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语文教案设计 > 第10课《曹刿论战》(通用17篇)

第10课《曹刿论战》(通用17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0课《曹刿论战》(通用17篇)

第10课《曹刿论战》 篇1

  教学目标

  1. 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进一步培养利用工具书自觉学习的习惯;养成理解品味语言的习惯。

  2. 学习曹刿国难当头挺身而出的爱国精神,理解战争取胜的原因。

  教学重点

  1. 理清行文思路。

  2. 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教学难点

  1. 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2. 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学习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作品简介。《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和《汉书・艺文志》都认为它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 722),终于鲁悼公十四年(前 454)。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左传》分年记事,没有篇名。晋杜预把它按年代顺序分附在《春秋》后面,认为它是用史实来阐述《春秋》经义的。《春秋》记事非常简单,近乎大事年表,例如这篇课文所记之事在《春秋》中就只有一句话:“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左传》选文的标题,都是后人加的。二、背景介绍。鲁庄公十年(前684),齐桓公借口鲁国曾经帮助过同自己争做国君的公子纠,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鲁国处于防御地位。本文记述曹刿向鲁庄公献策,终于在长勺之战中使弱小的鲁国击败了强大的齐国的进攻,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本文义在表现曹刿的“远谋”,故紧紧围绕“论战”来选取材料。三、教师范读、正音。刿( ) 又何间焉( ) 鄙( )弗敢专也( ) 小惠未( ) 玉帛( )小信未孚( ) 公与之乘( ) 辙( )夫战( ) 轼( ) 旗靡( )四、课文探究。1. 听读理解。(1)曹刿为什么要去求见鲁庄公?(2) 交战双方是哪两个国家?获胜一方由谁指挥的这场战争?2. 课文解析。(1)第1自然段探究。通过第1自然段的阅读,你怎样看待曹刿这个人物?同乡人的劝阻对刻画曹刿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下文中哪里可以看出庄公的“鄙”?从“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可以看出曹刿是个怎样的人?“何以战”这句话在第1自然段中起到怎样的作用?(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答。)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取信于民的关键?为什么说这是“忠之属也”?又怎样理解它是战前准备的核心呢?(2)第2自然段探究。在这一段中庄公的“鄙”体现在哪里?为什么?曹刿的卓越的军事才能体现在哪里?你如何评价曹刿的军事才能?(3)第3自然段探究。历来人们对鲁庄公的作为、做法评价不一,你如何评价鲁庄公?本文题为“曹刿论战”,从文章选材上看是如何突出“论”这一特点的?五、课堂小结。本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背景,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在刻画人物方面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生动突出了曹刿作为卓越军事家的远见卓识的特点,行文语言简练,情节详略得当,充分代表了《左传》的艺术成就,是《左传》中的记言名篇。六、布置作业。1. 熟记书下注释中的实词。2. 背诵课文。3. 完成书后习题。

第10课《曹刿论战》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能力目标:

  1、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文章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主旨。

  德育目标:

  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衷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1、理清行文思路

  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齐鲁长勺之战就是其中的典型战例。今天我们学习的《曹刿论战》就是谈谈长勺之战的。通过学习,我们理解在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曹刿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它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二、解题:

  1、《左传》

  2、课文谈论的是古代战争故事。

  3、课文标题为“曹刿论战”,曹刿是当时奴隶主贵族,为了鲁国的利益,……。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学生听读,把握字音,多媒体显示重点字音:

  刿(guì) 又何间焉 (jiàn) 鄙(bì) 弗敢专也(fú)

  玉帛(bó) 小信未孚(fú) 公与之乘(chéng) 辙(zhé)轼(shì)

  旗靡(mǐ)

  2、学生大声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句,并勾画出难词难句,以待讨论交流时解决。

  3、选几位同学概述课文大意。

  明确:依两条线索概括:

  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奋战――胜战――评战)

  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四、合作交流,研讨探究。

  阅读课文,小组合作,研讨探究下列问题:

  1、曹刿请战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第10课《曹刿论战》 篇3

  《曹刿论战》课件教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时代背景。

  2、根据注释、工具书疏通第一段文意。

  3、初步了解曹刿关于战争取胜的论述及其指挥作战的才智。

  二、教学重点:准确通顺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段。

  三、教学难点:根据注释、工具书疏通第一段文意。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三分钟说话练习。

  (二)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左传》中的一段著名文章《曹刿论战》。这段文章,毛主席在他的重要著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中曾全文引介,并作了精辟的评析,说长勺之战是“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这篇文章很值得我们一学。

  (三)初读课文:

  1、简介《 左传》:又称《左氏春秋传》,或《春秋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2、小知识:

  (1)春秋三传:(见“板书设计”)

  (2)春秋时代以弱胜强的三大战役:

  ¡    齐鲁长勺之战(前684年)

  ¡    晋楚城濮之战(前634年)

  ¡    秦晋崤之战  (前633年)

  (3)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

  ¡              赤壁之战

  ¡              官渡之战

  ¡              淝水之战

  3、文体:记叙文

  4、时代背景:这次战争发生的时间是春秋初期,交战双方是强大的齐国和弱小的鲁国。交战地点是鲁国的长勺,所以史称长勺之战。发生战争的原因是齐襄公时,政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后来齐襄公被杀,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王位,称为齐桓公。后来鲁国也送公子纠回齐国争夺王位,结果被齐桓公打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掉公子纠。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又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与他争夺齐国君位,再次举兵攻鲁,两军战于鲁国长勺,结果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入侵的强大的齐国。

  5、生字:

  刿(guì)  间(jiàn)  鄙(bǐ)  弗(fú)  帛(bó)  孚(fú)

  (biàn)  勺(shuò)   辙(zhé)  靡(mǐ)  轼(shì)  夫(fú)

  6、学生反复朗读课文。

  (四)学生根据注释、工具书疏通文意。

  (五)指名学生串讲第一段:

  十年春,齐师代我。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公将战。鲁庄公将要迎战。

  曹刿请见。曹刿请求庄公接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谋:谋划。之:代这件事。

  他的同乡说:“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说:“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乃入见。入:入朝,进宫。(曹刿)于是进宫廷拜见庄公。

  问:“何以战?”曹刿问庄公:“您凭借什么作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对曰:“小惠未,民弗从也。”   惠:恩惠。

  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曹刿回答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受到神灵充分信任,神是不会保佑您的。”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六、小结:题目为“曹刿论战”,这是一篇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明确:这是一篇记叙文,但全文以“论”为中心。第1段记叙论战前政治准备的内容;第2段记叙战斗经过;第3段通过“叙”来“论”战争胜利的原因。

  七、布置作业:背诵课文第一段。

  八、板书设计:

  公羊传    作者公羊高

  春秋三传        谷梁传    作者谷梁赤

  左传     作者左丘明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重点词语含义。

  2、初步学习记叙战争的方法及剪裁上详略恰当的特点。

  3、了解曹刿关于战争取胜的论述及其指挥作战的才智。

  二、教学重点:根据注释、工具书翻译第二、三段。

  三、教学难点:学习翻译文言文。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1、三分钟说话练习。

  2、导入:师: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像三国时曹操击败袁绍的官渡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的赤壁之战,东晋谢安、谢石、谢玄等人使北方前秦苻坚统率的百万大军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战,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曹刿论战》这篇课文,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理解在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曹刿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它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一)分析第一段:

  1 、第一节,主要讲述什么内容?

  主要是写战前曹刿求见鲁庄公的背景及和鲁庄公的对话。

  2.曹刿请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①齐师伐我,公将战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齐师伐我”的“师”的意思是“军队”,同样含意的成语有:

  师出有名 班师回朝

  4、 从鲁庄公的前两次回答中,可以看出他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哪里?由此可看出他的什么性格特征?

  他把希望寄托在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这正显示出他的“鄙”;未能“远谋”。

  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性格?

  反映曹刿对统治者的鄙视,又显示出曹刿的自信和深谋远虑。

  6、曹刿说的“忠之属也”指的是什么?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8、“战则请从”这一句在文中有何表达作用?对于文章的结构它又起了什么作用?

  从这话中,可以表现出曹刿他自动请战的热忱,而且也自然地过渡到下一段。

  (二)串讲第二段:

  公与之乘。鲁庄公和曹刿共坐一辆战车。

  战于长勺。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公将鼓之。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

  刿曰:“未可。”曹刿说:“(现在)不行。”

  齐人三鼓。齐军擂过三通战鼓。

  刿曰:“可矣。”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啦。”

  齐师败绩。齐军大败。

  公将驰之。庄公正要下令驱车追赶。

  刿曰:“未可。”曹刿说:“还不行。”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然后)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前横木望齐军(退去的情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

  遂逐齐师。于是追击齐军。

  (三)分析第二段:

  1、在这一段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曹刿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

  1)选择了有利于进攻的时机,“彼竭我盈”的时候。

  2)选择了开始追击敌军的正确时机,在齐军“辙乱旗靡”时,抓住战机追逐敌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2、指挥鲁军作战的有曹刿和鲁庄公两人,他们俩在战场上的形象有什么不同?可以用上文那两个词来验证?

  鲁庄公“鄙”(战斗一开始他就要击鼓进军,忘记了自己是弱军之师;齐军一退他就要下令追击,全不知有诱敌、埋伏之事。)

  曹刿“远谋”(知己知彼,重视调查研究,在“击鼓”和“逐师”上表现得果断、谨慎、仔细,能够正确地捕捉战机,战胜强敌,表现了他卓越的指挥才能。)

  (四)串讲第三段:

  既克,公问其故。已经战胜,鲁庄公询问曹刿这样做的原因。

  对曰:“夫战,勇气也。”曹刿答道:“作战,是靠勇气的。”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已经消失了。

  彼竭我盈,故克之。

  敌方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齐是)大国,难以估计(它的情况),怕的是在此有埋伏。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我看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五)分析第三段:

  1、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曹刿对作战的经过做总结。

  2、总结了哪几方面内容?就反击、追击的时机做了解释。

  3、为什么他仅就如何选择反击和追击的时机作了议论?你认为他对这次战斗的总结全面吗?

  曹刿对战争胜利的总结是针对鲁庄公的疑惑而发的,鲁庄公的疑惑就是在战争中他两次要下令抢先反击进攻和追击敌人,但都被曹刿阻止了,于是曹刿有针对性的对庄公做了解释,并以此总结打胜仗的经验,这样使课文内容做到了前后呼应,发展自然。

  不够全面  长勺之战中鲁国之所以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除曹刿总结的两方面外,最根本的原因是鲁国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鲁庄公能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支持,还选择了有利于鲁军反击的交战地点,采用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战术等。

  六、小结:文章围绕“论战”来进行选材与组织材料,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此文虽然写战争,但战争的过程写得十分简略,中心始终扣住曹刿这一人物,运用对话来写论作战前的政治准备(第1段)及战胜齐国的原因(第3段),重点突出,中心明确,详略得当。

  七、布置作业:背诵第2段。

  八、板书设计:

  衣食所安:民弗从也

  (详)一、战前――请见     牺牲玉帛:神弗福也

  曹                                 小大之狱:取信于民

  刿

  论                                 战于长勺:反攻阵地

  战      (略)二、战中――参战     齐人三鼓:反攻时机

  (详)三、战后――论战     辙乱旗靡:追击时机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2、学习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和选择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3、认识“取信于民”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懂得文中实词“师、鄙、盈、靡”等意思,虚词“之、以”等用法。

  三、教学难点:了解一些句式的用法;解释“牺牲”“狱”“间”等古今异义的词。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三分钟说话练习。

  (二)导入新课:请同学讲述其它以少胜多的战例的过程。

  (三)理解、思考:

  1、根据记叙文的六要素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

  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鲁国人曹刿见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建议鲁庄公要取信于民。鲁庄公听取了他的建议,采取了得民心的一些措施,并在曹刿的协助下选择了利于打仗的地点长勺,有利于攻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有利于追击齐军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结果鲁军大获全胜,鲁庄公问曹刿其中的奥妙,曹刿雄辩地论述了鲁胜齐败的原因。

  2、理清事件的发展线索:

  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交战──评战);

  一条是人物(曹刿)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3、本文以人物的对话形式运用对比写法记下了历史上著名的战争长勺之战。

  4、弱小的鲁国战胜强大的齐国靠的是曹刿的正确的军事理论:政治上取信于民,战略战术上后发制人。

  5、内容梳理:见“板书设计”

  6、曹刿的性格特征:

  曹刿的活动            曹刿的性格

  曹刿请见              爱国热情(有德)

  论何以战              政治远见(有识)

  从战指挥              军事才能(有才)

  论何以胜              谋略过人(有学问)

  7、曹刿远谋的表现

  1)战前预见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与鲁庄公会面时,分析了庄公的三次答话。曹刿认为要得到“民”(庶民百姓)的支持才能保证战争胜利。

  3)交战过程中,在战略上不急于进攻和追击。

  8、总结曹刿的形象特征:政治上深谋远虑,军事上有卓越的指挥才能。                    

  9、分析鲁庄公的形象:

  ⑴鲁庄公的三答,他寄战胜的希望于身边的臣子,神、而不是百姓。

  ⑵“公将鼓之”“公将驰之”未察敌情,贸然进军。

  ⑶“既克,公问其故”,战胜了还不知什么原因。

  10、1)文中的“鲁庄公”,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不是昏君?

  鄙      反衬       曹刿远谋

  2)鲁庄公真的就没有可取之处吗?

  虚怀若谷,唯才是用,亲临前线 ,总结经验,

  11、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运用对比手法,把鲁庄公的“鄙”与曹刿的“远谋”进行对比,突出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与军事上的卓越才能。

  12、围绕着“论”字,在战争的前前后后,曹刿做了什么分析?

  战                    政治准备----取信于民

  争       战略因素

  胜                    有利阵地----战于长勺

  利              

  的                    反攻时机----彼竭我盈

  因       战术因素

  素                    追击时机----辙乱旗靡

  (四)文言积累:

  1、古今异义:

  伐  齐师伐我   古义:攻打、讨伐。今义:砍伐。

  间  又何间焉   古义:参与。今义:隔开,不连接;中间,或时间 。

  鄙  肉食者鄙   古义:鄙陋,目光短浅。  今义:言行恶劣

  牺牲  牺牲玉帛 古义:指猪、牛、羊等祭品。

  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或利益;也指损害一方的利益。

  加  弗敢加也  古义:虚夸,以少报多。今义:增加。

  信  必以信   古义:信实,诚实。今义:书信。

  狱  小大之狱  古义:案件。今义:监狱,监禁罪犯的地方。

  虽  虽不能察   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再  再而衰  古义:第二次。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

  忠  忠之属也  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忠诚。

  可以  可以一战   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许可、可能

  情   必以情    古义:实情。今义:感情

  2、词性活用:

  神弗福也。福,名词用为动词,赐福。

  公将鼓之。鼓,名词用为动词。击鼓进军。

  3、通假字:小惠未。“”同“遍”,遍及。

  4、一词多义:

  请  曹刿请见。(请求)  战则请从。(请让我。)

  从  民弗从也。(顺从,跟从。)  战则请从。(跟随)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跟着)

  故  既克,公问其故    (缘故、原因)

  彼竭我盈,故克之(   所以     )   故逐之  (   所以    )       

  以   何以战  ( 凭借 )  必以分人  (  把  )

  必以情 ( 按照、根据  )  必以信  ( 用 )

  其   其乡人曰 (  他的  ) 公问其故 (其中的,曹刿这样做  )

  吾视其辙乱(他们的,指齐军 )

  之   肉食者谋之 (  代抵御齐国进攻这件事  )

  公与之乘(  代曹刿  )小大之狱 (  的 )    

  公将驰之(  代齐军  )公将鼓之(补足音节,无义 )

  5、句式:

  ⑴判断句夫战,勇气也。作战(是靠)勇气的。

  ⑵省略句再而衰。第二次(击鼓进军)(士气)衰弱了。

  ⑶倒装句

  何以战?凭借什么作战?宾语前置

  战于长勺。在长勺和齐军作战。状语后置

  六、小结:

  1、中心思想:本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主线,记叙了曹刿战前、战中、战后的论战言论,表现他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

  2、本文的详略安排有何特色?

  本文紧扣“论战”来写,详写曹刿的言论。如第一段中与鲁庄公的三问三答,详细具体地表现他“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再如第三段论战胜的原因,把他的作战必须依靠士气、抓准时机、谨慎而又果断的战略思想表现了出来。这两段文字,充分地表现了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对于无助于表现“论战”的事,如战争的起因、战斗的状况、战后的处理等,略写或不写。这样剪裁,叙事清楚,详略得当,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3、本文是《左传》中的名篇,主要的记叙方式是“记言”,这是《左传》记叙某些历时不长,规模不大的战争时常用的方式,目的是通过人物的谈论,总结战争的经验教训,阐述军事斗争的策略。本文就是这一类文章的代表作。它以曹刿为主,庄公为宾,通过他们对长勺之战问题的对话,阐明弱国对抗强国的战争中应采取的战略战术原则,即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以逸待劳,把握时机、后发制人等。

  七、练习: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小惠未,民弗从也。

  2、辨析句中加线词语的古今异义

  (1) 又何间焉 (2) 肉食者鄙  (3) 牺牲玉帛

  (4) 小大之狱  (5) 必以情  (6) 忠之属也   (7) 可以一战

  3、本文共有三个自然段,概括一下各写了什么?

  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第二段,叙长勺之战的全过程。

  第三段,论鲁国取胜的原因。

  4、 第一段写曹刿与乡人的对话,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曹刿“请见”的原因。

  5、第一段写曹刿与鲁庄的对话有几问几答?重点说明了什么?

  共三问三答。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6、为什么“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因为“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7、为什么“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因为“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纵观全文,弱小的鲁国能战胜强大的齐国原因有哪些?

  ⑴战前准备充分;取信于民,这是保证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这是“人和”因素。

  ⑵选择了有利的地点,长勺在鲁国,鲁国是反侵略战争,这是“地利”因素。

  ⑶抓住了有利的反攻时机,待“彼竭我盈”之时,后发制人。

  ⑷抓住了恰当的追击时机,详察敌情,确证无埋伏时,乘胜追击,大获全胜。后两点是“天时”因素。

  总之,鲁国取胜的原因,在于天时、地利、人和,最主要的是人和。

  9、 请想出相应的成语

  ¡        齐人三鼓――一鼓作气(击鼓进军)

  ¡        望其旗靡――所向披靡(倒下)

  ¡        彼竭我盈――恶贯满盈(充满、旺盛)

  ¡        小信未孚――不孚众望(为人所信服)

  ¡        惧有伏焉――危机四伏(埋伏)

  ¡        未能远谋――足智多谋(计谋、谋略)

  ¡        故克之­――克敌制胜、攻无不克(战胜)

  ¡        三而竭――殚精竭虑、精疲力竭(衰竭、用尽)

  ¡        视其辙­――南辕北辙、重蹈覆辙(车印、车痕)

  ¡        遂逐之­――逐鹿中原、追亡逐北(追击、追赶)

  ¡        难测也­――莫测高深、心怀叵测(推测、估计)

  10、看图背课文。

  八、布置作业:背诵第3段。

  九、板书设计:

  求信于臣  民弗从也     不可以战    重视

  战前准备     求信于神  神弗福也                 人民

  求信于民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力量

  齐人三鼓  齐师败绩

  战争经过                            善于把握作战时机

  下视登望  遂逐齐师

  彼竭我盈   敌疲我打

  战后总结                             深谋远虑

  辙乱旗靡   敌退我追

第10课《曹刿论战》 篇4

  【教材分析】

  《曹刿论战》选自冀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本,属于散文作品。该文记的是齐鲁长勺之战,齐强鲁弱,结果鲁国大获全胜,成为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曹刿对战前、战中、战后都作了很好的论述,指出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

  【设计理念】

  1、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2、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3、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欣赏作品内容,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获得自己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3、初步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常用字的古今义。

  3、掌握阅读文言文的一般规律。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自己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教学方法】

  1、认读法(解说:目的是培养语感,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2、品读法(解说:学生能读中有品,品中有悟)

  3、探究法(解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互助合作的习惯)

  4、归纳法(解说:学习需要方法,方法源于归纳,归纳益于拓展)

  【教学手段】

  课件、多媒体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学生列举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引入课题,参照课文注解①简介《左传》。

  《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设计意图: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文化常识。]

  二、诵读课文

  (一)认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语气和停顿。

  1、辨读字词,检查学生预习效果。(出示课件)

  曹刿( ) 小信未孚( ) 小惠未( )

  下视其辙( ) 登轼而望之( ) 望其旗靡( )

  2、朗读课文

  (1)教师背诵

  (2)学生齐读

  注意下列句子的语气和停顿。(出示课件)

  又何间焉(反问语气) 民弗从也(否定语气)

  忠之属也(肯定语气) 夫战,勇气也(发议论)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3、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纠正学生的误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下水”背诵让学生受到感染和影响,体现教师的指导和示范作用。]

  (二)品读课文 要求:理解文意,体会文情

  1、自读质疑,合作探究

  (1)学生自读,要求:

  a、自由散读,对照课文注解理解文章大意。

  b、对疑难词句进行圈点并质疑。

  (2)教师活动:点拨、引导,适时评点。

  提示学生积累文言词汇,按字词句分类,掌握文言文学习规律。(出示课件)

  a、词的古今义

  间、鄙、牺牲、狱、加、情、可以、忠

  b、与战争(战车)有关的词

  如:“鼓”、 “败绩”、 “驰”、 “辙”、 “轼”

  c、特殊句式的理解

  如:夫战,勇气也。(判断句)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省略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教材和教师点拨提供的信息,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增加信息量,着眼于指导学生学习文言字词的方法,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3)在学生质疑、教师点拨的基础上,指名学生当小老师,翻译课文。

  2、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

  (1)教师引导学生抓住第一段的“何以战”,第二段的“鼓”“逐”,第三段的“公问其故”,理解段意,理清文章的结构。

  (出示课件)

  a、战前请见

  衣食分人……小惠未……民弗从

  祭祀弗加……小信未孚……神弗福

  断狱以情……忠之属也……取信于民

  b、从战指挥

  鼓……未可……齐人三鼓……可……齐师败绩

  驰……未可……下视…而望……可……遂逐齐师

  一鼓作气……彼竭我盈……故克

  c、论战胜故

  大国难测……辙乱旗靡……故逐

  (2)学生讨论

  (出示课件)

  a、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一共回答了三次,曹刿对他的回答满意吗?鲁庄公把战争的胜利寄托在哪里?

  b、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

  c、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鲁庄公的“鄙”?

  (3)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出示课件)

  衣食分人(大臣的支持)

  鲁庄公论何以战 祭神弗加(神灵的保佑)

  断狱以情(百姓的拥护)

  战前:衣食分人、祭神弗加……政治上无能

  鲁庄公的“鄙” 战中:“将鼓”、“将驰”……急躁冒进

  战后:既克,问其故……军事上无知

  战前:取信于民

  曹刿的“远谋” 战中: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战后:后发制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3、学生探究,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1)联系全文,请学生说说鲁庄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归纳小结:鲁庄公是一个政治上无能、急躁冒进、军事上无知的国君。

  教师追问:难道鲁庄公身上没有优点吗?

  学生合作探究:作为国君,国难当头,能保持清醒头脑,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并且不耻下问,虚心听取曹刿的指挥,甘愿扮好配角。

  (2)联系全文,请学生说说从本文人物的言行中,我们获得了哪些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a、从曹刿“请见”、“入见”、“请从”角度分析。

  (位卑不可以忘忧国,艺高还需胆大,有谋还需有勇,要有积极的参与意识,并善于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

  b、从乡人劝阻曹刿“请见”,鲁庄公准备“衣食分人” 角度分析。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也枉然。)

  c、从鲁庄公 “将鼓”而未鼓,“将驰”而未驰,曹刿两次“未可”和“可以”角度分析。

  (忍耐是金,大丈夫相时而动。成功者善于捕捉机遇,凡事不能留下蛛丝马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三)创造性阅读 要求:积累运用,创造延伸

  1、学生齐读课文第二段,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齐鲁长勺之战的场面。

  2、教师归纳小结,文言文三步诵读法。

  (出示课件)

  认读……辨读文词,读出语感

  品读……理解文意,体会文情

  创读……积累运用,创造延伸

  3、拓展延伸

  运用三步诵读法(认读――品读――创读),自读短文《曹沫劫齐桓公》。短文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巩固所学的文言文读书方法。]

  三、布置作业

  题目:〈〈我看鲁庄公〉〉,写一篇300字的小论文。

  [设计意图:阅读和写作相结合,学生能鉴赏作品,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第10课《曹刿论战》 篇5

  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语文版的八年级(上)的文言文。本文选自《左传・庄公十年》,“曹刿论战”意思是曹刿论作战的道理,所以文章的重点不在记叙战斗情况,而在于记叙曹刿“论”战略、战术。文中的道理在现在依然的较强的现实意义。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不少文言文了,初步具有依据参考书和课文注释来翻译课文的能力了;且学生也具有一定的提问能力了。

  教学设想:

  针对学生的情况及本文的翻译难度来看,可让学生课外翻译课文后再到课堂上来交流,然后按记叙文的六要素来进行阅读,读后来概括主要内容。在第二课时则让学生针对课文来自由提问,然后再将问题抛给学生来解决,若不能解决再由教师点拔解决;在第二课时则可添加一个探究题“你是如何看待机遇(会)的?”

  教学目标:

  1、认识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战前必须做好政治准备――取信于民的道理,在作战指挥上,必须重视士气详察言敌情,正确运用战术善于掌握有利时机。

  2、学习生字词,了解字词意思及用法。

  3、了解本文记叙战争详略的特点。

  4、分析人物的形象。

  5、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学习文中一些字词的用法。

  2、重点分析曹刿的“远谋”和鲁庄公的“鄙”。

  教学难点:

  关于战争“取信于民”的思想,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师要据课文内容加以分析。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课前三分钟:

  由一学生到讲台上来介绍两句名言(课前先在黑板上板书出来)然后说明推荐理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他同学可提问也可发表自己的看法。

  一、导入新课,介绍战争背景。

  1、“机遇是不会第二次敲门的”,每个人都应善于抓住机会,而曹刿就是因抓住了“齐鲁之战”这个机会而成为一个有名的军事家的。

  2、请学生列举出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3、请学生介绍齐鲁长勺之战背景,然后教师补充。

  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刘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先赶回齐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了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

  4、简介《左传》。

  《左传》: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解说《春秋》的一部著作。其中记载着春秋时代各国的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活动。原书名为《左氏春秋》,汉以后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这部书既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相当精彩的散文著作。

  二、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1、生自由朗读。

  2、指名学生朗读。(注意句中停顿,进行朗读指导。)

  3、全班朗读。

  三、各学习小组交流翻译的情况。

  先在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将无法解决的问题拿到全班来解决。

  第二课时

  课前三分钟:由一学生介绍两句名言(课前先在黑板上板书出来),然后说明推荐理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他同学可以提问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

  一、导入新课:

  由提问课文内容然后导入。

  二、由学生自由提问,其他同学回答或教师点拔回答。

  生提问一个问题后即由其他学生马上回答。

  师提醒注意:1、两个人物的形象及评价。

  2、本文的结构及写作特点。

  三、探究・交流

  你是如何看待机会的?面对机会你会怎么做?

  让学生自由发言。

  教学精彩片段:

  宝龙同学问:“曹刿论战”这个题目能否用其它的题目来代替呢?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勇勇:可否用“长勺之战”?

  慧芳:还是用“齐鲁之战”比较直接……(话未说完马上有好几个同学站起来抢着回答)

  娟娟:不行,还是用“齐鲁长勺之战”这样既可以点明交战的双方又可以点明交战的地点。(快言快语的说完自己的观点)

  森波:三个题目都不行吧……(又被抢断)

  勇勇:你说怎么不行呢?我觉得这很好啊。

  森波:你们听我把话讲完嘛。我觉得课文主要讲的是有关战争的经验,而对于战争的场面则用很少的语言来介绍,所以我觉得还是用原来的题目比较好。

  晓玲:我觉得森波同学说得很有道理,但我觉得课文主要讲的是曹刿在讲一些有关战争的问题……

  辉利:不,我觉得题目还是用具体一点的好,像原来的题目范围太大了。

  宛靓:我来说几句。我是赞成晓玲的意见,课文里面描绘战争的场面比较少,只有寥寥数语,而描述战前准备和战后谈战争的则比较多。还是用原来的题目会比较好。

  有好几个同学也纷纷表示赞同。这时不换题目的人比较多了,但是还不能够统一答案。

  我就引导同学们再把文章看一遍,找出详写和略写的部分,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这样安排什么好处?再结合课文的题目想想。

  同学们纷纷翻书,把文章重新看了一遍。有的独立思考、有的则同桌讨论……一会儿,就有人举手了。

  森波:老师,我找到详写的部分了。课文的第一段为详写,在这里详细地介绍了作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

  彬红:我也找了一个地方。我认为课文的第三段虽然很短,但是却很详细地分析了战争中所采用的战术的原因,所以它也是详写。

  (在这里学生又争论开了)

  ……

  最后大家终于达成了共识,确定课文的第一段和第三段为详写部分,第二段为略写部分。这样就能够解决宝龙同学的问题了,这篇课文重点是描述曹刿的作战理论而不是描述战争场面,所以不能用其它题目来代替课文的原题目。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效果可以说是令人满意的。在第一课时中,学生的自我翻译及小组合作边朗读边翻译课文做得不错,真正有落实,学生学有所得。在过后的测试中就体现出来了。在第二课时中,学生的提问能力进一步体现出来了。让我不禁叹为观止。原来学生的思维一旦开动起来,是有那么多令人吃惊的东西出现啊。学生在提问过程中不断地产生新的问题,一环扣一环,从中也把课文的内容理解了。学生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证明学生对课文的学生不是死的、不是纯粹等着老师的分析,而是主动的、自发的去探索。

  除提问外,在课末的有关“机遇”的交流中,学生的争辩使得课堂的气氛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宛靓同学把机遇比成“苍蝇”,有很多同学就站起来反对,此起彼伏地站起来,这种情形还是头一次见到。以后这样的辩论可以多引导,也可以专门举办辩论赛。但是因要下课了,不好拖课,我就没有对宛靓同学的发言进行评价,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有的学生可能会认为这种比喻是恰当的。在下一节课我就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阐述并说明了理由,树立了同学们正确的审美观。语文课不仅要教给学生一定的语文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

  教学点评:

  我是听了蔡老师的第二课时的课,认为本节课较好在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学生与老师在课堂上的地位与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老师精心备课,课堂上的引导恰到好处。在学生发表意见时,老师耐心倾听;在学生产生困惑时,老师适时点拔、指导,实现了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老师的定位是正确的、合理的。

  2、学生的提问能围绕着课文内容。不仅提出课内的,还能以课文为本来提出课外的相关问题。

  3、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看,这不是演练出来的,而是在平时上课中就有此类训练。在质疑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了恰当的运用,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我认为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可以中肯些。如有一个同学把机遇比喻成苍蝇,这个比喻可以说是不恰当的,因大家都知道苍蝇是一种令人听了都觉得恶心的东西,也可以说是这个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不够深入,这时候老师就应该提出自己的看法,也许是平时上课不是公开课,所以蔡老师只让同学们来评论自己没有进行适当的评价。

第10课《曹刿论战》 篇6

  教学要点: 

  一、认识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战前必须做好政准备――取信于民的道理,在作指挥上,必须重视士气、详察敌情、正确运用战略战术,善于掌握有利战机。 

  二、了解本文记叙战争详略得当的特点。 

  三、掌握课文中一些字词的用法。

  教学难点: 

  认识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战前必须做好政准备――取信于民的道理,在作指挥上,必须重视士气、详察敌情、正确运用战略战术,善于掌握有利战机。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一、 在掌握重点字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二、 熟读课文。 

  教学重点: 

  一、 在掌握重点字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二、 熟读课文。 

  教学难点: 

  题解,了解本文的作者、出处及历史背景。

  指导预习 

  1、请给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

  又何间(     )焉      小惠未(    )   牺牲玉帛(    )

  辙(   )乱旗靡(    )                     肉食者鄙(   )

  2、填空

  《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               具体来说指的是                               。文中叙述了开始反攻的时机              是                ,开始追击的时机是                        。

  教学过程: 

  一、 题解: 

  1、作者及出处: 

  本文选自         ,题目是后加的。《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          所作,是根据     写的     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下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2、历史背景: 

  春秋初期,齐桓公借口鲁国曾经帮助过同自己争做国君公子纠,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鲁国处于防御地位。本文记叙了曹刿向鲁庄公献策,并在长勺之战中帮助鲁庄公采取正确的战略,终于战胜了强齐的史实。“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小胜大、以弱胜强著名战例之一。 

  二、 给出重点字词,引导学生自读理解课文。 

  重点词解释: 

  齐师伐我(      )         又何间焉(      )  

  肉食者鄙――(        )          衣食所安――(      ); 

  小惠未――(        );         牺牲玉帛――(          )

  神弗福也――(         );     小大之狱――(       ); 

  忠之属也――(         );             可以一战――(          ); 

  公将鼓之――(          );     公将驰之――(       ); 

  彼竭我盈――(          );        故克之――(          )。 

  三、 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课文,注意句中停顿。

  练习巩固 

  比较阅读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彳扁,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为之,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甲文在写法上主要运用了 描写。乙文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            。

  2.这两段文字所表现的思想相同的一项是(          )

  a.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b.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c.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d.实行仁政,取信于民

  3.下面句子在语序上跟现代汉语习惯一致的一项是(                   )

  a.何以战? b.虽不能察,必以情。 c.可以一战。 d.微斯人,吾谁与归?

  4.甲文中最能表现曹刿“取信于民”战略思想的一句是                                 。乙文中最能体现作者志向和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

  5.乙文中文末划线句子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是(                       )

  a.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伙伴而无限惆怅的情绪。

  b.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感慨。

  c.学习“古仁人”崇高思想的决心和抱负

  d.勉励人们以“古仁人”为榜样。

  6.乙文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承前省略的主语是                 ;甲文中“可以一战”的“以”后省略的内容是“                    ”。

  7.甲文中鲁庄公第一次回答“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这里的“人”指的是              ;乙文中“或异二者之为”的“二者”指的是                。

  8.翻译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拓展延伸

  范仲淹作墓志

  范文正公尝为人作墓志,已封将发,忽曰:“不可不使师鲁①见之。”明日以示尹。师鲁曰:“君文名重一时,后世所取信,不可不慎也。今谓转运使为都刺史,知州为太守,诚为清佳,然今无其官,后必疑之,此正起俗儒争论也。”希文怃然曰:“赖以示予,不然,吾几失之。”

  【注释】①师鲁:尹洙的字。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诚为清佳 (        )2.此正起俗儒争论也 (        )

  3.赖以示予 (        )4.不然,吾几失之 (        )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君文名重一时,后世所取信,不可不慎也。

  2.然今无其官,后必疑之。

  三、回答下列问题。

  1.范仲淹有远大的抱负,体现在他曾说的“                           ”一句中。

  2.尹洙对范仲淹说这样的话的用意是                                           。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一、 检查上节课重点词的掌握情况、课文的自读理解情况。 

  二、 小结每段所述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词的掌握情况、课文的自读理解情况。

  指导预习 

  1、下列加点的“以”的含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何以战      b.必以情     c.必以分人      d.可以一战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1)又何间焉     古义:             今义:                     

  (2)肉食者鄙     古义:             今义:                     

  (3)牺牲玉帛     古义:             今义:                     

  (4)小大之狱     古义:             今义:                       

  3、翻译下列句子。

  (1)小信未孚。                                                。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教学过程: 

  一、 第1段 

  1、朗读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思考: 

  ①战争的时间、国家?

  ②指出表现战争性质的句子?

  ③庄公的态度?

  ④刿请见的原因?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⑤这一举动表现了曹刿的什么品质?

  ⑥刿分析战前准备“何以战”是通过与庄公的几次对话完成的?

  ⑦刿否定了什么作法?肯定了什么作法?怎样肯定的? 

  ⑧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在战前准备上,曹刿重视的是什么?

  ⑨这又反映了曹刿的什么战略思想?

  ⑩表现庄公“鄙”的句子是什么?

  ” 

  5、小结: 

  本段写了两层内容,概述战前曹刿求见庄公,通过与庄公的对话,明确作战的先决条件是取信于民,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二、 第2段 

  1、朗读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 

  ①刿与庄公二人的表现分别是什么?表现出各自的什么特点?

  ②体现刿指挥正确的句子?

  ③本段表现了刿的什么能力?

  ④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段介绍了战争的哪两个过程?

  5、小结: 

  讲述战争经过。 

  三、 第3段 

  1、朗读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 

  ①表现庄公“鄙” 的句子?

  ②一“未可”为何?

  ③齐人三鼓后为何“可矣”?

  ④二“未可”为何?

  ⑤后为何又“可矣”?

  ⑥总结有利于反攻和追击的最佳时机是什么? 

  反攻时机――

  追击时机――

  ⑦从本段可以看出曹刿的战术思想是什么? 

  5、小结: 

  本段是全文重点,写曹刿论述战争取胜的原因。 

  四、 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记叙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说明要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并掌握战机才能取胜的道理,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军事才能。

  练习巩固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十年春,齐师伐我”除了交待战争发生的时间外,还指出了        

  和         ,其中的“我”是指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小惠未,民弗从也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3)曹刿请见                   (4)战则请从              

  3、用原文回答

  (1)“忠之属也”所评价的内容是什么?

  (2)曹刿请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用“‖”把第一段文字分为两层,并写出层意。

  一层                                                          。

  二层                                                          。

  5、从这一段中,可以看出曹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拓展延伸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三朝名臣言行录》)

  注释:①司马温公:即司马光。②独下帷绝编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患记问不若人 患:        ②迨能倍诵乃止 迨: 

  ③迨能倍诵乃止 乃:        ④咏其文   咏:

  2.与“迨能倍诵乃止”中“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才美不外见

  c.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 d.京中有善口技者

  3.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

  a. 用力多者收功远。

  b. 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

  c. 书不可不成诵。

  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4.文中“独下帷绝编”写只有司马光独自苦读,其中化用的表现孔子读书勤奋的成语是             

  第三课时 

  总结复习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一、 总结本文写作特点,重点句式及词语。 

  二、 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重点及难点:同上 

  指导预习

  翻译下列句子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何以战?

  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5、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6、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8、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教学过程:

  一、品读课文,鉴赏《左传》的艺术特色 

  1.关于人物塑造 

  (1)曹刿: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了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了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了他过人的谋略。 

  (2)鲁庄公:课文集中表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的“鄙”。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成,急于攻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 

  但他不是一个昏君,鲁庄公备战见曹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取意见;鲁庄公作战用曹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了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鲁庄公战后问曹刿,不因胜而自喜,表现了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2.关于比照映衬 

  用比照映衬的手法,使曹刿的形象鲜明生动。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的政治热忱。从曹刿与庄公的对比中,突出他的深谋远虑。 

  3.关于详略 

  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 

  课题的中心是“论战”,文中紧扣“论战”来写。曹刿论战前的政治准备和作战中的战术以及总结胜利原因详写。从这些言论中表现了他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因此详写。对无助于表现曹刿性格的事,如战争的起因、双方实力、战斗场面和战后处理一概不写。而一些与“论战”有关的事,也只是一笔带过,使文章能衔接就可以了。 

  二、重点词句 

  1.加点词的古今义: 

  (1)肉食者鄙  

  (2)又何间焉 

  (3)牺牲玉帛  

  (4)大小之狱 

  2.判断句式:有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译为“……是什么”和“……不是什么”。 

  忠之属也 

  3.省略句式:有的省略主语,有的省略宾语,有的省略介词等等,翻译时要补出来。 

  可以一战 

  4.倒装句式:按照现代汉语的常式是主-谓-宾顺序,但有的文言句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情况,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顺序。 

  “何以战?”                     战于长勺(倒装)

  。

  练习巩固

  (一)曹刿论战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判曰:“末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面对句子停顿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 ―/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选出与例句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把序号写在例句后面的括号里。

  ①例句:战于长勺。(    )

  a.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b.苛政猛于虎也。  c.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d.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②例句:肉食者谋之。(    )

  a. 属予作文以记之。  b.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c.登轼而望之。  d.公与之乘,

  3.翻译句子。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

  4.选出对文段内容理解正确的项。

  ①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    )

  a.庄公与曹刿―同到战场指挥作战。      b.鲁军追击齐军的概况。

  c.齐军气竭败退的概况。                d.齐鲁两国长勺之战的概况。

  ②第二段的主要内容是(    )

  a.曹刿论述战争取胜的原因。            b.庄公向曹刿了解战争取胜的过程。

  c.曹刿解释下视其辙的原因。         d.曹刿解释登轼而望的原因。

  ③第一段通过曹刿的言行表现了他的品质或才能是(    )

  a.冲锋陷阵英勇作战的品质。         b.忠于庄公为国效力的品质。

  c.胸有成竹、指挥从容、善于把握战机的军事才能。 d.辅佐庄公足以担当大任的治国才能。

  5.在括号里补出省略的内容。

  ①(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②夫大国,难侧也,(    )惧(    )有伏焉。

  6.选择原文中的词语填空。

  鲁军发起反攻的时机选择在“____   _____”之时;鲁军追击敌军选择在“___     ______”之时。

  拓展延伸

  课外文言文段《义猴》读练 

  某山隅有一老圃,早失偶,惟一女远适他乡。猎者怜其孤,赠以猴。老这爱如赤子,每出必从,不链不掣,而不离不逸。如是这五年。一日,老者暴卒,猴掩门,奔其姐,泪如雨。曰:“父死乎?”颔之,乃俱归。老者家徒壁立,无以为养,猴遍哭于乡,乡人乃资而掩。姐引之去,猴揖谢之,仍牢守故宅,撷果自食。每逢五必哭祭,似念老父养之五年,哀伤殊甚。未三月而偃卧坟间。乡人怜之,乃葬于老者之侧,勒石其上,曰:“义猴之墓”。

  2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惟一女远适他乡 b.老者暴卒

  惟吾德馨 士卒亡者过半

  c.乃俱归 d.仍牢守故宅

  吾谁与归 彼竭我盈,故克之。

  24.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猴子从家里一直哭到乡里,乡里人也跟着掩面哭泣。

  b. 猴子在乡里哭了一遍又一遍,乡里人帮它一起哭。

  c. 猴子在乡里到处哭着(求别人帮助),乡里人于是资助掩埋了(老者)

  d. 猴子一遍又一遍的哭声惊动了乡里人,大家竟然资助掩埋了(老者)

  25.读了本文后,你有何感想?请用简洁的语言回答。(3分)

第10课《曹刿论战》 篇7

  设计意图:阅读和写作相结合,学生能鉴赏作品,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目标:

  1、认识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战前必须做好政准备――取信于民的道理,在作指挥上,必须重视士气、详察敌情、正确运用战略战术,善于掌握有利战机。

  2、了解作者及《左传》的有关常识

  3、掌握文中重点实虚词的含义及用法

  4、了解本文 以“论战”为中心,裁剪得当的写作手法

  5、分析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的形象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1、 在掌握重点字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2、 熟读课文。

  教学重点:

  1、 在掌握重点字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2、 熟读课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了解背景

  春秋初期,齐襄公政令无常,他的两个弟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分别逃到鲁国和莒国,齐襄公被杀后,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取王位,他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公子纠也在鲁国军队的护送下,回国抢夺王位,但被齐桓公打败。鲁庄公十年,齐桓公借口鲁国曾帮助过公子纠,举兵攻鲁,弱小的鲁国在长勺打败了入侵的齐国。

  相传鲁国史官左丘明在《左传》中解释了《春秋》记载的这次著名的“长勺之战”。下面我们了解《左传》。

  2、关于《左传》

  《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下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3、 给出重点字词,引导学生自读理解课文。

  (1)、重点字注音:

  guì móu jiàn bó zhé jié mǐ

  刿 谋 间 帛 辙 竭 靡

  (2)、重点词解释:

  齐师伐我――军队; 又何间焉――参与;

  肉食者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衣食所安――养;

  小惠未――同“遍”,遍及、普遍; 牺牲玉帛――指猪牛羊等祭祀品;

  神弗福也――赐福、保佑; 小大之狱――案件;

  忠之属也――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可以一战――可以凭借;

  公将鼓之――击鼓; 公将驰之――驱车(追赶);

  彼竭我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故克之――战胜。

  (3) 重点句式及词语:

  1、判断句式:

  ①忠之属也。

  ②夫战,勇气也。

  ③夫大国,难测也。

  (4)、古今异义的实词:

  古义 今义

  间: 参与 隔开, 不连接

  牺牲: 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为正义事业而舍弃生命

  狱: 案件 监狱

  可以: 两个词,意为“可以凭借” 一个词,表示可能或许可

  (5)、 重点句翻译: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何以战?

  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5、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6、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8、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4、 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课文,注意句中停顿。

  5、整体感知

  文章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记录了曹刿与鲁庄公在战前、战中、战后有关战争问题的讨论,即:

  第一段:战前(论战前的准备)

  第二段:战中(叙战争的过程)

  第三段:战后(论战生的原因)

  三:学生再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查找关于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了解本文 以“论战”为中心,裁剪得当的写作手法

  2、分析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的形象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长勺之战――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2、主要内容

  第一段:战前(论战前的准备)

  第二段:战中(叙战争的过程)

  第三段:战后(论战生的原因)

  二、演角色,品人物,释疑难

  师:大家已基本疏通了文意,我想由大家推荐两个同学来分别扮演鲁庄公和曹刿,将文中人物的对话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演一场课本剧。

  (学生推荐了三名女同学分别扮演同乡人、鲁庄公和曹刿。)

  师:这讲台既是鲁庄公的王宫,又是战斗时所乘的战车。这场课本剧分三个片断:请问――参战――释疑,每个片断我先说几句旁白,你们就开始演。

  (三名学生开始表演,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

  师:请同学们评一评这两位同学的表演。

  学生老师共同评论。

  教师设置问题提问:

  1、弱小的鲁国为什么呢取得战斗的胜利?

  (学生讨论,教师巡回)

  学生回答

  (1) 战争前做好准备

  (2) 战争中捉住时机

  2、针对学生的第(1)个答案,师问:在战前,鲁庄公针对曹刿的“何以战”提出了几个条件?

  学生回答:三个(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师问:曹刿认同哪一个条件?曹刿为什么仅凭鲁庄公提出的第三个条件,就肯定能与齐军作战?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鲁庄公按照实情断案,这是忠于职守,为民办实事,能够取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拥护。春秋时各国遇到大型战争时,仅凭常规部队是不够的,还必须大量地从老百姓中征兵,如果老百姓不拥护君主,他们就不会跟随君主去卖命的,正所谓:“君为舟也,民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曹刿深知这点。

  板书:战前――取信于民

  师问:如果你是鲁国的子民,你会去打仗吗?

  学生回答:愿意

  师说:看来,鲁庄公的取信于民收到了效果。

  3、针对学生的第(2)个答案,师说:那好,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到战国战场,看一看仗是怎么打的?

  师问:曹刿为什么要等到“齐人三鼓”后才让鲁庄公击鼓进军?我们能不能从文中找出解释的文字?

  (学生阅读文章,从第三段中找到了对应的解释文字,并大声读了出来。)

  师:这表现了曹刿善于捕捉战机,他在战中捕捉到哪两个战机?同学们能不能用文中词语概括出来?

  学生:曹刿抓住了“彼竭我赢”之时进行进攻,抓住“辙乱旗靡”之时进行追击,可以看出曹刿谨慎小心,深谋远虑。

  (教师板书:战中――捕捉战机,战后――分析胜因)

  4、分析曹刿的形象

  (紧承上面分析)师说:很好,说出了曹刿是一个谨慎小心,深谋远虑的人,除了这些,你认为曹刿还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爱国,有胆有识,非凡的战略思想,卓越的军事才能。等等,学生言之有理即可,但要自圆其说。

  5、分析鲁庄公的形象

  学生甲回答:善于用人,善于纳谏,是个明君。

  学生乙回答:昏君,身为君王却不懂得打仗。

  学生丙回答:是个明君,虽不懂打仗,但他能为老百姓办实事,忠于职守。

  教师小结: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他把战争的胜利时候先寄托在实行“小惠”上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他急切迎战,说明他军事上无知。但是他善于用人,善于纳谏,说明他与昏君还是有区别。

  6、师:我们已经认识了曹刿,鲁庄公,现在如果你们是左丘明,也写一篇关于长勺之战的文章,你们会怎么写?师引导。

  生:写战争场面。

  师:那本文是怎么写的?

  生;主要写论战。

  师:抓住了文题,强调论字。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生:不语。

  师:本文的主角是谁?

  生:曹刿。

  师:看黑板。曹刿有哪些特点?

  生:谨慎小心,深谋远虑等等。

  师:看来这么写是有意突出曹刿的吗/

  生:是。

  三、学生再次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请学生发挥想象,结合课文第二段,详写战斗过程。

  教学反思:

  我开的公开课是本文的第二课时。

  在这一课时里,我尝试了“学生问题教学法”。问题本应学生自己提出来,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还是保守的自己提出来,所以,课还是略显传统。但在学生回答时,例如围绕曹刿、鲁庄公的人物形象上,我对学生的质疑、回答进行了肯定,然后引导他们从文中找依据来争论,这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阅读体验,同时又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这节课的教学,我有许多不足之处,尤其是面对学生课堂上临时生成的问题,我的引导有时略显生硬。有时会将学生硬拽到自己预设的轨道上来的感觉。当课堂生成与教学预设不一致时,教师随机应变,相机点拨,顺势引导的功夫,我是要千锤百炼,不断提高的。

  总之,不管是成功,还是不足,这节课给我的收获太大了,有自信,有启发,有冷静的审视,有更多的思考,它将使我在语文教学艺术的探索之路上饶有兴趣地走下去。

第10课《曹刿论战》 篇8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以及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2)学习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和选择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

  (1)加强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读中得.

  (2)让学生谈谈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领会作品的艺术魅力,强化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曹刿赤胆忠心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了解本文记述战争详略得当的特点.

  2.难点

  理解曹刿有关战争问题的论述.

  教学设想

  采用诵读法,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语感和理解能力。在文言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诵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语感,又可以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于其中的一些名句警语,也可以通过诵读加以积累理解。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运用

  “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本文是短篇精品,内容丰富。字词句方面,根据学生已经学过的基础文言和课文注解,大致能理解。因此能以一得引多得的自学辅导设计进行教学,使学生认识精品,喜欢精品,在理解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并联系实际,有所启发。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圈点批注、朗读、讨论、质疑、课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动起来。

  课时安排2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对历史的学习,你肯定了解了不少的知识,你知道历史上著名的战争有哪些吗?(全班交流)

  你知道以少胜多的战争有哪些吗?

  今天我们就来走近古战场,了解这场以少胜多的"齐鲁长勺之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走近作品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和《汉书》都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而作。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左传》分年记事,没有篇名。

  知识点: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2. 长勺之战的背景

  这一战事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前684),是齐桓公即位后向鲁国发动的第二次战争。

  此前两年,齐桓公(公子小白)与其庶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当时篡君夺位的公孙无知(齐襄公堂弟)已被杀,齐国一时无君,因此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主国,亲自率军护送公子纠返齐,并派管仲拦击、刺杀公子小白。然而鲁国的谋划没有成功,公子小白已出乎意料地抢先归齐,取得了君位。齐桓公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两军交战于乾时(齐地),齐胜鲁败。乘兵胜之威,齐桓公胁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齐桓公虽在其庶兄的血泊中巩固了权位。但对鲁国却一直怨恨难平,因此转年春便再次发兵攻鲁,进行军事报复和武力惩罚。本篇所记即是这次在鲁地长勺展开的战事。

  3.理清线索,梳理结构.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

  (1)试概括文章大意。

  (2)文章的线索有几条?

  点拨:有两条线索:①事物发展的线索: 迎战――备战――胜战――评战

  ②人物活动的线索: 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一)研读课文,把握曹刿战略、战术思想

  1.鲁庄公认为战前需作哪几方面的准备?曹刿是如何进行评价的?

  2.为什么“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3.为什么“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

  4.从战争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曹刿的战术思想是什么?

  小组合作讨论:并归纳。

  (二)品评曹刿、鲁庄公这两个人物形象

  请同学们谈谈对课文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两方面的认识。并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曹刿:爱国热情,政治远见,卓越才能,过人谋略。

  鲁庄公:政治无能,军事无知;实事求是、虚心听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为求真知,

  不耻下问。

  (三)再读课文,体会文章文章以“论战”为中心组织和选择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四.课堂讨论

  鲁国的获胜给了你怎样的启示?从曹刿的做法和孟子的“当今之世,舍我其谁”来谈谈

  如何做好集体中的一员?

  五.作业设计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请见――爱国热情

  曹刿 参战――卓越才能 远谋

  论战――过人谋略

  施行小惠、祈求神灵――政治无能

  急于求战、急于攻击――军事无知

  鲁庄公 急于备战见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取 鄙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礼贤下士、任人唯贤

  战后问刿、胜而不喜――为求真知,不耻下问

  教学反思:本堂课学生能积极地配合老师参与到整堂课的教学中来,教学效果比较好。

第10课《曹刿论战》 篇9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春秋,走进古战场。春秋初期,齐襄公政令无常,他的两个弟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分别逃到鲁国和莒国,齐襄公被杀后,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取王位,他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公子纠也在鲁国军队的护送下,回国抢夺王位,但被齐桓公打败。鲁庄公十年,齐桓公借口鲁国曾帮助过公子纠,举兵攻鲁,弱小的鲁国在长勺打败了入侵的齐国。相传鲁国史官左丘明在《左传》中解释了《春秋》记载的这次著名的“长勺之战”。下面我们了解《左传》。

  《左传》是春秋时期根据鲁国的历史写的编年体史书,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传说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作。

  二、读准音,读顺文,读懂意

  师:下面我们学习《左传》中这篇解释“长勺之战”的《曹刿论战》

  1,指读

  2,师生合作朗读。一男同学读文章叙述性的语言,教师、女生和男生分别读乡人、曹刿和鲁庄公的语言。

  大家朗读得非常准确。在朗读过程中,我们一定发现有许多句子不会翻译,下面结合课下注释自己翻译5分钟。

  3、质疑

  4、检查

  (1)加点词的古今义:

  又何间焉――参与;

  肉食者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牺牲玉帛――指猪牛羊等祭祀品;

  小大之狱――案件;

  (2)衣食所安――养;小惠未――同“遍”,遍及、普遍;

  神弗福也――赐福、保佑

  忠之属也――尽力做好本分的事;可以一战――可以凭借;

  公将鼓之――击鼓;公将驰之――驱车(追赶);

  彼竭我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故克之――战胜。

  (3)省略句式:有的省略主语,有的省略宾语,有的省略介词等等,翻译时要补出来。可以一战

  倒装句式:按照现代汉语的常式是主-谓-宾顺序,但有的文言句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情况,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顺序。

  “何以战?”战于长勺(倒装)

  (4)重点句子:

  肉食者谋,未能远谋。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5、快速背下以上词句理解

  6、通译全文

  三、品人物,释疑难

  同学们在观时,肯定有一些关于这两个人物的问题,请大家互相思考讨论

  1、曹刿为什么仅凭鲁庄公提出的第三个条件,就肯定能与齐军作战?

  2、曹刿为什么要等到“齐人三鼓”后才让鲁庄公击鼓进军?

  1、鲁庄公按照实情断案,这是忠于职守,为民办实事,能够取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拥护。我认为“取信于民”是治国的根本。

  师:这位同学有自己的见解,懂治国之道。春秋时各国遇到大型战争时,仅凭常规部队是不够的,还必须大量地从老百姓中征兵,如果老百姓不拥护君主,他们就不会跟随君主去卖命的,正所谓:“君为舟也,民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曹刿深知这点。这体现了曹贵的政治远见

  (教师板书:战前――取信于民政治远见

  2、曹刿为什么要等到“齐人三鼓”后才让鲁庄公击鼓进军?

  师:我们能不能从文中找出解释的文字?

  (学生阅读文章,从第三段中找到了对应的解释文字。)

  师:这表现了曹刿善于捕捉战机,他在战中捕捉到哪两个战机?同学们能不能用文中词语概括出来?

  曹刿抓住了“彼竭我赢”之时进行进攻,抓住“齐军败绩”之时进行追击。

  抓住“辙乱旗靡”之时进行追击,因为当“齐军败绩”时,曹刿并未同意鲁庄公开始追击,可以看出曹刿谨慎小心,深谋远虑。

  曹刿深谋远虑还从哪些方面看得出来?

  从第四段曹刿分析胜利的原因看得出,长勺之战能以弱胜强,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曹刿有勇有谋,成竹在胸,这体现了他的军事才能。

  (教师板书:战中――捕捉战机,战后――分析胜因军事才能)

  师:我们能否用文中词语来概括曹刿这个人物形象?

  学生快速阅读,找到了“远谋”。教师板书“远谋”。

  细心的同学可以发现,课文略写战争的布置、战场具体情况、胜利过程却详写刿与庄公的对话也正是为了突出曹刿的远谋。

  鲁庄公是个怎样的人?

  战前鲁庄公不知道凭什么可以和齐国开战?战时又急躁草率,战斗胜利了,还不知道取胜的原因。

  衬托了曹刿的远谋

  我认为鲁庄公是位明君,虽然他不懂打仗,但他能广开言路,虚心听取曹刿的建议,不独断专行,战后虚心向曹刿请教。

  师:是啊!鲁庄公最大的优点是善于用人,他能听取一个普通百姓的建议,也是难能可贵的!

  四、总结

  “取信于民”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捕捉战机”是战争胜利的直接原因。

  师: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熟悉的有关战争文化的句子还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攻心者为上,攻城者为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

  师:我们最后齐背全文,在洪亮的读书声中结束这堂课。

第10课《曹刿论战》 篇10

  古文学习向来是令学生厌烦、老师头疼的一个问题。面对佶屈聱牙,生涩难懂的文言文,学生既没兴趣又没耐心,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令人昏昏欲睡,老师一个人独角戏难唱,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但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悠久文化的一脉传承,古典文史知识的学习研究,又必然需要沉浸于前人抒写的典籍之中,无法绕开几千年的精华沉淀而一步迈入相对肤浅浮躁的白话世界。

  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简单古诗词和文言词汇后,在日常古文教学中积极实践,尝试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开拓出一片轻松愉快的学习天空。首先,让学生主动学习,引进竞争机制。

  把课堂还给学生。第二,创设真实情境,积极参与课堂。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课堂,自导自演。在如此真实的情境中,学生既理解了文章内容,又准确把握了人物心理。最主要的是,没有一个学生感到无聊,无事可做,而且竞争杠杆依旧刺激着学生们的神经,大家在不知不觉中就学完了课文。如果在下课铃响时,师生都情不自禁地说:“这么快?”第三,多种教学方式,挖掘学生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都有表现机会。好多学生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不再惧怕古文,不再惧怕表现。

第10课《曹刿论战》 篇11

  21  曹刿论战

  从容说课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本篇选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这一战争发生在公元前684年,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这次战役的进程,而是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它生动地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战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全文的关键是“远谋”一语,通过人物对话,曹刿的“远谋”和“肉食者鄙”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

  教学本文,首先应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意,并要求学生积累文言重点词语,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其次应引导学生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选材,组材,详略得当的特点,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课堂教学应以诵读法贯穿始终,读读译译,想想品品,以读代讲,以品促读,让琅琅书声伴随课堂每一角落,让学生思考在课堂的每一分钟里,全面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能力目标

  1.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德育目标

  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品读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把握文意;研读课文第一段,背诵第一段。

  [教学步骤 ]

  一、导语 设计

  设计(一)

  前面我们刚刚学习丁先秦诸子散文,领略了诸子散文特有的艺术魅力。今天,我们学习先秦历史散文著作《左传》中的选段《曹刿论战》,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设计(二)

  齐鲁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之一,让我们通过长于记述战争的《左传》去了解鲁国取胜的原因。

  二、资料助读

  1.《左传》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和《汉书・艺文志》都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清代有的学者认为系刘歆改编。近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根据各诸侯国史编成。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左传》分年记事,没有篇名。晋杜预把它按年代顺序分附在《春秋》后面,认为它是用史实来阐述《春秋》经义的。《春秋》记事非常简单,近乎大事年表,例如这篇课文所记之事在《春秋》中就只有一句话:“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左传》节文的标题,都是后人加的。

  2.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3.长勺之战背景简介

  本篇选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这一战事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前684),是齐桓公即位后向鲁国发动的第二次战争。

  前此两年,齐桓公(公子小白)与其庶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当时篡君夺位的公孙无知(齐襄公堂弟)已被杀,齐国一时无君,因此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主国,亲自率军护送公子纠返齐,并派管仲拦击、刺杀公子小白。然而鲁国的谋划没有成功,公子小白已出乎意料地抢先归齐,取得了君位。齐桓公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两军交战于乾时(齐地),齐胜鲁败。乘兵胜之威,齐桓公胁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齐桓公虽在其庶兄的血泊中巩固了权位。但对鲁国却一直怨恨难平,因此转年春便再次发兵攻鲁,进行军事报复和武力惩罚。本篇所记即是这次在鲁地长勺展开的战事。

  4.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对长勺之战的评价

  春秋时期,鲁与齐战。当时的情况是弱国抵抗强国,鲁庄公起初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后来被曹刿制止了,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创造了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

  5.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公曰:“余不爱衣食于民,不爱牲玉于神。”对曰:“夫惠本而后民归之志,民和而后神降之福。若市德于民而平均其政事,君子务治而小人务力;动不违时,财不过用;财用不匮,莫不能使共祀。是以用民无不听,求福无不丰。今将惠以小赐,祀以独恭,小赐不咸,独恭不优。不咸,民不归也;不忧,神弗福也,将何以战?夫民求不匮于财,而神求优裕之享者也,故不可以不本。”公曰:“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对曰:“是则可矣。”

  (《国语・鲁语上》)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把握字音。

  多媒体显示重点字音:

  刿(guì)     鄙(bǐ)    孚(fú)    间(jiàn)

  循(biàn)    靡(mǐ)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根据朗读情况纠正浯调。

  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读出反对的意味)

  小惠未褊,民弗从也。(读出否定的意味)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读出肯定的意味)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语调应舒缓、深沉,读出议论的语气)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有解说的意味,语调应低缓)

  3.学生大声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句,并勾画出难词难句,以待讨论交流时解决。

  4.选几位同学概述课文大意。

  明确: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曹刿请见庄公,询问备战情况,随同庄公参战,大获全胜,曹刿为鲁庄公释疑解惑。

  教师提示:该同学以人物活动为线索概括情节,试以事件发展过程为序概括情节,如何?

  学生明确:庄公迎战一备战一胜战一曹刿论战。

  四、研习课文,背诵课文

  师生共同研习第一段。

  1.学生齐读第一段。

  2.学生讨论交流本段中的难词难句,教师适时点拨,解答学生疑问。

  3.选一学生翻译第一段,其余同学评点,指出错误、不足。

  教师提示本段中的重点字词。

  多媒体显示:

  重点实词:间、信、孚、福

  通假字:偏

  古今异义词:鄙、牺牲、狱、可以

  关于“肉食者”

  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的官员,此处借指有权位的人。

  4.内容梳理

  提问:“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可以看出曹刿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明确:曹刿身份卑微。却能关心国家大事,为国事深谋远虑。

  提问:鲁庄公认为战前需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曹刿是如何评价的?

  明确: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惠未循,民弗从也。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之属也。可以一战。

  提问: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明确:鲁庄公借小惠赢得近臣的拥护,借小信赢得神灵的保护,这两点都被曹刿否定。在曹刿的启发下,庄公终于认识到人民的重要性,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多媒体显示:

  5.学生根据思路提示背诵课文。

  五、布置作业 

  1.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如巨鹿之战、马陵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官渡之战、城濮之战等。

  请收集一些这方面的文章阅读。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浯。

  牺牲玉帛           小大之狱

  作出牺牲           越狱逃跑

  虽不能察必以情     忠之属也

  以情动人           忠于人民

  参考答案: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狱:案件;监禁罪犯的地方。

  情:实情;感情。

  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忠诚。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研习课文第二、三段,背诵二、三段;品评人物刻画和情节安排艺术,鉴赏《左传》的艺术特色;课堂练习,巩固知识。

  [教学步骤 ]

  一、检查背诵

  二、研读课文,背诵课文

  1.研渎课文第二段。

  (1)选一学生翻译第二段,其余同学评点。

  教师强调:鼓,击鼓进军,名词活用作动词。

  (2)提问:曹刿是如何帮助庄公选择战机的呢?

  明确: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急于出战;鲁军刚刚获胜,庄公又急于追击。曹刿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变化作出正确的判断。

  教师板书:

  (3)学生根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2.研读课文第三段。

  (1)选一学生翻译课文。其余同学评点。

  教师强调: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文言文翻译。须补出必要的成分,保持句意完整。

  (2)提问:本段写曹刿沦述战胜齐国的原因,曹刿的解释分哪几层意思?

  明确:分两层意思,一讲攻击的缘故,“彼竭我盈”高度概括了最佳战机;二讲追击的缘故,表现他考虑周全、行动谨慎。

  教师板书:

  (3)学生齐读第三段,背诵。

  三、品读课文,鉴赏《左传》的艺术特色

  提问:请同学们谈谈对课文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两方面的认识。并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学生自由发言。成果展示:

  1.关于人物塑造

  (1)关于曹刿

  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他过人的谋略。

  (2)关于鲁庄公

  课文集中体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的“鄙”。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战,急于攻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

  但鲁庄公不是一个昏君。鲁庄公备战见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意见;庄公作战用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庄公战后问刿,不因胜而白喜,表现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综合以亡,可以得出鲁庄公并非昏君,而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

  (3)关于比照映衬

  作者巧妙地运用比照映衬的手法,使曹刿的形象鲜明生动。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卫宗国的政治热忱。从曹刿与庄公的对比中,以庄公的驽钝、浮躁反衬曹刿的机敏、持重,一个出身下层而深谋远虑的谋士形象跃然纸上。

  2.关于详略

  课文剪裁详略得当。本文以曹刿为中心。详细描写了他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对于战争双方的对峙、交锋等则略写。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四、课堂练习

  多媒体显示: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词义,并说出相应的成语。

  齐师伐我    齐人二鼓        望其旗靡    小信未孚

  惧有伏焉    夫大国,难测也  未能远谋    故克之

  三而竭      观其辙          故逐之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师:师出无名         鼓:一鼓作气

  靡:所向披靡         孚:不孚众望

  伏:危机四伏         测:高深莫测

  谋:足智多谋         克:攻无不克

  竭:殚精竭虑         辙:南辕北辙

  逐:追亡逐北

  五、课堂小结

  本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背景,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生动刻画了曹刿作为卓越军事家富有远谋的特点,语言简练,情节详略得当,充分代表了《左传》的艺术成就,是《左传》中的名篇。

  六、布置作业 

  1.《左传》语言十分精练。这跟所谓“史家笔法”有密切关系。试从文中举例说明这一特点。

  2.解释下列加点的问。

  十年春,齐师伐我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安能辨我是雌雄

  参考答案:

  1.略

  2.伐:进攻;砍伐。  加:虚夸;戴。  安:养;怎么,哪。

  板书设计 

第10课《曹刿论战》 篇12

  教学目的

  一、以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对此文内容的论述为指导,深入钻研课文,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以及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二、学习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和选择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三、了解判断句、倒装句和省略句的用法;解释“牺牲”“狱”“间”等古今异义的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抓住“论”的特点来记叙战争,论作战前取信于民,战争中掌握战机是本篇的重点。

  2.因为我国古代记载史实常与史论结合起来,所以此文虽是一篇记叙文,但又以“论”为中心。这是教学中的难点。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布置学生熟读课文,对照课文注释,弄懂课文大意;给课文分段;分析讲解课文第1段。

  返回上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齐鲁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战例之一。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就此战例作了精辟分析。今天我们来学习记叙此战的《曹刿论战》一文。

  二、检查预习作业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曹刿(guì)又何间焉(jiān)肉食者鄙(bǐ)牺牲玉帛(bó)小信未孚(fú)登轼而望之(shì)吾视其辙乱(zhé)夫战,勇气也(fú)望其旗靡(mǐ)

  2.比较下面各组中加点字的意思。

  (5)

  (6)

  三、研习新课

  1.解题。指导学生读课文注释。题目是个主谓短语,点明曹刿谈论长勺之战,即论作战前要取信于民,作战时要掌握战机。

  2.引导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课文,复述课文大意。

  明确: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鲁国人曹刿见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建议鲁庄公要取信于民。鲁庄公听取了他的建议,采取了得民心的一些措施,并在曹刿的协助下选择了利于打仗的地点长勺,有利于攻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有利于追击齐军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结果鲁军大获全胜,鲁庄公问曹刿其中的奥妙,曹刿雄辩地论述了鲁胜齐败的原因。

  3.理清线索,给课文分段。

  (1)本文有几条线索?学生讨论后明确: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2)本文可分几部分?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虽短,但能紧扣题旨“论战”,运用对话的形式,有条不紊,逐层展开,阐明曹刿是怎样论战的。全文共三段,每段为一部分。

  4 研读第一部分(第1段)。

  (1)“十年春”指哪一年?明确:指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2)“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齐国军队为什么要“伐”鲁国呢?补充介绍历史背景: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齐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赶先回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从历史背景得知齐师兴兵完全属于侵略行为,所以“伐”应译为“侵犯”。

  (3)曹刿的身分怎样?讨论明确: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分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属爱国君子吧,“位卑未敢忘国忧”。

  (4)“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明确:“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官员,一般称为“肉食者”,用以借指有权位的人。

  (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明确:从曹刿的对答中反映曹刿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的品质。

  (6)“乃入见”是个省略句,省略了什么成分?明确:在具体的语境中,省略了主语“曹刿”和宾语“之”(代鲁庄公)。

  (7)“何以战”是个介宾前置的句子。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明确:三方面: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8)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又是如何评价的?讨论后明确:对于第一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对于第二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对于第三个准备,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请同学注意:“福”是名词,在这里作动词用,“保佑”的意思;“可以”应译为“可以凭借”,和今义“可以”用法不同。

  (9)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明确: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10)本段末句“战则请从”,不仅写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而且注意实际作战中的战略战术。文章也以此作为过渡,转入下文写他!临阵参战指挥。

  (11)小结:第1段,写的是曹刿请见,论战前准备,显示了曹刿热爱自己国家、深谋远虑的品质以及鲁庄公“勇于纳谏”的胸怀。

  四、布置作业 

  1.背涌课文第1段。

  2 完成“朗读・背诵”题一、2和“辨折・比较”题四。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抽背课文第1段。;重点讲解分析课文第2、3段内容,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完成课后有关作业 。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背诵第1段

  二、研读第二部分(第2段)

  1.这次战争是由谁指挥的?根据何在?明确:由鲁庄公指挥,曹剑协助。这从“公与之乘”可以看出。“乘”有两义:(1)为共乘一车,“乘”读chéng;(2)为另给一车相随,“乘”读shèng。课文从“乘”(1)义说,这样比较好理解,因曹刿与庄公同乘一车论战才方便。

  2.作战地点选在哪里?明确:长勺(“战于长勺”是个状语后置句),在鲁国境内,地理条件对鲁国有利。

  3.反攻的时机选在什么时候?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明确:在“彼竭我盈”之时。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公将鼓之”;“鼓”,名词作动词,“击鼓”);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公将驰之”),曹刿又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土气和实力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曹刿的两个“可矣”,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

  4.小结:第2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作战的过程写得非常简略,突出写了曹刿“谋”的作用,为下文“论战”打下伏笔。曹刿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时机,所以才击败敌人,获得战争胜利。

  三、研读第三部分(第3段)

  1.鲁国获胜后(“既克”),“公问其故”的“故”是什么意思?明确:缘故,“攻击”的缘故和“追击”的缘故。

  2.曹刿是如何回答的?明确:有两层意思:一层说明为什么要选择“齐人三鼓”(“彼谒”)的时机进行攻击。“夫战,勇气也”(这是个判断句,“也”表示判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和“三”后面省略“鼓”),“彼竭我盈,故克之”(敌方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我们打败了敌人)。“彼竭我盈”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进攻时的最佳战机。一层解释他“下视其辙”、“登拭而望之”,看到敌人“辙乱”“旗靡”才追击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可见曹刿考虑问题周到,行动谨慎,观察仔细,善于抓住时机,故而夺取了战争胜利。

  3.小结:第3段写曹刿论述战胜齐国的原因。

  4.指导背诵课文2、3段。

  四、归纳总结全文

  1.归纳中心思想。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2.题目为“曹刿论战”,这是一篇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明确:这是一篇记叙文,但全文以“论”为中心。第1段记叙论战前政治准备的内容;第2段记叙战斗经过;第3段通过“叙”来“论”战争胜利的原因。

  3.归纳写作特点。讨论后明确:文章围绕“论战”来进行选材与组织材料,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此文虽然写战争,但战争的过程写得十分简略,中心始终扣住曹刿这一人物,运用对话来写论作战前的政治准备(第1段)及战胜齐国的原因(第3段),重点突出,中心明确,详略得当。

  五、布置作业 

  1.“理解・积累”题五。

  2.“理解・积累”题六。

  3.背诵并默写全文。

  (高天兰)

第10课《曹刿论战》 篇1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能力目标

  1、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情感目标

  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教学方法

  诵读法 、品读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历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像三国时曹操击败袁绍的官渡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的赤壁之战,东晋谢安、谢石、谢玄等人使北方前秦苻坚统率的百万大军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战,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而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之间的长勺之战尤其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称赞。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长勺之战是“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今天我们学习《曹刿论战》这篇课文就是谈论长勺之战的。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理解在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曹刿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它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二 、解题

  ①《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情况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孔子写的鲁国历史《春秋》所编。由于《春秋》记事过简,近于大事年表,一般人难以读懂,而《左传》叙事较为详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又为《春秋》作了较为详备的注释,所以后人又称《左传》为《左氏春秋》。《左传》保存了重要的历史史料,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同时,它

  又善于剪裁,叙事清晰,描写人物生动,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② 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③课文谈论的是古代战争故事。这次战争发生的时间是春秋初期,交战双方是强大的齐国和弱小的鲁国。交战地点是鲁国的长勺,所以史称长勺之战。发生战争的原因是齐襄公时,政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后来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王位,称为齐桓公。后来鲁国也送公子纠回齐国争夺王位,结果被齐桓公打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掉公子纠。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又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与他争夺齐国君位,再次举兵攻鲁,两军战于鲁国长勺,结果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入侵的强大的齐国。

  三、整体感知

  1、给下面的字注音:

  刿(guì) 又何间焉(jiàn) 鄙(bǐ) 弗敢专也(fú) 小惠未编(biàn) 玉帛(bó) 小信未孚(fú) 公与之乘(chéng) 辙(zhé)

  夫战(fú) 轼(shì) 旗靡(mǐ)

  2、重点词句

  (1)加点词的古今义:

  ①肉食者鄙

  ②又何间焉

  ③牺牲玉帛

  ④大小之狱

  (2)判断句式:有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译为“„„是什么”和“„„不是什么”。

  例如:忠之属也

  (3)省略句式:有的省略主语,有的省略宾语,有的省略介词等等,翻译时要补出来。

  例如:可以一战

  (4)倒装句式:按照现代汉语的常式是主-谓-宾顺序,但有的文言句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情况,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顺序。

  例如:“何以战?” 战于长勺(倒装)

  3、重点句子:

  ①肉食者谋,未能远谋。

  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④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四、引导学生对照注释疏通,提出问题。理清课文大意,复述课文内容。

  (1)这篇文章有几条线索?

  (2)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明确:(1)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2)本文虽短,但能紧扣题旨“论战”,运用对话的形式,有条不紊,逐层展开,阐明曹刿是怎样论战的。全文共三段,每段为一部分。

  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两层:

  第一层(从开始到“乃入见”)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曹刿“请见”的原因。

  第二层(从“问:‘何以战?’”到段末)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第二段,叙长勺之战的全过程。全段32字,以写鲁方之战术决策为主。

  第三段,写曹刿论述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胜的原因。可分两层:

  第一层(从开始到“故克之”)以“夫战,勇气也”为根据,提出要选择“彼竭我盈”的时机发动*的观点,回答了为什么等待“齐人三鼓”而后“鼓”的问题。

  第二层(从“夫大国”到段末)以“大国难测,惧有伏焉”为根据,提出作战中必须时刻注意判断敌方意图的观点,说明了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之后才认为可以追击的原因。

  五、分角色朗读

  六、布置作业

第10课《曹刿论战》 篇14

  今天我与大家交流的是《曹刿论战》一课的教学设计与分析。

  一、 课文的特点

  《曹刿论战》是《左传》中的精彩段落,简明完整地记录了齐鲁长勺之战的史实。这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题目是“论战”,文章就围绕曹刿论作战的道理,因此全文对战争的过程没有一一展开,仅一笔带过,而将重点放在曹刿“论”战略、战术和战后论述战争成败的原因上。在论述中鲜明地刻画了曹刿这一人物形象,为了突出人物曹刿,而以庄公为衬托,通过二人针对战争问题的对话,生动阐明了战争中取胜的原则,就是在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的道理。

  我今天所讲是本课的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在第一课时中,已经初步完成了文言词汇的教学任务,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和小组合作疏通了文意,所以今天的教学目标,是:

  1. 引导学生理解分析课文内容。

  2. 围绕“鄙”和“远谋”二字,赏析文中人物的形象。

  3. 鉴赏本课的写作特点。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作为毕业班中的普通班,虽然学生已经学过一些文言文,也具备了初步学习文言文的能力,但大多数学生的基础还是比较差的,动口动手的能力也较弱,并且不善于思考、不善于想象,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针对这一现象,我将教学的重点设计为:

  把握人物对话,分析曹刿和鲁庄公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为:把握本文围绕论战为中心选材、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三、教学设计中注意的几点

  针对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和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教学设计中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1. 课文分析细致,注重文本的研读。任何答案的回答都以阅读文本为基础,文言文的阅读更是如此。我们不能仅仅让学生停留在会读、会翻译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的层次上,文言文中的人物是栩栩如生的,文言文的语言是简练而生动的。通过细致的分析,也为最后人物形象的概括和写作特点的归纳奠定了基础,从而使难点变易。

  2.将文言文字词的基础教学与课文内容分析相结合。在进行课文内容分析时,我也将文言文字词教学穿插了进去,让学生读,让学生翻译,适当提点重要的文言字义和句式,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也利于学生的进一步理解和分析。

  3. 重视对学生的引导,我们的学生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对一个问题的回答往往考虑不是很周全,回答不是很到位。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逐层深入的引导,让学生读而后思,或者把问题再具体细化,让他先解决小的问题,再一步一步解决大的问题。

  4. 利用小班化的优势,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尽可能让全班学生都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人人参与,人人有话说。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朗读了全文并合作疏通了文意,同学们在词语解释和句子的翻译上还有什么困难吗?(有则帮助解决)

  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关注文章的内容。课文的题目是《曹刿论战》,那么他是如何论战的呢?曹刿通过他的“论”又表现出怎样的形象特点呢?让我们通过具体的分析来共同了解一下吧。

  (直接导入,并说明本课教学的重点)

  (二)、研读第一小节

  1. 让学生齐读第一小节

  2. 提问:面对“齐师伐我”这样的局面,曹刿有何反应?

  学生回答:“请见”

  3. 让学生思考:一个“请”字说明什么?

  (学生说,“请”是请求的意思,说明曹刿是主动求见鲁庄公的,说明他胸有成竹。也有学生认为这里体现了曹刿是一个很有自信的人。)

  (学生的分析是有道理的,但是还不到位,于是我进一步引导学生)

  曹刿是何身份呢?

  (学生在文中找到“其乡人”,可见,曹刿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百姓。)

  那么在“齐师伐我”这件事上同乡人和曹刿的态度有何不同呢?

  让学生再读两人的对话,并指名学生翻译这两句。

  (希望学生通过阅读、理解两个人的不同态度,通过对比感受曹刿身上的品质,也就进一步理解了“请见”的“请”字所包含的信息了。)

  “肉食者谋之,有何间焉?”看出同乡人对战事漠不关心,觉得事不关己。而曹刿的一番“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言论,不仅道出了他请见的原因,而且表现出他是一个关心国事,有责任感的人。

  教师总结:从曹刿的请见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个普通的百姓,在国难当头之时,他主动请求进见鲁庄公,足见他一腔爱国的热情和一份以国事为己任的责任心。

  4. 见鲁庄公之后,曹刿和鲁庄公讨论了什么问题?

  (学生很快找到“何以战”,即作战的先决条件,有何准备。)

  5. 齐读这一部分,让学生看看鲁庄公认为作战的条件是什么,曹刿又是怎样评价的。

  (这里我让一个学生读文中的对话,一个学生翻译它的意思,然后再概括。学生在逐句的朗读、翻译、概括中可以看到鲁庄公借小惠赢得近臣的拥护,借小信赢得神灵的保护,这两点都被曹刿否定了。在曹刿的启发下,鲁庄公终于认识到人民的重要性,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

  (因为三次对话在翻译上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们的学生直接概括的能力很有限,所以虽然前一课时中已经解决了字词的障碍,但阅读的过程中这样的提问一来可以让他们进行文言翻译的巩固,二来也可以让他们一步一步更好的理解曹刿的战略思想。)

  6. 曹刿在见鲁庄公时其实心中已有战略,为何还要问鲁庄公呢?

  (明确:引导鲁庄公,让他自己明白取信于民的重要。)

  7. 再齐声朗读第一段,让学生思考,在战前这一部分的内容中,是否印证了曹刿的话“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在详细分析第一段之后,这一环节的设计既让学生的目光放到全段上,由分到总,又抓住“鄙”、“远谋”二字,为下面人物形象的归纳做好准备工作。)

  (学生可以答出鲁庄公以为小惠小信就可取胜是他目光短浅的表现,而曹刿却深知取信于民的重要性,足见其“远谋”。)

  继续引导学生关注“齐师伐我”时,鲁庄公的表现“公将战”,而曹刿却问他“何以战”。这里可以看出鲁庄公虽积极迎战,却显鲁莽,没有深思熟虑,没有做好战前的准备工作,仅仅是盲目的迎战。

  教师总结:文章的第一小节,作者通过记叙曹刿和乡人、曹刿与鲁庄公的两段对话,紧扣“论”字展现了曹刿的爱国热情和政治上的远见。

  (三)、研读第二、三小节

  1. 战场上的曹刿是否也发挥了他的作用呢?让我们齐读二、三小节

  2. 指挥作战的有两个人――曹刿和鲁庄公,他们在战场上分别有怎样的表现呢?

  (引导学生明确鲁庄公“将鼓”、“将驰”,两次举动都被曹刿否决了,说“未可”。直到“齐人三鼓”和“下视其辙登而望”之后,才认为“可以”。)

  3. 曹刿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学生很快看出,文章最后一段是曹刿在论原因。)

  曹刿的解释可分哪几层意思?

  (两层。指导学生先找出文中的原句,读一读、译一译,再理解。)

  (分析“将鼓”、“将驰”两个词,这是鲁庄公面对敌军过于急躁鲁莽的表现,而曹刿的“未可”、“下视其辙”“登而望”就显得冷静从容得多。)

  明确:不攻击的原因――时机未到,攻击的缘故――“彼竭我盈”;

  不追击的原因――“惧有伏焉“,追击的缘故――“辙乱旗靡”。

  表现曹刿考虑周全、行动谨慎。

  教师总结:曹刿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实力变化作出正确的判断。

  4. 再读这一部分,让学生思考,在作战和论战的过程中,是否又印证了曹刿的那句话“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呢?

  (鲁庄公急于求战、急于追击的鲁莽行为以及他“既克而不知其故”的无知都可以看出他的“鄙”,而曹刿临阵从容冷静,抓准时机、详察敌情的周到考虑,卓越的军事才能又可以看出他的“远谋”。)

  (这里其实也为后一环节――人物形象的归纳做了准备。)

  教师总结:文章的第二、三小节,作者同样是紧扣“论”字,战场上的简洁果断的话语和战后令人恍然大悟的解释,不得不让我们佩服曹刿的卓越才能。

  (四)品读课文,赏析人物形象,鉴赏写作特点

  1. 讨论归纳曹刿和鲁庄公的形象特点。(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要求从不同角度全面分析,至少说出三句来。)

  (经过前面的教学环节,学生在细致的阅读中已经较为具体的分析了曹刿和鲁庄公的一些做法和他们的性格特点,所以归纳起来并不那么困难,我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概括提炼的能力。)

  (1)曹刿

  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谋士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评战,表现他过人的谋略。

  (2)鲁庄公

  课文集中体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的“鄙”。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战,急于追击,说明他军事上的鲁莽无知。

  提问:为什么作者要写鲁庄公的“鄙”呢?

  (用对比的手法,凸显曹刿的“远谋”。)

  (对于鲁庄公的形象,提醒学生全面客观的看待,“他的身上是否也有优点呢?”给他一个公平的评价。)

  鲁庄公不是一个昏君。他备战见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取意见;

  他作战用刿,亲自参战,表现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

  他战后问刿,不因胜而自喜,表现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可见,他是一位缺乏才能见识短浅的人,却又不失为一个明君。

  (这一过程由学生讨论得出,使学生能够纵观全局,整体考虑,培养学生细心全面考虑问题的能力。)

  2. 《曹刿论战》的详略是怎样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学生思考讨论后归纳)

  《曹刿论战》一文紧扣“论战”,叙述了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材料安排详略得宜,生动耐读。

  (1)、第一段略去曹刿求见的详情细节,对曹刿与庄公的论战作了详写。其中又着重于战前政治准备的论述,因为这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前提。

  (2)、第二段不作战争场面的一般描写,只概述了作战的过程。文中只用四个短句直接写战斗场面:“战于长勺”,交代战斗地点,“齐人三鼓”、“齐师败绩”、“遂逐齐师”,概括了鲁军防御、反击、追击三个阶段。写曹刿指挥作战,只用两个“未可”,两个“可矣”,只讲其然,不讲其所以然。

  (3)、第三段是论战的重点,详写曹刿论“何以胜”。“夫战,勇气也,”解释了“击鼓”一事,“夫大国,难测也,”解释了“追击”一事,表现了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

  文章之所以这样安排详略是表现中心的需要。文章的题目是“曹刿论战”,意表现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当然要详写论战,略写作战。

  (本课在写作上的一大特点就是作者的选材,详略安排得当。由于前面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比较细致,且紧扣了“论”字,学生的归纳总结工作就变得轻松了许多。)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深入的学习了《曹刿论战》这一名篇,了解了处于弱势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认识了深明大义,才能出众,知己知彼深谋远虑的曹刿这一人物形象,让我们深深体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迈和责任感。课后你们还可以去阅读更多的惊心动魄的古代战争故事,去感受更多熠熠生辉的人物形象。

第10课《曹刿论战》 篇15

  教学设想

  采用诵读法,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语感和理解能力。在文言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诵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语感,又可以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于其中的一些名句警语,也可以通过诵读加以积累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新课

  二、朗读课文,解决读音和停顿问题

  1.教师范读课文,或放朗读带。

  要求学生在听读时,注意自己感觉读得不准的字音,以及停顿不对的句子。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学生朗读,教师引导评点,指出其朗读的优点以及存在的语音、停顿问题。

  3.解决有关字音问题。

  曹刿(gùi) 又何间焉(jiàn) 肉食者鄙(bǐ)

  牺牲玉帛(bó) 小信未孚(fú) 登轼而望之(shì)

  吾视其辙乱(zhé) 夫战,勇气也(fú) 望其旗靡(mǐ)

  4.解决有关句子的停顿。

  主要注意以下句子的朗读节奏: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三、朗读课文,疏通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标记出自己感觉理解上有困难的词语和句子。

  2.结合课文注释,学生相互讨论交流,自己初步解决部分难词难句。

  3.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解决难词难句。

  (1)注意以下词语和句子: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当官的人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其中呢?

  肉食者鄙:当官的人目光短浅。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服和食物这些用来安身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祭祀用的牺牲玉帛,不敢虚报夸大,一定如实反映。,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虽然不能详细审察,但一定按照

  实际情况处理。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这是忠心为人民办事,可以凭借这点一战。

  公将鼓之:庄公准备下令击鼓进攻。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一次击鼓时,士兵们鼓足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便

  有所衰落;第三次击鼓时,勇气就差不多耗尽了。

  (2)引导学生总结虚词“以”在课文中的用法:

  “以”字在第1段出现的次数较多,主要是作介词,表示“凭借”、“根据”等。

  四、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1.把握课文写作思路。

  要求学生思考如下两个问题:(1)这篇文章有几条线索?(2)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明确:(1)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2)本文虽短,但能紧扣题旨

  “论战”,运用对话的形式,有条不紊,逐层展开,阐明曹刿是怎样论战的。全文共三段,每段为一部分。第一部分写曹刿拜见鲁庄公。,第二部分写曹刿指挥战斗的经过。第三部分写曹刿阐明取胜的原因。

  注意,在学生概括时,可以引导学生注意每部分内容都可以以“曹刿”作为主语,保持内容的连贯性。

  2.把握课文中心内容。

  首先指名学生复述课文基本内容,然后思考:这篇文章的关键词语是什么?中心内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明确:这篇文章的关键词语是“论战”。这一点可以由标题判断。中心内容是:扣住曹刿这一中心人物,围绕“论战”记叙了长勺之战的基本经过,阐明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五、布置作业 

  熟读全文,并争取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指名学生背诵课文,引入新课

  二、讨论本文写作的详略安排

  1.学生讨论:这篇文章的内容详略是如何安排的?

  学生讨论后归纳:本文详写人物的语言,即“论战”,略写人物的行动,以及战斗的具体经过。就人物而言,详写了曹刿,略写了鲁庄公。

  2.学生讨论: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详略呢?

  明确:突出主要人物,突出中心内容。

  三、讨论曾刿的性格特征

  可以采用问题组合的方法讨论曹刿的形象特征。问题设计如下:

  1,学生迅速默读第一部分,思考:曹刿是一什么身份的人?

  2.曹刿认为赢得战争的条件是什么?你对他的看法有何评价?

  3.学生迅速默读第二部分,思考:在战斗中,鲁军反攻的时机选在什么时候?

  4.曹刿是如何帮助鲁庄公选定这个反攻时机的?

  5.迅速默读第三部分,思考:曹刿选定反攻时机的根据是什么?

  6.综合考虑:你认为曹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讨论后归纳。

  四、讨论鲁庄公这一人物形象

  可以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中有关鲁庄公的内容,然后结合下面两个问题评价:

  1.根据课文回答:鲁庄公懂得军事吗?

  2.  有人说,鲁庄公是一个昏君。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课文发表你的看法。

  对于以上两个问题,注意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注意肯定

  学生答案中的合理点,逐步引导学生的回答趋向统一。

  五、课文学习小蛄

  六、布置作业 

第10课《曹刿论战》 篇16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能力目标

  1、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情感目标

  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能力目标

  1、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情感目标

  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教学方法诵读法、品读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

  大家能说一说哪些?像三国时曹操击败袁绍的官渡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的赤壁之战,东晋谢安、谢石、谢玄等人使北方前秦苻坚统率的百万大军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战,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而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之间的长勺之战尤其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称赞。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长勺之战是“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今天我们学习《曹刿论战》这篇课文就是谈论长勺之战的。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理解在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曹刿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它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二、解题

  ①《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情况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孔子写的鲁国历史《春秋》所编。由于《春秋》记事过简,近于大事年表,一般人难以读懂,而《左传》叙事较为详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又为《春秋》作了较为详备的注释,所以后人又称《左传》为《左氏春秋》。《左传》保存了重要的历史史料,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同时,它又善于剪裁,叙事清晰,描写人物生动,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②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

  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③课文谈论的是古代战争故事。这次战争发生的时间是春秋初期,交战双方是强大的齐国和弱小的鲁国。交战地点是鲁国的长勺,所以史称长勺之战。发生战争的原因是齐襄公时,政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后来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王位,称为齐桓公。后来鲁国也送公子纠回齐国争夺王位,结果被齐桓公打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掉公子纠。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又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与他争夺齐国君位,再次举兵攻鲁,两军战于鲁国长勺,结果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入侵的强大的齐国。

  三:朗读课文

  1:要求学生读课文1―2遍

  2:播放录音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要求朗读注意人物语调。

  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读出反对的意味)

  小惠未褊,民弗从也。(读出否定的意味)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读出肯定的意味)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语调应舒缓、深沉,读出议论的语气)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有解说的意味,语调应低缓)

  四、试译文章

  五:结构分析

  六:分析人物形象

  1:如何评价曹刿这一人物形象

  他是一个深谋远虑的军事家,论战表现出他的勇气,作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充分体现了他审慎和丰富的军事经验。

  2:我眼中的鲁庄公

  一、鲁庄公广开言路,使一介草民曹刿得以参与论战。

  二、鲁庄二公面对曹刿“肉食者鄙”批评和“小惠”、“小信”的刺耳意见,仍能虚怀若谷,唯才是用;

  三、鲁庄公不高高在上,而是亲临第一线深入实际,“战于长勺”“与

  之乘”,甘当配角,让能人“掌旗”;

  四、鲁庄公不被“齐人三鼓”势头吓懵头,用人决心坚定,不收回成命,不打退堂鼓,不干扰能人的作战部署;

  五赞鲁庄公善于总结经验,“既克”之后能“其故”,向内行请教,学习如何掌握战争的规律。

  七:小结:

  曹刿是个有远谋的人,在齐鲁长勺之战中表现了他的战略战术思想和指挥才能,他认为战争胜利要在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他认为战斗中要抓住战机,在彼竭我盈时进攻,在辙乱旗靡时追击。这就是曹刿的论战。这就是被春秋车战时期作为军事家的曹刿指挥指挥战争取胜所证明了的规律。

  八.创新训练:

  从《曹刿论战》谈____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鲁庄公鄙乎?”

第10课《曹刿论战》 篇17

  《左 传》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一些古今异义词;学习本文通过人物对话塑造形象的方法,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2.了解本文叙议结合、揭示事物因果联系的说理方法,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3.认识长勺之战以弱胜强的原因,认识取信于民的道理,了解掌握战机的重要性,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文学常识】

  1.《曹刿论战》选自《左传》,题目是编者加的。传说此书是春秋左丘明根据鲁史编写的,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二百多年间的史料。

  2.《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春秋》三传”之一(《左传》《公羊传》《梁传》)。《左传》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的文学成就:①叙事具体生动,详略得当,手法灵活,富有故事性、戏剧性,有紧张动人的情节。②善于写战事,大小战事有数百次,特别是几次大规模战事写得最出色,往往描写战争起因、性质、胜负的内外因素如民心向背、将帅品格等。《左传》,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正音正字】

  1.易读错的字:刿guì 间jiàn 鄙 bǐ 弗 fú 帛bó 孚fú 乘chéng

  2.易混淆的字:遂-逐 竭-渴 衰-哀 伏-优 辙-撤 轼-拭 靡-糜

  【积累词语】

  1.掌握常用词语:伐、间、鄙、安、牺牲、加、信、孚、福、狱、鼓、可以、靡。

  2.掌握特殊句式:何以战(倒装句);夫战,勇气也。(判断句)

  【虚词积累】

  之

  代词;用在动词后代人或代事;相当现代汉语:他、他们、它、它们等。

  用在动词后指代事物;相当现代汉语:这、这个、这件事。

  动词;充当谓语;相当现代汉语:往、到、去。

  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作定语的标志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必译。

  宾语前置或定语后置的标志;不必译。

  用在表时间词语后或动词后,起延长、舒缓或调长音节的作用;不必译。

  其

  代词;指代人或事物;相当现代汉语:他、他们、它、它们等。

  指示作用;相当现代汉语:这、这个、这些、哪、那个、那些。

  物主代词;相当现代汉语:他的、他们的、它的、它们的等。

  用在数词前;相当现代汉语:其中的。

  副词;表推测;相当于现代汉语:大概、或许、恐怕等。

  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难道、岂、究竟等。

  表祈使;相当于现代汉语:应该、一定(要)等。

  表强调;相当于现代汉语:不必译。

  连词;表假定;相当于现代汉语:如果。

  夫

  代词;起指代作用;相当现代汉语:这、那。

  助词;用于句首,作发语词,以引出议论;不必译。

  用于句末,表示感叹语气;相当现代汉语:哎、呀、啊。

  名词;相当现代汉语:丈夫、成年男子。

  盖

  副词;表示猜测语气,也称推原之词;相当现代汉语:大概、大约、原来。

  助词;用于句首,以引起议论;不必译。

  名词;相当现代汉语:盖子、顶蓬。

  动词;相当现代汉语:盖。上

  孰

  代词;表示疑问;相当现代汉语:谁、什么、哪个、哪件事等。

  通“熟”;相当现代汉语:成熟的;成熟、仔细、周详。

  【朗读课文】

  【课堂练习】

  1.用文中一个词概括鲁庄公的特点。( 鄙。 )   

  2.曹刿的“远谋”和庄公的“鄙”各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不仅明确鲁庄公“鄙”,更要揭示曹刿“远谋”,即正确的战略、战术思想。

  3.解释下列古今意义有差别的词:

  词语 古义 今义

  师 多指军队 多指老师、师傅

  狱 诉讼案件 监狱

  加 虚夸 增加

  牺牲 古代祭扫用的猪牛羊等 为正义目的舍弃自己生命,泛指捐弃某种权益

  可以 两个词:可,能愿动词,即“可以”;以,介词,拿、用的意思 是一个能愿动词

  4.辨析“其、之”:

  其:其乡人曰(代词,代曹刿,译“他的”)

  下视其辙(代词,代齐师,译“他的”)

  公问其故(代词,指代战胜齐师。“那、那个”)

  视其辙乱、望其旗靡(代词,代齐师,译”他的”)

  之:肉食者谋之(代词,代战争)      

  登轼而望之(代词,代齐师)     

  公与之乘(代词,代曹刿。)          

  小大之狱(结构助调,可译作“的”)  

  忠之属也(结构助词,可译作“的”)  

  故克之、故逐之(代词,代齐师)、

  公将鼓之、公将驰之(语气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

  【课外作业】

  1.按要求的格式,逐句翻译全文。

  2.完成“学习建议”。

  3.通过图书馆或因特网,了解《左传》及其文学成就。

  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

  【串讲课文】

  原文:十年春,齐师伐我。

  翻译: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国。

  要点:十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春秋》和《左传》记每年的事,都是先写出这一年是鲁国哪一个国君在位的第几年;并且称鲁国为“我”。  师,作“军队”讲。这个意思现在我们还用,如“兴师动众”。  伐,讨伐,攻打。这一句交代了战争发生的时间和交战的是哪两个国家。

  原文: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翻译:鲁庄公要迎战。曹刿请求谒见庄公。他的乡人说“有权位的人考虑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要点:将,时间副词。  将战,要战而未成,意思是准备出战。  请见,请求(庄公)接见。  其,代词,他、他的,指曹刿。  乡人,同乡人。  肉食者,即食肉者(吃肉的人),指那些有权位的人。  谋,谋划,考虑。  之,代词,指打仗这件事。间,参与。  焉,这里表示疑问语气。

  原文: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翻译:曹刿说:“有权位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于是入宫谒见庄公。

  要点:鄙,鄙陋,目光短浅。  远谋,远大的谋划,深谋远虑。  乃,副词,于是。  、入,进去,指进鲁庄公所在的地方。  以上是第一段的第一层,写曹刿见鲁庄公。

  原文: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翻译:(曹刿)问(鲁庄公):“靠什么作战?” 庄公说:“衣服食物这些安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要点:何,疑问代词,什么。  以,介词。文言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须放在介词的前面。何以战,即“以何战”,凭什么条件作战?  衣食安,就是衣食这些用来养生的东西。安,“养”的意思;加结构助词“所”,组成名词性词组“所安”,在句子里充当动词“专”的主语。  专,专有,独享。  “必以分人”,就是“必以之分于人”。(文言里,介词“以”的宾语“之”往往省略;“分人”,中间又省了介词“于”。)

  原文: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翻译:(曹刿)回答说:“小恩小惠未能遍及(众人),人民不会跟随(你去作战)的。”庄公说:“祭神用的牛羊、玉器、丝织品,我不敢虚报,一定据实上告。”

  要点:牺牲玉帛,都是祭神用的东西。  牺牲,指牛、羊、猪之类。  玉,玉器。  

  帛,丝织品。  加,增加,这里有虚报、夸大意。  必以信,必定用诚实的态度

  (对鬼神)。  信,信实,不虚伪。

  原文: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翻译:(曹刿)回答说:“小的信用未能取得神的信任,神不会保佑你的。”    庄公说:“大大小小的狱讼,即使不能―一明察,也必定以诚心来处理。”

  要点:孚,大信,动词,取得信任的意思。  福,作动词,赐福,保佑。  狱,诉讼案件。  虽,即使。  察,仔细考查,弄清楚。  以,按照,依据。  情,诚,诚心。

  原文: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翻译:(曹刿)回答说:“这是尽心于人民的一类事情啊。可以依靠这个条件战一战。(如果)作战,(我)就跟您一块儿去。”

  要点:忠,尽己之心,竭诚为民办事。  属,一类。  可,可以。  以,介词,凭,靠,后面省略宾语“之”。  可以,可以依靠(这个条件)。  则,就,那就。  从,跟从。  以上是第一段的第二层,写曹刿问鲁在公。

  原文: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翻译:鲁庄公同他(曹刿)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这个地方)作战。庄公要击鼓。曹刿说:“还不行。”

  要点:  乘,四匹马拉的战车,这里作动词,乘战车。  古时作战,击鼓进军,鸣锣收兵。一个“将”字,在结构上与上文“将战”、下文“将驰”照应;在刻画人物性格上生动地写出鲁庄公草率从事的鲁莽态度,更衬托出曹刿的有见识。  鼓,动词,击鼓。  鼓之,击鼓进军。“之”起调节音节的作用。  未可,还不行。

  原文: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翻译:齐人三次击鼓。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

  要点:三鼓,三次击鼓(古文表示动作数量,中间不加动量词)。  可矣,可以了。

  原文: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翻译:齐军大败。鲁庄公要驱车追赶。曹刿说:“还不行。” (曹刿)走下车(或向下)观察齐国战车的轮迹;登上车轼了望,(然后)说:“可以(追赶)了。”于是追赶齐国军队。

  要点:驰之,驱车追赶。  未可,还不能追赶敌人。  视,是近看。  望,是远看。遂,于是,就。  逐,追逐,追击。  这一段,为战后曹刿论述战术原则伏笔。

  原文:既克,公问其故。

  翻译:战胜齐军以后,庄公问那个原因。

  要点:既,副词,已经;克,动词,战胜;其,指示代词“那”“那个”。

  原文: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翻译:(曹刿)回答说:“打仗是靠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激发(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落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完了。他们的士气完了我们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大国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有埋伏。我观察他们的车辙混乱,了望他们的军旗倒下,所以才追击他们。”

  要点:夫,发语词,没实在意义。  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激发(士兵的)勇气。  再,第二次,省略动词“鼓”。  而,相当“就、则”。  衰,衰落。  竭,尽。彼,他们,指齐军。  盈,充满,这里引申为旺盛、充沛。  测,推测、估计。  惧,怕。  伏,伏兵,埋伏。  靡,倒下。军旗倒下是兵败的迹象。

  【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朗读课文】

  【课文分析】

  这是一篇记叙文,以叙述、描写为主,有人物言谈的记叙、场面活动的描写;人物形象具体、故事曲折生动。但全文以“论”为中心。全文三段。

  第1段,写战前,曹刿帮助鲁国作准备。曹刿请见,与鲁庄公论述战前政治准备――必须取信于民。  

  第2段,写战时,记叙战斗经过,突出曹刿的作用和战术。曹刿参战,辅佐鲁庄公打败敌人。曹刿协助庄公指挥鲁军战胜齐军的经过,只讲其然,不讲其所以然,为战后曹刿论述战术原则伏笔。

  第3段,写战后,曹刿交代用兵的原因。曹刿论战,总结鲁军取胜的原因,补写上文的所以然。这样写,既合理,又突出重点。

  文中以曹刿为主、庄公为宾,通过他们有关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弱国在对强国的战争中所应采取的战略战术原则,即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等。文章极具剪裁之妙,这主要体现在第三段。两国交兵的战争场面,可写的事情很多,而作者只写了“击鼓”“逐师”两件事,有意略去了与这次战争特点关系不密切的内容,而使剩下的这两件最富特色、也最为重要,成为战争致胜关键的事情在简练的叙述中得到了突出的表现。

  【思维训练】(根据学生情况,选择若干讨论)

  1.《曹刿论战》,“论”是什么意思? 文章“论”了什么?

  论,评述,论述。 开头“论”请见缘由;中间“论”作战时机;最后“论”取胜原因。

  2.曹刿为什么“请见”?

  曹刿请见的直接原因是“齐师伐我”。  根本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为什么唯独“小大之狱,虽不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

  4.曹刿认为出击、追击的最佳时机在什么时候?

  最佳出击时间在“彼竭我盈”之时。  最佳的追击时间在“辙乱”、“旗靡”之时。

  5.从《曹刿论战》可以看出曹刿和鲁庄公是怎样的人?(各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

  曹刿――远谋。  鲁庄公――鄙。

  6.齐国进攻鲁国,是强国欺凌祸国,但鲁国打败了齐国,这是什么原因呢?

  当时鲁国的曹刿看到情势危急,看到有权位的人未必能应付局面,于是积极向鲁庄公进谏,主动要求参战。鲁庄公采纳了他的战略,终于造成了我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战例。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叙述了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叙述了追去的时机――辙乱旗靡。这是战略防御的原则。 )

  7. 课文哪些地方详写?哪些地方略写?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详略?

  作者是围绕“论战”这个中心剪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凡是曹刿论战的部分就详写;与中心无关的,就尽量少写或不写。文章寓论于叙,在记叙曹刿的言行过程中,详写了三次对话,都紧扣一个“论”字,反映了曹刿在战略、战术方面的精辟见解。整个战争过程则写得十分简略。至于君臣相见之礼,战前物质准备,战场复杂情况,各军如何追击等等,都只字未提。全篇略写庄公,详写曹刿,从而集中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本文重点在刻画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而不在记叙战争的经过。因此,只详写曹刿分析战前的政治准备和指挥鲁军作战的经过,以及战后谈论鲁国取胜的原因。对双方军事部署、战争经过等则略写或不写。这样当详则详,当略则略,详略结合有致,使文章显得中心突出,而又情节紧凑。另外本文通篇以对话为主,展开情节。通过对话,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体现了《左传》的文学艺术特点。

  【拓展学习】阅读《子鱼论战》,回答问题。

  1.“宋师败绩”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宋襄公的性格是导致宋师败绩的原因。子鱼的话道出了宋师败绩的原因,又紧扣“子鱼论战”这一标题,这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2.鲁庄公的“将鼓之”、“将驰之”与子鱼的“请击之”有何本质区别?

  鲁庄公“将鼓之”是在齐军士气正盛之时,表现其不懂抓住战机及急躁冒进的鄙陋,“将驰之”表现其不明白详察敌情、知彼知己的军事原则。

  子鱼两次“请击”是在楚军立足未稳时,为了打他个措手不及。可见子鱼和曹刿一样,都善于把握战机,富有远见。

  3.曹刿的“未可”与宋襄公的“未可”有何本质区别?

  宋襄公两次说“未可”,都是在进军的关键时机,表现其要做“仁君”而屡次丧失进攻良机的迂腐,也表明宋襄公不听劝谏,刚愎自用的性格。曹刿两次“未可”,为了以逸待劳,或者查明敌情;不同的是鲁庄公的纳谏,使曹刿拥有实际指挥权,使弱势战胜强势;而宋襄公的固执,使子鱼的正确意见不能实现,最终导致自己的失败。

  4.从立意、选材、表现方法三方面,对《子鱼论战》和《曹刿论战》进行比较。

  比较点 相同点 《曹刿论战》 《子鱼论战》

  选材 材料安排 详写论战 战前分析,战后总结 偏重于战后论辩

  战争结果   庄公按曹刿的主张抓住战机打败齐军 宋襄公不听劝谏,而失败

  立意 国君 鲁庄公和宋襄公都鄙 急躁冒进,但能虚心纳谏 刚愎自用、文过饰非、假仁假义

  军师 精明善算 讲究进谏方式 子鱼过于简单化

  胜败原因   把握战机,取信于民 丧失战机

  表现 对话 议论为主,作战过程语言简洁生动,都是“未可”、“可矣”

  议论方式   议论在于立论 议论在于驳斥

  5.你知道出自《左传》的成语有哪些?

  多行不义必自   其乐融融 众叛亲离 言不由衷 重修旧好 齐大非偶 志在必得

  一鼓作气 凤凰于飞 唇亡齿寒 振振有词 于取于夺 不甘示弱 咫尺天涯 欲加之罪

  幸灾乐祸 退避三舍 有恃无恐 胜之不武 厉兵秣马 相敬如宾 劳师动众 铤而走险

  伯仲叔季 人谁无过 问鼎中原 知难而退 筚路蓝缕 名列前茅 困兽犹斗 刚愎自用

  尔诈我虞 不侮寡矜 唯利是图 痛心疾首 上下和睦 伉俪情深 居安思危 不敢同

  马首是瞻 区区之数 永垂不朽 众望所归 举棋不定 断章取义 人心如面 歌功颂德

  宾至如归 戎马倥偬 发短心长 风苦雨 信而有徵 冠冕堂皇 从善如流 数典忘祖

  除旧新 回之灾 下陵上替 平心而论 先声夺人 蠢蠢欲动 以小人之心度

  欲盖弥彰 啧有烦言 共襄盛举 十年生聚 方兴未艾 臭味相投 丧心病狂 卵翼之恩

  以袂掩面 食言而肥

  【课外预习】

  1.读一遍《邹忌讽齐王纳谏》,扫除文字障碍。

  2.大概理解新课文的内容,思考“学习建议”。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第10课《曹刿论战》(通用17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