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语文教案设计 > 第一册致橡树(精选2篇)

第一册致橡树(精选2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一册致橡树(精选2篇)

第一册致橡树 篇1

  师:诗歌语言具有凝炼、形象、跳跃性的特点,所以同学们在赏析诗歌时需要大声朗读,细细咀嚼,反复品味,理清诗歌结构,明确诗人思路,体味诗人感情。《致橡树》(板书)是一首爱情诗,诗人通过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表达了一种新型的爱情观。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诗歌,初步把握诗人的思路和感情。学生朗读诗歌,教师巡视作朗读指导。(5分钟)

  师:大家在朗读诗歌时会发现诗中有两个人称代词,是哪两个,他们在诗中具体指什么?

  生:一个人称代词是“你”,另一个是“我”。

  师:他们分别指什么?

  生:“你”指“橡树”,“我”指“木棉”。

  师:回答很正确。(板书)

  师:大家已读过原诗,诗人的思路是怎样的?

  生甲:诗人说自己愿作对方旁的一株木棉,她希望自己与对方互相联系紧密相依。

  生乙:诗人先否定传统的爱情观,再抒发自己理想的爱情观。

  师:你能具体指明诗歌中哪一部分是否定传统爱情观,哪一部分是抒发自己理想的爱情观吗?

  生乙:诗歌开篇到“不,这些都还不够”是对传统爱情观的否定,从“我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到诗结尾是对爱情理想的倾诉。

  师:(生乙)说得很正确,请同学们记下来。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鉴赏第一部分。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思考在这一部分中诗人用了哪些意象。

  师:诗中有几种意象?

  生:有六种: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

  师:这六种意象各有何特点?

  生:凌霄花:借高枝炫耀自己。

  鸟儿:为对方营造的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

  师:这两种意象有何共同特点?

  生:他们都是单纯地依赖橡树,自己并无真正的自立本领。

  师:对,诗人在这里借这两种意象指攀附他人的爱情观。

  师:请同学们继续分析以下意象。

  生:泉源: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师:这两个意象有何共同特点?

  生:他们都是不计代价地给予。

  师:说得很好。他们都充当对方慰藉的对象,为衬托对方而存在。作者在这里借这两个意象指牺牲自己、降低自身价格、一味奉献的爱情观。最后,我们来看一下日光和春雨。诗人在这里没有直接写出日光和春雨的特点,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鉴赏加以想象,仿照关于泉源、险峰的诗句,将“甚至日光,甚至春雨”改写成四句诗。(教师出示练习)

  甚至也不止像日光

  甚至也不止像春雨

  (学生用2分钟时间改写诗句,教师巡视指导)师:请同座同学间交流改写的诗句。

  生交流互评(2分钟)

  师:这一部分中诗人以六个比喻句直接列出六个否定的意象,激昂强烈的感情如大江之水一泻千里,不可阻挡,仿佛吐尽千百年来积压在女性心中愤恨不平的块垒,是反抗,是挣脱,是战斗,诗人以一个勇敢的斗士的面貌出现,这部分的旋律是昂扬、奋发、向上的,同学们在朗读时要读得刚劲有力,慷慨激昂。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品读。(3分钟)

  师:请两个同学给全班作一次朗诵表演。(一男生一女生朗诵诗歌)

  师:读得很好。在前一部分,诗人用昂扬的激情对传统的爱情观作了否定,那么诗人到底向往什么样的爱情呢?请同学们齐读第二部分。生读第二部分师:诗人在这一部分中用了象征的手法。象征是诗歌的重要形式和特点。本诗运用象征手法,不是从整体上孕含象征意义,而是在具体的形象上直接表达象征意义,请同学们在诗中找出描写橡树和木棉的诗句,分析木棉和橡树的形象,并指出其象征意义。生读描写橡树的诗句。

  师:这几句诗描述了橡树的什么形象?

  生:坚毅、刚强、敏锐、有力。(板书)

  师:它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生:象征男性的阳刚之气。

  师:对,象征着男性阳刚之美。(板书)

  师:那么描写木棉的诗句呢?生读描写木棉的诗句。

  师:通过这几句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木棉的什么形象?生:美丽、热烈、真挚、柔韧。(板书)

  师:它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生:象征女性的阴柔之美。(板书)

  师:说得很好。

  师:诗人在诗中倾诉了怎样的爱情向往?请分别找出相对应的诗句。

  生:相互依存,紧密结合(对应诗句: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板书)

  生:双方默契,互相尊重(对应诗句: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板书)

  生:同甘共苦 独立相依(对应诗句: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板书)

  师:这几句诗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生: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使诗句整齐,节奏明快。

  师:对,用对偶句,既有端庄整饬的古典美,又表现出灵动奔放的现代风格。

  师:诗人抒发的是一种新时代的爱情理想,但伟大的爱情不仅只爱对方,更要爱对方的事业,爱对方生活的土地,这才是爱情的升华,才是爱情的最高境界。请同学们带着上述感情品读诗歌的最后几句。(学生读诗)。

  师:这一部分中诗人的感情抒发是平缓的,从前一部分的激昂中跌落下来,诗人以女性的温柔,真挚细腻,缠绵悱恻地抒发自己内心的梦想,像小溪流水潺潺,如木棉在清风中摇曳。请大家仔细品读,体味。(2分钟)

  师:请全班同学集体朗诵。男生读第一部分,注意读出你们坚毅、刚强的阳刚之美,女生读第二部分,注意读出你们温柔、真挚的阴柔之美。

  师: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教师读诗题及作者男生读第一部分,女生读第二部分师:读得很好。(下课)

第一册致橡树 篇2

  致橡树

  一、教学目标 :

  1、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对诗歌内容的把握。

  2、通过分析意象,强化对作者爱情观的理解。

  二、教学步骤 :

  1、导入  :

  本单元是诗歌单元,一路走来,我们领略了伟人毛泽东的万丈豪情,体味了诗人穆旦的赤子情怀,而此刻,我们将与一株美丽的木棉相逢,倾听一位不平凡的女性发出的爱情宣言《致橡树》。

  2、作者介绍: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生,福建省福州市人。当代朦胧派诗歌的代表人物,写有许多著名的朦胧诗,如《四月的黄昏》《这也是一切》《呵,母亲》《思念》《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双桅船》《也许》等。其中《双桅船》获中国作协第一届全国新诗二等奖,《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获1979――1980全国青年优秀诗歌奖。

  3、朦胧诗:产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内容含蓄隽永,形式虚实相生,它往往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创造一种朦胧的艺术形象或意境,从而诱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人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代表诗人还有顾城、北岛等。

  4、分析课文:

  (1)   这位朦胧派代表诗人的爱情宣言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屏神静听那来自心灵深处的真实表白。(先听录音,再订正读音,再请同学们齐读。)

  (2)作者否定了哪几种爱情观?为什么?

  让我们先听听美丽的木棉树的回答吧!她说:爱情不应该是这样的。

  ①老师范读。

  ②分析:

  A、首先,攀援的凌霄花。

  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炫耀自己),为了追求高贵的地位,不顾一切地向上爬,完全置自身的人格尊严于不顾,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爱情?这是一种“极力攀附”的爱情。木棉对这种爱情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坚决予以否定。课文中有三个字:“绝不像”!其中哪一个字可以体会到作者决心之大?

  B、其次,痴情的鸟儿。

  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的鸟儿,木棉树又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呢?

  课文中也有三个字,“绝不学”!因为这种鸟儿是单方痴恋,只知为对方歌唱,却忘了用自己的歌喉为自己歌唱。她意识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不知道在爱对方的同时“我是我自己的”,只知依附在橡树的阴影之中,却不愿飞出橡树的庇护,不愿飞向属于自己的自由天空。所以,这是一种“只知痴恋”的爱情。

  C、接下来,诗人又分别列举了“泉源、险峰、日光、春雨”。这些事物在其他文学作品中大多属于被赞美对象,那么在本诗中木棉对它们的态度呢?

  同学们回答:“也不止不,这些都还不够!”

  虽然不象前两种全盘否定,但也表示了自己的遗憾。因为它们为了橡树的蓬勃生长,无怨无悔地奉献、给与,却忘了给自己一个独立的世界、创造自身价值的机会,这种自我牺牲固然可嘉,却也难免令人遗憾。所以,这是一种“一味奉献”的爱情。

  扩展:作者在写到“日光”“春雨”这两个意象时,不像前面是完整的句子。如果让你补充完整,这两个句子应该怎么写呢?

  :甚至也不止像日光,照亮你的前程,温暖你的心灵;甚至也不止像春雨,播撒爱的甘霖,滋润你的心田。

  D、小结:以上种种都是“世俗的爱情”,作者是持不赞同的态度的。在作者看来,爱情不是一方的攀附,也不是单方的痴恋,即使由衷的奉献,也是不够的。那么作者向往的真正的爱情是什么样的呢?木棉是如何回答的呢?

  (3)作者肯定的爱情观。她说:爱情应该是这样的。

  ①请全班女同学齐读至结尾。

  ②分析:

  A、首先,作者强调的是爱情的基础。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这两句指出了只有以独立的人格、高贵的尊严为前提,才可以论及“爱情”,也即强调了爱情的基础应是“独立、平等”。

  B、“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这几句强调了爱的双方应紧密结合、相亲相爱、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相互依存

  C、作为爱的双方,又应该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呢?

  男生齐读: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作者在此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理想中的男子汉比作刀、剑、戟,枝干像铜、像铁,得出理想中的男子汉形象应是伟岸挺拔、坚强有力的。

  D、那么,女性又应以怎样的姿态出现呢?

  女生齐读: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作者认为女性应有“红硕的花朵”,形容女性外表的健康美,完美的女性形象应该是青春秀美的,充满生机的。有了美丽的外表,还必须拥有丰富的内涵。

  后面两句:“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作者在这里为什么选用了这两个比喻?

  中国漫漫的历史长河,展现女性的大多是一幕幕悲剧。她们中的一部分意识到了社会强加给自己的不公正待遇,她们试图改变不公正命运带给自己的屈辱,但是常常以悲惨的结局告终( )。她们中的另一部分人丧失了做“人”的权利,只能像附属品从属于男性社会,而她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无疑又加深了她们自身的悲剧色彩( )。女诗人作为新时代觉醒了的女性,她为此感到难过、沉重,因而发出沉重的叹息。由此可知,作者认为女性,尤其是觉醒了的女性,除了外在美之外,还应该具有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这也正是女性的内在美成熟之美的体现。而“英勇的火炬”则突出女性更需具备像男子汉一样的勇敢、顽强的品质和热情友爱的态度,能给别人带来力量、光明和温暖。所有这些加起来,构成了理想中完美的女性形象。

  E、那么,真正的爱情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

  “我们分担……却又终身相依。”

  作者认为真正相爱的两个人,应该能够分担各种不幸和痛苦,要风雨同舟,患难与共。

  F、最后,诗人大声表白: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男女生齐读最后几句。

  (4)橡树、木棉分别象征什么?(全班齐读)

  橡树:男性的阳刚气概。伟岸挺拔、刚强不屈、锋芒锐利。

  木棉:女性的柔韧气质。健康活泼、深沉博大、坚韧不屈。

  (5)总结全文:诗人按照先破后立的艺术构思,在诗的开头首先否定了种种世俗的爱情;接着在强调独立平等的基础上,提出了理想的爱情。着两种爱情观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强调了爱的基础独立、平等。

  女性的独立宣言:本诗写于1977年,当时正好是在“文革”后对“文革”中人性扭曲、等级明显的社会现象的反思,女诗人回想几千年来中国妇女总处在男尊女卑的生存状态下,以饱含情感的笔触,用内心独白的方式向世人宣告女性是独立的,与男性是平等的,应该与男性公民一起创造美好的生活,所以本诗可以理解为女性的独立宣言。

  (7)作业 :既然木棉向橡树表达了自己的心声,那么,橡树听了这些,会有何感想呢?假如你是那棵橡树,你又会向木棉说些什么?

  请以《致木棉》为题,写一首诗或一篇文章。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第一册致橡树(精选2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