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揣摩 凸现奇迹――《沙漠中的绿洲》案例分析(通用12篇)
潜心揣摩 凸现奇迹――《沙漠中的绿洲》案例分析 篇1
问题提出:
《沙漠中的绿洲》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有关环境改造和保护的文章,作者向我们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的沙漠中为了改造生活环境,辛勤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树木,终于建成绿洲,营造出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四年级的学生在自主感悟课文内容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在充分初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重点抓住描写阿联酋人民如何把沙漠变成绿洲的词句,如何引导学生潜心揣摩、感悟理解,了解阿联酋人民的壮举,体会他们的情感呢?
案例描述:
片段1:
(一)挖掘主线,凸现奇迹
1.默读段落,拎出主线
师:阿联酋人民是怎样把沙漠变成绿洲?请同学生在课文寻找最能概括阿联酋人民做法的句子。
生: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2、适时教学“侍”。
侍弄”,什么意思呢?
师:老师课前也查了词典。这个词在词典中有两种解释,1. 经营照管(庄稼、家禽、家畜等)。2.摆弄、修理。
3.明确文体,理清板块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描写的是作者的所见所闻,请同学们找一找文中哪些段落是作者亲眼目睹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树木的,哪些是作者耳闻的呢?相机板书:耳闻 目睹。
(二)紧扣主线,探究奇迹
1.指导学习“代价巨大” ,体会间接叙述的写法。
师:阿联酋人民是怎样精心侍弄这些花草树木?别着急,请默读课文,从哪感受到阿联酋人民是精心侍弄这些花草树木的?请勾画相关句子,边读边体会。
(1)出示“他们从国外买来……花草树木的根部。”
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为了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花了很大代价。
师:多大?
生:比养一个孩子都?
师:讲得真好。
生: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十分珍惜花草树木。
师:从哪看出?
生:买来许多东西。
师:哪些东西?谁来补充。
生:买来泥土,淡水,树木,花草。
师:这些东西在我们生活中都是容易得到的,在这里却?
生:得花钱买。
师:代价非常大。
生:他们不顾一切代价要让沙漠变绿洲。
生:体会出阿联酋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将沙漠变成绿洲,拥有良好的环境。
师:讲得真好,你能读一读吗?
生读。
师:非常好。还有哪位同学?
生:从中看出爱惜花草树木。
买来淡水,说明这里淡水很珍贵,用来浇灌花草,自己的生活很困难。
宁愿缩减自己的生活开支也要照顾这些花草树木。
师:讲得太好了,宁愿在别的地方缩减开支,也要像照顾孩子来讲侍弄花草。板书:精心侍弄
师:多像父母养育我们呀。好的,阿联酋人民这样精心侍弄花草,终于使沙漠变成了绿洲,真像阿联酋人民所说的,出示相关句子。谁来读。
(2)适时教学生字“挖”和“填”,指导难写的笔画。
(3)引出主线:难怪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4)作者通过耳闻知道了阿联酋人民是如何精心侍弄着花草树木的,这样的写作方法叫做:间接叙述(板书)
片段2:
以“我来到迪拜”为题,写一段话,课文中的词语可供选用。
同学们,今天我们跟随作者来到了阿联酋,走进了迪拜,为了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向别人介绍“沙漠中的绿洲”,老师布置一项任务:仔细观察题头照片,以“迪拜街头风光”为题,写一段话。可以选用文中的词语。
案例分析:
一、以读为本,读中悟情。
语言是语文之“根”,语文课要在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积累、运用中寻求语文味,朗读是感悟、积累语言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学中我腾出时间让学生以读促悟,读中感悟,读出情趣,在充分读的基础上抓住重点段、关键词、耐人寻味之句,让学生品读,细思,揣摩,体悟。通过三个“买来”以及“挖去”、“填上”“埋下”等词语了解到建设绿洲的艰巨和复杂,代价之昂贵,体会到阿联酋人民战胜困难的决心之大,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之坚定。结合读中评价,逐步引导学生由读通到读懂,再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真切地感受文本,体验情感。
二、渗透学法,培养习惯。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教师应更多地引导学生领会学习的方法。本教学设计,力求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学习方法。如引导学生理解字词,结合具体情境指导学法: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精读课文阶段,采用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的方法,通过默读边读边想的方法,抓住文中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内心的方法,圈画批注法等,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学会思考问题,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三、拓展延伸,读写结合。
积累是为了运用,吸纳是为了表达。由读到写,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经验。在这堂课上,我特地为学生的写找到了一条链接通道——“我来到迪拜”,这样,首先从精神激发了学生内在的需要,使之情动而辞发,为“写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潜心揣摩 凸现奇迹――《沙漠中的绿洲》案例分析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纵横交错、适宜造句。
4、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会用纵横交错、适宜造句。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霎时恶劣
侍弄适宜良好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读后头脑中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
(2)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重点抓住不是而是到处白茫茫)
(3)你还读懂了什么?从哪里可看出来?(抓住白与绿的对比,体会。结合理解:星罗棋布并指导说话)
(4)指导朗读(重点词语要重读)
2、读第二自然段
(1)激疑:沙漠中的绿洲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沙漠中的绿洲又是怎么来的呢?
(2)出示图片让学生欣赏,想想你看到了什么?能介绍一下吗?
(3)学生交流
(4)自由读二自然段,看看书上是怎样介绍的,边读边找出描写迪拜美的句子。
(5)指导朗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用赞美、佩服的语气)
3、细读第3自然段
(1)质疑:学了第三自然段后,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吗?
(2)生带着问题自由读第一流自然段,边读边做上记号。
用画出描写环境恶劣的句子,用~~~~~~画出写阿联酋人民不怕困难建设绿洲的句子。
(3)分四人小组自学讨论
(4)学生交流
(5)师引读:同学们,你们知道植物生长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
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淡水,而那里原先是(生齐读)
(6)出示沙漠图
瞧!这样的环境书上用了一个词语不毛之地(结合理解)
师:但是,这样恶劣的环境,阿联酋人民退缩了吗?
生:没有,师:他们从___________
(7)结合理解:纵横交错
(8)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
4、细读第46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说说读后你们感觉到了什么?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
(2)生交流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5、细读第7自然段
(1)齐读,想从这一段里你知道了些什么?
(2)阿联酋人民为什么要精心侍弄花草树木?
(3)生交流
(4)师小结。
三、作业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潜心揣摩 凸现奇迹――《沙漠中的绿洲》案例分析 篇3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4、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围绕课题,理解相关内容
1、围绕课题,检查自读情况,理解部分内容。
(1)课题中的沙漠指哪儿?从课文中哪儿知道的?(读有关句子)
沙漠留给你的印象是什么?用一个词描述。(无边无际、全是沙子、缺乏水分、环境恶劣……)看看书中是怎么描述的?(读有关内容,并相机理解:不毛之地)
指导朗读。(读出环境的恶劣)
(2)课题中的绿洲指什么?从课文中哪儿知道的?(读有关句子)
(3)这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师描述,将学生引入情景。)
看到这样的景象,我们不禁感到――(生回答:奇怪、疑惑、惊叹……)
过渡:是呀,在这样一片白茫茫的沙漠中怎么会有绿洲的呢?
二、感悟阿联酋人民建设绿洲的壮举
1、阿联酋人民是怎样建设绿洲的?(指名读相关课文)
引导学生用几个重点词概括这部分内容。(相机板书“买来、挖去、填上、埋下”)
2、谁能看着黑板上的四个词不看书说说阿联酋人民是怎么做的。
(可以先请四名同学合作叙述,再指名单独说)
3、透过这四个词你能体会到什么?
(1)这是一个壮举,阿联酋人民了不起!
(2)阿联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
(3)付出代价是巨大的。
(4)改造环境、克服困难的决心。
师述:老师从中体会到四个字:人定胜天。只要心中有着美好的愿望,再加上坚定的信心和决心,任何困难都能克服。你觉得阿联酋人民为了建设绿洲,都付出了哪些巨大的代价?(人力、物力、财力)阿拉伯朋友是怎么说的?
4、带着自己的体会,齐读这部分内容。
过渡:看看课文接下来又写了什么?
三、感悟阿联酋人民怎样侍弄花草
1、自由读课文4―7自然段。
2、文中有一句话最能概括这部分内容。指名回答并出示: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齐读。什么叫“侍弄”?阿联酋人民是怎样精心侍弄这些花草树木的?人们为什么这样爱护花草树木?
四、联系实际,抒发感想
1、每一篇课文学完,我们心中一定有许多感想,许多话要说。这篇课文学到这儿,你又有哪些话要说?(对阿联酋人民、对自己、对同学、对那些破坏环境的人……你还想对谁说)
2、老师也有话要说:(小黑板出示)生活在沙漠的人们,他们竭尽全力的想把沙漠改造成绿洲;生活在绿洲的人们,他们竭尽全力的想把绿洲改造成沙漠。为什么偏偏要等到悲剧发生的那一天,我们才从梦中惊醒――我 们的绿色家园呢?
教后反思:引导学生阅读时,学生被“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这里的第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这些话感动,因为他们读到这些语言,想到现状,会发现我们在这方面做的远远不够。
教学时我反复引导学生读课文,引导他们多角度地想这些话的意思,他们慨叹阿联酋的伟大,明白良好的生存环境是需要花代价的!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读到的是建设,读不到一点破坏,建设是要花时间的,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完成的,但破坏只需要一刹那。因为他们已经有了自觉遵守的规则,他们把花草树木当作人来看待,当人来培育。美是怎么来的?我想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明白。所以,我认为,在探讨这个沙漠变绿洲的过程中,其实也美育之过程。人怎么创造美?这篇文章写的非常具体,那就是要花大代价,要真心地去保护,最后才能永恒地享受。从学生一次次精彩的发言中感受到这堂课给予学生的这种美的训练,效果是非常好的。
潜心揣摩 凸现奇迹――《沙漠中的绿洲》案例分析 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阅读思考,从文章多方面、多角度寻找信息,了解阿联酋人民是怎样精心侍弄花草树木,创造沙漠中的绿洲这个奇迹的。
3.随文学习本课间接叙述和直接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重点难点:
1.读写结合,通过课堂小练笔感受本课直接描写与间接叙述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初识奇迹
1.齐读课题。
2.出示词语:
迪拜 阿联酋 阿拉伯
绿树成阴 鲜花遍地
咸而板结 不毛之地
纵横交错 源源不断
指名读词语,要求读正确,齐读。
3.出示图片,理解词语:
①点击出示图片,利用图片了解第一行地名的位置关系。
②出事视频,理解“星罗棋布”一词。
③出示沙漠、绿洲的图片,学生可以用上读过的词语进行描述。
提问过渡:阿联酋人民是怎么让沙漠变成绿洲,创造这个奇迹的呢?
二、品读课文,感悟奇迹
(一)挖掘主线,凸现奇迹
1.默读段落,拎出主线
(1)请学生默读第七小节,找出答案。
(2)出示句子: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2.明确文体,理清板块
这篇课文描写的是作者的所见所闻,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哪些是作者亲眼目睹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树木的,哪些是作者耳闻的呢?相机板书:耳闻 目睹。
(二)紧扣主线,探究奇迹
1.指导学习“代价巨大”
提问:默读2~3小节,从哪儿看出来他们精心侍弄花草树木的?
(1)出示句子“地上没有……行走。”
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指明读,齐读句子。
(2)出示“他们从国外……根部。”
补充课外资料,体会关键词三个“买来”;观看视频感受 “挖去”、“填上”、“埋下”辛勤劳动;出示图片理解“纵横交错”、“源源不断”,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体会种植代价之大。男女生合作读句子。
(3)出示句子:“这里的每一株小树……培植的。”理解“代价”一词,出示词典中的意思:①购物的钱款;②为达到某种目的所耗费的物质、精力或所作出的牺牲。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选一选。板书:代价巨大
(4)引出主线:难怪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5)作者通过耳闻知道了阿联酋人民是如何精心侍弄着花草树木的,这样的写作方法叫做:间接叙述(板书)
2.角色体验“精心侍弄”
提问:默读4~6小节,从哪儿看出来他们精心侍弄花草树木的?
(1)学生交流相关句子:“霎时,一阵雨雾……鲜花更艳。”
(2)角色扮演,师生合作读:师:现在大家就是阿联酋迪拜中心公园中的小草、小花、小树,请你们闭上眼睛……“忽——忽——”一阵阵风沙刮过,沙漠中黄沙漫天飞舞,刮得人睁不开眼睛。就连中心公园中的小草呀、小花呀、小树呀的脸上、身子上都落满了一层层尘土……这时,你们有何感受?相机采访学生,此时你最想干什么?预设:洗个澡。师读:“园林工人……干干净净”,生接读:“眨眼工夫……鲜花更艳。”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引出句子,齐读:难怪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4)阿联酋人民爱护花草是作者在参观时亲眼目睹的,这样的写作手法叫做:直接描写。
(5)提出疑惑:阿联酋人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引导用“有了……才……”练习说话。
(6)再次出示句子,引读:是的,所以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板书:精心侍弄
三、回顾板书,赞叹奇迹
1.回顾板书: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了 (引读课题)沙漠中的绿洲,通过作者的耳闻目睹知道了勤劳、智慧的阿联酋人民付出巨大的代价,精心侍弄花草树木,把它们变成了具有良好生存环境的绿洲,创造了沙漠中的奇迹。还体会了本课间接叙述和直接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2.齐读课题:让我们带着对阿联酋人民的敬佩之情,读好课题——沙漠中的绿洲。
四、随文练笔,描绘奇迹
1.欣赏图片:迪拜街头风光。
2.小练笔。
3.学生交流。
五、作业
1.完成前置性作业中剩下的一题:推荐阅读《沙漠绿洲》。
2.试着运用今天所学的间接叙述和直接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一写你身边熟悉的风光,例:太仓金仓湖风光、 山园、南园等。
六、板书
沙漠中的绿洲
耳闻 代价巨大 间接叙述
目睹 精心侍弄 直接描写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沙漠中的绿洲》一课时,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课始,积累词语——感受沙漠中的绿洲那别具风格的美;课中,通过自读感受、小组交流——体会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课终,迁移拓展——延伸奇迹。
一、对比教学,引起震撼
上课伊始,我就出示“沙漠”的图片,问学生:沙漠是怎样的一番景象?让你联想到了哪些词语。然后,我又播放迪拜的街头风光,问学生:绿洲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你能用上哪些优美的词语来描绘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词语,体会绿洲的风景如画、景色宜人。我考虑到学生对阿联酋这个国家较陌生,所以选了沙漠和绿洲的图片,让学生的视觉受到强烈的冲击,继而设问阿联酋人民是怎样把这样荒凉的沙漠变成美丽的绿洲的,让学生产生阅读期待。
二、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本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我以此为切入点,提出了“为什么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的问题引领学生深入文本。
1.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利用三个“买来”以及“挖去”、“填上”“埋下”等词语了解到建设绿洲的艰巨和复杂,代价之昂贵,体会到阿联酋人民战胜困难的决心之大,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之坚定。
2.第四到第六自然段具体写了阿联酋人是怎样精心管理花草树木的,通过读园林工人的劳动过程,学生懂得了浇水的目的还在于把花草上的尘土清洗干净,使“树叶更绿”“小草更翠”“鲜花更艳”,从而体会到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树木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
三、迁移拓展,延伸奇迹
在教学最后,我把学生的目光从课内引向课外,从书本引向生活,让他们关注自己身边的美好环境,积极渗透“生活即语文“的大语文理念,通过播放图片,唤起学生对金仓湖的美好记忆,从而巩固直接描写的写作手法。
潜心揣摩 凸现奇迹――《沙漠中的绿洲》案例分析 篇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自主感悟语言文字,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树木,营造美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改造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人类家园的情感。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自主感悟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树木、营造美好生存环境的壮举。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1、同学们,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9课,齐读课题。
2、读好课题。沙漠中竟然建起了绿洲,真让人不可思议,更令人赞叹,能读出这种味道来吗?
二、沙漠与绿洲的对比
1、出示图片,这就是阿联酋所处的沙漠,出示词卡:白茫茫的一片
2、了解阿联酋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阿联酋地处海边,地面全都是――白花花的盐碱,咸而板结,就好像罩着――一层硬硬的壳,真是块――不毛之地。
什么叫不毛之地?(寸草不生,贫瘠、荒芜)
3、课文中的描写出示,体会朗读:
(1)从飞机上往下看,阿联酋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这不是白雪,而是沙漠。
(2)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像罩着一层硬硬的壳。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
是啊,阿联酋所处的沙漠是盐碱地,跟我们这边的酸性土壤截然不同,一般植物是无法生长的,所以称为不毛之地。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这环境的恶劣吗?
4、过渡: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阿联酋人们不仅生存了下来,还建立了一座座绿洲,指名读句子,阿联酋绿洲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出示:在这白茫茫的沙漠中,有着星罗棋布的绿洲――那是城市。
这里绿树成阴,鲜花遍地。
体会朗读:绿树成阴、鲜花遍地、星罗棋布
三、紧扣中心,自主感悟
(一)抓住中心,整体感受
1、过渡:这么多、这么美的绿洲全靠有绿树和鲜花,那么,阿联酋人民是怎样对待花草树木的?请大家自由读2-7小节,找出这句话并用横线画出来。
2、交流。
出示: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理解“精心侍弄”,读好这句话。
过渡:快速读课文,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花草的?请你划出相关句子,还可以写上你的感受。
(二)体悟中心――耳闻
1、交流一,读读,谈谈感受。
(1)出示: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
从三个“买来”体会,投入很大的财力。我们这边种树只需要买花草树苗,江阴投资10亿元打造国家园林城市,而在阿联酋,除了买花草树苗,淡水需要买,连泥土都需要买,要进口这么多材料,费用更加昂贵。
除了要花费昂贵的财力,还要付出很大精力,还要做什么呢?
(2)出示:接着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由总水塔输出的淡水,通过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源源不断地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
你能用简洁的词语来概括他们怎么做的吗?
为什么作者不这样简洁地写,而要加上具体修饰的词语?再读读这句话,细细体会,同桌可以讨论一下
・从动词“挖去、填上、埋下”和“纵横交错、源源不断”体会所付出的人力、物力。
・从修饰词体会用词的恰当和他们所付出的努力。
“纵横交错”的水管是什么样子的?你们比划比划看(板画)
这些具体的描写不就更能看出他们侍弄花草的精心,指名读这句话。
(3)设计并建造这样的工程是多么浩大,要付出多少精力、财力、物力啊。难怪阿拉伯朋友告诉我们,
出示:阿拉伯朋友告诉我们,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
・算算花费,感受代价的无法估量。
我们这里培育一棵树不是很困难,但是他们那边培育一棵树相当于培育一个孩子。老师粗略地估算了一下,在农村培养一个孩子成才至少需要五万元,请大家算一算,他们培育一棵树就要五万元,那一百棵树呢,就需要五百万,一个中心公园少说约有一千棵树,造一个公园就至少需要五千万。一个国家该有多少个这样的公园啊!花费的代价简直是无法估量的!
阿联酋人民真了不起,带着敬佩一起读好第三小节。
2、再读中心: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三)体悟中心――目睹
1、交流二, 读读,谈谈感受。
(1)出示:“不,不!”园林工人竖起一个手指头连连摇着,又从路边一个大箱子里拉出一根大皮管。霎时,一阵雨雾从空中洒下来,把树叶、草和花上的尘土淋得干干净净。眨眼工夫,树叶更绿,小草更翠,鲜花更艳。园林工人高兴地笑了,做了个洗脸的动作,说:“你看,它们更漂亮了!”
(2)老师质疑园林工人为何还要浇水来理解、朗读这段话。
2、创设情境:现在大家就是阿联酋迪拜中心公园中的小草、小花、小树。请你们闭上眼睛――“忽――忽――”一阵阵狂风刮过,沙漠中黄沙漫天飞舞,刮得人睁不开眼睛,中心公园的小草、小花、小树的脸上、身子上都落满了一层尘土……这时,你们有何感受?
此时你最想干什么?(洗澡!)行。
水来啦,“哗――哗――”,睁开眼睛吧,
这时小草、小花、小树们又有什么感受啊
现场采访:这棵小草,你生活在这里,感觉――
这朵小花,你怎么开得这么艳――
小树,你愿意到别处去生活吗?――
你们在园林工人的侍弄下一定能茁壮成长,那你们最想对园林工人说些什么吗?
3、在阿联酋,不仅园林工人,大家都爱着这里的一草一木。
出示: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
・让我们一起夸夸他们。
4、再读中心: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花草。
四、总结升华
1、作者到迪拜访问,不仅耳闻了阿联酋人民不惜一切代价建设绿洲,还亲眼看到了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树木,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出示: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阿联酋人民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
2、此时,我们也忍不住要赞美他们:
・出示: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正是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与其说――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还不如说――说话训练出示:正是因为阿联酋人民 ,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3、总结全课。
五、作业
观察语文书第107页题头图片,以“迪拜街头风光”为题,写一段话,用上积累的词句。
板书: 19、 沙 漠 中 的 绿 洲
白茫茫 像爱护孩子一样 绿树成阴
不毛之地 精心侍弄 鲜花遍地
让语文味更浓些――《沙漠中的绿洲》教后反思
语文课必须要上出语文味,要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在读中理解字词句,进行说话训练、概括能力的训练,开展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课必须完成的任务之一。
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围绕文章的中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自主发展。为了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出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我抓住了文章的亮点来设计教学:沙漠和绿洲这两个几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同时出现在课题里,这本身就是一个亮点。文章最大的特色就是恰当的使用了一些修辞方法,比如衬托、比喻等。让学生在通过诵读体验情感,通过感悟,懂得热爱环境,热爱大自然。
对比读 常言道:“红花虽好,也要靠绿叶衬。”这句话很能说明衬托的道理。写文章亦如此,运用衬托这一技巧,会把所描写的对象表现得更加鲜明突出。为形象突出绿洲的多而美,作者不惜笔墨写下了沙漠环境的恶劣。关键词有白茫茫,恶劣,不毛之地,咸而板结,硬硬的壳等等。我采用重现画面的方法让学生朗读体味。不过,这不是教学的重点,只是一个陪衬,主角是绿洲。学生初次感受到这里的美时,都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赞叹声。迪拜是阿联酋第二大酋长国的首府,这里绿树成阴,鲜花遍地。谁又能想到,以前这里可是一片大沙漠,是勤劳的阿联酋人民用双手和汗水建造出星罗棋布的绿洲。
抓主线 比喻就是“打比方”,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用比喻法描写事物,可使事物形象鲜明生动,加深读者的印象;用来说明道理,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使人易于理解。文中有一处比喻 “阿联酋人民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可谓全文最精妙的一笔。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是那可以带动全身的“一发”。阅读这句话,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信息。那就是“爱树如子”。从哪里可以看出阿联酋人民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照顾花草树木?为什么爱惜呢?这就和课后的习题不谋而合了。从这两个问题出发,可以把整个课文贯通起来。从一开始的确保树木的生存,克服了种植的种种困难,到后来的更高层次精神方面美化,为花草洗脸。真的使我们感觉到这里的花草具有了生命。正如阿拉伯朋友所说:“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阿联酋人民的付出换来的是良好的生态环境。让学生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品语言 在阿拉伯朋友介绍中了解建设绿洲的过程是的艰巨,这段文字是本课进行概括能力的训练的最好例子,也是感受作者具体描写和用词准确的最佳例子。先指导学生抓关键词概括,“ 挖去沙石”“填上泥土”“埋下水管”,然后让学生品味,作者为什么不用简洁的语言叙述,而要加上具体修饰的词语,最后学生体悟到就是有了“咸而板结”、“ 适宜种植”“纵横交错”“源源不断”这些具体修饰的词才能让感受到建设绿洲的艰巨和复杂,从中学到了概括的方法,也播下了要把句子写具体的种子。
创情境 “ 阿联酋人民精心管理花草树木”这个章节通俗易懂,我便通过创设情境来感受阿联酋人民像对待孩子一样给花儿洗脸、洗澡。孩子们闭上眼睛,切身地感受到了被阿联酋人关爱的花和草是多么幸福,难怪小花、小草、小树们流露出这样的真情:“我要更加努力散发魅力,不辜负园林工人对我们的栽培”,“感谢园林工人给我们这样舒适的生活,我们会更加茁壮成长”……
审视这一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朗读、说话指导不到位。我对课文教材进行了大胆的裁剪,重点引导学生学习第三自然段,但给予学生练习朗读、说话思考的时间不多,指导也似“蜻蜓点水”,训练不够扎实,像赶场子似的,匆匆过场。
“语文味”是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我们不必争论它们谁主谁次的问题,而是要追求如何使他们和谐发展,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心平、气顺、腿脚稳,才能使我们的课堂“语文味”更浓些,从而回归本真的语文。
潜心揣摩 凸现奇迹――《沙漠中的绿洲》案例分析 篇6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
3、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阿联酋人民为了改变恶劣的自然环境,克服种种困难,植树种花,精心护养,从而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走进沙漠再次感受它的恶劣。这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难倒阿联酋人民,他们在这片沙漠中建造了星罗棋布的绿洲!让我们到其中的一城市迪拜看一看!文中哪两个词概括了迪拜的美?“绿树成阴 鲜花遍地”(出示课件)
(二)自学感悟,完成设问导读。
1、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划出阿联酋人民在沙漠中建设绿洲的重点词或句子,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再读课文,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树木非常精心?他们为什么那样爱护花草树木?
3、假如、有一天你见到了阿联酋人民,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三)讨论交流
1、小组内讨论交流。
2、全班内展示交流。
(四)点拨引导
正如同学们所说,摆在阿联酋人民面前的困难是巨大的;但他们没有屈服,没有动摇,他们用自己的金钱,自己的智慧,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用自己一点一滴的心血和汗水,改变了恶劣的生存环境,在沙漠中建起了绿洲,创造了美好的生活,他们创造了奇迹!他们多么了不起啊!
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再来好好读读这一段文字。
生读:“他们从……树木花草的根部。”
同学们,我们一般给花草树木浇水是为了让它们有足够的水分生长,不要枯死,而阿联酋人民给花草浇水是为了让他们更干净、更漂亮,真是“精心侍弄”啊!他们这样做就是为了:有良好的生存环境,生活得更加美好。
请同学们把书中的这两句话再大声地读读。
(五)拓展延伸
同学们,生活在沙漠的人们,竭尽全力地想把沙漠改造成绿洲;生活在绿洲的人们,却正盲目无知地把绿洲毁坏成沙漠. 同学们,作为祖国的未来,明天的希望,我们能做些什么?让我们牢牢地记住阿联酋人民的这句话“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四、教学结束:
作业:收集有关环保的一些标语。
潜心揣摩 凸现奇迹――《沙漠中的绿洲》案例分析 篇7
教学目标:
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悟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人类家园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
二、说说沙漠、绿洲
1、教师:沙漠在你的印象中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绿洲在你的想象中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可以用词语、一句话或者一段话来描绘你脑海中的沙漠和绿洲,可以用上课文中的词语或句子。
2、自己读全文。
3、交流沙漠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句子:
白茫茫一片
地上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象 教师相机板书:恶劣、不毛之地
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不毛之地 咸而板结
环境十分恶劣
(2)看图,进一步感受环境的恶劣。
教师:阿联酋就是这样一个国家,自然环境十分恶劣!
(3)指导读好句子
A、从飞机上往下看,阿联酋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这不是白雪,而是沙漠。
B、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象罩着一层硬硬的壳。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
4、交流说说绿洲
教师相机板书:绿树成阴 鲜花遍地 良好的生存环境
出示图片,看图进一步感受美好。
三、精读第三自然段。
1、教师:阿联酋人民是怎样把恶劣的自然环境建设成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呢?是如何在沙漠中建设绿洲的呢?
2、自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用线划出他们是怎么做的句子?
3、交流出示句子。
4、再好好地读读这两段文字,你有什么体会?
引导学生体会:困难是巨大的;建设绿洲的代价是巨大的,但阿联酋人民不怕困难,建设绿洲的决心是坚定的.。
板书:花大代价培植
5、齐读第三自然段。
四、精读4、5、6自然段。
1、自己读4、5、6自然段,谈谈你有什么感受?
2、交流出示: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引导学生理解侍弄?
3、再读课文,你从哪里体会到他们像爱护孩子一样爱护花草树木。圈圈画画词、句。
4、交流句子,指导读好句子。
五、总结课文。
1、教师:阿联酋人民为什么那样爱护花草树木?
那么,在阿联酋,仅仅只有迪拜这样一个城市绿洲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星罗棋布)
2、教师:阿联酋人民在沙漠中创造了奇迹!
所以,后来,20xx年开始,联合国人居中心在全球组织评比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这个奖项就叫迪拜奖。用来奖励在改善居住环境做出杰出贡献的范例。
(中国的广州、周庄也获得了此奖项)
3、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一、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阿联酋到处是,但在这沙漠中却有着。那阿联酋的人民是如何在沙漠中建造绿洲的呢?老师曾要求大家回家读课文寻找答案,你们都读了吗?读了几遍?
真不简单!(小声地)课前我还只读了一遍。(生笑)课文同学们读了那么多遍,知道的一定比老师多,这节课愿意做我的老师吗?
二、学文
1、下面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轻声读课文26节。边读边想象:像老师这样,只读了一遍课文,又没有去阿联酋旅行过的人会不知道些什么。
2、生自由读课文。
3、你想告诉我什么?
A在阿联酋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
(出示阿联酋朋友告诉我们,培养一个孩子。):老师粗略地计算一下,在我们农村培养一个孩子至少需要两万元。照这样算,建造一个中心公园需要多少钱呢?(彩图出示阿联酋迪拜中心公园)下面大家一起来算一下,我数树,大家计算钱。大家看,中心公园中的树还有很多。你估计一下建造这座公园需要多少钱?
需要这么多钱,你相信吗?
老师就不信,建造一个公园需要这么多钱,都花什么地方去了?能告诉我吗?
(生再次读2节。)
(生在黑板上画数不清的交错的水管)
(老师觉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的句号可以改一下。)
再读第三节,告诉老师,阿拉伯人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B、阿联酋人民很爱护花草树木。迪拜很美。
师:能通过读告诉老师吗?(生自由读二节。)
C、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很精心。
从哪儿看得出?
(师出示6节,生自由读6节。)
现在大家就是阿联酋迪拜中心公园中的小草、小花、小树,请你们闭上眼睛忽忽一阵阵风刮过,沙漠中黄沙漫天飞舞,刮得人睁不开眼睛。就连中心公园中的小草呀、小花呀、小树呀的脸上、身子上都落满了一层尘土这时,你们有何感受?
你最想干什么?
好,老师就满足你们的心愿老师就是园林工人,从路边一个大箱子里拉出一根大皮管。哗哗,霎时间,一阵雨雾从空中洒下来,把小草呀、小树呀、小花呀(边说边指着孩子们)脸上的、身上的尘土淋得干干净净。这时,小草更绿了、小树更翠了、小花更艳了,他们在阳光下露出了笑脸这时,你们心里有何感受?
想对园林工人说些什么吗?
能通过读6节,把你们内心的感受告诉我们吗?
(生自由练读。)
三、小结
1、下面请同学们把课文完整地读一遍,边读边体会:阿联酋人民哪一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生自由读全文。)
2、 阿联酋人民很爱护花草树木,我们的同学们呢?
怎么办呢?(设计环保标语)
(出示:小草正在休息,请勿打扰。
草宝宝渴望回到春妈妈的怀抱。
饶了我吧,请别再折腾我了!小水杉
咦,太阳公公在哪儿,我怎么看不见光秃秃的冬青树 )
谁再来说一说?
课后愿意把自己想的写下来吗?
潜心揣摩 凸现奇迹――《沙漠中的绿洲》案例分析 篇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悟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人类家园的感情。
教学重点
阿联酋人民花很大的代价种植花草及精心侍弄花草的壮举。
教学难点
从字里行间感受阿联酋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沙漠与绿洲的对比导入:
1、 板书:沙漠。出示沙漠课件,看到沙漠,你会想到哪些词语?(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印象中的沙漠是什么样子?)
2、 在这个不毛之地生活的人们最渴望什么?板书:绿洲。理解“绿洲”的意思,出示绿洲的图片,生谈谈看到的绿洲是什么样子?
3、找出文中描写沙漠和绿洲的句子或词语。分两组对比读出这两个句子表达的不同环境。相机理解“不毛之地”。
你愿意生活在沙漠还是绿洲?
4、是啊,这样恶劣的沙漠环境,我们每个人都会望而却步,但在亚洲西部的茫茫沙漠中就有这样一个国家,出示课件“阿联酋:西亚国家,全称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地势多为海拔200米以上的荒漠。气候炎热干燥,年降水量仅75毫米左右。所处的沙漠是盐碱地,一般植物是无法生长的,那里几乎不长任何庄稼。所以把那里称作――不毛之地,可以说那里的自然环境很――恶劣。
师:就是在这8.36万平方千米的沙漠中,生活着190万人口,你能想象到他们生活得怎么样吗?那么他们如何才能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呢?
过渡:阿联酋人民是怎样创造出绿洲这样的奇迹的?
二、感受壮举:
1、 出示一: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
(1)从哪里看出代价大?
(2)从三个“买来”体会到什么:可以看出他们投入了很大的财力。我们这边种树只需要买花草树苗,而在迪拜,除了买花草树苗,连泥土、灌溉用的淡水都需要买,要从国外进口这么多材料,费用是多么昂贵啊!
出示二:接着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由总水塔输出的淡水,通过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源源不断地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
(1)从哪里看出代价大?
(2)从“挖去”“填上”“埋下”这些动词你体会到什么?体会到:培育花草树木还需要很大的精力,难度比我们这里要大很多。
(3)理解“纵横交错”:
纵横交错的水管是什么样的?(老师板画)
从这个词体会到埋在地底下的自来水管很多。我还体会到在沙漠里种树木相当不容易,因为沙漠缺水,而树木的生长又全靠水,所以为了让树木长得好,就需要铺设许许多多的水管,从这可以看出人们花费了很大的物力。
生活中,你注意到哪些物体也像这这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用上“纵横交错”说说你见到的生活中的类似现象。
(4)从“源源不断”体会到什么?(需要很多的淡水才能支撑树木的生长,这得需要花多少钱啊!)
2、阿联酋人民为了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可真是不惜一切代价呀,要付出多少精力、财力和物力啊!再读一读所找的片段,感受一下他们的壮举。
大家帮忙装扮一下他们的绿洲吧!
过渡:大家画得真美,是的,画起来容易,但这一切在阿联酋却要付出极大的代价。难怪阿拉伯朋友告诉我们,齐读:阿拉伯朋友告诉我们,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
为什么说培养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理解这个句子的意思, 问:我们这儿培养一个孩子大概需要花费多少钱?体会培养一个孩子花费很大,培养一棵树的代价很大。反复读这句话,体会阿联酋人民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培养一个孩子不仅要付出钱的代价,还要付出情感、精力等,代价太大了。
3、感情朗读:
他们为了追求这绿树成阴、鲜花遍地的美好生活,克服了种种困难,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他们真是太了不起了!让我们带着对他们无比敬佩的感情再来读读第三自然段。老师跟你们一起合作读。(齐读)
三、侍弄花草:
1、阿联酋人民付出了这么大代价建起了绿洲,那他们像侍弄什么一样照料花草树木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4――7小节,用最简单的语句告诉我。
2、学习中心句:“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1)“ 侍弄”什么意思?“侍”是单人旁,服侍、伺候的意思,弄是照顾的意思,原来侍弄是指服侍照顾人的意思,在这里却把这个词用在了花草树木上面,你体会到了什么?(生谈体会:阿联酋人民把花草树木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照顾,对它们很珍惜)前面再加上“精心”两个字,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对花草树木非常珍惜,像宝贝一样来疼爱)
(2)那就让我们像对待宝贝一样美美地读好这一句。(齐读)
3、文中什么地方写了阿联酋人民把花草树木当作孩子一样来对待?把有关句子画下来。
(1)生读,问:园林工人这是在给花草树木做什么?(给它们洗脸,让它们更漂亮。)
(2)从这些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生谈体会)
(3)小结:是啊,因为花草树木太珍贵,太来之不易了,所以他们才会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花草树木。
(4)感情朗读:这段写得多美呀,让我们美美地读4、5、6、7段吧!
4、这是从一位园林工人身上看到的,你还从什么地方也看出了阿联酋人们对花草树木的呵护?
(1)生读句子。从这个句子,你有什么体会?(生谈体会)
(2)为什么阿联酋人民会这样爱护花草树木呢?齐读:人类有了绿树、鲜花,才有美好的生活。
交流:绿树、鲜花和小草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再读这一句。
5、在阿联酋,仅仅只有迪拜这样一座城市绿洲吗?你怎么知道的?相机理解“星罗棋布”的意思,并体会阿联酋人民为改造环境付出的代价。
四、总结全文:
1、正是有了阿联酋人民不懈的努力和追求,才有这绿树成阴、鲜花遍地的绿洲,正是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民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让我们再一起走进迪拜,去欣赏他们创造的美好生活吧!(看录象)
2、看完录象后,说说阿联酋美吗?因为什么?出示句子:人类有了绿树、鲜花,才有美好的生活。
阿联酋人民哪一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交流:
阿联酋人民热爱生活,他们不惜花很大的代价种植花草树木。
阿联酋人民很爱护花草树木。
阿联酋人民为什么那样爱护花草树木?
因为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因为他们知道这些花草树木来之不易,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建设的。
你想对阿联酋人民说些什么?(生回答)今天,我们阳城的环境也越来越美了,在县城的周边建起了好几座森林公园,你去吗?你想对自己、对同学,也可以对身边的人说些什么?(生回答)
3、小结:是啊,保护环境,刻不容缓,你会说一句保护环境的话吗?
让我们用心去呵护这绿色的世界,让绿色与我们共存。
五、布置作业
仔细观察题头的照片,以“迪拜街头风光”为题,写一段话,课文中的词语可供选用。
板书: 沙漠 中的 绿洲
不毛之地 绿树成阴
环境恶劣 鲜花遍地
热爱家园 保护环境
《沙漠中的绿洲》教学反思
《沙漠中的绿洲》是一篇关于环境改造与保护的课文。课文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沙漠中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树木,建设绿洲,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本文结构清晰,重点突出,语言凝炼,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佳作。
第二课时的教学,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对比教学,引起震撼。
一上课,我就板书“沙漠”,问学生:沙漠是怎样的一番景象?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文中描写沙漠的句子。学生自学、交流,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沙漠当时恶劣的环境。然后,我又板书“绿洲”,问学生:绿洲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绿洲的句子。同样地,学生自学、交流,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绿洲的风景如画、景色宜人。我考虑到学生对阿联酋这个国家较陌生,所以选了沙漠和绿洲的图片,让学生的视觉受到强烈的冲击,继而设问阿联酋人民是怎样把这样荒凉的沙漠变成美丽的绿洲的,让学生产生阅读期待。
二、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本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我以此为切入点,提出了“为什么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的问题引领学生深入文本。
1、通过三个“买来”以及“挖去”、“填上”“埋下”等词语了解到建设绿洲的艰巨和复杂,代价之昂贵,体会到阿联酋人民战胜困难的决心之大,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之坚定。
2、第四到第六自然段具体写了阿联酋人是怎样精心管理花草树木的,通过读园林工人的劳动过程,学生懂得了浇水的目的还在于把花草上的尘土清洗干净,使“树叶更绿”“小草更翠”“鲜花更艳”,从而体会到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树木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
三、利用文本,进行教育
利用文本我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反问学生一句:“阿联酋人民很爱护花草树木,我们的同学们呢?”使学生由文本走向生活,注重了文本的价值取向,这一设计其实也是对前面教学的一个检验。另外,从情感的角度看,这一设计还延续着课文内在情感的发展过程,熏陶着我们每个学生,达到了双性统一的教学效果。
四、拓展延伸,读写结合。
积累是为了运用,吸纳是为了表达。由读到写,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经验。在这堂课上,我巧妙地为学生的写找到了一条链接通道――介绍迪拜街头风光,激发人们的环保意识。这样,首先从精神激发了学生内在的需要,使之情动而辞发。其次,对于观察表达的一系列指导也如响鼓句句敲在学生心坎上,为学生指明了方向,为“写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学生的作业反馈来看,确实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永远是一门缺憾的艺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地努力探索,力争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潜心揣摩 凸现奇迹――《沙漠中的绿洲》案例分析 篇9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
3、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人类家园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阿联酋人民像孩子一样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体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能体会到阿联酋人民改造沙漠、建成绿洲的坚强决心和惊世壮举,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师:大家喜欢去旅游吗?天气转暖,阳光明媚,正是旅游的好时机。今天,我们一起出国去旅游。离登机时间还早,机场旁边有一家展览馆,我们一起去看看?
出示展览馆图片。学生:今天展出的是一组关于保护环境的漫画。请欣赏。师点击出示漫画图片。
请问:你们看懂了什么?
过渡:登机时间快到了,我们一起告别展览馆的工作人员,乘上飞机,出发吧!出示飞机起飞的图片。
一、了解沙漠和绿洲。
1、 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在沙漠里。提到沙漠,大家一定不喜欢。那可不是一个令人向往和留恋的地方。
出示图文:茫茫大漠、荒无人烟、寸草不生、黄沙漫天、飞沙走石、浩瀚无边。指导读出意境。你还知道哪些词语?
2、走近阿联酋的沙漠,课文中又是怎样写的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划出相关的语句。
交流。a、从飞机上往下看,阿联酋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这不是白雪,而是沙漠。体会:到处:沙漠面积大。白茫茫,因含盐碱而白。
b、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象罩着一层硬硬的壳。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 (毛:通“苗”,指庄稼)理解“不毛之地”,不毛,不长庄稼,形容荒凉和贫瘠的地方。仅是不长庄稼和小草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找到的词语有:咸而板结。
小结出示:这就是阿联酋的自然环境(图片):用文中的词语概括就是——恶劣。(板书)
3、但就在这不毛之地中,却有着星罗棋布的绿洲,这绿洲便是城市。(板书“绿洲”)。让我们到其中的一座去看看吧。
出示图片。这是阿联酋第二大酋长国迪拜。并作适当简介。你看到了怎样的美景。
文中有一句话形容了她的美景。
让我们一起在读中领略。出示: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绿草如茵、芳草如坪、姹紫嫣红、欣欣向荣。
二、引出问题,深入思考。
1、质疑,出示对比图片,你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沙漠中会有绿洲?建成的。阿联酋人民是怎样建成绿洲的呢?文中有一句话概括回答了这个问题。
阿联酋人民之所以能把咸而板结的不毛之地变成绿树成阴、鲜花遍地的绿洲,是因为,他们——出示: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花草树木。
理解:这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理解“精心侍弄”的意思。
想像:父母是怎样对待孩子的:给予生命、提供生活的条件、精心呵护。
过渡:阿联酋人民是不是这样爱护花草树木的呢?
2、出示:阿联酋人民是怎样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花草树木的?
默读:4-6自然段。用笔画出有关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用铅笔写在旁边。
交流:
(1)“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
出示。抵得上:相当于结合实际想想到底费用有多大。
(2)“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树木花草的根部。”
分析:类比关系。
对比理解: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
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淡水、树苗和花草。
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出示:动词填空。从括号中这的这些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这说明:迪拜人不仅花了很多的钱,而且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硬是把白花花的盐碱地、把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绿树成荫、鲜花遍地的城市!
再读课文,读出词语的厚重来。
(3)4-6自然段。阿联酋人民不仅给花草树木在地下铺了纵横交错的水管,而且还要浇水。
分角色读,其余同学扮演花草树木。教师创设情境:一天夜里,狂风怒号,飞沙走石,第二天清晨——
师:小花小草树木,你们如何感谢园林工人的辛勤劳动呢?体会园林工人的精心呵护。
小结:阿联酋人民不权精心种植了花草树木,而且进行了精心的管理。(板书)
3、第3自然段同4——6自然段都写到了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但是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第三自然段转述了阿拉伯朋友的话,告诉我们种树植花所付出的巨大代价。这叫间接叙述;4——6自然段写了作者的所见,生动地展示了人们是怎样像孩子一样,精心侍弄这些花草树木的。这叫直接描写。)
4、过渡:仅仅依靠园林工人的努力,优美的环境能保持下去吗?出示——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采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
美丽源自于美德,迪拜的美丽源自于迪拜的每一个人——都能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呵护花草树木。
5、同时,读到这里,我们对阿联酋人民能这样爱护花草树木,也很理解,也很佩服,这是因为他们深深地懂得——
交流。(1)、花草树木来之不易。
(2)、他们知道“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3)、不能屈服于恶劣的自然环境,要追求美好的生活。
6、总结:今天的阿联酋,不见了漫天黄沙,不见了白茫茫的盐碱地,不见了人们的痛苦绝望。这里的人们凭借着勇气、双手和智慧,在荒凉的大漠上,建起了星罗棋布的绿洲,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绿色的奇迹,
三、总结拓展
1、了解了迪拜的美丽及美丽的原因,也到了我们旅行团离开的时候了。在即将踏上归途之前,你想向阿联酋人民说些什么呢?
2、回到祖国,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出示——
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70年代,我国土地沙化扩展速度每年1560平方公里,80年代为2100平方公里,90年代达2460平方公里,21世纪初达到3436平方公里,相当于每年差不多损失两个阳城县的土地面积。
3、看到这样的现实,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4、总结:
我们坚信,美丽来源于美德。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从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做起,从随手可做的环保小事做起,心中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再加上保护环境的坚定信心和决心,就一定能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
板书设计:
19、沙漠中的绿洲
恶劣 《沙漠中的绿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良好
精心种植
精心管理
精心呵护
课文简介:
《沙漠中的绿洲》是一篇有关环境改造与保护问题的课文,作者向我们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的沙漠中为了改造生活环境,辛勤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树木,终于建成绿洲,营造出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潜心揣摩 凸现奇迹――《沙漠中的绿洲》案例分析 篇10
作者:陆凤娟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39
苏教版第八册《沙漠中的绿洲》(第二课时)
作者 陆凤娟
教学目标:
1、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品读课文,感悟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
2、让学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从课文的字里行间体会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树木的精心,体会对他们的敬佩和赞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读课题。
二、说说“沙漠”感受恶劣、“绿洲”感受美好
1、 教师:
▲ “沙漠”在你的印象中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无边无际、全是沙子、缺乏水分、环境恶劣……)
▲ “绿洲”在你的想象中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绿树成阴、鲜花遍地、空气清新……)
2、 课文中的“沙漠”指哪儿?(阿联酋)课文中的“绿洲”指什么呢?(阿联酋的城市)
教师:请你自己读读课文,文中的“沙漠”是怎样的情景?“绿洲”又是怎样的情景?圈圈画画有关的句子或词语。
3、 学生自己读全文,圈画相关词句。
3、交流“沙漠:课文中的“沙漠”是怎样的情景?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句子:
白茫茫一片
地上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像…… 教师相机板书:恶劣、不毛之地
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不毛之地…… 咸而板结
环境十分恶劣
(2)看图,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感受环境的恶劣)
(3)指导读好句子,用朗读体现出环境的恶劣
出示句子:a、从飞机上往下看,阿联酋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这不是白雪,而是沙漠。
出示句子:b、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象罩着一层硬硬的壳。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
指名读―指名读―齐读
4、交流说说“绿洲”(第二自然段)
看图,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感受环境的美好)
指导朗读,用朗读体现环境的美。
指名读―指名读―齐读
教师过渡::阿联酋人民是怎样在这环境恶劣的沙漠中建设绿洲的呢?请大家自己读读第三自然段,用线划出他们是怎么做的句子?
三、精读第三自然段,感悟壮举。
1、学生轻声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用线划出他们是怎么做的句子?
2、交流出示句子:“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根部。”
(1)再好好地读读这两段文字,你有什么体会?(抓住关键的词语来体会体会)
(2)交流体会:
引导学生体会到:困难是巨大的;代价是巨大的(大到什么程度:培育一棵书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但阿联酋人民不怕困难,建设绿洲的决心是坚定的;他们通过艰辛的劳动来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师:是啊,阿联酋人们真了不起,他们不怕困难,用巨大的代价和艰辛的劳动来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让我们读好这一段文字,读出你敬佩之情。
齐读出示的文字。
3、齐读第三自然段。
四、感悟阿联酋人民怎样侍弄花草
1、自己读4、5、6自然段,谈谈你有什么感受?
2、交流出示: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引导学生理解“侍弄”?
3、再读课文,你从哪里体会到他们像爱护孩子一样爱护花草树木。圈圈画画词、句。
4、指导读好句子。
五、总结课文。
1、 阿联酋人民为什么那样爱护花草树木?
▲ 因为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 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一位阿拉伯朋友
教师:那么,在阿联酋,仅仅只有迪拜这样一个城市绿洲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星罗棋布)
2、阿联酋人民在沙漠中创造了奇迹!
所以,后来,XX年开始,联合国人居中心在全球组织评比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这个奖项就叫“迪拜奖”。用来奖励在改善居住环境中做出杰出贡献的范例。(中国的广州、周庄也获得了此奖项)
3、课文学到这儿,我们心中一定有许多感想,有许多话想要说。你想对阿联酋人民、对自己、对同学、对那些破坏环境的人……你想对谁说,说些什么,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
沙 漠 中的 绿 洲
不毛之地 绿树成阴
咸而板结 鲜花遍地
环境恶劣 良好环境
花大代价
精心侍弄
转载自陆凤娟的博客
潜心揣摩 凸现奇迹――《沙漠中的绿洲》案例分析 篇11
作者:金丽娜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78
谈《沙漠中的绿洲》学有所感
金丽娜
《沙漠中的绿洲》是一篇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的具有高度人文性的文章。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在读这篇文章后,都会被阿联酋人民那种高度自觉的环保意识深深感动了,在那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下,阿联酋人民不惜任何代价在沙漠中建成了一片片的绿洲,这的确是个伟大的壮举。
怎样使学生学有所感呢?这一直是我脑海中思考的问题。其实,我认为问题的答案很简单,让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感的教育,其效果胜过任何教育。
在教学中,我把主动权让给学生。学生从中感悟了许多,比如,他们对我们所处的社会无法了解,为什么我们的家园不可以比阿联酋更美呢?甚至,他们觉得向社会中不爱护环境的人们发出呼吁是他们心中发泄不平的有效途径。总之,他们畅所欲言,他们甚至有了忧患意识,他们担心也许我们的城市有一天也会被沙漠吞噬,这也不应该是我们所该担心的吗?然而,在担心多余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孩子们也提出了好多有力的措施。在这一课中,语文与环保得到了最好的结合。正因为学了这篇课文,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了,正因为他们有了很强的环保意识,他们才深深地理解阿联酋的人民,佩服和学习阿联酋的人民,语文与环保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而且我的课堂上,板书大多是随机的。可单单是《沙漠中的绿洲》这个题目,我就用了白、蓝、绿三种颜色。其中“绿洲”两个字是绿色的。孩子一下子就会被吸引过去,善于思考的孩子还会因此而产生遐想:绿洲是什么样子的?一定会充满绿色吧!我的板书布局灵活而不死板。在引导学生思考“盐碱地、不毛之地”如何变成“绿树成阴、鲜花遍地”时就先打上了一个红色的“?”;在讲解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将红色问号解答出来,适时添上“种植花、草、树,精心侍弄”。板书要恰到好处!多一点儿则嫌多,少一点儿则嫌少,而且又是那么及时。从而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明白了生活中离不开绿化!
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的关键字搜索!
潜心揣摩 凸现奇迹――《沙漠中的绿洲》案例分析 篇12
这是一篇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课文,作者向我们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的沙漠中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树木,建设绿洲,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第二课时
,我们着重学习的使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以一个问题“为了建造沙漠中的绿洲,阿联酋国家和人民付出了哪些努力和艰辛?”统领学生自读、自悟,通过读、圈、悟、再读,体会在沙漠中建造绿洲的困难之大和艰辛不易。然后浏览全文,划句,体会阿联酋人民对花草树木的精心侍弄和爱护、珍惜。
课上来也有遗憾之处。首先,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对阿联酋人民在泥土中埋下自来水管的作用,好像有点走不出来了,总在这个问题上来回打转。还有最后让学生谈谈课文学完后的打算时,学生说得还不够充分,没有能够引到保护环境的主题上来。教学反思《《沙漠中的绿洲》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