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数学教案设计 > 怎样滚得远(通用13篇)

怎样滚得远(通用1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怎样滚得远(通用13篇)

怎样滚得远 篇1

  教学内容:国标版第七册第二单元实践活动课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收集、记录数据并计算,掌握有关数据,体会什么情况圆柱形物体能滚得比较远。

  2、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3、在与他人的合作中,感受合作的快乐,动手实践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问题的提出:

  1、你会溜冰吗?你喜欢在哪儿溜冰?我还要向你推荐一个溜冰的好去处。(展示从斜坡上 滑下的图片)这是什么地方?这儿没有金沙广场那么宽大,到了晚上还有很多人,为什么要推荐这这呢?(有斜坡、溜得爽)

  2、幼儿园小朋友最喜欢的一种玩具就是利用斜坡的,是什么?

  3、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看到有些圆柱形物体在斜坡上会很快地向下滚动。(展示书上的例图)你觉得怎样的斜坡上物体滚得远呢?

  4、引导学生认识斜坡的角度。理解什么是斜坡的角度?这个角度应该在多少度和多少度之间?

  5、请你猜一猜,斜坡与地面成多少度角时,物体滚得最远?到底谁的猜测更接近事实呢?我们要怎么来验证。(实验)

  二、设计实验方案并动手实验:

  1、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问题,更有科学性。那做这个实验,需要用哪些器材呢?(学生先说,再介绍给学生提供的器材:斜面,三角尺一副,量角器,15度、25度的硬纸板角,皮尺,小车。)

  2、有了器材,怎么做这个实验呢?先干什么再干什么?(调斜坡、放小车、量长度)

  小结:你看,这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了。科学家们在生活或研究中发现问题后,常常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研究,你们刚才的表现真象一位小小科学家。

  3、试实验。交流:你在实验中遇到什么问题?可以怎么解决?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预设:(1)斜坡的搭法。

  (2)放小车时要注意什么:放小车时不能用力,尾部要和板的上端对齐。注意不要有东西挡着小车滚动。

  (3)量长度时要从板的底部开始量到小车的尾部。

  (4)小组内要分工合作。

  4、科学家们设计好了实验之后,在实验过程中还要根据情况不断修改调整,你们刚才表现出来的积极思考,不断改进的态度与精神正是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所必须具备的。

  5、下面我们就要正式开始实验了,我们选择哪个角度先开始呢?在这个角度上做三次实验,记录下三次的数据。为什么不做一次就算?(实验中有偶然性)

  6、学生实验。记录数据。交流:三次量得的数据一样吗?说明每一次实验都有一定的偶然性,那么取哪个数据比较合适呢?(取平均数,因为平均数代表了平均水平)。计算平均数,交流数据。

  7、接下来搭多少度的斜坡呢?学生实验,记录数据,算平均数。交流数据。看着你们组的两次实验结果,你有什么想法吗?(猜测:角度小滚得远)

  8、那么我们再用什么角度的斜坡来做实验呢?根据实验结果和学生的猜测选择第四个角度进行实验。

  三、总结

  总结:在这几次实验中,我们发现小车从30度角的斜坡上滚得比较远。那么是不是还有哪个角度可以滚得更远呢?我们还需要更多更精确的实验来研究。我们现在所运用的许多定理性质,都是我们的前辈实验了上千次,甚至上万次才得出的结论。想到这儿,怎能不让我们对前人的艰苦努力与坚韧精神感到由衷的崇敬呢!

  其实,不仅斜坡的角度对滚动距离有影响,还有其它因素也会对它有影响,你估计还有什么会影响滚动距离呢?(在同样的角度下,斜坡的长度也对滚动距离有影响。比如30度的角度不变,把斜面换一个长一点的,滚动距离会怎么样呢?)

怎样滚得远 篇2

  教学内容:p.28~29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收集、记录数据并计算,掌握有关数据,体会什么情况下圆柱形物体能滚得比较远

  2、在与他人的合作中,感受合作的快乐,动手实践的乐趣

  教学准备:木板、尺、圆柱形物体等

  教学过程:

  一、介绍活动要求:

  1、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要学习的是实践活动课:怎样滚得远

  说到“滚”,你想到了什么?(圆柱形物体)

  书上要求我们利用木板搭建一个一定角度的斜坡,然后用圆柱形物体在一定高度滚下来。

  想一想:在这个滚动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影响滚的距离?

  (圆柱形物体的重量、滚动的高度、木板的角度、地面的光滑度……)

  为了使实验的数据,更具有可比性,所以我们同一组的同学在实验的时候要采用同一的标准,如:在同一块地面上用同一个圆柱形物体,从同一个高度来进行。

  2、具体操作方法:

  介绍搭斜坡:用三角板上的某个角去搭成一定度数的斜坡,在这块板上可事先每10cm处做一个记号。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以提醒自己每次滚的高度都应该从同一初,二是可以把它作为一把尺,进行简单的测量等

  量距离:量的时候应该从木板的底部开始测量。如果圆柱形物体在滚动的时候遇到障碍物了,那该次实验就不能算了,所以要找比较开阔的地方。

  3、选择具体地点:教室太小了,不适合做实验。下面有三种地面供选择:

  水泥地、道板地、塑胶操场

  想一想:这三种地面,哪一种更利于滚动?

  指出:我们学校的水泥地,还有一个特点,能帮助我们计算,是什么呢?

  (是一样大小的正方形,边长都是120cm。这样,当物体滚动后,我们可以先直接数几块,再加或减相差的部分。)

  4、分组:可以自由选择,但要利于学习。

  5、记录方面的要求:

  书上29页,自己通过实验,完成书上的4份表格。

  完整的数据得到后,思考:

  比较每次得到的平均数,你发现了什么?

  二、学生分组活动

  三、全班的交流反馈:

  教后反思:

  这是一堂数学活动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很高。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发现了许多生活中的规律。但纪律不太好,以后还需要加强管理。

  教后反思:

  在小组取得的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通过比较分析,获得结论,感受用实验方法研究问题的合理性,获得成功的体验。但象这样的活动课学生的情绪很难控制,纪律较差。

  课后小结:

  怎样滚得远是一堂实践活动课,是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学生在列举生活中许多的事例之后发现,沿着一定坡度可以将事物滚地远一些,接着通过自己的一次次实践得到,角度的不同物体滚动的距离也不相同.

怎样滚得远 篇3

  《怎样滚得远》一、教学目标1、 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题材引导学生经历用实验的方法研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体会结论的可靠性,感受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2、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分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p28-29《怎样滚得远》,本节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研究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难点是实验器材的准备及学生实验过程的控制。三、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角的相关知识后安排的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学生已经具备了角的相关知识,并且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角知识的运用,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及主动探索、动手操作实验十分感兴趣,为本节课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四、学习资源的设计及使用说明:教学的准备:数学课件:自制的相关滚动的动画,以及生活中的楼梯、桥梁、滑梯、滑雪场相关图片。网址:五、教学过程设计:步 骤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创设情景 激情促思 1、师:(电脑出示汽车图)这是什么?我们怎样能卸下汽车上的油桶呢?(教师点击电脑出示滚动图)这样滚动有什么好处呢?真聪明! 2、师: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想问问你们,(点击林场图)你们知道森林里的伐木工人经常用什么方法将山上锯下的原木运下山的呢?对了,他们经常运用滚动的方法将山上的原木运下山。(点击滚动图) 3、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利用到物体在斜坡上滚动的方法,这样既省力有方便。老师这里也做了一个滚动的实验,你们看。(点击出示滚动图)你们发现了什么? 4、你们观察的真仔细!那么,你想不想知道斜坡与地面成什么角度时,物体滚动得最远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滚得远》。(板书课题)斜坡与地面成什么角度时,物体滚动得最远呢?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了解。(板书:实验) 师: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有许多的运用,大家看。 1、电脑出示你知道吗?我们平时走的楼梯好像一个斜坡。如果我们在楼梯上铺一块木板,那么从侧面看木板与地面会形成一个角。比较两种楼梯,你发现了什么? 2、电脑出示大桥图师:引桥为什么这么长? 3、电脑出示滑梯图(坡度小和大) 生:这是一辆装满油桶的汽车生1:找几个人搬下来;生2:先铺一块木板,把油桶放倒滚下来……生:省力、方便生1:用汽车运生2:从山上滚下来 生:第二次比第一次滚得远。生:第二次的斜坡和地面的角度大了。 活动延伸师: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有许多的运用,大家看。 1、电脑出示你知道吗?我们平时走的楼梯好像一个斜坡。如果我们在楼梯上铺一块木板,那么从侧面看木板与地面会形成一个角。比较两种楼梯,你发现了什么? 2、电脑出示大桥图师:引桥为什么这么长? 3、电脑出示滑梯图(坡度小和大)师:看了这两种滑梯你有什么想法或建议? 4、电脑出示滑雪场。师:滑雪场为什么要设计出坡度呢? 生:当木板与地面的角度较小时,楼梯显得平缓,但楼梯占地的面积要大一些;当木板与地面的角度较大时,楼梯的占地面积就小一些,但楼梯显得较陡。 生答 生答 生答活动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今天同学们在一起研究了物体怎样滚得远。老师非常高兴的是大家学会了用实验的方法得出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讨论分析、得出结果,更让老师高兴的是大家在实验的过程中合作的是那么的默契!为我们成功的合作来点掌声! 学生自由发言

怎样滚得远 篇4

  课题:怎样滚得远 课时:1-1 日期:10、11

  课型:综合实践课

  教学要求:

  1、 让学生在探索圆柱形物体从斜面上滚下的距离与斜面角度关系的活动中进行数学知识的结合。

  2、让学生经历探索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探究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准确摆出木板与地面的角度,测量出每次滚下的距离。

  难点:合理处理数据,填完表格,得到结论。

  教具学具:圆柱体、木板、课件

  教学过程:

  1、课件出示油桶从山坡上滚木头的情景;卡车搭斜坡滚木桶。

  提问:滚的是不是一样远呢?让学生猜想一下有什么原因。

  平时生活中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样的现象?

  2、 你们知道斜坡与地面成什么角度时,物体滚动得最远吗?

  让学生先猜一猜,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3、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了解。

  教师讲清实验要求,学生分组实验,完成表格填写。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4、 汇报交流,根据数据的计算,讨论出结果。

  5、 阅读“你知道吗?”。

  6、 全课总结。

  <怎样滚得远>教学设计(简案) 来自第一范文网。

怎样滚得远 篇5

  数学活动课《怎样滚得远》是我本学期的第一堂活动课,为此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课前,我仔细的阅读了教参,制订了课堂教学目标,尽量考虑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来,体验到做实验是研究事物的一种方法。同时,自己亲自将整个实验做了一遍,是为了能够想到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哪些困难,以便提前预设。课虽然是备好了,说心里话,还是没有底。都说活动课不好上,学生兴奋度高,课堂比较乱,不好控制,教师喊破喉咙,学生依然沉浸在自我活动中;另外就是学生不会合作,造成课堂教学时间不够用。这节活动课能否成功上下来,关键在于学生能否有效地分工合作,所以教师对学生动手操作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

  上课了,大家席地而坐,来到体育馆上数学课,他们透着一股新奇劲。我拿出一个圆木棍,问:“如果将圆木棍不借助外力,轻轻地放在平地上,它会滚吗?”“不会。”“那怎样才能让它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滚动起来?”“放在斜坡上。”“对,有时候为了节省体力,我们经常会利用斜坡,生活中你见到过这样的例子吗?”在学生例举了一些例子后,我引入了正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怎样滚得远。”然后引导学生猜测,“你觉得怎样滚得远?”学生大多认为板放得越高(既斜坡的坡度越大,)滚得越远。适当介绍坡度就是木板与地面的夹角,并画出图示。也有个别学生认为不是这样,他们觉得坡度越大,向下的冲击力越大,反而影响它向前,坡度应该适中,才会滚得远。“那么,我们就需要用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你准备怎样做这个实验?”大家一致认为在0到90度之间选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度数来进行实验,最后选定了30、45、60这3个度数进行实验。

  接下来就是本节课的重头戏了。

  我请了几个学生和我一起做了第一个实验,边做边讲了一些注意点,特别强调了要反复实验几次,求出平均数的必要性。然后再由学生分小组完成剩下的两个实验,得出结论。然而,我观察到,请上来的学生对于即将要做的工作毫无头绪,在我的指点下,完成了分工和实验,而其他旁观的学生,则只是好奇的看着,有的干脆一副与我无关的样子。到了分组实验的时候,我观察到一些小组分工不明确,有的学生无事可做,造成其他学生既要做这个又要做那个,费时费力;再有学生坡度搭好后,不经意间慢慢塌了,他们还没有感觉到,继续在实验,操作的数据不准确,影响对结果的判断。

  课后我进行了反思,我觉得我先前对学生的预设还是没有到位,对学生的困难分析不够。学生不会合理分工,课堂上除了对实验本身的指导外,对于如何合理分工也需要指导,而且在观摩实验时需要调动每一个人的注意力,以便对自己的独立操作有个好的参照。在反思之后,我开始第二个班的教学。

  我将实验指导分这样几步进行:

  首先我请学生思考:“你觉得在这个实验中要做哪些工作?六个人该如何进行分工?”指名学生回答,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了要有人测量斜坡并要给予固定,要有2人;有人测量,要有2人;有1人滚木棍捡木棍;有1人记录。在此基础上让小组先进行分工。由于有了指导,学生很快就完成了。

  然后请一个小组上来演示第一个实验,同时要求其他的小组关注,并思考:“你从事什么工作,你认为他们这组在这个环节中有没有要改进的地方?。”这个小组由于分工明确很快完成了第一组实验,而其他学生由于刚才已经进行了分工,对于自己所要做的工作很清楚,观察别人实验时就有目的的观察,而且观察得也很仔细,并不时在窃窃私语。之后,大家针对刚才操作的情况,提出了改进,如:坡度要量准并适当用手固定,测量时皮尺要绷直,并在接头处做好记号,滚木棍时要轻放,不用力,每一次测量的结果都不相同,要多量几次,算出平均数等。

  最后再分组进行独立的操作。在独立实验时,我不断巡视,发现学生的状态比较好,各尽其职,效率也比较高,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对比两堂课,我深有感触。首先,教师对学生的困难的把握一定要准确,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指导,即课前的预设一定要准确到位,只有这样才有有效的生成。第一堂课由于学生分工不明确,示范实验时又没有很认真的关注,这样那样的小问题不断,效率不高。第二堂课由于学生对要做什么,有了认识,分工明确,实验效率就提高了,节省了时间。其次,老师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给学生提出一个合适的、具体的任务,有了具体的任务,他们才会认真地、有目的地去关注,去参与,才能尽最大可能抓住每一个学生。第一堂课中,老师设计了示范实验,选了一些学生,让其他同学看,参与面比较小,看的学生没有明确任务,注意力很快分散,造成一些注意点没有听到,影响后面的操作。而第二堂课上,一组学生在实验,其他学生看,由于有了明确的任务,对照自己的工作,看他们操作时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这样他们带着问题来看别人的操作就比较仔细。

怎样滚得远 篇6

  又到了教学《怎样滚得远》的一课,这是一堂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还记得以前教学的情景。

  第一次教学时,是新课程实验开始的第一年,什么参考资料都没有,也不知道到底怎么展开教学才有效。我们同备课组的老师先自己做了实验,因为各种因素的干扰(比如滚歪了,比如碰到磨矾石地面的铜嵌条会被阻等等),忙乎了好一阵子,实验数据的得出也不是很精确,实验过程中我们老师自己都觉得很有趣,笑声不断。

  正式开始教学时,我特地准备了大胶带圈。因为胶带圈滚得比较远,所以在演示做30 o的斜坡实验时,我们来到走廊里,学生边看、边记录。后来的45o、60 o斜坡实验就由学生来做。

  这次教学过后,我感觉虽然课堂很热闹。但是,效果却不好。因为走廊比较狭长,胶带圈在滚动过程中,有时不一定沿直线滚动,当滚到学生脚边时,学生笑着躲着,拥挤起来。学生光顾着看实验,做实验,对实验数据的记录也不够完全。

  第二次教学时,离第一次正好相隔一年。为了避免学生之间的拥挤和其他无关因素的干扰。我请几个学生一起做,其他学生坐在教室里记录数据。这样一来,秩序是好了,但是,大多数学生缺少了参加实验的过程实践,学生似乎只是在记录、计算、比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没有得到培养和发展,失却了实践活动课的意义。

  怎么办呢?教材安排这样的实践活动,目的是要让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获取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探索、发现斜面与地面成怎样的角度时,圆柱形物体可以滚得远一些。学生通过实验经历探究问题解决的过程,不仅可以综合运用有关角的度量、统计和计算等知识,还能从中体验到实验是研究问题的一种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曾想过到室外活动。但是考虑到室外分组后,要求的场地更大,场地也不平整,要备齐几组的木板、卷尺等材料也有一定难度。最后,还是决定放弃。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女儿抽屉里的吸管。于是,立即想到能不能用吸管来做这个实验呢?我先自己试了试,把吸管剪成约二三厘米的圆柱形,用塑封的书做成斜坡,在桌上试了试,发现吸管最远大概能滚六十多厘米。这样的实验,学生在教室里就能做。于是,我决定就用吸管代替胶带圈做这个“怎样滚得远”的实验。

  在课上的实验中,我给每组准备了一段圆柱形的吸管。学生四人一组,分工合作,以桌面代替地面,以吸管代替胶带圈,以塑封的书代替木板,开始了这个微型的实验。

  实践证明,这样的微型实验效果也很好。学生四人一组,人人有事做,个个是主人,他们搭的搭,滚的滚,量的量,记录的记录,忙得不亦乐乎。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能力皆得到了体现。同时,没有了老师的一厢情愿的指令性的操作,学生自己动手实践,遇到问题讨论、交流,发现,直至得出结论,自始至终兴致勃勃。课堂因为学生的参与而生动活泼,因为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而显示了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魅力。

怎样滚得远 篇7

  怎样滚得远”听课琐思之一

  10月9日,我在本校听了一堂四年级的数学课,上课的内容是“怎样滚得远”,这是一堂数学活动课,这一教学内容被安排“角”这一单元的后面。本课的教学目标可以定位成三个方面:1、让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获取相关知识,如斜面的构造与作用;2、让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巩固相关技能,如角的度量、统计、求平均数等;3、让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形成相关意识,如实验意识、探索意识等。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感觉到执教老师对上述教学目标认识不够到位,对教材的把握有点僵化,就事论事,照本宣科,没有能够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活动的有效性体现出来,学生学得不主动。具体来看,我觉得以下一些问题应该在教学中加以重视,并要精心设计相关的活动环节与流程。

  思考之一:情景导入,怎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心向?要让学生主动经历从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

  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出示了书上的主题图,一幅是运油桶,另一幅是运木材,看后让学生想想生活中还有没有类似的现象,此时学生纷纷说了一些内容,但大多与主题图有些不符合。对此,老师也没加以理睬,而是径直揭示了本课研究主题,照本宣科:“你知道斜坡与地面成什么角度时,物体滚动得最远吗?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了解。”

  这一教学环节听下来,当即给人以一种不太好的感觉:突兀!刚开始是对斜面构造的认识,紧接着由老师直接抛出课题,学生对这个研究主题的产生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他们的思维方向还来不及转换,就稀里糊涂地跟着老师的的指令走了。

  那么如何顺应学生的学情与思路,让学生经历问题产生、发现的过程,并引发学生参与探究的愿望呢?我觉得可以对教学情境进行再加工,使活动情景更切合学生实际,并且要在活动情境中让学生自然而然的遭遇问题。当教师通过课本上的主题图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初步认识了斜面这个物理装置后,可以继续引入学生喜闻乐见的滚弹珠比赛、游戏(设置成斜面坡度不同、弹珠大小型号相同的情况),这个游戏的基本原理也是与斜面有关的,在游戏中让学生发现有的同学的弹珠滚得较远,有的滚得近些,让学生发现这一事实,并初步思考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在交流中明确弹珠滚得远近是与斜面的斜度有关的,紧接着便水到渠成地引入本课研究的主题:斜坡与地面成什么角度时,物体滚动得最远?

  “怎样滚得远”听课琐思之二

  思考之二:自学汇报,怎样让学生有效把握实验步骤和注意点?――学生介绍,教师追问要点。

  对于实验步骤的学习,老师采用的是先用课件播放说明,再由老师逐步解说并板书相关操作要点:搭、滚、量。因为这一内容并不适宜让学生去探究,所以老师采用课件说明的方式本身也是无可厚非的。可是这个接受学习的过程能否做得更“有意义”一些呢,这是可以加以探讨的。

  老师先借助课件播放实验方法,然后并不是由老师对课件播放内容加以复述,而是把说话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来具体说说这个实验的做法,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要紧扣一些关键之处加以追问,让全班同学都能够实验过程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这样的学习过程,真正体现了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比起老师的一味灌输,效果显然要好一些,因为学生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番思考。

  思考之三:示范实验,怎样才能有效引导学生参与实验设计过程?――让静态的文本展现出动态的发展过程,让学生在发展轨迹中提升数学思维方式。

  接下来的教学,是老师示范实验过程,在示范过程中,老师一上来便又一次照本宣科:反复做几次多次这样的实验,记录每次量得的距离,并求出它们的平均数。并事先把表格出示了,其中包括第一、第二、第三次滚动的长度,还有平均数一栏。在示范过程中也邀请一个学生上台协助老师完成测量工作。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学生也比较投入,可是从感觉上来说总觉得有些不舒服,总是老师一手包办,不给学生任何思考、回味的空间,学生到头来只是满足于依样画葫芦,自己数学思维方式并没有得到培养,他们对问题的本质并没有去加以思考。比如为什么要把实验设计成“反复做几次多次这样的实验,记录每次量得的距离,并求出它们的平均数”?正因为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认真思考,所以又是只能由老师加以说明:为了避免偶然性因素。然而这种解释,是不会在学生头脑中留下较深痕迹的。

  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一提,教材中为我们呈现得较多是静态的文本和图片,我们教师如果对此不加以研究,而是简单的加以表述和呈现,以静态呈现到静态灌输,往往是违背了编者意图的。其实在这些静态的文本和图片的背后,往往还隐藏着一个动态的发展和展现过程,只不过限于书本的篇幅和文字的表述,不便把这个过程详细地展开,而我们教师则要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教学环节进行精细化的设计,把这个动态的学习过程再现出来,让学生在发展轨迹中提升数学思维方式。按照这样的指导思想,我们可以对这个学习过程设计如下:

  1、老师示范搭出一个30度角的斜面后,让学生上台滚透明胶带圈,并测出滚动的长度。

  2、老师看似无意确是有意地询问:哪位同学还向来滚一滚吗?于是再让一名学生来滚第二次,并记录长度。在此,发现两次实验结果不同,于是引发了在滚第三次的愿望。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记录单上并没有全部呈现出第一、第二、第三次以及平均数一栏,而是在记录时逐个加上。

  3、在学生们通过实验得出三个不同数据后,老师再次引发思考:到底该取哪个数据呢?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主动地提出求平均数的想法,这也是让学生再一次体会了平均数的意义。

  “怎样滚得远”听课琐思之三

  思考之四:动手实验,怎样才能提高小组合作活动的有效性?――小组内分工明确、责任到位。本堂课是一堂数学实践活动课,课堂上学生小组实验活动是一个重要环节,然而这个环节因为本课实验的特殊性,被安排到了室外进行,于是在学生活动中,又增加了一些不可控因素,使得整个环节费时较多,而且活动秩序也比较乱,虽然基本完成了实验的任务,但效率不是很高。其实为了提高小组活动的有效性,我们通常会采用组内分工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活动。就以本堂课而言,老师也应该在活动前进行相应的活动角色分工,向每位小组成员明确各自的责任,比如搭斜面、滚胶圈、量长度、记数据等实验任务,要做到分工到位、责任到人,这样活动起来才层能够秩序井然,快速高效。思考之五:交流汇报,怎样才能让学生主动经历从多种不同结果、事实中发现规律的过程?――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本堂课实验活动之后的汇报交流,是全课的重点,然而由于时间所剩不多,老师也只好草草收场,象征性地指名汇报结果,并从中由老师基本代劳、总结出结论。其实从发现规律的角度来看,学生们进行实验,得出了每组各自的实验结果,数据不尽相同,可是这些数据却都在反映出同样的一种趋势或结论。此时,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引导学生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入观察和分析,让学生主动经历从多种不同结果和事实中去发现规律的过程。因此老师可以安排这样一张汇总表:

  组别30度45度60度自选角度1 2 3 4 ……

  汇报后,引导学生发现:虽然从组与组横向比较,各组测量出的数据不同,但从纵向来看,比较在各个角度滚动时获得的数据,最远的长度都是在同一个角度上获得的,这样学生经历了从变化量当中发现不变量的过程。 另外,木板与地面成30度的实验是由老师示范操作得出的结果,这个数据都被各组学生借用为他们自己的实验数据,这个数据并不能与他们自己实验得出的其他几组数据混用。因为每一组学生四次实验的相关变量必须是统一的。

怎样滚得远 篇8

  第六课时 怎样滚得远

  教学内容:第28、29页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收集、记录数据并计算,掌握有关数据,体会什么情况下圆柱形物体能滚得比较远

  2、在与他人的合作中,感受合作的快乐,动手实践的乐趣

  教学准备:木板、尺、圆柱形物体等

  教学过程:

  一、介绍活动要求:

  1、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要学习的是实践活动课:怎样滚得远

  说到“滚”,你想到了什么?(圆柱形物体)

  书上要求我们利用木板搭建一个一定角度的斜坡,然后用圆柱形物体在一定高度滚下来。

  想一想:在这个滚动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影响滚的距离?

  (圆柱形物体的重量、滚动的高度、木板的角度、地面的光滑度……)

  为了使实验的数据,更具有可比性,所以我们同一组的同学在实验的时候要采用同一的标准,如:在同一块地面上用同一个圆柱形物体,从同一个高度来进行。

  2、具体操作方法:

  介绍搭斜坡:用三角板上的某个角去搭成一定度数的斜坡,在这块板上可事先每10cm处做一个记号。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以提醒自己每次滚的高度都应该从同一初,二是可以把它作为一把尺,进行简单的测量等

  量距离:量的时候应该从木板的底部开始测量。如果圆柱形物体在滚动的时候遇到障碍物了,那该次实验就不能算了,所以要找比较开阔的地方。

  3、选择具体地点:教室太小了,不适合做实验。下面有三种地面供选择:

  水泥地、道板地、塑胶操场

  想一想:这三种地面,哪一种更利于滚动?

  指出:我们学校的水泥地,还有一个特点,能帮助我们计算,是什么呢?

  (是一样大小的正方形,边长都是120cm。这样,当物体滚动后,我们可以先直接数几块,再加或减相差的部分。)

  4、分组:可以自由选择,但要利于学习。

  5、记录方面的要求:

  书上29页,自己通过实验,完成书上的4份表格。

  完整的数据得到后,思考:

  比较每次得到的平均数,你发现了什么?

  二、学生分组活动

  三、全班的交流反馈:

  教学反思

怎样滚得远 篇9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一上第34-35页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等活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以及它们的特征,会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表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对生活中实际物体进行分类的活动中渗透分类思想,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进行正确辨认和区分。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本质特征。

  四、教学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各种形状的实物和模型及图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教师:小朋友们,瞧!老师给每组小朋友带来了这样一份礼物,猜一猜里面可能装了什么?(任意猜)

  2.教师:究竟是什么呢?现在请你们打开盒子看一看吧!

  预设:小朋友打开盒子,看礼物。

  你们的盒子里都有哪些东西呀?谁来说一说。

  预设:我们的盒子里有魔方、墨水盒、水杯、肥皂、接力棒、足球、篮球、药盒。

  学生边说,边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自然而然引入所要探究的物体,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既兴奋又有期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动手操作,感知特征

  1.分一分,初步感知特征

  (1)教师:小朋友们,这么多东西,你能把它们分一分吗?把形状相同的分在一起。该怎么分呢?4人小组讨论一下吧。

  活动提示:说一说,怎么分;摆一摆,分一分;想一想,为什么这么分。

  (2)教师:你们是怎么分的呢?

  预设1:把魔方、墨水、肥皂、药盒这4个分在一起;把水杯、接力棒放一起;把篮球、足球放一起。

  教师: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预设2:把魔方和墨水盒放一起,把肥皂和药盒放一起,把水杯和接力棒放一起,把篮球和足球放一起。

  教师:这两种方法,你觉得哪种更合理呢?

  预设:方法2更合理,因为魔方和墨水盒都是方方正正的。肥皂和药盒都是长长方方的。

  教师:你们都同意吗?我们一起来分一分。(微课片段1)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进行分类,渗透分类思想,使学生在分类过程中初步感知几何体的形状。】

  2.摸一摸、滚一滚,探究特征

  (1)教师:小朋友们,现在请小组合作,把盒子里的东西拿出来摸一摸、滚一滚,想一想为什么分成这样的4组。

  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2)教师:通过刚才的活动,谁能来说一说为什么把它们分成这样4堆?

  预设1:我们先来看第一组,这两个物体都是方方正正的,都有角,还有6个平平的面,而且这6个面大小都相等。

  预设2:我们再来看第二组图形,这两个物体都是长长方方的,也有角和平平的面,只不过面的大小不同。

  预设3:第三组物体,上下一样粗,看上去像根柱子。而且上下两头都是圆圆的,躺下来之后,都会滚动。

  预设4:最后一组物体圆溜溜的,没有角,也没有平平面,它们会滚动呢,而且还会任意滚呢。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滚一滚,摸一摸等活动,利用视觉、触觉、运动觉的协同作用,初步地了解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在观察、操作的基础上,把每一类物体的特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

  3.揭示概念,形成表象

  (1)教师:小朋友们,真能干!现在你明白了吗,为什么分成这样4组。我们一起跟着微课再来理一理。(微课片段2)

  (2)小朋友们,请你开动脑筋想一想,如果脱掉这些外套,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微课片段3)

  教师:哇!原来第一组物体脱掉外套后,就是这样方方正正的,我们把它叫做正方体。(板书:正方体)第二组是长长方方的,叫做长方体。(板书:长方体)第三组物体像根柱子,我们把它叫做圆柱。(板书:圆柱)最后一组圆溜溜的,叫做球。这4组物体在数学上都叫做立体图形。(板书:球)这4种物体,在数学上都叫做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立体图形。(板书:认识立体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抽象出一般模型,揭示其名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三)巩固练习,强化特点

  1.判断立体图形

  教师:小朋友们,生活中有很多立体图形,现在就要来考考你了。看!这个是什么图形?(球)对了。这个呢?(圆柱)没错。下面这个呢?(长方体)是的。这个又是什么?(球)对!(播放微课)

  2.找立体图形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太能干了,这些图形难不倒你们。看,这个图形也是有这4种立体图形组成的。请你找一找它的身上每种立体图形各有几个呢?把答案写在书本37页上。开始吧!

  (2)学生数图形,并记录。(教师巡视时提醒学生边数边做标记。)

  (3)教师:我们先看长方体,一共有(4)个。一起数一数,1、2、3、4,4个。

  再看正方体,有(1个)。球有(1、2,2个)。圆柱有(1、2、3、4,也是4个)。

  (播放微课)

  小朋友们,你数对了吗?数对的请举手,真能干!

  3.教师:数一数,有几个正方体组成?有困难时用实物摆一摆,验证下。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1、2,把立体图形还原成生活中图形,把生活中图形抽象成立体图形,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拓展练习数正方体,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

  (四)总结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立体图形?它们分别有什么特征?

  【设计意图:全课总结,梳理主要知识,引导学生对自己学生进行反思和回顾。】

  六、板书设计

  认识立体物体

怎样滚得远 篇10

  一、说教材。

  《怎样滚得远》是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结束后安排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主要研究斜坡与地面成什么角度物体滚得远的问题。教材的背景地位及意义:斜面是最简单的机械之一。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斜面来达到省力的作用。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角的相关知识后安排的的一节数学实践活动。学生已经具备了角的相关知识,并且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角知识的运用。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很有兴趣,为这节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同时,这一活动也是引导学生由开展简单的实践活动逐步过渡到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

  因此,这节课的知识目标是使学生知道“斜面有省力的作用”和“物体滚得远近与斜面的角度有关”;能力目标是通过经历探究“怎样滚得远”这一个问题的解决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策略,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情感态度方面主要是通过情境活动激发学生参予活动的兴趣,通过合作与交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重点是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探究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难点是实验器材的准备和学生实验过程的调控。

  课前准备:1、分组与分工,每小组5人,其中2人测量,1人记录。

  2、器材准备:木板6块,规格是40cm×25cm×0.5cm,小方凳6个,活动黑一块,胶带圈6个,皮尺6把,45度和60度直角三角尺各6副,量角器6个。

  二、说教法。

  教师是整个课堂实施的引导者、合作者。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物体滚得远近与斜面的角度有关”这个实验假设,然后用实验法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策略,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认识和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让数学更富有现实性和生活化,从而让数学成为大众化的数学。

  三、说学法。

  整个活动是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实验为手段,合作为形式,做到手、脑、口并动,促进学生智能的多元发展。学生在四次实验中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来经历活动的全过程;通过反思问题的提出、实验的展开、结论的获得,建立彼此尊重、平等对话、相互协作的合作平台,架构一种和谐的生命课堂。

  四、说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激情促思。

  首先出示第一组图片,让学生说说图片画的是什么。然后提问“这样滚动有什么好处?”学生在回答出“有省力的作用”后,再出示第二组图,紧接着引导学生提出 “胶带圈从斜坡上滚下来,滚出的距离跟什么有关系”这个问题,再让学生做出假设或猜想:甲同学说与斜面的长短有关,乙同学说与斜坡的角度有关,丙同学说与胶带圈的轻重有关,丁同学说与地面的平整程度有关……一下子提出了这么的假设,怎么办呢?我们今天就来选择其中的一个假设来做实验,好吗?和同学们共同商量选择出“与斜坡的角度有关”这个假设来做实验。

  从生活中常见的情境作为本课的切入点,激发学生想知道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想象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有些物体在斜面上滚动下来的生活实例,提出实验假设。学生提出了那么多的假设,教师为什么不作评价呢?我想,一个结论的得出,只有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来验证才更加具有说服力。还可以树立学生实事求是、严谨求学的科学态度。

  2、示范演示,提出要求。

  用40厘米长的木板在地面上塔一个斜坡,使斜坡与的地面的角度为30度,再把胶带圈轻轻地放在斜坡的顶上,让它自动往下滚,等胶带停止滚动后,从木板的底部开始量出胶带圈在地面上滚动的距离。然后记录数据,再反复做3次这样的实验,并求出平均数。

  这个过程可以归纳为:一搭二量三滚四测五记六算。

  示范是为了让学生更加明白实验的程序,并在示范的过程中强调需要注意的问题,用短句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斜面搭平稳,角度调整准,滚动莫去推,测量成直线,记录须真实,计算求平均,分工要明确,合作能成功)。

  通过介绍实验的方法和步骤,避免无关因素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保证实验的有序和可靠性。

  3、分组实验、统计结果。

  同学们,经过刚才的介绍,你们都知道怎样去做这个实验了吧?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开始吧!

  根据实验要求,按照实验步骤,各组分别用45度、60度和自己选择一个任意角度的斜面,进行同样的实验。从哪一个角度开始进行实验都可以。

  在学生进行实验的同时,我也深入到每一个小组,了解他们实验的情况,对实验中好的做法进行表扬,对有困难的小组进行技术支援,使每一个小组都能动起来,都能完成实验。

  为什么用不同角度的斜面进行的实验都要反反复复做几次呢?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数据的偶然性,使获得的结论更可靠。让学生自己搭一个任意角度的斜面进行实验可以使学生更加相信实验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4、观察比较,讨论发现。

  比较每次求得的平均数,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比较、分析,获得结论,让学生感受用实验的方法研究问题的合理性,获得成功的体验。

  那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论呢?你们能解释这是怎么回事吗?

  可是我们会发现不是每组的结论都相同,有的组会说45度时滚得远,有的组会说60度时滚得远,甚至有更多种结果。多个结论同时出现了,怎么办?难道我们的实验是失败的?不!恰恰相反,我们的实验是成功的,因为决定的个结论是否成立的因素有可能不是一种,也许是两种,也许是三种,甚至更多。结论的不同正好与我们开始提出的假设产生了联系,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引发学生更深层次地思考这个问题,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隐性智慧。

  5、知识延伸,活动小结。

  (1)、比较两种楼梯,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知道,当木板与地面的角度较小时,楼梯显得平缓,但楼梯占地

  的面积要大一些;当木板与地面的角度较大时,楼梯占地的面积要小一些,但楼梯显得较陡。

  (2)假如你是桥梁设计师,设计一座有坡度的桥梁,你如何设计。

  (3)、活动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啊?

  让学生在反思中结束这节课的学习。

怎样滚得远 篇11

  一、教学目标

  1、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题材引导学生经历用实验的方法研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体会结论的可靠性,感受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2、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P28-29《怎样滚得远》,本节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研究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难点是实验器材的准备及学生实验过程的控制。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角的相关知识后安排的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学生已经具备了角的相关知识,并且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角知识的运用,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及主动探索、动手操作实验十分感兴趣,为本节课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四、学习资源的`设计及使用说明:

  教学的准备:数学课件:自制的相关滚动的动画,以及生活中的楼梯、桥梁、滑梯、滑雪场相关图片。

  五、教学过程设计:

  步骤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创设情景

  激情促思

  1、师:(电脑出示汽车图)这是什么?我们怎样能卸下汽车上的油桶呢?(教师点击电脑出示滚动图)这样滚动有什么好处呢?真聪明!

  2、师: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想问问你们,(点击林场图)你们知道森林里的伐木工人经常用什么方法将山上锯下的原木运下山的呢?对了,他们经常运用滚动的方法将山上的原木运下山。(点击滚动图)

  3、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利用到物体在斜坡上滚动的方法,这样既省力有方便。老师这里也做了一个滚动的实验,你们看。(点击出示滚动图)你们发现了什么?

  4、你们观察的真仔细!那么,你想不想知道斜坡与地面成什么角度时,物体滚动得最远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滚得远》。(板书课题)

  斜坡与地面成什么角度时,物体滚动得最远呢?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了解。(板书:实验)

  师: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有许多的运用,大家看。

  1、电脑出示你知道吗?

  我们平时走的楼梯好像一个斜坡。如果我们在楼梯上铺一块木板,那么从侧面看木板与地面会形成一个角。

  比较两种楼梯,你发现了什么?

  2、电脑出示大桥图

  师:引桥为什么这么长?

  3、电脑出示滑梯图(坡度小和大)

  生:这是一辆装满油桶的汽车

  生1:找几个人搬下来;生2:先铺一块木板,把油桶放倒滚下来……

  生:省力、方便

  生1:用汽车运

  生2:从山上滚下来

  生:第二次比第一次滚得远。

  生:第二次的斜坡和地面的角度大了。

  活动延伸

  师: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有许多的运用,大家看。

  1、电脑出示你知道吗?

  我们平时走的楼梯好像一个斜坡。如果我们在楼梯上铺一块木板,那么从侧面看木板与地面会形成一个角。

  比较两种楼梯,你发现了什么?

  2、电脑出示大桥图

  师:引桥为什么这么长?

  3、电脑出示滑梯图(坡度小和大)

  师:看了这两种滑梯你有什么想法或建议?

  4、电脑出示滑雪场。

  师:滑雪场为什么要设计出坡度呢?

  生:当木板与地面的角度较小时,楼梯显得平缓,但楼梯占地的面积要大一些;当木板与地面的角度较大时,楼梯的占地面积就小一些,但楼梯显得较陡。

怎样滚得远 篇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斜面与地面成怎样的角度是物体滚得比较远的活动过程,进一步体会通过实验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

  进一步体会通过实验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进一步体会通过实验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你在生活中看到过这样的场景吗?

  你从中读出哪些数学信息?

  二、讲授新课

  斜坡与地面成什么角度时,物体滚得远一些?

  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方案和步骤:

  1、用木板搭成一个斜坡,使斜坡与地面成30°角。

  2、将圆柱形物体放在斜坡的顶上。

  3、轻轻松开手,让物体自动往下滚。

  4、等物体停止滚动后,量出它在地面上滚动的距离。

  5、反复做几次这样的实验,测量并记录每次滚动的距离,再求出它们的.平均数。

  三、记录好数据,填好表格:

  实验记录:斜坡与地面成30°角

  把木板分别搭成与地面成45°和60°角的斜坡,进行同样的实验,并记录实验的结果。

  实验记录:斜坡与地面成45°角

  实验记录:斜坡与地面成60°角

  各小组自己选择一个角度试一试,并记录实验结果。

  四、重难点精讲

  比较每次求得的平均数,你发现了什么?

  完成后,师生交流结果,

  斜坡与地面的角度不同,物体滚动的距离也不同。当地面与斜坡形成的角度是45°时,滚得最远。

  五、归纳小结

  通过刚才的探究,说说你的收获。

  ①斜坡与地面的角度不同,物体滚动的距离也不同。

  ②做几次同样的实验,再求平均数,得到的结论更可靠。

  ③很多生活现象都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释。

  六、随堂检测

  1、下面是华江果品店某星期5天卖出苹果、橘子情况的统计。

  平均每天卖出苹果和橘子各多少箱?

  哪几天卖出的苹果箱数超过平均数?卖出的橘子呢?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五个同学积极向汶川地震灾区的小朋友捐赠图书,分别捐了83本,92本,70本,103本,82本,平均每人捐赠图书多少本?

  3、陈明看一本故事书,前三天平均每天读11页,后四天平均每天读18页,陈明这七天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七、板书设计

  怎样滚得远

  ①斜坡与地面的角度不同,物体滚动的距离也不同。

  ②做几次同样的实验,再求平均数,得到的结论更可靠。

  ③很多生活现象都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释。

  八、作业布置

  1、选择一个体质健康测试项目进行调查,记录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

  2、预习第100、101页的有关内容。

怎样滚得远 篇13

  “怎样滚得远”这一内容是教材安排在本册第二单元“直线、射线、角”后的一次数学实践活动,由于多种原因,一直拖到了第四单元“平行和相交”结束才进行教学。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拖,竟然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回顾组织这次活动的全过程,我觉得以下一些做法比较成功:

  1、保证活动材料。如果不能提供合适的材料,那么,活动是绝对无法开展的。活动之前,我一直在考虑这次活动需要的材料怎么准备的问题。测量长度用的尺可以从其他班借米尺,三角板学生有,用来垫木板的砖是不需要的,有一名学生扶着就行了,可以滚的东西就多了。可教材要求用30~50厘米长的木板来搭一个斜坡,木板准备起来并不方便,因此一直在考虑,有什么可以替代。因为中秋节过去不久,我无意中看到一些中秋月饼的包装盒材质比较硬,而且长度也差不多,就发动学生从家里带来一些月饼包装盒,这样就解决了木板这个大问题。

  2、分工合作明确。这次实践活动的操作性很强。如果没有明确的分工,学生很难完成这次的实验。因此,在通过回忆生活情景的基础上,我马上提出了问题“斜坡与地面成什么角度时,物体滚动得最远?”,让学生明确这就是这次活动要解决的问题。随后,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28页的最后一段文字、下面的四幅图及第29页的上面一部分内容,明确实验的几个主要步骤依次是:搭建斜坡、滚动物体、测量长度、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其中前四项是要分散在室外完成的。我问学生:“这些事情你一个人能完成吗?”学生表示不能,需要几个人合作。这时,我让学生根据前四个步骤考虑至少要几个人,学生认为5个。考虑到活动时教师对学生的必要指导,我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把全班47名学生按照自然组分成了8组,有的组多出来的1名学生可以协助测量等。具体的分工有学生自己商量决定。在随后的实验中,我明显感觉到了这样分工的好处,各小组的学生忙而不很乱,看他们合作得挺愉快,我也很高兴,因为我一直很担心的纪律秩序等问题都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

  3、提前预设问题。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必须成为一个思考周密的设计者,要针对学生的特点以及学科知识的特点预设教学问题,指导教学活动,进而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由于这次活动的地点是有变化的,室内―室外―室内。第一阶段的室内指导很关键,因为到了室外,学生分散后,再要指导就比较困难了。因此,对于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我先进行了预设。例如,物体滚出去时被阻挡而停下了,怎么办?物体滚歪了,怎么量长度?这些都通过学生的交流来解决。对于滚歪了,怎么量的问题,有些学生马上想到了刚学过的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一知识,也有的学生认为可以把“板”平移,还有的学生认为把滚的物体平移比较方便。我心里暗自高兴,看来,活动拖到现在进行也不是一件坏事,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这不正是开设数学实践活动课的目的之一吗?如果按照教材的顺序,这个问题反而不容易解决了。

  应该说这次活动的效果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但我也有一些困惑:

  1、我的提前预设是否影响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滚歪了,怎么量的问题是否可以让学生在实验时自己发现并想办法解决?

  2、由于各小组完成实验的时间不同,对于最后数据的汇总和结论的得出已经没有时间了,只能利用另外的时间进行全班交流。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保证数学实践活动的高效呢?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怎样滚得远(通用13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