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参加考研的小伙伴来说,选择考研院校和专业至关重要,到底如何选择呢?这一直是困扰很多同学和家长的难题,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聊聊这个话题。
考研院校及专业怎么选择
第一步、专业范围选择
(一)考研可选择的“本专业”
例如某同学本科就读专业为“金融学”,该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该一级学科下有“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10个专业。对于该同学而言,这10个专业均为考研可选择的“本专业”。
(二)考研可选择的“相近专业”
例如某同学本科就读专业为“金融学”,该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与该一级学科平行的一级学科为“理论经济学”,“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之下有“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6个专业。对于该同学而言,这6个专业均为考研可选择的“相近专业”。
(三)考研可选择的“跨专业”
不属于本科就读专业所属学科门类的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则为考研可选择的“跨专业”。
第二步、硕士类型选择
(一)类型说明
中国提供两种类型的硕士学位供考生进行选择: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
学术型硕士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专业硕士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两种硕士类型均为全国统一考试、全日制培养并发放双证。
(二)应试难度说明
1、绝对难度:从初试科目、试卷难度、分数要求三方面进行比较,一般而言专业硕士的绝对难度要低于学术型硕士。
2、相对难度:从报名绝对人数、报名录取比例、实际录取分数线、复试差额录取比例四方面进行比较,一般而言专业硕士的相对难度要低于学术型硕士。
图片
第三步、意向专业选择
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前面两个步骤,确定自己想考的专业,确定是否跨专业考试。
图片
第四步、意向地区选择
(一)就业原则
未来打算在哪儿就业,就选择在哪个城市读研。
这是读研选择地区的第一原则。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学校较多,同理每年的各学历层次的应届毕业生较多,工作竞争相对激烈。例如,如果在北京读完研究生后,同学将回到家乡所在省的省会就业,则选择在本省省会读研为更好的选择,既利于人脉积累,也便于利用好地缘优势。
(二)安家原则
未来打算在哪儿买房子、组建家庭,就选择在哪个城市读研。
这是读研选择地区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未来每位研友都需要组建自己的家庭并照顾父母。在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买房压力大,如北京房价动辄2—4万元每平,成家安定下来相对非常困难;而其他的省会城市或中小城市相对轻松。例如,如果家庭经济状况不是特别富裕,原则上不建议选择北京、上海、广州、杭州作为安家的城市。
(三)经济原则
相比较而言,在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读研需要承担更大的经济压力,固比其他省会城市对于家庭经济状况的要求更高。例如,在北京、上海读研的`学费、生活费、其他开销,将远远大于在武汉、成都等其他城市。
(四)一区、二区选择
按照地域原则,教育部将不同的省份划分为一区、二区,每年的考研复试分数线也分为一区线和二区线。相比较而言,每年国家二区总分线比国家一区总分线要低10分,单科分数线也更低。随着考研人数的逐年递增和招生的结构性转变,考研的总分线也是年年居高不下,让很多学生与成功失之交臂。有鉴于二区省份对于总分线和单科线的要求更低,更加适合不愿意承担考研风险、基础较弱的同学选择。
第五步、意向硕士点选择
选哪一个学校最重要的是看它是不是适合自己,而不是它是不是最好,是不是排名靠前;另外还要看自己能够考上的可能性。如果你基础很好,又能抽出时间来复习,应该考重点学校;反之则是一般的学校。再有报考是否方便也是要考虑的。一般地说,还是就近报考、学习比较好。
考研可选择的专业和学校很多很多,14个学科门类,下面几百个专业和研究方向。研究生招生院所八百多所,如果学校和专业没确定好,择校选专业确实是一个大工程。所以先要有自己的定位。从自身的规划出发,或者喜好出发。结合自身的优势,考数学还是不考数学,然后根据14个学科门类,一个个排除,确定一个大类,这样的目标就小了,然后再分解,从专业从发,最终定下来一个专业。择校的话,就需要根据院校数据,拟录取名单,分数等等,一个个去分析难易程度。这个时候你就需要找到一个好的院校数据查询工具,要能够快速方便的查询到所有学校的数据,如果没有的话,可以用一个研新生的考研择校天眼,数据内容全,可以只能分析。
通常来说,考生在考研报名时,首先会选择好学校,其次会选择差点学校的好专业。但据了解,有关高校研究生导师介绍,考生要把专业选择作为首要的考虑因素。在此建议大家在报考院校时,先选定专业,从专业的角度选择学校。因为研究生教育同本科教育不同,主要侧重于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是向高度专业化的过渡。
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生学校和专业是一个关键决策,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通过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选择合适的学校,考虑经济实力和学费,咨询和参观学校,最终综合考虑并做出决策,可以帮助考研学生们做出明智的选择,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4所自主划线院校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
考研一年考几次?
考研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全日制研究生考试一年只有一次考试机会,一般考试时间为每年的12月下旬。非全日制考研一年有两次机会,分别是五月的同等学力申硕考试和12月份的联考。
考研难度影响因素有哪些?
1.招生名额:对外招生名额多的院校。招生越多,你付出相应的努力,肯定考上的机会越大。
2.地域:地域竞争力小的学校。有些学校很不错,专业能力也很硬,但是由于地处偏远,很多人不愿意去,所以也相对好考。
3.院校非热门专业:文科院校的理工专业,理工院校的文科专业。也就是学校的非热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