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课堂讲义
课堂导学案
【重难点突破】
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问题设计:
(1)神经元的哪些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
提示: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单位。它是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成。神经元的树突非常丰富,它能充分接受其他神经元传来的兴奋。而轴突很长为兴奋的传导奠定基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也非常多,能把兴奋传至其他神经元。神经元的突触小体内有高尔基体、线粒体为分泌神经递质,实现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提供物质准备。
(2)辨析反射与反射弧两者的关系。
提示: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方式。反射弧是反射活动实现的结构基础和必要条件。
2.知识归纳:
(1)反射弧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反射弧的组成反射弧各部分的功能
感受器感受一定的刺激,并产生兴奋
传入神经将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向神经中枢
神经中枢将传入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进行分析与综合,并产生兴奋
传出神经将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向效应器
效应器将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转变成肌肉或腺体的活动
反射弧只有在结构上保持其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组成反射结构的任何一个部分受伤,反射活动都将不能完成。
(2)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的判断
根据神经节判断:传导通路上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根据突触结构判断:脊髓灰质内与突触前膜相连的外周通路为传入神经;与突触后膜相连的外周通路为传出神经。
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脊髓灰质中前角为膨大部分,后角为狭窄部分,与前角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根据生理实验判断: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为传出神经。
【典题演示1】(2010江苏卷改编)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
B.b神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
C.刺激同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D.在Ⅱ处施加剌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
【解析】本题以反射弧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反射弧结构识别及神经调节等。从图示可看出,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均与伸肌相连,所以伸肌肌群中含有感受器和效应器,A项正确。b为该反射弧位于脊髓的神经中枢,肌肉伸缩反射活动受大脑皮层控制,而大脑皮层通过控制低级反射中枢来实现其控制功能,B项正确。刺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只要能产相应的兴奋,都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C项正确。Ⅱ处施加刺激引起的屈肌收缩不属于对外界刺激产生的反应,该过程没有通过整个反射弧完成,因此不属于反射,D项错误。
【答案】D
【变式训练1】(2008年海南)人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寒颤,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射的效应器是骨骼肌
B.该反射弧的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身体的皮肤中
C.该反射弧的反射中枢应包括大脑皮层、下丘脑和垂体
D.寒冷刺激以电和化学信号的形式在反射弧中进行传导和传递
解析:本题着重考查了反射的相关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反射的基本途径及反射弧的组成。解析过程: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而不是大脑皮层,寒冷感觉的产生位于大脑皮层。骨骼肌的收缩是受大脑皮层的控制的。答案:C。
二、兴奋的传导与传递
1.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与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何不同?
提示:兴奋在神经元上传导是通过电信号,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化学信号。
2.知识归纳: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电传导
类别兴奋部位末兴奋部位局部电流传导方向
膜外负电位正电位末兴奋部位 → 兴奋部位
膜内正电位负电位兴奋部位 → 末兴奋部位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特点:双向性:刺激神经纤维中任何一点,所产生的冲动可沿纤维向两端同时传导,这称为传导的双向性。由于传导的双向性,在受刺激的整个神经元中均可测到动作电位。
2.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突触传导(递质传导)
(1)突触:神经元之间并不是直接接触的,而是通过突触形成了一种间接的联系。突触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2)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过程可归纳为:
神经元轴突的神经冲动→神经末稍的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神经递质经过突触间隙扩散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局部兴奋→兴奋传至下一个神经元
(3)突触传导的特征
a.单向传递
b.传递的信号既有兴奋性的,也有抑制性的。
①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对某些药物敏感:突触后膜的受体对递质有高度的选择性,因此某些药物也可以特异性地作用于突触传递过程,阻断或者加强突触的传递。
②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原因是递质的释放扩散和发生作用需要的时间较长,这段时间叫做突触延搁。
【典题演示2】(2010南宁市模拟)为研究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科学家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蛙的坐骨神经表面放置两个电极,连接到一个电表上(电表指针偏转方向代表电流方向)。静息时,电表没有测出电位差(如下图中①所示)。若在图①所示神经右侧的相应位置给予一适当的刺激,则电流表指针偏转的顺序依次为B→ 。
依据所观测到的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绘制出的电流变化情况曲线是下图中的 。电极分别刺激传入神经和骨骼肌,同时用电流表分别记录传出神经的电流变化情况
该实验表明:在一个神经元内,兴奋是以 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
(2)某反射弧结构完整,效应器为骨骼肌。科研人员用电极分别刺激传入神经和骨骼肌,同时用电流表分别记录传出神经的电流变化情况,则两次电流表的偏转情况依次为 、 。
(3)某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分离获得两个蛙的心脏:第一个蛙心带有完整神经,第二个蛙心通过手术剔除全部神经。将两个蛙心都装上蛙心插管,并充以少量“任氏液”。持续刺激第一个蛙心脏的神经几分钟,发现心跳加速;随即将其中的任氏液吸出并转移到第二个未被刺激的蛙心脏内,发现后者的跳动也加速了。实验中的“任氏液”相当于蛙体内的 (填成分名称),以维持蛙心正常的生理功能。根据该实验,可以作出的推断为 。
解析:(1)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与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的机理,在图①所示神经右侧的相应位置给予一适当的刺激,兴奋先传到b点,b点膜上表现为外负内正,而此时兴奋未传到a点,a点膜上仍为外正内负,这时a、b两点存在电位差,电流方向为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a到b。指针向右偏转,当兴奋传出b点,b点膜外又恢复了正电位,兴奋在a、b之间传播时,,a、b两者之间的电位差为零,指针归零,如图B。当兴奋传至a点时,膜上表现为外负内正,此时b点为正电位,b、a之间存在电位差,电流方向为b到a,指针向左偏转,如图C,当兴奋传出a点时,a点又恢复了外正内负,a、b两点电位差为零。指点针又归零。(2)指针偏转两次方向相反,电流表分别记录传出神经的电流变化情况应为如C图的情况。(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肌细胞间为单向传递,刺激骨骼肌,不会在传出神经上检测到电位变化。(4)神经元由突触前膜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或肌细胞的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或肌细胞兴奋或抑制。
答案:(1)A→B→C(→B) C 局部电流(或电信号) (2)偏转 不偏转 (3)组织液(或内环境、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神经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后,会分泌某种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引起心脏兴奋而(加速)跳动
【变式训练2】(09年江苏高考?2).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
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
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解析:本题着重考查了兴奋的产生和传导的相关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解析过程:静息状态时,是神经细胞内的钾离子外流,呈现内负外正的电位状态;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时会加大神经元内外的电位差,静息电位会增大;神经递质通过和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接合引发突触后膜上电位的变化,不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是借助突触完成的。
答案:D。
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问题设计:
1.人体的高级中枢与低级中枢有何区别与联系?
提示: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上,掌管人体神经的高级活动。低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掌管人体的低级生命活动,很多低级中枢活动受高级中枢控制。
2.知识归纳:
(1)位于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可以自主地控制一些反射行为,如眨眼反射、排尿反射、膝跳反射等。
(2)低级神经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如成人可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这样,相应器官、系统的生理活动,就能进行得更加有条不紊和精确。
(3)人脑的高级功能
位于大脑表层的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它除了能够感知外部世界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4)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它包括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全部智力活动,涉及到人类的听、说、读、写。与这些功能有关的大脑皮层特定区域,称为言语区。言语区分为书写中枢、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语言中枢)、听性语言中枢、视性语言中枢(见下图)。
大脑皮层言语区的损伤会导致特有的各种言语功能障碍。(见下表)
受损功能区 障碍症特征 功能障碍症
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不能讲话(听得懂、看得懂)运动性失语症
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不能写字(听得懂、看得懂) 失写症
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 看不懂 失读症
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 听不懂(会写、会讲、会看)听觉性失语症
(5)动物不具有言语区,没有语言功能,只能对具体的声音、颜色、形状、气味等做出反射。
【典题演示3】(2009年海南卷改编)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脑上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运动中枢
B.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
C.只要有一个神经中枢被破坏,各种反射活动就停止
D.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小脑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脑干上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不同的反射活动神经中枢是不同的,一个神经中枢被破坏,只会使相应的反射活动丧失,而其他反射活动不会有影响。呼吸中枢位于脑干不是大脑皮层。
答案:D
【变式训练3】(08年广东高考生物卷?19).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
①大脑皮层②小脑③下丘脑④脑干⑤脊髓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解析:本题着重考查了人脑和脊髓的功能的相关知识。解析过程:小脑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脑干内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大脑皮层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有运动、语言等高级中枢。下丘脑是糖平衡、水盐平衡中枢,运动过程中,渗透压变化需要下丘脑进行调节。脊髓是非条件反射的基础结构,大脑皮层通过控制脊髓完成高级反射,如躯体的肌肉收缩等。
答案:D。
【总结提升】
2011.11.17生物高三试题
一.选择题(1―10题每题1分,11―30题每题2分,共50分)
1.绿藻被认为是21世纪人类最理想的健康食品,螺旋藻(属蓝藻门)特有的藻蓝蛋白能提高淋巴细胞活性,增强人体免疫力。下列关于绿藻和螺旋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二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绿藻和螺旋藻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是核糖体
C.绿藻有核膜、核仁,而螺旋藻没有
D.绿藻和螺旋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这与它们含有叶绿体有关
2.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体内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是自由水
B无机盐是ATP、RNA和磷脂的组成成分
C生物体内无机盐的浓度的大小会影响细胞的吸水或失水
D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随细胞代谢的增强而减小
3.下列有关实验显色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条件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紫色
B.显微镜观察,线粒体与健那绿发生作用呈现绿色
C.水浴加热条件下,蔗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D.常温条件下,核糖核苷酸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
4.下图为甲同学进行的一项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是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B.E步骤滴加的是清水
C.B步骤是观察细胞质大小及细胞壁的位置
D.实验前后的处理形成了自身对照
5.下列有关细胞衰老和凋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健康成人体内每天有一定量的细胞凋亡
B. 细胞凋亡受环境影响大,机体难以控制
C. 老年人头发变白和白化病都是由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引起的
D.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增加,导致癌细胞易发生转移
6.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
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的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
7、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遗传规律适用于细胞核内基因的遗传 B.遗传规律适用于伴性遗传
C.遗传规律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D.遗传规律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
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B.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的现象称性状分离
C.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D.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9.下面是关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三者间关系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的功能可以影响性状
B.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性状
C.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D.生物体的性状完全由基因控制
10、下列不属于萨顿假说中对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表述的是( )
A 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的
B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 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形成配子和受精过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D 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11.将用3H标记的尿苷引入某绿色植物细胞内,然后设法获得各种结构,其中最可能表现有放射性的一组结构是( )
A.细胞核、核仁和中心体 B.细胞核、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C.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 D.细胞核、核糖体、内质网和液泡
12.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都会出现纺锤体和遗传物质的复制
B.衰老的细胞没有基因表达过程
C.致癌病毒可通过将其基因组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细胞癌变
D.细胞癌变是细胞高度分化的结果
13.如图是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概念图,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据图可确定①为不耗能需载体蛋白的协助扩散
B.⑤、⑥两种方式的共同特点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物质
C.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可通过①、③两种方式被吸收
D.质壁分离实验中蔗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为①
14.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A.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B.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
C.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D.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3、7、11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
15、某人做酶的相关实验时,在试管中依次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2mL,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2mL,放入适宜温度的热水中,保温5min,然后加入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1mL,摇匀,再加入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4滴,摇匀,试管中液体的颜色是
A、砖红色B、无色C、蓝色D、紫色
16.下表①~④分别是高中生物实验,在实验过程的相关处理中,正确的是 ( )
实 验 内 容相 关 处 理
A.①生物组织中脂肪的检测可用龙胆紫代替苏丹Ⅲ染液
B.②观察细胞减数分裂实验可用蝗虫的精巢做实验材料
C.③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可用医用酒精代替丙酮
D.④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可用蒜叶代替洋葱根尖
17.为了检测“苏丹红”对人体细胞的毒害作用,研究人员以哺乳动物组织块为实验材料开展有关研究,得到下表结果。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开始时先制备细胞悬液
B.该实验还需设置一个空 白对照组
C.该实验控制的最适温度为25℃左右
D.实验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苏丹红毒性较小
18.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
B.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热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热能、化学能
C.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表示的是不同物质
D.在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不能形成ATP
19.呼吸熵(RQ=放出的CO2量/吸收的O2量)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下图示酵母菌氧化分解葡萄糖过程中氧分压与呼吸熵的关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呼吸熵越大,细胞无氧呼吸越强,有氧呼吸越弱
B.b点有氧呼吸强度小于a
C.为延长水果的保存时间,最好将氧分压调至c点
D.c点以后细胞呼吸强度不随氧分压变化而变化
20.科学家提取植物叶绿体研究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将叶绿体膜打破,分别分离出基质与基粒进行实验。下列对不同实验结论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在有光照和二氧化碳的条件下,基质和基粒的混合液能产生葡萄糖
B.在无二氧化碳的条件下,对基质与基粒的混合液给予光照,然后离心去掉基粒,为基质提供二氧化碳,基质中会有葡萄糖产生
C.光照条件下,为基粒提供二氧化碳和C3化合物,基粒中会有葡萄糖产生
D.黑暗条件下,为基质提供ATP、[H]和二氧化碳,基质中会有葡萄糖产生
21.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共有8种核苷酸
B.乙图所示的化合物中含糖类物质
C.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或核糖
D.在人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
22、将玉米的体细胞(2N=20)转入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 B、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
C、中期20和20、后期40和40 D、中期20和10、后期40和40
23.如图所示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为D、d)、乙(基因为E、e)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已知Ⅱ8只携带甲或乙一种致病基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甲病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乙病为红绿色盲
B.Ⅱ7和Ⅱ8生一个两病兼发的男孩的概率为0
C.图中Ⅱ6的基因型为DdXEXe
D.Ⅲ13个体乙病基因只来源于Ⅰ2
24.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 )
①杂种产生配子类别的比例 ②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③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④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⑤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④⑤
25.人类的每一条染色体上都有很多基因,若父母的1号染色体分别如图所示。不考虑染色体的交叉互换,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基因控制的性状等位基因及其控制性状
红细胞形态E:椭圆形细胞 e:正常细胞
Rh血型D:Rh阳性 d:Rh阴性
产生淀粉酶A:产生淀粉酶 a:不产生淀粉酶
A他们的孩子可能出现椭圆形红细胞
B他们的孩子是Rh阳性的可能性是100%
C他们的孩子中有3/4能够产生淀粉酶
D他们的孩子中出现既有椭圆形又能产生淀粉酶的可能为3/8
26.在F2中出现了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四种表现型,其比例为9:3:3:1。 与此无关的解释是 ( )
A F1产生4中比例相等的配子
B 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
C F1的4种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D 必须有足量的F2个体
27.赫尔希与蔡斯用32P标记T2噬菌体与无标记的细菌培养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经过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与此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32P集中在沉淀物中,上清液中无放射性
B.如果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降低
C.本实验的目的是单独研究DNA在遗传中的作用
D.本实验说明蛋白质不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28.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
B.基因一般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
C.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
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29.下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模式图,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酶①为DNA解旋酶,作用于碱基对中的氢键使DNA双链解开
B.图中可体现出边解螺旋边复制及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C.在复制完成后,甲、乙可在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开
D.若该DNA分子中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A 200个,则图示过程共需C 300个
30.有关科学家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艾弗里和赫尔希等人的实验都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艾弗里和赫尔希等人的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
C.孟德尔成功的原因包括正确的选用实验材料和应用统计方法分析实验结果等
D.克里克除了参与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还提出了“中心法则”
二、非选择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50分)
31.(10分)下图左右为高等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根据图回答:
(1)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结构是[ ] ,其基本骨架是 。
(2)在左、右两细胞中都存在,且含有遗传物质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填编号),其中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遗传物质存在于________(填编号)。
(3)若左侧图所示细胞为消化腺细胞,将3H标记的亮氨酸注入该细胞,在该细胞的结构中3H出现的细胞器先后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用箭头和标号表示,2分)
(4)右图所示细胞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填编号),与吸水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填编号)。
⑸用________法可分离各种细胞器,以研究其成分和功能;经研究发现不含膜结构的细胞器是________(填编号)。
32.(10分)右图表示番茄叶肉细胞内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⑴图中甲生理过程所发生的场所为 ,乙生理过程所发生的场所为 。
⑵甲、乙生理过程中的[H]的作用分别是 、 。
⑶甲过程中C的产生发生在该过程的第 阶段,乙过程中B在 内被消耗。
⑷在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除产生了[H]、ATP外,还有 的生成,②过程产生的A用于相邻细胞的③过程,至少经过 层生物膜结构。
⑸下表是番茄生命活动中的一些数据,请根据这些数据绘制番茄对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2分)。
生命活动状态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光照强度
(千勒克司)光合速率最大时的光照强度
(千勒克司)光合速率最大时CO2吸收量(mg/100cm2叶?小时)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mg/100cm2叶?小时)
数据39 328
33.(12分)下图1表示某高等动物(基因型为EeFf)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2表示该生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字母E、e代表染色体上的基因)。图3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的相对数目。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AB段的发生时期是 ,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细胞处于图1的BC段。丙细胞的名称是 。请仔细观察丙细胞染色体上的基因,分析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基因突变或。
(3)图2中甲细胞的基因型是___ ,甲细胞分裂的前一阶段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3中的a、b分别代表 、 。图3的III阶段对应于图 2中的 细胞。
(5)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图2的 细胞,该时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8分)下面两个图表示两个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密码子CGUUAUAUGACGGUGUCCCAG
氨基酸精氨酸酪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起始)丝氨酸谷氨酰胺
(1)甲图表示的生理过程所发生的主要场所是 。其中的②表示 ,③起 的作用
(2)甲图中,若②中A占26%,U占28%,那么,在相应的DNA片段中,A占 ,
C占 。
(3)根据题中的信息写出乙图中③的氨基酸序列
(2分) 。
(4)根据题意,写出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 。
35(10分)生物的性状主要由基因控制,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时存在一定的规律,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Ⅰ、小鼠体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两对基因决定,B基因决定黄色,R基因决定黑色,B、R同时存在则皮毛呈灰色,无B、R则呈白色。一灰色雄鼠和一黄色雌鼠交
配,F1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3/8黄色小鼠、3/8灰色小鼠、1/8黑色小鼠、1/8白色小
鼠。试问:
(1)亲代中,灰色雄鼠的基因型为 ,黄色雌鼠的基因型为 。
(2)让F1的黑色雌、雄小鼠交配,则理论上F2黑色个体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
(3)若让F1中的灰色雌、雄小鼠自由交配,得到的F2中:体色的表现型应为 ,黄色小鼠的基因型是 。
Ⅱ、自然界中的果蝇雌雄个体中都有一些个体为黄翅、一些个体为灰翅,不知道黄翅和灰翅的显隐性关系,但已知该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请你设计一个通过两对杂交实验(提示:一对为正交,一对为反交)来判断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的方案。
正反交实验:正交为 ;反交为 。
预测结果及结论:
(3分)。
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10题每题1分,11―30题每题2分,共50分)
1―5DDACA 6―10DDBDB 11―15 CCBBD 16―20 BCCAC 21―25 DCDCD 26―30 BCADA
二、非选择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50分)
31.(10分)(1)⑩细胞膜 磷脂双分子层(2)③液泡(2)②⑧ ②
(3) ④→⑨→⑦ (2分)(4) ①② ③
⑸差速离心法 ④⑤
32.(10分)⑴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叶绿体⑵与O2结合产生水,释放大量能量 还原C3(CO2)
⑶三 叶绿体基质 ⑷丙酮酸 6 ⑸(2分)
33.(12分)(1)间期(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着丝点分裂 (2)乙、丙 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交叉互换
(3)EEeeFFff 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形态稳定,数目清晰
(4)染色体 染色单体 (5) 丙
(6)乙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34.(8分)(1)细胞核 mRNA 催化相邻的核糖核苷酸聚合(2)27% 23%
(3)缬氨酸―精氨酸―谷氨酰胺―苏氨酸―甲硫氨酸(2分)
(4)DNA→RNA→蛋白质
35、 (10分)
(1)BbRr Bbrr (2)1/3
(3)黄色:灰色:黑色:白色(顺序可以颠倒) BBrr、Bbrr /
Ⅱ.雄性黄翅×雌性灰翅 雄性灰翅×雌性黄翅
预测结果及结论:若正反交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一致,说明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若正反交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不一致,说明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3分)
课堂导学案
【重难点突破】
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问题设计:
(1)神经元的哪些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
提示: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单位。它是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成。神经元的树突非常丰富,它能充分接受其他神经元传来的兴奋。而轴突很长为兴奋的传导奠定基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也非常多,能把兴奋传至其他神经元。神经元的突触小体内有高尔基体、线粒体为分泌神经递质,实现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提供物质准备。
(2)辨析反射与反射弧两者的关系。
提示: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方式。反射弧是反射活动实现的结构基础和必要条件。
2.知识归纳:
(1)反射弧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反射弧的组成反射弧各部分的功能
感受器感受一定的刺激,并产生兴奋
传入神经将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向神经中枢
神经中枢将传入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进行分析与综合,并产生兴奋
传出神经将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向效应器
效应器将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转变成肌肉或腺体的活动
反射弧只有在结构上保持其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组成反射结构的任何一个部分受伤,反射活动都将不能完成。
(2)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的判断
根据神经节判断:传导通路上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根据突触结构判断:脊髓灰质内与突触前膜相连的外周通路为传入神经;与突触后膜相连的外周通路为传出神经。
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脊髓灰质中前角为膨大部分,后角为狭窄部分,与前角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根据生理实验判断: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为传出神经。
【典题演示1】(2010江苏卷改编)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
B.b神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
C.刺激同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D.在Ⅱ处施加剌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
【解析】本题以反射弧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反射弧结构识别及神经调节等。从图示可看出,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均与伸肌相连,所以伸肌肌群中含有感受器和效应器,A项正确。b为该反射弧位于脊髓的神经中枢,肌肉伸缩反射活动受大脑皮层控制,而大脑皮层通过控制低级反射中枢来实现其控制功能,B项正确。刺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只要能产相应的兴奋,都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C项正确。Ⅱ处施加刺激引起的屈肌收缩不属于对外界刺激产生的反应,该过程没有通过整个反射弧完成,因此不属于反射,D项错误。
【答案】D
【变式训练1】(2008年海南)人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寒颤,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射的效应器是骨骼肌
B.该反射弧的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身体的皮肤中
C.该反射弧的反射中枢应包括大脑皮层、下丘脑和垂体
D.寒冷刺激以电和化学信号的形式在反射弧中进行传导和传递
解析:本题着重考查了反射的相关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反射的基本途径及反射弧的组成。解析过程: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而不是大脑皮层,寒冷感觉的产生位于大脑皮层。骨骼肌的收缩是受大脑皮层的控制的。答案:C。
二、兴奋的传导与传递
1.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与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何不同?
提示:兴奋在神经元上传导是通过电信号,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化学信号。
2.知识归纳: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电传导
类别兴奋部位末兴奋部位局部电流传导方向
膜外负电位正电位末兴奋部位 → 兴奋部位
膜内正电位负电位兴奋部位 → 末兴奋部位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特点:双向性:刺激神经纤维中任何一点,所产生的冲动可沿纤维向两端同时传导,这称为传导的双向性。由于传导的双向性,在受刺激的整个神经元中均可测到动作电位。
2.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突触传导(递质传导)
(1)突触:神经元之间并不是直接接触的,而是通过突触形成了一种间接的联系。突触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2)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过程可归纳为:
神经元轴突的神经冲动→神经末稍的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神经递质经过突触间隙扩散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局部兴奋→兴奋传至下一个神经元
(3)突触传导的特征
a.单向传递
b.传递的信号既有兴奋性的,也有抑制性的。
①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对某些药物敏感:突触后膜的受体对递质有高度的选择性,因此某些药物也可以特异性地作用于突触传递过程,阻断或者加强突触的传递。
②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原因是递质的释放扩散和发生作用需要的时间较长,这段时间叫做突触延搁。
【典题演示2】(2010南宁市模拟)为研究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科学家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蛙的坐骨神经表面放置两个电极,连接到一个电表上(电表指针偏转方向代表电流方向)。静息时,电表没有测出电位差(如下图中①所示)。若在图①所示神经右侧的相应位置给予一适当的刺激,则电流表指针偏转的顺序依次为B→ 。
依据所观测到的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绘制出的电流变化情况曲线是下图中的 。电极分别刺激传入神经和骨骼肌,同时用电流表分别记录传出神经的电流变化情况
该实验表明:在一个神经元内,兴奋是以 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
(2)某反射弧结构完整,效应器为骨骼肌。科研人员用电极分别刺激传入神经和骨骼肌,同时用电流表分别记录传出神经的电流变化情况,则两次电流表的偏转情况依次为 、 。
(3)某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分离获得两个蛙的心脏:第一个蛙心带有完整神经,第二个蛙心通过手术剔除全部神经。将两个蛙心都装上蛙心插管,并充以少量“任氏液”。持续刺激第一个蛙心脏的神经几分钟,发现心跳加速;随即将其中的任氏液吸出并转移到第二个未被刺激的蛙心脏内,发现后者的跳动也加速了。实验中的“任氏液”相当于蛙体内的 (填成分名称),以维持蛙心正常的生理功能。根据该实验,可以作出的推断为 。
解析:(1)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与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的机理,在图①所示神经右侧的相应位置给予一适当的刺激,兴奋先传到b点,b点膜上表现为外负内正,而此时兴奋未传到a点,a点膜上仍为外正内负,这时a、b两点存在电位差,电流方向为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a到b。指针向右偏转,当兴奋传出b点,b点膜外又恢复了正电位,兴奋在a、b之间传播时,,a、b两者之间的电位差为零,指针归零,如图B。当兴奋传至a点时,膜上表现为外负内正,此时b点为正电位,b、a之间存在电位差,电流方向为b到a,指针向左偏转,如图C,当兴奋传出a点时,a点又恢复了外正内负,a、b两点电位差为零。指点针又归零。(2)指针偏转两次方向相反,电流表分别记录传出神经的电流变化情况应为如C图的情况。(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肌细胞间为单向传递,刺激骨骼肌,不会在传出神经上检测到电位变化。(4)神经元由突触前膜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或肌细胞的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或肌细胞兴奋或抑制。
答案:(1)A→B→C(→B) C 局部电流(或电信号) (2)偏转 不偏转 (3)组织液(或内环境、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神经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后,会分泌某种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引起心脏兴奋而(加速)跳动
【变式训练2】(09年江苏高考?2).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
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
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解析:本题着重考查了兴奋的产生和传导的相关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解析过程:静息状态时,是神经细胞内的钾离子外流,呈现内负外正的电位状态;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时会加大神经元内外的电位差,静息电位会增大;神经递质通过和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接合引发突触后膜上电位的变化,不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是借助突触完成的。
答案:D。
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问题设计:
1.人体的高级中枢与低级中枢有何区别与联系?
提示: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上,掌管人体神经的高级活动。低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掌管人体的低级生命活动,很多低级中枢活动受高级中枢控制。
2.知识归纳:
(1)位于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可以自主地控制一些反射行为,如眨眼反射、排尿反射、膝跳反射等。
(2)低级神经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如成人可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这样,相应器官、系统的生理活动,就能进行得更加有条不紊和精确。
(3)人脑的高级功能
位于大脑表层的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它除了能够感知外部世界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4)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它包括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全部智力活动,涉及到人类的听、说、读、写。与这些功能有关的大脑皮层特定区域,称为言语区。言语区分为书写中枢、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语言中枢)、听性语言中枢、视性语言中枢(见下图)。
大脑皮层言语区的损伤会导致特有的各种言语功能障碍。(见下表)
受损功能区 障碍症特征 功能障碍症
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不能讲话(听得懂、看得懂)运动性失语症
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不能写字(听得懂、看得懂) 失写症
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 看不懂 失读症
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 听不懂(会写、会讲、会看)听觉性失语症
(5)动物不具有言语区,没有语言功能,只能对具体的声音、颜色、形状、气味等做出反射。
【典题演示3】(2009年海南卷改编)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脑上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运动中枢
B.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
C.只要有一个神经中枢被破坏,各种反射活动就停止
D.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小脑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脑干上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不同的反射活动神经中枢是不同的,一个神经中枢被破坏,只会使相应的反射活动丧失,而其他反射活动不会有影响。呼吸中枢位于脑干不是大脑皮层。
答案:D
【变式训练3】(08年广东高考生物卷?19).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
①大脑皮层②小脑③下丘脑④脑干⑤脊髓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解析:本题着重考查了人脑和脊髓的功能的相关知识。解析过程:小脑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脑干内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大脑皮层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有运动、语言等高级中枢。下丘脑是糖平衡、水盐平衡中枢,运动过程中,渗透压变化需要下丘脑进行调节。脊髓是非条件反射的基础结构,大脑皮层通过控制脊髓完成高级反射,如躯体的肌肉收缩等。
答案:D。
【总结提升】
2011.11.17生物高三试题
一.选择题(1―10题每题1分,11―30题每题2分,共50分)
1.绿藻被认为是21世纪人类最理想的健康食品,螺旋藻(属蓝藻门)特有的藻蓝蛋白能提高淋巴细胞活性,增强人体免疫力。下列关于绿藻和螺旋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二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绿藻和螺旋藻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是核糖体
C.绿藻有核膜、核仁,而螺旋藻没有
D.绿藻和螺旋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这与它们含有叶绿体有关
2.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体内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是自由水
B无机盐是ATP、RNA和磷脂的组成成分
C生物体内无机盐的浓度的大小会影响细胞的吸水或失水
D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随细胞代谢的增强而减小
3.下列有关实验显色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条件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紫色
B.显微镜观察,线粒体与健那绿发生作用呈现绿色
C.水浴加热条件下,蔗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D.常温条件下,核糖核苷酸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
4.下图为甲同学进行的一项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是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B.E步骤滴加的是清水
C.B步骤是观察细胞质大小及细胞壁的位置
D.实验前后的处理形成了自身对照
5.下列有关细胞衰老和凋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健康成人体内每天有一定量的细胞凋亡
B. 细胞凋亡受环境影响大,机体难以控制
C. 老年人头发变白和白化病都是由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引起的
D.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增加,导致癌细胞易发生转移
6.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
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的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
7、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遗传规律适用于细胞核内基因的遗传 B.遗传规律适用于伴性遗传
C.遗传规律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D.遗传规律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
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B.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的现象称性状分离
C.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D.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9.下面是关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三者间关系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的功能可以影响性状
B.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性状
C.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D.生物体的性状完全由基因控制
10、下列不属于萨顿假说中对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表述的是( )
A 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的
B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 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形成配子和受精过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D 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11.将用3H标记的尿苷引入某绿色植物细胞内,然后设法获得各种结构,其中最可能表现有放射性的一组结构是( )
A.细胞核、核仁和中心体 B.细胞核、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C.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 D.细胞核、核糖体、内质网和液泡
12.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都会出现纺锤体和遗传物质的复制
B.衰老的细胞没有基因表达过程
C.致癌病毒可通过将其基因组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细胞癌变
D.细胞癌变是细胞高度分化的结果
13.如图是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概念图,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据图可确定①为不耗能需载体蛋白的协助扩散
B.⑤、⑥两种方式的共同特点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物质
C.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可通过①、③两种方式被吸收
D.质壁分离实验中蔗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为①
14.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A.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B.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
C.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D.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3、7、11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
15、某人做酶的相关实验时,在试管中依次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2mL,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2mL,放入适宜温度的热水中,保温5min,然后加入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1mL,摇匀,再加入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4滴,摇匀,试管中液体的颜色是
A、砖红色B、无色C、蓝色D、紫色
16.下表①~④分别是高中生物实验,在实验过程的相关处理中,正确的是 ( )
实 验 内 容相 关 处 理
A.①生物组织中脂肪的检测可用龙胆紫代替苏丹Ⅲ染液
B.②观察细胞减数分裂实验可用蝗虫的精巢做实验材料
C.③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可用医用酒精代替丙酮
D.④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可用蒜叶代替洋葱根尖
17.为了检测“苏丹红”对人体细胞的毒害作用,研究人员以哺乳动物组织块为实验材料开展有关研究,得到下表结果。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开始时先制备细胞悬液
B.该实验还需设置一个空 白对照组
C.该实验控制的最适温度为25℃左右
D.实验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苏丹红毒性较小
18.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
B.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热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热能、化学能
C.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表示的是不同物质
D.在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不能形成ATP
19.呼吸熵(RQ=放出的CO2量/吸收的O2量)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下图示酵母菌氧化分解葡萄糖过程中氧分压与呼吸熵的关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呼吸熵越大,细胞无氧呼吸越强,有氧呼吸越弱
B.b点有氧呼吸强度小于a
C.为延长水果的保存时间,最好将氧分压调至c点
D.c点以后细胞呼吸强度不随氧分压变化而变化
20.科学家提取植物叶绿体研究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将叶绿体膜打破,分别分离出基质与基粒进行实验。下列对不同实验结论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在有光照和二氧化碳的条件下,基质和基粒的混合液能产生葡萄糖
B.在无二氧化碳的条件下,对基质与基粒的混合液给予光照,然后离心去掉基粒,为基质提供二氧化碳,基质中会有葡萄糖产生
C.光照条件下,为基粒提供二氧化碳和C3化合物,基粒中会有葡萄糖产生
D.黑暗条件下,为基质提供ATP、[H]和二氧化碳,基质中会有葡萄糖产生
21.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共有8种核苷酸
B.乙图所示的化合物中含糖类物质
C.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或核糖
D.在人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
22、将玉米的体细胞(2N=20)转入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 B、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
C、中期20和20、后期40和40 D、中期20和10、后期40和40
23.如图所示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为D、d)、乙(基因为E、e)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已知Ⅱ8只携带甲或乙一种致病基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甲病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乙病为红绿色盲
B.Ⅱ7和Ⅱ8生一个两病兼发的男孩的概率为0
C.图中Ⅱ6的基因型为DdXEXe
D.Ⅲ13个体乙病基因只来源于Ⅰ2
24.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 )
①杂种产生配子类别的比例 ②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③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④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⑤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④⑤
25.人类的每一条染色体上都有很多基因,若父母的1号染色体分别如图所示。不考虑染色体的交叉互换,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基因控制的性状等位基因及其控制性状
红细胞形态E:椭圆形细胞 e:正常细胞
Rh血型D:Rh阳性 d:Rh阴性
产生淀粉酶A:产生淀粉酶 a:不产生淀粉酶
A他们的孩子可能出现椭圆形红细胞
B他们的孩子是Rh阳性的可能性是100%
C他们的孩子中有3/4能够产生淀粉酶
D他们的孩子中出现既有椭圆形又能产生淀粉酶的可能为3/8
26.在F2中出现了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四种表现型,其比例为9:3:3:1。 与此无关的解释是 ( )
A F1产生4中比例相等的配子
B 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
C F1的4种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D 必须有足量的F2个体
27.赫尔希与蔡斯用32P标记T2噬菌体与无标记的细菌培养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经过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与此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32P集中在沉淀物中,上清液中无放射性
B.如果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降低
C.本实验的目的是单独研究DNA在遗传中的作用
D.本实验说明蛋白质不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28.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
B.基因一般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
C.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
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29.下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模式图,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酶①为DNA解旋酶,作用于碱基对中的氢键使DNA双链解开
B.图中可体现出边解螺旋边复制及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C.在复制完成后,甲、乙可在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开
D.若该DNA分子中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A 200个,则图示过程共需C 300个
30.有关科学家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艾弗里和赫尔希等人的实验都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艾弗里和赫尔希等人的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
C.孟德尔成功的原因包括正确的选用实验材料和应用统计方法分析实验结果等
D.克里克除了参与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还提出了“中心法则”
二、非选择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50分)
31.(10分)下图左右为高等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根据图回答:
(1)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结构是[ ] ,其基本骨架是 。
(2)在左、右两细胞中都存在,且含有遗传物质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填编号),其中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遗传物质存在于________(填编号)。
(3)若左侧图所示细胞为消化腺细胞,将3H标记的亮氨酸注入该细胞,在该细胞的结构中3H出现的细胞器先后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用箭头和标号表示,2分)
(4)右图所示细胞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填编号),与吸水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填编号)。
⑸用________法可分离各种细胞器,以研究其成分和功能;经研究发现不含膜结构的细胞器是________(填编号)。
32.(10分)右图表示番茄叶肉细胞内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⑴图中甲生理过程所发生的场所为 ,乙生理过程所发生的场所为 。
⑵甲、乙生理过程中的[H]的作用分别是 、 。
⑶甲过程中C的产生发生在该过程的第 阶段,乙过程中B在 内被消耗。
⑷在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除产生了[H]、ATP外,还有 的生成,②过程产生的A用于相邻细胞的③过程,至少经过 层生物膜结构。
⑸下表是番茄生命活动中的一些数据,请根据这些数据绘制番茄对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2分)。
生命活动状态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光照强度
(千勒克司)光合速率最大时的光照强度
(千勒克司)光合速率最大时CO2吸收量(mg/100cm2叶?小时)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mg/100cm2叶?小时)
数据39 328
33.(12分)下图1表示某高等动物(基因型为EeFf)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2表示该生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字母E、e代表染色体上的基因)。图3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的相对数目。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AB段的发生时期是 ,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细胞处于图1的BC段。丙细胞的名称是 。请仔细观察丙细胞染色体上的基因,分析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基因突变或。
(3)图2中甲细胞的基因型是___ ,甲细胞分裂的前一阶段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3中的a、b分别代表 、 。图3的III阶段对应于图 2中的 细胞。
(5)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图2的 细胞,该时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8分)下面两个图表示两个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密码子CGUUAUAUGACGGUGUCCCAG
氨基酸精氨酸酪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起始)丝氨酸谷氨酰胺
(1)甲图表示的生理过程所发生的主要场所是 。其中的②表示 ,③起 的作用
(2)甲图中,若②中A占26%,U占28%,那么,在相应的DNA片段中,A占 ,
C占 。
(3)根据题中的信息写出乙图中③的氨基酸序列
(2分) 。
(4)根据题意,写出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 。
35(10分)生物的性状主要由基因控制,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时存在一定的规律,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Ⅰ、小鼠体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两对基因决定,B基因决定黄色,R基因决定黑色,B、R同时存在则皮毛呈灰色,无B、R则呈白色。一灰色雄鼠和一黄色雌鼠交
配,F1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3/8黄色小鼠、3/8灰色小鼠、1/8黑色小鼠、1/8白色小
鼠。试问:
(1)亲代中,灰色雄鼠的基因型为 ,黄色雌鼠的基因型为 。
(2)让F1的黑色雌、雄小鼠交配,则理论上F2黑色个体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
(3)若让F1中的灰色雌、雄小鼠自由交配,得到的F2中:体色的表现型应为 ,黄色小鼠的基因型是 。
Ⅱ、自然界中的果蝇雌雄个体中都有一些个体为黄翅、一些个体为灰翅,不知道黄翅和灰翅的显隐性关系,但已知该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请你设计一个通过两对杂交实验(提示:一对为正交,一对为反交)来判断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的方案。
正反交实验:正交为 ;反交为 。
预测结果及结论:
(3分)。
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10题每题1分,11―30题每题2分,共50分)
1―5DDACA 6―10DDBDB 11―15 CCBBD 16―20 BCCAC 21―25 DCDCD 26―30 BCADA
二、非选择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50分)
31.(10分)(1)⑩细胞膜 磷脂双分子层(2)③液泡(2)②⑧ ②
(3) ④→⑨→⑦ (2分)(4) ①② ③
⑸差速离心法 ④⑤
32.(10分)⑴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叶绿体⑵与O2结合产生水,释放大量能量 还原C3(CO2)
⑶三 叶绿体基质 ⑷丙酮酸 6 ⑸(2分)
33.(12分)(1)间期(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着丝点分裂 (2)乙、丙 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交叉互换
(3)EEeeFFff 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形态稳定,数目清晰
(4)染色体 染色单体 (5) 丙
(6)乙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34.(8分)(1)细胞核 mRNA 催化相邻的核糖核苷酸聚合(2)27% 23%
(3)缬氨酸―精氨酸―谷氨酰胺―苏氨酸―甲硫氨酸(2分)
(4)DNA→RNA→蛋白质
35、 (10分)
(1)BbRr Bbrr (2)1/3
(3)黄色:灰色:黑色:白色(顺序可以颠倒) BBrr、Bbrr /
Ⅱ.雄性黄翅×雌性灰翅 雄性灰翅×雌性黄翅
预测结果及结论:若正反交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一致,说明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若正反交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不一致,说明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