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探究世界与追求真理教案
一、@§本单兀的地位
全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怎样才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呢?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本单元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主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人手,通过引领学生正确认识外部世界,正确处理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在实践中探索和发展真理来实现的。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在实践中探索和发展真理,这三方面内容构成了本单元最基本的知识目标。
从能力目标来说,培养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物质观分析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意识现象的能力,使学生对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估计;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正确区分和判断真理与谬误的能力,正确地对待真理和谬误,坚持真理反对谬误。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来说,树立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思想观点,反对上帝或神灵创世说,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正确认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增强自觉贯彻和执行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自觉性;牢固树立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的思想,牢固树立热爱真理、追求真理、坚定真理的信念,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把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作为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总之,本单元探讨世界的本质,告诉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和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这一内容是任何哲学都无法回避、都必须回答的问题,对这些内容的认识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因此,本单元在整本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本单元的内容结构
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我们周围的世界是同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正确看待和把握周围的世界,实际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二是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围绕上述问题,本单元设置了三课、一个综合探究。第四课和第五课主要讲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第六课主要讲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综合探究主要讲党的思想路线。
基本结构是:物质(第四课)――意识(第五课)――实践(第六课)――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综合探究)。
76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一、@§本课设计意图
(一)教育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
○物质定义。
○运动的含义。
○相对静止的含义。
○规律的含义。
(2)理解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3)运用
○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哲学原理,分析作为物质观发展的第一个基本阶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从分析论证中加深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的理解。
○列举实际事例,结合相关哲学原理,讨论如果只承认运动的绝对性,而否认静止的相对性会导致的结果,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要坚持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世界是有规律的,规律是普遍的。列举实际事例,分析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分析宇宙间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
(2)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并能够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从茫茫宇宙到人类社会,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存在形态。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自我运动的结果。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坚定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的物质观,鲜明地反对上帝或神灵创世说。
77
(2)通过学习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使学生懂得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运动的绝对性的同时,还承认相对静止的重要作用,从而认识世界是可知的,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勇气和信心,反对离开相对静止谈论运动,避免犯形而上学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错误。
(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内容目标:辨析实例,说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阐述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
提示和建议:例如,有神论与无神论的争辩,尊重规律或违背规律的事例,从中得出物质世界和客观规律都是客观存在的结论。从社会物质生产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解释世界,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探讨客观世界,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内容分析
(一)教学提纲
框题一:世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物质的定义。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3)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框题二: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运动的概念。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2.@§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基本含义。
(2)自觉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3)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二)结构分析及探究活动设计意图
1.@§本课的逻辑结构
78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探索意识,明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因此,如何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是这一单元的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求学生首先要从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人手。
根据课程标准,第四课的内容设计为两个框。
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
物质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两个方面,因此,本框分为两个目(由于人的意识部分放到下一课中讲,所以在这一课中只是简单提及)。
第一目,自然界的物质性。这一目的逻辑顺序是: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第二目,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这一目的逻辑顺序是: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这一框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在理解了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后,本课将进一步分析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第一目,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运动的概念――运动和物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这一目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第二目,运动是有规律的。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规律的定义――遵循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人可以利用规律,为自身造福。本目的重点是让学生懂得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利用规律和改造世界。
在本课中,第一框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第二框分析论证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这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前提和出发点。
2.@§本课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
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
第一目,自然界的物质性。此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有两问。第一问要求告诉学生,天地万物是本来就有的,不是上帝创造的。第二问要让学生根据学过的科学知识,讲述自己知道的地球起源的故事,批驳上帝创世说。
第二个探究活动也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思考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家的思想,认识到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其进步性就在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对客观世界追根究底,试图说明世界的物质性,因而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这在本质上是正确
79
的。但是,这些观点并没有科学的依据,也没有被科学所证实,充其量只是一些可贵的猜测,同时,把万物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表明了当时人们的抽象思维水平的局限性,也把问题简单化了。
第二问是关于如何从具体、生动的物质形态中抽象出共性的东西,应当让学生明白,形形色色的具体事物中都有其共同的属性,这种共同的属性就是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物质,从中引出物质的概念。理解了物质的概念,学生才会进一步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第二目,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此目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有两问。
第一问,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形成需要哪些物质条件。告诉学生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的演化和发展,是人类社会产生的物质前提。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自我运动的结果,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第二问,通过追溯从古猿的生存环境到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的转变和从古猿的群体结构到人类社会的群体结构的转变的形成过程,让学生领悟在人和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劳动起了关键的作用。让学生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自主讨论这个问题,从中认识到劳动在人和人类社会生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第一目,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此目设计了四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有两问。第一问引用了《易传》中的一段话,旨在让学生从中体悟岁岁年年、寒暑相推的大自然生生不息、变化无穷的思想。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易传》这一先秦哲学中辩证法思想最为丰富的著作。第二问直接导入主题,让学生理解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告诉学生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物质和运动不能分离,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第二个探究活动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问列举了几种思想观点,要求学生分析这些话中所包含的哲学道理,从中领会到运动不是“心”的运动,也不是概念或精神的运动。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向学生说明,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和载体,而人脑才是“心”、思维或精神运动的载体。因此,要谈运动一定是物质的运动,而不是心、概念或精神的运动。理解了上述第一个问题,第二问学生就会直接作出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的回答。
第三个探究活动提出两个问题。设计这一探究活动的目的旨在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第四个探究活动提出一个问题。这个探究活动通过诡辩家欧布里德的一个有趣的故事告诉学生,只承认运动而反对静止,最终将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还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事例,自己谈谈割裂运动和静止关系所造成的荒唐后果。
第二目,运动是有规律的。这一目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有两问。第一问要求学生得出人类能够制造和发现新元素,是因为元素的排列和出现遵循着一定的规律,紧接着第二问,就让学生得出结论:遵循这一规律人类就可以继续发现新的元素,也可以根据这个规律推算出其他的新的元素。
第二个探究活动有两问,比较简单。第一问通过制造“永动机”的故事,让学生理解“永动机”之所以无法制造出来,是因为它没有遵循科学的规律,永远转动的“永动机”只能是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第二问要求学生得出结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尊重科学,承认规律,遵循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获得成功。
80
第三个探究活动有两问。人类了解了规律,知道了规律的存在,能够自觉地遵循规律,是否就可以说,人们就只能顺应规律,任凭规律的摆布,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历史上人类对于自然规律的利用和改造的例子有许多许多,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所学知识谈谈这方面的事例,然后告诉学生人类对自然界的利用和改造,并不是改变或创造规律,规律是自然存在的,并不能被创造,人类只是改变了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这一结论是这一框的落脚点,同时也为下一章讲意识的能动性打下基础。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一)重点、难点问题分析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证明
面对着绚丽多彩的世界,人类除了赞叹地球母亲的伟大、惊叹种种自然界中的杰作外,还会想到:这样的一个世界,包括人类本身,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成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样子?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引发人类的哲学思考。在古代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人们的知识贫乏,面对大自然所发生的各种现象,如雷电、风暴、洪水、严寒、酷暑、瘟疫等,束手无策,无法抗拒,也无法用科学去解释。为了摆脱恐慌,得到身心的安宁,他们凭借想象力,将各种自然力人格化,认为某个人格化的神在控制着世界,风有风神,雷有雷神,雨有雨神,日月星辰也有各自的神。对任何自然现象、自然之谜都通过神来解释,各个民族、各种宗教都有其各自的神开创宇宙、缔造生灵的创世传说。如中国“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等神话,古希腊的宙斯、雅典娜诸神的传说,印度婆罗门僧侣的((摩孥法典》故事。而与生命的源流关系最密切且影响最大的是上帝创世说。于是,本课的开篇便引用《圣经》中的故事作为情境导人,让同学有一些感性认识,并运用自己已有的地球起源知识说明天地万物不是上帝创造的论断。
在西方哲学史上,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首先提出并讨论了世界的本原问题。于是,本课引入一幅漫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古希腊哲学家关于世界本原的激烈的争论。现在看似可笑的观点,却是古代唯物主义者真正把自身同自然界区分开,对神创论进行否定的一大成果。同时,它也告诉我们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它的物质性这一论证是如何得出的?教学中可以按照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作为线索,把唯物主义哲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对世界本质的探究,清晰地呈现给学生。结合教材中的探究事例,可以作如下讲解。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者对世界本原的猜测。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者首先提出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但却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寻找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朴素唯物主义的特征是:试图在某些一定的有形体的事物中,在某些特殊的东西中,寻找无限多样的自然现象的统一。例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认为,宇宙万物是由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构成的。古印度也有类似的
81
思想。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万物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不可分割的微粒――原子和虚空构成的。这种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共同特征,是试图对客观世界穷根究底,说明世界的物质性。但是,由于受到当时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水平的局限,这种把宇宙万物和世界的本质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观点,只能是一种没有实证科学根据的猜测。它反映了人类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尚处在初级的阶段。
(2)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者用自然科学的观点解释整个物质世界。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近代自然科学。直到19世纪末,自然科学研究表明:自然界各种物质都是由不同的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各种元素的分子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原子。原子是当时科学认识已经达到的关于物质结构的最深层次。根据当时科学材料提供的事实,人们认为原子就是组成万物的最小的物质单位;各种元素的原子不能相互转化;原子的属性,如质量不变、广延性、不可分性,被看成是一切物质形态的不变的属性。所以,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即认为原子及其属性都是不可变的,它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某种特殊的简单的物质粒子――原子。同时,它又不理解特殊和一般、个性和共性的辩证统一,把某种特殊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的一般、把原子的个性错看成物质的共性。与此紧密相联,它把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关于物质结构的自然科学学说同哲学上的物质观混为一谈。原子是世界的本原的观点,这是当时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在哲学上的反映。这种以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为依据对世界物质性的探究,克服了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自发、猜测的性质,但是由于科学材料的匮乏,它终究未对世界的物质性作出科学的解释。而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的发展,科学家通过元素的放射现象发现原子中有电子等更小的颗粒,推翻了原子的不变性、不可分性以及质量不变等观念。
(3)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如实地反映了世界的本来面目。
首先,19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大量的科学事实从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地揭示出现实世界的物质性。特别是天体演化和物质结构理论,生命起源、本质和生物进化的理论,人类起源和人类发展的理论,以及质量、能量守恒和转化的定律等,对于证明物质世界统一性的原理具有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吸收了以往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正确观点,在总结全部科学资料,特别是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重大成就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的哲学物质观。
其次,恩格斯、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核心。恩格斯在19世纪80年代所写的《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对物质作了科学的唯物辩证的说明。恩格斯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共性不等于某一具体的实物,正如水果不等于樱桃、梨、苹果;哺乳动物不等于猫、狗、羊等一样。物质的这一共性就是它的客观实在性,正是这种客观实在性,体现了世界的真正的物质性。物质性、客观实在性只能存在于所有的种种不同的事物之中,没有脱离各种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某种“物质自身”。列宁也曾下过一个经典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样,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为我们提供出一幅世界真实的图景。
82
再次,恩格斯、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基本内容,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第一,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中,指出了物质的本质属性或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所谓“唯一特性”,是相对于意识来说的。相对于意识而言,物质只有一个特性,这就是客观实在性。运动虽然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但它并不是在物质和意识关系的层面上讲的。
第二,物质作为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能够被人们所感觉、认识、反映,简言之,物质是可认识的。
第三,客观实在是一切物质形态、物质现象的共同本质,一切物质形态的这一共同的本质属性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变的、绝对的。而具体的物质形态、结构、属性,却随着科学和实践的进步而经常变化,是可变的、相对的,不能把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同具体的物质形态及其结构、属性混为一谈。
2.@§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
这一问题是本课的又一个重点。我们可从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理论的总结和阐释。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世界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绝对静止、脱离运动的物质是没有的。
运动这一范畴,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就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来说,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全部科学都证明: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从无机界到生命有机界直到人类社会,都没有绝对不动、不变的东西。
在无限的宇宙中,总星系、星系、各个天体都不停地在太空遨游。太阳绕银河系中心旋转,行星又绕太阳旋转,同时它们又围绕自己的轴心自转。从更深远的角度看,宇宙天体、星系包括人类所在的太阳系和地球都不是永恒的,都有一个生成、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微观粒子也处在永恒变化之中,组成万物的化学元素也有一个由轻元素向重元素演化的过程。可以说,既然我们所在的太阳系和我们所居住的地球都处在永恒的变化之中,有着自己生成、发展和灭亡的历史,那么,就无法设想地球上还有什么不变的事物;既然微观粒子都是永恒地运动发展的,那么,就不可能设想有微观粒子构成的物体,会有绝对静止的状态。所以,从大的天体到小的微观粒子,世界上一切形态的物质,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
大量科学事实证明,生物有机界也是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任何生物有机体,如果没有新陈代谢、自我更新的运动,就会丧失生命。人由类人猿演化而来,人和人类社会也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没有永远不变的社会形态。任何社会形态离开了生产运动都无法存在,生产的发展又使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意识处在变化之中。
(2)物质是运动的主体,任何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一样,都是没有的。
83
物质是一切变化的主体,这已为全部科学事实所证明。宏观物体是机械运动的主体,分子是热运动的主体,电子和光子是热运动和光运动的主体,生命有机体是生物运动的主体,人们的生产方式是社会运动的主体,人脑是思维或精神运动的主体等。总之,一句话,物质是一切变化的承担者,是世界上一切发展过程的基础。
(3)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作为客观实在是通过运动表现出来的,并通过运动分化出不同的具体物质形态而为人们所认识。
一切物质无不在运动、变化和发展着,不运动的物质是根本不存在的,也不可能为人们所认识。物质只有在它的运动中才能被人们所认识;人们对物质的认识,就是认识物质的运动形式。“认识了物质的运动形式”,也就“认识了物质本身”。每一个不同形式的物质运动,都有不同的表现,发出不同的信息,这些不同的表现和信息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出人的认识。如果没有运动,人就不能区别事物,也就不会获得关于物质世界的任何知识。
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说明了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二)相关疑难问题解答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与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是什么关系?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是辩证统一的。
从二者的区别来看。
(1)反映的对象与范围不同。哲学的物质范畴是一个最广泛、最普遍的范畴,概括了世界上所有物质现象的共性,即客观实在性;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反映的是自然界中具体物质形态的结构和属性,是对物质形态的结构和属性的具体认识。
(2)有不变性与可变性的区别。哲学物质范畴作为标志物质的“唯一特性”,即客观实在性这一点是不变的,物质即客观性的论断是正确的,而自然科学中的物质结构理论则是可变的,它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变化和更新。
从二者的联系来说,它们有着内在统一和相互促进的关系。科学上对物质结构深入认识和对物质结构的新发现,都证实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它为这一范畴提供了新的自然科学根据。同时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对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又有指导意义,它以科学的物质观指导和促进物质结构的研究,使其沿着正确的方向深入发展,防止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
2.@§如何理解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
这是一个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兴趣的问题,也是本课一个难点问题。教师在讲解这个问题时,要以事例或事实为基础,有理有据地给学生阐述清楚。
任何一个看来静止不变的物体,它内部都包含着分子、原子和基本粒子的永恒运动,同时,这个物体必然会转化为其他的事物。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运动的绝对性时,并不否认物质在其合规律的运动过程中也存在某种静止的状态,存在某种稳定的形式。不过,这只是物质运动过程中的静止或稳定,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或一定状态,因而静止是暂
84
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以我们每个人为例,一个人是坐着还是行走,这里就有运动和静止的区分,这是每个人都承认的客观的区分。但是,这种静止和运动只是就他对地球的相对位置来讲的,这种区分是相对的。其实,即使把人坐着算作静止,撇开体内进行的时刻不停的生理运动不谈,他至少同地球一起绕地轴旋转作遨游太空的运动。一个人生命的存在,这是静止,但无可厚非这种静止也是暂时的,因为生命有机体终究要死亡,任何人也不能永远地活着。而且,这种静止只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人的生命有机体只有不断进行新陈代谢、自我更新的运动才能维持生命的存在,没有这种运动就不能维持生命的存在。
(1)仅就机械运动来讲,当我们说某物处于静止状态时也只是相对于一定的参考系没有位置的移动而言的。就其他参考系来讲,它仍然有位置的移动。
(2)物质的运动形式是复杂多样的,当我们说某一物体是静止时,总是指它在此时此地,或者说在一定条件下和范围内,它没有进行这种或那种的特定运动。从总体上看,物质在运动着,静止只是运动过程中的局部表现,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它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而运动则是绝对的。
(3)当我们说某一物体还没有变动时,是指某物体仍然保持着自身的性质,没有变成别的东西。但与此同时,物体在保持自身性质不变的情况下,也进行着某种运动和变化,这种运动和变化迟早要使它失去自身的性质而变成别的东西。所以,在事物保持自身性质的意义下,静止也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运动则是绝对的。
3.@§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运动绝对性的前提下又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具有哪些重要意义?
(1)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赖的,不了解静止,就不能了解运动。要真正理解物质的永恒的绝对的运动,就不能不理解相对的静止。恩格斯指出:“从辩证的观点看来,运动表现于它的反面,即表现在静止中”,“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我们谈论任何一个事物的任何一种形式的运动,其基本前提是,这个事物仍然是这个事物,这种运动形式仍然是这种运动形式,就是说它是处于某种相对静止的状态之中,否则,它也就不再是这个事物或这种形式的运动。离开相对静止来谈论运动,我们就不知道这个运动究竟是什么事物或什么形式的运动,运动也就无从获得自己的规定和找到衡量它的尺度。任何事物的相对稳定、相对静止的现状都是它过去的运动所造成的,并且是它将来运动的出发点。只有了解了事物的相对稳定、相对静止的现状,才可以清楚地了解它过去的运动,预测它将来可能发生的运动。
(2)不了解相对静止,就不可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物质的多样性是从物质自身的永恒运动中产生的,又只有在物质的相对静止中才能显示出来。如果说绝对运动是形成形形色色不同的物质形态的根源,那么,相对静止就是这些形形色色不同形态的物质存在的根本条件。没有相对静止也就不可能有形形色色不同形态的物质。恩格斯指出:“物体相对静止的可能性,暂时的平衡状态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条件。”事物所以表现为各式各样的不同形态,正是由于它们有相对静止和暂时平衡的状态。
(3)只有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和暂时平衡的状态,才能区别事物,才能肯定和把握不同
85
事物的具体形态,才能分别对不同的事物进行具体的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否认相对静止,就会把一切具体物质形态连同它的具体的运动形态都变成一堆变幻不定、不可捉摸的东西,就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这样,教材中关于“欧布里德为什么会犯如此荒唐的错误”的问题就得到科学的解释。
4.@§如何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我们可以从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三个方面来理解。从产生上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劳动的产物;从存在上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它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从发展上看,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可以认识和把握这一过程的规律性。
四、@§教学方法建议
(一)课时安排
建议安排3课时。第二框的内容难点较多,安排2课时。
(二)教学方法建议
一节成功的哲学课应该是多种教学方法相得益彰的结果。同时,更应是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优化各种教学方式的结果。根据本教材的特点,建议主要运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情境导入教学法
这是一种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动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勤于积累资料,巧于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每一堂课都有新的感受、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但需要强调的是,情境导入的有关资料、信息,必须是能够体现教学内容的。
2.@§利用现代化手段教学法
教师还应充分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因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具有极为丰富的表现力,能有效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开拓思维,启发想象。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制作和恰当运用多媒体软件及有关网络,以便达到声画同步,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感知,以激发学生兴趣,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
3.@§师生对话教学法
哲学起源于疑问,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就不要让学生只限于听讲、记忆、复述,而应积极创设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与教师在对话中深入理解所阐述的问题。
4.@§活动化教学
开展实践活动,既包括课堂上的参与实践,也包括课外的社会实践。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参与活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大胆讨论、质疑,让学生独立思考、观察、表达,多安排有一定深度和广度、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活动。人的能力只有经过主体的积极参与活动,才能得以发展。
86
(三)探究活动操作建议
探究活动1(教材第28页):天地万物是上帝创造的吗?联系你所知道的有关地球起源的知识,说明为什么上帝创世说是背离客观实际的。
本探究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明了,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各种各样的神灵创世说是站不住的。教师在讲授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放有关宇宙大爆炸、地球起源的纪录片,引发学生思索世界在你眼中是什么样的?进而引发学生哲学的思考。同时,可以由学生将课前收集有关各种宗教各自的神开创宇宙、缔造生灵的创世传说,如中国神话,古希腊传说和基督教的上帝创世说,用最概括的语言介绍给大家,使同学分享各自的探究成果。还可以把各自的探究成果统一以文稿形式贴在墙报上,供感兴趣的学生仔细研读。通过对比和思考,让学生自己得出“上帝创世说是背离客观实际的”结论。
探究活动2(教材第29页):“哲学家所说的作为世界本原的“水”、“火”、“原子”等,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具体事物是什么关系?”“在自然界中,既有姿态万千的山川湖海,也有许多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和现象,如磁场、超声波、紫外线等。从哲学角度看,这些事物有什么共性呢?”
本探究活动旨在让学生超越日常生活的经验层次,撇开事物各自生动的具体特性,从中探究其共同的属性和本质特征。由于此探究活动包括西方哲学史上关于本原问题的探索,可以说是本课的重点、难点。所以,建议教师用对话法与讲授法相结合的方式讲解。
教师可以先以“师生对话法”向学生提出问题,你认为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并要求学生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当学生不得其解,或众说纷纭时,教师可以继续问:“如果有人认为水是世界的本原你会怎么想?”大多数学生会觉得这是非常幼稚可笑的。教师就可以继续引导,而这个结论却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提出的。教师接着可以继续引导学生,让学生自觉意识到哲学思维的可贵之处:不但表现在从别人习以为常的常识中提出问题,而且还表现在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上。泰勒斯第一个提出了“什么是世界本原”这个有意义的哲学问题,并借助经验观察和理性思维来解释世界。这样,教师可以继续反问,你们平时追问过万物是由什么产生的问题吗?
接着,教师还可以把哲学家所说的作为世界本原的“水”、“火”、“原子”的原因向学生作简要的介绍:古希腊泰勒斯认为万物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因为他用经验论证说明水有滋养万物的作用,正如水滋养种子,培育生命一样,大地以及其上的事物都是后来从水中产生的;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火”,他认为:“世界秩序(一切皆相同的东西)不是任何神或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赫拉克利特认为的世界的本原有两层意思:一是火的活动状态(活火),即火的燃烧和熄灭;二是世界秩序,它是永恒不变的原则,决定着火的活动分寸,并在所有事物之中保持着自身的同一。这种观点比泰勒斯的
87
水本原的思想更加复杂,它没有简单地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变化状态,而是在一与多、永恒和变化的关系中把握本原;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不可分割的颗粒(原子)和虚空构成的。
探究活动3(教材第30页):“人类社会形成需要哪些物质条件?”“是什么原因促成了由古猿的生存环境到人类的社会环境、由古猿的群体结构到人类的社会结构的转变?”
本探究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由于本探究活动涉及生物、地理等知识,可以安排学生课前收集相关资料,课堂上让学生进行演讲,由学生自主完成。同时,教师可以抓住以下知识点给予补充。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促成了由古猿的生存环境到人类的社会环境、由古猿的群体结构到人类的社会结构的转变。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人类与动物界的各种区别都是在生产劳动中形成的。可以说生产劳动从何开始,人类社会也从何开始。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形成、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物质生活条件。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地理环境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但是并不起最主要的决定作用;所谓人口是一个包括人口数量、质量、人口的构成、人口的发展、人口分布和迁移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范畴。人口因素也是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影响和制约的作用,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不能起直接的决定作用;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要生存,首先就要解决吃、喝、住、穿的问题,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经济、宗教等其他活动。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结构和面貌。一个社会的基本制度、社会结构以及政治、法律和道德等观点,归根到底决定于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着一个社会形态向另一个社会形态的转化。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探究活动4(教材第31页):“谈谈你对《易传》这句话的理解。”“想一想,物质和运动是什么关系?”
探究活动旨在让学生意识到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和变化之中。引发学生思考物质和运动之间的关系。此段文字是讲成岁的过程。天道自然,无思无虑,日月互往而成昼夜,昼夜交接而生四季,四季更替而有寒暑,寒暑相推而成岁。实质是讲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穿插一些宇宙的运行、大自然四季更替甚至是微观粒子的运动等课件。让同学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以启发学生思维。
探究活动5(教材第31页):“能不能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人的“心”、概念或精神的运动?”“有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此探究活动主要让学生理解讲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这是本课的难点问题,也是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教学中可以运用逆向思维、质疑的形式开一次研讨会,会上学生
88
分成两组,一组专门寻找“离开物质的运动”或“离开运动的物质”现象,另一组专门针对第一组找到的现象进行有理有据的批驳,并取得第一组的信服,当然允许第一组争辩。这样,教师既可以发现学生在这一问题上容易犯的错误,又可以有的放矢地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让学生自己认识到: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世界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绝对静止、脱离运动的物质是没有的;物质是运动的主体,任何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一样,都是没有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作为客观实在是通过运动表现出来的,并通过运动分化出不同的具体物质形态而为人们所认识。
探究活动6(教材第32页):“世界上有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有人说,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例如,某些物体从出现的第一天起就没动过,大雁塔在西安,故宫在北京就是如此。请你分析一下,这句话错在哪里?”
这个探究活动主要解决“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这一难点问题。在讲授“物质运动的绝对性与静止的相对性”时,可以将以前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向学生质疑:既然以前学的“世界是物质的”这一论断是正确的,可不可以说这一论断是绝对静止的?由此,引发学生的争辩与思考。点拨学生认识到对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证明也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对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哲学论证是不断深化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设疑,在争辩中解决问题。教师最后可以结合问题给学生详尽的分析。
探究活动7(教材第32页):“想一想,欧布里德为什么会犯如此荒唐的错误?”
本探究活动用一个鲜活的事例,让学生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确认运动的绝对性的同时,也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述这则故事,接着,可以以批驳欧布里德的诡辩言行作为主题,开一次“批驳会”,让学生通过这种令他们耳目一新的形式,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更有助于教师把问题讲解清楚。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讲述《刻舟求剑》等大家耳熟能详寓言故事作为情境导人,让学生参与探讨。
探究活动8(教材第33页):“人类根据什么发现并制造出新的元素?”
此探究活动是讲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讲解这一问题时,建议教师除了利用物理、化学等理科的知识进行讲授,还可以结合时事,播放一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尊重客观规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取得伟大成果的相关报道。
探究活动9(教材第33页):“永动机”为什么无法制造出来?”“焦耳的成功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这一探究活动主要让学生知道人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教学中除了用物理学上的例子,还可以从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找出一些事例说明。如,我们党强调要研究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深刻体现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基本要求,可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89
探究活动10(教材第34页):“人类对自然规律的利用,能否被看作是改变或创造规律。”“请你举出人类利用客观规律为自己造福的事例,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这一探究活动重点是让学生知道,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可以让学生把在课前收集的相关材料在课上交流,也可以由教师提出问题向学生质疑,如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分析了中日双方的情况指出:“经过相持阶段的努力,中国抗战力量将转弱为强,使敌我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并最终取得胜利。”抗日战争的发展完全证实了这一科学预见,这说明了什么?让学生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回答。
五、@§教学评价建议
(一)评价方式建议
@§教师的教学评价建议采用课堂思考及回答问题与学期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就给记“平时分”,把学生参与探究活动小组的合作的探究成果也记“平时分”,这样就尽可能避免了“一卷定终身”的评价方式。同时,又能活跃课堂气氛。
(二)自我测评及思考提示
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中,竹排、青山各以什么为参照系是运动的,以什么为参照系是静止的?
思考提示
竹排的运动以青山为参照,静止以江水为参照;青山的运动以竹排为参照,静止以地球为参照。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古诗反映了什么哲学思想?
思考提示
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而这种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基本的秩序,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首诗经常被用来比喻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尽管有严寒相逼,有野火摧残,却无法改变客观规律。新事物在春风吹拂下,正蓬蓬勃勃,一派生机。
六、@§教学资源链接
(一)名词解释
本原
指世界的来源和存在的依据。希腊文原意是开始,又译为始基。
90
诡辩论
是一切利用似是而非的推理和论断否认真理或阻碍探索真理的思维方式的总称。诡辩,指为明显的谬误或与公理的合理观念相对立的谬见提供论据的似是而非的推理和论断。“诡辩论”一词源出希腊语。公元前5世纪前后,在古希腊有一批传授知识、教人以论辩和演说技巧的职业教师,被称为“智者”。智者们对哲学和社会问题有各自不同的见解,他们在深入研究和运用论辩术时,涉及辩证法和认识论的许多问题,对于推进哲学和逻辑学思维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易传》
中国儒家学者对《易经》所作的解释,共有十篇:《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又称“十翼”,翼有辅助之义。
(二)人物介绍
1.@§泰勒斯(约公元前624一前547)
古希腊米利都学派创始人,也是西方哲学思想的第一个开创人。据说,他出生名门望族,曾从事过政治活动,有较广的科学知识。他曾准确地预言发生在公元前585年5月28日的日蚀。他向埃及人学会测量金字塔高度的方法,对天文学、数学、气象学都有过贡献。他博学多才,是“希腊七贤”之一。在哲学上,他首先摆脱神创论观点,提出并探讨了世界本原问题。他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万物皆从水中产生,最后又复归于水。他是古希腊第一个哲学家,他没有留下什么著作,但根据古代文献资料,可得知他在哲学上的主张。
2.@§德谟克利特(约公元前460一前370)
古希腊哲学家,原子唯物论立者之一。他一生写了许多著作,著名的有《小宇宙秩序》、《论自然》《论人性》等,流传下来的只有一些残篇。他的著作涉及哲学、逻辑学、数学、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内容。马克思、恩格斯称他为“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第1 46页)。列宁也把他看作是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路线的代表。
3.@§克拉底鲁(公元前5世纪)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学生。他片面地发展了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完全否定事物的任何稳定性,提出人不但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连一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也不可能。一切都变动不居,瞬息即逝,人们对任何东西都不能肯定或否定,从而陷入了相对主义的诡辩论。
4.@§惠施(约公元前370一约前310)
战国时期哲学家,是名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说散见于《庄子》《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中,在《庄子?天下》中保存有他的“历物十事”(即十个命题),是研究惠施思想的主要资料。
91
5.@§僧肇(384―414)
东晋时代僧人,佛教哲学家。
6.@§芝诺(约公元前490一前436)-
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爱利亚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运动变化是不真实的,唯一真实的东西是“唯一不动的存在”;只承认“一”和“静”,否认“多”和“动”。
(三)相关知识注解
1.@§[原文]“飞矢不动”。(《古希腊罗马哲学》)
[注释]芝诺认为,当我们说一支箭在飞时,只是说它在一定时间内经过许多点,在每一点上它都必须停留在那一点上。因此,它是静止的;把许多静止的点集合起来,仍然是静止的。由此得出结论:所谓飞箭实际上并没有动。
芝诺从他不承认事物的矛盾法则的一贯立场出发,不承认动力本身就是矛盾。他认为,如果说飞箭在动,那就等于说它同时在这点上又不在这一点上,这是矛盾的,因而是不可能的。其实,当他把运动看成是矛盾而加以否定时,恰恰是不自觉地接触到矛盾的问题,反而揭示了运动中的客观矛盾。
2.@§[原文]“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和虚空”。(《古希腊罗马哲学》)
[注释]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与虚空是万物的本原。他所说的原子,是指一种物质微粒,这种物质微粒是最小的、不可见的、不可再分性,是构成事物的最后单位。他认为,原子只有形状、排列次序和位置上的不同,没有性质上的区分,它们是永恒存在的。虚空则是原子运动的场所,原子在虚空中急剧而凌乱作直线运动。原子在运动中由于彼此碰撞结合成世界万物。他利用原子和虚空结合自然界的许多复杂现象,反对宗教神话观念。他认为原始人在自然面前感到恐惧是由于无知,才导致猜想神灵是这些自然现象的原因。
3.@§[原文]“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庄子.天下》)
[注释]“太阳刚升到正中,即刻就西斜了,万物刚出生,随即又死亡。”惠施认识到事物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中”和“睨”、“生”和“死”都是相对的;但是却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否认运动的相对静止,也就否认了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结果陷入了相对主义的诡辩。
4。@§[原文]“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肇论?物不迁论》)
[注释]“能吹到山岳的暴风却十分安静,滚滚的江河都不在流动。”僧肇力图从变化中求不变。他认为,狂风、流水某一时刻在某一点上和另一时刻在另一点上,两点是互不相干、毫无联系的,没有发展和延续,也没有变动,所以说实际上是不变动的。他认为,一般人根据以前的事物已经迁徙而去,从而证明万物动而非静;实际上以前的事物只能停留存从前,不能来到现在,恰恰说明万物是静而非动。
92
5.@§[原文]“方动即静,方静旋动;静即含动,动不舍静。”(《思问录?外篇》)
[注释]“动了就会静,刚静又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静是运动的一种形式。”王夫之认为,天地万物的运动是永不停息的,运动和静止是不可分的,但是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只是运动的一种形式。王夫之对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的认识是比较深刻的。
6.@§[原文]“这个世界对一切存在物都是同一的,它不是任何神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古希腊罗马哲学》) 。
[注释]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是从来就有的。它的本质是变动不居、永不熄灭的“火”,其他一切都是由“火”形成的。宇宙生成的过程是火生气,气生水,水生土,土又还原成火。火可以化生一切,一切又化归于火。赫拉克利特认为,生成了的宇宙万物是永远流动、变化的,世上没有常住不变的东西。
(四)相关资源选辑
1.@§地球起源与演变的探索
每过一年,大家都要长大一岁。一年,对我们大家来说是个比较长的时间,可是这在地球的历史上,简直是微不足道的一瞬。地质学家发现,覆盖在原始地壳上的层层叠叠的岩层,是一部地球几十亿年演变发展留下的“石头大书”,地质学上叫做地层。地层从最古老的地质年代开始,层层叠叠地到达地表。一般来说,先形成的地层在下,后形成的地层在上,越靠近地层上部的岩层形成的年代越短。地层好比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一本书,地层中的岩石和化石就像这本书中的文字。用现代科学的方法通过对古老岩石的测定,人们得知地球已经存在46亿年了。
依照人类历史划分朝代的办法,地球自形成以来也可以划分为5个“代”,从古到今是: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有些代还进一步划分为若干“纪”,如古生代从远到近划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中生代划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新生代划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这就是地球历史时期的最粗略的划分,我们称之为“地质年代”,不同的地质年代有不同的特征。
距今24亿年以前的太古代,地球表面已经形成了原始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但那时地壳很不稳定,火山活动频繁,岩浆四处横溢,海洋面积广大,陆地上尽是些秃山。这时是铁矿形成的重要时代,最低等的原始生命开始产生。
距今24亿年一6亿年的元古代。这时地球上大部分仍然被海洋掩盖着。到了晚期,地球上出现了大片陆地。“元古代”的意思,就是原始生物的时代,这时出现了海生藻类和海洋无脊椎动物。
距今6亿年一2.5亿年是古生代。“古生代”的意思是古老生命的时代。这时,海洋中出现了几千种动物,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以后出现了鱼形动物,鱼类大批繁殖起来。一种用鳍爬行的鱼出现了,并登上陆地,成为陆上脊椎动物的祖先。两栖类也出现了。北半球陆地上出现了蕨类植物,有的高达30多米。这些高大茂密的森林,后来变成大片的煤田。
93
距今2.5亿年一O一.亿年的中生代,历时约1.8亿年。这是爬行动物的时代,恐龙曾经称霸一时,这时也出现了原始的哺乳动物和鸟类。蕨类植物日趋衰落,而被裸子植物所取代。中生代繁茂的植物和巨大的动物,后来就变成了许多巨大的煤田和油田。中生代还形成了许多金属矿藏。
新生代是地球历史上最新的一个阶段,时间最短,距今只有7000万年左右。这时,地球的面貌已同今天的状况基本相似了。新生代被子植物大发展,各种食草、食肉的哺乳动物空前繁盛。自然界生物的发展,最终导致人类的出现,古猿逐渐演化成现代人,一般认为,人类是第四纪出现的,距今约有240万年的历史。
人类居住的地球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一直演化到现在,逐渐形成了今天的面貌。这就是地球演变的客观规律,也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科学依据。
(选编自:《地学科普》)
2.@§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催生“绿色GDP”
本届政府今年GDP的调控目标为约7%,对照去年9.1%的增长,这一调控指标似乎“有些不给劲”:要知道,即使在新一轮增长周期雏形初显的2002年,GDP增长也达到了8%,而对目前这一阶段的描述,用得最多的语句是“已进入了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期”。起步期增长高达8%~9%,上升期内却反而将其“保守”地定为7%,这其中的“真意”,用权威人士的话说是“体现了新的宏观调控思路”。而所谓新宏观调控,最直白的解释就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宏观调控”。
科学发展观中极为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求落实到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上来。为何如此强调?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为我们细解原因。
一是中国生态环境的先天脆弱性。其脆弱性,明显超出全球平均状况:国土面积的65%是山地或丘陵、70%每年受季风影响、33%是干旱或荒漠地区……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一个残酷的现实是,55%的国土面积不适宜人类生活和生产。
二是中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日益成为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缺水,其中110个严重缺水。我国人均耕地拥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石油、天然气、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分别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8.3%、4.1%、25.5%、9.7%。
三是我国这20年来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浪费大、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日益凸显,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突出。
无序、无度的消耗,迅速透支我们宝贵的资源。以下是来自国家环保总局的一组沉甸甸的数据。
――从上世纪50到90年代,每年沙化土地扩大面积从560平方公里增加到2460平方公里,我国18个省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
94
――1952年我国人均耕地2.82亩,2003年人均耕地减少到1.43亩,在各地轰轰烈烈的“圈地”热潮中仅最近7年全国耕地就减少了1亿亩,被占耕地大量闲置。同时,土地利用强度加大,土地肥力衰退,我国的中低产田比例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2/3增加到上世纪90年代的4/5。
――我国目前的废水排放总量为439.5亿吨,超过环境容量的82%,七大江河水系劣五类水质占40.9%,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
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愈来愈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
从资源、环境现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我国现在必须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摒弃传统观念。必须辩证地认识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转变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必须辩证地认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转变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必须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单纯利用和征服自然的观念。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完善核算体系,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科技进步,加快体制创新,强化企业管理,引导合理消费,提高国民素质。
有关资料表明,如果维持现有消费水平不变,全球化石能源总储量只能维持人类消费100年左右,而在全球能源能产量中,国际贸易量不到50%,重要资源被少数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所垄断,国际自由贸易量的比例更低。一方面是国内、国际资源供给紧张,一方面是资源利用方式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针对这一状况,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认为,我国必须加大资源的循环利用,走循环经济之路。
另外,各国的历史经验表明,单纯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模式不可能持续。建立绿色核算体系和绿色GDP核算与数据发布制度已势在必行。我们相信,绿色核算体系的建立将对我国国民财富的积累产生重大的影响,对实现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三赢”目标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据了解,国家发改委将与国家统计局一起,会同国家环保总局、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加紧研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GDP核算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不仅包括物质文明,而且包括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科学考核体系,以有利于促进各地区、各部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注重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根据十六大确立的发展目标,我国若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2002年以后的GDP增速必须保持在平均7.3%以上。鉴于前两年连续8%以上的增幅及出现的上述隐忧和社会事业亟须投入的现状,7%的调控目标则成为2004年的一种务实最佳选择。其原因为:
一是我们能力所及;二是可以在连续两年高速增长后给我们的发展之车加些润滑;三是可以腾出部分资金和物力,兼顾发展的平衡与全面,在科教文卫领域多一份投入;最后,这一自觉调低的增速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信号,特别是对那些尚未将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深植于心的地方官员来说,它意味着党和政府真正在意的是全面的人的发展,以及工作作风的求真务实。
(《半月谈》2004年第4期)
95
3.@§不断提高认识和运用规律的能力
“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这是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的科学论断。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一科学论断,对于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不断增强求真务实的自觉性,不断提高认识和运用规律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认识和把握规律是遵循和运用规律的基础,而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则是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前提。规律的根本特征在于客观性,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性和强制性。所谓必然性,是指规律既不以人们是否认识为转移,也不以人们是否喜欢为转移;所谓强制性,是指规律具有不可抗拒性。规律的客观性决定了它的权威性。规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如果人们蔑视它、否定它、违反它,就会被碰得头破血流。
在承认规律客观性的前提下,马克思主义同时认为规律是可以被人们所认识和运用的。历史主体通过认识、把握规律,按照规律的要求进行活动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就是历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能否始终遵循和科学运用客观规律,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顺利前进,关系我们党的执政地位能否长期巩固。实践证明,越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越能增强科学预见性,从而也就越能取得更佳效果。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不断探索和运用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关键是要引导全党同志不断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革命精神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运用的,但它不能被人们所改变和创造。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了重大成果。这些成果深刻地体现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中,体现在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之中,体现在十_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之中。我们要坚持用这些宝贵成果教育党员干部,使大家在推进各项工作时能够更好地把握规律性、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动力,是因为它正确反映了客观规律的要求,充分体现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而决不是因为改变或创造了什么规律。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按客观规律办事,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从现在我们已经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的现实出发,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并坚持以求真务实精神去抓落实。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按照客观事物本来的面目去研究客观事物的规律,使主观符合客观、思想符合实际。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全国各族人民尊重客观规律的艰苦奋斗中变为现实。
96
(选自:《人民日报》2004年2月23日)
4.@§热力学的规律决定无法生产出永动机
19世纪40年代,迈尔、焦耳、格罗夫、柯尔丁、赫尔姆霍茨等十佘位科学家,差不多同时发现了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即热力学第一定律。原来,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会消灭。热、电、磁、光、机械等运动形式或能量形式,在一定条件下以固定的当量关系相互转化。例如,l千卡的热量可做427千克/米的功,或者l卡热运动的量等于4.18焦耳机械运动的量。现在,业已证实自然界的各种运动或能量,包括化学能、原子能等,无不遵循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这是最基本的科学规律。它令人信服地表明了各种物质运动之间的联系和统一。恩格斯高度赞誉这一定律,指出:“自然界中整个运动的统一,现在已经不再是哲学的论断,而是自然科学的事实了。”最初主要是在研究机械运动和热运动的关系中得出的这一定律,在热力学中通常称为第一定律。
到19世纪50年代,进一步发现了热力学笫二定律。熵从此登上了舞台,并且不断扩展自己的阵地,演出了一幕又一幕争议迭起的耐人寻味的戏剧。简单地说,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而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或者说,热不可能全部地转变为有用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火炉中的热量散发出来,弥漫于周围空间,逐渐达到温度平衡。一杯热水也会慢慢冷却,直至与外界空气等温。要使热从冷处流向热处,像冰箱和空调设备那样,就必须做功,消耗相应的电能。这有些和水流相类似。水通常往低处流,引水上坡、用泵提水等,非做功不可。想“不劳而获”,“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那只是违背科学的空想。
这看似浅显普通的常识,却包含深刻的真理。是热力学第二定律,首次把不可逆的概念引入了科学。大家知道,牛顿力学研究的是可逆过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虽然方向相反,但大小相等。热则不同。热力学指出,在孤立系统(与外界不交换物质和能量的系统)中,热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机械运动可以全部转化为热运动,反过来却不行。热总要损耗,不可能全部转化为机械功。这样,热力学就以其特有的科学权威宣布:永动机是不可能的,不管是不耗费任何能量的第一类永动机,还是功率为百分之百的第二类永动机,都永远无法制造出来。因为它违背了科学。
一、@§本单兀的地位
全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怎样才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呢?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本单元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主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人手,通过引领学生正确认识外部世界,正确处理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在实践中探索和发展真理来实现的。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在实践中探索和发展真理,这三方面内容构成了本单元最基本的知识目标。
从能力目标来说,培养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物质观分析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意识现象的能力,使学生对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估计;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正确区分和判断真理与谬误的能力,正确地对待真理和谬误,坚持真理反对谬误。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来说,树立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思想观点,反对上帝或神灵创世说,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正确认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增强自觉贯彻和执行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自觉性;牢固树立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的思想,牢固树立热爱真理、追求真理、坚定真理的信念,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把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作为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总之,本单元探讨世界的本质,告诉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和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这一内容是任何哲学都无法回避、都必须回答的问题,对这些内容的认识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因此,本单元在整本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本单元的内容结构
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我们周围的世界是同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正确看待和把握周围的世界,实际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二是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围绕上述问题,本单元设置了三课、一个综合探究。第四课和第五课主要讲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第六课主要讲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综合探究主要讲党的思想路线。
基本结构是:物质(第四课)――意识(第五课)――实践(第六课)――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综合探究)。
76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一、@§本课设计意图
(一)教育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
○物质定义。
○运动的含义。
○相对静止的含义。
○规律的含义。
(2)理解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3)运用
○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哲学原理,分析作为物质观发展的第一个基本阶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从分析论证中加深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的理解。
○列举实际事例,结合相关哲学原理,讨论如果只承认运动的绝对性,而否认静止的相对性会导致的结果,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要坚持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世界是有规律的,规律是普遍的。列举实际事例,分析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分析宇宙间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
(2)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并能够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从茫茫宇宙到人类社会,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存在形态。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自我运动的结果。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坚定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的物质观,鲜明地反对上帝或神灵创世说。
77
(2)通过学习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使学生懂得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运动的绝对性的同时,还承认相对静止的重要作用,从而认识世界是可知的,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勇气和信心,反对离开相对静止谈论运动,避免犯形而上学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错误。
(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内容目标:辨析实例,说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阐述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
提示和建议:例如,有神论与无神论的争辩,尊重规律或违背规律的事例,从中得出物质世界和客观规律都是客观存在的结论。从社会物质生产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解释世界,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探讨客观世界,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内容分析
(一)教学提纲
框题一:世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物质的定义。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3)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框题二: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运动的概念。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2.@§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基本含义。
(2)自觉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3)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二)结构分析及探究活动设计意图
1.@§本课的逻辑结构
78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探索意识,明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因此,如何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是这一单元的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求学生首先要从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人手。
根据课程标准,第四课的内容设计为两个框。
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
物质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两个方面,因此,本框分为两个目(由于人的意识部分放到下一课中讲,所以在这一课中只是简单提及)。
第一目,自然界的物质性。这一目的逻辑顺序是: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第二目,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这一目的逻辑顺序是: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这一框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在理解了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后,本课将进一步分析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第一目,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运动的概念――运动和物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这一目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第二目,运动是有规律的。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规律的定义――遵循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人可以利用规律,为自身造福。本目的重点是让学生懂得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利用规律和改造世界。
在本课中,第一框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第二框分析论证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这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前提和出发点。
2.@§本课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
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
第一目,自然界的物质性。此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有两问。第一问要求告诉学生,天地万物是本来就有的,不是上帝创造的。第二问要让学生根据学过的科学知识,讲述自己知道的地球起源的故事,批驳上帝创世说。
第二个探究活动也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思考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家的思想,认识到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其进步性就在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对客观世界追根究底,试图说明世界的物质性,因而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这在本质上是正确
79
的。但是,这些观点并没有科学的依据,也没有被科学所证实,充其量只是一些可贵的猜测,同时,把万物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表明了当时人们的抽象思维水平的局限性,也把问题简单化了。
第二问是关于如何从具体、生动的物质形态中抽象出共性的东西,应当让学生明白,形形色色的具体事物中都有其共同的属性,这种共同的属性就是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物质,从中引出物质的概念。理解了物质的概念,学生才会进一步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第二目,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此目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有两问。
第一问,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形成需要哪些物质条件。告诉学生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的演化和发展,是人类社会产生的物质前提。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自我运动的结果,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第二问,通过追溯从古猿的生存环境到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的转变和从古猿的群体结构到人类社会的群体结构的转变的形成过程,让学生领悟在人和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劳动起了关键的作用。让学生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自主讨论这个问题,从中认识到劳动在人和人类社会生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第一目,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此目设计了四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有两问。第一问引用了《易传》中的一段话,旨在让学生从中体悟岁岁年年、寒暑相推的大自然生生不息、变化无穷的思想。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易传》这一先秦哲学中辩证法思想最为丰富的著作。第二问直接导入主题,让学生理解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告诉学生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物质和运动不能分离,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第二个探究活动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问列举了几种思想观点,要求学生分析这些话中所包含的哲学道理,从中领会到运动不是“心”的运动,也不是概念或精神的运动。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向学生说明,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和载体,而人脑才是“心”、思维或精神运动的载体。因此,要谈运动一定是物质的运动,而不是心、概念或精神的运动。理解了上述第一个问题,第二问学生就会直接作出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的回答。
第三个探究活动提出两个问题。设计这一探究活动的目的旨在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第四个探究活动提出一个问题。这个探究活动通过诡辩家欧布里德的一个有趣的故事告诉学生,只承认运动而反对静止,最终将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还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事例,自己谈谈割裂运动和静止关系所造成的荒唐后果。
第二目,运动是有规律的。这一目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有两问。第一问要求学生得出人类能够制造和发现新元素,是因为元素的排列和出现遵循着一定的规律,紧接着第二问,就让学生得出结论:遵循这一规律人类就可以继续发现新的元素,也可以根据这个规律推算出其他的新的元素。
第二个探究活动有两问,比较简单。第一问通过制造“永动机”的故事,让学生理解“永动机”之所以无法制造出来,是因为它没有遵循科学的规律,永远转动的“永动机”只能是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第二问要求学生得出结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尊重科学,承认规律,遵循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获得成功。
80
第三个探究活动有两问。人类了解了规律,知道了规律的存在,能够自觉地遵循规律,是否就可以说,人们就只能顺应规律,任凭规律的摆布,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历史上人类对于自然规律的利用和改造的例子有许多许多,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所学知识谈谈这方面的事例,然后告诉学生人类对自然界的利用和改造,并不是改变或创造规律,规律是自然存在的,并不能被创造,人类只是改变了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这一结论是这一框的落脚点,同时也为下一章讲意识的能动性打下基础。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一)重点、难点问题分析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证明
面对着绚丽多彩的世界,人类除了赞叹地球母亲的伟大、惊叹种种自然界中的杰作外,还会想到:这样的一个世界,包括人类本身,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成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样子?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引发人类的哲学思考。在古代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人们的知识贫乏,面对大自然所发生的各种现象,如雷电、风暴、洪水、严寒、酷暑、瘟疫等,束手无策,无法抗拒,也无法用科学去解释。为了摆脱恐慌,得到身心的安宁,他们凭借想象力,将各种自然力人格化,认为某个人格化的神在控制着世界,风有风神,雷有雷神,雨有雨神,日月星辰也有各自的神。对任何自然现象、自然之谜都通过神来解释,各个民族、各种宗教都有其各自的神开创宇宙、缔造生灵的创世传说。如中国“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等神话,古希腊的宙斯、雅典娜诸神的传说,印度婆罗门僧侣的((摩孥法典》故事。而与生命的源流关系最密切且影响最大的是上帝创世说。于是,本课的开篇便引用《圣经》中的故事作为情境导人,让同学有一些感性认识,并运用自己已有的地球起源知识说明天地万物不是上帝创造的论断。
在西方哲学史上,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首先提出并讨论了世界的本原问题。于是,本课引入一幅漫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古希腊哲学家关于世界本原的激烈的争论。现在看似可笑的观点,却是古代唯物主义者真正把自身同自然界区分开,对神创论进行否定的一大成果。同时,它也告诉我们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它的物质性这一论证是如何得出的?教学中可以按照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作为线索,把唯物主义哲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对世界本质的探究,清晰地呈现给学生。结合教材中的探究事例,可以作如下讲解。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者对世界本原的猜测。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者首先提出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但却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寻找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朴素唯物主义的特征是:试图在某些一定的有形体的事物中,在某些特殊的东西中,寻找无限多样的自然现象的统一。例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认为,宇宙万物是由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构成的。古印度也有类似的
81
思想。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万物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不可分割的微粒――原子和虚空构成的。这种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共同特征,是试图对客观世界穷根究底,说明世界的物质性。但是,由于受到当时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水平的局限,这种把宇宙万物和世界的本质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观点,只能是一种没有实证科学根据的猜测。它反映了人类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尚处在初级的阶段。
(2)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者用自然科学的观点解释整个物质世界。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近代自然科学。直到19世纪末,自然科学研究表明:自然界各种物质都是由不同的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各种元素的分子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原子。原子是当时科学认识已经达到的关于物质结构的最深层次。根据当时科学材料提供的事实,人们认为原子就是组成万物的最小的物质单位;各种元素的原子不能相互转化;原子的属性,如质量不变、广延性、不可分性,被看成是一切物质形态的不变的属性。所以,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即认为原子及其属性都是不可变的,它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某种特殊的简单的物质粒子――原子。同时,它又不理解特殊和一般、个性和共性的辩证统一,把某种特殊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的一般、把原子的个性错看成物质的共性。与此紧密相联,它把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关于物质结构的自然科学学说同哲学上的物质观混为一谈。原子是世界的本原的观点,这是当时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在哲学上的反映。这种以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为依据对世界物质性的探究,克服了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自发、猜测的性质,但是由于科学材料的匮乏,它终究未对世界的物质性作出科学的解释。而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的发展,科学家通过元素的放射现象发现原子中有电子等更小的颗粒,推翻了原子的不变性、不可分性以及质量不变等观念。
(3)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如实地反映了世界的本来面目。
首先,19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大量的科学事实从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地揭示出现实世界的物质性。特别是天体演化和物质结构理论,生命起源、本质和生物进化的理论,人类起源和人类发展的理论,以及质量、能量守恒和转化的定律等,对于证明物质世界统一性的原理具有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吸收了以往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正确观点,在总结全部科学资料,特别是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重大成就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的哲学物质观。
其次,恩格斯、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核心。恩格斯在19世纪80年代所写的《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对物质作了科学的唯物辩证的说明。恩格斯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共性不等于某一具体的实物,正如水果不等于樱桃、梨、苹果;哺乳动物不等于猫、狗、羊等一样。物质的这一共性就是它的客观实在性,正是这种客观实在性,体现了世界的真正的物质性。物质性、客观实在性只能存在于所有的种种不同的事物之中,没有脱离各种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某种“物质自身”。列宁也曾下过一个经典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样,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为我们提供出一幅世界真实的图景。
82
再次,恩格斯、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基本内容,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第一,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中,指出了物质的本质属性或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所谓“唯一特性”,是相对于意识来说的。相对于意识而言,物质只有一个特性,这就是客观实在性。运动虽然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但它并不是在物质和意识关系的层面上讲的。
第二,物质作为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能够被人们所感觉、认识、反映,简言之,物质是可认识的。
第三,客观实在是一切物质形态、物质现象的共同本质,一切物质形态的这一共同的本质属性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变的、绝对的。而具体的物质形态、结构、属性,却随着科学和实践的进步而经常变化,是可变的、相对的,不能把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同具体的物质形态及其结构、属性混为一谈。
2.@§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
这一问题是本课的又一个重点。我们可从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理论的总结和阐释。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世界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绝对静止、脱离运动的物质是没有的。
运动这一范畴,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就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来说,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全部科学都证明: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从无机界到生命有机界直到人类社会,都没有绝对不动、不变的东西。
在无限的宇宙中,总星系、星系、各个天体都不停地在太空遨游。太阳绕银河系中心旋转,行星又绕太阳旋转,同时它们又围绕自己的轴心自转。从更深远的角度看,宇宙天体、星系包括人类所在的太阳系和地球都不是永恒的,都有一个生成、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微观粒子也处在永恒变化之中,组成万物的化学元素也有一个由轻元素向重元素演化的过程。可以说,既然我们所在的太阳系和我们所居住的地球都处在永恒的变化之中,有着自己生成、发展和灭亡的历史,那么,就无法设想地球上还有什么不变的事物;既然微观粒子都是永恒地运动发展的,那么,就不可能设想有微观粒子构成的物体,会有绝对静止的状态。所以,从大的天体到小的微观粒子,世界上一切形态的物质,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
大量科学事实证明,生物有机界也是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任何生物有机体,如果没有新陈代谢、自我更新的运动,就会丧失生命。人由类人猿演化而来,人和人类社会也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没有永远不变的社会形态。任何社会形态离开了生产运动都无法存在,生产的发展又使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意识处在变化之中。
(2)物质是运动的主体,任何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一样,都是没有的。
83
物质是一切变化的主体,这已为全部科学事实所证明。宏观物体是机械运动的主体,分子是热运动的主体,电子和光子是热运动和光运动的主体,生命有机体是生物运动的主体,人们的生产方式是社会运动的主体,人脑是思维或精神运动的主体等。总之,一句话,物质是一切变化的承担者,是世界上一切发展过程的基础。
(3)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作为客观实在是通过运动表现出来的,并通过运动分化出不同的具体物质形态而为人们所认识。
一切物质无不在运动、变化和发展着,不运动的物质是根本不存在的,也不可能为人们所认识。物质只有在它的运动中才能被人们所认识;人们对物质的认识,就是认识物质的运动形式。“认识了物质的运动形式”,也就“认识了物质本身”。每一个不同形式的物质运动,都有不同的表现,发出不同的信息,这些不同的表现和信息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出人的认识。如果没有运动,人就不能区别事物,也就不会获得关于物质世界的任何知识。
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说明了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二)相关疑难问题解答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与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是什么关系?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是辩证统一的。
从二者的区别来看。
(1)反映的对象与范围不同。哲学的物质范畴是一个最广泛、最普遍的范畴,概括了世界上所有物质现象的共性,即客观实在性;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反映的是自然界中具体物质形态的结构和属性,是对物质形态的结构和属性的具体认识。
(2)有不变性与可变性的区别。哲学物质范畴作为标志物质的“唯一特性”,即客观实在性这一点是不变的,物质即客观性的论断是正确的,而自然科学中的物质结构理论则是可变的,它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变化和更新。
从二者的联系来说,它们有着内在统一和相互促进的关系。科学上对物质结构深入认识和对物质结构的新发现,都证实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它为这一范畴提供了新的自然科学根据。同时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对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又有指导意义,它以科学的物质观指导和促进物质结构的研究,使其沿着正确的方向深入发展,防止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
2.@§如何理解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
这是一个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兴趣的问题,也是本课一个难点问题。教师在讲解这个问题时,要以事例或事实为基础,有理有据地给学生阐述清楚。
任何一个看来静止不变的物体,它内部都包含着分子、原子和基本粒子的永恒运动,同时,这个物体必然会转化为其他的事物。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运动的绝对性时,并不否认物质在其合规律的运动过程中也存在某种静止的状态,存在某种稳定的形式。不过,这只是物质运动过程中的静止或稳定,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或一定状态,因而静止是暂
84
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以我们每个人为例,一个人是坐着还是行走,这里就有运动和静止的区分,这是每个人都承认的客观的区分。但是,这种静止和运动只是就他对地球的相对位置来讲的,这种区分是相对的。其实,即使把人坐着算作静止,撇开体内进行的时刻不停的生理运动不谈,他至少同地球一起绕地轴旋转作遨游太空的运动。一个人生命的存在,这是静止,但无可厚非这种静止也是暂时的,因为生命有机体终究要死亡,任何人也不能永远地活着。而且,这种静止只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人的生命有机体只有不断进行新陈代谢、自我更新的运动才能维持生命的存在,没有这种运动就不能维持生命的存在。
(1)仅就机械运动来讲,当我们说某物处于静止状态时也只是相对于一定的参考系没有位置的移动而言的。就其他参考系来讲,它仍然有位置的移动。
(2)物质的运动形式是复杂多样的,当我们说某一物体是静止时,总是指它在此时此地,或者说在一定条件下和范围内,它没有进行这种或那种的特定运动。从总体上看,物质在运动着,静止只是运动过程中的局部表现,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它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而运动则是绝对的。
(3)当我们说某一物体还没有变动时,是指某物体仍然保持着自身的性质,没有变成别的东西。但与此同时,物体在保持自身性质不变的情况下,也进行着某种运动和变化,这种运动和变化迟早要使它失去自身的性质而变成别的东西。所以,在事物保持自身性质的意义下,静止也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运动则是绝对的。
3.@§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运动绝对性的前提下又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具有哪些重要意义?
(1)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赖的,不了解静止,就不能了解运动。要真正理解物质的永恒的绝对的运动,就不能不理解相对的静止。恩格斯指出:“从辩证的观点看来,运动表现于它的反面,即表现在静止中”,“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我们谈论任何一个事物的任何一种形式的运动,其基本前提是,这个事物仍然是这个事物,这种运动形式仍然是这种运动形式,就是说它是处于某种相对静止的状态之中,否则,它也就不再是这个事物或这种形式的运动。离开相对静止来谈论运动,我们就不知道这个运动究竟是什么事物或什么形式的运动,运动也就无从获得自己的规定和找到衡量它的尺度。任何事物的相对稳定、相对静止的现状都是它过去的运动所造成的,并且是它将来运动的出发点。只有了解了事物的相对稳定、相对静止的现状,才可以清楚地了解它过去的运动,预测它将来可能发生的运动。
(2)不了解相对静止,就不可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物质的多样性是从物质自身的永恒运动中产生的,又只有在物质的相对静止中才能显示出来。如果说绝对运动是形成形形色色不同的物质形态的根源,那么,相对静止就是这些形形色色不同形态的物质存在的根本条件。没有相对静止也就不可能有形形色色不同形态的物质。恩格斯指出:“物体相对静止的可能性,暂时的平衡状态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条件。”事物所以表现为各式各样的不同形态,正是由于它们有相对静止和暂时平衡的状态。
(3)只有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和暂时平衡的状态,才能区别事物,才能肯定和把握不同
85
事物的具体形态,才能分别对不同的事物进行具体的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否认相对静止,就会把一切具体物质形态连同它的具体的运动形态都变成一堆变幻不定、不可捉摸的东西,就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这样,教材中关于“欧布里德为什么会犯如此荒唐的错误”的问题就得到科学的解释。
4.@§如何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我们可以从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三个方面来理解。从产生上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劳动的产物;从存在上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它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从发展上看,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可以认识和把握这一过程的规律性。
四、@§教学方法建议
(一)课时安排
建议安排3课时。第二框的内容难点较多,安排2课时。
(二)教学方法建议
一节成功的哲学课应该是多种教学方法相得益彰的结果。同时,更应是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优化各种教学方式的结果。根据本教材的特点,建议主要运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情境导入教学法
这是一种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动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勤于积累资料,巧于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每一堂课都有新的感受、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但需要强调的是,情境导入的有关资料、信息,必须是能够体现教学内容的。
2.@§利用现代化手段教学法
教师还应充分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因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具有极为丰富的表现力,能有效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开拓思维,启发想象。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制作和恰当运用多媒体软件及有关网络,以便达到声画同步,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感知,以激发学生兴趣,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
3.@§师生对话教学法
哲学起源于疑问,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就不要让学生只限于听讲、记忆、复述,而应积极创设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与教师在对话中深入理解所阐述的问题。
4.@§活动化教学
开展实践活动,既包括课堂上的参与实践,也包括课外的社会实践。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参与活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大胆讨论、质疑,让学生独立思考、观察、表达,多安排有一定深度和广度、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活动。人的能力只有经过主体的积极参与活动,才能得以发展。
86
(三)探究活动操作建议
探究活动1(教材第28页):天地万物是上帝创造的吗?联系你所知道的有关地球起源的知识,说明为什么上帝创世说是背离客观实际的。
本探究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明了,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各种各样的神灵创世说是站不住的。教师在讲授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放有关宇宙大爆炸、地球起源的纪录片,引发学生思索世界在你眼中是什么样的?进而引发学生哲学的思考。同时,可以由学生将课前收集有关各种宗教各自的神开创宇宙、缔造生灵的创世传说,如中国神话,古希腊传说和基督教的上帝创世说,用最概括的语言介绍给大家,使同学分享各自的探究成果。还可以把各自的探究成果统一以文稿形式贴在墙报上,供感兴趣的学生仔细研读。通过对比和思考,让学生自己得出“上帝创世说是背离客观实际的”结论。
探究活动2(教材第29页):“哲学家所说的作为世界本原的“水”、“火”、“原子”等,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具体事物是什么关系?”“在自然界中,既有姿态万千的山川湖海,也有许多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和现象,如磁场、超声波、紫外线等。从哲学角度看,这些事物有什么共性呢?”
本探究活动旨在让学生超越日常生活的经验层次,撇开事物各自生动的具体特性,从中探究其共同的属性和本质特征。由于此探究活动包括西方哲学史上关于本原问题的探索,可以说是本课的重点、难点。所以,建议教师用对话法与讲授法相结合的方式讲解。
教师可以先以“师生对话法”向学生提出问题,你认为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并要求学生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当学生不得其解,或众说纷纭时,教师可以继续问:“如果有人认为水是世界的本原你会怎么想?”大多数学生会觉得这是非常幼稚可笑的。教师就可以继续引导,而这个结论却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提出的。教师接着可以继续引导学生,让学生自觉意识到哲学思维的可贵之处:不但表现在从别人习以为常的常识中提出问题,而且还表现在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上。泰勒斯第一个提出了“什么是世界本原”这个有意义的哲学问题,并借助经验观察和理性思维来解释世界。这样,教师可以继续反问,你们平时追问过万物是由什么产生的问题吗?
接着,教师还可以把哲学家所说的作为世界本原的“水”、“火”、“原子”的原因向学生作简要的介绍:古希腊泰勒斯认为万物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因为他用经验论证说明水有滋养万物的作用,正如水滋养种子,培育生命一样,大地以及其上的事物都是后来从水中产生的;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火”,他认为:“世界秩序(一切皆相同的东西)不是任何神或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赫拉克利特认为的世界的本原有两层意思:一是火的活动状态(活火),即火的燃烧和熄灭;二是世界秩序,它是永恒不变的原则,决定着火的活动分寸,并在所有事物之中保持着自身的同一。这种观点比泰勒斯的
87
水本原的思想更加复杂,它没有简单地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变化状态,而是在一与多、永恒和变化的关系中把握本原;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不可分割的颗粒(原子)和虚空构成的。
探究活动3(教材第30页):“人类社会形成需要哪些物质条件?”“是什么原因促成了由古猿的生存环境到人类的社会环境、由古猿的群体结构到人类的社会结构的转变?”
本探究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由于本探究活动涉及生物、地理等知识,可以安排学生课前收集相关资料,课堂上让学生进行演讲,由学生自主完成。同时,教师可以抓住以下知识点给予补充。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促成了由古猿的生存环境到人类的社会环境、由古猿的群体结构到人类的社会结构的转变。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人类与动物界的各种区别都是在生产劳动中形成的。可以说生产劳动从何开始,人类社会也从何开始。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形成、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物质生活条件。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地理环境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但是并不起最主要的决定作用;所谓人口是一个包括人口数量、质量、人口的构成、人口的发展、人口分布和迁移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范畴。人口因素也是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影响和制约的作用,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不能起直接的决定作用;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要生存,首先就要解决吃、喝、住、穿的问题,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经济、宗教等其他活动。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结构和面貌。一个社会的基本制度、社会结构以及政治、法律和道德等观点,归根到底决定于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着一个社会形态向另一个社会形态的转化。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探究活动4(教材第31页):“谈谈你对《易传》这句话的理解。”“想一想,物质和运动是什么关系?”
探究活动旨在让学生意识到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和变化之中。引发学生思考物质和运动之间的关系。此段文字是讲成岁的过程。天道自然,无思无虑,日月互往而成昼夜,昼夜交接而生四季,四季更替而有寒暑,寒暑相推而成岁。实质是讲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穿插一些宇宙的运行、大自然四季更替甚至是微观粒子的运动等课件。让同学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以启发学生思维。
探究活动5(教材第31页):“能不能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人的“心”、概念或精神的运动?”“有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此探究活动主要让学生理解讲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这是本课的难点问题,也是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教学中可以运用逆向思维、质疑的形式开一次研讨会,会上学生
88
分成两组,一组专门寻找“离开物质的运动”或“离开运动的物质”现象,另一组专门针对第一组找到的现象进行有理有据的批驳,并取得第一组的信服,当然允许第一组争辩。这样,教师既可以发现学生在这一问题上容易犯的错误,又可以有的放矢地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让学生自己认识到: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世界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绝对静止、脱离运动的物质是没有的;物质是运动的主体,任何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一样,都是没有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作为客观实在是通过运动表现出来的,并通过运动分化出不同的具体物质形态而为人们所认识。
探究活动6(教材第32页):“世界上有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有人说,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例如,某些物体从出现的第一天起就没动过,大雁塔在西安,故宫在北京就是如此。请你分析一下,这句话错在哪里?”
这个探究活动主要解决“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这一难点问题。在讲授“物质运动的绝对性与静止的相对性”时,可以将以前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向学生质疑:既然以前学的“世界是物质的”这一论断是正确的,可不可以说这一论断是绝对静止的?由此,引发学生的争辩与思考。点拨学生认识到对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证明也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对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哲学论证是不断深化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设疑,在争辩中解决问题。教师最后可以结合问题给学生详尽的分析。
探究活动7(教材第32页):“想一想,欧布里德为什么会犯如此荒唐的错误?”
本探究活动用一个鲜活的事例,让学生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确认运动的绝对性的同时,也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述这则故事,接着,可以以批驳欧布里德的诡辩言行作为主题,开一次“批驳会”,让学生通过这种令他们耳目一新的形式,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更有助于教师把问题讲解清楚。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讲述《刻舟求剑》等大家耳熟能详寓言故事作为情境导人,让学生参与探讨。
探究活动8(教材第33页):“人类根据什么发现并制造出新的元素?”
此探究活动是讲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讲解这一问题时,建议教师除了利用物理、化学等理科的知识进行讲授,还可以结合时事,播放一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尊重客观规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取得伟大成果的相关报道。
探究活动9(教材第33页):“永动机”为什么无法制造出来?”“焦耳的成功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这一探究活动主要让学生知道人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教学中除了用物理学上的例子,还可以从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找出一些事例说明。如,我们党强调要研究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深刻体现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基本要求,可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89
探究活动10(教材第34页):“人类对自然规律的利用,能否被看作是改变或创造规律。”“请你举出人类利用客观规律为自己造福的事例,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这一探究活动重点是让学生知道,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可以让学生把在课前收集的相关材料在课上交流,也可以由教师提出问题向学生质疑,如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分析了中日双方的情况指出:“经过相持阶段的努力,中国抗战力量将转弱为强,使敌我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并最终取得胜利。”抗日战争的发展完全证实了这一科学预见,这说明了什么?让学生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回答。
五、@§教学评价建议
(一)评价方式建议
@§教师的教学评价建议采用课堂思考及回答问题与学期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就给记“平时分”,把学生参与探究活动小组的合作的探究成果也记“平时分”,这样就尽可能避免了“一卷定终身”的评价方式。同时,又能活跃课堂气氛。
(二)自我测评及思考提示
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中,竹排、青山各以什么为参照系是运动的,以什么为参照系是静止的?
思考提示
竹排的运动以青山为参照,静止以江水为参照;青山的运动以竹排为参照,静止以地球为参照。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古诗反映了什么哲学思想?
思考提示
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而这种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基本的秩序,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首诗经常被用来比喻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尽管有严寒相逼,有野火摧残,却无法改变客观规律。新事物在春风吹拂下,正蓬蓬勃勃,一派生机。
六、@§教学资源链接
(一)名词解释
本原
指世界的来源和存在的依据。希腊文原意是开始,又译为始基。
90
诡辩论
是一切利用似是而非的推理和论断否认真理或阻碍探索真理的思维方式的总称。诡辩,指为明显的谬误或与公理的合理观念相对立的谬见提供论据的似是而非的推理和论断。“诡辩论”一词源出希腊语。公元前5世纪前后,在古希腊有一批传授知识、教人以论辩和演说技巧的职业教师,被称为“智者”。智者们对哲学和社会问题有各自不同的见解,他们在深入研究和运用论辩术时,涉及辩证法和认识论的许多问题,对于推进哲学和逻辑学思维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易传》
中国儒家学者对《易经》所作的解释,共有十篇:《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又称“十翼”,翼有辅助之义。
(二)人物介绍
1.@§泰勒斯(约公元前624一前547)
古希腊米利都学派创始人,也是西方哲学思想的第一个开创人。据说,他出生名门望族,曾从事过政治活动,有较广的科学知识。他曾准确地预言发生在公元前585年5月28日的日蚀。他向埃及人学会测量金字塔高度的方法,对天文学、数学、气象学都有过贡献。他博学多才,是“希腊七贤”之一。在哲学上,他首先摆脱神创论观点,提出并探讨了世界本原问题。他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万物皆从水中产生,最后又复归于水。他是古希腊第一个哲学家,他没有留下什么著作,但根据古代文献资料,可得知他在哲学上的主张。
2.@§德谟克利特(约公元前460一前370)
古希腊哲学家,原子唯物论立者之一。他一生写了许多著作,著名的有《小宇宙秩序》、《论自然》《论人性》等,流传下来的只有一些残篇。他的著作涉及哲学、逻辑学、数学、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内容。马克思、恩格斯称他为“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第1 46页)。列宁也把他看作是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路线的代表。
3.@§克拉底鲁(公元前5世纪)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学生。他片面地发展了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完全否定事物的任何稳定性,提出人不但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连一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也不可能。一切都变动不居,瞬息即逝,人们对任何东西都不能肯定或否定,从而陷入了相对主义的诡辩论。
4.@§惠施(约公元前370一约前310)
战国时期哲学家,是名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说散见于《庄子》《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中,在《庄子?天下》中保存有他的“历物十事”(即十个命题),是研究惠施思想的主要资料。
91
5.@§僧肇(384―414)
东晋时代僧人,佛教哲学家。
6.@§芝诺(约公元前490一前436)-
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爱利亚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运动变化是不真实的,唯一真实的东西是“唯一不动的存在”;只承认“一”和“静”,否认“多”和“动”。
(三)相关知识注解
1.@§[原文]“飞矢不动”。(《古希腊罗马哲学》)
[注释]芝诺认为,当我们说一支箭在飞时,只是说它在一定时间内经过许多点,在每一点上它都必须停留在那一点上。因此,它是静止的;把许多静止的点集合起来,仍然是静止的。由此得出结论:所谓飞箭实际上并没有动。
芝诺从他不承认事物的矛盾法则的一贯立场出发,不承认动力本身就是矛盾。他认为,如果说飞箭在动,那就等于说它同时在这点上又不在这一点上,这是矛盾的,因而是不可能的。其实,当他把运动看成是矛盾而加以否定时,恰恰是不自觉地接触到矛盾的问题,反而揭示了运动中的客观矛盾。
2.@§[原文]“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和虚空”。(《古希腊罗马哲学》)
[注释]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与虚空是万物的本原。他所说的原子,是指一种物质微粒,这种物质微粒是最小的、不可见的、不可再分性,是构成事物的最后单位。他认为,原子只有形状、排列次序和位置上的不同,没有性质上的区分,它们是永恒存在的。虚空则是原子运动的场所,原子在虚空中急剧而凌乱作直线运动。原子在运动中由于彼此碰撞结合成世界万物。他利用原子和虚空结合自然界的许多复杂现象,反对宗教神话观念。他认为原始人在自然面前感到恐惧是由于无知,才导致猜想神灵是这些自然现象的原因。
3.@§[原文]“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庄子.天下》)
[注释]“太阳刚升到正中,即刻就西斜了,万物刚出生,随即又死亡。”惠施认识到事物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中”和“睨”、“生”和“死”都是相对的;但是却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否认运动的相对静止,也就否认了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结果陷入了相对主义的诡辩。
4。@§[原文]“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肇论?物不迁论》)
[注释]“能吹到山岳的暴风却十分安静,滚滚的江河都不在流动。”僧肇力图从变化中求不变。他认为,狂风、流水某一时刻在某一点上和另一时刻在另一点上,两点是互不相干、毫无联系的,没有发展和延续,也没有变动,所以说实际上是不变动的。他认为,一般人根据以前的事物已经迁徙而去,从而证明万物动而非静;实际上以前的事物只能停留存从前,不能来到现在,恰恰说明万物是静而非动。
92
5.@§[原文]“方动即静,方静旋动;静即含动,动不舍静。”(《思问录?外篇》)
[注释]“动了就会静,刚静又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静是运动的一种形式。”王夫之认为,天地万物的运动是永不停息的,运动和静止是不可分的,但是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只是运动的一种形式。王夫之对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的认识是比较深刻的。
6.@§[原文]“这个世界对一切存在物都是同一的,它不是任何神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古希腊罗马哲学》) 。
[注释]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是从来就有的。它的本质是变动不居、永不熄灭的“火”,其他一切都是由“火”形成的。宇宙生成的过程是火生气,气生水,水生土,土又还原成火。火可以化生一切,一切又化归于火。赫拉克利特认为,生成了的宇宙万物是永远流动、变化的,世上没有常住不变的东西。
(四)相关资源选辑
1.@§地球起源与演变的探索
每过一年,大家都要长大一岁。一年,对我们大家来说是个比较长的时间,可是这在地球的历史上,简直是微不足道的一瞬。地质学家发现,覆盖在原始地壳上的层层叠叠的岩层,是一部地球几十亿年演变发展留下的“石头大书”,地质学上叫做地层。地层从最古老的地质年代开始,层层叠叠地到达地表。一般来说,先形成的地层在下,后形成的地层在上,越靠近地层上部的岩层形成的年代越短。地层好比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一本书,地层中的岩石和化石就像这本书中的文字。用现代科学的方法通过对古老岩石的测定,人们得知地球已经存在46亿年了。
依照人类历史划分朝代的办法,地球自形成以来也可以划分为5个“代”,从古到今是: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有些代还进一步划分为若干“纪”,如古生代从远到近划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中生代划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新生代划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这就是地球历史时期的最粗略的划分,我们称之为“地质年代”,不同的地质年代有不同的特征。
距今24亿年以前的太古代,地球表面已经形成了原始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但那时地壳很不稳定,火山活动频繁,岩浆四处横溢,海洋面积广大,陆地上尽是些秃山。这时是铁矿形成的重要时代,最低等的原始生命开始产生。
距今24亿年一6亿年的元古代。这时地球上大部分仍然被海洋掩盖着。到了晚期,地球上出现了大片陆地。“元古代”的意思,就是原始生物的时代,这时出现了海生藻类和海洋无脊椎动物。
距今6亿年一2.5亿年是古生代。“古生代”的意思是古老生命的时代。这时,海洋中出现了几千种动物,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以后出现了鱼形动物,鱼类大批繁殖起来。一种用鳍爬行的鱼出现了,并登上陆地,成为陆上脊椎动物的祖先。两栖类也出现了。北半球陆地上出现了蕨类植物,有的高达30多米。这些高大茂密的森林,后来变成大片的煤田。
93
距今2.5亿年一O一.亿年的中生代,历时约1.8亿年。这是爬行动物的时代,恐龙曾经称霸一时,这时也出现了原始的哺乳动物和鸟类。蕨类植物日趋衰落,而被裸子植物所取代。中生代繁茂的植物和巨大的动物,后来就变成了许多巨大的煤田和油田。中生代还形成了许多金属矿藏。
新生代是地球历史上最新的一个阶段,时间最短,距今只有7000万年左右。这时,地球的面貌已同今天的状况基本相似了。新生代被子植物大发展,各种食草、食肉的哺乳动物空前繁盛。自然界生物的发展,最终导致人类的出现,古猿逐渐演化成现代人,一般认为,人类是第四纪出现的,距今约有240万年的历史。
人类居住的地球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一直演化到现在,逐渐形成了今天的面貌。这就是地球演变的客观规律,也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科学依据。
(选编自:《地学科普》)
2.@§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催生“绿色GDP”
本届政府今年GDP的调控目标为约7%,对照去年9.1%的增长,这一调控指标似乎“有些不给劲”:要知道,即使在新一轮增长周期雏形初显的2002年,GDP增长也达到了8%,而对目前这一阶段的描述,用得最多的语句是“已进入了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期”。起步期增长高达8%~9%,上升期内却反而将其“保守”地定为7%,这其中的“真意”,用权威人士的话说是“体现了新的宏观调控思路”。而所谓新宏观调控,最直白的解释就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宏观调控”。
科学发展观中极为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求落实到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上来。为何如此强调?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为我们细解原因。
一是中国生态环境的先天脆弱性。其脆弱性,明显超出全球平均状况:国土面积的65%是山地或丘陵、70%每年受季风影响、33%是干旱或荒漠地区……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一个残酷的现实是,55%的国土面积不适宜人类生活和生产。
二是中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日益成为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缺水,其中110个严重缺水。我国人均耕地拥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石油、天然气、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分别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8.3%、4.1%、25.5%、9.7%。
三是我国这20年来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浪费大、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日益凸显,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突出。
无序、无度的消耗,迅速透支我们宝贵的资源。以下是来自国家环保总局的一组沉甸甸的数据。
――从上世纪50到90年代,每年沙化土地扩大面积从560平方公里增加到2460平方公里,我国18个省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
94
――1952年我国人均耕地2.82亩,2003年人均耕地减少到1.43亩,在各地轰轰烈烈的“圈地”热潮中仅最近7年全国耕地就减少了1亿亩,被占耕地大量闲置。同时,土地利用强度加大,土地肥力衰退,我国的中低产田比例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2/3增加到上世纪90年代的4/5。
――我国目前的废水排放总量为439.5亿吨,超过环境容量的82%,七大江河水系劣五类水质占40.9%,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
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愈来愈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
从资源、环境现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我国现在必须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摒弃传统观念。必须辩证地认识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转变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必须辩证地认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转变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必须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单纯利用和征服自然的观念。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完善核算体系,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科技进步,加快体制创新,强化企业管理,引导合理消费,提高国民素质。
有关资料表明,如果维持现有消费水平不变,全球化石能源总储量只能维持人类消费100年左右,而在全球能源能产量中,国际贸易量不到50%,重要资源被少数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所垄断,国际自由贸易量的比例更低。一方面是国内、国际资源供给紧张,一方面是资源利用方式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针对这一状况,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认为,我国必须加大资源的循环利用,走循环经济之路。
另外,各国的历史经验表明,单纯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模式不可能持续。建立绿色核算体系和绿色GDP核算与数据发布制度已势在必行。我们相信,绿色核算体系的建立将对我国国民财富的积累产生重大的影响,对实现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三赢”目标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据了解,国家发改委将与国家统计局一起,会同国家环保总局、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加紧研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GDP核算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不仅包括物质文明,而且包括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科学考核体系,以有利于促进各地区、各部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注重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根据十六大确立的发展目标,我国若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2002年以后的GDP增速必须保持在平均7.3%以上。鉴于前两年连续8%以上的增幅及出现的上述隐忧和社会事业亟须投入的现状,7%的调控目标则成为2004年的一种务实最佳选择。其原因为:
一是我们能力所及;二是可以在连续两年高速增长后给我们的发展之车加些润滑;三是可以腾出部分资金和物力,兼顾发展的平衡与全面,在科教文卫领域多一份投入;最后,这一自觉调低的增速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信号,特别是对那些尚未将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深植于心的地方官员来说,它意味着党和政府真正在意的是全面的人的发展,以及工作作风的求真务实。
(《半月谈》2004年第4期)
95
3.@§不断提高认识和运用规律的能力
“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这是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的科学论断。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一科学论断,对于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不断增强求真务实的自觉性,不断提高认识和运用规律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认识和把握规律是遵循和运用规律的基础,而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则是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前提。规律的根本特征在于客观性,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性和强制性。所谓必然性,是指规律既不以人们是否认识为转移,也不以人们是否喜欢为转移;所谓强制性,是指规律具有不可抗拒性。规律的客观性决定了它的权威性。规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如果人们蔑视它、否定它、违反它,就会被碰得头破血流。
在承认规律客观性的前提下,马克思主义同时认为规律是可以被人们所认识和运用的。历史主体通过认识、把握规律,按照规律的要求进行活动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就是历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能否始终遵循和科学运用客观规律,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顺利前进,关系我们党的执政地位能否长期巩固。实践证明,越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越能增强科学预见性,从而也就越能取得更佳效果。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不断探索和运用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关键是要引导全党同志不断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革命精神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运用的,但它不能被人们所改变和创造。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了重大成果。这些成果深刻地体现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中,体现在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之中,体现在十_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之中。我们要坚持用这些宝贵成果教育党员干部,使大家在推进各项工作时能够更好地把握规律性、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动力,是因为它正确反映了客观规律的要求,充分体现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而决不是因为改变或创造了什么规律。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按客观规律办事,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从现在我们已经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的现实出发,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并坚持以求真务实精神去抓落实。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按照客观事物本来的面目去研究客观事物的规律,使主观符合客观、思想符合实际。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全国各族人民尊重客观规律的艰苦奋斗中变为现实。
96
(选自:《人民日报》2004年2月23日)
4.@§热力学的规律决定无法生产出永动机
19世纪40年代,迈尔、焦耳、格罗夫、柯尔丁、赫尔姆霍茨等十佘位科学家,差不多同时发现了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即热力学第一定律。原来,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会消灭。热、电、磁、光、机械等运动形式或能量形式,在一定条件下以固定的当量关系相互转化。例如,l千卡的热量可做427千克/米的功,或者l卡热运动的量等于4.18焦耳机械运动的量。现在,业已证实自然界的各种运动或能量,包括化学能、原子能等,无不遵循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这是最基本的科学规律。它令人信服地表明了各种物质运动之间的联系和统一。恩格斯高度赞誉这一定律,指出:“自然界中整个运动的统一,现在已经不再是哲学的论断,而是自然科学的事实了。”最初主要是在研究机械运动和热运动的关系中得出的这一定律,在热力学中通常称为第一定律。
到19世纪50年代,进一步发现了热力学笫二定律。熵从此登上了舞台,并且不断扩展自己的阵地,演出了一幕又一幕争议迭起的耐人寻味的戏剧。简单地说,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而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或者说,热不可能全部地转变为有用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火炉中的热量散发出来,弥漫于周围空间,逐渐达到温度平衡。一杯热水也会慢慢冷却,直至与外界空气等温。要使热从冷处流向热处,像冰箱和空调设备那样,就必须做功,消耗相应的电能。这有些和水流相类似。水通常往低处流,引水上坡、用泵提水等,非做功不可。想“不劳而获”,“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那只是违背科学的空想。
这看似浅显普通的常识,却包含深刻的真理。是热力学第二定律,首次把不可逆的概念引入了科学。大家知道,牛顿力学研究的是可逆过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虽然方向相反,但大小相等。热则不同。热力学指出,在孤立系统(与外界不交换物质和能量的系统)中,热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机械运动可以全部转化为热运动,反过来却不行。热总要损耗,不可能全部转化为机械功。这样,热力学就以其特有的科学权威宣布:永动机是不可能的,不管是不耗费任何能量的第一类永动机,还是功率为百分之百的第二类永动机,都永远无法制造出来。因为它违背了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