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改革,以及80年代末的东欧剧变。
2、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经曲折,只有结合本国国情,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历史分析与归纳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匈牙利的改革
2、难点:东欧剧变的原因
三、教学要点
一、匈牙利的改革
1、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背景
2、匈牙利的改革
3、东欧其他国家的改革
二、东欧剧变
1、背景
2、概况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二战结束后,欧洲有哪些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生:(略)
师:“东欧”作为政治地理概念,是指位于欧洲东南部和中部地区、苏联西侧的8个国家,它们是: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南斯拉夫。这些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经按照苏联模式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并与苏联结盟,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成员(1948年南斯拉夫因与苏联冲突被开除出社会主义阵营,1962年阿尔巴尼亚与苏联决裂,退出阵营)。既然同是社会主义国家,那么这些东欧国家在二战后的发展历程与苏联相似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1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展示板书:第11课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
【内容组织】
师:东欧国家在战前都是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国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对帝国主义垄断资本有很大的依赖性。战争初期,德国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南斯拉夫;意大利占领了阿尔巴尼亚;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成为法西斯德国的同盟国。战争中,东欧各国人民先后都展开了各种形式的反法西斯斗争,成立了各种名称的民族解放阵线,其中坚力量大多是共产党,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斗争中赢得了群众,为东欧各国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提供了内部条件。战争后期,苏联军队追击法西斯军队进入东欧各国,铲除了那里的法西斯势力,并且对资产阶级武装力量进行控制,为东欧各国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相继走上了人民民主国家的道路。
(展示板书:一、匈牙利的改革
1、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背景 )
师:既东欧各国在战后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新政权后,以苏联的“斯大林模式”为榜样,展开了对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首先,通过土地改革和工商业的国有化,摧毁了旧制度,然后,通过制定五年计划,开展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形成了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到50年代初,东欧各国基本上都确立了苏联模式的政治经济体制和趋同于苏联的社会结构。由于除捷、德外的大部分东欧国家战前经济发展水平都很低,战后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工业化运动对于推进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起了积极作用,有利于加快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但与此同时,这些国家也不可避免地接受了苏联模式消极面的影响,其现代化进程表现出与苏联同样的弊端。尤其是在冷战条件下,东欧国家被束缚在苏联主导的集团体系中,难以突破苏联模式的框框,不得不随着苏联发展态势的起伏而曲折前进,所以,东欧国家的发展与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苏联这一外部因素,缺乏自主选择的条件。尽管如此,在战后东欧各国的发展进程中,争取民族自主权利和要求突破苏联模式始终是并行、交织的两股潮流,而在此潮流冲击下,体制的变革与苏、东关系所引发的矛盾成为战后东欧地区历史进程中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动因和内在根源。其中,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发展道路比较典型地反映了东欧国家战后历史的特点。其中,匈牙利的改革较为突出。
(展示板书:2、匈牙利的改革 )
师:请问,匈牙利改革是在怎样一个环境下开始的?和苏联有没有关系?又是如何进行改革的?
生:(略)
师:1945年4月,苏军全歼匈境内德军,匈获解放。同年11月,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全国农民党、小农党组成的临时国民大会举行第一次大选,小农党获多数选票,担任总理要职和半数部长职位。在人民的压力下,议会于1946年2月1日宣布废除帝制,成立匈牙利人民共和国。但民主力量仍受压制,为了同反动势力对抗,同年3月,在匈共倡议下,组成左翼联盟(包括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全国农民党、工会)。1947年8月举行新的议会选举,民主力量获胜,以共产党为首的民主力量的地位逐步巩固。从1948年起,匈牙利人民共和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1949年8月,匈牙利通过宪法,正式宣布为人民共和国。1956年苏共二十大的召开,全盘否定斯大林,虽然引起了思想界的混乱,但一定程度上也给各国的改革开辟了道路。可是,匈牙利却因为苏共二十大的消极影响,引发了“匈牙利事件”,匈牙利陷入了一场政治动乱之中。
资料:匈牙利事件
在东欧国家中,受苏共“二十大”影响、政局动荡最为剧烈的是匈牙利。1956年春,随着苏联展开对斯大林的批判,匈牙利也兴起了要求民族自主和改革的潮流。3月17日,布达佩斯的一批新闻界、文学艺术界和教育界人士(包括部分党员干部)成立以爱国诗人裴多菲命名的俱乐部。他们组织各种会议,在报刊发表文章,评论时政,批评以拉科西为首的党和政府所推行的照搬苏联模式的路线和政策,要求恢复因提出改革政策而被开除出党的前总理纳吉的职务,在经济和政治领域实行全面改革,并呼吁为被指控为“铁托分子”而遭清洗、迫害乃至处死的前外交部长拉伊克等人平反。裴多菲俱乐部的活动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有些讨论会参加者多达数千人,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但是,拉科西拒不接受党内外的批评,站在群众的对立面,并用“反党反人民”的罪名镇压裴多菲俱乐部。拉科西的倒行逆施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使社会动荡加剧,也引起苏联当局的不安。7月17日,苏共领导人米高扬到布达佩斯参加匈党中央会议,决定让拉科西下台,由格罗接任党中央第一书记,增补卡达尔为中央书记。然而,领导人的更换未能使局势稳定下来,因为格罗继续奉行拉科西的路线,党内外的不满情绪不仅没有平息,反而进一步增长。
10月6日,在群众的压力下,党中央决定为被冤杀的拉伊克等4人举行国葬,布达佩斯三十多万居民自发上街为拉伊克送葬,此举成为群众对当局的一次大示威。为了缓和形势,格罗被迫于10月14日宣布恢复纳吉的党籍,但这一让步已不能解决问题。10月21日,哥穆尔卡出任波兰党中央第一书记的消息传到布达佩斯,引起连锁反应。次日,裴多菲俱乐部和布达佩斯大专院校学生团体联席会议先后向党中央、政府提出十点要求和十六点要求,主要内容是:清算拉科西的罪行,将其开除出党;改组党的领导机关,由纳吉出来主持政府工作;进行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撤走苏联驻军,维护民族独立和尊严等。格罗对此反应迟钝,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在这种情况下,群众的不满和愤怒终于以激烈的方式爆发了。
10月23日,布达佩斯的大学生首先走上街头,举行示威游行,当局先是下令禁止,后见阻挡不住又解除禁令。游行队伍迅速壮大,各界人士纷纷加入,傍晚,聚集在市中心广场的群众已达二十余万。晚8时,格罗发表广播讲话,对游行示威进行谴责,声称要镇压“暴徒”。这犹如火上浇油,事态急剧恶化,一部分示威者冲击电台,与保安部队发生冲突。当晚,电台、电信局、党中央机关报、印刷厂和一些警察局被示威者占领。
鉴于形势严重,当日深夜召开的党中央紧急会议决定由纳吉出任政府总理,同时决定全国戒严并请求苏联出兵维持秩序。这些决定于次日上午公布,随即,驻匈苏军的坦克进入布达佩斯。25日,在苏联领导人米高扬和苏斯洛夫直接参与的匈党中央会议上,格罗被迫辞职,卡达尔接任第一书记。这时,事态继续恶化,由于部分军人和警察加入示威者行列,武器弹药也流入示威者之手,形成了武装群众与苏军及匈保安部队的对峙,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流血局面。在此情况下,纳吉政府没有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局面,而是企图用满足示威者要求的方式缓和局势。10月28日,纳吉政府决定解散原国家保安机关,更改国徽和国庆日,并要求苏军撤出布达佩斯。与此同时,政府还释放了几乎所有在押犯人。在这些举措的综合作用下,形势更趋复杂,各种政治势力乘机而起。一些武装暴动者要求国家改变政治制度和脱离苏联阵营,他们把党的机关和共产党人作为攻击对象,布达佩斯市委大楼被占领,市委书记和守卫大楼的保安人员被杀害。10月30日,纳吉宣布结束一党专政,组成多党联合政府,并表示准备就退出华沙条约问题与苏联谈判。纳吉政府的政策取向和匈牙利的局势在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层中引起严重不安。为了阻止匈牙利脱离社会主义阵营,并防止匈牙利事态向其他国家蔓延,在与阵营各国紧急协商后,苏联决定出兵干预匈牙利。11月1日起,大批苏军开进匈牙利,占领首都布达佩斯和各重要据点,对武装暴动分子和抵抗者进行强力镇压。当天,纳吉政府宣布退出华沙条约,并呼吁联合国阻止苏联的入侵。同日,卡达尔宣布解散已瓦解的劳动人民党,成立社会主义工人党,随即离开首都,秘密前往苏联,与纳吉分道扬镳。11月4日,卡达尔在匈牙利东部的索尔诺克通过广播发表《告匈牙利人民书》,宣布成立工农革命政府,并以新政府的名义请求苏军进入,帮助粉碎“反革命势力”,恢复秩序。同一天,在苏军进攻下眼看大势已去的纳吉逃入南斯拉夫大使馆避难(注:1956年11月23日,在苏联压力下,纳吉被迫离开南斯拉夫大使馆,随即被逮捕,1958年6月16日,被匈牙利最高人民法庭以“反革命罪”判处死刑。1989年6月获平反,被重新安葬。)。11月7日,卡达尔政府迁回布达佩斯,到11月中旬,局势被平定。
历时三周的动乱使匈牙利遭受重大损失,数万人伤亡,二十余万人外逃,经济损失约占全年国民收入的1/4。这场民族的悲剧对匈牙利以后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师:在苏联支持下成立的卡达尔政府以稳定局势、恢复秩序为首要任务。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减轻十月事件的后遗症,卡达尔提出“谁不反对我们,就同我们在一起”的口号,对参与十月动乱的大部分人实行宽容政策。1956年底,政府宣布,凡因动乱而逃亡国外者,只要在1957年3月15日前回国,一概不予追究。1962年,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作出决议,对所有曾卷入动乱的群众不再予以追究,并释放了绝大部分被监禁者。同时,匈牙利党还通过《关于结束个人崇拜时期对工人运动活动家的违法事件的决议》,纠正拉科西时期的错误,为冤假错案平反,拉科西、格罗等人则被开除出党。在经济方面,卡达尔政府也采取了宽松政策,修改五年计划,调整轻重工业比例,允许农民退出强制组织的合作社,鼓励农民在自愿基础上搞“第二次合作化”,并取消农产品的义务征购,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对农业的投资。上述政策使一个本来缺乏社会基础的政权获得了社会的认同,卡达尔的个人威信也有很大提高。此后,卡达尔开始推行渐进的经济体制改革。
师:1964年9月,匈牙利成立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制定改革的总体方案;1966年5月,匈党中央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批准改革方案;1968年1月1日起,改革方案付诸实施。改革的目标是将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在坚持计划经济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改革后的新体制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中央政府不再向企业直接下达指令性计划指标,而是运用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手段对企业进行调节管理,中央的宏观计划主要贯彻于投资和发展领域。实行新体制后,匈牙利的经济表现出比过去较多的活力,工业年均增长率从60年代下半期的3.8%,上升到70年代上半期的6.2%,农业产量也有较大幅度提高,1968~1973年,匈牙利的经济以平均每年6%的速度增长,人民的消费水平每年也增加5%~6%,一度进入经互会国家的前列。在这个时期,匈牙利外贸出现顺差,国际收支有盈余。匈牙利也因此被誉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
师,那么,匈牙利卡达尔的改革有没有什么不足呢?难道匈牙利的经济因此进入了一个长期的发展时期?
生:(略)
生:但是,从根本上来看,匈牙利的渐进式改革并没有最终突破计划经济框框,而是在面临突破时陷于停顿。70年代中后期,由于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机制的矛盾日益尖锐,领导层在决定性的选择面前出现分歧。卡达尔为首的主流派缺乏从根本上突破计划经济的理论意识和政治魄力,他们满足于计划经济框架内改革的成果,并顾虑进一步改革会引起苏联的干涉,因此用放慢改革步伐乃至停止改革来谋求国内外局势的平稳。然而,这种做法只能延迟矛盾的激化,却不能解决矛盾,卡达尔执政后期的匈牙利在平静的表象下酝酿着一场更加激进的社会变化。
(展示板书:3、东欧其他国家的改革 )
师:早在1948年苏南关系破裂后,南斯拉夫处境极其困难。这在客观上迫使南斯拉夫作出选择,是继续按照苏联模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还是根据自己的国情走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共产党决定从本国国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突破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探索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南斯拉夫从1950年开始逐渐抛弃苏联模式,走上社会主义自治道路,究其原因,主要有:第一,南斯拉夫认为,苏联式的中央集权制有很大的消极后果,在中央集权制下,由国家直接管理经济,工人不能直接管理企业,不能充分发挥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工人不能从物质上关心自己的劳动成果。第二,实行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有效办法。南斯拉夫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有30多个民族。自治制度可以促使各民族的发展保持平衡,有利于解决矛盾。第三,南斯拉夫有自治的传统。在反法西斯斗争中,南共在解放区建立人民解放委员会,工人接管了资本家的工厂,恢复并管理生产。南共认为这是自治制度的最初萌芽。第四,南斯拉夫之所以走上自治道路,最直接的原因是苏南冲突以及苏联、东欧国家对南斯拉夫实行的经济封锁、政治压力和军事威胁。南斯拉夫的自治制度既是一种政治制度,又是一种经济制度。它在80年代之前曾推动过经济的迅速发展,但也潜伏着严重的危机。
师,此外,在苏共二十大的影响下,在匈牙利改革之前,波兰率先进行了改革。1956年2月召开的苏共“二十大”揭露了斯大林的错误后,东欧各国受到很大冲击。6月,波兰的波兹南斯大林机车车辆制造厂的工人要求增加工资和降低奖金税,遭到政府拒绝,由此导致了工人与警察冲突的波兹南事件。波兹南事件平息后,波兰党和政府及时采取了一些缓和矛盾和善后的措施。不久,哥穆尔卡上台,积极进行政治、经济方面的改革,在政治上,整顿了党和政府的领导机构,开展反对“修正主义”思想的斗争。在经济领域,反对苏式的农业全盘集体化,强调发展合作社的自愿原则。在经济建设方针上,放弃以重工业为重点的五年计划,增加消费品生产和农业生产。在计划体制方面,主张实行中央计划与企业自治相结合,削减中央计划中的指令性指标,撤销中央各主管部所属的管理局,成立企业联合公司,扩大企业自主权。但是,哥穆尔卡的改革并未取得明显成效,60年代,由于国内外的复杂因素,改革中断,波兰又出现了新的经济困难,长期无法摆脱困境。
师:在50年代初期,捷克斯洛伐克也实行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管理体制。从60年代开始,捷经济严重恶化,政府财政赤字达50多亿克朗,人民不满情绪日益增长,特别是波匈事件相继发生,推动了捷克斯洛伐克国内改革力量的日益发展。1968年初,改革派杜布切克出任党中央第一书记,4月捷共公布了推行政治经济体制全面改革的《行动纲领》,宣布捷“将进行实验,给予社会主义发展以新的形式”。捷克斯洛伐克在1968年春出现的改革新气象被舆论界称作“布拉格之春”。捷共的改革方针虽然得到本国人民的拥护,却遭到苏联的猜忌和反对,以勃列日涅夫为首的苏联领导人把捷共全面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改革尝试看作脱离社会主义道路的企图,他们认为“布拉格之春”是“反苏的”“自由化运动”,决心加以扼杀,以避免东欧其他国家加以效仿。然而,苏联领导指责《行动纲领》背离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认为捷的改革是“反苏”的“自由化”运动,根本不能接受,公然要求捷改变政策,停止改革。同年8月20日夜,苏联纠合波、匈、保、民德几个华沙条约国,突然出兵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运动由此中断。
师:总的来说,由于国内外一系列原因,尤其是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制约,加上苏联的干预,缺乏独立自主权利,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革都没有获得最终的成功。与苏联一样,改革后不久,这些国家又陷入了经济困难。经济困难加剧了政治上的危机,到80年代没,东欧国家的各种矛盾终于集中爆发了。
(展示板书:二、东欧剧变
1、背景 2、概况 )
师:什么是东欧剧变?剧变的实质是什么?
生:(略)
师:1989~1990年,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急转直下的政局变化,令全世界为之瞠目。在短短一年多里,东欧的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和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6国,政权纷纷易手,执政四十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或下台成为在野党,或改变了性质。紧随其后,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于1992年3月在大选失败后下台;在南斯拉夫,先是南共联盟不复存在,原南斯拉夫联邦内的各邦都发生了剧变,其后在经历近一年之久的内战后,于1992年4月最终分裂为五个独立的共和国。伴随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政治上,实行多党制为基础的议会民主;在经济上,否定公有制占主导地位,开始实行混合所有制或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剧变后的东欧各国,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
师:那么,东欧国家的剧变方式都相同吗?
生:(略)
师:波兰的变化是以反对派组织取得合法地位后通过议会大选的方式实现的,东欧大多数国家是以这种方式变化的;民主德国演变后以并入联邦德国的方式告终;罗马尼亚的变化则是以采取国内暴力的形式落下帏幕。南斯拉夫演变后,南斯拉夫联邦解体,并爆发了激烈的地区性战争。在东欧剧变的过程中,各国虽然因情况不同而呈现着某些不同的变化特点,但一般都经历了大体相似的三个阶段。深入分析这三个阶段,可以总结出深刻的历史教训。第一阶段,其特征表现为群众的不满情绪激化,党内外的反对派向执政党施加压力甚至提出挑战,时局严重动荡不安。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长期以来东欧国家始终未能解决好政治、经济体制中和政策上积累下来的严重问题,官僚主义乃至腐败情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改革,以及80年代末的东欧剧变。
2、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经曲折,只有结合本国国情,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历史分析与归纳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匈牙利的改革
2、难点:东欧剧变的原因
三、教学要点
一、匈牙利的改革
1、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背景
2、匈牙利的改革
3、东欧其他国家的改革
二、东欧剧变
1、背景
2、概况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二战结束后,欧洲有哪些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生:(略)
师:“东欧”作为政治地理概念,是指位于欧洲东南部和中部地区、苏联西侧的8个国家,它们是: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南斯拉夫。这些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经按照苏联模式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并与苏联结盟,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成员(1948年南斯拉夫因与苏联冲突被开除出社会主义阵营,1962年阿尔巴尼亚与苏联决裂,退出阵营)。既然同是社会主义国家,那么这些东欧国家在二战后的发展历程与苏联相似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1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展示板书:第11课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
【内容组织】
师:东欧国家在战前都是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国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对帝国主义垄断资本有很大的依赖性。战争初期,德国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南斯拉夫;意大利占领了阿尔巴尼亚;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成为法西斯德国的同盟国。战争中,东欧各国人民先后都展开了各种形式的反法西斯斗争,成立了各种名称的民族解放阵线,其中坚力量大多是共产党,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斗争中赢得了群众,为东欧各国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提供了内部条件。战争后期,苏联军队追击法西斯军队进入东欧各国,铲除了那里的法西斯势力,并且对资产阶级武装力量进行控制,为东欧各国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相继走上了人民民主国家的道路。
(展示板书:一、匈牙利的改革
1、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背景 )
师:既东欧各国在战后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新政权后,以苏联的“斯大林模式”为榜样,展开了对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首先,通过土地改革和工商业的国有化,摧毁了旧制度,然后,通过制定五年计划,开展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形成了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到50年代初,东欧各国基本上都确立了苏联模式的政治经济体制和趋同于苏联的社会结构。由于除捷、德外的大部分东欧国家战前经济发展水平都很低,战后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工业化运动对于推进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起了积极作用,有利于加快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但与此同时,这些国家也不可避免地接受了苏联模式消极面的影响,其现代化进程表现出与苏联同样的弊端。尤其是在冷战条件下,东欧国家被束缚在苏联主导的集团体系中,难以突破苏联模式的框框,不得不随着苏联发展态势的起伏而曲折前进,所以,东欧国家的发展与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苏联这一外部因素,缺乏自主选择的条件。尽管如此,在战后东欧各国的发展进程中,争取民族自主权利和要求突破苏联模式始终是并行、交织的两股潮流,而在此潮流冲击下,体制的变革与苏、东关系所引发的矛盾成为战后东欧地区历史进程中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动因和内在根源。其中,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发展道路比较典型地反映了东欧国家战后历史的特点。其中,匈牙利的改革较为突出。
(展示板书:2、匈牙利的改革 )
师:请问,匈牙利改革是在怎样一个环境下开始的?和苏联有没有关系?又是如何进行改革的?
生:(略)
师:1945年4月,苏军全歼匈境内德军,匈获解放。同年11月,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全国农民党、小农党组成的临时国民大会举行第一次大选,小农党获多数选票,担任总理要职和半数部长职位。在人民的压力下,议会于1946年2月1日宣布废除帝制,成立匈牙利人民共和国。但民主力量仍受压制,为了同反动势力对抗,同年3月,在匈共倡议下,组成左翼联盟(包括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全国农民党、工会)。1947年8月举行新的议会选举,民主力量获胜,以共产党为首的民主力量的地位逐步巩固。从1948年起,匈牙利人民共和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1949年8月,匈牙利通过宪法,正式宣布为人民共和国。1956年苏共二十大的召开,全盘否定斯大林,虽然引起了思想界的混乱,但一定程度上也给各国的改革开辟了道路。可是,匈牙利却因为苏共二十大的消极影响,引发了“匈牙利事件”,匈牙利陷入了一场政治动乱之中。
资料:匈牙利事件
在东欧国家中,受苏共“二十大”影响、政局动荡最为剧烈的是匈牙利。1956年春,随着苏联展开对斯大林的批判,匈牙利也兴起了要求民族自主和改革的潮流。3月17日,布达佩斯的一批新闻界、文学艺术界和教育界人士(包括部分党员干部)成立以爱国诗人裴多菲命名的俱乐部。他们组织各种会议,在报刊发表文章,评论时政,批评以拉科西为首的党和政府所推行的照搬苏联模式的路线和政策,要求恢复因提出改革政策而被开除出党的前总理纳吉的职务,在经济和政治领域实行全面改革,并呼吁为被指控为“铁托分子”而遭清洗、迫害乃至处死的前外交部长拉伊克等人平反。裴多菲俱乐部的活动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有些讨论会参加者多达数千人,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但是,拉科西拒不接受党内外的批评,站在群众的对立面,并用“反党反人民”的罪名镇压裴多菲俱乐部。拉科西的倒行逆施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使社会动荡加剧,也引起苏联当局的不安。7月17日,苏共领导人米高扬到布达佩斯参加匈党中央会议,决定让拉科西下台,由格罗接任党中央第一书记,增补卡达尔为中央书记。然而,领导人的更换未能使局势稳定下来,因为格罗继续奉行拉科西的路线,党内外的不满情绪不仅没有平息,反而进一步增长。
10月6日,在群众的压力下,党中央决定为被冤杀的拉伊克等4人举行国葬,布达佩斯三十多万居民自发上街为拉伊克送葬,此举成为群众对当局的一次大示威。为了缓和形势,格罗被迫于10月14日宣布恢复纳吉的党籍,但这一让步已不能解决问题。10月21日,哥穆尔卡出任波兰党中央第一书记的消息传到布达佩斯,引起连锁反应。次日,裴多菲俱乐部和布达佩斯大专院校学生团体联席会议先后向党中央、政府提出十点要求和十六点要求,主要内容是:清算拉科西的罪行,将其开除出党;改组党的领导机关,由纳吉出来主持政府工作;进行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撤走苏联驻军,维护民族独立和尊严等。格罗对此反应迟钝,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在这种情况下,群众的不满和愤怒终于以激烈的方式爆发了。
10月23日,布达佩斯的大学生首先走上街头,举行示威游行,当局先是下令禁止,后见阻挡不住又解除禁令。游行队伍迅速壮大,各界人士纷纷加入,傍晚,聚集在市中心广场的群众已达二十余万。晚8时,格罗发表广播讲话,对游行示威进行谴责,声称要镇压“暴徒”。这犹如火上浇油,事态急剧恶化,一部分示威者冲击电台,与保安部队发生冲突。当晚,电台、电信局、党中央机关报、印刷厂和一些警察局被示威者占领。
鉴于形势严重,当日深夜召开的党中央紧急会议决定由纳吉出任政府总理,同时决定全国戒严并请求苏联出兵维持秩序。这些决定于次日上午公布,随即,驻匈苏军的坦克进入布达佩斯。25日,在苏联领导人米高扬和苏斯洛夫直接参与的匈党中央会议上,格罗被迫辞职,卡达尔接任第一书记。这时,事态继续恶化,由于部分军人和警察加入示威者行列,武器弹药也流入示威者之手,形成了武装群众与苏军及匈保安部队的对峙,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流血局面。在此情况下,纳吉政府没有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局面,而是企图用满足示威者要求的方式缓和局势。10月28日,纳吉政府决定解散原国家保安机关,更改国徽和国庆日,并要求苏军撤出布达佩斯。与此同时,政府还释放了几乎所有在押犯人。在这些举措的综合作用下,形势更趋复杂,各种政治势力乘机而起。一些武装暴动者要求国家改变政治制度和脱离苏联阵营,他们把党的机关和共产党人作为攻击对象,布达佩斯市委大楼被占领,市委书记和守卫大楼的保安人员被杀害。10月30日,纳吉宣布结束一党专政,组成多党联合政府,并表示准备就退出华沙条约问题与苏联谈判。纳吉政府的政策取向和匈牙利的局势在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层中引起严重不安。为了阻止匈牙利脱离社会主义阵营,并防止匈牙利事态向其他国家蔓延,在与阵营各国紧急协商后,苏联决定出兵干预匈牙利。11月1日起,大批苏军开进匈牙利,占领首都布达佩斯和各重要据点,对武装暴动分子和抵抗者进行强力镇压。当天,纳吉政府宣布退出华沙条约,并呼吁联合国阻止苏联的入侵。同日,卡达尔宣布解散已瓦解的劳动人民党,成立社会主义工人党,随即离开首都,秘密前往苏联,与纳吉分道扬镳。11月4日,卡达尔在匈牙利东部的索尔诺克通过广播发表《告匈牙利人民书》,宣布成立工农革命政府,并以新政府的名义请求苏军进入,帮助粉碎“反革命势力”,恢复秩序。同一天,在苏军进攻下眼看大势已去的纳吉逃入南斯拉夫大使馆避难(注:1956年11月23日,在苏联压力下,纳吉被迫离开南斯拉夫大使馆,随即被逮捕,1958年6月16日,被匈牙利最高人民法庭以“反革命罪”判处死刑。1989年6月获平反,被重新安葬。)。11月7日,卡达尔政府迁回布达佩斯,到11月中旬,局势被平定。
历时三周的动乱使匈牙利遭受重大损失,数万人伤亡,二十余万人外逃,经济损失约占全年国民收入的1/4。这场民族的悲剧对匈牙利以后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师:在苏联支持下成立的卡达尔政府以稳定局势、恢复秩序为首要任务。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减轻十月事件的后遗症,卡达尔提出“谁不反对我们,就同我们在一起”的口号,对参与十月动乱的大部分人实行宽容政策。1956年底,政府宣布,凡因动乱而逃亡国外者,只要在1957年3月15日前回国,一概不予追究。1962年,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作出决议,对所有曾卷入动乱的群众不再予以追究,并释放了绝大部分被监禁者。同时,匈牙利党还通过《关于结束个人崇拜时期对工人运动活动家的违法事件的决议》,纠正拉科西时期的错误,为冤假错案平反,拉科西、格罗等人则被开除出党。在经济方面,卡达尔政府也采取了宽松政策,修改五年计划,调整轻重工业比例,允许农民退出强制组织的合作社,鼓励农民在自愿基础上搞“第二次合作化”,并取消农产品的义务征购,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对农业的投资。上述政策使一个本来缺乏社会基础的政权获得了社会的认同,卡达尔的个人威信也有很大提高。此后,卡达尔开始推行渐进的经济体制改革。
师:1964年9月,匈牙利成立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制定改革的总体方案;1966年5月,匈党中央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批准改革方案;1968年1月1日起,改革方案付诸实施。改革的目标是将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在坚持计划经济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改革后的新体制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中央政府不再向企业直接下达指令性计划指标,而是运用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手段对企业进行调节管理,中央的宏观计划主要贯彻于投资和发展领域。实行新体制后,匈牙利的经济表现出比过去较多的活力,工业年均增长率从60年代下半期的3.8%,上升到70年代上半期的6.2%,农业产量也有较大幅度提高,1968~1973年,匈牙利的经济以平均每年6%的速度增长,人民的消费水平每年也增加5%~6%,一度进入经互会国家的前列。在这个时期,匈牙利外贸出现顺差,国际收支有盈余。匈牙利也因此被誉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
师,那么,匈牙利卡达尔的改革有没有什么不足呢?难道匈牙利的经济因此进入了一个长期的发展时期?
生:(略)
生:但是,从根本上来看,匈牙利的渐进式改革并没有最终突破计划经济框框,而是在面临突破时陷于停顿。70年代中后期,由于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机制的矛盾日益尖锐,领导层在决定性的选择面前出现分歧。卡达尔为首的主流派缺乏从根本上突破计划经济的理论意识和政治魄力,他们满足于计划经济框架内改革的成果,并顾虑进一步改革会引起苏联的干涉,因此用放慢改革步伐乃至停止改革来谋求国内外局势的平稳。然而,这种做法只能延迟矛盾的激化,却不能解决矛盾,卡达尔执政后期的匈牙利在平静的表象下酝酿着一场更加激进的社会变化。
(展示板书:3、东欧其他国家的改革 )
师:早在1948年苏南关系破裂后,南斯拉夫处境极其困难。这在客观上迫使南斯拉夫作出选择,是继续按照苏联模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还是根据自己的国情走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共产党决定从本国国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突破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探索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南斯拉夫从1950年开始逐渐抛弃苏联模式,走上社会主义自治道路,究其原因,主要有:第一,南斯拉夫认为,苏联式的中央集权制有很大的消极后果,在中央集权制下,由国家直接管理经济,工人不能直接管理企业,不能充分发挥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工人不能从物质上关心自己的劳动成果。第二,实行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有效办法。南斯拉夫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有30多个民族。自治制度可以促使各民族的发展保持平衡,有利于解决矛盾。第三,南斯拉夫有自治的传统。在反法西斯斗争中,南共在解放区建立人民解放委员会,工人接管了资本家的工厂,恢复并管理生产。南共认为这是自治制度的最初萌芽。第四,南斯拉夫之所以走上自治道路,最直接的原因是苏南冲突以及苏联、东欧国家对南斯拉夫实行的经济封锁、政治压力和军事威胁。南斯拉夫的自治制度既是一种政治制度,又是一种经济制度。它在80年代之前曾推动过经济的迅速发展,但也潜伏着严重的危机。
师,此外,在苏共二十大的影响下,在匈牙利改革之前,波兰率先进行了改革。1956年2月召开的苏共“二十大”揭露了斯大林的错误后,东欧各国受到很大冲击。6月,波兰的波兹南斯大林机车车辆制造厂的工人要求增加工资和降低奖金税,遭到政府拒绝,由此导致了工人与警察冲突的波兹南事件。波兹南事件平息后,波兰党和政府及时采取了一些缓和矛盾和善后的措施。不久,哥穆尔卡上台,积极进行政治、经济方面的改革,在政治上,整顿了党和政府的领导机构,开展反对“修正主义”思想的斗争。在经济领域,反对苏式的农业全盘集体化,强调发展合作社的自愿原则。在经济建设方针上,放弃以重工业为重点的五年计划,增加消费品生产和农业生产。在计划体制方面,主张实行中央计划与企业自治相结合,削减中央计划中的指令性指标,撤销中央各主管部所属的管理局,成立企业联合公司,扩大企业自主权。但是,哥穆尔卡的改革并未取得明显成效,60年代,由于国内外的复杂因素,改革中断,波兰又出现了新的经济困难,长期无法摆脱困境。
师:在50年代初期,捷克斯洛伐克也实行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管理体制。从60年代开始,捷经济严重恶化,政府财政赤字达50多亿克朗,人民不满情绪日益增长,特别是波匈事件相继发生,推动了捷克斯洛伐克国内改革力量的日益发展。1968年初,改革派杜布切克出任党中央第一书记,4月捷共公布了推行政治经济体制全面改革的《行动纲领》,宣布捷“将进行实验,给予社会主义发展以新的形式”。捷克斯洛伐克在1968年春出现的改革新气象被舆论界称作“布拉格之春”。捷共的改革方针虽然得到本国人民的拥护,却遭到苏联的猜忌和反对,以勃列日涅夫为首的苏联领导人把捷共全面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改革尝试看作脱离社会主义道路的企图,他们认为“布拉格之春”是“反苏的”“自由化运动”,决心加以扼杀,以避免东欧其他国家加以效仿。然而,苏联领导指责《行动纲领》背离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认为捷的改革是“反苏”的“自由化”运动,根本不能接受,公然要求捷改变政策,停止改革。同年8月20日夜,苏联纠合波、匈、保、民德几个华沙条约国,突然出兵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运动由此中断。
师:总的来说,由于国内外一系列原因,尤其是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制约,加上苏联的干预,缺乏独立自主权利,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革都没有获得最终的成功。与苏联一样,改革后不久,这些国家又陷入了经济困难。经济困难加剧了政治上的危机,到80年代没,东欧国家的各种矛盾终于集中爆发了。
(展示板书:二、东欧剧变
1、背景 2、概况 )
师:什么是东欧剧变?剧变的实质是什么?
生:(略)
师:1989~1990年,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急转直下的政局变化,令全世界为之瞠目。在短短一年多里,东欧的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和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6国,政权纷纷易手,执政四十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或下台成为在野党,或改变了性质。紧随其后,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于1992年3月在大选失败后下台;在南斯拉夫,先是南共联盟不复存在,原南斯拉夫联邦内的各邦都发生了剧变,其后在经历近一年之久的内战后,于1992年4月最终分裂为五个独立的共和国。伴随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政治上,实行多党制为基础的议会民主;在经济上,否定公有制占主导地位,开始实行混合所有制或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剧变后的东欧各国,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
师:那么,东欧国家的剧变方式都相同吗?
生:(略)
师:波兰的变化是以反对派组织取得合法地位后通过议会大选的方式实现的,东欧大多数国家是以这种方式变化的;民主德国演变后以并入联邦德国的方式告终;罗马尼亚的变化则是以采取国内暴力的形式落下帏幕。南斯拉夫演变后,南斯拉夫联邦解体,并爆发了激烈的地区性战争。在东欧剧变的过程中,各国虽然因情况不同而呈现着某些不同的变化特点,但一般都经历了大体相似的三个阶段。深入分析这三个阶段,可以总结出深刻的历史教训。第一阶段,其特征表现为群众的不满情绪激化,党内外的反对派向执政党施加压力甚至提出挑战,时局严重动荡不安。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长期以来东欧国家始终未能解决好政治、经济体制中和政策上积累下来的严重问题,官僚主义乃至腐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