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上的《徐悲鸿励志学画》第二课时(精选16篇)
我刚上的《徐悲鸿励志学画》第二课时 篇1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711
(第二课时)
一、导入:
⒈出示名言: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指名读→齐读。
⒉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徐悲鸿励志学画》(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⒈过渡:昨天,同学们都说励志的意思就是立下一个志向并且发奋努力。那么徐悲鸿究竟立下了一个什么样的志向呢?你能在课文中把它读出来吗?请快速默读课文,读到了就把它划出来,告诉大家。
⒉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
“靠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指名读(相机评价)。
⑴这就是徐悲鸿的志向!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齐读)。
⑵徐悲鸿为什么要立这样一个志向呢?句中的“别人的无知和偏见”指的又是什么?……种种疑问都萦绕在我们心头。要想解决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深入自读课文)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1~3小节,把你的收获与你的同桌分享。
⒉组织交流:
⑴外国人嫉妒。为什么外国人会嫉妒徐悲鸿呢?你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吗?
⑵出示外国学生的话。引导学生注意“很不礼貌”;同桌讨论,想想当时外国学生是怎么想的,什么表情,什么语气?再指读这句话。
这个外国学生仅仅针对徐悲鸿一人吗?(指名回答)
师肯定:是呀!当时的中国极端地贫穷落后,中国人在国际上毫无地位,让人看不起。因此,外国人的不礼貌不仅是嫉妒徐悲鸿的才能,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你作为一个中国人,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指名说)
⒊过渡:这个外国学生真是欺人太甚了。于是徐悲鸿立下了这个志向。让我们用坚定的语气再把这句话读一读。(生读)
徐悲鸿要让外国人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真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他又是如何努力的?请同学们分小小组学习课文第4~6小节,划出重点词句,小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
⒋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徐悲鸿没有多说话,而是用事实开始了行动。你从文中读到了什么?
⑴学习:每逢节假日,一画就是一整天,潜心……
⑵生活:清苦,只租,小阁楼……
引导学生齐读:他就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⒌这样清苦的日子,如此刻苦的学习,三年的时光,徐悲鸿成功了吗?一起读一读第7小节。
⒍徐悲鸿说要用事实来证明,他做到了吗?
原来对他有偏见的外国学生现在又是如何对他呢?
此时的徐悲鸿又会怎么说呢?
⒎徐悲鸿成功了,他让曾经傲慢的外国人感到了震惊,低下了那仿佛不可一世的头颅。此时,你想对徐悲鸿说些什么?
三、总结:
(略)
我刚上的《徐悲鸿励志学画》第二课时 篇2
之一
佚名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的写作结构,学习给课文分段。
4、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认知目标:初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读准生字新词。
能力目标:自学能力的训练及概括分段能力的提高训练。
情感目标:初步走近徐悲鸿,感知他的拳拳爱国之心。
重点难点:理清条理,并能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归纳全文。
一、名言听说
师读两遍后,学生复述,练习学生听说能力。
1 、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
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
因为纵使我的祖国生活在耻辱之中,
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
――裴多菲
2、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总是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留下一片悔恨。
――鲁迅
二、名画导入
师:同学们复述得非常好,说明你们有很好的输入与精彩的输出。为了表扬你们,老师请你们欣赏一幅名画。(出示《奔马图》)
1、欣赏名画,引出课题
2、齐读课题,释疑“励志”
讨论:“励志”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查字典理解。
(励,激励;志,志向。“励志”的意思是:为了实现某一志向而激励自己刻苦努力。)
指名连起来说说课题的意思。
3、再读课题,学习质疑
4、归纳问题,引入新课。
为什么?怎么?结果?(板书出三大问题)
三、名篇初读
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相比起来,我更相信你们的读书能力。相信通过你们的认真阅读,会有所感悟,有所发现的。
1、自由读课文,做到读通,读顺。
2、边读边做记号,看看哪几个自然段写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哪几个自然段写怎么励志学画?哪几个自然段写他努力的结果?
3、讨论上述思考题,划分段落,师板书。
第一段为什么?(第1――3自然段)
第二段怎么?(第4――6自然段)
第三段结果(第7――8自然段)
四、交流活动
1、指名逐段读课文,师生共评。
2 、交流词语的理解。
3、指导学生读好长句。
4、根据板书简要说说这课主要内容,训练学生概括能力。
五、学习生字
1、学生交流会与较难生字,教师相机点拨。
2、描红
3、当堂完成生字与词语的抄写
六、课后作业
朗读课文,并利用网络课搜寻一些徐悲鸿的资料。
第二课时
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通过演示体会人物情感,积累内化文中的语句。
能力目标:学习第二大段的构段方式。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感受徐悲鸿的爱国之心,领悟他的坚定志向。
一、复习反馈
1、默写本课词语
2、交流网络课上搜集的资料。
二、问题导入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徐悲鸿立的是什么志呢?谁能找出课文中的话来读一读?
2、生自由朗读课文,“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师出示本句,研读。
3、为什么徐悲鸿要立下这个志向呢?请同学们细细读读课文的第一大段,边读边做记号,找出有关的话。
三、情景再现
1、读第二自然段中有关语句。
2、以小组为单位,各自准备,体会人物心理,说话的语气,把朗读转化为表演语言。
3、全班交流汇报,评价。
4、在感悟的基础上齐读外国学生的话,把表演语言再转化为朗读语言。
四、品味感悟
1、过渡:这个外国人欺人太甚了,于是徐悲鸿立下了这个志向。(师指板书)让我们用坚定的语气再把这句话朗读一遍。(生读)徐悲鸿要让外国人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直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他又是如何努力的?我们来看一下第二个大段。
2、重点体会
“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从文中找出句子来说说他如何更加奋发努力的,也可抓关键词。
3、学习构段
师:大家默读第二大段,看看这一大段三小节这间的关系。(先总后分,先概括后具体)
师:课文就是先总写徐悲鸿更加发奋努力,后从学习的勤奋和生活的清苦两方面来具体描述的。
给一个总分的情境,让学生练习说话,内化知识。
4、以读代讲
学习第七自然段
五、回归中心
1、读后理解“震惊”
2、前后对比外国学生的态度,体会原因。
3、朗读活动,谈体会。
六,积累内化
练习复述
我刚上的《徐悲鸿励志学画》第二课时 篇3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扣图引题。
(1)出示徐悲鸿的《奔马图》。
(2)引导讨论。
图上的马画得好吗?
你知道这幅画是谁画的?
徐悲鸿为什么会画得这么好你想知道吗?
2.板书课题,解题。
讨论:励志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理解。
(励,激励;志,志向。励志的意思是:为了实现某一志向而激励自己刻苦努力)
指名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3.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徐悲鸿为什么要立志?立了什么志?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要求:
(1)认读生字表上的字:读准每个生字的音。
(2)在课文中画出带有生字的词,想想词义。(对不理解的词注上记号)
(3)逐段练读,把句子读通顺。
学生按要求练读课文,四人小组集体活动。
2.试读课文
指名逐段试读,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长句指导:靠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
要求学生读长句子时,要注意中间的停顿,不能读破。
3.互相交流理解词语的情况。
提示:你学会了哪些词?是通过什么方法学会的?(联系上下文、)还有哪些词不
4.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段落。
(1)自由读课文。
(2)思考讨论:
①徐悲鸿的志向是什么?
②为实现这一志向,他是怎么做的?
③结果怎样?
(3)练习分段。
①再读课文
思考:几个自然段写徐悲鸿立志?哪几个自然段写他为实现志向而努力?哪几个自然段写他努力的结果?
5.指名按逻辑段落朗读课文。
三、作业
1.朗读课文。
2.多音字组词。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要求】
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读生字词。
2.口头组词。
悲( )( )( ) 怒( )( )( ) : 技( )( )( )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第2自然段中还有哪些词句说明外国人看不起中国人?
(很不礼貌、冲着)
(3)指导读第2自然段。
(抓住很不礼貌、冲着、别认为、天堂、成不了等词读出外国学生傲慢、欺人的语气)
个别练读,指名试读。
(4)学习第3自然段。
请一位同学来读第3自然段。读完后提问:你有什么感受?
指导学生开始要用愤怒的语气读,后面要用坚决的语气读
指名有感情地读第3自然段。
(5)齐读必须用中国人。
这里真正的中国人指的是什么样的人?(是指能显示足够的聪明才智且使外国人十分佩服的中国人)
(6)小结。
(徐悲鸿立志成才,要为中国人争气)
2.细读第二段。
(1)细读第4自然段。
①指名读课文第4自然段。
为什么要说他更加奋发努力?(联系第一段理解)
②比较句子。
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
出示: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
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指名读这两个句子,说说第二句与第一句有什么不同。、
③指导朗读。
过渡:徐悲鸿是怎样奋发努力的?我们一起来看下文。
(2)细读第5、6自然段。
①自由读第5自然段。
边读边画出徐悲鸿奋发努力的词句。
读后交流: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
②指导读第六自然段。
徐悲鸿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学习的呢?
出示:
徐悲鸿的生活。他只租了,经常每餐只用和,为的是省下钱来。
自读课文后,练习填空。
3.细读第三段。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徐悲鸿取得了什么成绩,外国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相机理解优异、轰动等词
(3)指导朗读。
(鞠了一躬、承认、很有才能、错误要重读,要读出郑重、钦佩的语气)
(4)小结 。
(徐悲鸿以优异成绩轰动了画界,改变了外国学生的偏见)
三、作业
1.读句子,回答问题。(课后习题4)
2.给课文分段,说说段落大意。(课后习题5)
【第三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要求】
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指名说说各段的意思。
二、总结课文
1.齐读课文。
2.讨论:
徐悲鸿学画为什么能取得优异成绩?
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懂得了什么?
三、指导复述课文。
1.默读课文。
边读边画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
(1919年春天、一天、从此、三年过去了)
2.轻声读课文。
边读边记忆在不同时间里发生的事情的情节。
3.四人小组练习复述。
4.指名当众复述。
要求:态度大方,声音响亮,尽量用上课文中的有关词语。
四、教学生字
1.引导学生自学生字字形(田字格里的生字)。
2、指导书写。
五、课堂练习
1.描红。
2.抄写词语。(课后习题3)
3.照样子加偏旁组字,再组词。
(波) (波浪) (组) (组织)
皮( ) ( ) 且 ( ) ( )
( ) ( ) ( ) ( )
4.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心( )( )( ) ( )( )( )
禾( )( )( ) ( )( )( )
板书:
3 徐悲鸿励志学画
外国学生 徐悲鸿
很不礼貌 冲着 被激怒 (立志)
每逢就
潜心 (努力)
一间一根两片
震惊 鞠躬 优异轰动 (结果)
我刚上的《徐悲鸿励志学画》第二课时 篇4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2、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读重点的词语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徐悲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精读课文
过渡:说得真好,正是因为徐悲鸿学习非常刻苦努力,所以受到了当时法国著名的绘画大师达仰的器重。而这也恰恰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
1、精读第一段
(1)下面请同学们把书打开,自己读一读课文1——3自然段,思考:徐悲鸿在遭受了一个外国学生的侮辱后,立下了什么志向?在重要的地方做上记号。
(2)引导学生回答,出示句子:“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①齐读句子
②“他们”是谁?(外国人),那些外国学生原来是怎么看待中国人的呢?
③指名读外国学生说的话。并请学生思考:
a.“天堂”在这里指什么?(天堂在这里指学习条件十分理想的地方或跟达仰学画。)
b.他的言下之意是什么?(①中国人太愚笨,学习条件再好,也不能成材。②徐悲鸿即使跟了达仰学画也不可能成为画家;)
c.从他的话中你感受到什么?(外国人瞧不起徐悲鸿或看不起中国人)
非常好,您能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吗?(点评,我感受到了外国学生的那份傲慢!)
④恩,刚刚我们从语言上感受到外国学生瞧不起徐悲鸿,那你在这段中还从哪个方面看出那个外国学生瞧不起中国人?(从态度方面“很不礼貌”、动作方面“冲着”)
⑥恩,我仿佛看到了那个狂妄的外国学生,让我们一起读好这段话。
(3)学生读后,请学生思考:孩子们,如果当时你是徐悲鸿,你听到这句话会有什么感受?(生气,愤怒,难受、丢脸……)
追问:生气之后呢?你还会怎么想怎么做?(学好画画,证明给他们看。一定要为中国人争口气等。)
(4)很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徐悲鸿当时的反应:(课件显示第三自然段)
①徐悲鸿被激怒了,
②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③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段话,读出他心中的愤恨,但更多地是成为一个真正中国人的坚定信念。(语气应低沉、稍缓、坚定)
2、精读第二段
过渡:接下来徐悲鸿是怎样将他的坚定信念付诸行动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的4—6小节,用笔在感受深的地方做上记号。
(1)好,我们按照顺序来看。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第4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
①“奋发努力”什么意思(振作精神,情绪高涨,刻苦学习)?为什么要加一个“更加”?(本来也非常努力勤奋。)
②那他努力到什么程度呢?
他像一匹不知道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指名读)
这是一句比喻句,把徐悲鸿比作了.....实际上,这些词语也是在形容徐悲鸿。
③很好,让我们一起读好这段话。(要求学生精神饱满的读,体会徐有远大的志向,高涨的情绪和无穷的精神力量。)
(2)出示第5段,请学生思考:徐悲鸿是如何不知疲倦、日夜奔驰、勇往直前的呢?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每逢……就……”说明他放弃了一切休息时间;“画呀,画呀,常常……一整天”说明他画得很多,画的时间很长;“潜心”说明他画得投入,很认真)
②看到这样的情况,如果你是徐悲鸿的好朋友,你会怎么鼓励徐悲鸿呢?(你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
③有感情齐读第5自然段
(3)徐悲鸿的不知疲倦在生活中是怎么体现的呢?
出示第6自然段
①徐悲鸿生活十分清苦,你从哪里感受到的?(一…一…两)
他这么做,为的就是?(省下钱来购买绘画用品。)
小结:他学习上如此刻苦,生活上如此清苦为的是?(引读)(学好画画)。学好画画为的是?(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4)理清第二段的构段方式。
①齐读第二段。
②思考第4自然段与第5、6自然段之间是什么关系?
③第二段话实际上是在具体的说徐悲鸿不知疲倦、日夜奔驰;第三段话是具体的在说徐悲鸿克服了生活上的重重困难,他勇往直前!因此,第二段的构段方法是先概括后具体叙述(先总后分)
3、精读第三段
过渡:同学们,徐悲鸿学画的结果又如何呢?他成功了吗?
(1)指名读课文7小节
(2)显红“功夫不负有心人”,你是怎么来理解这句话的?(他的努力没有白费,苦没有白吃)
(3)很好,徐悲鸿取得了什么成绩。(顺利毕业、画展)
(4)这段话中哪个词语最能说明他创作的油画非常棒?(轰动)
过渡: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徐悲鸿的画展,欣赏一下他的作品!
(1)同学们,你觉得他的作品怎样?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吗?
(2)那个外国学生看了他的作品后有什么反应?(震惊)是怎么做的?(鞠躬)
(3)恩,你觉得他为什么会“鞠了一躬”?(道歉,犯了一个错误,三年前不该瞧不起中国人)
(4)你真聪明,让我们一起读一读他三年前说的话。
(5)那个外国学生为什么前后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因为徐悲鸿奋发努力,画画的非常好,为中国人争了气)
(6)说的太对了,他说自己是“有眼不识泰山”,那“有眼不识泰山”是什么意思呢?
(7)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8)纵观徐悲鸿走向成功的这一段辛苦旅程,是什么东西在支撑着他一路坚持下来的呢?(要为中国人争口气的信念,爱国之心)
三、总结全文
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懂得了什么?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好。
今天,老师要把这句话稍微改动一下,“功夫不负有志人”!改这个“志”是希望大家既要向徐悲鸿一样励志学好功课,又要有一颗立志爱国的心!
板书:
徐悲鸿励志学画
徐悲鸿:被激怒 立志 努力 学画:刻苦 优异、轰动 (爱国之心)
生活:清苦
外国学生:嫉妒、瞧不起 震惊、鞠躬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上下来,觉得孩子似乎没有真正走进课文。在聆听了冯教导和专家的点评后,我恍然大悟,原来我的课堂思想教育成分多了一点,而语文味淡了一点,学生没能很好的品味语言文字。比如在讲到外国学生瞧不起徐悲鸿时,应该明确从语言、态度、动作三个方面来看。在讲到第4小节和5、6小节的关系时,应该前后联系,明确第5小节就在具体说明徐悲鸿的不知疲倦、日夜奔驰;第6小节就在讲徐悲鸿的勇往直前。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就明白了“总分”的关系。我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
我刚上的《徐悲鸿励志学画》第二课时 篇5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4、学会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学习“先总后分”的构段方式。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徐悲鸿是怎样励志学画的。
难点:感悟徐悲鸿勤学苦练的精神和为国争光,为国人争气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扣图引题。
(1)出示徐悲鸿的《奔马图》。
(2)引导讨论:图上的马画得好吗?你知道这幅画是谁画的? 徐悲鸿为什么会画得这么好你想知道吗?
2、板书课题 徐悲鸿励志学画
讨论:"励志"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查字典理解。
(励,激励;志,志向。"励志"的意思是:为了自己的志向而激励自己刻苦努力) 指名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3、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鼓励学生对课题质疑: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徐悲鸿怎样励志学画?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
1、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本课生字,指名读生字。
绘 认 倦 列 租 杯 购 绩 错 误
(2)描红,并说说识记方法。
(3)出示生字词,识记生字词。
绘画 认识 不知疲倦 陈列 出租 一杯 购买 成绩 错误
(4)出示二类生字词,识记。
徐悲鸿 励志 达仰 嫉妒 礼貌 临摹 省下 犯 泰山
2、检查朗读课文。
要求:
(1)听课文录音,学会断句。在课文中不理解的词句注上记号。
(2) 指名分段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三、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思考:这三个问题分别是哪些自然段写的?
①徐悲鸿为什么励志学画?
②徐悲鸿是怎么励志学画的?
③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结果怎样?
2、交流,分段。
四、精读课文,理解课文的第一段。
1、出示:徐悲鸿为什么励志学画?
2、自学,讨论:
(1)指名说。指读第1自然段,理解“嫉妒”。
(2)出示第2自然段,指名读,思考:哪些词说明外国人看不起中国人?
(很不礼貌、冲着、)
(3)指导读第2自然段。
(抓住“很不礼貌”、“冲着”、“别以为”、“天堂”、“成不了’’等词读出外国学生傲慢、欺人的语气)
个别练读,指名试读。
(4)出示第3自然段。指名读第3自然段。读完后提问:你有什么感受?
指导学生开始要用愤怒的语气读,后面要用坚决的语气读
指名有感情地读第3自然段。
(5)齐读“必须用……中国人”。
这里“真正的中国人”指的是什么样的人?(是指有骨气的中国人,为国争光的中国人,为中国人争气的人。)
(6)小结 (徐悲鸿立志成才,要为中国人争气) 齐读第3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绘画 认识 不知疲倦 陈列 出租 一杯 购买 成绩 错误
二、继续精读课文,理解课文第二、三段。
1、徐悲鸿是怎么励志学画的?
(1)精读第4自然段。
①出示第4自然段,指名读课文第4自然段第一句话。
为什么要说他“更加”奋发努力?(联系上文理解)
②比较句子。
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
出示: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指名读这两个句子,说说第二句与第一句有什么不同。
③指导朗读。
过渡:徐悲鸿是怎样奋发努力的?我们一起来看下文。
(2)精读第5、6自然段。
①自由读第5自然段。
边读边画出徐悲鸿奋发努力的词句。
读后交流:
指导朗读,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
②自由读第6自然段。思考:徐悲鸿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学习的呢?
出示第6自然段。指名说: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徐悲鸿生活清苦?
指导朗读,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6自然段。
(3)讨论:仔细想一想第4自然段与5、6自然段之间有什么关系?
2、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结果怎样?
(1)指名读课文第七自然段。理解“功夫不负有心人”。
功夫什么意思?有心人指谁?他是怎样有心?他取得了什么成绩?
(相机理解“优异、轰动”等词)
指导朗读,读出自豪感。
(2)外国人的态度是怎样的?他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重点理解:有眼不识泰山
指导朗读。(“鞠了一躬、承认、很有才能、错误”要重读,要读出郑重、钦佩的语气)
(3)比较外国学生前后两次语言,体会外国学生前后态度变化,体会徐悲鸿的爱国热情。
(4)小结 (徐悲鸿励志学画,以优异成绩轰动了画界,改变了外国学生的偏见,为祖国争光,为国人争气,他是一个有骨气的真正的中国人)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作业
1、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尽可能用上下面的词语。(课后习题3)
2、读句子,回答问题。(课后习题4)
板书:
3 徐悲鸿励志学画
外国学生 徐悲鸿
很不礼貌 冲着 被激怒 为什么励志学画
每逢……就……
一画一整天 刻苦
潜心 怎样励志学画
一间小阁楼
一杯白开水 清苦
两片面包
震惊 鞠躬 优异 轰动 励志学画的结果
有眼不识泰山 功夫不负有心人 真正的中国人
为国争光 为国人争气
我刚上的《徐悲鸿励志学画》第二课时 篇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励志”、“功夫不负有心人”、“有眼不识泰山”等词语的意思。
3、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徐悲鸿勤学苦练的精神,能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归纳全文。
教学难点:
通过文本的学习,感受徐悲鸿的爱国之心,领悟他的坚定志向。
教具准备:
生字、新词卡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提示课题。
在第一单元的习作中,课本让我们按自己的心愿设立一个节日,有同学写想设一个美术节,那你们能说说你最喜欢我国的哪位画家。你们了解徐悲鸿吗?他是一名杰出的画家,擅长画马,代表作是《奔马图》。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年轻时的徐悲鸿励志学画的故事。
板书课文题目。
导入:为什么课文不用“立志”,而用“励志”呢?
(“励志”意思是为了实现某一志向,激励自己刻苦努力。徐悲鸿的志向是成为一名画家。是什么力量激励着他呢?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找出其中的原因。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准。
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自读情况。
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感知课文大意。
2、检查自读情况。
(1)生字:绘、认、倦、列、租、杯、购、绩、错、误。
(2)生词:嫉妒、很不礼貌、震惊、鞠躬、承认、有眼不识泰山、激怒、不知疲倦、潜心临摹、优异成绩、轰动画界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再读课文。
阅读提示:
(1)、徐悲鸿为什么励志学画?
(2)、徐悲鸿是怎样励志学画的?
(3)、徐悲鸿励志学画结果怎样?
2、学生汇报自读情况。
让学生汇报并归纳出:
第一段(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写徐悲鸿励志学画的原因。
第二段(第四至第六自然段):写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经过。
第三段(第七和八自然段):写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结果。
四、交流、探讨
现在我们再来想一想,说一说,为什么课文题目用“励志”而不用“立志”。
(徐悲鸿的志向是成为一名画家,因为受到外国学生的侮辱,他要为中国人争气,让别人见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可见,是“爱国”的力量驱使着他“日夜奔驰,勇往直前”。所以,题目中用“励志”而不用“立志”。)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复习巩固。
上节课我们对这篇课文有了整体感知,这节课我们来深入学习这篇课文。
1、复习巩固。
(1)、默写词语。
嫉妒、很不礼貌、震惊、鞠躬、承认、有眼不识泰山、激怒、不知疲倦、潜心临摹、优异成绩、轰动画界
(2)、指名尝试用上述词语复述课文。
2、齐声朗读全文。
二、精读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说说徐悲鸿立的是什么志,读一读文中的句子。
2、出示: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1)齐读句子。
(2)“他们”是谁?“他们”原来是怎么看中国人的?
(“他们”是外国学生。他们对中国人存在着严重的歧视和偏见。)
(3)“真正的中国人”是指怎样的中国人?(有骨气的中国人)
(4)指名读外国学生说的话。
(5)“天堂”在这里指什么?外国学生的话有几层意思?从他的话中你看出了什么?
(“天堂”在这里指学习条件十分理想的地方。外国学生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徐悲鸿不可能成为画家;二是中国人太愚笨,不管学习条件多好,也不能成才。由此可见外国人根本看不起中国人。)
(6)第二自然段中还有哪些词语体现了外国人瞧不起中国人?(很不礼貌、冲着)
(7)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抓住“很不礼貌”、“冲着”、“别以为”、“天堂”、“成不了”等词,读出外国学生傲慢、欺人的语气。)
3、小结第一段。
徐悲鸿立志成才,要为中国人争气。
三、精读第二段。
过渡:为了向外国人证明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为了给中国人争口气,徐悲鸿励志学画,那么接下来他是怎么做的呢?
1、引读第四自然段。
出示: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1)这个句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比喻,把“他”比作“骏马”。)
(2)这个比喻说明了什么?
2、研读第五、六自然段。
(1)学生自读,边读边画出表现徐徐悲鸿奋发努力的词句和生活清苦的句子。
① 从哪儿可以看出徐悲鸿学画的奋发努力?
“每逢……就……”说明他放弃了一切休息时间;“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说明他画得很多,画的时间很长;“潜心”一词说明他画得很投入、很认真。
② 从哪儿可以看出徐悲鸿的生活清苦?
“租了一间小阁楼”、“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
(2)有感情地齐读第五、六自然段,深入体会徐悲鸿提高画技之路的艰辛。
(3)学习构段方式。
这一大段的三个自然段在段落结构上有什么样的特点?
先总后分,先概括后具体。课文先总写徐徐悲鸿奋发努力,后从他学习勤奋、生活清苦这两个方面来具体写他“励志学画”的过程。
四、精读第三段。
自读课文第七自然段。
1、通过勤学苦练,他取得了哪些成绩?
(1)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巴黎高等美术学校的结业考试。
(2)创作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整个画界。
2、引导学生想象徐悲鸿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画界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出示:功夫不负有心人。
(1)“功夫”是什么意思?徐悲鸿在巴黎求学时是怎样下功夫的?
“功夫”指时间、精力。徐悲鸿所下的苦功由第五、六自然段内容可知。
(2)“功夫不负有心人”应当怎样理解?
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共同研读,体会文章的内涵。让学生明确这句话揭示了本文的主旨。
(3)让学生结合其他名人或自己的成长经历来谈谈对这句话的深刻领悟。
(4)欣赏徐悲鸿的《奔马图》。
板书设计:
更加奋发努力
徐悲鸿 潜心临摹 成绩优异,轰动画界
生活清苦
外国学生 “有眼不识泰山”
附课后练习4提示:
(1)徐悲鸿奋发努力,刻苦训练。他为了学画,一是放弃了一切休息时间,潜心临摹许多绘画大师的作品;二是宁愿自己过着清苦的生活,把钱省下来购买绘画用品。
(2)"震惊",是深受震动而且惊讶的意思。那个外国学生之所以会"非常震惊",是因为他从徐悲鸿创作的优异的作品中,看出了徐悲鸿是很有才能的,也由此感受到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不能小视。
3、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广场上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2)房间的墙壁上挂着一幅画。
(3)姚永柱把贺卡悄悄地放在了张老师的办公桌上。
(4)动物园里,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是那样活泼可爱。
我刚上的《徐悲鸿励志学画》第二课时 篇7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26
徐晓兰 发表(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学画)
此问转载
开课我首先从徐悲鸿励志的“志”入手,请学生默读课文,说说徐悲鸿立下了什么志愿?“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简介了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受列强欺侮的历史背景,通过联系历史背景说说一部分外国人认为的中国人是怎样的?你认为真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
师:“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真正的中国人你们认为是怎样的?
生:坚强的
生:勇敢的
生:聪明的
生:团结的
接着,我提出疑问:为什么他会立下这样的志愿?学生很快就能说出。为建架起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情感,我着重抓住了外国学生说的“你们中国人”这几个字。为什么他不说“你徐悲鸿”而说你们中国人,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情绪被激发起来后,他们再读“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情感就不一样了。
师:徐悲鸿是这样想的,他又是怎样做的呢?
请学生默读4、5、6段,划出徐悲鸿的行为。
在学生划后,针对性的将“奔马图”介绍给他们,学生忍不住,就说,徐悲鸿的画,表明了他的努力,他就像笔下的骏马一样在为实现志愿坚持不懈的奔跑。
过渡到徐悲鸿的成就后,我们再来读读他的志愿,说说是不是实现了?他让外国人认识了怎么的中国人?
徐悲鸿会对道歉的外国学生说些什么呢?你们想对徐悲鸿说些什么呢?
教学中以一个点做为引发点,上下覆盖,层层深入,我想这样的教学就是我们追求的。
(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学画)
此问转载
我刚上的《徐悲鸿励志学画》第二课时 篇8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43
by valenny 发表
刚教完《徐悲鸿励志学画》,本课教学中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为了让学生理解外国学生嘲笑中国学生的话语,我补充了些资料,”1919年的中国,贫穷落后,内忧外患,国内战乱不断,中国在国际上没有地位,中国人在国外经常遭人白眼,在一些外国的租界,还公然写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字样,那时外国人根本看不起中国人。”想不到这番话激起了学生的爱国情怀。个个义愤填膺的,感觉是自己受到了侮辱似的。然后让学生读徐悲鸿励的志――“必须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学生都读的相当的好,读出了中国人的骨气,志气。而且是发自内心的那种爱国情感。课最后,我送给学生一句名言“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离开我的祖国,因为纵使我的祖国生活在耻辱之中,我依然热爱我的祖国。”学生把它牢牢的记在了心中。相信这个教学难点已经突破了。在浓浓的爱国情感中,去突破另外一个难点――体会徐悲鸿的勤奋刻苦。通过读,悟,对比。教学进行的很顺利。语文教学要注重情感的熏陶,我想在这节课上我做到了。
(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学画)
此问转载:8080/blog/teacher/user1/valenny/archives//59.html
我刚上的《徐悲鸿励志学画》第二课时 篇9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第二大段的构段方式,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情感,感悟人物精神,积累内化文中的语句。
教学重难点:
读懂徐悲鸿怎样“励志学画”,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朗读体会,感悟他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具准备:徐悲鸿《奔马图》的图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通过昨天的学习,你知道“励志”是什么意思?
2、徐悲鸿立的是什么志向呢?谁能找出课文中的话来读一读?
二、细读感受志向:
1、出示“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2.徐悲鸿是在什么情况下立下这个志向的? 请同学们默读 课文1――3自然段,边读边做记号,找出有关的话。
(1)大堂交流
出示:一天,一个外国学生很不礼貌的冲着徐悲鸿说:“徐先生,我知道达仰很看重你,但你别以为进了达仰的门就能当画家,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
(2)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天堂”在这里指什么?外国学生说话的时候是什么语气?(谁来读读)
(3)外国学生为什么会用这样的态度对待徐悲鸿呢?联系第一自然段想想
(4)外国学生嫉妒的是徐悲鸿,那他为什么不说”你徐悲鸿”,而说“你们中国人”呢?
(5)1919年的中国贫穷落后,内忧外患,国内战乱不断,在国际上又没有地位。中国人在国外常常遭人白眼,被人瞧不起。当时,在外国人眼中,中国人是怎样的。
(6)难怪徐悲鸿在国外会遭人蔑视!
(谁来再读读这句话。)
(7)作为一个中国孩子,当听到有人这样歧视、这样侮辱你和你的国家,你会怎么做?
(8)吵一架,打一架,只能出一时之气,还可能会让情况变得更糟糕,会让更多的人觉得中国人蛮横无礼。徐悲鸿同样被激怒了,他想用什么方法进行还击呢?
3、出示“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1)你能读懂徐悲鸿的想法吗?
(2)徐悲鸿内心的愤怒化作了无穷的力量,谁来读读这句话!
三、品味感悟勤奋:
1、过渡:那么,徐悲鸿用哪些“事实”让外国留学生重新认识了真正的中国人?请大家默读课文四到六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哪一小节概括地写了徐悲鸿怎样励志学画?哪些地方具体写了徐悲鸿的励志学画?找一找,画一画,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留下思考的痕迹.
2、交流
总:课文的哪一小节概括地写了徐悲鸿怎样励志学画?
(1)出示:“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2)你们读读这段话,有什么发现吗?(过渡句,比喻句)从这个形象的比喻中,你体会到什么?徐悲鸿是如何励志学画的?(板书:奋发努力)
(3)以前的徐悲鸿学画时努力吗?你从哪个词体会到的,而今天的徐悲鸿为什么要更加奋发努力?
齐读句子“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过渡:第四小节总写了徐悲鸿是如何奋发努力励志学画的,你从哪些地方的描写中具体体会到徐悲鸿的奋发努力。
分: 第5小节:
(1)哪些词语突出描写了徐悲鸿奋发努力?谁来读一读?星期天别人都休息了,而徐悲鸿却在――,圣诞节时,其他人都享受节日的气氛,而徐悲鸿他却在――,复活节时,其他人都尽情地放松自己,而徐悲鸿却在――,他上午在潜心临摹大师作品,中午仍然在――,晚上依然在――,在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徐悲鸿的勤学苦练、有志气)(板书:勤学苦练)
(2)是什么力量支撑徐悲鸿用惊人的毅力勤学苦练。
齐读句子“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第6小节:
(1)这一小节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你用心读读这段话,哪些词语深深震撼了你?(他的生活为什么要如此清苦呢?
(2)你能用上合适的关联词说说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吗?
(3)是什么力量使徐悲鸿甘愿清贫,勇敢地面对苦难?齐读“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这句话。
3、徐悲鸿如此奋发努力,他真像一匹――。师生接读第四自然段。(出示《骏马图》,徐悲鸿画马,也爱马。这只仰蹄奋起的骏马,不就是徐悲鸿的最好写照吗?课文先总写徐悲鸿更加发奋努力,后从学习的勤奋和生活的清苦两方面来具体描述的。这样写文章的层次很清楚,我们写文章时也要多用这样的写法。
四、精读体悟成功:
1、徐悲鸿付出的努力有没有得到回报?从那个词语我们可以看出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功夫是什么意思?有心人是什么意思呢?徐悲鸿是一个怎样的有心人?通过勤学苦练,他取得了哪些成绩?指名读第7小节。?
2、你能引用其他名人的故事来说明“功夫不负有心人”吗?(怀素、梅兰芳、王羲之、齐白石)其实,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就连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你能不能用上“功夫不负有心人”来说几句话呢?
五、内化迁移,激发励志情怀。
1、三年的时间转眼过去了,徐悲鸿把满腔的热忱和远大的志向化作了支撑自己前进的强大动力。终于,他成功了(引读)“徐悲鸿在巴黎……轰动了整个画界。”
2、面对徐悲鸿的成绩,外国留学生的态度有了什么变化,请你和前文对比着读一读.。
3、徐悲鸿只改变了这一个外国学生的看法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轰动)
4、三年的努力成绩斐然,徐悲鸿的个人画展轰动了整个画界,令外国人对中国人刮目相看, 读了这部分内容,你有什么感悟?你想说什么?(“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志者,事竟成”)
7、当徐悲鸿受到歧视时,徐悲鸿认为(引读)“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现在你能体会真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人吗?
8 徐悲鸿励志学画,用他的行为诠释了“真正的中国人”的内涵,让我们领略了一个真正的中国人的风采,他是千千万万国人的代表。同学们,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为了祖国的富强而努力读书,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我刚上的《徐悲鸿励志学画》第二课时 篇10
师:(板书课题时故意将“励”写成“厉”)
生:(纷纷举手)老师‘励’字写错了!
师:哦,还差一个“力”哩,这是“严厉”的“厉”、“厉害”的“厉”,这里应该是“鼓励”的“励”、“激励”的“励”。(随手用彩色粉笔在“厉”后的空白处加上了一个“力”)
生:(笑)老师是故意写错的。
(点评:教师在板书课题时故意留下破绽,让学生“发现”,不动声色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学生识破了教师的“阴谋”,领会了教师的用心,在会心一笑中认清了字形。此举虽为雕虫小技,却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生:“励志”是什么意思?
师:对呀,“励志”是什么意思呢?
生:“励志”就是“立志”的意思。
师:你们觉得“励志”和“立志”意思一样吗?
生:(齐答)一样。
师:既然如此,我们何不把题目中的“励志”
改成“立志”,这样更容易理解一些。(教师边说边把“励”改成“立”)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徐悲鸿为什么要“立”志学画呢?是怎样“立”志学画的?结果怎样?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寻找答案。(生读课文)
(点评:学生误认为“励志”就是“立志”,这是很正常的。此时学生尚未接触课文,若是将正确的解释硬塞给学生,学生不容易一下子转过弯来;不如将错就错,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在熟知课文内容之后再作打算。这里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机智和耐心。)
师:同学们在阅读课文以后有什么发现?
生:徐悲鸿立志学画是因为受到一个外国留学生的侮辱。
生:徐悲鸿受到外国学生的侮辱后,学画更加刻苦了,每逢星期天就到博物馆去临摹名家的作品,一画就是一整天。
生:徐悲鸿生活十分俭朴,把钱省下来买绘画用品。
生:徐悲鸿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毕业考试,创作的油画在法国引起了轰动,为中国人争了光,那位傲慢的外国学生也来向他道歉。
师:还有什么发现没有?
生:(迟疑地)老师,我觉得不应该把“励志”改成“立志”。
师:为什么?
生:因为徐悲鸿到法国留学,拜达仰为师,已经立志成为一个画家了,不是因为受到外国学生的侮辱之后才立志学画的。
师:有道理。大家的意见呢?
生:我也觉得不应该把“励志”改成“立志”,“励志”的意思比“立志”更深一层,含有“下定决心”的意思。
生:对!徐悲鸿原来就很刻苦;受到外国学生的侮辱后,为了给中国人争气,他更加“奋发努力”了,就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师:那么,“励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它与“立志”有什么区别呢?
生:“立志”的意思是立下志向,而“励志”是志向更加坚定的意思。
生:“励志”还有行动更加刻苦努力的意思。
师:同学们讲的都不错。“励志”的意思是“为了实现某一志向激励自己刻苦努力”。(投影出示词义)徐悲鸿的志向是什么呢?当然是成为一名画家。是什么力量激励他呢?是因为他受到了外国学生的侮辱,他要为中国人争气,让别人见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中国人!可见,是“爱国”的力量驱使着他“日夜奔驰,勇往直前”。所以,题目中只能用“励志”而不应该用“立志”。
(总评:《徐悲鸿励志学画》题目中“励志”一词较难理解,而理解这个词又是教学本文的关键。这位老师采用“三改课题”的办法,巧妙地化解了这一难点,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该词的意思,并串起全篇的教学。当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教师没有简单地否定,而是把它“演示”到黑板上,让学生循着自己的思路去读课文,引导他们发现错误,从错误中探得“真知”,这里既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同时也告诉我们课堂上学生的错误理解有时也是“教学资源”。“立志”与“励志”意思相近,教师因势利导,利用它帮助学生建立“励志”的意义坐标,在相互比照中找准了“励志”意义的位置。由此可见,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而不是驾驭他们,“顺水推舟”永远比“力挽狂澜”来得有效。)
我刚上的《徐悲鸿励志学画》第二课时 篇11
之二
无锡市胡埭中心小学 施凌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 】
一、揭示课题
1.扣图引题。
(1)出示徐悲鸿的《奔马图》。
(2)引导讨论。
图上的马画得好吗?
你知道这幅画是谁画的?
徐悲鸿为什么会画得这么好你想知道吗?
2.板书课题,解题。
讨论:"励志"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查字典理解。
(励,激励;志,志向。"励志"的意思是:为了实现某一志向而激励自己刻苦努力) <|>
指名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3.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徐悲鸿为什么要立志?立了什么志?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
1 .自读课文.
要求:
(1)认读生字表上的字:读准每个生字的音。
(2)在课文中画出带有生字的词,想想词义。(对不理解的词注上记号)
(3)逐段练读,把句子读通顺。
学生按要求练读课文,四人小组集体活动。
2.试读课文。?
指名逐段试读,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长句指导:靠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
要求学生读长句子时,要注意中间的停顿,不能读破。
4.互相交流理解词语的情况。<|>
提示:你学会了哪些词?是通过什么方法学会的?(联系上下文、查字典)还有哪些词不
5.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段落。
(1)自由读课文。
(2)思考讨论:
①徐悲鸿的志向是什么?
②为实现这一志向,他是怎么做的?
③结果怎样?
(3)练习分段。
①再读课文
思考:几个自然段写徐悲鸿立志?哪几个自然段写他为实现志向而努力?哪几个自然段写他努力的结果?
6.指名按逻辑段落朗读课文。
三、作业
1.朗读课文。
2.多音字组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检查
1.指读生字词。
2.口头组词。
悲( )( )( ) 怒( )( )( ) : 技( )( )( )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④第2自然段中还有哪些词句说明外国人看不起中国人?
(很不礼貌、冲着)
⑤指导读第2自然段。
(抓住“很不礼貌”、“冲着”、“别认为”、“天堂”、“成不了’’等词读出外国学生傲慢、欺人的语气)
个别练读,指名试读。
⑥学习第3自然段。
请一位同学来读第3自然段。读完后提问:你有什么感受?
指导学生开始要用愤怒的语气读,后面要用坚决的语气读
指名有感情地读第3自然段。
⑦齐读“必须用……中国人”。
这里“真正的中国人”指的是什么样的人?(是指能显示足够的聪明才智且使外国人十分佩服的中国人)
(3)小结。
(徐悲鸿立志成才,要为中国人争气)
2.细读第二段。
(1)细读第4自然段。
①指名读课文第4自然段。
为什么要说他“更加”奋发努力?(联系第一段理解)
②比较句子。
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
出示: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
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指名读这两个句子,说说第二句与第一句有什么不同。、
③指导朗读。
过渡:徐悲鸿是怎样奋发努力的?我们一起来看下文。
(2)细读第5、6自然段。
①自由读第5自然段。
边读边画出徐悲鸿奋发努力的词句。
读后交流: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
②指导读第六自然段。
徐悲鸿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学习的呢?
出示:
徐悲鸿的生活。他只租了,经常每餐只用和,为的是省下钱来。
自读课文后,练习填空。
3.细读第三段。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徐悲鸿取得了什么成绩,外国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相机理解“优异、轰动”等词
指导朗读。
(“鞠了一躬、承认、很有才能、错误”要重读,要读出郑重、钦佩的语气)
(4)小结 。
(徐悲鸿以优异成绩轰动了画界,改变了外国学生的偏见)
三、作业
1.读句子,回答问题。(课后习题4)
2.给课文分段,说说段落大意。(课后习题5)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检查
指名说说各段的意思。
二、总结课文
1.齐读课文。
2.讨论:
徐悲鸿学画为什么能取得优异成绩?
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懂得了什么?
三、指导复述课文。
1.默读课文。
边读边画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
(1919年春天、一天、从此、三年过去了)
2.轻声读课文。
边读边记忆在不同时间里发生的事情的情节。
3.四人小组练习复述。
4.指名当众复述。
要求:态度大方,声音响亮,尽量用上课文中的有关词语。
四、教学生字
1.引导学生自学生字字形(田字格里的生字)。
2、指导书写。
五、课堂练习
1.描红。
2.抄写词语。(课后习题3)
3.照样子加偏旁组字,再组词。
(波) (波浪) (组) (组织)
皮( ) ( ) 且 ( ) ( )
( ) ( ) ( ) ( )
4.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心( )( )( ) ( )( )( )
禾( )( )( ) ( )( )( )
板书:
3 徐悲鸿励志学画
外国学生 徐悲鸿
很不礼貌 冲着 被激怒 (立志)
每逢……就……
潜心 (努力)
一间一根两片
震惊 鞠躬 优异轰动 (结果)
我刚上的《徐悲鸿励志学画》第二课时 篇12
一、名画导入,初读课文
1出示徐悲鸿的《奔马图》,同学们知道这幅著名的奔马图是谁画的吗?对,是我们著名画家徐悲鸿的所作。
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搜集了有关徐悲鸿的资料,同学们那不能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徐悲鸿。(学生介绍徐悲鸿)。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的故事。板书课题。
2读通课文。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放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难度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3检查
(1)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选择容易读错的字在黑板上板书:租、怒、倦、犯、躬、鸿、仰。
(2)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意思。
(学生对于徐悲鸿比较陌生的,课前搜集有关徐悲鸿的资料,一是可以丰富学生对徐悲鸿的感性认识,为学习课文打下基础做好铺垫,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二是可以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
二紧扣关键词句,研读课文。
(一)扣题质疑
1、课题中励志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可能会把励解释为激励,把志解释为志向,励志的意思解释为为了实现某一志向而激励自己刻苦努力。(由于没有进行文本细读,学生只是揭示出了励志的字面意思,需要在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中慢慢理解。)
2、同学们励不仅仅是激励,它还有振奋自己志气的含义。在课文中徐悲鸿先生到底励的什么志,我想还是要在读课文中寻找答案。
3、学生通过读课文找出徐悲鸿励下的志是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引导学生围绕励志一词质疑,是在关注学生的已知中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起学生阅读的冲动,形成阅读期待,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愿望和兴趣。)
(二)围绕关键词句,细读文本
1、投影出示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学生齐读这句话。徐悲鸿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哪?同学们读课文,细细地去体会。
(1)学生回答徐悲鸿是在外国学生的嫉妒和讥讽下说这话的。指名读外国学生的话。
(2)为了加深学生对外国留学生话的理解,教师叙述1919年的中国贫穷落后,内忧外患,国内战乱不断,在国际上没有地位,中国人在国外常常遭人白眼和看不起的社会现实,使学生知道徐悲鸿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深入理解外国留学生话中的意思。再读外国留学生的话。
2、必须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必须是一定要这么做。徐悲鸿一定要做什么?学生再读这句话,回答一定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他们指谁?教师追问。当学生回答出他们指外国留学生时,教师继续提问真正的中国人是指什么样的人?
有的学生回答真正的中国人指有骨气的中国人,有的学生回答真正的中国人指勤奋刻苦的中国人学生对这问题有着自己的理解,实现着多元解读。
3、徐悲鸿用哪些事实让外国留学生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可以找一找、划一划,同位之间进行合作讨论。
(1)、当学生回答出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时,教师提问学生,以前的徐悲鸿学画时刻苦努力,而今天的徐悲鸿为什么要更加奋发努力?
学生回答徐悲鸿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完成自己的志向。学生齐读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2)当学生回答出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时,教师提问学生徐悲鸿为什么要这样潜心临摹?学生会又一次回到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的语句上,体会出徐悲鸿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让外国人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再次齐读这句话,感受徐悲鸿为中国人争气而刻苦努力的精神。
徐悲鸿每逢节假日在巴黎博物馆潜心学画只是他刻苦学画的一个例子。徐悲鸿为了完成自己的志愿,每天坚持学画10个小时以上,常常忘了休息,就连动物园的老虎也常常会成为他的写生对象。(出示《骏马图》,这只仰蹄奋起的骏马,不就是徐悲鸿的最好写照吗?学生读四、五节去体会徐悲鸿的刻苦学画精神。
(3)当学生回答出徐悲鸿宁可过清苦的生活,也要把省下的钱购买绘画用品时,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生活与徐悲鸿的生活进行对比,感受徐悲鸿生活的清苦。接下来提问学生是什么支撑徐悲鸿宁愿过清苦的生活,也要把省下的钱购买绘画用品。学生再一次回到了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上,一起大声读这句话,深化理解徐悲鸿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
学生读有感情读第六节,朗读时抓住关键词语小阁楼、一杯水、两片面包,体会文章通过这样的描写来衬托徐悲鸿奋发努力的精神。
4功夫不负有心人,徐悲鸿的画展轰动了整个世界,他用事实让外国留学生重新认识了中国人。齐读第七节。
5、学生读此时留学生的表现,提问,为什么留学生的态度与刚开始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什么叫有眼不识泰山。(读留学生的话,在通过对震惊、鞠了一躬、有眼不识泰山朗读品味中,感受到那个外国留学生对中国人的重新认识以及他的忏悔。)。
5教师小结,升华情感。
年轻的画师徐悲鸿留学法国时,为了回击外国学生的嘲笑,励志勤奋学画,已优异的成绩为中国人争了光,他代表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永不服输的精神,让外国人再也不敢小视我们民族,小视我们中国人。我们再读课文,记住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再读课文,力图对徐悲鸿励志学画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有更深的理解)
(我们常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的基础是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关键词句,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直奔文本主旨、径奔知能关要,触动学生的心灵,实现对文本的创造性解读。这时的阅读,就会成为一种寻找美,获得审美愉悦过程。这一部分的阅读就是围绕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深入进行,一唱三叹,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出语言背后的深意。)
三、升华情感,小结写法
1、引导学生抓外国留学生前后态度变化的关键词:
很不礼貌鞠了一躬
是什么让这位外国留学生前后的态度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徐悲鸿励志学画,勤学苦练的精神)
2这位外国留学生由因偏见很不礼貌出言不逊,到徐悲鸿油画轰动画界而鞠了一躬。他对徐悲鸿表示深深的敬佩!
此时你想对徐悲鸿说些什么哪?
(学生自由谈话,升华情感)
3小结
为了表现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课文不仅从正面描写了徐悲鸿的表现,承上启下,转承自然,还用了一定的篇幅描写了外国留学生的前后表现,进行前后对比,反衬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自己再读一读,好好体会。
(目前的语文教学,人文性的过渡弥漫造成了语文课上大多关注对言语内容的分析和挖掘,忽视了言语形式的学习。假如没有言语形式,言语内容只能停在空中,变成没有实际意义的东西。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求出语言的运用之法,从操作层面上引导学生运用于语言。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寻求外国留学生的前后表现,体会进行前后对比,学习反衬的写作方法就是如此。)
四、联系自己,拓展延伸
同学们,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徐悲鸿的成功得益于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我想更得益于他的励志。只有励志了,我们的人生才有目标,生活才有奔头,学习和生活起来才充满活力和力量,会让我们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大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有励志的经历。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哪?又应该向徐悲鸿学习什么哪?请大家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教学和学生的人生观教育结合起来,为学生寻找一条人生幸福之路。)
评析
《徐悲鸿励志学画》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教学中我以励志学画为主线,围绕课文的关键语句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来研读课文。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与讨论,自读自悟、潜心会文,领悟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与文本展开对话。教学设计实现了从: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结构,力图探求作者构造语言的方式、文本的思维结构,努力深入文本的深层意蕴,实施有效教学。学生与文本对话过程中,把对语言意义的理解和对语言运用之妙的感悟结合起来。在学生在学习语言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育人教育似春风化雨浸润在言语的学习和运用中。咀嚼、品味、诵读语言中,领悟语言的精妙,对话得以深入进行。
我刚上的《徐悲鸿励志学画》第二课时 篇13
一、名画导入,初读课文
1出示徐悲鸿的《奔马图》,同学们知道这幅的奔马图是谁画的吗?对,是我们画家徐悲鸿的所作。
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搜集了有关徐悲鸿的资料,同学们那不能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徐悲鸿。(学生介绍徐悲鸿)。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的故事。板书课题。
2读通课文。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放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难度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3检查
(1)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选择容易读错的字在黑板上板书:租、怒、倦、犯、躬、鸿、仰。
(2)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意思。
(学生对于徐悲鸿比较陌生的,课前搜集有关徐悲鸿的资料,一是可以丰富学生对徐悲鸿的感性认识,为学习课文打下基础做好铺垫,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二是可以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
二紧扣关键词句,研读课文。
(一)扣题质疑
1、课题中“励志”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可能会把“励”解释为激励,把“志”解释为志向,“励志”的意思解释为为了实现某一志向而激励自己刻苦努力。(由于没有进行文本细读,学生只是揭示出了“励志”的字面意思,需要在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中慢慢理解。)
2、同学们“励”不仅仅是激励,它还有振奋自己志气的含义。在课文中徐悲鸿先生到底励的什么“志”,我想还是要在读课文中寻找答案。
3、学生通过读课文找出徐悲鸿励下的志是“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引导学生围绕“励志”一词质疑,是在关注学生的已知中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起学生阅读的冲动,形成阅读期待,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愿望和兴趣。)
(二)围绕关键词句,细读文本
1、投影出示“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学生齐读这句话。徐悲鸿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哪?同学们读课文,细细地去体会。
(1)学生回答徐悲鸿是在外国学生的嫉妒和讥讽下说这话的。指名读外国学生的话。
(2)为了加深学生对外国留学生话的理解,教师叙述1919年的中国贫穷落后,内忧外患,国内战乱不断,在国际上没有地位,中国人在国外常常遭人白眼和看不起的社会现实,使学生知道徐悲鸿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深入理解外国留学生话中的意思。再读外国留学生的话。
2、“必须”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必须”是一定要这么做。徐悲鸿一定要做什么?学生再读这句话,回答一定“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他们指谁?教师追问。当学生回答出他们指“外国留学生”时,教师继续提问“真正的中国人”是指什么样的人?
有的学生回答真正的中国人指有骨气的中国人,有的学生回答真正的中国人指勤奋刻苦的中国人……学生对这问题有着自己的理解,实现着多元解读。
3、徐悲鸿用哪些“事实”让外国留学生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可以找一找、划一划,同位之间进行合作讨论。
(1)、当学生回答出“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时,教师提问学生,以前的徐悲鸿学画时刻苦努力,而今天的徐悲鸿为什么要更加奋发努力?
学生回答徐悲鸿“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完成自己的志向。学生齐读“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2)当学生回答出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时,教师提问学生徐悲鸿为什么要这样潜心临摹?学生会又一次回到“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的语句上,体会出徐悲鸿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让外国人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再次齐读这句话,感受徐悲鸿为中国人争气而刻苦努力的精神。
徐悲鸿每逢节假日在巴黎博物馆潜心学画只是他刻苦学画的一个例子。徐悲鸿为了完成自己的志愿,每天坚持学画10个小时以上,常常忘了休息,就连动物园的老虎也常常会成为他的写生对象。(出示《骏马图》,这只仰蹄奋起的骏马,不就是徐悲鸿的写照吗?学生读四、五节去体会徐悲鸿的刻苦学画精神。
(3)当学生回答出徐悲鸿宁可过清苦的生活,也要把省下的钱购买绘画用品时,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生活与徐悲鸿的生活进行对比,感受徐悲鸿生活的清苦。接下来提问学生是什么支撑徐悲鸿宁愿过清苦的生活,也要把省下的钱购买绘画用品。学生再一次回到了“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上,一起大声读这句话,深化理解徐悲鸿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
学生读有感情读第六节,朗读时抓住关键词语“小阁楼”、“一杯水”、“两片面包”,体会文章通过这样的描写来衬托徐悲鸿奋发努力的精神。
4“功夫不负有心人”,徐悲鸿的画展轰动了整个世界,他用事实让外国留学生重新认识了中国人。齐读第七节。
5、学生读此时留学生的表现,提问,为什么留学生的态度与刚开始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什么叫“有眼不识泰山”。(
读留学生的话,在通过对“震惊”、“鞠了一躬”、“有眼不识泰山”朗读品味中,感受到那个外国留学生对中国人的重新认识以及他的忏悔。)。
5教师小结,升华情感。
年轻的画师徐悲鸿留学法国时,为了回击外国学生的嘲笑,励志勤奋学画,已优异的成绩为中国人争了光,他代表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永不服输的精神,让外国人再也不敢小视我们民族,小视我们中国人。我们再读课文,记住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再读课文,力图对徐悲鸿励志学画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有更深的理解)
(我们常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的基础是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关键词句,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直奔文本主旨、径奔知能关要,触动学生的心灵,实现对文本的创造性解读。这时的阅读,就会成为一种寻找美,获得审美愉悦过程。这一部分的阅读就是围绕“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深入进行,一唱三叹,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出语言背后的深意。)
三、升华情感,小结写法
1、引导学生抓外国留学生前后态度变化的关键词:
“很不礼貌”--“鞠了一躬”
是什么让这位外国留学生前后的态度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徐悲鸿励志学画,勤学苦练的精神)
2这位外国留学生由因偏见“很不礼貌”出言不逊,到徐悲鸿油画轰动画界而“鞠了一躬”。他对徐悲鸿表示深深的敬佩!此时你想对徐悲鸿说些什么哪?
(学生自由谈话,升华情感)
3小结
为了表现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课文不仅从正面描写了徐悲鸿的表现,承上启下,转承自然,还用了一定的篇幅描写了外国留学生的前后表现,进行前后对比,反衬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自己再读一读,好好体会。
(目前的语文教学,人文性的过渡弥漫造成了语文课上大多关注对言语内容的分析和挖掘,忽视了言语形式的学习。假如没有言语形式,言语内容只能停在空中,变成没有实际意义的东西。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求出语言的运用之法,从操作层面上引导学生运用于语言。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寻求外国留学生的前后表现,体会进行前后对比,学习反衬的写作方法就是如此。)
四、联系自己,拓展延伸
同学们,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徐悲鸿的成功得益于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我想更得益于他的励志。只有励志了,我们的人生才有目标,生活才有奔头,学习和生活起来才充满活力和力量,会让我们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大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有励志的经历。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哪?又应该向徐悲鸿学习什么哪?请大家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教学和学生的人生观教育结合起来,为学生寻找一条人生幸福之路。)
我刚上的《徐悲鸿励志学画》第二课时 篇14
师:同学们,前天晚上上演了一场激动人心的篮球比赛,知道的请举手。
(部分学生举手)
那场篮球比赛中,哪个队赢了?
生:中国队。
师:中国队以1分的优势赢得了比赛,听到这个消息,你心情怎样?
生:激动、高兴、自豪……
师:因为你也是——中国人!(板书:中国人)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看李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生书空课题。)
师:一起读!“励志”是什么意思?
生:为了实现一个目标,完成一件事情,而奋发努力。
师:什么事情?
生:学画,证明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
师:是呀,为了证明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刻苦学画,超过别人,这就叫“励志”。
师:下面我们来听写词语。你已经发言两次,给你机会,报给大家写。三个词一行。
生:嫉妒 震惊 承认 激怒 不知疲倦 轰动
师:“嫉妒”两个字都是什么旁?“承”还可以组成什么词?可以查什么部?“怒”上面是什么字?还可以组什么词?
(生边听写,边作答。)
师:写好后,请大家横过来读一读,看写得是否正确。再看看第一行词写谁?第二行呢?有发现吗?
生:第一行写外国学生,第二行写徐悲鸿。
师:小组内检查,全对的站起来。
(生互相批改,互相纠正。)
只错一个的也站起来!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小组站的人多?阳光组、智慧组、雏鹰组表现不错,请坐下。学语文就该认真、扎实,第一节课的任务就该按时完成。有些同学后悔了,希望下次表现精彩。
(师出示学生课前写的小黑板,也是学生的疑问:功夫不负有心人 有眼不识泰山)
师:成语一般是4个字,也有4个字以上的。大家一起读!
(生读成语)
师:响亮但不美妙,拖腔拖调。有了停顿就会美妙,听老师读。(范读)
练练看!
(生练读,齐读)
师:觉得有进步的举手!原来停顿就是阅读的一把金钥匙。
就请智慧组说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意思。
生:只要用心,就能把事情做好。
师:“负”什么意思?“有心人”是谁?生:辜负。
“有心人”是徐悲鸿。
师:“功夫”意思是什么?时间、本领给你选?
生:“功夫”的意思是时间。
师:用心、花时间努力做事,都会获得成功!
阳光组,这个成语什么意思?(师指“有眼不识泰山”)
生:不认识地位高或本领强的人。
师:“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个成语写的是谁?
生:徐悲鸿。
师:“有眼不识泰山”呢?
生:外国学生。
师:我们四(4)班同学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还有充满智慧的头脑!
师:徐悲鸿怎样励志学画的呢?默读课文4到6自然段,画出写徐悲鸿励志学画的句子,写出自己的感受。圈画好以后小组内就可以交流了。
(生先自主学习,再在小组里交流)
师:头靠在一起,说话就可以听得更清楚了,要说说自己为什么画这个句子。
(生继续交流)
师:表扬智慧组,动作最快。
师:请大家捧起书,把你画下的词句读一读,读着读着,你想到了怎样的情景?我们比谁会想。
(生读句子,想情景)
师:想到徐悲鸿励志学画、潜心临摹情景的请举手!放飞语文想象的翅膀说明你会学语文。请人读句子,你想到了什么样的情景?梦想组带领大家放飞想象的翅膀!
生: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师:为什么把徐悲鸿比作马?看图,说一说。
生:马日夜奔驰,不知疲倦,而徐悲鸿学画不知疲倦。
师:徐悲鸿就是这匹不知疲倦的奔马!继续交流。
生: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
师:他强调了哪个词?
生:每逢。
师:每逢就是每次。节假日,留学生都出去游览了,节假日是消遣的时间。而徐悲鸿呢?
生: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
师: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徐悲鸿正在那里临摹。
我仿佛看到了徐悲鸿在美术馆里临摹,有的画比较难,他一画就是一整天。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睡觉。
师:也许馆里没有其他人,只有他一个人在静静地看,在用心地画。不知不觉已到了晚上,出去游玩的同学回来后,看到徐悲鸿在画画,会说些什么呢?
生:你真用功呀!
你的画技有了提高!
……
师:这就叫励志!继续交流。
生: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他只租了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为的是省下钱来购买绘画用品。
师:每次读这段文字,李老师就想起自己十七八岁时学画,父母每学期给二百元,而我大概要花一百二三十元买画纸、颜料等,学画需要很大的代价。徐悲鸿为了学画怎样做?你能用一个词概括一下吗?
生:刻苦努力……
师:用在这里不太合适。
生:省吃俭用。
师:老师心里想的就是这个词!声音再响亮一些!我们现在也提倡节俭,我们可以省下钱来买书,你也是小徐悲鸿,你的行为就是励志读书!
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没关系,说错了老师也表扬你。
生:中心句。
师:这叫过渡句。在文章中,有的句子将上下文联系起来,就叫——过渡句。如果是一个自然段就叫过渡段。跟老师一起读——过渡句。
生:过渡句
师:“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取得了多大的成功?快乐组来读!
生:三年过去了……轰动了整个画界。
师:她强调了哪个句子?
生:轰动了整个画界,我觉得徐悲鸿很了不起!
师:三年过去了,这是怎样的三年?
生:辛苦的三年。
刻苦努力的三年。
不分白天黑夜、励志努力的三年
……
师:正所谓——
生:功夫不负有心人!
师:此时,徐悲鸿在那个外国学生眼里,已经成为——
生:泰山。
师:是刻苦努力的——泰山!是不知疲倦的——泰山!那个外国学生看了徐悲鸿的画展,会怎样说?
生:徐先生,我觉得你很有才能!
师:你说得很诚恳,少了动作。你可以站起来,到我这边来,大家比较一下谁更像那个外国学生?
(师生对话,师不知不觉将学生带入情境。)
生:(鞠躬)徐先生,我以后再也不说中国人没有才能了。
徐先生,我感觉中国人很有才能,看来我真的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有眼不识泰山”。
……
师:看来,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励志不可少。再读这三个字——
生:中国人!
师:什么样的心情?
生:兴奋、激动、自豪……
师:明天晚上,令中国人激动万分的时刻就要到来,天宫1号发射,中国人一定要看,这是中国人走向太空又迈出的一大步。做中国人光荣,成为光荣的中国人要——励志!
评析:
这节课,李校长结合学生质疑的两个成语“功夫不负有心人”、“有眼不识泰山”,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适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朗读、感悟、想象、表演等活动中,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高,“三段五步式” 有效课堂模式呈现得自然、精彩。
一、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习得阅读方法。
学生在读成语时,拖腔拖调,教者给予指导并亲自范读,让学生明白停顿是阅读的一把金钥匙。教者引领学生展开想象读课文4-6自然段,做到了“读进去,想开来”,学生通过想象,加深了对文本的感悟,感受到徐悲鸿勤学苦练的精神。同时,明白放飞语文想象的翅膀才更会学语文。再如,关于过渡句的概念,教者联系课文,深入浅出地让学生知道有的句子将上下文联系起来,就是过渡句,如果是一个自然段,就是过渡段。以上都是一些实实在在的阅读方法的指导,这些方法的渗透将逐步转化为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果在交流第6自然段时,让学生懂得侧面描写的衬托作用就更好了。(描写徐悲鸿生活清苦是为了衬托他学画刻苦)
二、重视合作学习内容的选择。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实现有效、高效课堂的主要途径之一。教者根据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感兴趣、探究欲望强烈的内容,适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单如下:默读课文4到6自然段,画出写徐悲鸿励志学画的句子,写出自己的感受。圈画好以后小组内就可以交流了。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有效的合作,拓展了思维,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和对徐悲鸿的认识。
三、及时、多样的评价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听写词语过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批改,这其实发挥了学生互相评价的作用。教师冷静、智慧的评价语言给所有学生以启示:学语文就该认真、扎实。这次表现不好没关系,希望下次表现精彩!这样的语言给表现好的同学以赞许,给暂时落后的同学以激励,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了老师的期待,学习的热情自然而然地被调动起来。
学生在想象外国学生如何向徐悲鸿道歉时,教者客观地评价:你说得很诚恳,但少了动作。这样的评价给了学生启发:原来加上肢体语言,表达的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后来学生兴趣高涨,主动到讲台前与老师对话,再现了当时的情景,也理解了“有眼不识泰山”的意思。
我刚上的《徐悲鸿励志学画》第二课时 篇15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05
上《徐悲鸿励志学画》,感觉轻松舒畅,我和孩子们在浓浓的民族自尊中,切切的民族自豪中学完了这一课。
(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学画)
此问转载
回顾这一课,孩子们精彩的回答让我为他们竖起大拇指,孩子们绘声绘色的朗读让我对他们刮目相看,孩子们课堂上的巧言评价又让我对他们再一次产生了好感!
你看,当我让学生从徐悲鸿励志的“志”入手,请学生默读课文,说说徐悲鸿“励”下了什么志愿时,平日不开口的施金岭回答得那么铿锵,我都不敢相信那话是出自他之口,“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这不仅仅是孩子口出之言,更是孩子发自内心之话语,那种骨气是有含金量的。
外国人的话也让孩子们为之一震。中国人就是不好欺侮的。当孩子们初读了课文以后,看得出来他们对徐悲鸿的敬仰是不言而喻的,从孩子们的朗读中可以得到证明。那么为了突出徐悲鸿的伟大,我们在读那外国人的话时,应该用何种语气来读呢。难得露面的刘昊一鸣惊人(尽管知道他有点表演才能,但课堂上的他常常在“修身养性”),他把外国人的孤傲刻画得入木三分,表演得淋漓尽致。这不仅仅是他外在的流露,从他的语气里也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当外国人知道徐悲鸿的成就后,我们再来读读他的志愿,说说是不是实现了,他让外国人认识了这是一个怎么样的中国人时,孩子们的回答真让大家顶礼膜拜。大家似乎对徐悲鸿的一生进行着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阐述,在评价中互动,在互动中激发着每一个人的内在。
(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学画)
此问转载
我觉得这一课是成功的,不仅能够为自己注重育人于细微,更为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而自豪。
(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学画)
此问转载
我刚上的《徐悲鸿励志学画》第二课时 篇16
教案内容: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结合课文体会词义;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3、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学重点:
品读感悟,激发学生爱国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观察图上的骏马,说说有何感受,引出“徐悲鸿”。
2、简介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为近代乡村画家,中国近代美术教育家。10多岁到上海,后勤工俭学赴法国学画,师从达仰。经过勤奋刻苦的学习,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成归国后从事美术教育。
3、导入:你想知道徐悲鸿年轻时学画的故事吗?想知道他为什么会画得这么好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讲述徐悲鸿奋发努力学习绘画的刘课文。
板书课题:徐悲鸿励志学画
4、指导读准“励”字,了解“励志”的意思:奋发志气,把精力集中在某方面。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检查:
①出示课后生字,读准字音。
②区分下列字音:
前鼻音:不知疲倦犯错误
后鼻音:徐悲鸿鞠躬
③读谁下列多音字:
冲着向前冲看重重新
2、再读课文,用“读书要做记号”中学到的方法,在课本上做记号。
检查
①朗读下列词语:
成绩 改变 错误 不知疲倦
优异 激怒 清苦 勇往直前
②哪些词语读懂了,是怎样读懂的?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同学可帮助解决,并说说自己是怎样弄懂的)?
3、三读课文,读通句子。
检查:
①指导读好下列长句,读出停顿:
年轻的画题师徐悲鸿考取了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后来又向法国著名的绘画大师达仰学画。
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
②指名分自然段逐段朗读课文,帮助学生正音。
三、指导书写生字。
租、绩、误:左窄右宽。
四、作业。
1、见习字册。
2、选择下列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看重重新冲着
第二课时
一、设疑导入:
师:课文题目是------(生:《徐悲鸿励志学画》,)谁来说说你对“励志”的理解?
徐悲鸿立的是什么志?他为什么要立这样的志?他有没有实现自己的志愿?让我们来学习课文,解开这个迷团。
二、 精读品味:
(一)、学习“受辱立志”:
大家喜欢听音乐吗?音乐总有引子、高潮和尾声,文章与音乐是相通的,这篇课文的引子是什么?(生答:受辱立志)
2、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课文的第一部分,边读边想:你在这部分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读、找句)
3、交流:
生:我知道了徐悲鸿年轻时很了不起,法国著名绘画大师达仰很看重他。
生:我读懂了徐悲鸿立的志是: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生:我读懂了徐悲鸿为什么要立志。是因为一个外国学生嘲笑说中国人成不了才。
4、谁来读外国学生的话?(生读,评价,要读出嘲讽的语气)
理解: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
生:到最好的环境中去学画也不能成才。
生:学到死也没有用。……
5、这个外国学生太目中无人了!徐悲鸿受到这样的侮辱,他是怎么想的?
(出示“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读书要读出人物的内心感受,请你读好这句话。(板书:用“心”读好这句话。)
指生读,读出坚定的语气。齐读这句话。
谈谈你对“真正的中国人”的理解。
生:就是有骨气的人。就是不怕困难的人。是有志气、有恒心的中国人。……
(二)、学习“勤学苦练”:
1、徐悲鸿立志以后,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来学习这首乐曲的“高潮”部分。
自读第二部分,把文中写徐悲鸿怎么做的这些有力的音符找出来。
2交流:
a、生答: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师:以前的他努力吗?为什么要“更加”奋发努力?
(出示《骏马图》)请你想象一下他是如何的日夜奔驰,勇往直前的?是因为他知道-----(“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生齐读这句话。)
b、生答: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
师:什么叫“潜心临摹”?临摹什么?一整天是什么概念?徐悲鸿为什么要这么勤奋学画?
(“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生齐读这句话。)
c、生答:他只租了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为的是省下钱来购买绘画用品。
师:你们的学习用品是哪里来的?徐悲鸿有没有这样的条件?但为了学好画,他什么都能省,什么都能将就。生活是如此的------(清苦)。他这样做,仍然是为了--------(“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生用“心”读好这句话。)
3、大家齐读这一部分。读后想想这一部分三个自然段之间的关系。(总分)
其实前一个自然段还是承上启下段,承接上文立下宏志。
(三)、学习“轰动世界”:
1、徐悲鸿的努力有没有白费?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成功了,他的画展轰动了世界,他真的用事实让外国学生重新认识了真正的中国人。
2、理解“功夫不负有心人”。
生:只要下了功夫,努力了,就一定有收获。
生: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生:你下了苦功,黄天不负有心人,你肯定会成功的。……
3、师:是啊,徐悲鸿获得了成功,曾经嘲笑侮辱过他的那个外国学生呢?
(出示:我承认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看来我犯了一个错误,用中国话来说,那就是“有眼不识泰山”。)
说说你对“有眼不识泰山”的理解。(学生交流)
指生读,读出愧疚的心理。
(与开始时外国学生说的话进行对比)
师:是什么让这个外国学生有如此大的改变?
(是徐悲鸿励志学画、勤奋刻苦的精神,是徐悲鸿由此而取得的成绩。)
4、师:这样的“尾声”你满意吗?
三、用“心”对话:
徐悲鸿的成功是因为他有有一个坚定的学画信念,有一颗强烈的爱国之心,他为我们祖国争了光!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也是如此,只有树立目标,下定决心,才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才能面对挑战,才会获得成功。看着徐悲鸿的《骏马图》,我们仿佛看到了徐悲鸿先生意气风发的雄姿,你此时,有什么想要向他诉说的吗?
(先在本子上试写,再全班同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