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鱼钩》|人教版(精选14篇)
《金色的鱼钩》|人教版 篇1
第一课时
目的要求:
1.读准字音.
2.学习第一,二段,知道红军过草地时的艰苦情况,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重点:练习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练习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
一. 导语 .
鱼钩是什么颜色的?可是,一篇文章的题目却是<<金色的鱼钩>>,这是怎么回事呢?(板书:金色的鱼钩)
二.检查预习
1. 听课文录音,把自己读错的字标出来.之后,多读几遍.
2. 联系课文说说词语的意思(单击课前预习中的字词练习)
3. 说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当时的环境.指名说,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4. 你划下了哪些令你最感动的句子?
三. 分段.
1.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一件是讲老班长煮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他自己没吃一点鱼;一件是讲快走出草地时老班长牺牲了.)
2. 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可分几段?说说段意.(第一段,1---2自然段;第二段,3---22自然段;第三段.23---33自然段;第四段,34自然段.
四. 通过自学,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1. 齐读第一段.说说关于老班长的描写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 默读第二段,边读边注意体会人物当时的思想感情,看你从文中体会到什么?(学生发言,教师和其他同学补充或提出异议)
可引导讨论:
(1) 你觉得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老班长对我们非常负责?
(2) 当小梁发现老班长不吃鱼汤却嚼草根,咽着鱼骨头时,老班长地神态有什么变化?划出有关词句.(单击课前预习中的内容理解2)
(3) 想象一下,老班长的神态变化反映了他当时怎样的内心活动?(单击课前预习中的内容理解3
(4) 划出小梁神态变化的句子,想象一下,他当时心情怎样?(单击内容理解4)
(5) 写老班长的一忧一喜,为什么忧,为什么喜?这说明了什么?(单击内容理解5)
第二课时
目的要求:
1.学习第三段,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2.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
一. 总结上节课的学习方法.
二.学习第三段.
1. 默读课文第三段.
2. 抓住有关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1) 老班长始终不肯吃鱼,仅仅是因为鱼太少了吗?
(2) 为什么说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单击内容理解7)
(3) 课文最后一句有什么含义?在写法上有什么作用?(单击内容理解6)
(4) 课文写老班长,为什么用”金色的鱼钩”作题?单击内容理解8)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把你认为最能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的一段话找出来,试着读一读,其他同学讨论交流,可以补充改正.最后,把全文有感情地朗读下来.
四.巩固练习.
(单击巩固练习中的拼音填空,比字组词,词语搭配,选字填空.学生口头练习.)
《金色的鱼钩》|人教版 篇2
一、教学目标:
1、训练运用圈划的读书方法,理解在人物刻划中关键词语的作用,体会从多种角度刻划人物的写作方法。
2、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品质,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
二、重点和难点:
正确圈划、理解中心是重点。理解小病号的描写与中心的关系是难点。
三、教时:
一教时[第二教时]
四、教学过程:
[一]回顾第一教时,总结:课文《金色的鱼钩》主要出现了两个人物:老班长、我。思考:课文中的人物描写与课文中心有什么关系?
[二]分段阅读,分析人物:
1、默读课文第一大段,完成下列步骤
(1)这段文字从哪些内容作了圈划?
在对学生个别提问的基础上,老师归纳:
课文对老班长的外貌、心情、动作、神态作了圈划。
(2)就圈划内容提问,并体会其作用。
朗读描写老班长外貌的句子,提问:人物外貌的描写对表达课文中心有什么作用?
体会描写老班长心情的句子,提问:人物心情的描写与课文中心有什么联系?
圈划出描写老班长动作的词语,提问:圈划词语从哪些角度揭示了老班长的品质?
在个别回答或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老师小结:
对老班长的外貌、心情、动作等描写,突出了老班长的有极强的责任心、舍己为人的精神。圈划词语也从不同角度揭示了老班长的这一品质。
2.默读课文第二大段,注意从多种角度刻划人物的写法,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1)圈划出表现小病号“我”的心情的词语。
(2)就这些词语从不同角度提问。
(3)分析其表达的作用。
(4)小结:课文对小病号的描写,特别是写出了“我”在知道事情真相前后的心情变化,突出了“我”的感激之情。
圈划词语突出了老班长品质的感人,写小病号是为了从侧面烘托出老班长的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和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的高尚品质。
3.默读课文第三段,找出描写老班长竭尽全力全力不让病号挨饿的神情、语言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1)圈划描写老班长神情、语言的句子。
(2)提问:这些词语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何意义?与课文中心有什么关系?
(3)小结:这些对老班长神情、语言的描写,将老班长的形象刻划得淋漓尽致,充分表达出他忠于革命忠于党舍己为人的崇高的品质。
4.朗读课文最后一段,思考:
“这枚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与“闪烁着灿烂的金色光芒”是否矛盾?为什么?与课题有什么关系?(可分组进行讨论)
5.总结:不矛盾。因为“长满了红锈的鱼钩”记录了老班长舍己为人最终献出生命的光辉事迹,这枚鱼钩虽普通却闪烁出老班长崇高品质的灿烂光芒,因此它“闪烁着灿烂的金色光芒”。课文以“金色的鱼钩”为题,揭示了文章中心,有其深刻的含义。
6.讨论学习《金色的鱼钩》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发扬同学间团结友爱的精神。
五、板书:
老班长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
老班长的思想品德
《金色的鱼钩》|人教版 篇3
一、看拼音写汉字
changwei zhidaoyuan chuishibanzhang zhaogu tuobei quangu zhouwen liangbinbanbai
( ) ( ) ( ) ( ) ( ) ( ) ( ) ( )
suying qingke ji e weixie hebulongyan shuitang yishang xichuwangwai fengyizhen
( ) ( ) ( ) ( ) ( ) ( ) ( ) ( ) ( )
zuoliao jingguang andun reqitengteng bijing jinbuzhu huiwei shoushiwankuai
( ) ( ) ( ) ( ) ( ) ( ) ( ) ( ) ( ) ( )
tangciwan zhoumei zhiwu miman baomu qinwuyuan jianku wubianwuya shuairuo fenpei
( ) ( ) ( ) ( ) ( ) ( ) ( ) ( ) ( ) ( )
qingxu guwu yanjun cuiruo shuzhan mianqiang baoman chongdie hunmibuxing yili
( ) ( ) ( ) ( ) ( ) ( ) ( ) ( ) ( ) ( )
wanjiu zhaoliao niandao yanyanyixi langfei cucao fumo chouye yidou zhanyang
( ) ( ) ( ) ( ) ( ) ( ) ( ) ( ) ( ) ( )
shanshuo canlan guangmang
( ) ( ) ( )
二、给下列字注音
颧骨 两鬓( ) 青稞 作( )料 禁不住 搪( )瓷碗 咽下去 支吾( )
勉强 奄( )奄一息 念叨 粗糙( ) 抽噎 衣兜( ) 瞻仰
弥漫 衰( )弱
三、多音字组词
强 作 禁 咽 嚼 重
四、形近字组词
抚( )炊( )鬓( )威( )裳( )搪( )勤( )衰( )峻( )挽( )瞻( )
妩( )吹( )鬃( )危( )棠( )塘( )勒( )哀( )俊( )搀( )檐( )
烁( )芒( )
砾( )茫( )
五、把词语补充完整.
布满 两鬓( ) 出( )外 热气( ) 夜色
无无 ( )( )不醒 一息 目不( )( )
六、读一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哪些是打比方的句子。
1、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
2、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
3、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
4、我们的精神显得特别好,四处去找野菜,拾干柴,好像过节似的。
七、给下面的一段话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老班长猛抬起头 看见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手里的搪瓷碗就支吾着说 我 我早就吃过了 看到碗里还没吃干净扔了怪可惜的
八、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 )全连数他岁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 )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2、这汤( )没加作料,( )我们觉得没有比这更鲜美的了。
3、老班长对小梁说:“你( )知道了,( )不要再告诉别人了。”
4、指导员对老班长说:“( )多么艰苦,你( )要把他们带出草地。”
5、( )我们找不到东西吃,( )无法走出这茫茫的草地。
6、老班长( )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 )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
7、我( )接受了指导员交给的任务,( )得把你们带出草地。
8、( )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 )会起不来。
六、回答问题.
1、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这是“我”( )时候说的话。“万根钢针”表现了“我”( )的心情,后面的省略号省去了( )。
2、老班长到处找野菜,挖草根,可是光吃这些东西怎么行呢!老班长看我们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到处”说明( ),“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说明( )。第二天,他总能端着热气腾腾的鲜鱼野菜汤给我们吃。。“总能”说明( )。
3、我端起搪瓷碗,觉得( ),( )。两个小同志不知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老班长看到这情况,皱起眉头,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 ),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 )!”最后这句话是( )的,意思只有我知道。老班长批评我的语句是( ),因为
( )。
4、老班长虽然瘦得( ),眼睛( ),还一直用( )着我们。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
5、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 ),( )就说:“小梁,别( )东西了。我( )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 )!” 句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
6、“老班长!老班长!”我们叫起来。但是老班长,他,他的眼睛慢慢地闭上了。“他,他的”作用是( ),请从课文中再找出一处这样的用法( ),体会含义( )。
7、老班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8、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金色的鱼钩》|人教版 篇4
一、说教材
《金色的鱼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本组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通过不断练习,熟能生巧,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得到提高。选择这篇的目的我认为有两个:一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二是进行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
记叙了红军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接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感人故事。透过老班长的神情、动作、语言,映射出老班长闪着金色光芒的崇高的内心世界。
二、说目标
结合单元训练重点,根据学生实际,围绕新课标的精神和修订教材的要求,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力求突破重点:练习快速阅读,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体会作者对老班长的敬爱和怀念之情。
三、说教法
在教学方法上,为了突破这一重点和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1)、教学前,运用多媒体播放录像,简介时代背景,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课文。
(2)、从课题入手,直引课文的最后一段,让学生体会“金色”的含义,抓住中心,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分别找出老班长的两“笑”、我的三“哭”,并以两“笑”三“哭”为突破口,读中感悟,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结合老班长的外貌、行动、语言、神态的词句分析,进一步体会老班长的崇高的内心世界。
四、说学法
在学法指导上,本课侧重指导快速阅读的方法。课前预习初步感知课文,课中交流呈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态势;重点明确,抓住重点句感悟全文。课前做到学习什么,解决什么问题,胸有成竹。在“快速阅读”指导上,借助引导学生勾画两“笑”三“哭”,揣摩体会,悟出方法。通过训练,学生悟出快速阅读的重要性,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五、说程序
在教学程序上,我主要分两个步骤进行,一是课前铺垫。了解课文背景,寻找有关长征的历史资料及,为课中教学的有效实施打下基础。二是一条主线贯穿始终:即快速阅读――勾画――体会。快速阅读的对象是全文,勾画的对象两“笑”和三“哭”。体会的对象是老班长的崇高品质和作者的敬爱与怀念之情。既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又合理地串联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从知识的层次性看,由浅人深;从儿童心理看,符合认知。
在教学环节上,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紧扣课题,设置悬念,使快速阅读有目的的进行。
1、板书课题《金色的鱼钩》,由课题引出问题:
“这是一个怎样的鱼钩?鱼钩隐藏了一个什么故事?为什么以金色的鱼钩为题?”
2、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这些问题。
(二)互动交流,勾画重点,仔细研读,提高快速阅读的质量。
1、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叙述顺序。
2、交流初读课文后的感悟,引导提出本课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的主要人物是老班长,而题目为什么是“金色的鱼钩”?为什么说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3、引导勾画老班长的两“笑”和“我”的三“哭”,读中感悟。
首先让学生快速找到老班长让我们喝鱼汤的前后笑了几次并勾画出来。让学生比较前后两次“笑”有什么不一样,通过读来体会老班长忠于党的事业、舍己为人的内心活动和崇高品质。
第一次是:他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一点。唉!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钩了,又跑啦!”
第二次是: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然后让学生勾画出文中“我”的三次“哭”。分析我为什么会哭?体会“我”的“三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1)、望着他那十分严峻的脸,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竟扑倒在他怀里哭了。
(2)、我把碗端到嘴边,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
(3)、我们扑在老班长身上,抽噎着,很久很久。
4、抓住重点,直奔中心,深入领会。
教师质疑,“我”为什么小心地把鱼钩保存起来?“我”说生锈的鱼钩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金色的光芒”是指什么?为什么以“金色的鱼钩”为题?让学生进一步通过老班长的神情、动作、语言来体会老班长的精神。
5、感情朗读,体味情感。让学生找出最使自己感动的部分有感情的朗读,通过朗读,加深对老班长的崇敬、爱戴的思想感情,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六、说板书
略
《金色的鱼钩》|人教版 篇5
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红军长征发生在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也就是说,老班宁愿吃草根,吃鱼骨,牺牲自己,还要完成任务分配到更高,受伤了草。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对语言,行动,风度,心理活动等角色的细致描述,层层进步,揭示了崇高的内在世界。还表达了作者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因为这是发生在红军长征的事情,现在的孩子们似乎离这个年龄太远,他们现在生活得如此开心,所以在教这个课程之前,我首先要求学生访问历史信息,为了理解故事背景,根据自己对长征时间的理解,通过省份和一些重要的战斗,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长征,了解老年人的高贵品质基础。
虽然这篇文章较长,但根据我们目前的智能教室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地训练学生预览能力,重视阅读能力。使学生可以快速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移动部件,然后快速掌握文本以表达思维主题。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学生可能会理解文本的内容,然后我要求学生感觉更深层次的感觉,阅读多次,并在下一节写下自己的感觉。组织学生沟通后,感受最深的部分,读给大家听,并谈论为什么他们被移动。也许智能教室已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孩子们的自我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例如,一些学生很快就在文章中描述了老队长的领导者的风度,而且文字描绘了句子的感觉阅读阅读,并说这些时代描述了老队长的风度,有什么不同,让所有的学生了解风度,描述角色的精神的性格反映了性格。
但是,在这一课中,也有不太满意的地方,比如:学生在报告一些泥泞的水时,所以时间不够,课程计划受到影响。学生朗读不能达到声音和感情,特别是在听完四,六课后阅读,我想我有一些问题,我们必须在这方面加强。
《金色的鱼钩》|人教版 篇6
本文描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一件感人至深的故事。教学前,我提前让学生查阅历史资料,了解故事背景,为理解老班长的高尚品质奠定基础。文章篇幅较长,故事性强,上课时我有意识地进行快速阅读的训练,要求学生入眼看得快,入脑想得快,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在理解这一问题时,我先引导学生通过任务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老班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从而顺理成章地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的含义。
《金色的鱼钩》|人教版 篇7
莱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刘新艳
学习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人教版)语文第八册9课,时间1课时。
学习目标:
1.能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2.能认识7个生字,了解新词的意思,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3.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使自己感动的部分。
4.能说出自己对"在这个长满了红锈地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一句话的理解。
5.能创造性的复述课文中的故事。
6. 能感受到革命前辈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产生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学习重点: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学习准备:
1.预习: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搜集长征的有关资料,通过初步阅读了解资料的内容,进行剪辑整理,弄清与课文学习的联系。
学习过程:
一、交流搜集资料
将自己课前搜集到的有关长征的资料(包括长征的时间、路线、有关长征的诗词、歌曲、长征中的动人故事、英雄人物等各种文字介绍和图片资料)与同学进行交流。
二、研读阅读提示
认真研读"阅读提示",之后,说说阅读提示提了几方面的学习要求,弄清在阅读中要做什么,怎样做好。
三、自读理解内容
1.回顾读书方法。如读一读、想一想、查一查、画一画、标一标、注一注、议一议等。
2.学生按阅读提示,运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阅读课文。
3.教师有针对地进行学法指导。
四、交流读书收获
1.在阅读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呢?引导学生从字、词、句、段、篇几个方面进行交流,教给学生积累语言文字的方法。
2.学生畅谈收获。
3.把对老班长说的话写在课文的插图旁边,进行交流。
五、总结布置作业
把本课阅读学习中积累的好词佳句摘录到读书笔记上,把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继续搜集有关长征的资料。
《金色的鱼钩》|人教版 篇8
教学《金色的鱼钩》时,我没有像以往的教学写人的文章那样直接总结老班长是个什么样的人,而是让学生用一定的速度读课文,完成一道填空题:这是一个_____的班长。小组合作讨论之后,学生代表发言。
生:这是一个舍己为人的班长。
生:这是一个诚实守信的班长。
生:老师,我反对。老班长没有做到诚实守信。
生:老师,这篇课文讲的是老班长牺牲自己,成全三个小战士的事情,与“诚实守信”没有什么关系。
……
师:我建议同学们先别急躁,你们都静下心来听听他的理由,好吗?
生:老班长答应过指导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三个小战士带出草地。而在还有二十多里路就要走出草地的时候,老班长却死了。所以我说他没有实现自己的诺言。而且在老班长奄奄一息的时候,他自己也亲口说“我没有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
师:老师很喜欢听到你这样的观点,说明你认真看书,认真思考,这个方法值得所有的同学学习。生命诚可贵,难道老班长就不愿意让自己好好活下去吗?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老班长为什么就不喝那救命的鱼汤?
(学生读书思考。)
生:我从“奄奄一息”这个词看出来老班长快要死了,他知道自己就算喝了鱼汤也活不下去,所以他就说别浪费东西了。他不喝,是要省下来让给三个小战士喝。
生:文章前面说,老班长四十岁还不到,就“背有点驮,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我觉得老班长常时间营养不良,到这时,生命已走到尽头。
生:老班长之所以会变成现在这样子,是因为他总把吃的东西让给了三个小战士。书上说得很清楚,“我从来没见他吃过一点儿鱼”“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
生:老班长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自己也解释得很清楚,他说:“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就会起不来。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去向党报告呢?难道我能说,‘指导员,我把同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了困难出来啦。’”
生:这让我想到了《马背上的小红军》这篇课文,小红军和老班长都是那种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人。
师:现在我们再回到最初的那个话题,老班长是个讲诚信的人吗?
生:我觉得是,他答应指导员要把三个小战士送出草地,事实上三个小战士是平安走出草地了,老班长说到做到了。
生:老班长如果自私一点,每一次做好鱼汤先自己喝的话,死的人就不会是他了。他为了实现自己对指导员的承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生:老班长和《军神》中的刘伯承一样,让人肃然起敬。
……
【分析】把握课堂内与众不同的声音,教师就能让自己的课堂焕发出不能预设的精彩,在这时候,教师的即时评价成了画龙点睛之笔,课堂的亮点在教师即时评价过后出现。当学生有争论的时候,教师不必过早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毕竟教师的“权威”在某种程度上始终存在。
学生认真研读文本,悟出了字里行间所蕴涵的前因后果,难能可贵的是,这是学生自发自觉地主动参与,因而生成的教育意义与教师的生硬解释有着天壤之别。在这里,既要求教师对文本的熟知,又要求教师敏锐地发觉问题的价值,而且一旦问题铺展开来,教师对它的动向要把握得不偏不倚,处理得恰到好处。否则,随意把握生发点,目标不定,或指向不明,或方法不当,都有可能导致丧失语文教学的特点,造成无效的生成。在即时评价用得好,生成状况来得妙的课堂里,学生才能“敢于直言”“畅所欲言”,经过这样的锻炼,学生才有可能做到“言者善绘”“闻者有味”,或者“言者善辩”“闻者善断”。
《金色的鱼钩》|人教版 篇9
《金色的鱼钩》续写
山东省德州市水电十三局小学 龙 蓓
老班长死了,我们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用过的珍贵的鱼钩收藏起来,想起了老班长对我们说的话。对!我们要坚强地活下去。抬起头,夜幕已悄悄降临,是的,还有很多路要我们走,我们要挺起胸膛,坚持走出草地。
休息了一夜,东方已经出现了鱼肚白,我把其他两个病号叫醒,晨风吹来,渐渐摩平了我们心中的伤痛。我们几个在附近拔了点野菜,煮着吃了。
离草地边沿约摸还有20多里路,要走出这20多里路不容易啊,我们几个都饿得面黄肌瘦,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倒下。
我们开始出发了,争取在这一天内走出草地。我们三个互相搀扶、互相勉励,我要拿命去拼,绝不辜负老班长对我们的期望。当我们走不动的时候,眼前浮现出老班长的身影;当我们被饥饿压得迈不了步的时候,耳边回荡着老班长对我们说过的话。草地里十分泥泞,而且稍不留心就有坠入沼泽的危险。我们尽管走得小心翼翼,还是一步三滑,我们几个被摔得鼻青脸肿的,可是我们把摔出的血一擦,“一定要走出草地,拼到底!”这是从我们心里迸出来的话,正是这句话使我们浑身充满了力量,让我们能一步步走下来。
走着走着,我们渐渐支持不住了。终于,我们相继摔倒在草地上了。“不行,爬也要爬出草地去。”我说。于是我们开始了艰难的爬行!1米、2米、3米…… 就这样匍匐前进,爬啊,爬啊,我们的手被荆棘扎得血肉模糊,钻心地痛,我们的脸上也伤痕累累,身上的衣服被划成一条一条的了。这些都不能使我们停下,我们爬呀,爬呀……也不知道爬了多久终于看到草地边了,也看到了前面的大家,我们几个高兴得哭了起来。“不要这样。”我安慰大家,自己却也不由自主地流下了流泪。
走出了草地,多么不容易啊!我们三个偎依在一起,望着远方那还剩下半边脸的太阳。
缩写《金色的鱼钩》
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枞阳县城关小学五年级⑵班 朱鸿绪
1935年秋天,在长征途中,由于生病跟不上队伍,指导员让老班长照顾我们。
我们的食物很快吃完了,怎么办?老班长在洗衣服时看到了鱼,便用针做了一个鱼钩,每天钓鱼烧鱼汤给我们喝。老班长自己却从来没吃一次。
没有营养,老班长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差,就在临终前,他仍把食物让出来。
为了纪念老班长,我们小心地保管好鱼钩,准备让这个长满红锈的雨钩教育革命后代。
【指导老师:童平香】
缩写《金色的鱼钩》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张坂镇中心小学五年级 杜如清
1935年秋天,红军进入草地,3个同志落伍了,指导员派炊事班长照顾我们。我们靠着青稞面和野菜生活,很快就吃光了,老班长看着这样睡不着觉。
一天,老班长看见池塘有鱼,他回去做好鱼钩来钓鱼,这天,三个小同志吃个精光。以后,老班长天天都去钓鱼给三个病号吃。可是,老班长一点鱼都没有吃,只吃他们剩下的鱼骨头,和几根草根,这件事我知道后,很惭愧,他却说这个是我的工作。叫我不要把这件事说去。
一天又一天,快离开草地的边很近了。这一天,我们的精神都很好,老班长出去钓鱼后,就没回来。最后我们在一个水塘里找到他,这时他已经奄奄一息了。我去钓鱼,回来给老班长吃,可是,当我把鱼塘送到他嘴边时,他却说;我不吃,你们吃了,走出草地,最后眼睛慢慢地闭上。
我们扑在老班长身上,抽噎着,我把鱼钩包起来,想等革命胜利已后,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子子孙孙来瞻仰它,让老班长的品格留芳百世。
《金色的鱼钩》|人教版 篇10
《金色的鱼钩》教学反思
教学《金色的鱼钩》,让我尝试到了一点成功的乐趣。在教这一课的过程中,我特别注重了朗读教学,要求学生找出感受最深的部分进行朗读,并谈谈为什么要这样读。
在教学活动中,我也不时发表自己的意见。当读到“老班长,你吃啊!我们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去”时,我说:“老班长为什么照顾三个伤员走出草地,自己啃鱼骨头,直到眼睛看不见了,还摸索着为伤员挖野菜,为了伤员他快耗尽了自己全部的生命。如果你是伤员,这会儿,你有怎样的感受?让我也试读一次吧!”我哽咽着声音读:“老班长,你吃啊!我们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这时,教室里格外沉静,只见有的学生在擦腮边的泪水。
这时,我接着说:“老班长的手垂了下来,他耗尽了生命的全部,眼看着就要走出草地,他不能动了,也不能照顾我们了。此时,你该用怎样的感情呼唤呢?”学生们个个情不自禁:“老班长――老班长――”呼叫声悲痛欲绝,余音在教室里久久回荡。这时我又追问:“你们为什么多叫一声呢?”“我们希望喊声能唤回老班长,只有这样读,才能表达对老班长无限感激之情。”我这是提议,全班同学起立,深情地为老班长默哀。
深情发自每个人的肺腑,深情也打动了课堂里的每一个人。抓住朗读这个环节,让学生说好,加深感悟,教学效果已经一目了然了,由此,我感到,文质兼美、情感丰富的文章,不仅要复读,而且要读出感情,读出韵味,才能使学生真正受益。
我觉得这堂课好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问题设计得针对性强。
本课篇幅较长,做事性强,我撇开了枯燥的分析,而直接抓住最动情的文字捐多表情朗读,整堂课我只设计了两个问题;
1、读课文,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2、把感受深的片段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为什么感动?
这两个问题给了学生问候、思考、表达的最大空间,学生有机会自由说、自立表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充分地给学生以自由。
整堂课,学生自主地投入阅读实践,一遍比一遍好,感悟一次比一次深。
三、教师深情并茂的范读。
教师的范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具对于文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韵味”、“神采”、“风格”等,通过朗读传递给学生,可收到以声示范、以情激qing的功效。
引疑,生疑,质疑,解疑──《金色的鱼钩》课后反思
《金色的鱼钩》记叙了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的感人故事。文章生动感人,是一篇极好的半阅读课文,也是一篇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自学能力得到培养,并在语言文字的研究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指导学生阅读文本,有三个突出:
一、积极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充分调动学生学生的积极性
从解题开始,即启发学生对以“金色的鱼钩”为题进行思考。学生初读课文后,能针对课题提出三个带有实质性的问题。对此,老师不急于求解,而是设下悬念,进一步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进一步深入思考,在整个阅读过程中,要完全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提问题,解决问题。从“金色的鱼钩”到老班长 “金子般的精神”,学生领悟得非常深刻。
二、抓中心句,牵一发而动全局,对学生的学法给予有效的指导
“老班长接受了什么任务”,这是学生第一次默读课文时思考的重要问题。教师再次强调这“庄严的使命”。这样使学生的思路直接指向文章的中心。指导员的这句话,与课文的各个部分关系密切,课文的整个情节都围绕它展开。学生带着这个问题研读课文,自然地抓住了各段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也抓住了文章的中心。
三、融思想教育与能力培养为一体
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辨证统一。
学生通过读,画,说,想,议等活动,既锻炼了语言和思维能力,又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像最后的提问“为什么把鱼钩保存起来?”学生像水到渠成一般回答“要用鱼钩教育后代”“学习老前辈的高贵品质”……,而最后让全体学生起立,齐唱《对歌》,师生心潮澎湃。“当好共产主义接班人,向着胜利,勇敢前进”的歌声回荡在少先队员的心中。
关注那一部分学生──《金色的鱼钩》教学反思
一直以来,上每一堂课我都要求是全员参与,并且也在尽力地去做好它。一般在课上,只要学生愿意回答问题的,我都会给予满足,一些不太愿意的有时也会 “硬逼”着他来回答,我坚信只要多叫几次,他也会慢慢融入到这个集体中来的。但今天的这堂课让我发现其实我做得还很不够。
《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很长,但很多地方描写得很精彩,需要学生的朗读加以感化。此时,王贝妮举手了,于是便叫了她。听完她的朗读,使我吃惊不小:她的朗读真不错,我以前怎么没发现呢?还自认为让全员参与,哎,真是太大意了,惭愧!让同桌来评价一下她的朗读水平,他说:“我跟她已经是几年的同学了,我发现她的朗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也正因为同桌的鼓励,王贝妮举手的频率更是上升了很多。此时的我更是羞愧难当。已经大半个学期都过了,我才发现她。如果早一点发现,我想王贝妮会提高得更快,责任全在我。对不起王贝妮!对不起至今还被我遗忘的学生!
班级中五十二位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性格。很多时候,总是被那些外向型的学生所“蒙蔽”,过多地去提问他们,引导他们,从而忽略了对内向型学生的教育,只是让他们呆呆地坐上一堂课。其实每一次的提问,对学生来说都是一次不小的锻炼、一次不小的考验。外向型的学生往往很活泼,致使老师的目光更多地倾向于他们,他们就得到锻炼;而内向型的学生,由于天生不爱说话,不爱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一个疏忽,就失去了一次机会。
关注那一部分学生,尤其是还不曾被我们发现的学生,多给他们机会,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关注需要耐心,一次两次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只要坚持,我想你必将会有新的发现。一直记得有这么一句话:“一位学生,可能对一个班级来说他只是其中的百分之几,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他却是百分百。”多去关注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对学生负责,对家庭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
明天的任务就是在课堂上去看一看还有没有被自己遗忘的学生,如果有,那就应该“亡羊补牢”了!
《金色的鱼钩》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作者语言朴实,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我在教学中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本文描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一件感人至深的故事。因此我提前让学生查阅历史资料背景,为理解老班长的高尚品质奠定基础。
2、这篇文章要求进行快速阅读的训练:
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入眼看得快,入脑想得快,边读质疑:课文的题目是“金色的鱼钩”,这个鱼钩真的是金色的吗?作者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3、在初步理解文章之后,我再让学生把感受较深的部分有感情地多读几遍,并把自己心中的感受写在字行句间。之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为什么受到感动。
4、这篇课文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学中我有意识地为学生在读写之间架起桥梁,引导学生从读学写。如,课文中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神态,从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思考这几次描写老班长的神态有什么不同,你能从中感悟到什么?从而使学生领会神态描写对反映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
《金色的鱼钩》|人教版 篇11
《金色的鱼钩》本是一篇学生自学的课文,但由于课文篇幅较长,学生理解起来存在很大的困难,我便带着学生将课文简要的理解了一遍。我发现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理解起来更快、更容易些。虽然我叫学生自学时可以互相讨论,但学生都只在自己读,没有在一起交流,这样花去了很多时间,效率不够好。这让我想到以前学生在学习这类课文时,我要么叫学生自己读课文自己解决课后习题,要么会直接将课后习题的答案告诉学生。这两种做法都存在许多弊端,前者是一味的放,让学生在读课文和做习题时增加了难度,对课文的理解不够深入到位,往往不能准确的回答问题,一遍,两遍,老是不对,就搓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后者则没有充分的给学生读书和思考的时间,只是被动的接受答案,并不知道课文里讲了些什么,问题的意思是什么?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依靠老师说答案的懒惰思想,不再主动的朗读课文、思考课后习题。
看来,自学课文不能一味的放手,老师还要在一旁加以引导,学生才不会处于一知半解之中。老师要把握好放与收的度,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金色的鱼钩》|人教版 篇12
之三
宋静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
练习快速阅读,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录音机
教学过程 :
一、揭示题目,导入 新课。
1、鱼钩,钓鱼用的钩子。课文所指的鱼钩是老班长的珍贵遗物。这是发生在红军过草地时的一个感人故事。请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结: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故事。
二、默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同学互相解疑,教师适时点拨。
解词:
支吾:用话搪塞,说话含混躲闪。
安顿:安排妥当,使人或事物有着落。
衰弱:体衰力弱,失去了旺盛的精力和体力。
奄奄一息:形容气息非常微弱,只剩下一口气。
三、快速默读课文,想想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记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
1、快速默读,标在书上。
2、小组讨论后小结
3、放录音
四、默读课文,划出文中使你感动的部分,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
1、指名读课文,读后说说自己体会。
2、围绕老班长的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采取读读――议议―评评的形式)
3、小结提问:你对“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的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揭示中心,让学生说一说,练习口语表达)
五、口语交际
假如你是“革命烈士纪念馆”的解说员,你怎样向前来参观的人介绍金色鱼钩的故事呢?
1、在小组里练习。
2、各组派代表在全班介绍。
附:板书设计
18 金色的鱼钩(闪着光芒)
炊事班长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而牺牲
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
《金色的鱼钩》|人教版 篇13
【课文说明】这篇课文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为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自己却牺牲在草地上的感人事迹。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红军长征途中,一位老炊事班长为了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动人事迹。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够比较准确的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能够比较准确的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深刻理解:“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文的题目是“金色的鱼钩”请你读课文后想一想,这个鱼钩是金色的吗?
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为什么说它是“金色的”?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
1、默读,边读边思考:
课文中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外貌,从课文中摘录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语句。
板书:
老班长
2、这几次描写老班长的外貌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
讨论明确:
第一次: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驮,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明确:这时的炊事班长饱经风霜,然而可敬可亲。
第二次:他那十分严峻的布满红丝的眼睛明确:日夜为小战士们操劳,睡眠不足,老班长的眼里布满了红丝,但丝毫不影响他照顾小红军,表现了他对工作的高度负责。
板书:
照顾、三病号
⑴ 眉头拧成了疙瘩。
⑵ 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明确:
⑴ 老班长看到三个小战士不肯喝鱼汤,生怕他们饿坏了身子,他又心疼,又着急,责怪自己没能完成指导员交给的任务,因此眉毛拧成了疙瘩。
⑵ 战士们喝下了鱼汤,他的眉头舒展开,充分表现了他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高尚品质。
第四次: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
明确:老班长历尽艰辛,任劳任怨,像保姆一样照顾小孩一样,照顾三个年轻的病号。他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任务,可是自己已经衰弱到不能支撑的地步。是高度的革命责任感,让他把生的希望让给了战友,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板书:
救
理解:“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明确:这个鱼钩是老班长的遗物,有很大的纪念意义。老班长生前用这个鱼钩给三个小战士钓鱼补养身体,使他们能顺利地走出草地,这个鱼钩挽救的是三个年轻战士的生命。
从这个长满红绣的鱼钩上,我们可以看出老班长无限忠于党,忠于人民,一心为同志,有着舍己救为人的高尚品质,这崇高的品质永放异彩,光芒万丈。
板书:
怀念
过渡:从老班长的外貌变化,我们看出他是一个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优秀共产党员。你还能从什么地方看出这种品质。
要求:预习上面的问题,下节课继续学习。
《金色的鱼钩》|人教版 篇14
【学习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课文。
2、抓住描写老班长的外貌、动作、语言等重点词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
3、认识本课12个生字和新词,理解“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
4、红军战士团结友爱、顾全大局、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
【学习重点】品读重点语段,体会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生疑激趣
1、课文的题目是“金色的鱼钩”请你读课文后想一想,这个鱼钩是金色的吗?
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为什么说它是“金色的”?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全文,读后练习概括主要内容。
2、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学生可根据自己理解,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3、想想按什么顺序给文章分成哪几部分。
教师要把作者围绕着“两救”这个特点明确地告诉学生。
板书:
照顾病号──班长救病号──病号救班长──怀念班长。
让学生自己读书,理清思路,划分段落。
三、绘形悟神
1、找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句子,读一读,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如:
“满脸的皱纹”足以证明他经历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
“斑白的两鬓”说明他饱经风霜的考验。
说明在长征路上老班长为革命十分操劳。
2、老班长这种崇高的品质还可以从什么地方找出来?
找出描写老班长语言、动作、神态的相关句子。
第二课时
一、绘形悟神
1、继续上堂课的交流从描写老班长语言、动作、神态的相关句子中体会到老班长怎样的高贵品质。反馈。
2、这篇文章除了通过老班长的外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之外,还通过“我”的神态、动作、语言来衬托老班长的内心。从课文中画出有关的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提炼、升华
1、想想老班长为什么这样做?金色的鱼钩闪烁的是什么光芒?
鱼钩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2、“我”为什么要把鱼钩小心地保存起来?
3、为什么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
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表现了“我”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
三、感动、感染
找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
【板书设计】
金色的鱼钩
(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救
老班长 三病号
怀念
忠于革命
舍己为人
【课后反思】
《金色的鱼钩》是一篇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略读课文,文中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了老班长宁可牺牲自己也要完成党交给的任务的崇高的内心世界。教学时我可打破“顺着课文次序逐段阅读”的陈规,试用“幅集跳跃法”进行教学,从课题入手,先把学生引到课文的最后一段,让学生体会“金色”的含义,抓住文章的中心。然后再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分别找出描写老班长的外貌、神态、行动和语言的词句,让学生通过对这些词句感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外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的。这样的课堂讨论,由外表到内心的思考、体会,学生们深刻地感受到了一位忠于革命,无限关心他人的革命老战士那种崇高的思想境界,并深受感动。这样的课堂讨论,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教给了他们读书方法,而且有益于深入理解课文,有益于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也有助于举一反三,形成阅读能力。这样的课堂讨论,出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使他们懂得看问题应该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