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学范文 > 学校工作计划 > 小学四年级数学复习计划书

小学四年级数学复习计划书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小学四年级数学复习计划书(共含19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舒月”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小学四年级数学复习计划书

篇1:小学四年级数学复习计划书

小学四年级数学复习计划书

一、指导思想:

根据本学期工作计划结合班级学生及数学学习的具体情况,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提高学生实际数学能力为重点,力求挖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学习潜在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二、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四年级两个班的学生思维都比较活跃,课堂氛围比较好,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比较粗心,计算比较容易出错。对应用题的理解能力不够,自己审题的难度较大。所以,在复习时应该重点放在计算能力的培养和对应用题的理解上,对于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也需要进行复习巩固。而有少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姣好,这就需要在复习时对他们这部分学生加大难度,进行有难度的训练。

三、复习内容:

本册教材7个单元:1、大数的认识 2、角的度量 3、三位数乘两位数 4、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5、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6、统计 7、数学广角

复习时按照整册教材的知识体系分--大数的认识、乘法和除法、角和四边形、统计和数学广角这四大块来进行知识的梳理。

四、复习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万级、亿级的数,十进制计数法,用“万”、“亿”作单位表示大数目以及近似数等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建立有关整数概念的认知结构;

2.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进一步提高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计算以及探索规律的操作技能,加深对计算器的认识;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认识角、平形四边形和梯形。

5.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统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会画两种不同的统计图。

6.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7.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经历回顾本学期的学习情况,以及整理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进一步培养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五、复习重难点:

1、乘除法的计算准确性的提高和应用

2、对角的度量和平行垂直的认识

3、数位顺序表的应用。

六、复习时间 :

共计用10课时进行教学。

1、回顾、整理本学期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况,并复习大数的认识(2课时)

2、复习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2课时)

3、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2课时)

4、复习统计 、数学广角。(2课时)

5、综合复习。(2课时)

七、复习形式:

分类复习、综合复习

八、复习措施:

(1)教会学生复习方法,先全面复习每一单元,再重点复习有关重点内容。

(2)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3)加强补差,让优等生帮助后进生。

(4)课堂上教会学生抓住每单元的知识要点,重点突破,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相机进行口算能力和估算能力的培养。

(5)不搞题海战术,优化练习,精讲简练。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篇2:二年级小学数学复习计划书

一、复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知识的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复习内容:

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与变换、解决问题、统计。下面就各部分内容的复习作一简要说明。

1.“表内除法”的复习。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已经比较熟悉了。教材中安排了两道题,分别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进行总复习。目的是使学生清楚什么样的实际问题要用除法解决,同时,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计算。

2.“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复习。

万以内数认识的重点是数的读、写和数的组成。教材分别安排题目进行复习。另外,结合实际数据,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准确数与近似数不同,知道近似数的作用,从而对数有更全面的认识。

3.“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与100以内的加、减法有很多联系。因此,这部分内容复习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每一个计算的问题,学生应能根据已学知识正确计算。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4.“克和千克”的复习。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形成对克和千克的观念,知道它们的作用,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单位。

5.“图形与变换”的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图形(锐角和钝角)与变换(平移和旋转)都是实际情境中学习的。因此,复习的重点也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对图形和变换进行描述,加深对这些知识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生活中现象的意识和习惯。

6.“解决问题”的复习。

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情境中给出的资源(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本单元的复习中,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是使学生能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法。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止一种,不要求学生都掌握,只要学生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解答即可。

7.“统计”的复习。

统计知识复习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三、复习中注意的重点、难点:

1、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法及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2、除法的意义和计算。

3、关于看图用数学问题。(指导学生看图的方法)

4、学生对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实际应用以及形成“克”、“千克”的正确观念。

5、结合实际对图形和变换进行描述。

6、数的读、写、组成及学生灵活地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四、复习措施:

1、走进新课程。找课堂要质量。继续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理清各单元知识要点。在复习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

2、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3、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生互助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4、在复习中重视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教学。

5、在复习中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6、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7、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

8、复习时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在练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9、重点指导学困生,缩小他们与优生的差距。

10、复习时有张有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补缺措施:

1、在课堂上要特别注意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能在小老师的帮助下认真及时地完成作业。

2、每天作业做到面批面改,及时过关。做到每天堂堂清,不拖欠。

3、对学困生要有爱心和耐心,要对他们温和,循循善诱,让他们喜欢数学。

篇3:二年级小学数学复习计划书

1、基础知识为主,拼音、词语、生字的认知、读写,围绕课本,对难记易错、易忘的字词以比较练习的方式加强记忆,达到可以根据文章、句子表达的内容填写出相应的词语等。

2、以课本为根本,对每篇课文进行梳理,掌握基本阅读方法,对《语文园地》的习题方式、答题方法100%掌握。通过兴趣的自我激发,紧扣课后练习、试卷、上课习题,做好个人的查漏补缺复习。

3、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善于对题型分类梳理,不懂就问,有针对性的加强自己薄弱版块的练习。

4、老师、家长、学生三方共同练习,加强看图说话、看图写话的练习,锻炼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二、复习策略

1、拼音。按偏旁部首查字典。

2、字词。看拼音写字词,总结容易错的字词,根据每个字词的字形、偏旁等容易记忆、容易辨别的构造练习。

3、句子。标点、造句、被字句和把字句、比喻句,加强完整的句子练习,明白完整的一句话是什么样的,以及如何写出一句完整的话。

4、诗词背诵。相对简单,要求同学们自己加强背诵练习,这一块内容苏州一对一补习品牌学思堂教育认为只要同学们付出努力就可以较为轻松的掌握。

篇4: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书

小学毕业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复习,一是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 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同时在复习中突出核心概念及核心方法。二是加强所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把学习迁移到新的情境。三是积累教学活动经验,体会数学思想。四是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自学整理知识,回顾、反思所学的方法与策略。

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即将结束,按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已进入复习阶段,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复习效率,调动全体学生的复习积极性,突出优等生,重视学困生,提高中等生。让学生更系统地掌握本学期的学习内容,特制定本复习计划。

篇5: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书

1、理清已学的数的概念,弄清每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 识网络,提高学生的数感。

2、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按顺序进行混合运算,能根据数字特点,合理灵活地进行简算,提高计算能力。

3、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代数式的意义。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正确解方程,初步建立函数思想。

4、进一步理解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能正确熟练地解答。能正确判别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能熟练地用比例解应用题。

5、牢固掌握基本数量关系,如单价、数量与总价;运走的、剩下的与总数;速度、时间与路程等等,能根据数量关系分析解答应用题。

6、进一步理解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及解题方法,能通过画线段图分析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强化对应思想,加强对数形结合思想的培养。

7、进一步掌握五个平面图形的特征及周长、面积计算方法,四个立体图形的特征及表面积,体积计算方法,能根据生活实际情况来分析解答周长、面积、表面积、体积,能根据实际正确处理结果。通过数形结合、头脑情景模拟再现等解题策略的训练,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空间观念。

8、进一步掌握读统计图表的方法,理解统计图表的意义与作用,能根据统计图表预测统计项目的发展规律与方向,会制作统计图表。

篇6: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书

(一)、数与代数

1、数的认识。⑴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⑵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内数的大小。⑶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和简单的分数。⑷进一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认识百分数;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转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为分数)。⑸会比较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⑹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⑺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⑻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并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⑼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⑽知道整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⑾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⑿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⒀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⒁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⒂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2、数的运算。⑴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⑵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⑶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⑷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⑸探索和理解运算律,能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⑹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⑺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⑻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有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⑼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⑽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3、代数初步:⑴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⑵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⑶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如:aχ±b=c,aχ±bχ=c)。⑷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会求比值和化简比。⑸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⑹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⑺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⑻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并进行交流。⑼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

(二)、空间与图形

1、图形的认识。⑴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⑵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⑷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⑸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⑹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⑺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

2、图形与测量。⑴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

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⑵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米、厘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⑶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⑷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⑸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米2、千米2、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⑹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⑺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45°, 60°,90°角。⑻利用方格纸或割补等方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⑼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⑽能用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⑾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米、分米、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米、1厘米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 ⑿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⒀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3、图形与变换。⑴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⑵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⑶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⑷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⑸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⑹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4、图形与位置。⑴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⑵在东、南、西、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⑶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⑷能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

⑸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⑹知道周角、平角的概念及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⑺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⑻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会用圆规画圆。⑼认识三角形,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⑽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⑾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展开图。⑿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⒀了解比例尺;在具体情境中,会按给定的比例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⒁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⒂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⒃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来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三)、统计与可能性

1、统计。⑴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在比较、排列、分类的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⑵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⑶能根据简单的问题,

使用适当的方法(如计数、测量、实验等)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表中。⑷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⑸能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必要时可使用计算器);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⑹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认识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⑺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⑻能设计统计活动,检验某些预测;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2、可能性。⑴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 FFKJ.Net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⑵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⑷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⑸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⑹能设计一个方案,符合指定的要求。⑺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篇7: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书

1、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3、有综合运用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4、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如列表、画图、猜想与尝试、从特例中开始寻找规律等)。

5、初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应用题的复习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整数、小数应用题不超过三步,百分数、分数应用题不超过两步的基本要求:其次应用题的选材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呈现方式要注意多样化,开放性,给应用题赋予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命因素,适应学生个性差异的心理需求。如甲、乙、丙三人做出租车回家,当行到全程的时,甲下车;当行到全程的时,乙下车;丙到中点才下车。他们3人共付车费144元,你认为甲、乙、丙3人怎样付款最合理?简要说明理由。等试题的练习。

1、复合应用题。主要特点是规律性不强,关键要让学生认真读题,采用分析法从问题入手,进行分析解答。

2、列方程解应用题。主要训练学生找准题中的等量关系,然后进行列方程。

3、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找准单位“1”的量,采用学生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

4、用比例解应用题。判断成什么比例,然后写出数量关系后列出比例。

篇8:小学四年级数学单元知识点复习

关于小学四年级数学单元知识点复习

1.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

3.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4.三角形有3条高,3个底。

5.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易变形。

6.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7.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8.快速判断任意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看两条较短的线段之和是否大于第三条线段。

9.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互为底和高。

10.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11.有一个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2.有一个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13.三角形按角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13.三角形按边分:普通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14.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按边)

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按角)

15.有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按边)

有三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按角)

注:课本83页三角形集合图。

16.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17.等边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18.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两个底角相等。

19.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三个角也相等,都是60度。

20.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21.等腰三角形中,两腰相交于一点形成的夹角是顶角;两腰与底相交形成的两个夹角是底角。(P84图)

2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23.多边形的内角和=180度×(多边形的边数-2)

24.任意一个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

25.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四边形。

26.最少用2个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最少用3个等边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等腰梯形。

最少用2个等边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菱形。

27.无论是什么形状的图形,没有重叠、没有空隙地铺在平面上,就是密铺。

28.把任何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来,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角。

29.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

30.有三个角的图形一定是三角形。(×)

31.有两个锐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因为也有可能是直角三角形。

32.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因为等腰三角形中可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腰锐角三角形、等腰钝角三角形。

33.一个大三角形和一个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是不相等的。(×)

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34.一个钝角三角形里最多有两个钝角。(×)

因为任意一个三角形里至少有两个锐角,如果有两个钝角或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内和就大于了180度,根本拼不成三角形。

35.两个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因为必须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6.用两个直角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因为必须是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才能拼成一个长方形。

37.由三条线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因为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38.三角形的底越长,这条底边上的高就越短。(√)

39.一个三角形的每一条边的长度确定后,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就再不发生变化。(√)

40一个三角形只有一条高。(×)因为每个三角形都有3条高。

4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的和是90度。(√)

42.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一定是正三角形。(√)

43.0.15时=15分(×)因为每相邻两个时间单位的进率不是100。

44.0.3与0.30的大小相同,但表示的意义不同,计数单位也不同。(√)

45.四个完全一样的正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篇9:小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复习要点

1.整数加法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在加法里,相加的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加数是部分数,和是总数。

(3)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整数减法

(1)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在减法里,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未知的加数叫做差。被减数是总数,减数和差分别是部分数。

(3)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3.整数乘法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在乘法里,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都叫做因数。相同加数的和叫做积。

(3)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4)1和任何数相乘都的任何数。

(5)一个因数×一个因数 =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4.整数除法

(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2)在除法里,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求的因数叫做商。

(3)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4)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

(5)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5.整数加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6.整数减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7.整数乘法计算法则

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8.整数除法计算法则

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9.运算顺序

(1)小数、分数、整数

小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

(2)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两级运算 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3)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4)第一级运算

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

(5)第二级运算

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10.加法交换律

加法交换律的概念为: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字母公式:a+b+c=(b+a)+c

11.加法结合律

加法结合律的概念为: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字母公式:a+b+c=a+(b+c)

12.乘法交换律

乘法交换律的概念为: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字母公式:a×b=b×a

13.乘法结合律

乘法结合律的概念为: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字母公式:a×b×c=a×(b×c)

14.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的概念为:两个数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字母公式:(a+b)×c=a×c+b×c

15.小数

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组成。当测量物体时往往会得到的不是整数的数,古人就发明了小数来补充整数,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16.小数基本性质

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但计数单位变了。而且,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100倍、1000倍。

17.小数的写法

整数部分写在小数点前,小数部分写在小数点后,中间用小数点隔开。

18.小数的读法

一种是按照分数的读法来读.带小数的整数部分按整数读法读;小数部分按分数读法读.例如:0.38读作百分之三十八,14.56读作十四又百分之五十六。

另一种读法,整数部分仍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若几个零重复,不可只读一个0。例如:0.45读作零点四五;56.032读作五十六点零三二;1.0005读作一点零零零五。

19.小数的比较

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与整数基本相同,即从高位起,依次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加以比较。因此,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

20.小数的性质

(1)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去掉零,小数的大小数不变.

(2)小数点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发生变化.把小数点分别向右移动一位、二位、三位… 位,则小数的值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

如果把小数点分别向左移动一位、二位、三位…则小数的值分别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篇10:小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复习要点

1、知道各个运算定律。

①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a+b=b+a

②加法结合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a+ b)+ c=a+ (b +c)

③减法的性质:连续减去几个数,就是减去这几个数的和。a-b-c=a-(b+ c) ④加减混合:可以先加再减,也可以先减再加。

a+ b-c=a-c +b 或者:a+(b-c)=a-c+b

⑤乘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 × b = b× a

⑥乘法结合律: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a×b)×c=a×(b×c)

在简便计算时,一般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同时运用。

注意找好朋友: 2×5=10 4×25=100 8×125=1000

⑦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的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⑧除法的性质:连续除以几个数,就是除以这几个数的积

a ÷b ÷ c = a ÷ ( b × c)

⑨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这两个数分

别乘以这个数,再相加。(a+ b)×c=a×c+ b×c

或者:a×c+ b×c=(a+ b)×c

或者:a÷c+ b÷c=(a+ b)÷c

或者:a÷c- b÷c=(a- b)÷c

2、这个请到书上查看。其中第④⑦⑧这里举一下例子:

④456+12-56 这样算456-56+12=400+12

456+(12-56)这样算456-56+12=400+12

⑦ 1800÷25 可以变成:(1800×4)÷(25×4)=7200÷100

⑧ 2700÷25÷4 可以这样算:2700÷(25×4)=2700÷100

⑨72×125可以这样算(9×8)×125

3、乘法分配律是最重要的,还要知道它的一些变化情况:

28×101 可以写成 28×(100+1)=28×100+28×1

28×99可以写成 28×(100-1)=28×100-28

28×99 + 28 可以写成28×(99+1)=28×100

28×101- 28可以写成28×(101-1)=28×100

25÷8+15÷8可以写成(25+15)÷8 =40÷8

75÷8-19÷8可以写成(75-19)÷8=56÷8

这六种变化情况,也一定要学懂。

单元注意点: 1、一定要学懂各个运算定律,特别是乘法分配侓和它的变化情况。

2、用简便方法计算时,能用的一定要用,还要写清楚完整的简便过程。不要漏掉。不能简算的就按第一单元四则计算的顺序来计算。

3、考试时,对于用了简便方法来算的题目,有空余时间,用不简便的方法再算一遍来检验。

篇11: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复习教案

1.使学生了解本单元所学的内容,进一步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及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和笔算,能应用商不变的规律用简便方法计算。

2.使学生通过练习、比较,加深对除法笔算法则的理解,培养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提升除法计算技能,发展除法口算和笔算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间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认真计算、追求正确结果、有错就改的良好习惯。

篇12: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复习教案

一、回顾引入

引导: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已经完成,从这节课起,我们要把全学期学习的内容进行整理与复习。首先走进“数的世界”,大家回顾一下,本学期在“数的世界”里主要学习了哪些计算?

在除法计算里又学习了哪个重要的规律?

引入:这学期主要学习的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包括商不变的规律。这节课我们整理与复习这部分内容。(板书课题)通过整理、复习,大家要进一步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更加正确地进行计算;同时能掌握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使计算能力得到提高。对于前面还不太理解的知识,要在复习中弄清楚、想明白。好吗?

二、算法的整理复习

(一)复习口算。

1.做整理与复习第1题。

让学生独立口算,直接写出得数。

交流得数,结合选择2—3题要求说说算法。

提问:这学期学习的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时是怎样想的?

指出: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可以利用表内除法推算得数,比如80÷20可以用8÷2推算;150÷50可以用15÷5推算。请大家再想一想,这样算实际上应用了什么规律?(板书:商不变的规律)

提问:什么是商不变的规律?

小结:用商不变的规律,可以使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变得简便,只要把被除数和除数末尾同时去掉一个0,按表内除法口算得数。(接“商不变的规律”板书: ——按表内除法口算)

2.口算。

用口算卡片,指名学生口答得数,再集体口算得数。

(二)笔算复习。

1.做整理与复习第2题。

(1)学生独立练习:192÷30 192÷34 192÷38。

指名板演,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计算的结果对不对?(有错的检查时在竖式上订正)这三题计算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第三小题从哪里看出要调商的?

说明:除数是两位数,可以用四舍五人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当初商偏大或偏小时,就要分别调小或调大。(板书:四舍五人试商——可能偏大、偏小——调商)

(2)学生独立练习:990÷60 990÷62 990÷66。

指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检查。

检查:这一组算式和得数哪里相同,哪里不同?

第一小题怎样算的?(说明计算过程)个位上各是怎样求商的?第三小题为什么也要调商?(余数不比除数小)

(3)比较整理。

比较:为什么前一组题的商是一位数,后一组题商是两位数?

归纳:大家想一想上面计算、比较的过程,能归纳一下除法笔算的方法吗? 小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可以用四舍五人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先用被除数前两位除,前两位不够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每次余数要比除数小。(呈现法则)

2.做整理与复习第3题。

(1)学生独立计算前两道并验算,指名两人板演。

检查计算过程和结果,注意试商处理;说说验算方法。有错的学生订正。

(2)学生计算后两题并验算。

检查计算是否正确。

提问:最后一题商的个位是0,是怎样想的?

说明:除到哪一位不够商1,就商0。

3.做整理与复习第4题。

提问:这里简便计算的根据是什么?(在“商不变的规律”后面补充板书:简便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检查:第一小题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几以后再算的?为什么余数是20? 第二小题看作多少除以几算的?第三小题被除数为什么不看作98计算,余数应该是多少?

说明:如果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可以应用商不变的规律,在被除数和除数末尾去掉相同个数的0,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三、全课总结

1.引导总结。

引导:这节课主要复习了哪些内容?你在复习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了哪些知识?对于今天的复习,你还有哪些体会?(可以用比较的方法整理法则,口算实际上用了商不变的规律,应用规律能使一些计算简便,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等)

2.布置作业。

完成整理与复习第5题(让学生先说说可以怎样想,再独立完成)。

篇13:小学四年级数学暑期复习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暑期复习练习题

判断题:

l、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0除以任何数都得0。

2、35×(7×3)=35×7+35×3。()

3、三条边分别是4厘米、4厘米、8厘米的三角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4、7.5的千分之一是0.075。()

5、7.05和7.0599保留一位小数都是7.l。()

6、等腰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

7、折线统计图能较好地显示数据增减变化。()

8.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完全相同。 ( )

9.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

10.在有余数的除法里,除数一定比余数大。 ( )

11.0.47扩大10倍等于470缩小100倍。 ( )

12.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有关。 ( )

13.小数一定比整数小。 ( )

14.被减数减去2,减数加上2,差不变。 ( )

15.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是锐角,它就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

16.57×101的简便算法是57×100+57=5757。 ( )

17.a×b的积一定大于a。 ( )

18.4.5和4.50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同。 ()

19.钝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的和小于90°。 ()

20.任何两个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四边形。 ()

21.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的末尾要对齐。 ()

22、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0除以任何数都得0。()

23、35×(7×3)=35×7+35×3。()

24、三条边分别是4厘米、4厘米、8厘米的三角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25、小数点的后面添上零或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26、7.05和7.0599保留一位小数都是7.l。()

27、等腰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

28、大于2.4而小于2.6的一位小数只有一个。()

29、0.58和0.580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等。()

30、甲在乙的东偏南40°方向上,还可以说成南偏东50°的`方向上。()

31、盒子里有6个白球,3个红球,3个黑球,摸到红球和黑球的可能性相等。()

32、用长度分别是10厘米、4厘米和3厘米的三根小棒,头尾相连,一定能摆出一个三角形。()

33、0.190.5=0.69()

34、把12.07扩大100倍是120.7。()

35、73-73×2=(73-73)×2=0()

36、101×58=100×58+58。( )

37、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38、1.5+0.9-1.5+0.9=2.4-2.4=0。( )

39、长方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2倍。( )

40、钝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小于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 )

篇14: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试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试题

生活是个五味瓶,其中酸、甜、苦、辣、咸。既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既有幸福美满,也有不幸遗憾……相信你在生活中也饱尝喜、怒、哀、乐。下面是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试题,快来看看吧!

一、填空题。(100分)

1、钟面上3时整分钟与时针组成角,是()0;1时整分钟与时针组成()角,是()0;8时整分钟与时针组成()角,是()0;6时整分钟与时针组成()角,是()0;12时整分钟与时针组成()角,是()0。

2、(右图)已知∠1=400,∠2=(),∠=3(),∠4=()。

3、在一条50米路的一边每隔2米栽一棵树,从头到尾一共可以栽()棵树;如果两边都栽,一共可以栽()棵。

4、把一根长6米的钢筋锯了8次,分成了()段,如果要分成12段要锯()次。

5、如果87□400≈87万,□里可以填(),如果87□400≈88万,□里可以填()。

6、有一个角,必须是()度的倍数,才能用一副三角尺画出来。

7、一千零八万是()位数。

8、王大伯在自家的一面墙建一个鸡舍,想用12米长的竹篱笆围出最大的鸡舍,仔细想想,建鸡舍的面积最大,面积是()平方米。

9、一个正方形,它有()组互相平行的线段,它有()组互相垂直的线段。

10、一个数由35个亿和35个万组成,这个数是()。

11、马路一边有一些电线杆,每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一个广告牌,已知广告牌有25个,那么电线杆有()根。

12、一根木料,锯4次,能锯成()段;如果锯成8段,需要锯()次。

13、秦淮河一侧的河堤上栽了50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放一张休闲长椅,放了()张长椅。

14、一条小路从一端到另一端共栽21棵树,每两棵树之间隔6米,这条小路长()米。

15、一个正方形操场边长40米,在操场周围每隔5米栽一棵松树,一共要栽()棵松树,如果每两棵松树间放2盆菊花,一共要放()盆菊花。

16、10位小朋友站成一排做操,每相邻两位小朋友相隔2米,做操的队伍长()米。

17、某商品降价一半后,原来购买该种商品20件的钱,现在可以购买()件。

18、与最小的六位数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和()。

19、在公路上有三条小路通往小明家,它们的长度分别是125米、207米、112米,其中有一条小路与公路是垂直的,那么这条小路的长度是()米。

20、我们戴的红领巾上有一个()角,两个()角。

21、被减数加上减数与差的和,再除以被减数,商是()。

22、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48,甲数比乙数大6,甲数是(),乙数是()。

23、最大的四位数比最小的六位数小()。

24、学校四个季度共用电972千瓦时,平均每个月用电()千瓦时。

25、两条直线相交,一个角是锐角,那么其余3个角中必有()个锐角,()个钝角。

26、9□475≈10万,在□里可以填()。

9□475≈9万,在□里可以填()。

9□000≈9万,在□里可以填()。

27、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两个相等的角,那么这两个角都是()度。

28、过直线上的一点可以画()条已知直线的垂线,在同一平面内,可以画()条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29、在49□785≈50万中,□里填最大可以填()。

30、一个五位数四舍五入到万位是8万,这个五位数最小是()。

31、“小马虎”把28×(□+2)错算成28×□+2,这样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答案相差()。

32、ON/C是()键,CE是()键。

33、在数位顺序表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一亿里有()个千万,或有()个百万。

34、三亿零三十,两个3中间有()个0。

35、一个正方形的操场边长20米,如果每边栽5棵数(每个角的顶点栽一棵),一共要栽()棵树,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米。

36、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相交成()角。

37、25+48+75=(25+75)+48,运用了()律和()律。

38、∠1=30°,∠2=()。

39、如果A-B=C(其中C≠0)。那么(A+B+C)÷A=()。

40、计算下面各角的度数。

已知∠2是∠1的5倍,求∠2和∠1各多少度?

苏教版四上数学期末专项复习卷(2)

一、选择题。(30分)

1、一个三位数除以一个两位数,商不可能是()

A、一位数 B、两位数

C、三位数

2、□32÷45的商是一位数,那么□里有()种填法。

A、2 B、3 C、4

3、如果a×b=0,那么()。

A、a一定是0 B、b一定是零 C、a和b至少一个是0 D、a和b都是0

4、想使物体从斜面上向下滚动时尽可能地快,下面的选项中,木板与地面的夹角是()度时最符合要求。

A、5 B、10

C、15 D、20 E、25

5、125÷25,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5,商()。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6、在两条平行线之间有4条垂直线段,这4条垂直线段之间的关系是()。

A、只平行不相等

B、平行且相等

C、不平行

7、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其中一个锐角是50°,另一个锐角是()。

A、30° B、60°

C、90° D、40°

8、如果在纸上L1、L2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L3相交成直角,那么L1、L2可能()。

A、平行 B、相交 C、垂直

9、直线和射线的长度()

A、直线长 B、射线长

C、无法比较

10、在同一平面内可以画()条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A、1 B、2 C、无数

11、下面的选择中,斜面是()时,物体从斜面上向下滚落得更慢些。

A、10度 B、25度

C、40度 D、65度

12、个位、十位、万位是几个不同的()。

A、数级 B、位数 C、数位

13、4时半,钟面上的分钟和时针所成角是()角。

A、直角 B、钝角

C、锐角 D、平角

14、从3:00走到3:15,分针转动了()度。

A、15 B、60

C、90 D、120 E、180

15、下面各角中,()度的角能用一副三角尺画出来。

A、5 B、10 C、15

D、20 E、25

16、把699000改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是()。

A、69 B、70

C、69万 D、70万

17、角的两边是()。

A、直线 B、线段 C、射线

18、两人轮流掷小正方体,约定红面朝上算甲赢1分,黄面朝上算乙赢1分。用下面()号正方体是最公平的。

A、2红1蓝1绿2黄

B、3红1绿2黄

C、1红3蓝2黄2

19、被除数+除数×商=258,则被除数是()。

A、129 B、200 C、250

20、如果在纸上画甲乙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甲乙两条直线()。

A、互相平行

B、相交

C、互相垂直

21、两数相除,商为30,如果被除数扩大10倍,除数扩大5倍,商是()。

A、30 B、15

C、60 D、150

22、由()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A、4 B、6

C、8 D、10

23、如果三角形中最小的`一个角大于45o,这个三角形()。

A、另外两个角是锐角

B、有一个直角

C、有一个钝角

24、603÷49的商最接近()

A、10 B、20 C、12

25、把200-180=20,20×12=240改写成综合算式是()。

A、200-180×12

B、(200-180)×12

26、A和B是不等于零的数,已知A÷B=20,如果A扩大5倍,B缩小5倍后,商是()。

A、4 B、20 C、100 D、500

27、由4个“5”和2个“0”组成的数,一个“零”也不读出来的数是()

A、555500 B、550550

C、500555

28、25+38+75=38+(25+75),这里运用了()。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9、一条10米长的直道的一边,每隔2米放了一盆花,一共要放6盆花。正确的放法是()。

A、两端都放

B、只放一端

C、两端都不放

30、阳阳从1楼到3楼用了12秒,他从一楼到六楼需要()秒。

A、24 B、30 C、20

二、判断。(70分)

1、被除数的末尾如果有0,商的末尾也一定有0。

2、270÷30=(270÷10)÷(30÷10)

3、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4、7位数一定比6位数大,比8位数小。

5、平行线之间所画的垂直线段长度都相等。

6、所有的计算用计算器算都最快。

7、长方形中每组不相邻的边都互相垂直。

8、一条直线长4厘米,它的一半是2厘米。

9、射线比直线短,线段更短。()

10、从1:00走到1:01,分针转动了5度。

11、把一个30度的角的边延长两倍就变成了60度。

1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是相交就是平行。

13、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90度,那么这两条直线一定互相垂直。

14、两个数都是七位数,最高位上大的那个数一定大。

15、平行于直线A的两条直线一定互相平行。

16、直线要比射线长一些。

17、最大的计数单位是亿。

18、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19、每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0、大于90°的角不一定就是钝角。

21、李新说:平角就是一条直线,周角就是一条射线。

22、大于90°的角叫做钝角。

23、钝角大于90°。

24、任何一个钝角都比锐角的度数大。

25、从左边数起,第八位是千万位。

26、如果余数比除数大,说明商小了,应调大。

27、570÷40=141。

28、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一定是两位数。

29、在一个三角形中,至少应该有2个角是锐角。

30、上午9时30分,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31、从正面看到的图形,一定是由4个小正方体拼成的。

32、用一块放大2倍的放大镜看一个30度的角,看到这个角是60度。

33、在数50005中,最高位上的5与最低位上的5所表示的数值相差49995。

34、在计算器上按出30×78,再按“=”键屏幕上显示的是计算出的积。

35、要使□824÷62的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6。

篇15:高三数学复习计划书

高三数学总复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要立足于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方法和技能,又要着眼于提高能力、深化思维;既要在复习中学全题型,又要避免“题海战术”,因此复习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高考的成败。通过近几年来我校高三工作的实践及我们学生的特点,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们高三复习的一些打算。

一、研究《考试说明》及其变化,明确考查的重点、热点及其命题导向

XXX年我省数学自主命题,既继承全国试卷的优点,又具有安徽特色,真正做到了“稳中求变,变中求新”,出现不少好题,体现新课改理念,试题全面考查“双基”,在知识点交汇处命题,深化能力立意,突出考查数学能力,进一步加强对数学应用和创新意识的考查,同时适当减少了运算量,增加对理性思维的考查(多想少算)。而《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因此作为一位一线的高三教师必须认真研读近两年的考试说明,进行对照,了解高考的命题重点、热点及方向。这样就能心中有数,目标明确,努力才有针对性,才有成效。具体来说:

(1)细心推敲对考试内容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弄清哪些内容是了解,哪些内容是理解和掌握,哪些内容是灵活和综合运用。

(2)高考的宗旨是:立足于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以能力立意为原则。舍弃偏、难、怪的题目,淡化特殊技巧,思维方向多,解题途径多,方法活,注重发散思维的考查,复习过程中不要过多的玩技巧,否则会让成绩好的学生“走火入魔”,成绩差的学生“信心尽失”,因此需要加强“通性通法”的训练,综合提高解题能力,逐渐形成自觉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题的意识。

(3) 认真研究、安徽及其它省市的高考试题. 试卷考了什么,要嗅到它的通性,也要闻得到它的个性,从这些试题来验证自己对考试说明的把握准确程度及高考命题的导向。

二、切实抓好“双基”教学,夯实数学基础

数学的“双基”是指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它是数学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与有效支撑,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数学的考查重点,因此在复习时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基础复习,要“细”; 力求主次分明,突出重点。

1、课本是一切知识的来源与基础,课本中结论,定理与性质,都是学习数学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立足课本,迅速激活已学过的各个知识点,强调课本的重要性,不放过课本的每一个角落。

2、注意所做题目使用知识点覆盖范围的变化,有意识地思考、研究这些知识点在课本中所处的地位和相互之间的联系。

3、要重视数学概念的复习,深刻体会数学概念的本质特征.

如在函数的复习习过程中要重视函数概念的复习, 深刻体会函数的本质特征,学会函数的思维方式。

(二)对核心的知识要概括,解题的方法要概括,对每一章节、每一单元的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式做一概括!

在知识的复习过程中注意每一模块复习完要注意引导学生建立网络图,其目的是一方面,所学知识层次清晰,知识的逻辑关系清楚,更重要的是,这个知识结构图也体现了学生应掌握的数学思维的基本模式与方法。

将典型问题模型化,将通解通法固化在我们的解题思维中,能够有效地提高我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复习的质量,也是老师提高复习效率最应该做的事情。

(三)分层教学,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

高三数学复习,绝不能等同高一,高二阶段,平铺直叙,对每章的知识结构,在复习开始与复习结束时都要能写出或说出各章节的知识结构与知识体系,特别要强调课本内涉及的内容与课外补充的内容,及高考考过的知识点,为此,师生要研究近三年的高考题目。例如:“函数”一章,课本目录:集合与函数、基本初等函数、函数方程与零点。因为函数是高考的重头戏,函数知识与函数思想地位,需让同学们下大力气掌握,扩充内容:求函数解析式,函数值域,求函数定义域,函数图像及变换,函数与不等式,函数思想的应用;重点知识重点掌握,重点训练,也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方向,而对于集合,因为高考要求降低,就适当减少课时,针对性处理数学知识点。减少盲目性,在高三能帮助同学们居高临下复习,提高复习效果。

(四)渗透数学思想,数学方法。

数学高三总复习要抓得住“魂”,要通过复习,确实把握学科的基本思想.

目前的高考,强调对数学基础知识考查,在知识交汇点设计试题。还考查中学数学知识中蕴涵的数学思想与方法,而函数与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是贯穿了整个中学数学的各个章节,比如方程有解,求的取值范围。就可以转化为求关于的函数的值域问题。并且很多问题的解决都是在寻找等量关系,建立方程或方程组,利用方程思想,同时还须注意通性通法的训练,淡化特殊的技巧;而作为数学知识更高层次的抽象与概括,需要分章节在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中,不断渗透与总结,暗线变明线,渗透变明确。先认识数学思想与方法的作用,以问题为载体,以方法为杠杆,再想办法应用于解题,例如在不等式的解法一章,首先强调化归思想,即大多数的不等式最终都转化为一元一次或一元二次不等式,再强调等价转化,即常说到的等价组,包括函数定义域,运算的等价性等等,这样将资料中的分式不等式,简单的指数不等式,对数不等式,三角不等式,一块学习统一在数学思想前提中,便于很好的掌握,此外,可以开展讲座,集中学习数学思想与方法,加强理性认识,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 不断提高数学能力,特别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0XX年《考试说明》中特别强调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适应现在考题的发展要求,在这一问题上必须加强,我的体会是:在平时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方式的选择和运用,一方面要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认识数学与实际的联系;另一方面,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和身边的数学问题,把现实问题“数学化”,并加以解决,而“研究性课题”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通过“研究性课题”的学习,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从中提炼出有一定社会价值背景的应用问题,促进学生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和增强数学运用意识,学会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同时有意识地把教学过程施行为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把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每一节课,每一道题之中,有意识加强不同知识点的联系,选择一些开放性试题供学生探索,以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四、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应试技巧

(一)注意学生的解题习惯。高考最终要通过解题见分晓,因此高三复习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学生的良好解题习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审题要准。最好采取二次读题的方法,第一次为泛读,大致了解题目的条件和要求;第二次为精读,根据要求找出题目的关键词语并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

第二、算理要清。在解题过程中不仅要明确每一种运算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还要明确这种运算的条件是否具备。

第三、跨度要小。解题过程(尤其是运算过程)的衔接要紧密,不要跳步骤。

第四:考虑要周。切忌思考问题丢三落四、想当然、麻痹大意,在平时训练时,出现此种情形,除性格因素外,要特别考虑一下在知识和方法上的缺陷。

同时高考是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指定的题目,因此解题的速度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解题一定要有速度意识,用时多了即使对了也是“潜在丢分”,要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拿到该拿的分数,不要把遗憾留在考试结束之后,在平常做题时则需按三个步骤完成,(1)先做容易题(捡着做),所谓容易题就是看了题目只须简单的运算就能得到结果的题目;这样学生对整张试卷的情况就会心中有数,此时已有五六十分的分数到手了,心中有底,可以消除一些紧张的心理。(2)再做中档题,所谓中档题就是需要认真思考,可能会有一定的运算量的题目,(3)最后在看难题能写多少就写多少。在一些中难度的解答题中还要注意解本题靠后面的小题时可能会用到前小题的结论,或前小题不会证也可以“跳步解法”

(二)注意学生的书面表达。高考最终的成绩是由各个阅卷老师给出的总和,学生与老师的交流是通过书面表达的形式进行的,因此书面表达又显得至关重要,(1)表述要全。到了高三,相当一部分学生考试时,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失分非常严重,主要表现在表述上,导致79分的解答题中,几乎没有一个题能得满分,问题主要在于表述不够全面,术语不够准确,逻辑性不够严密,运算失误较多等。因此要避免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现象。(2)突出得分点和踩分点。不会做不等于得不到分数,在平时的教学中尤其在高考前的这一阶段,对于解答题有必要向学生说明阅卷的评分情况是按步得分,按点得分,让学生知道一个题目中哪些是关键步骤,必不可少的。真正不会做也可以将一些条件进行一些简单的变形,或许也能得到一两分,不要小看它,可能是“万人之上”,同时书写要求做到简洁、明了。如果在高三总复习中注意解决这一问题,它必是高考中分值的一个增长点。

五、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到了高三,学生都有十七八岁了,高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说他们不紧张,那是不可能的。因此首先教育学生要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高考,临考前只是一门心思充分做好各种准备就可以了,不要想得太多。同时我发现有些学生表现出自信心不足,考前忧郁症,尤其是临近高考时更为突出。究其原因:在学校,由于高三考试的密度比高一、高二有所增大,此时考试的结果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在家里,又免不了父母经常唠叨,并且始终重复着同样的一个话题,这样会有意无意地给孩子造成了压力,使学生感到家庭压力大,烦躁苦恼,缺乏自信。美国作家爱默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作为老师应心平气和地与学生共同分析考试的结果,好的总结经验以防学生的骄傲情绪,差的吸取教训,指出错误的根源,及时补漏,对学生心中的烦恼应及时的疏导和消除,对每一个优点,每一次进步,都应给予鼓励和赞扬,以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进行复习备考。

不当之处望提出宝贵的建议,谢谢!

高三数学复习计划书精选【二】

在一轮复习中,数学科目当年的《考试说明》和《教学大纲》是非常重要的。这些材料你可以通过网络或者通过老师来获取。找到之后要好好研究,不能大致浏览,要了解每一部分要求学习到怎样的程度。虽然这些工作老师也会进行,但是由于你比较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所以研究起来更加有针对性。对于这两部分材料的研究,最终目的是时即使丢开课本,头脑中也能有考试所要求的数学知识体系。

数学知识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仅仅想凭着对章节的理解就能得到高分的时代已经远去了。第一轮复习时要尝试把相关的知识进行总结,方便自己联系思考,既能明白知识之间的区别,又能为后面的专题复习做好准备。

一轮复习的重点永远是基础。要通过对基础题的系统训练和规范训练,准确理解每一个概念,能从不同角度把握所学的每一个知识点、所有可能考查到的题型,熟练掌握各种典型问题的通性、通法。第一轮复习一定要做到细且实,切不可因轻重不分而出现“前紧后松,前松后紧”的现象,也不可因赶进度而出现“点到为止,草草了事”的情况,只有真正实现低起点、小坡度、严要求,实施自主学习,才能真正达到夯实“双基”的目的。

运算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前提。因为高考并不要求你临场创新,事实上,那张考卷上的题目你都见过,只不过是换了数字,换了语句,所以能不能拿高分,运算能力占据半边天。而运算能力并不是靠难题练出来的,而是大量简单题目的积累。其次,强大地运算能力可以弥补解题技巧上的不足。我们都知道,很多数学题目往往都有巧妙地解决方法,不过很难掌握。可那些通用性的方法,每个人都能学会,缺点就是需要庞大的计算量。再者,运算迅速可以节省时间,也不会让你因为粗心而丢分。此外,复习数学也和其它科目一样,也不能忽视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运用。

再有,本阶段要避免特难题、怪题、偏题,而是抓住典型题,每道题都要反复想,反复结合考点琢磨,最好是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借助典型题掌握方法。

篇16:三年级数学复习计划书

三年级数学复习计划书

时临复习阶段,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能力,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牢固,提高计算能力,使其数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等得到发展,能对一学期来所学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整理,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搞清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学有方向,学有目标,特制定本复习计划:

一、学情分析

这个学期三年级因为两个班合为一个班,班里学生比较多,学生的学习心态不太稳定,学习态度不积极又急于求成,失误较多,集中体现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学生对草稿本使用不当,匆忙计算容易出错;在解决问题(应用题)中,一些学生往往对题目阅读和理解不够就匆匆下笔,导致失误,在比较灵活的面积问题中,这种现象更为突出。值得注意的是,本学期两极分化现象也逐渐体现,优秀的学生很容易学会新知识,并且运用较为自如,还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中等学生知识较为扎实,能够自主学习,但思维不够灵活,缺乏问题意识。后进生接受知识较慢,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成绩不稳定上下坡度较大。因此,复习时要抓好两头,既要补差,又要注重培优。

二、复习重难点、关键

(一)复习重点:

有关除法、乘法计算、统计知识、面积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复习难点:

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及统计观念、空间观念的培养加强。

(三)复习关键:

启发、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学会分析、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复习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四、复习措施

首先要全面、综合了解和分析本班学生的掌握各部分内容的情况。再针对本班实际情况有的放矢,有点有面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1、计算部分:

A、口算:坚持经常练,每节课都安排3、5分钟时间练,练习的方式尽可能的多样,如听算,视算,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同时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运用。

B、乘除法计算:先要复习计算法则以及应注意的地方,重点讲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题目。

2、解决问题部分:着重引导学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并联系、对比结构相似的题目,让学生看到题目的条件。问题变化时,解题的步骤是怎样随着变化的。

3、计量单位部分:多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它们的认识和运用。

4、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习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5、注意针对学生复习过程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复习计划。

篇17: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书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

小学生经过近六年的学习,已经接触和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数学知识,形成了相关的数学技能,也能对生活中有关数学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智力上已达到一个“综合发展”的层次。但是,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数学学习,不可否认还缺乏整体性、综合性和发展性的认识。所以在这小学阶段最后的时间里,组织学生全面复习和梳理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显得十分必要。尤其是对于部分“学习困难学生”,总复习更具有重要意义。

2、教材情况

教材总复习的内容不仅是本册教材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内容教学质量的高低涉及到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任务能否圆满地完成。教材把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划分为44个课时进行整理复习。根据教材编排,大体上可将44个课时的内容分成6个部分。

第一部分重点复习数的知识,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等的意义和性质及其相关知识点,还包括数的整除知识。

第二部分重点复习数的运算,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法则、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解方程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等。

第三部分重点复习比和比例的有关知识,包括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求比值、化简比、解比例、正反比例意义及其判定等。

第四部分重点复习量与计量的有关知识。包括质长度、面积、体积(容积)、时间等的单位及其进率,单位之间的换算与化聚等。

第五部分重点复习几何形体的相关知识。包括线与角的概念、判断、度量、操作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周长与面积的计算,立体图形的特征、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容积)等的计算。

第六部分重点复习各类应用题。包括基本的数量关系,简单应用题、两、三步计算的一般复合应用题和典型应用题,方程和比例应用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等。

教材的整个编排内容丰富、详细,系统性强,力图通过全面整理复习,促使学生达到巩固知识,掌握基本数学概念,熟练基本技能,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同时,力图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总复习目标

通过总复习,引导学生力求达到:

1、比较系统、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比和比例、简易方程等的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用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力求计算方法合理、灵活,具有一定的速度。会解简易方程。养成自觉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巩固已经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各种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与换算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各种单位之间的化聚和名数的换算。

3、牢固地掌握所学各种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等几何形体的特征,建立相应的表象,能比较熟练地计算所学集合形体的周长、面积(表面积)和体积(容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画图、测量等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图形实际问题。

4、掌握所学统计初步知识,能正确地绘制(一般是半独立性)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能正确理解统计表(图)并能根据图表信息分析、解决相应的问题,正确地解答有关平均数问题。

5、牢固掌握所学常见数量关系和分析、解答应用题的方法,正确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解答相关的应用题,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6、结合总复习,引导学生养成自觉检查和验算的习惯,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的精神。

三、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过程的安排

由于复习是在原有基础上对已学过的内容进行再学习,所以,学生原有的学习情况直接制约着复习过程的安排。同时,也要根据本班实际复习对象和复习时间来确定复习过程和时间上的安排。结合我班实际,总复习阶段共计29课时,复习过程和时间安排大致如下:

(一)、数和数的运算(8课时)

这节重点确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上。

1、系统地整理有关数的内容,建立概念体系,加强概念的理解(2课时),包括“数的意义”、“数的读法与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等知识点。

2、沟通内容间的联系,促进整体感知(1课时),包括“分数、小数的性质”、“整除的概念比较”。

3、全面概念四则运算和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1课时),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四则混合运算”。

4、利用运算定律,掌握简便运算,提高计算效率(2课时),包括“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

5、精心设计练习,提高综合计算能力(2课时)。

(二)、代数的初步知识(3课时)本节重点内容应放在掌握简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

1、形成系统知识、加强联系(1课时),包括“字母表示数”、“比和比例”、“正、反比例”等知识点。

2、抓解题训练,提高解方程和解比例的能力(1课时),包括“简易方程”、“解比例”。

3、辨析概念,加深理解(1课时),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

(三)、应用题(9课时)

这节重点应放在应用题的分析和解题技能的发展上,难点内容是分数应用题。

1、简单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课时)。

2、复合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课时)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课时)。

4、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2课时)。

5、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课时)。

6、应用题的综合训练(3课时)。

(四)、量的计量(2课时)

本节重点放在名数的改写和实际观念上。

1、整理量的计量知识结构(1课时),包括“长度、面积、体积单位”、“重量与时间单位”。

2、巩固计量单位,强化实际观念,包括“名数的改写”。

3、综合训练与应用(1课时)。

(五)、几何初步知识(6课时)

本节重点放在对特征的辨析和对公式的应用上。

1、强化概念理解和系统化(1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特征”、“立体图形的特征”。

2、准确把握图形特征,加强对比分析,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2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3、加强对公式的应用,提高掌握计算方法(2课时)。能实现周长、面积、体积的正确计算。

4、整体感知、实际应用(1课时)。

(六)、简单的统计(1课时)

本节重点结合考纲要求应放在对图表的认识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1、求平均数的方法。

2、加深统计图表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包括“统计表”、“统计图”。

3、进一步对图表分析和回答问题,包括填图和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四、策略与措施

1、统一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牢固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改善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强化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益。

2、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编排体系及意图,把握单元、期末、升学考点,做到有的放矢。

4、按照教材总复习的编排,分块分课时复习,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回顾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知识,力求比较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识。查漏补缺。

5、适当组织一些综合性练习(历年统测),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6、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知识缺漏,组织学生开展小组互帮活动,帮助这些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数学知识。

7、认真上好课,向课堂要质量。搞好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三个为主”(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课堂上要加强训练力度。

8、教材总复习拟安排26-30课时,力争在5月底到六月初完成;接下来做好一定量的综合性练习或针对性练习。

9、每复习一个单元,认真严格考核,达到统一进度,统一时间,,统一标准,统一考核,要及时批改、评奖、补救,实行单元过关。

10、注意与其他教师沟通交流,同事之间要取长补短,互相学习。

五、注意的问题

1、注重“基础”,加强沟通。

在分知识点复习时,引导学生在理解上下功夫,做到“应知应会”。有关的知识点需要记忆的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

某一知识点如和其它知识有联系的,引导学生加以联系和沟通,尤其是一些容易混淆的内容,多作比较,加以区别。

2、培养能力,关注“素养”。

复习时引导学生在“会”字上下功夫。如:四则计算和四则混合运算、作图与解答图形题、分析解答应用题等。

在实际操作中,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空间观念、灵活思维等数学“素养”的形成。

3、启发自觉,注重策略。

复习过程中着力调动学生自觉复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复习兴趣,引导学生以良好的情绪投入复习。

引导学生探讨复习策略,讲求复习方法和实效。如:分知识点归类复习的方法、沟通性复习方法、一题多思复习方法、互助检测性复习方法等。

4、加强反馈,关注差异。

复习中注意重点反馈信息,抓住具有普遍性或针对性的问题,重点强化复习。尤其注重学生的独立性作业,从中获得“真实的反馈信息”,使复习更具实效。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适当选编一些“发展题”,以满足这些学生的学习需要。对于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着重帮助他们掌握教材规定的基本要求,使他们达到小学数学学习的最基本目标。

5、追求效率,减负增质。

复习中注重课前教学设计,力求课堂效率,避免“堤内损失堤外补”,有效为学生减负,引导学生心情舒畅地投入复习,做到减负增质双赢。

6、要把握考纲要求,根据实际需要对计划的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上做出调整。既要全面学到知识,又要掌握复习知识的深浅程度。

7、征对本班的实际情况,应抓好优生的保持和提高、差生的转化工作,这是提高本班乃至本校的学业成绩的关键点。

篇18:四年级数学怎么复习

1、含有万级和亿级的数以及数的改写和取近似数;

2、除法、四则混合运算、运算定律及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3、直线、射线和线段,角,以及平行和相交;

4、统计,简单的数据整理和分析及条形和折线统计图;

5、解决问题的策略;

篇19:四年级数学怎么复习

1、能正确的读、写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并能按要求改写和求近似数

2、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方法,熟练的进行计算

3、掌握含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4、熟练掌握加法和乘法的四个运算定律,能用字母表示,能运用简便方法计算

5、正确的判断三种线,能按要求画角和量角,并判断各种角

6、画平行线和垂线(过直线外一点和直线上一点)

7、能从四个方位正确的观察出物体的位置和形状

8、根据给定的数据整理制作统计图,并能分析结果

9、能采用表格的形式整理条件解决问题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小学四年级数学复习计划书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