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自序(通用17篇)
《呐喊》自序 篇1
教案示例一
教学目标
1.了解鲁迅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
2.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
教学重点
鲁迅自身经历与其思想发展的历程
教学难点
鲁迅严于解剖自己,努力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认识作者写作《呐喊》的缘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初中曾学过鲁迅的哪些小说?(《故乡》、《社戏》、《孔乙己》等) 这些小说选自哪一个小说集?(《呐喊》)
《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共收集短篇小说14篇(第一版是15篇,包括《不周山》。)1922年12月,鲁迅为自己的这个集子写了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
二、简介“序”
什么叫序?什么叫自序呢?请大家齐读“自读提示”前三句话。
提示已讲得很清楚,序言,是写在著作前面的文章,可分为自序和他序,自序,多为说明写书的目的和经过。而鲁迅的这篇序言中,鲁迅通过叙述自己的经历来反映思想发展过程,并说明写作《呐喊》的缘由,这正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三、分析课文
1.引出“梦”
问:缘由即来由,那么本文在哪里概括交代了《呐喊》的来由?
明确:开头部分:“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问:是什么的“一部分”?
明确:“我年轻时候曾做过许多梦”的一部分。
问:这里“梦”指的是什么?
明确:指作者年轻时候的理想和追求。
问:为何理想叫做“梦”呢?
明确:由于这些美好的希望、理想都未能实现,所以后来回忆起来,就如同梦幻一般。
问:年轻时的鲁迅曾做过哪些梦?
师:梦的产生是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我们先来看文中叙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经历,思想又是如何发展的呢?请对照下面的表格看课文,给大家两分钟时间,找出地点并概括其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
2.根据课文内容,填表说明作者的生活经历与思想发展的过程。(用投影复片)
地点
生活经历
思想发展
绍兴
侍亲疾
先请一学生找出文中地点:绍兴、南京、仙台、东京、北京,再请学生自读课文填写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学生大体完成后再讨论明确具体内容。(具体内容见下,学生概括恰当的少讲评,概括不到位的作指导)
(1)绍兴 侍亲疾 看透世态,想走异路
问:在绍兴的四年,作者做了什么?
明确: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并寻找药引。
中心事件是服侍久病的父亲,我们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为“侍病父”或“侍亲疾”。这段生活经历,鲁迅的感受如何?
提示: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如何理解这几句话?我们可结合鲁迅的家庭情况。鲁迅幼时家庭经济比较宽裕,家里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愁生计。但十三岁那年,家庭突遭变故,祖父因科举案件下狱,继之而来的是父亲患了重病,家庭陷入困顿,只得靠典当衣服首饰来换钱给父亲治病,在侮蔑里接了钱,昔日闰土眼中的“少爷”遭到了别人的歧视与白眼,倍感人间的冷漠,看透世态炎凉,于是想走异路,产生了第一个梦“学洋务” 。
(2)南京 求新知 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在洋务学堂,鲁迅所学课程有:格致(物理、化学)、算学、地理、历史、绘图、体操,并且看到了一些生理卫生之类的书。这些知识与作者在三味书屋中所学的《四书》《五经》中的孔孟之道相比较,都是新知识,因此在洋务学堂作者主要是探求西方新的知识,可概括为“求新知” 。
问:这些新的知识给作者的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明确:渐悟中医是骗子,知道西方医学能维新,于是去仙台学医,“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治的病人的疾苦,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因此我们可概括为“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3)仙台 攻医学 领悟要著,弃医从文
在仙台,作者主要攻读西方医学,初中学的《藤野先生》就是对仙台学医生活的回忆,作者回忆了最使他鼓舞,最使他感激的藤野先生。学医之梦很美满。鲁迅后来为什么又动摇呢?
明确:原因是看时事画片。领悟了要著,弃医从文。
时事画片的内容是日本人杀中国人,围观的是自己的同胞,这场景使鲁迅受到极大震动,他为麻木得受人欺侮、任人宰割而不自知的同胞感到激愤和悲哀,这使鲁迅的学医之梦彻底破灭,以此为转折,树立了新的梦想,提倡文艺,开始了新的人生,去东京,进行最初的文学活动。
(4)东京 搞文艺 悲哀寂寞,深刻反省
在东京,鲁迅为搞文艺从事了许多工作,文中主要叙述了办杂志《新生》。《新生》的结局如何?(并未出版)
《新生》的失败,给鲁迅以沉重的打击,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表示他那时心情的词语:
悲哀、寂寞,并且进行了深刻的反省,看见自己“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师:请大家思考:鲁迅为什么感到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的悲哀?
明确:客观原因:国民精神麻木,群众不觉悟,对于呐喊,既非赞同,也不反对。
主观原因:对自己寄托希望过高,认为自己是英雄,思想不切实际,青年人特有的狂热病。
师:满怀信心,满怀希望地办杂志,一旦希望破灭,那失望也是很深,很痛苦的。为了驱散这种痛苦与寂寞,鲁迅采用了种种麻醉法,沉入于国民中,回到古代去,于是去了北京S会馆抄古碑。
(5)北京 抄古碑 苦闷沉默,思索追寻
抄古碑并没有奏功(从“似乎”一词可看出),从院子里有缢死过一个女人的槐树和槐蚕是每每冰冷地落在头颈上,可以看出当时居住的环境是冷静、寂寞的。“客中少有人来”,生命在暗暗消去,可见鲁迅没有了先前的慷慨激昂,保持了沉默,“这也是我唯一的愿望”是一种自嘲,实际上是不愿如此沉默,可又不得不如此的无可奈何的苦闷。这种苦闷实际是奋斗者找不到变革现实途径时产生的彷徨,这种沉默实际上是暴风雨来临前的酝酿,沉默苦闷并非理想破灭后的绝望,而是仍在苦苦思索追寻着国家和社会的前途和出路。
(6)北京 应索稿 看到希望,作文呐喊
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曾说:“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金心异的索稿,结束了鲁迅沉默的抄古碑的生活。文中有金心异与鲁迅争论铁屋子能否被摧毁的一段对话。在“假如一间铁屋子”的对话中,用了许多比喻来揭示思想观点。请具体说明“铁屋子”、“熟睡的人们”、“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各比喻什么?(用投影复片)
提示:“铁屋子”比喻辛亥革命后依旧黑暗的旧中国。
“熟睡的人们”比喻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精神麻木的国民。
“大嚷起来,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比喻用宣传的力量使较为明白的一些人认识处境的险恶。
鲁迅:铁屋子万难破毁,即使大嚷起来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也无济于事。金心异:既然有人起来,就有可能破毁。从中我们可以了解鲁迅最初的社会观,把黑暗的旧社会估计得过于强大,对社会认识很深刻,但同时也体现了他思想的弱点:对群众力量估计不足。争论的结果是鲁迅否定了自己最初的看法,看到了希望,于是振笔呐喊。
通过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先前的思想发展是形成《呐喊》的深厚的思想基础,而金心异的来访则是写作《呐喊》的直接契机。
3.小结
从作者的生活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年青时的梦想共有三个(好梦),一个是通过学洋务来就国,即洋务救国梦;一个是通过学医来拯救像他父亲一样的病人,并在战争时去当军医,即学医救国梦;第三是想通过文艺来唤醒麻木的国民,即文艺救国梦。从作者的梦想中我们可以看出,一直贯穿在作者梦想中的是他那一颗救国救民的热心,作者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我们应当很好地体会。
第一个梦是第二个梦的前提和基础,并随着第二个梦的破灭而破灭,前两个梦的破灭又是第三个梦产生的原因。
三大梦想的破灭使作者陷入了无边的寂寞中,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寂寞呢?
作者的这种寂寞并非真的无聊,也不是无事可做,而是一种“不特没有人来赞同,也还没有人来反对”的孤独,是爱国者报国无门的忧愁,是先行者曲高和寡的悲哀,更是思想者穷天究地的反省。“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这种寂寞是作者对黑暗统治的反抗,对麻木国民的当头棒喝。在寂寞中作者深刻反省,从而克服了对自己寄望过高、思想不切实际的青年人特有的狂热病,为他以后团结众人,从事“韧”的战斗奠定了基础。
金心异的来访使寂寞中作者看到希望,于是开始振笔呐喊。
4. 分析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投影)
提示:其含义有二,一是为唤醒精神麻木、“熟睡”的人们起来抗争,而发出战斗呼喊;一是为慰藉战友,使之“不惮于前驱”的呐喊助阵。
从作者好梦、寂寞、呐喊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忧国忧民的思想一直没有改变,用作者的《自题小像》中的一句话可以鲜明地体现作者的思想:“我以我血荐轩辕。”
四、布置作业 (任选一题)
1.由鲁迅回忆自己的梦的产生、对梦的执著,你能不能谈谈你的梦,有什么梦?怎样形成的?如何为梦的实现而奋斗?请以“我的梦”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2.分析文中的曲笔,以“亮色的‘曲笔’”为题写一篇评论;
3.分析作者的寂寞,以“闪光的‘寂寞’”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教案点评:
本文内容精深,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学时拟突出重点,扣住“好梦”的具体内容,领会作者思想发展过程。
《呐喊》自序 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鲁迅写作《呐喊》的缘由和思想发展过程,
2.学习围绕中心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选择典型事例说明思想发展过程的写法。
3.掌握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鉴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鲁迅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
●教学设想
1.本文内容精深,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学时应突出重点,扣住“好梦”的具体内容,领会作者思想发展过程。
2.教师指导自读应注意点拨,抓住实质性问题深入思考。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初中时学习过鲁迅先生的哪些小说?
《故乡》、《社戏》、《孔乙己》等。
这些小说都选自鲁迅先生的同一个小说集《呐喊》。
《呐喊》是鲁迅1918―1922年的短篇小说集,共收集短篇小说14篇。《呐喊》体现了作者彻底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今天我们学习鲁迅自己为他的小说集《呐喊》写的序言――《〈呐喊〉自序》。
此文写于1922年12月。作者在序言中回顾自己从19世纪末至“五四”时期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及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说明了写作《呐喊》的缘由和自己的创作态度,表现了鲁迅不断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
二、阅读感知
掌握字词
__(zhì)铺 __(zú)业 久__(wéi)
不__(míng)一钱不__(dàn)于前驱
愤__(mèn)反__(xǐng)
困顿:⑴劳累得不能支持。⑵生计或境遇艰难窘迫。
奚落:用尖刻的话讽刺、嘲笑,使人难堪。
小康:指家庭经济比较宽裕。
随喜:佛教用语,原意是随着别人参拜佛殿或做善事,这里是跟随别人一 起活动的意思。
久违:好久没见。
不名一钱:没有一文钱。名:占有。
曲笔:这里指不拘泥于事物真实情况的一种写法。
愤懑:气愤;抑郁不平。
三、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的过程
地点――生活经历――思想发展
(1)绍兴――侍亲疾――看透世态,想走异路
(2)南京――求新知――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3)仙台――攻医学――领悟要著,弃医从文
(4)东京――搞文艺――悲哀寂寞,深刻反省
(5)北京――抄古碑――苦闷沉默,思索追寻
(6)北京――应索稿――看到希望,作文呐喊
四、理清思路,把握结构
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再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了”):叙述自己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思想发展过程。
1层.总写(第1自然段);
2层.分叙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及思想发展过程。
第二部分(从“S会馆里有三间屋”到结尾):介绍写作《呐喊》的缘由和他为革命而创作的文艺观、创作态度。
1层.写自己创作小说的动机;
2层.说明创作《呐喊》的指导思想、小说成集时的心情和小说的命名
第二课时
研读课文
1.如何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说的“我在年轻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这里的“梦”指的是什么?
“梦”是理解全文的主要线索,也是“文眼”之所在,通篇叙事线索可列为“好梦”――“寂寞”――“呐喊”。应着重弄清它们的含义。“梦”是指作者年轻时候的生活追求和理想。由于这些美好的希望、理想都未能实现,所以后来回忆起来,就如同梦幻一段。
2.年轻时的鲁迅曾做过哪些梦?
学洋务改变命运
攻医学救国救已
治文艺改变精神
这些梦都基于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爱国热忱和对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反抗。这就是鲁迅思想发展的基本点。虽然这些梦幻都未能实现,但作者深沉的思索,勇于追求真理的爱国精神却始终贯串于他整个生活经历之中,成为他后来呐喊战斗的强大力量。
3.揣摩鲁迅的“寂寞”
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
这是怎样的悲哀啊,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这寂寞又一天一天长大的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
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不驱除的,因为这与我太痛苦。
后来也亲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都为我所不愿追怀。
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传染给也如我那年轻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啊,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由此可见,先生的寂寞正是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毫无反应的悲哀。
那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因为他曾经叫喊过,可最终失败了,是什么事呢?
(办《新生》)
那么,他办《新生》的目的是什么?在原文中找出根据。
(改变国民的精神)
当时国民的精神是怎样的?
(愚昧落后麻木)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学医的时候看的幻灯片)
那么,鲁迅先生又为什么去学医呢?从文中找出。
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助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国人对维新的信仰。
总结起来,他学医的目的就是救民报国。可见,无论是最初的学医,还是后来的治文学、办《新生》他都为了,实现自己的强国救民的理想,可这理想最终还是没能实现,在作者看来,不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呢?
除了自己主观上的原因之外,主要是国民的精神麻木,群众不觉悟,对于呐喊既不赞同也不反对。所以在他看来,国民已经没有了希望,自己也只剩下深深的悲哀和寂寞。而猛士们的奋斗也正如我那里一样,有热情而国民没有反应,所以前驱的猛士是奔驰在寂寞里的。因此他们需要有人呐喊助威。
4.文中有金心异与鲁迅争论铁屋子能否被摧毁的一段对话。在“假如一间铁屋子”的对话中,用了许多比喻来揭示思想观点。请具体说明“铁屋子”、“熟睡的人们”、“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各比喻什么?
铁屋子:比喻黑暗浓重的旧社会,极深刻地说明了当时的社会现状。
“熟睡的人们”比喻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精神麻木的国民。
“大嚷起来,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比喻用宣传的力量使较为明白的一些人认识处境的险恶。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比喻贴切,寓意深远的句子――
示众的材料看客:比喻麻木得受人欺侮,任人宰割而不自知的人们。
置身于毫无边际的荒原:比喻叫喊于生人中却毫无反响而感到狐独。
听将令:比喻适应新民主主义思想文化革命的需要。
大毒蛇:比喻寂寞如何缠住了灵魂。
5.作者再次从事文学,完全是因为钱玄同的鼓励了吗?
“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在于将来。”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
“但我的麻醉法却也似乎已经奏了功。”
作者重新开始治文学,并非仅因钱玄同的请求,更多的倒是在圆他的年轻时的救民报国的梦想。这正回应了他在文章开头提到的年轻时候做过许多梦,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由来。
先前的思想发展是形成《呐喊》的深厚的思想基础,而金心异的来访则是写作《呐喊》的直接契机。
6.小说集各为《呐喊》有何含义?
其含义有二,一是为唤醒精神麻木、“熟睡”的人们起来抗争,而发出战斗呼喊;一是为慰藉战友,使之“不惮于前驱”的呐喊助阵。
小结: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清楚地知道了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原因。而围绕着《呐喊》的由来作者也讲述了他的思想发展过程,那就是从年轻时的好梦到悲哀的寂寞,然后是奋起的呐喊。从作者好梦、寂寞、呐喊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忧国忧民思想一直都没有变,用作者的《自题小像》中的一句话可以鲜明地体现作者的思想:“我以我血荐轩辕。”
7.作者在叙述经历中都列举了哪些典型事例(典型材料)来说明白己思想发展的历程?
在故乡,选用了父亲患病家境“坠于困顿”,他整日奔波于质铺和药店,但最后仍不免父亡的典型事例。家庭败落,庸医害人,为他后来抉择学医,埋下了种子。仙台学医,突出了一次放映时事画片的情景,集中反映了“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的新认识,从而打破了他学医救国的美梦,决心弃医从文。在东京治文,他也只写了“新生”杂志从创始到失败的经过。这件事给他以深刻的影响,不仅“好梦”破灭,而且还留下无端的寂寞和悲哀。在北京蛰居,虽有五六年时间,但也只选取了“钞古碑”的一件事。深刻反映出作者所感受到的“寂寞”太沉重了。朋友索稿,作者写了一段寓意深刻的对话。这是作者从寂寞到呐喊的过渡,这些典型事例,对思想的转变,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8.叙述经历与议论思想发展之间有什么关系?
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把叙述经历与议论思想观点结合起来,既叙述了重要经历,又阐明了思想发展的进程。每段叙事之后,都有相应的议论。的确是叙事具体生动,议论精辟透彻,起到前后照应,互相补充的作用。叙是议的前提与准备,议又是叙的内容的深化和提高。既使读者得到了感性认识,又明确了作者思想转变和发展的原因。其手法异常高妙。
作业 :
课外阅读《呐喊》。
※资料库
一、与课文有关的背景资料
1.《呐喊》的篇名和写作时间
《狂人日记》1918年4月 《孔乙己》1919年3月
《药》1919年4月 《明天》1920年6月
《一件小事》1920年7月 《头发的故事》1920年10月
《风波》1920年10月 《故乡》1921年1月
《阿q正传》1921年12月 《端午节》1922年6月
《白光》1922年6月 《兔和猫》1922年10月
《鸭的喜剧》1922年10月 《社戏》1922年10月
2.鲁迅办《新生》
1907年,鲁迅27岁。夏,鲁迅与许寿裳、周作人、袁文薮等人积极筹办文艺杂志《新生》。据日本增田涉回忆,苏曼殊也是《新生》的筹办人之一。为了办好《新生》,鲁迅从刊名、封面设计、书内插图等各方面都一丝不苟地做了细致的安排。第一期的插图已拟定用英国19世纪画家瓦支题为“希望”的一幅油画,画面上是个诗人,包着眼睛,抱了竖琴跪在地球上面。但是《新生》终未能出版。此后,鲁迅集中全力搜集资料,阅读书报,进行译著,积极地开拓文艺运动的新天地。
3.钱玄同(金心异)与鲁迅的交往
钱玄同(1887―1939),原名复,字中季,号德潜,又号玄同,后废姓,称疑古玄同。浙江吴兴人。早年留日,和鲁迅同时从章太炎学《说文解字》。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及中文系主任,积极从事国语运动和语文改革。五四运动前夕,参与《新青年》编务,发表大量文章,成为新文学运动的闯将。1920年后,认为白话文运动已胜利,遂“功成身退”,并逐渐与鲁迅疏远。据《鲁迅日记》,自1917年8月9日起,钱玄同为《新青年》约稿,曾多次访问鲁迅。
4.在“绍兴县馆”(1912年5月6日―1919年11月20日)
1912年5月5日下午7时左右,鲁迅安全抵京。5月6日上午,移入绍兴县馆。
绍兴县馆原名山会邑馆,供绍兴府属山阴、会稽两县来京候补的官员住宿。宣统年间,废除旧制,山阴、会稽合并而成绍兴县,山会邑馆因此改名为“绍兴县馆”。县馆的门额是鲁迅的父亲周凤仪的朋友所写。会馆所占面积相当大,计有五十七间房,一个大厅。
鲁迅最初住在绍兴县馆的藤花馆。这里原有三间正房,东西各三间厢房,东边有座藤花池。据说鲁迅住在藤花馆的西屋,后移居至朝南的两间小北屋。藤花馆的居住环境十分恶劣:床板缝里臭虫成群,邻居半夜经常喧哗,有时甚至聚众赌博,吵得鲁迅彻夜不眠。往往在遭到鲁迅的痛斥之后,他们才不得不稍加收敛。
1916年5月6日,为了“避喧”,鲁迅移入绍兴县馆西边一个院落里的补树书屋。补树书屋是一排朝东的正房,北边还有一棵大槐树。相传在槐树上曾经缢死过一个阔人的姨太太。所以尽管槐树已经长得高不可攀了,而这屋却还没人居住。补树书屋前是供着历代乡贤牌位的“仰蕺堂”,后是供着文昌魁星之类神位的“希贤阁”,院里又曾缢死过人。鲁迅住在这里,可以说是与鬼神为邻了。补树书屋虽然寂寞冷清,但比藤花馆安静多了,鲁迅在这里可以潜心工作。
补树书屋朝东的四间房,南首是一间住房,北首两间相连,门开在第二间房的中间。1917年以前,鲁迅住在南首这间房里,1917年搬到靠北的一单房里,中间一间作为洗脸吃饭的地方。由于绍兴会馆不供应饭食,教育部的食堂又办得很糟,鲁迅经常在小饭馆包饭,有时也打游击式的在街头买饭吃。客人来访时,就在县馆附近的广和居叫些炸丸子、木须肉、酸辣汤来款待。
鲁迅的卧室兼工作室,陈设十分简陋:靠北窗下是一张床,旁边是一张书桌,一把藤椅,书架和方桌上堆满了书籍和金石拓本。鲁迅习惯于在夜晚工作,至深夜一两点钟才睡。夏夜,蚊子多,鲁迅有时也在槐树下纳凉。他摇着蒲扇,一边从密叶缝里看那一点一点的青天,一边思索着中国的前途和出路。从树上吐丝挂下来的槐蚕(俗称吊死鬼),每每冰冷地落在他的头颈上。在补树书屋期间,钱玄同来过一百多次,有时一月来访达七次之多。钱玄同来时喜欢靠在藤躺椅上跟鲁迅交谈,兴致高时能谈上五六个小时。那时钱玄同参与了《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常常催促鲁迅为《新青年》撰稿。
二、鲁迅的《自传》
我于一八一八年生在浙江省绍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父亲是读书的;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能够看书的学力。听人说,在我幼小的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的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三年多,死去了。我渐至于连极少的学费也无法可想;我的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家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大约过了半年,我又出走,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留学。但待到在东京的预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的维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还应该先提倡新文艺。我便放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终于,因为我的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是二十九岁。
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物教员,第二年就出走,到绍兴中学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出走,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一直到现在。近几年,我还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
我在留学的时候,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初做小说是一九一八年,因了我的朋友钱玄同的劝告,做来登在《新青年》上的。这时才用“鲁迅”的笔名;也常用别的名字做一点短论。现在汇成书的只有一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其余还散在几种杂志上。别的,除翻译不计外,印成的又有一本《中国小说史略》。
(选自鲁迅《集外集》,《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三、《〈呐喊〉自序》鉴赏(李师东)
《〈呐喊〉自序》是鲁迅作品中一篇十分重要的作品。我们要理解鲁迅忧愤深广的思想和简括鲜明的艺术风格,都应该从这篇序文入手。
这篇序文,勾勒出了作者前期思想的发展脉络,同时对游荡在当时背景中的自我灵魂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因之,在艺术表现上,作者突出了在表达自我感受过程中素朴、简括而又丰富、深厚的艺术个性。
述说过去的事情,容易失之流散。而在这篇序文里,自己的故事、遭遇,被作者紧紧抓住。“医病”这一问题,成了作者用于表述过去的一个基本线索。首先是为父亲买药医病,结果,“我的父亲终于日重一日的亡故了”。接着是上日本的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决心“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但作者看到的“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的一群中国看客。作者从这群看客的身上,看到的不再是身体的疾病,而是精神上的病症。作者由关注身体的病痛到关注精神的病痛,展示了作者思想发展的进程。同时,从艺术表现上,作者思想的这种转化,又仅仅是通过对并不曾为他人所注重的几则小事的表述来实现的,这显示出作者准确、精到的把握能力。
鲁迅显然意识到,要救治精神上的病痛,是多么的不易。他所走入的必将是一条寂寞孤单的路途。在序文里,作者不回避自己曾有的犹疑和孤寂,体现出了坦荡率直的艺术品格。而作为一篇序文,作品又恰当地提示了他所以要作小说的缘由:“铁屋子”作为作者对传统中国社会的象征,它既显现了鲁迅深居其中的寂寞孤苦,同时也昭示了作者要领着国人从精神上走出它的决心。于是,“呐喊”就成为作者从深寂孤苦中所喷射出的一腔激情孤愤。
通看这篇序文,我们体会到,作者的用笔素朴、简括,不事铺排。这种笔触,与他深沉冷峻的思想桴鼓相应;同时作者的素朴、简括,并不意味着作者思路的单调、狭促。我们还看到,作者在描述生活琐事的同时,总是把他的笔触,抵向我们的心灵和精神。至今,这篇序文仍以它简括深思的艺术个性和触目惊心的思想,给人们以强大的感召力。
(选自《中国散文鉴赏文库(现代卷)》,百花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1]
《呐喊》自序 篇3
阅读指导设想
本文是鲁迅先生为他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所写的序言。“自序”既回顾了作者从19世纪末到“五四”时期的生活经历,又表明了他思想发展的过程,还反映了作者的文艺观点与创作态度。因此,《<呐喊>自序》是全面了解《呐喊》的一把钥匙,也是鲁迅前期思想发展的小传。
本文虽是课内自读课文,课时又少,但不宜过于粗泛,应注意把握好学生自读与教师启发、点拨的关系,力求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较深入的理解。设想围绕文章内容的理解,精心设计几个相互关联的问题,在课上让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认真阅读课文、认真思考。然后分小组讨论,最后师生共同完成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教师在启发、点拨时应重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中关键词、句的含义。由于在学习本文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不少鲁迅作品,对鲁迅的思想也已有所了解,因此;教学过程 中可适当联系过去学过的鲁迅作品(如分析鲁迅弃医从文这一部分,可联系《藤野先生》的有关部分。)这些内容要根据实际情况取舍。
本文内容丰富,有些文字较深,加之学生生活阅历浅,历史背景不熟悉,阅读起来确有不少困难。所以适当疏通文字、补充介绍背景知识是必要的,没有这一步,很难谈到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但补充介绍不宜过多过杂,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内容庞杂臃肿。针对高中学生的实际,上述工作可作为预习作业 ,让学生通过查找有关资料和联系学过的鲁迅作品,在课上介绍有关背景(教师订正补充);通过查阅字典、词典疏通字词。(教师在课上抽查)
自读重点和难点
读懂这篇文章,重点应弄清“鲁迅为什么要创作《呐喊》”以及“为什么而‘呐喊’”这两个紧密相关的问题。而其中关键则是把握住生活经历、思想变化、《呐喊》成因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文的难点有三:1.怎样看待鲁迅在“好梦”破灭后思想情感上发生的变化和与此相关的一些言行。2.如何理解“金心异”与鲁迅的一番谈话。3.鲁迅写文“呐喊”,为什么要听“将令”。
指导过程和步骤
本文的教学目的应以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鲁迅的思想发展过程、文艺观点及其创作态度为主,努力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和段落,深入理解其内涵,从而把握全篇主旨的能力。
一、概括鲁迅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情况。(可整理列成下表)
地 点 经 历 思想变化
绍 兴 父亲病故 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南 京 走异路、逃
异地,去寻求 追求新知。
别样的人们。
仙 台 学 医 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
东 京 弃医从文 改变国人的精神
筹办《新生》 无聊、悲哀、寂寞;
流产 促使自己反省。
北 京 亲历和旁观 沉入于国民中,回到
过更寂寞更 古代去;不再慷慨激昂。
悲哀的事;钞
古碑
和金心异 希望不能抹杀,须听
谈话 将令,慰藉在寂寞里
奔驰的猛士。
二、鲁迅为什么要学医?后来又为什么要弃医从文?
提示:鲁迅父亲的患病和亡故,促使鲁迅学医以救治像他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这是他第一个美好的“梦”。在仙台学医看到战争画片,出于对同胞麻木的激愤和悲哀,了解到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于是提倡文艺运动,弃医从文,产生了一个新的“梦”。
三、筹办《新生》失败后,鲁迅的思想状况如何?
提示:一方面感到“未尝经验的无聊”、“悲哀”和“寂寞”――暗示着社会和国民如一潭死水,投入一块石子,激不起半点涟漪;另一方面,终于看清楚自己“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鲁迅当时同样具有青年人的特点:有热情、有勇气、有闯劲;血气方刚,激昂慷慨。但往往对自己、对当时的社会现实估计过高,对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和中国国民的劣根性,认识还不深刻。
四、作者为什么要“沉入于国民中,回到古代去”?这种“麻醉法”真的奏效了吗?
提示:因为现实使作者感到“太痛苦”,而“后来”又“亲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于是”作者“用了种种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然而这“麻醉法”并未真正奏效,鲁迅并没有彻底消沉下去。第10段“但我的麻醉法却也似乎已经奏了功”一句中的“似乎”二字,即是明证。
鲁迅此时的苦闷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所带来的时代的苦闷;鲁迅此时的沉默,正是他在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折时期所作的艰苦思考与探索的体现。它孕育着后来的《呐喊》,是暴风雨来临前的沉寂,而不是幻想破灭后的绝望。此时的鲁迅只是不再像青年时那样“慷慨激昂”了,他开始以一种更实际、更冷静、更清醒、更深刻的态度来观察社会人生、来思考国家和民族的前途。
课文第11段对“缢死过一个女人的槐树”、“古碑”和“冰冷的槐蚕”等几处景物的描写,主要是为了衬托鲁迅当时苦闷深沉的内心世界。
小结: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看到社会的黑暗和现实的冷酷最终使鲁迅的一个又一个“梦”破灭了。然而,通过作者对自身思想发展历程的深刻剖析,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贯串于其中的那种不断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那种上下求索的执著、痛苦与艰辛。因此,可以认为:鲁迅在文章开头所说的“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就是指他年轻时候强烈的、执著的救国救民的理想。
五、鲁迅写作《呐喊》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1)金心异的来访,对鲁迅的思想影响。
关键在于读懂第19―21段三段文字。要弄清作者通过设喻所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可以采取教师说出喻体、学生说出本体的方式)。
①“铁屋子”用来比喻黑暗的、禁锢得极为严密的旧中国。
②“熟睡的人们”用来比喻处在长期封建专制统治之下的愚昧、麻木的国民。
③“大嚷起来”用来比喻为唤醒广大民众而发出的“呐喊”。
④“毁坏这铁屋”用来比喻摧毁这黑暗的旧世界。
第19段表明鲁迅曾经确信旧世界万难摧毁这样一种观点;第20段表明金心异确信摧毁旧世界的希望在于将来的观点。阅读21段,首先要确切认知几个关键词语的含义。“确信”指的是上文所说的“铁屋子”的万难破毁;“必无”和“可有”也是承上文所说,“必无”说的是铁屋子的破毁无望;“可有”说的是铁屋子可能有破毁的希望,而金心异认为几个人既然起来,就不能说决没有希望。因此;这一段始终都在讨论旧世界的摧毁,有无可能,而不是或说不上什么鲁迅对于将来革命必胜的信念。其次本段是一个多重复句,可以通过确认句子的构成以更好地掌握句子的含义。第一层应划在“于是”之前,是因果关系;第二层“然而”是个转折,这一“转”到哪为止?看来从“然而”到“可有”都是这转折的后一部分,这个分句对前面一个分句的“确信”有所否定,这种否定的结果,就成为下面答应做文章的原因了。经过这样的分析,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鲁迅的这几句话,反映了他对自己勇于否定,反映了他探讨问题时一贯的科学态度。
(2)金心异的来访是不是鲁迅写作《呐喊》的真正缘由呢?
仅从文章第21段来看,鲁迅写作《呐喊》确乎是在与金心异的一番倾谈之后开始的。但这并不是写作《呐喊》的真正缘由,而仅仅是促成鲁迅挥笔上阵的一个契机,一个外因。真正的、根本的缘由,应该是通过分析第1―第11段所得出的结论,即鲁迅坚定执著地探寻救国救民道路的精神,这一点鲁迅在任何时候都没有忘却,这是写作《呐喊》的最本质的缘由。正如文章第1段所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六、鲁迅为什么要“听将令”?
提示:(1)阅读第22段。鲁迅此时的“呐喊”有别于筹办《新生》时的激昂慷慨。因为他经历了从“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自觉地发展到“听将令”而“呐喊”的艰苦历程。深切感到自己所经历过的如“大毒蛇”般“缠住了”自己“灵魂”的那种“寂寞的悲哀”是不能“忘怀”的,更不能让那些“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也如我年轻时一样感悲哀与寂寞,因此要为“猛士”呐喊,使他们“不惮前驱”。此时的呐喊带有明确的目的性,是遵从革命先驱者的意愿的“呐喊”,所以鲁迅将此称为“须听将令”。这表明鲁迅的思想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开始自觉地以文艺为武器,为挞伐黑暗残酷的反动统治而战斗,开始成为为猛士的前驱而奋力“呐喊”的无畏战士。也正因为鲁迅听从“将令”,写“遵命文学”,才使得《呐喊》永远放射着熠熠不灭的光辉。
七、阅读第23段。联系对第22段的分析,体会这段每句话的含义。
鲁迅在这一段中,以含蓄的笔法反映出自己为社会、为人生的文艺观和创作态度;表现出一位伟大作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自序”开头是全文的总纲,起统领全文的作用;在全文收束时又说,“又因为上面所说的缘由,便称之为《呐喊》”。作者颇具匠心地运用开篇点题和卒章照应的方法,道出了本文的写作目的。
《呐喊》自序 篇4
鲁迅
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回家之后,又须忙别的事了,因为开方的医生是最有名的,以此所用的药引也奇特;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对的,结子的平地木,……多不是容易办到的东西。然而我的父亲终于日重一日的亡故了。
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我要到 N进K学堂去了,仿佛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我的母亲没有法,办了八元的川资,说是由我的自便;然而伊哭了,这正是情理中的事,因为那时读书应试是正路,所谓学洋务,社会上便以为是一种走投无路的人,只得将灵魂卖给鬼子,要加倍的奚落而且排斥的,而况伊又看不见自己的儿子了。然而我也顾不得这些事,终于到N 去进了K学堂了,在这学堂里,我才知道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历史,绘图和体操。生理学并不教,但我们却看到些木版的《全体新论》和《化学卫生论》之类了。我还记得先前的医生的议论和方药,和现在所知道的比较起来,便渐渐的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同时又很起了对于被骗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而且从译出的历史上,又知道了日本维新是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事实。
因为这些幼稚的知识,后来便使我的学籍列在日本一个乡间的医学专门学校里了。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我已不知道教授微生物学的方法,现在又有了怎样的进步了,总之那时是用了电影,来显示微生物的形状的,因此有时讲义的一段落已完,而时间还没有到,教师便映些风景或时事的画片给学生看,以用去这多余的光阴。其时正当日俄战争的时候,关于战事的画片自然也就比较的多了,我在这一个讲堂中,便须常常随喜我那同学们的拍手和喝采。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
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在东京的留学生很有学法政理化以至警察工业的,但没有人治文学和美术;可是在冷淡的空气中,也幸而寻到几个同志了,此外又邀集了必须的几个人,商量之后,第一步当然是出杂志,名目是取 "新的生命"的意思,因为我们那时大抵带些复古的倾向,所以只谓之《新生》。
《新生》的出版之期接近了,但最先就隐去了若干担当文字的人,接着又逃走了资本,结果只剩下不名一钱的三个人。创始时候既已背时,失败时候当然无可告语,而其后却连这三个人也都为各自的运命所驱策,不能在一处纵谈将来的好梦了,这就是我们的并未产生的《新生》的结局。
我感到未尝经验的无聊,是自此以后的事。我当初是不知其所以然的;后来想,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这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
然而我虽然自有无端的悲哀,却也并不愤懑,因为这经验使我反省,看见自己了;就是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不驱除的,因为这于我太痛苦。我于是用了种种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使我沉入于国民中,使我回到古代去,后来也亲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都为我所不愿追怀,甘心使他们和我的脑一同消灭在泥土里的,但我的麻醉法却也似乎已经奏了功,再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了。
S会馆里有三间屋,相传是往昔曾在院子里的槐树上缢死过一个女人的,现在槐树已经高不可攀了,而这屋还没有人住;许多年,我便寓在这屋里钞古碑。客中少有人来,古碑中也遇不到什么问题和主义,而我的生命却居然暗暗的消去了,这也就是我唯一的愿望。夏夜,蚊子多了,便摇着蒲扇坐在槐树下,从密叶缝里看那一点一点的青天,晚出的槐蚕又每每冰冷的落在头颈上。
那时偶或来谈的是一个老朋友金心异,将手提的大皮夹放在破桌上,脱下长衫,对面坐下了,因为怕狗,似乎心房还在怦怦的跳动。
"你钞了这些有什么用?"有一夜,他翻着我那古碑的钞本,发了研究的质问了。
"没有什么用。"
"那么,你钞他是什么意思呢?"
"没有什么意思。"
"我想,你可以做点文章……
我懂得他的意思了,他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不特没有入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们许是感到寂寞了,但是说: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从此以后,使一发而不可收,每写些小说模样的文章,以敷衍朋友们的嘱托,积久就有了十余篇。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这样说来,我的小说和艺术的距离之远,也就可想而知了,然而到今日还能蒙着小说的名,甚而至于且有成集的机会,无论如何总不能不说是一件侥幸的事,但侥幸虽使我不安于心,而悬揣人间暂时还有读者,则究竟也仍然是高兴的。
所以我竟将我的短篇小说结集起来,而且付印了,又因为上面所说的缘由,便称之为《呐喊》。
一九二二年十二月三日,鲁迅记于北京。
《呐喊》自序 篇5
教案示例一
教学目标
1.了解鲁迅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
2.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
教学重点
鲁迅自身经历与其思想发展的历程
教学难点
鲁迅严于解剖自己,努力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认识作者写作《呐喊》的缘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初中曾学过鲁迅的哪些小说?(《故乡》、《社戏》、《孔乙己》等) 这些小说选自哪一个小说集?(《呐喊》)
《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共收集短篇小说14篇(第一版是15篇,包括《不周山》。)1922年12月,鲁迅为自己的这个集子写了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
二、简介“序”
什么叫序?什么叫自序呢?请大家齐读“自读提示”前三句话。
提示已讲得很清楚,序言,是写在著作前面的文章,可分为自序和他序,自序,多为说明写书的目的和经过。而鲁迅的这篇序言中,鲁迅通过叙述自己的经历来反映思想发展过程,并说明写作《呐喊》的缘由,这正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三、分析课文
1.引出“梦”
问:缘由即来由,那么本文在哪里概括交代了《呐喊》的来由?
明确:开头部分:“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问:是什么的“一部分”?
明确:“我年轻时候曾做过许多梦”的一部分。
问:这里“梦”指的是什么?
明确:指作者年轻时候的理想和追求。
问:为何理想叫做“梦”呢?
明确:由于这些美好的希望、理想都未能实现,所以后来回忆起来,就如同梦幻一般。
问:年轻时的鲁迅曾做过哪些梦?
师:梦的产生是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我们先来看文中叙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经历,思想又是如何发展的呢?请对照下面的表格看课文,给大家两分钟时间,找出地点并概括其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
2.根据课文内容,填表说明作者的生活经历与思想发展的过程。(用投影复片)
地点
生活经历
思想发展
绍兴
侍亲疾
先请一学生找出文中地点:绍兴、南京、仙台、东京、北京,再请学生自读课文填写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学生大体完成后再讨论明确具体内容。(具体内容见下,学生概括恰当的少讲评,概括不到位的作指导)
(1)绍兴 侍亲疾 看透世态,想走异路
问:在绍兴的四年,作者做了什么?
明确: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并寻找药引。
中心事件是服侍久病的父亲,我们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为“侍病父”或“侍亲疾”。这段生活经历,鲁迅的感受如何?
提示: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如何理解这几句话?我们可结合鲁迅的家庭情况。鲁迅幼时家庭经济比较宽裕,家里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愁生计。但十三岁那年,家庭突遭变故,祖父因科举案件下狱,继之而来的是父亲患了重病,家庭陷入困顿,只得靠典当衣服首饰来换钱给父亲治病,在侮蔑里接了钱,昔日闰土眼中的“少爷”遭到了别人的歧视与白眼,倍感人间的冷漠,看透世态炎凉,于是想走异路,产生了第一个梦“学洋务” 。
(2)南京 求新知 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在洋务学堂,鲁迅所学课程有:格致(物理、化学)、算学、地理、历史、绘图、体操,并且看到了一些生理卫生之类的书。这些知识与作者在三味书屋中所学的《四书》《五经》中的孔孟之道相比较,都是新知识,因此在洋务学堂作者主要是探求西方新的知识,可概括为“求新知” 。
问:这些新的知识给作者的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明确:渐悟中医是骗子,知道西方医学能维新,于是去仙台学医,“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治的病人的疾苦,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因此我们可概括为“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3)仙台 攻医学 领悟要著,弃医从文
在仙台,作者主要攻读西方医学,初中学的《藤野先生》就是对仙台学医生活的回忆,作者回忆了最使他鼓舞,最使他感激的藤野先生。学医之梦很美满。鲁迅后来为什么又动摇呢?
明确:原因是看时事画片。领悟了要著,弃医从文。
时事画片的内容是日本人杀中国人,围观的是自己的同胞,这场景使鲁迅受到极大震动,他为麻木得受人欺侮、任人宰割而不自知的同胞感到激愤和悲哀,这使鲁迅的学医之梦彻底破灭,以此为转折,树立了新的梦想,提倡文艺,开始了新的人生,去东京,进行最初的文学活动。
(4)东京 搞文艺 悲哀寂寞,深刻反省
在东京,鲁迅为搞文艺从事了许多工作,文中主要叙述了办杂志《新生》。《新生》的结局如何?(并未出版)
《新生》的失败,给鲁迅以沉重的打击,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表示他那时心情的词语:
悲哀、寂寞,并且进行了深刻的反省,看见自己“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师:请大家思考:鲁迅为什么感到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的悲哀?
明确:客观原因:国民精神麻木,群众不觉悟,对于呐喊,既非赞同,也不反对。
主观原因:对自己寄托希望过高,认为自己是英雄,思想不切实际,青年人特有的狂热病。
师:满怀信心,满怀希望地办杂志,一旦希望破灭,那失望也是很深,很痛苦的。为了驱散这种痛苦与寂寞,鲁迅采用了种种麻醉法,沉入于国民中,回到古代去,于是去了北京S会馆抄古碑。
(5)北京 抄古碑 苦闷沉默,思索追寻
抄古碑并没有奏功(从“似乎”一词可看出),从院子里有缢死过一个女人的槐树和槐蚕是每每冰冷地落在头颈上,可以看出当时居住的环境是冷静、寂寞的。“客中少有人来”,生命在暗暗消去,可见鲁迅没有了先前的慷慨激昂,保持了沉默,“这也是我唯一的愿望”是一种自嘲,实际上是不愿如此沉默,可又不得不如此的无可奈何的苦闷。这种苦闷实际是奋斗者找不到变革现实途径时产生的彷徨,这种沉默实际上是暴风雨来临前的酝酿,沉默苦闷并非理想破灭后的绝望,而是仍在苦苦思索追寻着国家和社会的前途和出路。
(6)北京 应索稿 看到希望,作文呐喊
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曾说:“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金心异的索稿,结束了鲁迅沉默的抄古碑的生活。文中有金心异与鲁迅争论铁屋子能否被摧毁的一段对话。在“假如一间铁屋子”的对话中,用了许多比喻来揭示思想观点。请具体说明“铁屋子”、“熟睡的人们”、“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各比喻什么?(用投影复片)
提示:“铁屋子”比喻辛亥革命后依旧黑暗的旧中国。
“熟睡的人们”比喻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精神麻木的国民。
“大嚷起来,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比喻用宣传的力量使较为明白的一些人认识处境的险恶。
鲁迅:铁屋子万难破毁,即使大嚷起来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也无济于事。金心异:既然有人起来,就有可能破毁。从中我们可以了解鲁迅最初的社会观,把黑暗的旧社会估计得过于强大,对社会认识很深刻,但同时也体现了他思想的弱点:对群众力量估计不足。争论的结果是鲁迅否定了自己最初的看法,看到了希望,于是振笔呐喊。
通过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先前的思想发展是形成《呐喊》的深厚的思想基础,而金心异的来访则是写作《呐喊》的直接契机。
3.小结
从作者的生活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年青时的梦想共有三个(好梦),一个是通过学洋务来就国,即洋务救国梦;一个是通过学医来拯救像他父亲一样的病人,并在战争时去当军医,即学医救国梦;第三是想通过文艺来唤醒麻木的国民,即文艺救国梦。从作者的梦想中我们可以看出,一直贯穿在作者梦想中的是他那一颗救国救民的热心,作者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我们应当很好地体会。
第一个梦是第二个梦的前提和基础,并随着第二个梦的破灭而破灭,前两个梦的破灭又是第三个梦产生的原因。
三大梦想的破灭使作者陷入了无边的寂寞中,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寂寞呢?
作者的这种寂寞并非真的无聊,也不是无事可做,而是一种“不特没有人来赞同,也还没有人来反对”的孤独,是爱国者报国无门的忧愁,是先行者曲高和寡的悲哀,更是思想者穷天究地的反省。“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这种寂寞是作者对黑暗统治的反抗,对麻木国民的当头棒喝。在寂寞中作者深刻反省,从而克服了对自己寄望过高、思想不切实际的青年人特有的狂热病,为他以后团结众人,从事“韧”的战斗奠定了基础。
金心异的来访使寂寞中作者看到希望,于是开始振笔呐喊。
4. 分析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投影)
提示:其含义有二,一是为唤醒精神麻木、“熟睡”的人们起来抗争,而发出战斗呼喊;一是为慰藉战友,使之“不惮于前驱”的呐喊助阵。
从作者好梦、寂寞、呐喊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忧国忧民的思想一直没有改变,用作者的《自题小像》中的一句话可以鲜明地体现作者的思想:“我以我血荐轩辕。”
四、布置作业 (任选一题)
1.由鲁迅回忆自己的梦的产生、对梦的执著,你能不能谈谈你的梦,有什么梦?怎样形成的?如何为梦的实现而奋斗?请以“我的梦”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2.分析文中的曲笔,以“亮色的‘曲笔’”为题写一篇评论;
3.分析作者的寂寞,以“闪光的‘寂寞’”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教案点评:
本文内容精深,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学时拟突出重点,扣住“好梦”的具体内容,领会作者思想发展过程。
教案示例二
课前准备:
1.指出本文的写作目的
鲁迅先生撰写本文旨在说明自身经历、思想发展变化与《呐喊》问世的密切关系,所以文中极其精练地介绍了19世纪末到“五・四”时期经历的几件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和探索救国救民思想发展变化的进程。阅读时要特别注意事件对思想变化的直接影响。
2.点明《呐喊》的思想意义
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学过的《呐喊》中的几个篇目,如《孔乙己》、《故乡》等,明确这些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暴露国民精神的劣根性,即愚昧落后、麻木不仁等。在此基础上说明《呐喊》中其他篇目有的表达了彻底反封建的革命思想,如《狂人日记》;有的反映了鲁迅先生对备受压迫而又不觉悟的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和对辛亥革命失败的认真总结,如《阿Q正传》。了解这些,有助于学生结合课文理解鲁迅先生这一思想高度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而来的。
教学设计
一、导入 课文
“鲁迅从进化论进到阶级论,从绅士阶级的逆子贰臣进到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真正的友人,以至于战士,他是经历了辛亥革命以前直到现在的四分之一世纪的战斗,从痛苦的经验和深刻的观察之中,带着宝贵的革命传统到新的阵营里来的。他终于宣言:‘原先是憎恶这熟识的本阶级,毫不可惜它的溃灭,后来又由于事实的教训,以为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鲁迅的精神》
要求学生抓住“从痛苦的经验和深刻的观察”、“由于事实的教训”等语,从课文中找出印证材料:
明确:A.父病买药;B.从画片上看到日军砍杀一个替俄军做侦探的中国人的头颅;C.《新生》流产。
二、课文分析
1.阅读课文,填写鲁迅的经历与思想发展关系表
地点
经历
此时思想状况
后来思想变化
思想变化原因
绍兴
父病 买药
深感世态炎凉
想走异端 逃异地
看见世人真面目
2.归纳《呐喊》诞生的条件
从上述表中可以看出现实与鲁迅思想的关系,鲁迅思想与他的作品的关系。
结论:严酷的现实,世态的炎凉,国人的麻木,是孕育《呐喊》的种子;冷静的思索,深刻的剖析,认真的总结,是《呐喊》萌发成长的维他命;革命的影响,友人的启迪,思想的突进,是《呐喊》诞生的助产婆。
三、根据课文理解鲁迅的文艺观
首先,鲁迅先生认为革命文艺具有教育和战斗作用,一方面可以改变国民精神,促进国人对维新的信仰。另一方面“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从而摧毁黑暗社会。
其次,鲁迅先生认为革命文艺工作者必须自觉地服从革命的需要。“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所以鲁迅先生说他是做的“遵命文学”。鲁迅先生在《自选集・自序》中还说:“不过我所遵奉的,是那时革命的前驱者的命令,也是我自己所愿意遵奉的命令,决不是皇上的圣旨,也不是金元和真的指挥刀。”可见,他自觉地与革命同往。(秦世新)探究活动
王朔在《我看鲁迅》一文中说:“我认为鲁迅光靠一堆杂文、几个短篇是立不住的,没听说有世界文豪只写过这些东西的。”请你在大量阅读鲁迅的作品后,针对王朔的这个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呐喊》自序 篇6
教案示例一
教学目标
1.了解鲁迅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
2.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
教学重点
鲁迅自身经历与其思想发展的历程
教学难点
鲁迅严于解剖自己,努力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认识作者写作《呐喊》的缘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初中曾学过鲁迅的哪些小说?(《故乡》、《社戏》、《孔乙己》等) 这些小说选自哪一个小说集?(《呐喊》)
《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共收集短篇小说14篇(第一版是15篇,包括《不周山》。)1922年12月,鲁迅为自己的这个集子写了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
二、简介“序”
什么叫序?什么叫自序呢?请大家齐读“自读提示”前三句话。
提示已讲得很清楚,序言,是写在著作前面的文章,可分为自序和他序,自序,多为说明写书的目的和经过。而鲁迅的这篇序言中,鲁迅通过叙述自己的经历来反映思想发展过程,并说明写作《呐喊》的缘由,这正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三、分析课文
1.引出“梦”
问:缘由即来由,那么本文在哪里概括交代了《呐喊》的来由?
明确:开头部分:“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问:是什么的“一部分”?
明确:“我年轻时候曾做过许多梦”的一部分。
问:这里“梦”指的是什么?
明确:指作者年轻时候的理想和追求。
问:为何理想叫做“梦”呢?
明确:由于这些美好的希望、理想都未能实现,所以后来回忆起来,就如同梦幻一般。
问:年轻时的鲁迅曾做过哪些梦?
师:梦的产生是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我们先来看文中叙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经历,思想又是如何发展的呢?请对照下面的表格看课文,给大家两分钟时间,找出地点并概括其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
2.根据课文内容,填表说明作者的生活经历与思想发展的过程。(用投影复片)
地点
生活经历
思想发展
绍兴
侍亲疾
先请一学生找出文中地点:绍兴、南京、仙台、东京、北京,再请学生自读课文填写生活经历、思想发展,中国学习联盟体完成后再讨论明确具体内容。(具体内容见下,学生概括恰当的少讲评,概括不到位的作指导)
(1)绍兴 侍亲疾 看透世态,想走异路
问:在绍兴的四年,作者做了什么?
明确: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并寻找药引。
中心事件是服侍久病的父亲,我们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为“侍病父”或“侍亲疾”。这段生活经历,鲁迅的感受如何?
提示: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如何理解这几句话?我们可结合鲁迅的家庭情况。鲁迅幼时家庭经济比较宽裕,家里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愁生计。但十三岁那年,家庭突遭变故,祖父因科举案件下狱,继之而来的是父亲患了重病,家庭陷入困顿,只得靠典当衣服首饰来换钱给父亲治病,在侮蔑里接了钱,昔日闰土眼中的“少爷”遭到了别人的歧视与白眼,倍感人间的冷漠,看透世态炎凉,于是想走异路,产生了第一个梦“学洋务” 。
(2)南京 求新知 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在洋务学堂,鲁迅所学课程有:格致(物理、化学)、算学、地理、历史、绘图、体操,并且看到了一些生理卫生之类的书。这些知识与作者在三味书屋中所学的《四书》《五经》中的孔孟之道相比较,都是新知识,因此在洋务学堂作者主要是探求西方新的知识,可概括为“求新知” 。
问:这些新的知识给作者的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明确:渐悟中医是骗子,知道西方医学能维新,于是去仙台学医,“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治的病人的疾苦,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因此我们可概括为“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3)仙台 攻医学 领悟要著,弃医从文
在仙台,作者主要攻读西方医学,初中学的《藤野先生》就是对仙台学医生活的回忆,作者回忆了最使他鼓舞,最使他感激的藤野先生。学医之梦很美满。鲁迅后来为什么又动摇呢?
明确:原因是看时事画片。领悟了要著,弃医从文。
时事画片的内容是日本人杀中国人,围观的是自己的同胞,这场景使鲁迅受到极大震动,他为麻木得受人欺侮、任人宰割而不自知的同胞感到激愤和悲哀,这使鲁迅的学医之梦彻底破灭,以此为转折,树立了新的梦想,提倡文艺,开始了新的人生,去东京,进行最初的文学活动。
(4)东京 搞文艺 悲哀寂寞,深刻反省
在东京,鲁迅为搞文艺从事了许多工作,文中主要叙述了办杂志《新生》。《新生》的结局如何?(并未出版)
《新生》的失败,给鲁迅以沉重的打击,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表示他那时心情的词语:
悲哀、寂寞,并且进行了深刻的反省,看见自己“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师:请大家思考:鲁迅为什么感到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的悲哀?
明确:客观原因:国民精神麻木,群众不觉悟,对于呐喊,既非赞同,也不反对。
主观原因:对自己寄托希望过高,认为自己是英雄,思想不切实际,青年人特有的狂热病。
师:满怀信心,满怀希望地办杂志,一旦希望破灭,那失望也是很深,很痛苦的。为了驱散这种痛苦与寂寞,鲁迅采用了种种麻醉法,沉入于国民中,回到古代去,于是去了北京S会馆抄古碑。
(5)北京 抄古碑 苦闷沉默,思索追寻
抄古碑并没有奏功(从“似乎”一词可看出),从院子里有缢死过一个女人的槐树和槐蚕是每每冰冷地落在头颈上,可以看出当时居住的环境是冷静、寂寞的。“客中少有人来”,生命在暗暗消去,可见鲁迅没有了先前的慷慨激昂,保持了沉默,“这也是我唯一的愿望”是一种自嘲,实际上是不愿如此沉默,可又不得不如此的无可奈何的苦闷。这种苦闷实际是奋斗者找不到变革现实途径时产生的彷徨,这种沉默实际上是暴风雨来临前的酝酿,沉默苦闷并非理想破灭后的绝望,而是仍在苦苦思索追寻着国家和社会的前途和出路。
(6)北京 应索稿 看到希望,作文呐喊
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曾说:“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金心异的索稿,结束了鲁迅沉默的抄古碑的生活。文中有金心异与鲁迅争论铁屋子能否被摧毁的一段对话。在“假如一间铁屋子”的对话中,用了许多比喻来揭示思想观点。请具体说明“铁屋子”、“熟睡的人们”、“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各比喻什么?(用投影复片)
提示:“铁屋子”比喻辛亥革命后依旧黑暗的旧中国。
“熟睡的人们”比喻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精神麻木的国民。
“大嚷起来,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比喻用宣传的力量使较为明白的一些人认识处境的险恶。
鲁迅:铁屋子万难破毁,即使大嚷起来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也无济于事。金心异:既然有人起来,就有可能破毁。从中我们可以了解鲁迅最初的社会观,把黑暗的旧社会估计得过于强大,对社会认识很深刻,但同时也体现了他思想的弱点:对群众力量估计不足。争论的结果是鲁迅否定了自己最初的看法,看到了希望,于是振笔呐喊。
通过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先前的思想发展是形成《呐喊》的深厚的思想基础,而金心异的来访则是写作《呐喊》的直接契机。
3.小结
从作者的生活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年青时的梦想共有三个(好梦),一个是通过学洋务来就国,即洋务救国梦;一个是通过学医来拯救像他父亲一样的病人,并在战争时去当军医,即学医救国梦;第三是想通过文艺来唤醒麻木的国民,即文艺救国梦。从作者的梦想中我们可以看出,一直贯穿在作者梦想中的是他那一颗救国救民的热心,作者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我们应当很好地体会。
第一个梦是第二个梦的前提和基础,并随着第二个梦的破灭而破灭,前两个梦的破灭又是第三个梦产生的原因。
三大梦想的破灭使作者陷入了无边的寂寞中,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寂寞呢?
作者的这种寂寞并非真的无聊,也不是无事可做,而是一种“不特没有人来赞同,也还没有人来反对”的孤独,是爱国者报国无门的忧愁,是先行者曲高和寡的悲哀,更是思想者穷天究地的反省。“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这种寂寞是作者对黑暗统治的反抗,对麻木国民的当头棒喝。在寂寞中作者深刻反省,从而克服了对自己寄望过高、思想不切实际的青年人特有的狂热病,为他以后团结众人,从事“韧”的战斗奠定了基础。
金心异的来访使寂寞中作者看到希望,于是开始振笔呐喊。
4. 分析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投影)
提示:其含义有二,一是为唤醒精神麻木、“熟睡”的人们起来抗争,而发出战斗呼喊;一是为慰藉战友,使之“不惮于前驱”的呐喊助阵。
从作者好梦、寂寞、呐喊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忧国忧民的思想一直没有改变,用作者的《自题小像》中的一句话可以鲜明地体现作者的思想:“我以我血荐轩辕。”
四、布置作业 (任选一题)
1.由鲁迅回忆自己的梦的产生、对梦的执著,你能不能谈谈你的梦,有什么梦?怎样形成的?如何为梦的实现而奋斗?请以“我的梦”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2.分析文中的曲笔,以“亮色的‘曲笔’”为题写一篇评论;
3.分析作者的寂寞,以“闪光的‘寂寞’”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教案点评:
本文内容精深,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学时拟突出重点,扣住“好梦”的具体内容,领会作者思想发展过程。
教案示例二
课前准备:
1.指出本文的写作目的
鲁迅先生撰写本文旨在说明自身经历、思想发展变化与《呐喊》问世的密切关系,所以文中极其精练地介绍了19世纪末到“五・四”时期经历的几件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和探索救国救民思想发展变化的进程。阅读时要特别注意事件对思想变化的直接影响。
2.点明《呐喊》的思想意义
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学过的《呐喊》中的几个篇目,如《孔乙己》、《故乡》等,明确这些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暴露国民精神的劣根性,即愚昧落后、麻木不仁等。在此基础上说明《呐喊》中其他篇目有的表达了彻底反封建的革命思想,如《狂人日记》;有的反映了鲁迅先生对备受压迫而又不觉悟的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和对辛亥革命失败的认真总结,如《阿Q正传》。了解这些,有助于学生结合课文理解鲁迅先生这一思想高度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而来的。
教学设计
一、导入 课文
“鲁迅从进化论进到阶级论,从绅士阶级的逆子贰臣进到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真正的友人,以至于战士,他是经历了辛亥革命以前直到现在的四分之一世纪的战斗,从痛苦的经验和深刻的观察之中,带着宝贵的革命传统到新的阵营里来的。他终于宣言:‘原先是憎恶这熟识的本阶级,毫不可惜它的溃灭,后来又由于事实的教训,以为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鲁迅的精神》
要求学生抓住“从痛苦的经验和深刻的观察”、“由于事实的教训”等语,从课文中找出印证材料:
明确:A.父病买药;B.从画片上看到日军砍杀一个替俄军做侦探的中国人的头颅;C.《新生》流产。
二、课文分析
1.阅读课文,填写鲁迅的经历与思想发展关系表
地点
经历
此时思想状况
后来思想变化
思想变化原因
绍兴
父病 买药
深感世态炎凉
想走异端 逃异地
看见世人真面目
2.归纳《呐喊》诞生的条件
从上述表中可以看出现实与鲁迅思想的关系,鲁迅思想与他的作品的关系。
结论:严酷的现实,世态的炎凉,国人的麻木,是孕育《呐喊》的种子;冷静的思索,深刻的剖析,认真的总结,是《呐喊》萌发成长的维他命;革命的影响,友人的启迪,思想的突进,是《呐喊》诞生的助产婆。
三、根据课文理解鲁迅的文艺观
首先,鲁迅先生认为革命文艺具有教育和战斗作用,一方面可以改变国民精神,促进国人对维新的信仰。另一方面“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从而摧毁黑暗社会。
其次,鲁迅先生认为革命文艺工作者必须自觉地服从革命的需要。“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所以鲁迅先生说他是做的“遵命文学”。鲁迅先生在《自选集・自序》中还说:“不过我所遵奉的,是那时革命的前驱者的命令,也是我自己所愿意遵奉的命令,决不是皇上的圣旨,也不是金元和真的指挥刀。”可见,他自觉地与革命同往。(秦世新)探究活动
王朔在《我看鲁迅》一文中说:“我认为鲁迅光靠一堆杂文、几个短篇是立不住的,没听说有世界文豪只写过这些东西的。”请你在大量阅读鲁迅的作品后,针对王朔的这个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呐喊》自序 篇7
鲁迅
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回家之后,又须忙别的事了,因为开方的医生是最有名的,以此所用的药引也奇特;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对的,结子的平地木,……多不是容易办到的东西。然而我的父亲终于日重一日的亡故了。
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我要到 N进K学堂去了,仿佛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我的母亲没有法,办了八元的川资,说是由我的自便;然而伊哭了,这正是情理中的事,因为那时读书应试是正路,所谓学洋务,社会上便以为是一种走投无路的人,只得将灵魂卖给鬼子,要加倍的奚落而且排斥的,而况伊又看不见自己的儿子了。然而我也顾不得这些事,终于到N 去进了K学堂了,在这学堂里,我才知道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历史,绘图和体操。生理学并不教,但我们却看到些木版的《全体新论》和《化学卫生论》之类了。我还记得先前的医生的议论和方药,和现在所知道的比较起来,便渐渐的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同时又很起了对于被骗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而且从译出的历史上,又知道了日本维新是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事实。
因为这些幼稚的知识,后来便使我的学籍列在日本一个乡间的医学专门学校里了。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我已不知道教授微生物学的方法,现在又有了怎样的进步了,总之那时是用了电影,来显示微生物的形状的,因此有时讲义的一段落已完,而时间还没有到,教师便映些风景或时事的画片给学生看,以用去这多余的光阴。其时正当日俄战争的时候,关于战事的画片自然也就比较的多了,我在这一个讲堂中,便须常常随喜我那同学们的拍手和喝采。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
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在东京的留学生很有学法政理化以至警察工业的,但没有人治文学和美术;可是在冷淡的空气中,也幸而寻到几个同志了,此外又邀集了必须的几个人,商量之后,第一步当然是出杂志,名目是取 "新的生命"的意思,因为我们那时大抵带些复古的倾向,所以只谓之《新生》。
《新生》的出版之期接近了,但最先就隐去了若干担当文字的人,接着又逃走了资本,结果只剩下不名一钱的三个人。创始时候既已背时,失败时候当然无可告语,而其后却连这三个人也都为各自的运命所驱策,不能在一处纵谈将来的好梦了,这就是我们的并未产生的《新生》的结局。
我感到未尝经验的无聊,是自此以后的事。我当初是不知其所以然的;后来想,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这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
然而我虽然自有无端的悲哀,却也并不愤懑,因为这经验使我反省,看见自己了;就是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不驱除的,因为这于我太痛苦。我于是用了种种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使我沉入于国民中,使我回到古代去,后来也亲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都为我所不愿追怀,甘心使他们和我的脑一同消灭在泥土里的,但我的麻醉法却也似乎已经奏了功,再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了。
S会馆里有三间屋,相传是往昔曾在院子里的槐树上缢死过一个女人的,现在槐树已经高不可攀了,而这屋还没有人住;许多年,我便寓在这屋里钞古碑。客中少有人来,古碑中也遇不到什么问题和主义,而我的生命却居然暗暗的消去了,这也就是我唯一的愿望。夏夜,蚊子多了,便摇着蒲扇坐在槐树下,从密叶缝里看那一点一点的青天,晚出的槐蚕又每每冰冷的落在头颈上。
那时偶或来谈的是一个老朋友金心异,将手提的大皮夹放在破桌上,脱下长衫,对面坐下了,因为怕狗,似乎心房还在怦怦的跳动。
"你钞了这些有什么用?"有一夜,他翻着我那古碑的钞本,发了研究的质问了。
"没有什么用。"
"那么,你钞他是什么意思呢?"
"没有什么意思。"
"我想,你可以做点文章……
我懂得他的意思了,他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不特没有入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们许是感到寂寞了,但是说: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从此以后,使一发而不可收,每写些小说模样的文章,以敷衍朋友们的嘱托,积久就有了十余篇。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这样说来,我的小说和艺术的距离之远,也就可想而知了,然而到今日还能蒙着小说的名,甚而至于且有成集的机会,无论如何总不能不说是一件侥幸的事,但侥幸虽使我不安于心,而悬揣人间暂时还有读者,则究竟也仍然是高兴的。
所以我竟将我的短篇小说结集起来,而且付印了,又因为上面所说的缘由,便称之为《呐喊》。
一九二二年十二月三日,鲁迅记于北京。
《呐喊》自序 篇8
呐喊自序教案(给闲人参考)
教学目标 : 了解鲁迅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 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 教学设想: 本文内容精深,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学时拟突出重点,扣住“好梦”的具体内容,领会作者思想发展过程。 教学重点:鲁迅自身经历与其思想发展的历程。 教学难点 :鲁迅严于解剖自己,努力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认识作者写作〈〈呐喊〉〉的缘由。
一:导入 初中曾学过鲁迅的哪些小说?(〈〈故乡〉〉、〈社戏〉〉、〈〈孔乙己〉〉等) 这些小说选自哪一个小说集?(〈〈呐喊〉〉(加点的字板书) 《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共收集短篇小说14篇(第一版是15篇,多一篇〈〈不周山〉〉。)1922年12月,鲁迅为自己的这个集子写了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呐喊〉自序〉〉。
现在请大家自读课文,看看鲁迅先生写这篇自序的目的是什么?
二:分析文章内容:
1.这篇序言中,鲁迅通过叙述自己的经历来反映思想发展过程,并说明写作〈〈呐喊〉〉的缘由。鲁迅重拾文艺,和一个人有关,那就是?(学生:金心异)金心异的来访是不是鲁迅创作《呐喊》的主要原因?(不是),那么鲁迅创作《呐喊》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这里“梦”指的是什么? (指作者年轻时候的理想和追求。)为何理想叫做“梦”呢?(由于这些美好的希望、理想都未能实现,所以后来回忆起来,就如同梦幻一般。)
2.年青的鲁迅有那些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他的梦有没有实现?
(1)因为少年时代的给父亲看病的生活经历,使他看透世态 想走异路。就有了“学医救国救民的梦想”(此处要求学生读书上的句子)(板书:学医救国救民梦)本来这梦是相当美满的,但是在仙台看幻灯片,发现学医不能救国,梦想终于破灭。
(2)因为鲁迅发现学医不能救国(读文中的句子),就想要以此为转折,树立了新的梦想,提倡文艺,开始了新的人生,去东京,进行最初的文学活动。概括为“治文艺,拯救民众灵魂”或者“办〈新生〉,拯救民众灵魂”终于失败,鲁迅深刻的分析了失败的原因,那是什么呢?客观原因:国民精神麻木,群众不觉悟,对于呐喊,既非赞同,也不反对。 主观原因:对自己寄托希望过高,认为自己是英雄,思想不切实际,青年人特有的狂热病。
3.两大美好梦想破灭之后,鲁迅先生陷入了无边的寂寞和痛苦之中,那么他是如何驱散这种痛苦与寂寞呢?(鲁迅采用了种种麻醉法,沉入于国民中,回到古代去,于是去了北京S会馆抄古碑)沉默是对自己理想的绝望吗?(不是,是在思索、探寻国家和社会的前途和出路。)
4.分析对话:
这个时候,金心异的来访是他人生转变的一个契机,我们来研究一下他们的对话,同学们归纳一下在对话中两人所持的不同观点。(学生:读19段,鲁迅关于铁屋子的论断。)你们如何理解这段话中的“铁屋子”、“熟睡的人们”、“大嚷起来”?
所以金心异的来访使作者看到了希望。我们可以结合《故乡》里最后几句话来理解这种“希望”。(学生: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通过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先前的思想发展是形成〈〈呐喊〉〉的深厚的思想基础,而金心异的来访则是写作〈〈呐喊〉〉的直接契机。
5.分析鲁迅为什么要把这十四篇小说合集,命名为“呐喊”的原因:
好,现在作者要开始振笔呐喊了,那么“呐喊”的含义是什么?鲁迅为谁呐喊?为什么要呐喊呢?(学生齐读第22段。)(为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呐喊)因为作者年轻时候曾经历过寂寞的痛苦,他不想把这种寂寞再传染给这些做着好梦的青年。
教师: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作者呐喊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唤醒精神麻木、“熟睡”的人们起来抗争,而发出战斗呼喊;一是为慰藉战友,使之“不惮于前驱”的呐喊助阵。(板书)
三。小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清楚地知道了作者创作《呐喊》的缘由。而围绕着《呐喊》的由来作者也讲述了他的思想发展过程,那就是从年轻时的好梦到悲哀的寂寞,然后是奋起的呐喊。从作者好梦、寂寞、呐喊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忧国忧民思想一直都没有变,用作者的《自题小像》中的一句话可以鲜明地体现作者的思想:“我以我血荐轩辕。”
[1]
《呐喊》自序 篇9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一、 了解鲁迅写作〈呐喊〉的缘由和思想发展过程,学习鲁迅追求真理探求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
二、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选择典型材料说明思想发展过程的写法,并了解序这种文体的特点。 学习指导:
一、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本文是鲁迅先生为自己1918-1922年写的短篇小说集(共14篇)写的序言,记叙了作者思想发展的历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社会观、文艺观和创作态度。学习本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通读全文,概括出鲁迅先生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概括段意可借助复句分析和句间关系及语法分析等手段,特别是要充分认识第一段及倒数第二、三、四段各句关系或复句关系;然后借助表示地点的词语以及承递性的语句,列出全文提纲。)
2、了解“序”的文体特点,在理解全文大意的前提下,结合本文的文体,结合重点语段,概括出鲁迅先生创作小说并命名为《呐喊》的由来。
3、理解文意时,可结合初中学过的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一件小事》、《故乡》等,对重点语段要细加揣摩,并通过同学间的相互讨论,质疑解难。
4、课外阅读《呐喊》中的小说,如《狂人日记》、《药》等,以加深对本文的理解。
二、 抓住特点,突出重点
《〈呐喊〉自序》是一篇很不寻常的序文,为什么呢?一方面是指它的内容十分重要,还指它在写法上很有特色,抓住特色,就有利于对内容的理解。
1、统一笔调下的组合式结构:从全文结构看,可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按年代先后叙述他先有志于医学而后又弃医从文的一段经历,是他自传的一个片断;后一部分,写的是《呐喊》集中小说创作的经过,用了散文的形式。但是,作者在全文的写作中,无论是写人还是叙事,都运用了文艺性的散文笔调,从而给人以和谐统一的感觉。
2、组合结构下波澜起伏的内容:作者写梦与梦的破灭,写希望与失望,变化迭出,在波澜起伏间,把他生活的那一段中国历史的动荡影象融化在自己身上。
3、序文与文集表现手法的统一:鲁迅写序文,很注意文集中的内容,在序文中把具体的描写与生动的叙述结合在一起,在记叙性的散文中包含着小说和杂文的手法。同样,他为《野草》写《题辞》,用的是散文诗的情调;为《中国小说史略》作《序言》,用的是文言。
4、精炼含蓄的语言:作者写他和金心异的对话,说自己的梦和寂寞,都很让人玩味。
学习方法:
一、 自主学习,解难质疑
1、浏览课文,寻找关键词:关键词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快速阅读本文,从中提取几个你认为能涵盖全文内容的关键词(点:“梦”――“寂寞”――“呐喊”等)。
2、深化或细化阅读,扩充关键词:能结合文章,解说特定的关键词,补充事实依据,使之丰富充实。
3、领悟课文,领略比喻之美:如“寂寞如大毒蛇”、“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铁屋子”、“呐喊”等,使文章含蓄深刻、妙趣横生。
4、 精读第22段,正确理解鲁迅的“听将令”?(此时的呐喊带有明确的目的性,是遵从革命先驱者的意愿的“呐喊”。)
5、 结合提纲,试分析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由于本文既要叙述自己过去的某些经历状况又要表述自己的思想感情的演变,所以采取了夹叙夹议的写法。)
二、 合作探讨,研究拓展
1、小组合作研究
①关键词的微妙变化说明了什么?(点:叫喊、大嚷和呐喊三个词的有序运用,巧妙地表现了鲁迅先生由主张文艺救国到运用文艺做革命武器的心路历程。)
②详写“消沉”生活为了什么?(点:一方面表现了鲁迅先生对文艺救国失败后的无限痛苦与寂寞;另一方面,也恰恰证实了鲁迅先生并不是真正的消沉,他是在沉默中反思,在反思中积蓄战斗的力量。)
③“呐喊”有什么丰富的内涵?(点:呐喊是鲁迅先生所从事的革命文艺,更是鲁迅先生的革命宣言、革命态度与革命行动,也是对前驱者的鼓励和慰籍,一种唤醒和号角,一种希望和期待――革命队伍的壮大和事业的兴盛。)
④王朔在《我看鲁迅》一文中说:“我认为鲁迅光靠一堆杂文、几个短篇是立不住的,没听说有世界文豪只写过这些东西的。”针对王朔的这个评论,你有什么看法?(点:关键是要有理有据)
2、 小组组合落实
① 确定人员:全班同学自由组合,4个人为一组。
② 确定选题:在下列选题中或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问题中确定一个:
a、 研究鲁迅传记为他的思想发展划分阶段,尤其要侧重研究和课文有关的前期思想发展。
b、 研究鲁迅小说,为他的人物形象归类,尤其要侧重研究《呐喊》在现代文学史、思想史上的地位。
c、 研究课文本身,诠释“呐喊”一词的丰富内涵,重点研究“鲁迅为什么创作《呐喊》”,以及“为什么而‘呐喊’”这两个紧密相关的问题。
d、 自由研究,对由课文中引发的有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如鲁迅写小说为什么要用曲笔等。
③ 明确分工:组长,负责组织落实、协调关系;另外分笔记输入员、上网查询员、资料整理员、研究报告汇报员等。
④ 上报情况:小组人员、选题、研究分工、研究安排、所须帮助等。
3、 收集资料
各组在互联网上查找并收集资料。 呐喊自序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鲁迅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 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 教学设想: 本文内容精深,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学时拟突出重点,扣住“好梦”的具体内容,领会作者思想发展过程。 教学重点:鲁迅自身经历与其思想发展的历程。 教学难点:鲁迅严于解剖自己,努力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认识作者写作〈〈呐喊〉〉的缘由。 一:导入 初中曾学过鲁迅的哪些小说?(〈〈故乡〉〉、〈社戏〉〉、〈〈孔乙己〉〉等) 这些小说选自哪一个小说集?(〈〈呐喊〉〉(加点的字板书) 《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共收集短篇小说14篇(第一版是15篇,多一篇〈〈不周山〉〉。)1922年12月,鲁迅为自己的这个集子写了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呐喊〉自序〉〉。 现在请大家自读课文,看看鲁迅先生写这篇自序的目的是什么? 二:分析文章内容: 1.这篇序言中,鲁迅通过叙述自己的经历来反映思想发展过程,并说明写作〈〈呐喊〉〉的缘由。鲁迅重拾文艺,和一个人有关,那就是?(学生:金心异)金心异的来访是不是鲁迅创作《呐喊》的主要原因?(不是),那么鲁迅创作《呐喊》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这里“梦”指的是什么? (指作者年轻时候的理想和追求。)为何理想叫做“梦”呢?(由于这些美好的希望、理想都未能实现,所以后来回忆起来,就如同梦幻一般。) 2.年青的鲁迅有那些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他的梦有没有实现? (1)因为少年时代的给父亲看病的生活经历,使他看透世态 想走异路。就有了“学医救国救民的梦想”(此处要求学生读书上的句子)(板书:学医救国救民梦)本来这梦是相当美满的,但是在仙台看幻灯片,发现学医不能救国,梦想终于破灭。 (2)因为鲁迅发现学医不能救国(读文中的句子),就想要以此为转折,树立了新的梦想,提倡文艺,开始了新的人生,去东京,进行最初的文学活动。概括为“治文艺,拯救民众灵魂”或者“办〈新生〉,拯救民众灵魂”终于失败,鲁迅深刻的分析了失败的原因,那是什么呢?客观原因:国民精神麻木,群众不觉悟,对于呐喊,既非赞同,也不反对。 主观原因:对自己寄托希望过高,认为自己是英雄,思想不切实际,青年人特有的狂热病。 3.两大美好梦想破灭之后,鲁迅先生陷入了无边的寂寞和痛苦之中,那么他是如何驱散这种痛苦与寂寞呢?(鲁迅采用了种种麻醉法,沉入于国民中,回到古代去,于是去了北京s会馆抄古碑)沉默是对自己理想的绝望吗?(不是,是在思索、探寻国家和社会的前途和出路。) 4.分析对话: 这个时候,金心异的来访是他人生转变的一个契机,我们来研究一下他们的对话,同学们归纳一下在对话中两人所持的不同观点。(学生:读19段,鲁迅关于铁屋子的论断。)你们如何理解这段话中的“铁屋子”、“熟睡的人们”、“大嚷起来”? 所以金心异的来访使作者看到了希望。我们可以结合《故乡》里最后几句话来理解这种“希望”。(学生: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通过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先前的思想发展是形成〈〈呐喊〉〉的深厚的思想基础,而金心异的来访则是写作〈〈呐喊〉〉的直接契机。 5.分析鲁迅为什么要把这十四篇小说合集,命名为“呐喊”的原因: 好,现在作者要开始振笔呐喊了,那么“呐喊”的含义是什么?鲁迅为谁呐喊?为什么要呐喊呢?(学生齐读第22段。)(为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呐喊)因为作者年轻时候曾经历过寂寞的痛苦,他不想把这种寂寞再传染给这些做着好梦的青年。 教师: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作者呐喊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唤醒精神麻木、“熟睡”的人们起来抗争,而发出战斗呼喊;一是为慰藉战友,使之“不惮于前驱”的呐喊助阵。(板书) 三。小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清楚地知道了作者创作《呐喊》的缘由。而围绕着《呐喊》的由来作者也讲述了他的思想发展过程,那就是从年轻时的好梦到悲哀的寂寞,然后是奋起的呐喊。从作者好梦、寂寞、呐喊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忧国忧民思想一直都没有变,用作者的《自题小像》中的一句话可以鲜明地体现作者的思想:“我以我血荐轩辕。”
《呐喊》自序
鲁 迅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选择典型事例反映思想发展过 程,以及夹叙夹议的写法。
2.了解鲁迅写作《呐喊》的缘由,学习鲁迅不断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 路的革命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抓住作者介绍《呐喊》这条线索,理清脉胳。
2.难点: 通过作者的历程表现他的思想发展过程。
[教学时数]
课内自读课文 两课时
[教学步骤 ]
第 一 课 时
预习思考题:
1.本文在叙述中述说了几个时期的事,这些事与《呐喊》的写作有什么联系?
2.作者有没有发议论? 如果有,哪些是议论?
3.鲁迅创作小说并结集命名为《呐喊》的缘由是什么?
词语注释:
*困顿:⑴劳累得不能支持。⑵生计或境遇艰难窘迫。p148注⑥
*奚落:用尖刻的话讽刺、嘲笑,使人难堪。p149注③
小康:指家庭经济比较宽裕。p148注⑤
随喜:佛教用语,原意是随着别人参拜佛殿或做善事,这里是跟随别人一 起活动的意思。p150注②
久违:好久没见。p150注③
不名一钱:没有一文钱。名: 占有。p151注③
曲笔:这里指不拘泥于事物真实情况的一种写法。p154注③
愤懑:气愤;抑郁不平。
解题:
我们学过或将来要学鲁迅的小说《孔乙己》、《故乡》、《一件小事》、 《药》、《社戏》、《阿q正传》、《狂人日记》、《祝福》,除《祝福》(收 集在《彷徨》)外,都收集在《呐喊》里,《呐喊》一共收集鲁迅小说14篇。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另外,还有两部小说集《彷徨》和《故事新 编》。
写作《呐喊》这一时期,正值五四新文化运动高峰,经历了对中国长 期深刻观察和思考的鲁迅,怀着强烈的反对旧文化、反对旧道德的激情,积极 地投入了这一划时代的伟大运动,创作了杂文、诗歌、小说等许多辉煌的新文 学作品,尤其是他的短篇白话小说,多取材于病态社会中不幸的人们,意在 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引自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以其震撼人 心的光辉思想和高超精湛的艺术技巧,充分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并使作者 赢得了不朽的世界声誉。1922年12月3日,《呐喊》集结成书前,作者写了这 篇《自序》。它成为人们了解和研究鲁迅的最重要的资料之一。
本文是这部小说集的序言,鲁迅在这篇序言中,通过回顾自己从19世纪末 到五四时期的经历、自己的思想发展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历程,说明了写作 《呐喊》的缘由及《呐喊》的主题,也反映了作者的观点。
在艺术上,《〈呐喊〉自序》别开生面,独具一格,不同于一般书序的写 法。娓娓而谈,侃侃有议,在夹叙夹议中述说了自己的经历,表达了自己的社 会观点和文学观点,成为一篇杰出的散文。
自序指作者为自己的著作所写的序文。
课文简析:
第一部分(1─10自然段)19世纪末到五四时期,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思想发展 历程。
第一层(1自然段)总括全文,点明创作《呐喊》的缘由。
《呐喊》的缘由是青年时代的许多梦。梦是理解全文的关键── 即全文的文眼。是指鲁迅在青年时代对革命思想的追求,对社会前进道路 的探求,对光明富强的中国的憧憬,而这些都像梦幻一样未能实现。回首往事, 固然可因未荒废时光,内心无愧而欢欣,却也难免因无人理解而寂寞。 但是,不管怎样,那救国救民的愿望在作者心中萦绕,那我以我血荐轩辕 的壮志使作者心潮难平。当反帝反封建的战斗号角吹响的时候,那长期埋藏在 心底的理想和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就成为投入新的战斗的动力,并凝结成为 革命的文艺作品,这就是《呐喊》的缘由。
第二层(2─10自然段)回顾过去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变迁,着重叙述弃医从 文的经过,具体说明梦的产生和破灭的过程。
应该根据地点的变换,来整理作者的生活经历,从中看出他的思想发展过 程。(选用典型事例)
1.绍兴父亲患病:反映作者饱尝世态炎凉,痛恨黑暗的社会,埋下后来学 医的种子。(选用典型事例)
2.南京求学:反映了作者学习西方科学,接受进化论启蒙,促成他选择学 医,以医学治疗国民身体疾病,促进维新的思想。(选用《全体新论》《化学 卫生论》等课程)
3.仙台学医:表现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认识到第一要著是要改变国 民的精神,决心用文艺作武器唤起民众。(突出一次时事画片放映情景)
4.东京治文:表现作者善于解剖自己,克服知识分子单凭热情,只信自己 轻视民众的思想,认识到救国救民的大业,需要团结很多的人。(选用《新生》 杂志流产一事)
在这一部分中,先写父亲患病一事,再写上南京求学,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知识,接受进化论思想的启蒙,促成他抉择学医,并由此而形成了一个美好的 梦:平时治病救人,战时从军报国,一面又能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 ──表现出他青年时代救国救民的热情。仙台学医只选了一个最集中、最强烈 的镜头──一次时事画片放映情景,它是作者回忆中再不能忘却的一件事,正 是这件事给了作者以强烈的刺激,形成了他对国民性弱点的认识,促使他 弃医从文──第一个梦破灭了,第二个梦产生了。
弃医从文这一行动,标志着鲁迅思想发展的重大进步,说明他早期的爱国 主义思想已经提高到更加自觉的阶段,他已经把人民群众的觉悟与祖国的前途 紧密地联系起来,而且决心着手做提高人民群众觉悟的工作。按照鲁迅当时的 认识,认为文艺对改变人们的精神状态的作用最大,于是他开始提倡新文艺运 动。然而,那时社会上像鲁迅这样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还是少数,在一般知识分 子中,如鲁迅那样决心从事新文艺运动的更是寥若晨星。因此,周围的空气是 冷淡的,他得不到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志,热烈的愿望得不到人们积极的响应。 但他还是克服重重困难,筹办《新生》杂志,杂志的命名正表明鲁迅催促新 的生命的诞生的希望。结果,《新生》杂志流产了,他的美好的梦又一 次遭到破灭,使鲁迅感到寂寞痛苦。然而他并不怨天尤人。痛苦的经验,促使 他严格地解剖自己,认识到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救国 救民的大业,要团结很多人,决不是一个人振臂一呼所能成功的,因此克服了 知识分子单凭热情的弱点。
作者为什么具体叙述他当时那种寂寞悲哀的心情?
因为他当时的心情,与后来《呐喊》的创作密切有关。后来《呐喊》所反 映的许多重大问题:旧社会的积弊、国民性的弱点、辛亥革命的教训等,几乎 都在这种寂寞和悲哀的沉默之中进行了思考和探索。这是好梦破灭与 勇猛战斗之间的过渡,是爆发前蓄积力量的沉默,正是《呐喊》创作的重要酝 酿准备。着重记叙当时的心情,可以帮助读者更清晰地把握《呐喊》产生的过 程。
第 二 课 时
第二部分(11─20自然段)介绍写作《呐喊》的缘由、经过和为革命而创作的文 艺观点、创作态度。
第一层(11─17自然段)创作小说的动机。
5.北京s会馆抄古碑:环境描写烘托了作者在辛亥革命失败以后寂寞、苦 闷但不悲观的心境,这是冷静分析、深刻思索的时期。
6.北京朋友索稿:详写寓意深刻的关于铁屋子的对话,生动反映了十 月革命给鲁迅以新世纪的曙光,认识到唤起民众,就能毁坏铁屋子,从此 他就投入到反封建的洪流中去。这就是五四时期鲁迅的思想情况。
从以上鲁迅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思想发展大致经过: 抉择学医, 治病救人;弃医从文,救治麻木;悲哀沉默,思想孕育;披挂上阵,呐喊战斗 四个阶段,而贯穿于其中的,则是他不断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 精神。要实现救国救民的美梦,唤醒沉睡的大众,正是《呐喊》的由来。 第二层(18─20自然段)说明创作《呐喊》的指导思想,对小说能成集的心 情和小说集《呐喊》的命名。
创作是为慰藉猛士而发出呐喊,当然须听将令,这就是作者创作的指导思 想。
先交代一下从寂寞到呐喊的变化,并非不能已于言,就是说,年青时 候经历了提倡文艺运动的梦,破灭以后,已处于寂寞之中。在寂寞之中开 始动笔,为什么仍不免呐喊几声?就因为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 和悲哀。不是要慰藉自己年青时候做过的梦,而是聊以慰藉那在寂寞 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有前躯。(不畏惧向前冲锋)
听将令鲁迅在另一篇文章里有解释,是指那时革命的前躯者的命令, 也是我自己愿意遵奉的命令,决不是皇上的圣旨,也不是金元和真的指挥刀。 (《〈自选集〉自序》
听将令反映到现实里,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往往不恤用了曲笔 写出了积极的因素。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呐喊》含义的两个方面:
1.为了惊醒精神麻木的人们,使他们起来抗争,而发出的战斗的呐喊;
2.为勇猛的革命前躯助威帮阵的呼喊。(出于鲁迅的谦虚)
小结:
一、围绕中心,按时间顺序选择典型事例反映思想发展过程:
作者抓住《呐喊》缘由这条线索,叙述了作者生活道路和思想发展过程, 这条线索即是: 好梦──寂寞──呐喊(叙事线索)
以梦的产生、破灭为线索,这样就使文章的中心明确,重点突出,体 现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二、夹叙夹议:
本文是按作者经历的几个阶段进行叙述,所以以记叙为主,但作为序言, 要说明小说创作的动机、意图,自然离不开议论。本文议论主要有三种形式:
1.在叙事的关键地方作画龙点睛的议论
写父亲的病,说在 侮蔑 里接了钱;写上南京求学仿佛是 走异路,逃 异地 ;学洋务是将灵魂 卖 给洋鬼子。这些叙事已透露了当时社会的世态 炎凉,而作者在记叙之中又特意在两段叙事的联结处,加入几句承上启下的议 论: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 人真面目寥寥数语,使叙述中所含意思更加显豁。
2.记录作者的思想变化的感受的议论
它往往交织在叙事中,但由于它更多的是作者历史上思想认识的结论,所 以应该说主要是议论。如:记叙看时事画片刺激后写的一段话,把弃医从文的 原因和启蒙主义文学观揭示得很透辟,论述了医治身体的病和医治精神的病的 关系。又如毁坏铁屋子争论后的一段话,更是鲜明的议论,结论是:希望是不 能抹杀的。
3.总结性的议论
结尾处对《呐喊》和文学革命的关系论说。这段议论旗帜鲜明,阐述精辟, 落在文章的结穴处,是全文叙事的理论归结。议论的末句,又与文章第一句自 然呼应。
三、比喻贴切,寓意深远
关于铁屋子的争论:
铁屋子:比喻黑暗浓重的旧社会,极深刻地说明了当时的社会现状。
示众的材料看客:比喻麻木得受人欺侮,任人宰割而不自知的人们。
置身于毫无边际的荒原:比喻叫喊于生人中却毫无反响而感到狐独。
听将令:比喻适应新民主主义思想文化革命的需要。
大毒蛇:比喻寂寞如何缠住了灵魂。
呐喊》自序
鲁 迅
[学习目标]
了解鲁迅的思想发展过程
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命名为呐喊的原因
学会从关键的词句入手分析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
学会从关键词句入手分析解决问题
一、导入 新课:
现代社会信息量特别巨大,知识浩如烟海,我们在获取知识的时候必须有所选择,不可能把每一本书都看一遍,要想了解一本书的内容,就要看书前面的序言,序言有的是作者请别人写的,它可以告诉我们书的内容,有的是作者自己写的,它可以告诉我们写书的宗旨和经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自己为他的小说集《呐喊》写的序言--《〈呐喊〉自序》。(投影题目、作者)
初中时学习过鲁迅先生的哪些小说?(《故乡》、《社戏》、《孔乙己》等)这些小说都选自鲁迅先生的同一个小说集《呐喊》。(参看注释1)
二、新授
既然自序一般多说明写书的宗旨和经过,那么鲁迅先生写《呐喊》的宗旨又是什么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 :呐喊是什么意思?(大声呼喊助威)由此看来,鲁迅先生也是在给人助威的,那么他是在给谁助威呢?请从课文中找出依据。?问题
(学生找出并读)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投影这段文字)
他是在给这些猛士呐喊助威,那么,这些猛士又是什么人呢??引导?
[点拨]《纪念刘和珍君》、《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关于猛士和中国的脊梁的文字(为祖国献身,为未来奋斗的人)
? 鲁迅先生又说,他的呐喊只是聊以慰藉、使他们不惮于前驱,为什么猛士前驱还会害怕?(讨论)?引导
他们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前驱的?(寂寞里)?点拨?
寂寞的意思是孤独冷清。猛士们为什么会是寂寞的呢??问题?
寂寞这个词在文中出现好多次,把它们找出来。?点拨?
(学生找出并依次投影)
(1)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
(2)这是怎样的悲哀啊,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3)这寂寞又一天一天长大的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
(4)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不驱除的,因为这与我太痛苦。
(5)后来也亲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都为我所不愿追怀。
(6)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传染给也如我那年轻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问题]鲁迅先生的寂寞是什么意思?也就是他所感到的(思考讨论)
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啊,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由此可见,先生的寂寞正是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毫无反应的悲哀。那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提示?
? 提示? 因为他曾经叫喊过,可最终失败了,是什么事呢?
(办《新生》)
[引导]那么,他办《新生》的目的是什么?在原文中找出根据。
(改变国民的精神)
[引导]当时国民的精神是怎样的?
(愚昧落后麻木)
[引导]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学医的时候看的幻灯片)
[问题]那么,鲁迅先生又为什么去学医呢?从文中找出。
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助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国人对维新的信仰。
[点拨]总结起来,他学医的目的就是救民报国。可见,无论是最初的学医,还是后来的治文学、办《新生》他都为了,实现自己的强国救民的理想,可这理想最终还是没能实现,在作者看来,不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呢?
? 分析? 除了自己主观上的原因之外,主要是国民的精神麻木,群众不觉悟,对于呐喊既不赞同也不反对。所以在他看来,国民已经没有了希望,自己也只剩下深深的悲哀和寂寞。而猛士们的奋斗也正如我那里一样,有热情而国民没有反应,所以前驱的猛士是奔驰在寂寞里的。因此他们需要有人呐喊助威。
可是作者既然知道猛士也如我那时一样,不会有什么结果,他为什么还要呐喊呢??引导?
(思想变化了。投影与钱玄同的对话)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灰,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吗?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子的希望。
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
如此看来作者能再次从事文学,全是因为钱玄同的鼓励了,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呢?? 引导?
? :作者是否认为国民全无希望?是不是真的再也没有年轻时的救民报国的思想了。从哪里可以看出,请找出来。?点拨
(投影)
(1)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在于将来。
(2)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
(3)但我的麻醉法却也似乎已经奏了功。
? 点拨? 从这此词语可以看出,作者重新开始治文学,并非仅因钱玄同的请求,更多的倒是在圆他的年轻时的救民报国的梦想。这正回应了他在文章开头提到的年轻时候做过许多梦,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由来。
[问题]那么他都有哪些梦呢?
(学生总结)
学洋务 改变命运
攻医学 救国救已
治文艺 改变精神
? 点拨? 而这三个梦反应了作者的不断追求,但这些人生的追求又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唤醒国民,改变祖国的命运,现在终于通过这个小说集来完成了。所以,作者写这些小说是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的。那么总结一下,作者把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原因是:
(学生总结 投影)
(1)是为慰藉战友,使之不惮于前驱的呐喊助阵
(2)是为了唤醒精神麻木、熟睡的人们起来抗争,而发出战斗的呼喊;
[小结]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清楚地知道了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原因。而围绕着《呐喊》的由来作者也讲述了他的思想发展过程,那就是从年轻时的好梦到悲哀的寂寞,然后是奋起的呐喊。从作者好梦、寂寞、呐喊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忧国忧民思想一直都没有变,用作者的《自题小像》中的一句话可以鲜明地体现作者的思想:我以我血荐轩辕。
三、[总结]这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了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原因和作者写作这些小说的缘由,在分析中我们又清楚地看到了鲁迅先生的思想发展历程。这是这节课的一个重点,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学着从关键的词句入手来分析解决问题,这才是最重要的。
《呐喊》自序 篇10
一、学习要点
1、《呐喊》是鲁迅1918年到1922年短篇小说的结集,也是他的第一部小说集。课文是这部小说集的序言,写于1922年12月30日。作者在序言中,通过回顾自己从19世纪末到五四时期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历程,说明写作《呐喊》的缘由和本书的主题。
鲁迅的生活经历与思想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列:
地点 生活经历
思想发展
绍兴 侍亲疾 看透世态,想走异路
南京 求新知 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仙台 攻医学 领悟“要著”,弃医从文
东京 搞文艺 悲哀寂寞,深刻反省
北京 抄古碑 苦闷沉默,思索追寻
北京 应索稿 看到希望,作文呐喊
2、鲁迅在本文中概述了自己心路的历程。透过鲁迅的思想、行为,我们可以看到时代的折射。这些情景对我们理解课文是不可缺少的。
①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走向崩溃,屡受列强的侵略而无力抵抗。但是几千年封建传统思想的惯性,使中国社会各阶层不能正视现实,不能接受西方现代文明的优势地位。他们承认列强船坚炮利,却看不到自己思想意识形态的落后,带来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落后。所以他们提倡以夷之技制夷。洋务运动的兴起,正是这种思想的必然。科学救国论成为维新的主流,而不愿从思想文化等精神方面反省中国。鲁迅想通过学医救国救民的思想,正是当时这种社会主流思潮的反映。
②中国漫长的封建统治,使国民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压抑和毒害,造成民众的愚味、麻木和冷漠。日俄战争中兴高采烈的看客“赏鉴”同是中国人被外国人砍头的“盛举”,正是中国民众精神面貌真实的反映。对于这样的国民性,鲁迅一直是持严厉的批判态度的。他的文学作品,如《阿Q正传》《祝福》《药》等,都是鞭挞封建腐朽思想毒害下民众的愚昧麻木,呼唤革新思想追求文明进步的创作实践。
③中国近代的改革,一直是不彻底的。
这是由于中国漫长的封建专制所造成的强大的传统守旧势力顽强的反抗。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共和建立等大的革新运动,都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效,中国的贫弱局面一直没有改变。这使许多先驱者感到失望甚至绝望,于是沉沦下去,有些人逃避现实,在辉煌的古代盛世寻求安慰,有些人沉湎于声色犬马中麻醉自己,甚至走向了反动。
④虽然变革总是受到挫折,但是还有很多人在奋斗。
越来越多的人像鲁迅一样,认识到思想救国才是根治中国现状的良药。他们纷纷从西方现代思想中寻找药方。“新文化运动”就是在这样的情景下出现的,五四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也是为了从思想上救治国民而发出的激烈的呼喊。鲁迅的《呐喊》中的第一篇《狂人日记》所说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都是吃人的历史,也是为了唤醒民众而对封建思想做出的严厉否定。
3、《呐喊》的篇名和写作时间
《狂人日记》1918年4月 《风波》1920年10月
《孔乙己》1919年3月 《故乡》1921年1月
《药》1919年4月 《端午节》1922年6月
《明天》1920年6月 《白光》1922年6月
《一件小事》1920年7月 《兔和猫》1922年10月
《头发的故事》1920年10月 《鸭的喜剧》1922年10月
《社戏》1922年10月
4、下面是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富仁先生在他的《中国文化的守夜人――鲁迅》一书的《自序》一文中的一段话,供学生认识与了解鲁迅作参考。
“但鲁迅的书都给了我一点踏实的感觉。记得小时和母亲住在农村一座黑糊糊的土屋中,睡梦中醒来,见母亲还坐在我的身边,心里就感到很踏实,很安全,若是发现身边没有一个醒着的人,心里马上就恐怖起来。别人的感觉我不知道,反正在我的感觉里,鲁迅是一个醒着的人。感到中国还有一个醒着的人,我心里多少感到踏实些,即使对现实的世界仍然是迷蒙的,但到底少了一些恐怖感。中国现当代文人说的多是梦话,梦话也有文学价值,但对我这样的一个胆小的人,说梦话的人甚至比不说梦话的人更加可怕。鲁迅之所以在我的心灵中占了一个特殊的位置,大概这是一个主要的原因。由这种感觉,我认为称鲁迅是‘中国文化的守夜人’更为合适。”
“在夜里,大家都睡着,他醒着,总算中国文化还没有都睡去。中国还有文化,文化还在中国。我认为,仅此一点,我们就得承认他的价值。”
二、能力检测
1、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①文中“铁屋子”比喻什么?
②文中“熟睡的人们”比喻什么?
③文中“不久都要闷死了”预示着什么?
2、鲁迅的小说集以“呐喊”为名,其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1、①“铁屋子”比喻当时异常黑暗顽固的旧社会。
②“熟睡的人们”比喻受封建思想毒害,精神麻木的国民。
③“不久都要闷死了”预示着麻木的国民们可怕可悲的前途。
2、“呐喊”的含义,有两方面。
一是表示自己写小说是为了唤醒精神麻木的人们,使他们起来抗争而发出的战斗呼喊,也即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一是为勇猛的革命前驱助威帮阵而呼喊,使之不惮于前驱,不再感到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毫无反应的寂寞孤独。
《呐喊》自序 篇11
《呐喊》自序
鲁 迅
[学习目标]
了解鲁迅的思想发展过程
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命名为"呐喊"的原因
学会从关键的词句入手分析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
学会从关键词句入手分析解决问题
一、导入 新课:
现代社会信息量特别巨大,知识浩如烟海,我们在获取知识的时候必须有所选择,不可能把每一本书都看一遍,要想了解一本书的内容,就要看书前面的序言,序言有的是作者请别人写的,它可以告诉我们书的内容,有的是作者自己写的,它可以告诉我们写书的宗旨和经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自己为他的小说集《呐喊》写的序言--《〈呐喊〉自序》。(投影 题目、作者)
初中时学习过鲁迅先生的哪些小说?(《故乡》、《社戏》、《孔乙己》等)这些小说 都选自鲁迅先生的同一个小说集《呐喊》。(参看注释1)
二、新授
既然"自序"一般多说明写书的宗旨和经过,那么鲁迅先生写《呐喊》的宗旨又是什么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 :"呐喊"是什么意思?(大声呼喊助威)由此看来,鲁迅先生也是在给人助威的,那么他是在给谁助威呢?请从课文中找出依据。?问题
(学生找出并读)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投影这段文字)
他是在给这些猛士呐喊助威,那么,这些猛士又是什么人呢?? 引导?
[点拨]《纪念刘和珍君》、《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关于猛士和中国的脊梁的文字(为祖国献身,为未来奋斗的人)
? 鲁迅先生又说,他的呐喊只是"聊以慰藉"、"使他们不惮于前驱",为什么猛士"前驱"还会害怕?(讨论)?引导
他们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前驱的?(寂寞里)?点拨?
"寂寞"的意思是孤独冷清。猛士们为什么会是"寂寞"的呢??问题?
"寂寞"这个词在文中出现好多次,把它们找出来。?点拨?
(学生找出并依次投影)
(1)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
(2)这是怎样的悲哀啊,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3)这寂寞又一天一天长大的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
(4)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不驱除的,因为这与我太痛苦。
(5)后来也亲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都为我所不愿追怀。
(6)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传染给也如我那年轻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问题]鲁迅先生的"寂寞"是什么意思?也就是他所感到的(思考讨论)
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啊,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由此可见,先生的寂寞正是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毫无反应的悲哀。那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提示?
? 提示? 因为他曾经叫喊过,可最终失败了,是什么事呢?
(办《新生》)
[引导] 那么,他办《新生》的目的是什么?在原文中找出根据。
(改变国民的精神)
[引导]当时国民的精神是怎样的?
(愚昧落后麻木)
[引导]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学医的时候看的幻灯片)
[问题]那么,鲁迅先生又为什么去学医呢?从文中找出。
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助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国人对维新的信仰。
[点拨] 总结起来,他学医的目的就是救民报国。可见,无论是最初的学医,还是后来的治文学、办《新生》他都为了,实现自己的强国救民的理想,可这理想最终还是没能实现,在作者看来,不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呢?
? 分析? 除了自己主观上的原因之外,主要是国民的精神麻木,群众不觉悟,对于呐喊既不赞同也不反对。所以在他看来,国民已经没有了希望,自己也只剩下深深的悲哀和寂寞。而猛士们的奋斗也正如我那里一样,有热情而国民没有反应,所以前驱的猛士是奔驰在寂寞里的。因此他们需要有人呐喊助威。
可是作者既然知道猛士也如我那时一样,不会有什么结果,他为什么还要呐喊呢?? 引导?
(思想变化了。投影与钱玄同的对话)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灰,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吗?"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子的希望。"
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
如此看来作者能再次从事文学,全是因为钱玄同的鼓励了,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呢?? 引导?
? :作者是否认为国民全无希望?是不是真的再也没有年轻时的救民报国的思想了。从哪里可以看出,请找出来。?点拨
(投影)
(1)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在于将来。
(2)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
(3)但我的麻醉法却也似乎已经奏了功。
? 点拨? 从这此词语可以看出,作者重新开始治文学,并非仅因钱玄同的请求,更多的倒是在圆他的年轻时的救民报国的梦想。这正回应了他在文章开头提到的年轻时候做过许多梦,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由来。
[问题]那么他都有哪些梦呢?
(学生总结)
学洋务 改变命运
攻医学 救国救已
治文艺 改变精神
? 点拨? 而这三个梦反应了作者的不断追求,但这些人生的追求又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唤醒国民,改变祖国的命运,现在终于通过这个小说集来完成了。所以,作者写这些小说是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的。那么总结一下,作者把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原因是:
(学生总结 投影)
(1)是为慰藉战友,使之不惮于前驱的呐喊助阵
(2)是为了唤醒精神麻木、"熟睡"的人们起来抗争,而发出战斗的呼喊;
[小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清楚地知道了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原因。而围绕着《呐喊》的由来作者也讲述了他的思想发展过程,那就是从年轻时的好梦到悲哀的寂寞,然后是奋起的呐喊。从作者好梦、寂寞、呐喊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忧国忧民思想一直都没有变,用作者的《自题小像》中的一句话可以鲜明地体现作者的思想:"我以我血荐轩辕。"
三、[总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了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原因和作者写作这些小说的缘由,在分析中我们又清楚地看到了鲁迅先生的思想发展历程。这是这节课的一个重点,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学着从关键的词句入手来分析解决问题,这才是最重要的。
《呐喊》自序 篇1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序言的文体知识
2、汲取信息,明确《呐喊》创作的缘由及《呐喊》的创作经过。
3、学习鲁迅反抗绝望,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对鲁迅《呐喊》中的作品做大致观照。
二、重难点及学法引导:
重点:作者思想发展变化的过程,个别句子的理解。
难点:作者的社会观和创作态度的理解
学法引导:
1、课前预习(作业:序言两大部分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呐喊”;我眼中的鲁迅)
2、理解文意时,结合鲁迅小说、散文、杂文,鲁迅研究的相关评论等加以说明
3、课后阅读鲁迅作品及读本中的相关内容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简要谈序
自序:说明自己写书的宗旨和经过
他序:介绍作者或评论书的内容
代序:把与本书相关的文章放在书前来代替序言
特点:内容广泛、形式自由、感情色彩浓厚
2、鲁迅作品简介
作品集简况: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坟》《二心集》《且介亭集》《华盖集》等
《呐喊》所收作品:
《狂人日记》《孔已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
3、导入课文
五四小诗:霜风呼呼地吹着,月光明明地照着,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
我们习惯于将鲁迅称之为“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今天,我们试着把鲁迅当作一个朋友,不关注他辉煌的结果,只来看看过程,关注他在探索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矛盾,复杂万端的心态、情绪,他的焦躁、感伤、痛苦、孤独以及更重要地鲁迅怎样从这内心的炼狱中挣扎出来,找到正确的道路,成为“反抗绝望的战士”。
鲁迅一生很少谈论自己的创作,而《〈呐喊〉自序》正是提供了一个窥视鲁迅内在世界的难得机会,一条鲁迅精神发展的明晰线索。
4、分析课文
正如同学们所说第一段讲了《呐喊》的来由:梦中不能忘却的一部分,我们看看鲁迅年轻时代做了什么样的梦?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历程?
首先是父亲的病故以及“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家庭变故,感受到的世态炎凉与“侮辱”,敏感的鲁迅由此而“看见世人的真面目”,留下了刻骨铭心的惨伤的记忆。这一段童年体验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性格及日后创作。或许我们能从《祝福》中祥林嫂的描写片段看到鲁迅的心。“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色,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在街头听到她的话,还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它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地评论着。”“她大约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上,也知道是在嘲笑她,所以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她整日紧闭了嘴唇,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痕,默默的跑街、扫地、洗澡、淘米。”鲁迅不也正是默默地从一倍高的柜台上典当,从一倍高的柜台上拿药,默默地忍受着人们的评论与侮辱。
鲁迅于“绝望”中只能“走异路,逃异地,去寻别样的人们。”寻一个怎样的梦?
直到接触了与传统文化异质的西方文化,才形成一个“美满的梦”,燃起了新的“希望”:用西方现代科学知识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有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这“科学救国”梦几乎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历史道路的起点。
梦想实现了吗?
在异国所感受到的落后民族的屈辱,特别是“幻灯”案件,再一次将他推入“绝望”的深渊,麻木地鉴赏他人(同胞)痛苦的场面给鲁迅的心灵如此巨大的不可弥合的伤害,使他无以摆脱,以至于“示众”(“看”与“被看”)成为以后鲁迅小说的基本模式。《药》:“没有多久,只见几个兵,在那边走动;衣服前后的一个大白圆圈,远地里也看得清楚,走过面前的,并且看出号衣上暗红色的镶边。――一阵脚步声响,一眨眼,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赶;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
鲁迅对“救治病人的疾苦“绝望后,下一步做了什么?
为了从这痛苦的记忆中挣扎出来,鲁迅又做起以“文艺改变精神”的“文学启蒙梦”。
结果怎样?
也许,《新生》的夭折,特别是社会对启蒙者的呐喊“既非赞同,也无反对”的“无反应”对鲁迅心灵的打击才是真正致命的。如鲁迅在其他作品中写到:“新主义宣传者是放火么?也须别人有精神的燃料,才会是火;是弹琴么,别人的心上也须有琴,才会是声;是发声器么,别人也须是发声器,才会共鸣”然而,在中国,却是什么也没有,“一切新思想,新的文字,新的语言,在中国人这里,都不会了解,不会同情,不会感应”。所说的、所写的如“一箭之入大海,溅不起一丝水花”。由此而产生的“绝望感”是极其深刻的:既是对启蒙对象――国民的绝望,更是对启蒙者自身的反省,“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挥应者云集的英雄”。这双重绝望必然导致对“启蒙”本身的彻底绝望。鲁迅由此而感受到无端的悲哀,与毒蛇般纠缠灵魂的寂寞,成为一种潜在的痛苦记忆深藏在鲁迅心灵深处。他用种种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回到国民中去,回到历史中去,如《野草》中写到“从我的后院可以看见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以至再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
鲁迅从此就永远寂寞下去了吗?他作为“反抗绝望的战士”之路从此结束了吗?
学生课后讨论。
第二课时
当陈独秀等创办《新青年》,鼓吹新文化运动,鲁迅最初态度并不积极,是可以理解的。毫无疑问,这“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绝望是属于鲁迅自己的。鲁迅称之为“确信”。“确信”这个词儿可不是随便用的。意思是说,鲁迅对“铁屋子万难破毁”这一认识是从不怀疑,一以贯之的。1925年,他在《娜拉走后怎样》里还谈到:“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
但鲁迅又确实提起笔来,投入了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并且“一发而不可收”,成为主将之一,这是怎么一回事?――促成鲁迅做出与前述“绝望”思想不同的历史性转折的思想动因是什么?
“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人所谓可有。”是什么意思?
这里存在一个双重的否定(与怀疑):首先,是由经验而产生的“确信”既对“启蒙者”的绝望,对“希望”(以及“启蒙本身”)的否定(与怀疑),然而,又由于对自我经验的有限性的怀疑(如鲁迅在《自选集自序》里所说“我所见的人们、事件是有限得很的”),进而对自己的`“绝望”(对“希望”的怀疑与否定)产生怀疑(与否定),进而产生(对“启蒙”)的“希望”。这就是鲁迅一再引述的裴多菲的诗句“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鲁迅在与许广平的信中也说过“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但我终于不能证实‘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所以我想,在青年,该是有不平而不悲观,常抗战而不自卫。”
《野草过客》:有一天,遇见一位老人、一个女骇。他们之间发生了一场争论。过客问:“前方是什么?”小女骇回答说:“前面是花园”。老人回答说:“前面不过是坟”。过客则表示,尽管明知道前面是坟,奋斗没有好结果,但仍然要往前走,他觉得前面有一种“声音”一直在呼唤着自己。鲁迅就是这样一个有着历史使命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反抗绝望的战士。
作者最终呐喊了,作者又究竟在为谁在呐喊?
为别人:麻木的众人、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正在作着好梦的青年
“还记得三四年前,有一个学生来买我的书,从衣袋里掏出钱来,放在我手里,那钱上还带着体温。这便烙印了我的心,至今要写文字时,还常使我怕毒害这类青年,迟疑不敢下笔。”“我还不明白应当怎么走,至今有时还在寻求,在寻求中,我就怕我未熟的果实偏偏毒死了偏爱我的果实的人。”鲁迅无论在用笔战斗还是在剖析自己时,眼前都浮动着革命下一代的形象,耳边都响彻着被压迫人民的呼声。他从不把思想的改造和写作看作是个人的事情,而是把它们与人民解放斗争事业紧紧连在一起。
这样我们或许能帮助我们理解鲁迅为什么要“听将令”,又为什么说“我的小说和艺术的距离之远”。
鲁迅认为“好的文艺作品,向来多时不受别人命令,不顾厉害,自然而然地从心中流露出来的东西”。这就是说,真正的艺术作品必须听命(忠实)于自己的生活(生命)体验与艺术感受,写自然而然地从心中流露出来的东西,如前所分析。鲁迅真实的生命体验正是他心灵深出那些“太黑暗、太冷酷”的感受,但鲁迅一则出于“替别人”着想,一则出于对自己的感受的怀疑。总是在作品里有意“删削些黑暗,装点些光明”。一面要让真正属于自己的黑暗感受在作品中真实流露,一面又要加以限制、保留,甚至“不恤用了曲笔”。前者是“心”的自然非理性的流露,后者是“智”的理性的有意为之。
课外阅读《呐喊》,以本篇自序为钥匙解读鲁迅作品,形成自己的感悟。
板书设计:绝望世态炎凉
↓
梦洋务、西医救国
↓
绝望“幻灯”事件
↓
梦文艺救国
↓
绝望《新生》流产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删削些黑暗,装点些光明
《呐喊》自序 篇13
教学目标:
1、了解鲁迅先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
2、明确鲁迅先生为何要创作《呐喊》。
3、体会鲁迅先生思想脉络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设想:
鲁迅先生的文章,从来都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我们要学习鲁迅先生的文章,最主要的是,要学习他“针砭时弊”,“揭示病根”的务实文风,学习他“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骨气和“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这应该是可以贯穿和落实到鲁迅先生所有文章的教学中。
具体到本文而言,我们认为,应将重点放在鲁迅先生为何要创作《呐喊》这一问题的探讨上,在引导学生阅读本文时,深入思考,探讨分析,最终解决这一问题,则其他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
教学方法:点拨、讨论、讲授。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提起鲁迅先生,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同学们在初中时学过他的哪些小说?(《故乡》、《故乡》、《孔乙己》等)大家知道这些小说选自哪一部小说集吗?(《呐喊》)《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共收集短篇小说14篇。1922年12月,鲁迅为自己的这个集子写了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呐喊〉自序〉〉。(板书)
二、教学目标
1.了解鲁迅先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
2.明确鲁迅先生为何要创作《呐喊》。
3、体会鲁迅先生思想脉络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鲁迅生平(照片)
1、照片简介
2、鲁迅年表
年份::::事件::::
1881农历八月初三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口。
1893祖父周介孚因事下狱,父周伯宜重病,家产中落。
1898往南京考入江南水师学堂。
1902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
1906与朱女士结婚,复赴日本,中止学医,研究文艺。
1909归国,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学化学教员。
1918~1936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以鲁迅为笔名发表,创作源源不断。
1936十月十九日上午五时二十五分于上海病逝。
三、课文解读(多媒体运用)
教师:无论是伟大的领袖还是平凡的百姓都有自己的梦想,那么,同学们,你们有自己的梦想吗?(有)好,我们先来欣赏一下鲁迅的一首诗---《梦》。
1、鲁迅的《梦》
很多的梦,趁黄昏起哄。
前梦才挤却大前梦时,后梦又赶走了前梦。
去的前梦黑如墨,在的后梦墨一般黑;
去的在的仿佛都说,“看我真好颜色。”
颜色许好,暗里不知;而且不知道说话的是谁?
暗里不知,身热头痛。你来你来!明日的梦。
---《梦》
说明:这里的“梦”是指一种憧憬、一种希望、一种理想。在“那风雨如磐”的黑暗年代,各种各样的人,做着各种各样的“梦”。但这一个又一个的“梦”不是“黑如墨”,就是“墨一般黑”,没有什么不同。身在黑暗中,什么都看不见,就象在没有窗户的“铁屋子里”,身热头痛,快要被闷死了。鲁迅在这里为什么这么说呢?鲁迅究竟有过什么样的梦呢?好,下面我们来看鲁迅的好梦.
2、鲁迅的好梦
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己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1)“我在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这里的梦有哪些?
――洋务救国梦;学医救国梦;文艺救国梦。
(2)鲁迅曾经学过医,凭着鲁迅的聪慧与勤奋完全有可能成为一个名医,可鲁迅为什么最终弃医从文了?(《滕野先生》:看录象,)那当初又为什么去学文呢?(救治象他父亲那样的人;日本明知维新促进了日本的发展)
(3)大家知道,梦想总是美好的,但如果你们的梦想在突然间都破灭了,那么此时你的内心感觉如何呢?(痛苦、失望、寂寞)
当然,我们的鲁迅先生也不例外,1923年鲁迅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演讲中就曾说道:“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走。”
3、鲁迅的寂寞
我感到未尝经验的无聊,…独叫喊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这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然而我虽然自有无端的悲哀,却也并不愤懑,因为这经验使我反省,看见自己了:就是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维新不成,学医不就,治文不遂,三大美梦的无情破灭,使鲁迅空有一腔救国救民的爱国热情,陷入了无边的寂寞之中。
(1)、说说鲁迅在这里的寂寞具体是指什么?
鲁迅先生所说的寂寞是指奋斗者苦于找不到变革现实的途径而产生的愤懑与彷徨,是战士们在精神上的孤独。
(2)、青年学生应如何对待自己人生旅途中可能存在的寂寞?
寂寞不是鲁迅的“专利”,古来圣贤皆寂寞。爱国诗人屈原有“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寂寞,亡国之君李煜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寂寞,即便是豪放的李白,也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寂寞。可以说,没有寂寞,李白成不了“诗仙”,李煜当不是“词帝”,屈原留不下名传千古的《离骚》,鲁迅也写不出振聋发聩的《呐喊》。
由此可见,寂寞别具一番魅力,它可以教会我们正确认识自我,调整自我,实现自我,最终超越自我。作为跨世纪的一代青年学生,大家应该直面而不是回避寂寞,应该战胜寂寞而不是被寂寞打败。
(3)鲁迅是怎样面对他的寂寞的?一蹶不振?还是?好,我们来看他的两首诗。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自嘲》
4、鲁迅的呐喊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就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寂寞并非消极,鲁迅在美梦破灭之后,救国救民的志向并没有泯灭,他坚信“希望在于将来”。
(1)、首先大家如何理解这段话中的“铁屋子”、“熟睡的人们”、“大嚷起来”?
“铁屋子”用来比喻黑暗的、禁锢得极为严密的旧中国。
“熟睡的人们”用来比喻愚昧、麻木的国民。
“大嚷起来”用来比喻为唤醒广大民众而发出的“呐喊”。
(2)鲁迅看到了希望吗,如何理解这里的希望?
我们可以结合《故乡》里最后几句话来理解这种“希望”。(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通过以上关于鲁迅先生好梦、寂寞、呐喊经历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忧国忧民思想一直都没有变,用他的《自题小像》中的一句话可以鲜明地体现作者的思想:“我以我血荐轩辕.”
四、内容小结
鲁迅先生在创作《呐喊》之前,到过哪些地方?产生过哪些想法?
南京学医救国好梦
仙台从文救国
东京精神寂寞寂寞
北京奋起呐喊呐喊
生活经历思想经历
通观全文,这篇文章的叙事线索很清晰了,那么是什么呢?
――“(好)梦”、“寂寞”和“呐喊”
四、扩展延伸
1、我们来谈谈鲁迅
(1)你喜欢鲁迅先生吗?
(2)你最喜欢鲁迅先生的哪部作品?
(3)请用一句话评价一下鲁迅先生?
2、鲁迅的伟大
自己背着固袭的重担,掮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
----鲁迅
我…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下去,以伺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
----鲁迅
孔夫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是新中国的圣人。
---毛泽东
《呐喊》自序 篇14
高考名著阅读简答题
七、《呐喊》
1.鲁迅小说中,狂人、阿q、孔乙己等形象各有什么典型的语言?试各写出一句来。
答:狂人:“这历史……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救救孩子……”等
阿q:“我总算被儿子打了,……”、“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等
孔乙己:“窃书不能算偷……”、“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能写一句即可;个别字有出入,但不影响意思亦可。)
2.鲁迅在东京留学时为什么一开始选择医学?后来为什么弃医从文?
答:学医是为了拯救被庸医所害的病人,促进国人对维新的景仰,战争时就去当军医。后来觉得更重要的是要拯救国人的心灵,所以弃医从文。
3.请写出《呐喊》中收集的几篇小说。(列举一个1分,共5分)
答:《狂人日子》、《孔乙己》、《药》、《风波》、《故乡》、《阿q正传》等。
4.王胡、水生、王九妈、华大妈、仲密夫人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
答:《阿q正传》《故乡)《明天》(药)(鸭的喜剧》
5.请围绕《阿q正传》举例谈谈你对阿q“精神胜利法”的本质的理解。
答:阿q在与赵太爷、假洋鬼子、王胡、小d的冲突中,一直都是失败者,但他却自我辩护和粉饰:盲目地自夸自尊,“我们先前――比你阔多了!”;莫名其妙地自轻自贱,“我是虫豸――还不放么?”;对耻辱和失败的健忘和自慰,“儿子打老子了!”;对更弱者的欺凌和报复,“他扭住伊(指小尼姑)的面颊”。(举一实例即可)精神胜利法的本质:就是自欺自骗以求自慰,这种奴性心理,是长期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人们造成的,是中华民族觉醒和振兴最严重的思想阻力之一,也是鲁迅先生通过(阿q正传)对我们民族进行的自我批判。
6.吴妈、七斤嫂、八公公、方玄绰、夏四奶奶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
答:《阿q正传》《风波》《社戏》《端午节》《药》。
7.赵白眼、麻子阿四、豆腐西施、驼背五少爷、红鼻子老拱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
答:《阿q正传》《风波》《故乡》《药》《明天》。
8.华老栓、陈老五、赵七爷、红鼻子老拱、六一公公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
答:《药》《狂人日记》《风波》《明天》《社戏》。
9.康大叔、古久先生、何小仙、丁举人、赵太爷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
答:《药》《狂人日记》《明天》《孔乙己》《阿q正传》。
10.八一嫂、杨二嫂、邹七嫂、方太太、三太太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
答:(1)《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兔和猫》。
11.宝儿、宏儿、阿发、六斤、小尼姑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
答:《明天》《故乡》《社戏》《风波》《阿q正传》。
12.华小栓、狼子村的佃户、钱太爷、蓝皮阿五、监督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
答:《药》《狂人日记》《阿q正传》《明天》《头发的故事》。
13.《狂人日记》中狂人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狂人性格的特点,首先便是有才气和狂气。他具有清醒的头脑和科学的态度。他洞察封建礼教的本质,“这历史没有年代,……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狂人性格的又一特点,是他充满了义勇和正气。早在20年前,他就把象征封建统治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20年后,他又质问吃人者:“吃人的事,对么?”“从来如此便对么?”狂人性格的另一特点,是充满理想和信念。他预言: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存在的社会。由此可见,狂人在未狂之前,便是一位敢于斗争的战士,致狂之后,他那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封建精神更加昂扬。
14.请简述《呐喊》的艺术特点。
答:《呐喊》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革命现实主义反映时代,二是以典型化的方法塑造人物,三是以体裁家的姿态不断创新。
15.鲁迅在《呐喊》中运用了一些“曲笔”,那么,什么是“曲笔”?请结合《药》加以分析说明其作用。
答:曲笔:指不拘泥于事物真实情况的写法。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药》这篇小说,既写了华、夏两家由于愚昧麻木所造成的家破人亡的悲剧,也写了革命者由于脱离群众而不被理解的悲哀,整个作品弥漫着一股凄清色调,尤其是结尾关于坟场环境的描写文字,更是让人感到阴森恐惧。可是,“瑜儿坟上”的一圈花环。这清白、零星的小花给作品增添了一点热度和亮色,暗示着革命者流血牺牲,后继有人,给人以信心和希望,人们有理由相信,夏瑜的同情者和继承者们一定会发扬夏瑜精神,光明终究有到来的时候。
16.“精神胜利法”是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请说说什么是“精神胜利法”。
答:所谓“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但不正视现实,用盲目的自尊自大、自轻自贱、欺凌弱者、健忘、忌讳缺点、以丑为荣等种种“妙法”来自欺自慰,自我陶醉于虚幻的精神世界之中。
17.双喜、七斤、赵贵翁、仲密君、红眼睛阿义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
答:《礼戏》《风波》《狂人日记》《鸭的喜剧》《药》。
18.请简析鲁迅作品《药》的主题。
答:《药》的深刻主题是:由于受封建统治阶级长期的压迫和麻痹,人民陷入愚昧和无知的境地。如果说华老栓是因为受封建迷信而造成小栓的死亡悲剧,那么,革命者夏瑜的遭遇则是一个更大悲剧。人们对夏瑜反对封建统治的革命行动丝毫不理解,夏瑜对群众落后状态的深切同情,反被人们骂为“发疯”,对夏瑜的流血牺牲,人们漠不关心,冷淡到以他的血来作为治病的药,这是多么可悲的无知和麻木!这反映了尚未觉醒的群众与革命先驱者之间存在着可悲的隔阂。小说通过这两个悲剐,挖掘出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深刻的历史教训,揭示了民主革命必须启发群众觉悟的重大问题。
19.《故乡》主要表现了什么内容?
答:《故乡》主要表现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作品通过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目睹的故乡对比,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压榨给人民造成的苦难,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另一方面,集中体现了鲁迅先生对“人性”探索的意义。作品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精神上受到极大束缚,古训筑成的高墙,使人与人隔膜起来,突出反映了鲁迅对“国民性”的拯救。
20.夏瑜斗争的悲剧性表现在什么地方?
答:夏瑜斗争的悲剧性表现在于:他的革命主张是正确的,但不为群众理解,得不到群众支持;他的牺牲得不到群众同情;他为革命所洒的鲜血,竟成了华小栓治病的药。他的死是悲凉的,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严重脱离群众的弱点。
21.小说《阿q正传》塑造的阿q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答:阿q是一个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戕害的农民典型。他是流浪雇农,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对统治阶级的残酷迫害麻木健忘,自轻自贱,自欺自慰,甚至用欺侮弱者来发泄自己被欺的不平。他复杂又充满矛盾,质朴而又愚蠢,受尽剥削欺凌又不敢正视现实;妄自尊大,对现实的不满表现出朦胧的革命要求,又受到封建传统观念和正统思想的影响。他的主要性格特征是他的精神胜利法,使他不能正视自己的悲惨地位并沉溺到更为屈辱的奴隶生活中去。
22.请你说说,孔乙己为什么成为“不会营生”的废物?
答:他读的书,从他的语言中,可见都是孔孟之道,是一套封建文化思想,这样的书叫读书人鄙视劳动。而科举制度驱使读书人一心追求功名利禄,鄙弃劳动。
23.说说小说《故乡》题目的好处。
答:不仅交待了事件发生和发展的具体地点,而且为人物活动提供了特定的场所和环境。对于一般人来说,故乡总是美好的,值得怀念的。但是在“我”眼中“故乡”却是如此衰败、萧条,让“我”感到悲凉、生疏,特别是人与人之间,都隔着“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令“我”寒噤。记忆中的故乡及人物与眼前的故乡及人物发生了巨大变化,启发读者思考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
24.结合《白光》全文,请你谈谈对“白光”的作用的理解。
答:“白光”在结构上,作为情节线索构建全篇,白光一直在诱惑着陈士成的思维和行动,直至他出城门,投水而死;白光的象征意义正暗示了文章的主旨,疯人的恍惚感觉中追寻着穷途末路中的一丝“白光”样的希望,升官发财的诱惑像白光一样使追逐者为之疯狂。这就是作者所要抨击的罪恶的科举制度。
25.爱罗先珂、赵司晨、方玄绰、n先生、胖绅士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
答:《鸭的喜剧》《阿q正传》《端午节》《头发的故事》《社戏》。
26.《故乡》中闰土在“迅哥儿”让他挑选一些东西时,拣了香炉和烛台,联系前文叫少年好友“迅哥儿”为“老爷”的情节,请对“拣香炉”的情节作简要分析o
答:闰土“拣香炉”与“叫老爷”的做法一样,思想上受封建观念的影响,不同的是“叫老爷”反映了等级观念对闰土的束缚;“拣香炉”则说明受封建迷信思想愚弄之深。两者都说明闰土迟钝麻木。
27.《药》里的夏瑜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请简述你对夏瑜形象的理解。
答:夏瑜身陷囹圄,还劝说牢头造反,表现出夏瑜确是一位舍生取义的革命者;清王朝的天下是大家的,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针锋相对,推翻异族统治的大清,正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精神,这句话反映了夏瑜思想中的民主性和民族性。
28.《社戏》的题目是“社戏”,可是文章写看戏的内容并不多,不仅没有写出戏究竟好在哪里,相反倒写了不少对戏不满的内容,而对看戏前后的事却作了大量的精心描绘。请概括分析作者这样写的原因。
答:看社戏只是全文的线索,作者要表现的是“我”与农家少年的美好友情和他们真挚纯朴的品质,而看社戏前后的情节正是表现这一主题的重点,所以这佯安排情节。
29.简析《阿q正传》中作者对辛亥革命描写的作用。
答:小说对辛亥革命的描写是作为阿q活动的背景进行侧面勾勒的,但深刻地提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与封建势力妥协,革命果实被封建势力篡夺;辛亥革命没有依靠和发动群众。
30.请概述阿q的精神胜利法及其表现。
答: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现实社会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却不正视现实,以妄自尊大等种种方法,自欺欺人,求得精神上的胜利。表现在:妄自尊大,自轻自贱,欺凌弱者,健忘,忌讳缺点,甚至以丑为荣。
31.鲁迅在《故乡》的最后说:“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请概述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答: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意思是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渝地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满怀希望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旧的生活这样压抑、沉重,作者期盼闰土、水生、杨二嫂以及他们的后辈能从历史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过上新的生活。
32.《呐喊》收入了鲁迅先生1918―1922年所作的15部小说。后来作者抽出去一部历史小说《不周山》(后更名为《铸剑》),遂成现在的14部。请写出其中五部作品的名字。
答:包括《一件小事)《狂人日记》《鸭的喜剧》《端午节》《故乡》《孔乙己》《药》《阿q正传》《兔和猫》《社戏》《风波》《头发的故事》《明天》《白光》,任写五部即可。
33.《药》是以19xx年民主革命英雄秋瑾起义为背景,经过艺术加工和典型创造而写成的。本篇独具匠心的采用了怎样的双线结构?
答:一条线索写华老栓为儿子治病:华老栓买人血馒头,华小栓吃人血馒头,华大妈上坟;一条线索写夏瑜的革命活动和牺牲。两个悲剧交织起来,形成了一幅悲壮的图景。用“华”“夏”这两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姓氏作为流血者和吃血者的代称,其强烈深远的意蕴极为丰富深长。
34.《端午节》里的方玄绰表里不一的虚伪相,被作者刻画得惟妙惟肖。请举例说明并作简析。
答:方玄绰自私自利,自命清高,他的“差不多”一说挟带私心,但偏要戴上忧国的花环:他不加入“索薪”行列,认为索薪欠斟酌,太嚷嚷,而一旦经济拮据,他也赞同索薪了。方玄绰口头上责备太太提出的买彩票“无教育”,但对“头彩几万元”的广告也是动心的,方玄绰表里不一的虚伪相,被作者刻画的惟妙惟肖。作者对于方玄绰的内心描写,以及通过方玄绰与方太太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也是很成功的,把这个可怜又可恶的小官僚塑造的活灵活现。
35.《头发的故事》是通过n先生与“我”的对话,从纪念双十节联想到辛亥革命的成果――剪去了辫子,从而理性地总结了辫子在中国的历史及其在人们精神上造成的弊病,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回味。在艺术形式上,本篇有何特色?
答:《头发的故事》在艺术形式上,本篇几乎是一个人的独白,夹叙夹议,声情并茂,去掉头尾,去掉引号便纯然成了一篇杂文。显然作者借主人公之口说出了自己的感受,而又使之与作者保持距离,以增强故事性效果。这样也使人物语言更自由更个性。n先生关于“本多博士”这一段议论,读来发人深思。那篇末的话,呼应了篇首的话题,更足余音绕梁,令人倍觉警策。
36.你认为鲁迅写作《呐喊》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
答:(1)唤醒铁屋子里熟睡的人们。②“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37.请概述《阿q正传》中赵秀才、假洋鬼子投机革命的一两个细节。
答:①将辫子盘在顶上。②去静修庵“革命”,砸碎龙牌。③把老尼姑当作满清政府,给了她不少的棍子和栗凿。
38.《社戏》的结尾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对这个结尾应该怎样理解?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会吗?
答:其实那夜的戏,看得叫人“打呵欠”“破口喃喃的骂”,那夜的豆,第二天吃起来也实在平常。所谓“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代表了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的回忆,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现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八、《女神》
1.郭沫若诗《凤凰涅 》中凤凰自焚后,群鸟“哈哈”唱歌,这表现了什么?(5分)
答:“群鸟歌”反衬了凤凰的崇高精神,这群鸟也是当时社会形形色色的反动军阀、政客、野心家的象征,它们因凤凰的自焚而欣喜若狂,但凤凰很快就要再生,那些跳梁小丑的黄粱美梦很快就会化为泡影。
2.试简述《女神》的思想内容。
答:《女神》的思想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二是对反抗、叛逆与创造精神的歌唱,三是爱国情思的抒发。
3.彻底破坏、大胆创造是《女神》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精神特征之一。请举例说明作品是如何表现这种精神特征的。
答:《女神》的成功在于时代的需要与诗人创作个性的统一。这种统一集中体现在郭沫若诗中反复出现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女神》中自我抒情主人公首先是“开辟鸿荒的大我”,即“五四”时期人们心目中觉醒的、新生的中华民族形象(如《凤凰涅 》中的凤凰,象征民族的新生)。《女神》中自我抒情主人公是―个具有彻底破坏和大胆创造精神的人。所谓“大我”的情怀,是古老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种崭新的精神,也就是“五四”式的彻底、不妥协、战斗和雄强的民族精神(如《女神之再生》等)。这种精神还体现为对自由与个性解放的热烈追求,是对人的价值、尊严和创造力的充分肯定,是那种“天马行空”的心灵世界(如《天狗》等)。“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又应当理解为同时是诗人的个性与灵魂的真实袒露。“大我”与“小我”是统一的(如《天狗》、《蜜桑索罗普之夜歌》等)。从郭沫若诗中也会听到不和谐的声音,展现其骚动、矛盾的内心,在表达进取时可能又有颓唐厌世。这也可以从“五四”时代心理情绪的复杂多样性方面去理解。惟其如此,更真实地立体地表达了一代青年的思想情感。
4.《女神》是―部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理想主义的强光照亮了这―部诗集,试简要分析其风格。
答:《女神》浪漫主义风格主要表现在,诗集中的许多诗具有奇特的想象,与本来形态相距极远或改形变性的极度夸张,对于自我欲求的大胆表现与肯定,充满了昂奋腾越的音调,浓烈瑰丽的色彩。在语言方面,也具有华赡丰美的特点,从远古神话到现代科技术语的运用,丰富了诗的词汇。用语时时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使一切都染上了强烈的主观色彩,为所有普通的事物都注入了新鲜活泼的生命。
5.郭沫若在《炉中煤》用“炉中煤”比喻什么?
答:“炉中煤”比喻诗人像熊熊燃烧的炉火一样的爱国赤心,诗的副标题“眷念祖国的情绪”正是“炉中煤”的喻义所在。用“活埋在地底多年”的煤比喻曾长期深深地埋藏在诗人心里的爱国感情,这爱国感情到了“五四”时期才从心里奔放出来,像煤一样“重见天光”。
6.郭沫若在《炉中煤》用“炉中煤”比喻什么?
答:“炉中煤”比喻诗人像熊熊燃烧的炉火一样的爱国赤心,诗的副标题“眷念祖国的情绪”正是“炉中煤”的喻义所在。用“活埋在地底多年”的煤比喻曾长期深深地埋藏在诗人心里的爱国感情,这爱国感情到了“五四”时期才从心里奔放出来,像煤一样“重见天光”。
7.《凤凰涅 》中凤凰双双自焚前做了什么事情,将全诗推向高潮?写那些凡鸟有什么作用?
答:临死之前,它们回旋低昂地起舞,共同歌唱,凤鸟“即即”而鸣,凰鸟“足足”相应。凡鸟的浅薄和猥琐,意在鞭挞现实中的丑恶和庸俗的同时,进一步衬托凤凰自焚的沉痛和壮美。
8.为什么有人说《凤凰涅 》是民族觉醒的诗的宣言?
答:这是因为本诗借凤凰“集香木自焚,再从死灰中更生”的古老传说,表现了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诗人通过风与凰这两个壮美而崇高的意象,大胆否定黑暗现实的一切,扬弃因袭的自我,严厉斥责浅薄猥琐的群丑,热烈向往新鲜、净朗、华美、芬芳的新世界,体现了追求解放民族的精神和战斗的乐观主义的气概,充分表达了作者积极破坏旧事物创造现世光明的进步的社会理想。主体形象凤凰,不仅是年青诗人的化身,也是民族和祖国的象征。所以有人说,《凤凰涅 》是民族觉醒的诗的宣言。
9.《凤凰涅 》中的凤凰双双自焚前做了什么事情将全诗推向高潮?(不超过20字)
答:凤凰双双自焚前共同歌唱。
10.试举一二例分析郭沫若诗集《女神》里富有叛逆精神的自我形象。
答:《女神》诞生之时整个中国是―个黑暗的大牢笼,这激发了诗人反抗的、叛逆的精神。如:《凤凰涅架》中的凤凰双双白焚前的歌唱,对腐败的旧世界作了极真切而沉痛的描绘。凤凰的自焚,乃是与旧世界彻底决绝的反抗行动,是叛逆精神的强烈爆发与燃烧。《我是个偶像崇拜者》中诗人表白崇拜自然界与社会界一切象征生命的事物,来否定一切人为的偶像,一切扼杀生机的旧传统,表现出对封建权威的极度蔑视。
11.试举二三例分析郭沫若诗集《女神》里对创造精神的歌唱。
答:《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相信不断的毁坏和不断的创造正是万物万事发展的法则;对20世纪科学文明的讴歌,如《笔立山头展望》;对于大自然的神奇力量的歌唱,如《晨安》《光海》。
12.“天方国古有神名phoenix,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鲜美异常,不再死。”请写出这首节选诗的题目,并谈谈你对它的理解(100个字以内)。
答:《凤凰涅 》。诗作描画了一只更生的凤凰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呼唤祖国破旧立新,重迎新生的心声以及诗人对祖国的深沉眷念与无限热爱。(或:对朽败的旧世界作了极真切而沉痛的描绘。凤凰的自焚,乃是与旧世界彻底决绝的反抗行动。)
《呐喊》自序 篇15
教学目的
一、学习围绕中心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选择典型事例说明思想发展过程的写法。
二、了解鲁迅写作《呐喊》的缘由和思想发展过程,学习鲁迅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
三、掌握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
教学设想
1.本文内容精深,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学时应突出重点,扣住“好梦”的具体内容,领会作者思想发展过程。
2.教师指导自读应注意点拨,抓住实质性问题深入思考。
3.参阅鲁迅《自叙传略》,并在一教时内完成自读设计题。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明确学习本文的主要目的及所要领会
的中心。
二、自读全文,划出叙述个人生活经历中列举的典型事例,勾画出说明写作《呐喊》的缘由的句子。
三、完成课后“练习”。
阅读指导内容与步骤
基本思想:《呐喊》是鲁迅1918―1922年的短篇小说集,共收集短篇小说14篇。《呐喊》体现了作者彻底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本文是这部小说集的序言,写于1922年12月。作者在序言中回顾自己从19世纪末至“五四”时期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及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说明了写作《呐喊》的缘由和自己的创作态度,表现了鲁迅不断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
阅读练习
一、理清思路,掌握全文结构。
提示: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再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了”):叙述自己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思想发展过程。
两层:1.总写(第1自然段);
2.分叙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及思想发展过程。
第二部分(从“S会馆里有三间屋”到结尾):介绍写作《呐喊》的缘由和他为革命而创作的文艺观、创作态度。
两层:1.写自己创作小说的动机;
2.说明创作《呐喊》的指导思想、小说成集时的心情和小说的命名
二、按拼音完成词语,并解释所填的字词义。
(zhì)铺(zú)业久(wéi)
不(míng)一钱不(dàn)于前驱
愤(mèn)反(xǐng)
三、如何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说的“我在年轻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这里的“梦”指的是什么?
提示:“梦”是理解全文的主要线索,也是“文眼”之所在,通篇叙事线索可列为“好梦”――“寂寞”――“呐喊”。应着重弄清它们的含义。“梦”是指作者年轻时候的生活追求和理想。由于这些美好的希望、理想都未能实现,所以后来回忆起来,就如同梦幻一段。
四、年轻时的鲁迅曾做过哪些梦?
提示:着重写了两个梦:立志学医、效国救民的梦和弃医从文,唤醒国人的梦。这些梦都基于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爱国热忱和对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反抗。这就是鲁迅思想发展的基本点。虽然这些梦幻都未能实现,但作者深沉的思索,勇于追求真理的爱国精神却始终贯串于他整个生活经历之中,成为他后来呐喊战斗的强大力量。
五、根据课文内容,列表说明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的过程。
提示:生活经历思想发展
父病家困――世态炎凉,庸医害人。
南京求学――抉择学医,忧国救民
仙台学医――领悟“要著”、弃医从文
东京治文――悲哀寂寞,自我反省
北京蛰居――深入研究,深沉思索
朋友索稿――希望在前,呐喊战斗
六、作者在叙述经历中都列举了典型事例(典型材料)来说明白己思想发展的历程。试举例说明。
提示:在故乡,选用了父亲患病家境“坠于困顿”,他整日奔波于质铺和药店,但最后仍不免父亡的典型事例。家庭败落,庸医害人,为他后来抉择学医,埋下了种子。仙台学医,突出了一次放映时事画片的情景,集中反映了“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的新认识,从而打破了他学医救国的美梦,决心弃医从文。在东京治文,他也只写了“新生”杂志从创始到失败的经过。这件事给他以深刻的影响,不仅“好梦”破灭,而且还留下无端的寂寞和悲哀。在北京蛰居,虽有五六年时间,但也只选取了“钞古碑”的一件事。深刻反映出作者所感受到的“寂寞”太沉重了。朋友索稿,作者写了一段寓意深刻的对话。这是作者从寂寞到呐喊的过渡,这些典型事例,对思想的转变,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七、简析叙述经历与议论思想发展之间的关系。
提示: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把叙述经历与议论思想观点结合起来,既叙述了重要经历,又阐明了思想发展的进程。每段叙事之后,都有相应的议论。的确是叙事具体生动,议论精辟透彻,起到前后照应,互相补充的作用。叙是议的前提与准备,议又是叙的内容的深化和提高。既使读者得到了感性认识,又明确了作者思想转变和发展的原因。其手法异常高妙。
八、你能说说小说集各为《呐喊》的含义吗?
提示:其含义有二,一是为唤醒精神麻木、“熟睡”的人们起来抗争,而发出战斗呼喊;一是为慰藉战友,使之“不惮于前驱”的呐喊助阵。
九、在“假如一间铁屋子”的对话中,用了许多比喻来揭示思想观点。请具体说明“铁屋子”、“熟睡的人们”、“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各比喻什么?
提示:“铁屋子”比喻辛亥革命后依旧黑暗的旧中国。“熟睡的人们”比喻受封建思想毒害的愚弱的国民。“大嚷起来,惊醒较为清醒的几个人”比喻用宣传的力量使较为明白的一些人认识处境的险恶。
十、划分下列复句的层次,并注明层次间的关系。
1.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
|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时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
(转折)(因果)
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们不惮于前驱。
(并列)(并列)
2.然而我虽然自有无端的悲哀,||却也并不愤懑,|因为经验使我反
(转折)(因果)
省,||看见了自己:就是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因果)
【有关材料】
一、与课文有关的背景资料
1.《呐喊》的篇名和写作时间
《狂人日记》1918年4月《孔乙己》1919年3月
《药》1919年4月《明天》1920年6月
《一件小事》1920年7月《头发的故事》1920年10月
《风波》1920年10月《故乡》1921年1月
《阿Q正传》1921年12月《端午节》1922年6月
《白光》1922年6月《兔和猫》1922年10月
《鸭的喜剧》1922年10月《社戏》1922年10月
2.鲁迅办《新生》
1907年,鲁迅27岁。夏,鲁迅与许寿裳、周作人、袁文薮等人积极筹办文艺杂志《新生》。据日本增田涉回忆,苏曼殊也是《新生》的筹办人之一。为了办好《新生》,鲁迅从刊名、封面设计、书内插图等各方面都一丝不苟地做了细致的安排。第一期的插图已拟定用英国19世纪画家瓦支题为“希望”的一幅油画,画面上是个诗人,包着眼睛,抱了竖琴跪在地球上面。但是《新生》终未能出版。此后,鲁迅集中全力搜集资料,阅读书报,进行译著,积极地开拓文艺运动的新天地。
3.钱玄同(金心异)与鲁迅的交往
钱玄同(1887―1939),原名复,字中季,号德潜,又号玄同,后废姓,称疑古玄同。浙江吴兴人。早年留日,和鲁迅同时从章太炎学《说文解字》。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及中文系主任,积极从事国语运动和语文改革。五四运动前夕,参与《新青年》编务,发表大量文章,成为新文学运动的闯将。1920年后,认为白话文运动已胜利,遂“功成身退”,并逐渐与鲁迅疏远。据《鲁迅日记》,自1917年8月9日起,钱玄同为《新青年》约稿,曾多次访问鲁迅。
4.在“绍兴县馆”(1912年5月6日―1919年11月20日)
1912年5月5日下午7时左右,鲁迅安全抵京。5月6H上午,移人绍兴县馆。
绍兴县馆原名山会邑馆,供绍兴府属山阴、会稽两县来京候补的官员住宿。宣统年间,废除旧制,山阴、会稽合并而成绍兴县,山会邑馆因此改名为“绍兴县馆”。县馆的门额是鲁迅的父亲周凤仪的朋友所写。会馆所占面积相当大,计有五十七间房,一个大厅。
鲁迅最初住在绍兴县馆的藤花馆。这里原有三间正房,东西各三间厢房,东边有座藤花池。据说鲁迅住在藤花馆的西屋,后移居至朝南的两间小北屋。藤花馆的居住环境十分恶劣:床板缝里臭虫成群,邻居半夜经常喧哗,有时甚至聚众赌博,吵得鲁迅彻夜不眠。往往在遭到鲁迅的痛斥之后,他们才不得不稍加收敛。
1916年5月6日,为了“避喧”,鲁迅移人绍兴县馆西边一个院落里的补树书屋。补树书屋是一排朝东的正房,北边还有一棵大槐树。相传在槐树上曾经缢死过一个阔人的姨太太。所以尽管槐树已经长得高不可攀了,而这屋却还没人居住。补树书屋前是供着历代乡贤牌位的“仰蕺堂”,后是供着文昌魁星之类神位的“希贤阁”,院里又曾缢死过人。鲁迅住在这里,可以说是与鬼神为邻了。补树书屋虽然寂寞冷清,但比藤花馆安静多了,鲁迅在这里可以潜心工作。
补树书屋朝东的四间房,南首是一间住房,北首两间相连,门开在第二间房的中间。1917年以前,鲁迅住在南首这间房里,1917年搬到靠北的一单房里,中间一间作为洗脸吃饭的地方。由于绍兴会馆不供应饭食,教育部的食堂又办得很糟,鲁迅经常在小饭馆包饭,有时也打游击式的在街头买饭吃。客人来访时,就在县馆附近的广和居叫些炸丸子、木须肉、酸辣汤来款待。
鲁迅的卧室兼工作室,陈设十分简陋:靠北窗下是一张床,旁边是一张书桌,一把藤椅,书架和方桌上堆满了书籍和金石拓本。鲁迅习惯于在夜晚工作,至深夜一两点钟才睡。夏夜,蚊子多,鲁迅有时也在槐树下纳凉。他摇着蒲扇,一边从密叶缝里看那一点一点的青天,一边思索着中国的前途和出路。从树上吐丝挂下来的槐蚕(俗称吊死鬼),每每冰冷地落在他的头颈上。在补树书屋期间,钱玄同来过一百多次,有时一月来访达七次之多。钱玄同来时喜欢靠在藤躺椅上跟鲁迅交谈,兴致高时能谈上五六个小时。那时钱玄同参与了《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常常催促鲁迅为《新青年》撰稿。
二鲁迅的《自传》
我于一八一八年生在浙江省绍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父亲是读书的;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能够看书的学力。听人说,在我幼小的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的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三年多,死去了。我渐至于连极少的学费也无法可想;我的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家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大约过了半年,我又出走,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留学。但待到在东京的预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的维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还应该先提倡新文艺。我便放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终于,因为我的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是二十九岁。
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物教员,第二年就出走,到绍兴中学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出走,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一直到现在。近几年,我还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
我在留学的时候,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初做小说是一九一八年,因了我的朋友钱玄同的劝告,做来登在《新青年》上的。这时才用“鲁迅”的笔名;也常用别的名字做一点短论。现在汇成书的只有一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其余还散在几种杂志上。别的,除翻译不计外,印成的又有一本《中国小说史略》。
《呐喊》自序 篇16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鲁迅写作《呐喊》的缘由和思想发展过程,
2.学习围绕中心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选择典型事例说明思想发展过程的写法。
3.掌握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鉴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鲁迅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
●教学设想
1.本文内容精深,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学时应突出重点,扣住“好梦”的具体内容,领会作者思想发展过程。
2.教师指导自读应注意点拨,抓住实质性问题深入思考。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初中时学习过鲁迅先生的哪些小说?
《故乡》、《社戏》、《孔乙己》等。
这些小说都选自鲁迅先生的同一个小说集《呐喊》。
《呐喊》是鲁迅1918―1922年的短篇小说集,共收集短篇小说14篇。《呐喊》体现了作者彻底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今天我们学习鲁迅自己为他的小说集《呐喊》写的序言――《〈呐喊〉自序》。
此文写于1922年12月。作者在序言中回顾自己从19世纪末至“五四”时期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及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说明了写作《呐喊》的缘由和自己的创作态度,表现了鲁迅不断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
二、阅读感知
掌握字词
__(zhì)铺__(zú)业久__(wéi)
不__(míng)一钱不__(dàn)于前驱
愤__(mèn)反__(xǐng)
困顿:⑴劳累得不能支持。⑵生计或境遇艰难窘迫。
奚落:用尖刻的.话讽刺、嘲笑,使人难堪。
小康:指家庭经济比较宽裕。
随喜:佛教用语,原意是随着别人参拜佛殿或做善事,这里是跟随别人一 起活动的意思。
久违:好久没见。
不名一钱:没有一文钱。名:占有。
曲笔:这里指不拘泥于事物真实情况的一种写法。
愤懑:气愤;抑郁不平。
三、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的过程
地点――生活经历――思想发展
(1)绍兴――侍亲疾――看透世态,想走异路
(2)南京――求新知――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3)仙台――攻医学――领悟要著,弃医从文
(4)东京――搞文艺――悲哀寂寞,深刻反省
(5)北京――抄古碑――苦闷沉默,思索追寻
(6)北京――应索稿――看到希望,作文呐喊
四、理清思路,把握结构
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再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了”):叙述自己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思想发展过程。
1层.总写(第1自然段);
2层.分叙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及思想发展过程。
第二部分(从“S会馆里有三间屋”到结尾):介绍写作《呐喊》的缘由和他为革命而创作的文艺观、创作态度。
1层.写自己创作小说的动机;
2层.说明创作《呐喊》的指导思想、小说成集时的心情和小说的命名
第二课时
研读课文
1.如何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说的“我在年轻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这里的“梦”指的是什么?
“梦”是理解全文的主要线索,也是“文眼”之所在,通篇叙事线索可列为“好梦”――“寂寞”――“呐喊”。应着重弄清它们的含义。“梦”是指作者年轻时候的生活追求和理想。由于这些美好的希望、理想都未能实现,所以后来回忆起来,就如同梦幻一段。
2.年轻时的鲁迅曾做过哪些梦?
《呐喊》自序 篇17
课前准备:
1.指出本文的写作目的
鲁迅先生撰写本文旨在说明自身经历、思想发展变化与《呐喊》问世的密切关系,所以文中极其精练地介绍了19世纪末到“五四”时期经历的几件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和探索救国救民思想发展变化的进程。阅读时要特别注意事件对思想变化的直接影响。
2.点明《呐喊》的思想意义
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学过的《呐喊》中的几个篇目,如《孔乙己》、《故乡》等,明确这些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暴露国民精神的劣根性,即愚昧落后、麻木不仁等。在此基础上说明《呐喊》中其他篇目有的表达了彻底反封建的革命思想,如《狂人日记》;有的反映了鲁迅先生对备受压迫而又不觉悟的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和对辛亥革命失败的认真总结,如《阿Q正传》。了解这些,有助于学生结合课文理解鲁迅先生这一思想高度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而来的。
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文
“鲁迅从进化论进到阶级论,从绅士阶级的逆子贰臣进到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真正的友人,以至于战士,他是经历了辛亥革命以前直到现在的四分之一世纪的战斗,从痛苦的经验和深刻的观察之中,带着宝贵的革命传统到新的阵营里来的。他终于宣言:‘原先是憎恶这熟识的本阶级,毫不可惜它的溃灭,后来又由于事实的教训,以为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鲁迅的精神》
要求学生抓住“从痛苦的经验和深刻的观察”、“由于事实的教训”等语,从课文中找出印证材料:
明确:A.父病买药;B.从画片上看到日军砍杀一个替俄军做侦探的中国人的头颅;C.《新生》流产。
二、课文分析
1.阅读课文,填写鲁迅的经历与思想发展关系表
地点经历此时思想状况后来思想变化思想变化原因
绍兴父病 买药深感世态炎凉想走异端 逃异地看见世人真面目
2.归纳《呐喊》诞生的条件
从上述表中可以看出现实与鲁迅思想的关系,鲁迅思想与他的作品的关系。
结论:严酷的现实,世态的炎凉,国人的麻木,是孕育《呐喊》的种子;冷静的思索,深刻的剖析,认真的总结,是《呐喊》萌发成长的维他命;革命的影响,友人的启迪,思想的突进,是《呐喊》诞生的助产婆。
三、根据课文理解鲁迅的文艺观
首先,鲁迅先生认为革命文艺具有教育和战斗作用,一方面可以改变国民精神,促进国人对维新的信仰。另一方面“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从而摧毁黑暗社会。
其次,鲁迅先生认为革命文艺工作者必须自觉地服从革命的需要。“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所以鲁迅先生说他是做的“遵命文学”。鲁迅先生在《自选集自序》中还说:“不过我所遵奉的,是那时革命的前驱者的命令,也是我自己所愿意遵奉的命令,决不是皇上的圣旨,也不是金元和真的指挥刀。”可见,他自觉地与革命同往。(秦世新)
探究活动
王朔在《我看鲁迅》一文中说:“我认为鲁迅光靠一堆杂文、几个短篇是立不住的,没听说有世界文豪只写过这些东西的。”请你在大量阅读鲁迅的作品后,针对王朔的这个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