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案(精选17篇)
《故都的秋》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学习写景状物散文,本单元的学习必须反复阅读,用心品味,感悟所写之景,所言之情。《故都的秋》是郁达夫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1934年8月写于北平,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描绘了“秋院清晨、秋槐落蕊、秋蝉残鸣、闲话秋凉、胜日秋果 ”等画面,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完美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朱自清写的《荷塘月色》,所写景色较为具体,考查的是学生的形象思维。而本文所写的秋味则是抽象难把握的,对学生的逻辑思维提出了较高要求。高一学生还没有养成圈点批注的阅读习惯,阅读中不能准确捕捉重点词句,通过学习力求帮助他们学会鉴赏散文,把握主旨。
教学目标:
1、能说出郁达夫生平及其创作风格。
2、能抓住“清、静、悲凉”来赏析故都的秋,感受本文形散神聚的结构特点,初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方法。
3、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 设计思想: 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点拨为辅,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读写结合。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难点: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中所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导读法,点拨法
教学流程:
一、由题导入,温故知新 由题切入。回顾《荷塘月色》标题与文章内容的关系,品味本文标题。从题目可以得出写作内容是“秋”,而“故都”中的“故”字表明是旧的,含着历史厚重感以及作者深切的眷恋之情。引导学生聚焦在“秋”上速读全文。(意图:教给学生由题入文的读书方法)
二、整体感知,归纳点拨 要求学生带着课后练习第一题再读课文,圈点批注。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后,教师通过板书点拨明确行文思路和内容结构。明确几幅秋景图。
三、圈点批注,鉴赏语句 要求学生带着课后练习第二题再读课文,圈点批注。全班交流,教师参与点拨,并由此引入作者生平介绍,知人论世,水到渠成的挖掘文章背后的主观情。 四、合作探究,拓展迁移 结合背景,揭示故都“秋”的特点。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分组朗读全文,再次感悟文章结构和语言。 作业:借鉴本文写法,运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写一篇题为《江南的秋》400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写出秋的特征。(意图:照应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
《故都的秋》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同“课堂教学设计Ⅰ”)
二、难点、重点分析
(同“课堂教学设计Ⅰ”)
三、教学过程 设计
(一)速读测试。
1.本文的题目是______,作者是______,出处是______,写于______年。
2.本文的中心思想是______。
3.本文开头分别写出了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北国之秋______;江南之秋______。通过这不同感受,表达作者______的感情。
4.“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秋雨声,同样给人以幽静感觉,其原因是______。
5.如果说4题是用微弱的音响反衬幽静,则更幽静的话,那么“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就是用疏落的形象反衬悲凉,则更悲凉。二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其妙处就在______。
6.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①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②在领略秋的过程中,是不合适的。
①“名花”和“美酒”是针对(北国之秋、江南之秋)而言的。
②“半开半醉”是说(人半醒半醉、花半开酒半醒)。
③这全句是对秋的领略的(比喻、夸张)的说法。
7.“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觉得有点儿落寞”,与“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共同点是______。“潜意识”就是______,“落寞”的意思是______。
8.“……一层秋雨一层凉……”。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如果把“一阵秋雨一阵凉”用平仄写出来是______,它不合诗句的平仄要“二四六分明”的要求;而“一层秋雨一层凉”用平仄写出来是______,它符合“二四六分明”的要求,所以说:“来得正好”。
9.本文倒数第3段的议论,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
10.结尾两段(用①②表示)和开头两段(用①②表示)呼应关系是:______。
(A.①① ②② B.①② ②① C.②② ①① D.②① ①②)
测试记录:
阅读速度:______字/分钟
理解率:______%
阅读效率:______字/分钟
(二)激疑质疑。
1.北平的风景点很多,足以表现故都的秋,而作者却去描写院落、街巷的景象,这是为什么?
2.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文“提示”中所谓“以情驭景”正是如此,这也正是本文的一个重要特点。请结合课文中的景物描写,说说这个特点。
(三)精读导引。
1.精读全文,把握作者的思想情绪和所要表现的秋的特点,因为作者的思想感情决定着选材和对材料的认识等。
2.其实任何作品中的自然景象都是作者头脑中反映出来的景象,都带上了作者的主观色彩。正因为如此,只要细读景物描写处,便会发觉“以情取景”的特点。
(四)疑难讨论。
1.作者放弃北平的风景区不写,单写院落街巷的景象,是与作者的心绪、思想以及对北国之秋的认识紧密相关的。作者所要追求的是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游人云集的风景还是难以表现的;其次,要真正表现故都之秋,离开了普遍存在的景象,专门描写风景区,也失去了“故都之秋”的代表性;再次,把人们司空见惯的景象中的味、色、意境与姿态挖掘出来,往往更能深切感人,达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2.那“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青天下的驯鸽”、古槐下的“落蕊”、破壁腰中的牵牛花、牵牛花旁的疏落的秋草、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秋蝉的残声、息利索落的秋雨、人声、果树,都是作者的思想感情“筛选”出来的景物。这些景物是北平到处可见的景物,它们的“客观色彩”是真实的;但这些真实的景物又正好能反映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认识和感受,也正好能表现作者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和忧思、孤寂的冷落之感,因此,这些景物又带上了作者的“主观色彩”。所谓“以情驭景,情景交融”,不过如此而已,并不神秘。
速读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故都的秋》,郁达夫,《郁达夫文集》,1934年。(共8分,各2分)
2.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之秋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了深远的忧思和孤寂的冷落之感。(10分)
3.“清、静、悲凉”;“秋的味、色、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对北平之秋的向往、眷恋。(共12分,各4分)
4.只有静,才能听到这些微弱的声音,所以给人以幽静的感觉。(10分)
5.使所要表现的对象更鲜明、更突出。(10分)
6.江南之秋。花半开酒半醉。比喻。(共9分,各3分)
7.以小见大的联想和感觉。下意识,冷落寂寞。(共9分,各3分)
8.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共12分,各6分)
9.从道理上进一步赞美秋,当然也就赞美了故都之秋。(10分)
10.B.(10分)
[1]
《故都的秋》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思想感情,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3.品味文章简洁清丽的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散文的能力。
2.通过诵读和讨论,理解景中蕴涵的感情,并进一步把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3.体会作者在故都秋景中寄托的眷念和落寞之情,正确理解作者的“悲凉”心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
忧思及落寞;以及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二、教学重点
(一)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二)通过诵读和讨论,理解景中蕴涵的感情,并进一步把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一)体会作者在故都秋景中寄托的眷念和落寞之情,正确理解作者的“悲凉”心态。
(二)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情调的由来,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四、教学方法
(一)诵读法:通过有感情的诵读,体会作者对故都秋的眷念和落寞之情。
(二)讨论法: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讨论,体会课文以情驭景、形散神聚的特点。
(三)讲授归纳法:教师对学生讨论进行归纳小结,形成对文章整体性理解。
五、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可曾听过这样一位文人?他三岁丧父,中年丧子,抗战前因第三者插足与爱妻离异;抗战中,母亲被日寇炸死,兄长也死于日伪的屠刀之下;抗战后,自己在苏门答腊身死敌手,成为异域之魂。他就是著名的现当代作家郁达夫。
(二)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郁达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诸多领域都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和热情坦荡的风格。郁达夫的散文,带有比小说更直接、更鲜明的自叙的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1933年4月以后,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避居杭州,写了大量的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散文。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三)解题
“故都”表面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意;“秋”确定描写的内容,明确而又深沉。作者在对北平秋的描绘中,寄寓了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情愫和对美的执着追求,流露出一种沉静、寡淡的心境。
(四)设疑讨论,品味鉴赏
1.将个体与集体朗读结合起来,有感情的诵读。本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诵读时宜慢不宜快,要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读完课文后,要讨论解决好两个问题--作者描绘了哪些景象?写出了故都秋怎样的特点?
明确:共描绘了五种景象--秋晨静观、落蕊清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写出了故都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3.赏析“秋晨静观”
(1)请同学朗读文章的第三自然段。
(2)根据文章内容,运用联想、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秋晨图”。
明确:碧绿辽阔的天空做了画面的背景;地面上,有五颜六色的牵牛花;天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茶碗,抬头望碧空,俯身拾牵牛,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画面有静有动,绘声绘色,秋的美,秋的情趣完全融合在蓝天白云之中。
(3)学生思考:这幅画是怎样体现出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呢?
明确:“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给人一种明净高爽、了无点尘之感,写出了“清”;“静对着像喇叭似的(朝荣)的花朵”以及“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在写“静”;有着几分冷落和萧条的“破壁”,蓝、白等冷色调的“牵牛花”以及象征生命衰竭和凄凉的“秋草”体现了“悲凉”。
(4)意境仿句。要求学生选取课文里的意象,依照例句造句,每人至少一句,多者不限。
例句:故都的秋是清、静的,清、静在玉泉无声的冷月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西山的声声虫唱里。
故都的秋是清、静的,清、静在抬头便见的碧天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蓝朵栖身的破壁腰上。
故都的秋是清、静的,清、静在青天下驯鸽的飞声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无声的落蕊里。
故都的秋是清、静的,清、静在槐树叶下的丝丝日光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细草作衬的牵牛花上。
故都的秋是清、静的,清、静在早晨起来脚踏落蕊的感觉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扫帚在灰土上留下的丝纹里。
故都的秋是清、静的,清、静在寒蝉的衰弱的残声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秋蝉随处可闻的啼唱里。
故都的秋是清、静的,清、静在灰天下的`凉风小雨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天可真凉了--”的微叹里。
(四)总结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我们已经把握了作者笔下的故都之秋的景象、北国之秋的特点,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认识存留于作者内心深处的这种深沉的“悲凉”呢?
郁达夫年幼丧父,家境贫穷,从小就经历过得人生悲苦养成了他忧郁敏感的气质。在他的自传中他甚至把自己的降生称为“悲剧的出生”,“觉得一切都是虚幻,真真实实的只有凄切的孤单”。他似乎天性易于感受落寞、悲凉的情调。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我们的国家内则兵连祸结,生灵涂炭,再加上反动统治的政治高压和白色恐怖;外则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寇步步紧逼,东北沦陷,华北危急,北平的沦陷不过是迟早的事。昔日强大的泱泱大国和辉煌一时的传统文化已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本文写于1934年8月,三年后北平失守。作者于不经意间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唱了一曲凄恻的挽歌。
“我的不远千里”赶到北平仿佛就是为了饱尝这种悲凉。秋风秋雨,落蕊寒蝉,不唯北国独占,江南也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在故都,寒蝉的残声处处可闻,槐树的落蕊满街都是,真有一种不胜浓郁的悲凉啊!作者不逢北国之秋,已近十余年了今朝相逢,该是一种怎样的欣喜啊。然而,故都与历史赋予它的文明似乎在时代风云和战争的硝烟中,朝不保夕。所以,留住过去的辉煌、过去的色彩、过去的北国的秋天,该是一种何等缠绵于既往的久久不能释怀的眷恋啊!
《故都的秋》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景物的描写方法。
2、通过体会文中抒情的语句,学会用赞美的文字抒发悲情。
3、学生通过品味文中语言,学会细心地观察生活,激发对家乡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腻和用词的精妙
三、教学难点
1、作者是怎样用赞美的文字表达悲秋之感
四、教学环节
(一)导语
同学们,你们知道故乡对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吗?你们每一个人将来都有机会到外地上大学、工作。那么你们有没有想过,当你们有一天远离家乡,你最留恋的是家乡的什么?作为北方的孩子,你会想念家乡的纷飞雪吗,你会想念秋天旷野的风吗?在郁达夫眼中,故乡是一种割不断的情缘,他深爱故乡的人,爱故乡的一草一木。当他回到久别故都,是什么让他情不能自已,写下了这篇为后人称道名篇《故都的秋》。今天让我们在这朗朗的秋日里,跟随郁达夫回到那令他魂牵梦绕的故乡,共同感受故都秋天的味道。
(二)整体感知
1、通过预习,全文作者是围绕什么来写的,找出你的依据是什么?
(秋味)
2、作者描写了故都秋天的那些景象,你能否用文学的语言来概括一下?
(牵牛花、秋雨、槐蕊、秋枣、秋蝉……)
3、①不知道大家在阅读的时候注意到了没有,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
(第三段:陶然亭的芦花、钓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
那么作者如此思念的这些景物,甚至“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②为什么他为什么不着力的写,而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反而大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这是什么原因
(结合自身经历、到北京旅游的经验)
名胜古迹只是一个城市外在的印记,而真正的文化是隐藏在街头巷尾,散布在寻常百姓家的,是深入每个人的骨髓的。
4、本文的意境或者说感情基调是什么?从哪找到的?(第一段)
第一段很重要,他不仅让找到了统领全文的文眼,更我们体会到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下面我们就来共同体会,作者是怎样将这种清、静、悲凉的情感贯穿于这些平常的景物之中的。
(三)重点赏析
5、①我们先来看看对牵牛花的描写。大家自己来读一读关于牵牛花的描写。在读的过程中注意,作者描写牵牛花重点描写了牵牛花的什么?(花色)②作者问什么最爱蓝色和白色?
兰色和白色属于冷色:蓝色,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静。它们与高阔的蓝天形成了和谐的秋的基调,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疏朗的。更符合全文的感情基调。
6、接下来作者写了槐蕊,槐蕊给人的感觉是什么,在文中找?
(静)写静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了,这是什么手法?(以动衬静)但郁达夫并没有走前人的这个老路,他是怎么来写着这清秋的寂静呢?
①(“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通过触觉写静)
②(“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通过视觉写静)
如果不是万籁俱寂,作者怎能有如此的细腻的体验,如果不是心静如水,作者又怎能观察到这细微的情节。正所谓“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从秋蕊的静中,郁达夫看到的不仅是自然之秋,也是人生之秋。
7、感悟人生之秋最好的当数对秋雨的描写。大家齐声朗读秋雨这一段,秋雨给大家是什么感觉?(悲凉)我听见有同学说悲凉,在哪看到的?(同学找)
这段文字中没有一个“悲”字,但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始终觉得被悲凉笼罩着,字里行间弥漫了一种悲凉,到底悲从何来?天气转凉,一年将尽,人到中年,光阴几何,那种沧桑,那种凄凉,那种无奈,都在天气转凉、一年将尽的氛围中。但作者写时并未刻意去写。历尽沧桑之后,调子是悲凉的,但写来却是不经意的笔墨,一切尽在不言中。这就是好文章的极致。需要我们慢慢地学、用心的学。
《故都的秋》教案 篇5
[导学目标]
1. 体味诗意秋景图,把握散文“形”与“神”的辨证关系。
2. 理解、运用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难点]
3. 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导学方式] 整体感知---朗读品味---鉴赏评价---实践创新
[导入 新课] 如果说春天让人朝气勃发、鲲鹏展翅的话,秋 让人平心静气、深思细味。请同学们打开诗词歌赋的记忆库,捡拾出几片金黄的秋叶,好吗?[学生七嘴八舌,教师鼓励表扬][投影]同样是秋天,刘禹锡高歌“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马致远悲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断肠人在天涯”,李清照缠缠绵绵“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毛泽东独立寒秋,英姿勃发,放眼“万类霜天竞自由”,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秋思”作为一种文化积淀已熔铸到华夏儿女的血液之中。那么散文大家郁达夫笔下的秋又是如何一种况味呢?
让我们伴着钢琴曲[秋日私语]一同走进《故都的秋》。[配乐]
[讨论品读] 1。读罢全文,你认为作者从哪个方面总写秋的?请用一个字概括。[整体感知]
讨论:色、声、实 、味。味[韵味] 这个字是全文情与景的浓缩,言有尽而意无穷,须细酌慢品。
2。作者认为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韵味有何不同?[筛选信息] 圈划:清、静、悲凉。慢、润、淡------。[味的具体内容]
3。写北国之秋而多次点到南国之秋,用意何在?[鉴赏评价] 讨论:烘云托月之法。突出北国之秋的感人至深。
联系文题“故都”------故乡、故国、故人---
4。作者用他那丹青妙笔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幅诗意秋景图,请从自然景物入手简要概括。[概括要点]
花、槐、蝉、果---可视、可触、可闻---形
清、静、悲凉------字里行间充沛之情---神
配乐自由朗读,品味秋之韵味。
5。香山红叶漫山遍野、热烈奔放,颐和园风光旖旎、游人如织都能映照出故都之秋的倩影,作者视而不见却只撷取这涂抹着一层淡淡的灰色的花、槐、蝉、果来细味清、静、悲凉,为什么?[鉴赏评价]
讨论: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情画意总关情。对于同一轮名月,高兴的人写她,她在笑;忧郁的人写她,她在愁;怒不可遏的人写她,她简直就是一张气的苍白的脸,青筋暴跳、立目横眉。是否合乎心境是选景的主要标准。正所谓以情驭景、以景显情。这故都的秋乃是作者心中之秋。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秋的落寞。[知人论世]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苦淡。本文字里行间流露着对生命的追问。
[精读拓展] 1。 配乐朗读秋槐、秋雨段。
2.精读秋槐段。幽人徘徊,落蕊满地,寻寻觅觅为何事?[投影] 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思考]自然之秋-----人生之秋[ 点评]纵才高八斗,也“有志不得骋”,不得不从上海退隐到杭州,人生短暂,而坐看年华付水流,是何等苦闷,何等的寂寞!
3.精读秋雨段。[投影]辛弃疾: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品读] “了”。[讨论]天气转凉了, 一年剩下的光阴就不多了,言外之意,人到中年,剩下的光阴也不多了。这尾音一拖,那种感叹悲凉的味道就出来了。作者这里话秋凉,言外之意是如今历尽沧桑,饱尝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作者谈天气不谈国事,反映的正是一种政治高压。化用名句,含蓄隽永。
[深情结语]《故都的秋》是一篇诗化的散文。故都的秋色、秋声,清、静、悲凉;悠远的秋味,孤独、寥落;深沉的秋思,充溢在胸襟。我们仿佛和郁达夫先生共同品尝了一回老北平的大碗茶:齿颊留芳,清爽宜人;又仿佛是听完了一曲字正腔圆的京剧清唱:余音绕梁,不绝如缕。
[联读悟写]学习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写200 字左右描述性片段。
1. 定情:热爱、生机、活力。
2. 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绘声绘色绘形。
3. 书写:工整、文面整洁。
[板书设计 ] 故都的秋
郁达夫
蝉
槐 雨
以情驭景------ 花 秋 味 果 ---------形
以景显情------ 清 静 悲凉 ---------神
[1]
《故都的秋》教案 篇6
目的:
1、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课时:一课时。
重点:加强朗读,品味语言。
难点:课文朗读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步骤:
一、板书课题,简介背景
(出示投影片1)
二、理清思路,划分段落
1、课文分四个部分:思秋、绘秋、议秋、恋秋。
2、绘秋部分有五幅图画: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依次出示投影片2、3、4、5、6。学生找出有关段落)
三、品味语言,体会意境
1、讨论分析破屋秋色图。(出示投影片2)
(1)听录音,找出描写对象、景物色彩和人物动作(出示投影片7)
(2)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1:找出关键词语。
2、讨论分析街头落蕊图。(出示投影片3)
(1)听录音,找出关键词语。
(2)品味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句。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2:比较不同句式。
3、讨论分析桥头秋雨图。
(1)学生朗读、品味。
(2)归纳品味语言方法3:体会深层含义。
四、归纳总结,布置练习
1、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品味语言的其他方法,如:品味语言方法4:诵读精彩文段等等。
2、归纳品味语言的四条方法:(出示投影片8)
找出关键词语;比较不同句式;体会深层含义;诵读精彩文段
3、要求学生课后诵读,继续品味其他精妙语言,并总结出更多品味语言的方法。
《故都的秋》教案 篇7
导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品味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学习文本抓景物特征写景的手法
2、过程与方法 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的审美情趣 ,提高审美能力
导学重点、难点
感受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导学方法:整体感知朗读品味鉴赏评价实践创新
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设计:
(总的设计思路)我认为,在作者眼中,“悲凉”是美好的,哪怕是秋天带来的死亡都是美好的,作者感受到的秋的衰败、秋的死亡,归结到一点就是一种人生的体悟,一种对生命的认识,因此在作者看来,这乃一种人生享受。反映出作者的高雅的人生境界。本课设计紧扣悲凉美出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以此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一、 导入新课 秋是四季中意蕴最丰富的季节,不管是文人墨客,还是“引车卖浆者流”,都将自己的满心欢喜,一腔离愁,寄诸秋色,让学生举例学过的有关秋的诗句并分类,哪些写出秋的欢快美,哪些写出秋的悲凉美,齐背《天净沙 秋思》,体会其中的悲凉美。那么,在著名作家郁达夫的笔下,秋又具有什么样的美呢?这一设计引导学生感受本文的悲凉美。
二、出示多媒体课件 共同读导学方法:整体感知朗读品味鉴赏评价实践创新
这一环节设计让学生清楚学习散文的思路
三、 整体感知
分开齐读:1、2段女生读,3段男生读,4---10段教师读,11段女生读,12段男生读,13段女生读,最后一段师生共读。这是根据文章气势的大小设计的。师范读时要注意第四段,语速一定要慢,要读出精致细腻的美,还要注意第八九段“了”、“啊”腔调一定拖长,读出北方人的慵懒味。这里可让学生反复的读。
朗读时注意思考以下问题:你认为作者主要从哪个方面写故都的秋?用一个字概括。
四、 朗读品味、鉴赏评价
1、生:味 找出原句划出。这秋味有具体指什么?用书上的一句话。生找出:清、静、悲凉。
2、思考作者写了哪些秋景来表现清、静、悲凉的秋味?(让学生概括)
生概括:秋院秋蕊秋蝉秋雨球果(板书在树叶上)
3、小组讨论:师:你们小组认为哪个秋景写得最有味、最美?为什么?(讨论15分钟)
第一小组:我们认为第三段最能体现秋清、静、悲凉的味。根据是:原文“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这给人清朗的感觉;听鸽声,这是以动衬静,还有静对着喇叭花,这都突出静;悲凉体现在破屋、破壁腰、破败。喜欢牵牛花还是蓝色的,花底下还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这也突出了悲凉。
师进一步启发:作者面对着破屋、破壁腰、破败的衰草,直面生命的衰败,他悲伤吗?
生:作者悲凉但不悲伤,原文有证据:“泡一杯浓茶,向院子一坐,看着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面对着破屋、破壁腰、破败的衰草,我们能够想象到作者欣赏并陶醉在这悲凉的美中。这是一种人生享受。这是作者的高雅的人生境界。我们都很向往这种境界。
师:一组同学感受得很深刻,郁达夫遇到你这样的知音,真是他的福气。(学生笑)
4、第三组同学不服气,直接站起来驳斥第一组:
我们组认为第三段远远不如第四段好。我们先给大家读一遍,让你们感受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魅力。(生读得非常缓慢,充满深情。全班鼓掌)。“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多么清静啊,作者不写长在树上的生气勃勃的花朵,他偏偏喜欢像花而又不是花的落蕊,如果不仔细看是看不到铺得满地的落蕊,无可奈何花落去,悲凉味出来了。这是从视觉写,“声音也没有”这是从听觉写,“气味也没有”这是从嗅觉写的,“极微细极柔软”这是从触觉写的。别人写“秋风扫落叶”“无边落木萧萧下”,而郁达夫笔下则是静得连人的耳朵、鼻子都无从把握,只能通过“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才感觉到落蕊的存在,如果不是感觉极其精致敏锐的作家,怎么能写出“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样精致的句子呢?
这样的句子感受细腻,语言精美,所以我们认为这段比上一段更能体现郁达夫的秋味---清、静、悲凉。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段最能表现秋天那种落寞的美。(生热烈鼓掌)
师:郁达夫又多了几位知音,你们能从抓景物特征入手,品味本文精致细腻的语言美,审美情趣颇高。不过,第四段还有一个精致细腻的景,你们能找出来吗?
生:扫帚留下来的一条条的丝纹,作者观察相当得细腻。
师启发:扫地有声音吗,为什么还要说静?你能想象那种情景吗?
生:以动衬静。我们想像到扫街的在树影下清闲得挥动着扫帚,听着灰土与落蕊发出的沙沙的轻微的声音,这是在清晨,行人很少,更显出那种空旷的静,让人透着肌骨的凉,悲凉气就不知不觉从心底冒了出来。
师:这位同学想象力丰富,情感细腻,这么美的文章全让他吃透了,第四段确实太美了,好,五分钟背下。
生背诵。
5、齐读610段,体会第八九段“了”、“啊”的读法,腔调一定拖长,要读出北方人的慵懒味、悠闲味。
6、师:艺术的美,很大程度在于精致的美。这篇文章通过精致细腻的语言,将秋味渲染得淋漓尽致。思考:这秋味是哪里的?故都(过渡到13段南国的秋)
师启发:那么南国的秋有何特点?
生:慢、润、淡、多雨少风。
师:最后再次提到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起何作用?(讨论)
生:比喻、对比。作用:呼应前文;比喻新鲜妥帖
师明确:从饮食文化入手,用饮食的味去领悟秋之味。北国秋像老白干味烈,南国米酒酿造黄酒味润,馍馍比稀饭味深,大螃蟹比鲈鱼味浓,骆驼比黄犬味长,这种比喻真是让我们垂涎三尺,齿颊留香,回味无穷,令人“三月不知肉味”。
师:如此美味的秋,作者对此是颂秋还是悲秋?为什么 ?
生:颂秋,一曲悲凉的颂秋,虽然本文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但这才是作者心中最美的秋味,悲凉就是秋的正味,生机勃勃是美,悲凉也是美,欣赏秋的衰败,并不悲苦,反而是人生一大享受,
资料共享平台
7、小结:今天,我们仿佛和郁达夫共同品尝了一回老北平的大碗茶:齿颊留香,清爽宜人,回味无穷;又仿佛是听完了一曲字正腔圆的京剧清唱:余音绕梁,不绝如缕,韵味十足;还仿佛看到香山的红叶,缓缓得向我们飘来。就让我们捡起它作为岁月珍贵的书签,永留记忆深处。(边小结边板书,打开多媒体,一片飘的树叶)
板书设计:一片香山树叶,叶中心是味悲凉味,叶角上依次为秋院秋蕊秋蝉秋雨球果。
五、 实践创新
仿照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格式,根据课文秋景内容写一首《天净沙-秋思》,抓住景物的特征。
例文:
天净沙-秋思
破屋、浓茶、小院,漏光、鸽声、碧天。
衰草、蓝朵、残垣,槐蕊满地,故都人在独叹。
六、教后反思
这篇美文之所以流传,很大程度上就是精致细腻的悲凉美,而在郁达夫的眼中悲凉的美才是秋天的正味,如何让学生体会这种美,成了本课重点鉴赏的内容。欣赏生命的欣欣向荣是美,欣赏生命的衰败、悲凉也是一种美。让学生明白郁达夫的悲凉并不是悲苦,而是一种人生积极享受,可以喝茶欣赏来感受秋的衰败和死亡,这是人生一种高雅的审美情趣。为降低难度,我设计几个问题,从“味”入手,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引导他们去感受这种精致细腻的悲凉美,由疏疏落落的枯草到落蕊,由破屋到破墙。这种衰败,正是郁达夫的审美趣味。学生可能感受不是那么深刻,但感受一点点就是成功。学生的审美情感就开拓了,无形中提高了审美能力。鉴赏这样的美文如果匆匆而过,分分层次,未免太可惜了,枉费一篇美文,也枉费了编者连续选入教材作为经典篇目的一片苦心。
《故都的秋》教案 篇8
《故都的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并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进一步培养学生鉴赏写景状物散文的能力;
2.品味文中意味深厚的词句,理解其表现技巧,提高学生鉴赏语言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披文以入情,让学生获得对文章的整体认识,体悟作者的情感,品味作者的语言魅力;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感受文章所绘之景,体悟所抒之情,发现景与情之间的联系,从而领悟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3.通过运用创设情境和类似文本比较品味的策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三)情感与目标:
1.联系社会背景,领会文章所表达的对故都深切眷恋和深远幽思的情感。
2.通过对文中美景的欣赏和优美语言的鉴赏,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其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分析景物,体味情感。教会学生理解和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1)“知人论世”,引导学生体会景物的选取与作者感受的独特性,从而把握“故都的秋”中的强烈“主观色彩”;
(2)品味文中一些很见功力的字词。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感知法、点拨法、情境教学法、探究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生自由交流话题“同学们对于秋风秋雨的感受”。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篇对秋天的与众不同的感触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
二、作者
请看大屏幕,请一生读。
现代作家,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代表作品: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散文《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写作背景放在第二课时,学习12段探求作者思想的时候再知人论世。)
三、解题
问:“故都”就是北平,那么文题可否换成“北平的秋”?
引导:学生回忆关于“故”的诗句。
大屏幕展示: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明确:北平故都,已是历史上繁华的过眼烟云。“故”暗含了作者的一种深沉的眷念,“秋”是文章景物的主要内容,题目明确而深沉。
四、诵读
请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自由诵读全文。
要求:给段落编号,找出具体描写秋天景物的段落。
提示:宜慢不宜快,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情怀。
明确:第3-11段。
五、鉴赏:第三段
1.听读
听读名家朗诵本段,勾划本段里的景物和描写人物的动词。明确:
景:天色、飞声、日光、蓝朵
人:泡、坐、听、数、对
2.品味语言,可以参考课后练习二的第1题的提示。
明确:有声有色。动静结合。
3.探究:
(1)颜色“蓝白”
作者认为牵牛花的颜色“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为什么?(因为蓝色或白色是冷色调,红色是暖色调。)点拨:
冷色调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譬如:①教室墙壁的颜色、灯光的颜色,窗帘的颜色(蓝)――宁静。夏天你愿意什么颜色的屋子(蓝)――清凉。
有人去世了,哀悼的人戴着白花、黑纱(不是红花、红纱)―压抑、悲凉。如果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目之所见都是这样的色彩与景物,你心里会产生怎样的感受?
明确:冷清。凄清如许。观秋色,故都的秋色好冷清,可谓是透人肌骨啊。师:同学回答的非常好,下面老师奖励大家一个问题。
思考:为什么第11段的结尾用“GoldenDays”而不用“黄金般的日子”?明确:颜色的协调,情绪的需要。
(2)动词“数”
师:请问日光能数吗?并且是“细细的数”为什么他数的这么有味道?“数”字你读出了什么?
生:“细数”,透露出悠闲、惬意。
师:恩,是的。但是仅仅就这一点吗?老师还读出了寂寞和悲凉。大家同意吗?幻灯片:
展示1:同学们爱不爱看古龙的武侠小说?他的《多情剑客无情剑》的第三十九回“阿飞”一节里有这么一段对话:
他不愿阿飞再想这件事,忽然抬头笑道:“你看,这棵树上的梅花已开了。”阿飞道:“嗯。”李寻欢道:“你可知道已开了多少朵?”
阿飞道:“十七朵。”
李寻欢的心沉落了下去,笑容也已冻结。
因为他数过梅花。
他了解一个人在数梅花时,那是多么寂寞。
展示2:“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王安石)
学生品味,教师点拨。
明确:王安石罢相后无事可做,整日寻芳揽胜打发流年,独坐无聊,就细数落花,一个“久”字只是说他数的久吗?透出的是什么?
生:透出的是寂寞凄苦的心情。
师:是的。可以说,作者这时的心境和阿飞、王安石颇有相同之处,在意境上可以说是异曲同工。清静闲暇中透出了落寞。
明确:情景交融。
4.静思冥想,体味景中之情
师:在喧嚣的现代都市,我们很难再寻到作者的这一椽破屋了,也就缺少了这种生活体验。但是我们可以静思冥想,试着来体验一下与作者类似的审美快感。
要求:请闭上眼睛,我读文字,大家跟我一起来想象。
导读材料:
一个悠闲的秋日,星期天清晨,我坐在一间久无人住的古老破旧的四合院里,手捧一碗浓茶,抬头可以看见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俯身可以采撷大朵大朵牵牛花的蓝朵,耳边不时传来三两声驯鸽的飞声。
而我,久久的坐着,久久地细细辨析从槐树叶底漏下来的一丝一丝的日光,怎么数也数不清,怎么数也数不够……
师:同学们感受到了什么?寂寞,悲凉。很好,带着这种感受我们再来有感情的把这几句写景读一遍。
5.思考:不知道大家在阅读的时候注意到了没有,作者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
明确: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探究: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现在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的写,而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反而写了一些平常的景物呢?这是什么原因?
明确:①从自己身边普通的事物来写对秋的感觉,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②从细小的东西入手,一草一木都渗透着秋味,细小的就这么有秋味,大处就更不用的说了。③名胜游人如织,是吵闹的、拥挤的。也就是说给人的感觉是暖的、热的。
师:如果写这些地方,和我们本文的基调一致吗?吻合吗?
明确: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所以,你看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的
作者就点到为止。再加上我们刚才说的那些原因,所以虽然让他魂牵梦萦,但作者只匆匆的一笔带过,这就是围绕中心来选材,这样写就叫以情选景,不蔓不枝。
六、鉴赏:第一段
问:我们刚才说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那么本文的基调是什么?生:清、静、悲凉
追问:难道我们合肥到了秋天就不是这种感觉吗?难道这是故都的专利?明确:加上“特别地”。
师:学生易把重音放在“清、静、悲凉”。举例:大家都很漂亮,她特别漂亮!说明重音应在“特别”上。同学们再读,夸张一点。
学生活动:齐读本段。注意感情的把握。
明确:像这样提纲挈领,笼罩全篇的句子就是课文的文眼。。对课文文眼或主线的把握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有点不宁静”。
七、小结
今天我们在作者所展示的这副立体的故都的秋景图中,较深入的探讨了作者以情选景,情景交融的写法。下节课我们围绕文眼,继续欣赏故都的美景。
八、作业
巩固性作业:与前一课《荷塘月色》比较阅读,谈谈两篇课文在情景处理上的相异点。
九、板书
故都的秋作者
(特别的)
清、静、悲凉(文眼)人:泡、坐、听、数、对
一曲悲凉的颂歌
10
十、教后记
《故都的秋》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
2、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3、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稿“形”与“神”的关系。
4、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地选择几处景物,写几个片段。
教学重点
1、本文写故都的秋天,为何不详写故都秋天的著名风景?
2、本文题为“故都的秋”,文中却多次提到南国之秋,为什么?
教学过程
一、 题解
“故”字,饱藏着眷念热爱故都之情。“秋”揭示了本文的描写角度。全题点出地点和节令,洗练含情。很值得品味。
“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文章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取景,以景显情,信手写来情景浑然一体。
二、 作者及时代背景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并曾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任教。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出版有《达夫全集》《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达夫日记》《郁达夫选集》等。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云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本文写于1934年8月。
1933年至1936年,作者受白色恐怖的威胁,从上海迁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恬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他过着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学习这篇课文,“要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认识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那种思想感情的合理性。”正确地认识作者通过描写“故都的秋”所表现出来的复杂的感情。
文旨:
文章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洗练、优美的描写,赞美了故都秋色的特有的美,勾勒了故都之秋的清、静又带有悲凉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眷念、热爱故都的真挚感情,从中也流露出作者忧虑、冷落的情怀。
三、 课文结构
(指导学生作疏理全文结构的训练)
先依据练习的框架,作自读。然后逐层提示如下:
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总起(第1、2自然段)
1、 写故都秋之感。清、静、悲凉令人向往。
2、 写江南秋之感。秋味不浓不让人满足。
第二部分:分写(第3―12自然段)
秋晨天空、秋之牵牛花
槐树落蕊而知秋 乡国有异,悲秋之感却同。
记叙 秋蝉残鸣而报秋 议论
秋雨淋人人知秋 故都之秋,有它的特别之处。
枣树秋色之奇观
第三部分:总括(第13、14自然段)
南国之秋,色味不如北国之秋浓。
故都之秋,我减少寿命也要留住。
四、 组织学生讨论几个问题。
1、 作者为什么在文中多次写到南国之秋呢?
明确:
写南国之秋,是为了南北对比,以“南”衬“北”。作者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以这秋的深味在南方“尝不透”,来同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对比,这样南北对比、衬托,突出了故都的秋感人至深。
2、 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与“神”的结合点是什么?
明确:
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就是那五幅秋色图。“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3、 文章描绘了五幅秋色图之后,一大段议论,这段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从记叙到议论,这是从“形”到“神”的深化过程。这段议论,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从理喻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之秋。
4、 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的一段话?
明确:
秋色是这样的好,祖国的美景是这样的可爱,联系当时国家山河破碎、内交外困的现实,作者为了保住祖国美好的东西,“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仅抒发了赞美、眷念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也表现出了深沉的爱国之情。
5、文章是怎样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的?举例说明。
明确:
第三自然段,只是在生活的底片上对自然风物稍加点染,把它自然地再现出来,碧绿辽阔的天空,作了画背景;地面上,爬着五颜六色的牵牛花;天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点缀在一大片的空白中,显得疏密得体,浓淡相宜。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浓茶,举头望碧空,俯身看牵牛,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这里静中有动,绘声绘色,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之秋的质朴美和原始美完全溶合在画面之中。但是,画面上笼上了一层作家内心的主观感情色彩。 “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牵牛药的蓝朵”,而且认为牵牛花是“蓝色或白色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可见作家内心的孤独、冷静与淡淡的悲凉。画面中底色都是青蓝灰白等“冷色”,“驯鸽的飞声”反衬出秋晨的寂静。由此可见,这段文字能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情”与“景”达到完善的交融与统一。
6、文中写“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同样能给人幽静的感觉,这是什么原因?
明确:
这是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等等,都是细小的声音,能听到这些细小的声音,就能给人以幽静的感觉,说明这个地方寂静无声。
五、 鉴赏要点
1、 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作者身处在社会环境,使他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冷落的阴影,他追求“清”“静”,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凉”。正因为这样,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自然也就笼罩着池一层主观感情色彩。文章不写富有“暖色”和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园;而写作者“租人家一椽破屋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但是,“故都的秋”,又并没有因为作家的主观感情而受到扭曲,失却了它固有的特征。那牵牛花,那槐树的落蕊,那秋蝉的残声,那秋风秋雨,还有那枣子树,多么逼真,多么清晰!作者只用了廖廖数语略作勾勒,便将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显示了作家的卓越的艺术才华,它既是对北平之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光和反射。
2、 语言明白晓畅,简洁清丽。
课文不用生僻的词汇,不用拗口的句式,但由于作者的精心的锤练,认真琢磨,细腻清新的叙写里,充满了诗情画意,展现了优美的画面,给人以高度的艺术享受,琅琅上口。如文中两段对槐树和秋雨后描写: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
这两段文字象轻轻飘浮的白云,又像呆咚作响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之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这是有动有,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
3、 运用渲染、衬托的手法
课文写故都的秋,紧扣“清”“静”“悲凉”,是通过选择的不同景物,以不同的侧面同时加以渲染刻画的。比如写北国槐树娜 一段,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突出了“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几句,给人以清静悠闲的感觉。“潜意识水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几句,抒发了悲秋之感,紧扣了“悲凉”。
这些都是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在描写某个事物的时候,用另外的和它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从旁陪衬烘托,使它更鲜明更突出地显现出来。文中写到的“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都是细小的声音,能听到这些细小的声音,人幽静的感觉,说明这个地方寂静。
[板书]
感受:清 静 悲凉
对北国之秋的
1、总起 向往:饱尝、秋味
江南之秋 看不饱、尝不透、玩不足
(对比、衬托)
①清晨院中所见的景象
②槐树的落蕊 绘秋:清、静 抒发了赞美、眷念
记叙 ③秋蝉的残声 悲凉 故都自然风物的真
④秋雨话秋凉 情,流露出深远的
2、分写 ⑤秋树的奇景 忧思和孤独感
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 深
议论 总是一样地能引起深沉、 ↓
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 化
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
3、 总括 (呼应、对比)
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
(呼应)
[1]
《故都的秋》教案 篇10
郁达夫
课程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低沉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对古都的深深眷恋的情感。
2、 体会课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特点,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 品味文章优美隽永,清新雅致的语言。
4、 学习美文,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了解作者笔下的“清、静、悲凉”的秋,和作者抒发的对古都深深的眷恋之情。
2、 难点: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
与统一。
三、课时安排
二课时
四、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朗读法、讨论法及点拨法
五、课前预习
1、自主学习本文的文学常识,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把握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特点
3、画出文中描写的景物,和各段中表现色彩、声音的词语
4、给各段景物描写添加一个小标题
5、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第一课时
一、教学重点
1、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天“清、静、悲凉”的特点
2、 概括文中五幅秋景图
3、 通过分析秋晨院落图是学生理解“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是举不胜举。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写秋天的萧杀和凄凉,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2、 检查预习
学生介绍作者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3、 解题
“故都”的秋,“故都”点明了描写地点,“秋”点明了描写内容,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融合。我们知道故都也就是北平,但作者问什么不直接把题目写成“北平的秋”呢?
明确:故,有历史的悠久,年代遥远之感,也有思念故乡怀念故乡之情,同时也是一种繁华褪尽,荒凉落寞的情绪。作者在标题中不用北平,而用“故都”,就包含一种深切的眷念以及悲凉之意。
4、 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作者的笔下故都的秋有何特点呢?
明确:特点是清、静、悲凉,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就开门见山的提出了故都的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奠定了文章的基调。(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2)文章的哪些段落描写了故都的秋?是是怎么样表现这种特色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北国秋色的。
明确:文中3--11自然段描写了故都的秋。作者通过破屋、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日光、牵牛花、秋草、秋槐、秋蝉、秋雨、秋枣等等意象来表现秋色的。
破屋,日光,牵牛花都是庭院的景色所以第3段我们可将其归纳为秋院景色。由学生之间合作概括出其他四幅图。
明确:第三段,秋院(小院秋晨),第四段,秋槐(秋槐落蕊),第五段,秋蝉(秋蝉残声),第六---十段秋雨(秋雨话凉)第十一段,秋果(秋日异果)
(注:不是重点环节,不追求标题的协调、一致。)
5、集中欣赏
请一位同学分将第一幅秋景图有感情的朗读一遍,读的时候注意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
文章集中反映故都的秋特点是“清、静、悲凉”那么第一幅图秋院图是如何体现出这些特点呢?
明确:1)冷暖色调的判断。(视觉)
碧绿的天色,蓝白的牵牛花,都是恬静安谧的冷色调,这些冷色调一般给人一种“清”的感觉。(红、橙、黄等颜色称为暖色系,绿、青、蓝等颜色称为冷色系)
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里,明艳之色有,繁市之境在,作者为何避而不写?
明确:主要的是与作者当时的心境有关,由于作者当时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热闹。(让我们来看看郁达夫在写作这篇散文的时候的什么样的一种精神状态,插入写作背景。)
2)声音的体现。(听觉)
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很细小的,但作者依然能够听见,正应了那句古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给人一种辽远之感。作者在此用反衬的手法,以闹取静,突显出了北国之秋早晨的宁静的特点。(“静”)
3)环境的描绘。
作者租的是一椽破屋,在院子里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蓝朵,感受秋意。破屋和破壁通常会给人一种落寞荒凉之感,这种落寞和荒凉往往会让人产生“悲凉”之情。
“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我们一般提到草通常会说绿油油的,一片片的,而作者喜欢的却是疏疏落落,尖细且长的秋草,我们知道秋风萧瑟,一阵秋风过后,树叶飘零,野草枯黄,生命即将终结,感物伤人,自然会产生一种悲凉之感。作者写这些悲凉的景也是在品味这种悲凉的氛围。
齐读描写秋院的这段文字,体会其中的韵味
6、总结:
通过分析秋晨院落,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并没有直接的表露心迹,没有直白的表达自己的感情,而是将自己的感情蕴含在作者笔下的客观景物之中,这种写作手法我们称之为“情景交融”,达到了“不著一字而尽显风流”的效果。
7、作业:
剩下的四种景物――秋槐、秋蝉、秋雨和秋果,同学们下去互相讨论。下节课派代表发言,分析这四种景物分别是怎样体现北国之秋的特点的。
第二课时
一、教学重点
1、通过分析其他四幅图,更加明确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体会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艺术手法。
2、学习对比、前后呼应的写法
二、教学过程
1、赏析秋景图
1)秋蝉图
明确:“像花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及柔软的触觉”。――作者调动了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写出了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作者细心的看到了扫帚的留下来的丝纹,它们孤零零的躺在街上,显得清冷而落寞。既写出了作者的清闲,又写出了环境的落寞,显示出一种悲凉之气。
2)秋蝉图
明确:蝉鸣吹响了秋的号角,同时也唱响了生命的挽歌。柳永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的句子,可见秋天的蝉鸣并不似盛夏般激烈,多少有些生命将终的凄婉,没落。蝉到了秋天生命已经走到尽头,那么联想到人,人生的短暂,自然有种悲凉的感觉。
3)赏析秋雨图
明确:文中的“灰沉沉”的天空,“息列索落”的秋雨,“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以及“缓慢悠闲”的语调都会给人一种凉意。在秋天,下秋雨,天气就会转凉,一年将尽,人到中年,光阴几何,那种凄凉和无奈是难以言表的。就像辛弃疾在词中所言“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里的天凉好个秋是不是与那声“哎,天可真凉了”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4)赏析秋果图
明确:北方果树处处都是,重点写枣树,目的在表达对故都金秋的热爱和留恋。但是美好的时光是短暂的,“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一年也就要结束了,坐看年华赴流水,韶光易逝的悲凉之感便油然而生。
2、学习对比、前后呼应的写法
1)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
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
两者的比较点都是“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
2)那么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在结构安排上为何要一前一后?
明确: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这样在结构上就形成了前后呼应。
3、情感探讨
郁达夫对于故都的秋是怎么样的情感呢?请大家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明确: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他为赏秋不辞辛劳,可见爱秋之切!)
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他为这秋色宁愿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可见爱秋之深啊!)
情感:向往、迷恋、眷恋
确定了情感,下面请大家看到十二自然段,作者说“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的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作者喜欢秋景但是看到秋景就会有这样悲凉的情绪产生?
明确:客观方面:故都秋天的景物所体现出来的那种萧索落寞的景象。
主观方面:1)社会环境的黑暗。“白色恐怖,使郁达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调,总想找宁静处”。作者在写这些描写色彩的词不仅体现了是故都秋“清”的特点,也是作者情感色彩的外显。2)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文人见落花而伤春,看流水而感时。他需要这样的景物来排遣内心的忧郁烦闷,把复杂微妙而又难言的情怀寄寓在秀丽的自然景物之中委婉而又曲折地表达出来。3)文人的“悲秋情结”。
4、小结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文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全文紧扣“清、静、悲凉”,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浑然一体。大家在以后的写作中也要注意运用这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5、作业:
1)、完成《学海导航》配套练习
2)、写一篇欣赏季节的散文
三、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故都的秋》教案《故都的秋》教案《故都的秋》教案《故都的秋》教案 1、秋院
2、秋槐
3、秋蝉
4、秋雨
5、秋果
(形) (神)
《故都的秋》教案 篇11
一、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低沉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对古都的深深眷恋的情感。
2、 体会课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特点,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 品味文章优美隽永,清新雅致的语言。
4、 学习美文,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了解作者笔下的“清、静、悲凉”的秋,和作者抒发的对古都深深的眷恋之情。
2、 难点: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三、课时安排
二课时
四、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朗读法、讨论法及点拨法
五、课前预习
1、自主学习本文的文学常识,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把握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特点
3、画出文中描写的景物,和各段中表现色彩、声音的词语
4、给各段景物描写添加一个小标题
5、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重点
1、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天“清、静、悲凉”的特点
2、 概括文中五幅秋景图
3、 通过分析秋晨院落图是学生理解“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是举不胜举。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写秋天的萧杀和凄凉,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2、 检查预习
学生介绍作者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3、 解题
“故都”的秋,“故都”点明了描写地点,“秋”点明了描写内容,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融合。我们知道故都也就是北平,但作者问什么不直接把题目写成“北平的秋”呢?
明确:故,有历史的悠久,年代遥远之感,也有思念故乡怀念故乡之情,同时也是一种繁华褪尽,荒凉落寞的情绪。作者在标题中不用北平,而用“故都”,就包含一种深切的眷念以及悲凉之意。
4、 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作者的笔下故都的秋有何特点呢?
明确:特点是清、静、悲凉,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就开门见山的提出了故都的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奠定了文章的基调。(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2)文章的哪些段落描写了故都的秋?是是怎么样表现这种特色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北国秋色的。
明确:文中3--11自然段描写了故都的秋。作者通过破屋、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日光、牵牛花、秋草、秋槐、秋蝉、秋雨、秋枣等等意象来表现秋色的。
破屋,日光,牵牛花都是庭院的景色所以第3段我们可将其归纳为秋院景色。由学生之间合作概括出其他四幅图。
明确:第三段,秋院(小院秋晨),第四段,秋槐(秋槐落蕊),第五段,秋蝉(秋蝉残声),第六---十段秋雨(秋雨话凉)第十一段,秋果(秋日异果)
(注:不是重点环节,不追求标题的协调、一致。)
5、集中欣赏
请一位同学分将第一幅秋景图有感情的朗读一遍,读的时候注意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
文章集中反映故都的秋特点是“清、静、悲凉”那么第一幅图秋院图是如何体现出这些特点呢?
明确:1)冷暖色调的判断。(视觉)
碧绿的天色,蓝白的牵牛花,都是恬静安谧的冷色调,这些冷色调一般给人一种“清”的感觉。(红、橙、黄等颜色称为暖色系,绿、青、蓝等颜色称为冷色系)
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里,明艳之色有,繁市之境在,作者为何避而不写?
明确:主要的是与作者当时的心境有关,由于作者当时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热闹。(让我们来看看郁达夫在写作这篇散文的时候的什么样的一种精神状态,插入写作背景。)
2)声音的体现。(听觉)
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很细小的,但作者依然能够听见,正应了那句古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给人一种辽远之感。作者在此用反衬的手法,以闹取静,突显出了北国之秋早晨的宁静的特点。(“静”)
3)环境的描绘。
作者租的是一椽破屋,在院子里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蓝朵,感受秋意。破屋和破壁通常会给人一种落寞荒凉之感,这种落寞和荒凉往往会让人产生“悲凉”之情。
“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我们一般提到草通常会说绿油油的,一片片的,而作者喜欢的却是疏疏落落,尖细且长的秋草,我们知道秋风萧瑟,一阵秋风过后,树叶飘零,野草枯黄,生命即将终结,感物伤人,自然会产生一种悲凉之感。作者写这些悲凉的景也是在品味这种悲凉的氛围。
齐读描写秋院的这段文字,体会其中的韵味
6、总结:
通过分析秋晨院落,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并没有直接的表露心迹,没有直白的表达自己的感情,而是将自己的感情蕴含在作者笔下的客观景物之中,这种写作手法我们称之为“情景交融”,达到了“不著一字而尽显风流”的效果。
7、作业:
剩下的四种景物――秋槐、秋蝉、秋雨和秋果,同学们下去互相讨论。下节课派代表发言,分析这四种景物分别是怎样体现北国之秋的特点的。
第二课时
一、教学重点
1、通过分析其他四幅图,更加明确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体会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艺术手法。
2、学习对比、前后呼应的写法
二、教学过程
1、赏析秋景图
1)秋蝉图
明确:“像花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及柔软的触觉”。――作者调动了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写出了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作者细心的看到了扫帚的留下来的丝纹,它们孤零零的躺在街上,显得清冷而落寞。既写出了作者的清闲,又写出了环境的落寞,显示出一种悲凉之气。
2)秋蝉图
明确:蝉鸣吹响了秋的号角,同时也唱响了生命的挽歌。柳永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的句子,可见秋天的蝉鸣并不似盛夏般激烈,多少有些生命将终的凄婉,没落。蝉到了秋天生命已经走到尽头,那么联想到人,人生的短暂,自然有种悲凉的感觉。
3)赏析秋雨图
明确:文中的“灰沉沉”的天空,“息列索落”的秋雨,“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以及“缓慢悠闲”的语调都会给人一种凉意。在秋天,下秋雨,天气就会转凉,一年将尽,人到中年,光阴几何,那种凄凉和无奈是难以言表的。就像辛弃疾在词中所言“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里的天凉好个秋是不是与那声“哎,天可真凉了”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4)赏析秋果图
明确:北方果树处处都是,重点写枣树,目的在表达对故都金秋的热爱和留恋。但是美好的时光是短暂的,“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一年也就要结束了,坐看年华赴流水,韶光易逝的悲凉之感便油然而生。
2、学习对比、前后呼应的写法
1)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
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
两者的比较点都是“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
2)那么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在结构安排上为何要一前一后?
明确: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这样在结构上就形成了前后呼应。
3、情感探讨
郁达夫对于故都的秋是怎么样的情感呢?请大家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明确: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他为赏秋不辞辛劳,可见爱秋之切!)
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他为这秋色宁愿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可见爱秋之深啊!)
情感:向往、迷恋、眷恋
确定了情感,下面请大家看到十二自然段,作者说“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的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作者喜欢秋景但是看到秋景就会有这样悲凉的情绪产生?
明确:客观方面:故都秋天的景物所体现出来的那种萧索落寞的景象。
主观方面:1)社会环境的黑暗。“白色恐怖,使郁达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调,总想找宁静处”。作者在写这些描写色彩的词不仅体现了是故都秋“清”的特点,也是作者情感色彩的外显。2)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文人见落花而伤春,看流水而感时。他需要这样的景物来排遣内心的忧郁烦闷,把复杂微妙而又难言的情怀寄寓在秀丽的自然景物之中委婉而又曲折地表达出来。3)文人的“悲秋情结”。
4、小结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文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全文紧扣“清、静、悲凉”,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浑然一体。大家在以后的写作中也要注意运用这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5、作业:
1)、完成《学海导航》配套练习
2)、写一篇欣赏季节的散文
三、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1、秋院
2、秋槐
3、秋蝉
4、秋雨
5、秋果
(形) (神)
《故都的秋》教案 篇1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整体感知,分析写景状物散文的`结构和主题,理清课文思路。
(2)学习写景状物散文的写作方法――情景交融。
(3)品味写景状物散文的语言美。
(4)读写结合,运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技法趁热打铁,动手写小散文。或者模仿课文优美隽永的句子进行仿写。
2、过程与方法
(1)分析文章结构,抓住关键词概括文章主题。
(2)用两个段落作为例子,引领学生欣赏写景状物散文的写作特点――情景交融。
(3)自主合作探究品位文章的语言美。
(4)课文引领,老师示范,读写结合,运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技法趁热打铁动手写小散文,或者模仿课文优美隽永的句子进行仿写。3、情感目标:
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学习写景状物散文的写作方法――情景交融。
2、品味写景状物散文的语言美。
三、教学难点:
1、读写结合,运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技法趁热打铁,动手写小散文。或者模仿课文优美隽永的句子进行仿写。
2、理解作者的悲凉。
四、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散文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形式上散文有四个特点:
(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
(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
(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
(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阅读散文时,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要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今天我们学习《故都的秋》。
学习任务:
(1)整体感知,理清思路,分析写景状物散文的结构和主题。
(2)学习写景状物散文的写作方法――情景交融。
(3)品味写景状物散文的语言美。
(4)读写结合,运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技法趁热打铁,动手写小散文。或者模仿课文优美隽永的句子进行仿写。
二、第一个任务:
(1)整体感知,理清思路,分析写景状物散文的结构和主题。
全文共14个段落。
1、请同学们阅读第1段至第2段,回答问题:
(1)抓住关键词,请概括北国的秋的特点。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第1段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感情是什么?想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故都的秋天的向往。
(3)作者为什么写江南的秋?
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把江南的秋和故都的秋对比,突出故都的秋的特点,表现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向往。这个段落运用了比喻,把秋比作名花和美酒,赞美故都的秋更值得领略品味。
2、阅读第3段到第11段,作者写了故都的秋哪些景物?分析景物有什么特点?
(1)秋天的小院(2)秋天的槐树(3)秋蝉(4)秋雨(5)秋天的果树。景物的特点是清、静、悲凉。
3、阅读12、13、14段。
(1)请问,这个段落在表达方式上属于什么?请分析作者的观点。议论,抒情。作者的观点: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的到底。作者的感情:对北方的秋的赞美。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这就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
(2)阅读13段,作者把南国之秋和北国的秋天进行对比,请问:比起北国的秋天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北国的秋。两者的比较点都是“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
(3)阅读14段,请问:这个段落直接抒情,点题,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作者对北国的秋天的眷恋。
总结:本文第1、2段总领全文,点题,写了北国的秋的特点:清、静、悲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和姿态比南国的秋要饱满。第3段至第11段,选择描写5种典型的景物,表现北国的秋天的特点。第12段至14段是结尾点题,通过议论抒情表现作者对北国的秋的赞美和眷恋。
三、第二个任务:学习写景状物散文的写作方法――情景交融。
例1:请阅读下面一段话: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分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表现了故都的秋的清。“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表现的景物“静”的特点。“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表现了景物清、静特点。“一椽破屋”“破壁”这些都突出景物的清、静,它是从漫长的岁月中走过来的,有了一定的岁数与历史了,更能体现作者的悲凉情绪。作者对这些牵牛花的颜色的描写“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为什么淡红色最下?因为“红”的暖色调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境。“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试做陪衬。”体现了“悲凉”。这里看出作者此时所欣赏的是一种落寞,凄清的景,表现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悲凉。
例2: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辍。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分析:“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这个句子是作者是作者所见。“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作者写出了秋天的静、清。“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这组句子既表现了秋的清、静,更表现了作者的主观感受悲凉。
思考:作者为什么选择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对明艳之色繁华景物作者为何避而不写?
明确:主要的是与作者当时的心境有关。(让我们来看看作者在写作这篇散文的时候的什么样的一种精神状态,插入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作者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1934年7月,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作者在写景体现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这些景物也是作者情感的寄托。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写道:“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品味这话的含意,一是一切环境描写的文字都是作者表情寄意的载体,都必须为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服务,二是一切景物又必然引起作者情感波动,进而付诸文字,形成景语。景与情,情与景,二者相因相成,不可分离。
四、第三个任务:品味写景状物散文的语言美。
例1: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辍。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作者写景状物,从视觉、听觉、触觉三个方面表现秋天北国槐树的特点。在写景状物的过程中还加入想象,表现了作者的心理活动,抒发了作者落寞悲凉的感情。我们写景状物,应该调动我们的丰富感觉,从所见,所听,所触,所想等方面写作,学习运用审美的语言表
现我们丰富的内心世界。
例2:刚出办公大楼,一股浓郁的桂花的香扑面而来。我看看周围,发现办公大楼东北角有一棵一米高的桂花树,绿油油的叶子里露出小小的白色的花,密密麻麻挤在一起,每朵花四个小小的花瓣,简单,单纯。我惊异于这么貌不惊人的花居然能散发这么浓郁的香味,蕴含巨大的能量。忽然就想起了柳永《望海潮》: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见到桂花,就能领悟诗词里的意境,桂花的媚,不在于容颜,而在于那份飘散在空气里的香。――齐若冰《秋天的花》
这个例子是我20__年秋天写的一段文字。先写的是花香,是嗅觉。然后写的是视觉“我看看周围,发现办公大楼东北角有一棵一米高的桂花树,绿油油的叶子里露出小小的白色的花,密密麻麻挤在一起,每朵花四个小小的花瓣,简单,单纯。”最后写的是所想,“我惊异于这么貌不惊人的花居然能散发这么浓郁的香味,蕴含巨大的能量。忽
然就想起了柳永《望海潮》: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见到桂花,就能领悟诗词里的意境,桂花的媚不在于容颜,而在于那份飘散在空气里的香。”
五、第四个任务:课文引领,老师示范,读写结合
运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技法趁热打铁动手写小散文,或者模仿课文优美隽永的句子进行仿写。
例1:秋天的花齐若冰
春花秋月是美好的风景。其实,秋天的花自有一份独特的情趣。九月,阴郁的雨缠绵不休,地面湿漉漉的。早晨上班,我打着一把蓝色的伞,雨水还是打湿裙子。街道边是古老的国槐,粗大的黑色的干流淌着亮晶晶的雨滴,浓密的深绿色的叶子上也是亮晶晶的,清新,冷清。脚底下落着米粒小黄色的花,纤细的不忍心踩上去。秋天的国槐,像一个冷清的女子,令人疼爱。姹紫嫣红固然是美好的,但是秋天的国槐自有一种淡然寂寞的气质。
刚出办公大楼,一股浓郁的桂花的香扑面而来。我看看周围,发现办公大楼东北角有一棵一米高的桂花树,绿油油的叶子里露出小小的白色的花,密密麻麻挤在一起,每朵花四个小小的花瓣,简单,单纯。我惊异于这么貌不惊人的花居然能散发这么浓郁的香味,蕴含巨大的能量。忽然就想起了柳永《望海潮》: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见到桂花,就能领悟诗词里的意境,桂花的媚,不在于容颜,而在于那份飘散在空气里的香。
秋天,在公园游玩,看见荷塘里的荷叶已经泛黄,曾经婷婷的干也变褐。想起夏天的时候我们是如何欣喜这片荷塘美丽的荷花,如何惊喜的拍着特写。面对这些,我能够想到这就是生命的衰老。在时光的流转中,原来的美好已了无痕迹,如同红颜、青春、爱情。李商隐说,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当清冷的雨滴敲响荷的心事,那里一定是洁净的花和短暂的夏季。盛开,凋谢,我看到生命的执着、孤寂。秋天的回忆里盛开着一朵美丽的花。
我遇见一个女人,那时我们的文章发在一本杂志,名字一前一后。我很自然的看了她的文字,自有一种冷清的气质。后来,在网上我们相遇,探讨文字。后来,我看见她的照片,眉眼间有着单纯与冷清。她同样喜欢我的样子,我们似乎看见相似的自己。三十多岁的女人,在生命的秋天里安静的读书,把每一段思绪用文字写出来,感动自己,感染别人。我把她比喻成秋天的花,有着饱满的内心和优雅的芳香。
中秋回家,红砖青瓦的老屋后院一串红开的红红火火,在清冷中显得吉祥如意。母亲说,这种花生命里很旺盛,原来只栽种了一株,居然繁殖了这么多,去年的种子自己落下来,春天发芽,秋天开花,也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不用浇灌,淋着雨就生机勃勃。母亲老了,在秋日的午后安静的坐在院子里看着这些花,时光静静的流过。感谢这些花,给母亲生活带来亮色。
秋天的花,自有一份独特的魅力。有一些沉静的心灵厌倦了喧嚣,洗尽铅华,会领悟其中的味道。
2、仿写,请同学们自己写一段秋天的景物,写出景物的特点,运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学生当堂完成,展示。
六、作业:
你读过哪些描写秋天的诗文?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篇?就你最喜欢的诗文写一篇赏析。
《故都的秋》教案 篇13
以下是高中语文优秀说课稿范文《故都的秋》,仅供参考!
一、教材分析与学情状况
郁达夫先生在这篇文章中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作者运用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在对故都秋景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与作者无论是从年代上还是年岁上都相距甚远,对于体味秋之悲凉很容易流于表面。所以本节课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感悟宁静美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这一单元为综合表达单元,教学上要求培养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能力。为更有效地完成这一教学要求,就必须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因此我将单元教学要求做为第三课时教学重点。
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学情状况,本节课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并掌握抒情散文的写作特点;
2.能力目标: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体味作者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
依据此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设定如下:
教学重点: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体味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三、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1.教学方法
教学指导思想: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贯穿全文,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阅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主要采取阅读感知法、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
《故都的秋》教案 篇14
山东垦利一中 王同亮
教学目标 :
进行欣赏性阅读,体味本文紧扣“清”“静”“悲凉”着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浑然一体的写法。
教法:尝试研究性学习,实施教学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时数:1节
布置课前搜索(找出有关描写秋景的诗句,多多益善)
(名句参考)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阳当楼。是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柳永)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曹雪芹)
一江秋水澹寒烟,水影明如练,眼底离愁数行雁。(倪瓒)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白朴)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
授课过程:
(师 导语 )
大千世界,山川草木本无情,但是,由于文人墨客睹物思人,寓情于景,于是,便“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于是,便产生“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凄美。这种情景交融、物我合一是许多散文大家所追求的意境,不少散文正是达到了极致而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今天,我们来赏析一篇这样一篇美文 《故都的秋》。|作者:现代小说家、散文家郁达夫。
(师)看文章标题,指出中心语是什么?本文的写作重点是什么?
(生)秋。|故都特有的秋色。
(师)快速阅读全文,明确故都的秋有何特色?这些特色的描写集中在哪些段落?
(生)第一段。“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是文眼,概括了故都秋的特色。|3至11段是集中描写特色的段落。
(师)找同学朗读,附带任务:1、圈出文中呈现色彩的词语。2、标出文中传递声音的事物的名称。请大家随朗诵者一道去神游故都,观秋色,闻秋声,品秋味。(语调要低沉舒缓,渲染出“清”“静”“悲凉”的气氛)
(生)诵读。
(师)请说出呈现出色彩的词语。
(生)芦花、柳影、夜月、青天、蓝朵、落蕊、枣子|还有“青布单衣”
(师)由物及人,视野更开阔,找得好。|我们来看这些呈现色彩,从色彩的冷暖看,这些色彩多属于
(生)冷色。故都的秋集中了黑白蓝灰等多种冷色调。
(师)那么,这种色调会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生)冷清,孤独。
(师)故都的秋色是这样的冷清,故都的秋声呢?
(生)鸽飞声、蝉声、风雨声、问答声……|“息列索落应是风雨交加,如果没有风,那么雨就会“润物细无声”|还有清扫落蕊的声音
(师)让我们集中听听作者笔下的秋蝉的鸣叫,看看会引起怎样的感受?
(师生讨论)
(师归结)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蝉多是哀怨、忧伤、忧愁的象征,如《雨霖铃》中的起句便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那凄切的寒蝉已令人柔肠寸断,蝉声更令人备感冷清。|在故都,家家户户都有蝉鸣,还是蝉衰弱的残声。文章所渲染的那种冷清,寂寞的氛围也就不言而喻了。置身此时,其寂寞又要跟何止一个“愁”字了得。
(师)写这么多声音,有什么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的呢?为什么?
(生)无。如果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怎能听见驯鸽飞翔的声音?又怎能将息利索落的雨声纳于耳畔?又怎能对都市闲人的寒喧声听得如此清晰?这些声响都不很大。作者是以动(声)衬静,以声音反衬了故都的寂静。这正达到了王籍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
(师)作者绘声绘色为我们描绘了几幅秋光图?请概括。
(生)五幅。有:静对蓝朵、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人话秋、秋果将熟。
(师)假如你就是客居他乡的游子,你就是那位戴一副眼镜、穿一袭长袍的郁达夫。面对如此五幅秋光图,你的心头会油然而生一种什么感觉?
(生)悲凉,清静……
(师)此情此景,让我们不禁想起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齐背:
(师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师)本文虽然没有用古典诗词那样凝炼的语言,却以细腻的笔触传递出故都的秋所特有的。极富个性色彩的韵味。让我们再品读一回3至11段。(注意语速舒缓,语调低沉,力求用声音传递出清、净、悲凉的秋味)(生)读。
(师)文章的标题为《故都的秋》,可第二段与倒数第二段却写了南国的秋,为什么?
(生讨论)作者借南国的秋的温、润、慢,通过对比突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是南国之秋所无法比拟的,从而,突出作者对它的热爱之情。
(师)第12段的大段议论写了什么内容?其作用是什么?
(生)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为突出,而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这样写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这段议论,使整篇文章的情、景、理相互交融,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又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师)小结:
这是一篇写景散文,主体部分写了秋的特色,又通过对比、议论加以突出,使得文章情、景、理水乳交融,美丽而不肤浅,成为现代散文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诗人梁小斌在他的《我热爱秋天的风光》一诗中写道: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河流两岸还荡漾着我美丽的思想。我们来看看,在《故都的秋》这条深沉的底蕴丰厚的河流的两岸,荡漾着郁达夫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或者说,在故都,“秋”可写的东西很多,有火一样的香山红叶,有明镜般的昆明湖水,有诗境似的陶然亭……这些何尝不能映出“秋”的倩影,而作者偏偏写了那样的秋色呢?
(师生共议)此问题较难,可由教师提示。
:这和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郁达夫3岁丧父,幼年生活困难,青年时代,十年客居日本的生活,又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他的自传体小说《沉沦》表现出了浓郁的抑郁、孤僻的个性特征,因此,他喜爱“清”“静”“悲凉”的色彩便不难理解。|如果读一读郁达夫的传记,就会知道他提倡“静的文学”,他写的多是静如止水的遁世文学,另外,他还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的自叙传”,所以,他的作品体现着极强的“主观色彩”,《故都的秋》,秋有情的眷恋,秋中有情的落寞,是最自然不过的了。|这样写,也和文章的写作背景有关。1921年9月到1933年3月,作者曾投入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运动,进行进步文学创作,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待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隐居山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本文正是写于此时,所以他眼中的景无不是内心情感的外化,真是“而今识尽愁滋味”,不写不休。
(师)作者正是以情驭景,借景抒怀,情景交融地进行创作的,这是作品成功的缘由,很值得我们借鉴。
(师)我们说《故都的秋》美丽而不肤浅,那你是否会它爱不能寐,沉浸其中,也会“清、静、悲凉起来,“于我心有戚戚焉”呢?
(生)不会的。
(师)为什么?
(生)因为老沉浸在“清、静、悲凉之中,会非常的压抑,难受,甚至会“在沉默中灭亡”。
(师)是的。因为产生《故都的秋》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其实,即使在那样的艰难的处境中,作者也并非真正沉沦,在内心难言的孤独冷落之中,表达了对国事的隐忧,他不写混混沌沌的江南之秋,正是他不甘沉沦的表现,1937年,抗战爆发,他毅然投入到战斗的洪流中,进行抗日宣传,1945年被日本宪兵杀害于苏门答腊。50年代,郁达夫被国家追认为革命烈士。
由此,我们联想到,即便硬骨头鲁迅先生,在医学救国的理想受挫、弃医从文又陷入低谷之时,也曾躲在北京的绍兴会馆抄写古碑,暂时用种种方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即使是有骨气,宁肯饿死也不食美国的救济粮的朱自清,也曾借素淡朦胧的荷塘月色来表现自己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苦闷与彷徨。但是,他们都不愧为新文化运动的精英,中华民族的脊梁,苦闷彷徨之后,他们依然昂起高贵的头颅,血沃中华,不仅以优美的文笔为文学殿堂增添了绚烂的篇章,更以滚滚热血,为后人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生命之歌。
从这些真正文人的作品里,我们能汲取很多的做人与作文的营养啊。
(师)课就上到这儿。布置一篇课外练笔。借鉴《故都的秋》的写法,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
附:板书纲要
故都的秋
1、总起 我赴故都尝秋味|江南秋味总不足
2、分叙a静对蓝朵
b落蕊轻扫
c秋蝉残鸣
d秋雨凉意
e清秋红枣
3、议论 举世秋感皆深沉
4、总结 南国不及北国秋|愿折寿命挽住秋。
作者邮箱:
《故都的秋》教案 篇15
一、教学设计理念: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纷纷开始生成性课堂的教学探求。生成性的语文课堂就好像是塞林格笔下的“麦田”:有一群孩子在课堂“麦田”里自由自在地游戏、狂奔、乱跑,新的活动不断生成。教师就是站在那“麦田”悬崖边的守望者,守望着这片麦田,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就把他捉住,不让一个孩子掉下“悬崖”,不让学生迷失于“课堂生成”。
在这堂课的设计上,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致和开发性学习的欲望为起点,课堂上适度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有效的价值引导和点拨,对于学生生成的单一的信息资源,通过追问补充的方式将他们带到思维的边缘,让思考“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二、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必修2第一单元的第二篇。本单元所选的三篇课文都是抒情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在欣赏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融化在一起,表现出故都之秋的特色和作者的独特感受的作品。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实用阅读能力和增强学生的主动性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我将本文分为两课时来学习。第一课时从内容和背景方面研读文章,感悟探究作者情感;第二课时从语言和艺术手法方面,体察作者情感。这是第一课时的设计方案。
三、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对散文是不陌生的,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既要让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四、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色,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2)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五、本课时教学重点、难点及依据:
由于作者所处的年代已远,学生在把握作者情感上有一定的难度,也难以领悟主观色彩笼罩之下的景物描写的妙处。所以体会本文情景交融,引导学生推敲本文悲凉、伤感情调的由来。既是教学重点,又是学习难点。
六、教法学法设想:
1、采用教师与学生互动合作的教法。
(解说:在新课程理念中,课堂是个有机融合体。从互动角度引导学生探究作者在文中隐藏的生命情感。)
2、朗读感受,重视诵读、美读。
(解说: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以朗读来贯串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3、让学生读、说、品、评,合作探究
(解说:阅读实践以学生活动为主,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精神和自学习惯。)
七、教学辅助手段:
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设计:
依据本课时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的思考,将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贴近生活,进入情感
一开课,老师与学生共同回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争流”等一系列的描写秋天的诗词……是的,不同的人对于秋有着不同的感受。毛泽东读到秋日的壮丽,杜甫读到秋风的悲凉,柳永读到秋雨的凄苦。那么,你眼里的秋天是怎样的呢?学生各抒己见:可能会谈身边的秋天,一方面给人以丰收的感觉,田野里,各种庄稼陆续成熟了,果园里,各种果树挂满枝头,天高地广,金风送爽,令人心旷神怡;另一方面秋天也会给人带来破败、凄凉之感:北雁南飞,枯叶飘零,收获后的田野,一片狼藉,风中夹杂着寒意,让人心绪悲凉等等。
“一个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世界”,那么,让我们一起走进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体味一下郁达夫眼里的秋天是怎样的呢?
(解说:这一导入,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最佳状态,也就进入教学的第二环节。)
(二) 诵读感悟,辩论情感
1、先听课文朗读录音,配上一段忧郁抒情的音乐《秋思》,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感情基调。同时要求学生边听边在文中勾画出作者选用了哪些平常景物来描写故都的秋。
2、听完课文录音,请学生读课文1-2自然段,分别用文中的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
明确:北国的秋――清、静、悲凉 南国的秋――慢、润、淡
(解说:这一设问意在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训练学生的文字概括能力。)
学生很快悟出:作者眼里故都的秋最大的特点:“清、静、悲凉”
3、那么纵观全文,“你认为作者是颂秋还是悲秋?”
将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分为两组。要求各组同学在回答时以文本为依据。
学生有了争论意识,就会积极、主动地阅读课文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语句,在阅读和争论中提高运用文本的能力。
“颂秋”组的同学就会从作者赞美、眷恋故都的感情角度来选读文段证明自己观点,而“悲秋”组的同学则会从萧瑟的景物的文段描写中读出“悲凉”。学生很容易读到五幅秋景图:秋晨的天空、秋槐的落蕊、秋蝉的残鸣、秋雨的凉意、秋枣的色彩。那作者为什么不选故都的皇家宫殿、园林,也不写远郊是众多优美的风光,而是选取生活中非常普通、不起眼的的几幅画面来作为故都的代表呢?为什么南国的秋就不能体现作者的情感呢?
学生经过一系列深入的辩论后发现: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这都跟作家的个人心境有关。作者写南国之秋,秋味不浓,难以让人满足;写北国的秋,才够得上心理上的秋味。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对故都秋的眷恋和向往,是积极赞美的情感;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全文的基调又是忧伤的,悲凉的。可以说《故都的秋》是一曲悲凉的颂歌。
(解说:有意让教学重心下移,设置了一个非此即彼的圈套,看学生能否跳出思维的二维空间。这是一种联系文本进行分析的思维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筛选、提取文中信息,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想象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产生了思想上的碰撞,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在阅读和争论中,加深对景物描写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的领悟,加深对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的认识,突出了本堂课教学重点。这种放手让学生讨论的做法,能让学生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有助于思维的互补,更有助于合作能力和发现能力的培养。在这里,课堂就是一条生生不息流动着的河流,师生成为课堂生活的创造者。)
(三)研读探究,发现情感
继而,教师抛出一个学习缺口,师生进行互动研讨探究――郁达夫眼里的秋天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下面是我上这堂课与学生互动的片断)
生:可能跟他的年龄有关吧。
师:郁达夫写此文时年龄只有38岁。
生:可能和作者的性格有关吧。
师:可惜我手头没有这方面的资料能帮你证明这一点。
生:是不是跟作者的生活时代有关?
师:不错,郁达夫生活在动乱年代,但是像他这一时代的其他作家也写过反映季节的文章,像朱自清的《春》就写得生机盎然、蓬勃向上。
生:也许和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
生:还可能和作者的心境、情怀有关。
师:郁达夫1913年9月随长兄赴日留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发了他爱国热忱。
生:由此看来,作者因眷恋故都才产生这样的情感。
生:作者写南国之秋,秋味不浓,难以让人满足;写北国的秋,才够得上心理上的秋味。
……
通过互动之后达成共识: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从主观方面来讲,与作家的个人气质、生活经历、文艺观和审美追求等有关。
(解说:“因学定教”是一条不能违背的原则,无论预先考虑如何周密,在课堂上还是要尊重学生思维变化,在与学生互动过程中,教师要随机应变,只要不妨碍教学的终极目标就可以。这一教学环节是“让学生去探究发现悲凉、伤感情调的由来”。在这里,我没有进行传统式的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介绍,只是让学生既走进教材又走出教材,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成功的喜悦,而且是自主学习的兴致和开发性学习的欲望。)
接着,进入延伸拓展环节,根据学以致用的原则,设计这样一道练习: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同学们可选取文中五幅画里的景物,也可联想我们家乡秋天里别的景物,抓住其特征,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续写。看谁说得新!说得多!说得快!
故都的秋天在哪里啊,在哪里? 它在简陋的小屋里;它在浓浓的香茶里;它在蜜桔的飘香里。
《故都的秋》教案 篇16
教学步骤 :
1. 导入 2了解感知3理解分析4揣摩体会(5讲解全篇)6迁移训练
教案草稿
教学目标 :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学会从景物描写中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以情选景;在景物的细致描写中渗透作者的主观感情。
教学难点 :作者主观感情与客观景物的融合(移情作用)。
一课时
一. 导入 :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欣赏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在进入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前,让我们先来看一幅画,这是我根据大家学过的一篇课文中描写的景象所画的:
画面一
打出《天净沙 秋思》(一起背诵)
思考: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你是怎么体会到这种感情的?
明确:大家理解得非常好!天涯沦落,秋日思归,情与景在这首词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的确,读一首诗 看一幅画,总之,欣赏艺术,常常是通过眼前的有限的形象去捕捉和领会到某种更深远的东西,而获得美的享受。这种更深远的东西 ,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对于写景抒情散文来说,作家笔下绝没有单纯的风景,往往是情寄寓于景中, “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阅读这类散文的时候,常常象这位同学所说的那样,从具体的形象入手,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
打出思维模式一
这是大家初中掌握的方法,高中阅读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深入其中的对景物进行细致的揣摩和体会,从而更好的理解与把握作者的感情。今天,我们就要在学习这篇课文基础上掌握这种阅读方法。
二. 了解感知
1. 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那么,我们就从《故都的秋》景走入郁达夫的心灵世界,看作者又通过写什么样的景物去抒发自己怎样的深情?
好。现在先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
打出学习目标: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学会
分析借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方法。
故都的秋。秋是文章景物的主要内容,北平故都,已是历史上繁华的过眼烟云。题目中就含有一种深深的“眷恋”。初读完此篇课文,仿佛看到一个青布长衫的旅人,在凄风苦雨间彷徨叹息思索。一个旧都的秋景,为何会引起作者如此的眷恋?秋声秋色中蕴涵了什么样的深情?我们先来整体感知故都的秋景。下面,请大家看到课文,听我对课文主体部分(3-11)的朗诵。一起神往故都,观其色,闻其声,品一品故都的秋味。 (播放配乐朗诵。)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呢?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
明确:1)“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这是课文的主线或文眼。对课文文眼或主线的把握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有点不宁静”《绿》中的“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2)描写了五幅画面:小院清晨 落蕊 秋蝉嘶叫 闲话秋凉 秋果奇景
三理解分析:
清静悲凉不是空穴来风,它来自作者对故都秋景的客观感受上。作者是怎样细致入微的刻画描写这几幅秋景的呢?什么样的景物,会使我们读者感到这样的压抑,感到这样的凄清和孤独。
思考:1)在五幅画面中,作者是从那些方面来写秋的?
明确:作者从秋声和秋色两方面(角度)来细致入微的展开描写。
2)为什么作者要从声色的角度来刻画秋景?
明确:声色的角度能很好的表现出故都的秋的特点。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
入其境。
3)描写了那些秋声和秋色?特别注意那些间接描写的地方。(分组找,讨论)
明确:色: 碧空 蓝朵 黄中带白 青布 淡绿微黄
提问:A:秋色的特点是什么?(颜色的格调)
明确:冷色调。用青蓝色 ,暗灰色,灰白色调绘出一幅冷色的画面
B落槐为何也是秋色呢?
明确:它的花白里透黄,突出了秋天的特点,与文中描写的其他颜色格调一致。
C如果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目之所见都是这样的色彩与景物,你心里会产
生怎样的感受?
明确:冷清。
凄清如许。观秋色,故都的秋色好冷清哟!透人肌骨。
明确:声:帚声 衰弱的蝉声 风雨声 人声
A如果说,秋色的描写是“清”;那么,秋声呢?用一个字概括。
明确:静。处处透着寂静与落寞。
B写了秋声,为什么我们还说它静呢?
明确:反衬。在秋天的故都,在那无际的碧天下,连小虫 扫帚这样的细微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衬出故都的寂静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艺术家们往往用这种以静衬动的艺术辨证法来取得更强的表达效果。我们在课文《荷塘月色》中已经接触过这种用法,用蛙鸣来衬托月下荷塘的幽静。
C举一个例来说一说:
如看到扫帚的丝纹,为何也让我们仿佛听到了那细微的声音?精细的丝纹,灰土上一条条的痕迹。我们仿佛看到了扫街的在树影下清闲的挥动着扫帚,听到了灰土与落叶发出的沙沙的轻微的声音。这不正折射出故都秋景的寂寞与衰败吗?
D在看到冷清的色彩后,又听到这微漠的声响,作者又会有怎样的感觉?
明确:更加孤独,凄冷。息列索落的秋风秋雨之日,伴着衰弱的蝉声的天籁,和着鸽哨的鸣叫,远处传来荒野的钟声,作者连细微的扫帚声也仿佛听得真真切切。“这次第,怎一个‘静’字了得!”
四揣摩体味
1秋声寂寞,秋色冷清,作者在这样的清 静的秋声秋色里会品味到一种什么样的秋味呢?我们大家已经抓住秋景的特点对景物进行了分析,现在让我们大家一起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意境中去体味,去揣摩,去感悟!
意境是什么呢?意境是内在的情趣与外在景物的融合。包括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境,即眼前之景;二是意,即心中之情;情景相生。景物本来是没有感情的,作者带着某种特定的感情来看景物,那么景物就染上了作者的感情。感情的不同则对于同一景物的观感也不相同。这就是我们美学上常说的“移情作用”。
打出意境的构成表
下面,我们就深入作品中的意境,观景而察情。看到第三段,请全体女同学诵读,这是故都秋天的清晨,大家随着他的声音到街道上遛一遛吧!
大家在听的时候找一找,用我们在学习《风景谈》中的方法,看客观的景(境)中的构成要素有那些?
客观的景是什么样的呢?画面上――
一椽破屋
天色碧绿,驯鸽飞声 景物透着破败(扣故都)
(在)破壁腰中 景物显得落寞(扣秋)
牵牛化的蓝朵
疏疏落落的尖细
且长的秋草(荒草碧连天)
画面中的人――
早晨起来无事可做 日光能细数吗?(神态 动作) 清闲
静对着蓝朵干嘛?(神态) 寂寞
主观的情是――悲凉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笔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又是寂静的,更是美丽的,美好的事物在秋天里凋零,作者将自己对美好事物在秋天里的无情易逝的同情与悲哀深深的藏在这简淡的文字中。让我们从悲凉中读到了眼泪,从眼泪中又读到了美丽。体会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的悲凉。(板书“以景显情”)
我们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由情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林黛玉在悲伤的泪眼中才会看到那纷飞的落蕊。那么作者为什么会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 静 与悲凉”?
主观上,作者当时因白色恐怖而抑郁苦闷 逃避现实。因而,作者用这种感情来看外界时,看到的就只能是冷清的秋色,听到的也只能是寂寞的秋声。那么,大家也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何不写香山的红叶,为何不写颐和园的游人如织。(板书:“以情驭景”)
大家还可以分析其他的画面
五讲解全篇(非教学重点)
课文的主体部分已经学习完了,学习目标已经达到。最后,问大家两个问题
1)作者既是描写故都之秋,为何还要写南国之秋?是否闲笔?
明确:全文既直接描写故都的秋景,又通过写南国之秋来间接写故都之秋。
直接写从故都的秋景的声 色着手,抓住特点,突出了故都秋景的“清 静 悲凉”,间 接写通过二者的对比,也反衬出故都秋景的特点。
2)用三个字来概括南国之秋的特点?
明确:“慢”“润”“淡”
者的感觉是“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为什么呢?
秋景看不饱,秋味尝不透,秋意赏玩不到十足。在南方的秋景中作者难以沉醉其中,那湿润的空气,那熙攘的人群难以触发作者对秋的人生况味,只能使郁达夫更深深的思念北国之秋。
“一篇读罢头飞雪”,我们仿佛一下苍老了许多。不过这只是学习。好,现在来回忆我们的学习过程。
四:回顾认知过程
怎样达到的认知过程?
掌握分析这类文章的思维程序:
一:了解文章写的景物对象,感知景物对象的整体。
二:分析文章怎样写的这些景物对象?景物的特点是什么?
三:透过字面,揣摩体会,情景相连,挖掘作者寓于景物对象中的深情。
五:迁移训练
情景相生。在对景物的描写中,有时往往一字着色,一字着情。如我们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
1. 选词填空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 叶树,灯下白头人。(喜外弟卢纶见寄 司空曙)
绿 红 黄 残
明确:黄。既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又流露了作者的心境,并且符合对偶。
2. 理解《沁园春 长沙》的上半阙,从景物的描写中,把握景物的特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明确:景物,充满生机,生气勃勃。人物,宽阔的心胸,昂扬的精神面貌。板书设计
以 情 驭 景
画面 清晨小院 槐树落蕊 秋蝉嘶叫 闲话秋凉 秋果
秋色 碧空 白中带黄 青布 淡绿微黄 清
秋 蓝朵 悲
凉
味 秋声 鸽声 帚声 蝉声衰弱 风雨声人声 静
以 景 显 情
《故都的秋》教案 篇17
刘方池
我说课的题目是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出自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第四单元第一篇。
一、 教材分析 1、单元教学要求本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都是抒情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领悟文中的哲理。引导学生能通过文章精巧、绵密的构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故都的秋》的教学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2、 文章特点 《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表现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也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景抒情方法的典型。
二、学情介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好。他们对散文并不陌生,高一时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是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
三、教学目标及确立的依据依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的学情,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学习并掌握抒情散文的选材特点(2)能力目标: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3)德育目标: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2、 教学重点: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教学难点: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为了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我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
四、媒体设计教学思路:
贯彻“三主”教学思想,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能力培养为主线。运用声情并茂的朗读、丰富多彩的图片,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初步掌握欣赏散文的规律和原则,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五、教学过程(www.diyifanwen.com)及多媒体应用分析
(一)教学准备:1、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1、本文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感情真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由于本文的写作离今天已经久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2、配以相应的图片,增强感性认识,加深记忆。如人名与图片的关系。3、文字介绍,开阔视野,增进了解。4、总评: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教学过程(www.diyifanwen.com)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关于秋的景色图片和诗文 展示几幅关于秋天的景色图片,让学生充分领略秋天带给我们的强烈的感受。1、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具体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2、学生回忆关于秋的诗文,由此导入新课。使学生温故而知新,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3、图片画面优美,形象直观,给人以强烈的感受。
在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时,教师展示教学目标 有了明确的目标,学习起来才有明确的方向。
整体感知 听朗读录音 1、诗歌单元养成的诵读习惯在本单元要加强巩固和发展,训练美读,学生可以跟读,提示学生注意语速、语调和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2、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好的诵读、美读能将学生带入故都特有的意境之中。3、来自网上下载,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自由控制,使用方便。另一个设计思路是制成flash朗读课件,声音配以不断变换的画面,这样的效果可能会更加吸引学生,直观感受也更加强烈,但可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和理解。因此我只使用了声音文件。4、显示思考题,节省时间,使学生在听读时有更强的针对性。
设疑讨论,鉴赏品味 讲解新课:重点赏析第一幅画:秋晨院落。提供图片。让学生从色彩、声音的角度描绘作者的所见所闻,谈画面给人的感受。设疑: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还静吗?如果改换一下,你觉得好不好?为什么?设计意图:1、形象直观,视觉感更强。易于展开联想,使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能迅速抓住景物的特征。2、体现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层层设疑。3、使学生初步了解分析鉴赏散文的思路: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以情驭景。学会了初步的分析方法,学生就会有意识地进入到知识的探究情境之中。从而自然而然的把学生引入下一阶段的阅读实践中去。
口语训练:6、其余四幅画面如何体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品味揣摩语言,自选角度,可以从色彩、声音的角度、可以从触觉的角度,也可以从秋光、秋姿、秋味等角度 1、形象直观,视觉感更强。易于展开联想,使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材是个例子,教是为了达到不教。” 因此,教师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精神和自学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3、通过欣赏语言,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笔下“景”的独特之美、作家的独特心境、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与理,从而达到通过品味语言来循序渐进地感知,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的赏析目的。设疑: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为记叙的呢,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设计意图:(1)此题有意要引起学生的争论,题干以选择问的形式设置一个非此即彼的圈套,看学生能否跳出思维的二维空间。(2)通过争论,可使学生加深对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特点的认识,解决了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和教学重点。
亮点探究:故都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为何只选取了这几处景物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展示几幅北京的名胜图片 1、使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易于展开讨论。2、完成教学能力目标,突破本课教学难点。3、因为学生事先对作家已经有所了解,也可上网查找资料,然后把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重组。这样,既锻炼了学生从网上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学生探究的意识,也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维拓展,感受人文精神: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于你心有戚戚焉吗? 1、此题在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各抒己见。发扬教学民主。意见基本一致。2、感受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教学此文,我感觉人文精神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课文里,就在师生们的共同品读活动中。
探究作业:1、《故都的秋》的画面美和音乐美。2、郁达夫人文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任选其一。1、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不同兴趣,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力争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2、从课程论角度来看,学校教育既要重视显性课程,也不能忽略隐性课程,只有在有形和无形相结合的教育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才能使学生在"潜移"中受到教育,在"默化"中发展个性。开发和利用郁达夫人文资源,实际上是开设了一门隐性课程。3、从当前教育发展需要的角度来看,爱国主义教育是学生确立人生观、世界观的精神核心,素质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郁达夫先生是革命烈士,杰出的爱国主义作家,尽管他生活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但在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勤俭品质、率真个性、文学特征等特征在当代依然有其生命力,正是我们在素质教育中应当继承和发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开发和利用郁达夫人文资源,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体现素质教育的特色。
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 交融,浑然一体。重点突出,一目了然。不但是学习散文的重要方法,也是欣赏散文的重要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