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④生活与哲学学案(人教版)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一、【探究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1)哲学的含义 (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含义 (3)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理解:(1)哲学智慧生成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活动 (2)哲学起源于人类对生活、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3) 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4)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看待宇宙和人生
◇运用:(1)联系我们的生活和实践,说明哲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周围的生活和实践中 (2)运用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的原理,说明哲学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变化和发展能力 (3)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的角度,让学生认识到世界观决定着人的思想方法和行动方法,增强学生主动运用科学的世界观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 (2)使学生认同哲学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认同哲学是一门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它可以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们要想生活得有意义和有价值,就不能没有哲学。
二、【重点、难点】:
1、哲学与爱智之学 2、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3、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三、【合作初探】:
第一学时 本课学习内容自主探究(一)
第一框题 生活处处有哲学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课堂探究1(P4):(1)用颜回之“仁”、子贡之“辩”、子路之“勇”换孔子之“一道”,孔子为什么不愿意呢?
(2)你认为孔子的“道”是怎样形成?
◇探究提示:(1) 孔子的弟子颜回、子贡、子路虽然在某一方面优于孔子,但在哲学思维、哲学智慧方面却不及孔子。
(2)孔子的“道”不是从孔子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孔子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任何哲学思维和哲学智慧,最终都形成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结论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1)、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智慧。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人们对问题的高明认识、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都和一定的哲学智慧联系在一起。
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句话,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应当提供让人惊异、惊讶、惊醒的创新论断。
国外一本工具书说,哲学家是那些“爱提出令人烦恼的问题,并给出稀奇古怪回答的人”。人们未必能够同意这个“稀奇古怪”的定义,但它传达出的哲学应当让人“惊讶”的信息,则是人们必须充分注意的。
研究哲学需要惊异。惊异不同于被事物外部表象所吸引的好奇心,而是为事物深层奥秘所激起的沉思。柏拉图认为,哲学根源于惊异。亚里士多德说:“由于惊异,人们不仅现在,而且一开始的时候,就去进行哲学研究。”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哲学思想起于对问题的“惊异”,进而以让人感到“惊讶”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必然能起到“惊醒”世人的作用。“惊讶”的核心是思想创新。面对问题(新问题和老问题),敢想前人之未想,敢做前人之未做,“不以平常眼光看待问题,不以平常思维考虑问题,不以平常语言谈论问题,不以平常方式解决问题”。
哲学让人“惊讶”,但反对故弄玄虚。使人“惊讶”的深刻的判断内涵,只要找到一个合适的表达方式,是不会脱离大众的。
◇课堂探究2(P5):(1)你在童年时代是否也思考过类似的问题?
(2)上述能够给我们什么启示?
◇探究提示:(1)一般人在童年时代都思考过类似的问题,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这一问题主要是为了说明哲学并不神秘,就连儿童思考的一些问题也包含着某些哲学性质的内容。
(2)上述给我们的积极启示是任何事物都不是永恒不变的,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结论2、(1)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在这些思考中,会触及这样或那样的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说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补充: 哲学上说的世界: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前两者是客观世界后者是主观世界。
(2)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哲学并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只要留心思考,就会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教材通过两句名言说明了哲学并不是悬浮于高空的思想楼阁,而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课堂探究3(P6):(1)为什么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两种不同的解决方式?
(2)想一想,思维方法在人们生活中起着什么作用。
◇探究提示:(1)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的思维方法,人们的思维方法和世界观具有密切的关系,哲学对于人们思想方法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2)思维方法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结论3、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所以,这样的学问当然会使人生活得更美好。
自然界变化万千,社会错综复杂,有时会使人们感到像走在一片茂密的森林之中,浮云遮望眼,云深不知处,正确的前行的路在何方?这时我们需要照亮前进方向的理性和智慧的明灯。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在古希腊文和英文中,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在汉语中,哲就是智慧,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即爱智之学。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课堂探究4(P6):(1)为什么不知道宇宙的性质、没有对自然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就不能享受快乐?
(2)伊壁鸠鲁为什么把学习哲学和灵魂的健康、人生的幸福联系在一起?
◇探究提示:(1)主要说明没有正确的世界观,没有对自然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就不会有幸福的生活。
(2)说明哲学是解决世界观问题的,因此,伊壁鸠鲁把学习哲学和人生的幸福联系在一起。
◇结论4、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因此,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二学时 本课学习内容自主探究(二)
第二框题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一、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课堂探究5(P7):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这是为什么呢?
◇探究提示:本题意图是为了说明什么是哲学世界观,它同自发的零散的世界观的区别,由此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哲学。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是自发的、朴素的、人人都有。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要靠不断的学习、思考、实践才能掌握。
◇结论5、(1)哲学的含义
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所以要了解哲学的含义.就必须首先理解世界观的含义。理解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1)、二者的区别。
①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则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②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它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我们既反对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做哲学学说,也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情。
◇补充:掌握世界观的概念应明确:“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堆三部分,而不是世界某一部分;总的观点、根本看法”不是对某类事物的观点.不是零散的具体的看法(如:小王早上5点起床”就不是世界现。);世界现人人都有,但有科学扣非科学之分(如:“存在即被感知”就是错误的世界砚)。
二者的联系。
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哲学与世界现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世界现所涉及的问题.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如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是物质还是精神。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是怎样的,世界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有限和无限的关系是怎样的.世界以何种状态存在和发展,发展的动力、方向和道路是什么。我们究竟能不能认识世界.如何认识世界,人类社会的本质是什么.其发展有没有一般规律可循。等等。这些问题都属于世界现的范围.都是哲学研究的对象。
◇课堂探究6(P8):(1)上述在做人做事上的不同体现了什么不同的观点?
(2)人的思想观念与其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探究提示:(1)主要是想让学生认识到,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世界观同时为人们提供方法论指导,具有不同思想观念的人,在做人做事上往往会有不同、甚至相反的方式。
(2)人的思想观念决定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反映着人的思想观念,引出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结论6、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什么是方法论?
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
(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我们可以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如图所示:
人们对整个世界
世界观 总的看法
根本观点
用来观察问题、处理问题 统一 哲学
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
根本原则
方法论 根本观点
(二)、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
◇课堂探究7(P8):从对具体“美德”的概括中抽象出美德的共性,体现出哲学思维的什么特点?
◇探究提示:哲学是研究世界上万事万物共同的本质和规律的,哲学思维的特点是反思、概括和抽象。哲学思维通过理性思考,从个性中归纳、综合出事物共同的本质。
◇结论7、(1)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
在历史上,哲学曾被当作“知识的总汇”“科学的科学”。后来,哲学与具体科学分离,这时,哲学一方面真正获得了作为最抽象、最概括的学说的地位,另一方面则更需要具体科学知识作为自己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对具体科学进行概括和总结,才能体现其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的性质。
社会实践和精神文明为哲学提供思想素材,哲学发展的过程应当是整个社会实践和精神文明发展的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具体科学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人类智慧发展的必然产物,因而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管某些人是否愿意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一切领域的工作、一切科学的研究都在起指导作用,它总是给人们提供一个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原则。
所以,哲学不是生活经验的简单总结,用说几个故事、讲几个成语来进行哲学教育,虽有其可取之处,但毕竟不是扎实的做法。只有彻底的理论,才能彻底地说服人。
(2)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人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各种各样具体的知识,这些知识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类:一类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即自然科学知识,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一类是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即社会科学知识,如文艺学、伦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等;还有类是关于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知识,即思维科学知识,如心理学、逻辑学等。图示为:
自然知识 物理、化学、生物等
具体知识: 社会科学知识 文艺、伦理、政治等
思维知识 心理学、逻辑学等
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个别的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提示:如何看待“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所包含的哲学思想?
黑格尔的命题,正确的一面是看到了“反思”在哲学思想的形成中的作用;缺陷是认为哲学思想来自于主观的“精神”和“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思想来源于人在实践中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课堂探究8(P9):(1)恩格斯的上述论断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2)如何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探究提示:(1)哲学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离开具体科学,哲学就会干涸、枯萎。
(2)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结论8、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之所以富有生机和活力,能够存在和发展,就在于它以不断丰富的具体科学知识为基础,从中概括出最一般的结论。离开具体科学知识,哲学就会干涸和枯萎。那种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
◇课堂探究9(P):(1)牛顿的世界观对他的科学研究有什么影响?如果牛顿不相信上帝,还会得出“第一推动力”的结论吗?
(2)牛顿研究工作的得与失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探究提示:(1)唯物主义世界观推动了他的科学研究,唯心主义世界观阻碍了他的研究工作。如果牛顿不相信上帝,是不会得出“第一推动力”的结论的。
(2)牛顿工作的得失告诉我们,科学研究应该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否则,科学研究会失去正确的方向,甚至陷入混乱和失败。
◇结论9、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就会在自己的研究活动中失去正确方向,甚至陷人混乱和失败。因此,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的看法,都是错误的、有害的。
◇思维拓展:对哲学概念的总结。
(1)从字义上看,哲学是使人聪明、启发智慧的学问。古人说“知人则哲”,就是其义。
(2)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在不断处理自己与自然界、自己与他人和社会、自己与自己的关系中,逐步形成一种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即世界观。世界观几乎人人都有,但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往往是零散的、朴素的、缺乏理论论证的。如果将世界观形成一套体系,用某种理论形式表现出来,那就是哲学。必须澄清一种错误认识:即认为哲学都是科学的,其实不然,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主要是从哲学的体系上来讲的,至于其内容,则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
(3)从与具体知识的关系看,哲学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人们在处理自身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中,在调节自身的关系中,积累了许多具体的经验。文明史开始后,逐渐有了具体科学知识。这些具体科学知识讲的都是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问题,揭示的都是某一特定领域的事物运动发展规律。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对具体事物的认识越来越丰富,经过长期的积累,人们以各种具体知识为基础,思考和研究万事万物的共同性质和共同规律,以及人与外部世界共同的本质关系,还有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共同规律,当人们将这些认识系统化理论化,就成了哲学。可见,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而哲学反过来会给具体科学的发展以指导,两者是个别和一般的关系。
(4)从与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当人们以一定的世界观观察问题、处理问题时,世界观就具有了方法论的意义。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第三学时 反馈与提高
一、【探究展示】
第一组:课堂探究1~2 同学和老师点评:
第二组:课堂探究3~4 同学和老师点评:
第三组:课堂探究5~6 同学和老师点评:
第四组:课堂探究7~9 同学和老师点评:
二、【探究拓展】
各组提问:各组就本课学习中存在的疑问按顺序提出。
教师设问:根据学生提问情况引导学生思考拓展知识面。
三、【合作再探】
各组内部分别就各组所提问题再一次进行合作探究并用竞答方式进行解决,必要时老师点评
四、【巩固训练】
( )1、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这句话主要说明
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认识世界需要智慧
C.哲学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 D改变自然界,需要发展人的智力
答案:A 解析:引文的本义是说人们改变自然界的程度决定人们的智力程度,即说明哲学来源于实践,即是实践决定认识。
( )2、“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这说明
A、辩证法是本来就客观存在的 B、哲学思想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C、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 D、哲学就是辩证法
答案:B 解析:A、D两项说法有误,C项不能反映题意。
( )3、哲学的本义是指
A.智慧 B、聪明的人 C真理 D.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答案:D 解析:此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 )4、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这句话主要是强调
A、马克思是研究哲学的哲学家 B、哲学与生活是不可分割的
C、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不懂哲学的人就不能进步
答案:C 解析:引文强调的是哲学的作用。A、B两项不能表达哲学的作用。D项的说法过于绝对。
( )5、哲学
A、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B、就是世界观 C、都是正确的 D、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答案:D 解析:哲学有正确与错误、科学与非科学之分.A、C两项认为哲学是科学的、正确的不妥。B项把哲学与世界观等同了.是错误的。
( ) 6、下列有关世界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根本看法 B.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c.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科学观点 D、有的人有世界观,有的人没有世界观
答案:B 解析:世界观是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而不只是自然界,A项排除。世界观不一定是科学的,C项可排除。世界观人人都有,D项排除。
( )7、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
A、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 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方法论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D、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答案:C 解析:此题属于基本理论观点的考查。掌握教材基本知识就可以知道,只有C;项正确表达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 )8、具体知识不包括
A、自然科学知识 C、思维科学知识 B、社会科学知识 D、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答案:D 解析:注意此题的关键字“不”,此题为反向选择题。
( ) 9、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间联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 B、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知识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
答案:C 解析:A、B、D项是错误的,可用排除法,得到正确选项。
( )10、下列对哲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B、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科学化的世界观D、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答案:C 解析:此题为反向选择题。C项错在“科学化”上,因为哲学不一定都正确,不一定都是科学的。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一、【探究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1)哲学的含义 (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含义 (3)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理解:(1)哲学智慧生成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活动 (2)哲学起源于人类对生活、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3) 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4)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看待宇宙和人生
◇运用:(1)联系我们的生活和实践,说明哲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周围的生活和实践中 (2)运用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的原理,说明哲学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变化和发展能力 (3)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的角度,让学生认识到世界观决定着人的思想方法和行动方法,增强学生主动运用科学的世界观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 (2)使学生认同哲学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认同哲学是一门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它可以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们要想生活得有意义和有价值,就不能没有哲学。
二、【重点、难点】:
1、哲学与爱智之学 2、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3、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三、【合作初探】:
第一学时 本课学习内容自主探究(一)
第一框题 生活处处有哲学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课堂探究1(P4):(1)用颜回之“仁”、子贡之“辩”、子路之“勇”换孔子之“一道”,孔子为什么不愿意呢?
(2)你认为孔子的“道”是怎样形成?
◇探究提示:(1) 孔子的弟子颜回、子贡、子路虽然在某一方面优于孔子,但在哲学思维、哲学智慧方面却不及孔子。
(2)孔子的“道”不是从孔子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孔子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任何哲学思维和哲学智慧,最终都形成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结论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1)、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智慧。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人们对问题的高明认识、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都和一定的哲学智慧联系在一起。
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句话,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应当提供让人惊异、惊讶、惊醒的创新论断。
国外一本工具书说,哲学家是那些“爱提出令人烦恼的问题,并给出稀奇古怪回答的人”。人们未必能够同意这个“稀奇古怪”的定义,但它传达出的哲学应当让人“惊讶”的信息,则是人们必须充分注意的。
研究哲学需要惊异。惊异不同于被事物外部表象所吸引的好奇心,而是为事物深层奥秘所激起的沉思。柏拉图认为,哲学根源于惊异。亚里士多德说:“由于惊异,人们不仅现在,而且一开始的时候,就去进行哲学研究。”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哲学思想起于对问题的“惊异”,进而以让人感到“惊讶”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必然能起到“惊醒”世人的作用。“惊讶”的核心是思想创新。面对问题(新问题和老问题),敢想前人之未想,敢做前人之未做,“不以平常眼光看待问题,不以平常思维考虑问题,不以平常语言谈论问题,不以平常方式解决问题”。
哲学让人“惊讶”,但反对故弄玄虚。使人“惊讶”的深刻的判断内涵,只要找到一个合适的表达方式,是不会脱离大众的。
◇课堂探究2(P5):(1)你在童年时代是否也思考过类似的问题?
(2)上述能够给我们什么启示?
◇探究提示:(1)一般人在童年时代都思考过类似的问题,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这一问题主要是为了说明哲学并不神秘,就连儿童思考的一些问题也包含着某些哲学性质的内容。
(2)上述给我们的积极启示是任何事物都不是永恒不变的,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结论2、(1)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在这些思考中,会触及这样或那样的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说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补充: 哲学上说的世界: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前两者是客观世界后者是主观世界。
(2)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哲学并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只要留心思考,就会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教材通过两句名言说明了哲学并不是悬浮于高空的思想楼阁,而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课堂探究3(P6):(1)为什么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两种不同的解决方式?
(2)想一想,思维方法在人们生活中起着什么作用。
◇探究提示:(1)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的思维方法,人们的思维方法和世界观具有密切的关系,哲学对于人们思想方法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2)思维方法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结论3、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所以,这样的学问当然会使人生活得更美好。
自然界变化万千,社会错综复杂,有时会使人们感到像走在一片茂密的森林之中,浮云遮望眼,云深不知处,正确的前行的路在何方?这时我们需要照亮前进方向的理性和智慧的明灯。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在古希腊文和英文中,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在汉语中,哲就是智慧,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即爱智之学。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课堂探究4(P6):(1)为什么不知道宇宙的性质、没有对自然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就不能享受快乐?
(2)伊壁鸠鲁为什么把学习哲学和灵魂的健康、人生的幸福联系在一起?
◇探究提示:(1)主要说明没有正确的世界观,没有对自然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就不会有幸福的生活。
(2)说明哲学是解决世界观问题的,因此,伊壁鸠鲁把学习哲学和人生的幸福联系在一起。
◇结论4、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因此,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二学时 本课学习内容自主探究(二)
第二框题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一、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课堂探究5(P7):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这是为什么呢?
◇探究提示:本题意图是为了说明什么是哲学世界观,它同自发的零散的世界观的区别,由此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哲学。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是自发的、朴素的、人人都有。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要靠不断的学习、思考、实践才能掌握。
◇结论5、(1)哲学的含义
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所以要了解哲学的含义.就必须首先理解世界观的含义。理解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1)、二者的区别。
①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则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②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它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我们既反对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做哲学学说,也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情。
◇补充:掌握世界观的概念应明确:“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堆三部分,而不是世界某一部分;总的观点、根本看法”不是对某类事物的观点.不是零散的具体的看法(如:小王早上5点起床”就不是世界现。);世界现人人都有,但有科学扣非科学之分(如:“存在即被感知”就是错误的世界砚)。
二者的联系。
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哲学与世界现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世界现所涉及的问题.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如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是物质还是精神。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是怎样的,世界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有限和无限的关系是怎样的.世界以何种状态存在和发展,发展的动力、方向和道路是什么。我们究竟能不能认识世界.如何认识世界,人类社会的本质是什么.其发展有没有一般规律可循。等等。这些问题都属于世界现的范围.都是哲学研究的对象。
◇课堂探究6(P8):(1)上述在做人做事上的不同体现了什么不同的观点?
(2)人的思想观念与其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探究提示:(1)主要是想让学生认识到,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世界观同时为人们提供方法论指导,具有不同思想观念的人,在做人做事上往往会有不同、甚至相反的方式。
(2)人的思想观念决定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反映着人的思想观念,引出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结论6、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什么是方法论?
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
(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我们可以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如图所示:
人们对整个世界
世界观 总的看法
根本观点
用来观察问题、处理问题 统一 哲学
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
根本原则
方法论 根本观点
(二)、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
◇课堂探究7(P8):从对具体“美德”的概括中抽象出美德的共性,体现出哲学思维的什么特点?
◇探究提示:哲学是研究世界上万事万物共同的本质和规律的,哲学思维的特点是反思、概括和抽象。哲学思维通过理性思考,从个性中归纳、综合出事物共同的本质。
◇结论7、(1)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
在历史上,哲学曾被当作“知识的总汇”“科学的科学”。后来,哲学与具体科学分离,这时,哲学一方面真正获得了作为最抽象、最概括的学说的地位,另一方面则更需要具体科学知识作为自己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对具体科学进行概括和总结,才能体现其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的性质。
社会实践和精神文明为哲学提供思想素材,哲学发展的过程应当是整个社会实践和精神文明发展的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具体科学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人类智慧发展的必然产物,因而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管某些人是否愿意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一切领域的工作、一切科学的研究都在起指导作用,它总是给人们提供一个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原则。
所以,哲学不是生活经验的简单总结,用说几个故事、讲几个成语来进行哲学教育,虽有其可取之处,但毕竟不是扎实的做法。只有彻底的理论,才能彻底地说服人。
(2)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人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各种各样具体的知识,这些知识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类:一类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即自然科学知识,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一类是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即社会科学知识,如文艺学、伦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等;还有类是关于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知识,即思维科学知识,如心理学、逻辑学等。图示为:
自然知识 物理、化学、生物等
具体知识: 社会科学知识 文艺、伦理、政治等
思维知识 心理学、逻辑学等
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个别的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提示:如何看待“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所包含的哲学思想?
黑格尔的命题,正确的一面是看到了“反思”在哲学思想的形成中的作用;缺陷是认为哲学思想来自于主观的“精神”和“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思想来源于人在实践中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课堂探究8(P9):(1)恩格斯的上述论断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2)如何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探究提示:(1)哲学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离开具体科学,哲学就会干涸、枯萎。
(2)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结论8、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之所以富有生机和活力,能够存在和发展,就在于它以不断丰富的具体科学知识为基础,从中概括出最一般的结论。离开具体科学知识,哲学就会干涸和枯萎。那种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
◇课堂探究9(P):(1)牛顿的世界观对他的科学研究有什么影响?如果牛顿不相信上帝,还会得出“第一推动力”的结论吗?
(2)牛顿研究工作的得与失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探究提示:(1)唯物主义世界观推动了他的科学研究,唯心主义世界观阻碍了他的研究工作。如果牛顿不相信上帝,是不会得出“第一推动力”的结论的。
(2)牛顿工作的得失告诉我们,科学研究应该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否则,科学研究会失去正确的方向,甚至陷入混乱和失败。
◇结论9、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就会在自己的研究活动中失去正确方向,甚至陷人混乱和失败。因此,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的看法,都是错误的、有害的。
◇思维拓展:对哲学概念的总结。
(1)从字义上看,哲学是使人聪明、启发智慧的学问。古人说“知人则哲”,就是其义。
(2)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在不断处理自己与自然界、自己与他人和社会、自己与自己的关系中,逐步形成一种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即世界观。世界观几乎人人都有,但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往往是零散的、朴素的、缺乏理论论证的。如果将世界观形成一套体系,用某种理论形式表现出来,那就是哲学。必须澄清一种错误认识:即认为哲学都是科学的,其实不然,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主要是从哲学的体系上来讲的,至于其内容,则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
(3)从与具体知识的关系看,哲学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人们在处理自身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中,在调节自身的关系中,积累了许多具体的经验。文明史开始后,逐渐有了具体科学知识。这些具体科学知识讲的都是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问题,揭示的都是某一特定领域的事物运动发展规律。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对具体事物的认识越来越丰富,经过长期的积累,人们以各种具体知识为基础,思考和研究万事万物的共同性质和共同规律,以及人与外部世界共同的本质关系,还有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共同规律,当人们将这些认识系统化理论化,就成了哲学。可见,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而哲学反过来会给具体科学的发展以指导,两者是个别和一般的关系。
(4)从与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当人们以一定的世界观观察问题、处理问题时,世界观就具有了方法论的意义。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第三学时 反馈与提高
一、【探究展示】
第一组:课堂探究1~2 同学和老师点评:
第二组:课堂探究3~4 同学和老师点评:
第三组:课堂探究5~6 同学和老师点评:
第四组:课堂探究7~9 同学和老师点评:
二、【探究拓展】
各组提问:各组就本课学习中存在的疑问按顺序提出。
教师设问:根据学生提问情况引导学生思考拓展知识面。
三、【合作再探】
各组内部分别就各组所提问题再一次进行合作探究并用竞答方式进行解决,必要时老师点评
四、【巩固训练】
( )1、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这句话主要说明
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认识世界需要智慧
C.哲学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 D改变自然界,需要发展人的智力
答案:A 解析:引文的本义是说人们改变自然界的程度决定人们的智力程度,即说明哲学来源于实践,即是实践决定认识。
( )2、“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这说明
A、辩证法是本来就客观存在的 B、哲学思想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C、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 D、哲学就是辩证法
答案:B 解析:A、D两项说法有误,C项不能反映题意。
( )3、哲学的本义是指
A.智慧 B、聪明的人 C真理 D.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答案:D 解析:此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 )4、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这句话主要是强调
A、马克思是研究哲学的哲学家 B、哲学与生活是不可分割的
C、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不懂哲学的人就不能进步
答案:C 解析:引文强调的是哲学的作用。A、B两项不能表达哲学的作用。D项的说法过于绝对。
( )5、哲学
A、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B、就是世界观 C、都是正确的 D、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答案:D 解析:哲学有正确与错误、科学与非科学之分.A、C两项认为哲学是科学的、正确的不妥。B项把哲学与世界观等同了.是错误的。
( ) 6、下列有关世界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根本看法 B.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c.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科学观点 D、有的人有世界观,有的人没有世界观
答案:B 解析:世界观是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而不只是自然界,A项排除。世界观不一定是科学的,C项可排除。世界观人人都有,D项排除。
( )7、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
A、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 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方法论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D、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答案:C 解析:此题属于基本理论观点的考查。掌握教材基本知识就可以知道,只有C;项正确表达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 )8、具体知识不包括
A、自然科学知识 C、思维科学知识 B、社会科学知识 D、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答案:D 解析:注意此题的关键字“不”,此题为反向选择题。
( ) 9、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间联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 B、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知识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
答案:C 解析:A、B、D项是错误的,可用排除法,得到正确选项。
( )10、下列对哲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B、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科学化的世界观D、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答案:C 解析:此题为反向选择题。C项错在“科学化”上,因为哲学不一定都正确,不一定都是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