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袋麦子》教学实录(精选16篇)
《三袋麦子》教学实录 篇1
一、教学要求:
1、能感情朗读课文。
2、在阅读教学中着尊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已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
二、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师:西方人过圣诞节的时候,是圣诞老人给大家送礼物,而在我们中国是土地爷爷给大家派送礼物。上节课我们初读了第9课课文,并学习了生字词,现在我们一起读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连贯,好吗?
生:好(朗读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请看第一自然段,说说土地爷爷分别给哪些动物发礼物?
生:土地爷爷分别给小猪、小牛、小猴送麦子。
师:(板书、小猪、小牛、小猴)
学习第二自然:
师:我们看看小猪得到麦子后是怎么做的?谁来读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想想:你从什么地方读懂了什么?
生:我从“黄灿灿”看出这个麦子是最好的麦子。
生“开心地喊”看出小猪得到小麦高兴得不得了。
生“迫不及待”看出小猪恨不得马上就行动,制成食品,好好享用。
师:“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你们在什么时候也有迫不及待的情况?
生:“迫不及待”是等不及的意思。生日那天,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礼盒,看看妈妈送给我的生日礼物―布娃娃。
师:采用“我读大家评”的方式,注意读出小猪高兴的心情。
生:(指名读)
生(评):小猪说的话应大声些,表现它的高兴。
生(评):“各种各样”读慢些,给人感觉到真的有数不清的食品似的。
学习三至四自然段:
师:课文哪几自然段也讲小牛、小猴得到麦子后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生:三―四自然段。
师:请自由大声朗读三―四自然段,然后采用“任你点”的方式,谈谈自己从什么地方读懂了什么?
生:我从“饱满”“多好”“上等”这些词,看出土地爷爷送给小动物的麦子是最好的麦子,也可看出土地爷爷对三个小动物的关心。
生:我从“饱满”“看了又看”“保存”“经常”看出小牛对麦子非常的爱惜。(师相机板、慢慢吃)
生:我从“上等”“全种下地”看出小猴得到麦子以后,自有主张,非常开心。(师相机板书:种下地)。
师:虽然三个小动物对麦子有不同的想法和处理方式,但它们的心情都是一样的,那就是非常开心。
师:我们以“我读大家评”的方式,三、四自然段任选其中你喜欢的自然段读读。
生:“我读大家评”我来读读第三自然段。
生:“饱满”二字,他读音加重,“看了又看”他把声音拉长,读出小牛对小麦的喜爱,这样处理很好。
生:“我读大家评”我读第四自然段。
生:我来评:他几乎把自己当成了小猴,通过他的朗读,我仿佛真的看到小猴激动地把麦子一下全都种地的样子。
师:看来读好这二―四自然段的关键是把自己当作这三个小动物,用心去体会它们的心情,这样才能把课文读好。我们大家试试一下。
生:(齐读二―四段)。
师:二―三自然区主要就是讲三个小动物对一袋麦子不同的想法和处理方式,这段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学习五―九自然段
师:一年后,这三袋麦子怎么样了呢?请大家自由读五―九自然段,划出不明白的地方。
生:(自由读)
师:我们采用“我问谁答”的方式,提出你不明白的地方。
生:(问)“憨厚”是什么意思?
生(答):“憨厚”是老实的意思。
生(问):什么是“麦囤”?
生(答):图上画有,就是装粮食的大筐子。
生(问):土地爷爷知道小猪吃完麦子后,为什么“哈哈大笑”?
生(答):土地爷爷看到小猪这么简单地处理了麦子,而且还露出可爱的样子,舔了舔舌头,所以忍不住笑了起来。
生(问):土地爷爷看到小牛还剩半袋麦子时,为什么“点点头”,“点点头”是什么意思?
生(答):土地爷爷点头,说明小牛做法上是有道理的,小牛比小猪会生活。
生(问):小猴为什么要“神秘”地拉土地爷爷的手?
生(答):因为小猴一定认为他:他把一袋麦子变成满囤麦子,土地爷爷肯定不会想到,所以他显出神秘的样子。
师:意思都弄懂了,是吗?那我们采用“我问你答”的方式,互相检查一下,看看大家是否真懂了。
生(问):小猴收获是什么?
生(答):一袋麦子变成满囤麦子。
师(问):小猴“聪明”,“能干”表现在什么地方?
生(答):小猪、小牛的麦子吃完就没有了,而小猴种了收,收了又种,这样小猴就有永远送吃不完的麦子了,所以说小猴聪明、能干。
师:(小结)土地爷爷对三个小动物的做法,评价各不同:小猪是“哈哈大笑”;小牛是“点点头”小猴是“真聪明!真能干!”
师:老师读读,大家给我评评。
师:你欣赏老师什么地方?
生:老师表情特别好。
生:老师读对话,特别形象。
师:谢谢同学们的鼓励。老师有什么地方读得不够的呢?
生:“你真聪明!真能干!”老师还应该读大声,有力一点。
生:“神秘”的“神”老师读成平舌音了,应是翘舌音。
师:谢谢你们的帮助,老师一定努力改正。
师:我们分角色戴头饰朗读五―九自然段,好不好?请三个同学分别朗读三个小动物的话,一个同学读土地爷爷的话,其他同学读旁白,尽量边读边配上动作。
师:那几个角色读得怎样?
生(评):土地爷爷的声音不够低,其他还可以。
总结:
师:多么可爱的三个小动物呀,现在四小组分角色朗读,然后互评。
生:(朗读表演)
师:小猪、小牛、小猴你赞成谁的做法?为什么?
生:我喜欢小猴的做法,他的做法最聪明。
生:我觉得小猪的做法也有道理,他吃得非常开心,他有一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味道。
生:我认为小牛做法好,他是有计划的安排吃小麦。
师:如果你是小兔或小熊也分得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办?四人小组讨论。
生:我会吃一半,种一半。
生:我会开心地吃一点,请大家吃一点,再种一点。
生:我会召集大家,利用麦子制作各种食品,然后举行“百食宴”让大家动脑,动手,又可动口。
生:我会像小猪一样,开心地吃完它,因为明年还会有其他东西吃。
生:我会把麦子分给大家一起种。
师:大家在讨论中虽然想法不一样,但都能说出理由来。大家还在讨论中互相学习,产生新的想法,找到了更合理的做法,这就是我们的学习的目的。
板书:
三袋麦子
小猪 做成食品 哈哈大笑
小牛 慢慢吃 点点头
小猴 种下地 你真聪明!真能干!
课后小结:
这堂课我通过“任你答”、“我问谁答”、“我问你答”、“我读大家评”等几个环节,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课堂。该课受到各位听课老师的高度评价,均说这样的上课方式应推广。
《三袋麦子》教学实录 篇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知道小猪、小牛、小猴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格。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 教学重难点】
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涵。
2、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体会课文内容的价值取向。
【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复习回顾
⒈听写生字词,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⒉练习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1、理解课文内容。
师:想一想:《三袋麦子》讲的是谁和谁之间的一件什么事?
自由读课文
师:谁来告诉大家,课文讲了谁和谁的事?
生:课文讲的是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每人一袋麦子
师:(板书“小猪”、“小牛”、“小猴”)
师:看,这就是土地爷爷送给三个小动物的麦子,咱们看来一模一样的麦子,三个小动物看到的却不太一样,小猪看到的是——
生:黄灿灿的麦子
师:想想“黄灿灿”是什么样子?
生:金黄金黄的
生:闪着金光的,亮闪闪的
师:多诱人的麦子啊,小猪望着这“黄灿灿的麦子”一定眼睛一亮,谁来读读这个词语(板书“黄灿灿的麦子”)
生:朗读“黄灿灿”,读出色泽的鲜亮,读出小猪眼前一亮的感觉
师:小牛看到麦子是——
生:饱满的麦粒
师:啊,小牛看的该多仔细啊,一粒粒都那么饱满,来,让也我们捧起麦子看看,体会小牛仔细观察的感觉,轻轻地读,慢慢地体会(板书“饱满的麦粒”)
生:朗读“饱满的麦粒”
师:小猴发现这袋麦子是……
生:上等的麦种
师:板书“上等的麦种”,同学们,这“上等的麦种”也就是怎样的麦种啊,你能换个词说说你的理解吗
生:最好的
生:百里挑一的
生:不仅颜色金黄而且颗粒饱满的
师:说的多好啊,小猴眼中的麦子又该怎样读呢,请同学们带上动作,夸夸这一袋“上等的麦种”
生:读词语
师:他们三个人眼中看到的麦子都不太一样,那他们拿到自己那袋麦子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咱们把这些词语带进课文再来读读。这次我请一个同学来读读第二自然段。
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师: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的时候他是什么样的心情啊?
生:开心
师:是啊,瞧瞧小猪开心的样子,想想他此时此刻脑子里立刻会出现哪些好吃的东西?
生:有包子和饺子
生:还会有面包和蛋糕
生:面条
师:哇,这么多好吃的东西,所以小猪开心的喊道——
生:朗读“太棒啦!我最爱吃白面馒头和烙饼了!”
师:想着你们平时开心的样子,请你再读读这句话,把小猪开心的样子读出来。
生:朗读
师:是呀,他一分钟也等不及了,课文中有一个词最能体现小猪这种着急的心情,
生:迫不及待
师:请你再读读这段话,把小猪的开心和迫不及待的心情读出来。
生:朗读第二自然段,读的有滋有味
师:读的多投入啊!我们读书就应该这样,把自己当成书中的人物,课文自然就读的有滋有味了。现在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读一读第三自然段。我请女同学一起读第三段。
女生:朗读
师:女同学声音真好听!小牛这段话写得多好啊,我们先来看这一句(“小牛捧起饱满的麦粒,看了又看,心想:多好的麦子啊,我要先把它保存起来,等家里的草料和杂粮都吃完了,再慢慢吃这好东西。”),请你来读,老师建议你读的慢一点,特别注意这几个描写小牛动作的词。
生:朗读第一句话
师:有点味道了。想听听老师读吗?
师:范读
师:谁能像老师这样和小牛一起看一起想,再读读这句话,注意体会他“先……再……”的思考过程,相信你比我读的更好!
生:朗读
师:听完你的朗读老师看到了一个会思考的小牛,一个做事有条有理的小牛。那他到底是怎样保存麦子的呢?请同学们读读这个长句子,(为了防止发霉和虫蛀,小牛经常把那袋麦子搬到屋外透透风,晒晒太阳。)这个句子读好了你也就读明白了。请男同学一起读!
男生:朗读
师:男同学的声音就是洪亮!如果读的时候在这两个地方稍微停顿一下换口气就会读的更轻松了,跟着老师一起试一次。就这感觉!请你再试试行吗?
生:再读
师:小牛做事有条有理,同学们读得有滋有味!来,我们再一起读读第三段。
生:齐读第三段
师:小猪面对黄灿灿的麦子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它做成食品,吃了!(板书“做成食品”)而小牛捧起饱满的麦粒是看了又看决定保存起来慢慢享用;(板书“保存起来”)我们看看小猴,他发现这是上等的麦种决定怎样做?
生:全种下了地(板书“全种下地”)
师:小猴这段话语言最少,但包含的内容可不少,你觉得小猴当时可能想些什么才决定把麦子种下地?
生:小猴肯定想,如果现在把麦子吃了,明年就没东西吃了,不如种下地,就会有更多的麦子吃。
生:小猴想,一袋麦子很快就会吃完,我要种下地,明年收到更多的麦子还可以分给大家吃。
师:恩,看来小猴更是动了一番脑筋啊!看看故事越读越有意思了,同样是一袋麦子,三个小动物看法不同,做法也不一样。那一年以后,当土地爷爷又来拜访三个小动物的时候,他们会对土地说些什么,土地又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呢?请大家默读课文6、7、8、9自然段,默默地读,静静地想,老师特别想知道这次读完后,你会读出一只怎样的小猪,怎样的小牛和怎样的小猴?
生:自己默读课文6、7、8、9段。
师:你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小猪呢?
生:憨厚可爱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啊?
生:我从这句话读出的“小猪说着不由得舔了舔舌头”
师:真会学习啊,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那请你学学小猪憨厚可爱的样子,恩,带着这样的感觉请男同学一起读读小猪说的话。
生:刚才的插图里小猪口水都流出来了,能看出他特别憨厚可爱!
师:啊,课文插图也被你们合理利用了,你再读读小猪说的话。
生:朗读“感谢您去年送给我那袋麦子,让我吃到了最好吃的东西!”
师:读的多好啊!看看,从插图里看到了小猪的“憨厚可爱”,从语言文字里读出了小猪的憨厚可爱,相信同学们的心里一定也出现了一只憨厚可爱的小猪!(老师板书“憨厚可爱”)
师:说说你们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小牛?
生:做事有条有理
生:珍惜粮食
生:不浪费粮食
师:你看看小牛不仅做事认真,而且勤俭节约爱惜粮食,真会生活啊,这也可以用一个词语来说就是精打细算。(板书“勤俭节约”)谁来读读小牛说的话?
生:朗读“去年您送我的麦子至今还没吃完呢。”
师:我知道大家和小猴特别熟悉,那今天读这个故事你读出了一只什么样的小猴呢?
生:聪明能干(板书“聪明能干”)
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啊
生:小猴给土地爷爷说的话
生:小猴不仅没有吃,还种下地收获了一大囤麦子
师:恩,我们来看看这两处语言描写,小猴没有直接告诉老人而是神秘地说,谁愿意和老师合作读读这两个对话。
师生合作,老师引读
师:想想小猴对土地爷爷介绍自己这满满的收获的时什么心情?
生:自豪!
师:是啊,小猴靠自己的劳动把一袋麦子变成满满一囤麦子,肯定特别激动特别自豪!你再读读,小猴自豪地说——
生:“我把麦子种下了地,这都是我的收获,您带一些回家吧!”
师:来,同学们我们一起合作读一读(引读,全班参与)
师:读出味道了!看看,课文读到现在,每个人的眼前都出现了三个活灵活现的小动物。我们现在能不能这样,看着这三幅插图,想着课文的故事内容,我们把故事演一演。
师:来,谁愿意展示一下你们的表演天赋啊?其他同学注意,你们现在要努力做一个优秀的评委,认真看表演,一会要说说你最欣赏哪个演员,为什么。
师:来,我们再请四个同学,谁觉得你能把土地爷爷演好?小猪谁愿意挑战,小牛,小猴?
生:表演
师:该评委们发言了,说说你的意见
生:评议
师:真了不得啊,小演员演的精彩,小观众看的认真,几个评委说的在理!老师想提醒大家想一个问题,刚才土地爷爷听了三个小动物的话反应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那他对小猪哈哈大笑是笑什么呢?(板书“哈哈大笑”)
生:笑小猪的憨厚可爱
师:对小牛点点头又表示什么?(板书“点点头”)生:因为小牛知道珍惜粮食,土地爷爷点头是夸小牛
生:他点头表示知道小牛是怎么做的了
师:最后到小猴家,土地爷爷又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会“兴奋地说”?(板书“抚摸着头”“兴奋地说”)
生:因为土地爷爷看到小猴收获了这么多麦子所以很高兴
生:小猴自己劳动收获了麦子,土地爷爷夸奖他呢
师:我们看,(课件展示)就这普普通通的麦子,三个小动物的看法不一,做法不同,得到的评价也不一样。请同学们再横着读一读这三组词语,一边读一边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象。
(憨厚)小猪 (节约)小牛 (聪明能干的)小猴
黄灿灿的麦子 饱满的麦粒 上等的麦种
做成食品 保存起来 全种下地
哈哈大笑 点点头 抚摸着头兴奋地说
生:横着读三组词语。
师:请你们再竖着读一读这三组词语,边读边想课文内容。
生:竖着读三组词语。
三、拓展练习
师:你们发现了吗?一个小动物就是一个有趣的故事,你更喜欢哪个小动物和他的故事呢?说说为什么?如果这袋麦子送给你,你会怎么做呢?那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生:讨论交流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小猴富有创造性的做法,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对我们启发很大,今后我们要想小猴学习)。
五、作业:
⒈课堂作业:完成书后第三题。
⒉课后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三袋麦子》教学实录 篇3
目的要求: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体验三个小动物不同的做法,学习到勤劳节俭的品质,懂得只有播种才有收获的道理。
3、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各抒己见。
重点:由“方法——结果”的不同引导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
难点:懂得三个小动物不同的做法并无好坏之分。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图片、文字内容、表格。
教学程序和内容:
一、复习旧知
1、回忆第一自然段内容(师板书)
2、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小猪的做法
1、过渡:同样是收到一袋麦子,三个小动物各是怎样做的呢?让我们一起先来看看小猪的做法。(出示文字内容)
2、指名读
3、问:小猪收到这一袋麦子时有怎样的表现?
(1)理解“开心地喊”(利用朗读的形式)
(2)理解“迫不及待”
(3)填表
(4)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小猪?
4、想象:小猪做了哪些食品?
(1)学生想向
(2)出示相关图片
(3)看到这些,你觉得这又是一个怎样的小猪呢?
5、感情朗读
三、学习小牛、小猴的做法
1、过渡:知道了小猪收到麦子后的做法,那么小牛和小猴分别又是如何做的呢?(出示表格)
2、小组学习
(1)提出学习要求:请同学们4人一小组讨论学习,结合三、四两个自然段的内容,共同完成这张表。
(2)学生小组学习,教师巡视。
3、共同交流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填表;说说小牛的身上具有怎样的品质?
(2)继续完成表格(小猴的表现与做法)
四、各抒己见
1、引入话题:知道了小猪、小牛、小猴各是怎样处理自己所得的那一袋麦子的,那么它们三个的做法,你最赞成谁呢?
2、学生谈想法并说明理由。
五、知道土地爷爷的态度,明理1、快速浏览5--9小节,找一找土地爷爷对三个小动物做法的态度。(出示表格)
2、生浏览思考,师巡视。
3、填表。
4、分角色表演,感受人物态度。
(1)师生角色表演。
(2)回答:对三个小动物的做法,土地爷爷最赞成谁的?你从哪儿看出来的?一起读“老人抚摸着……”
六、拓展
1、刚才,我们先各自谈了自己对三个小动物的看法,接着又学习了土地爷
爷的态度,那么如果你也得到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做呢?有没有比它们更好的做法呢?
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板书设计:
9、三袋麦子
小猪做成食品吃了——没有了
小牛保存好——还剩半袋
小猴全种下地——满满一囤
只有播种,才有收获。
教案说明:
《三袋麦子》是一篇童话故事,讲了土地爷爷在快过年时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三个小动物对同样一袋麦子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式,所以也获得了不同的结果。从而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做事,并告诉学生只有播种才有收获的道理。
本案的设计有以下特点:
一、图文结合,加深理解。
表格的设计,将文章内容概括提炼,有助于学生对课文重点的把握。课件
的有效运用,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认识事物,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角色扮演,加强体验。
通过对文中角色的演绎,学生能产生丰富的内心情感,体验的空间变得更加开阔,思维与审美的情感自由的碰撞、提升。
三、联系实际,注重拓展。
教案的设计不局限于文本,引入“活水”是为了让自身更加“清澈”。为学生全面地、整体地认识事物而努力,跳出课本学课文,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地感悟。
《三袋麦子》教学实录 篇4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猪、小牛、小猴处理麦子的不同方式,懂得谁的做法好,体会它们美好的品质。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能讲述这个故事。
二、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小猪、小牛、小猴谁的做法好,体会它们美好的品质。
三、教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猪、小牛、小猴、土地爷爷头饰各一。
四、教学时间:二课时
五、教学方法
以教扶放的教学思路,指导学习结构相似的段落。以扣读导悟,以悟促读的方法,让学生反复朗读,激发学生思考三个小动物是如何处理麦子的,谁的做法好?在完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练习分角色朗读,注重读出各动物的个性。在准确把握故事情节发展的基础上,练习讲述故事。
第一课时(略)
课前板书:21、三袋麦子
小猪吃光
小牛保存
小猴播种下了地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听写后出示课件(礼物保存防止粮食神秘收获拜访迫不及待)学生自我订正。
2、指名说说课文第一部分主要内容
二、学习第二部分
1、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小猪、小牛、小猴。他先到小猪家,出示课件(土地爷爷拜访小猪图),他们见面是一副怎样的情景,谁来说说。
2、指名说说图意
3、课文是怎么写的呢?同学们自由轻声读第六自然段,看看有没有不懂的地方,打上问号。
4、学生说说不懂的地方,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讨论、教师板书理解疑难点(板书:憨厚可爱)抓住小猪的言行来体会憨厚可爱,指导读好小猪的言与行。
5、有感情齐读第六自然段
6、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是怎么学习第六自然段的?出示课件(学习方法:⑴观察图画,说说图意;⑵读读课文,找找难点;⑶读读议议,体会品质;⑷感情朗读,加强体会。)
7、下面我们就按照这种学习方法学习第七自然段
⑴出示课件(土地爷爷拜访小牛图),指名说说图意。
⑵读读第七自然段找找疑难点
⑶读读议议,体会小牛节俭的品质(板书:节俭)
⑷有感情朗读第七自然段
8、现在,我们自己按照学习方法学习第八、九自然段,出示课件(土地爷爷拜访小猴图)
9、大家看,老师这儿板书应该写什么?(板书:聪明能干)谁能当好土地爷爷来夸夸小猴?指导读好土地爷爷的话。分角色朗读第八、九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小猪、小牛、小猴在处理麦子上,谁的做法最好呢?为什么?
2、学了这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总结:从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中,我们明白了什么是憨厚,什么是节俭,什么是聪明能干,尤其是小猴富有创造性的做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对我们的启发也很在,今后我们要向小猴学习。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继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准备讲述、表演这个故事。
《三袋麦子》教学实录 篇5
教学目标: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讲讲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在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
教学准备:
小黑板,小猪、小牛、小猴和土地爷爷的头饰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教学中,前半部分以读为主,在读中学,在读中悟,在个性化的朗读中张扬个性。后半部分以演为主,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整堂课中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得以实现。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想得真周到,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分别送上了一袋麦子,这是怎样的一袋麦子呢?
2、指名说,并指导朗读这些词语:黄灿灿的麦子饱满的麦粒上等的麦种
3、这么好的麦子,这三个小动物是怎样处理的呢?自读课文2―4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2―4自然段
1、自由读2―4自然段,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到他们的高兴,再反复多读几遍,读出高兴的语气
2、学生自读课文
3、交流一:
(1)出示第二自然段,小猪会怎样开心地喊?
(2)指导学生个性化朗读,从不同角度体会小猪的开心
(3)这时,小猪都等不及了,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他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指名答
(4)有感情地朗读这段。
4、交流二:
(1)小猪当美食家的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小牛呢?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他的高兴?出示第三自然段,学生谈体会。
(2)是啊,小牛看到这么饱满的麦粒心里一定特高兴,你有哪些词来形容他的高兴劲呢?
(3)学生积累朗读
5、交流三:
(1)出示第四自然段,小猴的快乐可没那么容易体会了,只要我们学会想象,就能体会到小猴的开心了,想象一下,当小猴看到这上等的麦种后,他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2)学生想象交流
(3)读好这段话
三、学习课文5―9自然段
这三只小动物在不同的处理方式中享受到了各自的快乐,一年过后,土地爷爷来了,发生了怎样的事,请大家轻声读5―9自然段,选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角色练习朗读
(1)学生自读课文
(2)小组合作表演
(3)指名上台表演(戴头饰)
(4)讨论:小猪、小牛、小猴都收了一袋麦子,由于他们的做法不一,结果也就不一样了,你喜欢谁的做法?
四、课外延伸:
今年过年,土地爷爷又会给哪些小动物送礼物?送了什么礼物?结果怎样?请展开丰富的想象,编个故事。
板书设计:
三袋麦子
小猪吃光哈哈大笑
小牛保存土地爷爷点点头
小猴全种下夸奖
《三袋麦子》教学实录 篇6
1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88
作者:钱春艳 出处:新教育实验网
作为一名教育者,我曾为了学生聪明,老说学生笨;为了学生快,老说学生慢;为了学生仔细,老说学生粗心……总是揪住学生的缺点不放,“小题大做”、“无限夸张”,让负面情绪形成恶性循环,让学生在“我不行”、“我是坏孩子”的心态中归于失败。当我和学生共同学习了课文《三袋麦子》后,我发现对待学生的不是抱怨更多应是赏识。
学完这篇课文,给我这样一种暗示:三种小动物分别代表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待学习和生活的不同态度:小猪就是课堂中那些不够聪明,做事无脑,平时勤奋不足,懒惰有余的后进生;小牛就是那些平时学习踏实,老实本分,聪明不足,勤奋有余的中等生;小猴就是那些天资聪慧,思维活跃,聪明有余,(或踏实不足)的优等生。平时的我会因为“小猪把食物都吃了”而批评学生好逸恶劳,不思进取;因为“小牛保存麦子,最后剩下半袋”而教诲学生凡事要动脑筋,不要死脑筋;因为“小猴把麦子全种下了地,一年吃不上好东西,会苦一年”而告诉学生做事要踏实些,找到更科学,更合理的做法。总而言之,若我是土地爷爷肯定是只见“瑕”,不见“玉”的。
而毫无疑问的是,所有学生都喜欢像土地爷爷这样的老师,因为他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小动物),都给予了不同的赏识:小猪把麦子全吃光了,他非但没有责怪,反而“忍不住”、“哈哈大笑”,觉得小猪憨厚可爱;小牛把麦子保存起来慢慢吃,最后只剩下半袋麦子,土地爷爷对此“点点头”,认为小牛“节俭”;而小猴把麦子全种下了地,来年获得了丰收,土地爷爷忍不住“抚摸”小猴,对小猴的聪明、能干给予了赞美。以至当我问到:学完课文后,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一个学生抢着说:我喜欢土地爷爷,因为他没有批评小猪和小牛。虽然该生答非所问,但内心对土地爷爷重“赏”的态度,充满了喜爱。的确土地爷爷在拜访中看到了三个小动物之间不同的差异性,但他宽容的承认贪吃的“小猪”憨厚可爱;死脑筋的“小牛”勤俭;做事聪明,但欠科学的“小猴”能干。他允许、欣赏、享受小动物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他这种教育的态度,赢得了动物的欢迎,也赢得了学生的心。这就是赏识教育。
正如《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一文中所言:态度的力量是神奇的。每个孩子,都是由一粒小种子长成的大树,小树还要长成大树,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小树都能健康茁壮的成长,成为栋梁之材。是我们的态度,决定了他们是天才抑或愚蠢、成功抑或失败、伟大抑或平庸。作为教育者我们曾以自己的陈旧思维约束学生,以自己浅薄的思想熏染学生,以自己过分的期望强求学生。而我们发现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得让人无奈。说到这我有这样一种领悟:赏识应成为我们对待孩子的心态,成为我们的思维方式和信念,因为它是一股神奇的力量,能照耀每个孩子的心灵。
(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diyifanwen.com)
本文转载
《三袋麦子》教学实录 篇7
三袋麦子是一篇童话故事,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小猴各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而小猴则把麦子种下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个人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结果是不一样的。学生对这篇课文有浓厚的兴趣,因为文中有他们喜欢的动物形象。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从三方面入手:
一、在说、想中内化课文的语言
小猪、小牛和小猴各收到土地爷爷的一口袋麦子后,小猪作者着重写了他的语言,而小牛作者则写了他的想法,小猴则短短地写了他的动作,于是我在课堂中内化课文的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让学生分别说一说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心里会想些什么,小牛看了又看饱满的麦粒,会说些什么?小猴看了麦粒,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同学们对这几种动物很熟悉,能够揣摩出他们的所说所想,有的同学说:“小猪想到我以后天天有好东西吃了。”“呵!呵!土地爷爷真好,能给我送来这等好东西,欢迎土地爷爷天天到我家来做客。”而小牛拿到麦子,捧在手中左看有看,边看边说:“瞧!这黄灿灿的麦子真舍不得吃。我要把它保存起来慢慢吃,天天吃会吃完的。”而小猴呢,有的同学说:“小猴一拿到那袋麦子,打开一看:‘要是我把这袋麦子种下地,明年一定能收获更多的麦子。’于是他来到田间,把麦子种下了地。”通过学生的想象,让学生畅所欲言,小动物的形象更加丰满、形象,在孩子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在想象中活化土地爷爷
土地爷爷是一个贯穿课文线索的一个人物,一年以后土地爷爷重返故地,作者用形象化的一句话来描写土地爷爷。如看着小猪憨厚可爱的样子,土地爷爷忍不住哈哈大笑。这时,土地爷爷会想些什么呢?他又会说些什么?同学们自然会想起《西游记》中的猪八戒,纷纷责备小猪“真是改不了贪吃的本性。”也有的同学同意小猪的做法:“小猪,好样的,想吃就吃个够。”看到小牛处理麦子的做法,老人点点头。我也引导学生想象此时土地爷爷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有的同学说:“小牛,你既勤劳又节俭,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也有同学说:“小牛,你太节俭了,想吃又舍不得吃,多难受呀!”当看到小猴处理麦子的方法,老人抚摸着小猴的头,兴奋地说:“你真聪明!真能干!”此时你从土地爷爷的神态语言中看出土地爷爷心理会想些什么?有的同学说:“真不愧为猴头,最聪明、最能干!”经学生这么一说,课文中寥寥数语的土地爷爷形象也活灵活现了,而且一树盛开万种花,学生的答案也各种各样。
三、在续编故事中创新学生的思想
课文结尾,我深情地告诉学生:“大雪纷飞,又要过年了。有一天一个白胡子的老头突然拎着一口袋东西来到你的家里,他对你说,这是聪明的小猴送给我的一口袋麦子,今天我要把它送给你。你拿到这袋麦子会如何处理呢?”学生纷纷谈了自己的想法,都能综合各种动物的优点处理自己的一口袋麦子,还有的同学想到把自己丰收的麦子拿到集市上卖,然后把所得的钱捐给贫困山区的孩子。这些想法让老师感动,可也反映孩子的惰性,居然有很多孩子把土地爷爷送给他们的一口袋麦子拿回家给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种,这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三袋麦子》教学实录 篇8
作者:沈高明 发表时间:2004-4-28 阅读次数:600
作者:常州万绥小学 戴彩莲
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一篇情趣盎然的童话故事。文章写了小猪、小牛、小猴三个小动物对待麦子的不同态度,语言通俗,情节简单,但文章所蕴含的道理和小动物鲜明的个性要引导学生仔细感悟体味。教学中,我设计了“读”、“比”、“演”、“议”四个环节进行扎实的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读
1.谈话导人,揭示课题。
2.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文中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自学。
(2)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3.指名分节读课文,边读边交流字词的自学情况。
4.自读。要求读得流利而有感情。
5.赛一赛,看谁读得最好。
二、比
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描述三个小动物不同处理方法的句子和土地爷爷对小动物们的不同态度的句子,进行比较。
1.比一比,三个小动物收到土地爷爷的麦子以后,分别觉得这是怎样的麦子,又是怎么想的?
(小猪只看到麦子的颜色“黄灿灿”,他想到了吃;小牛只看到麦子的颗粒很“饱满”,他想“保存起来慢慢吃”;小猴觉得这是“上等的麦种”,想到了“种”)
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小猴想得全面、长远,我又设计了三个问题:
①怎样的麦子是“上等的麦种”?(颜色黄灿灿,颗粒很饱满等)
②小猴能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说明了什么?(a.看得很仔细,比小猪、小牛全面; b.有丰富的劳动经验)
③小猴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他会怎么想呢?(从中体会小猴能认真动脑,考虑问题周到、长远)
2.比一比,三个小动物对待麦子的处理方法有什么不同?
(小猪迅速做成食品“吃光”了;小牛把麦子好好地“保存”起来,“慢慢吃”,一年才吃了一半;小猴把麦子“全种下了地”,经过辛勤的劳动,获得了大丰收)
通过比较,不仅三个小动物的做法清清楚楚,孰优孰劣也一目了然。
3.比一比,土地爷爷对待三个小动物的做法分别是什么态度?
(扣住“哈哈大笑”、“夸奖”、“兴奋”三个词,体会土地爷爷对待三个小动物的做法一个比一个满意)
三、演
在充分理解、熟悉课文的基础上,采用表演这一教学方法,既是对课文语言文字的重新整合、加工,又是有创意的运用表达。具体做法是:
第一步:准备。以小组为单位定好角色,认真熟悉课文,谈谈自己打算怎样来表演。教师指导:要注意小动物和土地爷爷当时的语言、表情,有些台词和动作要展开想像,自己设计。表演时,要进入角色,演出每个小动物的个性。
第二步:表演。先小组内演练,教师巡回指导,再选几组好的上台表演。
第三步:评价。师生共同点评。要求从表情、动作、台词、配合等方面作出综合评价,选出“最佳小组”和“最佳演员”。
四、议
此时,学生对课文已透彻理解,引导学生感悟三个小动物的个性已是水到渠成了。
1.思考:在三个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请说出理由。
2.同桌二人说说议议:
3.班内交流;
开始,大家只看到小猴的优点。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看到三个小动物各有所长,都很惹人喜欢。小猪:憨厚可爱,性格率直,而且是个出色的点心师(能做各种各样的食品)。小牛:勤劳节俭,做事有打算,还是个很好的保管员(经常把麦子搬出去透风、晒太阳)。小猴:聪明能干,观察仔细,爱动脑筋。至此,三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形象已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
4.拓展延伸。
议一议,如果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
《三袋麦子》教学实录 篇9
一、议议,读懂课文
师:同学们,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小猪、小牛、小猴对自己得到的一袋麦子不同的处理方法。你欣赏谁的做法?说说你的理由。(学生四人小组讨论)
……
生:我欣赏小猴的做法。小猴把麦子全种下了地,虽然不能马上吃到。可是一年以后,它却能吃到一囤的麦子,它最能干,最聪明。
师:(高兴地):说的真不错。
生:我不欣赏小猴,欣赏小猪的做法。它很会享受,把一袋麦子全磨成了面粉,做成自己最喜欢吃的白面馒头和烙饼。我想,能吃到自己最喜欢的东西,那时最开心的事。
师(赞许地点点头):不错。你挺有分析头脑。
生:我欣赏小牛的做法。它吃完了自己家的杂粮,把好东西留到最后再慢慢享用,它会打算,知道勤俭节约。
……
师:刚才同学们对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每位同学的看法都很有道理。不过,绝大多数的同学还是认为小猴的做法最好。确实,书中很多地方也暗示我们,小猴的做法最好,请大家认真读读,找找,看谁找得又多又好。
(学生自由朗读,书中圈划)
……
生:从结果看,小猴的做法最好,它收获了更多的麦子,是满满一囤的麦子。
生:从做法本身看,小猪就想到吃。小牛很节俭,但很累,怕麦子坏,常要把麦子搬进搬出,透风、晒太阳,而小猴呢,把麦子全种下了地,既省事,效果又好。
师(高兴地):你很会动脑,看法不一般。
生:从土地爷爷的态度上也恩能够看出。对小猪,土地爷爷总是“哈哈大笑”,对小牛,是“夸奖”,而对小猴,却是“兴奋地说”,显然,“夸奖”只是表扬,是意料之中的事,而“兴奋”是土地爷爷意料之外的事。
师(喜形于色):你看书看得真仔细,很会分析,这一点,老师也几乎没看出来。
生:书中有“上等的麦种”,麦种,又是上等的,是暗示小猴的做法好。
师(点头、微笑):你真会看书,找的真仔细。
……
二、 赛赛,读好课文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靠自己读懂了课文,那你们打算怎样来读好这篇课文呢?请同学们找出自己最西哈的一段对话,试着读读。要求不仅要读出感情,而且要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学生自由感情朗读)
……
生读: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开心地喊道:“太棒了!我最爱吃白面馒头和烙饼了!”
我是用高兴的语气来读这段话的,因为小猪迫不及待把麦子磨成了面粉,做成了食品。它非常想吃。
生读(上面一段话)我也是用高兴的语气读的,不过,读时还要从心里流露出馋的感觉。
……
三、演演,读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太棒了。同学们,真好听的故事,你们想不想把它演一 演啊?
同学们,要表演,就升秒年 要对课文中很多叙述进行想象创造,在不改变课文原意的基础上,加入合适的动作表演及台词等,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试读,组里的其他同学可以当小导演,指点他们该怎样演得最好。
(学生小组排演)
选一组同学戴上头饰进行表演。
反 思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积极创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新型的学习方式,要求我们的语文课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在民主、宽和谐的教学氛围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上面这一案例,无疑是一堂成功的课,从中我们看到学生是聪明的,他们具有巨大的创造潜能,叹息之余,颇有感触。
一、摆正师生位置,树立学生主体观。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教师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绝对权威”,教师上课“一言堂”、“满堂灌”。面对课堂严肃的气氛和教师威严的神情。学生大都眼都不敢抬,口不敢开。问题不敢提,意见不愿说,这种沉闷的叫气氛,不仅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影响着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案例中,学生的思想之所以那么活跃,是因为这堂课教师注意发扬教学民主,创造了良好的教学心理环境。一堂课,师生关系始终是和谐、民主、平等合作的。表现在师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在互动中形成了体验、探究的氛围。教师尊重学生的差异,把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主体化,教学内容广泛、自由。
不仅如此,教师更注意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带着亲切的微笑、温和的语气、和善的目光,该学生“安全感”、“自由感”。一堂课,教师常用激励的语言、明白的手势、适时的点头、即使的表扬、随机的赞叹等,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使学生在学习中以平和的心境、稳定的心态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叙述心中的疑惑。
在此作用下,学生的主体精神得到了很好发挥,主体人格得到了丰富和完善。他们在老师充分尊重、信任和理解的情况下,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被激发出来了。长此以往,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立的信念会不断地树立,学生无限发展的潜能也就不断地被发掘出来。
二、创设情境,发挥学生“乐学”、“乐练”的意识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往往注重可以转化为考试的诸多结论,而忽视教学过程,如此就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呆板的条问背诵。这种教学排斥了学生的自我体验,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把语文教学庸俗化到无须智慧努力,只要听讲、背诵条文就能获取高分的地步,这样的教学从根本上扼杀了“人性”,从而将学生异化为“应试工具”。
而案例中,教师能结合学生特点,根据教材的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情景,以丰富多彩的内容、方式,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发展他们的个性。整堂课,教师有意识创设一定的情境,发挥学生“乐学”、“乐练”的意识,通过读书、议论、表演等,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体验,从而体验课文的内容,领会角色的思想感情。
实践证明,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语文课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心灵自由”、“言论自由”、“行动自由”,语文课堂才会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学习探讨的乐土。
《三袋麦子》教学实录 篇10
《三袋麦子》是苏教版小语第五册中的一篇童话,通俗易懂但又含义深刻。 主要讲了土地爷爷分别送给小猪、小牛、小猴一袋麦子。小猪收到麦子迫不及待地几天就吃完了;小牛留着慢慢吃,第二年还剩半袋;小猴把麦子全种下地,第二年收获了好多麦子。
本课的教学要求是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能讲述故事内容,对小猪、小牛、小猴的不同做法能做出评价并说明理由。
课前,我充分了解了学生的特点,认真分析了学情,课堂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由故事导入,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鉴于此文通俗易懂,学生多多朗读便能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我设计了学生不同形式的读,从读中感悟课文内涵,再把自己的感悟通过读表现出来。学生从读文中认识到小猪贪吃,没有长远打算。我就此继续引导:“小猪身上有没有可取的一面?”学生通过感受、质疑、讨论得出:小猪很会生活,懂得享受。是呀,自己寻求安慰,寻找快乐,感受生活的美好,也是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一个人怀有积极乐观的心态,他才能排除干扰,驱散烦恼;怀有一种幸福美好的人生体验,他才会确立新的目标,并为之作出不懈的努力。
学完课文,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小猪、小牛、小猴三个小动物,你最欣赏谁的做法,为什么?在备课时,我早已作了精心考虑,我认为同学们一定是最喜欢小猴的做法,并预设了一个让大家深入讨论的问题:小猴的做法最好,书中早有暗示,请大家认真读书,到书中去找找答案。可学生的讨论结果与我的预设大相径庭,他们有的喜欢小牛的做法,因为这样最节俭;有的最喜欢小猪的做法,因为小猪憨厚可爱;有的最喜欢小猴的做法,因为这样做,麦子永远吃不完。我疑惑了,如果硬要把学生的回答引导到我预设的程序上来,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无数,可能收效甚微,我又想到:“新课堂是‘阅览室’。它充满了学生可以自主、自由、自控地阅读的氛围。教师的身份已经从知识的垄断者而变为学生读书的对话者。学生在这里充分感受到的是阅读的快感。”学生如此强烈的自主精神怎能视而不见呢?给时间让他们自由地说吧。我没有拘泥课文的主旨:向小猴学习,做事要有长远打算。我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土地爷爷来到我们班,送给同学们每人一袋麦子,你打算怎么处理这袋麦子?我舍弃了预设的为什么说是小猴的做法最好的讨论,改为讨论如果你得到了一袋麦子,你打算怎么做?于是,同学们尽情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要学小猪,有的说会留一点儿作种子,其余的学小牛留着慢慢吃,有的甚至提出了不同于书上的做法,说自己的做法更好,可以留一半,种一半。大家各抒己见,各呈异彩的答案飞扬的是学生的个性,闪现了学生的思维亮点,流泻出学生的主体情感。
教学后,我反思了这堂课的教学,获得几点启示:
其一,当学生的发言仿佛偏离了老师的预设,简直成了自由发言时,教师该怎么做?其实,自由发言正是学生独特感受的流露,是智慧火花的迸发,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表现,是来自童心世界的值得百般珍视的课程资源。其二,我感到语文教学的“预设”是必须的,但要有弹性和留白,因为“课堂生成”是语文课程的活力所在。要珍视教学中的“生成”,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选择出发去拓深、拓展语文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其三,新课程中,师生关系不再是传统的讲授与听讲、主动与被动的关系,课堂上师生互动,共同研究与成长;学生是主角,老师是导演,师生共同演绎丰富多彩、鲜活生动的成长活剧。其四, 小猴、小牛、小猪三种不同的处理办法,代表了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或人生态度),新课改中,作为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同时还应该注重学生正确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的培养,所以我认为在教学《三袋麦子》一课时,有必要对三种小动物不同的态度进行整合,取长补短,互相渗透,相得益彰。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教学再设计:
教学《三袋麦子》时,以表演的形式来结束课效果会更好。我在重点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后,如果请学生分别扮演土地爷爷、小猪、小羊、小猴,表演课文中一年以后,土地爷爷拜访他们时的情景。强调抓住“神秘”、“兴奋”等神情,并且把文中的生词“节俭”、“收获”运用到自己的人物对话中。这样,学生不仅在教师的点拨下学习到不少的精辟词句,而且对所学的词句进行及时的巩固,最主要的是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的字词句,提高了语言运用的能力。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把文中描述性的语言转化为人物对话),不仅是对课文中的语言进行内化的过程,也是口语交际的训练,是即兴口语表达的锻炼,是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表演让学生的能力从多方面得到提高,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轻轻松松地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质。
《三袋麦子》教学实录 篇11
《三袋麦子》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话故事,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而小猴则把麦子全种下了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课文故事性很强,语言浅显易懂,人物个性鲜明。但对其所蕴含的道理和所描写的小动物鲜明的个性,学生感悟有一定的难度。
一、扎扎实实地读
本篇课文内容虽然简单,但文中长句较多,要读好却那么简单。课文九个自然段,三个小动物的故事,分前后两年,交错讲述,我想,只有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读懂课文语言,读活人物形象,才能为进入第二课时搭好桥,铺好路。
1、读通课文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同桌互读,互帮互学,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我检查,落实课文中难读、难认、易混淆的生字词。在检查学生生字词认读情况时我特意安排了三个层次,一是认读本课新字词,二是分辨两个难认的形近字,三是读准课文中容易混淆的三个多音字。其中兴奋与磨成面粉是我们大多数人最容易读错的两个字。
2、读懂课文
读小猪,是创设情境引导想象,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读小牛一段可能显得有点沉,但这正是学生读书的真实情况,这一段句子长不好,所以我在这里安排了指名读,范读以及比赛读等多种朗读形式,扎扎实实指导学生读书,同时渗透了朗读的一些技巧,比如长句子要学会间隔符短句,比如边读边想象。
二、语言训练
语文课,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课时目标和环节目标,更要呈现扎实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学生读词串、读课文、复述故事,把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三、培养分段能力
本文故事性很强,向学生渗透故事性很强的课文可以按照故事发展的开端、经过、结果给课文划分层次。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孩子们根据老师的提示把全文划分为三个层次,梳理了课文大意。
《三袋麦子》教学实录 篇1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会讲述故事。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练习讲好这个故事。
4、在阅读过程中学会各抒已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
重难点:
1、复述故事
2、知道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质。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三袋麦子》(板书:齐读,指导“麦”字上下结构,竖在竖中线上,“子”轻声)
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下面先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注意老师提出的要求:先读课后生字,再读课文,边读边标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a、出示词语
馒头、憨厚、搬、节俭
防止、拜访、仍
虫蛀、至今
b、自读
c、细心的同学找找各组加点字有什么共同点?
d、指名读
三、再读课文
1、提出要求:把课文读流利,不唱读,不复读
2、学生自读
3、指名分自然段读
4、评价,奖励
四、三读课文
1、同学们能不能自己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弄懂一些词语意思呢
2、学生自读
3、交流
烙饼:在热锅上烫熟的饼,本课指小猪做的小麦面饼。
发霉:指小麦生了霉菌。
虫蛀:被虫咬坏。
麦囤:存放较多粮食的器具。
五、表演朗读:
1、读了这个故事,在小猪、小牛、小猴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呀,为什么?
2、指导口述
3、戴头饰到讲台边表演边朗读
六、指导写字
1、同学们,你们能介绍一下这课中的生字你是怎么记的吗?
2、学生口述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上一次我们听了童话故事《三袋麦子》,大家还记得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
(过年了,(谁)送给(谁)(什么)作为节日礼物。一年以后,出现了三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二、设疑导入新课
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呢?今天我们继续欣赏这个故事。
三、精讲课文(1――4)自然段
1、请小朋友把书打开,齐声朗读1――4自然段。
(1)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是一模一样的吗?
a一样。可小动物们看到的不一样呀?
b不一样。
(2)有什么不同?(书:黄灿灿饱满上等的麦种)
(3)什么样的麦子是上等的麦种?
(4)看来,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完全是一模一样的,可是为什么只有小猴能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看得仔细,全面,有丰富的劳动经验。)
2(1)小猴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他会怎么做呢?(种)
为什么要种?(书:吃不完)
(2)你从小候身上发现了什么优点?(看来小猴不仅聪明,还很有远见。)
[评析]至此,小猴看问题全面,有丰富的劳动经验,做事有远见的优点昭然若揭。
3(1)小猪收到礼物时,心情怎样?请你用开心的语气朗读小猪的话。
(2)小猪是这样说的,他又是怎样做呢?(书:吃)
(3)故事中用了两个成语分别来描写小猪吃的心情和方式,你能找出来吗?(迫不及待、各种各样)(书:迫不及待)
(4)你能找一个词语来替换“迫不及待”吗?
(5)请你用“迫不及待”说一句话。
(6)揭示小猪的特点。原先老师很讨厌猪,它又胖又懒。听了这个故事我不禁对小猪刮目相看,开始喜欢它了,知道为什么吗?
[评析]教者眼光独到,小猪以美食家的全新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
(7)指导朗读:这样的小猪你喜欢吗?让我们用喜欢的语气朗读第二自然段,要让听课的老师都陶醉在各种各样的美食之中,迫不及待地想尝一尝小猪的手艺。
4、小牛又是怎样处理麦子的?
5、你从小牛身上发现了哪些优点?(勤劳、节俭、有打算)
6、指导朗读
四、自学课文(5――9)自然段
过渡:三个小动物用自己的方式处理了土地爷爷送的麦子,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了,结果如何呢?请小朋友带着这样四个问题自学课文。
出示:
讨论:
1、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
2、土地爷爷对谁的做法最满意?为什么?
3、三个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4、如果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
1、检查自学字词情况。
通过刚才的自学,小朋友又学到了哪些新词语?
[评析]这个问题问得好!放手让学生围绕四个问题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独立学习(5――9)自然段,然后带着巨大的成就感与同学分享探索成功的喜悦,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还树立了学好语文的信心。
憨厚:请你模仿一下小猪憨厚可爱的表情。(模仿)
小猪说的话也特别憨厚可爱,谁来读一读?(指导朗读)
节俭:你能说出节俭的近义词吗?
神秘:谁来表演一下小猴神秘的样子?
[评析]词语教学很有特色,真实到位,一改机械的“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在模仿、朗读、表演等形式中真正掌握了词语。
2、逐个讨论四个问题。
(1)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
(2)土地爷爷认为谁的做法最好?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书:兴奋)你是怎样理解“兴奋”的?请你用兴奋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3)土地爷爷是怎样评价小猪、小牛的?
3、三个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请你来做(分角色朗读)
[评析]至此,三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形象已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
五、总结全文
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小猴每人一袋麦子,可是谁吃到的麦子最多?为什么?(有远见)
[评析]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揭示出本文中心。
六、拓展延伸。
议一议:如果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
板书设计:
小猪 憨厚可爱
三袋麦子 小牛 节俭
小猴 聪明能干
《三袋麦子》教学实录 篇13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早上第四节课,我有幸聆听了甘庄小学李智丽老师执教的《 三袋麦子》一课,本文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本文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讲的是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三袋麦子后,小猪、小牛和小猴各自用不同的方法处理这袋麦子,一年后,土地爷爷故地重访,并对于小猪、小牛和小猴的不同举措作出不同的评价,这个故事表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自我体验和探究能力,培养了正确的价值观。我认为李老师的这堂课上得成功而有特色。他能抓住课文的重难点,以读为本,以拓展为目标。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只有播种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纵观整堂课,我们不难发现,李老师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善于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课上,她既是学生的良师,又是学生的益友,从走上讲台的那一刻起,李老师始终面带笑容,语言亲切和蔼,富有感染力,听了这堂课,使我受益匪浅,主要突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教学流程美,个性美
李老师教学程序紧凑,过渡自然,注重在读中演,演中评,评中悟,环环相扣,将语言文字的训练悄然融于情趣化的表演中。特别是李老师在教学三种动物的对话时,品读一次对话,李老师就让学生根据句意作出相应的动作;在演课本剧时,李老师不仅仅限于文本的对话,而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由于李老师引得巧,导得准,学生也演得非常形象。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又提高了学生的表演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理解了课文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创设情境
首先,李老师用亲切的语言,生动的故事回顾,把学生的思绪、情感带入了课堂。这样,既复习巩固了旧知识,又引出了新知。接着,李老师又通过灵活的导航机制,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同时,李老师还采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相应的幻灯片,把学生带入了真实的故事情境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此时小动物们的幸福与快乐。教学情境的创设,目的在于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李老师正是因为深刻领悟了新课标的这一理念,才会把这堂课上得如此有声有色。
三、注重以生为本,品读感悟
在以学生为本的新课改中,提出了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李老师在本课的执教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采用多种方式的朗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
1、展读理解。
在本堂课中,李老师精心设计了“展示读”这一环节,很有创意。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朗读的内容。这样不但展示了学生的个性,而且,能为突破本文的教学重难点铺平道路,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2、品读感悟。
在品读的教学环节中,李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感受小动物们各自的心情,感悟它们的性格特点。如:“哈哈大笑”、“憨厚可爱”、“勤俭节约”等词语。李老师通过多种方式的引导,提醒学生要注意读好这些词,注意语气,读出感情,再让学生评议。从而,巧妙地将朗读的方法教给了学生。然后,通过表演读、自由读、指名读等多种方式的朗读,让学生评价,老师在评价中称赞和表扬学生,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师生起到了互动的作用,也为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开了一盏绿灯。使教学环节更加扎实有效,切实体现了学生由朗读到感悟的学习理念。李老师根据课文对话鲜明,有利于培养朗读的优势,抓住读好对话训练为突破口,采用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品读和评议,在读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创新思路,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得,体会句子蕴含的真谛,用内心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真正到达了品读感悟的台阶。
四、注重评价方式开放化,多元化
李老师坚持以评价促发展的原则对学习活动进行激励和评价。体现了评价标准的多样性、平等性,师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价,但始终以鼓励性评价为主,我想,这应该是李老师教学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五、注重悟读延伸
李老师趁着品读感悟的学习热情,通过质疑引导延伸,学生的情感再一次得到升华。如:李老师在拓展延伸的教学环节中是这样质疑的“假如土地爷爷把这袋麦子送给我们班的同学,你会怎么做?”看到这样的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一次被激发,思维纵横发展,同学们跃跃欲试,各抒己见。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很自然地将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让学生尽情畅游在美妙的语言文字中,全面发展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我认为李老师的这堂闪现的亮点还有很多很多,就如:李老师课堂教学结构合理,目标明确,符合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在生动活泼、和谐合作的过程中,达到了既长知识,又长智慧的目的。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在自主中思考,在参与中发展。但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说明再成功的课也会有所不足。在此,我将自己几点主观而不成熟的看法提出来,供李老师参考,说得不对的地方望各位评委和老师们给予批评、指正,特请李老师多多包涵:
1、在这堂课中,李老师扶得太多,放得太少。比如:在讲读“一年过去了,土地爷爷又去拜访小猪、小牛和小猴”这部分时,李老师是带着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讲解。我认为只需讲解第一部分,后面两部分可让学生自学。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能更好的体现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理念。
2、学完课文时,李老师问:“你们喜欢小猪、小牛,还是小猴?为什么?”多数学生回答“喜欢小猴”,并说明了原因。接着李老师又用课件出示了相关的练习题,及时有效地巩固了所学的知识,遗憾的是李老师最后两个空的答案是唯一的。这样,就间接地减少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的自我体验的机会,致使本课的思想教育渗透不够到位。
《三袋麦子》教学实录 篇1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会讲述
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解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涵,能根据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各抒己见。培养学生用正
确的思维方法,体会课文内容的价值取向。
教学重难点:
1、复述故事
2、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体会课文内容的价值取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充分朗读,读通读顺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精读课文第二部分。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练习书写。
教学重点:
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三个小动物对麦子不同的处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引出麦子的童话。
1、 游戏导入:
上课前我们来做个有趣的游戏,叫我说你猜。我说一句台词,你来说说出自哪个童话故事。
小女孩和她奶奶一起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
魔镜呀,魔镜呀,请你告诉我谁是世界上最美的女孩?――(《白雪公主》)。
只有黑的泥土,才是你们生根长叶的地方。――(〈蒲公英〉)
(看来,中外优美的童话故事已深深植入我们的心田,伴随我们渡过幸福的童年,请继续猜。)
小猴说:“我把麦子种下了地,这是我的收获。”――
预设一:如果学生能答出来,顺势揭题,并肯定学生会学习,能对课文进行充分的预习。
预设二:如果学习答不出来,教师谈话导入,今天张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就是这个童话故事,一起读课题。
2、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土地爷爷给大家带来了三袋麦子。这三袋麦子将要作一次 长途旅行,在旅行中他们会有怎样不同的命运呢? 教师板书课题,指导书写“麦”正音 “子”,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麦子的故事。
1、下面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老师提出的要求:
(1)标出自然段,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不倒字。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想办法记住字形,弄懂词语的意思。
2、同位互读生字。
3、检查自读情况:
(1) 媒体出示生词,
(2) 认读生字词
(3) 这些词语的意思哪些你已经懂了,是怎么弄懂的?
(4) 动作演示,指导看图,联系上下文,换近义词等理解词语。
(5) 挑战难关,暴露缺点。你认为哪个句子最难读,就站起来读给大家听。
4、指名开火车读,师生评议,相机正音。
5、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一件事。
三、抓关键词,品读课文,理解麦子的不同处置
1、研读关键词语
读书要细心读,每一遍都要有新的感受,你们想不想这样读书?三袋麦子是相同的,在小猪、小牛、小猴的眼里麦子一样吗?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他们眼中的麦子。
引导学生读好“黄灿灿麦子”“饱满的麦粒”“上等的麦种”三个词语。
2、趣读小猪处理麦子。、
(1) 出示小猪图,小猪看到麦子会想到什么,他怎样喊的?
(2) 真开心啊,联系第一段,说说他为什么这样开心?
(快过年了,小猪的麦子也也许早吃完了,这是久违的麦子,过年当然要改善伙食,现在土地爷爷送来麦子,真是雪中送炭啊!小猪看到了麦子,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尝到了什么?他都有些等不及了)
(3) 理解“迫不及待”,用迫不及待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4)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读好第2小节。
要想读出感觉,必须将心放进课文中,现在你们就是那位可爱的小猪,读读这一段。
3、演读小牛处理麦子。
(1) 齐读,教师做动作范读。
(2) 小牛是怎样说的?怎样做?
(3) 指导读好长句子:
(4) 师生轮读。赛读。
4、体会小猴处理麦子
(1) 小猴是怎么做的,
(2) 他看到麦子会怎么想?用引导学生用下列句子说话。
如果 就 。
5、完成表格。
四、指导书写,培养习惯。
你认为哪个字难写,说出来,教师指导书写,学生描红,做到“一看二写三对照”。并注意纠正写字姿势。
五、总结本课,引发预习。
思想决定行动,正是由于小猪、小牛、小猴他们想法不同,所以做法也就不同,那么结果也就不同,请同学们看看表格中还有哪些空,下节课我们看看三袋麦子的旅行会产生什么不同的结果。
六、依据差异,布置作业:
1、 摘抄你喜欢的句子
2、 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任选一题)
板书:
9、三袋麦子
小猪 黄灿灿的麦子 吃
小牛 饱满的麦粒 存
小猴 上等的麦种 种
《三袋麦子》教学实录 篇15
1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18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猪、小牛、小猴处理麦子的不同方式,懂得谁的做法好,体会它们美好的品质。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能讲述这个故事。
二、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小猪、小牛、小猴谁的做法好,体会它们美好的品质。
三、教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猪、小牛、小猴、土地爷爷头饰各一。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
五、教学方法
以“教―扶―放”的教学思路,指导学习结构相似的段落。以“扣读导悟,以悟促读”的方法,让学生反复朗读,激发学生思考三个小动物是如何处理麦子的,谁的做法好?在完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练习分角色朗读,注重读出各动物的个性。在准确把握故事情节发展的基础上,练习讲述故事。
第一课时(略)
课前板书:21、三袋麦子
小猪――吃光
小牛――保存
小猴――播种下了地
(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diyifanwen.com)
本文转载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听写后出示课件(礼物保存防止粮食神秘收获拜访迫不及待)学生自我订正。
2、指名说说课文第一部分主要内容
二、学习第二部分
1、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小猪、小牛、小猴。他先到小猪家,出示课件(土地爷爷拜访小猪图),他们见面是一副怎样的情景,谁来说说。
2、指名说说图意
3、课文是怎么写的呢?同学们自由轻声读第六自然段,看看有没有不懂的地方,打上问号。
4、学生说说不懂的地方,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讨论、教师板书理解疑难点(板书:憨厚可爱)抓住小猪的言行来体会憨厚可爱,指导读好小猪的“言”与“行”。
5、有感情齐读第六自然段
6、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是怎么学习第六自然段的?出示课件(学习方法:⑴观察图画,说说图意;⑵读读课文,找找难点;⑶读读议议,体会品质;⑷感情朗读,加强体会。)
7、下面我们就按照这种学习方法学习第七自然段
⑴出示课件(土地爷爷拜访小牛图),指名说说图意。
⑵读读第七自然段找找疑难点
⑶读读议议,体会小牛“节俭”的品质(板书:节俭)
⑷有感情朗读第七自然段
8、现在,我们自己按照学习方法学习第八、九自然段,出示课件(土地爷爷拜访小猴图)
9、大家看,老师这儿板书应该写什么?(板书:聪明能干)谁能当好土地爷爷来夸夸小猴?指导读好土地爷爷的话。分角色朗读第八、九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小猪、小牛、小猴在处理麦子上,谁的做法最好呢?为什么?
2、学了这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总结:从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中,我们明白了什么是憨厚,什么是节俭,什么是聪明能干,尤其是小猴富有创造性的做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对我们的启发也很在,今后我们要向小猴学习。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继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准备讲述、表演这个故事。
第三课时(略)
附:板书设计
21、三袋麦子
小猪――吃光――憨厚
小牛――保存――节俭
小猴――播种下了地――聪明能干
课堂作业设计
1、读一读,再抄写。(详见书115页第三题)
2、比一比,再组词。
防止食秘
访正粮密
3、按课文内容填空。
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口袋麦子。小猪把麦子――――――――――,小牛把麦子―――――――――――,不猴把麦子――――――――――。―――――的做法最好,因为:―――――――――――――――。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组测评――――――――――。
教后记:
在教学过程中,“教―扶―放”的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能充分自主地学习。通过“扣读导悟”使学生了解各动物的个性特点。“以悟促读”使学生的朗读及理解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加上分角色朗读及复述的训练,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透彻。
(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diyifanwen.com)
本文转载
《三袋麦子》教学实录 篇1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读懂课文内容,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讲讲这个故事。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理念:
简洁高效、有情有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个有趣的故事――《三袋麦子》,教师指导学生写“麦”字。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达到读正确、流利。
2、检查读本课生字,教师相机指导。重点区别“防”和“访”的读音。
3、检查读课文,注意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整体感知
默读思考,这个故事围绕“三袋麦子”,写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第9课――《三袋麦子》,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检查读课文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老师想听大家读课文,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呀?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看他们能不能读得正确、流利。读后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土地爷爷 小猪 小牛 小猴)
三、精读课文
过渡:快过年了,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袋麦子,他们收到麦子后,分别是怎样做的,结果又怎么样呢?我们先来看看小猪是怎么做的。
1、指导分角色读课文
(1)指导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指名读第2自然段,随即指导学生看文中插图:贪吃的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口水都流下来了,开心地喊道,他会怎么喊呢?请大家都来读一读。请你再来读。注意他的话中有两个感叹号,说明他非常开心,再读。是啊,语言有温度,标点也含情。这两个感叹号说明了小猪太高兴、太开心了!我们一起读。请这位同学继续读。理解“迫不及待”,大家想一想,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想到自己最爱吃的白面馒头和烙饼,他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这些食品时的心情怎样?(急迫地不能再等待了)这就是文中的“迫不及待”。请你再读,读出小猪的迫不及待。
小猪收到麦子后,是怎么做的?(板书:磨成面粉)
小牛又是怎么做的呢?
指名读第3自然段,随即指导心想时说的话,他是在心里想,不是再说,老师范读,学生练读,原生读。随即理解防止,体会小牛非常珍惜、爱惜这袋麦子,读好最后一句话。
小牛是怎么做的?(板书:保存起来)
小猴又是怎么做的呢?
自己读,看能不能读懂?小猴是怎么做的?(板书:全种下了地)
过渡: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小猪、小牛和小猴,结果怎么样呢?他先到小猪家,结果怎么样呢?
指名读第6自然段。老师解说,找一生表演,小猪说话和他的动作,大家觉着小猪怎么样?理解“憨厚可爱”。(板书:吃到吃的东西)
土地爷爷到了小牛家,又看到了什么呢?
指名读第7自然段,师指导:土地爷爷送给小牛的麦子从去年到现在吃完了吗?从哪个词看出来,理解“至今”,从中可以看出小牛真是太珍惜这袋麦子了。请你再读。(板书:仍有半袋)
最后,土地爷爷又来到小猴家,他又看到什么情景呢?
指名读,指导读好土地爷爷的话,复习注意提示语和标点符号来朗读的方法。(板书:麦囤堆得满满的)
(2)分角色读课文
4人一小组,分角色读课文。一生读旁白,一生读土地爷爷的话,其余3生分别读小猪、小牛和小候说的、想的话。要读谁,像谁。如果哪个同学读得不好,其他同学都帮帮他。老师看看哪组同学练得,一会找哪组同学读。
检查一小组。
2、故事我们读完了,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你最赞成谁的?为什么?如果是你,会怎么做?
自己先想一想,用“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我最赞成-------的。因为--------所以我最赞成他。如果是我,我会----------------”句式说一说。说完后,再说给你的同桌听。集体展示交流。
四、指导写字
过渡:这节课同学们读得好、说得好,我们还要写得好,下面我们写一写本课的生字。
出示本课左右结构的字:份 保 防 访 仍
读贴:同学们,看一看这些字有什么共同之处?(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部首都在左边)仔细观察这些字,写时左边和右边需要注意什么?(左右结构的字,部首在左边时,左窄右宽,左紧右松)出示方法:看一看
示范:老师写防、访两字,边写边说明应注意左窄右宽,左紧右松。(老师讲 、让学生看 )学生书空。
描红:学生描红 出示方法:描一描
临写: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示方法:写一写
点评:拿一个同学的,指导大家跟原来字比一比、然后改一改。出示方法:比一比、改一改
按照“ 看一看――描一描――写一写――比一比――改一改”的写法,自己练习写其他几个字。
五、布置作业
课下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