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语文教案设计 >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15篇)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1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15篇)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1

  教材分析

  课文《杨氏之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0课。课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户人家中的一个九岁男孩的故事。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没有接触过文言文,这是第一次,一般会觉得很难读,很难懂,如果引导不慎,就会让学生厌恶文言文了。针对学生这种实际情况,要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理解,感悟,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尽量让学生产生这样的认识:学习文言文真有趣!为他们以后的方言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家离”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体会人物机智。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

  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解读课题,迁移运用。

  1.出示几句孔子名言,学生自由学习。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学生的几句名言与我们平时学习的现代语言不一样,你们发现了吗?请同学们翻开课文第10课,读一读,这几句话是否与课文有相似之处呢?(学生讨论)

  师归纳:像这样的语言就听“文言”。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就听“文言文”,也听古文。它是我们祖国语言文学宝库中的一笔巨大的财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来学习一节文言文。(板书:10杨氏之子)

  2.解释课题

  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生读说意思,师归纳)

  3.这是古人说话的方式,请同学们也试着用这种方式来介绍自己。(生用文言介绍自己)

  (设计意图:1,复习导入法既能复习旧知识,更为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自己曾经学过文言文,使他们对文言文没有惧怕的心理,并且能容易使学生进入角色。2,让学生试着用文言介绍自己是让生初步感受文言特点,且对古文中的“氏”迁移运用)

  二.初读课文(读懂字词,读懂停顿,读通古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读通课文。(放声自由读课文,争取把文章读通顺)

  2,检查读通情况,着重强调以下字的读音。

  惠曰禽诣乃应

  3,引导学生读懂停顿。

  a,指名朗读b,交流讨论c,归纳节奏d,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朗读去感受文言的特点,以读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

  三,合作学习,理解意思

  1,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和搜集的资料理解文中每句话的意思。哪些地方不懂,做上标记。

  2,小组合作学习。

  3,全体交流解决难点。

  4,知道每个句子的意思后再连起来试着说说课文的意思。

  (设计意图:合作学习既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也能使学生更快地更容易理解课文的意思)

  四,质疑问难,背诵课文

  1,默读课文,说说意思,还有那些疑难。

  2,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质疑,找出问题,以达到熟悉课文的目的)

  板书设计1

  10杨氏之子

  惠曰禽诣乃应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想象情境,有感情地朗读。

  2,朗读课文,就就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以复习的形式,进一步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二.深层对话,体悟“言外之意”,品味精妙之处

  1,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1)师生对话,理解字面之意:杨梅是你们家的水果。

  “此”——这个(杨梅)“果”——水果

  “君家果”——你家的水果

  (得出“此是君家果”的意思)

  (2)品读对话,体味“言外之意”。

  此是君家果——你和杨梅同姓,乃一家人

  2,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感悟对答之巧。

  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杨氏之子也不假思索地答道:“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引读第一句:多么聪明的孩子,所以文章的开头这样写道: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学生齐读第一句,随机解释“惠”同“慧”,通假用法。

  (2)品读“未闻”之妙。

  君家——夫子家杨梅是君家果——孔雀是夫子家禽

  师:提示“未闻”不讲解

  学生对比着读:

  孔雀是夫子家禽。(语气说话硬邦邦的。)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语气比较婉转,听起来比较有礼貌。)

  a,指导学生带着不同的语气,读出意味。

  b,再造情境,迁移运用“未闻”。

  师:杨氏子,(手指自己)在下柳君平。(手指杨梅)此是君家果。

  生:未闻柳树是夫子家树。

  师:果然聪明!接着又来了个姓梅的。(手指杨梅)此是君家果。

  生:未闻梅花是夫子家花。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以白话和文言对比着学习既能让生易了解课文内容,又能进一步认清什么是文言文,更能品味出文言之精妙。)

  三,熟读成诵。

  1,师:这么聪慧又懂事的孩子,你们喜欢吗?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出喜欢的感受,读出古文的韵味。(请几名学生读文,配乐)

  2,师:学到这里,你能试着把这个故事背诵下来吗?一起背一背,不能背诵的看着书朗读。

  (设计意图:此教学过程是对学生学习的检验。)

  四,拓展

  将课文改写成白话文

  五总结

  板书设计

  10杨氏之子

  拜见其父

  孔君平杨氏之子

  巧妙回答

  甚聪慧

  教学反思

  此课是学生第一正规学习文言文,与往常的文言名句的学习大不相同,文言名句只要弄清其意既可,而文言课文就不能只停留在其意了解或理解,要一步一步,从易到难,从其文意到其文外之意,要在思想上认识,理解,感悟文言之精妙。所以在教学中从文言名句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进入正题文言学习。

  在学习结束时,安排“拓展”——把课文写成白话文,是对生对课文学习的检验。后来批改学生改写的白话文,发现确实有部分学生的改文不错,其中有几篇很有特色,既有白话之现代气息,又不失文言之韵味,实为上乘之作,陈薇同学的习作尤为突出,令我大开眼界,没想到小学五年级学生竟有如此之学识。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2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高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本课是小学语文教材中所涉及的第一篇文言文,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因而在教学设计中,我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运用一定的方法来学习,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完成对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对文言文有一定的认知,能够产生较浓厚的兴趣,为以后的文言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材分析: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的言谈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答。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

  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

  由于学生初步开始接触文言文,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在此过程中,通过反复地读,让学生初步感受古文的语言特点,并初步学习一些简单的古文阅读常识,通过学习来理解人物语言的风趣幽默,对简单古文的阅读产生兴趣。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对于现代文的阅读理解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对于文言文却是头一次遇到。学生一看到文言文,首先在心理上就会生产畏怯心理,所以教材在选编过程中,选择了《杨氏之子》这篇浅显易懂的文章,意在通过此文的学习,让学生对文言文有所认知,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对于字词的理解,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可以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加以理解,通过反复朗读感受与现代文之间的差异。在老师指导下,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基本上可以理解基本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点拨,会对学生认知文言文会起到更好的帮助。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再有其他相关文言文内容的引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会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学目标:

  1.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文言文语言特点。

  3、学习借助课文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学习古文的基本方法,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在学懂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4、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机智。

  教学重点和难点

  正确流利地读通全文,能根据课文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故事导入,出示课题 屏幕出示故事: 空雄之遇,秦、赵相与约,约曰:“自今以来,秦之所欲为,赵助之;赵之所欲为,秦助之。”居无几何,秦兴兵攻魏,赵欲救之。秦王不悦,使人让赵王曰:‘约曰:秦之所欲为,赵助之;赵之所欲为,秦助之。’今秦欲攻魏,而赵因欲救之,此非约也。”赵王以告平原君,平原君以告公孙龙,公孙龙曰:“亦可以发使而让秦王曰:赵欲救之,今秦王独不助赵,此非约也。” 1、简要讲述故事。 2、板书课题。[板书:10、杨氏之子]   先自己大概理解,然后在老师的讲述下理解故事内容。               读题,解释课题,理解“之”的意思。 通过文言故事导入,让学生一上课就能感受到文言文不但言简意赅,也有诙谐幽默的表达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 熟读课文,读懂故事                                                                           1、出示自学要求。   2、检查生字:   相机指导认读及写法注意事项。   3、聚焦难读的句子,扎扎实实读好课文。 (1)课堂交流,落实每一句话的意思。 比较困难的句子,可能需要重点指导: “为设果,果有杨梅。”省略了主语,前面要加上“小孩”。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难点是“夫子”的理解。 “孔指以示儿曰”省略了宾语“杨梅”,重点理解“示”。 (2)交流过程中注意多音字“为(wèi)”、“应(yìng)”的读音。 (3)结合课文中的有关字词,讲解一些简单的文言文和现代汉语比较的知识,比如:通假字“惠”通“慧”、古今异义“家禽”;文言文中多是单音节词等。 (4)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把指导每句话读正确读流利。 4、指导整体读文。 【老师相机点拨:人物语言的精妙】       出示句子: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5、指导背诵 1、学生自学课文。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至少三遍,努力把课文读正确。 (2)自学课文中的生字,把你认为难读的词句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2、认读生字,学习生字。 3、找出难读难理解的句子。        找出难读的句子,一起分析难读的原因,相机指导理解语句,初步认知文言文的特点,能理解句子意思。         能够正确流利地读好每句话。     4、有感情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内容,深入理解,体会语言 (1)大声朗读全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相机板书:孔君平]     (2)你认为杨氏之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从课文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谈谈你的体会。 读读这两个句子,结合自己的想象和理解,试着有感情的朗读这两句话,要读出两人不同的语气。 5、试着背诵全文。 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借助拼音及注释,运用以往的学习方法自主完成,在完成过程中发现难点。     抓住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加深学习印象,理解更为深刻。         通过整体朗读,体会人物语言的精妙、得体。       学生通过解决疑难,反复熟读,不但可以体会人物特点,也可以背诵全文。 知识拓展       1、简要介绍《世说新语》。 2、出示《世说新语》中的小故事,鼓励学生尝试去理解,老师可以简要讲解,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精妙。鼓励学生课后去阅读《世说新语》。     1、了解《世说新语》其书。 2、尝试理解两则小故事。 (一)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二)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 丁时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介绍成书经过及书的特点,再通过两则有趣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注意平时对语言的积累。与本单元的训练要求相吻合。 作业布置 1、搜集积累在表达上很有特点的语言。     比如:歇后语、谚语、幽默故事等。 2、搜集和拟写提示语、广告语等。 3、搜集相声、评书和影视剧的精彩对白,试着演一演。        

  板书设计:                                                    人物:机智、聪慧                   通假字10、杨氏之子语言:得体、巧妙                   古今异义 教学反思:本课是小学语文教材中所涉及的第一篇文言文,学生初次涉及,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因而在教学设计中,我除了特别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主要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运用一定的方法来学习,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借助学生的自主学习完成对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对文言文有一定的认知,能够产生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为以后的文言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我在开篇导入环节和课后拓展环节都引入了文言文的相关段落,理解难度不大,一方面是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是与本单元的单主题,语言表达的得体精妙相契合。课前的古文对话,有理解难度,但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兴趣盎然,课前学生的思维得已活跃起来,为课文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古文的学习在理解中首先要解决的是字音和读的问题,所以在教学的第二环节中,主要让学习通过借助注释及课前的预习,解决字的问题,之后再引导全班一起完成朗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这一环节整体效果比较好。全文一共只有五句话,通过学生的自学找出最难读的,让学生试读,纠正读音,再指导理解关键词句,进而理解整个句子,通过理解,学生轻而易举地就把句子读流利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失时机地重点强调古文与现代文的异同,告诉学生可以借助现代文的理解方法理解古文,但应该注意古文的一些特殊点,比如通假字现象、古今异义情况、古文多为单音节词等,并简要讲述其中的原由,使学生既能感觉到文言文的简洁,也学会了简单的学习古文的方法。学生能读好句子,也理解了句子意思。在第三个教学环节中,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古人的言行来思考感悟,提高自身对语言的认知度,学习运用得体巧妙的语言。为此,用大屏幕特别出示文中的对话,对其进行分析,让学生感觉到语言的艺术效果。从课堂中学生的反馈来看,对精妙的语言的把握学生都能有所体悟,大部分学生也都很开心地学习其中的技巧和使用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故事情境,有感情地朗读,效果就非常好了。正因为在语言方法的独特之处,所以这个小故事也就成了轶事,为此,让学生激情饱满地背诵这个故事,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了。《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的言谈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答。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在《世说新语》中还有好多这样的故事,为此,在“拓展”这个环节,就对这本书作了简要的介绍,包括从《世说》到《世说新语》,以及其中相关的内容、知识等,学生充满了好奇。随之,问学生要不要再学习这本书中此类的其他故事,课堂一下子活跃异常。当大屏幕出示徐孺子和钟会的故事时,所有学生都兴致勃勃地自己读了起来,在学生稍有理解时,老师再加以点拨,所有学生一下子都兴趣极高。等到最后出示作业环节时,学生很快就明白了老师意图,原来生活中的事件和语言是最为丰富的习作素材,有必要整理记录下来。通过作业,也指明了这一节课的最终目的。感觉比较成功的几处:一、用有趣的文言文故事导入,非但没有让学生感觉到有难度,而且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二、通过学生自学,找出难读的句子,再解疑难的方法,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比较轻松地突破了难点。三、在学习中能够注意学习方法的提示和总结,学生能够较好地运用并加以理解,为以后学习文言文奠定了学习基础。四、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灵活地引入其他知识、人物故事、历史故事等,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比如引入了美国罗斯福、介绍了孔坦的生平轶事、引入了与人物有关的古诗词、用学生熟知的电视和人名介绍背景、用熟知的成语来加深理解文中字词等等。五、特别注意引入本单元的主题,为学生本单元的学习明确的目标。经验总结:一节课堂要让自己上得满意,也让学生有所获,除了教学方法的正确运用,更重要的是要平时多读书,多积累,有丰富的积淀,在备课过程中才能驾熟就轻,将相关知识加以整合融化,有效地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来。不足:一、课堂容量过大,设计的内容较多。一节课完成如此大容量的内容,幸亏所授课班级课前预习扎实有效,所以才能紧紧张张地勉强完成所有内容。虽然也达到了教学目标,但整个课堂结构中,个别学生印象中对于课文的理解有些仓促,时间稍显不足。二、教师的语言,尤其是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性语言,不够精练。经验总结:语文是一门系统的工具性学科。教师除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外,更多要将语文课变成一门开放性的生活课,使学生能够时时处处皆能学语文、会学语文,并把语文能够运用到生活实践中。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3

  《杨氏之子》教学反思

  初次拿到课文《杨氏之子》,因为是古文,虽短,但我的反应是不会教。这第一次需要教学古文,而学生也是第一次学到古文。虽然如此,总也不能不教。那么我想,面对这第一次,该让孩子学到什么?

  首先,我认为应当弄清古文与现代文的不同。在这篇古文中,有许多典型的单音节词,如“孔君平诣其父”中的“诣”指拜见。还有“未”、“闻”、“示”等,那么我想让孩子学会借助注释学习,这是一种习惯。先举出注释中有的“诣”,再让孩子去研读。也许有些教的味道,但是,我想固然学生的“先学”很重要,但初学后仍未明白的,应当点拨。因为这是第一次。

  其次,我认为要在古文的语境中读出语感来。这可有点难,不像现代文的有感情朗读。古文要读好,首先当然要理解意思,这是孩子通过自读及合作交流可以基本达到的。那么这可以放手让孩子操作。在此基础上,学习适时停顿朗读。此时,学生没有读出古文味,读得一字一停,什么也不像。于是我范读,学生练读,就这样整整读了半节课,孩子还饶有兴趣。虽然时间很长,但是,我不觉得浪费。我明显地感受到读得越好了,理解也就加深了。这绝对不是简单的模仿,这是入情入境地品味。品味够了,我抛出本文的中心问题:读了文章,杨氏之子应答如何?没想到孩子们都读出了一妙所在:杨氏之子巧用姓氏作答。然而二妙“未闻”之语气婉转却鲜为人知。我想: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再读,可惜还是没有答案。于是,我只得拿出比较句子的方法。将“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与“孔雀是夫子家禽”作比。光这样读肯定不行,要把句子放在语境中。我们先读了这似乎相同的两句,解释了意思,然后我让他们演一演,学生当杨氏之子,我当孔君平,对读,再换着读,从读中发觉有人已意会。我不挑明,也不让他把答案说了,因为还有许多人正在跳,就要摘到桃子了!接着我让那似乎意会之人演杨氏之子,其他人用心演孔君平。放入语境中对读,果然许多孩子明白了“未闻”之妙用。我没有及时揭穿,而是让他们小组内再读读杨氏之子的应答。不一会我没讲明他们已然意会,情感朗读亦水到渠成。

  再次,在学生兴趣黯然时,拓展《世说新语》中另几个聪慧之语《谢太傅篇》与《徐孺子篇》。有了这次学习的经验,再让学生合作、交流、探究去。绕着看的当儿,我发现学生再读古文时确实老练了许多,而且是非常饶有兴趣地去探索语言的艺术。

  学完此文,我自感牵引过甚。但是我转念一想,虽然教得多,可孩子们学古文的兴趣变浓了,而且也学到了一些读古文的方法,他们有收获我心应足矣。

  《杨氏之子》教学反思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杨氏之子》一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户九岁男孩机智聪慧地应对别人的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令人拍案叫绝。

  这篇文章是孩子们在小学阶段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教材这样编排,目的有三:一是让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是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使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把重点放在读通文章,理解句意上,我先范读,让学生感知读古文的语感,画出停顿,然后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熟读成诵。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我抓住文章的中心句“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慧。”这句话,让学生说说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杨氏之子的聪慧?引导学生去文中感受杨氏之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氏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杨氏之子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难道杨梅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我想,学生在领会文章的妙处时,也一定能激发他们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

  在学完课文后,我创设了一个练习情景,用“张”“李”“刘”等姓氏来替换孔,如,张君平说:“此是君家树。”让学生模仿应答,训练他们的思维,使学生学以致用。这一环节,学生发言积极,对答如流,课堂气氛很活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古文的浓厚兴趣。

  另外,我还拓展了《世说新语》中的《谢太傅篇》与《徐孺子篇》作补充材料。有了这篇文章的学习经验,再让学生合作、交流、探究文本的妙处,我发现学生再读古文时确实老练了许多,而且能饶有兴趣地去探索语言的魅力,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惊喜,同时也充分说明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不过,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一些做得不够好的地方:

  1、调控学生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每次的课堂教学似乎都只属于一部分人,还有少数学生一直游离于课堂之外,无法让他们专心听讲,这真是老师心中永远的痛。

  2、在语言的感悟上,仍然有所欠缺。对古文的理解及拓展方面,我的反馈还不够全面。其实,这也是教师个人文学修养的欠缺所致。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优点我会继续发挥,对于不足,我会积极地改正。

  《杨氏之子》教学反思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讲述的是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这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原汁原味的文言文,虽然在此之前让他们背诵过《论语》,他们也接触过一些有关“古典”的东西,但那毕竟已经经过今人的改写,从表达习惯到价值取向,都已经是符合我们现代人口味了。对于不知文言为何物的小学五年级的孩子能领略到其中的意蕴吗?特别是文中的古今异义现象,如何让他们一触即通呢?

  在去年,去舟山听过浙南沿海地区的赛课活动,其中我们温州平阳的一位李老师上过此课,印象特别深刻,觉得这些课都适合于模仿。有同事还刻录了他的课堂教学光盘,于是就决定照着他的设计来演绎自己的这一课教学。

  周日在家中,将他的课堂录像反复看了两次,播放、暂停;暂停、播放,让儿子帮忙按遥控(他很乐意呢),自己则不停地琢磨。不过,因为消化的不是特别好,在今天的课堂上还是觉得生硬。因为请了一位小姑娘来听课,她也感觉我对古文教学没有古义,太过于现代化了。教师的自身素质要是好一些,在课堂中穿插一些古语评价,那么就会润色不少。

  记录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题

  师:知道文言文吗?(生:知道)你觉得他有什么特点?

  生:读起来特别有趣,很短。

  师:文言文最大的特点是言简意赅,比如我们问:你吃过饭了吗?文言文可以怎样说?

  生摇头,有人乱猜一通。

  师:可以说:饭否?简练吗?我在文言文中怎么说?

  生:吾。刚刚背过“吾将上下而求索”。

  师:不错,联系旧知,反应敏捷。那么你呢?(又摇头),是“汝”。“我们”在文言文中是“吾等”,那你们呢?

  生:汝等。

  师:这下反应快了,不错。那么现在觉得文言文有趣吗?(纷纷点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言文是――生读:“杨氏之子”。

  师:看题,你觉得哪个词说明是姓杨的人家?(杨氏)整个题目作何解释?“之”就是?(孩子们说出意思。)

  师:有这样的方法介绍你自己,怎么介绍?

  生:黄氏之子;罗氏之子;陈氏之子;黄氏之女(真好!)

  (第一次学习文言文,兴趣很重要。只有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觉得学习文言文不是很难,那么以后就不会觉得恐惧了。我自己对文言文就是超级恐惧的。这样的心理不能让我的学生出现,尽量少出现。)

  二、朗读是关键

  在教学时,我重点放在指导朗读上。首先让他们自己读,学习生字,通过对“惠”的学习,让他们明白什么是“通假字”,通过对“禽”的学习,明白文言文中“禽”和“家禽”的区别。

  其次,指名读,了解孩子们读文言文的情况。

  再次,范读。范读时让孩子们划出老师读的和他们读的不同的地方。(主要有三处,一处是孔君平/诣其父;二是孔/指以示儿曰;三处是未闻/孔雀 /是夫子家/禽。这里用以下面理解学习课文用。)

  接着,领读,读着停顿。文言文中间的断句显得尤为重要,若断句不当,意思可能相差甚远。

  (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重视朗读训练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读,重点在读,难点也在读,在朗读上必须有时和量的保证。这是小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更应该多读少讲,使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熟读成诵,从而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三、重点理解,初知大意

  师:这里为什么要停顿呢?你能自己读读课文,结合注释,一边读一边想,

  解决这个问题吗?(生读课文。)

  生:我知道了一处,“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里停顿是表示说孔雀是夫子家的鸟,而不是指夫子的家禽。

  生:“孔/指以示儿曰”孔后面停顿,这个“孔”是指孔君平,所以后面停顿。

  生:“孔君平/诣其父”这里是指人,这个人名字叫“孔君平”,所以停顿一下。

  师在孩子们表述的时候加以引导,这里的语言显得有些繁琐。但是因为孩子们表达得不够确切,也因为自己在这里对孩子们的预设不够到位,乱了阵脚。

  师:读着读着,我们发现故事就是设置了一个场景,这个场景就是――(生读:“孔君平/诣其父”)师:结果呢?生继续:“父/不在,乃/呼儿出。”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孩子们明白了故事的大概意思。

  (通过停顿的理解将课文的意思解读得十不离九了,这样的理解在师生的对话中一步一步深入。)

  四、走入对话,体会精彩

  师:“父不在,乃呼儿出。”,于是就有了对话。那么读读对话,你发现了什么?(生读)

  生:我知道:“此是/君家/果。”这是说,杨梅是杨氏家的水果。(师的提示下表达的比较完整。)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孔君平是跟小孩开玩笑,拿同一个“杨”来逗杨氏之子。(读读这话。)

  师:不错,读出了言外之意。那么小孩听懂了吗?所以他如何回答?生齐答――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师:这个小孩答得如何?妙!妙在哪里?我们来对一对。我说:果,你对:(生:我对禽)……

  生:也用姓氏来开玩笑。孔君平姓“孔”,那么就说孔雀。

  师:还有呢?(生有些困难。)你看,孔君平语言中有“未闻”吗?加上有什么好处?(让两个孩子起来,一个加“未闻”,一个不加“未闻”,与老师对话,让全体孩子比比那个句子好,好在哪里?通过比较感觉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更妙,“孔雀是夫子家禽”显得生硬,有顶嘴之嫌,而“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反映出孩子思维敏捷,语言幽默。)

  (文言文的理解似乎并不是很困难,初次教学虽然有了录像观摩,却还是没有一些经验。但是孩子们还是能通过读、比较来发现,来理解。真正体现了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原理。)

  师:九岁的孩子能够如此对答,真的让我们佩服,难怪课文中也要这样夸奖他――生读第一句: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惠。

  师:在文中,你还发现他很聪慧的地方吗?

  生:父不在,能设果,招待客人,很聪慧。

  生:应声答曰,他的不假思索,看出很聪慧。

  (这样的发现,可以看出孩子们对文言文的理解已经比较深刻了,也与文本有了一定的共鸣。)

  五、迁移运用,深入对话

  师:这样聪慧的孩子,如果能去拜访一下真是太好了。如果有个姓“李”的人来拜访他(孩子们马上说:李白,我同意了,不过,现在想来不能,朝代相差甚远。),该怎么对话?

  生……

  师用不同的“柳树”的“柳”;“兰花”的“兰”;“梅花”的“梅”来进行迁移,学会流利地对话。

  (这种迁移运用不但加强了学习的趣味性,也让学生即使运用所学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后记:初次文言文教学,虽然粗浅,但是总算比较满意。我把本篇课文的设计定位在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学生把文言文读正确,读出节奏感。这点能够出色地完成了。至于中间的环节,还需要自己多多磨炼。因为时间紧迫,后面介绍《世说新语》也没了,还是很缺憾!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4

  《杨氏之子》是一篇行文简洁,不足百字的古文,却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是学生认知的一个全新领域。对 于 老师该怎样教和学生该如何学,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针对学生初次学习古文,再加上古文的艰涩难懂,我是这样组织课堂教学的:

  首先,确定教学目标为:1、会读“为设果”、“应声答曰”等难读的词语,会写“惠”、“禽”等生字。2、读通句子,理解意思,会有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3、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初步掌握文言文学习的方法。

  其次,精心组织课堂结构,尽可能地兼顾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课堂结构如下:

  1、谈话导入新课。针对孩子爱看书的习惯,设计“谈谈最近你在看什么书”的小问题,和学生亲切交流后,推荐《世说新语》一书,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然后告诉孩子什么是文言文,给予孩子对文言文的初步认识。最后引出本课的学习,揭示课题,读一读。说一说课题的意思。特别是强调“子”在古代是指儿女,泛着孩子,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文在词语精炼程度上的区别。

  2、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特别强调“为设果”、“应声答曰”等词语的读音,然后请孩子完整地读课文,巩固字音。

  3、教师范读,强调古文在朗读时的节奏感,通过孩子自己划一划停顿的节奏,增强孩子对句子节奏感的认识。然后课件出示正确的停顿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读课文,读出句子的味道。

  4、学生交流朗读:先自由练读,然后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多读几遍,并把句子的意思说给同桌听。交流时,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逐词逐句的'进行解释,并连起来翻译成现代汉语。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反过头来朗读句子,使学生能较好地读好文中的停顿,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5、通读全文,读出文言文特有的味道。

  6、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7、小结时,巩固孩子在学习本篇文言文的方法:看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最后以“下节课再来好好品味文言文的语言魅力”解释课文的学习。

  8、学以致用,完成语文课堂作业本里的2、3两题。巩固本节课的一些知识点,保证课堂8分钟的作业时间,让孩子们在运用的过程中再次回顾知识。

  纵观一堂课,课堂结构紧凑,教学目标设计合理,带领学生第一次学习文言文而能达到目标,挺不容易。学生在一节课自始至终热情很高,气氛活跃,师生双边活动较融洽等,是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整节课,学生既有尝试练习的新奇,又有自主思考的快乐,还有从教师讲解中收获新知的惊讶。他们良好的学习状态带给我的是一种叫幸福的体验。而课堂中有些环节教师抓得过紧,如“句子该如何停顿”这个问题的处理上,扶的太多,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做,剥夺了学生探究问题的权利,则是本节课的失败之处。选择每一句话来说说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通句子,教师对重点字词做适当的点拨,这一环节充分尊重孩子学习的主体性,以学生的自悟自读为基础,使学生增强了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但是每一句子逐一讲解,有点“平均主义”,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展开丰富的想象,趣味性不够。时间安排有点前松后紧,作业时间比较紧张,实为遗憾之极。在教导朗读时,我做的还欠到位。过分重视停顿,而忽视句子本身的连贯性,反而失去韵味。

  教学这门艺术,真是学之不尽,更重要的是运用、反思再运用。教学完这篇文章后,我找到了一些教学文言文的方法。虽然粗浅,但对于今后的教学,很有帮助。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5

  《杨氏之子》是一篇行文简洁,不足百字的古文,对于小学生来说,孩子们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如何降低学生学习上的难度,唤起他们阅读的欲望,就成了教学的重点。教学时我从这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消除畏难情绪

  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古文,他们的心理充满了好奇,结合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我把本篇课文的设计定位在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导入时,我由学生熟悉的语言入手,进行交流,说说论语中的一些积累。我说这样的语言就叫文言,用文言组成的文章就是文言文,让学生感到了一种新奇和亲近。

  《杨氏之子》是小学生初次接触到文言文,虽然行文简洁,不足百字,但古今字义不同,孩子们阅读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我以找准突破口、激起学生兴趣为重点进行备课和授课。

  完成导入后,我以学生自读多遍课文的方式,让学生初步整体感知文言文的语言方式与课文内容,并请部分学生示范朗读,相机进行指导,并引出两个多音字“为”、“应”的读音规范。

  紧接着,我通过范读、领读、划出分节线后自读特别要注意停顿的恰当、,其次,文中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这是故事中的重点部分。 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 孔雀是 先生您家的鸟。”这回答巧妙在哪里呢?要通过反复地朗读,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孔 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 孔 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 孔 君平无言以对。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

  这节课存在的不足是没有注重学生的发散思维,如果能让孩子们用文言文演一演,这节课的效果会更好,孩子们对文言文的学习也会更感兴趣。

  二、 以读促悟,体会语言魅力

  学习古文,读是最难的,又是最重要的,说它难是因为不好读,说它重要是因为只有读,才能让学生懂,才能体会到古文的魅力。秉着这一观点,在课文的感知环节中,我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按照读通课文――读好课文――理解课文的程序好好的读书。

  学生初读课文语速过快,停顿不准确。于是我采取教师示范朗读,并告诉孩子们正确的诵读方法:读古文时,要注意停顿,语速要慢。然后课件出示正确的停顿方法,让学生再读。可让学生尝试了读第一遍后,发现学生是一字一停地读,没有古文的韵味。于是我又范读了个别难读的句子,再采取领读、学生练读的方法,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学生总算把短文读流畅了。虽然这个时间花了将近半节课了,但孩子们仍然读得饶有兴趣。我明显地感受到读得越好了,理解也就加深了。

  在学生理解人物特点后,我适时问道:你觉得杨氏子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里可以看出他的甚聪慧?于是,我播放背景音乐,学生很快地投入进去,既读出了喜欢的感受,还读出了古文的韵味。

  三、教给方法,学以致用

  为了整体感知故事内容,我先引导学生总结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看注释、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书、多读)。然后告诉孩子们学习古文的方法跟学习古诗的方法大同小异,也可以用上这些方法。最后我再通过小组讨论两个问题:①说说每个句子的意思。②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这样孩子们用上学习古文的方法,自主学习,还解决了疑难字词,学生都能把整句话的意思说出来,把故事完整地讲出来。

  在教学小结时,我告诉学生下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对下节课的内容有所期待!

  在今后的课堂上,将主动权交还学生是我将继续努力的方向。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6

  《杨氏之子》,是五年级第10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以语言艺术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

  一、重视朗读训练,较好地把握了教学的重点。

  本篇课文是小学生初次接触到的文言文,而指导学生把文章读通顺、读流利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我在教学中采用自读、同桌互读、指名读、男女生分组读等多种形式,达到了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的目的,从而为理解课文内容这一坏节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提问设计巧妙,突破了本文的教学重点。

  本文另一个教学的重点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在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坏节: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巧妙在哪里?学生经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明白了: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这回答巧妙在哪里呢?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再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的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鸟”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这足以反映出一个九岁的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令人拍案叫绝。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一、对文言文的认识这一环节有蜻蜓点水之嫌。

  《杨氏之子》是学生初次接触到的文言文,我觉得应让学生在自读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它与现代文的不同之处,从而真正认识文言文。而我虽然设计了这一环节,但只有一个学生回答了它是文言文,就一带而过了。并未让学生通过交流,达到真正认识文言文的目的。

  二、对文言文的朗读停顿落的不实。

  《杨氏之子》这是小学生初次接触到的文言文,我认为,应重点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特别要注意停顿的恰当。这一环节我也处理得有点欠缺。如果在学生反复读了之后,让他们动笔画一画停顿,互相交流,教师再统一意见,这样,就能使学生真正达到感情朗读、理解文意的目的。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7

  很久没有正规地去上过一节语文课,今天应年段老师的要求再一次上《杨氏之子》,有太多需要反思的地方。也又一次印证了“教而优则仕”是教学资源的流逝,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错误走向。脱离一线两年,弊大于利。前天有挚友提醒我在x年汇报课后研讨时一行家对我的叮嘱:“希望王老师能坚持在教学一线。”两年忙碌过后,挚友的提醒实是醍醐灌顶。现就今天的课反思如下:

  一、课前谈话,目的混乱,当机不能立断。

  以往的谈话都是从语言的魅力出发,与单元主题契合。比如“精神”与“神经”的玩笑,既活跃气氛,又暗示语言的魅力。今天的谈话从称谓入手,“我们习惯性地给老师前安上学科的标签,比如教语文的我们一般称为语文老师,教数学的称为数学老师,我教大家劳动,是不是就叫劳动老师?”显然有学生感觉不妥,他们都知道称我“王老师”,第一步,没有什么启发。接着提示“中学的学科比较多了,比如教政治的称,教英语的称,教生物的称”,好吧,都还说得过去这样的称呼。快速抛出一门学科《动物学》,是不是也称老师为“动物老师”,显然已经是很不礼貌了。此举一是让学生在惯性反应中体会到不妥,而是提醒着礼貌用语,学生果然是可以明白的。当时有种想法直接过渡到课题,可惜自个儿的反应不快,难以当机立断。现在想起,如果当时这样过渡:“我们今天要学习课文的主人公就是一个反应敏捷又不失礼貌的小孩”一样也是可以的。至于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完全可以在初读课文时引导。

  二、课中推进,节奏拖沓,状态不复当年。

  我对时间的把握历来不是很好,为自己找的借口是关注学情,把每一个环节做足,让学生学的充分。这个理由是没有错的,具体到40分钟的课堂上,肯定是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一番取舍。而今天的课还是有种想把自己设计的一些所谓精彩之处进行充分的展示,于是整体就延时了。

  初读读正确,以检查预习切入,指名读,不顺,“诣”生读成“旨”,预习不到位,直接正音即可,“此是君家果”语序读错也是纠正即可,或者再来一位同学朗读即可。范读之后的练读、齐读,齐读是不太有效的,完全可以再来一次指名读,检验是否把握好了节奏,初读的正确立足于文言文的节奏,是最有必要的,至于字音读错,添字漏字,词序颠倒都属于朗读常规,不必深究。多音字“为”的处理是正确的,提醒正确读法,至于原因,留待理解文意时解决。

  再读读明白,设计的考量是循序渐进。默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话的意思。55个字,默读是否合适?可以朗读,一则继续练习读好文言文,二则不必担心55个字所花的时间。三个难理解的字词,是在多次上课中学情反馈过来的,“惠”,目的是了解“通假”,随意说出“有人说通假字其实是古人的错别字”,这话是鲁迅先生的意思,但是也不太科学,完全没有必要说的话,后悔。“闻”似乎也没有必要提出,照今天的课来讲。“夫子”的理解是有需要保留的,采用的方法是列举之后的归纳梳理,学生印象应该比较深刻。重点语句的理解,“为设果”是有必要做足的,但还是散漫了,学生说了意思,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追问不对,应该是“你是用什么方法读懂的”,指向更加明确。

  三读悟精妙,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两者之间的对话。本环节的引导是成功的。学生谈体会,先从孔君平的'话说起“这是你家的水果。”立即追问“难道不是吗?”这是不悱不启的体现,意思是在引出学生对孔君平这句话的言外之意。而后就容易体会到杨氏之子回答的妙。但推进仍然随意了些,以至于有点重复引导。节奏可以这样安排:

  1、理解孔君平的言外之意;

  2、读杨氏之子应对的话,学生理解杨氏子的言外之意。

  3、由两者的言外之意领悟应对的妙。然后再次读两者对话去体会“反应快”、“有礼貌”,再次升华“甚聪惠”。

  悟得精妙,再次朗读,想必效果会更加明显。

  四读能背诵,有预习的基础,再通过三个环节一遍又一遍的朗读,显然不是问题。要是能指名背诵,尤其是让第一个朗读课文的同学来尝试,检验本节课学习的效果,想来会好的多。

  三、课后回想,记住遗憾,思考前行方向。

  教学和电影一样都是门遗憾的艺术,但这不是借口,备课的深入与否直接影响到课堂的实践,而课堂的状态显然需要日复一日的实践,做研究的不一定能上课,能上课的人不一定擅长做研究,但他们有着教学研究的第一手材料,如果努力一点,提升一下理论水平,那才是真正的研究者。脱离课堂对于我是不可能的,脱离课堂实践确实是我最大的损失。幸好还没有太长的时间,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好吧,自己要是知道怎么走路,那想必是可以走得坦然一些。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8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这是小学生初次接触到的文言文,如何让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读懂文言文呢?我采取了以下步骤帮助学生理解短文的意思:

  1、读通短文

  为了让学生读通短文,首先,我让学生自由读文,然后根据学生读文的情况示范读文,并告诉同学们正确的诵读方法:读古文时,要注意适当停顿,语速要慢。可让学生尝试了读第一遍后,发现学生是一字一停地读,没有古文的韵味。于是我又范读了一遍,再采取领读、学生练读的方法,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总算学生在把短文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了。

  2、读懂故事

  为了整体感知故事的.内容,我出示了这样的思考提示:你对杨氏之子了解了多少?故事中除了杨氏之子还有谁?他们谈了些什么?你从哪句中知道的?在感知故事大概内容的基础上,我再通过小组讨论分三步落实每一句话的意思。

  (1)将注释中重点词语的解释批注在文中。

  (2)针对不理解的字词提出问题。

  (3)说说每个句子的意思。

  3、体会语言

  为了让学生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我让学生讨论说说这个故事最精彩、最吸引人的是什么?为什么?生活中还有没有这样说话的例子,说一说。

  学完此文,虽然这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古文,但学了这篇课文后我发觉他们对学古文的兴趣变浓了,而且也确实学到了一些读古文的方法。故课后我又推荐孩子们《世说新语》中另几个聪慧之语《谢太傅篇》与《徐孺子篇》,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9

  《杨氏之子》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组第一篇课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文章篇幅短小,内容浅显,语言幽默,主要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人家里的九岁男孩的故事。这是一篇文言文,这也是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风格。本课的教学目标是掌握生字,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通句子,理解文意,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围绕这个目标,我确定“理解文言文的意思,理解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何处”定为教学重难点,教学时我从这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消除畏难情绪

  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古文,他们的心理充满了好奇,结合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导入时,我由罗斯福的故事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孩子感知语言的艺术。在解题时,我又让学生对比今天的课文与平时所学的课文有何不同,从而引出文言文,让学生感到了一种新奇和亲近。

  二、以读促悟,体会语言魅力

  学习古文,读是最难的,又是最重要的,说它难是因为不好读,说它重要是因为只有读,才能让学生懂,才能体会到古文的魅力。因此在课文的感知环节中,我让学生按照读通课文――读好课文――理解课文的程序好好的读书。进入第二个环节“读”的时候,我引用了名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重视语文的读;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反复诵读,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在学生读通顺的基础上,我告诉孩子们正确的诵读方法:读古文时,要注意停顿,读出节奏。并由教师范读,并重点在第四句“孔指以示儿曰”和第五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两个难读地方进行指导朗读,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划分文章的节奏,学生一边读,一边划,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之中。这样学生读得有点韵味了。理解了文章的意思后,再让学生带着理解读,我感觉学生读得越来越好了。

  三、抓住谈话,突破难点

  本单元的主题是“语言的魅力”,体会杨氏之子语言的巧妙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让学生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在学生读懂故事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孔君平与杨氏子的对话来体会杨氏之子回答的巧妙。这个问题有点难度,学生不会马上理解。因此在这我设计了两个问题:一是孔君平为什么指着杨梅对杨氏之子说此是君家果?二是杨氏之子为什么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在这两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马上体会到了杨家孩子回答的妙处: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氏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当然,还有一个巧妙的地方,学生一下子归纳不出来,于是我把“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与“孔雀是夫子家禽”进行了对比,学生也较快地体会出了杨氏之子语言的婉转,表现出了应有的礼貌。此时,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我设置了一个语言练习:杨氏之子的回答可以用一个什么词形容?我稍微提示,学生马上说出了无懈可击、天衣无缝,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有的同学还说出了顺水推舟,以牙还牙这些词语。学生的回答让我惊喜,更说明他们读懂了文意,理解了文章。接着我又设计了一个语言练习:孔君平听完杨氏子的话会怎么说呢?学生的回答不乏有赞美之声,谦虚之词。我想,这就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吧!。

  四、深挖教材,拓展延伸

  看教材,参照教参,确定了本课的重难点是理解文意,体会故事中杨家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但是我在细读课文发现,本课体现的不仅仅孩子回答的巧妙,字里行间无处不在表现着教养、礼貌。因此在学生体会了杨氏之子语言的机智巧妙之后,我又设计了问题:杨家孩子不仅聪明,还是个有教养、有礼貌的孩子,课文什么地方能体现出来呢?我又引导学生,你家里来了客人,你怎么做呢?学生马上找到了四个地方:

  1、“为设果”,客人来了,赶紧拿出水果招待,懂得待客之道,有礼貌;

  2、“果有杨梅”,端出的水果还不止一种,很热情。

  3、把孔君平尊称为“夫子”,有礼貌;

  4、在“孔雀是夫子家禽”前加上“未闻”两字,语气婉转而又不失教养。学生体会得快而且非常准确。本单元的主题是“语言的魅力”,为了把这个主题深入下去,在拓展时,我设计了让学生改改草坪的提示语,体现语言的艺术的环节,因为这个离孩子的生活很近,孩子充满兴趣。回答或幽默风趣,或善意提醒,或充满人文关怀和对生命的尊重。我想此时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

  五、教给方法,学以致用

  《杨氏之子》是小学阶段第一篇文言文,这也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文言文,所以能够读懂文言文是一个重点,我先让学生自己试着理解,一些难懂的地方才给予点拨和指导。学生在交流自己的理解的过程中,顺势引出理解文言文的一个基本方法:“看注释”,而孩子们又有学习古诗的基础,因此我又引导学生复习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看注释、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书、看插图、多读)。然后告诉孩子们学习古文的方法跟学习古诗的方法大同小异,也可以用上这些方法。后面几句的理解,我就让同桌合作,用上学习古诗的方法,自主学习,最后学生都能把整句话的意思说出来,即达到了学以致用,学生也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激发了学习其他古文的兴趣。

  教完本课,我觉得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1、由于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古文,我在教学时,对放开的度没有把握得很好,有些该放手的地方没放手,控制课堂意识较强。

  2、由于时间关系,有些环节也做了调整和放弃,如讲故事,另外没有注重到学生的发散思维,如果让学生用文言文把这个故事演一演,孩子们对文言文的学习也许会更感兴趣。

  2、在语言的感悟上,仍然有所欠缺。对古文的理解及拓展方面,学生语言的评价,我的反馈还不够全面到位及时,评价语言不够丰富,其实,这也是教师个人文学修养的欠缺所致。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优点我会继续发挥,对于不足,我会积极地改正。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10

  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那么教学无非是单调枯燥的。

  其实,有时候总在思考一句话的科学性: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从古至今,很少有人去怀疑这句话的科学性。这句话出现在古代社会,那时候可供人们阅读的书籍实在是太少了,而且大部分书籍的内容都艰涩难懂,不像现在的白话文这么通俗易懂。对于那时候的读书人而言,需要去理解这些书籍,唯有不停的反复地阅读。然而,在现在的教育中,学生从小就在不停地阅读大量的书籍,这句话在教学中真的合适吗?特别是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真的是科学的吗?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因为我从来没有做过实证研究,自然没有随意发表见解的权利。

  通过不断地教学尝试,我发现越来越喜欢在一节课中进行多文本的教学。按照流行的说法,就是群文阅读。与一节课教一篇文章相比,我觉得群文阅读更有意思,而且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更强。更重要的是,有很多相类似的文本在教学的过程中,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其中的语言表达的特点,学生在学习文章整体的谋篇布局也学习得比较好。我总觉得如果在一节课中仅仅学习一篇文章,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我而言,都是一种时间上的浪费。当然,有的文章也很有必要在一节课中进行认真的研读。经过这样一个学期尝试下来,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到的文章的总的数量相当于教材中文章数量的3-5倍。加上自己在班上推行的整本书阅读活动,和学生自己利用课外时间阅读的书籍,一学期下来一个学生的阅读量是普通教学模式下的学生的数倍。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策略和读写结合双轨进行学习,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今天在班上教学了《杨氏之子》这篇文章,这篇文章虽然是一篇文言文,但是内容短小,学生通过课文后面的解释以及与同伴之间的交流,很快就理解了课文的意思,也明白了杨氏之子具有思维敏捷、机智聪明的特点。如果按照传统的教法,可能这一节课就是在不停地反复引导学生朗读,读出节奏、读出感情。但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并没有这样做。因为本文选自《世说新语》,所以在前二十分钟我引导着学生学习完了这篇文章之后,我就引出了《世说新语》中其它的几篇文章,分别是《钟氏之子》、《小时了了,大必未佳》《陈太丘与友期》。《钟氏之子》和《陈太丘与友期》都是将原文呈现给了学生们,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虽然面对的是文言文,但是学生却能够很好地说出故事的内容。其中只有少数几个学生理解不是很好的地方,我稍作了提醒。读了这两篇文章之后,学生们都觉得很有趣。接着我又让他们自己读了一下《小时了了,大必未佳》的现代文,学生们读了与孔融有关的'这个故事,都觉得孔融实在是太聪明了。加上《杨氏之子》,一节课我引导着学生一共学了四篇文章。学生读完之后,我让学生们自己说一说,文中的少年都具有的共同品质是什么。学生们马上就能够较好地反应过来是“思维敏捷,机智聪明”。接着,我又让学生们注意观察前三篇文章中都有相同点,即是在称呼人的时候,都喜欢用“君”这个词,具有什么含义。马上就有学生告诉我,这是古时的一种尊称,在文中“夫子”一词也表示尊称。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仅学到了四篇文章,而且还很好了理解文章的内容,并且也激发了学生自主阅读《世说新语》的欲望。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不太喜欢将大量的时间放在引导学生学生朗读上。但并不是说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不重视朗读。我更在乎的是学生在课堂中安静的阅读,静静的思考,我在乎更多的是他们思维力的提升。同时,我也在乎读写结合的开展,通过多文本的阅读,引导学生去关注几篇文章中值得去学习的一个点,引导学生去关注几篇文章中值得去学习的写作手法相似文本的谋篇布局。在不断地尝试中,我发现学生与我都在共同成长。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11

  《杨氏之子》是小学阶段第一篇文言文。可以说,这篇文章的教学对小学文言文教学,乃至于对中学文言文教学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据调查,目前在初、高中,学生普遍感觉文言文学习困难。我想,这除了跟文言文难度的确加大有关之外,应该也与小学初次接触文言文时教师的教法有一定关系。

  所以,在教授这节课时,我以给孩子一个快乐的开始为原则,以激发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为目的,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努力营造一个快乐简单的学习氛围。这种教学理念贯穿在从课前谈话到课后拓展的每一个环节中:课前谈话时我从学生积累的古代名言佳句入手,引导学生通过交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熟悉句子的意思,在不经意间走近文本,让他们感觉古文并不遥远、陌生。在学生带着兴趣走进课文的时候,我没有把读懂当作最重要或者唯一的.环节贯穿到底,而是分为“一读(读正确)――二读(读明白)――三读(品味语言)――四读(读出味道)――五读(学习运用)”五个环节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学习,这不仅降低了学习难度,而且使教学始终处于移步换景的过程中,有效避免了学生学习中容易出现思维疲劳,时刻感受到“学习古文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在教学手段方面,我采用自主思考与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尤其是教师讲解,在学习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其主要原因是第一篇文言文,学生是零起步,讲解是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个很好手段。讲解在这几处体现得尤为明显:学生不知道“孔指以示儿曰”一句话如何读正确的时候,我直接教他们读;学生提出了“管家怎么不叫他的妈妈,而叫个小孩子出来呢”的问题时,我没有走自主体验的过场,直接讲解里面蕴含的文化渊源;“反译”环节,在学生翻译不到位时,我更是直接告诉学生:“这”在古文中常常用“此”表示,“在哪里”在古文中经常说成是“安在”“何在”。

  整节课,学生既有尝试练习的新奇,又有自主思考的快乐,还有从教师讲解中收获新知的惊讶。他们良好的学习状态带给我的是一种叫幸福的体验。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12

  1.初读。让学生读通课文、读准字音。通过指名读,检查学生生字及节奏。通过范读,让学生找准节奏,再进行练读,最后全班齐读。

  2.理解读。让学生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了解句意,进行小组学习,合作探究。在全班汇报交流中,特别提醒注意“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句中的“家”是孔君平家,“禽”指鸟,与现在的“家禽”意思不同。

  3.体会读。让学生思考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何处?通过引导,让学生体会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既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对方的姓氏上做,又没直接否定孔君平的说法;既表达了应有的礼貌,又让孔君平无言以对。学生心中无不佩服此“子”,再读全文,其佩服、夸赞的'语气由此水到渠成。

  不足之处在于,在体会“妙”在何处时,自己过于着急,说得过多,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不利于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下次要注意。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13

  简简单单小古文,平平淡淡见真章。在与名师、前辈共同研究《杨氏之子》的过程中,作为后学晚辈的我,委实受益匪浅。期间最令人记忆犹新的,大约就是这“两不该”了。

  一不该:“教不得”的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文言文当然要涉及学习方法,但这些方法怎样传授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灵活运用,却是我应当反思的问题。

  在初上《杨氏之子》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请学生说说,想明白文言文的意思,都有哪些方法?学生根据以往经验,很快便说出了“找注释、查字典、看插图、联内容”等常用方法。于是我便请学生用这些方法来自读文章,读懂大意。粗看起来,这样的教学过程并无错误,我之前所教的几篇文言文也有这样的环节。但在评课时,特级教师赵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样的过程,只是关注了“教法”,想着自己作为老师要“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其实并未明确各种方法应当如何运用。这样的方法,是“教不得”的!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须改变自己的观念,去关注“学法”,即学生应当“学什么、怎么学”。

  一语点醒梦中人!

  原来,变“灌输方法”为“学生自己说方法”,从根本上讲仍然没有走出闻言教学低效的误区。仔细回想,学生后来在说大意时候出现了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恐怕不仅是因为文言的难懂,更是因为没有真正使用好这些学习方法。要扎扎实实地品味语言,学生就必须学会在什么情况下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在反思和修改之后,换班再次教学《杨氏之子》时,课堂呈现了这样的环节――

  师:(投影出示课文内容,其中有注释的文字变为蓝色,可根据插图来帮助理解的两句话变为红色,其余联系上下文即可解决的沿用黑色)大家刚才提到了不少方法,请认真观察投影上的课文内容,与大家手中的课本有什么不同呢?

  生:有三种颜色。

  师:对!那咱们再仔细观察这些蓝色的字,我们可以怎样知道它们的意思?

  生:这些字都带有注释,可以作为参考。

  师:这里还有两句用红色表示的句子,咱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来帮助自己理解呢?

  生:(仔细观察并发现)插图上画的就是这两句所说的内容!

  师:真聪明!最后这些没变色的字呢?

  生:很简单,联系上下文就可以知道。

  师:(带领学生再总结三种方法)现在给大家几分钟实践,咱们就用这三种方法来自学课文大意。

  如此一来,学生在接触文言文的时候不但明确了方法,而且学会了如何在恰当的时候使用恰当的方法解释文章意思。在之后的环节中,这个班的学生基本上可以说出大意,再没有出现前一个班反馈的那些问题。

  学生是教学主体,教师是教学主导,这是我们都已耳熟能详的认识。但在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中,是否真正尊重了主体的学习需要、又是否让自己的主导起到了实效呢?语文大师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从关注“教法”,到注重“学法”,我要走的路还很长。

  二不该:“教不得”的朗读。

  文言文教学应当重视朗读,这已经是当下的共识。范读、自读、默读、齐读、互读……许多种形式都在帮助孩子们如何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提高,最后读懂意思、读出感情、读出文言文的韵味来。在我的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总出现这样的环节:学生初读――教师范读――学生尝试模仿自读――指名读――齐读。有时,还会针对难句专门进行断句、停顿的指导。我曾经认为,文言文的朗读,假若没有这样的“教”,就不算读到位。但这一次教学却引发了我对这种范读方式的思考。

  在初始环节,我设计的是给学生范读、出示带有断句的提示,要求学生模仿。但赵老师再次给予了提示:学生在没有理解的基础上,怎么可能真正读好?几十读好了,也只是有样学样,谈不上什么理解。

  又是一语点醒梦中人!

  多次公开课,我都是因为出色的范读而博得了听课老师的赞许。当然,这也造成了学生们一直以来都以老师为榜样,学着老师的语气来读书。尤其是在相对接触较少的文言文诵读方面,孩子们更是有样学样,课堂读书几乎成了“模仿秀”。我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们是认同了老师的理解,“作者的心情是多么激动”、“这一句中蕴含着多么深的感情”等等,这才带着自己的感情去诵读的。没想到原来,他们只是在单纯地模仿老师的语调、顿挫甚至是声线的高低罢了。至于为什么这么读,似乎根本没去细想。这样的诵读,与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所描述的又有何区别呢?原来,我自己不知不觉地扮演着文中自己陶醉的老先生的角色,殊不知众学生也大都是“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跟着半懂不懂地读书而已。

  课堂上,怎样才算读好文言文?我总认为无非是读出韵味,读出感情而已。然而韵味可仿,感情难学。为了达到深入理解文中人物情感的目的,老师带领学生查阅人物生平、写作背景,逐字逐句分析文章意思,挖掘文字背后信息,想象文中所述场面……功夫下了不少,真正的效果却未见多高。学生们倒是稀里糊涂地自以为学得挺好,可身为教师,不能这样“难得糊涂”下去呀!

  怎么办?改!在后来的`“有感情朗读”环节,我不再强求孩子们记忆什么断句、停顿、重读,代之以十分夸张、近乎表演的示范。引导体会人物心理的时候,也不再用“他现在会怎么想”,代之以“你就是他,你现在是怎么想的”这类提示。果然,这种不再单一靠“嘴上功夫”的诵读方式一下子就把孩子们吸引住了。课堂上一个个读得津津有味,一会儿模拟长辈微笑发问,似在考较后辈;一会儿模仿徐孺子摆手应答,充满了孩子特有的伶俐和认真。那一节课,印发的材料上上再也没有了圈圈画画的所谓“重点”,但诵读的效果反而远高于以往。孩子们不再一味模仿,而是真的在享受诵读带给自己的快乐,相当一部分孩子已经在课堂上一遍遍的诵读中完成了背诵的要求。尤为难能可贵的是,配合表情、动作的朗读,让孩子们对体会人物内心世界更加得心应手。

  一次备课,两个“不该”,让我对文言教学、乃至语文教学的认识再次得到提升。我想,“教”是为了“学”,“不教”更是为了“学”。学生是一支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他们对文言文的学习激情需要教师精彩而有效的教学来点燃。而文言文课堂的精彩,不应来自于对教师的模仿,更不应该是走过场式的“自学”;它应当来自学生自己的感悟,带有自己的独到理解。它的目的,是帮助“畏文言如畏虎”的孩子们迸发出潜能,使文言文不再脱离他们的生活,能够充满创造和乐趣,也让传统文化的智慧,闪耀出新的、更加璀璨的光彩。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14

  【设计理念】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读,重点在读,难点也在读,在朗读上必须有时和量的保证。这是小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更应该多读少讲,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这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古典语言的韵味,在读中体味这简练的语言中蕴含的情味,熟读成诵,从而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

  3、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体会杨氏之子的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重点: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体会杨氏之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难点:体会杨氏之子的回答“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的巧妙之处,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谈话 ,导入课题。

  1. 刚才我们说到的语言称为文言,以文言写成的文章叫做文言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选自《世说新语》的文言文——杨氏之子(板书)

  2.读题,解题。 “氏”指对有身份有地位人家的尊称,“杨氏”可以解释为杨家,“杨氏之子”意思是姓杨人家的儿子。那你就是——(指2个不同性别的学生回答。)

  (二)反复朗读,感悟添趣

  1、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板书:文言文),文言文中每个字或词也许包含丰富的意思,在朗读上和白话文也有很多不同之处,试读出古文的韵味,在哪些地方做了停顿,用停顿线在文中做上记号。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读句借助注释理解意思。

  (三)咬文嚼字,探究生趣

  1、这篇古文,最精彩、吸引人的是杨氏子与孔君平的对话。出示对话,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读懂他们两人的话外之意了吗?

  2、小练笔:当然孔君平也绝非凡人,后来官至为九卿之一的廷尉---掌管国家的刑法,他知道低估了杨氏子了。如果你是孔君平,会夸怎么杨氏子?而聪慧的杨氏子而如何拱拱手谦虚地应答呢?可以学着古人或现在我们说话的样子来写写他们之间的对话吗?

  课件出示:孔君平笑曰:“____________。”

  儿拱手答曰:“____________。”

  3、展示白话文和古文两组对话,在对比中进一步感受到文言文精炼、简洁的特点。

  (四)熟读成诵,课外延趣

  1、熟读成诵。

  2、读《世说新语》中的故事两则。

  四、板书  

  根据课文内容我将课文中重点知识呈现出来,内容精当简约,布局合理,能让学生一目了然的感受到课文是从“孔、杨”两姓上做文章,引发出欢乐的故事,使学生体会杨氏之子语言的精妙之处。  

  10 杨氏之子(儿子)--------甚聪惠  

  △  

  孔 君平:此是君家果。              杨----杨梅  

  (在姓上做文章)   

  杨氏子: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孔----孔雀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把重点放在读通文章,理解句意上,我先范读,让学生感知读古文的语感,画出停顿,然后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熟读成诵。 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重视朗读训练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读,重点在读,难点也在读,在朗读上必须有时和量的保证。这是小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更应该多读少讲,使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熟读成诵,从而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首先,我认为应当弄清古文与现代文的不同。在这篇古文中,有许多典型的单音节词,如“孔君平诣其父”中的“诣”指拜见。还有“未”、“闻”、“示”等,那么我想让孩子学会借助注释学习,这是一种习惯。先举出注释中有的“诣”,再让孩子去研读。也许有些教的味道,但是,我想固然学生的“先学”很重要,但初学后仍未明白的,应当点拨。因为这是第一次。

  其次,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我抓住文章的中心句“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慧。”这句话,让学生说说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杨氏之子的聪慧?引导学生去文中感受杨氏之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氏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杨氏之子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难道杨梅是我家的果” 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我想,学生在领会文章的妙处时,也一定能激发他们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

  另外,我还拓展了《世说新语》中的《谢太傅篇》与《徐孺子篇》作补充材料。有了这篇文章的学习经验,再让学生合作、交流、探究文本的妙处,我发现学生再读古文时确实老练了许多,而且能饶有兴趣地去探索语言的魅力,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惊喜,同时也充分说明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不过,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一些做得不够好的地方:

  1、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指导理解重点句子参与面不广。

  2、个别朗读指导不足,复述故事环节匆忙,语言训练落实不到位。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15

  《杨氏之子》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它以精练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机敏善对的九岁男孩形象。首句总领全篇,“甚聪惠”实为文眼,统照全文。后四句叙事,详写杨氏之子的“设果”与“应答”,凸显“聪惠”之内涵。全篇行文简洁,不足百字,但情节简单,人物巧妙逗笑,颇具诙谐情调和语言的魅力。

  针对学生初次学习古文,再加上古文的艰涩难懂,设计时我奔着多读少讲的原则,使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熟读成诵,从而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上课时,首先我从复习反馈,明确任务开始,从“甚聪惠”的“惠”字古义入手,结合杨氏之子的表现,总结出他不但很聪明,而且很乖。接着从“聪明”和“乖”的两方面去体会杨氏子的甚聪惠。最后当堂背诵,根据学生的背诵情况再适当弥补讲解时的不足之处。本该到此总结归纳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后就下课。但我发现还有点时间,就把“读写结合,故事新编”这个属于课后作业的环节放在了课堂上。就是这一随机调整,则成了这节课的一大失误。一是学生写的不好,二是因时间紧向学生展示了一篇范文,这一范文的出示,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最后导致整个课堂仓促首尾。这也让我明白了我们的学生在“写”与“听、说、读”之间还存在好长的距离,若要完成这个读写结合的目标,估计就改写这一环节,得一节课的时间。教而知困,若在语文教学方面我是老手的话,肯定不会贸然随机做上面环节的调整。

  本课的第二大不足是在讲“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句话时,学生理解到,用上“未闻”两个字,否定了孔雀是孔君平家的鸟的说法,也就否定了杨梅是杨氏家的果子的'说法。师应该问:“要否定孔雀是孔君平家的鸟的说法,改一个标点符号即可:‘孔雀是夫子家禽?’行吗?”,但上课时的我问题含糊,一会儿说改“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会儿又说改“孔雀是夫子家禽?”,从而把学生引入了误区,使他们不明白到底怎么否定孔雀是孔君平家的鸟这一说法。出现这种状况有两大原因,一是对教案还未烂熟于心,二是太过紧张。归根结底是因为自己课前准备不充分,今后一定不能再犯类似的错误。

  总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语文这条教学路上,我相信凭借自己的实力和用功劲,一定能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蓝色天空。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15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