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互动
1.师:《学而》十章表现了孔子的什么道德修养?
师:本章写孔子的风度、性格和道德修养。重点是温、良、恭、俭、让。
生:孔子每到一个国家,总要了解这个国家的政事,这并非是他为了个人“求功名”,而是他治国平天下思想的自然流露。了解国家的政事,别人只是靠打听得知的,而孔子因具有温、良、恭、俭、让的五种美德,也具备治国的能力,因此,他要了解某国政事的原委得失就只靠他的高深素养,去观察、分析、判断,这正是孔子有别于别人的地方。
师:“温、良、恭、俭、让”集中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之大成,孔子具有这样高深的修养并怀有救世救人的大志,以温、良、恭、俭、让的态度对待人、尊重人,人们自然也就尊重他,信任他,愿意将内心展示他。
2.师:本章《里仁》说明了什么?
生:本章是说,君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违背仁。财富和高尚的社会地位,今天仍被人们所向往。要得到这些东西,不仅要有个人的努力,其间还有激烈的竞争,而且重要的是要以君子之争的手段获得。通过君子之争的手段,不仅得到者受益,对整个社会也有好处。仅仅讲什么安贫乐道,视富贵如浮云,不爱金钱,只可作为个人的自由,而不可向全社会推广。孔子在这方面是实事求是的。在孔子看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想得到富贵,也不在于是否想摆脱贫穷,关键在于求富去贫是否合乎道义(用今天的话说,即是否合乎社会道德准则和政策法规);如果合乎道义,求富去贫是无可厚非的。
生: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
3.生:孔子评价一个人的依据是什么?
师:孔子评价一个人,依据是善恶,并不是评价者的多寡。他反对没有是非、八面玲珑的“老好人”。称赞那些爱恨分明,使“善者好”“不善者恶”的正人君子。正人君子所以“善者好之”,是因为其有仁德;之所以为“不善者恶之”,也是因为其有仁德。如果“善者”“不善者”都喜欢他,那他一定是即无善行又无恶行且又四面讨好的“和事佬”。
生:对于一个人的正确评价,其实并不容易。但在这里孔子把握住了一个原则,即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而应以善恶为标准。听取众人的意见是应当的,也是判断一个人优劣的依据之一,但绝不是唯一的依据。他的这个思想对于我们今天识别好人与坏人仍有重要意义。
师:在《宪问》十二中孔子认为,一个具备智、仁、勇三种品格,又有才艺礼乐修养的人,就是完人。这样的完人是很难找的。今天的完人,从实际出发,不一定具备理想的标准,能做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约)不忘平生之言”,也可算是完人。
生:在孔子看来,见利思义并不排除人们合理获得“利”的可行性,其思维与行动逻辑是:“利”不能作为人生的第一追求,当人们遇到了“利”,不应立即占有它,如果应获得的就去获得;反之,就不能去占有。应与不应的判断标准是“义”(合理合法,包括手段合理合法)。当利与义发生矛盾时,应重义而不是重利轻义、不顾义。
师:“见危授命”亦即见义勇为。它表现在当社会或别人遇到危难时,自己能自觉地奋不顾身地迎难而上,为他人解难,为社会奉献,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生:“见利思义”这一道德原则表明,在人类生活中有一种比个人的实际利益更高的价值,这就是道义。“见危授命”这一道德原则表明,世界上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价值,这就是高尚的道德人格。孔子给人们指出的做人目标是做一个有高尚人格的人。综合起来,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为正义而生,必要时为正义而死,是无上光荣的。
4.师:《季氏》七、八讲得是道德修养和处世之道,请大家具体分析。
生:第七章是孔子说不同年龄层次的修养重点。这是孔子对人从少年到老年这一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作出的忠告。这对今天的人们还是很有必要注意的。
所谓“血气”,实际是指人的自然属性。孔子认为,修养乃是不断约制自然属性,使之合乎社会的伦理规范的过程。
生:一个君子在进德修业上希望有所成就,在不同成长阶段就应有所警惕戒备。少年要成长,血气未定,要防止沉湎于女色而削弱立志。壮年要创业,但血气方刚,要警惕在名利上争强好斗,要学会退让、容忍。老年人血气已衰,奋斗一生,需要清心寡欲,不要再去追求名利这类东西。这并不是反对老年人有所追求,老年人应发挥余热,在学问、事业上继续前进,这与贪得无厌不能相提并论。
师:人生在世,戒事颇多。但总的原则是:一切言行都要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合乎社会道德规范。所戒之事,多寡不论,贵在自觉,贵在坚持。
1.师:《学而》十章表现了孔子的什么道德修养?
师:本章写孔子的风度、性格和道德修养。重点是温、良、恭、俭、让。
生:孔子每到一个国家,总要了解这个国家的政事,这并非是他为了个人“求功名”,而是他治国平天下思想的自然流露。了解国家的政事,别人只是靠打听得知的,而孔子因具有温、良、恭、俭、让的五种美德,也具备治国的能力,因此,他要了解某国政事的原委得失就只靠他的高深素养,去观察、分析、判断,这正是孔子有别于别人的地方。
师:“温、良、恭、俭、让”集中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之大成,孔子具有这样高深的修养并怀有救世救人的大志,以温、良、恭、俭、让的态度对待人、尊重人,人们自然也就尊重他,信任他,愿意将内心展示他。
2.师:本章《里仁》说明了什么?
生:本章是说,君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违背仁。财富和高尚的社会地位,今天仍被人们所向往。要得到这些东西,不仅要有个人的努力,其间还有激烈的竞争,而且重要的是要以君子之争的手段获得。通过君子之争的手段,不仅得到者受益,对整个社会也有好处。仅仅讲什么安贫乐道,视富贵如浮云,不爱金钱,只可作为个人的自由,而不可向全社会推广。孔子在这方面是实事求是的。在孔子看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想得到富贵,也不在于是否想摆脱贫穷,关键在于求富去贫是否合乎道义(用今天的话说,即是否合乎社会道德准则和政策法规);如果合乎道义,求富去贫是无可厚非的。
生: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
3.生:孔子评价一个人的依据是什么?
师:孔子评价一个人,依据是善恶,并不是评价者的多寡。他反对没有是非、八面玲珑的“老好人”。称赞那些爱恨分明,使“善者好”“不善者恶”的正人君子。正人君子所以“善者好之”,是因为其有仁德;之所以为“不善者恶之”,也是因为其有仁德。如果“善者”“不善者”都喜欢他,那他一定是即无善行又无恶行且又四面讨好的“和事佬”。
生:对于一个人的正确评价,其实并不容易。但在这里孔子把握住了一个原则,即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而应以善恶为标准。听取众人的意见是应当的,也是判断一个人优劣的依据之一,但绝不是唯一的依据。他的这个思想对于我们今天识别好人与坏人仍有重要意义。
师:在《宪问》十二中孔子认为,一个具备智、仁、勇三种品格,又有才艺礼乐修养的人,就是完人。这样的完人是很难找的。今天的完人,从实际出发,不一定具备理想的标准,能做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约)不忘平生之言”,也可算是完人。
生:在孔子看来,见利思义并不排除人们合理获得“利”的可行性,其思维与行动逻辑是:“利”不能作为人生的第一追求,当人们遇到了“利”,不应立即占有它,如果应获得的就去获得;反之,就不能去占有。应与不应的判断标准是“义”(合理合法,包括手段合理合法)。当利与义发生矛盾时,应重义而不是重利轻义、不顾义。
师:“见危授命”亦即见义勇为。它表现在当社会或别人遇到危难时,自己能自觉地奋不顾身地迎难而上,为他人解难,为社会奉献,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生:“见利思义”这一道德原则表明,在人类生活中有一种比个人的实际利益更高的价值,这就是道义。“见危授命”这一道德原则表明,世界上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价值,这就是高尚的道德人格。孔子给人们指出的做人目标是做一个有高尚人格的人。综合起来,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为正义而生,必要时为正义而死,是无上光荣的。
4.师:《季氏》七、八讲得是道德修养和处世之道,请大家具体分析。
生:第七章是孔子说不同年龄层次的修养重点。这是孔子对人从少年到老年这一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作出的忠告。这对今天的人们还是很有必要注意的。
所谓“血气”,实际是指人的自然属性。孔子认为,修养乃是不断约制自然属性,使之合乎社会的伦理规范的过程。
生:一个君子在进德修业上希望有所成就,在不同成长阶段就应有所警惕戒备。少年要成长,血气未定,要防止沉湎于女色而削弱立志。壮年要创业,但血气方刚,要警惕在名利上争强好斗,要学会退让、容忍。老年人血气已衰,奋斗一生,需要清心寡欲,不要再去追求名利这类东西。这并不是反对老年人有所追求,老年人应发挥余热,在学问、事业上继续前进,这与贪得无厌不能相提并论。
师:人生在世,戒事颇多。但总的原则是:一切言行都要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合乎社会道德规范。所戒之事,多寡不论,贵在自觉,贵在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