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历史教案设计 >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教案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教案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3
2
一、罗斯福新政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3.理解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4.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作用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标志:1929年美国纽约股市崩溃
(2)特点: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力巨大,影响了世界局势。
(3)原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的矛盾。
直接原因:生产严重过剩,产销矛盾空前尖锐。
(4)影响:
①资本主义腐朽性充分暴露。
②破坏社会生产力和浪费社会资源。
③激化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矛盾。
2.罗斯福新政
(1)背景:
①世界经济大危机下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使美国经济病入膏肓。
②资本主义制度面临崩溃的边缘。
(2)时间:1933年开始。
(3)特点: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4)主要内容:
①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
②恢复工农业:《全国工业复兴法》(中心措施)和《农业调整法》
③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
④保护劳工权利
⑤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5)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6)作用:
①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③从深远影响看,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二战后的欧美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7)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了解二战后美国、联邦德国经济发展的表现;
2.理解政府干预是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1.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1)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特征
阶段20世纪
50-70年代初20世纪
70年代20世纪
80年代20世纪
90年代
经济发
展状况高速发展的
黄金时代滞胀走出衰退
(里根时期)新经济时代
(克林顿时期)
原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
大力拓展世界市场直接原因:
石油危机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外部原因:
西欧、日本同美国的竞争政府用削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来抑制通货膨胀;
用大规模关税/加大国防开支来医治生产停滞。倡导介于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之间的第三条道路;
扶持高新技术产业
(2)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发展出现的新特点
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和低利率条件下,经济长达10年持续高速发展
2.二战后联邦德国的经济发展
(1)经济发展模式:社会市场经济
(2)表现:
60年代初,联邦德国已经超过英法,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月会员
每天200次下载
2元/30天
直接下载
单次下载
0.1元/次
微信支付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支付
金额:
常见问题

请登录之后再下载!

下载中心

您的账号注册成功!密码为:123456,当前为默认信息,请及时修改

下载文件立即修改

帮助中心

如何获取自己的订单号?

打开微信,找到微信支付,找到自己的订单,就能看到自己的交易订单号了。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