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语文教案设计 > 《火烧云》教学案例(精选12篇)

《火烧云》教学案例(精选12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火烧云》教学案例(精选12篇)

《火烧云》教学案例 篇1

  教学内容:《火烧云》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及丰富的想象力和仔细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2、能抓住课文中表现叙述顺序的句子了解叙述顺序。了解课文是按火烧云的“出现——变化——消失”的顺序叙述的。并懂得课文以“变”为主线,突出火烧云变化“多”与“快”两个特点。

  3、学会6个生字:积累11个词语;会照样子写“abb”形式和用某种事物命名的表示色彩的词。

  4、体会排比句在课文中的作用。

  研究主题:学生语言的积累和推敲

  教师情况:一级小学语文教师教龄:一年半

  学生情况:学生进校三年,家庭里家长文化层次较低,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较差,课外知识量较少。

  教学过程:

  [案例描述]: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都看见过天空中千变万化的云吗?不同时间、不同季节有不同形状的云,有春天早晨轻薄的浮云,夏日凝结不散的层云,秋天美丽的鱼鳞云,初冬稀疏的条云;早晨的云海,傍晚的彩云,风和日丽的朵云,风雨欲来的乌云,台风前夕的火烧云。今天我们来学习《火烧云》,这篇文章是现代女作家萧红写的,她用最自然、最优美、最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火烧云在夕阳西下时的瑰丽情景。

  师:怎样的云才叫“火烧云”?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课文,可以是大声朗读,可以是轻声速读,可以是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

  生:“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这就是火烧云。

  师: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的“烧”字换成别的意义相近的词吗?

  生:红

  生:燃

  生:着

  师:作者为什么用“烧”,不用红、燃、着呢?

  我们可以看看火烧云上来时的景象,边看边体会。

  (课件展示:火烧云从西边逐渐烧到东边,火焰弥漫了大半个天。)

  生:用“红”字和“红彤彤”重复。

  生:因为题目是火烧云,和题目照应。

  生:写出了火烧云红的范围大,弥漫了大半个天空。

  生:“烧”字给人以动感,看起来很壮观。

  生:用“烧”字说明了天空中有很多种颜色,不只是一种红色。

  师:祖国的语言文字真是太美妙了!一个“烧”字既写突出了范围大,又写出了气势宏伟,色彩鲜艳。

  (教学分析:让学生思考什么叫火烧云为突破口,用说明文中火烧云名字的来历的句子“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哪个字用得特好?(烧)换个词,带进去读一读,从而体会到“烧”用在此处,给人最大的感觉有动态,速度快,有气势,形象,面积广等特点。这个题目学生很感兴趣,在教师的启发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越说兴致越高。同学们有的说句子中已有“红彤彤”一词,用“红”字就重复了,有的说课题是《火烧云》,用“烧”字起点题作用。还有的说用了“烧”字,能跟句后“着了火”照应。这个练习,目的是培养学生“咬文嚼字”、推敲词语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二.初读课文

  师:你从什么地方看出火烧云很美?

  (生仔细读课文第三节后回答)

  生:火烧云的颜色美,红通通、金灿灿,色彩鲜艳、光彩夺目。

  生: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半青半红,四种颜色均匀地糅合在一起,层次分明,色彩调配很和谐)

  生:葡萄灰、梨黄、茄子紫,在表示颜色的词前面加上水果、蔬菜名,使人感到鲜明清晰,好像亲眼看见一样

  生:文中四个“一会儿”颜色变化很快,色彩繁多,瞬息万变。

  生:还有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师:你们看,这些颜色多漂亮啊!(课件展示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图。)

  师:同学们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被这美丽的颜色所陶醉了,那么我们能说说这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生:半青半红

  生:半紫半黄

  生:胭脂红

  生:柠檬黄

  生:橄榄绿

  生:玫瑰紫

  生:香蕉黄

  生:土黄

  生:草绿

  生:青葱

  生:豆绿

  生:蟹壳青

  生:蜡黄

  (教学分析:学火烧云颜色变化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3自然段,划出颜色的词,交流文中提到的颜色,随即一问:“仅仅是这些颜色吗?为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可能还有……”启发学生去想另外的色彩,这时要求学生把这些词分类,学生马上想到了可以分四类或两类。)

  师: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那是多美呀!能不能用恰当的一个词语概括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呢?

  生:五颜六色

  生:五彩缤纷

  生:绚丽多彩

  生:色彩斑斓

  生:五光十色

  师:读读写颜色的这段话,能读出火烧云的颜色美吗?

  生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教学分析:这个环节的预设富有弹性,充分开掘学生思维,让他们畅所欲言。学生可以从形状上面说,也可以从丰富的色彩等等,考验了学生词语的积累量和分析能力〕

  教学反思:

  高段的学生言语心理发展日趋成熟,已具有较强的独立阅读能力,思维也由形象思维快速向抽象思维发展。这时,语文教学就不能再停留在低中年级的教学形态上,而是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培养他们对文本深层意义的解读能力上。我教学时牢牢把握这个学习规律,借助思维支点,通过多次比较、互换,引领学生解读、表述和探究,从而实现悟文与赏景和谐一致。

  学生学习萧红写的散文《火烧云》,绝不是让学生记住火烧云具有的“霞光美”、“颜色美”、“形态美”,而是要学生感悟作者是如何抓住关键词句来描绘火烧云的,如何将情感用形象的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如何组织文章的结构等,这才是学生学习的着力点。语文课必须立足于语言形式,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依此而建立,教学方法依此而选择。所以本篇文章我把难点定在品味句子的意思,体味思想情感,感受火烧云的景色美上。让学生自读自悟,从字里行间感受火烧云的意境美。通过这篇文章教给学生阅读和习作的方法,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研究主题的反思:

  怎样让学生感悟火烧云的美呢?教师教学不仅反映在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反复诵读,在认识上,情感学习上得以积淀语感,而且更主要地表现在引导学生从锤炼的角度品味语言,思考这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用这样的语言文字,而不用那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理由,从而懂得这样的语言运用的道理掌握,渗透着思想感情的生动活泼的语言文字。如叫学生把“烧”字换成别的意思相近的词,体会作者的匠心独运。又如作者写火烧云的颜色这么美,1.用重叠式的词语,写出色彩的浓、深。“红彤彤”形容火烧云很红;“金灿灿”则写出了火烧云颜色之深,犹如金子一样闪闪发光,鲜明耀眼,光彩夺目。2.用并列式的词语,写出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形容火烧云变化的一刹那间,同时出现两种不同的颜色,并且混为一体,非常好看,清晰可辨。3.用比喻式的词语,写出火烧云的颜色像某些实物的颜色一样,给人以形象感。“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词语是在表示颜色的形容词前面加上实物名,这不仅形象地写出了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像葡萄一样的灰色,象梨一样的黄色,像茄子一样的紫色,使人感到鲜明清晰,好像亲眼所见一样,而且语言简练、明快。这些语言现象只有给学生认真阅读、感悟,学生才能体会得到。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读中体会,更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模仿着说,让学生用一些词语来概括看到的词语,学生的学习气氛也很浓。但在让学生概括时,学生的反应没有预料之中理想,可能平时积累不够,或是时间太仓促,一下子反应不过来,当时如果让他们写一写再说,充分思考后回答可能效果会好些。

《火烧云》教学案例 篇2

  背景:

  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沉学习。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上师生彼此交流自己的感受,教师以谦虚的态度,探索的精神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抓文中空白点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学生从模仿到创造,更丰富了课文内容,使他们心中美的情感,得以自然地流露和表述。

  教学片段:

  师:你认为火烧云哪儿最美?

  生:我认为火烧云的颜色最美。

  师:你能把文中描写火烧云颜色美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吗?

  (生读文。屏幕随之出示: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师:它的颜色怎么美了?

  (学生纷纷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用自己的话向大家解释这些颜色有多漂亮。)

  生:梨黄就是像梨一样的黄色,可漂亮了!我最喜欢梨黄的颜色。

  师:那半灰半百合色是什么样的颜色?

  生:(皱着眉头)好像有白色,又有一些灰色,反正说不清楚。

  师:这颜色挺复杂的,对吗?(学生点头表示赞同)

  生:那它到底什么颜色呀?

  师:说实话,老师对辩认颜色也不是很在行。不过课下我请教了专业的美术教师,请他们帮忙,把这些描写颜色的词语变成了它本身的颜色。请看。

  (屏幕显示变幻字体颜色后的上面一段话,学生尽情欣赏)

  师:看完后你有什么体会?

  生:火烧云的颜色真美!

  生:火烧云的颜色真多呀!

  师:这段文字中你从哪儿还能体会出火烧云颜色多?

  生:我从“极多”这个词体会出来的,因为“极多”“就是”“很多”的意思。

  生:我是从“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这句话体会出来的。

  师:那好!现在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这些说不出来,没见过的颜色可能会是些什么颜色?你也可以像作者那样运用那种“葡萄灰”“半紫半黄”等带比喻的形式来说。

  (草莓红、杏黄、黄瓜绿、山楂红、半粉半紫……)

  师:这么多颜色一直在天空中出现着吗?

  生:不是。它们“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颜色变得特别快。

  师:同学们能抓住“极多”、“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体会出火烧云颜色多变化快的特点,真不简单!

  师:这么多颜色交织在一起,真是五光十色,绚丽多彩。大自然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师,把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渲染的五彩缤纷,美不胜收,面对如此绚丽的火烧云,你们喜欢吗?那我们该怎样去读这段文字?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反思:

  纵观以上教学环节,获得两点启示。

  师生彼此交流自己的感受。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的简单的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课堂上,当学生提问到“半灰半百合色”到底是什么颜色时,教师说的很实在:说实话,老师也说不清楚。不过,我课下请教了专业的美术老师,请他们帮忙才弄懂了。这是教师在暗示难学生:遇到问题要积极地想办法解决,请教别人也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好办法。教师这种谦虚的态度,探索精神给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教师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生,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抓住空白点,激发学生的想像力。这一段的教学教师放手让学生畅谈火烧云颜色多、变化快的特点,学生很容易抓住了这一特点。空白最容易激发人的想像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那就见一见,说一说。由于学生平时观察有限,教师在这里恰当地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先有感知后,再来发挥想像,学生的想像很丰富,从模仿到创造,更丰富了课文的内容,给神奇的火烧云又增添了几分烂漫,使他们内心中美的情感得以自然地流露和表达,达到了美育的目的。

《火烧云》教学案例 篇3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配上优美音乐的火烧云图片供学生欣赏,并向学生解释火烧云的特点及形成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看得认真,听得专注,很快便进入了课文情境。

  二、感知课文内容,引导主动参与

  1、师提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火烧云的?

  2、生:是按照火烧云上来了——烧起来了——下去了这样的顺序来写的。

  3、师: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火烧云上来时的情景。

  4、生:火烧云上来时,小孩子的脸变红了……喂猪的老爷爷的胡子变成金色的了。

  5、师:应用什么语气读这一自然段?

  6、生1:惊奇的语气。

  生2:兴奋的语气。

  7、生:齐读这一自然段。

  8、师:火烧云上来了,在霞光的照耀下,大地呈现出绚丽的景象。不过,更壮观的景象还在后面呢!

  9、学生自由快速读第三自然段,看谁能说出天空中的火烧云都有哪些颜色。

  10、指名说出天空中有哪些颜色。

  11、师:除了这些颜色外,你还能想像出有哪些颜色?

  12、生:黄澄澄、白茫茫、半红半黄……

  13、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此段并试着背诵。

  14、师:火烧云不仅颜色多,变化快,而且它的形状也是千变万化,让我们也一起去看一看吧!

  15、让学生说出天空中火烧云的样子,并试着表演出来。

  16、模仿作者的写法,让学生把天空中的火烧云还像什么写下来,并表演出来。

  在这个环节中,采用了以读为本的基本手段,用了多种朗读方法——自由读、个人读、小组读、齐读等充分感知语文材料,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探索,采用读后说——说说天空中还有哪些颜色,读后写——写出天空中火烧云的样子,读后演——表演天空中火烧云的各种不同的姿态,让学生表达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三、指导朗读,培养语感

  在学习了课文之后,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全文。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练习,朗读水平不断地得到提高,并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学生在多读的训练后,培养了语感,感悟到了课文的情境美、文字美,受到了美的熏陶。

  五、想想说说,课外延伸

  1、师: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一定被火烧云千姿百态的变化深深地吸引了吧,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2、生1:这真是美丽的奇观呀!

  生2:大自然太神奇了!

  生3:我还想再看一看这美丽的景象。

  3、布置学生课外收集一些有关大自然美丽、神奇的图片,让学生做个有心人,发现自然界的美,懂得欣赏美并保护这些美。

《火烧云》教学案例 篇4

  《火烧云》是篇散文,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形象、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火烧云的霞光、颜色、形状变化的瑰丽情景。由于课文以时间顺序来写,突出写了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多而快的特点,在写形状变化时,以出现──样子──变化这种顺序来写,很有特点,于是,以这篇文章中火烧云颜色变化和形状变化为仿写点,我设计了教学。

  在教学颜色变化一节时,我让学生找出颜色变化多和快的句子,并圈出有关的词语。学生在交流时,都找到了“火烧云变化极多极快,一会儿红彤彤,一会儿金灿灿,一会儿……”等句子。有学生说:“从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这四个词语我知道了火烧云颜色的变化之快,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等表示颜色的词语说明了火烧云了颜色的多。通过划句子,圈词语的学习方法,我让学生明白作者是怎样把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多和快写具体的,为仿写作好铺垫。

  在教学形状变化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我又运用划句子,圈词语的方法,让学生先学“马”的一节,按照“天空中出现了什么?──它的样子怎样──它是怎样变化的”这一顺序,用不同的线条画出有关的内容,学习课文。学生通过自学,找到了相关的句子,发现这一节是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写法。另外几节由于结构相似,我让学生用上面的方法自学。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了这段内容的写作特点。

  掌握了写作特点,就为仿写作好了铺垫。在学生清楚这篇课文的写作特点之后,我就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作顺序和写作方法,仿写“变幻的云彩”,让他们把他们眼睛中看见的千变万化的云,通过描写展示出来,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写作的方法,老师从扶到放,放手让学生写,学生写得得心应手,兴趣盎然。在交流中,同学们眼中的云果真变化莫测,颜色、形状的变化之神奇让我赞叹,而且,根据自己的喜好,有些学生仿写了颜色和形状,有些学生对云的形状情有独钟。但是,无论是哪种仿写,学生都能仿照课文的写作方法。

  再通过仿写把领悟到的作者的写作方法、写作思路运用到另一结构相似的词句或片段中去。在《变幻的云彩》仿写中,学生通过课文的阅读、研究,发现了文章的写作顺序,为自己的仿写打下了写作的框架,而课文中对火烧云形状变化的描写,从出现到样子如何,接着是怎样变化的,作者是怎样动态和静态结合的,都了然于胸,为自己的仿写做好了铺垫。在学生写好的文章中,有的按照整篇课文的结构,仿写他们眼中的云彩变化,有的抓住课文第三部分:火烧云形状的变化来进行仿写,写得都非常的美。因此,我觉得阅读时最要紧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语都不能轻轻地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性。惟有这样,才能够发掘文章的蕴含,惟有这样,阅读才能够养成用词造句的好习惯。揣摩词句,体会用词的准确性、构句的生动性,是仿写的基础。

《火烧云》教学案例 篇5

  〖背景〗

  动态生成性是对教学过程生动可变性的概括,是对以往强调预设性、计划性、规定性的一个重要补充和修正。真实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的序列,是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一方面它不可能百分之百按预定的轨道运作,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有意义或无意义的、重要或不重要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新方法,尤其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时,实际是教学过程远要比预定的、设计的生动、活泼、丰富得多。另一方面教师设计教学的实际过程,从教到学学生的发展的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本着这样的教学理念,在设计《火烧云》教学过程中以师生生命为载体,以学生的质疑、自读、感悟、体验为动态生成性资源,使之开放地纳入预设的课程目标之中,让学生在“咬文嚼字”中学会品读、学会积累、学会运用,从而感悟文学的美、自然的美、人生的美,促进课堂活跃,师生成长,让教学涌动生命的灵性。

  〖案例与分析〗

  一、激趣导入(课堂伊始教师联系由生活导入。)

  师:(板书“嚼”“咬”)看到这两个字想到了什么?

  生:想到了吃东西。

  师:想到了吃什么?(学生们谈起最喜欢的吃,兴致昂然,似乎在品味。)

  师:文字也是可以品味的,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萧红的《火烧云》,品尝一下“咬文嚼字”的滋味。

  (学生们兴趣未减,他们的表情中流露着:什么,文字也可以品味?)

  二、整体感悟:

  这时教师出示课件:一幅变化多端的火烧云动态图,教师配乐读12段。(在优美的乐曲和图画中,孩子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师:看到火烧云上来的情景吗?此时此景你有什么感受?

  生1:火烧云太美了!

  生2:火烧云真是绚丽多姿!

  生3:火烧云简直就是一个魔法师,变幻莫测、奇妙无比!

  师随即板画美丽多变的火烧云。给学生想象的空间。

  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读书感悟不同,到底是哪些词句,让你产生这种感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画语句。

  (学生在开放式中,充分读书、画注、质疑、感悟。)

  师:好,现在请你们把自己认为值得研究,能表达你的感受的词语写在黑板上。

  (学生非常踊跃,纷纷将自己感悟深刻的词写在黑板上。这就是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的阅读体验。)

  三、个性阅读,提升方法:

  师:看着这些词,再仔仔细细地读读课文,结合句子并联系上下文,说说你为什么选择这些词?

  (学生默读、静思、查资料并窃窃私语,在体验中感悟。)

  (教师欣赏着黑板上学生写的词语,不时地点头称赞。也在根据学生所写的词语,了解学生的情况,调整自己的教案。)

  师:能品味一下你写的词语吗?

  生:我认为作者萧红用得最好的一个词就是“烧”字。“烧”就是红的意思,读了这个字我仿佛看到了火烧云红到天边,犹如一团火。

  师随即出示句子对比:1、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2、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红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将动词“烧”换成“红”,让学生充分读感悟,哪个更好。学生通过细细品味,有感情朗读,感悟到火烧云色彩的美以及作者用词的准确。这就是在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师生共同体验。)

  师:刚刚我们进行了“咬文嚼字”,给这个方法起个名字,好吗?

  (生兴致昂然给此方法名字)

  师:那就叫“ххх举例对比法”。

  (“ххх”是理解“烧”这个词的学生,他先是一愣,随即笑容满面,无限自豪,接下来便是同学们的掌声。再看其他同学各个跃跃欲试。)

  生1:我认为“变成”这个词作者用的好,作者在第一段用了几个“变成”。(生读段落)如果把“变成”换成“变了”,就感受不到火烧云简直就是一个魔法师,变幻莫测、奇妙无比。我的这个“咬文嚼字”的方法,就叫“ххх换词法”。

  (同学们都乐了,因为他已经迫不及待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瞧,他多得意!犹如有一项重大的发明。)

  生2:抓住“紫檀色”“葡萄紫”“半灰半百合”……表示颜色的词理解。(略)。(学生自己命名为“ххх感情朗读法”,随后还有感情地朗读了句子)

  接下来是学生更加投入的“咬文嚼字”,。

  (学生们在读书、感悟、交流中欣赏着用自己名字命名的“咬文嚼字”的方法:“ххх看图联想法” “ххх联系上文法” “ххх联系生活实际法”等,他们在读中悟,读中思,在读中提升方法。)

  在求“善”中体验。动态的生成的课堂是一个不断求“善”的课堂,在求善的课堂里,过程充分展示,真实而透明,方法在并不断的体验中生成并内化迁移,学生生命不仅在求知中沉淀,更在得法中提升。学生对咬文嚼字”的方法并不陌生,教师在开放式的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在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中,学生畅所欲言,自主互动。

  师:看大家“咬文嚼字”的劲头,我也想加入你们的行列,你们猜猜,我嚼哪个字?(因为教师的加入,学生兴趣浓厚的猜测。)

  师:在初读课文时,我觉得作家萧红用词很美,但语句有些罗嗦,第一段用了几个“了”(出示第一段),把“了”字去掉,我们读一读,品一品。(学生用心读,细细感悟。)

  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就是中国语言文字的特点,这么一个小小的“了”,我们就体会得这么精,这就是汉字的魅力所在。此方法我命名为“何艳红去词法”。

  在求“美”中涵咏。动态生成的课堂,更是不断地追求美的课堂。在美的课堂里,不仅有知识的建构,方法的生成,更有学生情感的流淌,心灵的感动。学生在此不仅仅感悟自然的美,而且感悟文学的美。更让他们欣喜的是他的方法和老师同在。)

  师:同学们,在朗读中有不懂的词语吗?交流有疑惑的词。

  生:我认为萧红的文章用词准确,但是“笑盈盈”这个词用得一般,(读句子)可以改用“笑呵呵”。

  生:(举起手)不同意!我认为“笑盈盈”这个词作者用得好,通过老爷爷的表情更加说明火烧云的美丽。

  师:谁还有更好的说服力?

  生:(一名学生很快地查字典后)我查字典了,“盈盈”的意思是充满,在脸上都是笑容,那是高兴得不得了。而“笑呵呵”这种高兴得程度没有“笑盈盈”强烈。

  师:讲得好!查字典理解词语是一个好办法。同学们做一做“笑盈盈”的表情。生活中你在什么情况下“笑盈盈”的?(联系生活实际让孩子们体验此时老爷爷看火烧云的心情。)

  生:此时喂猪的老爷爷就是和你们一样的心情,能把他的心情读出来吗?

  (学生在理解中有感情地练习朗读。)

  在求“真”中感悟。在开放而又真实的课堂里,我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个性化的理解,巧妙地将“生成” 和“预设”融合起来,现场捕捉,形象比较,智慧启迪,这样在教师、文本的思维碰撞中,学生领悟知识,学习语感。他们的认知结构也在这随机的“涨落”中产生突变,教学逐渐从“无序”走向“有序”。

  四、运用方法,读悟自学:

  接下来的教学,学生运用“咬文嚼字”的方法自学课文的后几段。

  师:方法重在发现,贵在运用。西方哲人曾说:“两个人学习是加法,几个人学习是乘法。”合作学习多么重要。接下来,我们运用方法合作学习。

  (学生小组学习、讨论、交流,在汇报中运用方法或发现更多的“咬文嚼字”的方法。略)

  五、课外延伸:教师出示作者萧红的肖像,师生共同交流萧红的作品与人生。并让学生课外时间阅读萧红的作品,更好地走进萧红。

  (阅读教学必须树立大语文观,打开阅读教学的大门,打破课内外的界限,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自由发展的空间。)

  〖教学反思〗

  《火烧云》这节课教师在设计上注重教学的生成性,开放性,人文性,设计为“框架设计”,即:整体感悟个性化阅读师生提升方法运用方法 读悟自学课外延伸。在教学设计中,教师更多的是处心积虑,即事先的丰富假设,过程的灵活调整,特别是根据学生的信息进行的现场处理,教学中以学生的质疑、自读、感悟、体验为动态生成性资源,教师在开放式的课堂上,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以学生为主动者,让学生在“咬文嚼字”中学会品读、学会积累、学会运用,从而感悟文学的美、自然的美、人生的美,在真实的课堂里,我感到学生充分自主,真情投入;教师悉心倾听,师生在宽松和谐、互动合作、情趣横生的空间里展开平等对话,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引导,在引导中感悟。可以说,课堂上学生在心灵交融的平台上建构知识,提高能力,生成方法,催发情感……更好地促进课堂活跃,师生成长,让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人格素质的积淀,教学因此而涌动着生命的灵性!

《火烧云》教学案例 篇6

  《火烧云》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描写的是晚饭过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本节课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运用多媒体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阅读教学开始时,老师先播放一段自己收集的关于火烧云的视频和优美图片资料,让学生形象的感受到了火烧云的美丽壮观,激起学生学习新的课文内容的兴趣,自然引出下个环节的教学。

  (二) 初读课文,明确学习目标。

  先让学生 自学课文导读,明确本课的学习要求,然后让学生认真读课文,随着课文的描绘,想象火烧云那绚丽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然后重点朗读。

  (三)、合作探究,读中感悟。

  老师让学生边读边想,并感情朗读自己喜爱的文段,捕捉关键词句,读出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的特点。例如,在学习“火烧云颜色变化”这一块时,引导学生从“红通通、金灿灿……”等七个表示颜色的词,以及“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一句中体会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这一特点;从句子“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中的四个“一会儿”,体会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快”这一特点。另外,在此教学环节中,教师还不断地渗透引导学生质疑、对比,并积累品析好词佳句,并尝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话来延续作者丰富而绝妙的想象,感悟作者对美丽的火烧云由衷的热爱,从而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熏陶。

  (三)、拓展创新,发挥想象。

  教师播放悠扬音乐,让学生在动人的音乐旋律中放飞自己丰富大胆的想象力。让学生出示自己收集或者画的火烧云图片,根据自己的观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创新,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图片中美丽的火烧云。

  火烧云虽然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很少有学生留心去观察它,所以大多数学生对于火烧云的相关知识知道的较少,因此引入课外资源很有必要。教师课前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火烧云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在课上交流。教师也可以收集一些视频录象在导入新课的时候进行播放,让学生对火烧形成一个初步的概念。课后可以搜集火烧云的形成原因。

《火烧云》教学案例 篇7

  将块状教学与抓关键字教学结合在一起

  一、激发情感,谈话导入  。

  师:同学们都看到过云,(板书:   云),但你们看到过“火烧云”吗?谁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同学们摇头或哑然。)。其实,同学们是见过“火烧云”的,只是没注意而已,谁能根据字面的意思推测一下,什么是“火烧云”呢?

  生:就是云彩被火烧着了。

  师:说得真好!云彩在哪儿?

  生:天空中。

  师:天空中有火吗?

  生:没有。

  师:正常情况下天空中虽然没有火,但同学们却常常会说“火辣辣的太阳照着大地”。也就是说,太阳发出的光比火的温度还要高,只是它离我们较远,我们觉得没有火烤那么热而已。某些傍晚,部分阳光透过云层,射出彩色的光芒形成霞光,而没有穿透云层的阳光使得云层的颜色呈现不同的色彩,形成了火烧云。

  二、朗读课文,自学探究。

  师:文章中有一句写“火烧云”“烧”的特点的句子,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完后把这句话找出来。

  生:“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师:你说得真好!这句话就是解释什么是“火烧云”的。请同学们把这句话齐读一遍。读完后,再自由朗读全文。文章中有一句话明确地写出了“火烧云”变化多的特点,读完后,请同学们找出这句话,并画下来。

  李西: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

  师:(指导重读“极”)孩子,你看得真准!不过,你能不能再读读这句话,把最能代表火烧云变化多的那个字重读。

  李西:重读。(读完后,其他同学一起读一遍)

  师:同学之所以都找对了老师的问题,是因为你们读书爱动脑筋的结果。下面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文章从两个方面写出了火烧云“变化极多”的特点。我看同学们读完文章后能不能概括出作者从哪两个方面写出了火烧云变化极多的特点?

  李传睿:颜色变化极多。

  李成坤:形状变化极多。

  师:你们两个真聪明!下面我们就一起先来学习颜色变化多的部分。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完后画出不懂的地方。

  生:读课文。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是半灰半百合色?”

  师:谁见过“百合”,是什么颜色的?

  贾克钰:我见过。它的茎是粉红色或白色的,花是白色的。

  师:你真是见多识广!那么半灰半百合色也就是(学生齐说)“一半是灰色,一半是粉红色或白色”。同学们真聪明!下面请同学们高声朗读这段,并根据板书记忆,我看哪个孩子记得最快?

  生:齐背课文。

  师:同学们记得真快!下面我找三个同学分别朗读写火烧云形状变化多的部分,其他同学边听画出文章不懂的地方。

  夏婷婷、李泽齐、刘洋朗读课文。

  师:读得不错,要注意把马、狗、狮子是怎样变化的读得稍重一点儿。请同学们自由练习一下,一会儿,我再让同学们朗读。

  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文章描写的画面。然后指名几个同学做动作理解这三部分内容。

  生:读课文,想象画面,做动作。

  师:同学们理解的不错!下面,请同学们看着板书试背这三部分内容。

  生:试背这三部分。

  四、理解顺序,指导写法。

  师:同学们记忆的真快!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一及最后一个自然段,看看作者是以怎样的顺序来写火烧云的?画出有关的两个词。

  生:自由朗读。

  毕凯鹏:这篇课文是按照火烧云先上来再下去的顺序写的。文章中的两个是火烧云“上来了”和“下去了”。

  师:说得真好!请同学们将文章的第一、第二及最后一个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思考一下:如果文章没有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极多的部分会是什么感觉?

  生:自读课文。

  冯哲:这样写得不具体,看不出变化极多。

  徐海歌:这样看不出火烧云的特点。

  ......

  五、整体感知,加深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师:所以,我们描写事物,要写出事物的特点。下面请同学们仔细体会一下作者的感情,带着对火烧云的喜爱,再把课文朗读一遍。

  六、布置作业 

  回家观察一种事物,仿照火烧云的写法,重点写出这种事物的颜色和形状。 

《火烧云》教学案例 篇8

  学生分析:

  目前,我班的学生已具备一定观察事物的能力、阅读理解能力,部分学生需进一步培养,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及兴趣,但阅读速度较慢。通过强化训练,进行跳读、浏览,自学能力有所提高;通过平时的生字扩写、默写联系。在字词基本功掌握方面,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课文中所教的生字,但在拓展学习方面,各班仍存有较大的差异。同班学生之间也有较大的差异:优秀生知识面较广,而个别学生仍存在语言表达能力上的不足。多数学生语言表达较完整,但重点不够具体,条理性不强。

  教材分析:

  《火烧云》一文是著名女作家萧红写的。是一篇自读课文。课文描写了日落时晚霞的美丽景象,全文以“变”字统领全篇,且节节有“变”,使自然之美、人与物之美在“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一篇非常优美的写景之作。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边读课文边想象火烧云的奇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自然景象的心境。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生动地描写火烧云的颜色及形态的变化的;并能边读课文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

  教具准备:火烧云相关资料介绍、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游戏导入:

  进行汉字加笔画组成新字游戏。教师出示汉字“二”,要求加两笔变成新字,从而引出“云”字。

  2.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看到过一些什么颜色的云?从而引出“火烧云”。

  3.课题板书:火烧云

  学生齐读课题。

  4.学习教师补充的火烧云的资料。从中明白什么叫火烧云?火烧云的作用!并积累和理解关与天气的谚语“早烧不出门,晚烧行千里”。

  二、明确目标,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导读:

  找出本课的学习要求。

  在指名学生回答后学生齐读要求。

  ⑴认真读课文:

  随着课文的描绘,想象火烧云那绚丽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

  ⑵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学生默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⑴读不准的字音借助拼音读正确。

  ⑵请学生范读带拼音的词语并教读。

  ⑶读通句子,难句反复读几遍,读通为止。

  三、细读课文,品味感悟

  1.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要求:

  ⑴自由阅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思考课文重点写的是什么?

  (火烧云的变化)

  ⑵全文围绕重点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2.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精读,要求:

  ⑴边读课文边想象当时的画面景象。

  ⑵边读边思考解决下列问题:

  ①地面的景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②火烧云的颜色有那些变化,你觉得还可能有那些?

  ③火烧云的形状有那些变化,你觉得还会有什么形状?火烧云的形状按( )──( )──( )三步顺序介绍的?

  3.汇报展示,深入感悟:

  ⑴地面景物的变化、使人心情激动,读出这种感情。

  ⑵火烧云的颜色还可能有苹果红、橘黄……

  ⑶火烧云的形状按“出现什么──是什么样──变模糊了”的顺序介绍的。

  四、总结延伸、指导背诵

  1.引导学生回顾全文,提升情感:

  本文主要描写了火烧云上来时地面景物的变化、自身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有顺序地向我们展现了火烧云的奇妙景象。让人感觉无比的眷恋与喜爱。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进行背诵,教师指导。

  3.课后作业:

  ⑴在组长处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⑵继续查阅有关火烧云的资料。

  板书设计:

  天空

  (1~2)上来了 (静态)

  地上

  火烧云 颜色 多 快 美

  (3~6) 变化 (动态)

  形状 多 快 奇

  (7) 下去了

  检测题:

  一、查字典写词语

  “盈”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___,再查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再查___。这个字第二画的名称是___。在“喜气盈门”中,“盈”应理解为___。

  二、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红通通的( ) 金灿灿的( )

  弯弯的( ) 绿油油的( )

  教学反思:

  《火烧云》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文章,作者通过对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晚霞画卷,让人读后有一种心旷神怡、意犹未尽的感觉。由于本文是一篇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的文章,因此,在设计本文的教学设计时,我力求在各个教学环节中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作用。通过课堂教学后,回头总观设计和课堂教学实践,的确有一些值得总结和提高的地方。

  1.本文重点也引导学生找出,应乘胜直追,抓住重点进行教学,可以淡化其余部分。

  2.条件允许下,可加入图片让学生欣赏,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火烧云乃至自然景观的喜爱。

  课堂教学时间的调控和把握上也应注意强化重点部分的阅读与理解,甚至学生的欣赏,想象火烧云美丽的意境。今后在教学中,自己一定要注意立足教材,认真分析教材和学生,一切以学生的学习来确定自己的教学。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

《火烧云》教学案例 篇9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10课《火烧云》。昨天大家预习了课文,谁来说说什么是火烧云?

  生甲:火烧云是一种自然现象。(课题下板书:自然现象)

  生乙:火烧云是日出或日落时天空出现的各种各样的云霞。

  师:对,(多媒体出示火烧云的全景图)看,这就是火烧云。你们觉得火烧云怎么样?

  (学生不由赞叹:好美呀、真是绚丽多彩、太神奇了……)

  师:说得真好。课文中有一句话很形象地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火烧云。请大家把书翻到64页,快速浏览课文,把这句话找出来好好地读一读。

  (学生各自读书,找句子。)

  生:我觉得是这句话:“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天空着了火。”

  师:(点击鼠标,在全景图上覆盖文字)他找的是这句话,你们同意吗?

  生齐说:同意。

  师:来,我们一起看着屏幕把这句话读一读。

  (生齐读)

  师:大家请看,如果我把这个“烧”字换成“红”字(点击鼠标,屏幕上“烧”字的下面出现一个“红”字),你再读一读,看看哪个词更好些?为什么?(生都说用“烧”好。)

  生甲:前面有一个“红通通”,再用“红”就重复了。

  生乙:课题是《火烧云》,用“烧”就能起到点题的作用。

  生丙:用“烧”字还可以和后面的“火”字照应,使词语搭配更恰当。

  (学生感到有些困难,望着老师。)

  师:大家再想一想,燃烧着的火焰是什么样的?

  生丁:哦,我知道了,燃烧着的火焰不止一种颜色,用“烧”就能说明火烧云的颜色非常丰富。

  生戊:还有,“烧”是一个动词,它把火烧云从西向东的蔓延趋势写出来了,把它写活了,同时,也告诉我们火烧云是会变化的。

  师:这样看来,这个“烧”字(鼠标点击,“烧”字下面的“红”字

  消失)的确用得很准确。那么,怎样读才能读出“烧”重重的好呢?大家先在下面试一试,体会体会。

  生甲: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天空着了火。

  师:好样的,你是采用重读“烧”来突出它重重的好。还有不同的表现方法吗?

  生乙: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天空着了火。

  师:向你学习,你采用的是重音轻读的方法来表现“烧”重重的好。

  (学生纷纷聚首,跃跃欲试)

  师:既然大家都想读,那我们就一起试试吧!

  (生齐读,读得非常投入)

  师:读的好极了!这一烧,天空中可就发生了许多变化。火烧云的什么在变呢?

  (生自由地在下面说:颜色、形状,师板书。)

  师:说得太好了,看来大家预习得真不错。那么这节课,你们想确定怎样的学习目标呢?

  生甲;我想了解火烧云颜色是怎样变化。

  生乙:我想知道火烧云的形状是怎样变化。

  生丙:我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生丁:我想把好的段落背下来。

  师:你们想知道作者为什么能把火烧云写得这么生动、形象吗?

  生齐:想。

  (师在屏幕上打出学习目标:1、了解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2、想想作者为什么能把火烧云写得这么生动、形象。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你们想先学哪个自然段?

  (多数学生说第三自然段)

  师:(多媒体出示第三自然段的文字)这是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看看自己能不能把这段话读懂。

  (学生自读,老师巡视)

  师:谁来读给我们听一听?

  (生齐举手)

  师:(指着一位女生)请你读。大家注意听,听她读得是否通顺、流利。

  (生朗读全文,读得挺好的。)

  师:我们把这一段齐读一遍,再来交流自己学习的感受。

  (生齐读)

  师:谁来谈谈。

  生:老师,我有一个词语不懂,我不知道半灰半百合色是什么样的颜色?

  师:有谁知道吗?

  (生面露难色)

  师:百合,大家见过吗?

  (生在下面七嘴八舌:见过,见过,就是百合花)

  生:我知道百合色就是像百合花那样的颜色。

  师:真聪明,那你知不知道半灰半百合色是一种什么样的颜色?

  生甲:我知道,就是一半是灰色的,一半是百合色的。

  师:有可能。还可能是灰色多一点,百合色少一点。

  生乙:也可能是百合色多一点,灰色少一点。

  师:不错,还会是什么颜色的?

  生丙:半灰半百合色还可能是灰色和百合色混合在一起的颜色。

  师:真了不起,一个半灰半百合色就让同学们组合出了这么多的色彩。由此可见,火烧云的颜色——

  生一起说:非常多。(板书:多)

  师:关于这一点,你们还可以从哪里体会出来?

  生甲:我是从这里体会出来的:红通通、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茄子紫、梨黄天空都有。

  (老师随即点击这些表示颜色的词,使它们变成相应的颜色。)

  生乙:“半~半~”两个“半”也说明天空的颜色很多。

  生丙:“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说明天空的颜色确实很多,有的我们连见都没见过。

  师:体会得真好,老师为你们喝彩。你们再想想火烧云的颜色除了变化多这个特点之外,还有什么特点?

  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变化快。

  师:(板书: 变化快)非常正确,你是从哪里体会出来的?

  生: “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就说明了火烧云变化很快。

  (老师随即点击“一会儿”使其变色)

  师:火烧云美不美?看到这么绚丽的色彩在天空不断地变化,你感到怎样?

  生甲:我感到激动。

  生乙:我感到很惊奇。

  生丙:我看到这么美丽的火烧云非常高兴。

  师:那就让我们怀着这种又惊又喜的感情好好地把这段读一读。大家读的时候,语气可以欢快、跳跃一些,以表现火烧云变化又多又快。读到后来,(鼠标指着“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可以轻一些,慢一些,要边读边想象那是些什么样的色彩。来,我们一起来试试。

  (师生共同朗读第三自然段)

  师:同学们前面读得很好,但这最后一句还没有读出边读边思的意境,谁再来试试。

  生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前后快慢的速度变化不明显)

  师:有点进步,如果能把“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读得再快一点就更能表现火烧云的颜色之多了。再试试吧,你一定能读得更好。

  生甲:(又读了一遍,读得好了一些。)

  师:现在我听出来了,火烧云的颜色变化更多了,你还能读得更好一些,再读一遍吧!

  生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这回读得很好)

  师:读得好!这才叫读中感悟!同学们,作者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我们来帮她补充补充好吗?

  (学生情绪高涨,都说好)

  师:我们先来说说像红通通、金灿灿这种形式表示颜色的词吧!谁试试?

  生接火车说:黄澄澄、绿油油、红扑扑、绿茵茵、黑乎乎、白花花、红彤彤……

  师:再看看,像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样先说事物再说事物特有的颜色的词,会说吗?

  生接火车说:枣红、橘黄、果绿、天蓝、金黄、雪白、翡翠绿、玛瑙红、象牙白、橄榄绿……

  师:说得真好,我们再来点难度大的。谁能用一个词把这些颜色统统概括起来。

  生接火车说:无颜六色、五光十色、色彩斑斓、色彩缤纷、五彩缤纷、绚丽多彩……

  师:你们真了不起,说出了这么多表示颜色的词。为了帮助大家积累好词佳句。我们一起把描写火烧云颜色的这段话背下来好吗?请大家看着大屏幕自己先在下面背一背。(点击鼠标,去掉表示颜色的词。)

  (学生在下面试背)

  (大家一起试背,背得挺好)

  师:火烧云色彩瑰丽无比,它的形状也毫不逊色,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欣赏。同学们边看边想:这火烧云像什么?你想说就在下面直接说出来。

  (师生共同欣赏火烧云的动态的壮美图景。学生边看边说,情绪高涨。)

  师:怎么样,神奇吧!更妙的是我们的作者把火烧云的形状写得惟妙惟肖,让人读了就觉得自己真的看见了火烧云似的,你想不想读一读?

  (生齐说:想!)

  师:请同学们从4—6自然段中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好好地读一读,

  等会儿读给大家听,看谁读得有感情。

  (学生自己读,读完了就举起了手。)

  师:说说吧,你喜欢什么形状的火烧云?

  生;我喜欢形状像马的火烧云。

  师:老师也喜欢这一段。我们合作着把这一段读一读好吗?(生点头)这样吧,我提问引读,你直接用书上的话来回答我提的问题。其他同学看我俩配合得怎么样?同时想一想这一段应该怎样读才好?

  师:一会儿,天空出现了什么?

  生:一会儿,天空出现了一匹马。

  师:马是什么样的?

  生: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师:后来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生: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师:我俩配合得怎样?这段应该如何读才好呢?

  (学生都在思考)

  师:当你看到在草原上奔跑的骏马出现在天空,你觉得怎么样?

  (生有的说奇怪,有的说惊奇。)

  师:看到那匹马非常乖巧,非常听话,仿佛在等着你骑上它的背,你又会怎么样?

  (生都说喜欢它!)

  师:可就在这时,那匹马变模糊了。你会感到怎样呢?

  (生有的说遗憾,有的说惋惜。)

  师:说的真好,随着一种形状的出现到模糊到消失,我们要读出先惊喜,后惋惜的语气。来,喜欢这部分的同学,我们一起来试试。

  (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课文。)

  师:好样的,还有喜欢别的段落的同学吗?

  (生一起举手。)

  师:(请一位同学站起来)你喜欢什么形状的火烧云?

  生:我喜欢像狮子的火烧云。

  师:(多媒体出示火烧云图片)喜欢这段的同学请站起来。

  (许多学生站起来了。)

  师:(指先站起来的同学)请你学着老师的样子为同学们提问引读,带着大家一起有感情地把这段课文读一遍。

  (生读课文)

  师:读得真好,请坐。像狗的这团火烧云大家喜欢吗?

  (生齐说喜欢)

  师:这段谁来引读?(大家都举起了手)都愿意。这样吧,请同位同学互相引读,等会儿,你们一起为老师引读好吗?

  生齐说:好!(同学们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师:准备好了吗?请大家一起站起来为老师引读。

  (师生共同朗读这一段。)

  学生只有在阅读活动中,自己读书、思考、与他人讨论交流,亲自经历获取知识的实践活动,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采用了“以读代讲”的方式,让学生充分有效地读,在整个引读过程中,通过多媒体的帮助,把读、思、听、说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在品句赏画过程中,提高了理解能力,也提高了鉴赏水平。

  师:这三个写火烧云形状的段落大家都读得很好,现在我们来谈谈体会。你觉得火烧云的形状变化有什么特点?

  生齐说:变化多。

  师: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吗?

  生接火车说:千姿百态、形状各异、各式各样、形态万千、千奇百怪。

  师:我说呀,火烧云的形状变化不仅多,还很(生接着说:快!)从哪儿看出来?(板书:在“多”和“快”的下面加点)

  生:我是从一转眼、一会儿、忽然这些词看出来的。

  生:还有两三秒钟、接着也能说明这一点。

  生:我再补充一个词:跑着跑着。

  师:读了这一部分,你还知道了什么?想一想,这三个自然段都是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生:我知道,它们都是先写出现了什么,再写它是什么样的,最后写它是怎么变化的。

  师:再想想,作者为什么能把火烧云写得这么生动,这么形象呢?

  生:作者观察得很仔细。

  生:作者还展开了合理的想象。

  师:说得好。天空中的火烧云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如果不仔细观察,不展开合理的想象是写不出这么精妙的文章。所以,我们要向作者学习:平时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要注意积累材料。现在我就要看看大家做得怎么样?

  师:(多媒体出示火烧云的图片)你瞧,天空中的这团火烧云像什么?你能不能模仿课文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生动具体地把它的样子及变化说出来。这样吧,老师给你们一个提示(点击鼠标,图片下方显出文字:接着又来了什么,它是什么样的,是怎么变化的?),你们先在四人小组里说,等会儿,我们来比赛,看那一组的同学说得好(生积极参与四人小组的活动。)

  师:谁来说说。

  生:接着来了一只小白兔,它蹲在地上,双手捧着胡萝卜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萝卜吃完了,它又蹦着跳着去找萝卜了。一会儿功夫,小白兔不知蹦到哪里去了,

  师:说得真好,老师为你喝彩!还有谁来试试?

  生:过了一会儿,又来了一只小白兔。它蹲在那里津津有味地吃着胡萝卜。吃着吃着,它发现后面来了一条龙,吓得撒腿就跑。跑着跑着。小白兔不见了,龙也不知哪里去了。

  (生自发地鼓起了掌。)

  师:说得太好了,大家再想想一下:天空中的火烧云除了像马、狮子、狗、兔子、龙、还有的像什么呢?

  生接火车说:像猪、像犀牛、像火车、像小鸟、像葫芦、像篮子……

  师:哎呀呀,这哪里是天空,分明就是一个万物博览会。同学们,请你们选一团你喜欢的火烧云仿照课文回家之后把它写下来好吗?

《火烧云》教学案例 篇10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感受美

  1.同学们,你们看见过玩魔术吗?喜欢吗?你能知道你喜欢的魔术师的名字吗?你们想知道老师喜欢的一位神奇的魔术师的名字吗?它就是大自然

  2.今天,大自然这位神奇的魔术师又会向我们展示怎样辉煌的篇章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自然的杰作(点击课件,出示云图片)看着这大自然的杰作,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是啊,她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点击出示“火烧云”三字)刚才大家欣赏了大自然的杰作,那能否来读读她的名字,让大家从她的名字中享受到美呢?(对学生的朗读加以鼓励)

  3.火烧云是美丽的,作家萧红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运用自己最美的语言来赞美了火烧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她的作品。

  (二)初读课文,感知美

  1.师:什么叫“火烧云”?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课文,可以是大声朗读,可以是轻声速读,可以是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进行读书。)

  师:什么叫“火烧云”呢?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

  生:“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这就是火烧云。

  师:你读书很认真,找得很准确。这句话中有一个动词用得特别好,读读这句话,看看谁能把它找出来?(学生读)

  生:我认为“烧”这个动词用得好。

  师:为什么?不必急于回答,先来看看火烧云上来时的景象,边看边体会。

  (课件展示:

  师:谁来谈一谈为什么“烧”字用得好呢?

  生:我体会到火烧云上来了,就像是天空中着了一场大火。

  生:着火的时候,火势特别大,特别猛。我从这个“烧”字感受到火烧云上来时一定很快、很有气势。在烈火中燃烧的云从西边逐渐烧到东边,呼呼燃烧着的火焰弥漫了大半个天。)

  师:你们真会思考!你瞧,祖国的语言文字真是太美妙了!一个 “烧”字既突出了火烧云上来时天空的颜色,像火一样红;如同熊熊燃烧的烈火一样有气势,给人一种动态变化的感受。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段。

  2、师:课文里讲的火烧云是什么时候的?自己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再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课文里讲的是什么季节傍晚时候的火烧云?  生:是夏季傍晚时候的火烧云。

  师: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生:我从“晚饭过后”体会到这是傍晚时的火烧云,从“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体会到这是夏季的火烧云。

  师:你真会读书!

  第1自然段讲的是火烧云吗?     (不是火烧云,是火烧云到来之前的霞光。)

  提问:火烧云出现之前,天空及周围的景物是怎样的?读一读,想一想。

  (火烧云出现之前,天空布满霞光,周围的人和动物在霞光的照耀下呈现出各种颜色。)

  板书:霞光照耀

  “霞光”使哪些景物发生了变化?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的?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

  师:好!带着感情自己读读这段话。(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我们一起读,边读边感受霞光的美。(学生有感情地齐读)

  2、学习“火烧云的颜色变化”

  师: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描写火烧云的变化?自己读三~六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学生自由朗读)

  生:写了火烧云的颜色,还写了它的形状。(板书:颜色、形状)

  师:火烧云颜色变化有什么特点?                       生:火烧云颜色变化特别快。(板书:快)

  师: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生:我从“一会儿”这个词体会到的。

  师:火烧云的颜色变化不仅快,而且还很——           生:(多。(板书:多)

  师:都有哪些颜色?        生: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还有红通通、金灿灿、       生: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师:天空中还有哪些颜色?          生:还有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师:你们看,这些颜色多漂亮啊!     (课件展示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录像。)

  师:那么我们试着说说这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用“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种带比喻的形式来说。

  生:苹果绿。      生:桃红。       生:玫瑰紫。         生:石榴红。

  师: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那是多美的呀!能不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多呢? (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色彩斑斓、五光十色)

  师:真会用词。读读这段话,比一比谁能读出对火烧云的赞美之情?(学生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指名两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

  师:感情很充沛,自己试着背一背。 (学生自由背)

  师:谁愿意带着感情给大家背一背?

  3、学习“火烧云的形状变化”

  师:读读四~六自然段,思考:火烧云形状变化有什么特点?(自由读)生: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很多。

  师:火烧云的形状像什么? (像马、狗、狮子。)

  师:形状变化除了多以外,还有什么特点?生:特别快。

  师: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从“一会儿”、“忽然” 还有“过了两三秒钟”、“一转眼”、“接着、“正在”)

  师:补充的很准确。作者在描写马的样子时,描绘得真是精彩, 在第二句中哪是看到的,哪是想到的?

  师:很好,作者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写,不仅使文章的生动、具体,还突出了火烧云的变化美。再来读四~六自然段,边读边体会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写的写作方法。(自由读)

  师:老师想和大家一起读火烧云形状变化的三个自然段。我们先读第四自然段,怎样读呢?我来提问题,你们用书上的句子来回答,咱们一起读书。

  师:一会儿,天空中出现了什么?——(板书:出现) 生:(接读)一会儿,天空中出现一匹马,

  师:(插问)它是什么样子的?——(板书:样子) 生:(接读)马头向南,……它才站起来似的。

  师:(插问)它是怎样变化的?——(板书:变化) 生:(接读)过了两三秒钟,……尾巴可不见了。

  师:(插问)消失了吗?—— (板书:消失) 生:(接读)看的人……变模糊了。

  师:忽然,天空又出现了什么?(生答)我们来看课件,播放课件。

  师:它是什么样子的?依照板书接着读。(写狗和狮子的两个自然段,教师也这样引读。)

  师:(手指板书)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火烧云形状变化的?

  生:按“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个顺序来写的。

  师:说的对。作者按“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个顺序叙述的,并融入了自己的想象,突出了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这种写法很值得大家学习啊!

  (同桌同学一起练习说话)如果学生在练习时出现问题,教师要及时指导,或做以下提示:

  一会儿,天空出现了一只小白兔,(    ),过了几秒钟,(    );

  很快又来了一位老奶奶(    ),老奶奶的拐杖(    ),又不见了。

  师:真好!老师这还有一些火烧云的图片,请同学一起来欣赏。 (课件展示一组火烧云变化的图片)

  师:想象一下,它们像些什么呢?想象它的形状,并按照它的“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一顺序同桌同学互相说一段话,一会儿我们集体交流。

  ④启发学生用合适的词形容火烧云形状的特点。

  (形态万千、形状各异、变化多端、千姿百态……)

  师:我们一起来交流,谁愿意先发言?

  师:你们的想象太丰富了,说的真棒!

  (四)最后一个自然段还在讲火烧云吗?(这个自然段讲火烧云不见了,看不清了。)

  师:作者观察火烧云时有着怎样的感受?从第7自然段找一句话来回答。

  生:读“一时恍恍惚惚的,……什么也看不清了。”

  (四)回归整体,激发情感

  师:学完了这篇课文,能不能说一句赞美火烧云的话呢?

  作者抓住火烧云这一自然景观,以丰富的想像力,以优美的语句描绘出夕阳西下时火烧云的瑰丽多姿,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板书:热爱大自然)

  ②作者为什么能把火烧云这一自然现象写得那么生动逼真呢?(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归纳总结:①作者平时注意观察积累。②描写中抓住景物特点展开丰富的想像。③用词准确,表达合理。

  (六)作业

  师:今天的作业共两项,你可以从以下两项作业中任选一项来完成。

  分别是:1、以“火烧云”为内容。

  2、以“礼花”为内容。想像它的形状,按照“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一顺序写一段话。

  《火烧云》教后反思

  我的公开课在悦耳的铃声中拉上了帷幕,心中那些许的兴奋和太多的遗憾簇拥着我走出了教室门。为了这节公开课,我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可以说投入了比平时多两倍甚至几倍的精力,当然有收获也有遗憾,也正是这些收获和遗憾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火烧云》是一片景色优美的文章,描写的是夕阳西下时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

  同学们,你们看见过玩魔术吗?喜欢吗?你能知道你喜欢的魔术师的名字吗?你们想知道老师喜欢的一位神奇的魔术师的名字吗?它就是大自然(以此来告诉学生:大自然就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近而引出火烧云的各种图片)

  今天,大自然这位神奇的魔术师又会向我们展示怎样辉煌的篇章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自然的杰作(点击课件,出示云图片)

  通过展示这些图片,一是让学生明白:老师为什么说“大自然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许是美丽的火烧云图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许是学生觉得大自然真得很神奇,因而他们的情绪也非常高涨,尤其在出示了火烧云各种形状的图片后。我这样问学生:“看着这些图片,你觉得火烧云还像什么?”对这个问题,学生的发言非常踊跃,有的说像“海狮”;有的说像“鳄鱼”;还有地说像“乌龟”……他们丰富的想象力让我很高兴,因为这真是我想要的。火烧云的变化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如何让这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从学生口里叙述出来,是我下节课的训练目标。而此时学生能想象出来,那么他(她)就能说出它的样子,之后的变化和消失就成了顺理成章的问题了,有了这前奏,学生的片断练习就有了眉目了。

  在学习火烧云颜色变化之多时,我为了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火烧云颜色变化之多而出示了各种颜色的火烧云图片,那些美丽的图片在视觉上给了学生全新的感受。因而,在我这样问他们时“那么多美丽的颜色交织在一起,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吗?”他们说出了许许多多的词语,例如:五彩缤纷、五颜六色、五光十色……从他们的回答中,我感觉到了学生平时注重语言的积累,这让我十分的欣慰。

  不过,这堂课还是让我感到了不满足。如果在前面的环节上再紧凑些,那么,片断练习:一会儿,天空出现了一只小白兔,(   ),过了几秒钟,(    );很快又来了一位老奶奶(    ),老奶奶的拐杖(    ),又不见了。完全在这节课上可以进行,这样比下节课进行而更有效果,但遗憾的是我没能完成它,因为时间已经来不及了。除此之外,“云”的发音上的口误也让我很尴尬。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出现这样的错误是不应该的,对此,我将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争取更好的教学效果。

《火烧云》教学案例 篇11

  《火烧云》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文章,作者经过对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描述,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晚霞画卷,让人读后有一种心旷神怡、意犹未尽的感觉。由于本文是一篇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的文章,所以,在设计本文的教学设计时,我力求在各个教学环节中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作用。经过课堂教学后,回头总观设计和课堂教学实践,的确有一些值得总结和提高的地方。

  本文教学我在年级教研组常态课上上过,但由于午时是30分钟的课堂,课文未教学完。今日,我再次在同年级3班上了这堂课,县教师进修校的领导、专家和本校部分教师听取这堂课,我认真记录了她们的提议。县进修校王校长对本堂课提出的提议是:

  1、本文重点也引导学生找出,应乘胜直追,抓住重点进行教学,能够淡化其余部分。

  2、条件允许下,可加入图片让学生欣赏,培养学生的欣赏本事,从而激发学生对火烧云乃至自然景观的喜爱。县进修校古教师提出:学生的课堂上对文章的阅读显得少了。

  本校同年级王教师课后与我交流提到:

  这次执教较上次有提高,课堂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课堂学生阅读体现了层层推进、循序渐进!贴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并且关注到了学生的学情做到了以学定教。

  听了大家的提议后,我也审视了自我的课堂,我认为自我在课堂教学中虽然尽力围绕学生进行教学,可是还不能运用自如,课堂的驾御本事还需锤炼,虽不是本班教学,但也应研究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活力!课堂教学时间的调控和把握上也应注意强化重点部分的阅读与理解,甚至学生的欣赏,想象火烧云美丽的意境。今后在教学中,自我必须要注意立足教材,认真分析教材和学生,一切以学生的学习来确定自我的教学。努力提高自我的课堂教学本事。

《火烧云》教学案例 篇12

  一、查字典写词语

  “盈”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___,再查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

  序___,再查___。这个字第二画的名称是___。在“喜气盈门”中,“盈”

  应理解为___。

  二、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红通通的(    )   金灿灿的(   )

  弯弯的(    )    绿油油的(   )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火烧云》教学案例(精选12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