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开篇二十招
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曾有诗曰:“文章看落笔,议论驰后先,破石出至宝,决高泻千川。”意思是说写文章要特别注重开篇落笔之处,如果下笔便石破天惊、涌现精华,则全篇就如高崖泻水,气势如洪。明朝诗人谢榛也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同样强调了开篇应以爆竹骤响之势震彻全文。可见。文章的开头是相当重要的,特别是考场作文更是如此。如何利用开头在浩瀚文海中脱颖而出呢,现简略归纳出以下二十种方法,供参考:
⑴欲扬先抑,开发胃口
唉,老师怎么让我和他坐一个桌呢?她可是我班最凶的女生啦!就因为这,大伙都叫她“虎妞”。――《同桌》
⑵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我和阿敏的交情可不一般――初中三年的同桌。对她,我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同桌》
⑶描形绘神,印象逼真
她,长得真丑:黄瘦的脸;尖尖的下巴;淡得几乎看不见的眉毛下,一双细眯的眼睛;鼻子扁而大;一口参差不齐的牙齿,略有黄色……唉!甭提了,她的外表真不符合这么动听的名字――祝丽丽。――《同桌》
⑷自然交代,平引下文
新学期一开始,我就注意到一个问题:我们班三十三名男生,二十七名女生,男生两人一桌恰好多一名,女生亦如此,必将出现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同坐一桌的危机。可万万没想到这个危机会降临到我的头上。――《同桌》
⑸歌词开头,响彻云际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会惦起/曾经最爱哭的你……”一曲悠扬的《同桌的你》从路边音像书店传了出来,那带着绵绵情思的乐曲,把我的思绪带回了三年前的时光……――《同桌》
⑹排比反复,创造旋律
朋友,就是我可以为他献出真挚情感的人;朋友,就是我可以对他付出全部信任的人;朋友,欢乐时与我分享,危难时与我同行。人生中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我就有着这样的一个好朋友。――《朋友》
⑺设问开篇,无沿无边
往事如烟,随着时光的流逝,大都渐渐淡忘,而那双眼睛,怎能使我忘怀?――《朋友》
⑻名言指路,开宗明义
培根说过:“无真实朋友之人,可以谓之真可怜而永陷于孤独生活之人。”他的话道出了朋友的重要。是的,假如一个人丧失了友情,他简直无法生存在世界上。――《朋友》
⑼对比映衬,突出重点
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人渐渐被我淡忘了,然而,有那么一双眼睛,一种声音一个身影,至今萦绕在我的心头,久久不能忘怀。――《朋友》
⑽倒叙开头,吸引读者
当我们乘着离开国防教育学校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泪水竟然在我的眼眶里打转。难道是留恋吗?是留恋那一段虽苦虽累但充满活力的生活,还是留恋那待人苛刻却真诚亲切的军人,我们的教官?――《朋友》
⑾ 环境描写,渲染气氛
十月九日又到了,鲁迅先生已经逝世六十年了。从傍晚到子夜,静静地,一个人坐在窗前,任冷雨打着窗棂。灯下一盆吊兰淡淡地涂抹一壁翠色书柜。夜风荡起,身上微微泛起寒意。想起了鲁迅先生,泪水就滑落下来。
⑿抒发情感,以情动人
暮色中,几缕炊烟从农舍里袅袅升起。我捧着一束栀子花,站在张老师的窗前。张老师,您还是那样忙碌?该歇歇了吧,今天是您的节日――教师节。我带着我的收获来看您来了。――《琐忆》
⒀以物喻人,含义深长
在一望无际的旷野上,一棵古老的树,虽然生命已到了最后一刻,但它仍然倔强的生长着。在它的身旁,一棵小树正在抽出嫩嫩的芽。老树的根枯了,它把生命的汁液输给了小树;老树的叶黄了,它把绿色的生命注入了小树。老树历经沧桑,走完了它艰难的历程。如今,小树刚刚抽枝吐叶,老树却离开了它……这正像外公离开了我,他来不及接受我对他的报答之情,就匆匆离开了我。――《琐忆》
⒁设置矛盾,引人入胜
“我就不信,你在这个班生活了两年多,对这个集体就会没有一点感情?……”这是今天早晨班主任陈老师对我说的话。我望着陈老师愤怒的目光,委屈的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心理说:“陈老师,你误会了……我怎么能不爱我们的班级体呢?”
作文的构思法
构思是指在动笔作文前,对文章的内容、表达方式和结构层次的总体设计。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里详写、哪里略写的问题。它是作文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性的复杂的思维活动。具体地说,文章构思就是对选材过程中所选的材料作分解和组装,使之有序化、审美化的思维过程,因为每个人的大脑的思维方式不同,所以分解和组装的方式也呈现多种多样,这里介绍几种大家常用的构思法,以打开同学们构思的路子。
1、一字(词)贯穿构思法
一字(词)贯穿,是提在构思文章时,选择一个和中心思想紧密相关的关键字或词连接文章的所有材料,从而形成文章的骨架。如《背影》一文,就是采用一词贯穿构思法,文章从始至终以“背影”一词不达意贯穿全文,使读者深深体会到一颗慈父心,体会到父子之间的深情。运用此法,要注意文章要扣紧一个字或词来写,只有这样,才有条件以此为辐射点,进行多角度的思维,才有利于有层次地、深入地进行描述或抒情,使文章丰满而有韵味。
2、片断组合构思法
片断组合,是指在题目规定的范围内,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选择几个生动的典型的人物、事件或景物的片断组合成文来表现一个主题的构思方法。用这种方法构思的记人、叙事、写景的文章,可以在较短的篇幅内,多角度、多侧面地表现人物、叙述事件、描写景物。
运用片断组合的构思法需要注意的是:
A、所组合的片断的形式要统一:或者是人物形象的一系列片断组合,或者是事件的一系列片断组合,或者是景物的一系列片断组合等。
B、片断本身的叙述必须是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的。
C、片断可以是横向排列,也可以是纵向排列。横向的排列要安排好主次、实虚的关系,纵向的排列要注意时间的先后顺序。
3、悬念设置构思法
悬念设置,是指在选材构思时,把情节安排得含而不露,让读者以焦虑的心情期待着它的发展,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之功效的构思方法。
4、纵横对比构思法
纵横对比,是指将对立的人物、事件、景物放在同一篇文章中来叙写的一种构思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构思,形成鲜明的反差,给读者留下极深的印象。或动静对比,或美丑相映,或真假相衬,或善恶对立,或冬夏对比,或天地对照等等。
5、欲扬先抑构思法
欲扬先抑,是指为肯定某人、事、物、景,先用曲解或嘲讽的态度尽力去贬低或否定它的一种构思方法。运用此种构思法要注意抑少扬多,扬能压抑。
6、时空推(转)移构思法
时空推(转)移,是指在选择材料后以时间的推移或空间的转移来组织材料行文的一种构思法。
以上几种构思法,在一篇文章中常常结合起来使用,希望在作文时细心体会。
用好材料 打造精品
――记叙文写作中材料运用的策略研究
一、精心选择材料,展现一个真实而又富有个性的世界。
选择什么材料比较好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选材:
(一)、选择真实的现实生活材料。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选择作文材料时,应放眼自己身边的现实生活。完全没有必要舍近求远,去胡编乱造故事。
那么,如何发现身边的生活材料呢?用明亮的双眼去观察生活,用智慧的大脑去思考生活。比如关注别人讲述的事情、自己寻找资料得来的事情、亲身经历的事情等等。以身边的真实事件为材料的文章会得到读者的充分肯定与情感共鸣。从身边的事件中发现写作的素材,也就是参与写作的最真实的、最有效的行为。
平时一定要注意收集、积累这样的材料。这里向大家介绍几种收集、积累材料的方法,以期有所帮助。
1、观察积累。客观存在的环境万物与丰富生活的种种特色,只有靠观察才能发现、掌握与积累,才能形成写作的素材与题材。因此,要养成处处留心观察的良好习惯。观察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观察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并把观察的所得、所知、所感的各种细微特征及时记录、随时积累,这样才会使头脑中的材料越来越丰富,写作时便能厚积薄发,得心应手。
2、阅读积累。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而作为积累材料的阅读,主要指课外阅读。大量课外读物内容广博,知识丰富,经验纷繁,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兼容,是前人观察成果的结晶,更是中学生写作中可以广泛采撷的素材。
3、练笔积累。在阅读材料积累中勤于练笔,积累有形的文字材料,并从中提高运用语言技能。练笔的形式一般有:读练笔,即动笔墨读书,包括词语摘抄,内容概括,佳句警句抄录,读后感,书刊评论等。观察练笔,主要是写观察片断、观察日记。视听练笔、活动练笔等,均可用日记形式写观后感、活动收获等。
4、活动积累。在亲身经历的各种活动实践中,体验生活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也是积累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这些材料情感性强,心理活动素材多,动态发展变化内容多,为其他积累渠道所少有。积极参与,有意观察,强化体验,从中积累真情实感,体验活动中各种人际交往的真伪虚实、优劣美丑,观察活动过程中各种人物的言行举止、神态变化。活动中所积累的材料往往由于富有情趣而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再现容易,而且写作中使用起来容易抒发情感,达到文情并茂。
(二)、选择生活中那些能催人奋进、陶冶情操、健康向上的材料。生活中的是是非非纷繁复杂,但总有一定的价值标准、判别标准。那些能反映人类共同情感、共同追求等主题的材料便是健康向上的材料。像倡导和平宽容、追求独立坚强、表现美丽真诚、鼓励勇敢创新等主题的事例。这些材料能促使人类文明更好地向前发展,能唤起人们内心情感的共鸣。作文选材应尽量选择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积极向上的材料,尽量少写或不写生活中那些阴暗的缺乏普遍意义的材料。虽然生活中也有一些阴暗面,有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但由于中学生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对那些消极的材料还缺乏足够的判断和思考能力,写起来容易出现认识上的偏差。
二、生动叙写材料,充实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使用足够的细节描写可以让文章显得富有情趣和个性化。一篇没有细节描写的文章就像一块没有加料的比萨饼――它能喂饱你,但你并不爱吃。文章需要足够的细节描写来丰富文章的内容,进而让人感到你是在写事实,而不是说大话。
(一)、变空泛为具体,加强细节描写。
不少同学的文章只有空洞的叙述或议论,缺乏具体的描写,读起来味同嚼蜡。如有位学生在习作《那一刻,我流泪了》中写道:
“我来到粮库工地上,看到父亲扛着沉重的麻袋,非常吃力地走着,汗水浸湿了他的衣服,我感动得流出了眼泪。”
我们看了这段文字之后,是不会陪着流泪的。不难发现,上面这段文字不具体,不细腻,非常空洞。麻袋有多重?父亲扛着麻袋的样子怎样?父亲是如何吃力地向前移动?我内心有怎样的想法?这些细节都没有表现出来,作者的情感没有找到寄托。当然也就不能够引起我们内心的情感共鸣。不妨这样改动:
“我加快脚步向粮库工地走去。近了,近了,远处传来机器的轰鸣声。突然,一个瘦弱矮小的身影闯入了我的视野,小山一样的麻袋重重地压在了他的身上,他的身体被压成了弓形,他的双手紧紧地攥着麻袋口,身子努力地向前倾,迈着蹒跚的脚步一步一步向前走着。只见他来到输送机前,把沉重的麻袋卸下,深深地喘了口粗气,慢慢转过身来。刹那间,我惊呆了,那个人――我的爸爸!
望着爸爸那疲惫不堪的身影,望着他那被汗水浸透的衣服,我鼻子一酸,眼泪一个劲地在眼眶里打转儿。以前,我是多么幼稚啊!我从来都没有体会到父母挣钱的艰辛,没有想到手里花去的钱是父母用血汗这样换来的。这几年,腰疼的毛病一直折磨着爸爸,但爸爸总是没日没夜地拼命地干活赚钱养家,任劳任怨。爸爸才四十岁出头的人,看上去却像五六十岁的老头儿。额头过早地爬满了皱纹,鬓角过早地出现了白发……我的眼泪禁不住夺眶而出,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我们来比较一下原文与修改后的文章。上段中加点的语句“加快脚步”表现了我去看父亲的急切心理,说明我和父亲之间的心理距离很近,为下文流泪作了很好的铺垫。“我惊呆了”写出了我看到那是父亲的一刻的合理反应,为文章增添了真实感。“瘦弱矮小”“看上去却像五六十岁的老头儿”“额头过早地爬满了皱纹,鬓角过早地出现了白发”等语句表现了父亲为了我、为了家庭的过度操劳的结果。而 “小山一样的麻袋重重地”“身体被压成了弓形”“双手紧紧地攥着麻袋口”“身子努力地向前倾,迈着蹒跚的脚步”“深深地喘了口粗气,慢慢转过身来”等语句则从情态、动作等方面把父亲沉重的负担表现得淋漓尽致。正是有了这样的细致入微的描写,文章才具有真实的强烈的感染力。最后在“我”的情感达到高潮时,流泪自然水到渠成。
可见,变空泛为具体就是要认真观察生活,把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行为、语言、心理等细节通过形象生动的词语描写出来。将人物的内心情感融入到这些动作神情、言语、心理之中。
(二)、拨动情感触发点,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说实话,写真事,抒真情。唯有真情方能动人心弦,感人肺腑;唯有真情,才能使文章有灵魂,使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有一篇考场作文《我需要母爱》,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小作者流露了真情,勇于自我剖析,且写出了独特的情感体验。作者从自己放学回家写起,当听到母亲遭车祸的噩耗,跌跌撞撞赶到医院时,母亲已经永远地闭上了眼睛。望着母亲头发散乱、满脸污垢地躺在急救室里,作者内心的情感似泻闸的洪水奔流而出:
“妈妈,你就这样走了,我和爸爸怎么办?我只是一个孩子,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你难道真的忍心就这样永远离我而去吗?我需要你对我的爱,哪怕是一天、一小时、一分钟、一秒钟都可以啊!妈妈,我的好妈妈……妈妈,你生前事事关心我、照顾我,而我却只顾自己玩耍,从未关心过你、孝敬过你,我真是太自私太吝啬了……妈妈,如果来世你能再做我的妈妈,我会加倍珍惜你对我的付出的每一点爱,请让我来世再报答你吧,我那善良而又美丽的好妈妈……”
这一句句或内疚或自责的话语,句句饱含真情,句句感人肺腑,倾诉着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催人泪下。
要想拨动情感的触发点,作者必须要将真实的自己融入到叙事中去,真正做到“以我手写我心”。在叙述的过程中,努力使自己或是故事中人物的内心情感回归到事件发生之时。这种情感是真实可感的,不是虚拟编造的。在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人物的内心情感的起伏,心理活动的微妙变化,头脑中获得的体验等都要符合生活逻辑。这就要求学生要体验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新课程标准十分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是很有道理的。拨动情感的触发点,学生就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素材积累,尽量选择那些自己对学校、社会有体验的材料来写作文。类似的经历会激发人的情感的触发点的。
要想拨动情感的触发点,还要善于抓住读者的心理。因为写作就是在和读者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如果认识到了这一点,就会在叙事中想方设法巧设情节、渲染细节、刻画人物心理等。而不至于将叙事仅作为自己个人的无序的、随意地表达。
(三)、巧用环境描写,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环境描写在文章中可以起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心理、交代时代背景和渲染气氛等作用。如果学生写记叙文时,在文中恰当地加入一些环境描写来推动故事发展,或烘托人物的心情等,往往可以收到十分好的表达效果。如有一学生在作文《力量》中开头写道:
“冷飕飕的西北风像长了舌头,把这条繁忙的大道舔得光溜溜的。路旁的树在风中剧烈摇晃。过往车辆已经慢得不能再慢,仿佛随时都会被风吹走。行人很少,偶尔遇上个人就必定包裹得像婴儿一般严实。他‘夹’着一辆破自行车,逆着风艰难地行驶着,脸上像刀割一样难受。但他心里更难受:揣着的成绩单上,期中考试8门功课4门挂了红灯,想起父母那望子成龙的殷殷企盼……”
小作者通过对凛冽的寒风、随风摇晃的树木、缓慢行驶的车辆、稀少的行人等景物的细致地描写,着力渲染了冷清、凄凉的环境气氛,衬托出“我”痛苦、内疚、沉重、悲凉的心境,使伤感之情更加鲜明突出。
锁 定 精 彩
――浅谈中考作文制胜的秘诀
考场作文要创新,要出彩,切忌重复过去,切忌重复别人。只有创新才能出奇制胜,只有出彩才能感染和吸引阅卷者拿高分。那么,怎样才能写出耳目一新的考场作文呢?
第一:攒足精米,为我所用
攒足“精米”好“下锅”,作文离不开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除去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没有压力之下的点滴积累外,处在中考前的材料积累,应该是一种具有突击性质的有意识的“精米”储备。平时的材料积累可以说是零散的,缺乏针对性的;而现在就要尽量使之系统化、目标明确化。分析全国各地中考作文题的变化轨迹,可以明显的发现:题目愈来愈趋向于开放,对考生的束缚越来越小,供考生自由发挥的天地越来越广阔。
比较突出的有两点:其一,题目趋向表现自我,展现个性。其二,命题生活化,引导考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
其实,中考的所有作文题都可以轨道逐步扩大的几个同心圆中,这就是:以考生“我”为圆心,以生活为半径,形成“我――我和家庭――我和学校――我和社会”这样一个轨迹。或者说,作文无非是写我、我的家庭生活、我的学校生活、我的读书生活、我的社会生活。所以在材料的积累和储备时要有目标和针对性。这时如果还像平时一样,仅满足于散见在报章杂志上的材料搜集,显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中考作文的需求。九年的寒窗,从书本中学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古到今、由中到外的不少知识,加上社会见闻及接受各种媒体的传输,已在头脑中贮存了不少知识,但这些知识是在长期中积累的,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在考前应梳理一下知识系列,便于考试时调遣为我所用。
第二:书写认真,脸面整洁
卷面如同一个人的脸面,是文章的直观外在形象,是考生作文与阅卷老师见面的第一印象。表面看来卷面书写的最高分值也就是3―5分,但其影响的心理分、印象分是三五分远远不能打住的。其一,影响内容分。中考阅卷在炎热的七月,在规定的时间内要完成规定的工作量,如果你的答卷字体潦草,标点不清,错别字连篇,自然不会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力,丢掉内容分当属必然。其二,影响感情分。混乱的字迹,混乱的标点,横七竖八勾画的线条,仿佛“天书”一般令阅卷老师反胃,甚至于使人联想到你的学习态度:连中考答卷都马马虎虎、草草了事,可见平时更是糟糕。老师的情绪变化,自然用“有色”眼光来审读你的文章,对于作文评卷这种主观性极强的工作来讲,你的分数定会应声而落。
因此,要十分注意书写。书写的一般要求是:清楚、整齐、易于辨认。有的考生盲目的学习一些不规范的行草书,虽然好看,但不易辨认,自然影响阅读。作文时要写楷体字,一笔一划清清楚楚,写行书也要连笔自然,切勿写草书。标点的书写使用要规范,不要一逗到底,更不要都点成圆点。
第三:凤头引蝶,豹尾点彩
和文章标题一样,开头和结尾也为大多考生所忽视。总有一种观念误区,认为只要文章主体写好了,开头和结尾关系不大。所以,构思的时间和精力主要放在主体部分,而没有在头尾上多下功夫。其实,这种做法对于你的作文得分影响很大。在中考作文的批改中,由于时间紧、天气热、任务重,阅卷老师很难把每篇文章看得很仔细。一般首先是看有没有按照所给要求,在规定的范围内写作;其次是看语言基础。虽然通篇都可以显示出考生语言表达水平,但最为醒目、最能体现语言能力的、最能引起老师注意的,还是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这头尾给老师的印象最为深刻,也最能影响老师对作文的评判。所以考生不仅不应该忽视开头和结尾,相反更应该在这两个地方狠下功夫!古人作文之法的“凤头、熊腰、豹尾”之说,比较形象地道出了文章各部分的追求目标。这里的“熊腰”即指主体部分的内容要丰富,我们姑且不论。下面我们只谈谈开头和结尾问题。
“凤头”,也有人称之为“龙头”,都是指开头应该不同凡响,有吸引力,能有引人入胜的效果。一般要具有“新”、“奇”、“短”、“趣”的特点。但考生们往往在开头上存在这样几种不足:1、不必要的释题,多此一举;2、故弄玄虚,转弯抹角,入题太慢;3、照抄原材料或引用复述不简练,中心话题“千呼万唤不出来”。因此在中考应试时一定要避免这几种弊病。
西方的谚语也这样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一篇600字左右的考场作文来说更是如此,往往开头便决定了整篇文章的大体走势,定下了文章的基调;同时,一个好的开头也增加考生写好下文的信心。
开头的方法有很多,如比喻开头法(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我的空中楼阁》)、引言开头法(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他作为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琐忆》)、议论开头法(生命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有人“利”字为先,好处抢尽;有人“荣”字当前,虚实兼收;亦有人“德”字为重,铁肩道义。――湖北考生《得失寸心知》)、入物开头法(很久很久以前,也许在我的生命之树发芽的时候,我的生命之神就告诉我,我是一只火凤凰。那时幼稚的心灵无法参透凤凰的含义,长大了也是。――湖南考生《凤凰的选择》)、写人开头法(夏日炎炎。鲁林从省城公安大学放假回家,来到A城地面,此地距离其老家梁山泊尚有一段路程,须乘班车,方可上路。――河北考生《“小鲁达”的抉择》)、叙事开头法(一年夏天,我和妻坐着海轮到了一个有名的岛上。――鲁彦《听潮》)、描景开头法(陌生的山花已有无数的开了。冷月下,却只见一犁春水,蓦然回首,总是充盈着泪水的双眼遥望寂灭的星空,总是随风飘动的思绪感叹树叶的凋零。――广东考生《美丽一次》)、绘境开头法(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定情开头法(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朱自清《背影》)。
关于结尾,名家多有论述。托尔斯泰说:“好的结尾,就是当读者把作品读完之后,愿把它的第一页翻开来重新再读一遍。”明代许榛在《四溟诗话》中说:“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这里他们都谈出了好的结尾的标准。高明的考生很珍惜这最后显示才华的机会,做好“编筐”的“收篓”工作。要想结好尾,必须避开以下之忌:一忌冗长罗嗦;二忌空喊口号;三忌豪言壮语;四忌表示决心;五忌平淡无力;六忌画蛇添足。
好的结尾如干果,耐人咀嚼;如醇酒,令人回味;如妙曲,余音不绝;如撞钟,引人警醒。要达到这些效果,可以归纳总结,画龙点睛;可以含蓄蕴藉,启人心智;可以首尾呼应,整合一体;可以吟诗作结,涵义隽永;可以提疑质问,发人深思;可以卒章显志,出奇制胜;可以余韵袅袅,回味无穷。
第四:设置“亮点”,突兀“奇峰”
一篇被人称道的诗文,并非字字玑珠、句句精华。它们之所以有阅读意义和文学价值是因为它们都有自己的“亮点”所在,是因为诗文中偶尔有几颗“珍珠”在闪耀。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宋祁的《玉楼春 》一词不会流传千古。 所以中考作文必须避免平庸平淡,应该用设置“亮点”的办法,使文章偶有“奇峰”突现。这样才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力,使其阅到此处不禁心头为之一震,甚而击节赞赏。有这样的效果,何愁不得高分?
设置“亮点”有以下几点可以考虑:
1、旁征博引,展露才华,以文采取胜。如果学生平时注意了课外阅读,知识丰富一些,就可以根据文章需要,尽可能地旁征博引。如典故逸事、中外掌故、名人名言等。一者可以丰富文章内容,二来可以显示出你不同与众的才华。但这些材料应该是新鲜的而不是陈旧的。如果是平时所不太为人知晓的,效果会更佳;更能显示出学生知识面的宽广。所以考前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材料的搜集和储备。
2、注重细节,真挚动人,以真情取胜。文贵有情,有情方能感染人。在构思谋篇时,就要注意选择最能打动人心的题材;在叙事时,特别要注重细节的描写刻画。在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细加琢磨,力求写得细腻传神,有感染力量。考生应该从朱自清的《背影》中对于父亲的描写受到启发。倘若文中的细节能拨动阅卷老师的心弦,那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3、凡人哲语,画龙点睛,以深刻取胜。名人说出的话并非句句名言,凡人也未必说不出富有哲理意味或意义深刻的语言来。这样的语言往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思维水平和思想深度;能够引起阅读者的注意,耐人咀嚼回味;进而引起思想上的共鸣。这应该是考生可以考虑和设置的一个“亮点”。考生在应试作文中除了直接引用名人名言外,也应该从自己所掌握的名人哲语中受到启发,根据提供的话题范围,化用或构思出一句或几句自己的凡人哲语来。或把它置于篇首作为题记,或在文中关键处作为凝练精辟的议论。这样,无疑可以起到画龙点睛,辉映全篇的作用。其效果就不言自明了。
当然,如果你思维清晰,结构安排缜密,可以以严谨取胜;如果你富于想象和联想,可以以营造优美的意境取胜;如果你语言诙谐,格调轻松,可以以风趣取胜。
总之,考场作文要创新,要出彩,要出奇制胜,也因文而异,因人而异。“文无定法”,只要根据文章的实际需要,以最能发挥出个人才能,显示出个人才华,有创意的写作,最能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和兴趣为出发点,随文而悟,灵活运用,且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即可。但考前应当多接触,多借鉴,多体味,多练习,否则纸上谈兵,难以实战。
满分作文是怎样炼出来的
一、 炼开头――举头已觉满眼春
古人说“凤头豹尾”,就是说开头要写得有姿有彩,像凤凰的头那样,有人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这些都说明了作文开头的重要。精彩的开头能一下子就打动评卷老师的心。由于时间与篇幅的限制,考场作文的开头讲究简洁、生动、优美,我们可以欣赏一下下面这些满分作文的开头:
1.引名句,起点高远,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知识犹如浩瀚无垠的大海,哪有水源穷尽的一天?惟有以百折不回的毅力,勇往直前,方能采撷到知识果实(1999年广东《学无止境》)
2.巧博喻,形象开阔,如:像微风拂过竹叶,像碧波轻吻着海岸,像明星装饰着天幕,像冷雨滋润着土地。你的出现仿佛一道闪电划破了凝固的空气。(2002年盐城《一丝甘醇沁心田》)
3.趣比拟,别开生面,如:嘿,大家好,我叫把握,与自信等人是胞兄胞弟,我们共同支撑着人的大脑活动与精神。你们可不要小瞧我啊,我的存在很重要呢。(2002年河北《我叫把握》)
4.作排比,造势磅礴,如: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灿烂的,对人以和,待人用善,待人和善。(2003年江西《待人和善》)
5.巧设问,引人深思,如:团团黑黑的硝烟还围绕在你的身边吗?轰隆的飞机还盘旋在你头顶上的那一片天空里吗?哦,伊拉克女孩,你那双纯洁的双眼噙着泪水,你无助的眼神充满了恐惧。你在想什么?(2003年江西《今夜星光灿烂》)
6.深抒情,生动感人,如:虽说雁过无痕,岁月无声,而白驹过隙的光阴却在生命的每一个空隙里不着痕迹的流动。流年的浪花总是涤荡在渺远的心际,水波涟漪般徐徐荡开,风中花瓣样轻轻坠落。是什么促使我们的忧伤、快乐、悲痛、幸福化作丝丝雨露……在静谧的夜里发起一轮轮的攻击?(2003年丽水《永恒的情结》)
7.用题记,揭示主旨,如:就在蔚蓝变得紫红的那一刹那,也预示着无情的黑夜即将代替这片美丽,但我仍然坚信:无情的黑夜也是慷慨的!――题记(2003年荆州《把黎明的美丽带给曾失落的我》?
二、 炼形式――巧持彩练当空舞
独到的创新设计,能使由“赤橙黄绿青蓝紫”组成的彩绸在空中亮出美不胜收的舞姿;别具一格的表现形式,能使精心包装的中考作文充满灵气和魅力。我们谈作文要创新,许多同学往往只注重作文内容、立意、语言等方面的“出巧”。其实,好的作品更需要漂亮的包装,我们如果少用传统的“三段体”形式,给作文换一套新颖的“外装”,就会带给阅卷老师新与美的视野与享受。看全国满分作文,各种各样的创新形式让人拍案叫绝。
1.日记体式:围绕一个主题,用清晰的时间概念展示出事件的全过程。日记是一个人心灵的真实反映,所以这种文体,既能吸引读者,增强真实感,写法上还避免了单纯的记叙形式。如:2003年安徽满分作文《体验“女朋友”》就以日记的形式表现了自己与女生交往的一段经历,每则日记着力写好一个小镜头,以此见证他的独特体验。2003年深圳满分作文《留下》则用日记记录下三个时间段亲朋给自己的电话留言,来表现“非典”时期的非常爱意。
2.剧本式:如2002年眉山满分作文《善良归家》:时间:寒冬的一个早晨地点:一片茫茫的荒原上 人物:善良、金钱、地位、权力、时光老人
背景:善良被人们扔到了一片寒风呼啸的茫茫荒原上,那儿荒无人烟,只有善良一人在无边无际的荒原中走着。(画外音:善良正急切地想着回家,想着回到人们的心中。)
(突然远处有一辆奔驰轿车从善良身边急驰而过,善良似乎看到了回家的希望)
善良:停车!停车!(满怀希望地招着手)
金钱:你是谁呀?为什么在这半路上挡我的车呢?(边说边探出头来)
小作者围绕一个主题,采用短剧的表现形式,用场景揭示事件发生的背景,用舞台提示展示细节,用人物的台词阐述事件的发展情况或表明作者对生活的见解,新颖独特的构思,让人拍手叫好。
3.小标题串联式:如同电影拍摄手法,将围绕主题的文章材料进行多方位甚至是随意的抓拍几个镜头,使整个事件由孤立到联系,从片面到全面,形成一个整体。各个镜头用小标题或者序号标列,能给人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感觉,又能避免单调的过渡。如:2003年河南满分作文《打造蓝天》就用了三个十分抢眼的小标题:“起风了”、“下雨了”、“云散了”,从表面上看,它们是自然界天气变化的写照,深入文章,你会发现它们更是“我”心理变化的形象表述,通过小标题,文章的情节一气贯通。
4. 童话寓言式:如2002年江西满分作文《一条海豚的幸福感受》中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童话故事这一表现形式,采用换位思考,站在第一人称的写作角度,写出“我”――一条海豚回归大海时的幸福感受。2003年辽宁的《一棵老槐树的自述》、云南的《做一片云,真好》、益阳的《书国的罢工》、淮安的《“鼓励”自传》、安徽的《真走访记》等满分作文将“老槐树”、“云”、“书本”、“鼓励”、“真”等形象事物或抽象事物拟人化,采用童话寓言形式,带给人独特的感受。
5.还有诸如书信、故事新编、微型小说、实验报告、法律文书、合同、产品说明书、病历、会议记录、广告启事、演讲词、几何证明题等形式,作者们围绕文章内容,找到与之相适应的、独具特色的形式,从而让文章以创新之光照亮评卷老师的眼睛。
三、 炼语言――语不惊人死不休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即文章要讲究文采,讲究美,没有文采的文章,就难以传播。同样的道理,中考作文要想获得高分,富有文采的语言表达是必须的。优秀作文语言生动活泼、魅力深厚的奥秘有三:
1.妙用动词、形容词,修饰语,叠字等。如:夕阳的余晖下,青葱的小草和着微风摇曳身姿,门卫的那只圆滚滚的大白兔乖巧地倚卧在草丛里,痴痴地凝望那片涂了油彩的瑰丽的天空。(2003陕西考生《拥抱现在》)
2.句式灵活多样,长短变化,整散结合。如:出了家门便是山,一眼望不到头的大山;出了家门便是河,一眼望不到边的河。这就是我的故乡――养育了我16载的故乡。(2003年淄博《招招手儿,豆角般的月儿》
3.巧用修辞格从来都是增添文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①.善用排比,如:和善,犹如一股春风,一场春雨,吹拂滋润着荒凉的大地;和善犹如一盆炭火,温暖着每个心灰意冷的生命;和善,是一剂良药,是阴云遮不住的晴空,是一朵馨香的花朵。待人和善,给自己快乐,也带给人们幸福。(2003江西考生《待人和善》)
②.妙用比喻,如:主题音乐跳跃的音律中还透着一丝丝的轻柔,像柔纱抚过面庞,像淡云掠过蓝天,像细雨亲吻大地,令我难以释怀。(2003甘肃《歌声与微笑》)
③.灵活引用诗句、歌曲、名言、俗语、谚语、歇后语等等,如:
“1”是一个擎天柱,是正直,是不屈不挠的骨气。于是,我们有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凛然正气;有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英勇无畏;有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英雄气概。(2003郑州《欣赏数字中的语文》)
“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每当耳边想起这熟悉的旋律,自己就好像遇见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般,感觉格外亲切。(2003甘肃《歌声与微笑》)
④.回环反复,如:……在其中辨明了真善美,分清了假丑恶,不亦乐乎。……在其中体验知识的真谛,科学的美丽,不亦乐乎。……在其中,我读得更多,想得更多,书使我渐渐成长,不亦乐乎。
早晨起来,品香茗读散文不亦乐乎。中午,倚阳光读小说不亦乐乎。晚上,靠窗边读诗词不亦乐乎。(2003天津《读书是快乐的》)
⑤生动比拟:如“随手攥一把肥沃的月色,都会芳馨出孤独与哀愁……”、“月色在倾听”(2003安徽《成长是一种体验》)
四、 炼书写――粒粒珠玉落银盘
近年来,卷面整洁、写字工整,已经成为中考作文的一项重要评价标准,如2003年绍兴卷在写作要求中,明确说明书写5分,湛江卷写作70分中,卷面和书写也占了5分。除了作文要求中有明确的规定外,创造一个清楚整洁的文面,还会增加评卷老师对你的作文的印象分。作文的书写要注意几点:1、用颜色比较深的,笔头也比较粗的钢笔、圆珠笔书写;2、标点使用正确规范;3、杜绝空格、拼音;4、尽量把字写得大一点,撑着格子写。
作文选材技巧例谈
小巧的材料往往就是生活中的一次历练、一番拼搏、一点收获、一种体验……就是这些点点滴滴,经过我们的剪辑加工、精心组合,它们就会变得鲜明而丰厚、灵动而美丽,因而显得异常精致。
可是,我们很多同学在作文时,往往喜欢犯这样一些毛病:让他们写长江,他们必然溯源到江头,飘流至江尾,浩浩荡荡三千里;让他们写长城,他们就会从山海关到嘉峪关,巍巍峨峨半壁江山。如此贪多求全、贪大求圆,是作文一大忌。
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曾有诗曰:“文章看落笔,议论驰后先,破石出至宝,决高泻千川。”意思是说写文章要特别注重开篇落笔之处,如果下笔便石破天惊、涌现精华,则全篇就如高崖泻水,气势如洪。明朝诗人谢榛也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同样强调了开篇应以爆竹骤响之势震彻全文。可见。文章的开头是相当重要的,特别是考场作文更是如此。如何利用开头在浩瀚文海中脱颖而出呢,现简略归纳出以下二十种方法,供参考:
⑴欲扬先抑,开发胃口
唉,老师怎么让我和他坐一个桌呢?她可是我班最凶的女生啦!就因为这,大伙都叫她“虎妞”。――《同桌》
⑵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我和阿敏的交情可不一般――初中三年的同桌。对她,我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同桌》
⑶描形绘神,印象逼真
她,长得真丑:黄瘦的脸;尖尖的下巴;淡得几乎看不见的眉毛下,一双细眯的眼睛;鼻子扁而大;一口参差不齐的牙齿,略有黄色……唉!甭提了,她的外表真不符合这么动听的名字――祝丽丽。――《同桌》
⑷自然交代,平引下文
新学期一开始,我就注意到一个问题:我们班三十三名男生,二十七名女生,男生两人一桌恰好多一名,女生亦如此,必将出现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同坐一桌的危机。可万万没想到这个危机会降临到我的头上。――《同桌》
⑸歌词开头,响彻云际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会惦起/曾经最爱哭的你……”一曲悠扬的《同桌的你》从路边音像书店传了出来,那带着绵绵情思的乐曲,把我的思绪带回了三年前的时光……――《同桌》
⑹排比反复,创造旋律
朋友,就是我可以为他献出真挚情感的人;朋友,就是我可以对他付出全部信任的人;朋友,欢乐时与我分享,危难时与我同行。人生中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我就有着这样的一个好朋友。――《朋友》
⑺设问开篇,无沿无边
往事如烟,随着时光的流逝,大都渐渐淡忘,而那双眼睛,怎能使我忘怀?――《朋友》
⑻名言指路,开宗明义
培根说过:“无真实朋友之人,可以谓之真可怜而永陷于孤独生活之人。”他的话道出了朋友的重要。是的,假如一个人丧失了友情,他简直无法生存在世界上。――《朋友》
⑼对比映衬,突出重点
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人渐渐被我淡忘了,然而,有那么一双眼睛,一种声音一个身影,至今萦绕在我的心头,久久不能忘怀。――《朋友》
⑽倒叙开头,吸引读者
当我们乘着离开国防教育学校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泪水竟然在我的眼眶里打转。难道是留恋吗?是留恋那一段虽苦虽累但充满活力的生活,还是留恋那待人苛刻却真诚亲切的军人,我们的教官?――《朋友》
⑾ 环境描写,渲染气氛
十月九日又到了,鲁迅先生已经逝世六十年了。从傍晚到子夜,静静地,一个人坐在窗前,任冷雨打着窗棂。灯下一盆吊兰淡淡地涂抹一壁翠色书柜。夜风荡起,身上微微泛起寒意。想起了鲁迅先生,泪水就滑落下来。
⑿抒发情感,以情动人
暮色中,几缕炊烟从农舍里袅袅升起。我捧着一束栀子花,站在张老师的窗前。张老师,您还是那样忙碌?该歇歇了吧,今天是您的节日――教师节。我带着我的收获来看您来了。――《琐忆》
⒀以物喻人,含义深长
在一望无际的旷野上,一棵古老的树,虽然生命已到了最后一刻,但它仍然倔强的生长着。在它的身旁,一棵小树正在抽出嫩嫩的芽。老树的根枯了,它把生命的汁液输给了小树;老树的叶黄了,它把绿色的生命注入了小树。老树历经沧桑,走完了它艰难的历程。如今,小树刚刚抽枝吐叶,老树却离开了它……这正像外公离开了我,他来不及接受我对他的报答之情,就匆匆离开了我。――《琐忆》
⒁设置矛盾,引人入胜
“我就不信,你在这个班生活了两年多,对这个集体就会没有一点感情?……”这是今天早晨班主任陈老师对我说的话。我望着陈老师愤怒的目光,委屈的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心理说:“陈老师,你误会了……我怎么能不爱我们的班级体呢?”
作文的构思法
构思是指在动笔作文前,对文章的内容、表达方式和结构层次的总体设计。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里详写、哪里略写的问题。它是作文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性的复杂的思维活动。具体地说,文章构思就是对选材过程中所选的材料作分解和组装,使之有序化、审美化的思维过程,因为每个人的大脑的思维方式不同,所以分解和组装的方式也呈现多种多样,这里介绍几种大家常用的构思法,以打开同学们构思的路子。
1、一字(词)贯穿构思法
一字(词)贯穿,是提在构思文章时,选择一个和中心思想紧密相关的关键字或词连接文章的所有材料,从而形成文章的骨架。如《背影》一文,就是采用一词贯穿构思法,文章从始至终以“背影”一词不达意贯穿全文,使读者深深体会到一颗慈父心,体会到父子之间的深情。运用此法,要注意文章要扣紧一个字或词来写,只有这样,才有条件以此为辐射点,进行多角度的思维,才有利于有层次地、深入地进行描述或抒情,使文章丰满而有韵味。
2、片断组合构思法
片断组合,是指在题目规定的范围内,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选择几个生动的典型的人物、事件或景物的片断组合成文来表现一个主题的构思方法。用这种方法构思的记人、叙事、写景的文章,可以在较短的篇幅内,多角度、多侧面地表现人物、叙述事件、描写景物。
运用片断组合的构思法需要注意的是:
A、所组合的片断的形式要统一:或者是人物形象的一系列片断组合,或者是事件的一系列片断组合,或者是景物的一系列片断组合等。
B、片断本身的叙述必须是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的。
C、片断可以是横向排列,也可以是纵向排列。横向的排列要安排好主次、实虚的关系,纵向的排列要注意时间的先后顺序。
3、悬念设置构思法
悬念设置,是指在选材构思时,把情节安排得含而不露,让读者以焦虑的心情期待着它的发展,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之功效的构思方法。
4、纵横对比构思法
纵横对比,是指将对立的人物、事件、景物放在同一篇文章中来叙写的一种构思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构思,形成鲜明的反差,给读者留下极深的印象。或动静对比,或美丑相映,或真假相衬,或善恶对立,或冬夏对比,或天地对照等等。
5、欲扬先抑构思法
欲扬先抑,是指为肯定某人、事、物、景,先用曲解或嘲讽的态度尽力去贬低或否定它的一种构思方法。运用此种构思法要注意抑少扬多,扬能压抑。
6、时空推(转)移构思法
时空推(转)移,是指在选择材料后以时间的推移或空间的转移来组织材料行文的一种构思法。
以上几种构思法,在一篇文章中常常结合起来使用,希望在作文时细心体会。
用好材料 打造精品
――记叙文写作中材料运用的策略研究
一、精心选择材料,展现一个真实而又富有个性的世界。
选择什么材料比较好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选材:
(一)、选择真实的现实生活材料。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选择作文材料时,应放眼自己身边的现实生活。完全没有必要舍近求远,去胡编乱造故事。
那么,如何发现身边的生活材料呢?用明亮的双眼去观察生活,用智慧的大脑去思考生活。比如关注别人讲述的事情、自己寻找资料得来的事情、亲身经历的事情等等。以身边的真实事件为材料的文章会得到读者的充分肯定与情感共鸣。从身边的事件中发现写作的素材,也就是参与写作的最真实的、最有效的行为。
平时一定要注意收集、积累这样的材料。这里向大家介绍几种收集、积累材料的方法,以期有所帮助。
1、观察积累。客观存在的环境万物与丰富生活的种种特色,只有靠观察才能发现、掌握与积累,才能形成写作的素材与题材。因此,要养成处处留心观察的良好习惯。观察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观察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并把观察的所得、所知、所感的各种细微特征及时记录、随时积累,这样才会使头脑中的材料越来越丰富,写作时便能厚积薄发,得心应手。
2、阅读积累。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而作为积累材料的阅读,主要指课外阅读。大量课外读物内容广博,知识丰富,经验纷繁,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兼容,是前人观察成果的结晶,更是中学生写作中可以广泛采撷的素材。
3、练笔积累。在阅读材料积累中勤于练笔,积累有形的文字材料,并从中提高运用语言技能。练笔的形式一般有:读练笔,即动笔墨读书,包括词语摘抄,内容概括,佳句警句抄录,读后感,书刊评论等。观察练笔,主要是写观察片断、观察日记。视听练笔、活动练笔等,均可用日记形式写观后感、活动收获等。
4、活动积累。在亲身经历的各种活动实践中,体验生活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也是积累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这些材料情感性强,心理活动素材多,动态发展变化内容多,为其他积累渠道所少有。积极参与,有意观察,强化体验,从中积累真情实感,体验活动中各种人际交往的真伪虚实、优劣美丑,观察活动过程中各种人物的言行举止、神态变化。活动中所积累的材料往往由于富有情趣而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再现容易,而且写作中使用起来容易抒发情感,达到文情并茂。
(二)、选择生活中那些能催人奋进、陶冶情操、健康向上的材料。生活中的是是非非纷繁复杂,但总有一定的价值标准、判别标准。那些能反映人类共同情感、共同追求等主题的材料便是健康向上的材料。像倡导和平宽容、追求独立坚强、表现美丽真诚、鼓励勇敢创新等主题的事例。这些材料能促使人类文明更好地向前发展,能唤起人们内心情感的共鸣。作文选材应尽量选择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积极向上的材料,尽量少写或不写生活中那些阴暗的缺乏普遍意义的材料。虽然生活中也有一些阴暗面,有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但由于中学生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对那些消极的材料还缺乏足够的判断和思考能力,写起来容易出现认识上的偏差。
二、生动叙写材料,充实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使用足够的细节描写可以让文章显得富有情趣和个性化。一篇没有细节描写的文章就像一块没有加料的比萨饼――它能喂饱你,但你并不爱吃。文章需要足够的细节描写来丰富文章的内容,进而让人感到你是在写事实,而不是说大话。
(一)、变空泛为具体,加强细节描写。
不少同学的文章只有空洞的叙述或议论,缺乏具体的描写,读起来味同嚼蜡。如有位学生在习作《那一刻,我流泪了》中写道:
“我来到粮库工地上,看到父亲扛着沉重的麻袋,非常吃力地走着,汗水浸湿了他的衣服,我感动得流出了眼泪。”
我们看了这段文字之后,是不会陪着流泪的。不难发现,上面这段文字不具体,不细腻,非常空洞。麻袋有多重?父亲扛着麻袋的样子怎样?父亲是如何吃力地向前移动?我内心有怎样的想法?这些细节都没有表现出来,作者的情感没有找到寄托。当然也就不能够引起我们内心的情感共鸣。不妨这样改动:
“我加快脚步向粮库工地走去。近了,近了,远处传来机器的轰鸣声。突然,一个瘦弱矮小的身影闯入了我的视野,小山一样的麻袋重重地压在了他的身上,他的身体被压成了弓形,他的双手紧紧地攥着麻袋口,身子努力地向前倾,迈着蹒跚的脚步一步一步向前走着。只见他来到输送机前,把沉重的麻袋卸下,深深地喘了口粗气,慢慢转过身来。刹那间,我惊呆了,那个人――我的爸爸!
望着爸爸那疲惫不堪的身影,望着他那被汗水浸透的衣服,我鼻子一酸,眼泪一个劲地在眼眶里打转儿。以前,我是多么幼稚啊!我从来都没有体会到父母挣钱的艰辛,没有想到手里花去的钱是父母用血汗这样换来的。这几年,腰疼的毛病一直折磨着爸爸,但爸爸总是没日没夜地拼命地干活赚钱养家,任劳任怨。爸爸才四十岁出头的人,看上去却像五六十岁的老头儿。额头过早地爬满了皱纹,鬓角过早地出现了白发……我的眼泪禁不住夺眶而出,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我们来比较一下原文与修改后的文章。上段中加点的语句“加快脚步”表现了我去看父亲的急切心理,说明我和父亲之间的心理距离很近,为下文流泪作了很好的铺垫。“我惊呆了”写出了我看到那是父亲的一刻的合理反应,为文章增添了真实感。“瘦弱矮小”“看上去却像五六十岁的老头儿”“额头过早地爬满了皱纹,鬓角过早地出现了白发”等语句表现了父亲为了我、为了家庭的过度操劳的结果。而 “小山一样的麻袋重重地”“身体被压成了弓形”“双手紧紧地攥着麻袋口”“身子努力地向前倾,迈着蹒跚的脚步”“深深地喘了口粗气,慢慢转过身来”等语句则从情态、动作等方面把父亲沉重的负担表现得淋漓尽致。正是有了这样的细致入微的描写,文章才具有真实的强烈的感染力。最后在“我”的情感达到高潮时,流泪自然水到渠成。
可见,变空泛为具体就是要认真观察生活,把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行为、语言、心理等细节通过形象生动的词语描写出来。将人物的内心情感融入到这些动作神情、言语、心理之中。
(二)、拨动情感触发点,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说实话,写真事,抒真情。唯有真情方能动人心弦,感人肺腑;唯有真情,才能使文章有灵魂,使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有一篇考场作文《我需要母爱》,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小作者流露了真情,勇于自我剖析,且写出了独特的情感体验。作者从自己放学回家写起,当听到母亲遭车祸的噩耗,跌跌撞撞赶到医院时,母亲已经永远地闭上了眼睛。望着母亲头发散乱、满脸污垢地躺在急救室里,作者内心的情感似泻闸的洪水奔流而出:
“妈妈,你就这样走了,我和爸爸怎么办?我只是一个孩子,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你难道真的忍心就这样永远离我而去吗?我需要你对我的爱,哪怕是一天、一小时、一分钟、一秒钟都可以啊!妈妈,我的好妈妈……妈妈,你生前事事关心我、照顾我,而我却只顾自己玩耍,从未关心过你、孝敬过你,我真是太自私太吝啬了……妈妈,如果来世你能再做我的妈妈,我会加倍珍惜你对我的付出的每一点爱,请让我来世再报答你吧,我那善良而又美丽的好妈妈……”
这一句句或内疚或自责的话语,句句饱含真情,句句感人肺腑,倾诉着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催人泪下。
要想拨动情感的触发点,作者必须要将真实的自己融入到叙事中去,真正做到“以我手写我心”。在叙述的过程中,努力使自己或是故事中人物的内心情感回归到事件发生之时。这种情感是真实可感的,不是虚拟编造的。在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人物的内心情感的起伏,心理活动的微妙变化,头脑中获得的体验等都要符合生活逻辑。这就要求学生要体验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新课程标准十分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是很有道理的。拨动情感的触发点,学生就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素材积累,尽量选择那些自己对学校、社会有体验的材料来写作文。类似的经历会激发人的情感的触发点的。
要想拨动情感的触发点,还要善于抓住读者的心理。因为写作就是在和读者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如果认识到了这一点,就会在叙事中想方设法巧设情节、渲染细节、刻画人物心理等。而不至于将叙事仅作为自己个人的无序的、随意地表达。
(三)、巧用环境描写,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环境描写在文章中可以起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心理、交代时代背景和渲染气氛等作用。如果学生写记叙文时,在文中恰当地加入一些环境描写来推动故事发展,或烘托人物的心情等,往往可以收到十分好的表达效果。如有一学生在作文《力量》中开头写道:
“冷飕飕的西北风像长了舌头,把这条繁忙的大道舔得光溜溜的。路旁的树在风中剧烈摇晃。过往车辆已经慢得不能再慢,仿佛随时都会被风吹走。行人很少,偶尔遇上个人就必定包裹得像婴儿一般严实。他‘夹’着一辆破自行车,逆着风艰难地行驶着,脸上像刀割一样难受。但他心里更难受:揣着的成绩单上,期中考试8门功课4门挂了红灯,想起父母那望子成龙的殷殷企盼……”
小作者通过对凛冽的寒风、随风摇晃的树木、缓慢行驶的车辆、稀少的行人等景物的细致地描写,着力渲染了冷清、凄凉的环境气氛,衬托出“我”痛苦、内疚、沉重、悲凉的心境,使伤感之情更加鲜明突出。
锁 定 精 彩
――浅谈中考作文制胜的秘诀
考场作文要创新,要出彩,切忌重复过去,切忌重复别人。只有创新才能出奇制胜,只有出彩才能感染和吸引阅卷者拿高分。那么,怎样才能写出耳目一新的考场作文呢?
第一:攒足精米,为我所用
攒足“精米”好“下锅”,作文离不开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除去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没有压力之下的点滴积累外,处在中考前的材料积累,应该是一种具有突击性质的有意识的“精米”储备。平时的材料积累可以说是零散的,缺乏针对性的;而现在就要尽量使之系统化、目标明确化。分析全国各地中考作文题的变化轨迹,可以明显的发现:题目愈来愈趋向于开放,对考生的束缚越来越小,供考生自由发挥的天地越来越广阔。
比较突出的有两点:其一,题目趋向表现自我,展现个性。其二,命题生活化,引导考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
其实,中考的所有作文题都可以轨道逐步扩大的几个同心圆中,这就是:以考生“我”为圆心,以生活为半径,形成“我――我和家庭――我和学校――我和社会”这样一个轨迹。或者说,作文无非是写我、我的家庭生活、我的学校生活、我的读书生活、我的社会生活。所以在材料的积累和储备时要有目标和针对性。这时如果还像平时一样,仅满足于散见在报章杂志上的材料搜集,显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中考作文的需求。九年的寒窗,从书本中学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古到今、由中到外的不少知识,加上社会见闻及接受各种媒体的传输,已在头脑中贮存了不少知识,但这些知识是在长期中积累的,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在考前应梳理一下知识系列,便于考试时调遣为我所用。
第二:书写认真,脸面整洁
卷面如同一个人的脸面,是文章的直观外在形象,是考生作文与阅卷老师见面的第一印象。表面看来卷面书写的最高分值也就是3―5分,但其影响的心理分、印象分是三五分远远不能打住的。其一,影响内容分。中考阅卷在炎热的七月,在规定的时间内要完成规定的工作量,如果你的答卷字体潦草,标点不清,错别字连篇,自然不会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力,丢掉内容分当属必然。其二,影响感情分。混乱的字迹,混乱的标点,横七竖八勾画的线条,仿佛“天书”一般令阅卷老师反胃,甚至于使人联想到你的学习态度:连中考答卷都马马虎虎、草草了事,可见平时更是糟糕。老师的情绪变化,自然用“有色”眼光来审读你的文章,对于作文评卷这种主观性极强的工作来讲,你的分数定会应声而落。
因此,要十分注意书写。书写的一般要求是:清楚、整齐、易于辨认。有的考生盲目的学习一些不规范的行草书,虽然好看,但不易辨认,自然影响阅读。作文时要写楷体字,一笔一划清清楚楚,写行书也要连笔自然,切勿写草书。标点的书写使用要规范,不要一逗到底,更不要都点成圆点。
第三:凤头引蝶,豹尾点彩
和文章标题一样,开头和结尾也为大多考生所忽视。总有一种观念误区,认为只要文章主体写好了,开头和结尾关系不大。所以,构思的时间和精力主要放在主体部分,而没有在头尾上多下功夫。其实,这种做法对于你的作文得分影响很大。在中考作文的批改中,由于时间紧、天气热、任务重,阅卷老师很难把每篇文章看得很仔细。一般首先是看有没有按照所给要求,在规定的范围内写作;其次是看语言基础。虽然通篇都可以显示出考生语言表达水平,但最为醒目、最能体现语言能力的、最能引起老师注意的,还是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这头尾给老师的印象最为深刻,也最能影响老师对作文的评判。所以考生不仅不应该忽视开头和结尾,相反更应该在这两个地方狠下功夫!古人作文之法的“凤头、熊腰、豹尾”之说,比较形象地道出了文章各部分的追求目标。这里的“熊腰”即指主体部分的内容要丰富,我们姑且不论。下面我们只谈谈开头和结尾问题。
“凤头”,也有人称之为“龙头”,都是指开头应该不同凡响,有吸引力,能有引人入胜的效果。一般要具有“新”、“奇”、“短”、“趣”的特点。但考生们往往在开头上存在这样几种不足:1、不必要的释题,多此一举;2、故弄玄虚,转弯抹角,入题太慢;3、照抄原材料或引用复述不简练,中心话题“千呼万唤不出来”。因此在中考应试时一定要避免这几种弊病。
西方的谚语也这样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一篇600字左右的考场作文来说更是如此,往往开头便决定了整篇文章的大体走势,定下了文章的基调;同时,一个好的开头也增加考生写好下文的信心。
开头的方法有很多,如比喻开头法(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我的空中楼阁》)、引言开头法(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他作为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琐忆》)、议论开头法(生命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有人“利”字为先,好处抢尽;有人“荣”字当前,虚实兼收;亦有人“德”字为重,铁肩道义。――湖北考生《得失寸心知》)、入物开头法(很久很久以前,也许在我的生命之树发芽的时候,我的生命之神就告诉我,我是一只火凤凰。那时幼稚的心灵无法参透凤凰的含义,长大了也是。――湖南考生《凤凰的选择》)、写人开头法(夏日炎炎。鲁林从省城公安大学放假回家,来到A城地面,此地距离其老家梁山泊尚有一段路程,须乘班车,方可上路。――河北考生《“小鲁达”的抉择》)、叙事开头法(一年夏天,我和妻坐着海轮到了一个有名的岛上。――鲁彦《听潮》)、描景开头法(陌生的山花已有无数的开了。冷月下,却只见一犁春水,蓦然回首,总是充盈着泪水的双眼遥望寂灭的星空,总是随风飘动的思绪感叹树叶的凋零。――广东考生《美丽一次》)、绘境开头法(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定情开头法(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朱自清《背影》)。
关于结尾,名家多有论述。托尔斯泰说:“好的结尾,就是当读者把作品读完之后,愿把它的第一页翻开来重新再读一遍。”明代许榛在《四溟诗话》中说:“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这里他们都谈出了好的结尾的标准。高明的考生很珍惜这最后显示才华的机会,做好“编筐”的“收篓”工作。要想结好尾,必须避开以下之忌:一忌冗长罗嗦;二忌空喊口号;三忌豪言壮语;四忌表示决心;五忌平淡无力;六忌画蛇添足。
好的结尾如干果,耐人咀嚼;如醇酒,令人回味;如妙曲,余音不绝;如撞钟,引人警醒。要达到这些效果,可以归纳总结,画龙点睛;可以含蓄蕴藉,启人心智;可以首尾呼应,整合一体;可以吟诗作结,涵义隽永;可以提疑质问,发人深思;可以卒章显志,出奇制胜;可以余韵袅袅,回味无穷。
第四:设置“亮点”,突兀“奇峰”
一篇被人称道的诗文,并非字字玑珠、句句精华。它们之所以有阅读意义和文学价值是因为它们都有自己的“亮点”所在,是因为诗文中偶尔有几颗“珍珠”在闪耀。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宋祁的《玉楼春 》一词不会流传千古。 所以中考作文必须避免平庸平淡,应该用设置“亮点”的办法,使文章偶有“奇峰”突现。这样才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力,使其阅到此处不禁心头为之一震,甚而击节赞赏。有这样的效果,何愁不得高分?
设置“亮点”有以下几点可以考虑:
1、旁征博引,展露才华,以文采取胜。如果学生平时注意了课外阅读,知识丰富一些,就可以根据文章需要,尽可能地旁征博引。如典故逸事、中外掌故、名人名言等。一者可以丰富文章内容,二来可以显示出你不同与众的才华。但这些材料应该是新鲜的而不是陈旧的。如果是平时所不太为人知晓的,效果会更佳;更能显示出学生知识面的宽广。所以考前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材料的搜集和储备。
2、注重细节,真挚动人,以真情取胜。文贵有情,有情方能感染人。在构思谋篇时,就要注意选择最能打动人心的题材;在叙事时,特别要注重细节的描写刻画。在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细加琢磨,力求写得细腻传神,有感染力量。考生应该从朱自清的《背影》中对于父亲的描写受到启发。倘若文中的细节能拨动阅卷老师的心弦,那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3、凡人哲语,画龙点睛,以深刻取胜。名人说出的话并非句句名言,凡人也未必说不出富有哲理意味或意义深刻的语言来。这样的语言往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思维水平和思想深度;能够引起阅读者的注意,耐人咀嚼回味;进而引起思想上的共鸣。这应该是考生可以考虑和设置的一个“亮点”。考生在应试作文中除了直接引用名人名言外,也应该从自己所掌握的名人哲语中受到启发,根据提供的话题范围,化用或构思出一句或几句自己的凡人哲语来。或把它置于篇首作为题记,或在文中关键处作为凝练精辟的议论。这样,无疑可以起到画龙点睛,辉映全篇的作用。其效果就不言自明了。
当然,如果你思维清晰,结构安排缜密,可以以严谨取胜;如果你富于想象和联想,可以以营造优美的意境取胜;如果你语言诙谐,格调轻松,可以以风趣取胜。
总之,考场作文要创新,要出彩,要出奇制胜,也因文而异,因人而异。“文无定法”,只要根据文章的实际需要,以最能发挥出个人才能,显示出个人才华,有创意的写作,最能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和兴趣为出发点,随文而悟,灵活运用,且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即可。但考前应当多接触,多借鉴,多体味,多练习,否则纸上谈兵,难以实战。
满分作文是怎样炼出来的
一、 炼开头――举头已觉满眼春
古人说“凤头豹尾”,就是说开头要写得有姿有彩,像凤凰的头那样,有人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这些都说明了作文开头的重要。精彩的开头能一下子就打动评卷老师的心。由于时间与篇幅的限制,考场作文的开头讲究简洁、生动、优美,我们可以欣赏一下下面这些满分作文的开头:
1.引名句,起点高远,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知识犹如浩瀚无垠的大海,哪有水源穷尽的一天?惟有以百折不回的毅力,勇往直前,方能采撷到知识果实(1999年广东《学无止境》)
2.巧博喻,形象开阔,如:像微风拂过竹叶,像碧波轻吻着海岸,像明星装饰着天幕,像冷雨滋润着土地。你的出现仿佛一道闪电划破了凝固的空气。(2002年盐城《一丝甘醇沁心田》)
3.趣比拟,别开生面,如:嘿,大家好,我叫把握,与自信等人是胞兄胞弟,我们共同支撑着人的大脑活动与精神。你们可不要小瞧我啊,我的存在很重要呢。(2002年河北《我叫把握》)
4.作排比,造势磅礴,如: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灿烂的,对人以和,待人用善,待人和善。(2003年江西《待人和善》)
5.巧设问,引人深思,如:团团黑黑的硝烟还围绕在你的身边吗?轰隆的飞机还盘旋在你头顶上的那一片天空里吗?哦,伊拉克女孩,你那双纯洁的双眼噙着泪水,你无助的眼神充满了恐惧。你在想什么?(2003年江西《今夜星光灿烂》)
6.深抒情,生动感人,如:虽说雁过无痕,岁月无声,而白驹过隙的光阴却在生命的每一个空隙里不着痕迹的流动。流年的浪花总是涤荡在渺远的心际,水波涟漪般徐徐荡开,风中花瓣样轻轻坠落。是什么促使我们的忧伤、快乐、悲痛、幸福化作丝丝雨露……在静谧的夜里发起一轮轮的攻击?(2003年丽水《永恒的情结》)
7.用题记,揭示主旨,如:就在蔚蓝变得紫红的那一刹那,也预示着无情的黑夜即将代替这片美丽,但我仍然坚信:无情的黑夜也是慷慨的!――题记(2003年荆州《把黎明的美丽带给曾失落的我》?
二、 炼形式――巧持彩练当空舞
独到的创新设计,能使由“赤橙黄绿青蓝紫”组成的彩绸在空中亮出美不胜收的舞姿;别具一格的表现形式,能使精心包装的中考作文充满灵气和魅力。我们谈作文要创新,许多同学往往只注重作文内容、立意、语言等方面的“出巧”。其实,好的作品更需要漂亮的包装,我们如果少用传统的“三段体”形式,给作文换一套新颖的“外装”,就会带给阅卷老师新与美的视野与享受。看全国满分作文,各种各样的创新形式让人拍案叫绝。
1.日记体式:围绕一个主题,用清晰的时间概念展示出事件的全过程。日记是一个人心灵的真实反映,所以这种文体,既能吸引读者,增强真实感,写法上还避免了单纯的记叙形式。如:2003年安徽满分作文《体验“女朋友”》就以日记的形式表现了自己与女生交往的一段经历,每则日记着力写好一个小镜头,以此见证他的独特体验。2003年深圳满分作文《留下》则用日记记录下三个时间段亲朋给自己的电话留言,来表现“非典”时期的非常爱意。
2.剧本式:如2002年眉山满分作文《善良归家》:时间:寒冬的一个早晨地点:一片茫茫的荒原上 人物:善良、金钱、地位、权力、时光老人
背景:善良被人们扔到了一片寒风呼啸的茫茫荒原上,那儿荒无人烟,只有善良一人在无边无际的荒原中走着。(画外音:善良正急切地想着回家,想着回到人们的心中。)
(突然远处有一辆奔驰轿车从善良身边急驰而过,善良似乎看到了回家的希望)
善良:停车!停车!(满怀希望地招着手)
金钱:你是谁呀?为什么在这半路上挡我的车呢?(边说边探出头来)
小作者围绕一个主题,采用短剧的表现形式,用场景揭示事件发生的背景,用舞台提示展示细节,用人物的台词阐述事件的发展情况或表明作者对生活的见解,新颖独特的构思,让人拍手叫好。
3.小标题串联式:如同电影拍摄手法,将围绕主题的文章材料进行多方位甚至是随意的抓拍几个镜头,使整个事件由孤立到联系,从片面到全面,形成一个整体。各个镜头用小标题或者序号标列,能给人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感觉,又能避免单调的过渡。如:2003年河南满分作文《打造蓝天》就用了三个十分抢眼的小标题:“起风了”、“下雨了”、“云散了”,从表面上看,它们是自然界天气变化的写照,深入文章,你会发现它们更是“我”心理变化的形象表述,通过小标题,文章的情节一气贯通。
4. 童话寓言式:如2002年江西满分作文《一条海豚的幸福感受》中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童话故事这一表现形式,采用换位思考,站在第一人称的写作角度,写出“我”――一条海豚回归大海时的幸福感受。2003年辽宁的《一棵老槐树的自述》、云南的《做一片云,真好》、益阳的《书国的罢工》、淮安的《“鼓励”自传》、安徽的《真走访记》等满分作文将“老槐树”、“云”、“书本”、“鼓励”、“真”等形象事物或抽象事物拟人化,采用童话寓言形式,带给人独特的感受。
5.还有诸如书信、故事新编、微型小说、实验报告、法律文书、合同、产品说明书、病历、会议记录、广告启事、演讲词、几何证明题等形式,作者们围绕文章内容,找到与之相适应的、独具特色的形式,从而让文章以创新之光照亮评卷老师的眼睛。
三、 炼语言――语不惊人死不休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即文章要讲究文采,讲究美,没有文采的文章,就难以传播。同样的道理,中考作文要想获得高分,富有文采的语言表达是必须的。优秀作文语言生动活泼、魅力深厚的奥秘有三:
1.妙用动词、形容词,修饰语,叠字等。如:夕阳的余晖下,青葱的小草和着微风摇曳身姿,门卫的那只圆滚滚的大白兔乖巧地倚卧在草丛里,痴痴地凝望那片涂了油彩的瑰丽的天空。(2003陕西考生《拥抱现在》)
2.句式灵活多样,长短变化,整散结合。如:出了家门便是山,一眼望不到头的大山;出了家门便是河,一眼望不到边的河。这就是我的故乡――养育了我16载的故乡。(2003年淄博《招招手儿,豆角般的月儿》
3.巧用修辞格从来都是增添文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①.善用排比,如:和善,犹如一股春风,一场春雨,吹拂滋润着荒凉的大地;和善犹如一盆炭火,温暖着每个心灰意冷的生命;和善,是一剂良药,是阴云遮不住的晴空,是一朵馨香的花朵。待人和善,给自己快乐,也带给人们幸福。(2003江西考生《待人和善》)
②.妙用比喻,如:主题音乐跳跃的音律中还透着一丝丝的轻柔,像柔纱抚过面庞,像淡云掠过蓝天,像细雨亲吻大地,令我难以释怀。(2003甘肃《歌声与微笑》)
③.灵活引用诗句、歌曲、名言、俗语、谚语、歇后语等等,如:
“1”是一个擎天柱,是正直,是不屈不挠的骨气。于是,我们有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凛然正气;有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英勇无畏;有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英雄气概。(2003郑州《欣赏数字中的语文》)
“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每当耳边想起这熟悉的旋律,自己就好像遇见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般,感觉格外亲切。(2003甘肃《歌声与微笑》)
④.回环反复,如:……在其中辨明了真善美,分清了假丑恶,不亦乐乎。……在其中体验知识的真谛,科学的美丽,不亦乐乎。……在其中,我读得更多,想得更多,书使我渐渐成长,不亦乐乎。
早晨起来,品香茗读散文不亦乐乎。中午,倚阳光读小说不亦乐乎。晚上,靠窗边读诗词不亦乐乎。(2003天津《读书是快乐的》)
⑤生动比拟:如“随手攥一把肥沃的月色,都会芳馨出孤独与哀愁……”、“月色在倾听”(2003安徽《成长是一种体验》)
四、 炼书写――粒粒珠玉落银盘
近年来,卷面整洁、写字工整,已经成为中考作文的一项重要评价标准,如2003年绍兴卷在写作要求中,明确说明书写5分,湛江卷写作70分中,卷面和书写也占了5分。除了作文要求中有明确的规定外,创造一个清楚整洁的文面,还会增加评卷老师对你的作文的印象分。作文的书写要注意几点:1、用颜色比较深的,笔头也比较粗的钢笔、圆珠笔书写;2、标点使用正确规范;3、杜绝空格、拼音;4、尽量把字写得大一点,撑着格子写。
作文选材技巧例谈
小巧的材料往往就是生活中的一次历练、一番拼搏、一点收获、一种体验……就是这些点点滴滴,经过我们的剪辑加工、精心组合,它们就会变得鲜明而丰厚、灵动而美丽,因而显得异常精致。
可是,我们很多同学在作文时,往往喜欢犯这样一些毛病:让他们写长江,他们必然溯源到江头,飘流至江尾,浩浩荡荡三千里;让他们写长城,他们就会从山海关到嘉峪关,巍巍峨峨半壁江山。如此贪多求全、贪大求圆,是作文一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