓的弱点。在李渊的授意下,他在组织起兵方面也起了不小的作用。这些我们也是应该承认的。

  李渊父子得知王威、高君雅“欲因晋祠祈雨,为不利。”(《资治通鉴》卷183)617年五月伏兵于晋阳宫城外。次日清晨李渊和王威、高君雅同坐视事,刘文静引开阳府司马刘政会进来,说有密状告人谋反。李渊故意示意王威取状先看。刘政会说:“所告乃副留守事,唯唐公得视之。”李渊看状,上写:“威、君雅潜引突厥入寇。”高君雅发现已陷入对方圈套,大呼:“此乃反者欲杀我耳。”刘文静等立即执王、高二人入狱。恰巧突厥数万人扰晋阳,众人以为是王威、高君雅所勾引,李渊于是斩王威、高君雅,铲除障碍,公开起兵。六月,建成、元吉等始至晋阳。

  起兵后,李世民倡议北结突厥,以解后顾之忧,并凭借突厥兵马壮大声势。李渊亲笔致书突厥,卑辞厚礼,遣使驰送始毕可汗。向突厥称臣,请始毕出兵相助,约定“征伐所得,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突厥送马千匹来太原互市,并答应出兵相助。七月,李渊以李元吉为太原太守,留守晋阳宫,自己与建成、世民率领三万大军誓师南下。时瓦岗军在李密领导下与困守洛阳的王世充激战方酣,李渊乘机进兵关中。沿途队伍不断壮大,十一月,李渊命建成、世民四面进攻,遂克长安。

  唐朝的建立和统一

  617年11月李渊攻克长安,与民众约法十二条,除去隋朝苛政,迎代王侑即皇帝位,是为隋恭帝,改大业十三年为义宁元年,遥尊炀帝为太上皇。隋恭帝以李渊为假黄钺、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尚书令、大丞相,进封唐王。次年三月,宇文化及在江都(今江苏扬州)杀隋炀帝。五月,隋恭帝禅位,李渊即皇帝位,改国号为唐,是为唐高祖,改元武德,定都长安。立建成为太子;以世民为尚书令,封秦王;元吉封齐王,唐朝正式建立了。

  唐政权建立后,只据有关中一隅。全国各地同时称王称帝的还有十数家,重新统一中国,还要经过激烈的战争。自618年到624年,七年中除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和梁师都依靠突厥贵族的庇护得以割据朔方外,唐朝大体上统一了全国。在统一全国过程中,在黄河流域进行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战争,都是李世民负责指挥的。第一战是对陇右的薛举、薛仁果父子,迫使薛仁果降唐。第二战是打退了倚仗突厥势力进攻河南的刘武周和宋金刚。第三战是对东都的王世充势力和窦建德领导的农民军,打败窦建德,消灭了他建立的夏政权;迫使盘踞洛阳的王世充出降,灭亡了他建立的郑政权,为唐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这期间李世民表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成为当时最杰出的军事家。当时,统一全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民的渴望,是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前提。李世民顺应历史潮流,完成统一事业,对历史的发展是起了积极作用的。

  山西太原晋祠(图画)

  在今山西太原市,始建于北魏前(郦道元《水经注》已记载)。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叔虞封唐,其子燮因晋水改国名为晋。北齐时曾改名大崇皇寺,唐贞观年间仍名晋祠,以后历代多加修葺。

  唐太宗

  唐太宗(598―649),名李世民,唐高祖次子。李渊攻入长安后,李世民为京兆尹,封秦国公。李渊即位后,李世民任尚书令,不久封为秦王。在统一过程中,他的功业超过太子李建成,双方争夺皇位。最后,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李建成,迫使唐高祖退位,自己称帝。次年改元贞观。他在位时(626―649),出现中国封建社会著名的“治世”――“贞观之治”。他还平定东突厥,置安西都护府,被突厥等北方各族尊为“天可汗”。他以文成公主与吐蕃松赞干布和亲,发展唐蕃关系。在位时,他积极发展同日本、古印度等国的友好交往。他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但晚年缺点暴露较多,如连年用兵,赋役加重,等等。

  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

  这段话源出自《荀子》,是唐太宗对太子的教诫,见《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第十一》。

  吸取隋亡的教训

  唐太宗亲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亲睹隋朝的覆亡,这对他政治思想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他即位后,经常与大臣们讨论历代王朝的盛衰和治国的方针政策。他们认为隋炀帝身死国灭是因为“徭役无时”“干戈不戢”,以致“民不堪命”(《贞观政要》),起而反抗。他以隋亡为戒,接受隋末农民起义的教训,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比较善于学习历史经验,具有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的帝王。他看到君民关系有如舟水,常以隋的覆舟来警惕自己,告诫子孙。他认为君臣关系“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如果“君臣相疑,实为国之大患”(《贞观政要》)。他还认为要使唐朝治世长久,就必须“居安思危”“善始慎终”(《贞观政要》)。唐太宗的开明政策和措施,就是以这些认识为依据而制定的。

  善于用人

  唐太宗认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贞观政要》),所以他很重视选官用人。他求贤若渴,为了改善吏治,争取各地主集团的支持,他确实选拔任用了许多有才能的人担任中央要职。这些人出身不同,代表了各种地主势力,有原秦王府的臣僚,有追随李建成反对他的政敌,有关中军事贵族和南北士族,也有出身低微的寒门人士。由于唐太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拔人物不私于党”,以才取人,甚至破格用人,所以贞观时期,人才济济,多士盈廷,出现了一批对国家的治理有杰出贡献的著名将相,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李等。这些猛将谋臣为李唐王朝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保证了唐朝政治稳定和各种政策的施行。这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是密切相关的,也是“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之一。

  重视纳谏

  唐太宗以隋炀帝拒谏饰非以致国亡家灭为鉴,虚怀若谷,从谏如流,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皇帝在这一点上可以与他媲美。他的思想很明确,纳谏的目的就是防止乖谬和改正错误,以利于“长治久安”。他把自己比作石中之玉,矿中之金,把进谏的人比作良工良冶。在他的倡导和鼓励下,贞观时期谏臣盈廷,先后向太宗进谏见于记载的不下三十人。其中魏征一人“所谏前后二百余事”(《贞观政要》),凡数十万言。刘洎、岑文本、马周等多能面折廷争,提出了不少中肯的意见和批评。正是这些谏净,避免和防止了很多错误,对“贞观之治”的政绩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唐太宗甚至把贞观时期政绩的取得说成是“皆魏征之力也”(引《旧唐书・魏征传》)。

  发挥国家机关的效能,减轻人民负担

  唐太宗非常重视发挥国家机关的效能。唐初,以中书省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长官侍中(二人)、尚书省长官左、右仆射为当然宰相,合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唐太宗除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外,还用参知政事、参议朝政、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名义,任用其他一些大臣为宰相,参加议政。这样把宰相班子扩大,并且以品位稍低的他官参与议政,使之成为一个变动不居的集体,便于控制,有利于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不致造成宰相专权,大权旁落。同时,扩大议政人员名额,可收集思广益之效。新的宰相制度正式确立。唐太宗还要求三省官员各尽其责,真正起到相互检查的作用。要求坚持讨论、封驳、执行相结合的原则。他一再要中书、门下两省大臣,凡是诏敕有不便之处都要论执,不要盲从。旧史称唐朝政府处决政务很少错误。

  唐太宗还大力精简中央、地方各级行政机构和官员。隋末豪杰并起,割地称雄,归附唐朝后,高祖割置州县安顿他们。因之州县数目,倍于隋朝,形成民少吏多的弊政。唐太宗命房玄龄等并省中央文武官员,由2000多人减为643员。裁并州县,因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为十道,共设州府358,县1551。精简中央、地方各级政权机构,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节省了财政开支,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

  兴学校,发展科举

  唐太宗把学术文化提到与治国好坏相关的高度来认识。他认为:“近代(指南北朝以来)君臣治国多劣于前古”,原因就是由于大臣们不读书,“无学业”,“不能识前言往行”(《贞观政要》)。因此在文化政策上力纠重武轻文的弊风,提倡用人以德行、学识为本。唐太宗扩充学校,加强管理。管理中央学校的机构为国子监,其下有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学生叫生徒,教师为博士、助教。国子学收文武官三品以上子孙、二品以上曾孙。太学收五品以上子孙、从三品以上曾孙。四门学收下级官员及庶人子弟。唐太宗常到国子学、太学视察,关心学校教学。在他支持下,增筑校舍1200间,增加生员至3260人。以后高丽、百济、新罗、高昌、吐蕃都派遣子弟到长安的国子学学习。于是国学之内8000余人,“国学之盛,近古未有”,长安由此成了国内教育中心和文化传播基地。

  为了广开选官的途径,唐太宗继承并发展了科举制度,这是唐代最主要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唐代的科举每年定期举行,常设的考试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比隋代有所增加。明法、明书、明算是关于律令、文字、数学的专门科目,选择专门人材,录取后只在与专业有关的机构任职。考试科目以明经、进士二科最重要。进士科在隋朝仅试策论,贞观八年加试经史。唐高宗末年加试帖经、杂文。天宝年间始试诗赋并作为录取的主要标准。进士科每年应举者少则八九百人,多则一二千人,而其中能及第者不过十余人以至三十人左右,录取比例不过百分之一二。由于应举者多,录取名额少,50岁能考中进士的人,还算年轻,仍被看作“少进士”,终身不第的居大多数。“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是唐人赵嘏(gu)的诗(见《唐摭言》),形象地刻画出进士登第的难度。正因其难,一旦登第就闻名士林,被比作登龙门,意味着可以在仕途上飞黄腾达了。所以当时张瑰兄弟八人,七人进士出身,一人制举(由皇帝特旨召试)出身,兄弟集会时不要制举出身的坐在一起。足见进士科在各科之中是最为人所看重的。以后各朝沿袭科举制,实际就是沿袭进士科。贞观年间是进士科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贞观末年,唐太宗扩大进士科,提高了进士的进身之阶,对于唐朝科举制的兴盛,无疑起了推动作用。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为一般地主提供了做官的途径,扩大了唐朝统治的阶级基础。

  经济发展较快

  唐太宗特别重视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他说:“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丰收),则兆庶(众百姓)非国家所有”(《贞观政要》)。外出官员回朝,他都要先问田苗好坏,百姓疾苦。为了不夺农时,他还把皇太子的冠礼(成年礼)由二月改为十月。

  唐初社会经济衰敝凋残,至贞观初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贞观政要》)。全国人口锐减,政府掌握的户口仅200多万户,不到隋盛时890多万户的1/3。加以贞观元年关中歉收,斗米值绢一匹。由于社会生产条件的改善,广大农民定居下来,以辛勤劳动迅速改变农村的凋残景象。贞观四年“天下大稔(ren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资治通鉴》卷193)。《贞观政要》记述当时情况说:“商旅野次(停留),无复盗贼,囹圄(ling yu牢狱)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指五岭以南地区),自山东(太行山以东)至于沧海,皆不赍(ji携带)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贞观政要》)这里虽不无溢美之词,但基本上反映了贞观时期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据唐太宗死后三年的统计,户口增至380万户,贞观时期平均每年增长近七万户,是唐代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

  贞观末年,唐朝成为一个强盛的封建国家。境内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初步繁荣,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升平,这种局面,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从皇后到皇帝

  武则天(624―705)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父武士(huo),为贩卖木材的大商人,贞观中,官至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封应国公。母杨氏,隋室疏宗。武则天通晓文史,明敏果断,“巧慧多权术”。14岁时,唐太宗召其入宫,立为“才人”,赐号武媚。太宗死后,则天入寺为尼。唐高宗即位,复召入宫,拜昭仪,进号宸妃。655年,立为皇后。唐高宗因患风眩,头重、目不能视,武则天协助裁决政事,遂专国柄,权势日重。683年,高宗死,中宗李显即位,则天临朝称制。第二年废中宗为庐陵王,立睿宗李旦,继续临朝称制。她取代李唐王朝的趋势日益明显。徐敬业、越王李贞等相继起兵反抗,迅速失败。690年武则天正式改唐为周,自称大周圣神皇帝,并自以“”(zhao)字为名。废睿宗为皇嗣,改东都洛阳为神都。

  武则天的统治

  武则天于公元674年上疏,建议高宗施行12事,其中有劝农桑,薄赋敛,息干戈,禁浮巧,省力役等进步主张,高宗诏令全国实行。她比较重视发展农业生产,684年下令奖励农桑,提出凡是官吏在所治理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为政苛滥,户口流移”者降职。高宗死时,她宣布百姓年满50岁者免除徭役,比60岁免役的旧制缩短了十年。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武则天很爱才,初唐诗人四杰中的骆宾王,为徐敬业写《讨武檄》,对她攻击谩骂,写得痛快淋漓,当她看到“一杯(pou用手捧)之土未乾,六尺之孤安在!”(指高宗坟土未干,中宗已遭废黜)时,问是何人所写,对以“骆宾王”,她说:“宰相之过也,人有如此才,而使之流落不偶(即不遇,未遇被识拔的机会,不得志)乎!”(《资治通鉴》)武则天选官虽滥,但只要发现不称职的,就立刻废黜甚至诛杀。她所选用的宰相狄仁杰是有名的贤相。开元年间的名臣姚崇、宋、张九龄等都是武则天时开始提拔的。武则天重用有才能的官员,对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强盛起了一定作用。

  在武则天执政的半个世纪中,由于隋末农民起义的作用及唐太宗“贞观之治”奠定的基础,也由于武则天沉重打击了旧士族和大贵族大官僚集团,执行了一些具有进步性的政策,所以社会经济呈现出发展的趋势,人口也由380万户猛增到615万户。武则天执政时期,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武则天不失为唐代有作为的皇帝、女政治家。但是,为了神化自己的威权,她大肆崇佛,广建庙宇,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她放手招官,使官僚集团急剧膨胀,加重了人民负担。她重用武氏家族,这些人穷奢极欲,为非作歹,更与武则天本人的腐朽生活和对权势的贪婪分不开。这一切必然会加剧阶级矛盾,使农民饥馑逃亡问题日益严重。

  武则天后政局动荡

  唐朝自武则天退位到玄宗即位的七八年中,政局极不稳定。中宗、睿宗昏庸懦弱,武氏诸王、中宗的韦皇后及其女安乐公主、武后女儿太平公主都参预政权,激烈倾轧,接连发生政变。韦后窃取大权,先杀太子李重俊,后又毒死中宗。睿宗的儿子李隆基杀死韦后、安乐公主及武氏家族,即位后再杀太平公主一伙,至此政局才稳定下来。

  开元初年的政治经济措施

  任用名相。开元初相继任用熟悉吏治富有才能的姚崇、宋为相。玄宗对他们信用不疑,两人“协心辅佐”,使“赋役宽平,刑罚清省,百姓富庶”(《资治通鉴》卷211)。对实现政局安定起了很大作用。

  裁汰冗官。将武后以及中宗和睿宗时大量委派的非正式任命的官吏,予以裁撤精简。精简了庞大的官僚机构。将宰相的名额由睿宗时的十余人减少到二三人,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

  整顿吏治。比较严格地选官,强调以功以才授官。玄宗特别重视地方官的人选,716年在宣政殿前亲自复试吏部新授县令(《资治通鉴》)。比较严格地考核,每年十月玄宗令各道按察使(负责巡察考核吏治的官)对地方官的政绩进行考核,以定奖惩升降。实行京官与地方官交流任用制,为改变重内官轻外官的风气,开元二年下令:“选京官有才识者除都督、刺史,都督、刺史有政迹者除京官,使出入常均,永为恒式”(同上)。

  淘汰僧尼。武后以来,佛教势力继续发展,富户强丁多削发以避徭役,给封建政府带来危机。玄宗接受姚崇建议,下令淘汰天下僧尼,强使一万二千多人还俗。规定各地不得新建佛寺。

  重视农业生产。唐玄宗一再要求地方官注意兵役、徭役、租税的均平征敛。他重视农田水利的管理,随时招抚逃亡人口,还经常发布特敕,缓征、减征、免征民户贷粮、租调、地税。

  经济繁荣

  开元时期统治者的各项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当时土地开辟,许多“高山绝壑,耒耜亦满”。据杜佑《通典》所记:至(开元)十三年封泰山,米斗至十三文,青齐谷斗至五文。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过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东至宋(今河南商丘)汴(今河南开封),西至歧州(今陕西凤翔),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皆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今湖北荆州、襄樊),北至太原、范阳(今北京),西至蜀川(今四川成都)、凉府(今甘肃武威),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可见当时粮食布帛产量丰富,物价低廉,商业繁荣,道路畅通,行旅安全。开元二十年,全国有民户7861236,口 45431265,比唐初户口增加一倍半以上。

  上述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以及下述文化昌盛,国力富强的局面,史称“开元盛世”。这是唐朝的极盛时期。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资料和注释(精选2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