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语文教案设计 > 一面 第一课时

一面 第一课时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0
0

一面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弄清记叙顺序;

2.理解本文抓住外貌特征写人的方法;体会文中饱含感情的语言。

3.认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人格。关心他人,助人为乐。

教学重点:

1.鲁迅的肖像描写;

2.鲁迅对我的影响。

教学难点:

以对比、衬托手法来表现鲁迅先生崇高品质和对“我”的鼓舞。

教法:讲读 讨论

教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一、简介背景,导入新课;

二、课内预习(检查)

三、研习第一部分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鲁迅是我们所熟悉的名字,在第一册中我们学过他的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谁能简要介绍一下他的生平?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举国上下,人们用各种方式表达沉痛的悼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阿累的一篇怀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一面》。

简介作者

二、检查预习(幻灯片)

给下列加黑字注音:

jiào hè qiàn jiǒng tuí xūn zēng wù nüè kāi zì

地窖 赫然 嵌着 窘相 颓唐 熏黑 憎 恶 虐待 揩油 恣情

mó sǒu suō sháo

抚摩 抖擞 摩挲 脑勺

三、结合预习提示解题

“一面”是“一次会面”,是谁跟谁的一次会面?虽然作者与鲁迅仅仅见过“一面”,但鲁迅的外貌和言行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请一名同学简介事件)。本文以小见大,表现出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而阿累也从鲁迅先生身上获得巨大的精神力量,期望踏着鲁迅的足印继续前进。

这篇文章回忆的是四年前(1932)的往事,写成于鲁迅逝世的当月。作者思念和敬仰鲁迅,故此写得情真意切,十分感人。

四、读课文,划分层次。(结合“理解。分析”二(1))

五、回答“理解。分析”中的二(2)

有人认为删去第二部分,文章去更精练、更集中、更符合回忆录的写法。你觉得这种意见对不对?为什么?

不对。第二部分既是沉痛的悼念,又是冷静的思索,表现了“一面”对作者的巨大鼓舞和影响。这部分的抒情和议论画龙点睛的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六、口头回答“理解。分析”中的第一题。

1.画出本文表示时间的语句。

2.画出本文表示地点的语句。

3.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七、作业:

1.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完成“揣摩、运用”中的第三题。

2.熟读第二部分。

后记:本节课要指导学生了解批注内容(单元提示)并识别《一面》中的批注属哪一种,再就是对思考的问题进行回答。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一面 第一课时

微信扫码分享

月会员
每天200次下载
2元/30天
直接下载
单次下载
0.1元/次
微信支付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支付
金额:
常见问题

请登录之后再下载!

下载中心

您的账号注册成功!密码为:123456,当前为默认信息,请及时修改

下载文件立即修改

帮助中心

如何获取自己的订单号?

打开微信,找到微信支付,找到自己的订单,就能看到自己的交易订单号了。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