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教案(精选14篇)
找规律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8~4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个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这种关系和其中的简单规律。
2、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以及与他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用数学的观点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教学过程:
一、感知规律:
1、谈话:今天,老师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做个游戏。(学生游戏:请小朋友们伸出自己的一只小手。)
2、如果用两个手指夹一根小棒,那么一只手能夹几根小棒?
(学生用一只手夹住了4根小棒。)
3、像这样,类似一只手的5个手指可以夹4根小棒的例子,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现在,我请第一小组的男生排成一队。如果每两个男生中间只站一个女生,那么能站多少个女生?(可预先设计一个小组的人全部为男生。)
照这样排,10个男生中可以站几个女生?20个、50个、100个男生呢?
4、同学们答得可真快啊,是不是这里面有一定的规律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发现规律:
(多媒体出示例题中的图)
1、师:请大家观察屏幕上的这幅画,然后小组讨论:
图中画了哪些事物?哪两个事物间是有联系的?你发现他们之间有什么规律吗?
(学生讨论)
2、交流:
a你在图中发现了哪些事物?
b哪两个事物间是有联系的?就像刚才游戏中手指和小棒一样。
生1:夹子和手帕。
生2:兔子和蘑菇。
生3:木桩和篱笆。
……(相机板书:夹子和手帕兔子和蘑菇木桩和篱笆)
2、观察“夹子和手帕”
(出示部分手帕图)
师:看一看,图上一块手帕用了几个夹子?两块手帕呢?(多媒体逐步演示证实)
猜一猜,照这样推算,3块手帕用多少个夹子呢?4块、5块……9块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想一想,你发现夹子的个数与手帕的块数之间有什么联系了吗?讨论一下。
3、观察“蘑菇和兔子”
师:让我们再来看看蘑菇和小兔子吧,他们又是怎么排列的呢?
(每两只小兔子中间有一个小蘑菇)
那么小兔子的只数与蘑菇的个数之间有没有规律呢?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呢?试着说一说。
想象一下(填空出示):9只小兔子,中间有个蘑菇
10只小兔子,中间有个蘑菇
4、观察“篱笆和木桩”
师:再来看木桩和篱笆,你找到其中的规律了吗?
说一说:你找到的规律是怎样的?
5、归纳小结:
通过观察,我们一起发现了图中存在的一些规律。一般来说,像夹子、小兔、木桩这样,是处于两端的事物(板书:两端);像手帕、蘑菇、篱笆这样,是处于中间的事物(板书:中间)。
现在,谁来说一说,两端的事物与中间的事物间存在什么规律?
[处于两端的事物比中间的事物要多1(板书:要多1),反过来,处于中间的事物比两端的事物要少1(板书:要少1)。]
三、动手操作:
同学们真聪明。现在,老师就要来考考你们了。(课件出示题目)
请同学们拿出身边的小棒和小圆片,摆一摆,使得你摆出的图形也符合这种规律,看谁摆得又快又正确。(学生动手操作)
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呢?谁上来摆一摆,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摆的。
(让摆得较快的学生上前,在投影上演示自己摆的情况)
三、巩固、应用:
1、师:其实,在我们的教室中,有些事物也具有这样的规律。你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来说一说吗?(学生先观察,再回答)
同学们找得真仔细。现在,请大家把眼光放得再广一些,到教室外找一找。你在哪些地方也看到过具有这种规律的事物呢?
(生举例说明)
如:我家门口有好几棵树,树和树之间的空格比树少1。
(师:你的世界很大!不但能走出教室,而且能用空格代替物体,真了不起。)
又如:街上有的.人穿的衣服一条蓝的一条黄的排列着。(最好现场有人穿着这种样式的服装,便于举例教学。)
再如:放学的队伍、广场的栅栏、学校里栽的树……
2、师:老师这儿也找到了一些生活中的例子,需要大家一起来帮助解决。大家请看屏幕。(课件出示题目)
(1)、“电线杆和广告牌”
仔细看这幅图,在这条马路边,有25根电线杆,那么中间会有多少块广告牌呢?为什么?
(有24块。每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一块广告牌,广告牌的块数比电线杆的根数少1)
(2)、“锯木头”
师:图中这人在干什么?
锯木头中是不是也有这种规律呢?
a、把这根木料锯一次,能锯成多少段?锯2次呢?
b、如果要锯成6段,需要锯几次?
c、快速抢答:锯7次能锯成多少段?锯9次呢?55次?
反过来,如果要锯成8段,需要锯多少次?9段呢?24段呢?
师:你们回答得这么快,用的是什么规律啊?
(锯的段数总是比次数多1,锯的次数总是比段数少1。)
3、小结:同学们,你们现在已经熟练掌握了规律,思考的速度就快了。
四、拓展规律:
1、游戏:夹小棒(学生动手操作)
师:现在老师请大家再来完一下夹小棒的游戏。
用2个手指只夹一根小棒,我们刚才用一只手夹了几根小棒?(4根)
照这样,用2只手能夹几根小棒呢?(8根)
只能8根吗?请你动手试一试、想一想。
(9根,把大拇指并在一起或把小拇指并在一起。)
那是不是只能夹住9根小棒了呢?
(10根,可以把两只手围起来。)
师小结:当我们把手指和小棒围成一个圈的时候,结果就有所不同了,小棒和手指的数目相等了。这种想象在生活中也很常见。
2、请同学们再来看一看河堤上种的树。(课件出示)
师:有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要种一棵桃树。一共可以种多少棵桃树?
(先口答)你是怎么想的?
但是,如果要种75棵桃树,行吗?
在怎样的堤岸上才可以种75棵桃树呢?(池塘)
3、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下一题。(课件出示)
师:为什么可以种75棵呢?
4、看书上第48页到第49页的内容。
五、练习:
1、一条公路的一旁共有25根电线杆,每两根电线杆之间相隔40米,问:公路总长多少米?
2、一条公路总长960米,如果在一旁每隔40米有一根电线杆,一共有多少根电线杆?
3、一条环形公路,总长68千米,每隔4千米有一块路标,这条公路上一共有多少块路标?
五、总结
师:今天,我们发现了一条很有用的规律,还运用这条规律解决了不少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实,这样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
课后你可以找一找,看谁找得多!
板书:
找规律
夹子和手帕
白兔和蘑菇
木桩和篱笆
(两端)(中间)
找规律教案 篇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8~49页。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个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这种关系和其中的简单规律。
2、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以及与他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用数学的观点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教学过程:
一、感知规律:
1、谈话:今天,老师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做个游戏。(学生游戏:请小朋友们伸出自己的一只小手。)
2、如果用两个手指夹一根小棒,那么一只手能夹几根小棒?
(学生用一只手夹住了4根小棒。)
3、像这样,类似一只手的5个手指可以夹4根小棒的例子,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现在,我请第一小组的男生排成一队。如果每两个男生中间只站一个女生,那么能站多少个女生?(可预先设计一个小组的人全部为男生。)
照这样排,10个男生中可以站几个女生?20个、50个、100个男生呢?
4、同学们答得可真快啊,是不是这里面有一定的规律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发现规律:
(多媒体出示例题中的图)
1、师:请大家观察屏幕上的这幅画,然后小组讨论:
图中画了哪些事物?哪两个事物间是有联系的?你发现他们之间有什么规律吗?
(学生讨论)
2、交流:
a 你在图中发现了哪些事物?
b 哪两个事物间是有联系的?就像刚才游戏中手指和小棒一样。
生1:夹子和手帕。
生2:兔子和蘑菇。
生3:木桩和篱笆。
……(相机板书:夹子和手帕 兔子和蘑菇 木桩和篱笆)
2、观察“夹子和手帕”
(出示部分手帕图)
师:看一看,图上一块手帕用了几个夹子?两块手帕呢?(多媒体逐步演示证实)
猜一猜,照这样推算,3块手帕用多少个夹子呢?4块、5块……9块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想一想,你发现夹子的个数与手帕的块数之间有什么联系了吗?讨论一下。
3、观察“蘑菇和兔子”
师:让我们再来看看蘑菇和小兔子吧,他们又是怎么排列的呢?
(每两只小兔子中间有一个小蘑菇)
那么小兔子的只数与蘑菇的个数之间有没有规律呢?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呢?试着说一说。
想象一下(填空出示):9只小兔子,中间有个蘑菇
10只小兔子,中间有个蘑菇
……
4、观察“篱笆和木桩”
师:再来看木桩和篱笆,你找到其中的规律了吗?
说一说:你找到的规律是怎样的?
5、归纳小结:
通过观察,我们一起发现了图中存在的一些规律。一般来说,像夹子、小兔、木桩这样,是处于两端的事物(板书:两端);像手帕、蘑菇、篱笆这样,是处于中间的事物(板书:中间)。
现在,谁来说一说,两端的事物与中间的事物间存在什么规律?
[处于两端的事物比中间的事物要多1(板书:要多1),反过来,处于中间的事物比两端的事物要少1(板书:要少1)。]
三、动手操作:
同学们真聪明。现在,老师就要来考考你们了。(课件出示题目)
请同学们拿出身边的小棒和小圆片,摆一摆,使得你摆出的图形也符合这种规律,看谁摆得又快又正确。(学生动手操作)
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呢?谁上来摆一摆,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摆的。
(让摆得较快的学生上前,在投影上演示自己摆的情况)
……
三、巩固、应用:
1、师:其实,在我们的教室中,有些事物也具有这样的规律。你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来说一说吗?(学生先观察,再回答)
同学们找得真仔细。现在,请大家把眼光放得再广一些,到教室外找一找。你在哪些地方也看到过具有这种规律的事物呢?
(生举例说明)
*如:我家门口有好几棵树,树和树之间的空格比树少1。
(师:你的世界很大!不但能走出教室,而且能用空格代替物体,真了不起。)
*又如:街上有的人穿的衣服一条蓝的一条黄的排列着。(最好现场有人穿着这种样式的服装,便于举例教学。)
*再如:放学的队伍、广场的栅栏、学校里栽的树……
2、师:老师这儿也找到了一些生活中的例子,需要大家一起来帮助解决。大家请看屏幕。(课件出示题目)
(1)、“电线杆和广告牌”
仔细看这幅图,在这条马路边,有25根电线杆,那么中间会有多少块广告牌呢?为什么?
(有24块。每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一块广告牌,广告牌的块数比电线杆的根数少1)
(2)、“锯木头”
师:图中这人在干什么?
锯木头中是不是也有这种规律呢?
a、把这根木料锯一次,能锯成多少段?锯2次呢?
b、 如果要锯成6段,需要锯几次?
c、快速抢答:锯7次能锯成多少段?锯9次呢?55次?
反过来,如果要锯成8段,需要锯多少次?9段呢?24段呢?
师:你们回答得这么快,用的是什么规律啊?
(锯的段数总是比次数多1,锯的次数总是比段数少1。)
3、小结:同学们,你们现在已经熟练掌握了规律,思考的速度就快了。
四、拓展规律:
1、游戏:夹小棒(学生动手操作)
师:现在老师请大家再来完一下夹小棒的游戏。
用2个手指只夹一根小棒,我们刚才用一只手夹了几根小棒?(4根)
照这样,用2只手能夹几根小棒呢?(8根)
只能8根吗?请你动手试一试、想一想。
(9根,把大拇指并在一起或把小拇指并在一起。)
那是不是只能夹住9根小棒了呢?
(10根,可以把两只手围起来。)
师小结:当我们把手指和小棒围成一个圈的时候,结果就有所不同了,小棒和手指的数目相等了。这种想象在生活中也很常见。
2、请同学们再来看一看河堤上种的树。(课件出示)
师:有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要种一棵桃树。一共可以种多少棵桃树?
(先口答)你是怎么想的?
但是,如果要种75棵桃树,行吗?
在怎样的堤岸上才可以种75棵桃树呢?(池塘)
3、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下一题。(课件出示)
师:为什么可以种75棵呢?
4、看书上第48页到第49页的内容。
五、练习:
1、一条公路的一旁共有25根电线杆,每两根电线杆之间相隔40米,问:公路总长多少米?
2、一条公路总长960米,如果在一旁每隔40米有一根电线杆,一共有多少根电线杆?
3、一条环形公路,总长68千米,每隔4千米有一块路标,这条公路上一共有多少块路标?
五、总结
师:今天,我们发现了一条很有用的规律,还运用这条规律解决了不少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实,这样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
课后你可以找一找,看谁找得多!
板书:
找 规 律
夹子 和 手帕
白兔 和 蘑菇
木桩 和 篱笆
(两端) (中间)
要多1 要少1
找规律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与难点:
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用除法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片。
1、夜幕中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在彩灯的映衬下更加迷人。
2、这是一次展销活动,主办方经常会用飘扬的彩旗来营造热闹的氛围。
3、商场常见的促销宣传,打折的宣传卡一串串挂满了整个商场。
观察这三幅图,说一说你都发现了什么?
(彩灯、彩旗、宣传卡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
说一说排列的规律。
象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排列规律。
二、新授
1、出示例1场景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问:⑴、从左边起,盆花是怎样摆的?你能将它们进行分组吗?
⑵、从左边起,彩灯是怎样摆的?怎么分组?
⑶、从左边起,彩旗是怎样摆的?怎么分组?
2、图片显示盆花
⑴、图中可以看到几盆花?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
先让学生猜猜,再对自己的猜测进行验证,并把验证过程写/画在纸上,之后再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你的组员。(巡视)
⑵、全班交流
你们的结果是什么?
你用的什么方法得到的?
方法一:用彩笔画圈圈。你是怎么画的?
指出:我们把这种策略叫“画图的策略”。(板书:画图的策略)
课件出示15个蓝红相间的圈。
方法二:左起单数是蓝花,双数是红花。
指出:这种策略称为“列举的策略”。(板书:列举的策略)
方法三:列算式:15÷2=7(组)……1(盆) (板书算式)
指出:像这种列算式解题的策略我们叫它“计算的策略”。
(板书:计算的策略)
重点讲解方法三:
这里的“2”表示什么意思?(每2盆花看做是一组)
谁能说说看这里的15、2、7、1分别表示什么?
余数1表示第几组的第几盆?为什么?(此处结合方法1的5个圈进行分组解释:
○●○● ○ ● ○ ● ○ ●○ ● ○)
追问:第15盆花的颜色和每组中的第几盆相同?
答: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蓝色的。
(3)、比较:对这几种方法,你有什么想法?
3、出示彩灯图
(1)、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这样一个问题:“照这样摆下去,你知道左起第17盏灯是什么颜色吗?”再小组讨论。
(2)、针对计算的策略思考:每几盏灯可以看作一组?
列出算式:17÷3=5(组)……2(盏)
问:17、3、5、2分别表示什么?
余下的2盏灯是什么颜色?分别和每组中第几盏灯的颜色相同?
(3)、那第18盏彩灯是什么颜色呢?列算式:18÷3=6(组)
发现什么?(没有余数)
没有余数,说明什么?第18盏灯是什么颜色?
(4)、比较:以上3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比较简单?
4、出示彩旗图
问题:从左边起,第21、26、31、40面彩旗各是什么颜色?
学生独立完成,再评议:
①、几面彩旗为一组?
②、口答算式,分别在第几组第几面?
③、思考:余数是几是红旗?余数是几是黄旗?
总结:余数是几,我们就在前面的每组中起找这个位置的物体,没有余数就看每组中的最后一个。
5、新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什么?哪种方法最简单,你掌握了吗?
下面我们就用这个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1、 出示练一练1的图片:看一看他们在干什么?怎么摆的?猜一猜第21枚摆的是黑子还是白字。再让学生自主列式。
2、 出示练一练2的图片:小红是怎样穿珠子的?第18、24颗珠是什么颜色?
学生自主列式计算。
3、 出示练一练3,集体读题。打开书p60独立完成。
指名回答,说说想法。
问:这3个小题有什么不同?
4、 生活中处处都有这样的规律,出示练习十第1题。
齐读十二生肖。
问:你今年几周岁?属什么?比你大1岁/2岁的人属什么呢?
比你大12岁的人属什么?为什么与你相同?
与你属相相同的人还有可能比你大几岁?
比你小多少岁的人属相也与你相同?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所学的找规律有哪些策略?
图片欣赏:春夏秋冬、日出日落
思考题:
元旦到了,一起布置广播室,3蓝2黄挂气球,一共19个气球。
(1)、左起第10个气球是什么颜色?
(2)、左起最后一个气球是什么颜色?
(3)、需要买蓝、黄气球各多少个?
找规律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找出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通过猜测、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以及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合作精神。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美,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寻找规律,体验生活中的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三、教学准备:
课件、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若干。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六一”儿童节到了,为了庆祝自己的节日,小朋友们把自己的教室打扮得可漂亮了,你们想看看吗?(课件展示88页主题图)
问: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这些灯笼、小旗、小花摆得很漂亮,它们不是乱摆乱放的,而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摆的,你们知道什么叫“规律”吗?今天我们就要把这些规律找出来。(出示课题:找规律)
二、引导探索、寻找规律
1、引导学生找出彩旗的规律。
(1)课件展示彩旗图,问:请大家猜猜,这面旗的后面一面是什么颜色的?你是怎么发现的?可以把几面看成一组?有几组?
2、寻找小花的规律。
出示小花图问:最后一朵小花的颜色是什么?你是什么知道的?把你的秘密小声告诉同桌。
3、灯笼、小朋友、又有什么规律呢?后面一个是什么?通过让学生独立观察,讨论交流,发现图中灯笼、小朋友的队伍是有规律排列的。
4、小结:像彩旗、灯笼等这样按一定的顺序重复排列下去,我们就说它们的排列有规律。有规律的事物多美呀!
三、参与活动、创造规律
1、摆一摆
课件出示88页例2(图略)让学生试着摆,并说规律。
2、排练节目
“六一”联欢会上有一个节目是小组唱,下面我们来排练:
(1)排队:请6位女同学上来,要求每个女同学旁边站一个男同学,该请几个?你发现队伍有怎样的规律?
(2)师生共唱一首歌,并有规律地拍手。问:谁能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是有规律的,有什么规律?让学生体会到音乐中的节奏也是有规律的。
3、教学例3
课件展示P89例3.(图略)
涂一涂,下一个是谁让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并说为什么这样涂.
4.猜规律.
出示练习题1:猜猜星星盖住的是谁?指名说想法..
5.小小设计师.
(1)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各种颜色的图案,请大家来当设计师,创造出最美的规律,你们有信心吗?(4人合作)
(2)展示作品
先请排列规律不同的几个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图形排列的规律.问;还有谁想展示自己的作品?请把作品贴到黑板上.
四.走进生活、寻找规律
1.欣赏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很多有规律的事物总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2.找找身边、生活中有规律的美,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规律。
五、全课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你是通过什么来找规律的?
2、规律无处不在,只要小朋友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多观察周围的事物,多思考,一定会创造出更美的规律丰富我们的生活!
找规律教案 篇5
目标:
1、能通过听故事、看图片等不同方式来感知物体循环的规律性,并感受发现规律的乐趣。
2、学习推测事物排列规律病补排或续排。
准备:
1、小白兔手偶,蜈蚣阿姨图
2、被遮挡的项链图一张
过程:
一、通过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
1、出示小白兔手偶:小朋友们好!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吗?(出示蜈蚣图)仔细观察说说它有什么特征?
2、现在,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小白兔看望蜈蚣阿姨”的故事
3、在讲完第一段时问:你们发现蜈蚣阿姨哪些脚穿错了吗?你可以帮小白兔按它的要求把蜈蚣阿姨穿上正确的袜子吗?(请个别幼儿回答并操作,集体检验结果)
4、小白兔说:真棒!谢谢你们了。穿好袜子后……
二、蜈蚣阿姨的项链
1、讲完故事最后一段问:小白兔受到了什么礼物?
2、引导幼儿观察项链也是有规律的,并请幼儿推理被遮住的项链珠子是什么形状的
3、师:我也想要漂亮的项链,你们能帮我按规律排几个吗?
A、出示续排题卡(由易到难)
B、出示补排题卡(由易到难)
C、幼儿根据手中的操作材料进行补排,并说出操作结果
5、生活中除了项链是有规律的,还有什么是有规律的?(幼儿分说)
小结:生活中一很多东西都是有规律的,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小朋友们回家后也可以到家里找找有什么东西是有规律的,回来告诉我,好吗?
找规律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观察各种按规律排列的物体,进一步理解按规律排序。
2、能借助事先给出的排列规律继续排列,培养幼儿的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1、去超市途中,含有按各种规律排列事物的场景图及超市货物排列图。
2、小蝴蝶、小汽车、磁性教具及幼儿用书、彩笔等。
【活动过程】
一、观察物体,寻找规律。
创设参观贝贝羊超市的情景,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周围景致的排列规律。
二、探索操作,尝试有规律排列物体。
1、寻找货物的排列规律,继续排序。(总结摆放方法:颜色、大小、高矮等。)
2、探索操作,尝试有规律排列物体。
3、寻找规律,继续排列,做练习(幼儿用书)
幼儿按要求做题。教师巡回指导,掌握幼儿做题情况。
三、评价反馈,尝试互查改错。
投影展示个别幼儿作品,孩子自我评价作业情况,尝试自查自纠。
四、延伸活动:本册幼儿用书第13页练习内容。
找规律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观察发现排列规律,并能按规律接着排序
2、通过活动培养观察、比较的能力,提高判断推理能力。
3、喜欢参与规律排序的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操作卡片若干份。
活动过程:
一、排队游戏,引入活动。
师:小朋友看图上有什么呀?有哪些小动物呢?(按规律排列的小动物)
师:今天啊,我们看看这些小动物是怎么排队的?好不好?
二、发现规律,能按规律接着排序。
观察卡片上动物的排列,让幼儿感知物体排列的次序规律。学习按前后,不同的动物,次序规律排序的方法。问:蝴蝶和蜜蜂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先蝴蝶后蜜蜂ABAB,)后面和前面是不一样的。那接下来该怎么排呢?谁来说一下?是不是?接下来是什么呢?猜猜看!2说规律
师:来看看接下来小动物们还会怎么排队呢(AABAAB)接着往下排
问:你又发现什么规律了?(AABAAB)两只蝴蝶一只蜜蜂。接下来是什么呢?后面呢?你们同意吗?师:看看接下来会找到什么呢?(ABAABA)仔细地看,你发现它排的是什么规律?1~2回答
师:一蝴蝶一蜜蜂一蝴蝶,那你们看看后面和前面一样吗?那接下来应该是谁排队了呢?请一位小朋友来说。为什么呢?(再次讲述规律)2人
接下来还有,我们来看看,出现了一只蝴蝶、两只蜜蜂、三只蝴蝶,为什么呢?(填空)3人
师:谁能告诉我,(再次讲述规律)这是按ABAAA的规律来排的,那下面又该谁来排队了呢?
三、幼儿操作,补规律
请幼儿找出书本上物体的规律,想想接着应该排什么?把缺的补上去,将规律补完整,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补。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前面的规律并接着排序。
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有规律的排列。
四、评价活动
请幼儿介绍自己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师:请一位小朋友来说一说他找到了什么?是按什么规律排的。
找规律教案 篇8
一、创设情境,认识一一间隔
1.利用乒乓球串,初步认识一一间隔排列。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想看看吗?
师:(拉出1个黄球)瞧,这是什么?什么颜色?(再拉1个白球)现在呢?(又拉出一个黄球)再看,(再拉出一个白球)再看看。那你们猜,下一个会是什么颜色的球?为什么?
生:黄球,因为一个白球后面就是一个黄球,这样有规律的排下去的。
师:哦,我们发现是有规律的,那你说说是什么规律呢?
生:是一个黄球一个白球、一个黄球一个白球排下去的。
师:说得非常好,他认为这串球是按照一个黄球一个白球这样的规律排列的,是“一个一个”。
(师拉出下一个黄球,并且一端固定,使球串平直展现在学生面前)
师:真的哦,是黄球。其实老师这份神秘的礼物就是一串球,(手指着球)而且是一个黄球一个白球、一个黄球一个白球依次排列着。
师:(指着球)像这样,一个隔着一个,我们称它为一一间隔”,这样的排列,我们就叫它为“一一间隔排列”。(板书:一一间隔排列)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
下面老师带大家一起到兔子乐园去看一看。
二、观察主题图,自主探究
(师创设故事情境,出示课本主题图)
师:在这个画面当中,有没有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呢?哪些物体是一一间隔排列的?你能够找出几组来?
(生汇报:手帕与夹子、兔子与蘑菇、木桩与篱笆)
师:这些一一间隔排列到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是否隐藏着什么规律?下面我们就四人小组合作,观察这几组一一间隔排列,完成你们手中的工作表。
(生汇报)谁来展示一下?
师:你们的发现是不是也一样?
我们继续看图:
师:每一组两端的物体相同吗?我们来看看,就以兔子与蘑菇这一组为例,是不是两端相同?最前面是(兔子),最后面也是(兔子),两端怎样?那其他两组呢?
(生答,师板书:两端相同)
师:既然排在两端的物体都相同,那我们干脆把它们统称为“两端物体”,(板书:两端物体)那么中间的另外一种物体,比如蘑菇我们把它们叫做什么呢?
生:中间物体。
师:好,那我们就统称他们为中间物体。(板书:中间物体)在这些排列中,两端物体的数量和中间物体的数量有什么关系呢?
生:两端物体个数比中间物体个数多1。
(板书:两端的物体个数-1=中间物体个数)
三、验证规律:
1、谈话:刚才这个规律我们是通过老师提供的信息总结出来的,到底这个规律是不是正确呢?大家想不想验证?
2、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小棒和圆片按照要求摆一摆,想一想,验证一下,开始吧。
3、汇报交流:谁来展示一下。(利用实物投影)
师:这里的两端物体是?中间物体是?它们有什么规律?和刚才的规律是否一样?
四、总结规律(课件出示)
老师也帮你们总结了一下,请看:
五、联系实际,应用规律:
1、列举规律:
师:其实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这样规律,瞧:(欣赏一组照片)师介绍卢沟桥,长城,高速公路。
像这样有规律的排列使物体看起来非常整齐,给人一种美的感觉。
2、应用规律:
(1)间隔问题:(课件出示刘翔跨栏图)
师:看!这是谁?刘翔在20__年雅典奥运会上夺得男子110米栏的冠军,成为中国人心中的骄傲。这是雅典奥运会比赛现场,瞧:
看完后适当评价:刘翔平时非常刻苦努力取得这样的成就,同学们你们也要像他一样努力学习,这样你们也会成功的。
其实在刘翔的运动场地上也有咱们今天研究的规律呢。
出示:110米跨栏,10个栏中间有多少个间隔?师评价
(3)锯木料问题:木工师傅锯木料,也有这样的规律,看:
引导学生用图表示出锯木料的过程,再结合所学的规律来分析。
3、规律拓展:认识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围成一圈,两种物体的数量相等。
指着“神秘礼物”已经拉出了一部分的球串(另一端仍然隐藏着)。
师:你们都知道今天老师带来的礼物黄球和白球是一一间隔排列,那这一串球中黄球多还是白球多?
(生猜测)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这是一一间隔排列,两端相同,两端物体多。
师:说得非常好,掌声送给她。
师:仔细看,我现在把它拿掉一个黄球,它还是一一间隔排列吗?
生:是。
师:那现在是黄球多还是白球多?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一样多。两端的物体不同的一一间隔排列,两种物体的数量相等。
师:(头尾相接围成一圈)那现在还是一一间隔排列吗?哦,是的,这是一一间隔排列,其实这是一种封闭式的一一间隔排列。那黄球多还是白球多?
生:一样多。
师:通过老师把它们围成一圈,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围成一圈,两种物体的数量相等。
4、规律运用:圆周问题
欣赏:西湖苏堤春晓图下面我们轻松一下,欣赏一些西湖美景。
找规律教案 篇9
学习内容:
五年级上册教科书第63~64页例1、例2和相应的“练一练”,练习十一第1~3题。
学习目标:
1.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学习重难点:
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1.复习
回想一下,过去我们学习过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2.预习
(1)王大伯用20根1米长的小棒围成一个长方形,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
(2)完成练习十一第6题。
3.质疑:
二、合作交流
1.教学例1。
(1)题目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需要我们做什么?
(2)用18根同样长的小棒能围成多少种不同的长方形?如果宽是1米,长是几米?宽是2米,长是几米?……
(3)你能用什么策略解决问题?
2.教学例2。
(1)题目问有多少种订法,能举例说说怎么订杂志算一种订法吗?
(2)“最少订阅1本,最多订阅3本”是什么意思?
(3)用什么策略解决这个问题?列举时,先考虑订阅几本的情况?接着又要怎样思考呢?
3.全班交流解惑,教师点拨引导。
(1)讨论例1
①你能把符合要求的长和宽一一列举出来吗?并找出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吗?
②联系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说说你有什么体会?小组交流。
③比较这些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你发现了什么?
(2)讨论例2
①把你的解题方法在小组内交流。
②你认为要得到全部答案,列举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提升
1.完成练一练
2.完成练习十一第1、2题
四、回顾反思
我的收获是:
我的疑问是:
五、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十一第3题。
2.布袋中有4个黄球,3个绿球,从中任意摸出2个球,可能会得到什么颜色的球?
找规律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学习按某一特征有规律地间隔排列规律排列。
2、在探索寻找活动中,选择不同的方法尝试有规律排序。
3、培养幼儿有初步的推理能力,发展幼儿创造力。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规律
2、各种颜色的木块、几何图形、贴绒图案若干。
3、操作卡片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自由探索。
1、以游戏:“寻宝”引入活动。
让幼儿寻找藏在“草地”上的卡片,打开卡片看看上面有些什么?
2、讨论卡片上不同的变化,说说它们的排列规律。
二、发现规律。
1、观察卡片上物体的排列,让幼儿感知物体排列的次序规律。
学习按颜色、几何图形、图案间隔排列的方法。
2、请幼儿补规律。找出卡片上物体的规律,想想接着应该排什么?
3、幼儿动手操作
把缺的补上去,将规律补完整,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补。
三、尝试自由排列。
1、介绍各组活动的内容和要求。
(1)按颜色排列。选择两种或三种颜色的木块进行间隔排列。
(2)按几何图形排列。选择两种或三种几何图形进行间隔排列。
(3)按图案排列。选择两种或三种图案进行间隔排列。
2、幼儿自选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地尝试进行有规律排列。
3、请幼儿介绍自己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找规律教案 篇11
复习目的
指导学生用画图连线的方法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要让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想到可以列乘法算式求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
复习过程:
一、归纳规律
1、搭配型规律:两种事物的个数相乘。(如帽子和衣服的搭配)
2、排列:
(1)爸爸、妈妈、我排列照相,有几种排法:2×3。
二、练一练
1、在4个方格里都涂色,现在有红、黄、紫、绿四种颜色,每次4种颜色都用,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涂色方法?
2、学校四年级五个班举行足球比赛,每两个队都要比赛一场,一共要赛多少场?
3、四二班选出5名优秀少先队员,大队辅导员给他们排成一排拍照,一共可以拍多少张不同排列次序的照片?
4、妈妈买来了三种花和三个空花盆,每一个花盆里栽一种花,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栽法?
5校运动会上,四年级有5人参加乒乓球单打比赛,每人都要和另外4人比赛一场,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6、四个同学在元旦互相赠送一张节日贺卡,一共要赠送多少张?如果四个同学每两人通一次电话互相问候,要通几次电话?
7、小芳与小军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一共有多少种出的可能?
8、小芳、小冬、小丽和小强四个同学排成一排合唱。
(1)如果小芳领唱,始终排在左边第一个,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2)如果不安排领唱,他们4个人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9、从甲地到乙地有3条路,从乙地到丙地有4条路。从甲地经乙地到丙地一共有几条路线可以走?
10、用8、5、2、0这四个数字能组成几个不同的四位数?
找规律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掌握乘数是十位数的乘法计算的规律。
2、能熟练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乘数是十位数的乘法计算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和同桌比一比,看看谁第一个到达终点。
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
二、基础练习
11x12+3630x23+8670x90-150
800-22x21(37+13)x2612x31-12
三、综合运算
1、看谁写得多。
x=400x=1200
x=400x=1200
x=400x=1200
2、南瓜每筐22元,萝卜每筐18元,买了10筐南瓜和20筐萝卜。(1)两种蔬菜各付多少钱?(2)一共应付多少钱?
要求学生独立解答,再交流算法。
第1小题中强调“各”字,就是“分别”的意思。
南瓜:22x10=220(元)萝卜:18x20=360(元)
第2小题解法多样化,让学生尝试列四则混合运算,
复习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2x10+18x20=580(元))
3、根据下面的价格来计算。
品名单价
篮球60元足球35元
排球40元羽毛球拍18元
书包30元
1)买20个足球,要付多少钱?
2)王老师要买35个书包,带上1000元够吗?
3)黎明带上200元,可以买哪些东西?
4、王师傅一天工作8小时,每小时能加共26个零件。
工作5天能加工多少各零件?(26x8x5)
四、课堂小结
找规律教案 篇13
学习内容:
五年级上册教科书第61~62页例2,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第2~4题。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提供的总数,计算出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2.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通过不同的途径采用不同的方法寻找不同的答案。
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认识到规律来源于生活,培养运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去揭示,更用应用于实际生活,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习重难点:
能根据提供的总数,计算出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并能正确处理有余数的情况。
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1.复习
上一节课,你在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已经学会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2.预习
(1)会议桌上按2盆菊花,1盆月季花的顺序摆放鲜花,一共要放24盆,这其中有( )盆菊花。
(2)△△△○□△△△○□△△△○□……,在前32个图形中,一共有( )个△。
3.质疑:
二、合作交流
1.教学例2。
(1)兔子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2)先求出什么?再求什么?也就是把每几只兔看作一组?18只兔可以分为几组?每组中有几只灰兔?几只白兔?
(3)你能用什么策略解决问题?
2.全班交流解惑,教师点拨引导。
(1)讨论例2
说出你是用什么策略解决问题以及解题步骤?
(2)比较各种解法,进行优化。
你认为用哪种方法比较好?
3.讨论“试一试”。
(1)第一步计算余下的“2”表示的是什么?
(2)如果一共40只兔子,你会计算出灰兔、白兔各有多少只吗?
(3)在小组中说出完整的解题过程。
三、巩固提升
1.完成练习十第2、4题
2.完成练习十第3题
除法计算时余下的2天是星期几?
四、回顾反思
我的收获是:
我的疑问是:
五、课后作业
1.完成练一练第1、2题。
2.XX年3月1日是星期一,你能求出三月份休息了多少天吗?上了多少天课吗?
找规律教案 篇14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88和89页,《找规律》的例1~例3及“做一做。”
二、教材及学情分析
《找规律》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是根据课程标准改革新增加的内容,也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新变化,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教学,旨在拓宽学生的视野,开阔学生的思路,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有重要意义。
本课时内容主要为直观图形的形状、颜色的变化规律,所借助的铺垫有:简单几何图形的认识、美术智能及生活经验。本课的学习能为将来“循环”的理解奠定基础,也能让孩子们体会到生活中有规律事物的美感和规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一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较为发达,对单层次规律的找寻较为容易,根据他们对单层次规律的过程探索,利用图形的形状、颜色的视觉刺激和形象来建立“多层观察找规律”的模型,解决含多层次规律的问题。
三、教学目标
1、 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 通过涂色、摆学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 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体会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
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掌握找规律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一组图形重复出现多次就是排列规律。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感知规律。
1、师:上课之前,先贴上老师为同学们准备的奖品智慧花吧。老师要把它奖给善于思考、积极发言、认真倾听和学习快乐的同学,你们有信心得到吗?(有)哇,盒子里有好多呀!
老师贴两朵花。什么颜色的?(红色、黄色。)
你猜老师接着会贴什么颜色的智慧花?(生猜师贴)你猜对了吗?
2、再猜、再贴;再猜、再贴。预设学生一定会越猜越准。追问学生原因。
3、师边与孩子一起说边在黑板上板书分组的虚线。红、黄,又是红、黄,还是红黄。
师揭示课题:像红黄这样的排列就是有规律的排列。板书:规律。(跟老师学读一遍)生活中像这样的事物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找规律。齐读:找规律。
(二)探究发现规律
第一次探究:找一找
(出示课件主题图)
1、师:一群小学生正在联欢呢。请你们仔细观察,画面上都有什么?
2、师:哪些地方排列是有规律的?又是按什么样的规律排列的?同桌两个小朋友为一组互相说一说,看谁发现得多。
3、汇报交流:谁愿意第一个来试试?
(生说到哪种事物便点击课件使之放大)
(1)我发现小花的排列是有规律的:一朵绿花,一朵红花;一朵绿花,一朵红花……
(2)我发现彩旗的排列是有规律的:一面红旗,一面黄旗;一面红旗,一面黄旗……
(3)我发现灯笼的排列是有规律的:一个紫灯笼,一个红灯笼,再一个紫灯笼一个红灯笼……;
(4)我发现小朋友的排列是有规律的:一个男同学、一个女同学……
师在学生汇报每条有规律的排列事物时,可有意识地提示孩子可让自己的表达简单些。在孩子们清楚地知道了规律的排列情况后,都追问孩子们接着往后排下一个应该是什么?
4、师:我们找出了彩旗、小花、灯笼、小朋友队伍它们排列的规律。像灯笼的一紫一红、小花的一绿一红、彩旗的一红一黄、小朋友的一男一女以及我们黑板上的一黄一蓝,我们都把它们叫做一组。(板书:一组。齐读)
当我们找图形排列的规律时,只要找到一组是什么,再看一看后面是不是按照一组一组重复地排列,(板书:重复。齐读)如果是,我们就说它是有规律的排列。
第二次探究:摆一摆
摆学具
师:小朋友找规律找的很不错,老师摆一个规律看谁能接着摆(摆例2第一个规律)。啊!你们真厉害,我再来一个(摆例2第二个规律)。
师:来,告诉小朋友,你是按照什么规律摆的?
师问:你们也是按照这个规律摆的吗?还有其它的发现吗?
引导学生说出规律,同时发现图形既可以从形状上找排列规律,还可以从颜色上找排列规律。
第三次探究:涂一涂
师:孩子们,还能用我们灵巧的小手涂出漂亮的颜色吗?小朋友们翻书89页看例3,独立完成涂色,教师注意订正。把学生涂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追问这样涂的原因,并表扬涂得漂亮的同学!
师:有些同学涂得真漂亮,看谁涂得又对又漂亮。(完成89页的“做一做”)
第四次探究:练一练
师:同学们,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谁找能找出生活的规律吗?(出示练习一)
师:你们还想不想再来一个呢!好的,来一个难点看谁能战胜。(出示例3)
(三)生活中的规律
师:同学们真厉害!我们一起去找一找生活中的规律吧!(出示练习)
师:其实,像这样有规律的东西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有规律的事物会给人一种美的感觉。除了老师说的这些,你还知道我们生活中的规律吗? 今天晚上“找一找”看看我们身边的还有哪些?下节课汇报自己找到的规律。看谁能找到生活的规律,成为小小发现家。
(四)活动总结。
师:是呀,其实,像这样有规律的东西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有规律的事物会给人一种美的感觉。我们生活中的规律无处不在,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丰富多彩。希望大家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多观察周围的事物,小朋友回家再去找找我们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规律,只要小朋友多观察,多动脑筋,也一定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规律来丰富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