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时(精选17篇)
第四课时 篇1
module 1
step 1
look at the list of your favorite food on paper. let's have a food game! fill in the chart as soon as possible. 在2-3分钟内比赛谁写的食物名称最多!
sweet
sour
salty
crispy
step 2
1. ask students to explain the words―sweet, sour, salty and crispy with the food list.
2. count the kinds of food in groups. 评选小组的“美食家”;对比数据,最终评选全班的“美食家”!
3. t: everyone needs to keep a balance of eating. we had better eat vegetables, fruits, some meat and any other healthy foods more often. remember, don't always eat junk food!
module 2
step 1 1a & 1b
1. read four taste words alone. then repeat them after the teacher.
2. ask students to give some examples of foods that show what each word means.
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语言结构:
① i think ... is/are sweet/crispy/salty/sour.
3. t: look at the pictures. can you write down the words from the box to describe how food tastes under each picture?
4. ask students to check the answer. for example:
potato chips are crispy and ...
5. write the name of any food you know after each taste word in 1b.
6. check the answer with your partner.
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语言结构:
① what else food is sweet/crispy/salty/sour?
step 2 2a & 2b
1. 通过回答下列问题的方式,自然地引出听力内容,并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也能够浏览课本中的表格,提前预知一部分基本信息。think about the questions:
① what's the most popular junk food?
②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he history of potato chips?
③ who were they invented by?
④ when were they invented?
⑤ how were they invented?
2. read the statements in 2a and try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above with the information in the chart. ask students to explain them in a simple way if necessary.
3. listen and circle “t” or “f”.
4. read through the lines in 2b and get familiar with the missing blanks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5. listen again and complete the sentences.
6. 用 powerpoint 呈现完整的听力对话。listen again and then fill in the missing words.
boy 1: hey, did you know tha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oy 2: really? what do you mean?
boy 1: well, here ___________ it says that they were invented _______
_______________ george crum.
boy 2: when was that?
boy 1: oh, it was ______________.
boy 2: so, why was it ____________?
boy 1: well, one day a customer in the restaurant where george worked
__________ his plate of ______________ because he said they
______________________.
boy 2: so __________________?
boy 1: well, george was __________________, so he cut the potatoes really, really
thin, and he cooked them for a long time until they _______________. and he ____________________on them so they were _____________.
he thought the customer would hate them.
boy 2: and?
boy 1: and the customer loved them and asked for more. he told the other
customers about them, and soon everyone _____________ thinly-sliced,
crispy, salty potato chips.
boy 2: and we're _________________ today. what a cool story!
boy 1: yeah.
7.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ir answers.
8. 看屏幕,小组结对反复跟读磁带,回忆薯条发明的过程。
step 3 2c
在融会贯通前面的目标语言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巩固知识,教师设置一名记者采访“美食家”的情景,既能复习目标语言结构,又能练习口语,开阔思维。
1. role play the conversation about the invention of potato chips. use the information from 2a and 2b.
2. ask two students to read the conversation in 2c to the class.
3. talk about the inventor, date, reasons and other information with your partner.
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语言结构:
① did you know potato chips were invented by mistake?
② who invented them?
③ when was that?
④ why was it an accident?
⑤ they were invented by... back in...
⑥ ... because he said they were cut too thick.
4. ask one or two pairs to show up to the class.
5. t: what else was invented by mistake? discuss with your partner about the inventor, date, reasons and anything else.
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语言结构:
①did you know what else was invented by mistake?
②who invented .../ who was it/were they invented by?
③when was it/were they invented?
④why was it an accident? because ...
⑤... invented .../ it was/they were invented by ...
⑥it was/they were invented in ...
6. ask a couple of pairs to say their conversations to the class.
7. the prize is a package of potato chips.
module 3
1. go over the history of chips in 2a & 2b and write a short essay about it.
2. look for the invention of tea by the internet or reading the books.
then copy the information on paper.
第四课时 篇2
Lesson 10教案示例
重点:句子Who’s she? She’s Li Yan.;词汇woman she
难点:理解She’s so happy, isn’t she?
Why not?
过程:
一、复习/热身
1.组织学生跟唱歌曲Happy Birthday to you.
2.教师出示人物图片(L9中Let’s practise图片)
师生问答、生生问答(图片背对学生)
二、介绍新语言项目及教学方法
1.会话教学
A.学生听录音[自制录音]一遍
Is she a student? Yes, she is.[Lesson 7]
She’s a middle school student.[Lesson 7]
She’s so tall.[Lesson 7]
She’s my new friend.[Lesson 8]
B.学生重复句子
教师出示图片[ZhouMin和Alice], 请学生分别根据这两张图片对两个人物进行介绍:ZhouMin/Alice is a student. She is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ZhouMin is tall. Alice is my new friend.
教师接着说:She is Alice and she is ZhouMin. Look at this picture. Who’s she?[出示Miss Wu的图片]
学生回答:She’s Miss Wu.
教师说:Yes, she is Miss Wu. She is happy. (做表示高兴的表情) Are you happy today?
全班回答:Yes.
教师:Why is Miss Wu happy today? Let’s listen.
C.看、听课文录音两遍[配套课文录像]
学生回答:Teacher’s Day.
教师给与肯定:Good. It’s Teacher’s Day. What do you say to your teacher? Listen!
再次听课文录音
学生回答:Happy Teacher’s Day!
教师示意全班学生一起说
教师:You’re good students. You’re good at English. I think you can speak English very well. Now let’s try, OK?
D.学生听录音重复句子[配套录音]
She’s so happy, isn’t she? (教师强调isn’t she的读音,带读时注意此句用升调)
Let’s go and say “Happy Teacher’s day” to her.
两人一小组重复:Who’s she? She’s Miss Wu.
做练习:Toss the ball
教师重复:She’s so happy, isn’t she? 将手中的ball随意扔给一位学生,接到的同学重复另一句Let’s go and say “Happy Teacher’s Day” to her.,说完后再扔给其他同学。
注意:此项练习有时间限制,教师拿秒表计时,看规定时间内能说几遍句子。
E.学生练习读课文
几人小组练习
听课文录音
全班齐读
小组分角色练习读课文
F.游戏:Pass the bomb
用具:计时器
操作:以竖排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首先将定好时(30秒)的即使器交给第一组的第一个学生,他要很快的说完课文对话的第一句,然后将计时器传给后面的同学,后面的同学说第二句,以此类推。在定好的30秒钟时间内,看这个小组是否将课文全部说完,计算在规定时间内,共有几名学生说完就记几分。如果哪个小组不但说完了课文内容,而且还能再反复,重复几句就为这个小组再加几分。
2.词汇和句型教学
A.教师分别出示四张图片boy、girl、man、woman,教师引导说:He’s a boy. She’s a girl.后面两幅图让学生来说:He’s a man. She’s a woman.
B.板书单词woman(man中的a的发音与woman中的a发音不一样,不要给学生错误的概念)边写边读
学生跟读,空写
板书单词she, 请学生用这两个新词汇造句子She’s a woman. 板书句子
C.教师出示一张自己全家合影,启发学生对照片进行提问:What would you like to ask about my picture?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板书Who’s she? She’s …)
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照片互相提问
找三组学生到前面问答
根据手中照片组织新对话
三、兴趣活动
教唱歌曲(配套歌曲录音)
四、练一练(做课堂练习第十课内容)
根据录音内容,在每组a b c 三个答语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打勾。
五、作业 :朗读并抄写本课课堂练习中的单词和句子
六、板书设计 :
LESSON TEN
Who’s she? woman
She’s… she
She’s a woman.
教案点评:
本课新出现的语言项目为“Who's she? She's Li Yan." 表示的是“询问某个她是谁及其回答”的日常交际用语。本课情景中出现的语言点,人称上由上一课的he转换为she,学生掌握起来较容易。为了使学生对新词汇she有深刻的印象,可让学生为Alice这个人物做一段简短的介绍,在介绍中就会很自然地运用she。在操练时,最好通过影音等手段,让学生感受新知、正确模仿。最后,谈谈彼此带来的家庭照,综合练习一些句子的使用。
介绍好朋友的探究活动
内容:向全班同学介绍两位最好的朋友
做法:4个学生为一小组,每人发一张表格。其中一项how old是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其余向介绍的内容均由学生自己设计。小组内部在两分钟之内把自己两位好朋友的情况简单填入表格,然后成员间互相介绍朋友,但要求不能说出朋友的名字。介绍完毕请其余学生猜Who's that?
提示:所选择的朋友应为本班同学,不然活动无法进行。
第四课时 篇3
教学目标:在认识体积单位,知道体积单位与长度单位的联系和区别基础上,学习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与化、聚方法。学习计算重量的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体积单位的进率。计算物体的重量。
教学难点:体积单位的进率的化聚。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计算体积用 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2、填空:
1厘米 1平方厘米 1立方厘米
单位 单位 单位
说一说:计算长度用 单位,计算面积用 单位,计算体积用 单位。
1米=( )分米, 1平方米=( )平方分米
1分米=( )厘米 1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二、新课:
1、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1)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11=1立方分米。想一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棱长改用厘米作单位:体积是101010=1000立方厘米
底面积是1平方分米,也就是100平方厘米,利用体积的计算公式10010=1000平方厘米
通过刚才的计算你能告诉大家什么?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2)根据上面的方法,你能推算出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吗?
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11=1立方分米
棱长改用厘米作单位:体积是101010=1000立方厘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板书)
(3)小结:相邻的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4)练习:
5立方米=( )立方分米
1.5立方米=( )立方分米
2400立方分米=( )立方米
1250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3.6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填写比较表
单位名称 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 长度 米 厘米 分米 =10 面积 =100 体积 =1000
503040= (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立方米)
3、一块长方体的钢板,长2.5米,长1.6米,厚0.02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每立方分米的钢重7.8千克。这块钢重多少千克?
钢板的体积:2.51.60.02=0.08(立方米) 0.08立方米=80立方分米
钢板的质量(比重体积=质量): 7.880=624(千克)
答:这块钢板的体积是80立方分米,质量是624千克。
求物体的质量公式为:比重体积=质量 注意前后单位是否统一。
三、巩固练习:
1、一块正方体的钢板,棱长是20厘米,每立方分米的钢重8.9千克。这块钢重多少千克?
20厘米=2分米 222=8(立方分米)8.98=71.2(千克)
2、一根长方体钢材,长4.8米,横截面是一个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每立方分米钢重7.8千克,这根钢材重多少千克?
3、一块长方体铁板重468千克,又知铁板长2米,宽1.5米,厚2厘米。每立方分米的铁板重多少千克?(列方程解答)
四、作业:
第四课时 篇4
Lesson 16教案示例
课题:LESSON SIXTEEN
重点:句型What’s the boy’s name?
词汇mum dad the
难点:发音Who’s this baby in the picture?
理解We look the same.
过程:
一、复习/热身
1. 组织学生跟唱一首英文歌曲
2.两人小组活动:学生表演第15课对话。
3.拼读第13--15课单词[词卡]
教师说一个单词,如: its,找一个学生拼读,拼读正确后这个学生再说一个单词,请另一个学生拼读。其他单词以此类推。
二、介绍新语言项目与教学方法
1.句型教学
A. 师生问答:What’s your/his/her name?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问答
B. 教师介绍新语言项目:What’s the boy’s name? [Let’s practise中的人物图片]
教师:Look at this boy. He’s Peter. The boy’s name is Peter. His name is Peter. (重复几遍)
教师提问:What’s the boy’s name?
学生回答:The boy’s name is Peter. (教师及时表扬)
教师启发学生:Yes. His answer is right. What’s your answer?
学生可能回答:He’s Peter. His name is Peter. (两个答案都算正确,但强调一下His name is Peter.)
C. 师生问答、学生之间问答:What’s the boy’s name?
(可以用班里学生的名字) His name is…
D. 教师板书问答
解释:the boy’s name表示那个男孩子的名字,boy’s中的’s的意思是“…的”。(请学生根据教师所解释的,举出不同的例子。如:the girl’s name the man’s name the woman’s name)
E. 扩展练习[各种人物、动物、文具的图片:girl、boy、man、woman 、cat、dog、bird、ruler、eraser、pen、pencil]
教师首先将一个人物与一种动物的图片搭配在一起,示范说:the boy’s dog。然后将人物与其它图配在一起,请学生根据看到的图片说短句。
两人一组配合,一人选取图片,另外一人根据图片说句子。
2.词汇教学
A. 教师再次出示家庭合影,向学生介绍:This is my mum. And this is my dad. I love my mum and dad. Do you love your mum and dad?
B. 根据已学发音规则拼写单词mum和dad,教师板书
C. 教师板书单词the及中文,带读
3.会话教学
A. 教师出示一张双胞胎的图片,解释说:Look at the picture. They are the twins. They look the same. 用双手的手指表示same,并反复说几遍,然后板书句子They look the same.,译成中文“他们看上去长的一样”。
B. 教师提供教材配套录像,全班一起看两遍,后回答教师提问:Who’s the baby in the picture? What’s the boy’s name?
学生回答:He’s Tom’s dad.
His name’s John.
C. 听课文录音一遍,全班一起重复句子, 请个别学生重复重点句
D. 打开书,自读课文
E. 两人一组朗读课文对话
三、兴趣活动
1.游戏:猜人名
步骤一: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学生把自己的英文名字写在一张小卡片上,然后把卡片放在同一个盒子里。
步骤二:一位学生负责抽取盒子里面的名字卡片。教师再找一位学生到前面,面对大家,接受大家的提问:What’s the boy’s name? What’s the girl’s name? 猜的学生根据大家的提问回答:His/Her name is… 如果猜对,负责抽卡片的学生告诉她:Cool! 如果答案不对则说:No. His/Her name is…
步骤三:猜对的学生可为本组赢得一枚奖章,没有猜对也不做惩罚。最后计算哪个小组的奖章数最多,教师予以表扬。
四、练一练
根据录音内容,在每组a b c三个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
五、作业 :朗读并抄写本课课堂练习中的单词和句子
六、板书设计 :
LESSON SIXTEEN
What’s the boy’s name? dad
His name is John. mum
They look the same. the 这个
教案点评:
本课新出现的语言项目What's the boy's name?表示的是询问某个男孩的名字,情景设置了母子之间指着一张照片谈论有关的问题。其意义与本单元14课出现的语言项目What's his name?相类似。在接触新的情景对话时,可以为学生提供配套的视频材料,展现在学生眼前的情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利于学生感受新知、正确模仿。针对本课教学重点部分,教师设计操练环节将boy's something进行扩展性练习,通过操练对学生进行大信息量的输入。另外,采取“猜人名”的游戏,将知识操练与游戏适当结合,达到既娱乐有学习的目的。
第四课时 篇5
教学重点:学习This is my classroom The wall is white. The floor is green…;学习单词:computer, teacher’s desk, fan, wall, floor
教学难点 :the 的发音与运用
表达复数时be动词的运用
教具准备:
1. 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课件[Unit 1 Let’s learn/B]
2. 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3. 教师自制的单词卡
4. 自制颜色转盘(形如第一册P28页Let’s learn部分的图片)
教学过程 :
(一)热身、复习 (Warm-up / Revision)
1. 教师出示自制的颜色大转盘,一个学生拨动上面的指针,使转盘转动。当转盘停止后,让大家说出指针所指的颜色。再让另一个学生继续转动转盘,直到所学的有关颜色的单词(red, yellow, green, blue, purple, white, black, orange, pink, brown)都被复习过一遍。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 复习本单元A部分Let’s learn的内容。
T:Look!This is our classroom. What’s in the classroom?
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然后教师补充说:There is a floor, a teacher’s desk, a computer, two fans and four walls in the classroom, too.(教师一边说一边指着教室中的实物,有些教室的设施也许没有这么齐全,不能在实际的课堂中教学,建议使用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课件或本单元的双面对开实景图)
2. 教师分别指着教室中的讲台桌,地面,墙,风扇和计算机问学生:What’s this? 让学生试着回答问题。教师可做适当提示。
3. 播放本部分的教学课件[Unit1 Let’s learn/B]教师分别点击以上事物,通过视听使学生更有效地记忆单词。(建议课件的制作能在用鼠标点击讲台桌,地面,墙,风扇和计算机时闪烁。当再次点击时可显示英文单词。)
4. 利用课件显示英文单词并教读。及时纠正学生的发音。
5. 教师播放课件中的句子部分。
6. 教师提出问题:What colour is the wall? What colou is the floor.通过让学生回答问题,学说句子The wall is white. The floor is green.教师注意及时纠正the的发音。
7. 学生跟读并模仿“Let’s learn” 部分。(使用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8. 观看课件画面,对课文中的句子进行扩展练习。如:Look! This is my classroom. The wall is white. The floor is green.The fan is green, too. The computer is blue. The teacher’s desk is yellow.
对表达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用提问的方式加以引导:What colour is the fan/computer/teachers’ desk?
9. 让学生打开本单元的双面对开情景图,两人一组看图说话。教师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让学生在本班教室的实际场景中进行操练。学生可以下位子在教室中一边看,一边说,一边指。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10.复习本单元所学有关classroom的所有单词。教师出示单词卡让学生认读,并把单词卡贴到黑板上。学生在读出单词的同时用手指向教室中相对应的事物。考查学生认读理解单词的能力。
11.把以上单词制作成表格,形如本册教材第7页。做Bingo的游戏。让学生先把空缺的四个格随意涂上红、黄、蓝和绿色。然后听老师读单词划圈,能够连成一条线的同学喊Bingo。继续游戏,直到所有的单词都被划上圈。此游戏为“Let’s play” 部分。
(三)趣味训练(Practice)
游戏1:Colour your classroom.
1)教师发给学生一张印有教室的黑白图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把教室中的物品涂上颜色,然后两人一组,互相指图说一说自己设计的classroom。
2)本游戏可以进行Listen and colour的练习。学生要通过听懂教师的指令之后,按照要求给图片图上相应的颜色,然后再看图说话。
3)建议:这一游戏还可制作成课件。(具体内容与操作见媒体素材)
游戏2:计时猜词竞赛
每个小组5-6人,小组之间进行计时猜词比赛。比赛规则:教师准备好写有英文单词computer, fan, wall, floor, teacher’s desk, board, chair, desk, picture, classroom, window, light, door的单词卡。每个小组依次到教室前面参加比赛。比赛前,小组内的第一名学生坐在椅子上,其他学生面对该名学生蹲在地上。教师站在这名学生的椅子后面,手拿单词卡放在他的头上。比赛计时3分钟,教师最好指派一名学生帮忙计时。比赛开始,教师出示第一张单词卡,蹲在地上的学生要看着这个单词用动作或语言来表述出此单词的含义。(如用语言表达则不能直接说出单词的中文意思,如果说出,视为犯规。)坐在椅子上的学生要根据组内同学的表述来说出英文单词。猜对计分并换人。第二名学生坐在椅子上,继续猜词。如有学生没猜对单词则不能换人,教师出示下一张单词卡让该学生继续猜,直到猜中单词时才可换人。按此规则小组内的学生轮流坐到椅子上进行猜词,直到计时停止,比赛结束。最后看哪个小组猜对的词最多,得分最多,哪个小组就获胜。
(四)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Talk about it in your group.(适当增加句型,进行扩展会话练习。)
如:This is my classroom. It’s very big. The door is yellow. The windows are green… I like my classroom.
板书设计 :
注:板书中事物与颜色的搭配根据Unit 1 Let’s learn/B部分的图片而写。
教案点评:
本课时主要是运用This is...和表示颜色的词与所学新单词相结合,让学生能够运用颜色对教室中的某些事物进行描述。所以必须先对所学的颜色词汇复习。再结合教室的真实环境引出新知的学习。运用课件,通过视听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和记忆单词。设计的游戏体现学生主体的思想,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画教室的探究活动
教师在课上给学生读一两篇小学生写的题为“My /Our classroom的英语作文,让学生参考。然后让学生画一幅题目为“My/Our classroom.”的画。
1.Our classroom is large and clean. Look! There are orange doors and white windows. Desks and chairs are neat. In the classroom, we are very happy.
2.This is our classroom. It is nice and big. The windows are big and the walls are white. In the walls, there are four windows and two doors. On the walls, there are two blackboards. One is on the front wall. The other is on the back wall. I love our classroom!
第四课时 篇6
一、教学重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掌握B部分Let’s learn中的七个有关自然景物的单词bridge, house, road, building, tree, village, city ,其中前五个单词要求听、说、读、写四方面掌握。在情景中理解单词的同时掌握句型There is / are… ,能恰当地用此句型简单描述城市和村庄的景物There are … in the city / village. ,结合句型教师引导学生代换单词,描述周围事物,如:教室、校园等,从而进一步运用句型。
二、教学难点
本课时的教学难点 是如何利用所提供的情景以旧引新,让学生进入运用语言的状态。另外,名词复数的运用和读音是本课时的另一个难点,教师在正确示范的基础上带领学生熟悉掌握。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本课时的单词卡片和图片。
2.教师准备Let’s learn部分的课件。
3.教师准备录音机和录音带。
4.教师课前在教室四周张贴一些景物图片,图片为本课单词( 如bridge等 )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
1.Warn-up(热身)
(1)日常会话
教师就学生所学过的内容或当时情景进行日常交际,目的在于运用语言。如:Can you draw some pictures? What’s in your picture? What’s in the park? Is there a…?
(2)说说唱唱
教师播放学生用书第68页上Let’s chant 的录音,让学生跟录音说唱。
(3)来做游戏
做“我看见”游戏:
教师和学生先一起描述教室, There is a blackboard in the/our classroom. There are many desks and chairs. …随后,教师想好一个单词( 如:trash bin ),把该单词开头的字母告诉学生:I spy a word beginning with “t”. 让学生猜教师想的单词。注意:这个单词必须是教室有的而且大家都可以看见的事物。根据时间,猜3--4个单词。
2.Presentation(新课呈现)
(1)游戏导入
a. 教师播放教学课件。内容为:一座美丽的城市,有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绿绿的草地,鲜艳的花朵,茂密的树木,高耸的楼群,宽宽的马路上还有疾驶的汽车。
b. 教师告诉学生继续做“我看见”的游戏。此次的单词为图片中的内容。Let’s go on the game. This time, all the words are in the picture. 教师表述英语时应注意手势的配合。I spy a word beginning with “g”. 让学生猜教师想的单词,也可以让学生来主持游戏。
c.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sky, cloud, grass, flower(s) 并学习新单词 building, tree, road 。学生每猜对一个单词或学完一个单词后,就在图案周围出现单词的英文。
d. 最后出现一个圆圈,用圆圈将图案的所有内容扩起来,并出现单词 city 。教师告诉学生This is a city.
e. 教师带领学生观察图片,一同介绍图片的内容。Let’s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city. There are many trees in the city. There are many tall buildings in the city. 让学生跟读。
(2)Let’s learn 新知学习
・教师播放教学课件。内容为乡村景象图。一望无际的田地边有许多间房子,田地的另一边是一条小河,河面上架着一座小桥。继续学习单词village, bridge, house 。
方法为:教师说:This is a village. 领读:village ,然后手指图上的小桥说:This is a village. What’s in the village? 引导学生回答 A bridge. 然后教师指图上的 house 问 What else? 领读 house, 学生跟读。教师问:Are there many small houses in the village? 学生给出肯定回答 Yes 。教师带读完整回答Yes. There are many small houses in the village.
・教师播放城市和乡村的对比图,同学生用书73页,Let’s learn 的图案。
・教师指着乡村的图片,说:Is this a city. 学生回答:No, it’s a village.
・让学生听听小女孩Sarah是如何介绍乡村的,播放B部分Let’s learn 的声音。
・ 再次播放B部分Let’s learn 的教学课件,让学生跟读所有单词和句子。Bridge, village, house, city, building, road, tree There are many small houses in my village.
(3)词语练习
・教师出示单词卡片,让学生一起读单词,拼单词。
・将单词卡片发给学生们,让学生自己将单词卡片贴在教室中景物图片下,可以用此活动复习本单元A,B部分Let’s learn 的单词。
・教师示范,写四会单词,学生跟写。
(4)展示城市和乡村的对比图,让学生根据图片造句。如:There are buildings in the city. There are houses in the village. There is a bridge in the village. There is a road in the city.
3.Let’s practice(趣味操练)
(1)实际操练
・教师指导学生用所学过的单词和句型说说第73页下半部分的两幅图。充分利用本单元单词和表示某地有某物的句子,让学生充分表述。
・俩人一组活动:同桌之间一起找一找,说一说第73页下半部分城市、乡村的异同,写出各自的特色,并将城乡共同具有的景物填入两个椭圆的交集中。
(2)了解国宝----大熊猫
教师为学生出示78页上半部分的图片,介绍熊猫的生活习性 The panda lives in China. It lives in mountains. It lives in bamboo forests. …,教育学生要保护熊猫,保护自然环境。
4.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巩固与扩展)
(1)练一练
让学生做活动手册本单元B Let’s learn 部分的配套练习。
(2)根据学生情况,让学生表演活动手册上53页城市老鼠和乡村老鼠之间的对话。
(3)人气指数测试活动。教师将城市、乡村图片分别贴在黑板的下面,喜欢城市的学生介绍城市的优点,如:There are many cars in the city. 然后教师就在城市图片的上方贴一朵小花。类似的,喜欢乡村的学生则要介绍乡村的优点。最后看一看喜欢哪儿的学生最多。
(4)教师让学生自己画一画周围城市或乡村的景象,并作简单描述。鼓励学生运用新学单词和以前所学过的形容词等,如:There is a big and beautiful park in the city. There are many flowers. They are red, yellow, pink, green and purple. There are many green trees, too. …
5.板书
Unit 6 In a Nature Park
课前在教室四周张贴一些景物图片,图片为本课单词( 如bridge等 )的图片。
教案点评:
教师和学生一起描述教室引出新句型There is a blackboard in the/our classroom. There are many desks and chairs. …,导入 过程来自学生天天接触的情景,将所学知识放置于实际生活中,将语言运用也放置于生活中,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感受、模仿新知识There are many houses/ buildings/ trees/ … in the city / village. 。通过小组练习,明确城乡异同,再次描述城市及乡村的景物。最后让学生自己画画周围城乡的景物,说给伙伴、老师或家长听,使知识真正得以理解及应用。
探究活动
你说我画的探究活动
探究内容: 你说我画
探究目的:锻炼学生听、说、表达的能力
探究形式:以小组为单位
活动特点:此项活动以听和说为主。培养学生相互配合,共同学习的习惯。让学生和自己的搭档配合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画出满意的图画,同时锻炼了学生表达英语的能力和听力能力。
活动过程 :
教师准备六幅图画,每幅图上有不同的内容,如山峰、河流、树林、高楼、天空、马路等。
要求每组选出2位同学作为代表,进行“最佳搭档”的练习。
2位同学中的一位在六幅图中任意抽出一幅图,不能让自己的另一位搭档看到,通过图上的内容,用英文表达出来,请自己的搭档根据你的描述画出一幅属于自己的图画。
由老师和同学进行评价,看看哪组同学听得很准确,画得很准确,而且有创意。
选出配合默契奖,予以奖励。
5. 以下图片供参考:
第四课时 篇7
Lesson40教案示例
课题:LESSON FORTY
重点:句子Let’s go and see.
词汇 let us
缩写形式let’s=let us
难点:发音How beautiful!
Christmas
理解 How beautiful!
过程:
一、热身/复习
1.全班一起说一说小韵文Seasons,活跃一下课堂气氛。可以提前让学生准备一些表示四季的图片,边说韵文边拿着图片进行表演。
2.小组提问比赛:将全班学生分为A、B两大组,两组成员分别用What向对方组的成员进行提问,问题均正确怎给提问方和回答方加分,但提问内容不能重复,如出现重复现象,第一次不予记分,第二次开始减分,最终得分最多的小组为获胜组。
可能涉及的问题:What’s your name?
What’s this?
What’s that?
What’s your number?
What row are you in?
What class are you in?…
3.游戏:What’s in my bag?
操作: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圣诞卡、圣诞老人布偶、经过包装的尺子、铅笔放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一次放一样东西,并且说:What’s in my bag? Touch and guess.请几个学生分别到前面来,用手摸一摸袋子里的东西,用Is it a…?的句式来猜摸到的东西是什么,如果猜对则把这样东西送给猜对的学生。特别是说到圣诞卡和圣诞老人时,教师可以将card和Santa Claus作为一种文化知识告诉给学生。
二、介绍新语言项目与教学方法
1.和学生一起设计布置教室的方案 [出示一张教室的图片]
A. 教师:Look, this is a classroom. But it’s empty. What’s in this classroom? Can you guess?
B. 学生可以将想象中的与实际见到过的物品都说出来,只需要教师在课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每当学生猜完一样东西,教师都重复一遍问题:What’s in this classroom? Can you guess?
C. 教师将Christmas tree也贴在图片中,并提问学生:“What’s this?”学生可以回答:A tree.能力强的学生可能答出:“A Christmas tree.”教师带读A Christmas tree.学生跟读,教师放歌曲录音Jingle Bells。
D. 教师解释:Today is Christmas day. Let’s put a Christmas tree in the classroom. OK? And say Merry Christmas to your friend, to your teachers, to your parents and everyone. Merry Christmas.
E. 学生两人一组互致问候。
F. 学生观察并回答:What’s in our classroom? 教师听完学生的答案后边走边说:Let’s go and see. 如果教室里有某些布置得比较好的地方则可以说:“Oh! How beautiful!”
2.听课文录音两遍,回答教师提问
教师:There are many beautiful things in our classroom. What’s in Lucy’s classroom? And what’s the date today? Listen!
学生回答:A Christmas tree.
December 25th.
3.边看课文视频,边重复句子
教师提示:A new picture?的语调为升调,这句话的完整表达方式应该是Is it a new picture?
Let’s go and see.中的let’s是let us的缩写形式。
教师带读How beautiful!表达此句时特别强调语调和说话的口气。教室还可以准备一枝花或学生的一些美术作品,在展示时反复说:It’s beautiful.帮助学生理解并熟悉beautiful的发音。
4.Pair work:两人小组朗读对话
三、语言项目操练及操练方法
1.替换练习:按照Let’s practise中提供的单词和介词短语,两人一组做问答练习。
2.Pair work:灵活运用What’s in…? 或What’s on…? Let’s go and see.做小组对话,板书句子。
如:Hi, what’s in the box over there?
Let’s go and see.
Oh! It’s a map…
3.兴趣活动:学唱歌曲A Merry Christmas
Good tidings to you.意思为“带给你好消息”。
四、练一练
听音排顺序 [配套课堂练习册]
五、作业 :朗读并抄写本课课堂练习中的单词和句子
板书设计 :
教案点评:
引入新课时,教师让学生说一说season的小韵文,活跃了课堂气氛。用小组提问的评比,让学生使用What进行提问。再通过小游戏来操练What's...句型的用法。这样,使学生很快进行学习状态,并能很快接受新语言的学习。课堂节奏合理,新知识的学习侧重了语言的应用和习得。又能让学生在活动和游戏中找到乐趣。
第四课时 篇8
第二课欢乐的村寨(第4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从各种丰富多彩的音色中感受在少数民族村寨里,当喜讯传来时他们载歌载舞的欢乐场景。
2、情感目标:我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本课介绍了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音调风格及其风土人情,以激发我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3、能力发展目标:通过欣赏拓宽我们的音乐文化视野,并收集本地区民族歌舞,举行各族儿童联唱实践活动。
教材分析
管弦乐《北京喜讯到边寨》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我们祖国的心脏。在那里发出的重要信息都会传遍全国各地。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产生激荡和回响。《北京喜讯到边寨》就是表现了重大喜讯传到祖国边陲时,山寨人们欣喜若狂、纵情欢庆的情景。这是一首热情奔放的舞曲,结构紧凑,表现手法简朴,音乐形象鲜明。其主题取材于苗族和彝族的民间音乐,曲调新颖,节奏明快,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全曲由引子、五个具有舞曲特征的主题(表现不同的舞蹈场面)以及第一个主题反复再现所构成。
引子,在小提琴轻柔的震音背景上,两支圆号悠缓地奏出号角音调,圆号先后运用开放和阻塞音奏法,形象地表现了号声在群山间的回声,把我们带到了祖国西南的边寨。号声带来的喜讯传遍千家万户,顿时山寨沸腾起来。在两小节强烈的舞蹈节奏之后,呈示了气势高亢挺拔的第一个主题。
旋律为8小节的方整结构,音调环绕着宫调式主音进行。上句末落在“6”,下句末回到主音,使质朴的旋律具有调式色彩的变化。这个主题由高、中音的木管和弦乐器齐奏,铜管和低音木管、弦乐以及打击乐器奏着粗重明快的伴奏音型,展现了炽热的群舞场面。当主题重复时,长号作卡农式(轮奏)模仿,使情绪更为热烈。
接着,在单簧管轻快跳荡的节奏引导下,双簧管奏出活泼、诙谐的第二个主题,这是女性的舞蹈形象,仿佛一群姑娘在翩翩起舞。这一主题在下属调上重复时,旋律由短笛、长笛、木琴和小提琴奏出,并伴以铃鼓的敲击,有如姑娘们纵情欢舞时,脚脖上串串铃铛在铮铮作响。
经过一个简短的过渡,引出了轻快流畅的第三个主题,它由小提琴和中提琴演奏,三支加弱音器的小号在句尾作呼应式的模仿,并伴以清脆的木鱼、铃鼓声,清脆悦耳。这一主题再作重复时,力度增加,配器音色更为浓烈,使情绪更为高涨。
突然,乐曲的力度减弱,在飘逸起伏的节奏伴奏下,双簧管奏出包含的优美而富有色彩的旋律,好像是年轻姑娘的独舞。
主题的调性在c与f调之间频频转换,主奏乐器与演奏力度不断改变,有如少女集体的舞蹈。第五个主题是以乐曲起始处强烈的节奏音型为先导,小号吹出了粗犷、奔放的旋律,好像一群小伙子跳起豪壮健美的舞蹈,姑娘们则对以轻盈、活泼的舞蹈。
小伙子们和姑娘们的对舞场面,经过音乐的几次转调,气氛愈益热烈、欢腾。当小号将小伙子的舞蹈音乐主题提高三度奏出时,乐曲到达了高潮。
最后,表现人们喜庆狂欢、激情洋溢的群舞场面的音乐在乐队的全奏下再次出现。欢快的速度、宏伟的音响,使乐声辉煌灿烂,营造了万民欢腾的热烈气氛,全曲在此宣告结束。
教学重点
熟悉《北京喜讯到边寨》曲调,从各种丰富多彩的音色中感受在少数民族村寨里,当喜讯传来时他们载歌载舞的欢乐场景。
教学难点
听辨乐器并感受音乐所表现的场景。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本课曲目的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欣赏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理解乐曲的情绪,更重要的是知道音乐是如何通过乐器、旋律、节奏等各种手段来表现的。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
1.猜谜导入:(播放乐曲第一主题音乐)
谜语:考考你的小耳朵:这段音乐的风格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描绘的场面是热烈的舞蹈场景还是恐怖的战争场面?演奏的乐队是中国民族乐队,还是西洋管弦乐队?演奏的形式是合奏还是独奏?
2.揭示课题《北京喜讯到边寨》并解题。
设问:
(1)为什么喜讯是从北京传出?
(2)“边寨”是什么地方?
3.熟悉各主题音调。
播放各主题音调(在课前要制作好各主题的音带片段)。放某一主题,让学生在课本的谱例上找出是第几主题,并跟录音哼唱曲调,同时听辨是什么乐器演奏,完成课本上右下角的练习。
4.视听乐曲,了解作品的结构。
(随音乐的演奏用手指表示出各主题的序号。教师可从学生的举手示意中获得反馈,了解学生的听赏水平,及时地加以指导。)
设问:各主题都描绘了各种民族舞蹈。你能用动作、颜色或语言来表达各主题的舞蹈场景吗?完成课本右上角的练习。
(从引子开始一段一段地议论,可根据课时的安排有的可详,有的可略,边议边再听各段音乐的片段)
6.复听全曲,各组选择某一主题边听边表演。
(1)分组讨论选择五个主题中的某一主题设计简练的舞蹈动作。教师巡视,分别作指导。(根据教材分析群舞、女群舞、独舞、男青年舞、男女对舞等,丰富表演形式)
(2)聆听全面,当进入某一主题时,相应的该小组同学到教室的空间中表演这一主题舞蹈的场景。
7.小结:我国西南边疆的各少数民族,载歌载舞热情奔放。当首都北京有特大喜讯传入边寨时,他们就用歌舞欢庆喜讯,表达他们的欢乐情景。
三、下课 教后记:学生对乐曲情绪的把握很准确,因为曲子的情绪很明显,内容也是显而易见的,关键是让学生深入体会乐曲的情感,所以表演是很好的方式,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通过肢体语言来表现乐曲的情绪,是对乐曲很好的再现和诠释。
第四课时 篇9
教学重点:
单词:sleeping, climbing, fighting, swinging, drinking water
句型:What are the…s doing? They are…
教学难点 :
单词climbing, swinging, 和drinking的读音。
四会掌握五个动词(短语)的ing形式。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中所需的图片(let’s start , Let’s learn)、录音(let’s learn, Let’s sing)。
2、A部分的五张单词卡片和本课时的五张单词(短语)卡片。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
Warm up ( 热身)
活动一:复习单词
教学参考时间:3分钟
(1)教师出示Let’s learn /A中的五张单词卡片,让学生认读单词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2)听写这五个单词。
活动二:唱一唱
教学参考时间:2分钟
(1)教师播放Let’s sing部分的歌曲,学生听录音进行表演唱。
(2)教师出示单词卡climbing和swinging,让学生认读单词并用动作表示其含义。
2、Presentation (新课呈现)
活动三:学一学
教学参考时间:10分钟
(1)教师出示Let’s start/A部分的图片(建议把Let’s learn/B部分的图片融合到此图中。)让学生回答:What is the monkey doing?
(2)教师指着考拉问:What is the koala doing? 学生答出sleeping 后,教师出示单词卡,教读单词。
(3)教师指着Let’s learn部分两只考拉的图问: What are the koalas doing?引导学生说出:They’re sleeping.
(4)教师出示两只熊猫和两只猴子的图问:What are the pandas/monkeys doing?
(5)教师出示两只狮子打架的图片,鼓励学生通过提问What are the lions doing?来学习新单词fighting。
(6)教师让学生看图(let’s start)做对话:What are the birds/kangaroos/elephants doing?当学生说出drinking water 时,教师出示单词卡让学生认读。
活动四:读一读
教学参考时间:3分钟
(1)让学生看书听录音并跟读单词和句子。
(2)教师出示单词卡,让学生认读并拼读单词。
活动五:讲故事
教学参考时间:6分钟
(1)教师让学生看Story time部分的图片,让学生回答问题:Where are Zip and Zoom? What does Zip see? What are they doing? 引导学生作答。
(2) 让学生听录音跟读故事。
(3) 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故事。
3、Let’s play ( 趣味操练 )
活动六:心有灵犀
教学参考时间:5分钟
(1)一名学生上台。教师向其中的一名学生出示一张纸条,纸条上是一个有关动物的现在进行时的句子。
(2)该学生根据纸条的内容表演动作,其他学生猜:The …is/are。
(3)这个游戏可以采取男女生对抗赛的形式,看哪一队在规定时间内猜出的句子最多。
活动七:猜一猜
教学参考时间:5分钟
(1)教师将五张词卡放在讲台上。
(2)请一名学生上来随意抽取一张卡片,教师带领其他学生问:What are they?,持卡片的学生根据卡片上动物名称回答:They are…。
(3)然后教师再问:What the…s doing?, 引导台下学生用They are…猜。
4、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巩固与扩展)
活动八:练一练
教学参考时间:5分钟
(1)活动手册Listen, write and say.让学生先听录音在相应的空格里填上表示动作的词。当表格完成后,让学生做问答练习。
(2)活动手册Let’s find out.让学生仔细看图回答问题。
活动九:小结
教学参考时间: 1分钟
本课我们学习了询问谁在做什么的复数表达:What are the …s doing? They are…还学习了五个带有ing形式的动词:sleeping, climbing, fighting, swinging, drinking
5、板书
Unit 5 Look at the monkeys
Unit 5 Look at the monkeys第四课时
第四课时 篇10
学习内容:二年级上册第56页
目标预设:
1、联系实际,能结合具体的情境,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会列乘加、乘减式题,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和算理,并会正确进行计算。
2、在合作探究活动中,初步学会从不同的数学角度观察思考问题,感受解决实际问题的不同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学习重点: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式题计算方法和算理,并会正确进行计算
学习难点:感受解决实际问题的不同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每生一份苹果图
预设流程:
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谈话导入1、电脑演示:小熊种了4棵玉米,每棵都结了好多玉米棒。小熊数来数去怎么也数不清。小朋友,你能帮小熊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玉米棒吗?2、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提问:你是怎么数的?说说你的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算式列在黑板上:4×3=12,3×4=12,3+3+3+3=12,4+4+4=123、小结:要算一共有多少个玉米棒,小朋友们列出了这么多不同的算式,可见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多思考,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 2、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4×3=12,3×4=12,3+3+3+3=12,4+4+4=12 横着一排一排数学生充分观察图,教师让学生尽情的说,但不限制学生的说法,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这样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探究新知1、电脑演示:小熊掰了一个玉米棒高高兴兴地走了。现在还剩几个玉米棒呢?小朋友,你愿意帮忙解决这个问题吗?2、2、小组合作探究。3、全班互相交流。(1)你们都列出了哪些算式?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汇报。小组汇报各种方法,师有意识分类进行板书。(2)你看懂得这些算式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4、讨论,比较(1)比一比,第一排的算式和第二排的算式有什么不同?(2)猜一猜,像3×3+2=11这样的算式叫做什么算式呢?4×3-1=11这样的算式又叫什么算式呢?(3)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内容。(板书:乘加,乘减)5、探究乘加、乘减计算方法。(1)观察算式,说说4×3-1=11这个算式在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3+2=11呢?(2)谁能来归纳一下乘加、乘减算式的计算方法?2、学生仔细观察图,想想可以怎么列式,在小组里互相说说,3、小组汇报方法:12-1=11 3+3+3+2=11 4+4+3=11 4×3-1=11 3×4-1=12 3×3+2=11 4×2+3=11……4、讨论得到:第一排是连加,加减混合;第二算式里有乘有加,有乘有减。第二排算式的想法和第一排差不多,但比第一排的方法要简单。 5、计算方法:先算乘,再算加或减。 通过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使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解决方法,然后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思想。三巩固拓展第一关:1、看图写算式。交流:你的算式是?你是怎么想的?谁还有不同的想法?第二关:算算写写5×3-2= 4×3+3= 2×3-3= 4×4-4=交流:你有什么发现?第三关:想想写写第58页练习十一第6题。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你们有几种方法?第四关、圈圈写写数一数这里一共有几个苹果?先动手圈一圈,再列出算式。1、学生看图写算式,并汇报:3+3+3+3+23×4+23×5-1 …… 2、学生计算,交流自己发现什么。 3、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4、学生先动手圈一圈,再列出算式计算。设计小动物开联欢会的情境,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基本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意义,知识得到了巩固。四总结6、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的什么收获?还有不同的问题吗?这节课你觉得自己在哪些方面表现较好或不好?
第四课时 篇11
教学重点
能听、说、读、写单词:in, on, under, behind, near。
能够听说认读单词:over, in front of和句子“Where is …? It’s ….”,并能在一定情景中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七个方位介词的用法,特别是“in front of”。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过程 中所需要的图片、声音和课件。
2.教师准备录音机及录音带。
教学过程
Warm―up(热身)
(1)唱一唱
① 教师播放歌曲“I am a boy and you are a girl.”两遍,学生小声跟唱。
② 教师领读歌词后,学生大声跟唱,并鼓励学生加些动作。
Presentation(新课呈现)
⑴ 学一学
① 教师出示图中“in”的图,问学生:“Where is the ball?”,领读“in”。
② 教师请学生用“in”说一说他们的铅笔在哪里。学生可以把铅笔放在任意一样东西的里面说,如:It’s in the pencil-box. It’s in the desk. It’s in my hand.等等。
③ 用同样的方法学习“on”和“under”,强调字母O和U在单词中的发音。
④ 教师分别给出“behind, near, over, in front of”四个单词及其图片。教师边读边把图放到相应的单词旁,让学生理解其意,也加深印象。
⑤ 教师提问学生:“Where is the pencil?”,学生这回可以把铅笔放在任意一地,回答道:“My pencil is on the chair. It’s in front of the pencil-case”等等。
⑥ 学生两人一组做问答练习,鼓励学生可以问学过的任何事物,而后请若干组表演对话。
如:A: Where is the light?
B: It’s over the desk.
又如:A: Where is my eraser?
B: I don’t know.
A: Haha, it’s in my hand.
⑵ 说一说
① 学生看P61的图,教师播放录音两遍,提问学生:“Where is the trash bin?”,学生答出:“It’s near the table.”。
② 教师指着图中的书桌问:“Where is the desk?”,学生答出:“It’s in front of the window.”。学生仿照提问进行问答练习。
③ 学生两人一组,指着图中的物品“Where is the …?”做问答练习。提问一个物品学生划掉相应的图,直至图中所有的物品都被问到。
Let’s play(趣味操练)
⑴ Let’s chant it(见剑桥一级下P16)
① 教师播放chant 的录音,学生看图打着节拍小声跟读。
② 播放两遍录音,学生按节奏大声跟读。
⑵ Listen and find out
① 教师说:“There is mirror behind the closet. Can you find more mistakes?”,请学生继续找出图中的错误。
② 学生先圈出图中的错误,而后用英语表达出来。如,“There is an end table on the bed.”。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巩固与扩展)
⑴ 做一做(见剑桥一级下P28)
① 教师点击课件,出图(没有文字)。学生听两遍歌曲后,教师点击文字,学生看文字再听两遍歌曲。
② 学生根据歌词内容把图拖放到相应的位置上。
③ 教师请学生说一说每个小动物的位置,如:“The little fish is on the bookshelf.”。
⑵ Liste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① 教师播放录音三遍,请学生说一说、读一读四个问题,而后带着问题再听两遍录音。
② 请学生试回答问题,其他同学判断对错。
③ 学生针对这四个问题进行提问和回答。
板书
Where is …? It’s ….
in, on, under, behind, in front of, over, near
探究活动
设计房间的探究活动
探究内容:设计自己的房间
探究目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培养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
探究形式:个体活动
活动过程 :
1.教师发给学生一张白纸,请学生设计出自己的房间,并画在纸上。
2.请若干名学生把他的画拿到前面展示给大家看,并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屋子。
如,“This is my own living room/bedroom/kitchen. There is a new sofa and a big TV.”。
3.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画上的家具写上英文,并贴在墙上进行展示。请学生利用课间向自己的好朋友介绍自己的房间。
谈论房间摆设的探究活动
探究内容:谈论房间摆设
探究目的:培养学生的口语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探究形式:小组活动
活动过程 :
① 教师出示图片,提出要求:“Can you talk about your room?”。
② 给学生分组,最好是两人一组,也可是四人一组。
③ 请若干名学生到讲台前说一说,如:I have a small bed. It’s blue. I like it very much.
其他同学还可以根据他的进述内容进行提问,如:Do you have a radio?
图片选自《剑桥少儿英语》第一级
Unit 5 My new room第四课时
第四课时 篇12
一、教学内容:
6b. unit 3 d部分read and talk .
二、 教学目标:
1 掌握问路句型的使用。
2 复习四会,三会单词和词组。
3 能听得懂会说会读日常交际用语.
4 掌握句型how can i get to ...?以及回答。
三、 教学重、难点:
1 能正确理解、掌握四会单词和句型。
2 能够听懂d部分的会话,并能表演会话。
四、 课前准备
1 准备录音机和本课d部分的磁带。
2 本课前写好本课的课题6b. unit 3d部分 read and talk .
五、教学过程:
a 听本课的歌谣run rabbit run
b free talk. 师生交流
t: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ss: good morning,
t: nice to see you again.
ss: nice to see you, too.
t: what day is it today?
ss: it's monday.
t: who is taller than david ?
t: whose bag is heavier,yours or mine?
t:do the boys jump higher than the girls?
s :yes ,they do.
t: does jim swim slower than david?
s: no, he doesn't.
t: 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
c revision复习
1 看a部分,师生问答,讨论会话。
2 让学生复述a部分第一段。
3 学生到台前表演会话。
4 请学生运用所学的举行根据实际情况来表演。
d presentation and drill新授和操练
1 出示f部分图片,先请学生就图片自己讨论。 运用接龙游戏让学生说地名。
2 老师由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引出how can i get to the ...?并板书,让学生理解d部分会话。集体朗读板书句型。
3 根据图片和地图,教师提问,学生试着回答会话的内容。
4 再次让学生看地图讨论问答。
e practice and consolidation练习和巩固
1 仿造d部分的内容,请2位同学到前面表演。
2 游戏活动:猜where am i now ?游戏。运用所学的句型。
3 听本课歌,教师讲解,让学生试着跟唱一遍。
六 布置作业:
1 抄写本课四会单词各一行,每行各抄写单词四遍。
2 准备地图,互相问路。
七 板书设计:
unit 3 asking the way
how can i get to the ...?
it's on .... .
第四课时 篇13
教材简析:
教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设计了“数三轮车轮子个数”的情境,引导学生经历用3连加的过程,为列乘法算式和编3的乘法口诀做准备;然后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自己编出3的乘法口诀;最后安排了不同形式的“练一练”,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口诀。
学情简析:
学生通过5和2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已经有了初步编制口诀的经验,进一步明确了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因此尝试编出3的乘法口诀应该不困难。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口诀的同时,思维也得到发展。
目标预设:
1、知道3的每一句乘法口诀的含义,较熟练记住3的乘法口诀。
2、结合“需要几个轮子”的具体情境,经历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3、会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法问题。
教学重点:知道口诀的意义,并正确熟练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口诀的意义,并正确熟练应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课堂作业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创设情景。
1、复习2、5的乘法口诀。
2、出示三轮车图:观察一下一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
1辆汽车有3个轮子。
2辆三轮车呢?3辆…9…分别需要几个?
我们今天要来比比看谁有好办法能很快数出有多少个轮子?
(二)、探索口诀,解决问题。
1、摆一摆:用小棒代替轮子,摆三角形,摆一个三角形,列一个算式。
(1)、出示△,摆一个三角形用三根小棒,试一试摆2个△用几根小棒?
(2)、边摆遍数,3个△,4个△,5个△,6个△......呢?
(3)、能用算式解答吗?板书乘法算式。
2、数一数:请同学独立数出分别有几个轮子,填在16页的表格内。
汇报:说说是怎么数的?表格里的数各代表什么?
3.探索3的乘法口诀
(黑板上竖放着三角形图,对应着9道整齐的乘法算式.)
师:刚才,我们根据数车轮子、摆三角形活动,整理出了这9个乘法算式.看着这些算式。
(1)说一说:表示几个3?
怎么编出3的算法公式?
(2)观察:3的乘法口诀有几句?
(3)讨论;怎么记住3的乘法口诀?
(4)同桌交流,你有什么好的记忆方法?
4、记一记:选出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记记。师生,生生对口诀
(三)、练习巩固
1.对口令
(1)、我说二三 谁跟我对得数,生: 得六
(2)、三四十二 谁跟我对乘法算式:3×4=12 或4×3=12
(3)、练习形式:师生对练 同伴对练 小组选代表对练 男女生对练
2.找朋友(17页练习1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与小组交流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连?
用到了哪句乘法口诀?
评价:对的同学奖励自己一颗星.
全班评价.获胜的小组教师给一颗星星.
3、找规律。(17页练习2题)
(1)、独立填空。
(2)、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填,你是怎样思考的?
4、过河。(17页练习3题)
分小组比赛计算。
评讲:用到了哪句乘法口诀?
评价,获胜的小组教师给一颗星星.
3.数学游戏:开火车
出示口算卡片,让学生进行开火车游戏进一步熟练3的乘法口诀,并学会用口诀进行口算。
(四)、拓展性学习
(1)、出示书p17 数学故事,引导学生认真看图,小组内说说故事。
(2)、想想:小淘气买书用了多少钱?
6x3=18(元) 或 3x6=18(元)
售货员阿姨找了他多少钱?
5元
淘气还应给阿姨多少钱?
20―5=15(元) 18―15=3(元)
(五)、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都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 3的乘法口诀
1个3 1×3=3 一三得三
2个3 2×3=6 二三得六
3个3 3×3=9 三三得九
4个3 3×4=12 三四得十二
5个3 3×5=15 三五十五
6个3 3×6=18 三六十八
7个3 3×7=21 三七二十一
8个3 3×8=24 三八二十四
9个3 3×9=27 三九二十七
第四课时 篇14
[课前准备]
1、让学生收集有关祖国的知识,如祖国之最、祖国的世界之最等。
2、准备相关的画像、图片、录音磁带及录像资料。
3、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导入 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爱国情操的重要意义,请同学们回顾一下爱国情操有哪些重要意义呢?
学生:有三点。第一,爱国情操是中华民族的崇高情感和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每个公民的美德和高尚品格;第二,爱国情操使人精神高尚;第三,爱国情操促进青少年奋发向上.
教师:对。这三点意义说明,培养爱国情操对于我们青少年的成长和进步是非常重要的。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在生活实践中应该怎样来培养自己具有爱国情操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学习新课]
2、怎样培养爱国情操(板书)
教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教材内容。哪位同学能说一说,关于培养爱国情操,教材上给我们介绍了哪些途径与方法?
学生:教材给我们介绍了三种方法。一是努力学习,丰富爱国情感。二是利用情境,陶冶爱国情感。三是在报国的实际行动中,增进爱国情感。
教师:回答得很正确。
(多媒体显示板书)
(1)努力学习,丰富爱国情感。
(2)利用情境,陶冶爱国情感。
(3)在报国的实际行动中,增进爱国情感。
教师: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这三种方法,看看我们应该怎样才能正确地掌握它。
(多媒体显示学生活动内容)
趣味竞赛:四人小组合作,请每个小组列举出我国的5个中国之最。
准备时间:2分钟。列举不出为输。
(教师可让学生当堂列举,也可事先准备抢答题目,题目可以是中国的历史、地理、文学等方面的内容,形式可灵活多样。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小组1:我们列举的五个中国之最都是中国的世界之最:(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记载哈雷彗星的国家;(2)我国的夏朝有世界上最早关于流星雨的记载;(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指南针的国家,它的使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到了北宋,我国已在航海方面使用指南针;〈4)我国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是世界上把圆周率准确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数字的第一人;(5)我国东汉时期的张衡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一一地动仪。
小组2:我们列举的五个中国之最有:(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2)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例如,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等;(3)我国不仅最早发明了指南针,而且印刷术、火药、造纸术都是我国人民最早发明的,它们被称为古代的“四大发明”;(4)我国古代的建筑技术也十分发达。万里长城是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5)我国有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
小组3:我们小组列举的中国之最是:(1)中国的蚕丝织品,长期令西方人羡慕不已;(2)中国的瓷器早就名扬天下,在中世纪的西方比黄金还贵;(3)中国铁器在世界上领先了两千年之久,其产量和质量都令西方望尘莫及;(4)中国的医药学自成一家,为世人所瞩目;(5)中国的农学著作发表之早,数量之多为世界之最。
小组4:我们组准备了10道竞赛题,想与其他组展开擂台赛,不知你们敢不敢应战。下面五道题请第五组回答:(1)我们常用的阴历,也叫农历起源于哪个朝代?(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何时开始?(3)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是哪些?(4)谁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人人丰衣足食的理想社会?(5)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是从什么演变而来的?
小组5:农历起源于夏朝;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四大名著包括《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东晋诗人陶渊明写了《桃花源记》;汉字是从甲骨文演变而来的。
小组4:回答完全正确。下面5道题请第六组回答:(6)2∞2年我国男子足球冲出亚洲,全中国为之欢欣鼓舞,尔知道足球起源于我国的什么活动?(7)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之称的是我国的哪一部史书?(8)请列举出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9)请说出《离骚》、《天问》的作者是谁?(10)请举出我国古代有名的青铜器?
小组6:足球起源于古代的蹴鞠活动;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之称的史书指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离骚》与《天问》的作者是屈原;我国古代有名的青铜器是商周时期的司母戊大方鼎和四羊方尊。
小组4:回答正确。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我们祖国的知识了解得真是不少。通过刚才有关祖国之最知识的竞赛活动,以及同学们对问题的回答,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1:我觉得我们祖国真是太伟大了,我爱我的祖国。
学生2:我认为古代的中国确实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现在我们落后了,有很多方面不如世界上发达的国家,我们应该勤奋刻苦地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教师:说得真好。正所谓“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人们的爱国情感是在对祖国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对祖国的认识了解,情感也越深厚。这就是“有所知,方能有所感”,“知之深,才能爱之切”的道理。而要想做到深刻地认识祖国,就必须努力学习。因此,努力学习是丰富爱国情感的重要途径。那么,我们要学习哪些知识呢?
学生1:要学习有关祖国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2:要了解祖国在改革开放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学生3:也要了解跨入21世纪后我国建设和发展的宏伟蓝图。
学生4:党的xx大刚刚召开,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因此我们还应好好学习党的xx大精神。
教师:对。那么我们怎样进行学习呢?
学生1:通过在学校进行系统的知识学习。
学生2:还可以通过看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学生3: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
教师:当我们对祖国知识的了解积累得越来越多,并在我们头脑中经过认真思考后,就会上升为对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稳定而持久的爱国情操。这是我们培养爱国情操的第一种方法和途径。
形成 丰富 培养
努力学习 爱国认知 爱国情感 爱国情操(板书)
教师: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我们都会有这样的一种体会:快乐的情境,能使人产生偷悦感;而悲哀的气氛,会让人产生悲痛感。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呢?
学生1:当我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参加学校组织的迎新春联欢活动时,心情就很愉快。
学生2:清明节扫墓,当我置身于烈士陵园时则会产生悲壮的肃穆感。
学生3:当我置身于考场时,就会产生一种紧张感。
教师:这就说明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的产生也同样离不开一定的情境,它是爱国情操形成、发展的外部条件。所以,利用情境陶冶爱国情感,也是培养爱国情操的有效方法。利用情境又分为利用自然情境和利用创设的情境两种,它们都可以陶冶爱国情感。例如,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许多名山大川、风景名胜,你去过哪些地万呢?
当你在欣赏这些美好的风光时,你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略)
(全班同学进行交流。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两名中学生在观赏了自然风景后的感想)
教师:祖国的风光是秀丽美好的,充分利用自然情境可以培养我们对祖国的依恋之情、热爱之情。同时,利用创设的情境对我们爱国情感的形成也是有很大影响的。
(可展示学校开展过的活动的图片,如歌颂祖国的演讲会、诗歌朗诵会,庄严的升旗仪式、活跃的主题班会等)
教师:当我们置身于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升旗仪式、主题班会、诗歌朗诵会等情境中,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学生1:每当我参加升国旗仪式,耳畔响起《义勇军进行曲》、注目看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时,我都会受到强烈的震撼,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学生2:上学期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爱国、颂党、勤学”诗歌朗诵会、,还获得第二名。在整个朗诵会的过程中,我一直都感受到一种民族的自豪感,都很激动。
教师:所以,我们在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操时,还应该善于和利用创设的情境,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受到更多的爱国情感的陶冶和教育。这是我们培养爱国情操的第二种方法与途径。
陶冶 培养
利用情境 爱国情感 爱国情操(板书)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构成爱国情操的三个要素是什么,它们之间是怎样一种关系?
学生:构成爱国情操的三个要素是:爱国认知、爱国情感、爱国行为。爱国认知是爱国情操的基点,爱国情感是爱国情操的核心,爱国行为是爱国情操的归宿。三者是紧密相联、缺一不可的。爱国认知和爱国情感,只有化为实际行动时,才能真正显示出它们感人的力量。
教师:说得很好!这就是说,我们培养爱国情操不仅要在认识、了解祖国的基础上,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而且还要拿出自己切切实实的爱国行动。在报国的实际行动中,增进爱国情感,这就是我们培养爱国情操的第三种方法与途径。
增进 培养
爱国行动 爱国情感 爱国情操(板书)
教师: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拿出自己的爱国行动呢?有的同学可能会认为,爱国行动就应该为祖国作出一些大的贡献,取得一些大的成就才能算得上是爱国行动。这种认识对吗? 下面请同学们看一则小故事:
(多媒体显示材料)
闻名中外的卢沟桥,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每天都有数以百计的中外游客来这里游览。卢沟桥上有许多石狮子,形象别致,栩栩如生,是雕刻艺术中的精品。游客们出于好奇,常常用手去抚摸石狮子,天长日久,石狮子脏了。附近小学的少先队员们为了保护文物,使这些石狮子重放光彩,定期给石狮子洗澡。他们带着水壶、脸盆、洗衣粉、抹布和刷子,把一尊尊石狮子洗干净。中外游客看到红领巾的行动,赞不绝口,少先队员们也感到无比骄傲。因为他们用自己的劳动,使石狮子恢复了往日的风采,为祖国做了一件好事。
教师:可见,爱国行动也可以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小事里。实际上,爱国与否并不在于行为的轻重、事情的大小,而在于我们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是否把祖国放在首位。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介绍的两则材料)
教师:通过这两则材料,我们可以看出,爱国行动可以体现在各个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祖国建设的推进,将为我们青少年提供更广阔的施展爱国行为的舞台。我们应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勤奋学习,增强本领,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努力为祖国大厦添砖加瓦。最后,让我们记住一句名言:
(多媒体显示名言)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一一高尔基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培养爱国情操的途径和方法。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运用这些方法,努力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操,肩负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课堂练习]
最佳选择题
1、秋瑾说:“但凡爱国之心,人不可不有,若不知本国的文字、历史即不能生爱国之心。”这句话说明培养爱国情操需要( )。
A、努力学习,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丰富爱国情感
B、利用自然情境,升腾起对祖国的依恋之情
C、利用创设的情境,产生爱国情感的体验
D、在报国的实际行动中,增进爱国情感
2、下列活动,属于利用情境陶冶爱国情感的是( )。
①看了《改革开放20年》的电视片后增进了对祖国的了解,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②学校每周一上午都要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 ③参加庆祝申奥成功的游行 ④星期天,参加美化母亲河的义务劳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1、A 2、B
第四课时 篇15
课题:Unit 2 What time is it?
教学重难点:
1.本课时的重点是对四个动词词组的掌握。
2.本课时的教学难点 是句型“It’s time to…”,学生刚学过“It’s time for…”,可能会把这两个句型混淆起来,建议教师注意对这两个句型进行比较。
教具准备:
1.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件、声音、图片等媒体素材
2.教师准备相关的词卡。
教学过程 :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数学游戏:教师给学生出一些数学算式,可以是加减混合运算,也可是连加连减,学生算出来后用手指头表示答案。
2.播放本单元Let’s chant B中的歌谣,让学生边听边做动作。
(二)呈现新课 (Presentation)
1.玩时钟游戏。教师用手臂做时针和分针,问:What time is it? 学生快速回答It’s…o’clock. It’s time for…
2.教师做出4:35的手形,问:What time is it? 引导学生说出:It’s 4:35. School is over. 教师接着问:School is over. Where do you go? 学生回答:We go home. 教师由此导入 句型It’s time to go home.
(三)趣味操练 (Practice)
1.教师可采用A部分Let’s do的形式操练新的句型。教师借助图片和听听做做活动教授其它几个动词词组,如:教师发指令:It’s time to get up. 请学生做起床、穿衣服的动作;教师说:It’s time to go to school.请学生做背书包、走路的动作,以此类推。要注意多让学生听句型:It’s time to…,为下一课时重点学生句型做铺垫。
2.听音跟读,注意强调语音语调。
3.画画说说:学生模仿B Let’s learn部分的插图画出自己的活动时间,然后在四人小组中交流,比如学生A六点起床,他就指着自己的画说:It’s 6 o’clock. It’s time to get up.
4.Story time
(1) 看课件或录像,听故事。
(2) 进行理解性问答。教师可介绍一些关于“愚人节”的知识。要教育学生不能开过份的玩笑愚弄别人。
(3) 模仿跟读和分角色朗读。
(四)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1.做本单元B部分Let’s learn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2.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个作息时间表。
3.跟着录音吟唱歌谣。
4.听故事,并尝试着讲一讲给同学、伙伴听。
板书设计 :
第四课时 篇16
复习提问
人类的最高理想是什么?
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
抽查部分学生,说说自己的理想。
(设计此问题的目的:1)复习巩固上课时的知识。2)和自己的实际结合起来。)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导入 新课
我们有了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自己也有自己的理想,但是理想并不等于现实,理想和现实有一定的距离,因此,理想最不可能轻而易举地实现,不可能唾手可得。那么,要实现理想,需要我们如何去行动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发展艰苦创业的精神(板书)
讨论:实现理想需要具备的条件。
(学生发言,教师归纳)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是还没有实现的东西。理想的实现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其中艰苦奋斗是理想转化为现实的重要条件。任何事业的成功和理想的实现,都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离开了艰苦奋斗谈理想,等于纸上谈兵,不可能变为现实。因此,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板书)
(请看投影片1)
作 者
马克思
司马迁
达尔文
谈迁
曹雪芹
著作
《资本论》
《史记》
《物种起源》
《国榷》
《红楼梦》
所用时间
40年
30年
27年
20年
10年
(请看投影片2)
爱因斯坦: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爱迪生: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狄更斯:我决不相信,任何先天和后天的才能,可以无需坚定的长期苦干的品质而得到成功的。
苏轼: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由此可见,任何理想的实现都必须以艰苦奋斗为前提条件。没有长期不懈的努力,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创举和丰硕的成果,不可能实现任何理想。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板书)
(出示小黑板)
夸父追日、精卫填海、铁杵磨针、凿壁偷光、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卧薪尝胆、悬梁刺骨,任选一例到讲台上讲故事。
(设计此问题的目的:1)锻炼学生的胆量和表达能力。2)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
(教师归纳 )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勤奋勇敢、吃苦耐劳而著称于世。劳动人民也正是领先这种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才创造出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巍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这就是第(1)个小方面。
艰苦奋斗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板书)
革命战争年代,艰苦奋斗精神得到最充分体现(板书)
看图分析,“三五九旅开垦南泥弯”
(请看投影片3回答问题)
这幅图反映的是什么时候的状况?
当时处于战争的什么阶段?
当时敌我力量对比状况如何?
我广大军民是如何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克服困难的?
以三五九旅为典型的这种精神,在当时称为什么精神?
(设计此问题的目的:1)通过复习基本历史知识来分析材料,体会当时的困难。2)深刻体会艰苦奋斗的意义。)
(学生发言,教师归纳)
由以上分析我们清楚地看到:在条件十分艰苦,环境极为恶劣的战争年代,广大军民正是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才克服种种困难战胜了强大的敌人,赢得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现在,我们已不再是亡国奴,我们有了自己的家园,还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吗?
讨论:有人认为,时代不同的了,现在提倡艰苦奋斗过时了。
(学生发言,教师归纳)
回答是否定的。
新时期,艰苦奋斗的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美德,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身上继续发扬光大(板书)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本色和传统美德,是劳动人民优秀品质的组成部分,无论是条件艰苦的战争年代,还是和平稳定的建设时期,我们都不能丢掉它,仍要将其发扬光大。有过辉煌历史的“大渡河连”已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阅读教材第171页最后一段。
由上面讨论,我们还可以得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伟大的创业实践,需要有伟大的创业精神。
伟大的创业实践需要有伟大的创业精神(板书)
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人类社会自下而上和发展的基础是生产劳动。没有生产劳动,人类无法生存。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人类艰苦奋斗的创业史。
(请看投影片4)
700多年前,北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还是荒无人烟的处女地。从1790年到1860年的70年间,陆续移入美国的欧洲移民达500万人,还有大批黑人被当作奴隶贩卖到美国资本家的种植园。美国利用这些移民和奴隶,在荒原上开辟出近10亿亩耕地,开挖了上万公里的运河,修建了4.8万公里的铁路,才使工农业总产值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这些巨大的工程和工农业的高速发展,对美国劳动人民来说,意味着需要付出多么艰巨的劳动和多大的牺牲啊!
纵观古今,横观中外,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无一不是艰苦创业精神的结晶。所以,人类要不断追求进步,就必须艰苦奋斗,不断创业。
虽然时代不同了,我们的条件好多了,但是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面临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艰巨任务。我们要想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业实践取得成功,就必须使全民族树立艰苦创业的精神,把握时机,充分利用稳定的环境和良好的条件,争取更大的进步。而不能满足现状,坐吃山空,否则,我们会重新回到被压迫被剥削的老路上去!
那些借口时代不同了,艰苦奋斗过时的说法,实际上是懒惰、消极、不思进取,没有爱国心和责任感,思想落后腐败的表现,是极为有害的。
(有表情地朗读第173页第二段)
两代“铁人”的事迹集中体现了创业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讨论:中学生是否需要发挥艰苦奋斗的精神?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我们中学生虽然年龄小,却正是培养艰苦奋斗品格的关键时期。那种认为艰苦奋斗是大人的事,与小孩无关的想法是错误的。那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追求名牌,不思井取的做法是有害的,这样的学生不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艰苦奋斗与自已密切相关,我们从小就应该培养艰苦奋斗的优良品格。
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能不能建设好祖国,很关键的是看我们能不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的人才,能不能发挥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提问:现实生活中,中学生如何发挥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物质消费方面,艰苦朴素,不奢侈浪费。
学习生活方面,发奋图强,全面发展。
思想境界方面,培养艰苦奋斗的崇高美德。
课堂小结
一个重要条件:艰苦奋斗是理想变成现实的重要条件。
一个传统美德:艰苦奋斗是战争与和平年代都需要大力提倡的美德。
一个伟大精神: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创业精神。
作业
比较不同的历史时期艰苦创业精神有何异同?
第四课时 篇17
using language
reading, writing, speaking & listening
第一步:自由阅读邀请信,分析出要做演讲的场合和对象,确定所写演讲稿的语言基调。
第二步:根据书中第三步所给的提示要点,完成演讲稿。这一步的关键在于不能让学生误以为就是把书中的要求罗列出来,而是要引导他们怎么样把握其中的逻辑性和遣词造句上的连贯性。
第三步:演讲活动,评比优胜三名, 多鼓励学生上台发言。
第四步:可以根据别人的演讲来完善自己的,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第五步:完成练习 4,介绍纪念地震的新邮票。这部分练习是对上面演讲的一个延续,让学生更能身临其境,在同一个语言环境中来做练习,能更加培养学生的语感。
homework
继续完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