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槐乡五月》第三自然段的讲解处理--金玉莲(通用14篇)
对《槐乡五月》第三自然段的讲解处理--金玉莲 篇1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2
| by: 金玉莲 ]
这一小节在课文中占的分量并不太重,在备课的时候,也参考了不少资料,但总觉得对于课文的这一段解读的有些仓促,课文是一篇很优美的散文,如果到这里收尾不好的话,感觉中是否会留下了些许的遗憾呢。
在处理这一段的时候,我从一个“飘”字入手,有了第一小节的“抱”,把槐花给人性化了,为什么这里用一个“飘”就不能说是把小女孩给“物”性化了呢?小女孩的衣襟上、发辫上,都带上了香喷喷的槐花,所以走到哪里就都会有一阵的清香,说是小女孩在“飘”,其实就是槐花的香气在飘,那香气是槐乡的槐花的,也是小姑娘的,小姑娘就是槐乡的味儿,“飘”到哪里哪里就有清香。
“小小子呢,衣裤的口袋里装的是槐花,手上拿的还是槐花”再加上后面时不时的往嘴里抹上一把槐花,整个小小子的形象简直就被那香喷喷的槐花儿给包围了起来,小小子跑到哪里,哪里就有槐花,小小子就是槐乡的花儿。
然后很自然的过度到最后一句话,“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槐乡里的孩子,小姑娘就是那槐乡的味儿,小小子就是那槐乡的花儿,五月是槐乡的,也是孩子们的。
对《槐乡五月》第三自然段的讲解处理--金玉莲 篇2
《槐乡五月》是一篇散文。作者以优美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以及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课文的语言如同诗一样的美妙,对称句式的描绘,长句短句的错落、描述抒情的柔和,使全文呈现出诗一般的节奏感和意境美,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写出和“白茫茫”等词语结构相似的词语。
3、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以及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特点。
教学安排
第2课时(第1课时主要是学习生字新词,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了解作者是从槐花与孩子这两部分来表达对五月的槐乡的赞美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现在正值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也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出示,学生讲,教师板书槐花与孩子,学生齐读这句话。)。想不想跟随老师再次去五月的槐乡看一看?(想)
师:好的,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提示学生坐端正)
二、欣赏槐花飘香
师:来到槐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槐乡的山山洼洼……一片白茫茫。”(出示,指名学生读。)
师:你们觉得这里的槐花怎么样?(很多)
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一片白茫茫)
师:能读出槐花的多吗?(指名两到三名学生读。)
师:槐花除了数量多,它的颜色还很(白)。是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从似瑞雪初降,白茫茫等处看出来的。
师:真不错,能抓住关键的词句来体会,这个学习方法很好。能读出槐花的白吗?(学生读,教师评议后,再带领大家读。)
师:是的,槐乡的槐花是花多色白。(板书:花多色白)
师:你们看这些槐花,有的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出示图);有的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瓣儿。(出示图)
师:同学们两个句,老师觉得很有意思。句子中分别用了“像“和“如”。(出示像、如)知道这两个字的意思吗?(就是好像)
师:真聪明,作者把槐花比作了圆球和小瓣儿。这里用的是比喻的手法。“像”与“如”在这里是比喻词,像这样的比喻词还有很多,比如我们刚刚学到的“似”就是的。
师:老师有一个问题,同样是槐花,为什么作者可以把它比作不同的事物呢?
生:因为花的姿态不同。
师:是的,每一朵都有每一朵的样子。还有呢?
生:他看的位置不同。
师:看的位置有近有远,有的看的是一朵,有的看的是一串。所以就比作了不同的事物。看来只要善于观察,敢于想象。槐花的姿态还远不至这些,你们会不会观察,(会)敢不敢想象。(敢)老师这儿有一张图片,看看这里的槐花都像什么?(学生想象说话,比如像鞭炮、像葡萄、像贝壳等。)
师:你的大胆想象,让我们感受到了槐花的千姿百态(花形不一)。能响亮地读出这段话吗?(学生读句子)
师:读了之后有什么感觉?(开心、高兴)能带着这份心情再把这句话读一读吗?这次老师的要求可要提高了,不光要读得响亮,还要读出自己的感受来。相信你能做到的。(学生再读课文)
师:读得真好,还有谁想读,(指名读,及时评议。)
师:(选一位读得好的学生)请你读读这段话。(出示:嗡嗡嗡……香海中了。)
师:槐花不仅花多色白、花形不一,还(很香),能找到文中描写花香的词语吗?(指名学生说。)
师:(出示“清香、醇香、浓香”。)同样是香,为什么要用三个不同的词,这三个词有什么区别吗?
生:清香是有一点儿香,醇香是(学生讲不出。)
师:是很难说出来,只能闻出来。
生:我觉得清香是有点儿香,浓香是香味十分浓。
师:是的,这是一种感觉,我们能感觉到它们香的程度不同就可以了。
师:(出示)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这句话中,有一个字老师特别喜欢,猜猜看,哪一个?
生:浸。你猜出来了,说明你也喜欢这个字,能告诉大家为什么吗?还有谁要来说?(学生说,只要合理就行。)
生:“浸”就是包围的意思。
师:这个字作者用得好,你们理解得更好,你们真会读书。整个槐乡都被槐花的香气包围住了,浸在香海中,真是心旷神怡,如痴如醉,谁来如痴如醉地读一读。(指名学生读文,评议。)
师:读得真好,读出了槐花的芳香四溢,读出了槐花的香气扑鼻。五月,洋槐开花了,那么多,那么美,那么香,吸引蜜蜂来采蜜,吸引孩子摘槐花。
师:(出示嗡嗡嗡……满足)这两句话老师是这样排列的,你比较一下,有什么发现?
生:我觉得这样排列很美。
师:很像一首诗,“嗡嗡嗡”对“啪啪啪”,“小蜜蜂”对“孩子们”,“白生生的槐花”对“喜盈盈的满足”。这两句话的节奏相同,读的时候要掌握好节奏。读有勇气来读读这首小诗。(生读,给予鼓励。)
师:孩子们跑来干什么?(采槐花)你们采过槐花没有?(没有)采槐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爬到槐树上才行。槐乡的孩子不光会采槐花,而且还能做出香喷喷的槐花饭。真是勤劳能干。(板书)
三、感受槐乡孩子
师:槐乡的孩子除了勤劳能干,还有哪些地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呢?请同学读读课文的2、3小节。(生自读课文)
师:同学读得真是认真,仿佛自己就是槐乡的孩子了,谁来讲讲在洋槐开花的季节里,你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指名学生发言)
生:我请大家到家里作客。
师:说说你是怎样招待客人的。(生读相关课文)真是热情好客呀!(板书)
我们也来招待一下远到的客人。(出示填空,齐读)
师:还有哪些有趣的事呢?小姑娘是怎么做的,小小子又是怎么做的,小小子是当地的方言,其实就是小男孩儿。
师:请这位俊俏的小姑娘讲讲。(指名一女生回答)
师:这里为什么不用走,而用飘呢?(因为走得快,走得轻,所以用飘,说明心情快乐。)
师:再请这位可爱的小小子谈谈。(指名一男生回答)
师:“大大咧咧”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大大方方)
师:在五月的槐乡,姑娘们因为快乐,所以脚步变得轻快,小小子们因为快乐,所以大大咧咧,自由自在。槐乡的孩子是淳朴可爱的。(板书)让我们带着快乐、轻松的心情,一起读读这段话。(学生读文)
四、总结
师:槐花是洁白无暇的花,是芬芳四溢的花,是让人大饱口福的花,槐乡的孩子是勤劳能干的孩子,是热情好客的孩子,是最最淳朴可爱的孩子。作者巧妙地把槐花与槐乡孩子融为一体,写花又写人,槐乡的景美人更美。难怪他会从心底里感叹到“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板书设计:
11 槐乡五月
花多色白
槐花 花形不一 景美
花香味浓
勤劳能干
孩子 热情好客 人也美
淳朴可爱
对《槐乡五月》第三自然段的讲解处理--金玉莲 篇3
第21课《槐乡五月》作业设计目标1、正确书写本单元10个生字,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并能积累abb形式的词语。2、背诵课文。3、初步学习比喻的修辞手法。4、学会对事物进行具体描写。5、通过学习散文《槐乡五月》,感受槐乡五月美丽的景色,槐乡孩子的勤劳能干、热情好客和淳朴可爱,激发学生对生活对热爱之情。经典作业设计案例作业设计设计意图难易程度照样子,写词语。
白茫茫(表示颜色的)_______ _______ _______ 香喷喷(表示味道的)_______ _______ _______ 喜盈盈(表示心情的)_______ _______ _______ 山山洼洼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嗡嗡嗡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学生积累词语。(建议第一课时使用) ☆☆☆读读下面的句子,了解比喻修辞手法。1、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颗美丽的蓝色“水球”。这句话把_________比做_________,用_________来比_________。2、站在山上俯瞰,公路上的来来往往的汽车好象火柴盒。这句话把_________比做_________,用_________来比_________。学生初步学习比喻的修辞手法。(建议第一课时使用) ☆☆☆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句子写具体。1、千万道阳光象_________一样,穿过树梢,照射到草地上。2、黑熊脖子下有一圈白毛,好象_________一样,真有趣。3、装卸吊车就象_________一样,挥舞着长臂。学习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句子写具体。(建议第一课时使用) ☆☆☆百花齐放,请你填填花卉谚语。迎春花 芙蓉 菊花 水仙 桃花 腊梅桂花 兰花 蔷薇 石榴 荷花 栀子正月_________香又香二月_________盆里装三月_________红十里四月_________靠短墙五月_________红似火六月_________满池塘七月_________初开放八月_________满枝黄九月_________笑迎客十月_________正上妆十一月_________供上桌十二月_________雪里香学生认识花卉。(建议第一课时使用) ☆☆☆☆学生认真观察一种花,通过对花的形、色、味、量的描写,采用修辞手法,将花写具体。学生通过仿写掌握将事物写具体的方法。(建议第二课时使用) ☆☆☆☆槐花的美丽芬芳,槐乡孩子的热情好客,槐乡独特的乡村风情让我们陶醉,使我们产生了把槐乡介绍给更多的人的冲动,让它也变成游人的季节。那么,就让我们一起策划一个令人神往的槐花节吧!(1)为槐花节设计形象大使“槐花仙子”;(2)为槐花节提供一份槐花美食套餐;(3)设计一条槐花节的广告语;(4)改编歌词,创作一首《槐乡歌》。将学生的喜爱之情转化为文字的表达,同时也是一次很好的实践活动。(建议第二课时使用) ☆☆☆☆☆
对《槐乡五月》第三自然段的讲解处理--金玉莲 篇4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63
围绕中心多点突入――听《槐乡五月》有感
作者:麦溪中心校 林国兴
最近,我听了一位老师上了《槐乡五月》一课后深有感触。教者能紧紧地围绕槐花的香美这一中心展开,运用多种方式多点突入,使学生能较好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感悟到槐乡的五月花美花香,槐乡的人更美更善。
一、追根问底,层层深入,感悟文本
教者在学生初步感知文本后,让学生了解到课文是围绕槐花的香美来写的。教者放手让学生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想一想,谈一谈自己的想法。有位同学说:“‘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蓝儿挎走向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这儿写出了花的香美。”这时教师说:“你怎么知道?”他说:“因为花的香美才吸引了成群的蜜蜂和可爱的孩子。”教师接着说:“那他们心里怎样?”他又说:“可开心了!”教师又说:“你能不能读一读?”“能!”这位同学在读时是那样有声有色,完全进入了文本,较好地展现了蜜蜂和孩子们喜悦的心情。
二、直观展示,调用积累,深化文本
当学生讲到“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像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时,教师启发学生想像槐花的形状,并让学生通过口述将之展现。接着,教师运用课件展示了不同形状的槐花,让学生辨别其讲述的以及书中所描述的槐花,加深学生对槐花的感性认识。此时,教师又引导孩子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它们,这时学生纷纷发言,分别讲出了婀娜多姿、千姿百态、串串珍珠……此时,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得到了深化。
三、比较分析,创设情境,善解文本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找到了“中午,桌上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教者接着话茬说:“为什么都是写香,而要‘清香、醇香、浓香……’这样写呢?它们的次序能不能调换?”让学生在读中比较体会到香味越来越浓,层层递进。浓郁的香味散发开来,使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里了。孩子们再次读时,能进入文中所描述的情景,仿佛也陶醉在香气扑鼻的槐乡中。
四、融入语境,启发想象,展现文本
当学生找到有关描写槐乡小姑娘的语句(槐乡的小姑娘变得更俊俏了,她们的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时,教者启发说:“你们从哪里感到槐花的香美?”学生们说:“槐花让小姑娘更漂亮了,就像仙女一样,身上还散发着香味。”教者接着说:“如果你是槐乡的小姑娘,你会怎么做?”学生的思绪就像开了闸门的洪水,他们有的说在:“我会将槐花戴在头上,塞满口袋。”有的说:“我会做个香囊戴在胸前,让花香陪伴着我。”有的说:“我会做个花环戴在进颈上,手上。”还有的说:“我会用槐花来洗个澡,让槐花的香浸透全身”……通过想象使学生融入文本,让文本得到充分的展示。
这节课中,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与学生的知识点进行对结,多点突入,让学生较好地把握文本,在第一范文教学中,具有非常好的借鉴作用的。
对《槐乡五月》第三自然段的讲解处理--金玉莲 篇5
教材简解:
《槐乡五月》是苏教版三下中的一篇课文,是一篇散文,它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对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文章写人又写花,花与人交融在一起,使"花美人更美"这一主旨自然生发开去.
课文语言如诗般美妙动人,对称句式错落有致,描写抒情水乳交融,使全文呈现出较强的节奏感和浓浓的意境美,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教学目标: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孩子的勤劳能干,热情好客和纯朴可爱,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以及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特点.能够背诵课文.
设计理念:
1.激发兴趣,感受文本美.《论语・学而》有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柏拉图在《理想图》中提出:"若把'强制'和'严格'训练少年们强硬求学的方式改变引导兴趣为主,他们势必劲力喷涌,欲罢不能";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根本保证.同时,它还是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探求的重要标志.因此在教学中一开始,我就让学生看图想象课文会写什么,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
2. 品味感悟,积累文本美.感悟既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项重要目标,又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基本方法.在教学中必须按着学生的心,引导学生慢慢进入文本世界,去品味课文,感悟课文.本文的文字是优美的,如文中运用了一系列的叠词:白生生,傻乎乎,甜丝丝等;文中还运用许多对偶句:"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等都是十分优美的,是值得学习积累的.
3.体验提升,表现文本美.
美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在感悟,积累之后就应该去表现.其实表现美是学生巩固美,丰富美,发展美,创造美的过程.如采用让学生通过朗读来表现美,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喜欢的语调,展现文本的美,展现槐乡风景美,槐乡孩子美,让听者身临其境;如在教学中,运用插图,向学生展现一幅幅美的图画,让他们真真切切的感受美,然后让他们发挥想象画画,孩子的想象是无限的,一个人一幅画,全班五十多人那就是一幅巨大的画卷.再如学完课文,让孩子当一回小小导游,向大家介绍槐乡五月.
设计思路:
根据课文内容,语言,结构等方面的特点,结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设计了以下思路:1.揭示课题,激发兴趣;2. 初识课文,接触感受;3.细读课文,品位感悟;4.熟读背诵,体验提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槐乡去看一看.出示投影:五月的槐乡是一个最美丽迷人的地方.板书:槐乡五月
2.当《槐乡五月》这个课题映入你眼帘的时候,在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些什么问题 (学生交流)
3.发挥你的想象:五月的槐乡会有什么呢 (激发兴趣,吸引学生走进文本)
二,初读课文,接触感受.
过渡: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走进槐乡的五月去感受那里美好的景色吧!
教师范读,学生按要求听读.
出示听读要求:认真听读;标上自然段序号;听准生字的字音;注意一些长句的停顿.
学生自己读读,读后检查:认读字音,及时正音;读读课文,一些长句是否读准,课文是否读通顺.
再次读读课文,思考:课文描写了槐乡五月哪些的美
学生读后交流回答:(1)五月的槐乡槐花盛开,很美.(2)槐花很香.(3)槐乡的孩子非常热情好客.(4)槐花可以做各种好吃的,还可以做装饰物.(5)五月槐乡让人不想离开.
齐读课文,感受槐乡五月的美.
三,细读课文,品味感悟.
1.出示重点句,质疑:
出示: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指名读,读了这句话,你有疑问吗 怎么解决自己的疑问 (学生交流引入学习课文.)
2.自由读第一小节,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划出自己最喜欢读的一句话,并说说最喜欢读的理由.
a.学生自由圈画读书.
b.讨论:作者用生花妙笔写下了槐花盛开的情景,在这美妙的文字中,你最喜欢读哪一句
第二句: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形象地写出了槐花开得又多又白,美丽无比.
第三句:作者用比喻的方法又远及近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槐花不同的形态美,
第四句:"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写出了花香引来小蜜蜂,"嗡嗡嗡"是小蜜蜂的语言,猜猜,小蜜蜂在说什么
第五句:"劈啪啪"……猜猜,劈啪啪是什么声音 能想象省略号里省略的孩子的话语吗
第六句:中午,桌上……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写出了槐花的香气袭人.
第七句: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也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槐花香.)
说到槐花香,槐花饭好吃,第二小节作了更生动细致的描绘呢!走,我们去看看被香气熏醉的孩子!
2.精读第二小节:
a.指名读第一句.
b.多香的槐花,多可爱的孩子啊!槐花不光美,香,还能做好吃的槐花饭,哪位厨师来介绍一下槐花饭怎么做的
c.真象个小厨师,说得我们口水都要流下了,等我们这的槐花开了,你一定要做给我们吃哦!
d.第二小节除了写槐花香醉人,槐花饭馋人,还写了什么 用下列句式说话:槐乡的孩子真――啊,你一走进槐乡,他们准会――――――;你离开槐香,他们还会――――――――.
3.五月,槐花开了,对槐乡的孩子来说,槐花带给他们的远远不止是绝美的风景,甜甜的槐花蜜,美味的槐花饭,更是无穷的乐趣.
a.女同学们,让我们象槐乡的小姑娘一样,用槐花装扮自己,变得更美(引读第二句)
b.男同学们,让我们象槐乡的小小子,到槐树下大饱口福.(引读第三句)
c.现在,你明白为什么作者说五月属于飘香的槐花,属于槐乡的孩子了吧.(因为,五月,槐花漫山遍野,美丽无比,香飘万里;因为槐花盛开的季节,是孩子们最快乐的季节,他们打槐花,吃槐花饭,尝槐花蜜,用槐花打扮自己……
d.槐花,还可制药,有止血利尿的功效呢.
e.槐树,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植物,我国很多地方因为有美丽的槐花,成为闻名于世的风景区呢.(看资料)
f.槐花多,自然槐乡的孩子也多啊,他们走出槐乡,来到城市的各个角落,依然无法忘记记忆中开得最灿烂的槐花,他们用各种文字,用音乐写下他们的怀念,让我们再来读读吧!
四,熟读背诵,体验提升.
(一)过渡:真美呀,槐乡五月,那里景美,人更美,你想把这美记下来吗 老师读完课文后就迫不及待的想要记下来.
教师范背.
谁也能背下来了 可以是一个段落的.
背得真棒,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记忆的 (学生交流各自方法.)
那么就用刚才同学的建议试着练练看.学生练习背诵.
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快又好 激发鼓励学生尽快完成记忆.
(二)过渡: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欣赏了这美景,又将课文记了下来,积累了优美的语句,接下来呀,我们也要学学课文来展现展现美.
1.假如你是槐乡的孩子,有客人来了,你如何向客人介绍槐乡呢
2.小组练习.
3.每组推荐代表上台讲解,及时点拨.评议,表扬优秀的.
4.除了这种方法来展现槐乡的美,你认为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表现出课文所描绘抒发的美呢
5.鼓励学生采用不同方法来展现美,将槐乡的美与大家分享,从而学会去欣赏美,积累美,表现美.(可以用绘画形式,写话形式等等)
对《槐乡五月》第三自然段的讲解处理--金玉莲 篇6
作者:阚晓茵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照样子重叠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以及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特点。
学情分析:
本课行文如流水,语言诗化,读起来琅琅上口,是值得学生诵读的好文章。它素洁高雅,恬淡隽永,意境美妙,如同一首田园诗,值得学生背诵积累。由于篇幅较长,学生在背诵时可能有一些难度。
教学重点难点:背诵课文
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照样子重叠词语。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激发兴趣(由荷藕之乡、茶乡、橘乡引入)
板书课题,提醒“槐”的写法。读好课题。
当“槐乡五月”这个课题映入你眼帘的时候,在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什么问题?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新词。
大声朗读课文,可以自由结合找同伴。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检查生字:洋槐坡坡岗岗瑞雪初降酿出挎走
喜盈盈浓香傻乎乎拌上咸的浇上
(1)读准字音
(2)哪些字易读错?哪些容易写错?
(3)比较:破坡槐环酿浪跨垮挎
(4)找出文章的叠词,仿照形式说说。
2、各自轻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相机齐读难读的句子。
4、默读课文,说说每一节的意思。
5、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看看最喜欢文章的哪个地方?把自己喜欢的,有把握的句子读给同学听。
三、课堂作业
1、写生字。(描红,评议)
2、练习册的有关题目。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以及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特点。
教学过程 :
一、背诵古诗,创设情境,导入 课文。
1、春光明媚的五月是鲜花盛开的季节,你能背诵描写春景或物的古诗吗?(宿新市徐公店,村居等)
2、春天是令孩子们最兴奋的季节。读了《槐乡五月》,你已经有了哪些收获?
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槐乡之美和槐乡孩子的美丽可爱。
出示句子: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二、自由读一读课文,看看你最喜欢读文章的哪个地方?你最喜欢什么呢?自由板块式学习课文(根据学生的选择,学习课文)
◆◆感受洋槐花开时,槐乡的景美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为什么喜欢它呢?
2、逐步让学生总结归纳出:
花多色白:瑞雪初降茫茫一片
花形多姿:玉雕圆球??
花香花甜:香气扑鼻沉浸香海
3、指导朗读,谁的槐花最美丽最芬芳?
4、引读指导背诵:有的…………远看……有的……近看
小蜜蜂飞来了……孩子们跑来了……
这时候……整个槐乡……
5、小结: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
◆◆感受槐乡孩子的美丽可爱(2-3)
1、指名朗读第二、三自然段。你喜欢什么呢?
2、讨论归纳:
热情好客、聪明能干(拉到、送、外加)
俊俏美丽(别、戴)
纯朴可爱(大大咧咧、塞上一把)
3、指导朗读,哪些词语写出孩子的这些特点?(各种形式朗读)
4、指导背诵。试背重点句子
5、小结:五月,是……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三、小结课文
1、读了课文,你想说什么?
2、教师小结:槐花是洁白无暇的花,是芬芳四溢的花,是装扮孩子,让孩子们大饱口福的花。槐乡的孩子是勤劳能干的孩子,是热情好客的孩子,是纯朴可爱的孩子。作者巧妙地把槐花与槐乡孩子融为一体,写花又写人,真切自然地抒发作者对槐乡五月的喜爱之情。
3、练习背诵课文。
四、完成练习册
花多色白:瑞雪初降茫茫一片
槐花 花形多姿:玉雕圆球??
花香花甜:香气扑鼻沉浸香海
槐乡五月
热情好客、聪明能干(拉到、送、外加)
孩子 俊俏美丽(别、戴)
纯朴可爱(大大咧咧、塞上一把)
对《槐乡五月》第三自然段的讲解处理--金玉莲 篇7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畅游五月槐乡
――《槐乡五月》教学始未
早就听说过《槐乡五月》这篇课文,却一直没有机会拜读,试教。预想中这应该是一篇清幽绝美的文章:雅致中溢出浓香,静谧中透着人情。初读之后,醇香果然扑鼻,静谧却未能邂逅,意想不到的竟有槐乡孩子的兴奋、好客、热情与因有了槐花而透出的美丽、活泼、调皮。
“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课文的这中心句告诉我们:槐乡的五月,既有浸在香海中的醉人“风旋”,也有幸福孩子的勃然生机。这也为我们的教学直接指明方向和路径。
再读文本之后,却发现问题。课文着重描述的“飘香”与“孩子的性情”并不相对集中,而是散落于文章的各个自然段。作者是不凿痕迹的信手提及,充分体现着“形散而神聚”的散文风格。
我们没有权利要求作者的创作要切合我们的教学。但作为读者,我们可以对其作品作个人的自我解读;作为执教者,我们可以依据自己的教学思路对文本进行必要的整合与重构。
一、依据学情、整合文本
作为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对文学作品赏析能力是有限的。针对《槐乡五月》一文形散的特点,理出一条思路,顺出一条线索,是非常必要的工作。
首先,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散落有一种自然无饰的美,却也有难以捉磨的朦胧感。线索的串连使儿童真实地触摸到链上的珍珠、线上的贝壳,能更清晰地瞥见文本的内涵,读懂文本的内涵。
其次,有助于把握文中的重点。这线索上的连缀,散发着相同的光彩,互为印证、彼此映照,促进儿童对其共性的感同。文章的重点随着线索的作用浮出水面,清晰可见。
所以,我紧扣文本最后一小节,让儿童寻找散落于文本中描写“飘香”与“孩子”的只只贝壳、颗颗珍珠。寻找的过程,就是发现、感同、构建、呈现的过程。这其间充盈着对语言的感知、理解、概括的思维训练,应是很有价值的。
二、读思结合,盎然比香
作为语文教学而言,我们应该时刻关注的是:人在努力地吮吸着语文。
从“语文”的角度出发,要实现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知、吸收以达到内化、积累的目的。读与思的结合,可以有效地帮助儿童实现对语言文字历练的过程。读,与语言的亲密接触,让理解有了媒介,让感知产生质感,让玩味留有余香,让吸收有了容器;思,对文本的深度探寻。它使一切与语文相关的活动不再浮游于表层,而是披上厚重深刻的铠甲,落地有声地潜入思维的深处。因为有了思的介入,浅薄变得深刻,狭窄变得广博,浮躁变得幽静,麻木不仁变得神采奕奕。思,如一道神奇良剂,注入课堂将化作一股端庄之气,弥漫着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渗透于儿童每一秒的生命之中。
从“人”的角度出发,儿童在教师既定俗套的老路子的引导下,不断“重复昨天的故事”,渐渐索然失趣,学习也就出现疲软现象。
激发学生点燃火焰的手段,不仅来自于文本自身内容的趣味,不仅来自教师的人格魅力,还应来自于课堂活动的组织形式。于永正教师曾言:我上课前备好课总要想一两个小点子,才敢走进课堂(大意)。这“一两个小点子”就是于老师对儿童生命、对作为人的儿童的深切而贴心的关爱,是于老师为儿童订下的“新船票”,为把他们送上“明天的新客船”。
这节课中,我让儿童进行“槐花飘香”的大比拼。就文中主要描写“香”的两段文字进行自读自悟,自思自述。通过比找、比思、比述、比读的流程激发他们阅读的动力,促发他们思考的兴趣。孩子们为荣誉而战:静则沉思默想,动则争相表述。五月槐乡的香味,在儿童冥思苦想中贮存其心,在唇枪舌战中永驻其口。
三、槐乡孩子,我要认识你
“槐乡五月是孩子的季节”。是的,孩子是槐乡是另一道靓丽的风景。如果说,似瑞雪初降的槐花是诗意槐乡纯洁优美的形象代言人的话,那孩子则无疑是槐乡不折不扣的宣传大使。他们可以随意采摘槐花奉献于人;可以热情地用槐花饭招待远方而来的朋友;可以慷慨地把槐花干和槐花蜜赠送他人,带向远方;可以用槐花装扮自己和美丽的槐乡相映成趣。
可以说槐花因为有了孩子而美名远扬;孩子也因为有了槐花而生机勃发。花于人的生命诱发,人于花的性情倾注,构成了槐乡那独具魅力的迷人意蕴。
为帮助学生走进“槐乡的孩子”、了解“孩子与槐乡”的关系。我设计了两个问题:槐乡的孩子是
的?2、为什么能这样?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潜文会意。问题1着注于从文本语言感情槐乡孩子的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精妙;问题2又着注于了解槐乡与孩子的关系,理清其内部的逻辑联系。
对《槐乡五月》第三自然段的讲解处理--金玉莲 篇8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55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思路
作者:戴运怡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思路
《槐乡五月》是苏教版第六册中的一篇文质兼美、情景交融的抒情散文。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对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全文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景色美、人情美、文字美,所以,我在教学本课时着重引导学生感悟美、体验美、积累美。
一、个性阅读,感受“飘香的季节”,赏槐花之美,品语言之神韵。
1、自主探究感悟美。对这样一篇诗一般的美文,不同的孩子感受各异。我让学生们通过个体自主感悟,说说槐乡的槐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自行体会槐花的多、白、美、香的特点,再使学生有目的地品味文中优美的文字,体会不同的感受。
2、感情朗读品味美。我曾听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读是基本手段,读是综合,读是表达,把读变成一种理解,一种评价。”我觉得这话非常有道理。课文诗一样的语言直接激发了学生感情朗读的欲望,欣赏着美丽动人的槐花,伴随着舒缓轻柔的音乐,学生静心朗读体味,通过个体领悟读、集体感受读、男女比赛读,让自主体味后的朗读,读出文的意境。
3、个性想象表达美。本篇课文对槐花的描写,留下了许多艺术的“空白”,比如“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就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每个孩子心目中都有“自己的槐花”,教学时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现槐花开放的远景和近景,让学生展开充满诗意的想象,对槐花之美进行再创造,这是对课文语言文字的进一步理解和提升。
二、创设情境,领悟“孩子的季节”,感孩子之美,悟乡村之蕴意。
如果说感受“飘香的季节”是本文重点的话,那领悟“孩子的季节”则是这篇课文的难点。怎么让学生体会到槐乡孩子的好客、能干、可爱其实就是孩子在这一季节里快乐的表现,怎么让学生明白这槐乡五月就是孩子们欢乐的季节、喜爱的季节、自豪的季节呢?
对于年龄较小、较好动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如果先让他们去感受槐乡孩子那些可贵品质,再从中去体会槐乡孩子快乐的话,这无疑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想,何不让他们自己去亲身体验一下做槐乡孩子的快乐呢?为此,我创设情境,让同学们一起走进槐乡,当一回槐乡孩子,说说自己在这个季节里心情怎样,都做了些什么?指导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课文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所见所闻,所做所想。促使学生带着情感色彩去学习,儿童在情感趋动下,主动把自己投入进去。教材中原有的逻辑的、抽象的符号化了的内容,一下子也变得生动、形象而真切。
整个环节的交流给了孩子充分大的空间,学生尽情地表达自己的快乐,自由地表达心中所感。在不知不觉中,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为什么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理解了“请吃槐花饭,赠送槐花蜜,用槐花装扮自己,享受槐花香”等等这些都是槐乡孩子快乐的一种表达。
如果说我设计“飘香季节”时注重的是一种静的美,让学生去感受;那么我在设计这一部分时则是让孩子们动起来,让孩子在欢笑中去体验美,一种浓浓的“人情美”。
三、 引导背诵,积累“飘香的季节”“孩子的季节”,品文字之美。
小学语文课本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特别是本篇课文,文字格外优美。如文中一系列的叠词――白生生、白茫茫、喜盈盈、傻乎乎、甜丝丝、香喷喷……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再如文中有不少对偶句,像“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等,这些句子的妙用,浓化了情境的氛围,非常适合学生的积累。为此,我设法激发学生积累美的欲望,通过自己范背,再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可以是几句,也可以是一句,这样既可以给更多的同学参与的机会,有可快速地测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另外,我在设计作业时,也是针对了本文的特点,让学生或讲、或写、或画,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一种方法,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这对新课程标准也有较好的体现。
转载自常熟支塘中心小学网站
对《槐乡五月》第三自然段的讲解处理--金玉莲 篇9
一、说教材
《槐乡五月》是一篇清雅隽永的美文,它不是一首诗,却有着诗一般的语言;它不是一则童话,却有着童话般的意境。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对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文章行文如流水,语言诗化,读起来琅琅上口,是值得学生诵读的好文章。它素洁高雅,意境美妙,如同一首田园诗,值得学生背诵积累。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结合学生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考虑,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写出和"白茫茫"等词语结构相似的词语。
3、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五月槐乡的景美、花香和童欢。
本课教学需要两课时。第一课时解决生字词问题,初步整体感知课文。第二课时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主要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 感受五月槐乡的景美花香和童欢。
为了配合这篇课文的教学我主要设计制作了与课文相配套的课件,主要以图片文字和音乐为主要构件。另外,教学前我还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串槐花。
二、说教法、学法
教师的教学,应做到心中有本,目中有人,在理解、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我结合教材及教学对象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了如下教学原则和手段:
巧用实物:
鉴于儿童偏于感性认识的特点,我利用槐花给学生架设了一座与文本相通的桥梁。使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了课文中描绘的意境。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与文本对话成为可能。
妙用表演:
表演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之一。在教学本文的第三自然段的时候,我设计成在学生读通文本的前提下,表演课文内容。让学生在表演中走进文本,在表演中深入体会课文内容,在表演中体会课文语言的优美和用词的准确,达到语言的吸收和内化。
重视感悟:
在教学设计中,我重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与理解,让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理解、感悟课文的点滴妙处。
三、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让学生仔细观察实物槐花并说说观察到了什么?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槐花的美、香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2、板书课题。
3、针对课题质疑: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这样一个质疑的过程无疑在学生心里形成一个强烈的阅读期待,学生的读书积极性自然就被调动起来了。)
二、初读解疑。
自由读课文后讨论交流:从刚才的阅读中,你知道了什么?
(此处鼓励学生能尽量用课文中词和句来说,将字词句的学习与了解课文内容相结合,并且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学习的方法,从而真正的学会学习。)
三、检查生字词。
1、出示生字后师生共同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词的?
2、出示课后词语:白茫茫 喜盈盈 甜丝丝 白生生 傻乎乎 香喷喷,并请学生照样子说几个。
四、再读感知。
1、分自然段指名读,及时纠正。
2、理清课文脉络。出示思考题:课文的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自由读课文,看看自己喜欢哪一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给同桌听。
4、文中哪些地方你读不懂,提出来交流。(此处再次设疑,让学生自问自答检验读书效果。)
五、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2、观察并说说书写要点。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临写。
六、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情:
通过课件展示槐花开放时的美景,再加上教师的一段精彩的描述,一定会激发起学生对槐花的热爱之情,也一定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景美:
1、让学生仔细读第二自然段,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体会体会。
(这里我设置了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让学生静下心来,回归常态,沉浸其中,再加之动笔画一画动口读一读,多种感官的参与,学生的学习效果肯定会很好。)
2、交流阅读感受。
这里主要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三句描写景美的句子。
(1) 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这一句是整体上对槐乡美景的描写,突出了槐花开放时色彩的美。为了让学生能有所感悟我先让学生找找表示颜色的词,然后再读一读体会体会。
(2) 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这是从远近两个角度来具体描写槐花的样子。我通过图片以及实物的展示来让学生理解“玉雕的圆球”以及“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3)“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劈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
这句话是通过动态的描写,从侧面反衬槐花的美。
以上的每一句话出示以后,我都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读一读,然后让学生说说喜欢的原因,接着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去体悟其中的感情,最后再有声有色地读一读。
为了在课堂上逐步落实背诵的任务,我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通过出示相关提示语,给学生一个拐杖,分解和减轻学生的背诵压力。
通过以上三句话的品读与背诵学生自然就感受到了:景美。
(三)花香
这部分的教学我主要抓住两句描写槐花饭的句子来阅读感悟。
1、问:槐花还美在哪?让学生拿出槐花先闻一闻,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出示:“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
让学生读一读感受一下,然后问:“清香、醇香、浓香”的位置能调换吗?通过让学生明白这是按照香味越来越浓的顺序排列的,从而领会作者谴词的准确。接下来再让学生想一想省略号省略的香味。这样不但可以训练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还可以展示学生的词语积累。
2、问:想不想吃槐花饭?这槐花饭怎么做的?
填空:吃咸的______,吃甜的_____ 。
让学生通过读课文来填空。你最想吃哪一种槐花饭?想吃哪一种就读哪一种?
让学生自主选择读书内容这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是教学民主的表现。
总之,这部分通过“闻一闻、谈一谈、读一读、想一想、填一填”的教学程序和方法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花香
(四)童欢
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我主要抓住描写小姑娘和小小子的两段话中的两个关键词“飘”和“大大咧咧”来展开教学。
1. 出示:槐乡的小姑娘变得更俊俏了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
问:哪一个字最能表现小姑娘欢快愉悦的心情?
2.出示:小小子呢,衣裤的口袋里装的是槐花,手上拿的还是槐花。他们大大咧咧的,不时就朝嘴里塞上一把,甜丝丝、香喷喷的,可真有口福呢。
问:哪一个词写出了小小子的可爱和调皮?
3、在学生充分感情朗读完之后再分角色朗读。
4、 演一演。
让学生先小组合作表演,然后再推荐大组交流。这样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在表演中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入体会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语言的优美和用词的准确,达到语言的吸收和内化。
学生在纵情表演过程中自然会体会到:童欢。
(五)总结全文
1、教师总结。
2、配乐,齐读课文。
3、槐乡,我们就要跟它再见了,此时,你想说些什么? (通过这样一个口语训练的点来让学生诉说对槐乡以及槐乡孩子的喜爱之情,借以深化主题。)
(六)作业
1、摘录文中你喜爱的、你认为美的句子。
(让学生积累文中的美段佳句,并能初步运用也是本节课乃至整个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2、有感情地背诵全文。
各位尊敬的评委,下午好!我来自永安中心小学,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槐乡五月》,这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教材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脚本”。对教材的认识和把握是搞好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下面我就来先说说教材。
接着说教法学法。
最后说教学程序。
我简要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
首先说第一课时。
接下来重点说说第二课时。
这课时我准备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各位评委,我在设计上这一课时候就有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在琅琅书声中,让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不仅能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还能感受再现文章的情思意境,让学生在思维与情感的强烈震撼中感受语言的美,体验生活的美!
各位评委,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对《槐乡五月》第三自然段的讲解处理--金玉莲 篇10
《槐乡五月》
一、复习导入新课。
昨天,我们初读了课文《槐乡五月》,这篇课文如同一首优美的田园诗,把我们都深深地吸引了。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走进美丽的槐乡。
二、整体感知,直奔中心。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本文的中心句。
2、交流: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3、指名读 齐读
4、哪些自然段主要写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哪些自然段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我们先来学习为什么说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板:槐花飘香)
三、感知第一自然段。
1、听课文录音第一自然段,边听边想象画面。
2、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又听到了什么声音?从哪些语句中,能够看出“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呢?
3、学生交流。
四、精读品悟
1、作者梦笔生花写下了五月洋槐开花的情景,读读这段,用――划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2、学生自由圈画读书。
3、班级交流:作者用生花妙笔写下了槐花盛开的情景,在这美妙的文字中,你最喜欢读哪一句?并说明原因。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句子。
a“槐乡的山山洼洼……一片白茫茫。”
①能说说你喜欢读的理由吗?(教师相机板书:数量多、颜色白)
(还有其他的理由吗?)
②指名有感情地读
③谁能比他读得更好?
过渡:哪位同学再来读你喜欢的句子?
b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1、能说说你喜欢读的理由吗?
2、边读边欣赏挂图。
3、投影出示
比一比哪句最精彩:
有的槐花抱在一起,;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
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4、朗读体会作者这样写的好处。
5、学生朗读。
过渡:有人喜欢其他的句子吗?
d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
1.嗡嗡嗡”是小蜜蜂的语言,猜猜,小蜜蜂在说什么?
2.同学们都说出了蜜蜂的心声。
3.从这句话中,你还读懂了什么呢?
4.开心的不止是小蜜蜂,还有槐乡的孩子们!你听---(引读)“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
5.你能带着这种心情把小蜜蜂和槐乡孩子们的喜悦读出来吗?生读。
过渡:同学们说了不少自己喜欢的句子,老师也有喜欢的句子,给老师个机会,好吗? e“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浸在香海中了“。
1、听了老师的读,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2、槐花不仅颜色美,形态美,而且-----(味道香)
3、这一自然段最后一句中,有一个词语,虽然没有直接写槐华的香味,但这个字却形象的写出了槐华的香味很浓很浓。到底是哪个词呢,请将最后一句读一遍。
4、你能说出几个带有“海”字,但不是指大海的词语吗?
5、配乐齐读最后一句,再次感受槐花的美。
6、如此美丽的景色,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赞叹: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作者写出这样优美的文字,不是一朝一夕成的,积累是很重要,尤其对我们三年级的小朋友,那更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们应该把这一段-----(背诵)。给一点时间自己练习背诵,同桌之间可以合作完成!比一比谁最先背好,背得最有感情!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槐乡五月,来,一起美美地把课题读一下。
二、 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槐乡之美。
1、 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五月,洋槐开花了。同学们,你们想看看那槐花盛开的情景吗?那就让我们走进美丽的槐乡。请同学们用心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2、在这美妙的文字中,你最喜欢哪一句?
(一) 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我觉得槐花很白,槐花很多很多,像下过一场雪一样。)
就在这样的五月,竟然有雪花飘落在大地上,到处都是白的,到处都是雪。可现在出现在你面前的不是一地的雪花,而是一大片的槐花呀!看到这一大片的槐花,你想说点什么?
(槐花真是太美了!)
(啊,真是太神奇了!)
(真是大自然的杰作!)
你想通过朗读把你的这份惊喜/喜欢表达出来吗?
(听出来了,你呀,恨不得在这片槐花的海洋中奔跑。)
(看,她的嘴角微微上扬,正在笑呢!)
让我们一起动情地来读一读这句话。
(二) 你还喜欢哪些描写槐花的句子?
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a、 我觉得玉雕的圆球很美。
玉看上去很有光泽,摸上去滑溜溜、凉丝丝的。(放槐花图片)
(指名读,齐读)
b、 我觉得那小辫儿很可爱。(放槐花图片)
(指名读,齐读)
这槐花真是婀娜多姿,让我们再次欣赏一下这多姿的槐花吧!(齐读两种形态的槐花)
这么美妙的文字,我们真应该永远地把它记在脑海中。试试看,你能不能将这段文字背下来。(生自由背)
轻轻地闭上眼睛,让这美丽的景象重现在我们的眼前,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好吗?
听了你们的背诵,老师仿佛也沉醉于这一片花海中了,沉醉于这一片香海中了。
(三) 是啊,槐花把最甜最美的花香倾吐到了槐乡的每一个角落,听
“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
谁来啦?
小蜜蜂,你们嗡嗡嗡在和同伴说什么呀?
(四) 快看呀,这沁人心脾的花香把孩子们也引来了。
“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
“啪啪啪……”你为什么要读得这么快啊?
a、 孩子们是跑来的,脚步声一定是很快的。
b、他们急着采槐花回家,好快点吃上香喷喷的槐花饭。
c、他们越想越高兴,心里美滋滋的,心简直就要飞起来了。
d、心里的快乐像潮水一样涌出来。
让我们一起怀着喜悦的心情来读读这句话吧!
(五)引读: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
(六)(深吸一口气)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你也想像老师一样来嗅一下吗?(指名读)
你闻到那醉人的香气了吗?
来,我们一起来嗅一下。(齐读)
(七)的确,五月的槐花漫山遍野、美丽无比、香飘万里,正是文中“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再次欣赏一下槐乡那迷人的景色吧!(齐读)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被这美丽的槐乡所深深地吸引了。
三、 学习2-3自然段。
1、在洋槐开花的季节,你们一定很想去槐乡看看吧!那就去吧,让我们好好地在槐乡逛逛吧!请同学们尽情地读一读课文的2、3两段,用你们明亮的眼睛去看吧,用你那灵敏的鼻子去闻吧,不用害羞,尽管用嘴去尝吧,用心去感受槐乡那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吧!呆会儿,老师要请你说说你在槐乡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尝到了什么?
2、交流。
(一)学习第3自然段。
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a、我看到了俊俏的槐乡姑娘。
槐乡的小姑娘变得更俊俏了,她们的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
你感受到了什么?
这里为什么要用“飘”而不用“走”呢?
(小姑娘非常开心,脚步也变得轻快起来。)
(小姑娘都飘飘欲仙了。)
(小姑娘真像一个槐花仙子了。)
老师可喜欢这群槐乡的小姑娘了,也想来读一读,行吗?(范读)
你从老师的朗读中听出了什么?
老师刚才读的时候,把自己就当作槐乡的小姑娘了,有了槐花的装扮,我变得更美了,心里可开心了,你也想体会那份快乐吗?(指名读)
让我们带着微笑,一起来读好这段话。
b、槐乡的小姑娘很可爱,槐乡的小小子更有意思。
出示:小小子呢,衣裤的口袋里装的是槐花,手上拿的还是槐花。他们大大咧咧的,不时就朝嘴里放上一把,甜丝丝、香喷喷的,可真有口福呢。
(老师,你打错字了,你把塞打成放了)
“塞”和“放”不是一样的吗?干脆我们就别换了吧!
塞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这样随手一放的,而放是很小心的,可见小小子很大大咧咧的。
谁来当一回这槐乡的小小子?(指名读、齐读)
小小子的嘴里塞得满满的,哎呀不好,不小心噎到了。唉,只怪这槐花实在太诱人、太美味了。
3、你又闻到了什么?尝到了什么?
(一)我闻到了槐花的香味,都不想回家了。
――,天不早了,该回家了。
(不嘛,――)
唉,这孩子,看把你给迷得。
(二)我尝到了美味的槐花饭。
你吃的槐花饭是甜的还是咸的?
(咸的,里面浇上了麻油、蒜泥、陈醋)
啊,真令人垂涎三尺啊!
(甜的,撒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
咬上一口,啊,满嘴清香,真是人间美味啊!
(三)短短的槐乡之旅结束了,小朋友临走时,(引读)槐乡的孩子还会送他一大包蒸过晒干的槐花,外加一小罐清亮清亮的槐花新蜜。
(四)五月,真是槐乡孩子的季节,槐乡的孩子真快乐啊,这份快乐充溢着他们的心田,
他们将这份快乐传递给了你,传递给了我,传递给了我们所有的人。让我们再看一眼槐乡吧,再感受一下槐乡孩子的快乐吧!
(齐读2-3段)
四、 小结:槐花是洁白无暇的花,是芳香四溢的花,是装扮孩子,让孩子们大饱口福的花,让我们再次深情地说: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五、谈感受。
其实读了这篇文章也勾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傻乎乎地卧在槐树下不想回家,享受着槐花所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于是,我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小诗,想听吗?
对《槐乡五月》第三自然段的讲解处理--金玉莲 篇11
《槐乡五月》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对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文的设计从美入手,以读解文,以情带读,通过开放的教学设计,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课文描述的情境,让学生在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行自我建构、学习阅读、促进表达。
一、抓一句而动全篇。
一上课,就请学生用一句话说说对槐乡五月的总体印象,这样顺势出示文章的中心句,让学生抓住“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为表达主线,让学生对全文有个总的印象,便于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课文的内容,做到抓一句而带动全篇,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做好了准备。
二、充满个性地选读。
感悟“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时,在学生听伴有优美音乐的课文朗读后,引导学生交流:槐乡的槐花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并让学生带着“能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读出槐花的多和香”来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用笔画一画有关的词句,写写自己的阅读感受。而在感悟“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这一部分内容时,让学生以游客的身份走进槐乡,去观察,去感受。以“走进槐乡,你在槐乡遇到了谁?拍下了哪些有趣的镜头”统领第二个教学环节。学生读读想想,圈圈画画,说说议议,攫取看到的最有意思的镜头进行汇报。学生选取自己最喜欢的内容说读,并进行感悟想象,深化了个性化阅读,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品味文中优美的文字,加深理解和体验,并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地朗读,突出了学生的自主阅读和个性化理解阅读,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自由地说。
当学生欣赏完课文中描写的槐花“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像玉雕的圆球、像维吾尔族姑娘的小辫儿”这是作者眼中的槐花,其实每个孩子心目中都有“自己的槐花”。引导他们观察槐花开放的远景和特写镜头,并让他们学着作者的样子说说,孩子们有的说像一只美丽的玉镯,有的说像大雪覆盖的柳条,有的说像一只只玉蝴蝶,有的说像冰刻的小铃铛……孩子充满诗意的想像,是对槐花之美的再创造,是对课文文字的进一步理解和提升,是学生个性的展露。
当孩子们对槐乡的美景流连忘返,为槐乡乡村风情所陶醉时,策划槐花节的活动水到渠成,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把槐乡介绍给更多的游人,带领孩子共同策划令人神往的槐花节。这个创意,由课内走向了课外,为槐乡写一份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槐乡,巩固和提升了课文内容,培养了语文综合能力,以课内的学习延伸到课外的探索,以一篇课文的学习带动一个课题的研究,这正是本课教学的更重要的意义所在,也是新课程理念的突出体现。
对《槐乡五月》第三自然段的讲解处理--金玉莲 篇12
作者:蒋红云
教学要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五月槐乡的清香、甜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同学们刚才老师闻到一股清香,不知你们有没有闻到,好香呀!这是槐乡的槐花开了,此时,整个槐乡都沉浸在香海之中。这美丽芳香的洋槐之花,给槐乡孩子带来了甜蜜和欢乐,你们想不想也去享受一番。那我们去看看五月洋槐开花了 板书:(槐花) 开得怎样?
二、学习第一段
1、看图
师:现在我们来欣赏下这美丽的槐花。点击课件
2、自由读。
师:读了课文,看了图你喜欢读哪几句话?为什么?
点击课件
(相机出示句子:槐乡的山山哇哇,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小辫。)
3、指名读。读了这句你能说说它是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4、指导朗读。
你们喜欢槐花吗?谁来读读。
从这句花里读懂了什么?
板书:花多色白 花形可爱
5、师:从你们的朗读中可以听出你们槐花,难怪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劈啪啪……
点击课件(相机出示)
(孩子们跑来了,………………满足。)
6、师:谁喜欢读这句话。指名读。
你体会到了什么?(白生生、喜盈盈、体会到了孩子们的喜悦之情,满足之感。孩子们勤劳可爱。)
板书:勤劳可爱
7、这白白的花儿像小辫一样挂在枝头,这难怪蜜蜂喜欢,孩子们满足,槐花还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呢?
点击课件 出示句子
(桌上…………浓香……浸在香海中。)
8、师:谁喜欢读这句话。
这里有个省略号,它表示什么?从这句话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板书:花香
9、填空: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 );有的槐花 ( ),近看( )。
10、谁喜欢读这一小节。
师:从你的朗读中听到了槐乡孩子勤劳可爱,槐花又白、又香、又美。是呀!槐乡还有比槐花更美的呢?
我们来自由读第二小节。
三、学习第二小节。
1、自由读第二小节。
2、你读懂了什么?(槐花香气醉人)
那些词中体会到的?(傻乎乎、卧在、不想回家)
3、课文那些句子写了槐乡孩子热情好客?
板书:热情好客
4、指名读。
师:谁知道槐花饭是怎样做的?(指们名回答。)
5、在槐花芬芳的季节里,槐乡孩子热情好客,我们是鱼米之乡,旅游胜地,假如有外地的小朋友来到我们这里,你会怎样招待他们。
6、四人小组讨论。
7、交流。
师:槐乡孩子热情好客,我们江南的孩子们也是非常热情好客。槐乡孩子还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呢?
四、学习第三小节。
1、看图点击课件
思考:你看到了什么?课文的哪一自然段写了这幅图的内容。
2、自由读第三小节。
3、槐乡的孩子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板书:味甜 纯朴可爱
4、指导朗读
你能读出他们纯朴可爱吗?
五、学习第四小节。
师:槐乡的五月是怎么样呢?我们来齐读最后一小节。
为什么说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因为,五月的槐花盛开了,形态可爱,香味诱人,这时候孩子们非常高兴,他们采花做饭,享受花香,用槐花饭来招待客人,装扮自己,所以,五月是孩子们的季节。)
课文的最后一段是文章的什么?
五、总结课文
槐乡是洁白无暇的花,是芬芳四溢的花,是装孩子并让孩子大饱口福的花,槐乡的孩子是勤劳能干的孩子,是热情好客的孩子。作者巧妙地把槐花与槐乡孩子融为一体,写花又写人,自然地抒发出作者对槐乡的喜爱之情。
对《槐乡五月》第三自然段的讲解处理--金玉莲 篇13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品味语言文字,学习欣赏作者的优美词句。
3.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孩子的勤劳、热情淳朴,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体会作者为什么说“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读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到的槐乡五月是怎样的呢?板书:槐花、孩子。
3.默读课文,找找句子。出示句子,朗读。那作者为什么说,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呢?
二、感悟花“香”
1.轻轻读读课文的第一段,把感受最深的句子划下来。
交流。
2.出示句子“连风打的旋儿”。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呢?指导朗读。
3.还从第一段的哪些地方也感受到槐花的香?再次默读第一段,找找。
4.交流指导。齐读。
5.从“海”字中体会到了什么呢?出示句子。读着这些句子,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呢?出示图片欣赏。齐读。
配乐齐读第一段。
7.此时此刻,整个槐乡仅仅是沉浸在香海中吗?它还沉浸在哪里呢?交流。
板书:乐。齐读句子。
三、品味“醉”意
1.走在槐乡,到底是什么让你陶醉呢?自由读第二段。
2.组织交流。走在槐乡,是什么让你醉?
3.除了香气让你醉,还有什么也让你醉呢?指导朗读。
4.那除了槐花的香味让你醉,槐花饭的美味让你醉,还有什么也让你陶醉呢?指导朗读。
板书:美。朗读句子。
四、体悟“快乐”
1.创设情景。出示图。观察图片,欣赏感受快乐。
2.出示句子。自由读段。
3.小姑娘起立。现在,你们就是槐乡的小姑娘了,让大家看看,你们长得多俊俏呀,再用槐花装扮自己,让自己变得更美,来美美地读好这句话。
那小姑娘们,透过这个“飘”字,你想表达自己怎样的心情呢?齐读。
小小子,该我们了,看到小姑娘这么美滋滋的,也赶快装上槐花,拿起槐花,大饱口福吧。一起来读。从小小子们“大大咧咧、不时、塞上一把”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呢?齐读。
4.看,五月,洋槐开花了,小姑娘会用槐花装扮自己,小小子会不时尝尝槐花的美味,孩子们都尽情地享受着这份快乐,五月,岂不就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吗?出示句子,配乐朗读。
五、释放体验
1.那里要举办一次槐花节,想请同学写一则广告语,让更多的游客到槐乡来做客。
2.再次齐读句子。
六、板书设计
槐花 香
槐乡五月 美
孩子 乐
对《槐乡五月》第三自然段的讲解处理--金玉莲 篇14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主要写洋槐开花的五月槐乡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以及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文章写花又写人,花与人交融在一起,不枝不蔓,相得益彰,使“花美人更美”这一主皆自然地生发开去。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可借助挂图感知槐花的形象。引导学生赏读文中如同诗一样美妙的句子,让学生感悟五月的美丽景色,以及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细细咀嚼,读出滋味来。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照样子写重叠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以及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特点。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槐乡去看一看。出示幻灯片:槐花槐乡五月是一个最美丽迷人的地方。板书:槐乡五月
2、当“槐乡五月‘这个课题映入你眼帘的时候,在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些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词。
(1)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2)指名读、齐读。
(3)指名解释词语,教师相机点拨。
(4)齐读生字词。
(5)听写生字词。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5、理清脉络。出示思考题: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说一说。
6、学生自由读课文,看看最喜欢读文章的哪个地方。为什么?然后,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读的地方,先读给同座的同学听,再读给大家听。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尽量能读出感情。
7、请同学们浏览一下课文,看看文章中的哪些地方你读不懂。
三、布置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抄写生字词语。
3、联系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精读训练
1、导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这一自然段中的哪几句话,你喜欢读?为什么?
①这两句话中有几个比喻句?分别是用什么比喻什么?
②读一读,你从这几个比喻句中体会到了什么?
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④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⑤齐读这句话,注意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悟。
⑥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⑦怎样读,才能把这种体会给读出来。
(3)指名有感情地读第1自然段。
(4)齐读第1自然段。
2、导读第2自然段。
(1)自由读这一自然段,想一想:这一自然段可分几层?每层主要说什么?
(2)指名读第一层。
①这一层是写谁的?什么叫“傻乎乎”?小朋友为什么傻乎乎地卧在槐树下不想回家呢?
②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通过读,来体会槐花香气醉人。
(3)齐读第二层。
①这一层是写谁的?从这一层的描写中你知道槐乡的孩子还具有什么特点吗?
②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通过读来感受槐乡孩子的热情好客。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5)齐读第2自然段。
3、导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思考: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3)自由地读一读这一自然段,看看槐乡的孩子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4、导读第4自然段。
(1)齐读这一自然段。
(2)联系课文内容回答:为什么说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3)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其什么作用?
二、总结课文
1、教师小结:槐花是洁白无暇的花,是芬芳四溢的花,是装扮孩子并让孩子大饱口福的花,槐乡孩子是勤劳能干的孩子,是热情好客的孩子,是纯朴可爱的孩子。作者巧妙地把槐花与槐乡孩子融为一体,写花又写人,真切自然地抒发出作者对槐乡五月的喜爱之情。
2、朗读课文。
三、作业练习
1、按课文后第四题的要求,照样子写重叠词。
2、练习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