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阅读理解 > 现代文阅读 > 林语堂《苏轼在黄州》阅读答案

林语堂《苏轼在黄州》阅读答案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苏轼在黄州

  林语堂

  苏东坡现在过的是神仙般生活。黄州也许是狭隘肮脏的小镇,但是无限的闲暇、美好的风景、诗人敏感的想象、对月夜的倾心、对美酒的迷恋——这些合而为一,便强而有力,是已使诗人的日子美满舒服了。

  苏东坡在农舍雪堂和城中临皋亭两处住,每天两处往返,要横过黄泥坂,那不过是一段脏泥路,却变成了文学史上最出名的一条路。他脱去了文人的长袍,摘去了文人的方巾,改穿农人的短褂子。在耕作之暇,他到城里去,喝得小有酒意,在草地上躺下便睡,直到暮色沉沉时好心肠的农人把他叫醒。有一天,他喝醉之后,写出了一首流浪汉狂想曲,名之为《黄泥坂词》。其结尾部分如下:

  朝嬉黄泥之白云兮,暮宿雪堂之青烟。喜鱼鸟之莫余惊兮,幸樵臾之我。初被酒以行歌兮,忽放杖而醉堰。草为首而块为枕兮,穆华堂之清晏。纷坠露以湿衣兮,升素月之团团。感父老之呼觉兮,恐牛羊之予践。

  但是他和酒友的夜游却引起了有趣的谣言,不但在当地,连宫廷都知道了。也幸喜饮酒夜游,这种生活才使他写出了不朽的杰作。他那篇牛肉与酒,记的就是一件异乎寻常的荒唐夜游行径。

  今日与数客饮酒而纯臣适至。秋热未已而酒白色,此何等酒也?入腹无脏,任见大王。既与纯臣饮,无以侑,西邻耕牛适病足,乃以为肉。饮既醉,遂从东坡之东,直出春草亭而归。时已三更矣。

  当代有人说春草亭位于城外,由此篇文字足以证明苏东坡喝私酒,杀耕牛,在城门已关闭之后,乃醉醺醺爬过城墙而回。“难道纯臣也是个荒唐鬼?”

  又一次夜游,他可把太守吓坏了。他在江上一个小舟中喝酒,夜晚的天空极美,他一时兴起,唱词一首道: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觳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第二天,谣传苏东坡曾到过江边,写了这首告别词,已经顺流而下逃走了。这谣言传到太守耳朵里,他大惊,因为他有职责监视苏东坡不得越出他的县境。他立刻出去,结果发现苏东坡尚卧床未起,鼾声如雷。这谣言也传到了京都,甚至传到皇帝的耳朵里。

  次年,发生了一个更严重的谣言。苏东坡胳膊上患有风湿,后来右眼也受了影响,有几个月他闭门不出,谁也没见到他。那时,散文大家曾巩在另一省死亡。于是,又一个谣言传开,说苏东坡也在同一天去世,二人同返天庭了。皇帝听说,向一位大臣询问,那大臣是苏东坡的亲戚。他回奏说也曾听到此一消息,但不知是否可靠。那时皇帝正要吃午饭,却无口味吃,叹了口气说:“难得再有此等人才。”于是离桌而去。

  苏东坡这种解脱、自由的生活,引起他精神上的变化,这种变化遂表现在他的写作上。他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现的,则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诙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倘若问哲学有何用处,就是能使人自我嘲笑。我不知道我们能否称此种笑为神性的笑。倘若希腊奥林匹亚圣山的神也犯人所犯的错误,也有人具有的弱点,他们一定常常自我嘲笑吧。但是基督教的神与天使,则绝不会如此,因为他们太完美了。我想,若把自我嘲笑这种能力称之为沦落的人类唯一自救的美德,该不是溢美之词吧。

  不管在什么情况之下,幸福都是一种秘密。但是凭苏东坡的作品而研究其内在的本性,藉以窥探他那幸福的秘密,便不是难事了。苏东坡这位天纵大才,所给予这个世界者多,而所取自这个世界者少,他不管身在何处,总是把稍纵即逝的诗的感受,赋予不朽的艺术形式,而使之长留人间,在这方面,他丰裕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他现在所过的流浪汉式的生活,我们很难看做是一种惩处,或是官方的监禁。他享受这种生活时,给天下写出了四篇他笔下最精的作品。一首词《赤壁怀古》,调寄《浪淘沙》;两篇月夜泛舟的《前后赤壁赋》;一篇《承天寺夜游》。

  相关链接

  苏轼……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谪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摘自《辞海》)

  “乌台诗案”后,虽然对政治未能完全忘怀,但佛老思想发展成为他处世哲学的主导思想,也是他在险恶政治逆境中自我排遣的精神支柱。他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背后,仍然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摘自人民出版社《中国文学史》)

  在苏东坡完全松弛下来而精神安然自在之时,他所写的随笔杂记,既无道德目的,又乏使命作用,但却成了最为人喜爱的作品……我们若认识苏东坡主张在写作上,内容决定外在形式的道理,也就是说一个人作品的风格只是他精神的自然流露,我们可以看出,若打算写出宁静欣悦,必须先有此宁静欣悦的心境。

  (摘自林语堂《赤壁赋》)

 

  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由于苏轼每天往返农舍和城中住所时,都要横过一条叫黄泥坂的脏泥路,于是,这条脏泥路便成为文学史上最出名的路。

  B.在黄州期间,苏轼常常夜游饮酒,欣赏月色美景,也常常酩酊大醉,正所谓景引文思,酒助诗兴,因而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

  C.某夜三更,苏轼喝醉了酒回家,敲门不应,他虽然非常懊恼,却毫不计较,干脆不进家门,而泛舟江海,去聆听江涛之声。

  D.总结苏轼的创作经历,作者认为,只有不强调道德目的和使命作用,我们才能创作出为社会、为人们所喜爱的文学作品。

  E.苏轼的仕途起起落落,令他壮志难酬。但黄州的经历,让他能以宁静旷达的心态坦然面对,因此虽在谪所,却过得潇洒快乐。

  12.作者认为苏东坡写出不朽杰作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回答。(6分)

  13.文章用大量篇幅写了几个谣言,这样写有何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14.作者认为苏轼虽被贬黄州,但这段日子仍是“快乐”、“幸福”的。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文本及所学作品谈谈你的理解。(8分)

 

  参考答案

  11.E项3分,B项2分,A项1分,C、D项0分。答案超过两项,不得分。(A.不仅仅是因为苏轼经常横过黄泥坂。C.“非常懊恼”、“干脆不进家门,而泛舟江海”与原文不符。D.作者只是总结苏轼的创作,而非所有的创作。)

  12.①到处是山川月夜的美好风景;②对美酒的迷恋与纵情;③无限闲暇而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④精神境界得到提升,既能超然物外、旷达宁静,又坚持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自我嘲笑的美德、安然自在的精神)⑤将稍纵即逝的感受赋予不朽艺术形式的能力;⑥他的创作,已脱离了道德、使命的束缚,纯粹是自我精神的自然流露。[6分。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答对三点得4分,答对四点得6分。]

  13.文章一共写了三个谣言:苏东坡和酒友夜游的谣言,顺江而逃的谣言,和曾巩同时去世的谣言。这三个谣言:①写出了苏轼的率性与不羁,说明苏东坡的行为不为常人所理解;②说明苏东坡受朝廷上下各色人等的关注,反映了苏轼的影响力之大,从侧面表现出苏轼是一个为人关注的“天纵大才”;③烘托出苏东坡处变不惊、超脱困境、旷达乐观的特点。(共6分。概括谣言内容3分,分析作用3分)

  14.我认为作者的看法颇有道理。苏轼虽被贬黄州,但他找到了人生的另一种幸福。

  ①从文中来看,被贬黄州,让苏轼从仕途和士大夫的羁绊中解脱出来,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他可以纵情饮酒、创作,可以回归自然,尽情欣赏自然美景。在黄州,苏轼的精神境界得到了提升,之前的苛酷、尖锐的讽刺,以及紧张与愤怒,为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诙谐所代替,他的思想更为透彻而深入、更为醇甜而成熟。正是黄州期间的生活状态和思想境界,让苏轼创作了《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承天寺夜游》等四篇文学精品。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幸福呢?

  ②从苏轼这段时期的作品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这种“幸福快乐”的心境。在《前赤壁赋》中,苏轼于月夜泛舟,虽道出人在宇宙间的渺小感,但亦将人在这个红尘生活中可享受的大自然的丰厚的赐予表明。享受大自然的赐予,享受生活。这就是苏轼的幸福。

 

  (8分。观点2分,结合文本分析3分,结合所学作品分析3分。持否定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林语堂《苏轼在黄州》阅读答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