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数学教案设计 > 认识更大的数(通用13篇)

认识更大的数(通用1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认识更大的数(通用13篇)

认识更大的数 篇1

  数一数

  一、教学内容

  教材2-4页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多位数,明确级、数位、计数单位的概念,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知道亿是个很大的数。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观察、动手及分析能力。

  3、进一步渗透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思想,使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三、重点难点

  1、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

  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四、教具准备

  计数器,相关数据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向学生呈现一组图画,并展示生活中的多位数。

  故宫占地720000平方米;2003年已有112000000平方米的“都 市森林”环绕北京城;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在奥运会期间可容纳100000人;国家大剧院“蛋壳”面积约为3.5万平方米。

  提问:这些都 是老师找到的图片资料,看完之后同学们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发现都可以说一说。

  教师提问:同学 们说的都很好,在这些资料中出现的数据都 比较大,是我们学过过的,你们认识它们吗?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来认识这些比较大的数。

  (二)探索新课

  1、复习

  说出万以内的计数单位

  提问: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

  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读出下面各数

  4958、 3026、 4005、 7000

  板书出各数字的数位。

  2、认识“十万”

  出示一张面值一百元的人民币

  提问:10张100元是多少元?20张呢?50张呢?100张是多少元?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回答。

  提问:如果一捆面值一百元的人民币是一百张,那么这一捆人民币是多少元?

  收银元员一共收了9捆人民币,共是多少元?

  提问:再加一捆,是多少元呢?(可以借助计数器)

  教师质疑:万位满十了怎么办?(小组讨论)

  老师小结: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就是“十万”,10个一万就是“十万”。

  板书:十万

  3、认识“百万、千万、亿”

  出示汽车图并提问:

  1辆轿车如果卖十万元,2辆能卖多少元?你是怎么想的?

  说出想法后用计数器验证。

  提问: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呢?10个一千万呢?

  分别板书:百万、千万、亿

  同时告诉学生:一亿是一个很大的数,如果1秒数一个数,昼夜不停地数,数到1亿要数3年2个多月。

  然后指出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和以前学的个、十、百、千一样,都是计数单位。

  提问:从刚才一边拨珠,一边数数的过程中,谁发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关系)

  (三)课堂作业设计

  教材第3页第1题。

  在进行练习前,教师要告诉学生拨珠时只在一个数位上拨,最好是我们今天学过的计数单位。

  教材第4页第2题。

  教师要让学生边拨珠边数数。注意指导学生手口要一致,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如果遇到进位问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如:千位满十,要向万位进一。

  教材第4页第3题和第4题。

  教师可以补充数数的题目。例如:一万一万地数,从九十五万数到一百零四万。

  一千万一千万地数,从六千万数到一亿。

  一百万一百万地数,从四千六百万数到五千三百万。

  教材第4题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订正答案。如果有的学生完成有困难,可以先让他们拨一拨计数器,明确前后两档珠子所代表的不同含义。

  (四)思维训练

  如果给你足够多的小木块,你用什么方法表示出“12345”这个数?与同学交流一下,看看谁的方法又正确又简便。

  (五)课堂小结

  老师提问:在今天这节课上我们认识了比较大的数,你都记住了哪些计数单位? 一共有几个?

  在这些计数单位中,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认识更大的数 篇2

  一、教学理念:

  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开展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活动。结合新课标我注重了创设情境,“活跃”教材及学生;二注重引导学生探索,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索、小结归纳;三是重交流,重视组内、全班等交流形式。

  二、说教材:

  《认识更大的数》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本单元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掌握更大数的读写,并能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认识近似数。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四个部分:亿以内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读写、大数的改写以及近似数的认识。教材提供了较丰富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不仅为学生认识大数提供丰富的内容,也为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提供了好素材。教学内容的呈现给了学生自主探索和自主交流的空间,也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思路。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结合学生认知识发展特点,我确定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

  3.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改写方法。

  4.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意义,能自主探索、掌握近似数的方法,能对更大的数进行估计。

  四、教学重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课标的要求,确定了亿以内数的读写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亿以内数的写法和求近似数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五、教法学法: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创设情境,合作交流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学情分析:

  本单元学生认识的数都是一些大数,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得比较少。但是我们班有不少的学生居住在街道,家庭条件比较好,且知识面比较广。学生有了对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并且也有对大数产生的必要有了需要。

  七、资源的选择:关注学生周围生活中的学习资源;结合教学内容选取了帮助学生理解的远程教育资源上的课件和网上下载的课件,配备的教学挂图等。

  八、教学过程:本单元一共分为9课时完成教学。其中新课学习为4课时。

  第1课时数一数

  在数数的过程中,感受大数的意义

  本单元学生认识的数都是一些较大的数,一般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得比较少。为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多次安排了数一数的活动。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较大数的实际意义;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并能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活动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认识十万。

  活动二:认识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

  活动三:练习活动

  活动四:实践作业

  1.阅读你知道吗?小组交流想法。

  2.每人收集5个生活中的大数,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3.在计数器上拨数、读数。

  第2课时人口普查

  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掌握大数的读写

  在学生生活的环境中,经常可以接触到比较大的数。对此,当学生初步认识了大数后,可以组织学生到各种媒体上收集一些数据,并能说一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以提高学生感受的程度。接着,可以把学生收集的一组数据进行讨论,从而引出大数的读写方法。

  活动过程:

  活动一:读、写更大的数。

  1.学生交流收集的生活中的大数。

  2.让学生对收集的数据根据大小进行分类,然后与学生共同讨论“亿以内的数”的读法,并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能自己归纳读数的方法;接着与学生讨论“亿以上的数”的读法。学生在进行读数时,必须与数位顺序表结合起来,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性。同样,在写数方面,也可以分两步进行,先写“亿以内的数”,再写“亿以上的数”。

  3.如果学生收集的数据中没有特殊的多位数,如“级的中间零”、“级的末尾零”等,作一些补充,组织学生先讨论这些特殊数据的读写方法,然后再加以指导。

  4.总结讨论。

  (1)与同学交流你是怎样读数和写数的。

  (2)将上面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活动二:完成试一试,体会大数的实际意义。

  活动三:实践练习。

  第3课时国土面积

  结合实际背景,帮助学生学习大数的比较,并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一些比较大的数据,由于书写的不方便,需要将一些较大的数据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这样既方便书写,又便于读数。教材中安排的“国土面积”中的一些数据都是比较大的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改写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改写的必要性。

  活动一: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学生交流在生活中收集到的大数,体验到数据改写的必要性。

  2.出示一幅中国地图,并逐步引出一些各省市国土的面积,让学生读一读。

  (1)学生试着改写,评价。

  (2)观察一些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从中发现改写的基本方法。

  3.对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让学生自己在改写中逐步发现改写的方法。

  活动二:实践练习。

  第4课时森林面积

  在观察比较中,引导学生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近似数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运用的数,它与精确数不同,表示的仅是某一对象的一定范围。对于近似数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也已接触到,不过没有出现这样的概念。而本单元的学习是相对系统一些,同时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主要是以四舍五入法为主)通过学习让学生经历生活数据收集的过程,理解近似数表示的必要性;探索“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

  活动一:交流收集的数据。

  1.交流收集的数据,说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类。在各种分类中重点讨论精确数与近似数这两类的特点,并让学生再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近似数。

  2.出示“观察与思考”中的一组数据,重点讨论取不同的精确值后数据的变化情况,从中让学生发现到“四舍五入”取近似值的方法。然后,引出这种取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的概念。

  活动二:第11页“试一试”第2题。

  1.先出示三种近似数,让学生说一说它们精确的程度,然后出示下面的两个小问题,供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时,重点突出选择的依据,让学生理解取近似数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来确定的,懂得同样进行比较,需要用相对应的单位进行比较的方法。

  2.“讨论”,这是一题从逆向思维的角度考虑原来精确数的范围,出示这些题目时,重点可以展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四舍的”、哪些是“五入的”,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概括出原数有几种可能的特点。

  活动三:实践练习。

  九、教学反思:

  1、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的教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单元的教学中,人口普查、国土面积、生产总值等数据,使学生的学习情趣高,学习氛围浓。

  2、在读、写大数时学生依靠彼此的帮助和题型都可以完成学习任务,在读写中间有零的大数的时候,碰到的困难比较多,但是在交流的时候,大家把这个问题忽略了,我的任务就是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让大家进行讨论和交流。学生会借助以前学习的经验和基础,进行迁移性的学习,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写数仍然是

  3、近似数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运用的数,它与精确数不同,表示的仅是某一对象的一定范围。“近似数”的概念还是第一次接触。学生对这一部分的知识掌握出现较大的困难,主要是根据不同的需要取不同的精确值。通过加深对近似数概念的理解。求近似数方法教材采用观察思考的方法,把一组不同的近似数放在一起,根据不同的要求,得出不同的近似数。让学生自己进行选择、分析,寻找其中的规律。

  总体来说,本单元的教学效果比较好,部分学生对大数的读写和求近似数的内容掌握不好。学生粗心的毛病还比较严重,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加强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十、教学评价:

  采用了分节评价(作业)和单元评价的方式(综合试题:)。

  数学第七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班级姓名

  1.填一填:

  (1)一个整数,从右数起,第四位是位,第十位是位。

  (2)20800000是由2个和8个组成的。

  (3)60006000是位数,最高位是位,左边的6表示,右边的6表示。

  (4)比最大的四位数多1的数是,比最小的六位数少1的数是。

  (5)5000000=万998300≈万

  8000000000=亿1249990000≈亿

  (6)一个8位数,千万位、万位、千位上的数字都是9,其他数位上的数字都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精确到万位约是。

  2.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最小的七位数是1111111。

  (2)30904098这里面的三个0都在中间,所以都要读出来。

  (3)一个十二位数,它的最高位是千亿位。

  (4)449800000≈5亿。

  (5)最大的八位数与最小的九位数相差1。

  3.选择题。

  (1)下面各数中,最小的数是。

  a.408065b.408056c.400856

  (2)下面的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数是

  a.500600b.5060000c.5006000

  (3)19□789≈19万,方框里最大可填。

  a.5b.4c.9

  (4)一千万一千万地数,数十次是。

  a.一百万b.一亿c.十亿

  (5)三亿有。

  a.30个一万b.30

认识更大的数 篇3

  第四课时 国土面积---改写

  [教学内容] 国土面积---改写(第9页)

  [教学目标]

  1、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体会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难点]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教学准备] 在报刊杂志等媒体中收集一组有关国土面积、西部情况、海洋资源的大数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体会数据改写的必要性

  教师出示从媒体收集来的一组数据改写的实例。让学生比较同样的数据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让学生体会到数据改写的必要性。

  二、探索改写方法

  1、出示中国地图,了解一些省、市、自治区的土地面积。

  让学生读出这些面积,问:如果要记录方便,这些数据可以怎样进行改写?

  2、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改写的方法。

  3、完成试一试第1、2题:进一步巩固改写的方法。

  三、巩固与应用

  练一练第1题:先请学生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情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各地区具体的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识,特别是我国海洋的区域情况等。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改写。

  四、作业

  收集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

  [板书设计]

  大数的改写

  为了读数、写数方便,有时需要把整万、整亿数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9600000 = 960 万

  10000000000 = 100 亿

  [教学后记]

  课堂上看见同学们好似个个都懂了,作业一做纰漏就出来了,谢雨航连错4题,我真是生气啊,课堂上一再强调“要专心听”可是有些学生就是不专心,现在的孩子真是拿他没办法哟!

认识更大的数 篇4

  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并会正确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 3、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改写方法。 4、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意义,能自主探索、掌握近似数的方法,能对更大的数进行估计。 单元教学建议 本单元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掌握更大数的读写,并能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认识近似数。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四个部分:亿以内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读写、大数的改写以及近似数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数数的过程中,感受大数的意义 本单元学生认识的数都是一些较大的数,一般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得比较少。为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教材中多次安排了数一数的活动。第一次数数,通过数人民币的过程,认识“十万”。人民币是学生相对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能直接感受的。教材中安排的一叠人民币是一万元,那么九叠人民币是几万元呢?当再增加一万元后,又是几万呢?对于这些问题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交流,从中逐步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当然,在课堂教学中不可能直接请学生数这么多的人民币,因此,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制作一些卡片来替?张卡片代表一万元,那么9张卡片是多少元呢?第二次数数,通过卖轿车的活动,认识“百万”、“千万”、“亿”。教材中安排的“1辆轿车卖100000元”,目的是提供给学生数的机会,通过逐步数的过程,认识“百万”这一计数单位。如果学生的基础比较好,就不需要逐一数数,也可以跳跃式的数。如1辆轿车卖100000元,那么2辆、3辆是多少元呢?6辆、7辆是多少元呢?10辆是多少元呢?由于学生有了前面两次数数的经验,认识“千万”、“亿”这两个计数单位就可以精简一些,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第三次数数,练习过程中的数数。练习中安排的多道题目都是需要学生数一数,力图通过数一数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体会到十进制计数的特点。 学生在数的过程中,及时地进行概括是本单元学生的重点环节。 如学生在第一次数的时候,把数直观的人民币与计数器上对数据的认识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抽象能力的举措。通过计数器上珠子的拨一拨,促使学生能将直观的数数与抽象地数数统一起来。同样,后面两次的数数,也应与计数器上拨数结合起来。 2、 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掌握大数的读写 在学生生活的环境中,经常可以接触到比较大的数。对此,当学生初步认识了大数后,可以组织学生到各种媒体上收集一些数据,并能说一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以提高学生感受的程度。接着,可以把学生收集的一组数据进行讨论,从而引出大数的读写方法。教材中安排的“人口普查”的一些数据,仅表示数据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在教学中可以运用这些数据开展活动,也可以直接讨论学生收集的数据,然后引出读法与写法。本册教材将多位数的读法与写法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因为这两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当然,在教学中,可以先突出读法,在学生掌握读法的基础上,然后再讨论写法。 加强对数据实际意义的理解,能用数学的眼光分析身边的一些数据的意义是本单元着重渗透的思想。 不论是数据的收集过程,还是解释数据的意义,都是为了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背景下进行学习,这一点在教学时需要格外地重视。如第6页上的“说一说”内容的安排,其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学生对这些数据的读写过程,既能巩固他们读写的方法,更能体会到数据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 3、 结合实际背景,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一些比较大的数据,由于书写的不方便,需要将一些较大的数据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这样既方便书写,又便于读数。教材中安排的“国土面积”中的一些数据都是比较大的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改写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改写的必要性。因此,数据改写的活动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安排在一定的背景下进行,从而使学生体会改写所带来的方便。 数据的改写是对数据表示形式的变化,它的大小并没有发生变化。对此,在改写过程中应向学生说明改写后为什么要写计数单位的道理。如 9600000=960万,等号左边的数是以“个”为单位,一般以“个”为单位就不写计数单位了。而等号的右边是以“万”为单位,如果这个计数单位不写,那么就会变成以“个”为单位,这样两者之间就会相差很大。这些道理,可以结合具体的情景加以说明,以便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减少错误。 4、 在观察比较中,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近似数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运用的数,它与精确数不同,表示的仅是某一对象的一定范围。对于近似数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也已接触到,不过没有出现这样的概念。而本单元的学习是相对系统一些,同时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主要是以四舍五入法为主)。 教材中安排的“森林面积”活动,是一些有关植树的题材,这些题材的数据中有些是精确的,有些是近似的。出示这组数据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并讨论为什么会形成这些近似数,从而让学生明白近似数产生的过程,以加深对近似数概念的理解。接着,让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生活中的近似数。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进行辨别,区分精确数与近似数的差异。 求近似数方法教材采用观察思考的方法,把一组不同的近似数放在一起,根据不同的要求,得出不同的近似数。教学时,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将这一组数据整齐排列,然后请学生进行观察,接着再进行讨论。如精确到千公顷:约是224319千公顷,那么千位上的“9”是怎么出来的?通过一组数据的比较,相信学生能发现求近似数的方法。 近似数在具体的运用中,将根据不同的需要取不同的精确值。教材第11页第2题安排的练习,就是一道根据实际情景需要选择不同的近似数。在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进行选择,然后再进行分析,寻找其中的规律。一般说,是以对应的方法来确定。如第⑴题中,全国造林是以“万公顷”为单位,那么比较内蒙古自治区的造林也应用“万公顷”为单位。第⑵题2000年内蒙古自治区造林是以“千公顷”为单位,那么比较2001年的造林数也应以“千公顷”为单位。

  第一课时 认识更大的数

  数一数

  一、教学内容 教材2-4页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多位数,明确级、数位、计数单位的概念,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知道亿是个很大的数。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观察、动手及分析能力。 3、进一步渗透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思想,使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三、重点难点 1、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 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四、教具准备 计数器,相关数据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向学生呈现一组图画,并展示生活中的多位数。 故宫占地720000平方米;2003年已有112000000平方米的“都 市森林

  ”环绕北京城;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在奥运会期间可容纳100000人;国家大剧院“蛋壳”面积约为3.5万平方米。 提问:这些都 是老师找到的图片资料,看完之后同学们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发现都可以说一说。 教师提问:同学 们说的都很好,在这些资料中出现的数据都 比较大,是我们学过过的,你们认识它们吗?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来认识这些比较大的数。 (二)探索新课 1、复习 (1) 说出万以内的计数单位 (2) 提问: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 (3) 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4) 读出下面各数 4958、 3026、 4005、 7000 板书出各数字的数位。 2、认识“十万” 出示一张面值一百元的人民币 提问:10张100元是多少元?20张呢?50张呢?100张是多少元?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回答。 提问:如果一捆面值一百元的人民币是一百张,那么这一捆人民币是多少元? 收银元员一共收了9捆人民币,共是多少元? 提问:再加一捆,是多少元呢?(可以借助计数器) 教师质疑:万位满十了怎么办?(小组讨论) 老师小结: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就是“十万”,10个一万就是“十万”。 板书:十万 3、认识“百万、千万、亿” 出示汽车图并提问: 1辆轿车如果卖十万元,2辆能卖多少元?你是怎么想的? 说出想法后用计数器验证。 提问: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呢?10个一千万呢? 分别板书:百万、千万、亿 同时告诉学生:一亿是一个很大的数,如果1秒数一个数,昼夜不停地数,数到1亿要数3年2个多月。 然后指出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和以前学的个、十、百、千一样,都是计数单位。 提问:从刚才一边拨珠,一边数数的过程中,谁发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关系) (三)课堂作业设计 1.教材第3页第1题。 在进行练习前,教师要告诉学生拨珠时只在一个数位上拨,最好是我们今天学过的计数单位。 2.教材第4页第2题。 教师要让学生边拨珠边数数。注意指导学生手口要一致,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如果遇到进位问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如:千位满十,要向万位进一。 3.教材第4页第3题和第4题。 教师可以补充数数的题目。例如:一万一万地数,从九十五万数到一百零四万。 一千万一千万地数,从六千万数到一亿。 一百万一百万地数,从四千六百万数到五千三百万。 4.教材第4题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订正答案。如果有的学生完成有困难,可以先让他们拨一拨计数器,明确前后两档珠子所代表的不同含义。 (四)思维训练 如果给你足够多的小木块,你用什么方法表示出“12345”这个数?与同学交流一下,看看谁的方法又正确又简便。 (五)课堂小结 老师提问:在今天这节课上我们认识了比较大的数,你都记住了哪些计数单位? 一共有几个? 在这些计数单位中,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第二课时 人口普查(三个课时)

  分课时一 读多位数

  一. 教学内容 人口普查 教材第5~7页。 二. 教学目标 1.掌握亿以内的数的读数方法,能正确读出亿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及归纳概括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结合相关数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 重点难点 1.握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能正确读出亿以内的数。 2.掌握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四. 教具准备 计数器,整数数位顺序表,数字卡片。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生谈话:昨天,我们在数学课上认识了比较大的数,还记得有几位吗?谁能说一说都有哪些计数单位? 指名回答:我们认识了9个计数单位分别是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从右往左) 亿 千万 百万 十万 万 千 百 十 个 教师:我们在三年级时学过了万以内数的读法。你们还记得吗?能读出这些数吗? 742 4600 8000 10000 3215 509 5009 7010 提问:谁能说一说读这些数的方法? 你们想知道你们收集到的比万大的数如何读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二)探究新知 1.展示学生收集的数据。 例如:长江流域的面积是1807199平方千米; 赤道长40076千米; 马里亚纳海沟距离海平面11034米; 2000年我国进行的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全国总人口约为1295330000人。祖国大陆约有1265830000人,北京市约有13820000人,天津市约有10010000人。 2.把数据进行分类。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请把以上数据进行分类。 小组学习后,可能会有几种分类情况: a.按照位数分类,相同位数的数分成一类。 b.按照数据所表示的意思分类,如表示地理常识的分一类,表示人口的分成一类。 c.按照0的个数或位置分类,中间有0的数分成一类,末尾有0的数为一类。 学生怎么分都可以,只要能说出道理。 老师可以抓住学生按0的位置分类这一标准,进行以下教学。 3.研究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1)介绍数位。 老师说明:这些数都是由几个数字排成一横行,也就是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起来了,各个数字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如4958,是由4 个千,9个百,5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8个一是在右边第一位,就是个位;5个十在右边第二位,就是十位;9个百在右边第三位,就是百位;4个千在右边第四位,就是千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都叫数位。 (2)介绍数位顺序表。 老师把上面板书的计数单位加上横线和竖线,在每个计数单位下面分别加上“位”字,成为一个数位顺序表:

  …

  千

  亿

  位

  百

  亿

  位

  十

  亿

  位

  亿

  位

  千

  万

  位

  百

  万

  位

  十

  万

  位

  万

  位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个

  位

  (3)计数单位和数位之间的关系。老师提问: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几?十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多少?万位呢?千万位呢? 小结:也就是说,几个一就写在个位上,几个十就写在十位上,几个百就写在百位上……几个千万就写在千万位上。 追问:同一个数字,把它写在不同的数位上,它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学生答:不相同,因为数位不同,计数单位就不同。 (5) 认识数位分级。 老师说明:按照我国计数习惯,从右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个、十、百、千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万”。 在已写出的数位顺序表上面板书:个级、万级,制成下表: … 亿 级

  万 级

  个 级

  …

  千

  亿

  位

  百

  亿

  位

  十

  亿

  位

  亿

  位

  千

  万

  位

  百

  万

  位

  十

  万

  位

  万

  位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个

  位

  (6) 学习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老师在上表的下方依次把学生分类的数据板书出来。如:

  亿级

  万级

  个级

  …

  千

  亿

  位

  百

  亿

  位

  十

  亿

  位

  亿

  位

  千

  万

  位

  百

  万

  位

  十

  万

  位

  万

  位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个

  位

  1

  1

  2

  2

  9

  6

  1

  1

  5

  5

  3

  0

  1

  3

  8

  8

  0

  8

  3

  3

  2

  1

  0

  4

  1

  0

  0

  0

  0

  7

  0

  1

  0

  0

  0

  0

  1

  0

  0

  0

  0

  0

  0

  9

  7

  3

  0

  0

  0

  0

  9

  6

  4

  指导:1265830000 先读亿级,十二亿,再读万级,六千五百八十三万,合在一起读作: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 学生尝试读出:1295330000和6780000、13820000。 提问:以上这些数中的0都在什么位置?读数时读0了吗?质疑:1807199这个数读不读这个0呢? 同桌之间交流。 这个数读作:一百八十万七千一百九十九。所以零不读。 提问:0在什么位置时不读出来呢? 小组交流。 小结:当0在级的末尾时不读出来。 4.研究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 指导:40076 先读万级,四万,再读个级,零七十六,合在一起读作:四万零七十六。强调:百位上的零必须读出来。学生尝试读出:11034、10030040 (三)课堂作业设计 1.教材第7页第1题。 2.教材第6页第1题中的第(1)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认识数位,数位顺序表,读亿以内的数) 老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亿以内的数位顺序,并知道从右起每四位一级,分作个级、万级、亿级。还学会了含有三级数的读法。 第三课时 (分课时二、写多位数)

  一、 教学内容 人口普查,教材第5~7页。 二、 教学目标 1.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能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数感,结合相关数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 重点难点 1.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能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 2.中间、末尾有0的亿以内数的写法。 四、 教具准备 计数器,整数数位顺序表,数字卡片。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在昨天的数学课上我们了解了第五次人口普查后,我国的人口数量,同时学习了较大数的读法,下面就这些数请你来读一读。 56900 40080500 370600 1459032700 提问:你读得又准又快,能说说读数的方法吗? 学生回答。 提问:请你说出亿以内的数位顺序,并说一说是怎样分级的。 根据学生回答,整理成表。 (二)探究新知 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数的写法,今天我们学习亿以内数的写法。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写法 1.整万数的写法。 同学们会写四十四、一千三百八十二、六百七十八,怎样写四十四万、一千三百八十二万、六百七十八万呢? 学生发言,根据学生发言情况,教师小结:这些数都是整万的数,要写在万级上,只要在万级上写44、1382、678,然后在个级上写四个0就可以了。 在刚才总结出的数位顺序表上写出上面三个数。 让学生读一读这三个数,检查一下写得是否正确。 引导学生总结,整万的数怎样写? 小结:按照万以内的数的写法来写,只要在后面添写四个零。 练习:指名让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在纸上写数。 五万、六千万、八十万、三千二百万、九千六百七十二万 2.含有万级和个级两级的数的写法。 谈话:我们已经会写整万数了,老师在说一个数,看谁会写。 板书:十万三千二百四十五 提问:这个数有几个级?应该先写哪级上的数,再写哪级上的数? 学生尝试写数。 指名板演:103245 学生板演后,教师可以画出分级线,让学生检查写的数是否正确。 老师说数,学生练习写数。 3.中间及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提问:三十二万零六百这个数有几级?万级上怎样写?个级上的一个也没有怎么办?在数位上表示这个数,再让学生读一遍进行检查。 由学生在数位顺序表上试着填写出这个数,再让学生读一遍进行检查。 由学生在数位顺序表上度着填写二千零五十万七千,再说一说是怎么样写的。 学生探究下面三个数的写法: 十万二千三百四十五、三十二万零六百、二千零五十万七千 (三)课堂作业设计 1、教材第6页第2题 2、教材第7页第2题 3、口答 一个数的最高位是万,它是几位数? 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十万,它是几位数? 一个数的位数是9位,它的最高位是什么位? (四)课堂小结 提问:含有两级的数怎么样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写数时,遇到哪一位上的一个单位也没有,怎么办? 写数与读数有什么区别? 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老师强调: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但有关零的问题,读法和写法不一样。写数时,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读数时,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只读一个零 。

  第四课时 (分课时三、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位的认识,掌握较大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分类、概括能力以及比较、分析等思维方法。 3、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1、掌握比较多位数大小的方法。 2、能正确比较多位数的大小。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和不同的数打交道,现在请你们任意说出一个数。 学生任意说出一个数,教师板书5个 提问:如果将这些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你会吗?说说你是怎么样想的? 二、探索新课 1、出示例题 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2000年我国进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你会比较这些城市人口数量的多少吗? 学生默读例题,理解题意 北京 13820000人 天津 10010000 人 香港 6780000人 澳门 440000人 大陆 1265830000人 提问:扑克到这一组数据,你能找出最大的那个数吗?为什么? 2、分类。 观察例题,请学生根据人口数量,将四个城市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理由。学生2人一组,说一说,议一议。 按数位多少进行分类:北京、天津为第一类,香港是第二类,澳门是第三类。 提问:通过这次分类,你能知道什么? 小结:我们按数位的多少进行分类后发现,数位少的这个数就小,数位多的这个数就大。 质疑:北京和天津的人口都达到了八位数,这怎么比出大小呢? 3、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 板书:13820000、10010000 提问:这两个数都是八位数,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怎么样比较大小呢?先比较哪位上的数? 提问:这两个数左起第一位千万位上都是1,怎么比? 学生探索:看左起第二位,第一个数左起第二位百万位上的3比第二个数百万位上的0大,所以13820000›10010000 4、分析 引导分析:上海的人口最密集,因为上海地方不但人口却很多,重庆虽然人口多,但地方大,所以重庆人口没有上海密集。 (三)课堂作业设计 1、教材第6页第1题中的第(2)题 2、教材第7页第3题 3、教材第7页第4题 (四)课堂小结 启发提问: (1)比较两个数据的大小有几种情况?位数不同的怎么比? (2)如果位数相同怎么办?先要从哪一位比?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怎么比呢? 第五课时 国土面积(改写)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活动,认识有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2、 掌握数据改写的方法。 3、 引导学生关注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难点 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教学准备 在报刊杂志等媒体中收集一组有关国土面积、西部情况、海洋资源的大数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体会数据改写的必要性 教师出示从媒体收集来的一组数据改写的实例。让学生比较同样的数据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让学生体会到数据改写的必要性。 二、探索改写方法 1、出示中国地图,了解一些省、市、自治区的土地面积。 让学生读出这些面积,问:如果要记录方便,这些数据可以怎样进行改写? 2、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改写的方法。 3、完成试一试第1、2题:进一步巩固改写的方法。 三、巩固与应用 练一练第1题:先请学生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情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各地区具体的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识,特别是我国海洋的区域情况等。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改写。 四、作业 收集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 [板书设计] 大数的改写 为了读数、写数方便,有时需要把整万、整亿数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9600000 = 960 万 10000000000 = 100 亿 教学反思: 这部分的知识虽是新知识,就知识本身而言,学生是比较容易掌握的,在教学中,我利用学生收集的资料,放手让学生学习,通过观察比较,在读写数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改写大数的必要性。通过作业的反馈,学生知识掌握的标较好,怎样让学生体会到大数的改写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渗透给学生的,怎样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这一点,本案例中做的还不够,需要大家进行一些有意义的尝试。

  第六课时 森林面积(求近似数)

  教学目标 1、 经历生活数据收集的过程,理解近似数表示的必要性。 2、 探索“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 3、 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 教学具准备: 教学重、难点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小组交流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 交流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并说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类,在各种分类中重点讨论精确数与近似数这两类数的特点,并让学生再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近似数。 二、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出示说一说中的数据,使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了解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的方法。结合是试一试第2题的讨论,体会如何根据不同需要求近似数。 三、巩固与应用 做试一试第1题:汇报时说说取近似值的方法。 试一试第2题: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需要根据情况取不同精确程度的近似数。在本题中,可先让学生说一说三个近似值的精确程度,再出示下面的两个小问题,供学生讨论。在讨论时重点让学生理解取近似值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来确定的。 讨论:重点可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四、作业 1、练一练1、2、4 2、从报纸中找5个精确数,5个近似数,你认为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用近似数。

  第七课时 练习一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2、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3、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重、难点 1、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数。 教学过程 一、多位数的读、写的练习 练习一第1题:先回顾计数单位的顺序,再根据书中的数据说说它们是几位数,最高位在什么位上,并进行读、写。 二、多位数的改写 练习一第2题:先复习多位数的不同数位上数字的不同意义。再进行数的改写。 三、读写游戏。 同桌间进行的游戏:第1步 一个同学读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读的数写数,经过几次读数,两人可交换角色;第2步一个同学写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写的数读数,然后交换角色进行。在同桌练习的基础上,可选派代表在全班进行比赛,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多位数比大小 做第4题:完成后说说比较的方法。 五、组数游戏: 请每个同学准备一些数字卡片;然后请学生代表提出组数的要求,根据要求每个同学都摆一摆;接着,选择一部分学生所摆的数,供全班观察讨论。 六、有关近似数的练习 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板书设计] 练习一

  亿级 万级 个级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计数单位 1 2 6 5 8 3 0 0 0 0 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 1 3 8 2 0 0 0 0 一千三百八十二万

认识更大的数 篇5

  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掌握大数读写的方法,认识近似数及其作用。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部分:亿以内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读写、大数的改写以及近似数的认识。本单元安排了四个情境活动:数一数(亿以内数的认识),人口普查(亿以内数的读写及比较大小),国土面积(大数的改写),森林面积(近似数的认识)。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能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方法;认识近似数,能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对大数进行估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本单元学生认识的数都是一些较大的数,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得比较少。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教材中多次安排了数一数的活动。第一次数数,通过数人民币的过程,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人民币是学生相对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能直接感受的。教材中安排的一叠人民币是一万元,那么九叠人民币是几万元呢?当再增加一万元后,又是几万元呢?对于这些问题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交流,从中逐步引出“十万”这个计数单位。当然,在课堂教学中不可能直接让学生数这么多的人民币,可以制作一些卡片来替代,如一张卡片代表一万元,那么9张卡片是多少元呢?第二次数数,通过卖轿车活动,引出“百万”“千万”“亿”的计数单位。教材中安排的“一辆轿车卖100000元”……10辆呢?目的是提供给学生数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数的过程,认识“百万”这一计数单位。如果学生的基础比较好,应不需要逐一数数,可以跳跃式地数。如一辆轿车卖100000元,那么2辆、3辆卖多少元呢?那么6辆、7辆卖多少元呢?10辆卖多少元呢?由于学生有了前两次的数数经验,认识“千万”、“亿”这两个计数单位应可以精简一些,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第三次数数,通过练习中的数数活动,进一步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体会十进制计数的特点。练习中安排的多道题目都是需要学生数一数,力图通过数一数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体会到十进制计数的特点。学生在这三次数数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大数的意义。当然,数人民币、卖轿车等素材,对一些地区的学生来说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教师教学时可从当地的报纸上或广播中选取一些相关数据用于课堂教学,或要求学生课前收集一些较大的数。这些都是可取的做法,应予以鼓励。

  学生在数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地进行概括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环节。如学生在第一次数数的时候,把数直观的人民币与对计数器上的数据认识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抽象能力的举措。通过计数器上珠子的拨一拨,促使学生能将直观的数数与抽象的数数统一起来。同样,后面的两次数数,也应与计数器上的拨数结合起来。

  2.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大数的读写。

  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见比较大的数。因此,当学生初步认识了大数以后,可以组织学生在各种媒体上收集一些数据,并说一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以加深学生对大数的理解。接着,可以对学生收集的一些数据进行讨论,从而引出大数的读写方法。教材中安排的“人口普查”的一些数据,仅表示数据在日常生活中某一方面的作用,在教学中可以运用这些数据开展活动,也可以直接讨论学生收集的数据,然后引出读法与写法。本册教材将多位数的读法与写法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是因为这两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当然,在教学中,可以先突出读法,在学生掌握读法的基础上,再讨论写法。需要注意的是,与过去的教学相比,本教材更加重视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体会大数的读和写,而不是死记几条“读法”或“写法”。

  加强对数据实际意义的理解,能用数学的眼光分析身边一些数据的意义是本单元着重渗透的思想。不论是数据的收集过程,还是解释数据的意义,都是为了让学生在实际生活背景下进行学习,这一点在教学时需要格外地重视。如第6页上的“试一试”,通过对数据的读写过程,既巩固学生的读写方法,又使他们体会到数据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第7页的“实践活动”,既鼓励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有关大数的信息,又促使他们交流所获数据的实际意义。

  3.结合实际背景,帮助学生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一些较大的数据,由于书写的不方便,需要改写成以万或亿做单位的数。教材中安排的“国土面积”中的一些数据都是比较大的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改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改写的必要性。因此,数据改写的活动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安排在一定实际情境下进行,从而使学生体会改写所带来的方便。

  数据的改写是对数据表示形式的变化,它的大小并没有发生变化。对此,在改写过程中应向学生说明改写后为什么要写计数单位的道理。如 9600000=960万,等号左边的数是以“个”为单位,一般以“个”为单位就不写计数单位了,而等号的右边是以“万”为单位,如果这个计数单位不写,那么就会变成以“个”为单位,两者之间相差很大。这些道理,可以结合的情境加以说明,以减少学生在改写过程中出现错误。

  4.在观察比较中,引导学生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与精确数不同,表示的仅是某一对象的一定范围。本单元的学习是使学生在体会近似数的作用及意义的同时,掌握(以四舍五入法为主的)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材中安排的“森林面积”活动,是一些有关植树的题材,这些题材的数据中有些是精确的,有些是近似的。出示这组数据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并讨论为什么会形成这些近似数,从而让学生体会近似数产生的过程,加深对近似数意义的理解。接着,让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生活中的近似数。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体会大数的实际意义。

  2.通过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亿以内的数及比较它们的大小。

  3.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4.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课程标准中相对应的知识技能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3.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课时分配:

  单元名称

  课 题

  课 时 数

  是否上网

  认识更大的数

  数一数

  1

  是

  人口普查

  2

  是

  国土面积

  2

  是

  森林面积

  1

  是

  练习一

  1

  机动

  1

  合 计

  8

认识更大的数 篇6

  人口普查(三个课时)分课时一 读多位数一. 教学内容人口普查教材第5~7页。二. 教学目标1.掌握亿以内的数的读数方法,能正确读出亿以内的数。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及归纳概括能力。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结合相关数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三.重点难点1.握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能正确读出亿以内的数。2.掌握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四.具准备计数器,整数数位顺序表,数字卡片。五.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生谈话:昨天,我们在数学课上认识了比较大的数,还记得有几位吗?谁能说一说都有哪些计数单位?指名回答:我们认识了9个计数单位分别是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从右往左) 亿 千万 百万 十万 万 千 百 十 个教师:我们在三年级时学过了万以内数的读法。你们还记得吗?能读出这些数吗? 742 4600 8000 100003215 509 5009 7010提问:谁能说一说读这些数的方法?你们想知道你们收集到的比万大的数如何读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二)探究新知1.展示学生收集的数据。例如:长江流域的面积是1807199平方千米;赤道长40076千米;马里亚纳海沟距离海平面11034米;2000年我国进行的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全国总人口约为1295330000人。祖国大陆约有1265830000人,北京市约有13820000人,天津市约有10010000人。2.把数据进行分类。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请把以上数据进行分类。小组学习后,可能会有几种分类情况:a.按照位数分类,相同位数的数分成一类。b.按照数据所表示的意思分类,如表示地理常识的分一类,表示人口的分成一类。c.按照0的个数或位置分类,中间有0的数分成一类,末尾有0的数为一类。学生怎么分都可以,只要能说出道理。老师可以抓住学生按0的位置分类这一标准,进行以下教学。3.研究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1)介绍数位。 老师说明:这些数都是由几个数字排成一横行,也就是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起来了,各个数字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如4958,是由4个千,9个百,5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8个一是在右边第一位,就是个位;5个十在右边第二位,就是十位;9个百在右边第三位,就是百位;4个千在右边第四位,就是千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都叫数位。(2)介绍数位顺序表。老师把上面板书的计数单位加上横线和竖线,在每个计数单位下面分别加上“位”字,成为一个数位顺序表: … 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 (3)计数单位和数位之间的关系。老师提问: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几?十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多少?万位呢?千万位呢?小结:也就是说,几个一就写在个位上,几个十就写在十位上,几个百就写在百位上……几个千万就写在千万位上。追问:同一个数字,把它写在不同的数位上,它表示的意义相同吗?学生答:不相同,因为数位不同,计数单位就不同。(1)认识数位分级。老师说明:按照我国计数习惯,从右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个、十、百、千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万”。在已写出的数位顺序表上面板书:个级、万级,制成下表:…亿 级万 级个 级 … 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 (2)学习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老师在上表的下方依次把学生分类的数据板书出来。如: 亿级万级个级…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 1122961155301 3880833210410000701000010000009730000964 指导:1265830000 先读亿级,十二亿,再读万级,六千五百八十三万,合在一起读作: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学生尝试读出:1295330000和6780000、13820000。提问:以上这些数中的0都在什么位置?读数时读0了吗?质疑:1807199这个数读不读这个0呢?同桌之间交流。这个数读作:一百八十万七千一百九十九。所以零不读。提问:0在什么位置时不读出来呢?小组交流。小结:当0在级的末尾时不读出来。4.研究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指导:40076 先读万级,四万,再读个级,零七十六,合在一起读作:四万零七十六。强调:百位上的零必须读出来。学生尝试读出:11034、10030040(三)课堂作业设计1.教材第7页第1题。2.教材第6页第1题中的第(1)题。(四)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认识数位,数位顺序表,读亿以内的数)老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亿以内的数位顺序,并知道从右起每四位一级,分作个级、万级、亿级。还学会了含有三级数的读法。

认识更大的数 篇7

  [教学内容] 练习一(第13-14页)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2、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3、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重、难点]

  1、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数。

  [教学过程]

  一、多位数的读、写的练习

  练习一第1题:先回顾计数单位的顺序,再根据书中的数据说说它们是几位数,最高位在什么位上,并进行读、写。

  二、多位数的改写

  练习一第2题:先复习多位数的不同数位上数字的不同意义。再进行数的改写。

  三、读写游戏。

  同桌间进行的游戏:第1步 一个同学读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读的数写数,经过几次读数,两人可交换角色;第2步一个同学写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写的数读数,然后交换角色进行。在同桌练习的基础上,可选派代表在全班进行比赛,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多位数比大小

  做第4题:完成后说说比较的方法。

  五、组数游戏:

  请每个同学准备一些数字卡片;然后请学生代表提出组数的要求,根据要求每个同学都摆一摆;接着,选择一部分学生所摆的数,供全班观察讨论。

  六、有关近似数的练习

  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板书设计]

  练习一

  亿级 万级 个级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计数单位

  1 2 6 5 8 3 0 0 0 0 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

  1 3 8 2 0 0 0 0 一千三百八十二万

认识更大的数 篇8

  单元主题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单元目标

  (须体现“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并会正确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 3、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改写方法。 4、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意义,能自主探索、掌握近似数的方法,能对更大的数进行估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渗透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思想,使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掌握更大数的读写,并能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认识近似数。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四个部分:亿以内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读写、大数的改写以及近似数的认识。

  单元教学重点1、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2、握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能正确读出亿以内的数。3、 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能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

  单元教学难点1.    掌握十进制计数法。2.    掌握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3.    中间、末尾有0的亿以内数的写法。

  学困生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措施1.    在数数的过程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学生在数的过程中,及时地进行概括是本单元学生的重点环节。如学生在第一次数的时候,把数直观的人民币与计数器上对数据的认识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抽象能力的举措。2.注重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不论是数据的收集过程,还是解释数据的意义,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背景下进行学习。

  教学方法

  1.动手探索,自主学习

  课时的划分第一节  数一数   2课时第二节        人口普查  3课时第三节        国土面积  2课时第四节        近似数    1课时第五节        练习一  1课时(机动   1课时)

  第一课

  课时进度

  2课时

  课型特点

  新授课

  教学目标(须体现“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生活中的多位数,明确级、数位、计数单位的概念,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知道亿是个很大的数。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观察、动手及分析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实际观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渗透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思想,使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具)准备

  计数器,相关数据资料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学 生活 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 计意 图

  (一)导入(二)探索新课(三)课堂巩固(四)思维训练(五)课堂小结学生观察图片学生说感受。学生思考学生回答。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同桌或小组内交流。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复习巩固。向学生呈现一组图画,并展示生活中的多位数。故宫占地7XX0平方米;XX年已有11XX000平方米的“都 市森林”环绕北京城;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在奥运会期间可容纳100000人;国家大剧院“蛋壳”面积约为3.5万平方米。提问:这些都 是老师找到的图片资料,看完之后同学们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发现都可以说一说。教师提问:同学 们说的都很好,在这些资料中出现的数据都 比较大,是我们学过过的,你们认识它们吗?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来认识这些比较大的数。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调动。1、复习(1)  说出万以内的计数单位(2)  提问: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3)  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4)  读出下面各数4958、 3026、  4005、  7000板书出各数字的数位。关注: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顾情况。2、认识“十万”出示一张面值一百元的人民币提问:10张100元是多少元?20张呢?50张呢?100张是多少元?你是怎么想的?提问:如果一捆面值一百元的人民币是一百张,那么这一捆人民币是多少元?收银元员一共收了9捆人民币,共是多少元?提问:再加一捆,是多少元呢?(可以借助计数器)教师质疑:万位满十了怎么办?(小组讨论)老师小结: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就是“十万”,10个一万就是“十万”。板书:十万3、认识“百万、千万、亿”出示汽车图并提问:1辆轿车如果卖十万元,2辆能卖多少元?你是怎么想的?说出想法后用计数器验证。提问: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呢?10个一千万呢?分别板书:百万、千万、亿同时告诉学生:一亿是一个很大的数,如果1秒数一个数,昼夜不停地数,数到1亿要数3年2个多月。然后指出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和以前学的个、十、百、千一样,都是计数单位。提问:从刚才一边拨珠,一边数数的过程中,谁发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关系)1. 教材第3页第1题。在进行练习前,教师要告诉学生拨珠时只在一个数位上拨,最好是我们今天学过的计数单位。2. 教材第4页第2题。关注:教师要让学生边拨珠边数数。注意指导学生手口要一致,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如果遇到进位问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如:千位满十,要向万位进一。3. 教材第4页第3题和第4题。教师可以补充数数的题目。例如:一万一万地数,从九十五万数到一百零四万。一千万一千万地数,从六千万数到一亿。一百万一百万地数,从四千六百万数到五千三百万。4. 教材第4题第5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订正答案。如果有的学生完成有困难,可以先让他们拨一拨计数器,明确前后两档珠子所代表的不同含义。如果给你足够多的小木块,你用什么方法表示出“12345”这个数?与同学交流一下,看看谁的方法又正确又简便。老师提问:在今天这节课上我们认识了比较大的数,你都记住了哪些计数单位? 一共有几个?在这些计数单位中,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通过图片这些直观的感受,吸引学生对大数学习的兴趣。利用旧知引出新知,为新课做一些铺垫。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以及自己掌握的一些已有知识解决问题。通过课堂的小结,让学生运用于生活。作业设计板书设计单元教学反思

  第二课

  课时进度

  第1课时

  课型特点

  新授课

  教学目标(须体现“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 掌握亿以内的数的读数方法,能正确读出亿以内的数。2.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及归纳概括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索新知,掌握亿以内的数的读数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结合相关数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1. 握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能正确读出亿以内的数。2. 掌握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具)准备

  计数器,整数数位顺序表,数字卡片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学 生活 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 计意 图

  (一)导入(二)探究新知(三)课堂小结学生回忆昨天的知识学生说方法。学生展示。小组合作。学生答学生尝试读出:1295330000和6780000、138XX0。同桌之间交流。再小组交流。学生尝试读出:11034、10030040学生总结。师生谈话:昨天,我们在数学课上认识了比较大的数,还记得有几位吗?谁能说一说都有哪些计数单位?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从右往左) 亿   千万   百万   十万   万   千   百   十   个教师:我们在三年级时学过了万以内数的读法。你们还记得吗?能读出这些数吗?  742      4600     8000     100003215     509      5009      7010提问:谁能说一说读这些数的方法?关注:学困生的复习情况。你们想知道你们收集到的比万大的数如何读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1. 展示学生收集的数据。2. 把数据进行分类。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请把以上数据进行分类。关注:学生怎么分都可以,只要能说出道理。老师可以抓住学生按0的位置分类这一标准,进行以下教学。3. 研究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1)介绍数位。 老师说明:这些数都是由几个数字排成一横行,也就是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起来了,各个数字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都叫数位。(2)介绍数位顺序表。老师把上面板书的计数单位加上横线和竖线,在每个计数单位下面分别加上“位”字,成为一个数位顺序表(3)计数单位和数位之间的关系。老师提问: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几?十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多少?万位呢?千万位呢?小结:也就是说,几个一就写在个位上,几个十就写在十位上,几个百就写在百位上……几个千万就写在千万位上。追问:同一个数字,把它写在不同的数位上,它表示的意义相同吗?(5)  认识数位分级。老师说明:按照我国计数习惯,从右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个、十、百、千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万”。在已写出的数位顺序表上面板书(6)  学习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指导:1265830000   先读亿级,十二亿,再读万级,六千五百八十三万,合在一起读作: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提问:以上这些数中的0都在什么位置?读数时读0了吗?质疑:1807199这个数读不读这个0呢?同桌之间交流。这个数读作:一百八十万七千一百九十九。所以零不读。提问:0在什么位置时不读出来呢?小组交流。小结:当0在级的末尾时不读出来。4. 研究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指导:40076    先读万级,四万,再读个级,零七十六,合在一起读作:四万零七十六。关注:百位上的零必须读出来。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认识数位,数位顺序表,读亿以内的数)老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亿以内的数位顺序,并知道从右起每四位一级,分作个级、万级、亿级。还学会了含有三级数的读法。复习旧知,引出新知。利用小组合作,增强合作意识。认识数位。认识数位的分级。利用多种合作方式,解决问题。作业设计1. 教材第7页第1题。2. 教材第6页第1题中的第(1)题。板书设计单元教学反思

  课时进度

  第2课时

  课型特点

  新授课

  教学目标(须体现“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 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能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2.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进一步培养数感,结合相关数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1. 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能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2. 中间、末尾有0的亿以内数的写法。

  教学(具)准备

  计数器,整数数位顺序表,数字卡片。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学 生活 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 计意 图

  (一)导入(二)探究新知(三)课堂作业设计(四)课堂小结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学生发言,学生板演。学生尝试写数。由学生在数位顺序表上试着填写出这个数,再让学生读一遍进行检查。学生回答。谈话:在昨天的数学课上我们了解了第五次人口普查后,我国的人口数量,同时学习了较大数的读法,下面就这些数请你来读一读。56900     40080500    370600     1459032700提问:你读得又准又快,能说说读数的方法吗?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巩固情况。提问:请你说出亿以内的数位顺序,并说一说是怎样分级的。根据学生回答,整理成表。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数的写法,今天我们学习亿以内数的写法。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写法1. 整万数的写法。同学们会写四十四、一千三百八十二、六百七十八,怎样写四十四万、一千三百八十二万、六百七十八万呢?根据学生发言情况,教师小结:这些数都是整万的数,要写在万级上,只要在万级上写44、1382、678,然后在个级上写四个0就可以了。在刚才总结出的数位顺序表上写出上面三个数。让学生读一读这三个数,检查一下写得是否正确。引导学生总结,整万的数怎样写?关注:按照万以内的数的写法来写,只要在后面添写四个零。练习:指名让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在纸上写数。五万、六千万、八十万、三千二百万、九千六百七十二万2. 含有万级和个级两级的数的写法。谈话:我们已经会写整万数了,老师在说一个数,看谁会写。板书:十万三千二百四十五提问:这个数有几个级?应该先写哪级上的数,再写哪级上的数?指名板演:103245关注:可以画出分级线,让学生检查写的数是否正确。老师说数,学生练习写数。3. 中间及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提问:三十二万零六百这个数有几级?万级上怎样写?个级上的一个也没有怎么办?在数位上表示这个数,再让学生读一遍进行检查。由学生在数位顺序表上度着填写二千零五十万七千,再说一说是怎么样写的。学生探究下面三个数的写法:十万二千三百四十五、三十二万零六百、二千零五十万七千1、 口答一个数的最高位是万,它是几位数?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十万,它是几位数?一个数的位数是9位,它的最高位是什么位?提问:含有两级的数怎么样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写数时,遇到哪一位上的一个单位也没有,怎么办?写数与读数有什么区别?关注:学生是否说道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但有关零的问题,读法和写法不一样。写数时,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读数时,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只读一个零 。复习旧知。从已有的知识储备入手。进一步加深知识难度,激发学生挑战欲望。及时的总结,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作业设计1、 教材第6页第2题2、 教材第7页第2题板书设计单元教学反思

  课时进度

  第3课时

  课型特点

  新授课

  教学目标(须体现“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 继续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位的认识,掌握较大数比较大小的方法。2、 培养学生的分类、概括能力以及比较、分析等思维方法。3、 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学习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进一步培养数感,结合相关数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比较多位数大小的方法。2、能正确比较多位数的大小。

  教学(具)准备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学 生活 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 计意 图

  一、导入二、探索新课(三)课堂作业设计(四)课堂小结学生任意说出一个数学生默读例题,理解题意学生2人一组,说一说,议一议。学生探索:看左起第二位,第一个数左起第二位百万位上的3比第二个数百万位上的0大,所以138XX0›10010000谈话: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和不同的数打交道,现在请你们任意说出一个数。教师板书5个提问:如果将这些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你会吗?说说你是怎么样想的?1、 出示例题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XX年我国进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你会比较这些城市人口数量的多少吗?北京  138XX0人       天津  10010000 人     香港   6780000人澳门  440000人          大陆  1265830000人提问:扑克到这一组数据,你能找出最大的那个数吗?为什么?2、分类。观察例题,请学生根据人口数量,将四个城市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理由。按数位多少进行分类:北京、天津为第一类,香港是第二类,澳门是第三类。提问:通过这次分类,你能知道什么?小结:我们按数位的多少进行分类后发现,数位少的这个数就小,数位多的这个数就大。质疑:北京和天津的人口都达到了八位数,这怎么比出大小呢?3、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板书:138XX0、10010000提问:这两个数都是八位数,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怎么样比较大小呢?先比较哪位上的数?提问:这两个数左起第一位千万位上都是1,怎么比?4、 分析引导分析:上海的人口最密集,因为上海地方不但人口却很多,重庆虽然人口多,但地方大,所以重庆人口没有上海密集。教材第6页第1题中的第(2)题启发提问:(1)比较两个数据的大小有几种情况?位数不同的怎么比?(2)如果位数相同怎么办?先要从哪一位比?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怎么比呢?激发学生对新知的探索欲望。利用已有认知解决新知。作业设计1、 教材第7页第3题2、 教材第7页第4题板书设计单元教学反思

  第三课

  课时进度

  2课时

  课型特点

  新授课

  教学目标(须体现“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 通过教学活动,认识有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2、 掌握数据改写的方法。 3、 引导学生关注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中国土地面积的了解,增强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教学(具)准备

  在报刊杂志等媒体中收集一组有关国土面积、西部情况、海洋资源的大数的信息。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学 生活 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 计意 图

  一、   体会数据改写的必要性二、   探索改写方法三、   巩固与应用学生了解实例。学生先独立思考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出示从媒体收集来的一组数据改写的实例。让学生比较同样的数据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让学生体会到数据改写的必要性。1、 出示中国地图,了解一些省、市、自治区的土地面积。   让学生读出这些面积,问:如果要记录方便,这些数据可以怎样进行改写?2、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改写的方法。关注:小组合作时,学困生情况。3、 完成试一试第1、2题:进一步巩固改写的方法。练一练第1题:先请学生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情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各地区具体的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识,特别是我国海洋的区域情况等。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改写。通过生活情景,体会到数据改写的必要性。有了独立的思考,提高小组合作有效性。作业设计收集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板书设计单元教学反思

  第四课

  课时进度

  2课时

  课型特

  新授课

  教学目标(须体现“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新课标第一网1、 经历生活数据收集的过程,理解近似数表示的必要性。 2、 探索“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 3、 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难点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具)准备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学 生活 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 计意 图

  一、小组交流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二、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三、巩固与应用四、作业小组内交流信息。学生举例。学生回答方法。交流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并说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类,在各种分类中重点讨论精确数与近似数这两类数的特点,并让学生再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近似数。关注:学困生的收集情况。出示说一说中的数据,使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了解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的方法。结合是试一试第2题的讨论,体会如何根据不同需要求近似数。做试一试第1题:汇报时说说取近似值的方法。试一试第2题: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需要根据情况取不同精确程度的近似数。在本题中,可先让学生说一说三个近似值的精确程度,再出示下面的两个小问题,供学生讨论。在讨论时重点让学生理解取近似值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来确定的。讨论:重点可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1、练一练1、2、4通过小组内的信息交流,提高学生的收集数据,解说的能力。让学生独立的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知。作业设计1、从报纸中找5个精确数,5个近似数,你认为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用近似数。板书设计单元教学反思

  练习一

  课时进度

  1课时

  课型特点

  练习课

  教学目标(须体现“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2、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3、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难点1、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具)准备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学 生活 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 计意 图

  一、   多位数的读、写的练习二、   多位数的改写三、读写游戏。四、多位数比大小五、   组数游戏:六、   有关近似数的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并总结。总结比较方法。练习一第1题:先回顾计数单位的顺序,再根据书中的数据说说它们是几位数,最高位在什么位上,并进行读、写。关注:学困生的新课学习情况。练习一第2题:先复习多位数的不同数位上数字的不同意义。再进行数的改写。   同桌间进行的游戏:第1步 一个同学读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读的数写数,经过几次读数,两人可交换角色;第2步一个同学写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写的数读数,然后交换角色进行。在同桌练习的基础上,可选派代表在全班进行比赛,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做第4题:完成后说说比较的方法。   请每个同学准备一些数字卡片;然后请学生代表提出组数的要求,根据要求每个同学都摆一摆;接着,选择一部分学生所摆的数,供全班观察讨论。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进一步感受改写的必要性。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巩固复习的目的。学会总结性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做中学的好处。作业设计板书设计单元教学反思

认识更大的数 篇9

  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认识更大的数――亿以内的数。教材安排了四个情境活动:数一数(亿以内数的认识),人口普查(亿以内数的读写及比较大小),国土面积(大数的改写),森林面积(近似数的认识)。通过学习,学生将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能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方法;认识近似数,能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对大数进行估计。

  对于初次教学此单元内容的我来说,初看不难,教学时,才知道“山中有虎”!

  教学时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没有接触大数的经验,这从让他们收集大数的结果(能收集到大数的同学了了无几)可以看出。

  第二,在大数的读法上,学生口头读还行,但是在书面表达上学困生常出现“三千万五百四三万”的句子。

  第三,改写与四舍五入混淆起来。刚开始,有很多同学把“把下列大数改写成以‘万’(亿)为单位的数”与“把下面各数精确到‘万’(亿)位 ”等同起来了。

  第一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本班外地生的家庭条件限制,有感于此,我只好为学生提供一定量的报刊杂志让他们去找;

  第二种情况我则采用土办法:若出示的是写法形式,就先把大数分级,在万(亿)级虚线下先写上万(亿)字,除此以外,不能再出现第二个万(亿)字;若出示的是读法形式,同样是先“分级”,即在亿(万)字下方先画条虚线,其他数字按个级写法照写出来,若是万字后面没有数字,则补上四个“0”。

  第三种情况,我主要采取结合实际背景和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重新认识“改写”与“四舍五入”,改写用的是等于号,改写后一定要写计数单位,四舍五入则用约等于号,四舍五入后精确位后的数字都变成“0”;同时让他们明白,改写后的数依然是个精确数,而四舍五入后的数则是个近似数。

  单元测试中存在的问题:

  1.把数位和计数单位混淆起来。

  2.对于精确数和近似数这两个概念还不够清晰。

  3.大数中间有“0”的读写法还有待加强。

  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对于本单元出现的归纳思想、集合思想、进位制、转化思想等数学思想和方法还有待于加强渗透。

认识更大的数 篇10

  第一单元 认识更大的数

  新知识点:

  1.较大数的读法和写法。

  2.较大数的大小比较。

  3.较大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

  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

  3、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改写方法。

  4、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意义,能自主探索、掌握近似数的方法,能对更大的数进行估计。

  单元教学建议

  本单元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掌握更大数的读写,并能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认识近似数。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四个部分:亿以内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读写、大数的改写以及近似数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数数的过程中,感受大数的意义.

  本单元学生认识的数都是一些较大的数,一般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得比较少。为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教材中多次安排了数一数的活动。第一次数数,通过数人民币的过程,认识“十万”。人民币是学生相对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能直接感受的。教材中安排的一叠人民币是一万元,那么九叠人民币是几万元呢?当再增加一万元后,又是几万呢?对于这些问题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交流,从中逐步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当然,在课堂教学中不可能直接请学生数这么多的人民币,因此,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制作一些卡片来替?张卡片代表一万元,那么9张卡片是多少元呢?第二次数数,通过卖轿车的活动,认识“百万”、“千万”、“亿”。教材中安排的“1辆轿车卖100000元”,目的是提供给学生数的机会,通过逐步数的过程,认识“百万”这一计数单位。如果学生的基础比较好,就不需要逐一数数,也可以跳跃式的数。如1辆轿车卖100000元,那么2辆、3辆是多少元呢?6辆、7辆是多少元呢?10辆是多少元呢?由于学生有了前面两次数数的经验,认识“千万”、“亿”这两个计数单位就可以精简一些,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第三次数数,练习过程中的数数。练习中安排的多道题目都是需要学生数一数,力图通过数一数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体会到十进制计数的特点。

  学生在数的过程中,及时地进行概括是本单元学生的重点环节。

  如学生在第一次数的时候,把数直观的人民币与计数器上对数据的认识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抽象能力的举措。通过计数器上珠子的拨一拨,促使学生能将直观的数数与抽象地数数统一起来。同样,后面两次的数数,也应与计数器上拨数结合起来。

  2、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掌握大数的读写

  在学生生活的环境中,经常可以接触到比较大的数。对此,当学生初步认识了大数后,可以组织学生到各种媒体上收集一些数据,并能说一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以提高学生感受的程度。接着,可以把学生收集的一组数据进行讨论,从而引出大数的读写方法。教材中安排的“人口普查”的一些数据,仅表示数据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在教学中可以运用这些数据开展活动,也可以直接讨论学生收集的数据,然后引出读法与写法。本册教材将多位数的读法与写法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因为这两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当然,在教学中,可以先突出读法,在学生掌握读法的基础上,然后再讨论写法。

  加强对数据实际意义的理解,能用数学的眼光分析身边的一些数据的意义是本单元着重渗透的思想。新课标第一网

  不论是数据的收集过程,还是解释数据的意义,都是为了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背景下进行学习,这一点在教学时需要格外地重视。如第6页上的“说一说”内容的安排,其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学生对这些数据的读写过程,既能巩固他们读写的方法,更能体会到数据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

  3、结合实际背景,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一些比较大的数据,由于书写的不方便,需要将一些较大的数据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这样既方便书写,又便于读数。教材中安排的“国土面积”中的一些数据都是比较大的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改写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改写的必要性。因此,数据改写的活动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安排在一定的背景下进行,从而使学生体会改写所带来的方便。

  数据的改写是对数据表示形式的变化,它的大小并没有发生变化。对此,在改写过程中应向学生说明改写后为什么要写计数单位的道理。如9600000=960万,等号左边的数是以“个”为单位,一般以“个”为单位就不写计数单位了。而等号的右边是以“万”为单位,如果这个计数单位不写,那么就会变成以“个”为单位,这样两者之间就会相差很大。这些道理,可以结合具体的情景加以说明,以便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减少错误。

  4、在观察比较中,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近似数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运用的数,它与精确数不同,表示的仅是某一对象的一定范围。对于近似数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也已接触到,不过没有出现这样的概念。而本单元的学习是相对系统一些,同时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主要是以四舍五入法为主)。

  教材中安排的“森林面积”活动,是一些有关植树的题材,这些题材的数据中有些是精确的,有些是近似的。出示这组数据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并讨论为什么会形成这些近似数,从而让学生明白近似数产生的过程,以加深对近似数概念的理解。接着,让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生活中的近似数。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进行辨别,区分精确数与近似数的差异。

  求近似数方法教材采用观察思考的方法,把一组不同的近似数放在一起,根据不同的要求,得出不同的近似数。教学时,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将这一组数据整齐排列,然后请学生进行观察,接着再进行讨论。如精确到千公顷:约是224319千公顷,那么千位上的“9”是怎么出来的?通过一组数据的比较,相信学生能发现求近似数的方法。

  近似数在具体的运用中,将根据不同的需要取不同的精确值。教材第11页第2题安排的练习,就是一道根据实际情景需要选择不同的近似数。在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进行选择,然后再进行分析,寻找其中的规律。一般说,是以对应的方法来确定。如第⑴题中,全国造林是以“万公顷”为单位,那么比较内蒙古自治区的造林也应用“万公顷”为单位。第⑵题XX年内蒙古自治区造林是以“千公顷”为单位,那么比较XX年的造林数也应以“千公顷”为单位。

  课时安排:

  1.数一数                                           1课时

  2.人口普查                                         3课时

  3.国土面积                                         1课时

  4.近似数                                           2课时

认识更大的数 篇11

  课题

  数一数

  数学第七册

  备课人: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教学情境,通过数一数、拨一拨等活动,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 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及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读、写。“十万”是一个比较大的计数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比较少,没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基础。

  教学过程

  一、出示教具,让学生有所回忆。

  1、出示小正体教具:1个、10个、100个、1000个的正方体教具。

  2、师小结:以前我们学过,一排是10个,一层是10排,有100个,一个大正方体有10层,有1000个。

  二、数一数。

  数一数(一)

  1、学生观察书本的图,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并在计数器上拨出来。

  2、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这个数,并说一说这个数每个数位上的意义。

  数一数(二)

  1、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

  2、让学生思考如何去数这个图形,用自己的方法数一数。

  3、然后和同桌交流,并集体交流其方法。

  4、教师和学生一起数一数,当学生数到九万时,教师可以提出再加上一万是多少,引出“十万”这个计数单位。

  5、拨一拨。在用计数器拨的过程中,在万位拨到九时,再拨一万时,让学生说说接下来如何拨,加深对“满十进一”的印象。

  三、说一说。

  师:我们以前学的都是万以内的数,你们见过比万大的数吗?谁来举例说说。

  四、你知道十万有多大吗?

  1、十万名学生大约组成2000个班级。

  2、十万张纸摞在一起大约有3层楼高。

  3、十万步大约在400米的跑道上走130圈。

  4、十万天大约是274年。

  板书设计

  数一数

  个 十 百 千 万

  课题

  数一数

  数学第七册

  备课人: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教学情境,通过数一数、拨一拨等活动,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及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认识更大的计数单位。

  1、认识百万。

  在计数器上,在十万上一个一个拨,当拨到九时,让学生思考,再拨一个怎么办?

  引出“百万”

  读作:一百万 写作:100 0000,(为了学生更方便看清有几个0,可以四个数字之后稍微空一下。)

  2、认识千万。

  同样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千万。

  在计数器上拨珠子,一百万一百万的数,十个一百万就是一千万。

  3、认识亿。

  当学生在千万位上数的时候,当数到10个千万是多少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命名新的计数单位,在学生的各种命名中,教师再引出“亿”这个计数单位。

  4、认识其他更大的计算单位。

  教师继续出示其他的计数单位。

  二、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1、让学生说说刚刚学的几个新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师板书:

  10个10 0000是100 0000 读作:一百万

  10个100 0000是1000 0000 读作:一千万

  10个1000 0000是10000 0000 读作:一亿

  2、填一填、写一写。

  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倍数关系,以及各计数单位与“万”之间的倍数关系。

  三、十进制数位顺序表。

  1、让学生观察这张数位顺序表,谈谈自己有什么收获?

  2、让学生思考如何去记这张表,有什么决窍?

  引导学生理解:四位为一级,

  个、十、百、千:个级

  万、十万、百万、千万:万级

  亿、十亿、百亿、千亿:亿级

  注:在书写的时候,为了更快地读出此数,在级与级之间稍微空一点点。

  四、巩固练习。

  1、书本第4页第一题。

  本题通过说一说,拨一拨的对应活动,巩固学生学习的新的计数单位。

  2、数一数、说一说。

  通过计数单位模型,让学生说出是多少,进一步体会计数单位。

  3、在计数器上拨出三千七百万,然后一百万一百万地数,数到四千二百万。

  通过拨珠活动,既可以使学生巩固对较大的数的认识,又能进一步理解十位制计数方法“满十进一”。

  4、书本第4、5题。

  直接对抽象的数进行数数,在抽象的程度上提高了。

  在数的时候首先需要学生审题,明白数数的要求,其次,学习在遇到“满十进一”的问题时,教师可以作一些追问,以明确什么时候进位,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鼓励其借助计数器先试一试,再数一数。

  5、第6题。

  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比较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有直观的模型作支撑。

  6、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校对。

  板书设计

  数一数

  10个10 0000是100 0000 读作:一百万

  10个100 0000是1000 0000 读作:一千万

  10个1000 0000是10000 0000 读作:一亿

  课题

  人口普查(一)

  数学第七册

  备课人: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这些大数的意义。

  2、 学生能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多位数的大小。

  3、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及归纳概括能力。

  4、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结合学生身边的实际数据进行国情教育。

  教学重点

  能对多位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会正确性读写多位数。

  教学难点

  能正确读写每级中间或末尾有零的多位数。。

  教学过程

  一、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师: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国家,为了清楚地知道我国人口的实际情况,在2000年,我国进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

  2、多媒体出示相关数据。

  3、师:你能读出图中全国、北京和天津在第五次人口普查中的实际人数吗?试一试,同桌互相读一读。

  师:你能读出哪个城市的人口数?请你读一读。

  会读的同学能不能把你们的小窍门教给大家。

  4、学生汇报,师借助数位顺序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读数的方法。

  (1)先把大数四位分级;

  (2)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读,亿级和万级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或“亿”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中间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零的,只读一个零。

  5、师:你能用我们总结的方法再读一读这些数吗?

  二、试一试。

  1、说一说这些国家各有多少人。

  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收集当地有关人口的数据,引出一些比较大的数据,以便学生能体会到大数据的实际意义。同样也可以收集其他的一些大数据。

  2、写出下列画线的数。

  结合一些较大的数,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与身边可以感受的具体参照物进行比较,对学生理解较大数的意义有很大的帮助的。

  板书设计

  人口普查

  (1)先把大数四位分级;

  (2)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读,亿级和万级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

  加一个“万”或“亿”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中间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零的,只读一个

  零.

  课题

  人口普查(二)

  数学第七册

  备课人: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这些大数的意义。

  2、 学生能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多位数的大小。

  3、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及归纳概括能力。

  4、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结合学生身边的实际数据进行国情教育。

  教学重点

  能对多位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会正确性读写多位数。

  教学难点

  能正确读写每级中间或末尾有零的多位数。。

  教学过程

  一、练一练。

  1、先分级,再读出下面各数。

  450230 30017600 350609000

  要求学生先分级,再与同桌相互读一读,最后集体交流。

  2、写出下面各数。

  四百零五万六千

  七百万二千零三十

  (1)先让学生说说在写数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后校对。

  3、先读一读,再用线连接起来。

  9672000 1200000080 6080070

  12000000080 60800070 400900

  4000900 九千六百七十二万 一百二十亿零八千

  六千零八十万零七十 六千零八十万零七十

  四十万零九百

  (1)首先安排学生进行读数练习,接着让学生观察所读的数与哪一个数是对应的,然后用线连接起来。

  (2)练习本题的重点是培养学生从较复杂的背景中学会观察,寻找对应的数。如果学生的基础较好,数据安排的干扰性可能更大一些,以促使学生认真地观察,同时可让他们说一说寻找对应数的方法。

  4、实践活动。

  在报纸、杂志等媒体中收集一些有关大数的信息,并在全班进行交流。

  课题

  国土面积

  数学第七册

  备课人:

  教学目标

  1、 体会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能比较数的大小。

  2、 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体会将某些数据单位改写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教学重点

  探究较大数据单位改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探究较大数据单位改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 师:让大家通过网络收集一些数据,在这些数据中,有的数据后面有“万”,有的“亿”,为什么要这样表示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

  2、 出示中国地图。

  3、 提问:我国的陆地面积约是多少平方千米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960 0000平方千米。

  4、师:你还知道我国哪些省市自治区的土地面积?请说一说。

  出示四个数据:

  (1) 黑龙江省土地面积约450000平方千米。

  (2) 江苏省土地面积约是10 0000平方千米。

  (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面积1660000平方千米。

  (4) 西藏自治区土地面积约1220000平方千米。

  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一找,看一看,比一比。

  二、结合实际背景,体会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1、师:大家在读写这些数的时候,有些什么感受?

  2、再比较分析一下课前我们收集的资料上的数据的特点,如果为了记录方便,这些数据可以怎么进行改写。

  三、探究改写方法。

  1、师:你知道这些数据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吗?

  它们是以“一”为单位,一般以“一”为单位是不写计数单位的,怎么把这些单位是“一”的数进行改写呢?

  2、分小组讨论,探究改写方法。

  3、观察这些数据的基本特点,从中发现改写的基本方法

  960 0000=960万 45 0000=45万

  166 0000=166万 10 0000=10万

  122 0000=122万 100 0000 0000=100亿

  3 0000 0000=3亿

  师:为什么同样的数据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

  四、比较大小。

  1、让学生思考一下,万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是怎么比较的,并在小组内交流。

  2、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和语言表达出来,并集体交流。

  五、试一试。

  1、读出下面各数,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在排列大小之前,先让学生说说排列的方法。

  2、将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让学生说说改写的方法,然后独立完成。

  3、将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让学生说说改写的方法,然后独立完成。

  六、练一练。

  1、开发大西部。

  练习本题时,可以先请学生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情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各地区具体的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 “万”作单位的数。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西部地区的其他数据信息,以供学生间互相进行改写。

  2、海洋资源。

  在练习时,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识,特别是我国海洋的区域情况等。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改写。

  3、把下图中的点按数的大小从小到大连接起来。

  对于不同的数据比较,学生可以先统一写法,再比较;也可以直接进行比较,对于学生的不同方法,只要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板书设计

  960 0000=960万 45 0000=45万

  166 0000=166万 10 0000=10万

  122 0000=122万 100 0000 0000=100亿

  3 0000 0000=3亿

  课题

  近似数

  数学第七册

  备课人:

  教学目标

  1、 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 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

  掌握两类数的特征,会用“四舍五入”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掌握两类数的特征,会用“四舍五入”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量书本的长。

  师:请大家用尺量一下数学书的长度是多少?

  学生测量。学生会发现是20厘米多一些。

  师:如果我们不需要量地非常精确,可以认为教科书的长大约是20厘米。

  2、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上面的情况,一些事物不需要用精确的数表示,而用一个与精确数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这个数叫近似数。

  例如:我们学校有1453人,我们可以说大约有1500人。

  二、生活中近似数。

  1、师: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和使用近似数,你注意过吗?

  (1)华光小学约有2200名学生,全国小学生人数约有一亿三千万。

  (2)北京市人口约1400万,全国人口约13亿。

  2、学生看书上的另外三个例子,加深对近似数的理解。

  3、师:在生活中你接触到过近似数吗?如果有,请你说一说。

  教师补充:

  第二次世界大战伤亡统计:总计平民死亡:约7589万人,总计人员死亡:约1亿零三百万人。(讲解和平的重要性)

  三、学习“四舍五入”求近似数。

  1、出示数据:某市在校学生今年共植树148264棵。

  2、你能说出148264的近似数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师:今天我们将学习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数。

  (1)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什么叫四舍五入,从这几个字你能想到什么?

  教师讲解四舍五入的含义。

  (2)方法:重点让学生体会取近似值到某一位时,只要看它后一位数字用四舍五入即可,前面的都不必看。

  (3)师生共同观察书本上的练习。

  四舍五入到十位:约148260

  四舍五入到百位:约148300

  师:请你观察,你发现四舍五入是怎么做的?

  四舍五入到十位,省去的是哪几位?如果四舍五入到百位,那么省去的是哪几位?

  (4)学生独立完成剩下的两题。

  四、试一试。

  1、把下面统计表中数据四舍五入到万位。

  学生独立完成,进行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2、看图填空。

  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讨论,通过互相交流,体会到近似数的作用。

  3、按要求填表,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时,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说法,教师鼓励学生说明理由或举出案例的。

  五、实践活动。

  你所在年级有多少名学生?四舍五入到十位是多少?

  你所在学校有多少名学生?四舍五入到百位是多少?

  板书设计

  近似数

  四舍五入到十位:约148260

  四舍五入到百位:约148300

  四舍五入到千位:约148000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150000

  课题

  数学阅读

  数学第七册

  备课人: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读懂教材中呈现的材料,介绍记数的演变过程。

  2、 渗透数学的文化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举。

  教学重点

  让学生读懂教材中呈现的材料,介绍记数的演变过程。

  教学难点

  让学生读懂教材中呈现的材料,介绍记数的演变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这节课我们来了解记数的演变过程“从结绳记数”说起。

  2、看到了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

  二、学习新知。

  1、请学生阅读书本上的有关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2、交流:

  (1)在远古时代,为了记下猎物的多少,人们用石子计数或结绳记数。是一一对应的。

  (2)十个手指都用完了,什么办法来表示羊的只数呢?

  一个十、二个十、三个十地进行记数,按群记数。

  3、符号表示数。

  (1)古埃及象形数字;

  (2)玛雅数字;

  (3)中国算筹数码。

  (4)现在使用的0、1……9这10个数表示任意一个数字,这种数字称为阿拉伯数字。

  4、教师介绍有关石子计数、结绳计数的方法。

  (1) 课件显示一些壁画图片素材,直接向学生展示最古老的计数法,让学生感受体会。

  (2)亲身体验。

  5、介绍有关古埃及象形数字和玛雅数字。

  6、介绍有关中国算筹数码,

  板书设计

  从结绳记数说起

  图(略)

  课题

  练习一(一)

  数学第七册

  备课人: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了解大数的实际意义。

  2、 体会“位置值”的思想,熟练大数的读写、改写,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

  大数的读写、改写,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大数的读写、改写,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大数的读写。

  1、 出示书本上的图片。

  2、 先读出或写出下面画线的各数,再说一说它们分别是几位数和最高位是什么位?

  二、大数的改写。

  1、出示太阳第九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读出表中的数,并改写以“万”为单位的数。

  2、看到这些数据,你还能从中知道哪些信息,人还有什么不一样的想法?

  3、问题:哪个行星离太阳最近?哪个行星离太阳最远?

  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4、水星与太阳的距离是多少千米?其中两个5表示的意义一样吗?说一说?

  三、我读你写,我写你读。

  增加每个学生的课堂参与机会,本题安排的内容可以在同桌学生间开展。活动可以分两步实施:

  第一步:一个学生读数,另一个学生根据所读的数写数,经过几次读数,另一个学生根据所读的数写数,经过几次读数,两个可以交换角色。

  第二步:一个学生写数,另一个学生根据所写的数读数,然后交换角色进行。在同桌学生练习的基础上,可以派代表在全班进行组间的比赛。

  四、说一说。

  教师鼓励学生采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方法,从图像上直观理解各数的范围。

  五、括号里填几。

  可填一个数,也可以填一个范围。

  六、小调查。

  从报纸上找出5个近似数,你认为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用近似数。

  板书设计

  练习一

  720000 七十二万

  十七万 17 0000

  二千四百一十一万 2411 0000

  课题

  练习一(二)

  数学第七册

  备课人: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了解大数的实际意义。

  2、体会“位置值”的思想,熟练大数的读写、改写,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

  大数的读写、改写,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大数的读写、改写,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填空。

  1、我们学过的计数单位有( )……它们的之间两个相邻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2、51455301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这位上的计数单位是。3在( )位上,其中的三个5分别表示( )、( )、( )。

  3、325054由( )个十万、( )个万、( )个千、( )个百、( )个十、( )个一组成,读做( )

  二、用下面八个数字做组数游戏。

  0 0 0 0 5 5 5 5

  1、写出一个零也不读出来的八位数

  2、写出只读一个零的八位数

  3、写出最大的八位数

  4、写出最小的八位数。

  三、括号里填几。

  36386≈37万 32313642≈3亿

  95000≈100万 298000022≈23亿

  653030>69090 35万<340万

  四、改写。

  用4个3和4个0组成八位数。

  (1) 一个零都不读; (2)只读一个零。

  (3)要读两个0 (4)要读三个零

  五、选拔题。

  1、三亿有( )

  a、30个一万 b、30个一千万 c、30个一百

  2、下面各数中最小的一个是

  a、64399 b、743390 c、74909

  3、近似数是10万的最大整数是( )

  a、109999 b、99999 c、104999

认识更大的数 篇12

  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并会正确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 3、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改写方法。 4、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意义,能自主探索、掌握近似数的方法,能对更大的数进行估计。 单元教学建议 本单元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掌握更大数的读写,并能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认识近似数。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四个部分:亿以内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读写、大数的改写以及近似数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数数的过程中,感受大数的意义 本单元学生认识的数都是一些较大的数,一般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得比较少。为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教材中多次安排了数一数的活动。第一次数数,通过数人民币的过程,认识“十万”。人民币是学生相对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能直接感受的。教材中安排的一叠人民币是一万元,那么九叠人民币是几万元呢?当再增加一万元后,又是几万呢?对于这些问题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交流,从中逐步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当然,在课堂教学中不可能直接请学生数这么多的人民币,因此,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制作一些卡片来替?张卡片代表一万元,那么9张卡片是多少元呢?第二次数数,通过卖轿车的活动,认识“百万”、“千万”、“亿”。教材中安排的“1辆轿车卖100000元”,目的是提供给学生数的机会,通过逐步数的过程,认识“百万”这一计数单位。如果学生的基础比较好,就不需要逐一数数,也可以跳跃式的数。如1辆轿车卖100000元,那么2辆、3辆是多少元呢?6辆、7辆是多少元呢?10辆是多少元呢?由于学生有了前面两次数数的经验,认识“千万”、“亿”这两个计数单位就可以精简一些,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第三次数数,练习过程中的数数。练习中安排的多道题目都是需要学生数一数,力图通过数一数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体会到十进制计数的特点。 学生在数的过程中,及时地进行概括是本单元学生的重点环节。如学生在第一次数的时候,把数直观的人民币与计数器上对数据的认识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抽象能力的举措。通过计数器上珠子的拨一拨,促使学生能将直观的数数与抽象地数数统一起来。同样,后面两次的数数,也应与计数器上拨数结合起来。 2、 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掌握大数的读写 在学生生活的环境中,经常可以接触到比较大的数。对此,当学生初步认识了大数后,可以组织学生到各种媒体上收集一些数据,并能说一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以提高学生感受的程度。接着,可以把学生收集的一组数据进行讨论,从而引出大数的读写方法。教材中安排的“人口普查”的一些数据,仅表示数据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在教学中可以运用这些数据开展活动,也可以直接讨论学生收集的数据,然后引出读法与写法。本册教材将多位数的读法与写法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因为这两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当然,在教学中,可以先突出读法,在学生掌握读法的基础上,然后再讨论写法。 加强对数据实际意义的理解,能用数学的眼光分析身边的一些数据的意义是本单元着重渗透的思想。不论是数据的收集过程,还是解释数据的意义,都是为了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背景下进行学习,这一点在教学时需要格外地重视。如第6页上的“说一说”内容的安排,其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学生对这些数据的读写过程,既能巩固他们读写的方法,更能体会到数据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 3、 结合实际背景,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一些比较大的数据,由于书写的不方便,需要将一些较大的数据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这样既方便书写,又便于读数。教材中安排的“国土面积”中的一些数据都是比较大的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改写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改写的必要性。因此,数据改写的活动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安排在一定的背景下进行,从而使学生体会改写所带来的方便。 数据的改写是对数据表示形式的变化,它的大小并没有发生变化。对此,在改写过程中应向学生说明改写后为什么要写计数单位的道理。如9600000=960万,等号左边的数是以“个”为单位,一般以“个”为单位就不写计数单位了。而等号的右边是以“万”为单位,如果这个计数单位不写,那么就会变成以“个”为单位,这样两者之间就会相差很大。这些道理,可以结合具体的情景加以说明,以便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减少错误。 4、 在观察比较中,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近似数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运用的数,它与精确数不同,表示的仅是某一对象的一定范围。对于近似数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也已接触到,不过没有出现这样的概念。而本单元的学习是相对系统一些,同时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主要是以四舍五入法为主)。 教材中安排的“森林面积”活动,是一些有关植树的题材,这些题材的数据中有些是精确的,有些是近似的。出示这组数据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并讨论为什么会形成这些近似数,从而让学生明白近似数产生的过程,以加深对近似数概念的理解。接着,让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生活中的近似数。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进行辨别,区分精确数与近似数的差异。 求近似数方法教材采用观察思考的方法,把一组不同的近似数放在一起,根据不同的要求,得出不同的近似数。教学时,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将这一组数据整齐排列,然后请学生进行观察,接着再进行讨论。如精确到千公顷:约是224319千公顷,那么千位上的“9”是怎么出来的?通过一组数据的比较,相信学生能发现求近似数的方法。 近似数在具体的运用中,将根据不同的需要取不同的精确值。教材第11页第2题安排的练习,就是一道根据实际情景需要选择不同的近似数。在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进行选择,然后再进行分析,寻找其中的规律。一般说,是以对应的方法来确定。如第⑴题中,全国造林是以“万公顷”为单位,那么比较内蒙古自治区的造林也应用“万公顷”为单位。第⑵题XX年内蒙古自治区造林是以“千公顷”为单位,那么比较XX年的造林数也应以“千公顷”为单位。

  第一课时  认识更大的数

  数一数一、教学内容教材2-4页二、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多位数,明确级、数位、计数单位的概念,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知道亿是个很大的数。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观察、动手及分析能力。3、进一步渗透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思想,使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三、重点难点1、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四、教具准备计数器,相关数据资料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向学生呈现一组图画,并展示生活中的多位数。故宫占地7XX0平方米;XX年已有11XX000平方米的“都 市森林

  ”环绕北京城;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在奥运会期间可容纳100000人;国家大剧院“蛋壳”面积约为3.5万平方米。提问:这些都 是老师找到的图片资料,看完之后同学们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发现都可以说一说。教师提问:同学 们说的都很好,在这些资料中出现的数据都 比较大,是我们学过过的,你们认识它们吗?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来认识这些比较大的数。(二)探索新课1、复习(1)    说出万以内的计数单位(2)    提问: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3)    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4)    读出下面各数4958、 3026、  4005、  7000板书出各数字的数位。2、认识“十万”出示一张面值一百元的人民币提问:10张100元是多少元?20张呢?50张呢?100张是多少元?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回答。提问:如果一捆面值一百元的人民币是一百张,那么这一捆人民币是多少元?收银元员一共收了9捆人民币,共是多少元?提问:再加一捆,是多少元呢?(可以借助计数器)教师质疑:万位满十了怎么办?(小组讨论)老师小结: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就是“十万”,10个一万就是“十万”。板书:十万3、认识“百万、千万、亿”出示汽车图并提问:1辆轿车如果卖十万元,2辆能卖多少元?你是怎么想的?说出想法后用计数器验证。提问: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呢?10个一千万呢?分别板书:百万、千万、亿同时告诉学生:一亿是一个很大的数,如果1秒数一个数,昼夜不停地数,数到1亿要数3年2个多月。然后指出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和以前学的个、十、百、千一样,都是计数单位。提问:从刚才一边拨珠,一边数数的过程中,谁发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关系)(三)课堂作业设计1.教材第3页第1题。在进行练习前,教师要告诉学生拨珠时只在一个数位上拨,最好是我们今天学过的计数单位。2.教材第4页第2题。教师要让学生边拨珠边数数。注意指导学生手口要一致,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如果遇到进位问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如:千位满十,要向万位进一。3.教材第4页第3题和第4题。教师可以补充数数的题目。例如:一万一万地数,从九十五万数到一百零四万。一千万一千万地数,从六千万数到一亿。一百万一百万地数,从四千六百万数到五千三百万。4.教材第4题第5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订正答案。如果有的学生完成有困难,可以先让他们拨一拨计数器,明确前后两档珠子所代表的不同含义。(四)思维训练如果给你足够多的小木块,你用什么方法表示出“12345”这个数?与同学交流一下,看看谁的方法又正确又简便。(五)课堂小结老师提问:在今天这节课上我们认识了比较大的数,你都记住了哪些计数单位? 一共有几个?在这些计数单位中,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第二课时    人口普查(三个课时)

  分课时一   读多位数一.            教学内容人口普查教材第5~7页。二.            教学目标1.掌握亿以内的数的读数方法,能正确读出亿以内的数。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及归纳概括能力。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结合相关数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三.            重点难点1.握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能正确读出亿以内的数。2.掌握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四.            教具准备计数器,整数数位顺序表,数字卡片。五.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生谈话:昨天,我们在数学课上认识了比较大的数,还记得有几位吗?谁能说一说都有哪些计数单位?指名回答:我们认识了9个计数单位分别是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从右往左) 亿   千万   百万   十万   万   千   百   十   个教师:我们在三年级时学过了万以内数的读法。你们还记得吗?能读出这些数吗?  742      4600     8000     100003215     509      5009      7010提问:谁能说一说读这些数的方法?你们想知道你们收集到的比万大的数如何读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二)探究新知1.展示学生收集的数据。例如:长江流域的面积是1807199平方千米;赤道长40076千米;马里亚纳海沟距离海平面11034米;XX年我国进行的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全国总人口约为1295330000人。祖国大陆约有1265830000人,北京市约有138XX0人,天津市约有10010000人。2.把数据进行分类。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请把以上数据进行分类。小组学习后,可能会有几种分类情况:a.按照位数分类,相同位数的数分成一类。b.按照数据所表示的意思分类,如表示地理常识的分一类,表示人口的分成一类。c.按照0的个数或位置分类,中间有0的数分成一类,末尾有0的数为一类。学生怎么分都可以,只要能说出道理。老师可以抓住学生按0的位置分类这一标准,进行以下教学。3.研究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1)介绍数位。 老师说明:这些数都是由几个数字排成一横行,也就是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起来了,各个数字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如4958,是由4个千,9个百,5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8个一是在右边第一位,就是个位;5个十在右边第二位,就是十位;9个百在右边第三位,就是百位;4个千在右边第四位,就是千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都叫数位。(2)介绍数位顺序表。老师把上面板书的计数单位加上横线和竖线,在每个计数单位下面分别加上“位”字,成为一个数位顺序表:

  …

  千

  亿

  位

  百

  亿

  位

  十

  亿

  位

  亿

  位

  千

  万

  位

  百

  万

  位

  十

  万

  位

  万

  位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个

  位(3)计数单位和数位之间的关系。老师提问: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几?十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多少?万位呢?千万位呢?小结:也就是说,几个一就写在个位上,几个十就写在十位上,几个百就写在百位上……几个千万就写在千万位上。追问:同一个数字,把它写在不同的数位上,它表示的意义相同吗?学生答:不相同,因为数位不同,计数单位就不同。(5)    认识数位分级。老师说明:按照我国计数习惯,从右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个、十、百、千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万”。在已写出的数位顺序表上面板书:个级、万级,制成下表:…

  亿    级

  万    级

  个    级

  …

  千

  亿

  位

  百

  亿

  位

  十

  亿

  位

  亿

  位

  千

  万

  位

  百

  万

  位

  十

  万

  位

  万

  位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个

  位(6)    学习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老师在上表的下方依次把学生分类的数据板书出来。如:

  亿级

  万级

  个级

  …

  千

  亿

  位

  百

  亿

  位

  十

  亿

  位

  亿

  位

  千

  万

  位

  百

  万

  位

  十

  万

  位

  万

  位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个

  位

  1

  1

  2

  2

  9

  6

  1

  1

  5

  5

  3

  0

  1

  3

  8

  8

  0

  8

  3

  3

  2

  1

  0

  4

  1

  0

  0

  0

  0

  7

  0

  1

  0

  0

  0

  0

  1

  0

  0

  0

  0

  0

  0

  9

  7

  3

  0

  0

  0

  0

  9

  6

  4指导:1265830000   先读亿级,十二亿,再读万级,六千五百八十三万,合在一起读作: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学生尝试读出:1295330000和6780000、138XX0。提问:以上这些数中的0都在什么位置?读数时读0了吗?质疑:1807199这个数读不读这个0呢?同桌之间交流。这个数读作:一百八十万七千一百九十九。所以零不读。提问:0在什么位置时不读出来呢?小组交流。小结:当0在级的末尾时不读出来。4.研究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指导:40076    先读万级,四万,再读个级,零七十六,合在一起读作:四万零七十六。强调:百位上的零必须读出来。学生尝试读出:11034、10030040(三)课堂作业设计1.教材第7页第1题。2.教材第6页第1题中的第(1)题。(四)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认识数位,数位顺序表,读亿以内的数)老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亿以内的数位顺序,并知道从右起每四位一级,分作个级、万级、亿级。还学会了含有三级数的读法。

  第三课时   (分课时二、写多位数)一、            教学内容人口普查,教材第5~7页。二、            教学目标1.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能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3.进一步培养数感,结合相关数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三、            重点难点1.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能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2.中间、末尾有0的亿以内数的写法。四、            教具准备计数器,整数数位顺序表,数字卡片。五、            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在昨天的数学课上我们了解了第五次人口普查后,我国的人口数量,同时学习了较大数的读法,下面就这些数请你来读一读。56900     40080500    370600     1459032700提问:你读得又准又快,能说说读数的方法吗?学生回答。提问:请你说出亿以内的数位顺序,并说一说是怎样分级的。根据学生回答,整理成表。(二)探究新知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数的写法,今天我们学习亿以内数的写法。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写法1.整万数的写法。同学们会写四十四、一千三百八十二、六百七十八,怎样写四十四万、一千三百八十二万、六百七十八万呢?学生发言,根据学生发言情况,教师小结:这些数都是整万的数,要写在万级上,只要在万级上写44、1382、678,然后在个级上写四个0就可以了。在刚才总结出的数位顺序表上写出上面三个数。让学生读一读这三个数,检查一下写得是否正确。引导学生总结,整万的数怎样写?小结:按照万以内的数的写法来写,只要在后面添写四个零。练习:指名让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在纸上写数。五万、六千万、八十万、三千二百万、九千六百七十二万2.含有万级和个级两级的数的写法。谈话:我们已经会写整万数了,老师在说一个数,看谁会写。板书:十万三千二百四十五提问:这个数有几个级?应该先写哪级上的数,再写哪级上的数?学生尝试写数。指名板演:103245学生板演后,教师可以画出分级线,让学生检查写的数是否正确。老师说数,学生练习写数。3.中间及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提问:三十二万零六百这个数有几级?万级上怎样写?个级上的一个也没有怎么办?在数位上表示这个数,再让学生读一遍进行检查。由学生在数位顺序表上试着填写出这个数,再让学生读一遍进行检查。由学生在数位顺序表上度着填写二千零五十万七千,再说一说是怎么样写的。学生探究下面三个数的写法:十万二千三百四十五、三十二万零六百、二千零五十万七千(三)课堂作业设计1、教材第6页第2题2、教材第7页第2题3、口答一个数的最高位是万,它是几位数?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十万,它是几位数?一个数的位数是9位,它的最高位是什么位?(四)课堂小结提问:含有两级的数怎么样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写数时,遇到哪一位上的一个单位也没有,怎么办?写数与读数有什么区别?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老师强调: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但有关零的问题,读法和写法不一样。写数时,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读数时,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只读一个零 。

  第四课时   (分课时三、比较数的大小)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位的认识,掌握较大数比较大小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分类、概括能力以及比较、分析等思维方法。3、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1、掌握比较多位数大小的方法。2、能正确比较多位数的大小。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和不同的数打交道,现在请你们任意说出一个数。学生任意说出一个数,教师板书5个提问:如果将这些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你会吗?说说你是怎么样想的?二、探索新课1、出示例题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XX年我国进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你会比较这些城市人口数量的多少吗?学生默读例题,理解题意北京  138XX0人       天津  10010000 人     香港   6780000人澳门  440000人          大陆  1265830000人提问:扑克到这一组数据,你能找出最大的那个数吗?为什么?2、分类。观察例题,请学生根据人口数量,将四个城市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理由。学生2人一组,说一说,议一议。按数位多少进行分类:北京、天津为第一类,香港是第二类,澳门是第三类。提问:通过这次分类,你能知道什么?小结:我们按数位的多少进行分类后发现,数位少的这个数就小,数位多的这个数就大。质疑:北京和天津的人口都达到了八位数,这怎么比出大小呢?3、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板书:138XX0、10010000提问:这两个数都是八位数,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怎么样比较大小呢?先比较哪位上的数?提问:这两个数左起第一位千万位上都是1,怎么比?学生探索:看左起第二位,第一个数左起第二位百万位上的3比第二个数百万位上的0大,所以138XX0›100100004、分析引导分析:上海的人口最密集,因为上海地方不但人口却很多,重庆虽然人口多,但地方大,所以重庆人口没有上海密集。(三)课堂作业设计1、教材第6页第1题中的第(2)题2、教材第7页第3题3、教材第7页第4题(四)课堂小结启发提问:(1)比较两个数据的大小有几种情况?位数不同的怎么比?(2)如果位数相同怎么办?先要从哪一位比?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怎么比呢?

  第五课时    国土面积(改写)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活动,认识有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2、 掌握数据改写的方法。 3、 引导学生关注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难点 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教学准备 在报刊杂志等媒体中收集一组有关国土面积、西部情况、海洋资源的大数的信息。教学过程:一、体会数据改写的必要性教师出示从媒体收集来的一组数据改写的实例。让学生比较同样的数据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让学生体会到数据改写的必要性。二、探索改写方法1、出示中国地图,了解一些省、市、自治区的土地面积。   让学生读出这些面积,问:如果要记录方便,这些数据可以怎样进行改写?2、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改写的方法。3、完成试一试第1、2题:进一步巩固改写的方法。三、巩固与应用练一练第1题:先请学生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情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各地区具体的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识,特别是我国海洋的区域情况等。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改写。四、作业收集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板书设计]大数的改写   为了读数、写数方便,有时需要把整万、整亿数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9600000 = 960 万             10000000000 = 100 亿教学反思: 这部分的知识虽是新知识,就知识本身而言,学生是比较容易掌握的,在教学中,我利用学生收集的资料,放手让学生学习,通过观察比较,在读写数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改写大数的必要性。通过作业的反馈,学生知识掌握的标较好,怎样让学生体会到大数的改写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渗透给学生的,怎样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这一点,本案例中做的还不够,需要大家进行一些有意义的尝试。

  第六课时    森林面积(求近似数)教学目标 1、 经历生活数据收集的过程,理解近似数表示的必要性。 2、 探索“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 3、 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 教学具准备: 教学重、难点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教学过程一、小组交流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交流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并说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类,在各种分类中重点讨论精确数与近似数这两类数的特点,并让学生再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近似数。二、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出示说一说中的数据,使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了解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的方法。结合是试一试第2题的讨论,体会如何根据不同需要求近似数。三、巩固与应用做试一试第1题:汇报时说说取近似值的方法。试一试第2题: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需要根据情况取不同精确程度的近似数。在本题中,可先让学生说一说三个近似值的精确程度,再出示下面的两个小问题,供学生讨论。在讨论时重点让学生理解取近似值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来确定的。讨论:重点可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四、作业1、练一练1、2、42、从报纸中找5个精确数,5个近似数,你认为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用近似数。   

  第七课时    练习一教学目标1、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2、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3、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重、难点1、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数。教学过程一、多位数的读、写的练习练习一第1题:先回顾计数单位的顺序,再根据书中的数据说说它们是几位数,最高位在什么位上,并进行读、写。二、多位数的改写    练习一第2题:先复习多位数的不同数位上数字的不同意义。再进行数的改写。三、读写游戏。   同桌间进行的游戏:第1步 一个同学读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读的数写数,经过几次读数,两人可交换角色;第2步一个同学写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写的数读数,然后交换角色进行。在同桌练习的基础上,可选派代表在全班进行比赛,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四、多位数比大小做第4题:完成后说说比较的方法。五、组数游戏:   请每个同学准备一些数字卡片;然后请学生代表提出组数的要求,根据要求每个同学都摆一摆;接着,选择一部分学生所摆的数,供全班观察讨论。六、有关近似数的练习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板书设计]

  练习一              亿级      万级        个级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计数单位               1  2  6  5  8  3  0  0  0  0   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                     1  3  8  2  0  0  0  0   一千三百八十二万

认识更大的数 篇13

  第一单元  认识更大的数

  第 1 课时

  教学内容:

  数一数(第2-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体验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3、 通过“数一数”活动,感受学习更大的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能对周围环境中与大数有关的某些事物具有好奇心。

  教学重、难点:

  1、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

  2、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突出重点的策略:

  与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联系,加以比较和类推。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若干个,多媒体课件、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生活中的大数

  活动:创设情境,认识十万。

  叮叮和铛铛数小正方体的情境,学生看图,提出对应的数学问题。  

  1.指导学生看图,数一数下面共有多少个小方块,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2.一个大方块有一千个小方块,十个大方块有一万个小方块.  

  3. 在此基础上,引出一百个大方块有多少个小方块的概念。然后按照一万、二万、三万、……的顺序,让学生数一数。  

  4. 在数的过程中,用计数器上的珠子“拨一拨”,以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5. 当学生数到九万时,教师可以提出:“再加上一万是多少?”的问题,以供学生思考。  

  6. 在学生充分的讨论中,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

  7.说一说:你知道十万有多大吗?

  (1)十万名学生大约组成XX个班级。

  (2)十万张纸摞在一起大约有3层楼高。

  (3)十万步大约在400米的跑道上走130圈。

  (4)十万天大约是274年。  

  设计思路:“十万”是一个比较大的计数单位,在学生的生活范围内一般较少接触,没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基础,本活动创设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二、认识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

  1、认识“百万”,“千万”,“亿”

  推理活动中认识“百万、千万”:第3页一辆轿车卖十万元,那么2辆、3辆卖多少元?……10辆卖多少元?同样,10个十万是多少万?10个百万是多少元?

  在学生认识“亿”这个计数单位时,可让学生充分想象。当说到10个千万是多少时,可让学生自己命名新的计数单位,在学生的各种命名中,老师引出“亿”这个计数单位。

  3、认识计数单位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在计数器上进行操作,并把每一次认识的新的计数单位都与计数器对应起来。

  三、巩固与应用

  1、说一说,拨一拨:

  第1题通过说一说、拨一拨的对应活动,巩固学生学习的新的计数单位,使他们进一步理解十进制计数方法“满十进一”的计数原则。所以,这一活动应让学生自己尝试操作,在多次尝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归纳“满十进一”的方法。

  2、练一练第2、3、4题:

  首先要审题,明白数数的要求;其次学生数到“满十进一”时,老师可作一些追问,以明确什么时候进位,什么时候是按顺序数。如果学生有困难,可借助使用计数器试一试。

  3. 第5题让学生自己填写,交流自己的想法。

  四、实践作业:

  1、练一练6、7题。

  2、收集5-10个生活中常见的大数,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大数

  计数单位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教学反思:

  第 2 课时

  教学内容:

  人口普查(第6-8页)

  教学目标:

  1. 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并能说出这些大数的意义。  

  2. 能对多位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3.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

  教学重、难点:

  1、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2、掌握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突出重点的策略:

  复习万以内数的读写法,进行知识迁移类推。在掌握读数的基础上,再讨论写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幻灯片,计数器若干,整数数位顺序表,课前学生、老师收集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数。

  教学过程:

  一、生活中的大数

  学生交流收集的生活中的大数,并按大小进行分类。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出示一些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以供学生讨论。  

  (1)你能读出这些数吗?

  (2)你能写出香港和澳门的人口数吗? 

  (可以引导学生将收集来的数据分成亿以内数和亿以上数,两种类型)

  二、较大数的读法

  1、讨论“亿以内数的读法”

  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能自己归纳读数的方法

  2、讨论“亿以上数的读法”

  学生在进行读数时,必须与数位顺序表结合起来,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性

  3、巩固与应用

  在小组内进行读数练习,互相学习,互相纠正。

  做试一试第一题,在读数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大数的意义。

  三、较大数的写法

  1、讨论“亿以内数的写法”

  让学生在写的过程中讨论总结“亿以内数的写法”

  2、讨论“亿以上数的写法”

  让学生在写的过程中讨论总结“亿以上数的写法”

  3、巩固与应用

  在小组内进行写数练习,互相学习,互相纠正。

  做试一试第二题,在写数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大数的意义。

  4、如果学生收集的数据中没有特殊的多位数,如“级的中间零”、“级的末尾零”等,教师可以作一些补充,也可以组织学生先讨论这些特殊数据的读写方法,然后再加以指导。

  四、总结讨论。  

  1、与同学交流你是怎样读数和写数的。

  2、学生完成练一练的题目,先独立完成,交流方法。

  五、比较数的大小

  1、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出示幻灯片)

  将上面的万以内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比较更大数的大小

  让学生比较书上提供的人口普查的数据的大小,并将结果的实际意义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澳门的人口数在这几个城市里是最少的;北京与天津的人口数都是1千多万等。

  3、巩固与应用

  在小组内,将每人收集来的数据进行排序,并将结果的实际意义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五、作业:

  1、练一练3、4

  2、在报刊杂志等媒体中收集一些有关国土面积、人口情况、海洋资源的大数的信息。

  板书设计:

  大数的读、写

  亿级      万级        个级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计数单位

  1  2  6  5  8  3  0  0  0  0   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

  1  3  8  2  0  0  0  0   一千三百八十二万

  第 3 课时

  教学内容:

  国土面积(第9-1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体会有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大数。  

  2、掌握数据改写的方法。  

  3、引导学生关注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难点:

  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突出重点的策略]:

  结合实际背景,认识数据改写的必要性。改写前后数据的比较,大小没有变化,只是计数单位不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幻灯片及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 体会数据改写的必要性

  1、电脑课件展示太阳和地球图,让学生观察、收集消息,了解太阳和地球的大小关系。

  2、让学生读出太阳和地球的直径分别是多少,并说一说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的多少倍。这时学生感到直接说出这两个大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比较困难。

  3、教师出示一组数据改写的实例。让学生比较同样的数据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让学生体会到数据改写的必要性。

  二、探索改写方法

  1、出示一幅中国地图,并逐步引出一些各省市国土的面积,让学生读一读。

  学生读出这些面积后,问:如果要记录方便,这些数据可以怎样进行改写?

  2、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改写的方法。

  3、完成试一试第1、2题:进一步巩固改写的方法。

  4、对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在改写中逐步发现改写的方法。 

  三、巩固与应用

  练一练第1题:出示我国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收集一些西部地区的其他信息,以供学生间互相进行改写。  

  练一练第2题:在练习“海洋资源”时,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识,特别是我国海洋的区域等。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改写?在此基础上,学生会体会到这些数据改写成以“亿”作单位比较方便。

  四、作业

  收集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

  板书设计:

  大数的改写

  为了读数、写数方便,有时需要把整万、整亿数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9600000 = 960 万

  10000000000 = 100 亿

  教学反思:

  第 4 课时

  教学内容:

  森林面积(第11-12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使学生感受近似数的广泛应用,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  

  教学重、难点: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幻灯片,学生、老师课前搜集的数据。

  突出重点的策略:

  体会近似数的作用和意义,在观察比较中,引导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讨论数据收集的方法及数据的实际意义

  1、师:课前,老师请每个同学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媒体中收集了一些数据,谁能来说一说你们收集的数据?

  (学生汇报收集的数据,教师把某些数据板书在黑板上,对某些问题作一些适当的追问。)

  (1)你能说一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吗?

  (2)这组数据是通过什么办法得到的?

  (3)如果同样要收集这些数据,还有其他的办法吗?

  (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指导数据收集的方法。)

  师:请看一组关于植树方面的数据(出示教材第10页的情境图)。谁能来说一说这些数据所表示的意义。

  2.认识近似数

  师:请大家注意,在图中有这么一条信息,“XX年我国造林面积约是747万公顷。”这4里为什么要用“约是多少”来表示呢?

  师:那么,这里所说的“小华一家去年植树12棵”为什么就没有加上“约是多少”的词语呢?

  师:根据刚才的讨论,如果把同学们收集的数据与老师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可以怎样分呢?

  师:为什么把这些数据放在一起(指近似数)?这个同学说得很好,像这样的数我们叫作近似数。

  师:现在谁能说一说你收集的数据中有哪些是近似数?

  二、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出示说一说中的数据,使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了解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的方法。结合是试一试第2题的讨论,体会如何根据不同需要求近似数。

  三、巩固与应用

  做试一试第1题:汇报时说说取近似值的方法。

  试一试第2题: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需要根据情况取不同精确程度的近似数。在本题中,可先让学生说一说三个近似值的精确程度,再出示下面的两个小问题,供学生讨论。在讨论时重点让学生理解取近似值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来确定的。

  讨论:重点可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四、小结

  今天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你对哪个内容最感兴趣?为什么?有什么问题吗?

  五、作业

  练一练1、2题。

  板书设计:

  求近似数

  ――“四舍五入法”

  1994年至XX年我国造林面积统计是224318570公顷。

  精确到千公顷:约224319千公顷。

  精确到万公顷:约22432万公顷。

  精确到亿公顷:约2亿公顷。

  教学反思:

  第  5  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一(第14-1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归纳本单元所学知识,使知识形成网络,巩固多位数的读写方法,巩固多位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复习整理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练习,巩固本单元学习的多位数的读、写、大小的比较、改写及求近似数的方法。

  2、能够正确、灵活的解答问题。

  突出重点的策略:

  p15页第4、5题。

  教学准备:

  幻灯片,学生、老师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数。

  教学过程:

  一、 归纳总结

  同学们,通过前一段的学习,你们对多位数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你们能先谈一谈有什么收获吗?

  学生小组内交流归纳,集体反馈。

  幻灯片出示:

  二、应用方法,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提问:请学生背出整数数位顺序表,并回答几位一级,我们共学了哪些级,分别包括什么数位,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小组交流,集体归纳。

  2、综合练习。

  练习一第1题:先回顾计数单位的顺序,再根据书中的数据说说它们是几位数,最高位在什么位上,并进行读、写。

  练习一第2题:先复习多位数的不同数位上数字的不同意义。再进行数的改写。

  练习一的第3题:活动可以分成两步完成:第1步 一个同学读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读的数写数,经过几次读数,两人可交换角色;第2步一个同学写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写的数读数,然后交换角色进行。在同桌练习的基础上,可选派代表在全班进行比赛,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练习一的第4、5题:完成后说说比较的方法。

  板书设计:

  练习一

  亿级      万级        个级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计数单位

  1  2  6  5  8  3  0  0  0  0   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

  1  3  8  2  0  0  0  0   一千三百八十二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认识更大的数(通用13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