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政治教案设计 > 第五课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教案

第五课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教案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一节 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一课时 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
●目标
知识方面
识记:主观能动性的含义;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理解:主观能动性三个方面在不同情况下的具体表现;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不同情况下,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不同表现。
运用:用人类社会发展史的诸多实例,说明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
能力方面
提高分析比较能力;提高综合思维能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觉悟方面
要充分认识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提高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自觉性,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将自己锻炼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重点
主观能动性的含义及表现。
●教学难点
人类的精神因素在发挥主观能动性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
这部分内容不是课文重点,可采取让学生阅读思考,教师提问的方法。
●教具准备
幻灯机、投影材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第五课的中心论题是认识的根本任务即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把透过现象认识本质作为认识论的开篇,这是因为它应该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逻辑起点。上册主要讲客观世界的一般规律及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不仅应当了解客观世界的本质、状况和发展规律,而且应当了解人自身的属性、能力和需求,必须对人自身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只有把这两方面正确地结合起来,才能确定想问题、办事情的正确方案。因而下册讲有关人自身的问题:人认识世界的根本任务,如何完成这一任务,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人的实践活动等。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人能否认识世界?人如何认识世界?人只有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式,获得了真理性认识,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而指导人们的实践,以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学好本课是学好下册的理论基础。
本课共有三节。第一节,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第二节,学会分析事物的本质;第三节,注意培养科学思维方法。
第一节,先讲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从人类认识过程看,当人类把目光转向人自身,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人自身的能力问题。从认识论来看,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是人们能够认识世界的前提,所以教材把这一问题放在第一节来学习。本节有两个框题,总的结构是:什么是主观能动性――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具体看,第一框:人有主观能动性――什么是主观能动性。第二框:为什么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逐层深入。
第五课的知识结构简表(投影)

[讲授新课]
第五课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板书)
今天我们先学习第一节
(可播放有关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最好选用发生在当时,为学生最关注、最感兴趣的重大事件。如神舟五号、“多利”羊、三峡工程、黄河调水调沙试验、抗击“非典”等)
师:1.这些事例是否表明了人们能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生:上述事例证明人可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师:2.人为何能处理好这些关系,获得成功?有无不成功的时候?为什么?
生:人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在处理自然界与人自身的关系时,也会出现失误,出现失败。
师:人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不仅可以认识事物的现象,还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当然,在处理自然界与人自身的关系时,也会出现失误,出现失败。这就要求必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一节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板书)
师:人为什么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怎样才能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回答这两个问题,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什么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呢?
生:主观能动性也叫自觉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和活动。
师:人是自然发展的产物,人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人不仅有自然性,还有社会性,人会在主动地、有意识地处理生产关系以及生产关系所决定的其他各种关系中调整存在状态,我们说“人区别于物”的“物”,主要不是指一般的物,主要是指人以外的其他“动物”。所以,我们是以生产实践为基础来考查人与物的区别。
一、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板书)
(可在标题“人”“物”处重点标划)
1.主观能动性也叫自觉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和活动(板书)
师:所谓自觉,就是主动用自己的意识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符合社会的要求,这是人所特有的。所以我们说,自觉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与活动。
2.主观能动性包括一个方面(板书)
师:请同学们粗读教材第2页至第5页,看看人的主观能动性包括哪些方面。
在同学回答后,老师补上板书“三”,并讲解第一个方面。
(1)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想”(板书)
师:想问题就是认识世界。什么是认识?
生: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师:人们在同客观世界的接触过程中,客观事物反映到人的头脑中,就形成了认识。认识是人主动地去感知对象,去理解对象的结果。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即无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只要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就会有意识发生。因此二者是有区别的。
放投影:

师:人类认识世界是积极的、能动的,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即具有主观能动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人类不仅能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更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板书)
师:人类积极能动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首先表现在:人不只是反映事物的外部的表面的现象,而且具有抽象思维能力,能通过思维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只有人类才具有这样的能力。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属于认识能力,还是属于认识活动?
生:这一点既是指认识能力,是人高于一般动物之处;又是讲认识活动、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人特有的认识活动。
师:正是因为人的认识的这一点,才有各门科学理论知识,才使人超出了动物界。
师: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的绘制成功,那就不是一般的认识活动,而是对大量的生命现象中具有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的研究和探索,对此进行研究、发现的活动和能力,只有人类具有,任何其他动物都不可能具有。
(也可让学生用类似实例说明)
第二,人类的认识活动具有计划性、目的性(板书)
师:面对自然灾害,动物只能逃生,而人却在思考着怎样战胜自然灾害,人可以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制造仪器设备,建立实验室,设计各种方案,去探索事物的奥秘,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生甲:人类对外层空间的探索和研究,我国的“神舟五号”航天成功,庞大的开支,周密的计划,也有明确的目的,是为了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生乙: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的绘制成功,给全人类带来了福音,这还仅仅限于认识活动,尚未到具体操作阶段,但已经令全世界振奋。这一研究集中了许多科学家,是人类的共同探索,探索人类自身的状况,为的还是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其计划性、目的性同样 很强。
生丙:如何抗击“非典”也充分体现了人类的认识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的。
(还可以让学生讨论体现人类活动计划性和目的性强的实例,要注意现实性、时效性、针对性)
师:正因为人类有这种能力和活动,所以人类的认识活动还具有预见性和创造性。
第三,人类积极能动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还表现为认识具有预见性和创造性(板书)
师:人可以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预见自然和社会的变化,预见自己行为的结果,预见未来。人们还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出那些现实中暂时还没有的事物。之所以能如此,原因就在于人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生:本质是同类事物内部相对稳定的东西,规律则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应该说,本质的联系就是规律。
师:这种联系总是带有必然性的联系,它制约着事物运动发展的秩序和趋势。只要具备了相同的条件,就一定会重复出现和发生作用,而且在一定范围内,它是事物共同的、普遍性的东西。据此,人类就可以预见:在哪些情况和条件下,应该出现哪些现象,人类就可以预先提出计划和方案,采取措施,防范不良情况,利用有利情况,造福自身。这些都体现了认识活动的预见性和创造性。
这同样既反映了人的认识能力的特点,又反映了人的认识活动的特点。
师:那么认识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呢?
生:是为了指导人类的实践活动。
(2)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做”(板书)
师:人类在改造世界方面与动物有什么不同呢?先请看马克思的一段论述。(出示投影)
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2页
师:请大家想一想,最蹩脚的建筑师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在哪里呢?
(同学回答后,老师总结)
师:人比蜜蜂高明的地方,在于人能在认识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去改造客观世界。动物也能改变环境,造出精美的蜂房,但这只是一种自然本能,不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而人则不同。
第一,人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去改造客观世界。(板书)
生:这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特点。黄河调水调沙试验中,用人造洪峰,冲刷下游河床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第二,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预见性和创造性。(板书)
师:人类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创造一些条件,使事物的运行条件和状况发生改变,使事物的内部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产生新的事物存在状态。这就是人类改造世界活动的创造性,这是人的活动区别于其他动物活动的根本特点。
生:没有创造活动,就不会有当今的世界。
师: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越来越具有创造性。
第三,人类能够改变或创造条件,利用规律。(板书)
师:人的实践活动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但规律自身是无所谓好坏的,它只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存在。好坏的评价只有在某种事物与人发生关系时才能产生。规律也只有在与人发生关系时才能表现出对人是好或不好。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我们应该以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为指南,指导实践活动。人恰恰有这种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性,认识其发生作用的条件,而改变或创造条件,使其产生对人有利的作用,限制其对人不利的作用。
是“洪水无情”还是“细水润田”都说明了这一点。
播放《众人划桨开大船》歌碟。
师:歌中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
生:这首歌体现了勇敢的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精神。
师:这也正是主观能动性第三个方面的表现。
(3)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决心、意志、干劲等 (板书)
(放投影:落榜后的名人)
两次科场失利的宋代人苏洵,失败后不气馁,刻苦自学,终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八次落第的明朝人归有光,在嘉定招生开学,仍然含辛茹苦,发奋攻读,终于写下了《震川文集》40卷。
三次落第的著名医学家李时珍,下决心从医,一生精心研究,走遍长江、黄河流域,经过27年的辛勤劳动,参考了800多种医书,写下了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四次落第的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深入民间进行采访,写出了著名文学作品《聊斋志异》。
三次落榜的青年女作家竹林,勤奋努力,连续发表了5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她的长篇小说《生活的路》出版后,受到中外著名人士称赞。
三次落榜的翻译家苏阿芒,选择了自学道路,掌握了20多国文字,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刊登过文艺作品和论文,被瑞典一家杂志称为“文艺领域的一颗新星在东方闪光”。
师:人类具有自觉的能动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都离不开积极主动的进取精神,吃苦耐劳的牺牲精神,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孜孜不倦的务实态度,总之,离不开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数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而献身的杰出人物,无不有赖于这些精神支柱的支撑,这些精神状态始终贯穿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奋斗之中。
师:人的意识活动是一种自觉活动,因此人们可以自觉地调节自己的情绪、意志等心理活动,锻炼自控能力,并通过心理活动来影响或调节生理机能、现代生理科学研究表明,人的精神意志可以对人的生理功能发生影响。人的心理活动既是精神性的,同时又是和高级神经系统相联系的生理物质运动的结果,它可以和其他生理运动形式之间发生转变,从而实现对人的生理活动的调节和控制。我们都知道,人生气时,体内会产生有毒物质;情绪好时,疾病都可以降服;同学们最有体会的是,只要考试需要,晚上复习到深夜也不瞌睡。凡此种种,都说明人的精神力量有多大。
生:在积极精神状态下,人们就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最大可能的成就、最好的结果。反之,缺乏自信,缺乏坚定的决心和坚强的意志,必然影响人的能力的发挥,影响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师: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三个方面的关系是怎样的?
生:是相互联系着的。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离不开精神的调节,而精神的力量在人们的活动中始终存在并发生着作用。
师:但是,人类为了生存,在一定时期特别强调主观能动性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这是正常的,如古代特别强调体力和意志力,现代又特别强调知识的作用。事实上,知识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也的确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些年,人们又发现情感的重要性了。它是智力发展和发挥的动力系统和监控系统。因此,人们提出了“情商”的概念,认为在现代社会,情商是比智商更加重要的成功因素。为此,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就应该更加重视主观能动性中精神的因素和精神的力量。
(就精神因素对人的影响,可让学生看教材第5页的“想一想”,“你对于决心和意志在认识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有什么体验?”通过提问的形式,由学生自己谈体验,一是帮助理解主观能动性的第三方面,二是加强思想教育性,促进他们重视决心和意志的作用)
信念、意志、激情、理性、行动,是人成功的必备要素。信念是目标,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时的价值选择。意志是一种支撑力和推动力。激情可以爆发出智慧的火花,可以坚定意志,焕发出惊人的力量。理性是“指导员”,是“调控器”。行动是信念、理性等的综合体现和归宿,是一切观念的东西变为物质性的东西的过程,这些都是主观能动性的表观。
人有主观能动性,世间万物,人最宝贵。只是由于历史条件的不同,周围环境的差异,每个人的能动性未必都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社会的不断发展,既使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不断得到加强,又逐步为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了条件。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一个本质要求,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目标就是:“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近年来,根据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党中央站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论断。实现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键在人。“科技兴国”“人才兴国”,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课堂小结]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作为当代青年学生,我们要自己看重自己,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珍惜青春的大好时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将来在社会生活中充分而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题
2002年第1期《半月谈》“新年致读者”中说: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新世纪的开端之年,大事多多,喜事不断:“申奥”成功,足球踢进“世界杯”赛;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M队)会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缓的情况下,我国经济仍然保增长、高效益、低通胀的发展格局。据此回答1~2题。
1.上述材料表明( )
A.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造世界
B.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相互制约
C.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答案:A
2.上述材料的成功还启示我们( )
A.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时不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B.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不断创造奇迹
C.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违背客观规律,必然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答案:B
3.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邓小平为我们设计了通过“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提出了一系列的有力措施。我国人民正以创造性的劳动向既定目标前进。这一事实主要说明( )
A.人在实践的基础上能认识事物的现象
B.人能通过抽象思维活动反映规律的本质和规律
C.人的认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能指导人们的活动
D.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越来越具有创造性
答案:C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一座新的里程碑。据此回答4~5题。
4.人类能把飞船送上太空,说明( )
A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
B.规律是可以改变的
C.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具有的精神状态是无穷的
D.客观规律制约人的主观能动性
答案:A
5.决定人类能否成功地把飞船送上太空的因素是( )
A.是否认识到规律是客观的
B.是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是否尊重客观规律
D.是否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答案:D
6.我国一些菜农在蔬菜大棚中安装了自控装置,它可以根据作物的要求,自动给水、自动断水。由上进行喷灌,由下进行滴灌,既合理并充分利用了电力、水源,又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它说明( )
A.人们能自觉地创造条件,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方式
B.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改变或创造规律
C.改造规律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一个重要体现
D.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答案:A
7.下列有关人的主观能动性说法错误的有( )
A.它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 B.它是指人的能力与活动
C.它其实就是意识的反作用力 D.它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答案:C
8.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与活动。它包括( )
①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发展认识的能力与活动 ②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 ③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 ④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即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9.下列选项中,主张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 )
①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峰,没有比脚更长的道路 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③实事求是④学而不思则罔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
答案:A
●课后作业
1.什么是主观能动性?它包括相互联系着的哪三个方面?
参考答案: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与活动。它包括相互联系着的三个方面:
第一,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突出地表现为我们所说的“想”。人在实践的基础上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通过抽象思维活动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的认识具有预见性和创造性,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做”。人们改造世界活动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发挥其对人们有利的作用,限制其破坏作用,甚至变害为利。第三,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即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
2.人们为什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参考答案:第一,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第二,人们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利用规律和条件,才能改造世界。第三,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需要坚强的意志和十足的干劲,需要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总之,人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请比较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意识能动作用、意识反作用。
参考答案:人的主观能动性又叫人的自觉能动性,在四者中外延最大,包括“想”,即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做”,即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精神状态,即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意识的能动作用也叫意识能动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它不仅能反映事物的现象,还能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规律;二是意识的反作用,即它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指导作用。意识反作用只是意识能动作用中的一个方面,其外延小于意识能动作用。意识能动作用或意识能动性,对应的是主观能动性中的前两部分,而意识反作用是主观能动性的第二个方面。
●板书设计
第五课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第一节 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一、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
1.主观能动性也叫自觉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和活动
2.主观能动性包括互相联系着的三个方面
(1)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 ――“想”
第一,人类不仅能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更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第二,人类的认识活动具有计划性、目的性;
第三,人类积极能动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还表现为认识具有预见性和创造性。
(2)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做”
第一,人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去改造客观世界;
第二,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预见性和创造性;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第五课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