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火烧云(精选15篇)
21火烧云 篇1
教学目标 :
1、会按提纲背诵课文第3―6节。
2、学会生字4个,词义6个,并积累词语。
3、初步学会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描写景物。
4、感受火烧云的景色美,初步具有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初步学会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写景的方法。
难点:感受火烧云的景色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初读文,了解大致内容,给文分段。
2、学习第一段,初步理解作者通过其他事物来写霞光的方法。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令人神往,同学们,你们见过日出或日落时天边出现的红霞吗?今天我们一起欣赏这美丽的自然景观吗?
板题:火烧云
二、听课文录音
1、听录音,听准字音,并划出什么是火烧云(这一句话)
2、交流:
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天空着了火。
理解“烧”
3、齐读。
三、轻声读文,理清脉络。
1、自由读文,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直接描写了火烧云的变化?并给文章分段?
2、交流分段情况:
时间顺序:一、(1-2):火烧云上来时霞光的颜色。
二、(3-6):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三、(7): 火烧云下去时的情况。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这段主要描写什么?
2、这段写没有直接写霞光?作者通过哪些事物来写霞光?用“――”划出有关事物?用“-----”划出前后变化的词。
3、交流板书:
霞光
小孩的脸――红红的 大白狗――(红)
老头儿――金胡子 红公鸡――(金)
黑母鸡――(紫檀色)
4、齐读第1节
读到这你有没有疑难?
5、讨论:为什么要通过小孩、老头儿、狗、鸡等描写 霞光不直接描写霞光?
6、小组汇报结果:
更准确、细致表达火烧云霞光的颜色,描写了火烧云映照在地上的生动景象。这种衬托的方法我们值得学习下齐读体会。
7、齐读体会
五、作业 :
1、字词抄3遍。
2、读熟课文。
21火烧云 篇2
《火烧云》一课在描绘火烧云变化的情景时,形象生动,语言优美。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加强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并落实单元训练重点――注意积累材料。
一、抓住重点,创设氛围,感受美。
《火烧云》重点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火烧云颜色、形态的变化。教学时,教师可先从整体入手,设计这样的问题:
1.火烧云这一自然现象发生在什么时候?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讲作者这种感受的?
然后让学生边听教师范读课文,边看挂图思考。之后让学生谈谈(先同桌谈,后指名谈)听完老师范读后对火烧云的感受。这样学生就能掌握课文的重点部分,初步领略到火烧云变化奇妙的景象美。
二、反复品读,突出重点,欣赏美。
教师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重点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在朗读中赏析描写火烧云美丽景象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描写的意境美。
1.指导学生欣赏火烧云上来时霞光照在大地上的美景。教师可引导学生解答:霞光照在大地上的美是通过描写哪此景物来表现的?哪些词语最能体现这种变化?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感受。
2.重点指导学生欣赏火烧云上来时的色彩美。①指导学生品读第二、三自然段,结合挂图体会“极多”和四个“一会儿”都是讲颜色多、文化快的。然后引导学生抓住两个重点句进行赏析:“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②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两个重点句,边看插图,边体会,更真切地感受火烧云色彩变化美。
3.启发学生欣赏火烧云千姿百态的形状美。指导学生品读第四、五、六自然段(先读后理解,再有感情地朗读),并结合挂图领会“一会儿”、“忽然又”、“接着又”等词语的用法,明白这都是讲火烧云的形状多、变化快的。然后品读第四自然段:“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在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的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教师要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这是写火烧云变化快、开头多,突出了火烧云千姿百态的形状美。接头指导学生学习第五自然段,让他们想想哪些词句表明火烧云的形状多、变化快。最后让学生自学第六自然段。
4.归纳全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使学生明白这既是描写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之美,又是表达作者对美丽景色的热爱之情。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的心情与作者的心情相融合,以此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三、训练说写,落实重点,创造美。
这篇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火烧云这一自然景色的热爱。教师可指导学生反复朗诵、品赏,充分感受火烧云的颜色、形状之美。通过落实说、写训练,使学生在说、写训练中创造美。
1.先引导学生读课后“思考・练习”第3题的句子,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仿照着说。先同桌说,再指名说。这样就形成了信息的多向交流与反馈,使学生对火烧云颜色、形状美的认识更加深刻。
2.指导学生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把曾看见过的美丽景色写下来,然后同桌交流。
3.引导学生思考回答:作者为什么能把火烧云写得这样美,这样逼真,给我们留下这样深刻的印象呢?通过说使学生懂得只有像本文作者那样,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在生活中做有心人,善于观察,才能写出这么形象生动、语言流畅、景色优美的好文章来。
(此文获“第二届全国小学课堂教学征文大赛”二等奖。)
21火烧云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激发他们观察自然、认识自然的兴趣。并学习观察的方法。
2、学习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学写事物的动态和静态。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的特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教学难点: 区分事物的动态和静态描写。
教学安排:1课时
第一课时 (7)
一、 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看了鸟的天堂,今天,老师带大家去看看天上的云,这可不是我们平时看到的普通云,它有着独特的名字叫火烧云,板书:火烧云。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确、通顺。
2、什么是火烧云?请同学们速读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
(提醒学生不能一概搬抄,添加适当的词语,使回答完整)
3、学生交流并读句子。
师:把句子中的“烧”换成“红”通不通?
学生小声读一读,比较比较,然后指导朗读。
4 课文写的是什么时候的火烧云?
(提醒学生从文中找出依据,完整而准确地说)
5、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绘火烧云的.
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然后交流。
(颜色和形状)
三、抓住特点,重点深究
(一) 学习第三自然段
1、点生朗读,其他同学思考问题:
(1)火烧云颜色变化有什么特点?
(2)用“——”和“ ”标出作者具体描写特点的句子和词。
(3)你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3、小组派代表发言的形式全班交流。
4、从火烧云颜色多、变化快的特点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么美?
小结:火烧云美,大家说得也美。正因为作者运用了具体而形象的表示色彩的词,在读者面前构成了一幅美妙奇异的晚霞图。
5、感情朗读。突出变化多、变化快。(自由练读——点生读——全班齐读)
6、仿说练习
(1)仿说词练习
(2)仿说段的练习
用上你们刚说的词,运用作者的写法说说我们这里的火烧云颜色的变化。
(自由练说——点生上台说)
(二)自学第四、五、六自然段
1、总结学习方法。
2、自由组合学习小组交流学习。教师巡视辅导。
3、全班交流。
小结: 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以动静结合的写法,生动逼真、形象化地写出了火烧云的形状变化。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仿说段的练习
过渡:火烧云还有可能会变成什么?(动物、静物、植物、人类等)
(1) 学生边想像边自由练说火烧云的形状。
(2) 点生上台说。
板书设计
颜色 变化多
4 火烧云
形状 变化快
教学小结:
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品词品句,细读课文,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描写火烧云的,感受大自然的壮美。在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看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再引导他们给课文分段,感觉效果不错,不足的还是学生朗读不够充分。
21火烧云 篇4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字。能正确读写“、喂猪、笑盈盈、高寿、百合色、茄子紫、跪着、模糊、凶猛、庙门、蹲着、镇静、必须、揉眼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揭示课题
同学们,日出或日落时;天空经常出现绚烂多彩的云霞,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我国现代女作家萧红笔下的。(板书课题)
二、出示自学提纲,交待学习任务
1.出示自学提纲。
(l)默读课文,勾划字词,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加以理解。
(2)认真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的?概括每一部分内容的意思。
2.这节课,我们采用自学的方法,按自学提纲的要求,学习课文。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听配乐朗读录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自读课文,按自学提纲自学课文。
四、检查自学情况(反馈)
1.指读课文。(正音)
2.按提纲交流:
①什么是?
②课文从哪几方面写的?(板书:霞光、颜色、形状)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霞光?与有什么关系?
(“霞光”是的一个方面)
第1自然段: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
第2-3自然段:讲颜色的变化。
第4-7自然段:讲形状的变化。
五、小结
课文具体描绘了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读了课文,谈谈你对课文的总体印象。(可随意谈,如条理、写法等等。)
的变化集中表现在哪些方面?下节课接着学习。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交待学习方法、任务
上节课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这节课我们采用小组讨论、全班汇报交流的形式继续深入理解课文。
出示自学提纲
1.课文集中写了变化的哪两方面?
2.逐段阅读,看看作者是怎样具体写了霞光、颜色、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的?
二、指名读全文,回忆课文内容
1.指名读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整体感知)
2.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板书:霞光、颜色、形状)
三、抓住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快速默读全文,思考:课文集中写了变化的哪两个方面?
(明确:课文集中写了颜色、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板书:变化多、变化快)
2.指导阅读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提问:
(l)课文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只回答出“傍晚时的”不确切,应根据“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回答出“夏天傍晚时的”。
(2)课文哪里写了的变化多、变化快?是怎样写的?
读出颜色变化多、变化快的词语,知道是通过傍晚阳光透过云层照到人或动物身上呈现出色彩来写的。
(3)用一个词语概括霞光的变化多、变化快。
不强求一致,符合要求即可。板书:五光十色 变化异常
(4)感情指导朗读,语气要轻快活泼。
3.总结学习方法,指导自学交流第二段课文
提问:我们是怎样学习“霞光”一段的?
先读文,再勾划重点词句,用一个词概括,最后朗读,进一步体会。
运用学习第一段课文的方法,学习写“颜色变化”部分内容。学习时先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解决重点、难点。
课文哪些地方写了颜色的变化多、变化快?是怎样写的?
讨论后全班汇报交流:
先讲了什么?(先讲从西烧到东,“好像是天空着了火。”强调了天空一片红艳。)
出示句子、推敲词语: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里的“烧”可以换成什么字?比较一下为什么在这里用“烧”字?
可以用“红”字代替,但用“烧”字更为准确。原因:(l)与文题照应;(2)“烧”字表动态,给人以动感,而“红”字则不能;(3)如果用“红”和“红通通”重复;(4)和后面“着了火”呼应。
感情朗读,仔细品味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接着写了什么?(再讲了颜色的变化多、变化快)
学生通过对“这地方的……一会儿……一会儿……”等句子的理解以及对重点表示颜色词语的推敲,知道准确地写出了颜色的变化多、变化快。
最后讲了什么?
对“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让学生学习上面带有比喻性的表颜色的词语说一说,如“茄子紫”。
用一个词语概括(板书:色彩斑斓,变幻莫测)
感情朗读,注意语调的轻快流畅。
4.引导领悟写“形状”变化的内容。
作者是怎样写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的?
(作者把想象成各种动物,先写它出现,再写样子,最后写它变模糊了,看不到了。)
引读:(边引读边投影演示形状的变化)
师:一会儿,天空出现――
生:一匹马。
师:马的样子――一
生:……
写狗和狮子的段也如此引读,读中体会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
5.齐读最后一段。理解“恍恍惚惚”以及“恍恍惚惚”的原因,体会作者逼真地写出了观察时的真实感受。
能用一个词概括吗?(板书: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感情朗读,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无比。
6.总结、扩展。
(1)指读全文,谈学完课文的总体收获。
(2)总结。
①作者抓住这一自然景观,以丰富的想象力,以优美的语句描绘出夕阳西下时的瑰丽多姿,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板书:热爱大自然)
②作者为什么能把这一自然现象写得那么生动逼真呢?(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归纳总结:
①作者平时注意观察积累。
②描写中抓住景物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
③用词准确,表达合理。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学习作者写法,写一种自然景色。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了解课文是怎样写颜色和形状变化的,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解决重难点的方法是:讲读中总结方法,指导自学交流;引读领悟重点段落;推敲词句。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养成推敲词句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运用本课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生动准确地描写景物变化的写作方法,写一段话,训练写话能力;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的能力。
探究活动
1.傍晚,你留心看过天空吗?那时的云彩什么样?能把你的观察所得写一写吗?
附几篇小文仅供参考:
1.《故乡的云》
2.《黄昏的彩云》
3.《白云》
4.《观云》
2.积累有关描写云的词语、句子、段落。
附一份资料供参考。
故乡的云
有人喜欢皎洁的明月,有人喜欢壮观的瀑布,有人喜欢夜晚的星空,有人喜欢淡淡的晚霞。而我却喜欢那变化多端的云。
故乡的云十分美丽。有时薄得像一层纱,有时厚得像一床被;有时分散成一块一块的,有时聚集成一座座小山。故乡的云又十分可爱。时而像一只小白兔,一蹦一跳,像和谁赛跑似的;时而像一只大黑象,鼻子里都是水,“哗啦,哗啦”地往下洒;时而像一只猫,正在睡懒觉,对外面的事情漠不关心。有时云儿们又会聚到一起,像是在说悄悄话。
故乡的云变化多端,我最爱故乡的云。
白云
今天吃过午饭,我闲着没事,就站在三楼阳台上,抬头仰望天空。只见一朵朵白云像棉絮似地在天空中徐徐移动。
白云的姿态变化万千。不信你看天边,那片云不像一只浑身雪白的“天鹅”吗?它怎么一直不动呢?哦,它在睡觉吧,咦,“天鹅”动了!它醒了,正朝这边飞来了,飞呀飞呀,“天鹅”变大了,也变得模糊了,渐渐地越来越淡,最后消失了。
呀,那块云像什么,好吓人呀!哦!原来它像百兽之王―老虎。它正张开血盆大口向前走呢,尾马摇来摇去。一会儿的工夫,嘴巴变大了,大得可怕,渐渐地,嘴巴没了,再一看“老虎”的四肢、尾巴也没了。
那边的一块云好奇怪呀,动也不动,不像“老虎”,也不像“天鹅”。嗯,它像什么呢,动了,动了,近了,近了,看清楚了,原来像只“麒麟”,背上还有一个人呢,哟,像是“观音菩萨”。它们过来了,越来越近,也变得越来越大。同时,又渐渐地扩散,最后变成支离破碎的云块了。
观云
一天晚上,我做完作业 ,来到阳台上,抬头仰望,只见天空一片昏暗,没有星星和月亮,忽然,我发现北面天空有点亮,仔细一看,原来横着一块长方形的彩云。彩云不太大,四边不太整齐,有的凸出,有的凹进。这块彩云由三种不同颜色组成,上边蓝,中间红,下边白。远远望去,像一条美丽的彩带。它的四周都是暗蓝色的,把它映衬得更加美丽。我突然想起《自然之迷》上说的是地震。书上说地震云一般出现在早晨或晚上,颜色非常鲜艳。想到这儿,我怀疑这块云就是地震“云”,我有些害怕起来。
黄昏的彩云
一天傍晚,我出外散步,忽然觉得被笼罩在一种奇丽的景色之中了。举目远望西边的天际,我发现那玫瑰色的云块在天空徐徐变幻着形状―时而像巨人,时而像雄狮,时而像染了多种色彩的山峦。那橙黄的光柱透过云层,直射大地,犹如天幕拉开,一场壮美的舞剧即将开始。我被这迷人的景象陶醉了。
慢慢地,太阳被堆积起来的灰黑色云片遮掩了。光线暗淡下去,好像谁不小心打翻了墨汁瓶,天幕上染了一层黑色。
渐渐地,黑云又散了。太阳把温柔的余晖反映到地面,那光线一点也不刺眼。花呀,树呀,都染上了一层桔红的颜色,连我自己也成了桔红色的了!沐浴在晚霞中,真是心旷神怡!我真想放开喉咙唱一支歌,表达我心中难以抑止的感情;真想吟诵首小诗,赞美这黄昏奇丽的景色。
啊!黄昏的景色这样美丽迷人。我脑海里闪过这样一个念头:我们所处的时代,这人生的少年与暮年,和自然界的朝霞与晚霞一样,虽然是短暂的,但它们都是绚丽多姿,美妙动人的。
我多么喜欢这黄昏的彩云。
有关描写云的词语、句子、段落
浮云 云雾 浓雾 云烟 云层 云端 流云 游云 云海
飘动 飘游 飘荡 飘忽 翻动 翻滚 轻盈 飘浮
晨雾迷蒙 云雾迷蒙 云轻如棉 云雾缭绕 云雾弥漫 云雾簇涌
云雾茫茫 云海茫茫 云雾变幻 云海奇景 云雾消散 公开雾散
云消雾散 流云奔涌 海云缭绕 彤云密布 乌云翻滚 如烟似雾
轻拢慢涌 神奇缥缈 轻盈柔美 漫天大雾 雾气腾腾 雾气升腾
虚无缥缈 变化多端 神妙莫测 千姿百态 万千状态 千变万化
变化多姿 飘荡不定 淡淡的云
乳白色的云纱 玫瑰色的云彩 灰蒙蒙的雾气 雾腾腾的云海
镶着金边的云 雪白的浮云 白茫茫的雾团 粉红的浮云
轻如薄纱的雾 翻腾的乌云
天上的云。真是千姿百态,“变化万千。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浮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时,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蓝色的天上飘着一块一块的浮云,像红绸子照在还乡河上,水里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的鸡冠花。
……只见山谷间的白云,时而滚作一团团的棉絮,时而化作长长的绫罗,绕着这个山峰飘忽而来,又悠然地从另一处山峰飘忽而去。
云彩在这山区也是天然的景色。住在山上,清晨,白云常来作客,它在窗外徘徊,伸手可取,出外散步,就踏着云朵走来走去。
有时它们迷漫一片,使整个山区形成茫茫的海面,只留最高的峰尖,像大海中的点点岛屿,这就是黄山著名的云海奇景。
雪峰山顶,云雾缭绕,如果巧遇,一霎时,云开雾散,只见脚下银涛翻滚,座座山顶如浮沉在滔滔的白浪之中……
我跨上岩石仰望,岭上,涌起了浓墨般的乌云,层层叠叠,慢慢地向头顶压来,云下一片灰白色,那是雨帘:一场狂风暴雨即将来了!
大面积的,扇面形的云霞,从堆积的白棉花球,变成了金色的菠萝了。然后出现了一抹玫瑰红,一抹暗紫,像是远方的花圃,雪青色,灰黑色,褐色和淡黄色,时隐时现,掺和在一起。整个的天空和海洋也随着这云霞的色彩而渐渐暗下来,陡地一亮,落日终于从云霞的怀抱里落到了海上,好像吐出了一个大鸭蛋黄,由橙黄,橙红,变得鲜红,由大圆变成扇圆,最后被汹涌的海潮吞没了。
许多云絮低低地降落,把几个最高的山巅笼罩起来,似乎给它们披上了几片白色的轻纱。
不一会儿,云彩又驯善地变成了白色,有的散成一座座岛屿,上面隐隐约约似乎还辨认得出一些苍松古柏,也有的吹成细长条,好像半透明的银鱼,在蓝空里逍遥自在地飘浮着。
白云确有使人欣赏的价值,一团一团地如棉花,一卷一卷地如波涛,像山一般地拥在那儿,野兽一般地站在这边:万千状态,无奇不有。
翻腾的乌云,像千百匹脱缰的烈马,在天池中奔驰、跳跃:有的俯首猛冲,有的昂首嘶叫,有的怒目圆睁扬起了前蹄,有的扬起鬓毛甩起了马尾。蹄一动,踢起了万朵银花;尾一扫,扬起了弥天大雪。
朵朵雪白的和粉红的浮云,像一群被汽笛的厉声怒吼吓惊的大鸟一般,在蔚蓝的天空中很快地飘动着。
朵朵浮云,越飘越慢,淡淡的云影,逐渐透明。云影轻轻拂过街道,惊过屋顶,遮住人们,仿佛要拭去墙壁和屋顶上面的污泥尘土,抹掉人们脸上的愁容,在工人区来一番扫除。
晚霞故意引诱着我们,把小荣的脸映照得又红又亮。白云变成了金黄的,粉红的,酱紫的。有一句俗话说,“七月八月看巧云”。这正是八月,真的,那些云彩有的像一片树林子,有的像一个长胡子的老汉,又有的像一只老虎。它们还会变幻,一会,树林子变成高楼,老汉变成了大公鸡,真好玩啊。
昆明的云是很有特色的。有时候,连绵不断的镶着金边或银边的云层在翻动;有时候,长空万里,只浮现一朵一尘不染的白莲;有时候,像一座巨大建筑物的圆顶,上面全是精雕细刻,飞禽走兽,应有尽有。
滚滚的云流翻山而过,直泻深谷,似流水瀑布,气势磅礴,宏伟壮观。这就是庐山有名的瀑布云。
有时,它涓涓细流,翻过小天池山,形成一线,进入幽谷。有时它银丝缕缕,经过小天池山的每个山口,形若玉帘抖落而下。有时,它又似奔腾的江河,翻过天目山顶,汹涌澎湃,飞流直下,一泻千尺。
21火烧云 篇5
北京史家胡同小学
特级教师 杨丽娜
一、教材分析
《火烧云》这篇课文描绘了晚饭过后夕阳西下时,天空中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现了人们对生活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描写自然景物的散文。从美学的角度看:全文结构完整统一,段层错落有序;内容丰富充实,更富于变化;语言有韵律有气势,瑰丽动人。因此,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好教材。通过学习本文,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提高学生审美鉴美的能力。
这篇课文共七个自然段,按火烧云变化来安排材料的。全文可分三大段:
第一段写火烧云上来时,天空中的霞光使大地的一切都改变了颜色。
第二段写火烧云的颜色、形状在不断变化着。
第三段写火烧云下去了。
全文紧紧抓住“变”来写的。
首先写出火烧云上来时,它的霞光使小孩子的脸、大白狗、红公鸡、黑母鸡、小白猪、老头儿的胡子……都在极短的时间内改变了本来的色彩,染上了一层神秘的颜色。抓住了五个“变”字,可以使学生理解晚饭过后人们看到“火烧云上来了”那种惊喜的心情,体味老人“笑盈盈地看着他的小猪”以及乘凉人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那开心的祝愿话的情感。从而感受到是火烧云这种自然现象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带来了生活的情趣。
接着写了火烧云颜色与形状的变化。变化之快、变化之多,是火烧云的特点。
课文第三段用了“一会儿……一会儿……”说明了变化快,又暗示了色彩繁多。这四个“一会儿”构成一组排比句,可见天空颜色变化气势壮观,令人陶醉。课文中使用了三种方法表现色彩的繁多:“红彤彤”“金灿灿”突出了“烧”时色彩的光亮;“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是两种色彩的融合;“葡萄灰”“梨黄”“茄子紫”是以拟物的方法,更生动、更形象地说明了生活中的色彩在天空中都有。学习这一段时,抓住这些词语,让学生理解想象,可以使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瑰丽,激发学生的情感。
课文第四至第七段写火烧云形状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马是跪着的”,“那条狗十分凶猛”,“一头大狮子……也是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这些描写将火烧云如马、如狗、如狮的形态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一会儿……变模糊了”,“忽然……也不见了”,“接着……看不到了”这些词句,反映了“马”、“狗”、“狮”变化匆匆,来无踪去无影的特点。
最后写火烧云下去了。“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这一拟人句说明了火烧云好像在故意逗弄孩子们,也表现了孩子们对变化莫测的火烧云迷恋的情感。课文最后一句“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做为全文的结尾,与开头一句“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形成首尾呼应,使全文结构严谨,同时也再一次显示了火烧云变化的神速,说明了火烧云是在很短时间内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然而,它留给人们的是欢乐与美好,迷恋与向往。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品味句子的意思,体味思想情感,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1.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
这是一句开心的祝愿话。老人的胡子是银白的,在火烧云霞光的照射下,变成了金黄的,长金胡子的人是没有的,乘凉人用这句话表示对老人的美好祝福,充满了幽默与风趣,也表现了乘凉人喜悦心情。
2.“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这句话一连用了四个“半”,不是表示左一半为紫,右一半为黄,也不是二分之一的紫,二分之一的黄,而是“紫”与“黄”,“灰”与“百合”色的混合体。其中紫色与黄色的多与少,浓与淡,又可以形成许许多多的新调合的色彩。由此可见火烧云颜色变化很多。
3.“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
这句话中的“恍恍惚惚”是模糊不清,看得不真切的意思。天空恍恍惚惚的,是太阳落下去了,火烧云就要消失了的缘故。正因为如此,所以火烧云的形状是模糊的,既像这个,又像那个,这全凭人们的想象。然而这种自然现象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的,又是瞬息万变的,因此是似像非像的,很快就什么都看不清了。
部分词语的意思可结合课文内容理解:
笑盈盈:盈,充满。脸上充满了笑容。课文指喂猪的老头儿看见自己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那种高兴喜悦的样子。
恍恍惚惚:看不真切,模糊不清。
火烧云:日出或日落时出现的赤色云霞。课文指日落时的云霞。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1.理清作者成文的思路,了解文章的段落层次,是学习本文的重难点之一。
课文分三大段:
第一大段(1―2自然段)讲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
第二大段(3―6自然段)讲火烧云变化着。其中第三自然段讲火烧云颜色变化快、变化多。第四、五、六自然段讲火烧云形状变化快、变化多。
第三大段(第7自然段)讲一会儿火烧云下去了。
课文第二自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是承接上文,点出这个火烧云是傍晚时的,太阳西落,首先照红了西边的天空,然后蔓延到东边。“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这半句既点明了什么是火烧云,又引起下文,具体写天空中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在教学中可重点分析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帮助学生分段。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学习本文的另一个重点与难点。(详见教材分析)
二、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火烧云刚上来时的情景以及火烧云的颜色、形状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课文分段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朗读课文,背诵部分指定课文。
三、教学前准备
幻灯片4张
自制幻灯卡片2张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安排三课时
(二)课时内容安排
第一课时:自学生字、初读课文,置疑问难,学习分段。
第二课时:分析理解内容。
第三课时:指导背诵、片断练习,完成作业 。
五、教案(第二课时)
(一)课时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口头作文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背诵课文。
(二)课前准备:
幻灯片4张
幻灯卡片2张
板书设计
六、教学提示
1.教学中可使用幻灯片,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发展学生想象能力。
2.本课文质兼美,应指导学生朗读。朗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方法与手段,朗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朗读可以体会作者的情感,朗读可以进行思想教育。在熟读的基础上指导背诵。
3.课后可以让学生仿照第三、四、五自然段的写法,写一片断,把读与写紧密联系起来。
21火烧云 篇6
何玉
1、借助工具书,学会生字新词,认识叠词的形式。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什么是。知道课文哪些地 方是写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
3、学习作者从不同的方面,动静结合地观察、描 写景物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二段写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是全文的重点。
是了解学习课文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方法。
有关的幻灯片或彩图;录音带;小黑板。
第一课时
一、启
1.大自然是美丽神奇的,只说天上的云彩吧,就变化万千。今天我们要见识的是一一一师板书课题。学生围绕课题提问。
2.明确本课的学习要求。
3.弄清自学程序与方法及本课时学习目标。
二、读练一――自学程序与方法一、二
1、教师提示学法和要求。①朗读课文,学习字词。②按自学程序与方法一、二自学。
2。学生读想划批说写,教师巡回辅导。
三、知一
1.汇报分段情况。(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第二段,第2--6自然段,讲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第三段;第7自然段,写下去了),然后分段读课文,引导评议。
2.汇报学习生字情况,教师点拨、订正。
①生字“霞、盈”,要注意笔画;“揉”是左右结构。
②生词:
“笑盈盈”是满脸笑容的样子;“恍恍惚惚”在课文中指看得不真切。
四、读练二一一自学程序与方法(学习第一段)
1.教师提示学法。①边读边想象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②完成旁批中的问题。③在霞光的照耀下,人和动物身上显出哪些颜色?你觉得哪种颜色最有意思。④有感情朗读。
2.学生读想划批说写,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五、知二
1。学生读第一段后述说画面。
2.这一段中,在霞光的照耀下,人和动物身上显出的颜色有:红的,金的,紫檀色的。由于傍晚透过云层的阳光是红色的,人和动物的颜色不同,在霞光的照耀下,部分阳光透过云层射出的彩色光芒形成的是霞光。所以不直接写,而写人和物在霞光照耀下显出的各种颜色。
3.指名有感情朗读。
六、练知
学生做课后习题二、三题。第二题听写后与课本对照自检,第三题老师出示答案,学生补充订正。
笑盈盈:乐呵呵 金灿灿 亮晶晶 红通通
恍恍惚惚:干干净净 清清爽爽 整整齐齐 规规矩矩
七、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新词,给课文分段,并学习了课文的第一段,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第二课时
一、启上来时是怎样的景象呢?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课文的第二段和第三段,完成课后习题一、四题。
二、读练一――自学程序与方法三(学习第二段)
1。教师提示学法:①有哪些方面的变化?其变化特点是什么?②完成旁批中的问题。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读想划批说写,教师巡视辅导。
三、知一
1.读第2自然段后述说:“好像天空着了火”说明了一片红艳。
2.读第3自然段后述说:这一自然段主要讲颜色的变化,从“极多”这个词说明有多种多样的颜色,“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不仅说明颜色多,而且说明变化快。
3.学生读第4自然段后述说:这几个自然段用比喻的方法讲形状的变化。一会是“马”,一会儿是“狗”,一会儿是“狮子”,突出了形状变化之多,“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正在、忽然”、“跑着跑着”,“一转眼”等词语,准确地表明了形状变化之快。写“马”的第4自然段中第二句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写“狗”的第一自然段是动态描写;写“狮子”的第6自然段前一句是静态描写,后一句是动态描写。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读练二――自学程序与方法三(学习第二段)
1.教师提示学法:①课文最后一段集中写出了形状变化的哪些特点?②完成旁批中的问题。
2.学生读想划批说写,教师巡视辅导。
五、知二
1.学生读第三段后述说:“恍恍惚惚”的意思是看得不真切。因为看的时间长了,眼睛发花了,更重要的是是在迅速变化中消失的,所以下去时,“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写出了的变化又多又快。这段的中心句是:“一会儿工夫,下去了。”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师点拨:作者是抓住颜色、形状极多和颜色、形状变化极快这两个特点来观察和描写的,我们要学习作者这种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逐渐养成留心周围事物、不断积累材料的习惯。长期留心观察、讲究方法、不断积累、随时练笔,作文能力一定会得到比较快的提高。
六、练知
1.学生独立完成课后习题一、四题;
2,第一题学生汇报交流,第二题检查学生背诵。
七、结
1.学生小结本课学习所得。
2.教师提出今后应努力的方向。
附板书设计
颜 色 多 快
8 变
形 状 多 快
上传时间:2003-5-26
21火烧云 篇7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
1.认识本课的1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字。能正确读写“、喂猪、笑盈盈、高寿、百合色、茄子紫、跪着、模糊、凶猛、庙门、蹲着、镇静、必须、揉眼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揭示课题
同学们,日出或日落时;天空经常出现绚烂多彩的云霞,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我国现代女作家萧红笔下的。(板书课题)
二、出示自学提纲,交待学习任务
1.出示自学提纲。
(l)默读课文,勾划字词,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加以理解。
(2)认真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的?概括每一部分内容的意思。
2.这节课,我们采用自学的方法,按自学提纲的要求,学习课文。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听配乐朗读录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自读课文,按自学提纲自学课文。
四、检查自学情况(反馈)
1.指读课文。(正音)
2.按提纲交流:
①什么是?
②课文从哪几方面写的?(板书:霞光、颜色、形状)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霞光?与有什么关系?
(“霞光”是的一个方面)
第1自然段: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
第2-3自然段:讲颜色的变化。
第4-7自然段:讲形状的变化。
五、小结
课文具体描绘了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读了课文,谈谈你对课文的总体印象。(可随意谈,如条理、写法等等。)
的变化集中表现在哪些方面?下节课接着学习。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交待学习方法、任务
上节课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这节课我们采用小组讨论、全班汇报交流的形式继续深入理解课文。
出示自学提纲
1.课文集中写了变化的哪两方面?
2.逐段阅读,看看作者是怎样具体写了霞光、颜色、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的?
二、指名读全文,回忆课文内容
1.指名读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整体感知)
2.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板书:霞光、颜色、形状)
三、抓住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快速默读全文,思考:课文集中写了变化的哪两个方面?
(明确:课文集中写了颜色、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板书:变化多、变化快)
2.指导阅读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提问:
(l)课文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只回答出“傍晚时的”不确切,应根据“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回答出“夏天傍晚时的”。
(2)课文哪里写了的变化多、变化快?是怎样写的?
读出颜色变化多、变化快的词语,知道是通过傍晚阳光透过云层照到人或动物身上呈现出色彩来写的。
(3)用一个词语概括霞光的变化多、变化快。
不强求一致,符合要求即可。板书:五光十色 变化异常
(4)感情指导朗读,语气要轻快活泼。
3.总结学习方法,指导自学交流第二段课文
提问:我们是怎样学习“霞光”一段的?
先读文,再勾划重点词句,用一个词概括,最后朗读,进一步体会。
运用学习第一段课文的方法,学习写“颜色变化”部分内容。学习时先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解决重点、难点。
课文哪些地方写了颜色的变化多、变化快?是怎样写的?
讨论后全班汇报交流:
先讲了什么?(先讲从西烧到东,“好像是天空着了火。”强调了天空一片红艳。)
出示句子、推敲词语: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里的“烧”可以换成什么字?比较一下为什么在这里用“烧”字?
可以用“红”字代替,但用“烧”字更为准确。原因:(l)与文题照应;(2)“烧”字表动态,给人以动感,而“红”字则不能;(3)如果用“红”和“红通通”重复;(4)和后面“着了火”呼应。
感情朗读,仔细品味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接着写了什么?(再讲了颜色的变化多、变化快)
学生通过对“这地方的……一会儿……一会儿……”等句子的理解以及对重点表示颜色词语的推敲,知道准确地写出了颜色的变化多、变化快。
最后讲了什么?
对“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让学生学习上面带有比喻性的表颜色的词语说一说,如“茄子紫”。
用一个词语概括(板书:色彩斑斓,变幻莫测)
感情朗读,注意语调的轻快流畅。
4.引导领悟写“形状”变化的内容。
作者是怎样写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的?
(作者把想象成各种动物,先写它出现,再写样子,最后写它变模糊了,看不到了。)
引读:(边引读边投影演示形状的变化)
师:一会儿,天空出现――
生:一匹马。
师:马的样子――一
生:……
写狗和狮子的段也如此引读,读中体会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
5.齐读最后一段。理解“恍恍惚惚”以及“恍恍惚惚”的原因,体会作者逼真地写出了观察时的真实感受。
能用一个词概括吗?(板书: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感情朗读,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无比。
6.总结、扩展。
(1)指读全文,谈学完课文的总体收获。
(2)总结。
①作者抓住这一自然景观,以丰富的想象力,以优美的语句描绘出夕阳西下时的瑰丽多姿,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板书:热爱大自然)
②作者为什么能把这一自然现象写得那么生动逼真呢?(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归纳总结:
①作者平时注意观察积累。
②描写中抓住景物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
③用词准确,表达合理。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学习作者写法,写一种自然景色。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了解课文是怎样写颜色和形状变化的,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解决重难点的方法是:讲读中总结方法,指导自学交流;引读领悟重点段落;推敲词句。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养成推敲词句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运用本课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生动准确地描写景物变化的写作方法,写一段话,训练写话能力;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的能力。
探究活动
1.傍晚,你留心看过天空吗?那时的云彩什么样?能把你的观察所得写一写吗?
附几篇小文仅供参考:
1.《故乡的云》
2.《黄昏的彩云》
3.《白云》
4.《观云》
2.积累有关描写云的词语、句子、段落。
附一份资料供参考。
故乡的云
有人喜欢皎洁的明月,有人喜欢壮观的瀑布,有人喜欢夜晚的星空,有人喜欢淡淡的晚霞。而我却喜欢那变化多端的云。
故乡的云十分美丽。有时薄得像一层纱,有时厚得像一床被;有时分散成一块一块的,有时聚集成一座座小山。故乡的云又十分可爱。时而像一只小白兔,一蹦一跳,像和谁赛跑似的;时而像一只大黑象,鼻子里都是水,“哗啦,哗啦”地往下洒;时而像一只猫,正在睡懒觉,对外面的事情漠不关心。有时云儿们又会聚到一起,像是在说悄悄话。
故乡的云变化多端,我最爱故乡的云。
白云
今天吃过午饭,我闲着没事,就站在三楼阳台上,抬头仰望天空。只见一朵朵白云像棉絮似地在天空中徐徐移动。
白云的姿态变化万千。不信你看天边,那片云不像一只浑身雪白的“天鹅”吗?它怎么一直不动呢?哦,它在睡觉吧,咦,“天鹅”动了!它醒了,正朝这边飞来了,飞呀飞呀,“天鹅”变大了,也变得模糊了,渐渐地越来越淡,最后消失了。
呀,那块云像什么,好吓人呀!哦!原来它像百兽之王―老虎。它正张开血盆大口向前走呢,尾马摇来摇去。一会儿的工夫,嘴巴变大了,大得可怕,渐渐地,嘴巴没了,再一看“老虎”的四肢、尾巴也没了。
那边的一块云好奇怪呀,动也不动,不像“老虎”,也不像“天鹅”。嗯,它像什么呢,动了,动了,近了,近了,看清楚了,原来像只“麒麟”,背上还有一个人呢,哟,像是“观音菩萨”。它们过来了,越来越近,也变得越来越大。同时,又渐渐地扩散,最后变成支离破碎的云块了。
观云
一天晚上,我做完作业 ,来到阳台上,抬头仰望,只见天空一片昏暗,没有星星和月亮,忽然,我发现北面天空有点亮,仔细一看,原来横着一块长方形的彩云。彩云不太大,四边不太整齐,有的凸出,有的凹进。这块彩云由三种不同颜色组成,上边蓝,中间红,下边白。远远望去,像一条美丽的彩带。它的四周都是暗蓝色的,把它映衬得更加美丽。我突然想起《自然之迷》上说的是地震。书上说地震云一般出现在早晨或晚上,颜色非常鲜艳。想到这儿,我怀疑这块云就是地震“云”,我有些害怕起来。
黄昏的彩云
一天傍晚,我出外散步,忽然觉得被笼罩在一种奇丽的景色之中了。举目远望西边的天际,我发现那玫瑰色的云块在天空徐徐变幻着形状―时而像巨人,时而像雄狮,时而像染了多种色彩的山峦。那橙黄的光柱透过云层,直射大地,犹如天幕拉开,一场壮美的舞剧即将开始。我被这迷人的景象陶醉了。
慢慢地,太阳被堆积起来的灰黑色云片遮掩了。光线暗淡下去,好像谁不小心打翻了墨汁瓶,天幕上染了一层黑色。
渐渐地,黑云又散了。太阳把温柔的余晖反映到地面,那光线一点也不刺眼。花呀,树呀,都染上了一层桔红的颜色,连我自己也成了桔红色的了!沐浴在晚霞中,真是心旷神怡!我真想放开喉咙唱一支歌,表达我心中难以抑止的感情;真想吟诵首小诗,赞美这黄昏奇丽的景色。
啊!黄昏的景色这样美丽迷人。我脑海里闪过这样一个念头:我们所处的时代,这人生的少年与暮年,和自然界的朝霞与晚霞一样,虽然是短暂的,但它们都是绚丽多姿,美妙动人的。
我多么喜欢这黄昏的彩云。
有关描写云的词语、句子、段落
浮云 云雾 浓雾 云烟 云层 云端 流云 游云 云海
飘动 飘游 飘荡 飘忽 翻动 翻滚 轻盈 飘浮
晨雾迷蒙 云雾迷蒙 云轻如棉 云雾缭绕 云雾弥漫 云雾簇涌
云雾茫茫 云海茫茫 云雾变幻 云海奇景 云雾消散 公开雾散
云消雾散 流云奔涌 海云缭绕 彤云密布 乌云翻滚 如烟似雾
轻拢慢涌 神奇缥缈 轻盈柔美 漫天大雾 雾气腾腾 雾气升腾
虚无缥缈 变化多端 神妙莫测 千姿百态 万千状态 千变万化
变化多姿 飘荡不定 淡淡的云
乳白色的云纱 玫瑰色的云彩 灰蒙蒙的雾气 雾腾腾的云海
镶着金边的云 雪白的浮云 白茫茫的雾团 粉红的浮云
轻如薄纱的雾 翻腾的乌云
天上的云。真是千姿百态,“变化万千。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浮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时,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蓝色的天上飘着一块一块的浮云,像红绸子照在还乡河上,水里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的鸡冠花。
……只见山谷间的白云,时而滚作一团团的棉絮,时而化作长长的绫罗,绕着这个山峰飘忽而来,又悠然地从另一处山峰飘忽而去。
云彩在这山区也是天然的景色。住在山上,清晨,白云常来作客,它在窗外徘徊,伸手可取,出外散步,就踏着云朵走来走去。
有时它们迷漫一片,使整个山区形成茫茫的海面,只留最高的峰尖,像大海中的点点岛屿,这就是黄山著名的云海奇景。
雪峰山顶,云雾缭绕,如果巧遇,一霎时,云开雾散,只见脚下银涛翻滚,座座山顶如浮沉在滔滔的白浪之中……
我跨上岩石仰望,岭上,涌起了浓墨般的乌云,层层叠叠,慢慢地向头顶压来,云下一片灰白色,那是雨帘:一场狂风暴雨即将来了!
大面积的,扇面形的云霞,从堆积的白棉花球,变成了金色的菠萝了。然后出现了一抹玫瑰红,一抹暗紫,像是远方的花圃,雪青色,灰黑色,褐色和淡黄色,时隐时现,掺和在一起。整个的天空和海洋也随着这云霞的色彩而渐渐暗下来,陡地一亮,落日终于从云霞的怀抱里落到了海上,好像吐出了一个大鸭蛋黄,由橙黄,橙红,变得鲜红,由大圆变成扇圆,最后被汹涌的海潮吞没了。
许多云絮低低地降落,把几个最高的山巅笼罩起来,似乎给它们披上了几片白色的轻纱。
不一会儿,云彩又驯善地变成了白色,有的散成一座座岛屿,上面隐隐约约似乎还辨认得出一些苍松古柏,也有的吹成细长条,好像半透明的银鱼,在蓝空里逍遥自在地飘浮着。
白云确有使人欣赏的价值,一团一团地如棉花,一卷一卷地如波涛,像山一般地拥在那儿,野兽一般地站在这边:万千状态,无奇不有。
翻腾的乌云,像千百匹脱缰的烈马,在天池中奔驰、跳跃:有的俯首猛冲,有的昂首嘶叫,有的怒目圆睁扬起了前蹄,有的扬起鬓毛甩起了马尾。蹄一动,踢起了万朵银花;尾一扫,扬起了弥天大雪。
朵朵雪白的和粉红的浮云,像一群被汽笛的厉声怒吼吓惊的大鸟一般,在蔚蓝的天空中很快地飘动着。
朵朵浮云,越飘越慢,淡淡的云影,逐渐透明。云影轻轻拂过街道,惊过屋顶,遮住人们,仿佛要拭去墙壁和屋顶上面的污泥尘土,抹掉人们脸上的愁容,在工人区来一番扫除。
晚霞故意引诱着我们,把小荣的脸映照得又红又亮。白云变成了金黄的,粉红的,酱紫的。有一句俗话说,“七月八月看巧云”。这正是八月,真的,那些云彩有的像一片树林子,有的像一个长胡子的老汉,又有的像一只老虎。它们还会变幻,一会,树林子变成高楼,老汉变成了大公鸡,真好玩啊。
昆明的云是很有特色的。有时候,连绵不断的镶着金边或银边的云层在翻动;有时候,长空万里,只浮现一朵一尘不染的白莲;有时候,像一座巨大建筑物的圆顶,上面全是精雕细刻,飞禽走兽,应有尽有。
滚滚的云流翻山而过,直泻深谷,似流水瀑布,气势磅礴,宏伟壮观。这就是庐山有名的瀑布云。
有时,它涓涓细流,翻过小天池山,形成一线,进入幽谷。有时它银丝缕缕,经过小天池山的每个山口,形若玉帘抖落而下。有时,它又似奔腾的江河,翻过天目山顶,汹涌澎湃,飞流直下,一泻千尺。
21火烧云 篇8
教学要求: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观察天上的云,仿照课文的写法用指定的词语写一段话。
培养学生感悟自然美的能力。
第一课时
揭题导入 。
板书课题
启发提问 什么是? 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
解题:是非常美丽的红色云霞,他在日落或日出的时候出现,课文里对的情景又非常生动地描绘。
初读课文
自学课文:
给各自然段标上序号。
自由轻声读课文。
理解下列词语:
高寿 梨黄 沉静 葡萄 镇静 跪 威武 霞光
狮子 揉眼睛 茄子
学生自学。
教师巡视,适时辅导。
检查自学情况。
指名试读课文。
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检查复习
听写词语。
指名读课文。
细读课文
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
这一自然段写上来时霞光照到哪里呈现的什么景象?
其中那几句写得特别有趣?为什么?
这一自然段应当怎么读?
齐读。
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上来时,天空的色彩变化怎么样?
把烧改成红好不好?为什么?
这个自然段应当怎么读?
齐读。
第3~5自然段。
指读。
提问,、导读。
这三个自然段写形状的变化,变成像哪些动物的形状?
第三自然段怎样写马的出现、变形、消失的?
第四自然段怎样写狗的出现、变形、消失的?
第五自然段怎样写狮子的出现、变形、消失的?
谁能用《黄山奇松》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形状的变化?
这几个自然段应当怎么读?
第六自然段
指读。下去的时候有什么特点?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想一想,孩子们当时的心情怎样?
齐读。
总结课文
第三课时
指导完成练习4
出示小黑板:
红通通
茄子紫
红通通是写什么颜色?
通通表示什么意思?
课文里还有这样表示颜色的词语吗?
黑洞洞 黄澄澄 白茫茫 绿油油
茄子紫 表示什么意思呢?
葡萄灰 梨黄 苹果绿 桔红 水蓝
指导背诵。
指导写话
写景物变化。
用上指定的4个词语。
一会儿 忽然 一转眼 接着
板书设计 :
霞光 照得
红通通 金灿灿
上来了 烧到 半紫半黄 半灰半白
百合色 葡萄灰 梨黄 茄子紫 马 出现 模糊了
变形状 狗 来 不见了 千姿百态
狮 又来 找不着了
下去了 偏偏不等
21火烧云 篇9
六年制语文十册阅读课文《火烧云》,写得生动活泼,刻画景物惟妙惟肖。除了作者仔细观察外,无疑得益于独到的写作方法。
一、着力铺垫;巧设悬念
文章开篇说“火烧云上来了”,但紧接着作者并没有写火烧云,而是描绘霞光。文中用了五个“……变……”的排比句,以及“……照得……”和“…… 是……”的句子,着力渲染霞光照得人和动物改变了本色,大地万物红彤彤、金灿灿的。这霞光从何而来?原来“火烧云上来了”。这就从侧面为火烧云的露面作了铺垫、强烈渲染,起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教学这一段时,可采取如下步骤:
1.课文中是写什么时候的火烧云?
2.文章开篇就点题写道“火烧云上来了,但紧接着写的什么?(读读、划划)
3.为什么不直接写火烧云,而要“节外生枝”地去写霞光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想想、议议)首先提出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再通过读、划、思议学习,印象会更深刻。
二、写变无“变”,无“变”显变;动中见静,动静结合
第三自然段写火烧云颜色绚丽多彩、千变万化,文中却不用一个“变”字,以四个“一会儿”构成的排比句式,把火烧云的色彩变化一一描绘出来,景色醉人,气势壮观。用“一会儿”既突出变化之快,又暗示色彩繁多。四个“半”字象四支彩笔将“紫”与“黄”、“灰”与“百合色”均匀揉和为一体,这不仅让我们领会到色彩的层次美,而且能领略到色彩调配的和谐美。最后一句用了两个“……也……”的句式说明还有无数奇妙多变的色彩。可见作者运用语言之精妙,教学时要让学生抓住具体词句去品读体会。
课文四——七自然段写火烧云的形状千姿百态、变幻莫测,却也没有一个“变”字。文中用了三个借喻句,将火烧云如马如狗如狮的形态,生动逼真地表现出来了。“一会儿……模糊了”、“忽然……不见了”、“接着……看不到了”这些词句显示了“马”、“狗”、“狮”来无影、去无踪,变幻莫测的特点;还有“正在……就……”、“跪着”、“跑着跑着”、“蹲着”等词句清楚地表达出火烧云在动中变、在变中动的特点。
作者在对火烧云的动态描写中,也进行了静态刻画。如“一会儿,天空出现了一匹马……”,“马是跪着的……”前者描写动态,后者刻画静态。“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句中“两三秒钟”显示变化之快,但前加“过了”一词,又说明“跑马”一动不动。这些动态和静态描写,把火烧云的形状多姿和变化万端刻画得入神,读者能在纷至沓来、瞬间万变的形态中,获得清晰、真切、印象深刻的造型,不致于眼花缭乱、不可捉摸,强化了火烧云的形象性和趣味性,增强了文章表现力和感染力。
教学这一部分时,可采取以下步骤:
1.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有哪些变化?课文中是从哪两方面来写火烧云的变化的?
2.重点写了火烧云的什么变化?(形状)
3.火烧云的色彩有什么变化?
4.火烧云的形状有什么变化?云状变化按什么顺序写的?(一匹马→一条大狗→一头大狮子→什么也不像)
5.说说哪些是火烧云的静态描写?哪些是火烧云的动态描写?重点分析火烧云形状变化里的动态静态描写,体会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作用。
三、结篇自然,耐人寻味
“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结句嘎然而止,余音萦绕,既照应了课题和篇首,又点明该文是刹那间的实录,同时显示了火烧云变化之神速。末段的两个 “象……”和“什么也……”的排比句,留下了似是而非,若有若无,虚实相兼的感觉;拟人句“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很有情趣,尤其是“偏偏”一词,突出了火烧云似乎故意逗弄孩子,也表达出孩子懊恼悔恨未曾看清的心情和依依不舍、迷恋向往的感情。为了解除孩子这种懊悔的心情,教学时可让学生合拢课文,想象回忆火烧云的景象,以引起强烈的心理共鸣。
21火烧云 篇10
20 火烧云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1、细读课文第二、三段,感受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美。
2、初步学会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来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能仿
说一段话。
二、教学重点:
重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开展想象,练习说话。
三、教具准备:
1、投影片4张(火烧云像马、像狗、像狮子)
2、表现火烧云色彩的纸片(7张)
四、教学过程 :
(一)交代本课时学习任务。
上节课,我们欣赏了火烧云上来时美丽的霞光。这节课我们将欣赏火烧
云绚丽的色彩和变化多姿的美。
(二)学习第二段
1、略读课文3――6自然段,说说课文写了火烧云哪两方面的变化?
(板书:颜色、形状)
2、细读第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说说读懂了什么?
(2)交流:
A、4个“一会儿”说明火烧云颜色变化快。
B、红彤彤、金灿灿……说明颜色变化多
(3)指导朗读
(4)再读表示色彩的词语,找出结构特点,并仿写
红彤彤:
葡萄灰:
半紫半黄:
3、细读4、5、6自然段
(1)出示投影片,试着让学生说说眼前的景象
(2)指名读课文,其余学生思考:这三个自然段写法上有什么相同和
不同之处?
(3)指名回答:
相同之处:先写……出现,再写它的样子,最后写它的变化
(4)引读课文
(5)说说不同之处,再读课文
(6)仿说一段话
小组讨论准备
指名上台说
导入 :火烧云是如此美丽,可是时间不早了,它要下去了,人们会是
怎样的心情
(三)学习第三段
1、自由读第三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理解:“恍恍惚惚”的意思,这个词语说明了什么?
(完成作业 本上第5题(2))
(四)齐读二、三两段,并质疑。
板书设计 : 20、 火烧云
变化
颜色 形状
一会儿……一会儿…… 马 狗 狮子
一会儿……一会儿……
21火烧云 篇11
教学要求:
1、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及丰富的想象力和仔细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2、能抓住课文中表现叙述顺序的句子了解叙述顺序。了解课文是按火烧云的“出现――变化――消失”的顺序叙述的。并懂得课文以“变”为主线,突出火烧云变化“多”与“快”两个特点。
3、学会6个生字:积累11个词语;会用“必须”一词造句;会照样子写“ABB”形式和用某种事物命名的表示色彩的词。
4、体会排比句在课文中的作用。
5、背诵课文第4――7节。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简介作者、出示课题。
自然界里有许多奇丽的景象,引动了无数的作家、诗人去描绘它们,赞美它们。今天我们学习的《火烧云》是已故的优秀女作家萧红的作品。
谁来简单介绍一下萧红。(萧红是三十年代的青年女作家,曾受到过鲁迅先生的关怀和帮助。)
二、读课题,自学课文。
1.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
2.按“上来了、变化极多、下去了”给课文分段。
板书:上来了(1-2)
变化极多(3-6)
下去了(7)
三、指名按段读文,并请同学思考问题。
1.人们为什么将一种云称为“火烧云”?课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题意?
(第一段第2节)
出示: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2.自由反复朗读这句话,从词入手,请你谈谈你读懂了什么?(同桌讨论)
①从这句话看出火烧云有什么特点?(红)
②“烧”的意思和作用?
(“烧”字写出了火烧云的颜色、速度(动态)、范围以及“火烧云”名字的由来。)
③除了“烧”字写出了火烧云的特点,这句话中还有哪些词也表现了火烧云的红?(红彤彤、一直、烧、好像……着了火)
3.边朗读边体会这些词的作用。
四、导学第一段。
1.个别朗读第一节、思考:红红的火烧云的形成需要怎样的条件?你从哪里看出来?(傍晚――晚饭过后;夏季――乘凉)
2.引读: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大白狗变成――,红公鸡变成――,黑母鸡变成――,小白猪变成了――,老爷爷的胡子变成――。
(1)它们的颜色为什么都变了?
(2)出示:“紫檀色”
注意“檀”的右下字形。
(3)为什么黑母鸡变成了“紫檀色”?
(黑+红=紫,紫檀木就是那样的颜色,看彩图左上角。)
(4)出示课后题3:
读一读,比一比,体会排比句的作用:
霞光照得动物的颜色都变了。
大白狗变成红的了。
红公鸡变成金的了。
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
像这样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紧密关联的短语或句子连成一串的修辞手法,叫“排比”。
指名一人读第一句,一人读二、三、四句,比较、体会。
(突出了地面上的景物在霞光映照下颜色变化的奇妙。)
3.人们对火烧云的出现是什么态度?(“笑盈盈”)
4.请你带着笑意朗读第一段。
五、小结、读文。
1.今天我们读通了课文,给课文分了段,并且学习了第一段。
2.朗读全文。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家默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分了段,并且学习了第一段,今天我们以自学为主,来学习第二段。
这篇课文的叙述是以“变”为主线的,描写了火烧云变化的“多”和“快”两个特点。
二、自学第二段。
(一)出示自学题:(分组学习)
1.小组朗读第二段,找到分别描写颜色和形状变化的小节;
2.小组讨论,完成课后题1/②,用直线划出有关词语;
3.独立完成:把颜色归类,每一类再另外写几种
(二)大组交流:
1.指名小组朗读描写颜色的小节,填空并归类:(出示课后题1/②)
颜色变化(多):红彤彤金灿灿……
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变化(快):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2.四个“一会儿”构成了排比句式,齐读,体会作用。
师提示:除了表示变化快外,还表示了什么?
(突出了颜色变化之多,之快。)
讨论:一般情况下,“一会儿”表示时间短,为什么在这里能表现出“变化多”呢?
3.师生配合朗读。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
4.指名小组朗读描写形状的小节,填空。
出示:形状:变化(多):马狗狮子
变化(快):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忽然接着一转眼
5.自由朗读4-6节,体会马、狗、狮子的变化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清晰(逼真)――模糊(不见了)
6.小组分配朗读,两人读描写形状“清晰”的句子,两人读描写形状“模糊直至不见了”的句子,并圈出描写“清晰”和“模糊”的词语。
7.指名小组朗读,交流划到的词。交流一节,集体读一节。
10.小结:可见火烧云的变化极多。集体朗读4-6节。
11.试着背诵4-6节。自背,个别背,集体背。
七、学习最后一段。
1.个别朗读。
2.学习词语:恍恍惚惚(由于事物变化快而看不真切、看不清楚。)
文章中哪句话可解释“恍恍惚惚”,齐读。这句话也说明了火烧云变化多。
补充板书:又像这个,又像那个。
师引读: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可是――
最后一句也说明了火烧云变化快。
3.背诵这段。
八、总结并朗读全文。
火烧云下去了,将迎来一个晴朗的夜晚。大自然就是这样,此起彼落,彼落此起。无限循环,变化万千。不但诗人、作家热爱它,我们每个人都热爱它。
九、布置作业
1.火烧云是怎么形成的?
2.背诵4-7节
3.完成练习册。
板书:
变化(多):红彤彤 金灿灿……
半紫半黄 半灰半白 百合色……
颜色 葡萄灰 梨黄 茄子紫……
火烧云 变化(快):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儿
变化(多):马 狗 狮子(又像这个,又像那个)
形状
变化(快):一会儿 过了两三秒钟 忽然 接着 一转眼
21火烧云 篇1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神奇。
2、学习课文生字词。
3、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特点。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做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的填空。
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起兴趣。
1、关于火烧云,你知道一些什么呢?
2、你想再从课文中知道什么呢?
二、初读,感知内容。
1、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音。
2、开火车读课文。
3、你认为课文中哪些地方把火烧云写得很美,找出来读读看。
三、精读,积累语言。
(一)学习课文第3小节
1、我们先来看第三小节美在什么地方?
2、读第3小节,圈出表示颜色的词。
3、看了这么多,这么美的颜色,你想用哪些词来形容呢?(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绚烂多彩、色彩镔纷……)
4、既然颜色这么美,我们能把它读得美吗?(小组内读,派代表比赛,谁读得好)
5、这么多描写颜色的词,你已经把它记住了吗?
(二)我们再来看4、5、6小节,它们是写火烧云的什么呢?(板书)。
1、分组自学4、5、6节,要求:a、你认为哪一节写得好,为什么?b、你能把它读好吗?
2、交流,小组派代表比赛谁读得好。
3、这么多的形状,你想用哪个词来概括?
4、这三小节写得都好,因为作者把云想象成马、狗、狮等等,把云写活了,下面教师要让大家学着作者的样子来想,看谁想得好,看谁想得有趣。
5、学生看图想象。(先自己说,再小组说,最后比赛谁想得妙。)
四、熟读,理清脉络。
1、课文中除了写火烧云的颜色,形状外,还写了什么?
2、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下来了……
五、想象,知识升华。
把刚才的想象用一段话写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 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
2.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一、复习导入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火烧云给了你怎样的印象?
估生:变化多端,形状各异等。
师总结:火烧云是那么得变化极多,那么从哪两个方面可以看出来呢?
二、感知课文内容,引导主动参与
1. 自由朗读2―7自然段,思考火烧云变化极多是从哪两个方面看出来的?(颜色和形状)
2. 仔细观察,说说这些颜色有什么特点?(估:是abb型abac型)
师:这么多的颜色用了不同的这些(师引导)词语来写,前面的是事物加上后面的是颜色,对啊,我们把这样的词语类型用简单的符号来表示――事物+颜色。还能说说这种类型的词语吗?(只要合理都可以采取)
师总结:这么多的颜色,真是太美了,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归纳吗?
4. 师引导:火烧云不仅颜色多,变化快,而且它的形状也是千变万化的,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5. 自由朗读4―6自然段,找一找写了哪些动物?(马、大狗、大狮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来读一读。(生读)
师引:是的,这三种动物是各有姿态,多可爱啊,你们还想读一读吗?
生:想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边读边想象一下你心目中那可爱的小动物吧(齐读)。
师引:通过想象朗读,我们知道了作者是按照(师生齐说)“出现了什么?什么样儿?怎样变化的?”顺序来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师引导学生举例说说其中一种动物。
师:接下去,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按照这个顺序来想象复述一下。
6. 天空中有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火烧云在不断地变化着,聪明的你猜想一下还会有其他的形状吗?
7. 模仿其中的一段,(发挥想象),仿写一种其他事物形状的变化。写在练习本上。
8. 生展示自己心目中可爱的小动物。
三、学习第三部分课文
1. 火烧云下去时又是怎样的情景呢?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
估生:恍恍惚惚 一会儿工夫
2. 齐读
四: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一定被火烧云千姿百态的变化深深吸引了吧,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五:作业
把你想说的写在练习本上。
21火烧云 篇13
教学要求
1.通过读课文,使学生了解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和积累材料的。
3.了解课文,可以按照火烧云的出现、变化和消退的顺序分段。
4.学习本课5个生字,8个词语。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注意积累材料。要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了解作者是怎样留心周围的事物和积累材料的。即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火烧云的。
教学难点
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
自然界的事物千奇百怪,而自然界的景观也是无奇不有。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火烧云》(板书课题)。火烧云是日出日落时,天空出现的绚丽多彩的红色云霞。它是自然界中非常奇特、壮观的景象。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女作家箫红,描写的是日落时晚霞的美丽景色。
二、教师范读课文
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火烧云的?你感觉如何?
课文从火烧云的出现、变化和消退几个方面来写的。
三、学生初读课文,自学本课生字、生词
1.自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生字。
2.对照拼音、字典认读生字。
3.哪些生字容易写错,你还不理解?
指导记忆字形。
“霞”字笔画较多,教师指导记忆。
“盈”字注意上半部分的笔顺。
四、标出自然段序号(共七个自然段)
五、练习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纠正读音
六、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想想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内容?并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对学生质疑的问题,能在课上解决的就在课上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应暂时不解答,让学生在反复读课文,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再解决。
七、作业
1.抄写生字、生词。
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学生有感情地自读课文
1.思考:课文的哪些地方讲霞光?哪些地方讲火烧云?霞光与火烧云有什么关系?
课文的1、2自然段讲霞光,3~7自然段讲火烧云。由于火烧云的出现才出现彩色的霞光。
2.按火烧云的出现,变化和消退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2自然段,火烧云上来时霞光的颜色。
第二段:第3~6自然段,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
第三段:第7自然段,火烧云下去时的情景。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自读思考:1.本文写的是什么时候的火烧云?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本文写的是傍晚时的火烧云。
2.火烧云上来时天空中的霞光使地面发生了哪些变化?(读句子,谈体会。)
作者没有直接写霞光,而是巧妙地通过霞光映照下人和动物的颜色来写:
小孩子的脸红红的,
大白狗变成红的了,
红公鸡变成金的了,
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
在学生说到紫檀色时,教师出示颜色的投影,让学生有直观感受。
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
老人的胡子也变成“金胡子”了。
老师:霞光把地面的一切都染成了各种美丽的颜色。
3.那么地面的一切为什么会变成不同的颜色呢?
霞光是红色的,在霞光映照下,人和动物的颜色都变了,因人和动物原有的颜色不同,所以在霞光映照下颜色也不一样。
4.人们看到这一切,心情是怎样的呢?
人们心情又惊又喜。理解词语:笑盈盈。
5.地面上的人和动物发生了变化,天上又有什么变化呢?读句子,谈理解。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句话点出了“火烧云”名字的来历。句中用“烧”字,既突出火烧云颜色是红的,同时在表达上用动词,突出动态,把云写活了。
6.作者是怎样观察霞光的,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教给学生怎样细致地观察事物。)
7.指导学生用又惊又喜的心情朗读课文第一段。
8.练习背诵课文第一段。
第三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读课文,写火烧云的什么在变化?
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认识到颜色和形状发生变化。
2.自读第3自然段。
①思考:火烧云颜色变化有什么特点?
学生会通过读课文说出颜色变化快而多。
②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
课文中连用四个“一会儿”表示几种颜色交替变化,瞬息万变。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还有说不出来的、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③“半紫半黄”中的“半”是什么意思?(两种颜色混在一起。)
④你认为还会出现哪些美丽的颜色?可以让学生亲手去画,或打出投影。
⑤指导朗读,指导背诵。
3.按刚才的学习方法学习火烧云的形状变化。
①先自读第4至6自然段,思考:火烧云形状变化有什么特点?(变化快。)
②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过了两三秒钟”,“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一转眼就变了”,从以上几个句子可以体会出火烧云形状变化快。
③课文是怎样细致描写火烧云的形状变化的?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在讨论的过程中打投影。)
火烧云先变成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马大起来了,马腿伸开了,马脖子也长了。
再变成狗,“那条狗在前面跑着,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后来又变成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样。
④你认为还会出现什么形状呢?
⑤使学生体会到作者观察细致、描写生动。
⑥指导朗读、背诵。
二、学习第三段
①齐读、思考:什么是“恍恍惚惚”?为什么会这样?
②放投影片。
③火烧云下去了,人们的心情怎样?(惋惜)
④指导朗读、背诵。
三、总结全文
本文描写夕阳西下时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之多之快,表明出大自然的美丽。这是作者经过细致认真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才写出这么生动、具体的文章。希望同学们也要留心周围的事物、认真观察、想象,也写出生动的文章。
四、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抄写课后第3题的句子。
板书设计
21火烧云 篇14
目标:
1、在对火烧云认识的基础上,使幼儿对自然界的变化有个初步的了解。
2、通过对火烧云的观察,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准备:PPT
过程:
一、提问:天上飘着很多云,小朋友知道有些什么云吗?
(卷云、积云、白云、乌云、彩云)
二、故事:火烧云
出示图片一张:这是什么云?好看吗?(火烧云)
1、知道什么时候的云叫火烧云吗?
2、讲述故事:火烧云
3、故事告诉我们火烧云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吗?
4、火烧云为什么照在猪的身上会变成金猪哪?
三、观看PPT
火烧云的变化很多,想看看吗?
播放PPT,每播放一张,请幼儿讲讲看上去象什么?
四、延伸:画一张:我的火烧云。
火烧云美吗?你觉得那里美,今天,我们来做风和下山的太阳,把火烧云变成你想要的形状和颜色。
21火烧云 篇15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的1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字。能正确读写“火烧云,喂猪、笑盈盈、高寿、百合色、茄子紫、跪着、模糊、凶猛、庙门、蹲着、镇静、必须、揉眼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的,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学准备:CAI课件。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创造氛围,感受美。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作者写作顺序,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品读课文,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重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目标。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欣赏了霞光照到地面上的美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在绚丽的画面中和优美的语言文字中继续领略火烧云的奇丽多姿。
二、反复品读,欣赏美。
(一)重点指导学生欣赏火烧云上来时的色彩美。
1、出示课件,感受火烧云上来时,天空好像着了火,浓烟滚滚。
2、指导品读第二自然段,着重理解“烧”字的妙用,既写出了火烧云的颜色,又突出了火烧云范围广,变化快,给人一种动态变化的美。
3、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学生先读一读这段话,整体感知火烧云的颜色变化极多,极快。抓住重点词“极多”和四个“一会儿“理解。
(板书:变化极多、快、一会儿)
4、引导学生抓住两个重点句进行赏析:“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画一画,说一说表示颜色多、变化快的词或句子。
5、发挥想象,说一说那些连作家也说不出、也没见过的颜色,会是怎样的呢?
6、课件出示绚丽多彩的火烧云画面,让学生欣赏感受火烧云的色彩美。
7、在学生被美陶醉的激情中,让学生有感情地美读、赛读两个重点句,边看图边体会,更真切地感受火烧云色彩变化美。
8、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为美的画面配音,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的赞美之情得到升华。
9、小结: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实在太美了,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这色彩丰富的火烧云吗?
(二)启发学生欣赏火烧云千姿百态的形状美。
(过渡:火烧云不仅颜色绚丽多彩,形状变化也是千姿百态)
指导学生品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1、自由读4-6自然段,找一找,画一画,然后小组内说一说,哪些词突出表现了火烧云的变化很多、很快?
重点抓住“马、狗、狮子”,“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正在、忽然、跑着跑着、接着、一转眼”等词语,明白这都是讲火烧云的形状多,变化快的。
(板书:马、狗、狮子)
2、由文中的插图引入,重点品读第四自然段。
①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②学生先读一读这段话,再找一找,画一画,这段话哪些句子写了“马”的样子,哪些句子又写了它的变化,找出来后,和同位读一读。
③指名说一说“马”是怎样变化的?理解“模糊”,与它相反的词是什么?
④小结:写“马”的变化时,样子是由“清晰”变“模糊”。
⑤课件出示“马”的变化图,请学生为画面配音。
3、按学习第四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五、六自然段。读一读,画一画,然后和同位说一说。像“狗”、像“狮子”的火烧云是怎样变化的,分别读一读,写它们的样子由清晰变模糊的句子。
4、课件出示“狗”、“狮子”的变化图,请学生为画面配音。
5、小结:天上的云飘啊飘啊,一会儿像马,一会儿像狗,一会儿像狮子,其实这都是作者的一种想象。
那么,你能不能想象一下火烧云形状还会像什么呢?请想象一种云彩的形状变化,先在小组里练习说一说。
6、说话练习,指名说一种云彩的形状变化。
7、火烧云的形状变化真是太多了,谁能用一个词概括一下吗?
8、总结:这绚丽多彩的火烧云,这瞬息万变的火烧云,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景象是谁赐予我们的?(大自然)。作者为什么能把这一自然美景写得这样生动,这样具体呢?(仔细观察,发挥想象)
9、自由练习配乐朗诵3-6自然段,回归整体,感受火烧云的色彩美、形态美。
(三)归纳全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火烧云的变化如此之多,如此之快,火烧云下去时的情景又是怎样的呢?
1、学生自由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火烧云下去时的情景。
2、理解“恍恍惚惚”、“偏偏”、“一会儿功夫”,使学生明白这既是描写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之美,又是表达作者对美丽景色的热爱之情。
3、“一会儿功夫,火烧云下去了。”火烧云这么快就下去了,此时,你想说点什么呢?
4、你们为什么这样眷恋火烧云呢?(因为它太美了)
(板书:美)
5、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的心情与作者的心情相融合,以此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三、总结全文,回味美。
其实,你们不必遗憾,不必惋惜。生活中,还有许多的自然美景,我们还可以去观察、去欣赏。请你留心生活吧,你会享受到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更多美景!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课外延伸,创造美。
1、画一画火烧云美丽的色彩,为画配文。
2、写一写火烧云多姿的形态,为文配画。
3、课件出示“礼花”图,看一看“礼花”的变化,写一写它的声音、颜色、形状,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