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语文教案设计 > 《春日》教学预案(精选13篇)

《春日》教学预案(精选1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春日》教学预案(精选13篇)

《春日》教学预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诗歌的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3、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

  4、训练学生自学,互助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引题,认识作者

  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诗——《春日》。

  2、你知道写这首诗的诗人是谁吗?说说你对他的了解,课件展示,认识作者。

  二、走进古诗,读通古诗

  1、这首诗,我们还是第一次见面,里面也有些很容易就读错的生字词,请小朋友们好好读读,把它读准了。

  2、开火车检查朗读。

  3、多种方式朗读。

  三、品读古诗,感受诗境

  1、用我们昨天学到的方法,好好品读诗句。你能品读哪一句就选哪一句,如果把握够大,还可以多品读。

  2、学生用《咏柳》中学到的方法品读诗句。

  3、汇报。

  (1)“胜日寻芳泗水滨”

  ①谁品读这一句的,你来说说你理解到的诗意。

  ②生汇报:胜日:原指天气晴朗的日子,风和日丽的日子,阳光明媚的日子,阳光灿烂的日子。寻芳——春游,踏春,踏青赏花,看花观景,寻找优美的景色。泗水滨——泗水:河名,流经山东曲阜泗水一带。连起来的意思就是:诗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到泗水水边春游。师补充:孔夫子曾在泗水之滨讲学传道。

  (2)“无边光景一时新”

  ①谁品读这一句的,你来说说你理解到的诗意。

  ②生汇报:光景:美丽的景色。我觉得这句诗的意思是:无限的风光景物焕然一新。

  ③师:诗人到底看到了哪些焕然一新的春景,谁来说说。看到这样的春景,你的心情如何?

  (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①有谁是品读这两句的,来说说。

  ②等闲:轻易,随便。总是:都是。东风:春风,我觉得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等到你要真正知道这是春风的缘故,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之后。

  ③师补充:万紫千红:这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首诗,也就是说,这个成语是朱熹“发明”的。

  4、播放音乐,指导朗读

  (1)课件播放音乐,学生在音乐中不自觉地读起来了诗句。

  (2)课件展示古诗的节奏。

  三、升华诗意,感受情感

  1、你猜对了诗人在写这首诗的心情吗?你用哪些诗句来说明你的猜想是对的。

  2、生理由一:胜日寻芳泗水滨中说到诗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去踏春,心情肯定是好的。理由二:无边光景一时新中说到诗人看到了焕然一新的春景,给人以美的享受,诗人的心情难道还会不喜悦吗?理由三:万紫千红总是春中说到作者看到的是万紫千红般的春天,看到百花争艳的景象,诗人能不高兴吗?诗人已完全被万紫千红的景色陶醉了,他从心底里发出“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风吹来的”。

  3、肯定学生的回答,并加以表扬。

  4、再次体会诗人的感情。

  5、在这样美丽的春天里,你最想做什么事?

《春日》教学预案 篇2

  本节课的背诵目标、识字目标、情感目标成功达成。但是诗文的理解方面还是不到位。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学生对古诗的意境感情理解比较到位。我采取学生自读,学生范读,老师评价的方法指导学生在读中体会古诗情感。另一方面,七律诗,指导学生从诗文的节奏入手,感悟韵律美,体会诗词意境。

  2、学生当堂都能够背诵古诗。通过学生自读,指名读,师生接读的方式,包括学困生在内的全体同学都能够有节奏的背诵古诗。

  3、个体的示范性作用发挥的恰到好处。本节课的诵读部分采取学生相互影响的方式,即通过个别学生的泛读,起到教师泛读的效果。自读之后,指名本班的张国帅、胡瀚远、孟成存、李旭辉等朗读方面比较好的学生泛读,提示其他学生找找自己与他们的差距,从而起到整体的修正。我发现这个方式很好,比老师的泛读效果更好一些,学生之间的学习作用是无限的。

  4、通过小组赛学的方式,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当堂默写古诗。我觉得这些都是这节课比较好的部分。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与改进方式:

  1、对诗意的突破不够,虽然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是收效甚微,只有班级的.中上等学生能够准确的说出诗文的意思。等我班多媒体修好后,下次古诗的教学我将试着采用多媒体图画的方式。学生的形象思维比较活跃,要抓住这一点。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画。

  2、《春日》这首诗的最后两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整体的诗意学生理解不够,同时对这首诗写实的部分找的不准确。回想了一下,我觉得可能是我对本诗的背景介绍不够深入,上课之初我只介绍了朱熹,点明这首诗是朱熹春日郊游时写的。没有点明朱熹的写作特点。导致学生对本诗歌有模糊的理解却说不出来。

  在此,我对古诗教学还有一些疑惑,在三年级阶段,如何把握好诗歌意境与诗词分析之间的度呢?我觉得,古诗教学应该不是逐句的分析,应该是对诗文的整体感知,但是还要让学生说出诗句的意思,到底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怎样做呢?

《春日》教学预案 篇3

  《春日》教学反思

  经常听富有经验的老师上古诗课,整堂课充满诗情画意,听得我是如痴如醉。回来自己也想尝试一下,就以朱熹的《春日》开刀吧!

  朱熹的《春日》诗,乃咏春诗中的精品,教学这首古诗,如果仅仅停留在“解释”上,肯定枯燥乏味、了无生趣。考虑到诗人踏春赏春时高兴、喜悦、兴奋、激动、舒畅、得意的心情蕴含在诗中的每一个字中,有许多地方值得细细玩味、反复品尝,我就想:何不在学生已能读得字正腔圆、有滋有味的前提下,开启他们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先对诗人写诗时的心情作一番大胆的猜测,然后再细读推敲古诗中的每一个字词,理解意思,找到猜想的证据,小组交流后,再全班反馈,并在反馈的过程中,结合感情朗读。

  我还从有关资料中发现《春日》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咏春诗(赞美春天的诗),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劝学诗。于是,我就想,我要让学生通过这首诗的学习,知道不仅仅是诗人在享受春日的乐趣,春光无限好!享受读书的乐趣,书中滋味长!我和孩子们也应该是在享受春日,从诗句中寻找“美丽”的心情,诗人快乐,我们也快乐!学了这首诗,我们肯定也会有所启发。

  基于自己这样的理解和思考,我又在“学习古诗并不枯燥,学习古诗也能兴趣盎然,学习古诗也能享受快乐”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制定了以下的课时目标:

  1、诵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

  3、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乐趣。

  我还确定了这样的教学步骤:

  1、读春:从我们以前学过的词语、诗句中感受春天,增加积累。

  2、咏春:从朱熹的《春日》中享受万紫千红的春天,感受春的喜悦。

  3、惜春:从春的喜悦中感悟春光虽美,韶逝,激励孩子们求知。

  4、绘春:将春情化为诗情,将诗情化为画意,描绘春天,赞美春天。

  带着这份自信,更带着一份期望,我和孩子们一起学完了这一课。考虑孩子们,可能平时对课外语文知识的积累比较少,因此,课前,我准备了些有关春天的好词佳句,让他们课前读读,即增加积累又营造了一种“春的气息”。但教学过程并不如我所愿。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失败!我的最后一部分惜春竟然没有时间来演绎!一种失败感油然而生!

  也许是板书杂乱无章,当学生把诗人的心情猜测出来后,可引导学生给这些词语归归类,这样学生的学习思路会更清晰,不至于黑板上那么多同类的词语,杂乱无章,而且浪费时间。其次,也许读的还不够,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读,教师亦没有和学生一起亲近文本,导致后面的讨论成了空中楼阁,学生亦是雾里看花,没了兴致。第三,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充分发挥,一开始教师就对学生不信任,觉得他们想不出什么有关春的词语,诗句,于是自作主张,提供一些美词佳句让学生读,结果学生读得不热情。整个教学过程很少考虑学生的感受。

  本来应是领着学生走进春天,走马观花了一下,学生还在春外!

  《春日》教学反思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巧妙的教学导入也往往能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前段时间,在教学《春日》这篇古诗时,无意间的一个引入,使我有了很大的启发.

  课前唱歌时分,学生们正唱着动人的歌谣《春天在哪里》,那歌词里反映的内容,跟这节课正要上的《春日》所要反映的意思很是相同,现成的材料为什么不好好利用

  师:同学们,你们的歌声真好听!

  生(个个高兴极了)

  师:老师有一问题,能不能告诉老师

  生(迫不及待的样子)

  师:你们,刚才唱的歌名叫《春天在哪里》是吧 (是)那你知道春天在哪里吗

  生:我知道,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

  生:春天在那湖水的倒影里.

  生:我还知道,春天在那小朋友们的眼睛里.

  师:谁能说说春天到底在哪里 其实歌曲告诉我们的是什么

  生:春天无处不在,到处都是春天!

  师:是呀!春天在小朋友们的眼睛里,春天无处不在,到处是春天的印痕!今天我们要不学习一首的古诗《春日》,现在老师请你们自由的读读这首诗,想想在诗人朱熹眼里,春天又在哪里呢

  学生开始带着浓厚的兴趣自主阅读《春日》)

  这一导入,之所以能牢牢吸引住孩子,经过课后反思,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它做到了"润物细无声"――在不知不觉中使"春天在哪里"这一歌曲内容与古诗所要阐发的共同点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实现了自然地切入,灵巧地过渡!其次,它实现了学科间的巧妙融合.众所周知,各学科间的内容,有许多共通之处,甚至有些内容是重复的,比如"春天在哪里"这样的教学内容,音乐,美术,语文等学科都有涉及,以上导入,就是很好地利用了这一学科间内容上的共性,实现了教学内容,认知水平,情感价值观的迁移,从而找到本首古诗教学的突破口,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春日》教学预案 篇4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诗——《春日》。指黑板上的板书。

  先复习一下第一首诗,谁能背给大家听,指名背古诗《咏柳》,至少找三个同学背诵,小天,娄丹,万港,江南。一起背。

  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咏柳》这首古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咏柳》这首古诗主要是通过描写柳树,歌颂春天,赞美大自然世界呈现出的勃勃生机。

  我们现在看看第二首古诗《春日》又是写什么的?

  打开课本,翻到第6页,做好读书的姿势,大声朗读这首古诗,把字音读正确。

  师:看屏幕,出示古诗《春日》。谁来给大家读一读,小天,贺晴,万港。读得字正腔圆,大家一起读一遍。

  师:感觉这首诗是写什么的?

  生:我感觉这首诗是描写春天的色彩的。因为里面有一个词——万紫千红。

  生:我认为除了写春天的色彩,还写了东风。

  生:其实这首诗就是描写春天美景的。

  老师:你们说的都对,下面我们就仔细品味品味,看看作者是怎样写春天美景的。

  师:先看题目——春日。找同学读题目,一起读题目,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生:春日就是春天。

  生:题目的意思是在春天里。

  师:在春天里干什么呢?我们看第一句。屏幕出示。

  谁来给大家读一读?找三个同学读,男生读,女生读,一起读。胜日寻芳泗水滨。

  师:看看书上的注释,想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和桌友交流一下。

  谁来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在一个好日子,作者出去游玩。

  学生:在一个好日子作者到泗水滨去游玩。

  老师:理解古诗要灵活,想象一下,这个好日子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日子?

  学生:风和日丽的一天。

  学生:艳阳高照的一个春天。

  学生:春暖花开的日子。

  学生: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一个春天。

  老师:同学们真会想象。老师这里有一些资料,对你理解这句话会有帮助,屏幕出示,请同学们小声读一读。

  “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即晴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泗水”,水名,在山东省中部,源于山东省泗水县东蒙山南麓lù ,因四源并发而得名。它是淮河的支流,流经曲阜fù,也是孔子讲学的地方和死后安葬处的近旁。“滨”,水边。在泗水边“寻芳”,实际上说的是追求圣人大道。全句的意思是:在风和日丽的一天,诗人到孔子曾经呆过的地方泗水流域去观赏风景。

  老师:我们再看看这句诗,再找个同学读一读,一起读一遍,谁再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学生:在风和日丽的一天,诗人到孔子曾经呆过的地方泗水流域去观赏风景。

  老师:这句话中的“滨”是本课的生字,看老师写一遍,边写边提醒。拿笔,在本子上认真写两遍。可以组成什么词?海滨,湖滨,湘江之滨。

  老师:知道诗人是谁吗?

  屏幕出示——朱熹。

  你对朱熹有哪些了解?

  学生:朱熹是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学生:朱熹博览群书,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有不同程度的贡献。

  学生:朱熹从事教育时强调启发式。他治学态度严谨,分析问题精密,对后代的学者影响很大。

  学生:朱熹的著作很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等等。

  老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

  大诗人朱熹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来到在泗水流域,他看到了什么呢?屏幕出示第二句-无边光景一时新,

  谁来读一读?找三个同学。

  一起读一遍。

  结合注释想一想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先给桌友交流一下。

  谁来谈谈自己的理解?

  学生:泗水滨风光无限,景色新奇。

  学生:作者看到了许多美丽的风光,感觉眼前一亮。

  老师:说得非常好。我们参考一段资料。

  看屏幕,自己小声读一读。“无边光景一时新”:“光景”,风光景色。“一时”,一个时辰,这里形容时间很短,一时之间。全句的意思是: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

  老师:再看这句诗,一起读,无边光景一时新。

  谁再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学生:泗水滨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

  老师:想象一下,作者会看到什么新鲜奇丽的景色?

  学生:我想作者会看到青青的草地,上面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非常美丽。

  学生:我想作者会看到高高的垂柳,像用碧玉装饰成的一样。

  学生:我想作者会看到粉红粉红的桃花,雪白雪白的梨花。

  学生:我想作者会看到田野开满了金黄金黄的油菜花。

  学生:我想作者会看到五颜六色的郁金香。

  老师:同学们想象得真美!

  我们把前两句诗连起来读一读。屏幕出示。

  大家想一想:作者在泗水滨游玩,看到了春光无限,到处都是美景,大地一片生机,心里会是一种什么感受?

  学生:高兴,兴奋。

  学生:心情愉快,舒畅。

  学生:激动,陶醉。

  我们看看大诗人朱熹是怎样赞美眼前的美景的?

  屏幕出示后两句,指名读,女生读,男生读,一起读。万紫千红的“紫”是生字,看老师写,边写边强调。拿笔,在本子上认真写两遍,谁能说说,“紫”可以组成那些词?万紫千红,紫色,紫红,紫葡萄。紫外线,紫菜。

  参考注释,琢磨琢磨,体会体会,这两句是什么意思?

  先和桌友交流交流。

  谁来说说自己的理解?

  学生:“因为有了东风,才会有万紫千红的春天。”

  学生:“百花盛开、姹紫嫣红的景象都是由春风点染而成的。”

  学生:“平常人们都知道有春风,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花开的景象以后。”

  学生:“春风徐徐吹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

  老师:同学们理解的真好!

  看屏幕,小声读读这一段资料。“等闲识得东风面”:“等闲”,平常、随便。识得,认识到。“东风面”,春风的面貌,因我国春夏季多为东南风,故称春风为东风。全句的意思是:平常(人们)都知道有春风。“万紫千红总是春”:“万紫千红”,形容百花争奇斗艳的景色。“总是”,都是。全句的意思是:百花盛开、姹紫嫣红的景象都是由春风点染而成的。以上两句的意思是: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也就是说,春风徐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

  老师:现在我们把整首诗连起来读一读。屏幕出示,指名读,一起读。

  谁能连起来说说整首诗的意思?找两个学生说。

  学生:在风和日丽的一天,诗人到孔子曾经呆过的地方泗水流域去观赏风景。

  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

  看屏幕,我们一起走进万紫千红的春天,播放图片。

  说说自己的感受。

  学生:春天真美!我想高歌一曲,来赞美这迷人的春天!

  学生:春天花红柳绿,莺歌燕舞,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学生:春天的景色太迷人了!

  学生:春天真是一个令人陶醉的季节!

  学生:春天像一个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朱自清的春。

  学生:春天真美!大自然真美!

  学生:春天太美了!我爱春天!

  学生:真的是万紫千红总是春!

  学生:现在正是春天,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要珍惜这大好春光,好好学习!

  老师:春天美,你们说的更美!

  那我们怎样才能把诗中的美读出来呢?

  学生:要做好停顿。

  学生:要读出节奏感。有快有慢,有高有低。

  学生:要读出重音,比如最后一句,万紫千红总是春,要把总是这个词读重。

  学生:要读出诗的韵律美。

  老师:同学们懂得可真多!谁能给大家读一读,像你们说的那样读出节奏感,读出诗的韵律美。

  屏幕出示: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先自己体会着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老师:我觉得这么美的诗就应该把它藏在脑子里,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看谁先背诵下来。

  谁已经会背了。

  指名背。男生背一句女生背一句。男生背前两句,女生背后两句。一起背。

  老师: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的特点。看屏幕:这首诗前两句是从感性上得到认识,后两句从理性上受到启发。同时,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描绘春天的景色,“无边光景一时新”是虚写,“万紫千红总是春”是实写。虚实结合、寓哲理于感性形象之中,不仅把春天描绘得生气勃勃,而且蕴含了深刻的道理,给人以理性的思考,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

  自己看看,了解一下。

  老师:写春天的古诗还有很多,不知大家都会背哪些?谁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1、《江南春绝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4、《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5、《早春》【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6、《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7、《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8、《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9、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10、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11、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12、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13、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老师:好啦同学们,我知道你们还会背很多写春天的古诗,你们一个个都很勤奋,都很优秀,都是未来的诗人,我建议为自己鼓掌!

  屏幕出示,一句话:春天是美丽的,大自然是美丽的!

  下课。

《春日》教学预案 篇5

  设计理念:

  古诗素以语言凝练著称,所以我根据古诗语言的特殊性,引导学生疏通语言文字,在读懂语言文字,了解诗句大意的基础上,凭借想象,走进古诗的意境,从而悟得情感,使课堂“诗味”盎然。同时还注重让学生内化诗句,填补“万紫千红”背后的画面,进行练笔。

  教学目标:

  1、会写生字“闲”,理解“等闲”“万紫千红”“东风面”“新”等词语意思,能感情朗读并会背诵。

  2、理解诗句意思,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3、通过拓展相关描写春天的诗句,填补“万紫千红”背后的画面,进行练笔。

  教学重点:感情朗读并会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的意境,通过拓展相关描写春天的诗句,填补“万紫千红”背后的画面,进行练笔。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描写春天的古诗诗句、古典舒缓的木琴音乐、“春”字演化过程。

  学生准备:积累背诵描写春天的古诗诗句、到户外寻找春天的足迹。

  教学过程:

  一、汉字演化 直揭课题。

  1、(出示课件“春”字由甲骨文、金文、小篆到楷书的演变过程。)这是我们的祖先记载的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甲骨文文字。左边是两株小草和一个太阳,代表草丛中升起一轮红日,右边代表一株初生的嫩芽,将这两部分组合在一起,就呈现出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风光,你们知道这是是什么字吗?对是春天的“ 春” 。随着时代的变化,“春”字经过演变,才变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春” 字。

  2、板书课题,简介作者朱熹。

  3、教师配乐范读《春日》(课件出示古诗《春日》文字)

  二、初读诗句 了解诗意

  1、朗读古诗,也可与同伴一起读。

  2、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读,重点注意生字读音。

  (2)全班齐读。

  (3)再指名读,要求读得有板有眼。相机指导停顿与节奏。

  (4)全班练读。

  3、再读了解诗意。

  (1)默读,通过查字典以及观察古诗插图来理解诗意。

  (2)同伴互助,释疑解惑。

  (3)全班交流,理解诗句。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难?

  重点关注理解以下词语:

  胜日:春光明媚的日子。

  寻芳:游览、玩赏美好的风景。

  滨:水边。

  无边:无限。

  光景:风光景物。

  一时:短时间,一下子。

  新:焕然一新、耳目一新。

  等闲:结合诗句从字典的三种解释中选择合适的。

  (1)平常。~~之辈 ;~~视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

  (2)随随便便,轻易。莫~~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3)无端;平白地。~~平地起波澜。

  东风面:春风的面貌。

  总是:都是。

  三、提纲挈领  感悟诗情。

  教师过渡:大家初读了古诗,你们觉得春天美吗?你是从哪些诗句体会到的?

  预设诗句:无边光景一时新

  1、闭上眼睛,轻声读读这句诗,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焕然一新的画面?

  2、学生描述后,教师总结:是啊,春回大地,万象更新,这里的“新”是焕然一新的意思。

  3、联系我们刚刚过去的冬天,说说冬天的感受。是啊,到郊外游赏,看到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到处是焕然一新的美景,怎能不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受呢?

  4、你现在就是到泗水边踏青寻找春天的诗人,看到这焕然一新的美景,看到这使人耳目一新的风光,你有什么感受?

  5、再读这句,把你的心情感受表达出来。

  预设诗句:万紫千红总是春

  1、观察古诗插图,用自己的话描述“万紫千红总是春”是怎样一番景象。

  2、噢,由春风点染而成的万紫千红的春天画卷真让人——(耳目一新、惊喜、欣喜若狂、流连忘返、目不暇接、应接不暇、赞不绝口、赞叹不已、心旷神怡、心驰神往)

  3、那就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次读读这句诗吧。

  四、拓展诵读 深化诗句

  (一)拓展诵读  感受丰富立体的春天。

  1、教师描述:在春天的画卷里,那或浓或淡的绿色一定是不可缺少的。

  (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代诗人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唐代诗人高鼎的《村居》

  (3)“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代诗人翁卷的《山村四月》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

  2、教师描述:是啊,春天的画卷怎能少了那姹紫嫣红的浓艳呢?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代诗人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

  (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唐代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

  (4)“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代诗人杜牧的《江南春》

  3、教师过渡:在那如诗似画的春天里,这些可爱的小精灵也来凑热闹了!

  (1)“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

  (2)“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代诗人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

  (3)“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代诗人翁卷的《山村四月》

  (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

  (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6)“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

  4、教师过渡:瞧,小朋友们也不甘寂寞来参加这春天的约会了!

  (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

  (2)“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唐代诗人高鼎的《村居》

  (二)配乐引读,加深体会

  1、教师过渡:刚才我们穿行在这么多描写春天的古诗里,使我们对春天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那就让我们带上这种感受读读这首诗吧!

  (1)师:在风和日丽的一天,我兴致勃勃地来到泗水边踏青游览这美丽迷人的风景——

  生:胜日寻芳泗水滨

  (2)师:郊外无限的风光一下子焕然一新了——

  生:无边光景一时新

  (3)人们顿生感叹:“我们轻易就看到了春风的真面目”——

  生:等闲识得东风面

  (4)噢,原来这百花盛开,姹紫嫣红的景象都是春风点染而成的。

  生:万紫千红总是春。

  -五、丰满古诗 描绘春天

  是啊,春天是绿色的,春天是——所以说,春天不愧是万紫千红的如诗的画卷。春天是鸟叫的,春天是莺啼的,春天是热闹的,沸腾的,所以说,春天更是充满生机的动态生活。那就拿起手中的笔尽情描绘这有声有色的春天吧!

  六、作业超市:

  1、把这首诗有感情地读给父母听,背给父母听,之后听听他们的评价。

  2、给这首诗配上插图,并能把诗句美观地写在相应的位置。

  3、搜集描写春天的诗、词、歌、曲,办一期有关春天的手抄报。

  板书设计:

  春日   (宋·朱熹)

  焕然一新——耳目一新

  万紫千红——有声有色

《春日》教学预案 篇6

  《咏柳》、《春日》是两首古诗,前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所作,后者出自南宋诗人朱熹之手。这两首诗都描写和赞美了春天的景色。《咏柳》写的是初春二月柳树、柳条、柳叶。《春日》是一首春游诗,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同时也点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两首诗把春天描写得姹紫嫣红,多姿多彩,而又充满了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万物复苏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来时的喜悦。除此之外,《春日》一诗还饱含劝学之意。

  上课之前,我细钻教材,品读诗句,搜集相关资料,做好上课前的准备。给学生布置的任务是:熟读诗句,背诵诗句,观察柳树。

  上课时,我自创了一个谜语――“春天到,抽丝叶;春风吹,细腰扭;梳长发,爱春天。”学生很快能猜出谜底:柳树。结合字谜以及学生观察到的柳树的样子,让学生说说柳树的特点,这样很自然就导入了课题。板书完课题后,便是引导学生朗读诗句,着重注意语感和节奏的指导。《咏柳》诗意比较浅显易懂,加之课前布置学生观察柳树,学生对诗意理解起来难度不大,因此我才去抓住重点词语让学生自主读、悟,对照插图自行吟诵的方法来学习全诗,让诗句描绘的柳树的形象在学生的的心中形成以致终生难忘。《春日》的教学我抓住全诗的感情基调,通过设计找“证据”,从关键词入手,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诗句的大意,教师适时点拨。理解了诗的大意,学生再来诵读,必定是“功到自然成”。这是一首写春诗,劝学诗,学生便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这句警示语,也算是学生明白的另一个道理吧。

  课后,我检查学生背诵的情况,全班通过,然后默写,有十多个学生写错了一个字,其他的全对,奖赏他们每人一个“笑脸”。

《春日》教学预案 篇7

  设计意图:

  朱熹的《春日》诗人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无边无际的春天的画卷,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坦露的是喜春的情怀。第一句写诗人在天气晴朗的日子出门,到泗水河边寻找美丽的风光景物,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第2句写春回大地,万物焕然一新,既描写踏青中获得的初步印象,也表达诗人那种欣喜的心情。汪藻曾记:“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而诗人难得“胜日”,自然带着一份期盼之情,谁知“等闲识得东风面”,诗人“急寻芳”。最后倒是“易识得”,因“寻”而 “识”,写得生动流畅而美丽,浅显明白。第四句“万紫千红”又承“光景一新”,正是那色彩缤纷、生意盎然的鲜花,使风景焕然一新,同时也写出了春天的特征。

  话说:想像是诗的翅膀。为此,要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整个预设,不管是课内外的整合,还是“诗”与“文”的整合,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文字的精妙,构建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预设目标:

  1、诵读古诗,理解古诗意思

  2、会背诵古诗,根据《春日》所描绘的情景写一段话。

  3、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4、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兴趣。

  预设过程:

  一、春风不刮,草芽不发

  汉字是有色彩、有声音、有气味的,是鲜活的。

  根据先后提供的汉字“夏”、“春”发挥想象说说所想到的,看到的,闻到的,听到的一切事物。得出:想像是无止境的!

  二、春天深耕一寸土,秋天多收万石谷。

  1、课件出示《春日》释题,简介作者。

  2、自由朗读《春日》,思考下列问题?

  ①诗人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②诗人找到了没有,从哪里看出?

  ③那里的景色怎么样?

  3、说说古诗的意思?

  教师点拨如下:

  (1)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好友相会的日子,这里指天气晴朗的日子,风和日丽的日子,阳光明媚的日子,阳光灿烂的日子。人的心情总是与天气有关系,天气好,人的心情也好。

  (2)寻芳——春游,踏春,踏青赏花,看花观景,寻找优美的景色。春游时心情肯定很高兴。

  (3)泗水滨——泗水河边。泗水河是一条美丽的河,在如此美丽的河边骑马、散步、游玩,心情能不舒畅吗?

  (4)无边——一望无际,没有边际,到处。视觉开阔,心情也会开阔。

  (5)光景——风光景物,风景。不优美的地方能叫风景吗?优美的风景令诗人喜悦万分。

  (6)一时新——一下子焕然一新。一时:速度快,令人感到惊讶、兴奋、激动。万物更新使诗人耳目一新,令人欣喜。  

  (7)等闲识得——等闲:随随便便,轻松,容易,不用费心。诗人悠闲自得,忘记了烦恼。说明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说明春光无处不在。识得:感觉到,领略到,认识到、接触到。

  (8)东风面——春风的面容。有一个词语叫“春风得意”,春风来了,得意洋洋。诗人是在享受春风,享受春天。

  (9)万紫千红——这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首诗,也就是说,这个成语是朱熹“发明”的。什么颜色都有,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现在还用来比喻丰富多彩的事物或无限美好的景象。看到百花争艳的景象,诗人能不高兴吗?

  (10)总是春——肯定是春天,一定是春天。诗人已完全被万紫千红的景色陶醉了,他从心底里发出“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风吹来的”。

  4、你喜欢哪一句诗?

  5、体会诗人的心情?

  6、想像几幅画面。

  7、背诵。

  三、红杏枝头春意闹

  1、改本诗为记叙文。

  2、运用文中的名句。

  3、学生自主设计作业。春日名句运用。

《春日》教学预案 篇8

  执教:河池市金城江区第五小学  黄琳毅

  评析:河池市金城江区第五小学  李芳玲

  教学目的:

  1、通过理解诗歌的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3、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

  4、训练学生自学,互助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以文引诗、营造气氛。

  师:同学们,春回大地,春意盎然!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黄老师常常想起我学生时代,学过的一篇著名作家朱自清爷爷写的文章,叫《春》,写得非常美,我想背几句给你们听听,好不好?

  生:好!   

  师: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腿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幻灯片出示,配乐朗诵]

  师:写得美吗?

  生:美!

  师:你们想不想来读一读?

  生:想!

  师:好,春天……[师引读][幻灯片出示,配乐朗诵]

  二、初读感知,体会诗的音韵美

  师:这几句话,就是现代作家对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景象的赞美了。哪咱们来看看古人笔下的春天又是怎样的!,去感受南宋诗人朱熹写的《春日》。(课件出示古诗)

  师: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6页,请同学们自由的把这首诗读一读吧。

  生:好(学生自由读)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朗读水平展现在大家面前?

  生:想(抽生读)

  师:在朗读这首诗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联系自己以前读古诗的经验,说说怎样才能把古诗读好?

  生:(生发表意见,师课件出示要求)

  师: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把古诗读三遍,第一遍争取把字音读准,第二遍把它读通,第三遍按照一定的节奏朗读,读出这首诗的韵味来。

  (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相机正音)

  三、初步感知“春日”图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的眼前是怎样一幅春日图。

  生: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生自由发表见解)

  师:真美啊!你们初次接触就能有如此深刻的感受!请你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去读一读这首诗吧!

  师:好,谁来把自己感受到的读一读?[屏幕出示插图与诗歌]抽生读

  师:读诗,首先要读题,请同学们大声的读。生齐读《春日》

  师:“春日”是什么意思呢?

  生:春天的日子里。

  师:说得真好!谁在春天的日子里到哪里干什么?

  生:南宋诗人朱熹在春日里游览,到泗水去游玩,看到无限的风光,万紫千红的春天。

  四、用心品味“春日”图

  师:是啊!这就是一幅多美的图画啊!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别看这首诗才短短的四句,但是如果你细细的品味,你会发现每一句都描绘了一幅美好生动的画面。下面请你们再读这首诗,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并且把你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同桌的伙伴。(学生自由读文后与同桌互相交流)

  师:你觉得这儿的景色怎么样?

  生:我觉得这儿的景色很美。         师:美在哪里呢?

  生:美在有绿绿的草,粉红的桃花,

  师:你能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这首诗吗?

  (生读)怎么样,带着这种感觉读是不一样的吧!

  师:读了诗歌,谁来说说这首诗中的哪句可以用来描绘这美丽的春日?

  生:万紫千红总是春,我们来看看这万紫千红的春天吧!(课件出示)

  师:你看到了什么景色?

  生:“万紫千红”都有哪些颜色?(生自由说)

  师:这么多颜色把春天打扮得五光十色,美不胜收,那这句诗该怎么读?

  生:把美丽的景色读出来!(抽生读)

  师:你好象把我们带入万紫千红的春天了![课件出示万紫千红总是春] 谁再来试一试?

  师:我看到了百花争奇斗艳的春天。谁还来试一试?(抽生读)

  师:这真是一个姹紫嫣红的春天啊!

  师:大家一起来,把我们都领进万紫千红的春天吧!(生齐读)

  师:这万紫千红的景色带我们进入了美丽的春天,谁还能仿照这个句式说一说?

  生:百花盛开总是春  生:五彩缤纷总是春  生:

  师:请把你们想说的写下来。

  师:同学们的词汇可真丰富啊!但是你们发觉没有,你们不管换个什么词,都不如课本里的(万紫千红总是春)好!(原因万紫千红更能写出春天的颜色多,春天的多姿多彩)

  听得出你们已经感受到春天的美了!哪谁来说说诗人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到这样的美景?

  生:天气晴朗的好日子来到山东的泗水,看到了无边的光景。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诗吧!(课件出示)

  师:是啊,诗人看到这样的景色不禁脱口而出(课件出示第二句诗)

  师:对啊,春天的景色就是很美,是吧!同学们练一练,你喜欢哪句诗,你就重点念好哪句!

  师:谁先来?你喜欢哪一句?生:胜日寻芳泗水滨,边风景一时新。

  师:谁接着来? 

  师:我觉得你的“一时新”读得很好!什么是“一时新”(一时之间许多新奇秀丽的景色)春天到了,无边光景一时新,新在哪里呢?现在就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把你想象到的景色和大家交流交流。

  师:谁来用这个句式把你看到的一时新说一说?

  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河水春风吹拂着平静的湖面边,一棵棵柳树摇着长辫子)

  师:这就是你脑海中的“一时新”,是吧!那你带着这轻轻的春风读读诗吧。生2:无边风景一时新。

  师:你简直把这个“一时新”读活了!谁还想说?(满上遍野绿草如茵,鸟语花香,果园里桃花、梨花争着开放,十分美丽。)

  师:他笑眯眯的,让人感觉春天真广阔呀!(新在燕子在蓝天上自由的飞翔,青蛙在池塘里快乐的歌唱)。生4:无边风景一时新。

  师:好,请喜欢读这句话的孩子一起来!带着你的感受再读这句诗生:无边风景一时新。

  师:春光无处不在,当然随随便便就能找到它了,让我们读读这首诗吧!

  五、欣赏春色,激活情感。

  师:你们刚才描绘的春日,想不想亲眼看看啊!生:想!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看到高兴的时候,你可以交头接耳,可以指指点点,甚至还可以手舞足蹈,尽情地来表达我们的感受。

  师:美不美?生:美!让我们在这美丽的春色中一起读一读这首诗(配乐吟唱)

  六、内外结合,回归整体。

  师:看到同学们意犹未尽,那么让我们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或课外看到的描绘春天的诗文,通过朗诵来表达我们的感受,好不好?生:好!

  师:你想到哪一段,想到哪一首诗,就站起来!谁先来?

  师: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另外几首,请你选择喜欢的一首读一读,用心感受一番。

  师:对,就是春天,就是这神奇的大自然!是啊,同学们,不管是古代的诗人还是现代的作家,尽管他们写作的角度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不一样,但是向我们描绘的春天都是这样的美丽,是这样吗?(是)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体会春天的美,好么?(生读《春日》这首诗)师:能背的同学,站起来背一下吧!(生背诵)

  七、学习迁移

  师:学完这首诗,黄老师有一个提议!你来设计课外练习,根据这首诗,把你看到的景色写下来,和大家分享你学诗歌的感受。好吗?

  生:好(生写看到的景色)

  板书:        春日

  一时新           万紫千红

  评析:

  黄老师执教的是宋代诗人朱熹写的《春日》,这是一首春游诗,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美景,表达了作者对万物复苏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来的喜悦。

  黄老师能吃透教材,很好地掌握了本课的重难点,并能在教学资源开发和整合上巧妙融合,令人瞩目。在“文”与“诗”整体整合的大框架中,又有机地兼容了诗与诗的整合、新学与明知的整合,联系自然,混若天成,可谓功夫独到,可算是一节比较成功的经典诗文示范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的品味。

  古诗具有精妙的语言、独特的韵味,深远的意境是“品”出来的。黄老师能抓住这首诗的“一时新”、“万紫千红”进行品味,引导学生想象春天新奇的景象,感悟“新”字用得精妙。又通过运用多媒体展示姹紫嫣红、多姿多彩的春天美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品味什么叫“万紫千红”,并理解了此时的诗人已完全被万紫千红的景色陶醉了,他从心底里发出“万紫千红的景色全是由春风吹来的”呀!,黄老师又让学生用“              总是春”的句式进行仿说,来对比体会诗人用“万紫千红”这个词的贴切与精炼。

  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黄老师这节课的另一特色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她力求通过精美的春景图,音乐及导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边读边谈,黄老师还设计了“三读”;一读,读得字正腔圆;二读,读得画面跃然眼前,浮想联翩;三读,读得情趣盎然,激qing勃发。通过这“三读”,再加上背景音乐的衬托、渲染,把学生引进诗人的情感当中,如临其境。当然,传统的古诗文学习强调多读多背,一些古诗文也只满足于学生的熟读成诵,而忽视学生的品读悟情。殊不知,诗中的“情”不完全是背出来的,应该是品出来的,只有学会了品诗,才能学会悟情,而黄老师的教学就强调在品味的语言当中品味诗的情感,把读诗和品诗、读诗和悟诗融为一体。

  三、重视拓展。

  古诗词是灿烂辉煌的宝藏,不应止于课本、课堂学习的局限,还应借助课堂教学拓展延伸古诗学习的深度、广度。黄老师能以春景为主题,让学生展示自己课内外学到有关春天美景的古诗,如《绝句》、《春晓》等等古诗句。

  四、在教学中,黄老师还体现了本组研究的课题;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习作兴趣。多次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动笔练写,如:说写读着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这样能提高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五、还有一个创新点,就是给学生设计本课的课后练习题,这对学生的思维培养有一定的帮助。

  当然,黄老师的这节课也留有些遗憾,她诵读的形式是多了,但欠深入,还有在品析“万紫千红”时,如果能让更多的同学把自己眼中的春景描绘下来,然后浓缩为一个词来写         总是春,有的学生写鸟语花香总是春,有的是五彩缤纷总是春……假如老师在小结同学们所仿写的句子时,说:“同学们,你们真聪明,也都成了小诗人了。不过再想一想,在这用上哪个词更恰当呢?”同学们会说是“万紫千红”用得更好,老师就相机点拨:是的,诗人在写这首诗诗时,也是绞尽脑汁,经过反复推敲,觉得还是“万紫千红”这个词更能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丰富多彩的事物和无限美好的春景。通过这样一点拨,学生可能会更深地体会诗人用“万紫千红”这个词的贴切与精炼了。

《春日》教学预案 篇9

  核心提示:《春日偶成》比较简单,这是一个老人眼中的春天,那种快乐,从“偷闲”两字可以读出来。老人如玩童,这是一个人返朴归真的表现。学这首诗,我引导学生学习时,让学生不要忘记这是老人读春。我教此课,就让学生把这首...

  《春日偶成》比较简单,这是一个老人眼中的春天,那种快乐,从“偷闲”两字可以读出来。老人如玩童,这是一个人返朴归真的表现。

  学这首诗,我引导学生学习时,让学生不要忘记这是老人读春。我教此课,就让学生把这首诗带回家,与自己的爷爷、奶奶同读,一起春游,一起在春天中感受,效果很好。因为,我们年轻人上这课,受年龄阅历的`限制,所体会到的东西往往也是浅层的,是难以体会到那种偷闲之乐。引导学生引导与家中老人玩这首诗,玩着春天,玩着玩着,他们自会发现到春天真的好美,说不定还能够引发他们深入地思考,写出一些文章来呢!

  春天是语文老师们最喜欢的作文主题,学完这首诗之后,我觉得应引导学生同家人同游,那春天的感觉肯定与老师的参与不同。老师带着学生游,受到很多限制,家人春游,往往限制少,自由度大,自由度大了,其实最有利于学生创造。

《春日》教学预案 篇10

  说教材

  《春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古诗两首中一首,描写和赞美了春天的景色。《春日》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所作是一首春游诗,叙述了诗人寻春的所见所感:在一个温暖的春日里,诗人来到泗水河边踏青,一眼望去,就感到处处焕然一新。为什么?因为和煦的东风催的百花齐放,为人们捧出了万紫千红的春天。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同时也点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这首诗把春天描写得姹紫嫣红,多姿多彩,而又充满了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万物复苏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来的喜悦。

  这首诗前两句是从感性上得到认识,后两句从理性上受到启发。同时,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描绘春天的景色,“无边光景一时新”是虚写,“万紫千红总是春”是实写。虚实结合、寓哲理于感性形象之中,不仅把春天描绘得生气勃勃,而且蕴含了深刻的道理,给人以理性的思考,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

  选编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在诵读中了解春天的美丽和生气勃勃,从中感悟春天生命力的美好,同时,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二是让学生积累诗句,培养对祖国古代诗歌的热爱之情。

  课时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诵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教学过程:

  一、读春:积累词句(可当作课前活动)

  开小火车,每人读一个词语,看谁的胆量大,谁的普通话标准,谁的声音好听。(学生有困难,师生帮助)

  1、出示四字词语:

  春回大地、春光明媚、春光融融、春光旖旎、春色怡人、春燕回巢、春风得意、春色迷人、春色无边、春意盎然、春暖花开

  春色满园、春深如海、春寒料峭、春满人间、四季如春、春风和煦、春和日丽、春风送暖、春风浩荡、春风化雨、春潮滚滚

  春花怒放、春意正浓、春苗茁壮、百花争春、春到人间、百鸟鸣春、春花烂漫、春桃吐蕊、枯木逢春、春水盈盈、春风轻拂

  春风拂面、春和景明、春风荡漾、春风徐来、春江水暖、春雨丝丝、春雨绵绵、红杏闹春、春花似锦

  2、出示佳句名诗: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二、咏春:享受春天

  1、同学们,当春天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叹。他们对春天是那样痴情,那样狂放,那样欣赏!真可谓把春天描摹得绚丽而又迷人,达到了绝妙的地步。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很多,然而,人们最喜爱、最推崇的是南宋诗人朱熹的《春日》

  2、今天咱们要学的就是这一首诗。谁知道题目的意思?(春天的日子、春天)(学生板书题目)

  3、诗人的名字和朝代大家千万不能忘记!(指名板书“南宋朱熹”)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朱熹酷爱读书,才学渊博,他的文化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4、请大家自由地大声地读一读朱熹写的《春日》。

  5、指导书写生字:滨紫

  5、读了这首诗以后,你能猜测一下诗人朱熹在春日时的心情吗?(高兴、喜悦、兴奋、愉快、欢快、激动、舒畅、舒坦、得意……)(学生板书在黑板两侧)

  6、猜测终归是猜测,如果大家能够从诗句中找出“证据”,来证明诗人当时的心情,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不是猜测,我是有理由的。(说出一处,请学生将词语板书到相应的横线上)

  教师点拨如下:

  (1)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好友相会的日子,这里指天气晴朗的日子,风和日丽的日子,阳光明媚的日子,阳光灿烂的日子。人的心情总是与天气有关系,天气好,人的心情也好。

  (2)寻芳――春游,踏春,踏青赏花,看花观景,寻找优美的景色。春游时心情肯定很高兴。

  (3)泗水滨――泗水河边。泗水河是一条美丽的河,在如此美丽的河边骑马、散步、游玩,心情能不舒畅吗?

  (4)无边――一望无际,没有边际,到处。视觉开阔,心情也会开阔。

  (5)光景――风光景物,风景。不优美的地方能叫风景吗?优美的风景令诗人喜悦万分。

  (6)一时新――一下子焕然一新。一时:速度快,令人感到惊讶、兴奋、激动。万物更新使诗人耳目一新,令人欣喜,就好比你穿上了新衣服。

  (7)等闲识得――等闲:随随便便,轻松,容易,不用费心。诗人悠闲自得,忘记了烦恼。说明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说明春光无处不在。识得:感觉到,领略到,认识到、接触到。

  (8)东风面――春风的面容。有一个词语叫“春风得意”,春风来了,得意洋洋。诗人是在享受春风,享受春天。

  (9)万紫千红――这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首诗,也就是说,这个成语是朱熹“发明”的。什么颜色都有,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现在还用来比喻丰富多彩的事物或无限美好的景象。看到百花争艳的景象,诗人能不高兴吗?

  (10)总是春――肯定是春天,一定是春天。诗人已完全被万紫千红的景色陶醉了,他从心底里发出“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风吹来的”。

  7、指导学生诵读古诗,其间,教师范读一次。

  8、说说古诗的意思。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诗人兴致勃勃,来到泗水河畔观赏美景。满眼望去,无限风光,给人涣然一新的感觉。诗人悠闲自得,感受着春风的清新和温暖:春风吹拂,百花盛开,到处万紫千红,洋溢着春的气息。

《春日》教学预案 篇11

  师: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很多,然而,人们最喜爱、最推崇的是南宋诗人朱熹的《春日》。(出示写有这首诗的小黑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古诗)

  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

  生:冯鑫把“滨”读成了“冰”。

  ……

  师:你们愿意听老师读一遍吗?

  生:愿意。(然后,师范读。)

  师:谁来说说老师读的怎么样?

  生:老师读得很有感情。

  ……

  师:要想把握好古诗的情感首先要理解古诗的意思。

  (课件出示重点词语的意思。)

  师:现在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自学诗句的意思。

  (同学们小组合作自学。)

  师:谁来说一说第一句古诗的意思。

  生1:风和日丽的日子去河边寻找花草。

  生2:风和日丽的日子去泗水河边寻找花草。

  生3:风和日丽的日子去泗水河边寻找花草欣赏春天的美景。

  师:这个同学说的意思最全面也最完整。同桌间把这句古诗的意思说一说。

  ……

  评析与思考: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由接受快的学生带动接受慢的学生,既能让优等生的才能得到发挥,让中等生得到锻炼的机会,又能让暂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这样,给没一位学生提供互相学习的机会,让全体学生都能得到扎扎实实的锻炼。

  师:谁能把整首诗的意思说一说。

  ……

  师:理解了诗的意思,你能猜测一下诗人朱熹在春日时的心情吗?

  生:应该是欣喜的心情。

  ……

  师:猜测终归是猜测,如果大家能够从诗句中找出“证据”,来证明诗人当时的心情,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不是猜测,我是有理由的。

  生1:“无边光景一时新”表现诗人欣喜的心情。

  师:你能不能通过读的形式把诗人的感情展现出来。

  生2:“万紫千红”是诗人对春天的赞美,表现了诗人高兴的心情。

  ……

  评析与思考:猜测诗人此时的心情,然后让学生在诗中找“证据”,其实学生找“证据”的过程就是学生体验诗人情感的过程,只有真正体验到了诗人的真挚感情才能找得准“证据”。同时,找证据的过程也是指导朗读的最佳时机。古诗朗读时最讲究韵味,可韵味又怎样才能读出来呢?那是发自心灵深处的情感所致,只有感情体验得到韵味才能脱口而出。

  课后反思:无论是古诗的社会背景还是古诗的文化背景都离我们的生活很远,所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在今天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本班的语文发展水平改变了以往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方法,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自行理解古诗的含义,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问题点拨使学生在读中感悟、交流中体验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在这节课的实践教学中,也让我深刻反思到了自己的不足。(1)教师语言生硬,词语贫乏对生机勃勃、五彩缤纷的春天的意境渲染的不够,使这节课缺少了精气神。平时应提高自身修养,加强语言的积累。(2)部分坏节实现了开放式教学,但表现积极的仍是个别思维活跃,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还有一部分学生没能参与到开放式的教学环节中来,仍是被动的接受。

  开放式的教学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充分体现出来了,而教师的知识水平、组织才能、调空机智、民主思想、人格魅力等诸多方面都受到了有别于传统的挑战,这都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遵循科学的教育规则,全方位地促进学生成长。

《春日》教学预案 篇12

  2古 诗 两 首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 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是重难点。

  教学准备:收集两首古诗的有关资料;背诵春天的古诗。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咏柳》

  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师: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诗歌?(指名背通)今天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喜一起走进迷人曲春天,看着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

  二、先学习《咏柳》,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绦”、“妆”、“裁”;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

  (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2)“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技是“绿丝绦”?

  (想象体会柳技的绵长和柔软)

  (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

  (体会柳叶的小巧整齐,体全大自然的伟大神奇。)

  (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

  4、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朗读时,要启发学生想象:在河边湖畔,一棵棵高大的柳树,垂挂着无数根细长而柔软的枝条,时而吹来一阵温暖的春风,千万根柳条抖动着细嫩小巧的叶子,随风摇曳。)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

  师:你看那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真是青翠欲滴啊!那垂挂下来的万千柳条,柔软绵长,随风摇曳,多像绿绿的丝带!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再看那小巧的新长出来的柳叶,细细尖尖的,整整齐齐的,是谁裁剪出来的呢?

  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生: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四、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春日》。

  一、复习导入:

  指名背诵《咏柳》,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学习《春日》,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泗、滨”。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胜”“泗”“滨”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旬,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作者到泗水边寻找春天,他看到了什么?能想象都有什么“焕然一新”吗?

  (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具体感知“无边光景一时新”)

  (2)“万紫千红”是说春天的什么?能具体说说吗?

  (借助图画形象感知花儿的缤纷色彩,春天的美丽景象)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旬来对答。

  师: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予,我信步到泗水河边寻找春色,啊,放眼望去,一切都焕然一新了,全没了冬日的苍白和萧瑟。

  生:胜日寻芳渐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师: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你看,春风徐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到处万紫千红,百花争艳,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

  生: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四、背诵古诗。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复习旧知;指导书写生字;交流占诗。

  一、指名背诵《春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识字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咏、碧、妆、裁、剪、滨、紫

  2、出主识记字形,集体交流:

  提醒:咏,用口吟诵,与口有关,故口字旁;泗、滨,与河水有关,左边是三点水旁;绦,与丝织有关、左边是绞丝旁。裁,与衣服有关,里面是衣字:剪,用刀来剪,下面是刀字;妆,梳妆,女人常梳妆,右边是女字旁。

  3、先描写观察重点笔画,再集体交流:

  “裁”是半包围结构,里面“衣”字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滨”字第七笔是一笔撇,不是两笔;“紫”字的下面“糸”不要丢掉一点。

  三、书写练习。

  四、拓展阅读: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互相交流,背诵。

  作业:背诵古诗给家人听,默写古诗。

  五、板书设计:略

  六、作业设计:

  一、比一比,组词语。

  妆(      )  裁(      )  咏(      )  滨(      )

  装(      )  栽(      )  永(      )  宾(      )

  二、想一想,填一填。

  1、(            )一树高,万条(            )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        ),(        )春风(         )。

  2、(          )泗水滨,(             )一时新。

  (        )东风面,(              )总是春。

《春日》教学预案 篇13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重点把握“胜日”、“寻芳”、“等闲”等词语的意思;略知古诗词的长吟,能投入地朗读诗句。

  2.想中、说中感受“无边光景”,感受春天的万紫千红,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

  3.理解诗句中暗含的“劝学”道理,初步感知《观书有感》。

  4.理解感悟“万紫千红”的喻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2.出示图片:这是怎样的春天?(并揭题。)

  二、诵读:

  1.自由读。

  2.范读。

  3.个别读。

  4.交流学习心得。(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地方读不懂?)

  重点把握:(1)“胜日”、“寻芳”、“等闲”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诗句的意思;

  (3)了解作者。

  三、想象:

  1.作者胜日寻芳泗水滨,看到了“无边光景一时新”,他看到了什么?(自由说)

  2.出示图片: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3.小结反复朗读“无边光景一时新”。

  四、说理:

  1.面对如此美丽的春天,作者陶醉了,我们也陶醉了,一阵微风拂面而来,作者灵感一动,涌出了一句千古佳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为什么会“等闲识得东风面”?

  3.反复朗读“万紫千红总是春”。

  4.“二月春风似剪刀”,春姑娘翩翩而来,挥舞剪刀,裁剪出了“千万条绿丝绦”,裁剪出了“千万朵鲜艳的红花、紫花、白花、黄花”,裁剪出了“万象更新”的春天,裁剪出了“生机勃勃”的春天,因此,“万紫千红”这个词语就有了新的含义。

  5.出示各类报刊出现的与“万紫千红”有关的标题。读中感受理解“万紫千红总是出春”的另一意义。

  6.除了这些,还有哪里也是万紫千红的?

  7.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诗句中暗含的“孔子”儒家思想“万紫千红”,书本的知识“万紫千红”,懂得诗句中“劝学”道理。

  8.初步感知《观书有感》,懂得读书。

  五、总结:

  万紫千红总是春,等闲识得唐宋诗!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春日》教学预案(精选13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