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学范文 > 运动会加油稿 > 论加油站火灾的形成与防护措施

论加油站火灾的形成与防护措施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加油站火灾的形成与防护措施,本文共9篇,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论加油站火灾的形成与防护措施

篇1:论加油站火灾的形成与防护措施

论加油站火灾的形成与防护措施

首先介绍了加油站建设的一般要求,分析了加油站火灾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具体的加油站火灾防护措施.

作 者:尹天日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吉林省吉林市销售分公司,吉林,吉林,13 刊 名:现代商贸工业 英文刊名: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年,卷(期): 19(11) 分类号:X928.9 关键词:加油站   火灾   防护  

篇2:静电与静电防护措施论文

【摘 要】本文简要介绍静电的产生条件、静电放电基本原理、静电的危害、静电防护等,多方面探究静电与静电防护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静电;静电防护;实验室

1 静电的概念

静电,顾名思义,就是指的静止的、不流动的电荷。

我们知道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原子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电子环绕原子核做高速圆周运动。

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

在一般情况下,原子核的正电荷数量与核外电子的负电荷数量相等。

所以对外不显电性。

但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这种平衡有可能被打破,此时电子脱离原子核束缚而显负电性,而原子因为失去电子显正电性。

当这种只带一个极性的电荷积聚在某个物体上时就形成静电。

电荷有正、负两种电荷。

那么静电现象也就分为正静电和负静电。

随着静电的增加,静电在其周围形成静电场,当静电电场的能量增加到一定范围后,就能击穿其介质而对外放电。

比如是我们日常见到火花放电现象,人体容易带上静电,当接触他人或金属导电体时就会出现放电现象。

冬天空气干燥的夜晚当人脱下化纤一类衣服时,能看到火花和听到响声,这是化纤衣物与人体摩擦人体带上正静电的原因。

2 静电的产生

静电主要是由以下几种方式产生,1)摩擦,因不同材料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由于不同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当两种不同材料物质接触或者摩擦时,外围电子将转移到束缚能力大的一方,导致一材料带正电,另一材料带负电。

2)传导,因为在导体而言,电子能在他的表面自由移动。

当与带电体接触时,电子会从发生电荷转移,导致两者电荷平衡,从而形成静电现象。

3)感应,这里的感应是指邻近电场的感应,对于导体,电子在导电材料表面自由移动,若将该导体放置在另一个静电场中,由于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正、负离子就会发生转移,该导体因静电场感应导致正、负电荷不平衡而形成带电。

一般情况下,电导率越小的非导体越容易产生静电,此时产生的静电荷不容易排出。

其泄露时间能达到秒、时、日数量级。

而对于导体,即使产生静电也能由导体对外排出电荷。

若导体外壳与大地等绝缘,此时导体上也能静电带电。

另外,湿度对静电产生的作用也很大,湿度为10%~20%时产生的静电比湿度为70%~90%时要强8-40倍。

3 静电的利用和危害

利用静电感应、高压静电场的气体放电等效应和原理,实现多种加工工艺和加工设备。

在电力、机械、轻工、纺织、航空航天以及高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人们利用静电吸尘的原理制造出吸尘器。

它是利用静电场的作用, 使气体中悬浮的尘粒带电而被吸附,并将尘粒从烟气中分离出来而将其去除。

这是静电应用的主要方面,可用于各种工厂的烟气除尘。

利用物体容易产生静电的基本原理制造的复印机,它是利用光电导敏感材料在曝光时按影像发生电荷转移而存留静电潜影,经一定的干法显影、影像转印和定影而得到复制件。

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发展,静电放电造成的危害被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静电的危害很多,它的第一种危害来源于带电体的互相作用。

在印刷厂里,纸页之间的静电会使纸页粘合在一起,难以分开,给印刷带来麻烦;在制药厂里。

由于静电吸引尘埃,会使药品达不到标准的纯度;在放电视时荧屏表面的静电容易吸附灰尘和油污,形成一层尘埃的薄膜,使图像的清晰程度和亮度降低。

静电的第二大危害,是有可能因静电火花点燃某些易燃物体而发生爆炸。

漆黑的夜晚,人们脱尼龙、毛料衣服时,会发出火花和“叭叭”的响声,这对人体基本无害。

在煤矿,则会引起瓦斯爆炸,会导致工人死伤,矿井报废。

静电放电时会产生电磁辐射,过大的电压和电流,对于静电敏感级度低的产品,他能导致其自身内部绝缘层的击穿。

而且,对电子设备、电子产品也会造成干扰而导致误动作,从而导致元器件的内部烧伤或短路。

4 静电敏感产品的分级

静电敏感度是为定量描述不同元件的相对敏感程度进行敏感度分类。

敏感层次分为多层次是为制定先进的ESD防护措施提供原始资料,这些措施用于对更敏感器件的广泛的防护。

大部分敏感度试验都是以人体模型为根据以便使得结果与其它模型相关。

根据国家标准《电子产品防静电放电控制大纲》的分级方法:静电敏感度介于0~V的元器件为1级;介于2000~3999V的元器件为2级;介于4000~15999V的为3级;静电敏感度为16000V或16000V以上的元器件、组件和设备被认为是非静电敏感产品。

一般所指的电子产品的防静电保护是针对1、2级敏感产品,在电子产品中所使用的薄膜电阻、半导体器件等一般都是静电敏感元件,使用中要选择最合适的静电敏感产品,选用恰当。

为提供静电防护提供依据。

篇3:静电与静电防护措施论文

在电子产品的操做中,要进行静电防护,首先要降低静电产生的可能性。

尽可能的减少物体之间的相互摩擦。

尽量不要让物体间频繁的接触或者分离。

保持物体整洁,静电也不容易产生。

对于带电的导体或者其绝缘的部分,可以采取金属屏蔽措施。

对于较大的机器、设备来说,保护接地是防止静电作用的最有效的办法。

然而,物体表面产生静电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不管物体是由于接触、传导产生静电,或者是感应产生的静电。

消除静电的方法一般包含:(1)在电子器件内加入保护性线路,这种方法在高集成、高密度的集成电路中不易实现,且保护电路会对原电路造成干扰;(2)安装静电控制设备,此方法被广泛采用。

最常见的是保护接地,将人体上的静电通过导体接地泄露给大地。

手腕带是最常用的接地装置。

手腕带将安全且有效地排走人身体上的静电荷,合理地发挥一个手腕带的作用需要合理地接触皮肤。

一个脏的或松的手腕带可能保留着漏走的静电荷,使防静电控制失效皮肤干燥的工人必须擦拭防静电润手霜,使人体与手腕带之间达到更好释放静电的路径。

导电的鞋类或脚接地可以被使用或补充手腕带不足。

接地还包括工作台面接地,对接触大规模集成电路和敏感器件的工作台,一般铺一层静电橡胶,静电橡胶与防静电接地线相连以起到静电防护的作用。

实验室静电保护还包括测量工具接地、防静电板接地,在计算机房实验室中,安全区内的地面应铺设防静电橡胶,泄露人体静电和防止摩擦等原因产生的静电。

每块防静电板要有两个以上接地点以保证连接可靠。

铺设完毕后用电阻仪测量对地电阻是否正常。

采用静电屏蔽措施,静电敏感元件工作在静电场区域中时,用静电屏蔽袋保护敏感元器件不受静电场力的作用。

静电受环境的影响很大。

实验室中要有防静电工作台、防静电电烙铁、台垫,再要求较高的实验室中,还必须地面铺设防静电地坪,对于操作人员应穿戴防静电工作服。

防静电服。

整个实验室湿度控制要合适,一般应大于65%,并适当的将室内温度提高。

6 静电防护的管理

实验室操作过程而言,应编写具体操作规范来确保静电保护有效实施。

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实验室,对所用的材料、工具等装进防静电塑料袋保存。

7 结束语

综上所述,防静电是个重要的工作,只有做好电子产品各个环节的静电防护工作,才能将静电的危害性降到最低。

我们应充分认识到静电的危害,并重视静电防护的研究、探索和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1]孙可平.电子工业静电放电防护与控制技术[M].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篇4:高层建筑基坑稳定性与防护措施研究论文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的进程中,建筑物呈越来越高的趋势,相应地对建筑基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在建筑行业中,对基坑问题也越来越重视。要想对基坑工程进行安全科学地施工,首先要了解高层建筑深基坑的主要特点,然后再分析其失稳的形式,最后研究建筑深基坑稳定性的防护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对建筑深基坑进行施工,从而保证高层建筑的结构稳定。

关键词:高层建筑安全和稳定防护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全国各个城市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而基坑作为高层建筑的基础部分,在建筑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以高层建筑为主体的时代,基坑的稳定显得尤为重要。

1 高层建筑基坑的主要特点

1.1开挖深度大

在各种资源日渐紧张的今天,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各种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尤其是在人均土地面积较少的我国,为了提高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节约土地资源,建筑物呈现出深层化、高层化和复杂化的发展态势。但是在房屋结构逐渐复杂和高度不断增加的同时,建筑物基础结构承担的压力和风荷载等也随之增大。因此,为了保持建筑物整体的结构稳定,基础也做的越来越深。相应地,基坑开挖的深度也越来越大。

1.2受地域影响较大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全国各地地质条件相差很大,所以在具体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很难制定一个统一、严格的工程标准规范。即使建筑物的结构相同,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基坑支护的施工方法也不尽相同,由此导致基坑开挖深度也随之不同。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我们要提前做好地质条件的勘察,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施工方案,以确保施工质量。

1.3施工环境复杂、施工难度大

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出现的地方大多是在城市中心,这些地带普遍存在着人口密度大、交通情况复杂、建筑物密集、市政设施相对拥挤的特征。所以在深基坑施工之前一定要处理好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以确保基坑支护施工深既要保证其自身的稳定性,同时又要确保周围的建筑物不会受到破坏。在开挖深基坑的时候,会引起周围应力场的改变和地下水位的变化,由此导致周边地基土体变形,从而对相邻的建筑物和地下管网带来一定的影响。甚至还可能影响到相邻建筑物和地下管网的安全和使用。此外,土方的大量运输会对交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应该注意其环境效应,充分考虑到周围复杂的环境对施工的影响。

2深基坑稳定性问题

2.1 基坑失稳的形式

基坑失稳的形式可分为稳定性破坏以及支护结构的强度破坏两种。

2.1.1强度破坏

重力式挡土墙的抗剪强度过小导致的剪切破坏,支撑梁的断面过小或强度过小造成的压曲压断,锚杆锚固力不足造成的拔出或拉断,桩墙的配筋不足造成的断裂,支护结构平面变形过大或弯曲过大等等,都属于强度破坏。

2.1.2稳定性破坏

通常包括土体失稳,支护体失稳,或两者同时失稳。常见的稳定性破坏形式主要有:

(1)整体失稳。当抗滑力矩不足以抵抗滑动力矩时,边坡的土体会沿着滑动面向基坑内滑动,进而造成坍塌。此时,土体和支护结构同时失稳。

(2)倾覆。在倾覆力矩比较大而抗倾覆力矩不足的情况下,支护结构就可能会围绕着底部某一点产生倾覆。

(3)踢脚。当主动土压力作用于支护结构上部某一点产生较大的转动力矩而被动土压力的阻抗力矩不足以抵挡时,就有可能发生踢脚。

(4)隆起。当基地开挖的深度较大时,在坑外侧的土体及地面荷载的共同作用下,往往会导致坑底的土体隆起。

(5)水平滑移。当支护结构和土体之间产生的抗滑力不足以抵抗坑外侧的土体水平推力时,往往会造成支护结构与土体的整体水平滑动。

(6)渗流破坏。主要表现为流砂、管涌或突涌等形式。

2.2影响基坑失稳的因素

2.2.1地震的影响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它对建筑物的破坏往往是巨大的。同时具有破坏程度严重,现阶段无法预报的特点。因此,在建筑物进行设计时,抗震性能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尽量减小或避免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

2.2.2地下水的影响

随着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施工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有的基坑在开挖过程中,会受到地下水的影响,这会导致建筑物底部出现渗漏问题,不利于提升建筑物的质量。一旦建筑基坑出现质量问题,后期维护往往比较困难。所以,施工单位一定要提前做好预防工作。由于高层建筑的基坑开挖深度通常都比较大,设计人员如果没有处理好地下水的影响,很容易埋下安全隐患,这也会给基坑支护施工工作带来较大危险,导致其出现渗水或涌水问题。

2.2.3周围建筑的影响

在我国土地资源日益减少的严峻形势下,建筑物越来越密集的情形已经越来越明显了。当一个建筑物周围的土地再进行施工,尤其是进行深基础开挖时,对已有的建筑物往往产生较大的影响。不仅会给建筑物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甚至会导致建筑物倾斜,甚至坍塌。因此,当建筑物周围进行新的施工时,一定要对基坑进行实时监测,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

2.2.4基坑施工监测影响

由于深基坑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往往会出现基坑在施工过程中的实际值和设计时的理论值出现一定差异的情况。恰当的监测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反馈出去,从而及时地做适当的调整,有利于基坑的'稳定。所以,深基坑工程的安全不仅仅取决于合理的设计与施工方法,还取决于在整个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的及时监测。基坑监测是基坑工程安全的重要保证条件之一,现场监测的结果可以及时反馈到设计当中,做到动态设计,动态施工。

篇5:高层建筑基坑稳定性与防护措施研究论文

3.1做好深基坑周边的防排水措施

由于水对施工的影响和危害都比较大,因此在深基坑的开挖时,应尽量选择在雨水较少的枯水季节。对于有些地下水位比较高的施工区域,应当事先做好防水措施,一般水的来源主要有地表积水,承压水和降雨等几种形式。在基坑施工前应提前做好排水工作。而且还要做好水文地质条件调查,同时做好紧急排水工作。

3.2对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测

在基坑开挖及支护过程中,要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施工结果进行细致周密的现场监测。对打的桩运用探伤仪器进行监测。若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对边坡的位移应当进行实时监测,防止位移过大导致基坑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对基坑支护阻力要进行及时监测,防止不合格的支护被认定为合格。总而言之,做好周密细致的现场监测,既能杜绝出现不合格的施工结果,又能及时发现问题,反馈信息,使设计者有足够的时间修改方案,从而真正地做到动态反馈设计。

3.3建立健全预警机制

房建工程是一项投入高,风险高,耗费人力物力,周期长的行业,而且在施工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无法预料的情况。所以为了施工安全,应通过建立紧急情况预警机制,来对现场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警。预先识别紧急情况和危险源,做好突发情况的紧急处理。针对不同的工程特点,制定详细的预警规范,准备各种应急资源。一旦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过大等情况,应立即启动预警机制,以保证建筑施工安全有序进行。

4 结语

作为建筑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基坑工程施工的成败往往事关工程全局。深基坑施工的安全可靠,直接决定了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安全性和长久性。深基坑工程要从支护的设计和施工两方面人手,同时做好监测,以确保质量。一个良好的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是整个工程顺利施工的前提和保证,是整个庞大工程的开端。因此,加强对高层建筑基坑施工技术的认识与研究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郭影,房建工程深基坑施工技术研究U].科技与企业,.

[2]关海峰,马明军,房建工程深基坑施工常见问题及施工技术U】.中华民居(下旬刊),.

[3]刘建航,侯学渊.基坑工程手册(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张新刚,泵站工程基坑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分析U】,科技创新与应用,,02:169

[5】陈树欣,对水工建筑基垸开挖施工技术的分析U】.科技与企业,2014,01:161-162

【6]邵淑红,深基坑处理技术在民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卟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4:220

[7】吴永贵,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研究U]装饰装修田地,(3).

[8]胡春梅,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讨U】.装饰装修田地,2016(3).

[9]庞桂凯,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Ⅱ】,企业文化,2016(1).

[10]靳永军,吴海洋,刘德成,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控制U]科技信息,2009(06).

[11]龙亚德,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U].四川建材,,3:243-244.

[12]裴翔宇,论现代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控制U】.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9).

[13]田蒙.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实例分析Ⅱ】.中国高新技术企业,(10).

篇6:运动性疲劳形成的相关因素与消除措施论文

摘要:运动性疲劳在体育运动和运动训练中是普遍存在的,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运动后产生的疲劳不能及时地消除,会对体育锻炼者或训练者的体能产生影响,甚至会导致疾病或损伤,进而发展成为一种病理现象,对锻炼者或训练者起到相反的作用。本文从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以及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进行探究,以期为锻炼者或运动训练者提供参考,使其正确认识运动性疲劳。

关键词: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运动生物化学分析;消除方法

运动性疲劳是指由于运动过度而引起的机体工作能力暂时下降的一种生理现象。在进行体育锻炼或者运动训练时,身体各个器官系统会通过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控制来进行动力输出。在这个过程中,肌肉会消耗能量,产生酸性代谢物质,如乳酸等,这些酸性物质会对中枢神经进行刺激,从而调节机体能量,把机体控制在安全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之中。这种方式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系统,当身体达到一定的运动负荷量,其将会产生某种化学物质来刺激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发号施令,使身体产生不适症状,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疲劳。机体通过锻炼刺激各个器官系统,通过产生的疲劳来进行超量恢复,如果疲劳积累超过一定程度,不但不能超量恢复,甚至还会导致机体因承受不了运动强度而发生运动损伤。所以,进行体育锻炼首先要了解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理,根据原理采取相应消除疲劳的措施,这样才能达到体育锻炼或运动训练的效果。

1 运动能源的供应机制

运动生物化学是从生物化学中分离出来的,是体育学、生物学和化学的交叉科学,是运用化学物质来研究机体运动的科学。人类生存需要能量,体育运动则需要更多的能量。能源的主要物质是糖、脂肪、蛋白质,能量的直接供给来自三磷酸腺昔(ATP)的分解,一旦 ATP 被分解,便立即由磷酸肌酸(CP)和二磷酸腺昔(ADP)重新合成。其中,ATP 是生物氧化过程中能量释放、转移、储存和利用的中心,机体在进行工作时产生的能量供应原理实际上是 ATP 的分解与合成。ATP 分解供能过程为:ATP → ADP(二磷酸腺甘)+P(磷酸)+E(能量)。机体内 ATP 的储存量越少,机体进行活动越需要大量的能量,其中磷酸肌酸(CP)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合成 ATP,使身体达到平衡。磷酸肌酸分子中储存着大量的能量,但它不能直接释放出能量,只能先将能量转给 ADP 分子,再将其合成 ATP,但在合成的过程中,CP 会产生肌酸,这阻碍了体育锻炼者的锻炼效果。

2 产生运动性疲劳的相关因素

2.1 运动能力与身体素质

人体的运动能力与身体素质和自身各器官、系统功能的协同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身体素质是人体在各器官、系统协同作用下通过肌肉工作来表现的一种生理现象,如果身体器官功能下降,那么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必然会下降,如果肌肉进行了长时间的功率输出,那么肌肉的力量、速度、耐力也必然会下降,肌肉就会产生疲劳现象。所以在耐力性运动项目中,当呼吸系统和心肺功能都同时下降时,机体承受耐力负荷的能力必然会降低,运动速度及运动力量也都会降低,人体极易产生疲劳感。

2.2 体内能源贮备

在进行运动时,体内能源物质的消耗、能量供应的变换会导致疲劳出现。肌肉长时间大功率的输出会导致机体内能源急剧消耗、机体内能源供应不足,进而引起各器官以及系统功能下降。此外,在运动中能量代谢后产生的乳酸如果不能及时被消除的话,当机体承受乳酸的能力达到最大值时,机体的工作能力就会下降,进而出现运动性疲劳现象。不同运动强度下消耗的能源物质不同,主要表现在:在短时间大强度的运动中,如短跑、举重、投掷等项目,消耗的是机体内的直接能量,也就是体内的 ATP.在中等强度的运动中,如中长跑项目,消耗的是机体内的血糖和骨骼肌糖原。在长时间的运动中,机体内直接能量和较易消耗的能力都消耗殆尽,脂肪储备这时才开始被消耗。了解不同运动强度,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有很大的帮助。

2.3 精神意志

人体所有的活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指挥下完成的,体育运动中神经系统功能如果下降,神经细胞的抑制作用就会被加强,从而加深了疲劳程度。在运动中,特别是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训练中,机体不想再继续运动下去了就是这个道理。人的精神意志对人体运动潜能的挖掘有非常大的作用。但事实上,人体往往在感到疲劳时,特别是机体尚有很大功能潜力、能源物质远未被耗尽时,就放弃了锻炼,这并不利于人体运动潜能的发挥。其次,良好的情绪意志因素可起到动员机体潜力、推迟疲劳发生的作用。在进行体育锻炼或运动训练时,应有好的精神状态、好的心理准备,这对于全身心投入到训练中、推迟运动疲劳、提高训练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2.4 氧自由基与运动性疲劳

人体氧消耗的场所大部分在线粒体,能够占到整个机体能量消耗的 90%,在线粒体所消耗的氧中有 1%~4% 的氧会转变为氧自由基,由此可以看出线粒体在运动中有很重要作用。它不仅是体内的原动力工厂,还是一个生产自由基的巨大场所。当进行运动锻炼时,机体中进入呼吸链的还原当量会增加,电子的流量也会增加,从而使得线粒体膜内、膜外的 ΔUH+ 值较高。当其值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对电子进行抑制,降低电子的量和电子流动的速度,使电子不能通过 Cytc 传给 O2,而是通过 COQ 将这些物质直接传给 O2,致使氧自由基产生。当产生的量达到一定的值或超过抗氧化体系的耐受能力时,便会对膜上的不饱和脂肪酸进行攻击刺激,产生脂质过氧化物。此外,心磷脂的损伤会让内膜通透性增大,最终导致 ATP 量下降,从而产生疲劳。

篇7:运动性疲劳形成的相关因素与消除措施论文

3.1 积极性休息

积极休息可以有效消除体育锻炼或运动训练后产生的疲劳。休息分为 2 种,即静止休息和积极的`活动性休息。其 2 种方式的结合,可以有效消除运动性疲劳。当进行了大强度和大运动量的力量训练后,可选择慢跑的活动方式,来降低肌肉的强度,进而使肌肉进入一个较低的工作状态,直至静止休息,特别要避免肌肉立即停止工作的静止休息,这会造成肌肉僵化。因此,静止休息和活动休息相结合是大强度运动训练后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有效方法。

3.2 按摩

按摩是运动训练或锻炼中非常有效的,也是最常用、最基本、最简单的消除疲劳的手段。在赛前进行按摩,可以降低运动员的紧张情绪,提高赛前状态。在赛中按摩,可以消除短时间疲劳以及肌肉僵硬等身体反应,提高肌肉输出功率,特别是对抗性项目,如拳击、散打等;赛后按摩,可消除运动训练或比赛时肌肉的酸痛,促进机体的血液循环。

3.3 营养调配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能量储备就没有能量输出。机体在运动时,大量的能量都被消耗了,要推迟或消除疲劳就必须有能量供应,因此,营养调配就显得尤为重要。膳食中蛋白质、脂肪和水的比例及糖类的补充对机体代谢状况和工作能力有一定影响,在进行营养调配时要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合理搭配。比如,长时间的耐力项目,在比赛前、后都要适当地增加脂肪比例,因为在比赛中最后是靠燃烧脂肪来提供能量的。

3.4 中药蒸气浴

中药蒸汽浴是通过高温的蒸汽将中药成分蒸发于蒸汽中,以此加快机体新陈代谢的一种物理方法,对于消除运动性疲劳特别有效。高温环境下,机体细胞会被打开来吸收蒸汽中的中药物质,同时机体在进行呼吸时也可以吸收蒸汽中的中药成分。这是一种物理与药物协同进行的方法,能够共同达到有效消除运动疲劳的目的。

4 结语

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有很多,能源物质的消耗只是疲劳产生的部分原因,当然,不排除还有很多疲劳产生的原因是没有被发现的,特别是在更小单位的能源物质研究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消除运动性疲劳和恢复机体机能的方法有很多,在锻炼或训练中要根据具体产生疲劳的原因具体对待,对症下药,以最合理的方式消除运动中产生的疲劳,为超量恢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 1 ] 魏源 .运动性疲劳研究进展的综述 [ J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

[ 2 ] 王步标,华明 .运动生理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8:高校学生心理问题形成原因与解决措施论文

高校学生心理问题形成原因与解决措施论文

目前,许多大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近年来,由于学业、就业压力、情感挫折以及家庭困难等心理问题引发的自残和恶意伤害事件屡见不鲜[1].这些当年艰难走过独木桥而进入“象牙塔”的大学生们,为何如此地脆弱,又是什么原因使这些“象牙塔”的莘莘学子心理发生了变化甚至扭曲?我们感慨的同时,不得不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对策,营造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促使大学生健康地成长。

1 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1.1 学业压力

每年9月份新生入学后,有不少大一学生很难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出现了失落、空虚、焦虑、失眠等综合症。心理学家将此种现象称为“大一综合症”. 当年,大多数人都是身经百战,挤过高考的独木桥,好不容易才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他们能在众多莘莘学子中脱颖而出,表明他们是很优秀的。在经历了的寒窗苦读之后,有的以为上了大学,就可以彻底“解放”了,不用再像从前那样课上专心听讲,课下还要复习、巩固。于是,有的学生生活失去了重心,上课不认真听讲,旷课、迷恋网络,惶惶不可终日,甚至不知道自己今后的路该怎么走。作为学生,无论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知道学生的主业是学习,大家是因为学习而来到校园的,大学生也不例外,不能顾此失彼。

然而,大学与高中时代的学习方式完全不同,这就需要同学们自己去调整、适应。上高中时,你不懂老师还会一遍又一遍地给你讲解,而且你与老师几乎天天都能打照面,有不会的也能及时答疑解惑。大学则不同,完全靠个人自学。老师讲授的内容非常多,你要认真听,不能走神,有时一个课时就把书中的一章内容讲完了。老师下课就走,也不可能有太多时间与你交流。另外,老师课后还会留大量的作业,有的从书中可以找到答案,但大部分还需要学生们从互联网或图书馆的书籍中查找相关资料,总结分析后,最终整理好变成自己的东西。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不能生搬硬套。所以大学的学习压力比较大,如果学生不学会自学,难以适应这种学习方式,还停留在中学时的应试教育中,就会与别人的差距越来越大,进而使得上课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考试自然一塌糊涂。就这样恶性循环,结果一学期高挂了好几门课,学校对挂了几门课以上的学生会进行留级或是毕业时拿不到学位证的处理,让他们觉得颜面无存,心理上也难以承受。

除了要学习自己的专业课、公共课之外,为了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们整天忙于各种各样资格证书的考试,比如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造价师、建筑师、会计师等各类考试。为了拿到这些证书,就要付出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长此以往,大脑常常处于紧绷状态,无法放松,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导致事倍功半;再加上身体和心理倍受煎熬,使人精神濒临崩溃。如果最终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就会挫伤人的自信心,更有甚者会产生厌学情绪。

1.2 情感挫折

失恋是在校大学生群体中时常发生的一种情感现象。有专家指出,在校大学生在中学阶段,男女同学之间的感情问题被视为“洪水猛兽”或“司空见惯”,要么避而不谈或极力封堵,要么视而不见或见怪不怪,很少有老师、家长采取科学积极的态度去教育、引导或研究、探讨,因而大部分人要么是“一张白纸”,要么是“糨糊一盆”.到了大学,他们对男女情感以及性纯洁、性安全等知识知之甚少,思想单纯,认识单一,懵懵懂懂的青春期里开始了男女交往行为,于是,恋爱活动发生了,失恋现象也无法避免地出现了。

大学生处于人生中恋爱欲望最强烈的时期,在他们看来,爱情是浪漫、美好、幸福、独特而微妙的情感体验。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青年大学生的情感交往多是波波折折、磕磕碰碰的。原本就感情表现脆弱、心智尚不成熟、思想单纯的大学生,一旦遇到挫折,心理就容易出现失衡,难以自制。在对待失恋现象时,若有调节、控制不好者,或者引导、转化不力者,又不能积极主动找人谈心、倾诉,而是自暴自弃,悲观厌世,甚至丧失理智,失去控制,最终做出了害人害己的蠢事,后悔莫及[2].

1.3 就业压力

就业是民生之本,每个大学生都要面临就业的现实。大学生的就业牵涉大学生本人和千家万户的利益,牵涉国家和社会的利益[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就业形势也一年比一年严峻。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已从过去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

进入高等学府的门槛低了,的确很多人都圆了自己的大学梦,但却导致了大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普遍下降。加上往届毕业生未就业,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城市,导致大学生的就业高峰与全社会的就业高峰重叠,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说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现在就业竞争如此激烈,可以说是“僧多粥少”,经常是几百、几千人在竞争一个就业岗位。这就需要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除了学好专业课的同时,还要多参加社会实践,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而社会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有所提高,但有的大学生往往眼高手低,只有理论没有实践,又缺乏工作经验。在应聘工作岗位时,又屡屡受挫,没有对自己做很好的定位,就会陷入迷茫、失落中。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社会对女大学生的性别歧视尤为明显。

大学生毕业时,年龄一般在21~25岁之间,正是谈婚论嫁的时候。而女大学生一旦结婚,就面临着怀孕、妊娠。有的企业或用人单位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不愿意录用女性求职者,在性别上明确要求招聘男性,使女大学生心灰意冷,恨自己是女儿身,空有满腔热情却无用武之地。每年过完农历旧年,各大城市都会召开大型的招聘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总会把精心准备好的简历投向自己比较中意或符合自己专业的企业、公司等,但是招聘的人数有限,大学生的简历迟迟得不到回复,仿佛石沉大海,或者是面试时由于各种原因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处处碰壁的境况,让他们越挫越勇的心也开始摇摆不定,怀疑自己技不如人或是综合能力不强等,当初的雄心壮志不复存在,父母长辈的殷殷期盼,同学之间的互相攀比,一切的一切都令人窒息,就会陷入茫然,无所适从,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未来的路要怎么走,等等。例如,石家庄学院大三女生刘伟(化名)即将毕业,在一次次的招聘会上,由于自己所学专业限制,社会阅历较浅等种种原因,很长时间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最终她不敢坦然面对现实,对生活失去了希望,并留下了10万字的日记,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选择。

1.4 家庭经济困难

据教育部统计数字,全国普通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为473.96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2.53 %,并且数量在逐年递增。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各个学校的学费也有所提高。那么对于偏远山区的农村或城市低收入者的家庭来说,考上大学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因为他们或是没有收入,或是靠低保来维持基本生活,真得难以再负担一个大学生四年的学费和生活费。而这些学生一般都比较要强,自尊心很强,即使家庭困难,也不愿意让别人可怜同情他们。为了不让父母太过操劳,他们刚上大一就出去做各种兼职工作。有的甚至不和同学交往,怕大家看不起自己,尤其对家庭比较富裕的同学很敌视,有一种仇富心理,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喜欢和人交流,不合群,认为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超越别人,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觉得日子很漫长,担心自己没有好的前程,愧对含辛茹苦的父母,等等。每每想到这些,他们就难以克制自己的情绪,久而久之,这种负面情绪在无法排解的情况下,最终令他们做出了报复他人或残害自身的傻事。

2 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2.1 高校应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长期以来,高校一直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就要求高校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在课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感觉自己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只有近距离接触大学生,才能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说到这个问题时,我们自然想到了政治辅导员这个角色。政治辅导员是校方派到学生中间的专门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等管理方面服务的专任教师或工作人员,其中包括法律咨询师、心理辅导员等教师和管理人员。这些专职人员是架在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在日常生活中直接和学生接触的“亲情型”教师,他们通过学生中的团干、学生会干部等学生自治组织成员,把学校的温暖送到每个学生身边,形成一个充满亲情、友情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大部分学生都是远离家乡,远离父母,身在异乡,很多时候会感到孤独,感到寂寞,有时受到委屈时感到痛苦和无助,想找个知己倾诉倾诉,想与温和的老师交流交流。可是,下课了,老师们夹着讲义不见了;看看周围,净是“熟悉的面孔、生疏的心灵”,不好交流;无奈,只有任其在个人心中捉弄、蹂躏、徘徊。此时,辅导员若能走进学生宿舍,和他们聊聊天,谈谈心,走一走,转一转,多关心下他们的学习、生活,走近他们的内心,让他们既能体会到师生间的友情,又能体会到父母般的亲情,学生自然而然就不会排斥辅导员,然后适时地旁敲侧击、开导劝解,定能事半功倍[4].

2.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门开设心理咨询机构

一些高校的德育课教授、心理学教授都认为现在的青年大学生思想负担、心理压力太重了。在这个社会转型、突飞猛进的变革时代,他们必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困难,特别是那些背负着种种重托和压力的学生,面对人际关系的处理、就业岗位的选择、交友恋爱的困惑等一系列问题时,不禁要扪心自问:我的目标在哪里?脚下的生活之路应该怎么走?我的人生价值要在哪里体现?如此等等,失落、恐慌、迷惑等便随之产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职工的共同职责。高校的领导和管理层应该关心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从以上分析得出,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是因为心理因素,应宣传和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建立健全心理问题预防机制[5].单凭学校开设的心理课程以及一些心理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高校应建立一支专业水平较高,并了解当代青年心理特点的专职学生管理干部队伍。学校应聘请心理学教授对学生管理工作者进行培训、学习,使之有的放矢,通过心理咨询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使其走出情绪低迷,控制思想下滑,获得感情提升,让他们放下悲伤,丢掉委屈。学生管理工作者应该作大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其不满有对象诉,委屈有对象泄,情绪有对象抚。尽快地消除各种不良情绪,并能积极地面对生活,励志其成才,把所有不快都尽可能地释放出来,净化心灵,跨越困境,学会为人处事之道,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做个心理健康的人。

2.3 开展生命教育专题,让学生感悟生命的真谛

高校应该培养政治思想素质高、人格健全独立、懂得生存的意义,并具有一定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生命教育是以珍惜、关爱生命为中心的一种教育。通过开展生命教育专题活动,让大学生学会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创造生命的价值。

如上所述,当今年轻的大学生们由于种种原因产生了心理问题。无论是客观因素还是主观因素,无论是社会上的影响还是校内生成的原因,都不应该成为青年大学生放任自我,自暴自弃的理由。

“90后”的大学生没有经历过太多的风雨,一切都太顺利了。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往往缺乏人文精神的关怀,对生命、生活不懂得珍惜、感恩,做事没有担当,缺乏社会责任感。学校应开展生命教育专题讲座,应近距离接触大学生内心,引导他们认识到生命是一种责任,不是个人的事。学生的心理问题若处理不当,容易走向极端。这对父母及亲人是最大的伤害,对社会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开展此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坦然、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理解生命的意义,思考人“何以为生”[6].

2.4 学生干部等应密切关注高危人群,并进行有效干预

高校应合理利用学生会干部、同寝室同学等有效资源,通过他们尽快发现有心理障碍的同学,将心理问题的苗头扼杀在摇篮里。学生会干部与老师、同学的关系是最密切的,他们几乎天天和同学们碰面、接触,对各班的思想动态比较清楚。同寝室同学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对每个人的脾气、爱好以及个人情况比较了解。现在网络比较发达,有的同学心中有委屈或不满不愿意和任何人讲,就喜欢发表在QQ或微薄上,从那些充满消极、郁闷的文字当中,就会发现些许端倪。学生会干部等一旦发现情况不对,应立即与辅导员联系,说明情况。辅导员应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其将不良情绪宣泄出来,进行有效的干预,最终使他们重拾信心,乐观坚强地面对人生。

3 结语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正处于心理成熟的前期,缺乏应对各种思想压力的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处理不当就会引发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作为大学生的教育者和管理者,都要十分关心和重视大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对心理障碍者应该及时给予心理抚慰和思想关怀、经济援助,帮助他们处理、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拯救他们受到伤害的心灵,使他们尽早、尽快地摆脱困境,适应大学校园氛围。在我们的大学校园里,希望社会、家庭、校方领导层、管理层都来关注心理问题现象,要教育和引导他们,要对“心灵”进行自觉地修炼和升华,从而更好地实现安身立命,塑造精神,提升人格,让生命突破痛苦,去感受生活的真正意义,才是他们应有的态度。

参考文献

[1]许勤。 浅析解决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J]. 中国职工教育, (4): 69 - 70.

[2]刘韧。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健康问题和对策 [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3): 90 - 93.

[3]王锐。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 [J]. 佳木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4, 32(6): 165 - 166.

[4]马丽。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12): 143 - 144.

[5]林乐香。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探析与调适 [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8): 123 - 124.

[6]李建。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J]. 新西部(下半月), 2010(10): 150, 145.

篇9:公路桥梁施工中裂纹形成的原因与治理措施论文

公路桥梁施工中裂纹形成的原因与治理措施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公路桥梁工程事业的快速推进, 公路桥梁施工裂缝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公路桥梁施工裂缝的出现会导致施工质量下降、工程进度延长, 甚至会出现桥梁垮塌和人身伤亡事故等, 为此, 要重视公路桥梁施工裂缝的防范, 要全面分析公路桥梁施工裂缝产生的原因, 并提出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 以较好地保证公路桥梁施工建设的安全稳定性。

关键词:公路桥梁; 施工裂缝; 原因; 应对策略;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way and bridge engineering in our country, the construction crack of highways and bridge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people's attention. It is influenced and interfered by many factors. The appearance of construction crack of highway and bridge will lead to the decline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the extension of project progres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prevention of the crack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bridges,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the causes of the crack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bridges, and put forward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better ensure the safety and stability of highway bridge construction.

Keyword:highway bridge; construction crack; reason; countermeasure;

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建设是我国极其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内容, 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然而, 在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出现的裂缝极大地影响了公路桥梁的整体质量和安全, 为此, 要全面分析公路桥梁施工裂缝产生的原因, 并探索公路桥梁施工裂缝的应对策略, 为公路桥梁基础建设提供良好的保障。

1 公路桥梁施工裂缝的危害性认识

(1) 渗漏危害。公路桥梁施工裂缝会导致水流渗漏到工程内部, 引发混凝土结构的水解现象, 在气温下降的寒冷季节时, 渗漏的水流还会产生冻胀作用, 使公路桥梁裂缝不断扩大, 导致公路桥梁混凝土结构不够稳定和安全。

(2) 碳化危害。公路桥梁施工裂缝会加剧混凝土结构内部的碳化现象, 这主要是由于公路桥梁的混凝土结构由水泥原料构成, 水泥会与空气、水产生化学反应, 生成稳定性较差的碳酸钙, 导致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物理特点发生改变, 给公路桥梁带来安全和稳定隐患。

(3) 腐蚀危害。公路桥梁施工裂缝会在周边环境中的空气和水的渗透作用下, 侵蚀和破坏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金属构件的纯化膜, 使其生成的锈蚀体积明显大于其自身的体积, 降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2 公路桥梁施工裂缝产生的原因剖析

2.1 施工工艺不合理而引发的裂缝

公路桥梁施工建设的'过程中, 施工工艺和方法是极其重要的内容, 如果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不够科学合理, 则会使公路桥梁出现不同程度的贯穿裂缝、横向裂缝等。具体来说, 因施工工艺不合理而引发的裂缝原因包括有以下内容: (1) 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过大。由于施工工艺设计不够科学, 导致钢筋混凝土的保护层过厚;或者钢筋受到外界反复的踩踏而导致其保护层加厚, 这就使建筑构件的高度减小, 受力钢筋出现垂直方向的施工裂缝。 (2) 混凝土振捣施工工艺不够合理。在公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 对混凝土的振捣施工工艺内容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要通过对混凝土的振捣施工方式以达到增强混凝土强度及使用性能的目的。然而, 如果混凝土振捣施工工艺不够科学合理, 如:振捣速度过快、过慢、插点没有均匀排列等问题, 则会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内部出现空洞、蜂窝等缺陷, 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均匀性和致密度。 (3) 混凝土浇筑不够合理。公路桥梁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也是重要的内容, 如果浇筑工艺不够科学合理, 如:速度过快、浇筑高度问题、浇筑的分段分层出现问题、没有持续连贯操作等, 都会导致混凝土浇筑的裂缝问题。

2.2 温度变化引发的施工裂缝

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会受到温度的变化影响, 它是影响公路桥梁施工质量的关键要素,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 不同地区的公路桥梁施工难免会受到温度差异性变化的影响, 公路桥梁的混凝土施工材料有热胀冷缩的自然属性和特点, 会在温度变化的条件下而产生相应的物理改变, 如:变形现象等, 由此而引发公路桥梁结构的施工裂缝问题。具体来说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 年温差。年温差的变化相对缓慢, 会使桥梁结构产生蠕变性, 出现桥梁的纵向位移现象而出现裂缝。 (2) 日照。公路桥梁在受到太阳曝晒之后, 温度梯度会呈现出非线性分布的状态, 导致其局部拉应力增大而出现裂缝。 (3) 骤然降温。这种情况会导致公路桥梁结构外表面温度突然下降, 产生温度梯度而逐渐生成裂缝。 (4) 水化热。公路桥梁施工所用的大体积混凝土会出现水泥水化放热的现象, 在内外温差相差较大的状况下而出现表面裂缝。 (5) 养护施工措施不够科学合理, 也会使混凝土内部出现较大的温度差异, 而引发裂缝问题。

2.3 地基变形而引发的施工裂缝

公路桥梁施工的地基是重要的前提和基础, 对于工程施工质量有直接而密切的关联, 如果地基不够稳定, 出现偏移或荷载力不足等情况, 则会极大地降低公路桥梁施工质量, 也由此而引发裂缝现象。

2.4 荷载而引发的施工裂缝

公路桥梁所能够承受的荷载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公路桥梁的荷载量超出其自身的设计标准, 则会导致公路桥梁出现裂缝问题。加之如果在混凝土浇筑或养护的操作中, 如果不够科学合理, 则也会降低结构的荷载能力, 造成对路面及结构的损害。

2.5 混凝土自身收缩而引发的裂缝

在公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 混凝土也会存在因自身干缩和塑性收缩而引发的裂缝现象。以混凝土养护施工环节为例, 如果混凝土养护期间操作不够合理, 则会加快水分蒸发的速度, 导致混凝土失水过多而产生收缩和干缩性裂缝。同时, 混凝土自身的变形会受到内部的限制, 当其表面拉应力比抗拉力要大时, 则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干缩裂缝现象。另外, 当混凝土结构在水平、竖向移动不均匀的过程中, 由于受力不均匀则会产生附加应力, 当其超出抗拉力时也会引发沉降裂缝。

2.6 施工材料质量引发的裂缝

在公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 混凝土使用材料、配比等因素也是重要的内容, 如果混凝土施工材料混合配比不够合理则也会导致施工裂缝。另外, 如果施工操作人员自身技术水平欠缺、操作不够规范、质量意识淡薄等, 也会导致公路桥梁结构出现裂缝问题。

3 公路桥梁施工裂缝的应对策略探索

3.1 控制公路桥梁施工工艺

公路桥梁施工工艺是极其重要的施工内容之一, 要着重加强对混凝土施工工艺的控制, 以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 减少和控制裂缝的现象, 首先要选择质量优良、价格低廉的水泥, 并注重混凝土的配合比, 要通过科学的实验和测试确定混凝土配制比例, 结合混凝土施工质量的要求, 选取适宜的添加剂, 并合理控制好添加剂的使用量, 以达到强化混凝土塑性、增强混凝土抗拉性能的效果。同时, 还要在公路桥梁施工工艺之中, 注重对预埋件的合理设计和施工, 要在结构受力部位加设钢筋网、铁丝网等构件, 增强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抗裂性能, 并在易于出现裂缝的区域, 预设传感器, 有效地防范和应对混凝土施工中出现的裂缝。另外, 还要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和控制, 要进行科学施工、规范施工, 对于可预见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和控制, 较好地避免裂缝问题。

3.2 做好混凝土施工的温度控制

为了避免公路桥梁施工中的温度裂缝问题, 要注重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 具体来说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加以规避和防范:

(1) 选取低热或中热水泥进行公路桥梁施工原材料, 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 并减少水泥的用量, 应当将其控制在450kg/m3以内;还要降低水灰比, 将其控制在0.6以内。同时, 要改善水泥骨料级配, 可以通过掺加粉煤灰或高效减水剂的方式, 减少水泥的用量, 以达到降低水泥的水化热的作用。

(2)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 可以合理利用浇筑层面, 避免混凝土浇筑的厚度过大, 影响混凝土自身的散热。要尽量降低骨料入模的温度, 必要时可以采用循环冷却系统, 将冷水管填埋于混凝土之中, 利用冷水在混凝土中的流动性, 实现对混凝土内部进行散热;还可以采用薄层连续浇筑的方式, 以达到混凝土快速散热的目的。

(3) 控制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通常在春季或秋季时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施工, 以达到严格控制混凝土入模时温度的效果。然而如果是在夏季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则要采用各种有效的措施降低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 并要注意避免使混凝土受到阳光的直接曝晒。

(4) 混凝土支架的安装必须先进行预压, 降低混凝土的非弹性变形, 并对混凝土表面的受力情况进行计算, 避免混凝土因塑性收缩而引发裂缝。

3.3 确保工程施工原材料的质量

要对购买的工程施工原材料进行检测, 包括原材料的质量、性能的检测, 使之符合公路桥梁施工的要求, 要关注原材料采购、质量验收等每一个环节, 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 将不合格的原材料挡在公路桥梁施工场地之外, 预防和规避施工裂缝的生成。

3.4 对生成裂缝的技术处理

对于公路桥梁施工中已经出现的裂缝, 要进行适当的修补和养护, 避免裂缝继续扩大。通常可以采用表面修补法、直接注入法等技术措施, 对公路桥梁已经生成的裂缝进行处理。通常来说, 对于宽度小于0.2mm、深度较浅的裂缝或者出现大面积漏水的防渗堵漏, 可以采用表面涂抹法和表面贴补法进行处理。对于宽度大于0.3mm的裂缝则可以采用直接注入法进行处理, 并在表面涂抹沥青等防腐物质, 避免钢筋锈蚀的情形。

综上所述, 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建设是极其重要的基础设施内容, 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重大的意义, 要充分认识到公路桥梁施工裂缝的危害性, 全面剖析公路桥梁施工裂缝产生的原因, 提出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方法, 避免公路桥梁裂缝的生成, 并采用有效的科学修复技术对已经生成的裂缝进行处理, 提升公路桥梁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代红雨.公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交通世界 (建养・机械) , 2013 (01) .

[2]魏洪月.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裂缝产生原因及应对策略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 2013 (01) .

[3]蔡宇环.公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四川水泥, 2018 (03) .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论加油站火灾的形成与防护措施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