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教案(通用15篇)
《说“木叶”》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抓关键句,理清思路,概括观点
1、浏览全文,勾出关键句,理清思路,概括观点关键句:
1)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2)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
3)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
4)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5)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6)“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7)“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思路:
第1段:列举诗句,引出议论话题――“木叶”成为古诗意象。
第2段:提出古诗中用“树”“叶”“木叶”而不用“树叶”的文学现象(现象)第3段:提出要对“木”的来历进行思索。(质疑)第4至6段:说明“木”的两个艺术特征。(解疑)
其一:艺术特征之一:“木”用于秋风叶落季节,含有落叶因素。
举例、比较:“高树”――满树叶子、饱满“高木”――叶子越来越少、空阔分析原因:诗歌语言有暗示性。
具体阐释:“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一致,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木叶”――“木”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想起树干,很少会想到叶子。“叶”被排斥到“木”的形象之外。“木”与“叶”的形象不一致,“木叶”暗示着落叶。
其二:艺术特征之二:“木”有微黄、干燥之感。比较分析:“树”――褐绿色,与叶接近“木”――微黄色,干燥
举例阐述:“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整个疏朗清秋的气息。
“落叶”――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
“黄叶”――长满树上,有微黄颜色,没有干燥之感,缺少飘零之意。“落木”――比“木叶”更空阔,洗尽绵密之意。
第7段:小结――概念相去无几的词语,艺术形象几乎是一字千里。(总结)综上所述,全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1至3段为第一部分,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第4至6段为第二部分,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第7段是小结。即:“木叶”现“木”.象.→分.析.的暗示性→结.论.:一字千里。
板书:
说“木叶”
木叶――――――――――疏朗
相去无几――暗示性―――字千里
树叶――――――――――绵密
第二、三课时
教学重点:
1、探讨意象“木叶”,体会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点(文字的联想意义)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相对稳定的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教学过程:
一、思考:阅读课文,比较两首诗,思考高木和高树两个意象有什么不同?
1、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高木”则空阔;“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2、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高树”则饱满,二、从课文中摘录出所引用的下列诗句,思考诗句中“木叶”或“落木”的意象和“树”、“绿叶”、“落叶”一类的意象各有什么不同特点?这些文学现象说明了诗歌语言的什么特征?
课文诗句: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2、洞庭始波,木叶微脱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3、木叶下,江连波,秋月照浦云歇山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4、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5、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皎皎云中月,灼灼叶中华
6、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处征戍忆辽阳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7、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8、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9、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午阴嘉树清圆
明确:“木叶”或“落木”的意象①都是秋季;②都有“秋风扫落叶”的意境;③“木叶”和“落木”给人的感觉是干燥的,是疏朗的清秋的气息;④有色彩上“干黄”的感觉。
“树”、“绿叶”、“落叶”一类的意象①都是树叶茂密的感觉;②都是潮湿的感觉,都是属于雨的、沉沉的阴天;③色彩上是“湿绿”的特点。
小结:①“木叶”往往形容秋天干黄的落叶,与秋风紧密相连,是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②“树叶”一般是不在古诗中出现的,“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排斥,而且十分一致,古诗中往往要表现“枝繁叶茂”的意境就用一“树”字直接表达了;
③“落木”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木叶”与“落木”还有着一定的距离:“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是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形象,而“落木”是“疏朗的”、“空旷的”,是“干燥的枯叶”即将落完的意境。
说明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读第五段: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
三、迁移延伸:
1、赏析杜甫的《登高》,联系课文解说的“落木”这一意象的含义,思考作者使用这一意象旨在表达什么样的意境和思想情感?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理解该诗最为关键的意象就是“落木”,正如课文中所说,“落木”不是从天而降的木头,而是比“木叶”更加干燥的、干枯的树叶,杜甫用这一意象渲染的'是“秋风扫落叶”及“干燥的枯叶”即将落完的意境(无边落木萧萧下),登高远望,满眼的萧杀凄凉,为下文的忧国伤时做好充分的铺垫。使用落木进一步渲染秋天的气氛:使秋意甚浓甚浓,无边的枯叶纷纷落下,一片萧杀凄凉的景象,为下文写人生之秋的情感表达铺垫张本。主题更为鲜明,意境也更为开阔。
2、意象就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所以鉴赏诗歌,要把握诗人的情感,关键是揣摩意象,而古诗中的意象,一般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如“木叶”、“落木”表达的都是萧杀凄凉、悲秋的意境。想想下列诗句中的意象都具有怎样的意味,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1)“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落花流水――“落花流水”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愁怨的浓厚和不绝和对死亡的焦虑忧伤。
2)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相识。”
鸿雁――苏武牧羊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他曾把书信缚在雁足之上带回祖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所以“鸿雁”常借指书信。“望飞鸿”就是盼望书信的意思。雁过也,大雁没带来盼望已久的书信,引起了女词人无限的思念。
3)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宋人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
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了悲凉的同义词了。第一首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念家园之情。第二首还未直接描写离愁,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满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徐陵《关山月》)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说(《虞美人》)明月――千年来,月寄愁情。自然界的月明、月阴,月圆、月缺与人世间的团圆、分离有相似之处。因而诗人笔下的月便常常与人的悲欢离合联系起来了。因此人们也总是用月来寄托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月升月落,月圆月缺象征时间,诗人以月光流逝,喻生命,因而月光是生命的,是时间的。古人常以月的伤感生命的流逝、岁月的流逝。月代表爱情。皓月当空,令人遐思,月是情绪的,情到深处,月夜里月便自然与情爱相连了。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夕阳(包括斜阳残阳)多给人以失落凄凉之感。古人常用夕阳发思古之幽情,《三国演义》开篇词: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李白的《忆秦娥》词末:“西风残照,汉家陵阕”,都以写夕阳怀古,充满历史沧桑感。柳永《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范仲淹《苏幕遮》:“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莫不是借助夕阳来渲染男女相思不相见的伤感情思。
夕阳――夕阳(包括斜阳残阳)多给人以失落凄凉之感。古人常用夕阳发思古之幽情,充满历史沧桑感。此外古人还常用“夕阳”写男女相思不见得失落。
5)唐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 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宋词人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的意象。柳”和“留”谐音,于是“柳”就有了惜别的意义在里面。它常常出现在送别诗里。这些诗歌里,“柳”就是思念,柳就是离情别意。这一特点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最为常见。
6)《楚辞招隐土》:“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
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浸古道,睛翠接荒城。”
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芳草: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7)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长亭: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8)“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的词里,借杜鹃声,渲染孤馆的哀怨之情,传达出诗人的哀怨思乡之情。“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杜鹃啼”,李商隐诗中借杜鹃表达殷切的思念。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借杜鹃啼血渲染江洲的荒凉,表达自己被贬江洲的哀怨之情。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笔下起句中点明时令,在萧瑟悲凉气氛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
杜鹃:杜鹃,又名杜宇,子规。相传是古代蜀国郡主之望帝,杜宇,因禅让而隐居山林,思归朝而不得,郁郁而终,魂化杜鹃,叫声凄切;同时杜鹃的嘴角鲜红之说──古典诗歌中往往和哀怨,思归相关。
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秋词二首刘禹锡
(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二)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1、这两首诗都描写了秋天,但各有侧重,请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前诗侧重描写秋天的生气和活力,从而鼓舞人们要振奋精神,顽强奋斗;后诗咏叹秋天令人敬肃的色彩,从而唤醒人们要情操清白意志坚定。
2、这两首诗都描写了春天,那么作者对“春”的感情评价和“春”的作用是否一致?为什么?
不一致。前诗并没有否定春的生气和活力,并且用春来衬托秋的生气和活力更
胜一筹;后诗否定了繁华浓艳教人轻浮若狂的春色,诗中用春来反衬秋色的清净高雅。
可见,同样的意象,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的思想情感也许不尽相同结束语: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它的无限“暗示”,从而领略它的无限精妙。“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说“木叶”》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一、导入: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诗: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请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明确:“折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杨柳在古诗词中多用于写离别的情景,表达离愁别绪。如“渭城朝雨 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羌笛何需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其原因一是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习俗;二是“柳”与“留”谐音。像“杨柳”这样的具有暗示性的概念,不知不觉的影响着人们。感染着人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林庚先生的《说“木叶”》看看作者又是如何来分析“木叶”的暗示意思的。
二、介绍作者,明确目标
1、林庚: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既是诗人,又是学者。在唐诗和楚辞的研究中卓有建树,提出了著名的“盛唐气象”。
2、学习目标:学习诗歌的暗示性艺术特征,辨析诗歌精微的语言。
三、学生速读课文(5分钟),理请文章的结构脉络。
四、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一)请同学阅读1―3段,思考:作者谈了一个怎样的文学现象
明确:“木叶”是历代诗人笔下钟爱的对象。“木叶”一用再用,且有所发展(落木),产生过许多精彩的诗句;“树叶”“落叶”却无人过问。
(二)阅读4――6段,结合1、2、3段,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
问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1、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些诗句中的“树”和“叶”,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联想到什么季节?
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春季、夏季。
2、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这些诗句中的“木叶”和“落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联想到什么季节?
明确:萧瑟、凄凉。秋季。
3、在此基础上,我们比较一下“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两句诗。看看诗中的“木”和“树”有什么不同。
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的“树”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中的“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和单纯。
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秋天到了,树叶落了。
小结:这就是“木”在古诗中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具有单纯、开阔的秋的特点。
4、提问: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给人以“落叶”的暗示呢?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5、思考:“木叶”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让我们比较以下诗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木叶”、“落叶”、“黄叶”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
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而“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
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6、小结:“木“的艺术特征是: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具有单纯、开阔的秋的特点;微黄干燥单纯,带来空阔、疏朗的清秋气息。而树具有繁茂的枝叶,密密层层的浓阴,褐绿色的树皮,充满生机、活力。
7、学生齐读第七段,品味“木叶”与“树叶”、“木”与“树”的区别。并思考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在艺术语言中。
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1、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可提示:文章第5节前3句)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2、诗歌语言有暗示性,其实不少东西具有一定的暗示性。比如:红色代表热情、绿色代表生命、鸽子代表和平、白色代表纯洁,引导学生联想。
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师: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思考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
思考2:请根据你所熟悉的梅花诗,说说“梅”这个意象的特点。显示王安石的《梅花》和陆游的《梅花绝句》。
《说“木叶”》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语文教案-说“木叶”。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4.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分析:诗歌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近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你们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意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轻松的回顾,让学生先进入语言的美感情境。)
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同学们,就让我把这几句话作为本堂课的“题记”献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带着的激情和想象,走进诗歌的殿堂吧。
二、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
问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引1: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所有的诗句,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
引2:
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讨论:体会这几句诗给你的感觉。并注意由“木叶”到“落木”的发展及其关键之处。(为帮助学生体会,播放杜甫《登高》的朗诵。)
明确:萧瑟、凄凉。关键之处在于“木”字。
显示:木 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比较:“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讨论后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
小结:这就是“木”字在古诗中的.艺术特征。
提问: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呢?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 “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思考:“木叶”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
体会:“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木叶”、“落叶”、“黄叶”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
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而“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
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艺术特征。请同学们再结合“洞庭波兮木叶下”的画面体会一下。
三、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
讨论: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明确: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
《说“木叶”》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林庚
2、积累古诗词名句并把握本文古诗词名句的意义。
3、整体感知全文。
教学难点:
积累古诗词名句并把握本文古诗词名句的意义。
教学重点:
积累古诗词名句并把握本文古诗词名句的意义。
教学过程:
【导读】完成目标一 林庚,字静希,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建省福州市),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北京大学教授。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还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等。20__年10月4日林庚先生病逝于北京,享年97岁。
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显示出诗人学者的独有特色。他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地统一起来。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与“盛唐气象”紧相联接的,是他对盛唐诗歌的另一艺术概括--“少年精神”,其研究成果汇集在《唐诗综论》里。林庚教授的楚辞研究和他的唐诗研究可称为双璧,《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是他多年研究楚辞的一部论文集。
【导思】找出本文涉及到的诗句,并理解其意义。
【导读】
1、“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湘夫人》
这一凄清杳茫的秋景,构成了一个优美而惆怅的意境,成功地点染了抒情主人公的心境,被后人称为“千古言秋之祖”。 《湘夫人》是写湘君与湘夫人相约但最终未能相见的故事。这一句,描绘出一幅秋风微吹、湖泊清泛,万木叶落的秋天图画,有着美丽凄婉、如梦如幻的意境。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即秋风微微吹拂,洞庭湖水微波泛动,湖畔枯黄的树叶随风摇落
2、“木叶下, 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陆厥《临江王节士歌》
树叶落下来了,江水波涛相连,秋天的月光照在水面上,云彩在山顶上一动也不动。
以“木叶”、“江波”、“月浦”、“云山”等景物组成一幅 气象开阔、气韵凄清的秋景图。 如此秋景, 即令人联想到楚辞《湘夫人》中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寂寥意境,又令人生发出“萧瑟兮草木摇 落而变衰”的凄凉意绪。这般“秋思不可裁”,有如缕缕秋风袭上心来,更何 况秋露凝衣,更添几分悲凉!
3、“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谢庄《月赋》
洞庭湖的湖面开始有了波浪,于是树叶就开始渐渐脱落了。这是指秋天来了,一些该有的自然反映都开始出现了。 始:开始 微:渐渐、有一些
4、“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王褒《渡河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怀念和羁旅他乡的感慨。诗歌开头两句用“因物兴感”的手法来引出对江南故国的悠远思念。黄河边上的“木叶”在秋风中纷纷飘落,想来此时此刻,那浩荡的秋风也同样吹拂着江南的洞庭湖水……。“还、似”二字把诗人的怀念之情极其委婉地表达出来了。
5、“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屈原《橘颂》
译文: 橘啊,你这天地间的佳树,生下来就适应当地的水土。
赞颂橘树之美。“颂”是一种诗体,取义于《诗经》“风、雅、颂”之“颂”。屈原巧妙地抓住橘树的生态和习性,运用类比联想,将它与人的精神、品格联系起来,给予热烈的赞美。借物抒志,以物写人,既沟通物我,又融汇古今,由此造出了清人林云铭所赞扬的“看来两段中句句是颂橘,句句不是颂橘。”
6、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奇树:犹言美树。 华:同花。 滋:繁盛也。
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
7、“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萧纲《折杨柳》)
叶子太密了,鸟飞起来就不方便;风如果吹得轻些,那么叶子就不会那么快落下来了。
8、“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 陶渊明《拟古》
意思是云间之月皎洁明亮,绿叶丛中繁花似锦,固然无比美好,但月盈必亏,花开必落,今日虽是花好月圆,但不久之后又当如何呢?
9、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 南朝梁柳恽《捣衣》
亭皋:水边平地。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捣衣不是洗衣,而是制衣前捶捣衣料使之平软的工序
译文:水边平地上的树叶,纷纷飘落;陇首山头上的秋云,飘飞在空中。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是脍炙人口的写景佳句。“皋亭”指水边平地,暗指思妇所在的江南。“陇首”即垅头,暗指北方边塞之地。“木叶下”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意境,“木叶”即枯黄的落叶。上句实写思妇捣衣时眼前之景,下句是想象之景。表达了思妇无法及时将寒衣送给远人的嗟叹之情。
10、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玷催木叶,十年征戌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沈 期《古意》
诗写的是一位少妇思念久戍边塞未归的丈夫 。深秋九月的捣衣声,催落树上枯叶;丈夫守边十年,她日夜怀想着辽阳。
11、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唐・杜甫《登高》
[译]无边无际的林木,树叶萧萧飘落;无穷无尽的长江,江水滚滚而来。
[赏析]这两句诗作于夔州,写登高所见的江天秋色。夔州滨临长江,江流在此进入瞿塘
峡,峡口多风,深秋时更是天高风急。诗人登高仰望,只见无边无际的林木落叶萧萧而下,滚滚而来的长江奔流不息。雄浑、寥阔而又肃杀、凋零的气象,使诗人更加感到太空浩茫,岁月悠久。联想到自己年华已逝,壮志未酬,心情何等落寞,何等悲壮!全联对工整,气韵流畅,加上“萧萧”“滚滚”两组叠字的对用,读来音调铿锵,气势奔放,前人称它为“古今独步”之作,实非过誉。
12、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
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吴均《答柳恽》
“秋月照层岭”四句想象柳恽旅途中的景象与经历,极言其风霜雾露之苦。秋月照在层层的高岭之上,令人感到凄清而幽冷,寒风吹拂着高高的树木,枯黄的树叶纷纷飘零。“扫”字下得极有力,使人想见寒风阵阵,木叶尽脱的景象,渲染出了边地秋天的萧杀气氛。因为是夜行,所以说雾露侵湿了衣衫,经过一夜的旅途颠顿,至天色拂晓时分,关山才在晨曦中露出了它峥嵘的面貌,似乎在催促着行人快快前去。这里的“月”、“风”、“雾露”等天象与“层岭”、“高木”、“关山”等景物结合起来构成了索莫而壮阔的画面,“侵衣”、“催轴”则将人点缀其中,一幅“关山行旅图”宛然在目,柳恽旅途的艰险与辽远于此可见。
13、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野田黄雀行》 曹植
译文 :高高的树木不幸时常受到狂风的吹袭,平静的海面被吹得不住地波浪迭起。宝剑虽利却不在我的手掌之中,无援助之力而结交很多朋友又有何必?你没有看见篱笆上面那可怜的黄雀,为躲避凶狠的鹞却又撞进了网里。张设罗网的人见到黄雀是多么欢喜,少年见到挣扎的黄雀不由心生怜惜。拔出利剑对着罗网用力挑去,黄雀才得以飞离那受难之地。振展双翅直飞上苍茫的高空,获救的黄雀又飞来向少年表示谢意。
鉴赏:此诗选自本集卷六,以下两首同。史载,建安二十四年 (219),曹操借故杀了曹植亲信杨修,次年曹丕继位.又杀了曹植知友丁氏兄弟。曹植身处动辄得咎的逆境,无力救助友人,深感愤忿,内心十分痛苦,只能写诗寄意。他苦于手中无权柄,故而在诗中塑造了一位“拔剑捎罗网”、拯救无辜者的少年侠士,借以表达自己的心曲。此诗开端,诗人以“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的意象渲染出浓郁的悲剧气氛,隐喻当时政治形势的险恶;而少年拔剑捎网的形象则寄寓着诗人冲决罗网、一试身手的热切愿望。
14、《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周邦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
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 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 歌筵畔,先安簟(diàn)枕,容我醉时眠。
[评析]周邦彦任溧水县令,本篇为此间所作,词中通过凭栏眺望,描绘初夏景色,抒发倦于宦游生活的政治失意之情。上片写景,观察细致,体物精微;下片以社燕自比,感叹身世飘零,行踪无定的生活。是周邦彦羁旅行役之词中的名篇,颇受后人推重。本词先后化用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杜牧等人的诗,结合眼前之实景,胸中之真情,运典入化,了无痕迹,丰富了词的内容含量,加强了表现力。“风老莺雏”三句是初夏美景,可喜。“地
卑山近”两句略点,稍见可忧。此一顿挫。“人静乌鸢自乐”三句又写美景,可喜。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人静”二句辞意又一顿转,写溧水县人家闲静乌鸦自乐,人鸟和谐颇有忘机之趣;小桥外还有新涨绿水在浅滩上急流激溅。一静一动,写出溧水县环境淳幽之美。此词抒情自然,但顿挫曲折,显示出内在情感的丰富复杂性。用风华清丽的景物与孤寂凄凉的心情相交错映衬,乐与哀相交融,欣慰与苦恼相衬托,对比相映,构成一种转折顿挫的艺术风格。
15、[南唐]吴均《青溪小姑歌》:“日暮风吹,叶落依枝。 丹心寸意,愁君未知。”
注:相传蒋子文妹妹未嫁而死,旧有“开门白水,侧近桥梁。小姑所居,独处无郎”句。此为痴情女子假托的怀人之作。 青溪:水名,在今南京市,发源于钟山。 小姑:汉秣陵尉蒋子文的第三个妹妹。
16、《美女篇》曹植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摇,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
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赏析:《美女篇》是乐府歌辞,属《杂曲歌.齐瑟行》, 以开头二安为题。这首诗以美女盛年不嫁,隐喻诗人自己有才能而没有施展的机会,慨叹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这首诗通篇用比,比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传统手法,《诗经》、《楚词》多用之。《美女篇》以绝代美人比喻有理想有抱负的志士,以美女不嫁,比喻志士的怀才不遇。含蓄委婉,意味深长。其实美女所喻之志士就是曹植自己。所以,清人王尧衢说:"子建求自试而不见用,如美女之不见售,故以为比。"(《古唐诗合解》卷三)
这首诗语言华丽、精炼,描写细致、生动,塑造了一个美丽而又娴静的姑娘,写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清代叶燮推为"汉魏压卷",并且说:"《美女篇》意致幽眇,含蓄隽永,音节韵度皆有天然姿态,层层摇曳而出,使人不可仿佛端倪,固是空千古绝作。"绝不是偶然的。
导练:
1、找出涉及到“木叶”意象的诗句。
2、初步感知全文,试为全文划分结构。
《说“木叶”》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指导学生了解文中引用的古代诗句的含意。
2.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把握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感情色彩,比较同一意象在不同诗作中的细微差别,提高诗歌赏析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养成良好的读诗习惯。
●教学重点
1.抓出主要信息,搞清层次关系,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
●教学难点
从文章所阐述的知识和道理中,看出它在文学鉴赏中所具有的普遍意义,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实践。
●教学方法
1.自读法。尽可能让学生自己仔细体会本文所辨析的“木叶”“树叶”“落木”的细微区别,教师适当点拨,由个别推及一般,使他们明白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点。
2.探究阅读,让学生通过鉴赏实践,提高诗歌的解读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教师:杜甫的《登高》一诗中有两个千古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试问:其中的“落木”何意?
学生思考后明确:“落木”即“落叶”。
教师:那杜甫为什么不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呢?“木”和“叶”有何区别呢?让我们一起阅读林庚的《说“木叶”》来解开这个“谜”吧!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难懂的诗句。教师巡视并帮助解决。
2.学生再读课文,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段意。
四人一小组交流后明确:
第1自然段,以众多诗人作品中的“木叶”形象作引子,引出议论话题。
第2自然段,探寻古诗中多用“木叶”的理由,排除了诗人们考虑文字洗练的因素。由“木叶”而“落木”,指出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如此丰富多彩。
第3自然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第4自然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
第5自然段,说明“木”为什么有这个特征。因为诗歌语言在概念的背后,还躲着暗示性,它仿佛是概念的影子。
第6自然段,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
第7自然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综上所述,全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1~3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列举我国古代诗歌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第4~6自然段为第二部分,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第7自然段是小结。
三、具体研习课文
出示投影:
思考下列问题,然后自由发言。
1.“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
2.“树叶”与“木叶”的潜在意味有何不同?
3.“落木”与“落叶”的意味有何不同?
4.“木叶”与“落木”的意味又有何区别?
5.“木”在形象上有哪些艺术特征?
学生甲:“木”就是“树”,在概念上是一致的。但在意味上,“木”一般是在秋风叶落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而“树”则要借助树叶的多来表达饱满的感情。
学生乙:“树”与“叶”都有繁密、湿润的意味,合起来并不比单用意蕴丰富。“木”与“叶”则不同,“木”有疏朗、干燥的意味,“木叶”暗示落叶的微黄、干燥,传递出疏朗的清秋气息。
学生丙:以曹植《美女篇》为例,“落叶”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而“落木”比“木叶”还进一层,不仅触觉上有干燥之感,而且连“叶”字所保留的清秋气息和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学生丁:“落木”比“木叶”更显得空阔,少了“叶”便少了清秋的绵密之意,完全是一片悲凉、凄清。
学生戊:“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第一,“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它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使读者更多地想到了树干,而很少想到叶子,“叶”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例如,“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扫高木”,显然是叶落的景况,显出“落木千山”的空阔。第二,“木”还暗示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而清秋的气息。至于“落木”,则比“木叶”显得更加空阔。“木叶”中“叶”带有绵密的意思,“落木”则连“叶”这个字所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四、探究阅读
古代诗歌中,类似“木叶”的意象不胜枚举。例如:松、竹、梅、兰、草、柳等。让学生试析某一意象在不同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如以“柳”为例:
出示投影: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注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垂柳
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种纤腰学不成。
注:乐游苑:又称乐游原。长安东南名胜。地势很高,可俯瞰长安全城,是当时士女节日游赏之处。
鉴赏:《咏柳》诗,用碧绿的色彩,生动的比喻,新奇的想象,描绘了春柳生气勃勃的葱茏景象,赞美了春风,赞美了它给我们带来的喜悦。这首小诗,色彩明丽,构思新巧,从春风绿柳展开想象,用人们常见的生活细节,拟人化地刻画了春柳的形象,显示了春天的无限生机,使人感到清新爽目。
《柳》诗是借咏柳自伤迟暮,倾诉隐衷的一首七绝。本来是东风吹得柳枝飘动,诗中却用一“逐”字,说柳枝在追逐东风,写出柳枝的蓬勃生机。“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断肠”即销魂,言花之色香使人心醉神摇。诗写的是秋日之柳,但先追想它春日的情景,然后又回到眼前的柳上来,用春日之柳的繁盛衬出秋日这柳的枯凋。
《垂柳》是一首韵味很浓的咏柳诗,它不仅惟妙惟肖地写活了客观外物之柳,又含蓄地寄托了诗人愤世嫉俗之情。开篇极写垂柳婀娜多姿与纤柔飘逸,然后笔锋一转,另辟蹊径,联想到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的故事,抒发诗人托物寄兴的情怀。于柔情中见犀利,于含蓄中露锋芒,表面上“咏柳而贬美人”,实质上把矛头指向以皇帝为首的官僚集团,针砭时弊,畅快淋漓。
五、课文总结
作者林庚是学者,也是诗人。他以深厚的学养与丰富的联想力,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作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使我们对古诗词中艺术的精微之处有了更深的体察,值得我们很好借鉴。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二。
《说“木叶”》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给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供实感。
㈠、导入:
各位同学,有个成语叫"一字千金"。对我而言,第一次领略到一个字的分量,是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一次作文评析课上。当时我对自己的文章充满了期待,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赞赏。记得老师进来后的第一句话是"有一篇文章,我就冲它用了一个字,我给它打95分。打这样的高分,对我来说,是极为难得的。"同学都充满了好奇,老师接着说"这个字就是一个'悟'字。我们的同学都说我学到了,我明白了,我懂得了一个道理,而这位同学却用了一个'悟'字,难能可贵。"这篇文章不是我的,在羡慕的同时,一个字在文章中的分量就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上。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却是妙处难与君说。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特质作一番探幽。
㈡、分析文章,引出诗歌语言特质:
⒈时至暮秋,《说"木叶"》一文此时出现可谓恰逢其会。一个简单的问题:请看窗外,那绿色的,我们称它为什么?
同学说那是树,我说那是木,可以吗?(请生物课代表告诉我,在生物学上,树与木有何区别?)
用生物学的概念来说,两者没有区别。
⒉既然生物上的树与木无大区别,为何我们的同学却称之为树,鲜有称之为木呢?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树与木的形象是大不一样的,有同学能说说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吗?
树:枝繁叶茂,青翠葱茏,蓬蓬松松--象一位圆润,丰满,婀娜的少女
木:木头木板,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象一位铮铮铁汉,象鲁迅
(象姑娘还是象小伙子,象怎样的姑娘小伙子?)
⒊树与木这样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
树:有浓密青翠的叶子 一大片的树给人的感觉是饱满浓厚
木:落光了叶子 一大片的木给人的感觉是空阔萧条,木让人联想到了落叶。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木的这个特征的呢?在文章第五段: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齐读这一段)
总结: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⒋对于这个现象,我们的诗人早就慧眼独具的发现了。在表示清秋的句中,诗人们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接下来我们看看,木叶与树叶在意味上有何不同?
木叶:疏朗微黄(微黄干燥的叶子正在飘零,越来越少)
树叶:繁润青翠(就象窗外,偶尔飘落一两片)
⒌好这些不同暗示性的字词进入诗歌,就造成了大不相同的意味。我们不妨看看以下四句诗,它们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意境?
空阔 黄色-- 木: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饱满 绿色--树: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
疏朗 微黄--木叶: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繁润 绿色--树叶: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总结:不同暗示性的字进入诗歌,往往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
⒍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树与木就有了不同的意味,我们由此也可明白,清秋的落叶,诗人为何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木叶"更能体现秋的性格:空阔,疏朗,微黄,干燥。正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我们的诗人才"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才有了"推敲"的美谈。
㈢、迁移
⒈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会给诗歌创作带来负面影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联想意义也最容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了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后人受屈原"木叶"诗句的影响,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种"流弊"呢?古代诗歌还有没有类似的常见意象呢?)
⒉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文化沉淀,"木叶"这个词就往往出现在清秋的氛围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暗示性。这样的现象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是很多的,如菊花,柳条,明月等等。我们熟悉的"岁寒三友"一般意味什么呢?(高洁,耐寒,坚忍)然而,如果所有的诗人都这样写,那就成了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而高明的诗人往往能打破常规。诗人们把它们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形成不同的暗示性。看以下三首咏梅诗: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卜算字•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注意三首诗词中的不同意象群,比较三首诗词中梅的不同生长环境,试对梅的三种不同形象做点分析,并说说诗人对自己笔下的梅分别赋予了些怎样的情感。
⒊讨论分析:
其一:强调了凌寒独开的一枝独秀,高贵圣洁(白雪世界,墙角飘来缕缕清香,让人发现那正怒放着一簇梅花)--一枝独秀,冰清玉洁的女子,当如宝钗--爱慕
其二:无奈凄凉,孤傲清高(黄昏风雨之中,驿外断桥边上,香飘万里无人晓)--敏感忧伤,质本洁来还洁去,当如黛玉--爱怜
其三:达观坚定,壮美豪放(在风雨飞雪之中看到了春天,在冰天雪地之中绽放着笑脸)--达观豪放,当如湘云--钦佩
⒋倘有时间,师生有感情地朗读三诗,力求通过语言声音来表达情感,展示形象。
总结全文:各位同学,今天我们学习了诗歌的语言特点,然而这对于优美的古典诗歌来说,不过是冰山一角,古典诗歌那蒙娜丽沙般的神秘的美,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索,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对我们如何领略诗歌的微妙之处有所启发。
㈣、作业布置
《说“木叶”》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本文主要是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给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供实感。
教学过程
导入:
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可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深远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却是妙处难与君说。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特质作一番探幽。
整体把握课文,概括每个段落的大意。
第1段,说明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文章举了谢庄《月赋》、陆厥《临江王节士歌》、王褒《渡河北》为例。
第2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大量的是用“木叶”,后来又发展到用“落木”。
第3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由此可见,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第4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从“木”所用的场合可以看出,自屈原开始把“木”用在秋风叶落的.季节之后,后代诗人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效果。作者把曹植诗中的“树”的形象与吴均诗中“木”的形象作比较,“树”没有落叶的形象,而“木”显然有落叶的景况。
第5段,说明“木”为什么有这个特征。因为诗歌语言在概念的背后,还躲着暗示性,它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还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让我们想起树干,而不大想到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而“树”与“叶”的形象之间是十分一致的。作者以周邦彦的词为例加以说明。
第6段,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正因为有这个特征,所以《九歌》中的“木叶”才如此生动。而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是饱含水分的繁密的叶子;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是在蒙蒙细雨中,没有干燥之感,因此都与“木叶”的形象不同。至于“落木”,比“木叶”更显得空阔。“木叶”的“叶”,有缠绵的一面,“木叶”是疏朗与绵密的交织,而“落木”就连“叶”这个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第7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综上所述,全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1至3段为第一部分,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
第4至6段为第二部分,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
第7段是小结。
“木”的艺术特征的分析
通过对文章的理解,我们应该知道造成“木”的这个特征的原因: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文章第五段开头)
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第四段:“树”和“木”的对比
在表示清秋的句中,诗人们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接下来我们看看,木叶与树叶在意味上有何不同?
空阔黄色――木: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饱满绿色――树: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木”比“树”更显得单纯,防范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第五段:
“木”的暗示性,潜在的形象――树干,暗示着落叶。
“树”则具有繁茂的枝叶,“树”与“叶”有太多的一致。
第六段:“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树”:褐绿色;“木”:黄色
树叶(绿色繁润绵密):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木叶(微黄疏朗干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落木:空阔、洗净
木叶:疏朗而绵密,迢远而情深,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总结:
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树与木才有了不同的意味,我们由此也可明白,清秋的落叶,诗人为何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木叶"更能体现清秋的性格:空阔,疏朗,微黄,干燥。正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我们的天才诗人屈原才吟出了如此动人的不朽诗句。
《说“木叶”》教案 篇8
《说“木叶”》教案
【教学目标】1、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说“木叶”》教案。2、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给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供实感。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其《登高》一诗中有两句传诵千古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同学们知道这里的“落木”是什么意思吗?(学生明确“落木”即“落叶”之意后)那杜甫为什么不用树叶、落叶,不说“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呢?“木”与“叶”有何区别呢?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却是妙处难与君说。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特质作一番探幽。
二、检查预习情况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袅袅( ) 橘徕 亭皋( )寒砧( ) 漂泊 迢远( ) 冉冉 落于言筌( ) 灼灼 门栓( )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 作者发现了一个文学现象,是什么?中国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
2、文章题目为“说‘木叶’”,为了说得有序,说得深透,本文采用了句首标义法,每段开头都用一句话领起下文,容易让读者把握“说”的要领。请默读全文,抓住一些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结构。1-3段:“木叶”为诗人所钟爱。4-6段:“木”被人喜欢的两个原因 7段:总结经过四个到六个学生的回答,教师加以总结。这样处理教材可以练习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让他们能够高屋建瓴地来把握文章,提纲挈领,切中肯綮。
3、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明确:不是。写“木叶”的真正目的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特点。
4,作者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四、分析文章,引出诗歌语言特质:
⒈时至暮秋,《说木叶》一文此时出现可谓恰逢其会。一个简单的问题:请看窗外,那绿色的,我们称它为什么?同学说那是“树”,我说那是“木”,可以吗?(请生物课代表告诉我,在生物学上,树与木有何区别?)用生物学的概念来说,两者没有区别。
⒉既然生物上的“树”与“木”无大区别,为何我们的同学却称之为“树”,鲜有称之为“木”呢?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树”与“木”的形象是大不一样的,联系课文,能说说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吗?树:枝繁叶茂,青翠葱茏,蓬蓬松松--象一位圆润,丰满,婀娜的少女。木:木头木板,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象一位铮铮铁汉。
⒊“树”与“木”这样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树:有浓密青翠的叶子,一大片的“树”给人的感觉是饱满浓厚。木:落光了叶子,一大片的“木”给人的感觉是空阔萧条,“木”让人联想到了落叶。从上面我们可总结出“木”有两个艺术特征:第一,“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它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使读者更多地想到了树干,而很少想到叶子,“叶”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例如,“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扫高木”,显然是落叶的景况,显出“落木千山”的空阔。第二,“木”还暗示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而清秋的气息。至于“落木”,则比“木叶”显得更加空阔,连“叶”这个字所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树”与“木”的这种明显的区别呢?文中是怎么给我们讲述“树”与“木”的区别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仔细分析这篇课文,文中自然会给我们答案。首先,自己默读课文,通过对文章的理解,我们应该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木的这个特征了吧?在文章第五段: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齐读这一段)。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⒋对于这个现象,我们的诗人早就慧眼独具的发现了,教案《《说“木叶”》教案》。在表示清秋的句中,诗人们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接下来我们看看,“木叶”与“树叶”在意味上有何不同?木叶:疏朗微黄(微黄干燥的叶子正在飘零,越来越少)树叶:繁润青翠(就象窗外,偶尔飘落一两片)⒌这些不同暗示性的字词进入诗歌,就造成了大不相同的意味。我们不妨看看以下四句诗,它们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意境?空阔黄色――木: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饱满绿色――树: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疏朗微黄――木叶: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繁润绿色――树叶: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总结:不同暗示性的字进入诗歌,往往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树”与“木”就有了不同的意味,我们由此也可明白,清秋的落叶,诗人为何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木叶更能体现秋的性格:空阔,疏朗,微黄,干燥。正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我们的诗人才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才有了推敲的美谈。
五、合作探究⒈杜甫突破了“木叶”的传统写出了“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名句, “落木”与“木叶”的意味、意境有何不同?“木”有疏朗之意,“叶”有绵密之意。屈原的“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衬托了湘夫人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性格形象。杜甫的“落木”以“木”代“叶”,洗净了“叶”的绵密之意,意境更为空阔, 生动的描绘了三峡萧索的秋色,有力的烘托了悲秋之感。⒉课文作者既是一位深谙诗歌妙趣的学者,也是一位畅游诗歌海洋的高手。文中大量引用古诗人关于“木叶”的诗句有什么作用?明确:一是作引子,引出议论的话题;二是作为例证,使得析理有凭有据;三是调节文气,增添文章的文化内涵。
六、迁移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会给诗歌创作带来负面影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联想意义也最容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了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后人受屈原“木叶”诗句的影响,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种流弊呢?古代诗歌还有没有类似的常见意象呢?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文化沉淀,“木叶”这个词就往往出现在清秋的氛围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暗示性。这样的现象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是很多的,如菊花,柳条,明月等等。我们熟悉的岁寒三友一般意味什么呢?(高洁,耐寒,坚忍)然而,如果所有的诗人都这样写,那就成了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而高明的诗人往往能打破常规。诗人们把它们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形成不同的暗示性。看以下三首咏梅诗:梅花 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卜算字・咏梅 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一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注意三首诗词中的不同意象群,比较三首诗词中梅的不同生长环境,试对梅的三种不同形象做点分析,并说说诗人对自己笔下的梅分别赋予了些怎样的情感。
讨论分析:
其一:强调了凌寒独开的一枝独秀,高贵圣洁(白雪世界,墙角飘来缕缕清香,让人发现那正怒放着一簇梅花)--一枝独秀,冰清玉洁的女子,当如宝钗--爱慕
其二:无奈凄凉,孤傲清高(黄昏风雨之中,驿外断桥边上,香飘万里无人晓)--敏感忧伤,质本洁来还洁去,当如黛玉--爱怜
其三:达观坚定,壮美豪放(在风雨飞雪之中看到了春天,在冰天雪地之中绽放着笑脸)--达观豪放,当如湘云--钦佩
七、拓展延伸
(运用文中理论,进行文学鉴赏。)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他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其他意象。(比如月、柳、梅、竹、松、菊、夕阳、杜鹃、燕子等等。)
1.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2.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渭城朝雨 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相传,长安东有一桥名为灞桥,汉人送客到此折柳赠别,因此后世就习惯用“折柳”来作为赠别和送别之词.柳”和“留”谐音,于是“柳”就有了惜别的意义在里面。
《说“木叶”》教案 篇9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
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其实“树”倒是常见的,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无名氏古诗里也说:“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例如说:“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萧纲《折杨柳》)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陶渊明《拟古》)
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炼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恽《捣衣诗》)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 期《古意》)
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无疑的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萧而下,照我们平常的想法,那么“叶”字似乎就不应该省掉,例如我们无妨这么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过:“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这里我们乃可以看到“落木”一词确乎并非偶然了。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
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 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
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
(周邦彦《满庭芳》)
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
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 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曹植《美女篇》)
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更替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也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而且它的黄色由于雨的湿润,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日暮风吹,叶落依枝。”
(吴均《青溪小姑歌》)
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绵的一面。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说“木叶”》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4.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分析:诗歌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近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你们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意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轻松的回顾,让学生先进入语言的美感情境。)
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同学们,就让我把这几句话作为本堂课的“题记”献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带着的激情和想象,走进诗歌的殿堂吧。
二、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
问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引1: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所有的诗句,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
引2:
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讨论:体会这几句诗给你的感觉。并注意由“木叶”到“落木”的发展及其关键之处。(为帮助学生体会,播放杜甫《登高》的朗诵。)
明确:萧瑟、凄凉。关键之处在于“木”字。
显示:木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比较:“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讨论后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
小结:这就是“木”字在古诗中的艺术特征。
提问: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呢?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思考:“木叶”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
体会:“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木叶”、“落叶”、“黄叶”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
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而“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
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艺术特征。请同学们再结合“洞庭波兮木叶下”的画面体会一下。
三、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
讨论: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明确: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说‘木叶’”,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四、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师: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思考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显示《一剪梅》《相见欢》两首词及其画面)
讨论,结论:望月怀远
思考2:请根据你所熟悉的梅花诗,说说“梅”这个意象的特点。显示王安石的《梅花》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讨论,结论:高贵,圣洁,坚贞。
师: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盛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也请同学们注意一下,有时候,诗人把同一意象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诗:“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再如毛泽东和陆游的两首《卜算子・咏梅》,就境界迥异。
五、布置作业: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除了前面列出的几首,请再找出一些,写一篇鉴赏性小论文。
六、小结: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激情,有修养的小诗人。最后,请让我把下面这首诗献给同学们,作为今天的结束:
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
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
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
诗,可以静静的坐下倾听;也可以在微雨街头温柔吟唱……
爱诗,其实是在爱着,我们的生活。
探究活动
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
研究方法:
(1)收集有关“月亮”的古诗。
(2)班级交流。
(3)鉴赏研究,写成小论文。
参读作品:
曹操《短歌行》,刘禹锡《石头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张九龄《望月怀远》,李白《静夜思》,杜甫《月夜忆舍弟》,孟郊《古怨别》,王安石《泊船瓜洲》等等。
2.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会给诗歌创作带来负面影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联想意义也最容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了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一人走过,人人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后人受屈原“木叶”诗句的影响,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种“流弊”呢?古代诗歌还有没有类似的常见意象呢?请找出来,作专题研究。
研究方法:
(1)阅读古诗,找出一两个常见意象。
(2)作比较赏读。
(3)召开诗歌鉴赏研讨会。
参读书目:
《诗集传》《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诗集。
3.在我国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有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就不尽一致。请找出一些,试辨析并交流.
研究方法:
朗读交流、品味交流、心得交流。
参读书目:
王安石《梅花》,陆游《卜算子・咏梅》,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黄蘖《上堂开示颂》,卢梅坡《雪梅》,张谓《早梅》,林逋《梅花》,周邦彦《花犯》,范成大《霜天晓角》,姜夔《暗香》《疏影》,萧泰来《霜天晓角》,彭元逊《解佩环・寻梅不见》,黎洪《诗话一百篇・逸者之梅与志士之梅》。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通讯》20xx年7月
《说“木叶”》教学反思
《说木叶》作为一篇自读课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由此看出本文思路比较清晰,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就定为引导学生通过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准确体察语文的微妙之处,于细微处见精神,含英咀华,来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真正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
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二就是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只把教材作为一个例子。
教学重点之三是利用文章中的“树叶、绿叶、落叶、木叶”等资源,有效解析诗歌语言中的暗示作用,即:诗歌中意象的传统象征意义。这样,就将一篇现代自读课文和古代诗歌有了密切的联系,有助于教师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也有助于学生将本文所学与传统的诗歌意象结合在一起,更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扩散。
学生学过篇诗歌,但只是对词句的分析和对情感的理解,并没有深层挖掘诗句的表达技巧,对语言的微妙处也没有敏感的体察,而这正是古诗词含蓄蕴藉之处,正是古诗词魅力所在,本课以此作为教学的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这一表达技巧,能够有意识理解和运用它提高自己的文学素质。在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时要本文用的是归纳法,从多个诗句中“木”这一意象的共同特征归纳出诗歌语文暗示性这一特质,所以在拓展时教师要注意到这一知识点的积累和能力训练,让学生自己依据刚学过的知识概括出共性的东西,形成抽象概括的能力。情感目标是基于新教材对于学生心理的关注而确立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等心理因素,随着对学生心理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智力因素有时显得无能为力,因为非智力因素在某种情况下占主导地位,现代教学能够兼顾二者,用非智力因素来促进智力因素,达到真正使学生健康地发展。传统语文课人文教育方面还显得薄弱,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使语文课美感得不到充分体现。本课实现情感目标主要用诗句的优美意蕴来打动学生,重视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本课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首页就有树叶的闪动,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能够开启学生的想象力,可能会想到枯黄叶子表达什么情意。中间部分用了《登高》这首诗的配乐朗读,声音是课件中最灵动的东西,一个优质课件必备的要素,课件没有声音,也就没有了生命。因为朗读能够渲染气氛,能够以情动人。从《登高》的朗读中感受沦落他乡年老多病杜甫仰望茫无边、萧萧而下的木叶产生的忧国伤时的无穷无尽的愁思,油然产生对杜甫这位现实主义大诗人人生遭际的同情和景仰,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在拓展部分,用梅、柳、松、云等图象,达到视觉上的美感,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探索诗歌意象所表达的情意。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远远倒不到上课的要求,以至于在第一个重点的落实上花了将近四分之三的时间,第二个重点就草草收尾了,学生的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在讨论“落叶纷冉冉”一句时,学生就“落叶”到底是如何体现出桑女走路的姿态时,各执己见,用了较多的时间。因学生各执其理,一时间我没能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和果断的引导,从而也耽误了一些时间,导致预设的一处古诗意象分析没有进行。再加上,这节课有各省市教委的领导听课,一切学生还是在思考回答问题的时候有些拘谨,对于一些问题,不敢拿出自己的见解与大家讨论。以上这些,对于我来说,还是要在以后的备课,授课以及正确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方面做更多的努力,多方面的完善我的语文课堂,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此外,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还得到了一点启示,那就是所谓的方法指导是建立在学生有一定的阅读积累之上的。所以引导学生课外多读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方向。
《说“木叶”》教案 篇10
教学目的:
1.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锻炼学生提取课文关键信息的能力、总结归纳分析的能力,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1.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理解“木”与“树”,“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木叶”与“落木”的不同意味,了解其所造成的诗歌的意境差别;
2.“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的理解
教学难点:
1.把握文章的写作目: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2.学会如何鉴赏诗歌,读懂诗歌中的暗示性语言
教学方法:
朗读法、探究法、分析与归纳等方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幻灯片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简单介绍作者
2.从一些诗句入手引入课文
(二)讲授新课(30分钟)
1.请学生在下面默读课文,理清每段的主要内容并划分段落(1)第一段的重点在哪里?主要讲述的是什么?
(2)第二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二段主要针对的对象有哪几个?
(3)第三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三段的主要对象又有哪些?
(4)第四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四段开始探究上文中提出的问题,作者在这里是怎么回答的呢?
(5)第五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第六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7)第七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对课文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1~3段)
第二部分(4~6段)
第三部分(7段)
2.老师带领学生齐读课文,再次体会,然后对文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分析:
(1)作者分析“木叶”这―艺术性形象,到底有什么意义?
(2)“木”的两个艺术特征是什么?
(3)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呢?
(4)“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
(5)树叶和木叶的意味有何不同?
(6)木叶和落叶的不同?
(7)“落叶”与“落木”、“落木”与“木叶”的意味有何不同?
(三)归纳小结
(1)“树叶”与“木叶”、“落叶”与“落木”的区别有哪些?意象颜色触觉意味树叶褐绿色密密层层浓阴繁密充实木叶微黄干燥不湿润疏朗飘零之意落叶繁密绿色饱含水分春与夏之交。
落木: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2)作者在论述时,引用了大量的诗句。诗句引用的作用是什么?
(3)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
(四)作业安排(1分钟)
1查阅资料总结
我国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一些意象及其代表的意义,体会诗句中不同意象所带来的不同意境。
2板书设计:
说“木叶”
第一部分(1~3段)“木叶”成为诗人钟爱的一个形象
第二部分(4~6段)说明“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即
第三部分(7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和艺术形象上的异同
“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有颜色的暗示性
意象颜色触觉意味树叶褐绿色密密层层浓阴繁密充实木叶微黄干燥不湿润疏朗、飘零之意落叶繁密绿色饱含水分春与夏之交。
落木: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说“木叶”》教案 篇11
教学目的: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
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质;
培养学生把握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感情色彩,提高诗歌的赏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实践
教学方法:1、小组讨论研究 以“寻疑---追答---悟理”为线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文章精髓
2、通过诗歌鉴赏实践,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唐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其《登高》一诗中有两句传诵千古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同学们知道这里的“落木”是什么意思吗?(学生明确“落木”即“落叶”之意后)那杜甫为什么不说“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呢?”“木”与“叶”有何区别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林庚的《说“木叶”》来解开这个迷吧。 二、整体感知 把握全文 (以“寻疑---追答―悟理”为线来理解全文)
1、 四人一组讨论寻找你认为能表现文章行文脉络的疑问句,并加以整理。
2、 以小组为单位追寻上述问题的答案。
3、 从课文看,“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三、 探究阅读 融会贯通
只要提到“木”字大家就会想到在瑟瑟秋风中凋零的树木,引发人们的感伤情怀。以此类推,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梅”和“柳”意象。
1、赏“梅”诗 品梅之意象
诗一: 早梅 诗二: 山园小梅
齐己 林逋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惟有暗香来。
2、赏“柳”诗 品柳之意象
诗一: 咏柳 诗二: 垂柳
贺知章 唐彦谦
碧玉妆成一树高, 绊惹春风别有情,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世间谁敢斗轻盈。
不知细叶谁裁出, 楚王江畔无端种,
二月春风似剪刀。 饿损纤腰学不成。
诗三: 赠柳
李商隐
章台从掩映, 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 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 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 青楼扑酒旗。
四、 自主研究 拓展延伸
1、除了上面讲到的“梅”“柳”之外,古诗中还有很多具有特点意象内涵的事物,请同学们想想看,写出来,然后再概括一下它们各自的暗示性内涵。
(意象分别有枫叶、菊、松、桥、水、草、花、马、门、柳絮、竹、舟、亭、酒、风、剑、河、雁、雪,等等,也可自已想出一些意象内涵相对集中而且在古诗中较多见的来)
总结:林庚先生深谙诗歌妙道,此文命中了诗歌创作与鉴赏的玄机,撩开了诗歌神秘的面纱。林先生没有摆出那种“理论”的面孔来吓唬读者,没有故弄玄虚地搬弄术语,而是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古诗“木叶”意象的捕捉和阐释中。让我们在一种“潜在的力量”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参悟了深蕴其中的道理,走进了诗歌的殿堂。
五、布置作业:
同学们可以以古诗歌中常用的物象为例如:松、竹、菊、兰等进行有目的的诗歌鉴赏,仔细体味诗歌的精妙。
《说“木叶”》教案 篇12
教材分析
本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本文看似繁琐,其实内容并不多,在结构疏理上可简单化。为何用“木”不用“树”,这个问题是全文的关键,也是重点。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二就是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理解“落木”与“落叶”的不同意味,了解其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3.品味关键语句,获得审美体验,唤起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教学难点
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3.学生课前认真朗读一遍课文,提出自己最困惑、最弄不明白的一个问题,写在纸上交给老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其《登高》一诗中有两句传诵千古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同学们知道这里的“落木”是什么意思吗?如果他写成了“落叶”
可不可以呢??
这节课,我们通过对诗歌语言特性的解读来回答这个问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简介作者、作品
林庚(1910―20xx)字静希。我国现当代著名学者、诗人、文史学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1933年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等。
2.词语积累
①袅袅: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
②灼灼:形容明亮。
③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出窍门。
④不落于言筌: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
⑤冉冉:形容(毛、枝条等)柔软下垂的样子。
⑥相去无几:互相间存在的距离不大。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提示: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
第二部分(第4―6段),说明“木叶”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
第三部分(第7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2.“木”在形象上的两个艺术特征是什么?
艺术特征:
第一,“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第二,“木”暗示的颜色性,使“木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
1.品味探讨诗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和“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木叶”与“落叶”的不同意味。
方法提示:
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
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艺术特征。请同学们再结合“洞庭波兮木叶下”的画面体会一下。
2.思考:“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这句话怎么理解?
剖析:杜甫《宿府》“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描写的都是明净爽朗的深秋季节。而“木叶”以其固有的暗示性让人想到秋的萧瑟,它不是饱满的,而是干枯的;它不是欢快的,而是惆怅的;它不是昂扬的,而是失落的。悲秋之人,无不对“木叶”感慨不已。
3.理解重点句段:“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 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
明确:“ 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这是典型的深秋景象。秋天一过,一年就快完了,古人由此产生联想并发出这样的感叹:人到了中年,一生也就快完了。所以古代的文人进入中年(或暮年)时,或因壮志未酬,抱负未伸;或因仕途失意,功名难就;或因身处逆境,穷途末路;或因羁留异地,倍感思乡;或因宦游在外,思念家人。他们面对肃杀、萧索、冷落
的秋景,一种凄然悲凉之情就会随之而生。而我们读者看到“木叶”“落木”之类的字眼,就会想到诗中主人公的颓然之貌、悲怆之情。
4.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
5.讨论: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明确: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说‘木叶’”,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6.诗歌语言有暗示性,其实不少东西具有一定的暗示性。比如:红色代表热情、绿色代表生命、鸽子代表和平、白色代表纯洁,引导学生联想。
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课件展示:诗词与表达情感连线。
五、艺术特色
1.结构严谨,环环相扣。
文章采用首句标义法,每段开头都用一句话领起下文,容易让读者把握“说”的要领。
2.比较分析,说理透彻。
认识内部规律,需要敏锐的艺术眼光和严谨的思维逻辑。作者采用层层设疑、由表及里的比较分析方法,使文章井然有序,让“木叶”的艺术魅力跃然纸上。在比较分析的过程中,采用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思维模式;
3.引用诗词名句,旁征博引。
课文旁征博引,引用了大量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诗句进行比较、辨析、归纳。
六、板书:
课堂总结
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有了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激情,有修养的小诗人。
七、布置作业
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请找出一些,写一篇300字左右的鉴赏性小论文。
《说“木叶”》教案 篇13
一、教学三维目标
1、品味文中诗句,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比较“(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明确本文写作目的。
3、初步培养学生感悟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丰富意蕴,提高诗歌的阅读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品味文中诗句意蕴,比较“木”与“树”的不同,从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难点: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意象品味练习。
三、教学方法:
1、学生探究为主,师作引导;
2、指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句,筛选主要信息来解答有关问题,把握文意;
3、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诗词填空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讨论明确,以上诗句中“落木”与“落红”分别是“落叶”与“落花”,作者为何不用“落叶”与“落花”,却用“落木”与“落红”?这个问题我们请著名学者林庚先生来作解答,导入课文学习。
二)释题:“说”属于议论文体,本文是文化随笔(文艺短评);“木叶”是文章论题,本文是就古诗中“木叶”意象进行分析说理。
三)作者介绍:林庚先生1910年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当年他与戏剧家曹禺、小说家吴组缃并称为“清华三才子”。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林庚教授对明清小说也很关注,并提出了颇多精辟的创见。
四)研读课文(老师作方法指导:各种读法结合,通过抓文段中关键词句,筛选有效信息,来把握文意,回答有关问题。)
1、略读文章前三段,讨论明确以下问题:1)本文谈到了一个什么文学现象?
2)“木叶”是什么?对此作者有何质疑?
3)“木叶”到“落木”,其与“落叶”或“树叶”的不同,关键点在哪?
4)小结前三段:我国历代诗人们钟爱“木叶”这一形象,其关键在“木”字。(下文具体分析“木”的特征。)
2、重点研读第4、5、6段(全文中心)
⒈时至今金秋,《说“木叶”》一文此时出现可以说正是时候。先请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请看窗外,那绿色的,我们称它为什么?同学会说那是树,
如果从生物学角度我说那是木,可以吗?(请生物课代表告诉我,在生物学上,树与木有何区别?)
明确:用生物学的概念来说,两者没有区别。
⒉既然在概念上的树与木并无大的区别,为何我们都称之为树,却很少有称它为木呢?
明确:是因为我们的习惯。而习惯的形成正是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树与木的形象是大不一样的,下面就请同学快速的阅读文章(课下要充足的预习,这篇文章较难读懂)然后说说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像姑娘还是像小伙子,像怎样的姑娘小伙子?
明确:树:繁茂,葱茏,婀娜,青翠色――像一位圆润婀娜的少女。
木: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像一位铮铮铁骨的硬汉。
⒊树与木这样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
明确:给我们的感觉不同
树:有浓密青翠的叶子一大片的树给人的感觉是饱满浓厚。木:落光了叶子一大片的木给人的感觉是空阔萧条,木让人联想到了落叶。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木的这个特征的呢?答案就在在文章第五段(再读这一段)
明确: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对我们有怎样的影响呢?
明确:文章说,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发现它的存在。但它却已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我们。所以,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就会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⒋对于这个现象,我们的诗人早就慧眼独具的发现了。所以在描述清秋的诗句中,诗人们常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接下来我们看看,木叶与树叶在意味上有何不同?(文章第四、六段)
木叶:疏朗微黄(给人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整个疏朗清秋的气息)
树叶:繁润青翠(感觉就像窗外,偶尔飘落的一两片还饱含水分的落叶。)
⒌好,这些具有不同暗示性的字词进入诗歌,就造成了大不相同的意味。我们不妨看看以下四句诗,它们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意境?(注意结合整个诗句分析)
木: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空阔黄色树: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木叶: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疏朗微黄
落叶: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繁润绿色
总结:不同暗示性的词进入诗歌,往往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板书)
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概念相同的树与木就有了不同的意味,我们由此也可明白,面对清秋的落叶,诗人为何用“木叶”取代了“树叶”。因为“木叶”更能体现秋的性格:空阔,疏朗,微黄,干燥。也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我们的诗人才会“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才有了“推敲”的美谈。所以我们鉴赏诗歌要从语言入手,但不要被语言说局限,应当从言内到言外,品尝那言外的微妙滋味。
3、读第7段,作全文小结。
4、全文思路梳理,整体把握。
五)拓展练习。
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文化沉淀,“木叶”这个词就往往出现在清秋的氛围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暗示性。这样的现象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是很多的,如我们熟悉的“岁寒三友”(松、竹、梅)一般意味什么呢?(高洁,耐寒,坚忍)然而,如果所有的诗人都这样写,那就成了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而高明的诗人往往能打破常规。诗人们把它们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形成不同的暗示性。看以下三首咏梅诗:
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卜算字・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字・咏梅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注意三首诗词中的不同意象群,比较三首诗词中梅不同的生长环境,试对梅的三种不同形象做点分析,并说说诗人对自己笔下的梅分别赋予了些怎样的情感。讨论分析:
其一:强调了凌寒独开的一枝独秀,高贵圣洁(白雪世界,墙角飘来缕缕清香,让人发现那正怒放着一簇梅花)――一枝独秀,冰清玉洁的女子,当如宝钗――令人爱慕
其二:无奈凄凉,孤傲清高(黄昏风雨之中,驿外断桥边上,香飘万里无人晓)――敏感忧伤,质本洁来还洁去,当如黛玉――令人爱怜
其三:达观坚定,壮美豪放(在风雨飞雪之中看到了春天,在冰天雪地之中绽放着笑脸)――达观豪放,当如探春――令人钦佩
师生有感情地朗读三诗,力求通过语言声音来表达情感,展示形象。
六)课堂总结。
各位同学,今天我们学习了古典诗歌的语言特点,然而这对于优美的古典诗歌来说,不过是冰山一角,古典诗歌那如蒙娜丽沙微笑般神秘的美,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索,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对我们如何领略诗歌的微妙之处有所启发..
七)布置课后作业。
选取诗歌中常见的一种意象,找出与其相关的四首诗,比较在不同的诗中所代表的形象有什么不同。板书设计
说“木叶”
树:繁茂,葱茏,婀娜,青翠色――像一位圆润婀娜的少女
木: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像一位铮铮铁骨的硬汉。
木叶:疏朗微黄
树叶:繁润青翠
结论:不同暗示性的词,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
《说“木叶”》教案 篇14
一、课文悟读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一味想方方正正分析诗的人,读诗必将是顾此失彼的折磨――诗人跳跃的思维恰是调皮的小精灵,它不守理性的规则,自然也就不会顾及跌跌撞撞的老学究。
读林庚先生的《说“木叶”》,我首先想到这样一段话。诚如林先生所言,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科学”的解答的。马致远的被誉为“秋思之祖”的曲子《天净沙秋思》,展示了秋天夕阳下的特有的意象,表达了游子浪迹天涯的孤独与愁苦。曾有一位数学老师发问:什么“枯藤老树昏鸦”,什么“小桥梳水人家”,什么“古道西风瘦马”,什么“夕阳西下”,把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凑在一起说个啥意思呢?我无意贬责这位老师。我想,如果他读过《说“木叶”》,定会化解心中的疑团。
林先生在这篇诗论中所给的答案是: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成为一种“潜在的力量”,诗人“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成为令人玩味无穷的“精妙”的诗歌语言。在吟咏之间,那些“潜在的力量”便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读者,感染启发着读者,让人情思灵动,视通万里。就比如文中所说的“木叶”,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就是“树叶”。然而,“木”却“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起了叶子”,这样,也就有了“落叶”的暗示,还有颜色的暗示――“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于是,“木叶”诗句便“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读着它,甚至“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之于“树叶”一字千里的差异。
林庚先生深谙诗歌妙道,此文命中了诗歌创作与鉴赏的玄机,撩开了诗歌神秘的面纱。很值得一提的是,林先生没有摆出那种“理论”的面孔来吓唬读者,没有故弄玄虚地搬弄术语,而是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古诗“木叶”意象的捕捉和阐释中。这样,读者也会在一种“潜在的力量”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参悟了深蕴其中的道理,走进诗歌的殿堂。
二、亮点探究
1.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的滋味。从课文看,“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
探究学习: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本植物的通称。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会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样,“木”也就给人以落叶之感。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能给人以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2.课文说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成为语言形象的潜在力量,这些潜在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结合起来,就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文中说到的“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有怎样不同的意味?
探究学习:“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致的,都给人枝繁叶茂,浓阴匝地的感觉;而“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甚至还让人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木叶”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是属于沉沉的阴天,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而“落叶”,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来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3.第4、5段是课文的中心段,文中阐释了“木”在形象上具有哪些艺术特征?
探究学习:“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其一,“木”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其二,“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4.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而标题却拟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探究学习: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恐怕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标题拟为“说‘木叶”’,文章选取古诗中的“木叶”意象作为论题,在结构安排上由引古诗到探意蕴,先排除古诗人考虑文字洗炼的因素,再从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探寻其含有落叶等因素,最后才触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问题并加以阐释。这样,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并逐层深入,探幽发微,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说‘木叶”’的拟题应该是本文的一个亮点。
5.课文作者既是一位深谙诗歌妙道的学者,也是一位畅游诗歌海洋的高手,文中大量援引古诗人关于“木叶”的诗句,揣摩一下这对于阐发道理起了怎样的作用。
探究学习:一是作引子,引出议论话题;二是作为例证,使得析理有凭有据;三是调节文气,更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三、选题设计
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
研究方法:
(1)收集有关“月亮”的古诗。
(2)班级交流。
(3)鉴赏研究,写成小论文。
《说“木叶”》教案 篇15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林庚
2、积累古诗词名句并把握本文古诗词名句的意义。
3、整体感知全文。
教学难点:积累古诗词名句并把握本文古诗词名句的意义。
教学重点:积累古诗词名句并把握本文古诗词名句的意义。
教学过程:
【导读】完成目标一 林庚,字静希,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建省福州市),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北京大学教授。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还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等。。20xx年10月4日林庚先生病逝于北京,享年97岁。
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显示出诗人学者的独有特色。他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地统一起来。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与“盛唐气象”紧相联接的,是他对盛唐诗歌的另一艺术概括--“少年精神”,其研究成果汇集在《唐诗综论》里。林庚教授的楚辞研究和他的唐诗研究可称为双璧,《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是他多年研究楚辞的一部论文集。
【导思】找出本文涉及到的诗句,并理解其意义。
【导读】1、“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湘夫人》
这一凄清杳茫的秋景,构成了一个优美而惆怅的意境,成功地点染了抒情主人公的心境,被后人称为“千古言秋之祖”。 《湘夫人》是写湘君与湘夫人相约但最终未能相见的故事。这一句,描绘出一幅秋风微吹、湖泊清泛,万木叶落的秋天图画,有着美丽凄婉、如梦如幻的意境。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即秋风微微吹拂,洞庭湖水微波泛动,湖畔枯黄的树叶随风摇落
2、“木叶下, 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陆厥《临江王节士歌》
树叶落下来了,江水波涛相连,秋天的月光照在水面上,云彩在山顶上一动也不动。
以“木叶”、“江波”、“月浦”、“云山”等景物组成一幅 气象开阔、气韵凄清的秋景图。 如此秋景, 即令人联想到楚辞《湘夫人》中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寂寥意境,又令人生发出“萧瑟兮草木摇 落而变衰”的凄凉意绪。这般“秋思不可裁”,有如缕缕秋风袭上心来,更何 况秋露凝衣,更添几分悲凉!
3、“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谢庄《月赋》
洞庭湖的湖面开始有了波浪,于是树叶就开始渐渐脱落了。这是指秋天来了,一些该有的自然反映都开始出现了。 始:开始 微:渐渐、有一些
4、“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王褒《渡河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怀念和羁旅他乡的感慨。诗歌开头两句用“因物兴感”的手法来引出对江南故国的悠远思念。黄河边上的“木叶”在秋风中纷纷飘落,想来此时此刻,那浩荡的秋风也同样吹拂着江南的洞庭湖水……。“还、似”二字把诗人的怀念之情极其委婉地表达出来了。
5、“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屈原《橘颂》
译文: 橘啊,你这天地间的佳树,生下来就适应当地的水土。
赞颂橘树之美。“颂”是一种诗体,取义于《诗经》“风、雅、颂”之“颂”。屈原巧妙地抓住橘树的生态和习性,运用类比联想,将它与人的精神、品格联系起来,给予热烈的赞美。借物抒志,以物写人,既沟通物我,又融汇古今,由此造出了清人林云铭所赞扬的“看来两段中句句是颂橘,句句不是颂橘。”
6、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奇树:犹言美树。 华:同花。 滋:繁盛也。
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
7、“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萧纲《折杨柳》)
叶子太密了,鸟飞起来就不方便;风如果吹得轻些,那么叶子就不会那么快落下来了。
8、“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 陶渊明《拟古》
意思是云间之月皎洁明亮,绿叶丛中繁花似锦,固然无比美好,但月盈必亏,花开必落,今日虽是花好月圆,但不久之后又当如何呢?
9、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 南朝梁柳恽《捣衣》
亭皋:水边平地。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捣衣不是洗衣,而是制衣前捶捣衣料使之平软的工序
译文:水边平地上的树叶,纷纷飘落;陇首山头上的秋云,飘飞在空中。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是脍炙人口的写景佳句。“皋亭”指水边平地,暗指思妇所在的江南。“陇首”即垅头,暗指北方边塞之地。“木叶下”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意境,“木叶”即枯黄的落叶。上句实写思妇捣衣时眼前之景,下句是想象之景。表达了思妇无法及时将寒衣送给远人的嗟叹之情。
10、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玷催木叶,十年征戌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沈 期《古意》
诗写的是一位少妇思念久戍边塞未归的丈夫 。深秋九月的捣衣声,催落树上枯叶;丈夫守边十年,她日夜怀想着辽阳。
11、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唐・杜甫《登高》
[译]无边无际的林木,树叶萧萧飘落;无穷无尽的长江,江水滚滚而来。
[赏析]这两句诗作于夔州,写登高所见的江天秋色。夔州滨临长江,江流在此进入瞿塘
峡,峡口多风,深秋时更是天高风急。诗人登高仰望,只见无边无际的林木落叶萧萧而下,滚滚而来的长江奔流不息。雄浑、寥阔而又肃杀、凋零的气象,使诗人更加感到太空浩茫,岁月悠久。联想到自己年华已逝,壮志未酬,心情何等落寞,何等悲壮!全联对工整,气韵流畅,加上“萧萧”“滚滚”两组叠字的对用,读来音调铿锵,气势奔放,前人称它为“古今独步”之作,实非过誉。
12、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
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吴均《答柳恽》
“秋月照层岭”四句想象柳恽旅途中的景象与经历,极言其风霜雾露之苦。秋月照在层层的高岭之上,令人感到凄清而幽冷,寒风吹拂着高高的树木,枯黄的树叶纷纷飘零。“扫”字下得极有力,使人想见寒风阵阵,木叶尽脱的景象,渲染出了边地秋天的萧杀气氛。因为是夜行,所以说雾露侵湿了衣衫,经过一夜的旅途颠顿,至天色拂晓时分,关山才在晨曦中露出了它峥嵘的.面貌,似乎在催促着行人快快前去。这里的“月”、“风”、“雾露”等天象与“层岭”、“高木”、“关山”等景物结合起来构成了索莫而壮阔的画面,“侵衣”、“催轴”则将人点缀其中,一幅“关山行旅图”宛然在目,柳恽旅途的艰险与辽远于此可见。
13、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野田黄雀行》 曹植
译文 :高高的树木不幸时常受到狂风的吹袭,平静的海面被吹得不住地波浪迭起。宝剑虽利却不在我的手掌之中,无援助之力而结交很多朋友又有何必?你没有看见篱笆上面那可怜的黄雀,为躲避凶狠的鹞却又撞进了网里。张设罗网的人见到黄雀是多么欢喜,少年见到挣扎的黄雀不由心生怜惜。拔出利剑对着罗网用力挑去,黄雀才得以飞离那受难之地。振展双翅直飞上苍茫的高空,获救的黄雀又飞来向少年表示谢意。
鉴赏:此诗选自本集卷六,以下两首同。史载,建安二十四年 (219),曹操借故杀了曹植亲信杨修,次年曹丕继位.又杀了曹植知友丁氏兄弟。曹植身处动辄得咎的逆境,无力救助友人,深感愤忿,内心十分痛苦,只能写诗寄意。他苦于手中无权柄,故而在诗中塑造了一位“拔剑捎罗网”、拯救无辜者的少年侠士,借以表达自己的心曲。此诗开端,诗人以“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的意象渲染出浓郁的悲剧气氛,隐喻当时政治形势的险恶;而少年拔剑捎网的形象则寄寓着诗人冲决罗网、一试身手的热切愿望。
14、《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周邦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
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 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 歌筵畔,先安簟(diàn)枕,容我醉时眠。
[评析]周邦彦任溧水县令,本篇为此间所作,词中通过凭栏眺望,描绘初夏景色,抒发倦于宦游生活的政治失意之情。上片写景,观察细致,体物精微;下片以社燕自比,感叹身世飘零,行踪无定的生活。是周邦彦羁旅行役之词中的名篇,颇受后人推重。本词先后化用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杜牧等人的诗,结合眼前之实景,胸中之真情,运典入化,了无痕迹,丰富了词的内容含量,加强了表现力。“风老莺雏”三句是初夏美景,可喜。“地
卑山近”两句略点,稍见可忧。此一顿挫。“人静乌鸢自乐”三句又写美景,可喜。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人静”二句辞意又一顿转,写溧水县人家闲静乌鸦自乐,人鸟和谐颇有忘机之趣;小桥外还有新涨绿水在浅滩上急流激溅。一静一动,写出溧水县环境淳幽之美。此词抒情自然,但顿挫曲折,显示出内在情感的丰富复杂性。用风华清丽的景物与孤寂凄凉的心情相交错映衬,乐与哀相交融,欣慰与苦恼相衬托,对比相映,构成一种转折顿挫的艺术风格。
15、[南唐]吴均《青溪小姑歌》:“日暮风吹,叶落依枝。 丹心寸意,愁君未知。”
注:相传蒋子文妹妹未嫁而死,旧有“开门白水,侧近桥梁。小姑所居,独处无郎”句。此为痴情女子假托的怀人之作。 青溪:水名,在今南京市,发源于钟山。 小姑:汉秣陵尉蒋子文的第三个妹妹。
16、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①。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②
[注释] ①分(fèn):情谊。蔡家亲:也做霍家亲。晋羊祜为蔡邕外孙,这里借指两家是表亲。 ②见宿:留下住宿。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因表弟卢纶到家拜访有感而作。首句是写作者悲凉的境遇:年老独居荒野,近无四邻,孤苦无依,生活贫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一联写景抒情,把一位穷愁潦倒的白头老人的形象刻画得很丰满。后两句写对表弟到来的感激,这是写“喜”,但喜中仍有悲。喜的是因为自己被贬沉沦,亲人还来探望,自然喜出望外;但自己的处境不佳,又感到对不起亲人,所以仍感辛酸惭愧。全诗语言朴实,语调低沉悲切,真实感人。
17、《美女篇》曹植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摇,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
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赏析:《美女篇》是乐府歌辞,属《杂曲歌.齐瑟行》, 以开头二安为题。这首诗以美女盛年不嫁,隐喻诗人自己有才能而没有施展的机会,慨叹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这首诗通篇用比,比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传统手法,《诗经》、《楚词》多用之。《美女篇》以绝代美人比喻有理想有抱负的志士,以美女不嫁,比喻志士的怀才不遇。含蓄委婉,意味深长。其实美女所喻之志士就是曹植自己。所以,清人王尧衢说:"子建求自试而不见用,如美女之不见售,故以为比。"(《古唐诗合解》卷三)
这首诗语言华丽、精炼,描写细致、生动,塑造了一个美丽而又娴静的姑娘,写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清代叶燮推为"汉魏压卷",并且说:"《美女篇》意致幽眇,含蓄隽永,音节韵度皆有天然姿态,层层摇曳而出,使人不可仿佛端倪,固是空千古绝作。"绝不是偶然的。
导练:
1、找出涉及到“木叶”意象的诗句。
2、初步感知全文,试为全文划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