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第一次抱母亲》课后练习(精选12篇)
苏教版四年级下《第一次抱母亲》课后练习 篇1
一、看拼音写词语。
yǎng miàn shòu xiǎo kuì jiù bì shang fān shān yuè lǐng
( )( )( )( ) ( )
lún liú shǒu hù fēn fu zé guài tū fā qí xiǎng
( )( )( )( ) ( )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愧疚( ) 责怪( ) 吩咐( ) 承受( )
三、联系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1.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2.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堂特殊的课
“你们中间有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请举手!”
霎时,教室里安静下来。我把问题重复了一遍,教室里依然很安静,过了一会儿,几位女学生沉默地举起了手。
“向爸爸妈妈祝贺过生日的,请举手!” 教室里寂然无声,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孩子们沉默着,我和孩子们一起沉默着……
他们感到了我的期待。刚才追逐我的目光,此刻全躲开了。他们有的低着头,有的望着窗外,所有人都沉默不语。在这一片沉默下面涌动着什么?萌生着什么?他们又似乎在忍受着什么,不安?歉疚?懊悔?我不知道……然而,我意识到了孩子们心底那最珍贵的东西。
沉默了足足一分钟,我悄悄地瞥了一下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的犯了错误的神色之中。我的语气缓和下来,轻轻地问:“怎么才能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呢?”像获得了赦(shè)免一样,那一双双躲闪的目光又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了。先是怯怯的一两声,继而就是七嘴八舌了:“问爸爸!”“不,问外婆!”“咱们查爸爸、妈妈的身份证!”教室里又热闹起来,但与沉默前的热闹已经不一样了。
结束这堂课时,我给孩子们提了个建议:“为了给父母一份特别的惊喜,你最好用一种不被父母察觉的方式了解他们的生日,而祝贺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记住一点,只要你表达了自己的爱,再稚拙的礼物他们也会觉得珍贵无比的。”
1.找出下列各组词语中不是同类的一个,用“/”划去。
(1)不安 愧疚 懊悔 惊喜 追悔
(2)语气 沉默 脸色 目光 神态
(3)七嘴八舌 川流不息 滔滔不绝 唇枪舌剑
2.老师提出了什么问题,同学们沉默了?同学们为什么一起沉默了?
3.同学们在一片沉默中到底忍受着什么,又萌生着什么?
4.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聪明屋 你学过歌颂母爱的古诗吗?你能有感情地背一背并把它默出来吗?
苏教版四年级下《第一次抱母亲》课后练习 篇2
一、课前准备:
1、播放《烛光里的妈妈》
3、出示歌德的话
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你要读书,就要用心去思考,不仅字面上包含的意思要琢磨清楚,还要适时地展开合理的想象读出文章中暗含着的意思。这是上课前老师送给大家的读书要则,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做到!
二、导入教学
1、同学们,歌颂母爱一直是千百年来传诵不衰的主题,今天我们将继续来学习歌颂母爱的文章《第一次抱母亲》。
2、板题。
3、齐读课题
三、整体感知
作者第一次抱母亲是什么感受?浏览课文后找出有关的句子或词。(难过、愧疚)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来?
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竟然是什么意思?作者没想到什么?
四、朗读感悟1――3节
活动一:
1、自由读。文中有三处“没想到”,画出有关的句子并轻声读一读,配上相应的动作,体会一下作者的心情。想一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用简洁的语言写下自己的感受。
2、指名交流。
出示:
A、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护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难过)
1)自由读,并为第一段文字配上相应的动作。
2)从这两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对母亲不了解,关心不够,难过)
3)带着你的感受读好这两段话。( 指名读、小组读)
出示:
B、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愧疚)
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母亲力大无穷、母亲身子很轻、母亲挑的担子很重)
活动二
过渡:文中的我为什么会觉得母亲力大无穷呢?
出示: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
1)默读,并思考作者为什么会觉得母亲力大无穷的呢?
是呀!小时候,80多斤的母亲,肩上挑100多斤重的担子,背着女儿,拉着儿子翻山越岭,所以儿子觉得母亲――力大无穷。长大后,逢有重担时,母亲总不让我们挑,所以作者觉得母亲――力大无穷。这样的艰辛的日子不是一天两天,不是一个月两个月,而是( ),经历了无数个酷暑,所以作者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
2)那么重的担子,仅仅是那100多斤的担子和背上的妹妹吗?那母亲的担子里还装着什么?
孩子们,母亲的重担里装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母亲所挑的岂止是100多斤的重担,她挑的实际上是家庭的大半个天呀!
3) 80多斤的母亲真的力大无穷吗?那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母亲承受那么重的担子呢?(伟大的母爱)
4)同学们,当我们这样理解了“重担”的意思之后,再回过头来看“翻山越岭”这个词,母亲仅仅是翻过那真实的一座座山,一道道岭吗?(母亲用那孱弱的肩头,带着我们全家度过生活中的一个个难关,走过许许多多的风风雨雨,给我们带来一片晴朗的天空。)
5)这就是母亲,为了子女,为了家庭,为了生活,走过了多少艰辛的道路,却毫无怨言。然而,不懂事的我们对母亲关心的太少,了解的太少,所以作者愧疚、难过,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话,相信你一定会读的更入情入境!
3、多么伟大的母亲!难怪护士动情的说:――――
活动三
出示: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A、 给这句话换个说法。
B、所有母亲都是这样做的。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母亲为你和你的家人都做了些什么?
是呀,母亲教会我们怎样生活,怎样做人。当灾难来临时,是母亲为我们支撑着生命之门!在20__年的5.12大地震中,有这样两幅画面永远镌刻在人们的心间。(播放画面)这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最崇高的母爱!母爱无边啊!
6、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分角色读一读2、3两节吧!
五、学习4、5两节
过渡:面对任劳任怨,毫无怨言的母亲,我突发奇想,想抱母亲入睡,在护士的劝说下,母亲终于同意。看,如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一般,(边说边板书:无数次)我抱着母亲入睡―
活动四
1、自由读课文、看看插图,联系前文,想想母亲为什么会流泪?
2、交流思考题
(欣慰的泪水,是激动的泪水,是幸福的泪水,是又苦又甜的泪水。)
3、让我们再次地在朗读中品味这幅母子亲情的感人画面吧!配乐《懂你》
4、此时此刻,大家的心情一定很不平静,现在你们最想对谁说些什么呢?可以写下来(可以对文中的母亲(设计颁奖词)或作者说,也可以对自己或自己的母亲说)
2、小助手带领朗读上节课学习到的诗句。
出示:
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
儿病恨不将身替,调理汤药不离身。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六、总结课文,升华主题
同学们,母爱无边,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深深记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愿天下所有的母亲幸福安康!
板书设计:
第一次抱母亲
母亲无数次抱我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苏教版四年级下《第一次抱母亲》课后练习 篇3
课前谈话:聊聊自己的母亲
一、复习:
齐读课题,回忆:
是谁第一次抱母亲?文中的“我”是在什么情况下第一次抱母亲的?我第一次抱母亲,抱出了什么样的感受呢?我第一次抱母亲的感受,又岂是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能概括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走进文中的“我”的心灵世界。
二、学文
1.课文的题目就是,第一次抱母亲,那么课文中哪些语句就是具体描写我抱母亲的呢?
学生迅速浏览全文,划下相关的语句。
交流:
“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师:我一个年轻人抱着母亲,竟然差点仰面摔倒,这是为什么啊?
正因为我从小到大,第一次抱母亲,没想到母亲是这么轻,才用力过猛。
师:我一直以为母亲有100多斤,而事实上,母亲有多重啊?
“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
此时的母亲,会有多重呢?不清楚,但可以确定,一定很轻很轻。
2.母亲会是这么轻,我想到了吗?在我的印象中,母亲是怎样的啊?请你迅速浏览课文的第二段。找出一个词语来概括。
我为什么会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呢?轻轻地读读课文第二段,划下相关的语句。
交流1:
“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
“翻山越岭”就是形容什么的?山路好走吗?可是母亲,却总是——生读
“我”和妹妹越来越大,越来越重,母亲还是年复一年,总是——
母亲“肩挑100多斤的担子,翻山越岭”,走过这弯弯曲曲的山路,都是为了什么啊?
我和妹妹,就是在妈妈的拉扯下,走过崎岖的山路,也走过坎坷的人生之路,一天天长大了啊!(齐读)
在小时候的我的眼里,母亲是怎样的形象啊?
母亲如此坚强,如此能吃苦耐劳,在我的眼里,她是高大的,她是力大无穷的。
交流2:
“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
母亲为什么总是自己来挑重担啊?是因为她的力气大一些吗?(指名读句子)
而我竟然真的一直以为母亲是力大无穷的!母亲是真的力大无穷吗?
出示:“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交流:母亲肩上的挑的担子有多重啊?而母亲呢?(一读句子)
母亲承受的重担,仅仅只有那100多斤的东西吗?(二读句子)
是什么力量,使母亲她那80多斤的身体,竟能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母亲身体的力量不是无穷的,但母爱的力量却是无穷的!(三读句子)
母亲真是——(你来赞扬母亲)
连护士也动情地对母亲说:“大妈,你真了不起!”
面对赞扬,母亲的表现是怎样的?
出示: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交流:母亲说这番话的意思是什么?
每个母亲都是这样过来的,每个母亲都是怎样过来的呢?每个母亲都是——,都是——
师:是啊!每个母亲都是为了孩子,为了家庭,为了生存,都用那柔弱的身躯,承受了那么多的重担,让我们一天天长大,而母亲却一天天老去!而文中的我竟然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却不知道:——(生答)
母亲竟然这么轻!我的心里的感受怎样?(难过,愧疚)
交流:我的心里为什么难过、愧疚啊?
(再次轻声齐读句子)
3.望着曾经那么能干坚强,而此时却病重的母亲,我突发奇想地说:“”(指名读)
我想抱母亲,其实就是想——
母亲抱过我无数次,而我却从来没有抱过母亲。此时,一个儿子抱着自己母亲的动人画面出现了:
师朗诵“我坐在……”
我轻轻地摇动着母亲,母亲睡着了吗?此时的母亲能睡得着吗?
此刻,不论是抱着母亲的我,还是被儿子抱着的母亲,他们的内心都是无法平静的。他们各自的心里都默默地想着……
出示:
我抱着母亲,轻轻地摇动,望着眼前满脸沧桑的母亲,我不禁想到:
母亲躺在儿子的怀抱里,感受着儿子身上的体温,不禁想到:
学生写话,交流
母子的内心都是那么的不平静,可是这幅儿子抱母图,却是那么的——
感情朗读,指名读,齐读(轻声)
母亲的眼角,流下了两行泪水,这是什么样的泪水啊?
三、小结升华
1.小结:
师:儿子第一次抱母亲,就是要表达自己对母亲的——(一个字)(齐读课题)
儿子抱母亲,也正是因为母亲曾给过自己——,儿子抱母亲,是儿子在感谢母亲的恩情啊!浓缩为两个字,就是(感恩)(二读课题)
儿子用身体抱母亲,其实更是在用心——报母亲啊!
从小到大,母亲抱过儿子多少次,而儿子长这么大,却是——
儿子对母亲的爱,与母亲对儿子的爱相比,实在是——
一个孩子,怎能报答得了母亲的恩情啊!古代诗人孟郊在《游子吟》中也曾说过: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啊!
所以,当孩子第一次抱母亲时,内心怎能不——,不——呢!最后齐读课题。
2.延伸:
课文学到这里,不知道你的心里想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
饱含深情齐读这个平凡而伟大的名字——“母亲”
苏教版四年级下《第一次抱母亲》课后练习 篇4
作者:山西省晋中市榆次逸夫小学 田永强 转贴自:山西省晋中市榆次逸夫小学 点击数:118
XX年四月课堂阅读教学大赛《第一次抱母亲》课堂实录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逸夫小学 田永强
师:我们一起学习13,一起看,也可以一起写课题
师:我突然发现母亲很轻,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把描写心情的句子找出来。再读一读。
生:读
师:谁来读?
生:竟然这么轻,
师:你怎么找的这么快,师读书。还有,你来读
生:瘦小的脸[师愧疚]
师:好好把两个句子读一读。
生:读。
生:我想问,与母亲生活几十年,为什么出乎预料?
生:这么轻为什么难过呢?
生:我为什么愧疚,愧疚什么呢?
师:读读第二自然段,你自己去感受感受吧
生:读第二自然段[齐读]在我的记忆中,背上背着妹妹,手里牵着我,翻山越岭……
师:你这样一起读,不觉得别,自己读自己的。他让你想到了许多,自个读自个的,做个标记。
生:学生自己读,自己做标记了。
师:在好好读一读,把这个词好好读,看看有什么新的启发。
师:谁来说一说。
生:我找到关键词,懂事
师:最关键的是,
生:一百多斤的,不是用力气,是用爱挑担子
师:把带有一百多斤的那个句子读给我们听听
生:读
师:这一段哪句打动了你
生:在我记忆中,总是手里拉着我,背着妹妹,挑一百多斤的担子,翻山越岭感动了我
生:不仅承认身体上的担子,还有家庭的担子
生:不是一一般的山,在生活中遇到困难,都能过去
师:让我们看到了母亲的翻山越岭。读读第一二自然段。接着交流还有什么词与句子。
生:这样年复一年让我们长大
生:总是手里拉着我
师:课文为还有一个总是,你发现吗
生:放下来,让她来挑^
师:你说我们长大,母亲年龄也大了,想想只有八十多斤,挑着重担是什么感觉?
生:很累,
生:年纪有些东西,很艰难的。激动的没有看见。
师:还想继续交流。
生:
师:想到这些担子以后,再读每一句话
师:听听!音乐起来。
生:不愿意让自己的儿女受苦。
(没有记到最后,不够完整)
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搜索!
苏教版四年级下《第一次抱母亲》课后练习 篇5
教学目标
抓住重点词语“无数次”“轻轻地”“担子”“翻山越岭”“泪水”,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进行报答。
教学过程
一、课前欣赏,谈话导入
(课件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
师:听了这首歌,你们想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二、对话文本,入情入境
(一)感受“我”的愧疚,体会母亲的伟大。
1.出示“母亲挑担图”及第2自然段的文字“在我的记忆中……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1)学生自由读,体会“我”当时的心情。(2)“我”为什么这么难过,愧疚?指导朗读:“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3)母亲一直以来承受着怎样重的担子?你能从这段话的哪些地方体会到母亲的担子重?画出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读出自己的感受。
师:平时我们爬一座山有什么感觉?而文中的母亲呢,她翻越的何止是一座山啊!更何况肩头还要挑100多斤的担子。谁能把母亲的艰难读出来?
师:“年复一年”说明了什么?“我”长大后呢?(生读“长大后”的句子)。(4)启发想象,深入理解“重担”的含义。在这个家庭中,作为母亲,她除了挑担子以外还要做些什么?(5)小结:母亲承受的不仅仅是肩头100多斤的担子,母亲承受的是整个生活的重担啊!这时候你再去读这段话,感受会不一样,心情也会不一样。谁能够通过朗读把这种心情释放出来?(6)个别读,学生评议,齐读。
师:深刻体会了这段话之后,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而母亲是怎样对待这些事的?
2.出示“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1)个别读。从母亲的表情和话语中,你体会到母亲说这句话的意思了吗?(2)过渡:母亲的话感动了“我”,“我”产生了抱母亲入睡的想法,在护士的劝说下,母亲答应了“我”的要求。自己读读课文中最感人的第5自然段。
(二)体会“我”的孝心,感受母亲的欣慰。
师:每次读这段话的时候,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到我的妈妈。小时候,为了把我们兄弟三人拉扯大,妈妈吃了很多的苦,但我从来没听过妈妈有一丝的怨言。现在,我们长大成人了,她完全可以放手了,但她仍然像照顾孩子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们。平时,家里烧了好吃的菜,舍不得吃的是妈妈,有了剩粥剩饭,抢着吃的也是妈妈;我们有些不舒服,最着急的是妈妈,自己生病了,迟迟不肯到医院的也一定是妈妈……此时此刻,我们用朗读来表达对天下所有妈妈的敬意。
△理解“眼泪”。此时,母亲躺在儿子的怀中会想些什么呢?这是什么样的眼泪呢?
△理解“无数次”。小时候,母亲曾经无数次抱过我们,为什么“我”第一次抱母亲,母亲就这么激动、高兴呢?她完全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儿子的这份回报啊!这是为什么?
三、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了浓浓的母子情。此时此刻,你们一定有很多话想对自己的妈妈说,请把你最想说的话写在题目的旁边。(生写。)
师:透过你们真诚的话语,我感受到了你们对妈妈的谢意和敬意。此时此刻,我也特别想用一句诗表达我的感受。(出示课件: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为了我们的成长,母亲总是默默地无私地奉献着自己,母爱是真诚的,母爱是伟大的,让我们永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母亲,用实际行动回报母亲。
苏教版四年级下《第一次抱母亲》课后练习 篇6
知识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
能力目标
1、 学生能根据实际写出一段与母亲相处的精彩片断。
2、 学生通过创作诗或儿歌来歌颂母亲
德育目标
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
教学重难点
1、 学生通过自主提问探究文章大意
2、 通过练笔歌颂母亲
拓展读写点
1、 通过学习范文,让学生也写一段与母亲相处中,感受最深、记忆深刻的片段。
2、 自编一首诗或儿歌写在老师已准备好的卡片上,作为贺卡送给妈妈。
教学准备
VCD歌碟,多媒体课件,讲义,带花边的卡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上课之前,播放《心中的故事》,以创设氛围,激发学生热爱母亲,赞美母亲的感情,以形成共鸣。(投影出课题,执教者)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你们听出这首歌是歌颂谁的吗?“妈妈”很好,这首歌是蔡国庆演唱的一首歌颂母亲的歌,叫做《心中的故事》。歌颂母亲是千百年以来传诵不衰的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歌颂母亲的文章。
二、教学步骤
1、学生齐读,整体感知文章
老师提出要求:拿起笔来,将你认为应该勾划的地方分别用各种符号(这里作简单的符号说明)勾划出来。
2、老师提问
(1) 你们感受到了什么?请用两个字来概括。
(“母爱”……)
(2)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这里用投影给出归纳方法)
(如:按六要素来归纳。 时:母亲生病后 地:在医院里 事情的起因:“我”错以为母亲的体重不轻 经过:从而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最后为报答母恩,也想抱一次母亲睡觉 结果:母亲也被感动了。)
3、学生将勾划的内容拿出来交流。
先在小组之间交流。(1)学生认为写得好的地方,好在哪里?(2)学生有没有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在班上讨论。(3)学生认为问题较好并且自己知道答案的,也可以先考全班同学,然后一齐分享。
4、老师设置问题,学生讨论做答(投影)
(1)我望着母亲瘦小的脸,愧疚地说:“妈,我对不住你啊!”这里为什么说“我”对不住妈妈?
(答案提示:误解了妈妈力大无穷,最后才得知那是妈妈宁愿自己吃苦,也不能让孩子苦着累着。现在有些孩子也总认为那些是父母应该干的事情,他们就是有那么大的本事来承受一切的生活负担。当孩子们长大后才发现事情并非如此。)
(2)“我”为什么会突发奇想,要抱着母亲睡觉?
(答案提示:正因为“我”误解了母亲力大无穷后,强烈地感受到了母亲对自己的爱,所以想出一种回报母亲的最直接的方式。)
5、既然作品中的“我”都是大人了,还想出了用抱母亲睡觉的方式来报答母恩。那么同学们你们说说,用你们现在能做到的方式,你会怎样“感恩”呢?
(之后可以提到一个为妈洗脚的公益广告)
6、读写拓展
你们肯定也有这样一段心中的故事,能不能够拿起笔来将你与妈妈相处中,最让你感动或是记忆深刻的那段场景、那个画面,用一段话描述出来。
7、学生写好后同桌交流,然后选几篇较好的实物投影。让作者自己声情并茂地朗读。
8、读写拓展
这节课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我们难道不想送点礼物给妈妈吗?好:现在我请各位小诗人来编写一首诗或者儿歌写在卡片上,送给你妈妈。
9、学生创作成果展示
三、小结:
(将我制作的卡片送给表现好的同学)
唐代诗人孟郊曾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那么我们就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妈妈,好不好?今天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苏教版四年级下《第一次抱母亲》课后练习 篇7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
第一次抱母亲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情感型课文。文章主要记叙了“我”去医院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在护士换床单时,“我”第一次抱起了母亲,从而引发了母子之间心灵的碰撞和融通。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母亲对子女的爱,儿子对母亲的感恩。
课文内容简洁,语言明快,娓娓道来,毫不修饰,但浓浓的亲情读来令人感动,引人思考。
[教学目标]:
从课标出发,结合课文特点,我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1、读准多音字“担”,能认会写“摔、瘦、越”等生字。重点理解“翻山越岭”“愧疚”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感悟母亲的无畏、博大的情怀,激发对母亲的崇敬与感恩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关键词句,感悟文中的人物形象。
难点:感悟母亲的无畏、博大的情怀,激发对母亲的崇敬与感恩之情。
二、说教法学法:
4、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朗读感悟,带入情境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抓重点语段,反复品读,将文本语言伴随着感性的形象扎根到学生心灵当中。
5、新课改强调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所以在注重运用教法的同时,坚持教法为学法服务,本课学法将采用“质疑探究法”“读思议想法”为主,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自主探究,揣摩体验母亲对子女的爱,儿子对母亲的感恩。
三、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播放阎维文的《母亲》,创设氛围,形成情感共鸣。
2、板书课题:第一次抱母亲
3、(过渡语:《第一次抱母亲》是著名作家张炜月的散文名篇,它曾让无数人流下感动的热泪,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文本,领略那别样的母子情深。)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通过查字典,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字音障碍,如此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的意识和能力,也为下面有感情朗读奠定了基础。教师相机重点指导“摔、越、瘦”提醒学生摔不能漏写率中间的一点,瘦里面的一竖要穿过横。提醒“担”字是多音字,让学生各组一词,理解词语“翻山越岭”和“愧疚”的意思。
2、多种朗读:指读,齐读,分角色朗读,提醒学生整体语速要缓慢,气徐而声柔,用声自如,给人深沉和温暖之感。
3、再读课文,学生进行分段,概括段意,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清了文章的层次。
环节三:研读课文,入情入境
1、动意――惊觉母亲“轻”
“抱”是叙事的引子,是人物情感的发轫,我将紧扣课题,引导学生快速浏览全文,划出相应的语段,圈出抱的动作,启发学生思考同样是抱母亲为什么会如此不同呢?
PPT出示:
我左手拖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拖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一样。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
由最初的使劲抱母亲,到最后轻轻抱母亲,引导学生找出反应作者心情的句子,指导学生读出作者的心痛和自责,不忍和愧疚。
PPT出示:
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理很难过。
我愧疚的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
2、动容――回忆母亲“辛”
(过渡语: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位母亲竟让作者如此难过和愧疚?)
引出对于母亲形象的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自主交流和讨论,概括总结出母亲的形象。
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
100多斤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艰辛隐忍的母亲)
我们长大了,可以干活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疼爱子女的母亲)
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坚强如山的母亲)
提那些事干什么?那些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谦虚朴素的母亲)
新课程标准提倡语文教学要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表达情感。在学生探究的过程当中,我及时进行朗读指导比如用低缓与深沉的语气读出母亲的艰辛隐忍,用心痛和不忍的语气读出母亲的坚强如山,用害羞与微笑的语气读出母亲的谦虚朴素。
为了让学生感知母亲形象的高大,生活的艰辛,我将用一道算式让学生直观感受:
PPT出示:我+妹妹+100斤重担+生活的坎坷……=80多斤的身体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基于此,我设置了如下环节引导学生想像说话,进一步感知人物形象。
我仿佛看见了母亲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她正
我仿佛看见了母亲在冰天雪地的冬季,她正
3、动心――反省自我“愧”
我将反复渲染,描述母亲的形象,在学生一次次的齐读中,加深对母亲的爱,强化作者的愧疚与难过。
PPT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理很难过。
我愧疚的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
PPT出示:面对这样一位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母亲,儿时的我年幼无知,竟丝毫没能体会,现在想来是多么难过、愧疚啊!(齐读――)
面对这样一位无私付出,不计回报的母亲,长大后的我依没能为母亲分担辛劳,想到这里,我更加难过、愧疚(齐读――)
面对这样一位坚强如山的母亲,我竟一直以为她力大无穷,现在才知道母亲已体力透支,积劳成疾,我怎能不为自己的疏忽而难过、愧疚?(齐读――)
4、动情――报答母亲“恩”
(过渡句: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想到母亲曾经无数次的抱我,我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从而揭示出第二次抱母亲是用心用情,抱起了对母亲不尽的感恩,和愧疚。在理解母亲泪水的丰富含义时,出示课文中的'插图,配着轻柔的音乐,让学生朗读,引导学生理解母亲流下的是幸福、欣慰,激动,甜蜜的――――泪水。以图文结合,音乐渲染的形式,让学生和文本融为一体。
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年级学生能不拘形式的写下见闻和感受,突出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特点,同时为了深化母子间浓浓的亲情,我设置了以下训练:
病房里安静极了,抱着母亲的儿子此时内心难以平静
以“母亲,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下此时儿子心中的话。
这个环节是对本课教学重难点的落实,四年级的学生情绪上容易被感染,教师用富有生命气息的语言、音乐,渲染“感动”的情感磁场,唤醒、激活学生的生命状态,加深学生的个性化理解。
环节四、总结全文,深化情感
出示惠特曼的小诗《最爱是你》,师生配乐朗诵。
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的心房,
你愿意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
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索取,享用
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
这个人
叫母亲
结束语:亲爱的孩子们,在这个世界上,母亲默默地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拿起你们的笔写下感恩母亲的话吧,写完之后回家轻轻地放在她的床头,母亲一定会非常感动的。
四、说作业设计:
1、完成钢笔描红及组词。
2、回家抱一抱妈妈。
3、推荐阅读《妈妈银行》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微型教案,好的板书可以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此板书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作者抱母亲的心路历程,便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下《第一次抱母亲》课后练习 篇8
说教材:
《第一次抱母亲》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察觉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哄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母亲对子女的爱,更表达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感恩之情。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围绕“奉献爱”这一主题,就本课而言,能通过阅读感受到课文中母亲一生无私奉献的高大形象、体会儿子得知母亲“竟然这么轻”后的愧疚心情,也不忘护士“又很小心地把边边角角拉平”这个细节动作里所传递的关爱与敬意,就是学生通过学习全文后应收获的知识点。本单元另外三篇课文是《永远的白衣战士》《“番茄太阳”》《我不是最弱小的》,分别阐述了对社会的关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弱小者的疼爱,本文则从回报母爱的角度记录了“乌鸦反哺”的感人体验。歌颂了人间真情,教育学生要关爱母亲,懂得回报。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单元编排意图及本课特点,我拟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并积累重点词语;
2、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加深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并学会向母亲表达爱。
教学重点: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和重点句子,体会母亲的艰辛、感悟母爱的伟大。
教学难点:加深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学生报答母爱的渴望。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说教法:
由于本班的孩子都是进城务工子女或是留守儿童,家长平时忙于生计,和孩子的交流沟通较少,已使大部分孩子对父爱、母爱的认识不知不觉变得淡化,因而把握文本的情感有一定的难度,而本篇课文恰恰是帮助孩子反思母爱、对他们进行感恩教育的好素材。《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的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我采用了以读悟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即读悟教学法:通过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在本文的朗读方式上,采用个别读,分角色读和全班齐读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情境,读中悟情。
此外,为了更好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文章思想感情的体会,我还要采用了以下两种教学法:一是情境教学法:使用图画来展示情境、用音乐来渲染情境、用语言来描述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语文。二是联想感悟法:在文中几处较难理解的地方,让学生通过想象来理解母亲的艰辛。如理解“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这句话,引导学生联想到自己的母亲。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让学生在脑海中呈现出丰富的视像,将文本语言扎根在学生的内心世界中。
说学法:
《课标》提出:学生当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天天面对母亲,却不一定感受到母爱,也不一定体会到母亲的辛苦,这就是我班学生的现状,更让人失望的是,根据平日观察及家访了解,有一位同学甚至对母亲怀有排斥反感的态度。“语文以情作谱,以爱作词。”作为语文教师不能只栽树不育林;只教书,不育人。因此,我选用“朗读―体验―感悟―实践”这种学法,即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加深对课文重难点的理解和体验,并从中得到思考和感悟,最后能引申到用点滴行动回报自己的母亲。也许一节课不能改变什么,不能使学生对母亲的认识上升到一个理性的高度,但如果学生能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感悟到“我要关心我的母亲,我要回报我的母亲”有这样一种朦胧的思想意识也就达到目的了。
说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是:导入新课、初步感知课文、读悟理解课文、升华总结课文、作业安排,巩固所学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母亲》。让学生说说这首歌里歌唱的是谁?并提出: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赞美妈妈,你会说什么?如果让你抱一抱妈妈,你会有什么感觉?老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回答进行提问,师生交流抱母亲的不同感受。进而引入新课并板书课题:第一次抱母亲
【设计意图】新课教学之初,用音乐作为师生对话、交流的背景,创设温馨的情境氛围,学生能够较快地进入教学所需要的情景之中。谈谈抱母亲的感受,迅速地唤起学生心目中母亲的美好形象,同时也为引出课题做好铺垫,为学习本文铺设感情基础。
二、初步感知课文
首先是学生自由读课文勾画出不会或者不懂的字词,并提醒学生:眼到、心到、手到。学生读、圈画生字之后,同桌互相读生字词,初步交流释疑解惑。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交流情况出示预设的生字词进行检测。学生轮读生字词,指导写“摔”和“瘦”字,并认识“疚”字的读音。
接着是指名学生读课文,检查学生是否能把句子读通读顺,并让学生相互评价。
最后是再次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围绕着课题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读后交流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根据具体情况予以点拨和提示。
三、读悟理解课文
《课标》中关于第二学段阅读教学有以下明确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因此,读悟理解课文环节主要的任务就是在充分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以本课重点句――“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为例。在反复阅读教材时我发现文中出现了三次“没想到”,这三个“没想到”正对应着重点句中的“竟然”。它们对学生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是有帮助的。于是用三个“没想到”贯穿整节课的教学。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回答“作者第一次抱母亲的感受是怎样的?”,学生能够很快找到“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出示这个句子,再问:“竟然”是什么意思?学生可以理解为“居然,没想到”。教师再引导:“作者没想到什么呢?从文中找出句子来说明。”
于是会找到这样三个句子;
A、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B、护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
C、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让学生反复读这三个句子,通过朗读把作者的当时心情表达出来,既训练了朗读,又促进了理解。接下来,借助情境图,引导学生透过字面展开想象,理解“重担”一词包含的外延;
夏天,烈日炎炎,母亲汗流浃背,她手里,背上( ),肩上( )。
冬天,冰天雪地,母亲顶着寒风,她手里,背上( ),肩上( )。
在我成长的日日月月,母亲就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她手里,背上( )肩上( )。
此时,设计这样一个情景:我们四年级同学平均体重是40斤,如果请你背一个同学从校门口上三楼到教室,你感觉会是怎样?课文中母亲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相当于两个半同学的重量啊,再读读这句话,你体会到什么?紧接着抛出这样一个问题:“母亲肩上挑的仅仅是那100多斤重的东西吗?母亲的肩头还承受着什么?”
我们家上有老,下有小,爷爷奶奶生病了,母亲。为了让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吃得饱,上得起学,母亲( )。我们长大了,要出远门了,母亲( )。
这时老师引导朗读:母亲,一个只有80多斤的弱女子,挑起了生活这副最沉重的担子,这份艰辛,等到母亲病倒了,病得不轻了,儿子才真正体会得到,愧对母亲呀!让我们再次深情地回忆。学生感情齐读句子:在我的记忆中,……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紧接着,在理解母亲说的话“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这番话的意思时,出示几幅情境图,如:清晨、中午、生病、学习等时候,引导学生联想自己的母亲,这样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自然缩短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最后让学生在分角色朗读中加深理解,瘦弱的母亲能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这并不是母亲的力大无穷,而是母亲对我们的关心,对我们的爱护,这就是母亲,这就是母爱。
四、升华总结课文
在《烛光里的妈妈》的音乐声中,用朗读带领学生走进“作者抱母亲入睡”这一情景,启发学生理解这泪水背后的含义,学生体会到这是幸福的泪水,感动的泪水,高兴的泪水……通过“无数次”和“第一次”的比较,让学生认识到母亲给予我们的太多,而我们给予母亲的太少,学生自然想到孟郊的一首诗:《游子吟》,并板书: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最后通过朗读,让那种浓浓母子之情充溢在学生心中。
五、作业安排,巩固所学。
1、读一读、写一写课后练习2、3。
2、积累文中你认为优美的词句或语段,或者搜集有关赞美母爱的文章读一读。
3、学唱一首给母亲的歌;
4、为妈妈做一件事,并将它记叙下来……
在本课重难点的处理上――
本课的重点是: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和重点句子,体会母亲的艰辛、感悟母爱的伟大。
因此教授重点时,我预备删减琐碎的分析理解,去除思维度不高的提问,紧紧抓住课后思考题:“母亲竟然这么轻”,“我”的心里为什么很难过?这一核心问题展开阅读理解,以求达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第一课时,请学生交流初读课题时产生的想法,提炼出“作者为什么抱母亲?”和“作者第一次抱母亲是什么感受?”这两个有价值的问题,接下来的自读自悟活动中理清课文条理,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初步感受到“母爱的无私和博大”。
本课的难点:加深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学生报答母爱的渴望。
为了突破难点,第二课时着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母亲说的话“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以及思考“母亲流下的是怎样的泪水?”从而达到整体感悟,情感升华。
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能直观形象地反映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本节课的板书按照教学思路,通过“轻、重”这两个字,即母亲身体之轻和肩上担负的责任之重形成鲜明的落差,勾勒出勤劳母亲的形象,感悟母爱;通过孟郊的一句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学生懂得回报母亲,感恩母亲。因此我用关键词和主旨句来设计了板书。
苏教版四年级下《第一次抱母亲》课后练习 篇9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重点语句的朗读感悟,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激发学生对母亲的崇敬与爱戴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对重点语句的朗读感悟,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激发学生对母亲的崇敬与爱戴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还记得唐朝大诗人孟郊写的那首《游子吟》吗?师生齐背。
2、是啊,母亲对子女的爱是天底下最无私、最伟大的爱,是子女用一生也报答不尽的。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3课――(生齐读课题。)
二、品读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己读读课文,去感受那浓浓的母子情。
2、作者第一次抱母亲,他感到母亲怎样?(很轻)
交流,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指名读)
3、母亲竟然这么“轻”,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母亲很轻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的第一节。交流句子,出示,指名读。
A: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B: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
再次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4、母亲“竟然”这么轻,“竟然”是什么意思?(没想到)
我和母亲一起生活了几十年,为什么几十年来我没有发现母亲这么轻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二节,圈画出有关的句子。
5、交流,出示: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还挑着100多斤中的担子,……没想到……那么重的担子。
6、师引导:在我记忆中,母亲是怎样的?(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还挑着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很辛苦)特别是从哪些词中体会到的?(抓住“总是、拉着、背着、100多斤、翻山越岭、年复一年”体会)
7、并指导想象:是啊,母亲这么做不是一天两天,不是一个月两个月,而是年复一年。无论刮风下雨,也无论严寒酷暑,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我,肩上再挑100多斤的担子翻山越岭,直到我们长大。[
夏天,烈日当空,骄阳似火,母亲……
冬天,寒风呼啸,大雪纷飞,母亲……
下雨天,山路泥泞…
母亲是多么艰辛啊!指名读,齐读。
8、在我幼小的心里,当我看到母亲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时,我以为母亲(力大无穷)现在我才知道(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9、小时侯,母亲这样做,让我们觉得她力大无穷,长大以后呢?指名说,出示句子“我们长大了,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从“逢有重担、总是”中你体会到什么?(母亲很疼我们,舍不得让我们挑)练习读。
10、从小到大,母亲都让我们觉得(引读: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11、师:“母亲用80多斤重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母亲的肩上究竟承受着怎样的担子?(学生说)仅仅是肩上100多斤的东西吗?(做家务、照顾孩子、挣钱、干农活)
12、师:是啊,母亲,这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她的肩上不仅仅承担着100多斤重的东西,她还挑起了照顾儿女的重担,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她的身体是这么地轻,而她肩上的担子却又是那样地重。下面让我们拿起课本,再一次去感受母亲的艰辛和对我们的疼爱。
13、现在,我想起了母亲为我们付出的艰辛,为我们付出的爱,而我们作为子女,却从未想过(引读“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板书:难过
除了难过,我心里还感到怎样?板书:愧疚
我还想为母亲做些什么呢?自读3-5节。
14、交流:我还想为母亲做些什么?(我想抱一抱母亲)
15、我抱着母亲,这是多么动人的一幕啊!请同学们拿起书,听老师来读读这一节。
师配乐读。看到这动人的场景,你心里感到怎样?
请同学们自己再用心地读一读,去感受那浓浓的母子情。
指名读,读了以后,你有什么体会?
母亲在我的怀里流泪了,你体会到这是怎样的泪水?(感动的、幸福的泪水)为什么说这是“感动的、幸福的泪水”?
此时此刻,我抱着弱小的母亲,抱着几十年来一直承受着重担的弱小的母亲,我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师:这就是一个儿子对母亲的报答之心、感激之情。母亲含辛茹苦,呕心沥血,把我们抚养长大。如今,我们就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好好地报答自己的母亲。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读好这一节。(再读节5)[
师:我是第一次抱母亲,想报答母亲。而小时侯,母亲抱了我无数次,母亲的恩情是我用一生也报答不了的。正如孟郊说的那样,(出示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起吟诵。)
三、拓展迁移。
1、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我们的母亲同世上千千万万的母亲一样,为我们付出的太多了。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最想对自己的母亲说些什么呢?(学生写,交流)(音乐《母亲》)
2、师: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最应该感激、最应该牢记的永远是我们的母亲。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无论我们取得了怎样的成就,永远都不能忘了给我们生命,把我们抚养长大的母亲。(播放歌曲《母亲》,欣赏一组图片)
四、布置作业。
回到家,我们可以像作者一样,抱一抱自己的母亲,也可以为母亲做一件事,还可以搜集一些歌颂母亲的诗歌、短文或歌曲,练习朗诵或歌唱,作为母亲节的礼物送给母亲。
苏教版四年级下《第一次抱母亲》课后练习 篇10
一、教材分析:
课文重点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发现母亲的身体很轻,不由得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侯母亲抱自己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课文重点记叙了“我”与护士、母亲的对话。简洁生动地描写了“我”抱母亲时的情景,表达了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3、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根据实际写出一段与母亲相处的精彩片断。
三、教学重难点:
1、学生通过自主提问探究文章大意。
2、通过练笔歌颂母亲。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初读了课文,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谁第一次抱母亲?(板书:儿子母亲)
二、细读课文2、3段,体会我的心情,感悟母爱的无私
抱母亲,简单的一个动作,却让我的心情犹如平静的湖面扔下了石子,变得不平静了,我的感受怎样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1―3自然段,划出我的心情的句子。
(1)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2)我愧疚地望着母亲瘦小的脸。
☆这两句话中,哪些词语直接写出了我的心情?
☆母亲竟然这么轻,我的心里为什么很难过呢?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1―3自然段,勾画出有关的语句,写下自己的感受。
交流:
1、第一段:学生自由谈感受,引导认识:
母亲很轻,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我没有想到,以至于抱母亲时差点仰面摔倒。我不了解母亲,不关心母亲,――“我心里很难过”。
2、第二段:学生自由谈感受。
出示这段话: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齐读。
品读感受:
☆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
理解“年复一年”
出示图片,引读:
炎炎夏日,骄阳似火,母亲是……(教师读)
北风呼啸,冰天雪地,母亲还是……
在我成长的日日月月,母亲总是……
读到这里,你明白我心里为什么很难过了吗?
☆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
引导感受:
我能挑得动,母亲不让我挑;我能挑得动,没有帮母亲挑,没有替母亲分担重担,――“我的心里很难过。”
看着病重的母亲,我仅仅是难过吗?
☆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引导感受:
理解重担的双层意思。
指导朗读这段话。(指名读,齐读)
3、第三段:
出示:
☆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引导感受:
母亲说话时的表情是怎样的?通过“笑了笑”,你又体会到什么?
病重的母亲对自己的`付出觉得微不足道,很坦然,历尽千辛万苦却无怨无悔。――“我的心里很难过。”
三、细读课文4、5段,体悟我的做法,感受浓浓的亲情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千般滋味,万番感慨,一起涌上心头。于是,我突发奇想,说:“……”(引读)
请同学们静静地看这个温馨感人的一幕,用心体验这浓浓的亲情。
出示:图片(配乐)
教师范读。
师:同学们,让我们深情地读一读,让这个画面永远地留住,留在我们的脑海里。(配乐齐读)
师:此时此刻,你的心情一定不平静,一定有许多话想说。请拿出笔,把你最想说的写下来。
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
儿时,我们无数次被母亲抱,在母爱的沐浴中长大;而今,第一次把母亲抱在怀里,给了母亲第一次爱的回报。(板书:爱)
同学们,让我们怀揣一颗感恩的心再次感受这人间最真挚、最纯美的真情吧!(配乐)
苏教版四年级下《第一次抱母亲》课后练习 篇11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质疑导读
1、师板书课题,生随师书空写课题
2、教师质疑课题: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为什么要第一次抱母亲?
生:第一次抱母亲有什么感受?母亲有什么感受?
生: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抱母亲?
3、师表扬具有质疑精神的学生
二、引导初读,感知课文
4、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课文,声音不一定要大,怎样读进去就怎样读?
5、找到答案的请举手?(学生纷纷举手)
6、明确初读要求:我最关心的是不是生字都认识了吗?课文读得通顺了吗?
7、检查初读:
(1)生字会读的请举手(学生纷纷举手)
(2)现在不许开口出声,一起看这个字(教师端正书写“越”),会读的举手?
指名读后,问:“翻山越岭”是什么意思呢?(生联系课文理解后解释:走过很多的山路)
(3)我让大家认一个课文中最难最难的字。
出示“愧疚”一词,指读后,追问:是什么意思?交流明确是“惭愧、内疚”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要求读通
8、我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再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
9、检查再读情况: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相机指导(其中一个学生读时偏快,教师马上作出反应,指导他读好句号)
10、当学生读完第3自然段时,表扬学生读了三遍就读得通顺、正确。
四、教师范读,以情激qing
11、于老师备课时读了好多遍,但没有大家读得好,我也想读给大家听听,好吗?谢谢大家坐得这么端正。
12、教师配乐范读结尾段(非常动情,非常感人,听课师生共同鼓掌)
13、教师激励学生读:
同学们,有人把“读书”称为“煮书”,刚才大家把课文只读了两遍就读得很好,很多地方给我以启发,比如有的同学甚至读出了表情,希望我们互相学习,练习读书,把课文读好,读出作者的感情来。
第二课时
细读课文,披文悟情
1、明确悟读要求:听了于老师的读书,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得更好,能够读书,煮书,也就是边读边思,展开想象。
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读书,一只眼睛看字面的意思,另一只眼睛看纸背面的意思
2、指名读第一段
(1)当学生读到以下两句:
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
护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责怪我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
师马上予以即时性表扬:“赶紧”“责备”这两个词读得好,一起写(教师指导学生书写)
(2)指导读好第一句话
(3)“责怪”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用“责备”?
学生联系上下文回答:因为这里不是抱怨,而是埋怨的意思
(4)再指名读护士的这句话
(5)学生仍旧读不好,师及时范读:要不要老师读?师范读后再让学生读
3、读中学习第二段
(1)当学生读到“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时,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
师问:会读书的同学能透过这个词读出更深层的意思吗?
(2)教师深情地用古诗文来赞颂母亲,并小结:
母亲挑的不是一付重担,而是半边天啊!现在回想起来,你怎么看待“翻山越岭”的意思?(生联系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深切谈了感受)
(3)相信你们用这样的方法去体会课文,会把课文读得更好。
当你们读书的时候,眼前要浮现出妈妈带着孩子翻山越岭的情景,指名读(生读得很有感情,很有感染力)
4、读中学习第三段
(1)看黑板。教师板书一个“笑”字,并背诵课文中的句子问学生:你从母亲的表情和语言中,看出了什么?
(2)生一:从母亲“笑了笑”的表情中,看到了母亲把几十年的辛劳看得很平常,很不在乎,所以母亲的胸怀很宽广。
生二:从“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这句话,我看出了母亲很爱自己的子女。因为我从这句话想到了我的妈妈,她平时有什么好吃的都给我吃,但遇到很累的活却不让我干,比如我的书包很重,送我上学的路上总是帮我拎着,怕累着我,所以,课文里的母亲也是和我妈妈一样,是一位关心孩子,爱孩子好母亲。
(3)带着自己的感悟再读
5、激趣学习第四、五段:
(1)“就在这时,我突发奇想,……”谁来读课文中最感人的一段
(2)想一想,母亲的泪水是怎样的泪水?
生答:幸福、欣慰、激动、开心,是甜的
(3)师小结学生的答案
(4)教师板书第五段第一句话中的关键词:“无数次”,让学生比较:与课题中的“第一次”比较比较,你想说句什么话?(生答:母爱无私、母爱博大)
6、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知道老师最想用你们学过的一首什么诗句来抒发此刻的情感吗?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教师读自己的读后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要象文中的母亲一样爱我的学生……
7、学生再分段读课文
8、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完成抄写作业
苏教版四年级下《第一次抱母亲》课后练习 篇12
作者:平民白雨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88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五
作者 平民白雨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感悟母爱的伟大,激发学生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从而产生报答母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学生通过自主提问、自主阅读探究文章大意。
2、理解母亲肩上的“重担”的含义。
3、联系上下文理解“母亲竟然这么轻,我的心里为什么很难过?”。
三、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朗读配乐:舒伯特的《小夜曲》。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初读课文,提出问题,理清课文的层次并学习生字词。
一、揭题导思: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看老师写课题:第一次抱母亲。(指导:“第”是竹字头的“第”,“抱”上面的横折钩短一些。)
师:课文读过吗?第一次读这篇课文是在什么时候?
师:告诉老师,当你第一次看到这个课题的时候,你有什么想法?
相机板书:原因感受
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读书就要这样,从题目开始读起。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对题目的思考,我们往往可以猜测到文章的大意。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师:接下来,我想请一些同学读读课文,检查一下昨晚的预习情况,看看通过预习,咱们同学是不是把字音读准了,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了。
检查的时候,我想这样,先请一位同学读。其他同学捧好书做好准备,我随机抽查。听的同学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带着这两个问题来听读课文,并且划出能解答这两个问题的有关语句。
(师巡视听读情况,同时随时按小组读、四人小组读、同桌、男女生读等形式检查读书情况。)
2、评价朗读,汇报交流。
师:请几位同学评价一下刚才的朗读情况。
师:听得挺认真的,小评委的任务完成得不错。不知道另外一个任务完成得怎么样?先看第一个问题:作者第一次抱母亲的原因是什么?
生答。
师:从文中哪个句子知道的?划出来。指导朗读(个别读,齐读。)
①“转身下床都很吃力”慢一点,读出吃力的样子。
②“赶紧”读得快一些,表达一种急切,我要是不赶紧,母亲可能就要吃力地自己下床了。而我是不想让病中的母亲吃力地起床的,所以得赶紧。
引导:作者第一次抱母亲有两个原因,(板书:换床单,报母恩。)按先后来分,可以把课文分成两个部分。请找一找,从哪里到哪里是讲作者因为换床单而抱母亲的?从哪里到哪里是讲作者因为想报答母亲的恩情而抱母亲的?
师:现在看第二个问题:作者第一次抱母亲是什么感受?板书:难过,愧疚
师: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来?
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引导:竟然是什么意思?作者没想到什么?文中有三处“没想到”,找出来轻声读一读,体会一下作者的心情。指名读。
a、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吃惊,对母亲不了解,关心不够)
b、护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难过)
c、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愧疚)
引导:母亲用瘦弱的身体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这里的重担指的是什么?请同学们再读一读作者说的话,透过字面展开想象,体会一下。
指名汇报。
引导:瘦弱的母亲一手拉着年幼的我,背上还背着比我更小的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那是怎样的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引导:母亲除了每天要挑起100多斤的担子还有别的担子吗?
师:是呀,“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说的是母亲养育儿女的艰辛,“儿病痛在娘身上,调理汤药不离身。”说的是母亲在儿女生病的时候的焦虑和对儿女的照料。“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说的是母亲为了教育子女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说的是母亲对远行的儿女的体贴和牵挂。同学们,母亲的重担里面装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母亲所挑的不是一百多斤的重担,还包含养育儿女的艰辛,包含着各种各样复杂的农活和家务劳动。为了家庭,为了生活,她瘦弱的肩头曾经担负起多少重担啊!
师: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母亲承受那么重的担子呢?(母爱)
师:好不容易把孩子拉扯大了,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还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这又是为什么呢?(还是母爱)
师:我想,当她这样要求的时候,孩子们肯定会心安理得地把担子交给母亲去挑,因为他们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而其实?
师:是呀,直到今天,作者才知道母亲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这事他为什么一直都不知道呢?(母亲从不抱怨、诉苦,从不叫苦叫累)
师:现在,当你了解了母亲肩上的重担,当你知道承受这么重的担子的母亲竟然只有80多斤,相信你一定也读懂了作者此时心中的难过和愧疚。来,捧起书,一起读一读2、3自然段。(配乐齐读)
四、指导写字:越、瘦
五、布置作业:
1、记录一天中妈妈为自己做的事以及自己为妈妈做的事。
2、拥抱妈妈并对妈妈说:“我爱你”,然后把妈妈的反应以及自己的感受记下来。
3、抄写生字。
附板书: 第一次抱母亲
原因先:换床单(1―3)
后:报母恩(4―5)
感受:难过愧疚
第二课时
一、回顾前文,引入新课。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母亲用她那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并且从无怨言,这使作者感到难过和愧疚,从而产生了一个奇特的想法,这个想法是……?
二、品读4、5自然段。
师:同样是抱母亲,刚才的“抱”和现在的“抱”有什么不同吗?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再回答。
师: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母亲睡着了吗?
师:母亲流的是怎样的泪水?为什么?(激动、幸福、欣慰等)
引导:母亲的泪水是欣慰的泪水,是激动的泪水,是幸福的泪水。我抱母亲仅仅一次,母亲就那么欣慰,那么激动,那么幸福;而母亲抱我呢?(板书:母亲无数次抱我。)当我们把这两个词语放在一起时,不禁想起了孟郊诗中的两句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我们提起笔,把这句诗写在书上。师板书: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我虽然能抱母亲一时,却报不了母亲对我们一世的情啊!母亲虽不要回报,但作为子女怎么不应该回报呢?让我们给母爱以回报,一起读一读最后这两段话吧。
三、联系实际,探究主旨。
师:这就是母爱,人世间最伟大最崇高的爱,她无私地付出一切,却从未想过回报。子女给予她的一点点关爱却足以令她幸福满怀。昨天老师布置了一个特别的作业,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
1、一天中妈妈为你做的事
2、一天中你为妈妈做的事
3、当你拥抱妈妈并说出“我爱你”的时候,妈妈有什么反应,你又有什么感受?
4、现在有什么话想对妈妈说吗?
师:从你们动情的朗读中我倾听到爱的流淌,从真挚的言语中我触摸到美好的心灵。听了同学们的话,我想起了文中母亲说的一句话:“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你能读懂这句话的意思吗?
师:是呀,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爱儿女。我想那位护士也一定想起了她的母亲,你看她在文中都有哪些变化?(体会到护士也被无私的爱打动了。)
师:孟子有句话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说:要像孝顺自己的父母一样孝顺别人的父母,要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别人的孩子。学完了这篇课文,我想我们不但孝顺自己的父母,也要像那位护士一样孝顺别人的长辈,好吗?请落实在行动上,然后写一篇日记,哪一天有了行动,哪一天写这篇日记,老师看你的日记就知道你是否行动了。
四、布置作业:
1、写一则孝顺长辈的日记。
2、抄写生词并听写。
3、《课程探究》第13课。
附板书: 第一次抱母亲
母亲无数次抱我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