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语文教案设计 > 胡同文化(精选16篇)

胡同文化(精选16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胡同文化(精选16篇)

胡同文化 篇1

  1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利用词典,掌握“胡同、凭吊、安土重迁、街坊、里道、西风残照、衰草离披”等词语。

  2.了解的特点,掌握作者的行文脉络。

  3.学习作者用平实朴素的语言叙事抒情的手法。

  能力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

  2.习得在既定主题下对材料进行适度收放的散文写作技巧。

  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一种全新思维方式,即善于透过现象看到事物隐含的文化现象。

  2.读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那种怀旧与超脱。

  ●教学重点

  1.总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用简要的语言从不同方面加以概括。

  2.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1.通过对具体的词语的品味,体会作者对北京的感情。

  2.通过对北京的理解,初步体会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教学方法

  1.朗读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指导学生通过默读、齐读,重点段落反复读,整体感知课文,领会文章主旨。

  2.讨论法。本文为自读课文,应依据课文行文脉络、思想内容设置耐人寻味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师生达成共识。

  ●教具准备

  北京胡同的相关照片、图片、投影仪、录音机、胶片、磁带、多媒体CAI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预习提纲

  1.通读全文,利用词典排除字词障碍。

  2.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行文脉络,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3.对重点文段感悟、理解,力求把握文章主旨所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要点]

  首先简要介绍作者及其作品风格,之后以资料的形式让学生对“胡同”“文化”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理解,最后以自读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概括要点,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写作意图。

  [教学过程 ]

  一、导语 设计

  1.同学们,说起胡同,我们并不陌生,有的甚至熟视无睹了,不论是农村还是城镇,往来于胡同之中的感觉是有的。但对于胡同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却不大注意。北京的胡同独具特色,一般人习以为常,有一位作家却能以独到的眼光,深厚的文化底蕴,审视北京的胡同,发掘出了北京胡同的文化意蕴,认为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作家汪曾祺。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一文。

  2.(放录音,请同学们随着歌声走进悠悠的胡同)

  不唱那辉煌的故宫,

  也不唱那雄伟的长城,

  单唱这北京城里的小胡同啊,

  有名的胡同三千六,

  无名的胡同数不清,

  横胡同竖胡同,

  半截胡同斜胡同,

  就像那棋盘布在北京啊,

  砖塔胡同年代最久,

  交民巷它是最长可分西东,

  七拐八拐是九道弯哪,

  钱市胡同两人相遇,

  您哪,要侧身行……

  提问:听了这首歌,同学们有何感受?

  学生甲:这首歌使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

  学生乙:从这首歌中,可以感受到北京市民对胡同的热爱和眷恋。

  同学们的感受非常真切。歌声里唱出的是北京往昔的岁月。如今的北京城日新月异,大多数北京市民已走出狭窄的胡同、拥挤的四合院,住进了高楼大厦。现存的胡同在逐渐消失着,没落着。在北京胡同里住了四十多年的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对此深有感触。今天,我们就学习他写的一文。

  二、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职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使之对社会、对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对市井民居的熟悉,经他的描述,那一方水土中具有鲜明特色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难以忘怀。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三、概说

  汪先生的是篇序文,原文有小标题“摄影艺术集序”。虽是篇书序,可又不同于一般的评点或介绍类书序,实质上是一篇匠心独运,充分显示作者个性风格的小品文。

  作者在文中将普普通通的胡同,从来源到起名分类和其中凝聚浸透着的独有的自然融合起来,使我们对北京和那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北京人的文化心态有了生动、深刻的了解,文中也流露出作者对怀旧伤感的思绪。

  四、有关“胡同”“文化”的概念

  多媒体显示:

  1.胡同“或写作、通。巷称胡同,始自元大都,历明、清,民国,以至今日,构成了北京的一大地方特色。”

  杨慎《丹铅总录》:“南方日弄,北方日,弄之反切为也。(《北京传统文化便览》)

  2.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英・泰勒《原始文化》)

  3.“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辞海》)

  五、自读课文,通过启发、讨论,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概括要点,体味语言

  1.播放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如下问题:

  (1)进一步掌握生字词(包括字形、词义)。

  (2)把每一自然段的要点标记或概括出来。

  (3)本文的行文思路如何?

  (4)北京胡同的特点有哪些?

  录音播放完毕,出示投影

  ①仔细辨认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何取所意                  衰草离披                     天翻地覆                     深恶痛绝

  B.不约而同                  街坊里道                     奉公守法                     供人凭吊

  C.伥望低徊                  独门独院                     天坛城根                     记忆犹新

  D.厉厉在目                  半途而废                     莫衷一是                     通霄达旦

  ②根据语意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成语。

  A.用冷静或冷淡的态度从旁观看。                                                                   (   )

  B.声名在中外传播得很远。                                                                              (   )

  C.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肯轻易迁移。                                                            (   )

  D.没经商量而彼此一致。                                                                                 (   )

  参考答案:

  ①B(A项“何取所意”中的“意”应为“义”,C项“伥望低徊”中的“伥”应为“怅”,D项“厉厉在目”中的“厉”应为“历”,“通霄达旦”中的“霄”应为“宵”)

  ②A冷眼旁观B驰名中外C安土重迁D不约而同

  提问:本文共15个自然段,每段要点分别是什么?

  明确:第①自然段写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第②自然段写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第③自然段写北京胡同很多,“有名胡同三千六,没名胡同数不清”。第④自然段写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第⑤自然段写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第⑥自然段写是一种封闭的文化。第⑦自然段写北京人很讲究“处街坊”,觉得“远亲不如近邻”。第⑧自然段写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第⑨自然段写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第⑩~自然段写北京的精义是“忍”,要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第~自然段写北京胡同在衰败、没落,是无可奈何的事。第自然段则以“再见吧,胡同”收尾。

  (学生再次浏览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提问:本文可分几部分?作者依次写了北京胡同的什么?

  明确:本文可分三部分。①~③自然段从建筑学的角度写北京胡同;④~自然段谈;最后三段则写北京胡同的衰败、没落。

  提问:北京的胡同有何特点?

  多媒体显示:有关北京胡同的图片

  明确:(提示学生用找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的方法概括)北京胡同的特点:其一,正南正北,正东正西,使得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其二,取名有各种来源,计数、物件、行业、人物、形状,但都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其三,宽窄不同可反映出住户的阶层不同;其四,是贯通大街的网络,百姓因此生活方便。

  板书:

  胡 同

  ↓

  方正 取名 宽窄 网络

  2.四人一组研读课文二、三部分,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1)的特点是什么?

  (2)作者是如何从“胡同”里发现“文化”意蕴的?

  (3)作者对的描写中,包含了什么感情?

  (教师深入其中,点拨,指导,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师生达成共识)

  明确:(1)的特点:其一,封闭。住在胡同里的居士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有的甚至一住几辈子,也舍不得“挪窝”。其二,满足。北京人对生活的要求不高,有窝头、白菜就行了。其三,袖手。就是不爱管闲事,虽爱瞧热闹,但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其四,忍安。这也是的精义,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用北京方言说就是“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

  板书:

  文 化

  ↓

  封闭 满足 袖手 忍安

  (2)作者是如何从“胡同”里发现“文化”意蕴的呢?先通过介绍评论北京的胡同来剖析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从而揭示的丰富内涵。共15个自然段,文章开始从方正的胡同写起,写了胡同名称的来源,胡同的宽窄,胡同的作用,并由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谈到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说明了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接着引用、举例将其具体化:是一种封闭文化,居民们似乎都承袭了祖宗安土重迁传统,蜗舍再破也不舍得“挪窝儿”;北京人的理想住家是独门独院,但也讲究处街坊,婚丧嫁娶随份子,但“休管他人瓦上霜”却也浸透着的特点;由于北京市民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易满足;北京人爱瞧热闹,但不爱管闲事;并用事例说明其文化精义是“忍”,即所谓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3)作者对的描写,饱含了他对北京胡同、对胡同中的市民生活的了解、同情、理解。作者一生对传统文化怀有深情,他虽然钟情自己家乡的地域文化,但他大半辈子都在北京度过,宽宽窄窄,大大小小如同网络般的胡同,深深地打动作者的心。市民们的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安分守己也深深印刻在作者心上。作者对此虽曾有所推崇,但对这种封闭性的小市民文化,还是怀着一份清醒,作者对正在消失的胡同和,既给予了理解,又表达了无奈,他知道这是下层平民的文化,旧时代的文化,跟不上时代步伐的文化,毫无生气的文化;无力抗争的文化,正在日趋消失、衰败没落的文化,作者的情感是复杂的:有同情,有理解,有伤感,有批评。

  (学生齐读第~自然段,对上述概括加深理解)

  提问:第自然段写了北京民居房屋残破,地基柱下沉,拴马桩、上马石已失原形,井眼、石头棋盘供人凭吊,意在说明什么?“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毫无生气”的隐含义是什么?

  明确:意在说明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隐含义是北京的胡同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而消失。

  提问:作者谈到看了照片后人们会产生“怀旧感情”和“伤感”,可又说“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如何理解?

胡同文化 篇2

  【教学目的】

  1. 概括的内涵。

  2. 品味语言。

  3. 体会作者对北京流露的感情。

  【教学难点 】

  品味语言。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设计理由】

  概括要点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本文可利用各段中的关键语句概括段落的要点 。

  本文主题思想的比较含蓄 , 只有通过认真品味语言,才能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最终把握作品写作意图。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 、新课导入  :《胡同之没》摄影集中只有一个没有表情的老年人孤零零地站在胡同的破房子前回头怅望的那张照片和前面是写着“拆”字的胡同旧房子、后面是高楼的照片。(用投影仪放映)

  二、  粗读课文, 整体把握。

  思考题:(1)本文是为摄影集《胡同之没》序言,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写胡同还是?根据是什么?(明确:是写。因为第1――4段写北京及胡同特点,而第5段引出的定义后,第6――12段全是写的特点。)

  (2) 的含义是什么?(明确:“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的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具有阶级性、地域性、民族性。是指胡同这种生活方式带来的心态、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

  (3) 找出文中表明作者对胡同和发展趋势作判断的句子。(明确: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总有一天会消失的。)

  三、细读课文。分析、讨论段落大意 , 概括要点 :

  概括方法:分析段落时应该有全文意识 , 不能只孤立地看一段。首先要对一段的思想要旨进行提炼 ,然后在段落中找出关键句子,或对有关话语化繁为简,进行概括。

  第一段的关键句是“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

  这段从说北京城的特点引出“胡同”。

  第二段关键一句是“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因为下面的全部举例,都是说明胡同得名的缘由的,例子很多,足见胡同取名的来源之广。

  第三段写了胡同的宽窄、多少,。这两段的目的是说明胡同的数量之大。

  第四段写胡同的环境特点――安安静静。这三段是写胡同的特点。

  (思考题:为什么先写北京城和胡同的特点? 明确:写北京城特点引出胡同,而胡同的特点和环境又是形成的原因。)

  以上四段说明了形成的原因。

  第五段的关键句是“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

  呼应第一段“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这两句,既点明了本文将要叙说的主要内容是,即“北京的市民文化”,也就是“北京人的生活”“北京人的思想”,又点明了的含义,还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这段是文章的过渡段。

  第六段的主要意思不是第一句“是一种封闭的文化”,而在第二句“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因为本段下面的材料都是写北京人不愿“挪窝儿”的。所以,这段是写的第一个特点――安土重迁。    

  第七段写北京人追求住家要“独门独院”,其本质也是自我封闭,他们宁愿把自己关在比胡同更小的盒子似的的四合院里“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随”一点“分子”也只是为了“合礼数”,是那么的封闭而自私,这是的第二个特点。

  第八段从物质生活方面写的特点――易于满足、知足常乐。

  第九段写在政治方面置身事外的态度,他们身为“民主运动策源地”的“民”,却对民主运动漠然,视作“与己无关”。置身事外、不管闲事是的第四个特点。

  第十到第十二段写第五个特点―― 处世态度是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在这三段中,作者选取三个典型材料来表现“忍”。第一二个材料是文学作品中的描写,着重写安分守己。第三个材料是写作者亲身的经历,着重写逆来顺受。    

  最后三段(第十三至十五段):

  第十三段描写胡同的衰败、没落。

  第十四段指出胡同和的发展趋向。有着悠久历史的胡同即将消失,体现北京市民心态的也应该抛弃。胡同的衰落,带给了人们怅惘和忧伤。但是,作者以智慧的头脑和敏锐的眼光看到了胡同已经走完了它的生命历程, 向告别也就成了时代的要求。

  第十五段含蓄地总结全文。

  板书:

  北京城的特点

  北京胡同之多及环境特点      

  形成的原因

  的含义 --北京人的思想

  安土重迁  

  封闭自私

  的特点       知足常乐

  置身事外

  安分守己

  逆来顺受

  胡同已经衰败没落  

  应该告别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

  一、 精读课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的感情。

  大家知道,句子的意义有时很含蓄,在字面意义中还蕴含着某些深层的意义,一般称为句内意义。句内意义主要是通过一定的语境来表现的,因此必须在理解字面意义的基础上,结合语境弄清它所表达的真正意义。句内意义有时需要结合上下文作出判断。  

  “别烦躁,别起急,睡不着,眯着”这句话就要结合上文的贬义词“冷眼旁观、置身事外”和下文“这话实在太精彩了”“北京人,真有你的!”这两句反语,体味其讽刺意味,表面上作者对这种逆来顺受现象是局外人的调侃,其实作者对这种“安分守己”达到丧失正义感程度还有强烈的不满、气愤和批评。

  “虾米皮熬白菜,嘿”表层意义是描写了北京人吃虾米皮熬白菜时那种极易满足的表情,说明北京人易于满足,对生活要求不高。但深层含义则“需要通过一定的语用联想来理解”我们知道,作者写本文是1993年6月,改革开放已经十多年了,满足于这样的生活水平显然是太落后了,这样才能体会到作者对北京人这种现象的讽刺意味。这里的言外之意是,今天这种易于满足知足常乐的思想在现在这样的形势下已经不适合时代了,应该丢掉了。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这里,作者为什么要尽情渲染胡同衰败、没落的凄惨景象呢?联系上文“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经残破,有的地基柱基已经下沉”的客观叙述,联想《胡同之末》中那几张只有没有流露丝毫的喜悦的老年人孤零零地站在旧胡同的破房子前回头怅望的照片和前面是破旧的胡同房子后面是崭新的高楼的照片,再想一想为什么要用“毫无生气”这样一个贬义词,就可以明白作者这样描写的目的是,在向人们暗示,目前,北京古老破旧的大杂院正被现代化的楼房所取代,旧胡同已经失去它存在的基础。满目凄凉、毫无生气的胡同,还留恋什么呢?

  “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这一段,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一个“他们”,表明作者是站在局外人的角度说,下面又为什么特地引用老北京的日常口语“挪窝儿”“破家值万贯”?如果联想《胡同之末》里前面是写着“拆”字的破房子,后面是高楼那些照片,就很容易明白这样写的目的是引用他们自己讲的口头语来调侃,含蓄地讽刺那些“安土重迁”不愿意搬家的人。

  再看“四合院是一个盒子”一段。这段中用了十三个引号,前十二个引号都是为了标明这些全是老北京的常用口头语言,让人们从这些口语中看到,老北京讲究的“处街坊”是除了会棋友“杀”一盘,到“大酒缸”喝两个和“会鸟”外,就仅仅只“随”一点“份子”而已,而且这里,又特意把“随分子”一词拆开?为的是说明连这也不是心甘情愿,是出于“礼数”不得已而为之。透过语言文字看出相关联的生活现象。可见,胡同里的老北京,交往也不是主动的而是被“礼数”所迫,是多么的封闭自私,是多么的自顾自。所以,在这段的最末用“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这个现代谁都不以为然的、过时了的格言,显然是公开讽刺老北京们了。

  二 提供下面材料,体会作者对胡同和的感情:

  “我是写过一些谈风俗,记食物,写草木虫鱼的文章,说是“悠闲”,并不冤枉。但我也写过一些并不悠闲的作品……

  “我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不动感情的人。我不喜欢那种口不臧否人物。绝不议论朝政,无爱无憎,无是无非,胆小怕事,除了猪肉白菜的价钱什么也不关心的离退休干部,这种人有的是。

  “中国人有一种哲学,叫做“忍”。我小时候听过“百忍堂”张家的故事,就非常讨厌。现在一些名胜古迹卖碑帖的文物商店卖的书法拓本最多的一是郑板桥的“难得糊涂”,二是一个大字“忍”。这是一种非常庸俗的人生哲学。

  “周作人很欣赏杜牧的一句诗“忍过事则喜”,我以为这不像杜牧说的话。杜牧是凡事都忍么?请看《阿房宫赋》:“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汪曾祺全集・六》116页)

  读“看看这写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1.作者对胡同的感情:与普通北京人一样――有怀旧、伤感,对它的消失――无可奈何。

  读“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总有一天会消失的。”这是文章的主旨句,因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的认识和判断。

  2.对的感情:调侃、嘲讽、不满、气愤、批评,主张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抛弃。

  3.思考:作者在文中对“安土重迁、封闭自私、知足常乐”和“置身事外、逆来顺受”的叙述和描写过程中在语言和态度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前者是调侃嘲讽,因为作者虽是江苏高邮人,但已经在北京生活了大半辈子了,算得上是半个老北京了,对长期相处的老北京们的心情是理解的。而且,诸如随遇而安、安土重迁、知足常乐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等思想心态和观念,在过去,向来是提倡的传统,至于封闭自私也是人之常情,逆来顺受大加挞伐,如果用严厉的语言批判,还可能会令有些人一时接受不了而产生反感呢。所以多引用北京人的日常口语和使用引号来调侃。那为什么又含嘲讽意味呢?因为,现在,北京高楼起来了,有些人还留恋着“残破”的旧房子舍不得走,商品经济大潮下,有些人还不愿意下海挣大钱,不敢或不愿讲究享受。这岂不太跟不上时代了?易于满足的思想应该丢掉了,知足常乐的观念也不合当今的时代了。人与人相处,也应该多一点互相关心,社会发展了,信息时代了,也应该多关心一点国家、世界的大事了。后者是气愤、批评。用贬义词和反语来讽刺。

  三、归纳中心思想:

  北京胡同、 四合院居住方式形成的以“安土重迁、封闭自私、知足常乐、置身事外、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为表现,以“忍”为精义的 , 曾长期支配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 , 现在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及胡同的消失而告别。

  四、探讨作者的写作意图::(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展开争论后再明确)

  联系本文是作者为《胡同之没》写的序言,作者对胡同和的复杂感情,作者是委婉的劝告老北京们在留恋怀念即将消失的胡同中告别放弃那些过时的旧思想旧观念。

  板书

  品味语言       结合上下文

  注意感情色彩

  联系写作背景

  通过语用联想

  注意标点符号

  流露感情:  对胡同的消失―― 怀旧、伤感

  对  ―― 调侃、嘲讽、

  不满  气愤、

  写作意图:  劝告老北京 告别

胡同文化 篇3

  冰山来客

  一、导入  

  同学们刚才欣赏的一首歌曲叫<前门情思大碗茶>,这首原汁原味的京曲,将我们带进了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都北京。

  一提到北京,同学们会想到什么呢?

  想到故宫、长城、颐和园┅┅

  想到1949年,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2008年奥运会可能在北京举行,我们一定要多得金牌。

  想到北京的胡同、四合院看看。

  同学可能没有想到北京的胡同、四合院,胡同、四合院就是老北京的象征,说不定它与北京的文化、乃至中国的文化还有关系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去看一看。

  二、板书课题。

  三、先让我们来看一看北京的胡同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学生看图片、老师介绍。

  四、再让我们来欣赏课文,请同学们看课文第第5一12节,思考问题:北京胡同文化什么样的内涵?(用原文的话回答)。

  “北京胡同文化是封闭的文化”

  “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物质的要求不高”

  “北京人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已,逆来顺受。”

  北京市民有忍的精神,怕事,有什么不顺心的,忍一忍也就算了。

  安土重迁

  住四合院(盒子)

  封闭 易于满足 忍

  不爱管闲事

  逆来顺受,安分守己

  居住方式上的安土重迁和独门独院,饮食条件上的易于满足,处世方式上的明哲保身;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忍”的具体内容即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五、这就是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到这里我们又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称北京文化为胡同文化,而不说是香山红叶文化?让我们还是从课本中寻找答案,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第1-4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北京的胡同有什么特点?

  1、正南正北正东正西的胡同将四方四正的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的方块;

  2、胡同的取名、宽窄和数量与市民生活关系密切,并深刻地影响着市民的生活与思想;

  3、胡同接近闹市又远离闹市,与闭合的四合院是一体的。

  #特点

  方正

  取名(计数、物御、人物、行业、形状、其它)

  数量 “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

  网络(方便、安静)

  胡同的总特点是“方正”,这种方正影响了北京市民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市民的思想,并形成了封闭的胡同文化。

  六、北京胡同文化建筑特点与文化特点有何关系?

  北京胡同的建筑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文化特点。由于胡同的安静闭塞,使胡同里的人们很少与外界接触,不了解外界的信息,不能接受一些新的思想,形成了他们封闭守旧,安于现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过安逸日”的小农意识;而胡同的方正特点又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到其思想意识,封建正统思想较为严重,不思反抗,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甘做顺民。

  这种特点也就塑造了以“忍”和封闭为特征的北京市民文化。因此,北京市民文化又被冠名为“胡同文化。”

  七、如何评价北京胡同文化

  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态度

  补充材料

  ①北京人的生活习惯:

  北京人的生活习惯接近农民。爱吃硬面饽饽,水饺,荞麦饼,冰糖葫芦,爱喝大碗茶,二锅头,爱过端午节、重阳节、春节,爱玩的是养鱼养鸟养蛐蛐,逮蜻蜓,粘知了,放风筝。这些都与某些城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如吃奶油蛋糕三明治,喝咖啡威士忌,过圣诞节、情人节,玩高尔夫球等形成了鲜明对比。

  ②北京人的“礼数”

  北京人特别讲“礼数”,这是一种文化教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对外地人的态度。老北京人不歧视外地人。向老北京人问路,得到的几乎都是清楚、详尽、和气而又有人情味的回答。而上海人特别歧视外地人,特别歧视穿衣不体面的外地人。

  B、人情方面。北京人顾人情面子,人缘好,如课文所说。

  C、生活方式上。北京人生活简朴,但决不会因为穷而失了身份,丢了体面。即便不过是一碗老豆腐,二两烧酒,也会慢喝细品,那情态,那气度,那派头,简直像面对一桌满汉全席。

  这体现了北京人悠然自得、清淡典雅的生活作风。

  ③北京人的安分守己。

  北京人的安分守己,逆来顺受是由其特殊的历史政治环境造成的。京都之中,帝辇之下,人们看得最多的是城头变幻大王旗,看得最透的是仕途险恶,天威难测,官运无常。今儿个,新科状元金榜题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明儿个,菜市场人头落地,大观园底儿朝天。这风云变幻,世事沧桑,使北京人学会了忍耐,也学会了世故通达。做为专制制度下的小民他们太微不足道了,强大的皇权要消灭他们,比碾死只蚂蚁还容易,所以他们学会了忍耐,学会了明哲保身,学会了得过且过。

  八、

  、胡同为什么会衰落

  用课文上的一句话来表达:商品大潮的冲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作者对胡同的衰落持什么态度

  作者和那些老北京人一样的心情:留恋,伤感,无奈

  但作者是达观的,他以一种豁达的胸襟面对胡同的衰落,以积极乐观超然的态度迎接新文化的到来。

  6 作者在文中对胡同文化流露出一种复杂的感情,这种感情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作者对胡同文化在否定的同时又有几分向往留恋。例如在写到胡同取名的来源时,列举了很多胡同名字,这些名字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说明北京人的内心,有一种乡土情结;下文又写了北京胡同人们生活方式的安宁、平和,闲逸恬谈,写了北京人讲究“处街坊”,懂礼数,写了他们的饮食习惯,这些都反映出北京市民的淳朴的风俗和田园式的生活,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向往怀恋之情。但由于这种文化有封闭守旧一面,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它必定要被淘汰,作者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是可贵的。最后一句“再见吧,胡同”,末尾用句号而非感叹号,表现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4如何看待传统文化(这个问题如果学生不能提出来,老师提出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训练辩证思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学生举例说明。一个国家只有不断吸收,不断创造,才能发展。

  六.小结本课(3)

  胡同文化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北京人或者说是我们中国人保守封闭的思想意识。胡同的衰落导致胡同文化的没落,高楼大厦代替了红墙碧瓦,一种新的文化、新的意识正在兴起,新北京正在崛起,北京在前进,中国也在前进!所以我们很高兴地和胡同再见吧。

  四、拓展阅读,认识居住环境与市民文化之间的关系

  阅读补充材料《夹缝中的上海人》,质疑讨论:材料中上海的市民文化有什么特点?在作者看来上海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市民文化?上海市民文化的形成与北京市民文化的形成有何共通之处?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上海市民文化的特征:“精明、实惠、小家子气、自私自利”。因为他们居住生活在狭小、拥挤的“羊肠小弄”和狭窄阴暗的“鸽子笼”里。两地共通之处:市民文化的形成都深受人们的居住环境与居住方式的影响。这说明一个城市中人们的居住环境和方式会对其市民文化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五、研究性作业 

  对东莞旧城居住区进行考察,分析东莞的居住环境、居住方式对东莞市民文化产生的影响,并探讨东莞市民文化中的优点与缺陷。

  此作业 可由有兴趣的学生组成协作小组完成。(莞中 - 小呆)

  9 拓展

  (1)“胡同文化”与“高楼文化”相比,哪一个更封闭?

  (2)我们身处在怎样的居住文化中/

  [板书设计 ]

  胡同 文化

  大潮席卷

  方正、来源、宽窄、网络 封闭、满足、袖手、忍安

  毫无生气 衰败没落

  日趋消失

  (方正――封闭)

  “过去的总归要过去,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 在无可奈何之中,总有新的希望在生长。”

  ――汪曾祺《日子就这么过来了》

  3、 北京的胡同及其特点

  展示四合院、胡同照片,结合课文前四段,请学生说说北京胡同的特点。再播放一段胡同录像给学生以感性认识,过渡到下一步。

  走向――正

  名称――俗

  胡同的特点 数目――多

  环境――静

  4、 长期生活在这样方正而又安静的胡同里的居民形成怎样一种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呢?

  安土重迁,不愿搬家

  独门独院,过往不多

  胡同居民 易于满足,要求不高 封闭、忍

  爱瞧热闹,不管闲事

  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5、 生活在胡同里的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作者称之为“胡同文化”。那么作者认为这种胡同文化是一种什么文化(胡同文化的特点)呢?(见上表右)

  6、 作者对这种封闭的、以“忍”为精义的胡同文化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展示几幅衰败的胡同的照片)

  批判中带有伤感

  [1]

胡同文化 篇4

  教学目标

  概括北京的内涵,体会作者对北方胡同文化流露的感情。

  教学重点

  在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对全文中心意思的概括。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本文作者汪曾祺在《散文应是精品》中说:

  “近几年(也就是二三年吧),散文忽然悄悄兴起。散文有读者。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在流行歌曲、通俗小说、电视连续剧泛滥的时候,也还有一些人愿意一个人坐下来,泡一杯茶,看两篇散文,这是为什么?原因可能是:一、生活颠簸,心情浮躁,人们需要一点安静,一点有较高文化味的休息;二、在粗俗文化的扰攘之中,想寻找一种比较精美的艺术享受。这些年,把语言看成艺术,并从中得到愉快的人逐渐多起来,这是我们这个民族文化素养正在提高的可喜的征兆。

  “散文天地中有一现象值得玩味,即散文写得较多也较好的有两种人,一是女作家,二是老头子。女作家的感情、感觉比较细,这是她们写散文的优势。有人说散文是老人的文体,有一定道理。老年人阅历较多,感慨深远。老人读的书也较多,文章有较高的文化气息,多数老人的散文可归入“学者散文”。老年人文笔大都比较干净,不卖弄,少做作。但是往往比较枯瘦,不滋润,少才华,这是老人文章一病。

  “小说家的散文有什么特点?我看没有什么特点。一定要说,是有人物。小说写人的,小说家在写散文的时候也总是要想到人。即使是写游记,写习俗,乃至写草木虫鱼,也都是此中有人,呼之欲出。”

  下面我们就体会一下作者写的散文的风格特点,看他属于哪一种风格。

  二、自读课文,分析,讨论。

  按照课文由表及里的行文顺序和由简易到繁难的思维规律,让学生先阅读、分析、讨论前半篇课文的段落大意比较合理,可以逐段概括它们的要点,也可只做有代表性的段落,视时间充裕与否而定。

  (课文第五段是将“胡同”的城建特点与其文化特点挂起钩来的段落,可以选作课堂学习的起点。通过让学生寻找最先写到“胡同文化”字样的段落等方法,帮助他们发现这一段在文章思路上的作用。问:最先写到“胡同文化”字样的段落是哪一段?)

  第一段的关键句是“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要使学生在自读时就能发现这些句子的价值,必须提醒他们分析段落时应该有全文意识,不能只孤立地看一段。进一步对要点概括可以表述为:用方正的方向切割北京的大街、胡同,影响着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这种概括,首先是对全段思想要旨的提炼、提纯,其次也是对有关话语化繁为简的语言推敲,这比勾画关键句要来得困难。应该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老师不要越俎代庖,同时老师还要注意掌握好宽严尺度,学生的表述,主要意思基本正确完整就可以了,不要要求过高而吓退他们。

  第二段关键一句是“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因为下面的全部举例,都是说明胡同得名缘由的,例子很多,足见胡同取名的来源之广。

  第三段写了胡同的宽窄、多少,恐怕目的是要谈胡同的数量之大。

  第四段为读者描绘了胡同的安静,这已经隐约有了生活―――文化的影子。

  第五段的关键句是“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从而结束了对胡同在城市建筑方面的特点的介绍,开始转入对胡同所连带的地方文化性质的思考。

  第六段的主要意思不是第一句“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而在第二句“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因为本段下面的材料都是写北京人不愿“挪窝儿”的。“安土重迁”只是“封闭文化”的一种表现,并非惟一表现,这可以从下面的段落中找到根据。

  第七段写北京人追求住家要“独门独院”,其本质也是自我封闭,他们宁愿把自己关进比胡同更小的盒子一般的四合院里。

  第八段继续从物质生活方面写北京人的封闭文化。他们满足现有的一切,拒绝外界事物到了固执的程度,当他们说“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时,天知道他们与多少“别处”的优长和进步失之交臂。

  第九段写了北京人在政治方面的封闭,他们生为“民主运动策源地”的“民”,却对民主运动漠然视之,其思想本质仍是满足于现有的生活。

  第十到第十二段对“胡同文化”的封闭性质作更深入的剖析,指出其精义是“忍”。封闭的胡同文化所期望的是一种低水平低层次的心理满足,当这种期望的水平或层次被人为地不断压低时,满足会变得愈来愈不容易,这时“忍”就成了维持这种文化不可或缺的心理基础。在这三段中,作者各选取一个典型材料来表现“忍”。所以说它们典型,是因为这些材料都是通过北京人在忍无可忍的情境中逆来顺受忍气吞声,来暴露正是“忍”在支撑着胡同文化。

  最后三段(第十三至十五段)写了胡同文化的发展趋向,随着胡同的衰败、没落,胡同文化也在走向消亡。这个层次的难点在于对作者感情的把握,应该说,有着悠久历史的胡同文化曾长久地体现着北京市民的生态和心态,它的衰落确实带给了作者怅惘和忧伤。但是,作者更看到了胡同文化已经走完了它的生命历程,向它告别是时代的要求。

  三、 小结

  全文的中心意思归纳

  以封闭保守为表现,以“忍”为精义的胡同文化,曾长期支配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现在这一切正在不可逆转地走向过去。

  四、 作业

  继续深入研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

  教学后记

胡同文化 篇5

  1.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

  答案:

  2.胡同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答案:封闭、忍耐、自足、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3.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流露出什么感情?

  答案: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是留恋、怀旧、伤感,但他并不一味地肯定、沉迷,而是有所批判、有所反思。理智上知道它走向终结是必然的,但感情上是怀着伤感情绪的。

  例如第3题:

  这就要联系作者的思想文化修养来谈。作者一生对传统文化怀有深情。作者虽然钟情于他的家乡地域文化,但他大半辈子都在北京度过,耳濡目染北京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从这篇文章中不难看出作者对北京文化的了解、熟悉之深和喜爱之情。其实,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有相当多的就是作者所推崇的,如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安分守己等,所以他能够对此产生共鸣。但作者对这种封闭性小市民文化,并没有完全沉醉其中,是怀着一份清醒的。他知道在时代大潮下,这种文化必然要衰落下去,遭到淘汰,所以从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印象:作者对胡同文化并不是一味地肯定、沉迷,而是有所批判、有所反思的。作者对正在消失的胡同和胡同文化,给予了理解,表达了无奈,他知道这下层平民的文化,旧时代的文化,跟不上时代步伐,无力抗争新文化,他虽然在理智上知道它走向终结是必然的,但感情上是怀着伤感情绪的。

  【课内同步阅读】

  一、阅读下文,完成1~3题。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西去!”以防碰着行人。老两口睡觉,老太太嫌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去一点”。这是外地少有的。街道如是斜的,就特别标明是斜街,如烟袋斜街、杨梅竹斜街。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1.“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是一个比喻,目的是说明北京城的方正,你能不能再打几个比喻,同样说明是方正。

  解析:具有方正特点的事物都可做喻体。

  答案:像一张大棋盘;像一块大手帕;像一张大方桌等等。

  2.“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结合原文看,影响了北京人的哪些生活?又影响了北京人的哪些思想?

  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综观全文,注意概括句的作用。这是一个起领句,生活就是衣食住行;思想就是性格态度等等。

  答案:吃、住、行 封闭思想、易于满足、冷眼旁观、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3.你读了这段文字,体味到了汪曾祺怎样的写作风格?

  解析:从文段内容、语言及给人的感受分析。仔细品味可以得出,疏淡自然,不事雕琢。

  答案:从大处着笔,从细小处感受;语言清淡、朴素、口语化;给读者散淡、平和的感觉。

  二、阅读下文,完成1~2题。

  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胡同两边是若干四合院连接起来的。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不是最主要的部分。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

  1.“居住方式”为何成了“文化形态”?

  解析:由北京的市民文化特点联系“胡同、四合院”的形态特点分析。

  答案:居住方式是形成文化特征的决定因素之一,也是文化的一种外在形态。

  2.请结合全文,给“胡同文化”下一个相对完整的定义。

  解析:把握胡同文化的主要特征,注意定义的格式要求。

  答案:胡同文化是北京所特有的,以胡同和四合院为主要居住形式形成的一种相对封闭、易于满足的、惯于安分守己的文化形态。

  三、阅读下文,完成1~2题。

  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我认识一个在国子监当过差,伺候过陆润庠、王寺祭酒的老人,他说:“哪儿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五味神在北京。”五味神是什么神?我至今考查不出来。但是北京人的大白菜文化却是可以理解的。北京人每个人一辈子吃的大白菜摞起来大概有北海白塔那么高。

  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他们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北京是民主运动的策源地,“民国”以来,常有学生运动。北京人管学生运动叫做“闹学生”。学生示威游行,叫做“过学生”。与他们无关。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老舍《茶馆》里的王利发说,“我当了一辈子的顺民”,是大部分北京市民的心态。

  1.作者以自己的视角,由胡同、四合院引申到了文化的范畴,然后又与思想结合起来。在这几段文字中,你认为这些与胡同、四合院有关系吗?

  解析:联系全文思想内容分析理解,注意段落之间意义上的联系。这要结合胡同、四合院的特点来分析。平稳、保守、自私、安分,都与胡同有关。

  答案:有关系。满足源于居住条件的平稳、安适;不爱管闲事与居住环境的独门独户特点相适应,“各人自扫门前雪”;安分守己源于北京特殊的社会背景以及居家生活小而全的特点。

  2.现在的北京,人们大都走出了胡同文化,特别是外地人的加入,北京人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请根据下列提示举几个例子。

  (1)北京人在追求不满足。

  (2)北京人也爱管“闲事”。

  (3)北京人在追求个性。

  解析:从现代化建设及商品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理解北京发生的变化。

  答案:(1)北京人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经济发展、城市建设都在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2)身为首都人的自豪感,使北京人也多了些责任感;吸引外资和寻求机遇的现实需要,使得北京人能热情待人,关注世界。

  (3)在经济大潮中,北京人开始开创个人事业:下海经商、办企业,富有创新意识,不因循守旧。

  【课外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题。

  头一次看见骆驼是在5岁。我看它的时候,又正是骆驼褪毛的季节,一块一块将褪落的毛挂在身上,远看像落魄的穷汉,穿着破衣在路上颠踬着;它们很憔悴,又怪又丑,给我极深刻的记忆;它们颈下的驼铃,摇响在暮春沉迟的大气里,像是一首微带难以理解的凄凉的歌;那声音,曾在无数个夜晚,伴随过我童年的远梦。

  后来,大的战乱来了,使无数安守家宅的人流离道途,破衣在沙风里飞舞,饥饿、疲困,丧家失子的惨痛,把人们变成苦忍的骆驼,在无尽的长路上跋涉着;等到看惯了战乱中的人脸,反而修正了我早期的印象,觉得那些骆驼,并没有那么怪、那么丑①,它们比人更能默默地忍耐,更能吞饮一切的痛苦。

  迎着风沙朝西走。在浓厚的夜幕中,宏大的原野上,我走着,心里摇响着驼铃声,幻想自己成了一只骆驼,忍着饥,忍着渴,忍着苦。

  在风雨霜雪的路上,我想念过骆驼;在饥饿干渴中,我想念过骆驼;当脚底起了流浆水泡,走路像针刺的时候,我忍住泪,更想起那些负重的驼群了。如果有一天,我真能走到骆驼们生长的家乡,我会真心诚意和它们做朋友呢。

  但我一直没有机会进入想像中的沙漠,偶尔见到几只骆驼,也都是寂寞的流浪者,为那个时代默默的负重奔走。后来转到南方连一只骆驼也难见了;觉得自己已经变成一只骆驼,在人生的道路上,默默行走多年了。这不只是一个空无的幻觉;我曾在长途的饥渴中,咀嚼自己蓬勃的、嫩草般的青春;当我在深夜灯前,打开稿笺,让我的精神在格子上一步步行走时,人世便变成广阔无涯的瀚海,永远也走不到边了。

  我多么希望我的作品,响成一片丁当的驼铃,除了安慰我半生行走的寂寞,也能为在人生旅途上行走的人们,带来一丝慰藉和盼望呢!从纯美的感情世界里走出来,从沉重的、依乡恋土的情怀里走出来,从一长串战乱的时光里走出来,临波顾影,已两鬓星霜了。我真的是一只憔悴的骆驼,日以继夜地走着,走着,年轻的孩子看我,就像我童年看骆驼一样,怕是又老、又丑、又怪吧?但道路给我智慧和耐力,使我不呻吟、不叫喊、不颓丧,尽管已再没有大把的青春让我咀嚼了。我还会走下去的,只要苍天给我呼吸,我就拼命地前进,每走一步,我笔下就会扬起一串驼铃的丁当②。

  一群走过中国大地的骆驼,竟然影响了我一辈子,使我一生行迹,像骆驼行走在沙漠上一样,处处都有饥饿寒冷,都有风雨霜雪,把历史的苦难和现实的苦难都驮负在背上,何止我是一匹骆驼呢!中国啊!让我们都当自己是骆驼,来为这多苦难的民族负重吧。精神上和内在储藏,就是我们赖以跋涉的骆背驼峰。我们要走过风沙迷眼的沙漠,走过疾风怒吼的暗夜,走过冰霜严寒的冬季,一直走到春来雨润的绿洲。让我们在驼铃的交响中,走到春天的怀里去③,饮一饮甘冽的清泉,看一看仙人掌上的黄花,而我们是要走下去的,因为:

  我们的前进就是中国的前进!

  (中国台湾作家司马中原作,有删节)

  1.用一句话概括第一段的内容,指出写这个内容对全文有什么作用。

  解析:把握文中对骆驼的描写,联系后文对骆驼精神的赞美之情分析。

  答案:儿时我看骆驼很憔悴,又怪又丑。

  为后文写骆驼的忍苦负重、拼命前行作反衬。

  2.加横线的①处,为什么觉得骆驼没那么怪、那么丑了?

  解析:联系本段中写离乱人的语句,从作者的经历感受中总结。

  答案:认识到骆驼的丑是环境造成的。看到骆驼比人更能忍耐,更能吃苦。

  3.加横线的②处,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解析:理解作者对骆驼精神的感悟赞美。

  答案: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要为社会做些贡献。

  4.③处“走到春天的怀里去”的含义是什么?

  解析:联系作者的忧国之情理解。把“春天”诗化了,意思是繁荣、希望之意。

  答案:把民族、国家建设得繁荣昌盛。

  5.下面适合做本文标题的两项是(  )

  a.驼铃

  b.为苦难的民族负重

  c.骆驼精神赞歌

  d.走进春天的怀抱

  e.在人生的道路上

  f.我们的前进就是中国的前进

  解析:以作者所抒发情感为文题内容要点,还要考虑到含蓄、艺术的特点。

  答案:ad

  【研究性学习】

  一、北京人的生活习惯

  北京人的生活习惯接近农民。爱吃硬面饽饽,水饺,荞麦饼,冰糖葫芦,爱喝大碗茶,二锅头,爱过端午节、重阳节、春节,爱玩的是养鱼养鸟养蛐蛐,逮蜻蜓,粘知了,放风筝。这些都与某些城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如吃奶油蛋糕三明治,喝咖啡威士忌,过圣诞节、情人节,玩高尔夫球等形成了鲜明对比。

  二、北京人的“礼数”

  北京人特别讲“礼数”,这是一种文化教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外地人的态度。老北京人不歧视外地人。向老北京人问路,得到的几乎都是清楚、详尽、和气而又有人情味的回答。而上海人特别歧视外地人,特别歧视穿衣不体面的外地人。

  2.人情方面。北京人顾人情面子,人缘好,如课文所说。

  3.生活方式上。北京人生活简朴,但决不会因为穷而失了身份,丢了体面。即便不过是一碗老豆腐,二两烧酒,也会慢喝细品,那情态,那气度,那派头,简直像面对一桌满汉全席。这体现了北京人悠然自得、清淡典雅的生活作风。

  三、北京人的安分守己

  北京人的安分守己、逆来顺受是由其特殊的历史政治环境造成的。京都之中,帝辇之下,人们看得最多的是城头变幻大王旗,看得最透的是仕途险恶,天威难测,官运无常。今儿个,新科状元金榜题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明儿个,菜市场人头落地,大观园底儿朝天。这风云变幻,世事沧桑,使北京人学会了忍耐,也学会了世故通达。作为专制制度下的小民,他们太微不足道了,强大的皇权要消灭他们,比碾死只蚂蚁还容易,所以他们学会了忍耐,学会了明哲保身,学会了得过且过。

  四、前门情思大碗茶

  我爷爷小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一蓬衰草,几声蛐蛐叫。/伴随着他度过了那灰色的年华。/吃一串冰糖葫芦就算过节。/它一日三餐窝头咸菜就着大碗茶。/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它最廉价/可谁知道,谁知道,谁知道它淳厚的香味含着泪花。如今我海外归来,/又见红墙碧瓦,/高高的前门几回梦里想着它。/岁月风雨无情任吹打,/却见它更显得那英姿挺拔。/叫一声杏仁豆腐滋味真美。/我带着童心带着思念再来一口那大碗茶。/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这最廉价,/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它淳厚的香味,直传到天涯?                                       (孙登敏)

  阅读下列材料,了解作者的常识。

  自报家门

  汪曾祺

  我是1920年生的。3月5日。按阴历算,那天正好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沾了这个光,我每年的生日都不会忘记。

  我的祖父是清朝末科的“拔贡”。这是略高于“秀才”的功名。据说要八股文写得特别好,才能被选为“拔贡”。他有相当多的田产大概有两三千亩田,还开着两家药店,一家布店,但是生活却很俭省。他爱喝一点酒,喝了酒有时就一个人在屋里大声背唐诗。他同时又是一个免费为人医治眼疾的眼科医生。我们家看眼科是祖传的。在孙辈里他比较喜欢我。他让我闻他的鼻烟。他教过我读《论语》,还教我写过初步的八股文,说如果在清朝,我完全可以中一个秀才(那年我才13岁)。他赏给我一块紫色的端砚,好几本很名贵的原拓本字帖。一个封建家庭的祖父对于孙子的偏爱,也仅能表现到这个程度。

  我的生母姓杨。杨家是本县的大族。在我3岁时,她就故去了。她得的是肺病,早就一个人住在一间偏屋里,和家人隔离了。她不让人把我抱去见她,因此我对她全无印象。我只能从她的遗像(据说画得很像)上知道她是什么样子。另外我从父亲的画室里翻出一摞她生前写的大楷,字写得清秀。由此我知道我的母亲是读过书的。她嫁给我父亲后还能每天写一张大字,可见她还过着一种闺秀式的生活,不为柴米操心。

  我父亲是我所知道的一个最聪明的人,多才多艺。他不但金石书画皆通,而且是一个擅长单杠的体操运动员,一名足球健将。他还练过中国的武术。他有一间画室,为了用色准确,裱糊得“四白落地”。他后来不常作画,以“懒”出名。每逢春秋佳日,天气晴和,他就打开画室作画。我非常喜欢站在旁边看他画。他学过很多乐器,笙箫管笛、琵琶、古琴都会。他的胡琴拉得很好。几乎所有的中国乐器我们家都有过,包括唢呐、海笛。他吹过的箫和笛子是我一生中见过的最好的箫笛。他的手很巧,心很细。他会糊风筝。我父亲真是一个聪明人。如果我还不算太笨,大概跟我从父亲那里接受的遗传因子有点关系。我的审美意识的形成,跟我从小看他作画有关。

  我父亲是个随便的人,比较有同情心,能平等待人。我十几岁时就和他对座饮酒,一起抽烟。他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他的这种脾气也传给了我。不但影响了我和家人子女、朋友后辈的关系,而且影响了我对我所写的人物的态度以及对读者的态度。

  我的小学和初中是在本县读的。

  小学在一座佛寺的旁边,原来即是佛寺的一部分。我几乎每天放学都要到佛寺里逛一逛,看看哼哈二将、四大天王、释迦牟尼、迦叶阿难、十八罗汉、南海观音。这些佛像塑得很生动。这是我的雕塑艺术馆。

  从我家到小学要经过一条大街,一条曲曲弯弯的巷子。我放学回家喜欢东看看,西看看,看看那些店铺、手工作坊:布店、酱园、杂货店、爆仗店、烧饼店、卖石灰麻刀的铺子、染坊……我到银匠店里去看银匠在一个模上錾出一个小罗汉,到竹器厂看师傅怎样把一根竹竿做成筢草的筢子,到车匠店看车匠用硬木车旋出各种形状的器物,看灯笼铺糊灯笼……百看不厌。有人问我是怎样成为一个作家的,我说这跟我从小喜欢东看看西看看有关。这些店铺、这些手艺人使我深受感动,使我闻嗅到一种辛苦、笃实、轻甜、微苦的生活气息。这一路的印象深深注入了我的记忆,我的小说有很多篇写的便是这座封闭的、褪色的小城的人和事。

  我自小学五年级至初中毕业,教国文的都是一位姓高的先生。高先生很有学问。他很喜欢我。我的作文几乎每次都是“甲上”(a)。在他所授古文中,我受影响最深的是明朝大散文家归有光的几篇代表作。归有光以轻淡的文笔写平常的人物,亲切而凄婉。这和我的气质很相近。我现在的小说里还时时回响着归有光的余韵。

  我读的高中是江阴的南箐中学。这是一座创立很早的学校,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这个学校注重数理化,轻视文史。但我买了一部词学丛书,课余常用毛笔抄宋词,既练了书法,也略窥了词意。词大都是抒情的,多写离别,这和少年人容易有的无端感伤情绪易于相合。到现在我的小说里还常有一点隐隐约约的哀愁。

  读到高中二年级,日本人占领了江南,江北危急。我随祖父、父亲在离城稍远的一个村庄的小庵里避难。在庵里大概住了半年。在这座小庵里我除了带了准备考大学的教科书,只带了两本书,一本《沈从文小说选》,一本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说得夸张一点,可以说这两本书定了我的终身。这使我对文学形成比较稳定的兴趣,并且对我的风格产生深远的影响。我父亲也看了沈从文的小说,说:“小说也是可以这样写的?”我的小说也有人说是不像小说,其来有之。

  1939年,我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考大学,到了昆明,得了一场恶性疟疾,住进了医院。这是我一生第一次住院,也是惟一的一次。高烧超过四十度。护士给我注射了强心针,我问她:“要不要写遗书?”我刚刚能喝一碗蛋花汤,晃晃悠悠进了考场。考完了,一点把握没有。天保佑,发了榜,我居然考中了第一志愿: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

  我成不了语言文字学家。我对古文字有兴趣的只是它的美术价值――字形。我一直没有学会国际音标。我不会成为文学史研究者或文学理论专家,我上课很少记笔记,并且时常缺课。我只能从兴趣出发,随心所欲,乱七八糟地看一些书,白天在茶馆里,夜晚在系图书馆。于是,我只能成为一个作家了。

  不能说我的投考志愿书上填了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是冲着沈从文去的,我当时有点恍恍惚惚,缺乏任何强烈的意志。但是“沈从文”是对我很有吸引力的,我在填表前是想到过的。

  沈先生一共开过三门课:“多体文习作”、“创作实习”、“中国小说史”。我都选了。沈先生很欣赏我。我不但是他的入室弟子,可以说是得意高足。

  我读的是中国文学系,但是大部分时间是看翻译小说。当时在联大比较时髦的是a•纪德,后来是萨特。我20岁开始发表作品。外国作家我受影响较大的是契诃夫,还有一个西班牙作家阿左林。我很喜欢阿左林,他的小说像是覆盖着阴影的小溪,安安静静的,同时又是活泼的,流动的。我读了一些金妮•沃尔芙的作品,读了普鲁斯特小说的片断。我的小说有一个时期明显地受了意识流方法的影响,如《小学校的钟声》、《复仇》。

  1946年初秋,我由昆明到上海,经李健吾先生介绍,到一个私立中学教了两年书,1948年初春离开。这两年写了一些小说,结为《邂逅集》。

  到北京,失业半年,后来到历史博物馆任职。北京一解放,我就报名参加了四野南下工作团。

  我原想随四野一直打到广州,积累生活,写一点刚劲的作品,不想到武汉就被留下来接管文教单位,后来又被派到一个女子中学当副教导主任。一年之后,我又回到北京,到北京市文联工作。1954年,调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

  自1950年至1958年,我一直当文艺刊物编辑。编过《北京文艺》、《说说唱唱》、《民间文学》。我对民间文学是很有感情的。民间故事丰富的想像和农民式的幽默,民歌的比喻新鲜和韵律的精巧使我惊奇不已。但我对民间文学的感情被割断了。1958年,我被划成右派,下放到长城外面的一个农业科学研究所劳动。将近4年。

  这4年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我和农业工人(即是农民)一同劳动,吃一样的饭,晚上睡在一间大宿舍里,一铺大炕上(枕头挨着枕头,虱子可以自由地从最东边一个人的被窝里爬到最西边的被窝里)。我比较切实地看到中国的农村和中国的农民是怎么回事。

  1962年初,我调到北京京剧团当编剧,一直到现在。

  我20岁开始发表作品,今年75岁,写作时间不可谓不长,但我的写作一直是断断续续,一阵一阵的,因此数量很少。过了60岁,就听到有人称我为“老作家”,我觉得很不习惯。第一,我不大意识到我是一个作家;第二,我没有觉得我已经老了。近两年逐渐习惯了。有什么办法呢,岁数不饶人。杜甫诗“座下人渐多”,现在每有宴会,我常被请到上席。我已经出了几本书,有点影响,再说我不是作家,就有点矫情了。我算个什么样的作家呢?

  我是较早意识到要把现代创作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的。和传统文化脱节,我以为是开国以后,50年代文学的一个缺陷。――有人说这是中国文化的“断裂”,这说得严重了一点,有评论家说我的作品受了老庄思想的影响,可能有一点。我在昆明教中学时案头常放的一本书是《庄子集解》。但是我对庄子感到极大的兴趣的,主要是其文章,至于他的思想,我到现在还不甚了了。我自己想想,我受影响较深的,还是儒家。我觉得孔夫子是个很有人情味的人,并且是个诗人。他可以发脾气,赌咒发誓。我很喜欢《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泳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这写得实在非常的美。曾点的超功利的率性自然的思想是生活境界的美的极致。

  我很喜欢宋儒的诗:

  “万物静观皆自得,

  四时佳兴与人同。”

  说得更实在的是:

  “顿觉眼前生意满,

  须知世上苦人多。”

  我觉得儒家是爱人的,因此我自诩为“中国式的人道主义者”。

  (选自《语文学习》1995年第11期)

胡同文化 篇6

  

  ―――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序

  【教学目的】

  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

  体会作者对北方胡同文化流露的感情。

  【教学难点 】

  本课学习的难点是对全文中心意思的概括。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设想】

  概括要点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它需要具备相当的分析、综合能力,还需要有一定的归纳、抽象能力。它涉及文章的整体,也涉及局部。概括的是内容,需要理解的含延及语言、结构等方面。最终以把握作品写作意图为目的,并用恰当的语言予以表述。

  本课中心意思的表现比较含蓄,内容要点不易概括,但各段落的意思比较清楚,可利用段落的关键语句或语句的共有含义,先概括段落的要点,然后梳理段落间的关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再概括全文要点。

  从标题看,“胡同”是表象,“文化”是内涵,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发现“胡同”的特征,进而认识到它对“胡同居民”的影响。最后,还要品咂作者对有着“胡同”色彩的心态的审视和批判,完成本文要点概括的思维步骤,并用尽可能精当的语言加以表述。

  【资料引用】

  近几年(也就是二三年吧),散文忽然悄悄兴起。散文有读者。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在流行歌曲、通俗小说、电视连续剧泛滥的时候,也还有一些人愿意一个人坐下来,泡一杯茶,看两篇散文,这是为什么?原因可能是:一、生活颠簸,心情浮躁,人们需要一点安静,一点有较高文化味的休息;二、在粗俗文化的扰攘之中,想寻找一种比较精美的艺术享受。这些年,把语言看成艺术,并从中得到愉快的人逐渐多起来,这是我们这个民族文化素养正在提高的可喜的征兆。

  散文天地中有一现象值得玩味,即散文写得较多也较好的有两种人,一是女作家,二是老头子。女作家的感情、感觉比较细,这是她们写散文的优势。有人说散文是老人的文体,有一定道理。老年人阅历较多,感慨深远。老人读的书也较多,文章有较高的文化气息,多数老人的散文可归入“学者散文”。老年人文笔大都比较干净,不卖弄,少做作。但是往往比较枯瘦,不滋润,少才华,这是老人文章一病。

  小说家的散文有什么特点?我看没有什么特点。一定要说,是有人物。小说写人的,小说家在写散文的时候也总是要想到人。即使是写游记,写习俗,乃至写草木虫鱼,也都是此中有人,呼之欲出。

  (汪曾祺《散文应是精品》)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新课导入  

  本文作者汪曾祺在《散文应是精品》中说:

  “近几年(也就是二三年吧),散文忽然悄悄兴起。散文有读者。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在流行歌曲、通俗小说、电视连续剧泛滥的时候,也还有一些人愿意一个人坐下来,泡一杯茶,看两篇散文,这是为什么?原因可能是:一、生活颠簸,心情浮躁,人们需要一点安静,一点有较高文化味的休息;二、在粗俗文化的扰攘之中,想寻找一种比较精美的艺术享受。这些年,把语言看成艺术,并从中得到愉快的人逐渐多起来,这是我们这个民族文化素养正在提高的可喜的征兆。

  “散文天地中有一现象值得玩味,即散文写得较多也较好的有两种人,一是女作家,二是老头子。女作家的感情、感觉比较细,这是她们写散文的优势。有人说散文是老人的文体,有一定道理。老年人阅历较多,感慨深远。老人读的书也较多,文章有较高的文化气息,多数老人的散文可归入“学者散文”。老年人文笔大都比较干净,不卖弄,少做作。但是往往比较枯瘦,不滋润,少才华,这是老人文章一病。

  “小说家的散文有什么特点?我看没有什么特点。一定要说,是有人物。小说写人的,小说家在写散文的时候也总是要想到人。即使是写游记,写习俗,乃至写草木虫鱼,也都是此中有人,呼之欲出。”

  下面我们就体会一下作者写的散文的风格特点,看他属于哪一种风格。

  二、自读课文,分析,讨论。

  按照课文由表及里的行文顺序和由简易到繁难的思维规律,让学生先阅读、分析、讨论前半篇课文的段落大意比较合理,可以逐段概括它们的要点,也可只做有代表性的段落,视时间充裕与否而定。

  (课文第五段是将“胡同”的城建特点与其文化特点挂起钩来的段落,可以选作课堂学习的起点。通过让学生寻找最先写到“胡同文化”字样的段落等方法,帮助他们发现这一段在文章思路上的作用。问:最先写到“胡同文化”字样的段落是哪一段?)

  第一段的关键句是“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要使学生在自读时就能发现这些句子的价值,必须提醒他们分析段落时应该有全文意识,不能只孤立地看一段。进一步对要点概括可以表述为:用方正的方向切割北京的大街、胡同,影响着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这种概括,首先是对全段思想要旨的提炼、提纯,其次也是对有关话语化繁为简的语言推敲,这比勾画关键句要来得困难。应该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老师不要越俎代庖,同时老师还要注意掌握好宽严尺度,学生的表述,主要意思基本正确完整就可以了,不要要求过高而吓退他们。

  第二段关键一句是“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因为下面的全部举例,都是说明胡同得名缘由的,例子很多,足见胡同取名的来源之广。

  第三段写了胡同的宽窄、多少,恐怕目的是要谈胡同的数量之大。

  第四段为读者描绘了胡同的安静,这已经隐约有了生活―――文化的影子。

  第五段的关键句是“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从而结束了对胡同在城市建筑方面的特点的介绍,开始转入对胡同所连带的地方文化性质的思考。

  第六段的主要意思不是第一句“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而在第二句“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因为本段下面的材料都是写北京人不愿“挪窝儿”的。“安土重迁”只是“封闭文化”的一种表现,并非惟一表现,这可以从下面的段落中找到根据。

  第七段写北京人追求住家要“独门独院”,其本质也是自我封闭,他们宁愿把自己关进比胡同更小的盒子一般的四合院里。

  第八段继续从物质生活方面写北京人的封闭文化。他们满足现有的一切,拒绝外界事物到了固执的程度,当他们说“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时,天知道他们与多少“别处”的优长和进步失之交臂。

  第九段写了北京人在政治方面的封闭,他们生为“民主运动策源地”的“民”,却对民主运动漠然视之,其思想本质仍是满足于现有的生活。

  第十到第十二段对“胡同文化”的封闭性质作更深入的剖析,指出其精义是“忍”。封闭的胡同文化所期望的是一种低水平低层次的心理满足,当这种期望的水平或层次被人为地不断压低时,满足会变得愈来愈不容易,这时“忍”就成了维持这种文化不可或缺的心理基础。在这三段中,作者各选取一个典型材料来表现“忍”。所以说它们典型,是因为这些材料都是通过北京人在忍无可忍的情境中逆来顺受忍气吞声,来暴露正是“忍”在支撑着胡同文化。

  最后三段(第十三至十五段)写了胡同文化的发展趋向,随着胡同的衰败、没落,胡同文化也在走向消亡。这个层次的难点在于对作者感情的把握,应该说,有着悠久历史的胡同文化曾长久地体现着北京市民的生态和心态,它的衰落确实带给了作者怅惘和忧伤。但是,作者更看到了胡同文化已经走完了它的生命历程,向它告别是时代的要求。

  三、全文的中心意思归纳

  :以封闭保守为表现,以“忍”为精义的胡同文化,曾长期支配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现在这一切正在不可逆转地走向过去。

  四、在完成上述学习的过程中,应注意引领学生总结概括要点的规律,如勾画关键语句、从具体材料中分析写作意图等等。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

  一、从四个方面解读“忍”。

  1.“忍”是胡同文化的精义。

  2.“精义”是相对于“表现”而言,胡同文化的表现是封闭。

  3.“封闭”渗透于北京人生活的许多方面,如安土重迁,如渴望独门独院,如对物质生活容易满足,如对民主运动漠然视之。

  4.作者对“忍”的态度基本是否定的。理解这层意思后可向学生提供下面材料:

  “我是写过一些谈风俗,记食物,写草木虫鱼的文章,说是“悠闲”,并不冤枉。但我也写过一些并不悠闲的作品……

  “我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不动感情的人。我不喜欢那种口不臧否人物。绝不议论朝政,无爱无憎,无是无非,胆小怕事,除了猪肉白菜的价钱什么也不关心的离退休干部,这种人有的是。

  “中国人有一种哲学,叫做“忍”。我小时候听过“百忍堂”张家的故事,就非常讨厌。现在一些名胜古迹卖碑帖的文物商店卖的书法拓本最多的一是郑板桥的“难得糊涂”,二是一个大字“忍”。这是一种非常庸俗的人生哲学。

  “周作人很欣赏杜牧的一句诗“忍过事则喜”,我以为这不像杜牧说的话。杜牧是凡事都忍么?请看《阿房宫赋》:“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汪曾祺全集・六》116页)

  二、分析以封闭和忍为特征的北京市民文化为什么冠以“胡同”之名。

  1.正南正北方向的胡同把北京城切割成方正的小块,传达着封闭的思想。

  2.众多的胡同在北京城市建筑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从而对北京市民的思想拥有深广的影响。

  3.胡同一端连着大街闹市,一端通向四合院,但它在本质上不属于车水马龙的大街,而同闭合的四合院成为一体。

  三、完成习题。

胡同文化 篇7

  教案示例一

  

  教学目的

  1. 用朗读的方式学习本课的语言

  2. 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

  3. 品味北京胡同所蕴含的文化韵味,对有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

  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

  教学难点

  品味北京胡同所蕴含的文化韵味,对有自己的见解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

  问题:1.你对汪曾祺有什么了解?

  2.你了解北京的胡同吗?

  3.你能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文化的含义吗?

  自读课文并讨论

  1.概括北京胡同的特点。

  第一段:北京城四方四正。

  第二段写胡同的原意,胡同取名的来源有很多种。

  第三段写胡同的宽窄。

  第四段写“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第五段写胡同与四合院是一体。

  2.学生朗读课文6-9段,教师配乐范读10-12段,概括的特点。

  第六段:北京人大都安土重迁。

  第七段:北京人愿住“独门独院”,平时过往不多。

  第八段:北京人易于满足,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

  第九段:北京人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

  第十段到十二段:举例说明北京的精义是“忍”。

  3请概括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感情。

  亲切、欣赏、不满、批评、怀旧、怅然低徊。

  4品味语言:

  1让学生自己读第8段、第11段对话部分找同组同学分角色朗读、第12段读“这二位同声说”后面的部分、第13段。读的过程中体味句中蕴含的感情。

  2仿照“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的形式表达一种感情。

  语言特点总结:

  汪曾祺的语言文白夹杂,有时极雅,有时极俚,时能出人意表。他重视从古典文学中汲取营养,他的语言有文人气,但又和现代语言融合无间,是一种纯熟,寓绚烂于平极的语言。

  延伸讨论

  随着时代的进步,北京的胡同日渐被高楼大厦取代,更多的在高楼中长大的人认同“高楼文化”“社区文化”,你怎样看待这样的变化?

  作业 布置

  以居住环境与人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

胡同文化 篇8

  执教教师 肖宠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走近作者:了解作者 及其散文的特点

  2、了解胡同及胡同文化的特点,掌握作者的行文脉络

  3、学习作者用平实朴素的语言叙事抒情的方法

  [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

  [德育目标]

  1、读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那种怀旧与超脱的情感

  2、培养学生一种全新思维方式,即善于透过现象看到事物隐含的文化现象。

  [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胡同及胡同文化的特点。

  2、理解胡同与胡同文化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

  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

  [教学方法]

  朗读法 讨论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同学们,如果在繁忙的学习之余,突然有这么一个机会,可以让大家到外面去旅游一次的话,不知你们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下面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呢?

  生答。(答案各种各样。但学生的回答会出现两条思路:一是答到了去北京,另一是答了一些其它地方,这时侯教师必须善于把握时机,抓住切入点,把话题引向正题――北京,进一步导入  课题并出示(幻灯片1、2、3)

  教师进一步明确: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但是还有这样一句话,不知大家是否听到过,那就是“如果你去北京,有一个地方你不到的话,就等于没去过北京,同学们知道这时哪里吗?

  生答。

  明确:胡同。(幻灯片4)

  那么,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汪曾祺一起去北京的胡同走一走,看一看。(出示幻灯――配有背景的课题《胡同文化》)

  二、简介作者,了解作者。(出示幻灯片5)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当代著名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使之对社会、对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对市井民居的熟悉,经他的描述,那一方水土中鲜明特色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难以忘怀。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卓记事》等。

  汪曾祺的散文似“水”,他的散文是“水”孕育出来的,具有鲜明的“水性”。归于胡同,又具有浓郁的“胡同”味。这种“胡同”味,是其散文显示的一种综合的北京胡同的地方特色,它既表现在取材、构思和抒情习惯上的平民性,同时杂语言上也具有北京胡同的京腔京调的韵味。

  三、研习课文

  (一)请全体学生朗读课文第1-4段,思考:北京的胡同有什么特点?出示(幻灯片6)

  朗读完毕,给学生2分钟的时间,圈划每一段的关键句,然后请同学回答,教师出示(幻灯片7)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 四方四正

  胡 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 各具特色的胡同名

  同 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 数量之多

  胡同是贯穿大街的网络――――――――― 环境安静

  (二)(出示幻灯片8)教师进行小结并进而过渡到下文。那么,长期生活在这样正而安静的胡同里的居民又形成了怎样的一种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呢?他们是怎样表现的呢?为什么会这样?请同学们速读课文6-12段,找出关键词句,并进行概括。

  (给学生4分钟的时间速读并概括,然后回答,出示幻灯片9)

  封闭――――――――――舍不得挪窝 破家值万贯

  文 喜欢独门独院――――――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有窝头,就知足了

  大腌萝卜,就不错

  易于满足,要求不高―― 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

  化 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

  虾米皮熬白菜,嘿

  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置身事外,冷眼旁观

  精义――――――――――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三)生活在胡同里的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生活习惯,精神状态,作者称之为“胡同文化”。那么,胡同与胡同文化之间的联系点是什么呢?(出示幻灯片10)

  生答(略)

  教师明确:胡同的总特点是“方正”,这种方正影响了北京市民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市民的思想,并形成了封闭的胡同文化。北京胡同的建筑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文化特点。由于胡同的安静闭塞,使胡同里的人们很少与外界接触,不了解外界的信息,不能接受一些新的思想,形成了他们封闭守旧,安于现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过安逸日”的小农意识;而胡同的方正特点又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到其思想意识,封建正统思想较为严重,不思反抗,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甘做顺民。

  (四)听录音13――15段,思考并讨论:胡同与胡同文化的前景如何?(先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推荐代表发言)

  教师明确:随着旧城的改造,胡同消失了,胡同文化也会消失没落。因为胡同文化的封闭性不符合时代开放前进的步伐,而且胡同文化中有一些东西是消极的,必然会随时代的发展而被遗弃。所以胡同文化走向没落是必然的。(出示幻灯片11)

  (五)看着这样一组日益衰败的胡同照片,同学们你的心情怎样呢?

  (生答)

  那么,汪曾祺老人的心里,涌起的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请找出例句加以说明。

  生答。

  教师明确:心情很复杂。在情感上“怀旧和感伤”,作者熟悉并喜欢胡同文化,所以当他直观地面对衰败的胡同时,不禁有点感伤。但在理智上,他也意识到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封闭的胡同文化走向没落是必然的。“再见吧,胡同。”表现的正是这样的一种心情。(板书:批判,感伤,欣喜)

  四、小结

  胡同文化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北京人或者说是我们中国人保守封闭的思想意识。胡同的衰落导致胡同文化的没落,高楼大厦代替了红墙碧瓦,一种新的文化、新的意识正在兴起,新北京正在崛起,北京在前进,中国也在前进!所以我们很高兴地和胡同再见吧。

  五、拓展练习

  请同学谈谈:我们该如何看待传统文化?

  六、作业 

  请同学就当地的文化传统,如:饮食文化,服装文化,民风民俗等进行调查与研究,写成调查报告或小论文.

  教学反思: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经常会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是否“应试味”太浓,但反思到最后,倒昏了自己的头脑。

  文学即人学,语文教学应该提倡人文教学,怎样才能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呢?像《胡同文化》这类的文化课,就应该进行文化熏陶,通过语文学习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我这堂课基本上围绕这一思想来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环节的。希望通过情境的设置,让同学通过形象性的图片观看,获得感性的认识,让课堂具有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把僵化的教材还原成活生生的生活,在比较枯燥的课堂上注入浓浓的人文气息。让学生设身于这种氛围中,反反复复地体验,获得语文的营养,唤起为人为文的思考,一步一步感化。通过这种熏陶,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格水平。

  作者邮箱:

  [1]

胡同文化 篇9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北京胡同的特点及胡同文化的内涵。

  2.把握关键语句,概括要点,理清思路。

  3.品味平淡、朴素、口语化而又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思考、讨论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作者对传统文化的一往深情,及胡同文化走向没落的必然性。培养对传统文化继承与批判的文化心态。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借助有关的语句概括要点。

  难点:品味语言及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对传统文化的感情。

  解决办法:学习概括要点的方法;有表情地朗读,体会作者复杂伤感的思想情绪。

  ●学生活动设计

  1.阅读有关资料,了解北京胡同概况。

  2.朗读、揣摩、讨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圆明园、颐和园这些地方,以前都是那些皇宫贵族居住和游玩的地方,普通的老百姓大都住在什么地方?

  明确: 大大小小的胡同里面。那我们就来看看北京的胡同是什么样的?它们有什么特点?胡同里的文化又有什么特点?

  二、阅读、感知

  1.积累词语

  嫌 喧闹 安土重迁 挪窝 摞 置身事外 安分守己 逆来顺受 烦躁 凭吊 衰草离披

  无可奈何 席卷

  2.借助有关的语句给每段作现成的概括,无法借助有关语句进行概括的说明理由。

  提示:第1段,“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第2段,“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

  第3段,“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

  第4段,“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第5段,“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

  第6段,“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第7段,“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

  第8段,“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

  第9段,“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

  第10段,“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

  第13段,“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第14段,“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第15段,“再见吧,胡同”。

  文章第十一、十二段分别举“我的小说”和“生活”中的两个例子来说明“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因此,就没有要点可以直接画出。

  3.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1―4),介绍北京的胡同。布局,影响,取名,数量。

  第二部分(5―12),胡同文化的特征。从居住、交际、娱乐、饮食、处世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13―15),作者对胡同文化没落的感受与思考。作者写到北京胡同文化在时代大潮的冲击下的衰败和没落,带有明显伤感的情绪。

  三、具体分析

  ㈠关于文化

  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个内涵丰富,表现人类全部生活的概念。联系生活实际,可分为物质型、精神型、心理型等类型,比如,茶文化、服装文化属于物质型,文艺作品属于精神型。本文的胡同文化并不是建筑和民居文化,而是观照胡同里居民的心理,说的是心理文化。用课文的话说:“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因为“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

  ㈡胡同特点

  那么北京胡同是怎样的呢?请浏览1~4段,思考:1~4段介绍了北京胡同的那些特点?

  明确:正、奇、多、静

  ㈢胡同文化

  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建筑。反过来也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建筑,就可以看出它是什么样的文化。那北京胡同这样的建筑能反映出北京胡同怎样的文化特点呢?请几位同学朗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语速不要过快,要尽量读出韵味来。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是什么?作者以怎样的感情来描绘胡同文化的?

  明确:封闭、满足、袖手、“忍”

  胡同文化有这么多的内涵,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请同学谈谈个人的感受和理解。

  明确:

  1.封闭性――封建社会传了几千年,一直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作为几朝古都的北京成了其中的代表。这种封闭的思想必将带来观念上的保守与落后。

  2.“处街坊”一节他们表面上是有来有往,礼尚往来,可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可见他们的来往仅仅是一种礼节上的应酬,他们的内心还是封闭的。

  3.北京人爱睢热闹不爱管闲事北京是民主运动的发源地,但因为他们生活在皇城根下(就是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所以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否则随时会有杀头的的危险。所以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就是一个“忍”。

  4.满足

  写北京人易于满足,作者有几句非常典型的细节描写,找出来读读。要读出韵味,读出北京人的满足感和得意劲。

  明确: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

  “嘿”字不能按常规读去声,应把音拉长,并把声调向上提。推荐一个学生再朗读。全体学生再朗读体会京味儿语言的魅力。

  为什么要从“吃”的角度来说明北京人的易于满足?

  明确:在“衣食住行”中,“吃”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过去温饱问题尚不能解决的情况下。“民以食为天”,我们这个民族对于吃食的追求恐怕是无与伦比的。菜系之多,名目之繁,口味之杂,都是任何一个民族无法比拟的。就日常生活而言,一个人对于吃食、口味的态度,便可看出他对于生活的态度。所以,作者选取极平常的吃食,便反映了人们的内心的思想意识、生活态度。信手拈来,意味无穷。

  比较阅读:

  “有窝头,较好。大腌萝卜,好。小酱萝卜,更好。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很好。虾米皮熬白菜,最好。”

  评价:呆板,单调,无生活气息。两厢对比,还是原句京味儿浓。

  5.“忍”

  你怎样评价北京人的“忍”?

  明确:是生存法则,明哲保身;

  生活小事应提倡“忍”,这样人际和谐,深灰和睦;但对于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我们不该“忍”,不该袖手旁观,而应见义勇为,否则社会就没有正气,该出手时就出手。

  全体同学再朗读有关胡同文化特点的段落。

  (四)体验感情

  1.作者对北京胡同、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集中体现在哪几段?

  明确:最后三段

  2.生齐读第十三段,注意要能进入作者的感情世界,读出韵味来。

  3.把最后几个短语再齐读一遍。细细品味其中的感情。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探讨:

  这几句语言有什么特点?和前面写北京人“易于满足”一节是同样的语言风格吗?

  明确:不同前面几句是北京市民的口头语言,而这几句是书面语。前者较轻快,后者较深沉。

  如果把它换成和前面一样的语言,该如何换?效果如何?试试看。

  明确:“那种衰落的样子,还有什么说的。”“ 那荒凉的景象,真没得说。”“那种衰败,确实很惨。”效果完全不同。是口头语,但无京味儿,没有书面语的回味无穷,意韵悠长,而用了书面语之后,感伤惆怅之情扑面而来。

  学了汪老两处不同的语言风格后,你有什么启发或感受?

  明确:雅俗共赏,他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语言范例,使我们受益匪浅。

  (4)面对如此衰败没落的景象,作者用了哪些词语表达他的心情?从下一段中找出三个词语。

  明确:怀旧,伤感,无可奈何。

  这三个词加在一起,是不是说汪老是一个跟不上时代的遗老,一个抱残守缺的保守派?

  明确:“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面对现实,他也有超脱理智的一面,改革之后,新思潮新文化将会兴起的。

  (5)我们准确的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就容易领会他在结尾句中流露出的感情基调,请大家齐读这一段,注意应用中速朗读。

  作者长期生活在北京市民中间,耳濡目染京味文化,对北京话有一种特殊的敏感,文字中常自然带有一些富有表现力的京味京腔,例如“东去!”“西去!”“唤头”“惊闺”“挪窝儿”“处街坊”“待姑奶奶”“闹学生”“过学生”等等。

  四、小结、扩展

  汪曾祺的这篇书序不同于一般的评点或介绍类书序,作者并没有把这篇文章当作正儿八经的序来写,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现在这样一篇充分显示作者个性风格的小品文。读这篇文章,并不使读者觉得累,而是从中了解北京胡同文化,增长见识;阅读的过程,是一种与北京胡同市民相类似的感觉;散淡、平和、自足;作者确实有自己的知识积累和对生活的思考。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北京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的内涵,感受到了汪老先生京味语言的醇厚魅力,也体会到了北京市民的散淡平和自足及作者的怀旧伤感与超脱理智。作者的眼光非常敏锐,从北京的胡同就可看出北京市民文化的特点。

  布置作业 

  课外选读汪曾祺作品

  附:板书设计 

  胡 同 文 化

  汪曾祺

  介绍胡同 胡同文化

  布局:方正 居住:安土重迁、封闭

  影响:北京人的生活 交际:自闭、随意

  北京人的思想 娱乐:闲适

  取名:与生活密切相关 饮食:易于满足

  处世方式:冷漠、隐忍

  数量:数不清 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对胡同文化没落 惋惜、感伤、无可奈何;

  的感受与思考: 清醒认识其衰败没落的必然性。

  ※资料库

  一、自报家门(汪曾祺)

  我是1920年生的。3月5日。按阴历算,那天正好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沾了这个光,我每年的生日都不会忘记。

  我的祖父是清朝末科的“拔贡”。这是略高于“秀才”的功名。据说要八股文写得特别好,才能被选为“拔贡”。他有相当多的田产,大概有两三千亩田,还开着两家药店,一家布店,但是生活却很俭省。他爱喝一点酒,喝了酒有时就一个人在屋里大声背唐诗。他同时又是一个免费为人医治眼疾的眼科医生。我们家看眼科是祖传的。在孙辈里他比较喜欢我。他让我闻他的鼻烟。他教过我读《论语》,还教我写过初步的八股文,说如果在清朝,我完全可以中一个秀才(那年我才13岁)。他赏给我一块紫色的端砚,好几本很名贵的原拓本字帖。一个封建家庭的祖父对于孙子的偏爱,也仅能表现到这个程度。

  我的生母姓杨。杨家是本县的大族。在我3岁时,她就故去了。她得的是肺病,早就一个人住在一间偏屋里,和家人隔离了。她不让人把我抱去见她。因此我对她全无印象。我只能从她的遗像(据说画得很像)上知道她是什么样子。另外我从父亲的画室里翻出一摞她生前写的大楷,字写得很清秀。由此我知道我的母亲是读过书的。她嫁给我父亲后还能每天写一张大字,可见她还过着一种闺秀式的生活,不为柴米操心。

  我父亲是我所知道的一个最聪明的人,多才多艺。他不但金石书画皆通,而且是一个擅长单杠的体操运动员,一名足球健将。他还练过中国的武术。他有一间画室,为了用色准确,裱糊得“四白落地”。他后来不常作画,以“懒”出名。每逢春秋佳日,天气晴和,他就打开画室作画。我非常喜欢站在旁边看他画。他学过很多乐器,笙箫管笛,琵琶、古琴都会。他的胡琴拉得很好。几乎所有的中国乐器我们家都有过,包括唢呐、海笛。他吹过的箫和笛子是我一生中见过的最好的箫笛。他的手很巧,心很细。他会糊风筝。我父亲真是一个聪明人。如果我还不算太笨,大概跟我从父亲那里接受的遗传因子有点关系。我的审美意识的形成,跟我从小看他作画有关。

  我父亲是个随便的人,比较有同情心,能平等待人。我十几岁时就和他对座饮酒,一起抽烟。他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他的这种脾气也传给了我。不但影响了我和家人子女、朋友后辈的关系,而且影响了我对我所写的人物的态度以及对读者的态度。

  我的小学和初中是在本县读的。

  小学在一座佛寺的旁边,原来即是佛寺的一部分。我几乎每天放学都要到佛寺里逛一逛,看看哼哈二将、四大天王、释迦牟尼、迦叶阿难、十八罗汉、南海观音。这些佛像塑得很生动。这是我的雕塑艺术馆。

  从我家到小学要经过一条大街,一条曲曲弯弯的巷子。我放学回家喜欢东看看,西看看,看看那些店铺、手工作坊:布店、酱园、杂货店、爆仗店、烧饼店、卖石灰麻刀的铺子、染坊……我到银匠店里去看银匠在一个模子上錾出一个小罗汉,到竹器厂看师傅怎样把一根竹竿做成筢草的筢子,到车匠店看车匠用硬木车旋出各种形状的器物,看灯笼铺糊灯笼……百看不厌。有人问我是怎样成为一个作家的,我说这跟我从小喜欢东看看西看看有关。这些店铺、这些手艺人使我深受感动,使我闻嗅到一种辛苦、笃实、轻甜、微苦的生活气息。这一路的印象深深注入了我的记忆,我的小说有很多篇写的便是这座封闭的、褪色的小城的人事。

  我自小学五年级至初中毕业,教国文的都是一位姓高的先生。高先生很有学问。他很喜欢我。我的作文几乎每次都是“甲上”(A)。在他所授古文中,我受影响最深的是明朝大散文家归有光的几篇代表作。归有光以轻淡的文笔写平常的人物,亲切而凄惋。这和我的气质很相近。我现在的小说里还时时回响着归有光的余韵。

  我读的高中是江阴的南菁中学。这是一座创立很早的学校,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这个学校注重数理化,轻视文史。但我买了一部词学丛书,课余常用毛笔抄宋词,既练了书法,也略窥了词意。词大都是抒情的,多写离别,这和少年人每易有的无端感伤情绪易于相合。到现在我的小说里还常有一点隐隐约约的哀愁。

  读了高中二年级,日本人占领了江南,江北危急。我随祖父、父亲在离城稍远的一个村庄的小庵里避难。在庵里大概住了半年。在这座小庵里我除了带了准备考大学的教科书,只带了两本书,一本《沈从文小说选》,一本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说得夸张一点,可以说这两本书定了我的终身。这使我对文学形成比较稳定的兴趣,并且对我的风格产生深远的影响。我父亲也看了沈从文的小说,说:“小说也是可以这样写的?”我的小说也有人说是不像小说,其来有之。

  1939年,我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考大学。到昆明,得了一场恶性疟疾,住进了医院。这是我一生第一次住院,也是唯一的一次。高烧超过四十度。护士给我注射了强心针,我问她:“要不要写遗书?”我刚刚能喝一碗蛋花汤,晃晃悠悠进了考场。考完了,一点把握没有。天保佑,发了榜,我居然考中了第一志愿: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

  我成不了语言文字学家。我对古文字有兴趣的只是它的美术价值──字形。我一直没有学会国际音标。我不会成为文学史研究者或文学理论专家,我上课很少记笔记,并且时常缺课。我只能从兴趣出发,随心所欲,乱七八糟地看一些书,白天在茶馆里,夜晚在系图书馆。于是,我只能成为一个作家了。

  不能说我在投考志愿书上填了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是冲着沈从文去的,我当时有点恍恍惚惚,缺乏任何强烈的意志。但是“沈从文”是对我很有吸引力的,我在填表前是想到过的。

  沈先生一共开过三门课:“多体文习作”“创作实习”“中国小说史”。我都选了。沈先生很欣赏我。我不但是他的入室弟子,可以说是得意高足。

  我读的是中国文学系,但是大部分时间是看翻译小说。当时在联大比较时髦的是A.纪德,后来是萨特。我20岁开始发表作品。外国作家我受影响较大的是契诃夫,还有一个西班牙作家阿左林。我很喜欢阿左林,他的小说像是覆盖着阴影的小溪,安安静静的,同时又是活泼的,流动的。我读了一些金妮•沃尔芙的作品,读了普鲁斯特小说的片断。我的小说有一个时期明显地受了意识流方法的影响,如《小学校的钟声》《复仇》。

  1946年初秋,我由昆明到上海,经李健吾先生介绍,到一个私立中学教了两年书,1948年初春离开。这两年写了一些小说,结为《邂逅集》。

  到北京,失业半年,后来到历史博物馆任职。北京一解放,我就报名参加了四野南下工作团。

  我原想随四野一直打到广州,积累生活,写一点刚劲的作品,不想到武汉就被留下来接管文教单位,后来又被派到一个女子中学当副教导主任。一年之后,我又回到北京,到北京市文联工作。1954年,调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

  自1950年至1958年,我一直当文艺刊物编辑。编过《北京文艺》《说说唱唱》《民间文学》。我对民间文学是很有感情的。民间故事丰富的想像和农民式的幽默,民歌的比喻新鲜和韵律的精巧使我惊奇不已。但我对民间文学的感情被割断了。1958年,我被划成右派,下放到长城外面的一个农业科学研究所劳动。将近4年。

  这4年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我和农业工人(即是农民)一同劳动,吃一样的饭,晚上睡在一间大宿舍里,一铺大炕上(枕头挨着枕头,虱子可以自由地从最东边一个人的被窝里爬到最西边的被窝里)。我比较切实地看到中国的农村和中国的农民是怎么回事。

  1962年初,我调到北京京剧团当编剧,一直到现在。

  我20岁开始发表作品,今年75岁,写作时间不可谓不长,但我的写作一直是断断续续,一阵一阵的,因此数量很少。过了60岁,就听到有人称我为“老作家”,我觉得很不习惯。第一,我不大意识到我是一个作家;第二,我没有觉得我已经老了。近两年逐渐习惯了。有什么办法呢,岁数不饶人。杜甫诗“座下人渐多”,现在每有宴会,我常被请到上席。我已经出了几本书,有点影响,再说我不是作家,就有点矫情了。我算个什么样的作家呢?

  我是较早意识到要把现代创作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的。和传统文化脱节,我以为是开国以后,50年代文学的一个缺陷。──有人说这是中国文化的“断裂”,这说得严重了一点。有评论家说我的作品受了老庄思想的影响,可能有一点。我在昆明教中学时案头常放的一本书是《庄子集解》。但是我对庄子感到极大的兴趣的,主要是其文章,至于他的思想,我到现在还不甚了了。我自己想想,我受影响较深的,还是儒家。我觉得孔夫子是个很有人情味的人,并且是个诗人。他可以发脾气,赌咒发誓。我很喜欢《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泳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这写得实在非常的美。曾点的超功利的率性自然的思想是生活境界的美的极致。

  我很喜欢宋儒的诗:

  “万物静观皆自得,

  四时佳兴与人同。”

  说得更实在的是:

  “顿觉眼前生意满,

  须知世上苦人多。”

  我觉得儒家是爱人的,因此我自许为“中国式的人道主义者”。

  (选自《语文学习》1995年第11期)

  二、论汪曾祺散文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关系(黄科安)

  中国传统文化顺应人情,重视常识,讲究中庸之道,体现了一种现世的精神,因而亲亲、仁民、爱物是儒家思想的怀抱。这种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产物,恰恰是西方文化最缺乏的东西。它不必像西方基督教超人文的精神,必须从另一个世界才能找到生命的意义。汪曾祺在不少文章中屡次谈及自己与儒家思想的精神联系。他在《自报家门》中分析道:“我受影响较深的,还是儒家。我觉得孔夫子是个很有人情味的,并且是个诗人。他可以发脾气,赌咒发誓。”“我觉得儒家是爱人的”。可见,汪曾祺亲近儒家,乃是看到儒家在人伦道德的践履中,表现出对俗世生活的执着与肯定,这构成了汪曾祺精神世界的现世品格。我以为这一现世品格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生活的广泛乐趣,一是对人的生老病死的通达态度。

  汪曾祺对生活的热爱,有两个明显的兴趣点,即各地的风味吃食和风俗民情。先谈他的第一兴趣点。汪曾祺笔下的烹饪文化之精妙,让人大开眼界,饱尝“口”福。简直可以与梁实秋的《雅舍》《谈吃》相提并论。如《故乡的食物》列举的食物,多得令人咋舌。从家中的“炒米和焦屑”“端午的鸭蛋”到河里的“虎头鲨、昂嗤鱼、砗螯、螺蛳、蚬子”、野禽类的“野鸭、鹌鹑、斑鸠”和野菜类的“蒌蒿、枸杞、荠菜、马齿苋”,无不一往情深,款款道来。

  ……

  汪曾祺小时候读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很为诗中的“真情”而感动,但他始终没搞懂“采葵持作羹”的意思。现在各地植物称做“葵”的,如向日葵、秋葵、蜀葵,但这些植物叶都不能吃。那么古人“持作羹”的“葵”是什么?汪曾祺直到后来读到清朝吴其睿的《植物名实图考》,才知道吴氏把“葵”列为蔬类的第一品。吴氏经过考证,激动地说:“葵”便是南方几省还有种植的“冬苋菜”。可见“葵”到清朝已经沦为无人知晓的地步,但是“葵”早在《诗经》中就有记载,后魏《齐民要术》,元代王祯的《农书》都把它列为主要蔬菜。汪曾祺由此猜测可能是后来全国遍植大白菜,大白菜取代了葵的位置。可见,“蔬菜的命运,也和世间一切事物一样,有其兴盛和衰微,提起来也可叫人生一点感慨。”从平常的“吃食”中寄寓着人事的兴衰慨叹,这的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表现方式和精深之处。汪曾祺说:“草木虫鱼,多是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对于草木虫鱼有兴趣,说明对人也有广泛的兴趣。”此言不差,也可看做他的夫子自道。

  各地的风俗民情,也是汪曾祺笔下乐意表现的另一个话题。汪曾祺认为:“风俗,不论是自然形成的,包含一定的人为成分(如自上而下的推行),都反映了一个民族对生的挚爱,对‘活着’所感到的欢悦。”汪曾祺从小就生活在风情名物所弥漫的民间,后来在北京工作,他还曾编过几种“民间文学”的刊物。因而,他对各地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对民间故事丰富的想像力和农民式的幽默诙谐,颇为着迷,并写进自己的作品中。

  ……

  在此,从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次来看,存在于广大农村的“活着”的民间文化,其实是传统文化的渗透、融合和转化的生动形式。《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就孔子的立场,鬼神之灵的实际存在与否,根本就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重要的乃是祭祀本身的意义。因此,冯友兰指出:“儒家对于祭祀之理论,亦全就主观情感方面立言,祭祀之本意,依儒家之眼光观之,亦只求情感之慰安。”以上所述,可以得知风俗是民族感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感情虽抽象,但它通过风俗形式而得以丰富的再现。汪曾祺认为:“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抒情诗。”写风俗,有点怀旧,但那是故国神游,给人是慰藉,不是悲苦。

  [1] [2] 下一页  

胡同文化 篇10

  [教学要点]

  1.了解北京的内涵及其建筑传统、民族心理,居处习惯等;体会作者对的体验;

  2.引导学生从建筑风格上延伸文化传统的思考,并能举一反三;3.学会把握中心句与支撑句的关系。

  [教学步骤 ]

  1.预习(多媒体演示同步):

  词语积累

  安土重zhòng迁: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肯轻易搬迁。

  挪nuó窝:搬家。

  远亲不如近邻:关系疏远的亲戚比不上居住很近的邻居。

  腌yān萝卜:用盐浸制萝卜。

  熬āo白菜:白菜等加水并放在文火上煮。

  姑奶奶:娘家称已出嫁的女儿,以示娇贵。

  摞luò:成堆摆放。

  冷眼旁观:用冷静或冷淡的态度从旁观看。

  没mò落:衰败,趋于死亡。

  披离:覆散开来的样子。

  凭吊:对着遗迹、碑墓等怀念(故人旧事)。

  低徊:徘徊;流连。

  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社会或个人的财富积累。

  2.导入  :

  胡同行板:

  不唱那辉煌的故宫,/也不唱那雄伟的长城,/单唱这北京城里的小胡同啊,/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无名的胡同数不清,/横胡同竖胡同,/半截胡同斜胡同,/就象那棋盘布在北京啊,/砖塔胡同年代最久,/交民巷它最长可分西东,/七拐八拐是九道弯哪,/钱市胡同两个人相遇,/您哪,要侧身行……

  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当过教师、编辑等。少时常到其家所开的万全堂中药店廊下的书摊借阅唱本。生平喜读风物民俗、方志游记、草木虫鱼、书论画论、笔记野史之类的闲杂图书。他说:“我看杂书所用的时间比看文学作品和评论要多得多。”他生活阅历丰富,对社会、对人生有独到的见解。汪先生熟悉市井民居生活,经他的描述,一方水土鲜活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

  汪先生的是篇序文,原文有小标题“摄影艺术集序”。这是一篇匠心独运,充分显示作者个性风格的小品文。作者以一种文化的品味悠闲、散淡地叙说北京胡同,使我们对北京现象以及世代居住于此的北京人的文化心态、生活习俗有了如此生动形象的了解。面对新旧文化传统的碰撞,作者在字里行间浸润着一种对的怀旧情绪,传递着些许的伤感。

  3.补录:

  人评汪曾祺小品:汪老的随笔小品,像、《昆明的食菌》、《故乡的野菜》,散而庄,淡而腴。记人事,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叙掌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夜雨春韭,秋末晚崧,皆有情致。“喧闹如山野之闲花,明净如寒潭之秋水。”

  汪曾祺自叙:从我家到小学要经过一条大街,一条曲曲弯弯的巷子。……有人问我是怎样成为一个作家的,我说这跟我从小喜欢东看看西看看有关。这些店铺、这些手艺人使我深受感动,使我闻嗅到一种辛劳、笃实、轻甜、微苦的生活气息。这一路的印象深深注入了我的记忆,我的小说有很多篇写的便是这座封闭的、褪色的小城的人事。

  我很喜欢宋儒的诗:“顿觉眼前生意满,须知世上苦人多。”

  4.思考:

  ①作者笔下北京胡同建构的基本特点,以及作者以为由此而产生的北京的内涵;

  ②北京自身特点与其没落命运的关系;

  ③文章的收尾处语言风格的变化。

  5.自读课文,尝试概要填表:

  思路: 由(          )写到(           )

  胡同建构特点 底蕴

  ①(格局)方正 ①封闭

  ②(居处)安静 重迁

  ③(门院)盒子 自顾

  再见吧,胡同 自足

   旁观

   忍

   ②没落

   残破      凭吊

  6.七嘴八舌:

  ①方正    北京城、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

  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思想

  点评①:北京的胡同独具特色,一般人习以为常,有一位作家却能以独到的眼光,深厚的文化底蕴,审视北京的胡同,发掘出了北京胡同的文化意蕴,认同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胡同的建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文化底蕴。北京街巷胡同的历史可上溯至元、明两朝,个别地方,如宣武区的阁街有上千年的辽南京燕角楼,街巷胡同存于千年当属罕见。其肇建、变迁、嬗替,真可谓人事沧桑。

  重迁

  自顾

  ②封闭    自足

  旁观

  忍

  “安土重迁”的叙写:“破家值万贯”。

  “盒子人生”的叙写:“独门独院”、“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易于满足”的叙写:“知足了”、“就不错”“那还有什么说的”。

  “冷眼旁观”的叙写:“不爱管闲事”、”置身事外“。

  “逆来顺受”的叙写:“当了一辈子的顺民”、“多操这份儿心”、“睡不着眯着”

  点评②:“盒子”里的礼数,礼数中的闲逸人生下棋、喝酒、遛鸟,是胡同市民最典型的文化生活。十足的安宁、平和、恬谈里,我们读到了封闭。即便是胡同取名,都有着浓郁的胡同气息,可见胡同人的内心,有一种自怜的本我情结;于他们讲究“处街坊”,懂礼数处,又反映出北京市民的淳朴。牧歌和田园消歇后的真满足。由于胡同的安静闭塞,造成胡同人的思想上的封闭守旧,安于现状,习惯于逆来顺受,甘做顺民。可以说,胡同是一位时间老人,它见证了在历史的风风雨雨里褪色地上演。

  ③没落    已经很残破/记录着失去的荣华

  供人凭吊/使人怅惘低徊

  点评③:现代文明下产生了年轻人现代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他们时尚、前卫、锐意革新、容易接受并欢迎新鲜事物。然而,对于曾经存在的或者还在存在但已经在逐渐消亡的事物,他们的情感似乎已经圆钝,他们表现得漠然。胡同在没落,四合院在消失,它们仅仅是一个或一段历史时期的产物。住在胡同里达40年的汪曾祺先生,作为一个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的文化人,面对胡同的没落,四合院的消失,以及附生其上的的隐退,有一种莫名的怅惘和留恋,这一种怀旧情绪,或许是另类的审美。他同时又清醒的认识到是一种怀旧市民的衰落文化,跟不上时代的进步,终究要走向消亡。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一个时代有属于它自己的文化。,萦于心怀,挥之不去,能如是也就足够。

  7.补充资料:

  ①北京人的生活习惯:

  北京人的生活习惯兼取农民和牧民。爱吃硬面饽饽水饺荞麦饼和冰糖葫芦,爱喝大碗茶二锅头,爱过端午节重阳节春节,爱玩的是养鱼养鸟养蛐蛐和逮蜻蜓粘知了放风筝。这些都与都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如吃奶油蛋糕三明治,喝咖啡威士忌,过圣诞节情人节,玩高尔夫球等形成了鲜明对比。

  ②北京人的“礼数”

  北京人特别讲“礼数”,这是一种文化教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老北京不歧视穿衣不体面的外地人。向老北京人问路,得到的几乎都是详尽、和气而又有人情味的回答。

  B、北京人顾面子,人缘好。

  C、老北京生活简朴,但决不会因为穷而失了身份,丢了体面。即便不过是一碗老豆腐,二两烧酒,也会慢喝细品,那情态,那气度,那派头,简直像面对一桌满汉全席。

  这体现了北京人悠然自得、清淡典雅的生活作风。

  ③北京人的安分守己:

  北京人的安分守己,逆来顺受是其特殊的历史政治环境造成的。京都之中,帝辇之下,人们看得最多的是城头变幻大王旗,看得最透的是仕途险恶,天威难测,官运无常。今儿个,新科状元金榜题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明儿个,菜市场人头落地,大观园底儿朝天。这风云变幻,世事沧桑,使北京人学会了忍耐,也学会了世故通达。作为专制制度下的小民他们太微不足道了,强大的皇权要消灭他们,比碾死只蚂蚁还容易,所以他们学会了忍耐,学会了明哲保身,学会了得过且过。

  ④胡同深处传唱

  听一听北京城里的胡同歌,在歌声里走进悠悠的胡同,去领略胡同深处传唱的北京民风。

  前门情思大碗茶:

  我爷爷小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一蓬衰草,几声蛐蛐叫。/伴随着它度过了那灰色的年华。/吃一串冰糖葫芦就算过节。/它一日三餐窝头咸菜就着大碗茶。/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它最廉价。/可谁知道,谁知道,谁知道它淳厚的香味含着泪花。

  如今我海外归来,/又见红墙碧瓦,/高高的前门几回梦里想着它。/岁月风雨无情任吹打,/却见它更显得那英姿挺拔。/叫一声杏仁豆腐滋味真美。/我带着童心带着思念再来一口那大碗茶。/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这最廉价,/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它淳厚的香味,直传到天涯?

  8.教学后记:

  [1]

胡同文化 篇11

  教案示例一

  

  教学目的

  1. 用朗读的方式学习本课的语言

  2. 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

  3. 品味北京胡同所蕴含的文化韵味,对有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

  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

  教学难点

  品味北京胡同所蕴含的文化韵味,对有自己的见解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

  问题:1.你对汪曾祺有什么了解?

  2.你了解北京的胡同吗?

  3.你能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文化的含义吗?

  自读课文并讨论

  1.概括北京胡同的特点。

  第一段:北京城四方四正。

  第二段写胡同的原意,胡同取名的来源有很多种。

  第三段写胡同的宽窄。

  第四段写“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第五段写胡同与四合院是一体。

  2.学生朗读课文6-9段,教师配乐范读10-12段,概括的特点。

  第六段:北京人大都安土重迁。

  第七段:北京人愿住“独门独院”,平时过往不多。

  第八段:北京人易于满足,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

  第九段:北京人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

  第十段到十二段:举例说明北京的精义是“忍”。

  3请概括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感情。

  亲切、欣赏、不满、批评、怀旧、怅然低徊。

  4品味语言:

  1让学生自己读第8段、第11段对话部分找同组同学分角色朗读、第12段读“这二位同声说”后面的部分、第13段。读的过程中体味句中蕴含的感情。

  2仿照“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的形式表达一种感情。

  语言特点总结:

  汪曾祺的语言文白夹杂,有时极雅,有时极俚,时能出人意表。他重视从古典文学中汲取营养,他的语言有文人气,但又和现代语言融合无间,是一种纯熟,寓绚烂于平极的语言。

  延伸讨论

  随着时代的进步,北京的胡同日渐被高楼大厦取代,更多的在高楼中长大的人认同“高楼文化”“社区文化”,你怎样看待这样的变化?

  作业 布置

  以居住环境与人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

  教案示例二

  教学目标

  1.概括北京内涵的内容要点,体会作者由对的描述流露的情感内蕴。

  2.学习作者用平时朴素的语言叙事抒情的手法。

  3.初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4.培养学生一种全新思维方式,即善于透过现象看到事物隐含的文化现象。

  教学重点

  1.总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用简要的语言从不同方面加以概括。

  2.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通过对具体的词语的品味,体会作者对北京的感情。

  2.通过对北京的理解,初步体会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教具准备

  北京胡同的相关照片、图片、投影仪、录音机、胶片、磁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一、导语 

  同学们,说起胡同,我们并不陌生,有的甚至熟视无睹了,不论是农村还是城镇,往来于胡同之中的经验是有的。但对于胡同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却不大注意。北京的胡同独具特色,一般人习以为常,有一位作家却能以独到的眼光,凭深厚的文化底蕴,审视北京的胡同,发掘出了北京胡同的文化意蕴,认为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汪曾祺的。

  二、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职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使之对社会、对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对市井民居的熟悉,经他的描述,那一方水土中鲜明特色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难以忘怀。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三、概说

  汪先生的是篇序文,原文有小标题“摄影艺术集序。”这是一篇匠心独运,充分显示作者个性风格的小品文。

  作者把这普普通通的胡同,从来源到起名分类和这数不清的胡同中凝聚浸透着独有的自然融化起来,使我们对北京和那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北京人的文化心态有了如些生动、深刻的理解,从中也流露出作者对怀旧伤感的感情。

  四、有关“文化”的概念(使用投影仪)

  1.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英・泰勒《原始文化》

  2.“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的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辞海》

  五、自读练习

  1.北京的胡同有何特点?(出示图片或照片或投影仪)

  明确:(提示学生用找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的方法寻找)可以得到如下概括:方正、取名、宽窄、网络等。就其“方正”而言,使得北京人方位意识极强;从“取名”而言,其原因很多,有计数、物件、行业、人物、形状等但都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从“宽窄”而言,可反映出人的阶层不同;就“网络”来说,也体现了生活方便、安静这一特点。

  2.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封闭”“满足”“袖手”“忍安”。

  3.让学生回答在的众多特点里,他喜欢哪一点,不喜欢哪一点,为什么?

  4.作者是如何从“胡同”里发现“文化”意蕴的?

  明确:作者通过介绍评论北京的胡同来剖析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从而揭示的丰富内涵。共15个自然段,文章开始从方正的胡同写起,写了胡同名称的来源,胡同的宽窄,胡同的作用,并由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谈到了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说明了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接着引用、举例将其具体化:是一种封闭文化、居民们似乎都承袭了祖宗安土重迁传统,蜗舍再破也不舍得“挪窝儿”;北京人的理想住家是独门独院,但也讲究处街坊,婚丧嫁娶随份子,但“休管他人瓦上霜”却也浸透着的特点;由于北京市民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易满足;北京人爱瞧热闹,但不爱管闲事;并用事例说明其文化精义是“忍”,即所谓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5.作者对的描写中,包含了什么感情?

  明确:作者对胡同,对胡同中的市民生活,对的同情、理解、批判及文末的怀旧、留意略带伤感的情感。

  6.放录音:“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再见吧,胡同。”思考如下问题:

  (1)第一段写了北京民居房屋残破,地基柱下沉,拴马栓,上马石已失原形,井眼、石头棋盘供人凭吊,意在说明什么?“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的隐含义是什么?

  明确:意在说明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隐含义是北京的胡同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而消失。

  (2)作者谈到看了照片后人们会产生“怀旧感情”和“伤感”又可说“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如何理解?

  明确:也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而日趋消失,这是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必然。

  (3)从“再见吧,胡同”一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明确:胡同和将一起随着商品经济改革的大潮而逐渐消失,改革之后新思想新文化将会兴起。

  7.完成思考和练习二。

  六、作业 

  课外阅读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一文,进一步体味其语言 特色。参见第一册语文《读本》第194页。

  [板书设计]

  [延伸阅读]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文化眼光

  冯骥才

  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存在。有人能看到,有人看不到,这就需要文化眼光。

  何谓文化眼光:这要先弄清何谓文化。

  文化一词多义,大致有三。

  一是把它视为一种教育状况或知识程度。比方说某某人“有文化或没文化”“文化高或文化低”。

  二是作为一种考古用语。如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

  三是人类所创造的总财富。主要指精神财富。

  长久以来,对文化的普遍解释多是第一种。而一个阶段,还把文化单一地、生硬地、干瘪地当作意识形态,那时的社会生活变得多么空虚与空洞!这种解释,遗害殊深,很少有人把人类生活视为一种文化。生活便只剩下赤裸裸的生存需要,文化退到生活之外,成了可有可无。可以说,文化一直在狭义中存在,而对文化广义上的解释不过是近些年的事。一些有识之士为了改变世人对文化偏狭的成见,区别以往的文化定义,便创造出一个词儿来,叫做“大文化”。

  大文化像猢狲,从身上拔一把毫毛,吹一口气,变成千万种文化。从燕赵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中原文化、长江文化、黄河文化、海洋文化,到城市文化、山水文化、商业文化、农业文化、企业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民俗文化、民居文化、服饰文化、案头文化、药文化、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再到钱币文化、武林文化、兵刃文化、京剧文化、风筝文化、生肖文化、祭祀文化、电视文化、咖啡文化、牛仔文化、年文化、鞋文化、性文化、鬼文化、梦文化……于是,不断听到惊呼:“什么都成了文化,难道厕所也是文化吗?”差不多,这里又有一个“厕所文化”的概念出现。

  只要用文化眼光来看,文化便无所不在,对事物也会产生新的认识与发现。比如对于酒,用先前那种非文化的眼光来看,不过是一种佐餐助兴的饮料而已,最多能以酒浇愁,一醉方休;倘若换个文化眼光来看,则必然还要关注酒的历史、酒的制造、酒的储藏、饮酒方式、售酒方式、酒器酒具、酒曲酒令、酒的诗与画,以及酒和地域、民俗、气候的关系……那就会发现还有一个比酒器的本身大得多的酒文化。由于酒一直处在历史的、民族的、地域的、人文的等环境中,必然浸入这些因素,成了一种文化载体,具有认知和享用这些文化的价值,那么,酒对于我们,不只是清香醉人的佳酿,还是醇厚醉心的文化溶液。所以,聪明的酒厂老板,都是一边靠酒一边靠酒文化发财。如果进一步,我们用这样的眼光来看生活的一切,才会真正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丰实与深邃。

  然而,生活文化以两种状态存在着:

  一是活着的状态,一是历史的状态。

  活着的状态是一种生活,历史的状态才是一种完完全全的文化。

  当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被时代淘汰了,消失了,它的精神便转移到曾经共存的物品上和环境中。过一段时间,人们就从这器物和环境中了解、感受认识昔日生活的形态与精神了。这样,器物与环境便发生了质变,在“活着”的时候,它们是实用性的生活物品与生活环境;进入“历史”之后,就变成纯精神的文化物品与人文环境了。同一件事物,它们本身并没有变化,还是原来模样,这变化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其实它是人们的一种认识,也就是人们用文化眼光看出来的。

  文化眼光不是一般目光。它必须具有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

  眼光,也就是眼力。

  一般人没有这种眼光。所以,当这些环境与器物由“活着的状态”转变为“历史的状态”时,常常被当做无用的东西丢弃了。昔时器物被当作破盆破罐,旧时房舍被当做危房陋屋。看来这眼光中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面对这一切,人们只是从现实的角度而来看的。

  一个相反的例子,能够做最好的说明:

  当柏林墙将拆除时,世界上许多博物馆都派人跑到德国,去购那些涂满图画与文字的墙体碎块。出价之高惊骇一时。他们几乎在同一时间觉悟到,这座被时代淘汰的墙恰恰是一种过往不复的珍贵的历史象征。德国政府被惊动了,于是决定那一段尚未拆除的柏林墙不拆了,保护起来,永世珍存。

  这种眼光说明了什么?它说明――

  有些事物的历史文化价值,必须站在未来才能看到。文化,不仅是站在现在看过去,更重要的是站在明天看现在。

  那么,文化眼光不只是表现为一种文化素养,一种文化意识,更是一种文化远见和历史远见。

  注释:柏林墙:1961年民主德国沿西柏林边界构筑的隔离设施,原称“反法西斯防卫墙”,后一般称“柏林墙”。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国决定开放柏林墙。1992年,柏林墙被拆除,民主德国解体。

  1.“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存在。有人能看到,有人看不到,这就需要文化眼光。”这句话中“看”的意思是:   (  )

  A 使视线接触人或物  B 观察并加以判断

  C 访问  D 照料

  2.“这种解释,遗害殊深,很少有人把人类生活视为一种文化。生活便只剩下赤裸裸的生存需要,文化退到生活之外,成了可有可无。”对句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把人类生活视为一种文化,也就是把文化看做人类所创造的总财富。

  B 生活与生存的意义相同。

  C“文化退到生活之外”,这是对文化的狭义理解

  D狭义地理解文化,也使生活变得空虚与空洞

  3.“于是,不断听到惊呼:‘什么都成了文化,难道厕所也是文化吗?’差不多,这里又有一个‘厕所文化’的概念出现。”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就是说“厕所文化”,也不是对文化的侮辱,人类生活的一切都应视为文化,厕所也不例外。

  B作者认为把文化与厕所联系起来,这是对“大文化”的误解和嘲弄。

  4.对“酒文化”这个例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每一种生活资料都是一种文化载体,与此有关的历史,都具有文化的意义。

  B中华文化不能狭窄地理解为儒家学说

  C中华文化存在于中华民族生活的一切方面

  D文化眼光有助于生产者推销商品,也使消费者在物质享受的同时获得精神享受。

  5.“活着的状态是一种生活,历史的状态才是一种完完全全的文化”,意思就是  ( )

  A活着的状态还谈不上文化,历史的状态才是文化。

  B活着的状态还谈不上文化,历史的状态才有全部文化意义。

  C活着的状态作为文化载体发挥着实用价值,历史的状态才是文化。

  D活着的状态作为文化载体在生活中发挥着实用价值,而历史的状态则是纯粹的文化。

  答案:1.B  2.B  3.A   4.B   5.D

  教案点评:

  首先简要介绍作者及其作品风格,之后以资料的形式让学生对“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一个初步的理解,最后以自读练习的形式,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概括重点,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写作意图。

  探究活动

  导游词设计

  2008年北京召开奥运会,假设你是一名志愿者,你为外国游客或运动员做导游介绍北京,你怎样设计你的导游词?可以选择介绍胡同,也可以介绍北京的名胜古迹,还可以介绍北京人的生活、北京的文化如京剧,北京的小吃等等,角度不限,要求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几个人共同完成一个课题,时间为一个月。

胡同文化 篇12

  教学目标:

  1.概括北京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的内涵,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2、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感情,品味其语言风格。

  3.培养学生用文化眼光品评现实生活,透过生活现象看到其隐含的文化内涵的能力。

  教学重点:1、概括要点,提取精要。2、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通过对北京胡同文化的理解,初步体会“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教具准备:电教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同学们如果到了北京去旅游,.最想去看看北京的哪些名胜古迹?

  “如果想要真正了解北京城,北京人,一定要去北京的胡同与四合院,去感受北京古老的文化气息。”

  “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建城已有两千多年了。北京胡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朝,蒙古族统一中国,元朝的皇帝把都城定在大都(即现在的北京),并对大都进行了城市规划,把京城建得方方正正.正中央是皇宫,象征着天子至高无上的威严,周围便是遍布京城的四四方方的胡同和四合院,时至今日,北京的胡同已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沧桑了.今天我们来学习汪曾祺老人的一篇文艺小品文《胡同文化》,走进北京的胡同,感受胡同文化。”

  2.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听一听歌曲,看一看图片

  展示flash课件,看图片,听歌曲<<北京的胡同>>,思考,歌曲唱出了北京胡同什么特点?

  二.学习1――4段,概括要点,掌握胡同特点

  课文中哪些段落也写北京的胡同?各段落中哪些句子点出了胡同的特点?根据这些段落和句子概括北京胡同特点。

  明确1――4段,从北京胡同方正, 取名,宽窄,网络几方面写出了正,俗,多,静的特点。

  三.学习6――12段,突破重点,理解文化内涵

  1.歌曲唱的是“北京的胡同”,而本文的题目是“胡同文化”,因此本文的重点应是“文化”。胡同是一种建筑,怎么会成为一种文化呢?其实文化的范畴很广,文化就在我们身边。如饮食文化,服饰文化,酒文化等等。民以食为天,我们就以饮食文化为例,例如四川人好吃辣,一种泼辣豪爽的性格;广东人什么都敢吃,一种敢为天下先的性格......一定的物质承载着一定的精神财富,可以反映出人们的生活习惯,思想性格.那么胡同作为一种建筑形式,它也是一种文化形态.胡同里的人们又有着怎样的生活习惯和思想性格呢?

  2.文章第几段提到胡同文化?这一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那么什么是胡同文化?(第五段,承上启下,我们通常说的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胡同文化)

  3.研习6――9段

  教师进行小结并进而过渡到下文。那么,长期生活在这样正而安静的胡同里的居民又形成了怎样的一种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呢?

  第六段一开头就告诉我们,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这种封闭的文化呢?请同学们速读课文6――9段,找出关键词句,并进行概括。

  明确:四个方面来写:居住:安土重迁( 安于现状,不思改变,封闭保守的心理)

  人际:过往不多(心灵缺乏真正的交流,内心是封闭的 )

  饮食:易于满足( 惟我独尊的优越感,拒绝了外界有价值有意义的好东西,故步自封)

  处世:冷眼旁观( 关键词“过”“闹”过去了,在人们心中留不下印迹,心中激不起波澜,形容短暂与无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

  比较阅读,展示课件(1)有窝头,就知足了。 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

  (2)“有窝头,较好。大腌萝卜,好。小酱萝卜,更好。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很好。虾米皮熬白菜,最好。”

  比较阅读完之后,加深对胡同文化内涵的理解。原文口语,选择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寻常食物,形象地勾画出北京市民贫苦的生活境况和知足常乐的心理。一声“嘿”,道出内心的惊喜,美滋滋,乐盈盈,喜上眉梢,形神兼备。

  小结:北京人安土重迁,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怀旧情结;北京人易于满足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知足常乐的心态,北京人安分守己又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谨小慎微,北京人在生活方面封闭保守的种种表象,其实质是什么呢?胡同文化的精义是什么?“忍”。怎样理解“忍”,用书上的八个字概括。“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4.研习10――12段,文章用哪些事例来表现北京人的“忍”?

  (1)《八月骄阳》 关键词: “ 顺民”,“安善良民”,“秉公守法”,“有棒子面就行”

  (2)电梯事件  重点品味“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 活画出“忍者”的形象,置身事外,冷眼旁观,逆来顺受,最后一句“北京人,真有你的!”充满调侃的语气。

  四,探究胡同文化形成的根源

  这样一种封闭保守,易于满足的文化形态是怎样形成的呢?让学生深入探讨

  1.北京城的建筑格局

  2.北京城悠久的历史。北京是封建时代中央集权的中心,面对皇权的威严,朝代更替,社会动荡,历史变迁,北京城的老百姓__一介小民的生存状态又是怎样的呢?忍耐,苟安,做安善良民.只有“忍”才能让他们苟活下去,面对皇权,维持草民仅有的一点尊严。特定的历史背景形成了特殊的文化形态.

  胡同文化便是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其实这不仅是北京人的一种传统心态,试想中国有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所以封闭守旧是一种民族心理,惯于忍耐是一种民族性格。

  五,探究情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胡同文化也将最终走向没落.面对胡同及胡同文化的没落汪曾祺老人的心里,涌起的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听朗读,谈感受。

  教师简单点拔:怀旧、伤感而又豁达的感情。在情感上“怀旧和感伤”,作者熟悉并喜欢胡同文化,所以当他直观地面对衰败的胡同时,不禁有点感伤。但在理智上,他也意识到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封闭的胡同文化走向没落是必然的。“再见吧,胡同。”表现的正是这样的一种心情。

  六.拓展延伸

  胡同的衰落导致胡同文化的没落,高楼大厦代替了红墙碧瓦,在一个新的时代背景下,北京人又向我们展现出怎样的文化呢?那么今天的北京还是这样封闭保守,不思进取吗?新时代的北京人又有着怎样的精神风貌呢?

  学生畅谈今日北京。

胡同文化 篇13

  教案示例一

  

  教学目的

  1. 用朗读的方式学习本课的语言

  2. 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

  3. 品味北京胡同所蕴含的文化韵味,对有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

  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

  教学难点 

  品味北京胡同所蕴含的文化韵味,对有自己的见解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

  问题:1.你对汪曾祺有什么了解?

  2.你了解北京的胡同吗?

  3.你能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文化的含义吗?

  自读课文并讨论

  1.概括北京胡同的特点。

  第一段:北京城四方四正。

  第二段写胡同的原意,胡同取名的来源有很多种。

  第三段写胡同的宽窄。

  第四段写“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第五段写胡同与四合院是一体。

  2.学生朗读课文6-9段,教师配乐范读10-12段,概括的特点。

  第六段:北京人大都安土重迁。

  第七段:北京人愿住“独门独院”,平时过往不多。

  第八段:北京人易于满足,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

  第九段:北京人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

  第十段到十二段:举例说明北京的精义是“忍”。

  3请概括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感情。

  亲切、欣赏、不满、批评、怀旧、怅然低徊。

  4品味语言:

  1让学生自己读第8段、第11段对话部分找同组同学分角色朗读、第12段读“这二位同声说”后面的部分、第13段。读的过程中体味句中蕴含的感情。

  2仿照“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的形式表达一种感情。

  语言特点总结:

  汪曾祺的语言文白夹杂,有时极雅,有时极俚,时能出人意表。他重视从古典文学中汲取营养,他的语言有文人气,但又和现代语言融合无间,是一种纯熟,寓绚烂于平极的语言。

  延伸讨论

  随着时代的进步,北京的胡同日渐被高楼大厦取代,更多的在高楼中长大的人认同“高楼文化”“社区文化”,你怎样看待这样的变化?

  作业 布置

  以居住环境与人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

  教案示例二

  教学目标 

  1.概括北京内涵的内容要点,体会作者由对的描述流露的情感内蕴。

  2.学习作者用平时朴素的语言叙事抒情的手法。

  3.初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4.培养学生一种全新思维方式,即善于透过现象看到事物隐含的文化现象。

  教学重点

  1.总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用简要的语言从不同方面加以概括。

  2.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通过对具体的词语的品味,体会作者对北京的感情。

  2.通过对北京的理解,初步体会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教具准备

  北京胡同的相关照片、图片、投影仪、录音机、胶片、磁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说起胡同,我们并不陌生,有的甚至熟视无睹了,不论是农村还是城镇,往来于胡同之中的经验是有的。但对于胡同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却不大注意。北京的胡同独具特色,一般人习以为常,有一位作家却能以独到的眼光,凭深厚的文化底蕴,审视北京的胡同,发掘出了北京胡同的文化意蕴,认为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汪曾祺的。

  二、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职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使之对社会、对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对市井民居的熟悉,经他的描述,那一方水土中鲜明特色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难以忘怀。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三、概说

  汪先生的是篇序文,原文有小标题“摄影艺术集序。”这是一篇匠心独运,充分显示作者个性风格的小品文。

  作者把这普普通通的胡同,从来源到起名分类和这数不清的胡同中凝聚浸透着独有的自然融化起来,使我们对北京和那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北京人的文化心态有了如些生动、深刻的理解,从中也流露出作者对怀旧伤感的感情。

  四、有关“文化”的概念(使用投影仪)

  1.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英・泰勒《原始文化》

  2.“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的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辞海》

  五、自读练习

  1.北京的胡同有何特点?(出示图片或照片或投影仪)

  明确:(提示学生用找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的方法寻找)可以得到如下概括:方正、取名、宽窄、网络等。就其“方正”而言,使得北京人方位意识极强;从“取名”而言,其原因很多,有计数、物件、行业、人物、形状等但都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从“宽窄”而言,可反映出人的阶层不同;就“网络”来说,也体现了生活方便、安静这一特点。

  2.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封闭”“满足”“袖手”“忍安”。

  3.让学生回答在的众多特点里,他喜欢哪一点,不喜欢哪一点,为什么?

  4.作者是如何从“胡同”里发现“文化”意蕴的?

  明确:作者通过介绍评论北京的胡同来剖析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从而揭示的丰富内涵。共15个自然段,文章开始从方正的胡同写起,写了胡同名称的来源,胡同的宽窄,胡同的作用,并由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谈到了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说明了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接着引用、举例将其具体化:是一种封闭文化、居民们似乎都承袭了祖宗安土重迁传统,蜗舍再破也不舍得“挪窝儿”;北京人的理想住家是独门独院,但也讲究处街坊,婚丧嫁娶随份子,但“休管他人瓦上霜”却也浸透着的特点;由于北京市民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易满足;北京人爱瞧热闹,但不爱管闲事;并用事例说明其文化精义是“忍”,即所谓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5.作者对的描写中,包含了什么感情?

  明确:作者对胡同,对胡同中的市民生活,对的同情、理解、批判及文末的怀旧、留意略带伤感的情感。

  6.放录音:“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再见吧,胡同。”思考如下问题:

  (1)第一段写了北京民居房屋残破,地基柱下沉,拴马栓,上马石已失原形,井眼、石头棋盘供人凭吊,意在说明什么?“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的隐含义是什么?

  明确:意在说明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隐含义是北京的胡同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而消失。

  (2)作者谈到看了照片后人们会产生“怀旧感情”和“伤感”又可说“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如何理解?

  明确:也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而日趋消失,这是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必然。

  (3)从“再见吧,胡同”一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明确:胡同和将一起随着商品经济改革的大潮而逐渐消失,改革之后新思想新文化将会兴起。

  7.完成思考和练习二。

  六、作业 

  课外阅读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一文,进一步体味其语言 特色。参见第一册语文《读本》第194页。

  [板书设计 ]

  [延伸阅读]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文化眼光

  冯骥才

  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存在。有人能看到,有人看不到,这就需要文化眼光。

  何谓文化眼光:这要先弄清何谓文化。

  文化一词多义,大致有三。

  一是把它视为一种教育状况或知识程度。比方说某某人“有文化或没文化”“文化高或文化低”。

  二是作为一种考古用语。如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

  三是人类所创造的总财富。主要指精神财富。

  长久以来,对文化的普遍解释多是第一种。而一个阶段,还把文化单一地、生硬地、干瘪地当作意识形态,那时的社会生活变得多么空虚与空洞!这种解释,遗害殊深,很少有人把人类生活视为一种文化。生活便只剩下赤裸裸的生存需要,文化退到生活之外,成了可有可无。可以说,文化一直在狭义中存在,而对文化广义上的解释不过是近些年的事。一些有识之士为了改变世人对文化偏狭的成见,区别以往的文化定义,便创造出一个词儿来,叫做“大文化”。

  大文化像猢狲,从身上拔一把毫毛,吹一口气,变成千万种文化。从燕赵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中原文化、长江文化、黄河文化、海洋文化,到城市文化、山水文化、商业文化、农业文化、企业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民俗文化、民居文化、服饰文化、案头文化、药文化、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再到钱币文化、武林文化、兵刃文化、京剧文化、风筝文化、生肖文化、祭祀文化、电视文化、咖啡文化、牛仔文化、年文化、鞋文化、性文化、鬼文化、梦文化……于是,不断听到惊呼:“什么都成了文化,难道厕所也是文化吗?”差不多,这里又有一个“厕所文化”的概念出现。

  只要用文化眼光来看,文化便无所不在,对事物也会产生新的认识与发现。比如对于酒,用先前那种非文化的眼光来看,不过是一种佐餐助兴的饮料而已,最多能以酒浇愁,一醉方休;倘若换个文化眼光来看,则必然还要关注酒的历史、酒的制造、酒的储藏、饮酒方式、售酒方式、酒器酒具、酒曲酒令、酒的诗与画,以及酒和地域、民俗、气候的关系……那就会发现还有一个比酒器的本身大得多的酒文化。由于酒一直处在历史的、民族的、地域的、人文的等环境中,必然浸入这些因素,成了一种文化载体,具有认知和享用这些文化的价值,那么,酒对于我们,不只是清香醉人的佳酿,还是醇厚醉心的文化溶液。所以,聪明的酒厂老板,都是一边靠酒一边靠酒文化发财。如果进一步,我们用这样的眼光来看生活的一切,才会真正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丰实与深邃。

  然而,生活文化以两种状态存在着:

  一是活着的状态,一是历史的状态。

  活着的状态是一种生活,历史的状态才是一种完完全全的文化。

  当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被时代淘汰了,消失了,它的精神便转移到曾经共存的物品上和环境中。过一段时间,人们就从这器物和环境中了解、感受认识昔日生活的形态与精神了。这样,器物与环境便发生了质变,在“活着”的时候,它们是实用性的生活物品与生活环境;进入“历史”之后,就变成纯精神的文化物品与人文环境了。同一件事物,它们本身并没有变化,还是原来模样,这变化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其实它是人们的一种认识,也就是人们用文化眼光看出来的。

  文化眼光不是一般目光。它必须具有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

  眼光,也就是眼力。

  一般人没有这种眼光。所以,当这些环境与器物由“活着的状态”转变为“历史的状态”时,常常被当做无用的东西丢弃了。昔时器物被当作破盆破罐,旧时房舍被当做危房陋屋。看来这眼光中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面对这一切,人们只是从现实的角度而来看的。

  一个相反的例子,能够做最好的说明:

  当柏林墙将拆除时,世界上许多博物馆都派人跑到德国,去购那些涂满图画与文字的墙体碎块。出价之高惊骇一时。他们几乎在同一时间觉悟到,这座被时代淘汰的墙恰恰是一种过往不复的珍贵的历史象征。德国政府被惊动了,于是决定那一段尚未拆除的柏林墙不拆了,保护起来,永世珍存。

  这种眼光说明了什么?它说明――

  有些事物的历史文化价值,必须站在未来才能看到。文化,不仅是站在现在看过去,更重要的是站在明天看现在。

  那么,文化眼光不只是表现为一种文化素养,一种文化意识,更是一种文化远见和历史远见。

  注释:柏林墙:1961年民主德国沿西柏林边界构筑的隔离设施,原称“反法西斯防卫墙”,后一般称“柏林墙”。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国决定开放柏林墙。1992年,柏林墙被拆除,民主德国解体。

  1.“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存在。有人能看到,有人看不到,这就需要文化眼光。”这句话中“看”的意思是:   (  )

  A 使视线接触人或物  B 观察并加以判断

  C 访问  D 照料

  2.“这种解释,遗害殊深,很少有人把人类生活视为一种文化。生活便只剩下赤裸裸的生存需要,文化退到生活之外,成了可有可无。”对句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把人类生活视为一种文化,也就是把文化看做人类所创造的总财富。

  B 生活与生存的意义相同。

  C“文化退到生活之外”,这是对文化的狭义理解

  D狭义地理解文化,也使生活变得空虚与空洞

  3.“于是,不断听到惊呼:‘什么都成了文化,难道厕所也是文化吗?’差不多,这里又有一个‘厕所文化’的概念出现。”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就是说“厕所文化”,也不是对文化的侮辱,人类生活的一切都应视为文化,厕所也不例外。

  B作者认为把文化与厕所联系起来,这是对“大文化”的误解和嘲弄。

  4.对“酒文化”这个例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每一种生活资料都是一种文化载体,与此有关的历史,都具有文化的意义。

  B中华文化不能狭窄地理解为儒家学说

  C中华文化存在于中华民族生活的一切方面

  D文化眼光有助于生产者推销商品,也使消费者在物质享受的同时获得精神享受。

  5.“活着的状态是一种生活,历史的状态才是一种完完全全的文化”,意思就是  ( )

  A活着的状态还谈不上文化,历史的状态才是文化。

  B活着的状态还谈不上文化,历史的状态才有全部文化意义。

  C活着的状态作为文化载体发挥着实用价值,历史的状态才是文化。

  D活着的状态作为文化载体在生活中发挥着实用价值,而历史的状态则是纯粹的文化。

  答案:1.B  2.B  3.A   4.B   5.D

  教案点评:

  首先简要介绍作者及其作品风格,之后以资料的形式让学生对“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一个初步的理解,最后以自读练习的形式,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概括重点,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写作意图。

  探究活动

  导游词设计

  2008年北京召开奥运会,假设你是一名志愿者,你为外国游客或运动员做导游介绍北京,你怎样设计你的导游词?可以选择介绍胡同,也可以介绍北京的名胜古迹,还可以介绍北京人的生活、北京的文化如京剧,北京的小吃等等,角度不限,要求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几个人共同完成一个课题,时间为一个月。

胡同文化 篇14

  一、教材分析

  《胡同文化》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文章,属于讲读课文。本单元由四篇风格形式都不相同的序言组成,是研究作家作品的重要资料。《胡同文化》是我国现代散文家汪曾祺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一篇序言,也是一篇文艺小品文。作者诠释了北京居民建筑和市民文化之间的关系。语言诙谐幽默,京味十足,极具张力。学生应该具有浓厚的阅读兴趣。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写作训练的很好的材料。这篇课文处于前后教材的衔接位置,在教材内容安排方面,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确立三维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领会“胡同文化”的“封闭”和“忍”的特征及其典型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归纳“胡同文化”的特点,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2)通过分析“居住方式与城市文化形态的内在联系”,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3)通过课文发掘有关本地文化的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写作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品读体验,体味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如何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

  难点:作者对胡同文化所持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为了解决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使学生能达到设定的教学目标,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的原则。对本课的教学采用点拨法、归纳法、发现法、讨论法和品读法等五种教法。

  用点拨法和归纳法分析文章要点,达成“认知目标”;

  用发现法和讨论法等发掘研究课题、交流学习成果,促进共同提高,达成“能力目标”;

  用品读法体验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情感态度,达成“情感目标”。

  教学手段

  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同时也为了使教学过程更具科学性、艺术性和趣味性,本节课用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用Powerpoint制作的教学课件含建筑画片、背景音乐、课文层次结构动态演示、知识迁移引导等,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全程,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另外课件演示板书,能节省时间,加大容量,提高效率,体现教改的新理念。

  四、学法辅导

  根据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以及高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特安排了以下两个步骤的学法辅导:

  一,自主探究法,指导学生充分借助相关资料进行研读,理清课文思路,质疑生难。实质是教会学生掌握“自学程序”:理脉→析疑→归纳→提升,从中也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的能力,掌握套路,学会阅读文章的基本方法,形成技能,养成习惯。

  二,合作探究法,分小组讨论,课堂交流,在教师的点拨下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探讨传统文化走向没落的问题,发掘研究课题,养练思维和写作的能力。实质是引导学生去创新学习。

  五、教学程序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根据美国心理学家达菲“阅读教学策略”的理论,在本节课上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的教学程序:

  创设情境立足课文重点内容诵读品味延伸迁移

  引发兴趣点拨导思讨论演板领会情感分组讨论

  (一)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首先是用多媒体循环播放一组有关胡同的各种图片,配以歌曲《故乡是北京》做背景音乐,让学生看看古老的胡同,感受浓浓的北京风味。通过本环节的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二)立足课文,点拨导思;

  设计三道题目引导学生思考:(1)理清思路(2)北京的胡同有何特点?(3)胡同文化的内涵是什么?本环节运用引导――归纳法来进行。提示学生用找关键语句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我提问后,用课件展示答案纲要。本环节继续训练学生根据要求筛选归纳信息的能力,并为下一环节深入探究文章的思想内容做好铺垫。

  (三)重点内容,讨论演板;

  分两个步骤完成。1发现疑难→2分组讨论

  1、发现疑难。(发现式学习)

  每组学生根据课文的要点写一个疑难问题上交。教师先梳理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补充总结为以下两个:(1)探究胡同建筑特点、地域特点与文化的关系。(2)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态度。这一步骤意在突出重点,提出难点,并养成学生质疑的习惯。

  2、分组讨论(引导法、讨论法)

  学生分小组就以上的两个问题展开深入探究,讨论完成,然后课堂交流。此部分的学习,教师应参与到各小组讨论当中启发、协助或质疑,并及时肯定学生的发现及思维的成果。如第一题,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胡同的建筑特点和北京长期处在政治统治中心的角度来思考,这里解决了教学重点;第二题教师指导学生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文化修养来谈,使学生从作品表面深入到作者的内心,也就理解了作者的感情,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分工和合作,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四)诵读品味,领会情感;

  先看配套的画面听课文最后三段的配乐朗读,再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小组读――自由读――比赛读)进一步感受作者对老北京、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

  (五)延伸迁移,分组讨论。

  1、拓展延伸

  在第三个环节基础上拓展延伸,联系实际,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看待传统文化?我们本地有没有正在趋向衰落的建筑文化存在?如果有,应该如何对待?请举例说明。

  此题意在训练学生辨证思维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相信学生很快会说出“骑楼城”,然后分小组讨论,并把自己的见解写下来,派代表发言。之后教师应对这个问题作出自己的认识:传统文化的衰落从另一角度看恰恰是时代进步的表现,也不能一概否定,应继承发扬并有意识的保护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巧妙融合。使它成为当地建筑文化的一个品牌,交流之后,让学生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在课余时间深入研究。

  2、迁移训练

  课外写一篇关于梧州“骑楼城”文化的论文。要求写出对环境的思考。

  学生分小组在课外对骑楼城作调查,获取资料,整合资料,最后写成小论文。这里指导进行研究性学习,借以教会学生寻找探究的门路和方法,体验探究的过程,培养探究的能力,获得探究的乐趣。

  以上五个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突出学生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板书设计]

  胡同文化(汪曾祺)

  胡同―――正、俗、多、静

  安土重迁(居住心态)

  文化易于满足(生活态度)

  不管闲事(政治态度)忍

  安分守己(处世哲学)

  情感―――怀旧、伤感

  过往不多(人际关系)封闭

胡同文化 篇15

  于建武

  (课间:屏幕上出示课题、作者、背景音乐 (前门情思大碗茶))

  一、导入  教学目标 :

  1、概括北京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内涵的要点.

  2、学习作者用平实朴素的语言叙事抒情的手法

  3、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教学重点:用简要的语言从不同方面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特点及内涵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所流露出感情和个性化语言的品味

  教学手段:课件辅助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运用声像,直观渲染

  师:大家喜欢不喜欢旅游啊?

  生:喜欢!

  师:现在我带大家去北京逛逛,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1,展示长城、故宫等名胜的图片),下面,我再带大家到北京的小胡同去看一看(出示课件2,循环放映“到胡同去”一组图片,并播放胡同歌曲)。听完刚才播放的歌曲,一股浓厚的北京韵味扑面而来,这种感觉我们同样可以到文学作品中去寻找,让我们跟着他(屏幕出现“汪曾祺简介”幻灯片),一起走进北京胡同,就像欣赏美妙歌曲一样去领略古老胡同建筑的风格,了解其独特的文化底蕴。

  二、示标:出示课件3(教学目标 )

  三、朗读课文,理清思路,概括要点。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1-4节,概括胡同的特点,并思考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的特点之间的联系。

  幻灯片

  方正

  取名(计数、物御、人物、行业、形状、其它)

  数量 “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

  网络(方便、安静)

  四、研读6-12节,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

  俗话说“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这些被外化在胡同上的北京人的生活方式、兴趣习惯、思想状况等,就是所谓的“胡同文化”,那么这一文化有怎样的内涵呢?

  听课文6-12节的录音,要求

  划出能概括胡同文化的内涵的语句。

  标出给你印象最深的,你觉得最有味的语句。

  (1)胡同文化是一种怎样的文化?

  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2)它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安土重迁、讲究处街坊(平时各人自扫门前雪)、易于满足、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逆来顺受,安分守己

  (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北京市民有忍的精神,怕事,有什么不顺心的,忍一忍也就算了。

  (4)作者用那些事例说明胡同中的人善于“忍”的?

  《八月骄阳》中的对话和“电梯事件”。

  幻灯片

  安土重迁 住四合院(盒子) 封闭 易于满足 忍 不爱管闲事 逆来顺受,安分守己

  (5)胡同文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北京人的安分守己,逆来顺受是由其特殊的历史、政治环境造成的。京都之中,帝辇之下,人们看得最多的是城头变幻大王旗,看得最透的是仕途险恶,天威难测,官运无常。今儿个,新科状元金榜题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明儿个,菜市场人头落地,大观园底儿朝天。这风云变幻,世事沧桑,使北京人学会了世故通达。作为封建专制制度下的小市民,他们太微不足道了,统治子者要消灭他们,犹如碾死一只蚂蚁般容易,所以他们也就 学会了忍耐。”

  (6)作者在对胡同文化的描写中,包含了怎样的感情?

  喜爱推崇:知足长乐、随遇而安、安分守己。有所批判:封闭、逆来顺受、冷眼旁观、忍

  (7)对传统文化我们应持什么样的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吸收,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五、研读13-15节,了解胡同文化的前景及作者的感情。

  (幻灯片)

  你认为胡同文化的前景如何,为什么?

  随着旧城的改造,胡同消失了,胡同文化也会消失没落。

  因为胡同文化的封闭性不符合时代开放前进的步伐,而且胡同文化中有一些东西是消极的,必然会随时代的发展而被遗弃。所以胡同文化走向没落是必然的。

  (出示胡同之没幻灯片)

  看着这样的一组照片,在汪曾祺老人的心里,涌起的是怎样一种心情?

  生看投影,听读屏上的文字,感受作者的情绪。

  作者在文中表露出怎样的情绪?

  讨论明确

  心情很复杂。在情感上“怀旧和感伤”,作者熟悉并喜欢胡同文化,所以当他直观地面对衰败的胡同时,不禁有点感伤。但在理智上,他也意识到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封闭的胡同文化走向没落是必然的。“再见吧,胡同。”表现的正是这样的一种心情。

  六、品味语言

  胡同文化这种内涵除了表现在北京市民的处世方式上以外,作者还通过北京人的语言生动地来表现。小组讨论,找出最有味的语言分别品味,朗读,推荐代表发言。

  学生逐一找出文中的佳句,并畅所欲言。

  屏幕展示出这样一句:“有窝头,就知足了(还好)。大腌萝卜,就不错(较好)。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好)。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更好)。虾米皮敖白菜,嘿(最好)! ”

  老师:我把划线部分换用一般评价性的词语,然后请两位同学分别朗读,大家看看效果有何不同?

  听完第二同学读后,有学生笑着插嘴道:“一点味都没有。”

  老师:我看还得加上一句,“这样一换,太不好!”下面我们一起来概括本文的语言特点。学生概括后,屏幕显示:

  幻灯片

  语言平实、朴素、口语化,但有味儿,富于表现力。典雅,富有浓郁的书卷气。

  生自读自品

  四、小结

  普普通通的胡同,在汪曾祺先生的笔下,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也正因此他的文章被称为“文化散文”。胡同是一种建筑文化,一地的建筑,一地的民风民俗。

  五、作业 

  汪曾祺更擅长写吃的文章,如《四方食事》《五味》等,请同学们课后可以搜集一些资料,写写书沭阳的饮食文化。

  (沭阳县修远中学 于建武)

  作者邮箱:

  [1]

胡同文化 篇16

  王敬          

  【教学目的】

  1. 概括胡同文化的内涵。

  2. 品味语言。

  3. 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流露的感情。

  【教学难点 】

  品味语言。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设计理由】

  概括要点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本文可利用各段中的关键语句概括段落的要点 。

  本文主题思想的比较含蓄 , 只有通过认真品味语言,才能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最终把握作品写作意图。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 、新课导入  :《胡同之没》摄影集中只有一个没有表情的老年人孤零零地站在胡同的破房子前回头怅望的那张照片和前面是写着“拆”字的胡同旧房子、后面是高楼的照片。(用投影仪放映)

  二、  粗读课文, 整体把握。

  思考题:(1)本文是为摄影集《胡同之没》序言,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写胡同还是胡同文化?根据是什么?(明确:是写胡同文化。因为第1――4段写北京及胡同特点,而第5段引出胡同文化的定义后,第6――12段全是写胡同文化的特点。)

  (2) “胡同文化”的含义是什么?(明确:“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的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具有阶级性、地域性、民族性。“胡同文化”是指胡同这种生活方式带来的心态、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

  (3) 找出文中表明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发展趋势作判断的句子。(明确: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

  三、  细读课文。分析、讨论段落大意 , 概括要点 :

  概括方法:分析段落时应该有全文意识 , 不能只孤立地看一段。首先要对一段的思想要旨进行提炼 ,然后在段落中找出关键句子,或对有关话语化繁为简,进行概括。

  第一段的关键句是“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

  这段从说北京城的特点引出“胡同”。

  第二段关键一句是“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因为下面的全部举例,都是说明胡同得名的缘由的,例子很多,足见胡同取名的来源之广。

  第三段写了胡同的宽窄、多少,。这两段的目的是说明胡同的数量之大。

  第四段写胡同的环境特点――安安静静。这三段是写胡同的特点。

  (思考题:为什么先写北京城和胡同的特点? 明确:写北京城特点引出胡同,而胡同的特点和环境又是胡同文化形成的原因。)

  以上四段说明了胡同文化形成的原因。

  第五段的关键句是“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

  呼应第一段“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这两句,既点明了本文将要叙说的主要内容是胡同文化,即“北京的市民文化”,也就是“北京人的生活”“北京人的思想”,又点明了胡同文化的含义,还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这段是文章的过渡段。

  第六段的主要意思不是第一句“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而在第二句“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因为本段下面的材料都是写北京人不愿“挪窝儿”的。所以,这段是写胡同文化的第一个特点――安土重迁。   

  第七段写北京人追求住家要“独门独院”,其本质也是自我封闭,他们宁愿把自己关在比胡同更小的盒子似的的四合院里“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随”一点“分子”也只是为了“合礼数”,是那么的封闭而自私,这是胡同文化的第二个特点。

  第八段从物质生活方面写胡同文化的特点――易于满足、知足常乐。

  第九段写胡同文化在政治方面置身事外的态度,他们身为“民主运动策源地”的“民”,却对民主运动漠然,视作“与己无关”。置身事外、不管闲事是胡同文化的第四个特点。

  第十到第十二段写“胡同文化”第五个特点―― 处世态度是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在这三段中,作者选取三个典型材料来表现“忍”。第一二个材料是文学作品中的描写,着重写安分守己。第三个材料是写作者亲身的经历,着重写逆来顺受。    

  最后三段(第十三至十五段):

  第十三段描写胡同的衰败、没落。

  第十四段指出胡同和胡同文化的发展趋向。有着悠久历史的胡同即将消失,体现北京市民心态的胡同文化也应该抛弃。胡同的衰落,带给了人们怅惘和忧伤。但是,作者以智慧的头脑和敏锐的眼光看到了胡同已经走完了它的生命历程, 向胡同文化告别也就成了时代的要求。

  第十五段含蓄地总结全文。

  板书:

  北京城的特点

  北京胡同之多及环境特点      

  胡同文化形成的原因

  胡同文化的含义 --北京人的思想

  安土重迁 

  封闭自私

  胡同文化的特点       知足常乐

  置身事外

  安分守己

  逆来顺受

  胡同已经衰败没落 

  胡同文化应该告别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

  一、 精读课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感情。

  大家知道,句子的意义有时很含蓄,在字面意义中还蕴含着某些深层的意义,一般称为句内意义。句内意义主要是通过一定的语境来表现的,因此必须在理解字面意义的基础上,结合语境弄清它所表达的真正意义。句内意义有时需要结合上下文作出判断。 

  “别烦躁,别起急,睡不着,眯着”这句话就要结合上文的贬义词“冷眼旁观、置身事外”和下文“这话实在太精彩了”“北京人,真有你的!”这两句反语,体味其讽刺意味,表面上作者对这种逆来顺受现象是局外人的调侃,其实作者对这种“安分守己”达到丧失正义感程度还有强烈的不满、气愤和批评。

  “虾米皮熬白菜,嘿”表层意义是描写了北京人吃虾米皮熬白菜时那种极易满足的表情,说明北京人易于满足,对生活要求不高。但深层含义则“需要通过一定的语用联想来理解”我们知道,作者写本文是1993年6月,改革开放已经十多年了,满足于这样的生活水平显然是太落后了,这样才能体会到作者对北京人这种现象的讽刺意味。这里的言外之意是,今天这种易于满足知足常乐的思想在现在这样的形势下已经不适合时代了,应该丢掉了。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这里,作者为什么要尽情渲染胡同衰败、没落的凄惨景象呢?联系上文“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经残破,有的地基柱基已经下沉”的客观叙述,联想《胡同之末》中那几张只有没有流露丝毫的喜悦的老年人孤零零地站在旧胡同的破房子前回头怅望的照片和前面是破旧的胡同房子后面是崭新的高楼的照片,再想一想为什么要用“毫无生气”这样一个贬义词,就可以明白作者这样描写的目的是,在向人们暗示,目前,北京古老破旧的大杂院正被现代化的楼房所取代,旧胡同已经失去它存在的基础。满目凄凉、毫无生气的胡同,还留恋什么呢?

  “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这一段,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一个“他们”,表明作者是站在局外人的角度说,下面又为什么特地引用老北京的日常口语“挪窝儿”“破家值万贯”?如果联想《胡同之末》里前面是写着“拆”字的破房子,后面是高楼那些照片,就很容易明白这样写的目的是引用他们自己讲的口头语来调侃,含蓄地讽刺那些“安土重迁”不愿意搬家的人。

  再看“四合院是一个盒子”一段。这段中用了十三个引号,前十二个引号都是为了标明这些全是老北京的常用口头语言,让人们从这些口语中看到,老北京讲究的“处街坊”是除了会棋友“杀”一盘,到“大酒缸”喝两个和“会鸟”外,就仅仅只“随”一点“份子”而已,而且这里,又特意把“随分子”一词拆开?为的是说明连这也不是心甘情愿,是出于“礼数”不得已而为之。透过语言文字看出相关联的生活现象。可见,胡同里的老北京,交往也不是主动的而是被“礼数”所迫,是多么的封闭自私,是多么的自顾自。所以,在这段的最末用“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这个现代谁都不以为然的、过时了的格言,显然是公开讽刺老北京们了。

  二 提供下面材料,体会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感情:

  “我是写过一些谈风俗,记食物,写草木虫鱼的文章,说是“悠闲”,并不冤枉。但我也写过一些并不悠闲的作品……

  “我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不动感情的人。我不喜欢那种口不臧否人物。绝不议论朝政,无爱无憎,无是无非,胆小怕事,除了猪肉白菜的价钱什么也不关心的离退休干部,这种人有的是。

  “中国人有一种哲学,叫做“忍”。我小时候听过“百忍堂”张家的故事,就非常讨厌。现在一些名胜古迹卖碑帖的文物商店卖的书法拓本最多的一是郑板桥的“难得糊涂”,二是一个大字“忍”。这是一种非常庸俗的人生哲学。

  “周作人很欣赏杜牧的一句诗“忍过事则喜”,我以为这不像杜牧说的话。杜牧是凡事都忍么?请看《阿房宫赋》:“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汪曾祺全集・六》116页)

  读“看看这写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1.作者对胡同的感情:与普通北京人一样――有怀旧、伤感,对它的消失――无可奈何。

  读“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这是文章的主旨句,因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胡同文化的认识和判断。

  2.对胡同文化的感情:调侃、嘲讽、不满、气愤、批评,主张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抛弃。

  3.思考:作者在文中对“安土重迁、封闭自私、知足常乐”和“置身事外、逆来顺受”的叙述和描写过程中在语言和态度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前者是调侃嘲讽,因为作者虽是江苏高邮人,但已经在北京生活了大半辈子了,算得上是半个老北京了,对长期相处的老北京们的心情是理解的。而且,诸如随遇而安、安土重迁、知足常乐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等思想心态和观念,在过去,向来是提倡的传统,至于封闭自私也是人之常情,逆来顺受大加挞伐,如果用严厉的语言批判,还可能会令有些人一时接受不了而产生反感呢。所以多引用北京人的日常口语和使用引号来调侃。那为什么又含嘲讽意味呢?因为,现在,北京高楼起来了,有些人还留恋着“残破”的旧房子舍不得走,商品经济大潮下,有些人还不愿意下海挣大钱,不敢或不愿讲究享受。这岂不太跟不上时代了?易于满足的思想应该丢掉了,知足常乐的观念也不合当今的时代了。人与人相处,也应该多一点互相关心,社会发展了,信息时代了,也应该多关心一点国家、世界的大事了。后者是气愤、批评。用贬义词和反语来讽刺。

  三、归纳中心思想:

  北京胡同、 四合院居住方式形成的以“安土重迁、封闭自私、知足常乐、置身事外、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为表现,以“忍”为精义的胡同文化 , 曾长期支配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 , 现在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及胡同的消失而告别。

  四、探讨作者的写作意图::(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展开争论后再明确)

  联系本文是作者为《胡同之没》写的序言,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复杂感情,作者是委婉的劝告老北京们在留恋怀念即将消失的胡同中告别放弃那些过时的旧思想旧观念。

  板书

  品味语言       结合上下文

  注意感情色彩

  联系写作背景

  通过语用联想

  注意标点符号

  流露感情:  对胡同的消失―― 怀旧、伤感

  对胡同文化  ―― 调侃、嘲讽、

  不满  气愤、

  写作意图:  劝告老北京 告别胡同文化

  温岭二中  王 敬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胡同文化(精选16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