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物理教案设计 > “机械波的产生”自主体验课的教学设计

“机械波的产生”自主体验课的教学设计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机械波的产生”自主体验课的教学设计

“机械波的产生”自主体验课的--河北承德第一中学 苏凤朝

自主体验课,是指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体验而实现的教学。笔者在“机械波的产生”一节教学中,尝试进行了学生的自主体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是对这一节教学进行的设计实录。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体验到机械波是怎样产生的;

2.通过自身的活动使学生清楚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传播的是振动形式,振动质点并不随波迁移;机械波传递过程中携带能量和信息;

3.通过实验得到机械波传播的速度与介质有关,与振源振动的频率无关;

4.认识到横波中的波长的意义,知道振源振动一个周期,机械波向前传播一个波长。

学习材料】直径约1cm、长约10m的一条麻绳、横波演示器、秒表(或用手表代替)。

学习形式】学生自主体验、教师适时指导。

教材分析与课程设计思想

“机械波的产生”一节内容,在初学者看来属于较难理解的内容,学生很容易把波的传播认为是介质中质点的迁移。波源的振动与波的传播之间关系很多学生容易产生混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经过反复讲解和大量的练习,使一些学生记住了结论,但还是没能理解相应的内容。

在本节的--中,我们试图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教师的“讲解”变为学生的“亲身体验”,通过反复的“人浪”表演使学生体验到“机械波”由近向远的传播过程:①传播的是振动形式,振动质点并不随波迁移:②机械波传递过程中携带能量和信息:③振源振动一个周期,机械波向前传播一个波长。

然后请学生用麻绳演示机械波的传播,重复上述观点,强化观点。之后,进行实验研究:机械波传播的速度与介质有关,与振源振动的频率无关。最后,请学生分组演示并讲解“机械波是怎样产生的”,结束本节内容。

课堂纪实

1.将学生带到大厅(或小操场上),将学生均等地分成4队,手手相连,教师位于队伍中间,指导学生,如图1。

先让第2排学生进行“人浪”表演:从左起第一个人开始依次“蹲”“起”一次。其他同学观察。

然后让第2排的同学从中间断开,传到断开处,后面的学生不再动作。

教师提问:假设将每一位学生都看成“质元”,最左边的学生看作最先振动的质点(波源或振源),学生手手相连看作连续的“介质”(介质就是传播振动的物质),那么,只有振源的振动而没有传播振动的介质能产生机械波吗?

学生回答:不能。

教师提问:那么,机械波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学生回答:振源的振动和传播振动的介质。

教师: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就是机械波。

2.先让第2排学生进行“人浪”表演:从左起第一个人开始依次“蹲”“起”一次。其他学生观察。

然后请第3排的学生重复表演一次,其他学生观察。

让1、2排学生交换位置,3、4排学生交换位置,重复表演一次,其他学生观察。

教师提问: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中的质点随波迁移吗?

学生回答:介质中的质点并不随波迁移。

教师提问:那传播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传播的是振动的形式。

教师提问:如果振源振动的幅度是1m,那么其他质点的振动幅度是多大?

学生回答:也是1m。

教师提问:如果振源振动的周期(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是2s,那么其他质点的振动周期是多大?

学生回答:也是2s。

教师提问: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振源怎么振动,介质中的其他质点也跟着怎样振动。

2页,当前第11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机械波的产生”自主体验课的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