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数学教案设计 > 《找规律》教学设计(精选13篇)

《找规律》教学设计(精选1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找规律》教学设计(精选13篇)

《找规律》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第59页-60页例1、“试一试”及练习十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

  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

  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生和内容分析:

  本课研究的简单周期现象是一种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有规律现象。它的教育价值在于培养学生发现规律、遵循规律、利用规律的精神;通过眼前预料以后、通过部分把握整体、通过有限想像无限。在教学中,教师应力求做到四个“让”:一、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学习;二、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感悟、合作探究中学习;三、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四、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最终,让学生感悟生活中的数学规律,发现数学的价值所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具体情境的创设下,教师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配合课件的有效运用,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并应用简单周期现象中的内在规律。

  板书设计:

  找   规   律

  画图:                                      

  列举:

  计算: 15÷2=7(组)……1(盆)

  18÷3=6(组)

《找规律》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找规律》例1―例4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场景事物,发现隐含的规律,对事物的排列规律有初步的了解。

  2、经历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初步体验寻找事物规律的思考方法,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能运用简单的规律解释现实中的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师:今天很高兴和小朋友们在这里上课,周老师准备了一些幸运星想送给会思考、会倾听、会发现问题的小朋友作礼物,想得到吗?

  1、逐渐出示第一串幸运星:红蓝红蓝红蓝……

  师:请小朋友们猜一猜下面这颗幸运星的颜色。(猜的正确,教师就将这颗幸运星送出作为礼物)

  2、逐渐出示第二串幸运星:红绿红绿红绿……

  (学生猜想,并说出自己的思考,教师验证,送给礼物)

  3、逐渐出示第三串幸运星:红黄黄红黄黄红黄黄…….

  (学生猜想,并说出自己的思考)

  师:小朋友们很善于观察,发现了这些幸运星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这就是规律。那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认真观察,发现规律

  师:聪聪和明明为欢迎小朋友们的到来,特地布置了教室,一起去看看吧。(播放多媒体课件)

  1、交流感受。

  你觉得教室布置得怎么样?(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因势利导:教室的确布置得很漂亮,很有规律,能说说这些规律吗?(学生畅所欲言说规律。)

  3、请小朋友们翻开书88页看例1,思考:下一个应该是什么?

  4、汇报结果。

  ①课件出示彩旗图。

  这面旗会是什么颜色?你是怎么想的?

  ②课件出示彩花的排列图

  下面的这一朵花是什么颜色的?

  你是怎么发现的?

  ③课件出示灯笼图和小朋友的队列图。

  彩旗小花的规律我们找到了,那灯笼和小朋友的队伍又有什么规律呢?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击鼠标)

  你是怎么想的。

  ④小结:刚才,小朋友们通过观察,找出了彩旗、小花、灯笼和小朋友队伍的.排列规律,真不错.

  三、巩固新知,运用规律

  师:聪聪和明明为欢迎小朋友们的到来,还准备了几个有趣的游戏,想玩吗?

  1、游戏区一:涂一涂(课本第89页)

  ①学生动手操作

  ②指名回答并说说有什么规律

  2、游戏区二:猜一猜

  ①指名说?代表的颜色(课件演示)

  ②说说你的理由

  3、游戏区三:选一选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演示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游戏区四:说一说

  指名说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四、联系生活,创造规律

  1、其实在我们身边很多地方都有规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

  师: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也是有规律的?(指名说)

  2、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规律,让我们表扬一下自己。

  师:听,你们的掌声也有规律。是什么样的规律呢?再来一次。

  3、创造规律

  师:小朋友们发现了图形有规律,声音也有规律。接下来请小朋友们来做设计师,请你用手中的彩色笔涂一涂,画一画。(课本第89页下做一做第二题)

  活动要求:自己涂出有规律的颜色

  ①学生动手操作

  ②全班展示交流

  五、课堂总结,拓展提高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找规律)

  希望小朋友们课后多观察,多思考,相信你会发现更多有趣的规律。

《找规律》教学设计 篇3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0~51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对两种事物进行搭配的过程,初步发现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并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抽象、概括、合作和交流等活动中,发展有序思考的能力,培养初步的符号感。

  3. 使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上衣和裙子图片,记录纸,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初步感知搭配现象

  谈话:无锡有许多旅游景点(多媒体显示无锡的风景图片),小红和爸爸妈妈想来无锡玩。为了这次旅游,妈妈给她准备了2件上衣(出示学具):一件绿色的和一件黄色的。还准备了3条裙子(出示学具):粉红色的、蓝色的和大红色的。用什么颜色的上衣配什么颜色的裙子呢?请同学们给她提些建议吧。

  学生交流,教师操作。

  小结:像这样,一件上衣配一条裙子,就是把上衣和裙子进行搭配。(板书:搭配)

  二、 合作探究,体会有序思考

  1. 合作探究。

  同桌合作,把所有的搭配情况都找出来,让小红自己挑。

  合作要求:同桌两人,一人拿学具进行搭配,另外一人把搭配的情况记录在表格中。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关注学生中出现的不同的搭配方法。

  请学生汇报搭配过程,教师演示。

  小结:一共有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2. 比较方法。

  提问: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更喜欢哪一组同学搭配的方法?为什么?

  学生交流,体会有序搭配是比较好的方法。

  小结:有序地搭配可以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板书:有序,不重复,不遗漏)

  3. 理解不同的搭配方法。

  谈话:你们能像刚才这组同学一样,把上衣和裙子进行有序地搭配吗?请同桌两个同学再次合作,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有序地搭配。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反馈:谁能具体地说一说,你们组是怎样有序搭配的?

  学生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1) 选上衣,先用绿色上衣分别和3条裙子配,再用黄色上衣分别和3条裙子配。(2) 选裙子,先用粉红色的裙子和2件上衣配,再用蓝色的裙子和2件上衣配,最后用大红色的裙子和2件上衣配。

  4. 小结。

  谈话:(电脑演示)把2件上衣和3条裙子进行搭配,可以先用上衣进行有序搭配,也可以先用裙子进行有序搭配。

  三、 创新表示,感受符号思想

  出示问题:小红的爸爸为了这次旅游,准备了3件衬衫和3条领带,(课件出示3件衬衫和3条领带图)衬衫和领带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

  1. 讨论。

  启发:刚才我们用学具摆出了上衣和裙子有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现在你还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把领带与衬衫的搭配方法全都表示出来呢?同桌讨论讨论。

  全班交流,教师提示可用连线的方法。

  2. 尝试。

  谈话: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作业纸上有序地表示出这些搭配的方法吧。

  展示学生作业,简要评析。

  小结:同学们想到的方法真多,有画实物的,有画简单图形的,还有用字母或数字表示的。

  3. 比较。

  这么多的表示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

  小结:看来,用简单的图形、字母或数字等符号表示实物的方法更简洁些。

  4. 归纳。

  电脑演示:电脑小博士就是用简单图形表示的,他用梯形表示领带,用长方形表示衬衫。把3条领带和3件衬衫进行搭配,可以先用领带进行有序搭配(电脑连线),也可以先用衬衫进行有序搭配(电脑连线)。

  提问:如果领带的条数不变,衬衫减少一件,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2=6。

  再问:如果衬衫的件数不变,领带增加一条,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3=12。

  引导: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有什么发现?衬衫的件数和领带的条数,与有多少种搭配方法是什么关系?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

  小结:领带条数与衬衫件数的乘积就是搭配的方法数,这就是搭配的规律(板书课题:搭配的规律)。

  四、 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1. 路线问题。

  电脑演示:穿上漂亮的衣服,小红和爸爸妈妈高高兴兴地来到了无锡。打开地图,他们准备从火车站出发,经过五爱广场,到锡惠公园去玩。

  提问:那从火车站到锡惠公园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呢?

  学生交流。

  再问:这么多的走法?选哪一种比较合适?

  学生交流。

  小结:当搭配的结果很多时,要注意选择最合适的搭配方案。

  2. 奖品问题。

  谈话:锡惠公园里有许多有奖游戏,小红的运气真不错,她得奖了。来到领奖处,让我们听听领奖处的叔叔跟她说了什么。

  (电脑播放录音)“小朋友,恭喜你得奖。你可以选一个木偶,配上一顶帽子,或者配上一条围巾作为奖品。领奖之前我可要先考考你喔。现在有3只木偶,2顶帽子和3条围巾,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的方法呢?”

  学生交流不同的搭配方法。

  3. 游戏问题。

  同学们在做“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时,有没有注意其中也有我们研究的搭配规律呢?你知道在这个游戏中,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吗?怎样才能把各种不同的搭配方法有序地玩出来呢?

  同桌商量,试着玩一玩。

  交流玩法:一个同学连续出三次“石头”,另一个同学依次出“石头”“剪刀”和“布”,就这样玩下去。

  同桌两人玩一玩,然后交换一下角色,再玩一玩。

  学生活动后,说一说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小结:原来游戏中也有数学问题呢,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五、 全课小结,引导延伸

  (略)。

《找规律》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并且能找到图形的排列规律,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知道并且能找到图形的排列规律,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

  2.难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操作、推理等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并能设计一定的图形规律。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五角星、方块、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纸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羊村要羊羊运动会,喜羊羊邀请我们去参观,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师:出发!我们现在来到羊村大门口,羊村的大门可不是一般的大门,它上面设计有密码,现在喜羊羊已经把前三组密码输入进去,再输入第四组密码大门才可以打开,小朋友们你们有信心打开它吗?(出示羊村门口图片)

  生:有。

  师:现在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前三组密码,它的排列有没有规律,然后才出第四组密码。

  生:前三组分别是123,234,345,所以最后一组是456。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猜出了密码,现在大门已经打开了,让我们快点进去看一看吧!

  喜羊羊:欢迎你们来到羊村,我带你们参观一下吧

  首先我们来到沸羊羊家,沸羊羊把家里打扮的可漂亮了,大家仔细观察一下沸羊羊家哪些事物的排列是有规律的,是怎么排列的?

  生:旗子是一条黄色一条蓝色一条黄色一条蓝色排列的。

  生:气球是一个粉色一个绿色一个粉色一个绿色排列的。

  生:灯笼一个红色一个紫色一个红色一个紫色排列的。

  今天啊,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找规律!(板书)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参观完沸羊羊家我们来到美羊羊家。美羊羊也把自己家装扮一新,大家说美羊羊家漂亮吗?(出示美羊羊家图片)

  生:漂亮。

  可朵拉却说:美羊羊你是怎么设计的,一点规律也没有。

  美羊羊说:我设计的'有规律呀!

  朵拉说:我怎么看不出来呢?

  师:小朋友们,你们愿不愿意帮着朵拉找一找规律呢?

  1、出示课件墙面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图形?

  生:圆形正方形三角形五角星

  师:很棒。那你发现这些图形的排列有没有规律,有什么规律?

  下面请大家4人一组的进行讨论,听清老师的要求:

  (1)讨论的时候从不同角度去说,如斜着看、横着看、竖着看。(2)呆会儿汇报的时候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开始吧!

  学生汇报:

  生1:我发现每一斜行的图形都是一样的

  生2:横着看,第一行的第一个圆形,移到最后一个其他的图形都向前平移一格,就变成了第二行,第二行的第一个正方形,移到最后一个其他图形都向前平移一格,就变成了第三行;第三行的第一个三角,移到最后一个其他图形向前平移一格,就变成了第四行。

  生3:竖着看……

  生4:反着看,第四行最后一个移到第一个,其他图形向后平移一格,就变成了第三行。第三行的最后一个……

  (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并用课件演示)

  小结:你们发现的规律都对,像这样几个图形按一定规律不断改变自己的位置,这样的排列,我们就叫做循环排列规律。(板书:循环排列规律)

  师:小朋友真棒。我们已经发现了墙面排列的规律,咱们再看看美羊羊家的地面颜色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2、出示地面课件

  地面的颜色排列有什么规律呢?请大家仔细观察想一想。

  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组织教学,把图形横着看、竖着看、倒过来看、再横过来看,引导学生观察规律有没有发生变化,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参观完美羊羊家,接着我们来到懒洋洋家,懒羊羊为大家准备了好吃的水果,可是懒羊羊只准备了三组水果就睡着了,小朋友们能不能帮懒羊羊把第四组水果摆出来呢?

  1、懒洋洋家图片

  师:首先大家观察这些受过的拍了有没有规律,有什么规律,然后用自己手上的水果卡片在桌子上摆一摆。

  指名反馈:点一名学生到上面来摆。

  大家摆的和这位同学摆的一样不一样?

  生:一样。

  2、吃完水果我们又来到喜羊羊家。(出示喜羊羊家图片)

  喜羊羊家举办了一个小小智力赛,我们也来参加一下吧。

  (1)我爱数学学我爱数数学我爱

  (2)

  3、游玩一天大家也都累了,现在我们一起做个小游戏吧。

  请四名同学按:男女男女排列。

  师:他们的排列有规律吗?

  生:有,是按男生女生男生女生的规律排的。

  师:我现在想让第二个同学排第一,用今天学的规律该怎样排?我想让的三个同学排第一,该怎样排?你们四个自己排一排吧。

  (设计意图:从看一看到摆一摆,再到画一画智力赛是一个逐步加深的过程,也是知识点逐步确立、巩固的过程。通过摆一摆,逐步理解掌握规律的过程。)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的旅行到此结束了,小朋友们你们玩得高兴吗?你们收获了些什么?

  其实,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有规律的事物在装饰着我们的生活,希望你们用智慧的眼睛去发现他,运用它,把我们的环境打扮的更美丽!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今天的内容,加深了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印象,符合教学策略的要求。在评价方面,有学生自评、互评、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体会生活离不开数学,学数学是有用的,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板书设计

  找规律

  循环排列规律

《找规律》教学设计 篇5

  教材第48页例题、“试一试”、“想一想”、第49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⒈ 让学生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的简单规律。

  ⒉ 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发生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3、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的简单规律。

  教学难点      

  ⒈ 通过自主研究、与人合作感受数学与生活之密切联系。

  ⒉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程序

  一、引入

  师:以前,我拉曾经学过哪此找规律的问题? 指名回答,指出:这节课我们来继续探讨有关找规律的问题。

  二、教学新课

  ⒈引导观察、了解图意。 出示课本第48页教学情境图,让学生认真观察,指名说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⒉提出问题 提出以下三个问题,让学生再观察图中相关内容,并根据自己的观察思考问题。

  ⒊全班交流,发现规律 指名汇报结果。师将问题排列: 小兔子晒了9块手帕,用了10个夹子。 有7个蘑菇,有8只小兔子。 有12块篱笆,13根木桩。 提出:你了现了什么规律,先让学生能过比较,独立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组织全班交流。

  ⒋教学试一试: 引导学生完成书本试一试。 先让学生理解操作的步骤和方法,让学生操作,并思考问题中提问题的问题。组织全班交流。

  ⒌想一想, 你还能找出哪些有这样规律的事情。

  三、想想做做 学生独立发现,小组交流,最后组织全班交流。

  四、布置作业。

《找规律》教学设计 篇6

  设计:李英

  指导:丁琳

  评析:丁琳

  教学内容:人教社新课标数学第二册88页例1~例2

  教材及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主要为直观图形的形状、颜色的变化规律,所借助的铺垫有:简单几何图形的认识、美术智能及生活经验。本课的学习能为将来“循环”的理解奠基,也能让孩子们体会到生活中有规律事物的美感和规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一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较为发达,对单层次规律的找寻较为容易,根据他们对单层次规律的过程探索,他们对图形的形状、颜色的视觉刺激和形象来建立“多层观察找规律”的模型,解决含多层次规律的问题。最后发挥他们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想象力和渴望展示的斗志,来解决多种多样的题目,实现“形象──模型──运用模型──体验生活”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学顺序为:例1、例2,由单层到多层次。

  设计思路:

  本课希望能够让孩子们全面有序的思考,聚焦某一点后,借助这一点的平台去完整的找规律,因此,围绕“多层次观察”的学习策略展开。我是这样设计的:

  “创设好的情境,让学生能最快的感知到规律”,用有孩子们熟悉的跑步号令“121”引入,无意识感知规律──有意识感知规律──按规律发号令──这样的感觉就是规律,初步体会到什么是规律。

  “体验规律的形成过程是多层观察学习策略理解的基础,也是建模的初步”。借助设计联欢会会场,借助多媒体小旗的设计过程,体现形状──色彩──分组(每一组所包含的个数)的形成过程,聚焦各个不同的层次,从而更加有针对性的寻找规律。

  “让孩子们充分展示,体验成功”,剩下的是设计交给学生,用“多层观察”法,尽量让他们独立的找出主题图的规律,顺着找,逆着找,说出是哪个层次有规律,是什么规律。

  “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和递进,利用师生互动”,通过师摆生猜,生摆创作,让孩子们尝试用“多层观察法”解决既含形状规律,又含颜色规律的多层次规律。(例2)

  “不同层次规律的对比能让孩子们体会到规律的多种变化”,让孩子们对单层和多层,2个2个一组的和3个3个一组的进行对比。

  “多层次的练习,多种感官的练习可以让孩子们更深刻的理解规律和创造性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练习分“基本题目练习(包括逆向找规律)──生活(图画,声音,动作的规律)──―多种感官表示规律──服装规律设计”四个层次。

  “有效的总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孩子们自己去总结,去发现本课的知识和解决知识的方法,让孩子们意识到规律是在图画、声音、动作、颜色等多方面存在的,是很奇妙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找出直观事物的变化规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的意识。

  (3)情感目标:感受到数学的美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发现图形的简单(单层)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找出稍复杂的图形排列规律。(既含形状规律,又含颜色规律的多层次规律。)

  突破方法:

  “多层观察”的学习策略及尝试教学法。

  教学流程:

  一、生活中,我找一找(培养主角意识)

  1.跑步号令“121”及相应的跑步动作引入,让学生发现有重复的地方,实为无意识感知,板书规律,让孩子们有意识根据规律继续发号令,感受什么是规律。

  (点:由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过程让孩子们聚焦动作和声音的重复上,由视觉听觉的刺激初步感知这样的感觉就是规律。)

  2.这样重复至少三次以上,我们说这样的动作和声音是有规律的。板书课题“规律”。

  二、学例1,我涂一涂(提供主角的展示空间)

  (一)小旗规律的形成,体会“多层观察”的学习策略。

  1.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我们一起来设计一个有规律的联欢会会场吧。

  2.讲解小旗图:

  (1)先画出小旗,引导出这是它的形状并板书。(第一层)

  (2)涂上红色、黄色,引导出这是它的颜色并板书。(第二层)

  (3)引导按“多层观察”找规律。

  从形状上看,有没有变化?

  从颜色上看,有没有变化?颜色变化的规律是什么?从左到右,从右到左呢?

  如果分组,几个为一组?

  (点:通过画图的过程体会“多层观察”中的三层,聚焦其中一点来找规律,有的放矢,有序全面的找规律,学习“多层观察”法的学习策略。)

  (二)试一试,完成例1:

  1.你能用这样的方法来继续布置联欢会会场吗?把正确的答案圈到书88页。

  2.汇报交流:哪层有规律?是什么规律?(结合课件)

  (点:给孩子们充分的空间,让他们尝试用“多层观察法”解决问题,能初步找到找规律的聚焦点,并能叙述出规律。)

  3.回归主题图:你能从图上找到什么规律?板书:找。

  三、学例2,我闯难关(展示主角形象)

  (一)我们进入了游艺场,大家一起来闯关。

  1.师摆生猜例2第1题。

  你是怎么猜到的?引导用多层观察法。

  (二)闯关2:

  1.自己用红三角形,黄色的圆形和绿色的正方形创作规律。

  2.汇报展示。引导:按“多层观察发”交流规律。

  3.一生说摆的前几个,其余的猜下一个是什么,是怎么猜到的。

  (点:交流合作,发挥集体的创造性。孩子们利用学习策略这个拐杖,结合以前的认知来尝试解决含多层次规律的问题,实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是逐渐深入的。既突破了难点,又实现思维的整和性)。

  四、两道题,我比一比:(完善主角形象)

  1.小红旗和例2第二题比较,它们的规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总结:(1)一个是2个2个一组,一个是3个3个一组;

  (2)一个只有颜色的规律,一个既有颜色,又有形状的规律。

  (点:对比,让孩子们体会到规律既可以是单层的,也可以是多层的既可以是2个2个一组的,也可以是3个3个一组的,体会规律的多样化。)

  五、学会了,我练一练:(发挥主角潜能)

  (一)基本练习:

  1.请按规律填下去。

  (既是对本课内容的效果反馈,也对人民币单元有了复习。)

  2.89页做一做。

  六、总结:

  1.让孩子们自己来总结。

  2.师:我们除了按照事物的颜色、形状来找规律外,生活中还有很多图画、动作、声音的规律,勤于思考、善于观察的孩子一定会发现这些奇妙的规律。

  七、课间休息(感受生活中的规律):

  多媒体出示生活中的规律(开合的小花,红绿灯等)

  教师拍手的动作。

  八、创作规律:

  1.你还能想到你身上或者你身边有规律的事物吗?

  2.你能用动作或声音或图画来自己创造一个规律吗?

  (让孩子们体会到规律是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展示出来的,体会到规律的奇妙和数学的美感。

  3.争当服装设计师。给服装涂上有规律的颜色。

  (点:分层次的练习让各个层面的孩子都有展示的空间,同时,让孩子们通过视觉、听觉多种途径体现规律的无处不在和趣味性,也巩固了对规律的认识。)

  评析: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书本知识为平台,从中挖掘出立体的多维度的思维空间,在了解学生基础上,教学设计的难度、广度、深度都进行了适度地拓宽。力求将节奏明快、流畅、层层有序递进、融数学、美学、艺术等为一体的场景展现给大家。如果用多元智能理论来解读本节课,预设的亮点为:

  一、教师以构建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将数学思想(规律)以动作、声音、图画、操作、语言(有声、无声的肢体语言)等形式为载体,潜意识地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意会”规律,符合一年级儿童的认知水平。

  在“找”中,构建听、视、触、猜等综合的思维平台,巧妙地渗透了学习策略的指导,从而“言传身教”找规律的正确信息。同时融新课标理念于孩子的思维成长的每个环节。本节课你将欣赏到 “梅花透露春消息”的诗意,这个过程实际属于多元智能理论中的暗示教学法(什么叫规律,怎样找规律及有序思维的学法指导)。

  二、在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方面,数理逻辑智能(辨别、比较、归纳等)粉墨登场,语言智能、空间智能、人际交往智能等参与合作,为学生“找规律”建模,共创情境空间,从而调动“内潜”的积极性。

  三、练习中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为主角,共同把枯燥的书本知识打造成丰富多彩的生活知识,从而把本课推向艺术课堂的高潮。

《找规律》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经历观察、猜测、推理、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发现图形和生活中一些事物的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推理等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

  3、借助变一变、找一找等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现和欣赏数学的美。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发现图形和事物的简单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一组图形或事物排列中有多个组合的。

  教具准备:花边、图形(教具盒)、复印纸纸、小三角形、磁铁

  教学过程:

  一、在游戏中感知规律

  1、从里面分别逐一抽出有规律的三角旗,让学生猜一猜接下去会是什么颜色的'?(猜得真准呀)

  2、从里面分别逐一抽出没有规律的三角旗,让学生猜一猜接下来是什么?

  问:为什么第二次猜不准,而第一次猜的又快又准呢?这里到底有什么秘密呢?(生发表意见)

  3、出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规律。(板书:规律)

  4、你观察两条彩带,哪条美一点?(师:嗯,看来规律可以你我们带来美感!)

  二、在探究中发现规律

  (一)颜色不一样的花边(两个一组)

  1、猜一猜:出示花边红绿红,猜一猜接下来是什么颜色的花?(随学生的猜出示花)

  师:你们真厉害,又猜对了,有什么发现吗?(生说)

  2、交流:说说你们的想法。(按红绿红绿红绿这个规律排列的)

  3、变长:按红绿红绿红绿这个规律排列,你能把这花边变长吗?

  (生说师贴:先往左贴,在往右贴)

  (二)颜色一样,形状有规律的(二个一组)

  1、找一找:仔细观察有什么规律?

  2、全班交流:有什么发现?谁来说说。(苹果都是1个,梨子一次比一次多1个。)

  3、变长:根据这样的规律,如果继续延长,应怎样摆?(让学生报)

  (三)颜色或方向、大小都有规律的(三个一组)

  1、找一找:生找一找有没有规律?

  2、同桌交流:有没有规律,如果有那么有怎样的规律?把找出的规律说给同桌的小朋友听一听?(找规律)

  3、全班交流:指名说一说

  (四)猜一猜(体验一条规律中一组图形一般要重复出现三次)

  (1)※○ ◎○ □+ ×¥

  (2)○◎ ○◎ ※ ○◎ ○◎ ※ ○◎ ○◎ ※

  (3)#※ #※ #※ #※ #※ #※

  小结: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至少三次)。

  三、巩固练习

  1、圈一圈:(书上第88页例1)

  2、我会画:(书上第89页)

  (1)颜色规律

  (2)颜色、方向的规律

  (3)颜色、形状规律

  3、节秦中发现规律

  (1)师拍: ……

  (2) 生接着拍、说说规律。

  问:为什么这么快跟上节奏?(有规律的)

  (3)你能根据这个节奏编一段动作吗?(动作中也可以有规律)

  (4)自己编一段有规律的节奏或动作让桌猜。

  如:伸伸手、拍拍肩、伸伸手、拍拍肩。。。。。。

  4、 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也是有规律?

  小结:刚才小朋友们发现了很多规律,有的规律是大自然本身就存在的,如:斑马身上的条纹、一年四季、白天黑夜等等,有的规律是人们创造出来的,如衣服上的花纹,项链等等)这些规律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5、小小设计师(创造规律)

  (1)创造规律:形状、颜色上有规律或别的

  (2)展示作品

  (3)评价作品

  6、机动:欣赏有规律的图片(再一次感受规律美)

  四、课堂总结:这些有规律的事物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丽,希望你们能做一个善于发现美,创造美的有心人!

《找规律》教学设计 篇8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在升旗和上体育课的时候都是怎么去的?

  生反应(排队)

  师:在排队的时候有什么要求?(快、静、齐)

  师:不仅同学们会排队,小动物们也会排队,大家请看。(投影)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反应(有规律)

  师:这种排列规律是我们在一年级学习时发现的,这种排队规律是比较简单,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找一找更复杂、更漂亮的规律,(板书:找规律)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排队,引出动物的排队,让学生能够发现规律,从而导入新课,这样设计可以比较自然的导课,从动物的排队入手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引导探索,寻找规律

  师:请看大屏幕,你能有什么发现?

  生反应。

  1、师:来看看这些小动物在排队中过程中,它们的位置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1)学生自由发言说发现。

  师:看来这些动物排队的变化规律有些复杂,下面的时间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共同研究,看看这里到底藏着什么样的变化规律?

  (2)小组合作,研讨交流。

  小组汇报研讨结果。

  师:如果我把这幅图分开,现在你能够发现怎样的变化规律?(生反应)

  (3)重点引导学生能说出横着看的规律。(提示:先要看从第二次开始动物的位置都是怎样变化的'?根据变化说出规律。)

  (4)让生上台演示动物排队的变化现象,帮助生理解掌握规律。

  师:现在,规律已经掌握了,你能按照刚刚发现的规律说出它们第五次排队的情况吗?

  (设计意图:动物的排队比较直观,学生容易理解,让学生先找动物在排队中的变化规律,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再让学生去找其他的排列规律会更简单一些。)

  2、师:很好,不仅小动物会排队,漂亮的图片也会排队,大家看。(出示课件)

  师:你能发现图片在排队时的规律吗?

  让学生观察,自由发言说发现。

  师:你能按照这个规律,说出第四排的排列情况吗?

  3、找方砖的排列规律。

  师:同学们表现的非常不错,接下来我们再来看这些方砖在排队的时候有什么规律?

  生反应

  师:你能根据这种规律说出第四行吗?第五行呢?第六行呢?

  师:现在这几行都怎么样?(和前面的重复)

  师:如果按照这种规律继续排出第7行、8行、9行……,你猜会是什么样?

  投影展示

  师:看到这种效果,你有什么感觉?(漂亮)如果用这些方砖给你们家铺地板怎么样?

  师:看来像这种有规律的排列,可以使我们的环境变得更漂亮?

  (设计意图:在方砖的排列中让学生发现了循环排列,在不断的循环后,让学生感受到方砖排列的很美丽,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有规律的排列可以让我们的环境变得更美丽,体现了学习找规律的在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三、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1、师:很好,下面我们就用刚才发现的规律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找出下面图形的排列规律,并画出第4组。

  (1)让生观察说规律

  (2)画出第4组,投影展示。

  2、请你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设计一幅美丽的地板图案:

  (设计意图:前两道练习题和方阵的形式不一样,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摆脱方阵规律的约束,让学生能够灵活的寻找规律;第三题设计图案,是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去做数学。)

  四、总结

  1、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结语: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在美化着我们的生活,我们要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它,运用它,将来把我们的环境打扮得更美丽!

《找规律》教学设计 篇9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学会观察、比较,知道什么是规律,能从颜色、数量、形状的变化中找出规律,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能力目标:通过涂色、摆物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激发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培养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发现事物的简单排列规律。教学难点:

  学生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能自己创造出有规律的排列。教具:

  教学课件PPT,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利用游戏,感知规律

  1、师: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就连我们的游戏也有数学的知识。现在,咱们先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动作接龙”,看谁能按老师的动作接着做下去。(1)师:请仔细看老师做动作……

  动作:击掌拍肩拍肩、击掌拍肩拍肩、击掌拍肩拍肩。师:谁能接着来?

  生:我可以……(学生纷纷举手。)

  师:他接得对吗?

  生:对!

  师:好,再来一组动作。(再请另一位学生做动作。)

  (2)同学们的眼睛观察得真仔细,下面再看看你们的耳朵灵不灵咯!请听……

  口念: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前前后后左左右右。

  师:谁来接?(学生举手接着念。)

  师:一起接一次吧?(全班学生一起接着念。)

  2、师:我们都会玩这个游戏啊?

  生:是啊!

  师:你们是怎么想到这样接老师动作的?

  生:老师做的动作和念的词都是重复的……有规律的。师:你真棒!像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就是一种规律。(板书:规律)

  师:这节课,我们就要用数学的`眼光来寻找生活中的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师:一起把题目读一遍吧――找规律。

  《找规律》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59页例题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

  1.学生能根据现象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并会用语言描述。

  2.学生能根据规律,用除法算式对现象的后续发展进行预测,并会正确地根据余数作出判断。从而对规律的确定性有深刻的体会。

  3.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难点:

  根据余数作出正确判断

  一、感知、描述规律

  1.猜图导入,感知规律

  (1)猜图形

  (2)说规律

  我们就可以说圆、三角形、正方形三个一组,依次排列的。

  (板书:三个一组圈起来,每三个一组,依次排列。)

  2.描述规律,巩固认识

  这些图形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呢?(屏幕)

  生:三角形、五角星、正方形、圆形每四个一组,依次排列。媒体:分组圈出这些图形呢?

  一个三角形、两个圆形,依次排列。媒体:分组圈出

  3、小结揭题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象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有规律现象,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排列中的规律问题。

  二、探索、利用规律

  1、例:黑板上图形,照这样摆下去,第17个会是什么图形呢?

  (1)你会做吗?用你的方式做一做。

  (2)做完了吗?四个同学讨论一下。

  (3)你是怎么想的?

  173=5……2(板书)

  a:解释算式

  17是什么意思?(17是总数板书)为什么要除以3呢?(3个一组板书↑)

  商5是指什么?(有这样的5组)(板书:组○○)余数2又是指什么呢?(还多2个)(板书:个――)b:精确定位

  这就是说第17个图形是第几组中的第几个?第六组中的第二个。为什么是第六组?(因为有这样的5组多了2个,这2个是第六组的图形)

  第六组中的第二个是什么图形?三角形c:深入体会

  第六组图形老师并没有摆上去啊,你是怎么知道是三角形?第一组中的第2个图形是三角形,所以第六组的第二个也是三角形。

  为什么看第一组的图形就知道第五组的图形了呢?对,这里每一组图形的第二个图形都是三角形。第六组的第二个图形肯定也是三角形。

  (3)验证

  你们说得很有道理,我们再来摆摆看。(板书:摆出六组图形)

  (4)小结:

  看来,我们不光可以用摆的方法知道第17个是,还可以用除法来判断,你们喜欢用哪个方法?

  第17个图形我们是用除法来计算的,那么其它序号的图形例如第19个,第24个能用除法来判断吗?看来用除法可以判断出这些图形中的第几个是什么图形。 2.看算式判断

  看来,我们要知道这组图形中的某一个是什么图形,首先要看它是第几组中的第几个。这儿老师有几个算式,你能根据算式判断吗?

  同学们刚才在判断第几组的时候,是看的什么呀?根据商怎么判断的?

《找规律》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

  【设计说明】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由六一儿童节情境导入,不但创设了一个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情境,能让他们很快的融入其中,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由以往的教师让我学习转变为我自己想要学习。接着出示教材的主题图――同学们在迎接节日的到来,这与课前创设的情境相吻合,然后学生观察出教室里的彩旗、彩花、灯笼、小朋友的排列是有顺序的。从而很自然地引出课题――找规律。

  2、引导探究,认识规律。

  分三个层次,由浅到深,先出示“彩旗”引导学生找规律;再把“灯笼图”和“小朋友图”同时出现,由学生找出规律;最后出示三种颜色小花的排列图。遵循学生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把这些规律知识由易到难展示出来,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数学问题、思考问题、讨论交流、找出规律。

  3、动手操作,巩固发展。

  1、涂一涂。通过按规律涂色练习,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规律的体验和感知,为学生下一步创造规律及发散思维做更好的铺垫。

  2摆一摆。.通过学生动手摆一摆、议一议,由一般的模仿过程到自主创新过程,使学生创新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激起了学生思维的高度活跃,从而加深了对“规律”这一知识的认识。

  4、联系生活,寻找规律。

  找一找生活中规律,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体现了“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的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找出事物变化规律,激发学生感受数学、发现美的情感。

  2、培养初步观察、推理等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

  3、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学会图形排列规律的寻找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涂色卡,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过“六一”儿童节吗?为什么呢?

  2.课件出示主题图。

  观察主题图,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揭示课题《找规律》。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1、课件出示彩旗图。

  师: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彩旗的规律,猜一猜下一面旗是什么颜色?

  师:你是怎么猜的?

  2、课件出示灯笼图和小朋友的队列图。

  师:灯笼、小朋友的排列又有什么规律呢?

  猜一猜,下一个是什么颜色?

  学生思考、交流。

  3、课件出示彩花排列图(将原课本中的“绿、红”排列改为“绿、红,黄”三种颜色的排列)。

  师:它的规律和彩旗、灯笼的规律一样吗?你发现了什么?小组里讨论讨论。

  师:猜一猜,下一组花是什么颜色的?

  三、动手操作,巩固发展。

  1.涂一涂。

  学生根据规律涂颜色。

  2、摆一摆,创造规律。

  师:这些规律都会找了,那你能不能创造出新的规律呢?试试看,拿出学具摆一摆。

  生动手摆学具。

  学生展示作品,欣赏数学美。

  四、联系生活,寻找规律。

  1.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2.欣赏规律美。

  五.总结

《找规律》教学设计 篇11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找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的一部分,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找规律》主要是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中隐含的规律,其中有颜色、形状的变化规律,又有数字、算式及图形的排列规律。本课时是《找规律》知识体系中的起始内容,即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为下一课时学习数字的变化规律以及今后学习更复杂的变化规律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大多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语言表达能力欠佳。但是学生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本课从生活实际出发,用色彩鲜明的事物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事物的规律,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事物中简单的排列规律,理解规律的含义并能描述和表示规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涂色,摆学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感受到数学的规律美,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规律的含义,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发现规律的方法并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并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五、教学工具:ppt 小棒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理解规律

  (一)生活引入

  1.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一年级一班的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了精心的准备,大家想去看看吗?

  2.师: (呈现例1的情境图中的上半部),你们看,教室布置得漂亮吗?

  3.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他们的设计有什么特点。小组内讨论。

  学生汇报交流彩旗、灯笼和花朵的排列规律。

  引导学生说出:彩旗、灯笼和花朵都是按一定的顺序来排列的。并指出:这样的排列就叫有规律的排列。

  4.教师总结:一般来说,一组实物依次不断重复地排列(至少重复出现3次),我们就可以称为有规律的排列。

  (二)点明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并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究,寻找规律

  (一)寻找彩旗的排列规律

  课件出示彩旗图

  1.学生自己观察,找一找彩旗的排列规律,猜一猜,这面旗会是什么颜色?

  2.说一说:

  (1)让学生说出彩旗的排列规律,让学生表述清楚明白,彩旗的颜色是如何排列的。

  (2)教师提问:

  ①彩旗是每排几面就出现重复的?引导学生说出:每两面出现重复。

  ②老师总结:这两面看成一组,所有的这些彩旗都是这样一组一组的重复排列的。

  3.圈一圈:让学生圈出彩旗重复的部分。

  4.大家一起告诉老师这面旗的颜色。

  (二) 课件出示小花排列图

  1.教室里还有小花,它的排列是怎样的,你发现了什么?是否也有规律? 圈出重复的部分。

  学生小组内交流汇报。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排列的规律,把话说完整。

  2.我们发现小花是按照1朵红,1朵紫这样的规律来排列的。

  (三)寻找灯笼与小朋友的排列规律

  1.圈出重复的部分;

  2.说一说: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灯笼和小朋友的排列规律,(老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语言表述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指名说一说,让学生老师评价。

  小结:像彩旗、小花、灯笼、小朋友这样,几个为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叫做重复排列的规律。(板书:重复排列)

  (四)反馈练习

  1、动手操作

  小朋友,拿出手中的小棒,自己按照一定的规律摆一摆。

  学生展示作品,老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2、动手练习:拿出准备好的作业纸,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形成一定的规律,尽情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吧!

  教师巡视,展示学生的作品,给予赞美!

  三、数形结合,认知规律

  (一)呈现例2的第(1)题,让学生先观察:

  1.说一说: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和前面的规律有什么不同之处?

  引导学生发现:前面所学的是颜色的变化规律,这个是数量上有变化。

  2.填一填:请大家将碗的变化规律用数字表示出来,观察一下数字的变化规律和碗的变化规律一样吗?

  (1)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理解:数字表示的`是相对应的那种图形的个数,所以图形的排列有什么规律,数字的排列就有相应的变化规律。

  (2)同时让学生感受:它们可以表示相同的规律,只不过形式不同而已。

  (二)呈现例2的第(2)题:

  可爱的鸡妈妈领着她的小鸡也来到了,你们能帮他们找出规律填出数来吗?出示课件。

  1.让学生自己在书上完成填空。

  2.说一说:图形与数字有什么排列规律?

  四、巩固练习

  1.完成P86“做一做”第1、2题。

  2.做动作,猜规律:

  老师做三组动作,学生观察,下一个动作会是什么呢?做一做,说一说这些动作的规律。

  3.做练习二十的第1.2小题,并说一说有什么规律。

  五.今天这节课,大家表现得都特别出色,那你有什么收获呢,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全课小结: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规律,从颜色或者是数字上我们都能有所发现,这些规律给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让我们的世界变得多姿多彩。只要我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做一个有心人,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我们就上到这,同学们再见!

  七、板书设计:

  找规律

  有规律的排列:一般来说,一组实物依次不断重复地排列(至少重复出现3次)

  重复排列:像彩旗、小花、灯笼、小朋友这样,几个为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叫做重复排列的规律。

  规律的形式:颜色、数字

  八、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从关注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出发,遵循学生认知由易到难的过程,让学生先从生活中颜色的规律入手,再过度到数字的规律,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规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意识。这个学习不但面向全体学生,而且也让思维活跃的同学有了更大的探索空间。在“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形成一定的规律”一题中,给了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有的同学用三个颜色来重复循环,有的同学用两个黄色、两个红色为一组进行循环,这让没有想到的学生有了更深的认识,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印象也比较深刻。

  由于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欠佳,所以我在整堂课中注重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但是我的教学语言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缺乏调动性和吸引力,在这方面我还有待提高,这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找规律》教学设计 篇12

  授课教师:太原市师范二附小 石蕊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例1~例5)及课后“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让学生发现、经历、探究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

  2.数学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合理推理能力,并合理、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解决问题:合作中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会规律

  1.设情引课

  师:你们知道吗,快要过大年了,喜欢过年吗?知道吗小博士班的同学们也在高兴地期盼过年,他们还要开联欢会呢,这不已经忙着布置开了教室,连小青蛙呱呱和小猪哼哼都赶来帮忙。

  (电脑分别出示小猪和小青蛙布置

  的教室)

  师:他们俩都认为自己布置的漂亮,于是就争吵起来,小朋友,你们认为谁布置的漂亮呢?为什么呢?

  2.学生讨论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请小组长领导各组进行讨论,各自发表不同的意见。

  3.汇报结果

  请各组派代表来汇报各自不同的想法。

  生1:我们认为小青蛙布置的漂亮,因为这样看起来很整齐。

  生2:我们认为小猪布置的好,因为花和灯笼放在一起好看。

  生3:小青蛙布置的漂亮,因为它的布置是花和花,小旗和小旗,我觉得这样的好。

  生4:我们认为小青蛙布置的漂亮,因为小旗是一红一黄,灯笼是一紫一黄,很有顺序。

  师:大家有各种不同的意见,那么你们喜欢哪一种就可以选择哪一种,刚才有人说到小青蛙的布置中小旗是一红一黄一红一黄排列的,象小旗这样一红一黄一红一黄的重复出现,我们就说小旗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4.引入生活

  师:其实规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会经常遇到的,(随着教师的语言电脑出示四幅生活中有规律的图片),比如:树枝上叶子的排列,妈妈买的花布上花纹的排列,地面上地板砖的排列以及旅行家旅行时用的热气球上颜色的排列等等都是有规律的。

  5.揭示课题

  师:看来规律的用处非常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板书:找规律)

  二、引导探究,认识规律

  1.观察主题图

  师:其实小博士班的同学也比较喜欢小青蛙呱呱布置的教室,请仔细观察(电脑出示书上主题图),说说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分别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并想个办法让我们一眼就看出这个规律。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讨论,找出不同的规律。

  3.汇报结果

  (随着学生回答电脑分别出示每一组排列有规律的图形)

  学生每回答一组后,教师引导学生再仔细观察,加深对每一组规律的理解。

  (如:学生答出灯笼的排列有规律)

  师:谁来说说这组灯笼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生:是一紫一黄、一紫一黄、一紫一黄的排列的。

  再指名学生回答,在第二名学生回答的同时,电脑上依次在每组之间加条虚线,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都是每两个为一组的。

  师:对,这组灯笼的排列就是这样一紫一黄、一紫一黄重复出现的。(在教师讲解的同时,电脑上一紫一黄、一紫一黄逐个闪动。)

  4.同桌说说

  四组规律同时在电脑上出现,同桌两人互相说说他们的排列规律。

  三、连闯三关,应用规律

  师:小博士班的同学要带大家一起来这间漂亮的教室里参加一场智力竞赛。

  1.涂一涂

  由四人小组长给组员每人分配一道,共同完成,实物投影订正。

  2.演一演(用不同的动作或声音把这些规律表演出来。)

  ①

  学生独立表演。

  ②

  同桌两人从中任选一组。

  3.(1)找一找

  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身体动作和不同的声音表演出了不同的规律,看来规律就在我们的身边,那谁能说说在生活中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呢?

  生1:我身上衣服的花纹是有规律的。

  生2:我家地板上的瓷砖也是有规律的。

  生3:马路上的斑马线也是有规律的。

  (2)帮帮他

  师:老豆博士想请大家帮个忙:他买了一块花布想做窗帘,但买回来之后又觉得这块布缺花边,所以他想请大家用今天所学的规律帮他设计一种花边,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

  学生积极性很高,有用彩

  笔画的,还有拿各种形状的纸片贴的。(用实物投影展示一部分作品,学生互相评价。)

  四、全课结束

《找规律》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引发规律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讲故事,讲什么呢?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做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讲故事,讲什么呢?从前……

  请学生继续讲,然后设疑,

  这种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比如每天锻炼身体时喊口令,111211112111121……

  二、创设情境,探索规律

  那么现在我们来一起做个游戏,在黑板上画□○,猜接着画什么?老师随便画个+,在画的过程中,让学生来观察,来猜测。再画一组图片,让学生来主动参与讨论。

  三、授入新课

  出示课件图片,让学生自己来寻找规律。

  1、提出问题:在图中,我们看到8盆花。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自己试一试。

  2、全班交流。(让学生同桌互相讨论,教师巡查,帮困难学生)

  3、学生向同学们汇报自己的不同方法

  第一种:单双数的方法

  第二种:自己画的方法

  第三种:跟课本上同样的方法

  对于第三种,特别需要强调学生要理解每个数所表示的意思。特别余数是1表示每一组的第一个,余数是0表示最后一个

  书写算式:15÷2=7(组)……1(盆)

  比较反思,什么方法好,什么方法快!

  一、 练习试一试

  1、首先让学生观察彩灯,找出规律。

  2、寻找几个一组,动手画画

  3、确定总数,几个一组,然后根据余数确定是什么颜色?

  4、对于彩旗中的规律,特别强调学生确定每几个一组,余数的对应情况!

  二、 练习练一练

  1、确定好几个一组,然后列算式解答

  2、同样的方法,来确定

  3、首先通过计算,来确定所选的序号的余数是几,然后确定是什么图形!

  三、 提升练习:

  1、爱数学爱数学爱数学……

  第28个字是谁?

  2、我们爱数学爱数学……

  第28个字是谁?

  3、在前28个字中,一共有几个“爱”?“数”有几个?“学”呢?

  四、 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并学习了如何寻找规律,并根据规律进行探索。在今天的学习中关键首先要找出第一个循环,并确定是几个一组,然后根据余数来找出符合规律的数,希望同学们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探索!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找规律》教学设计(精选13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