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列夫托尔斯泰学案
4、列夫?托尔斯泰
[学习目标]
1、掌握本文创作的特点,把握作者描绘的列夫?托尔斯泰眼睛的特点;
2、分析本文的重点语句,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富有感情的朗读理解课文的内容,把握作者的创作情感。
[重点难点]
1.对托尔斯泰进行的肖像描写。
2.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预习
1、掌握下列词语,给加点字注音。
黝黑 滞留 愚钝 器宇 禁锢 轩昂 犀利 侏儒
酒肆 尴尬 粗制滥造 藏污纳垢 抑郁寡欢 鹤立鸡群
正襟危坐 颔首低眉 诚惶诚恐 无可置疑 黯然失色 广袤无垠
成语解释:
粗制滥造:指产品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郁郁寡欢:心情不舒畅,不快乐。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广袤无垠:广阔无边。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无可置疑:没有什么可被怀疑。
黯然失色:用以表示相形之下暗淡无光。
2、搜集茨威格和托尔斯泰的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
导入:
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豪,他长相平平,却有一双锐利异常,能够洞察世事的眼睛。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凝视托尔斯泰的眼睛,并由此进入他那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资料链接
较简单(适合印制给学生):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其他作品还有《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琉森》等。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托尔斯泰出身于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贵族,但他一生始终不渝地真诚地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多次在自己的庄园进行改革,不过都没成功。五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战争与和平》是他前期的创作总结。《安娜?卡列尼娜》代表他创作的第二个里程碑。《复活》是他长期思想探索的艺术总结,是他对俄国地主资产阶级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长篇小说。
很详细(建议教师把握):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 俄国作家。1828年9月9日出生于图拉省克拉皮文县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今属图拉省晓金区)。托尔斯泰家是名门贵族,其谱系可以追溯到16世纪,远祖从彼得一世时获得封爵。父亲尼古拉?伊里奇伯爵参加过1812年卫国战争,以中校衔退役。母亲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是尼?谢?沃尔康斯基公爵的女儿。托尔斯泰一岁半丧母,9岁丧父。1841年他的监护人姑母阿?伊?奥斯坚?萨肯去世后,改由住在喀山的姑母彼?伊?尤什科娃监护。于是他全家迁到喀山。
托尔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系,攻读土耳其、阿拉伯语,准备当外交官。期终考试不及格,次年转到法律系。他不专心学业,迷恋社交生活,同时却对哲学尤其是道德哲学发生兴趣,喜爱卢梭的学说及其为人,并广泛阅读文学作品。在大学时代,他已注意到平民出身的同学的优越性。1847年4月退学,回到亚斯纳亚?波利亚纳。这是他母亲的陪嫁产业,在兄弟析产时归他所有,他的漫长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在这里度过。
回到庄园后,他企图改善农民生活,因得不到农民信任而中止。1849年4月曾到彼得堡应法学士考试,只考了两门课就突然回家。是年秋天为农民子弟兴办学校。11月起名义上在图拉省行政管理局任职,次年12月被提升为十四品文官,实际上却周旋于亲友和莫斯科上流社会之间。但他渐渐对这种生活和环境感到厌倦,1851年4 月底随同服军役的长兄尼古拉赴高加索,以志愿兵身份参加袭击山民的战役,后作为“四等炮兵下士”在高加索部队中服役两年半。虽然表现优异,但也有赖亲戚的提携才晋升为准尉。1854年3月,他加入多瑙河部队。克里木战争开始后,自愿调赴塞瓦斯托波尔,曾在最危险的第四号棱堡任炮兵连长,并参加这个城市的最后防御战。在各次战役中,看到平民出身的军官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和优秀品质,加强了他对普通人民的同情和对农奴制的批判态度。
托尔斯泰在高加索时开始创作,在《现代人》杂志上陆续发表《童年》、《少年》和《塞瓦斯托波尔故事》等小说。1855年11月他从塞瓦斯托波尔来到彼得堡,作为知名的新作家受到屠格涅夫和涅克拉索夫等人的欢迎,并逐渐结识了冈察洛夫、费特、奥斯特洛夫斯基、德鲁日宁、安年科夫、鲍特金等作家和批评家。在这里他以不谙世故和放荡不羁而被视为怪人,他的不喜爱荷马和莎士比亚也使大家惊异。不久,他同车尔尼雪夫斯基相识,但不同意后者的文学见解。当时德鲁日宁等人提倡为艺术而艺术的所谓“优美艺术”,反对所谓“教诲艺术”、实即革命民主派所主张的暴露文学。托尔斯泰倾向于德鲁日宁等人的观点,但又认为任何艺术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至1859年,他同《现代人》杂志决裂。
1856年底以中尉衔退役。次年年初到法国、瑞士、意大利和德国游历。法国的“社会自由”博得他的赞赏,而巴黎断头台一次行刑的情景则使他深感厌恶。在瑞士看到英国资产阶级绅士的自私和冷酷,也激起他很大的愤慨。但这次出国扩大了他的文学艺术的视野,增强了他对俄国社会落后的清醒认识。
对于50至60年代之交的农奴制改革以及革命形势,托尔斯泰的思想是极其矛盾的。早在1856年他曾起草方案,准备以代役租等方法解放农民,并在自己庄园试行,因农民不接受而未实现。他同情农民,厌恶农奴制,却认为根据“历史的正义”,土地应归地主所有,同时因地主面临的是要性命还是要土地的问题而深深忧虑。他不同意自由主义者、斯拉夫派以至农奴主顽固派的主张,也看到沙皇所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的虚伪性质,却又反对以革命方法消灭农奴制,幻想寻找自己的道路。由于无法解决思想上的矛盾,曾企图在哲学、艺术中逃避现实,但很快又感到失望;1860年因长兄尼古拉逝世,更加深了悲观情绪。1859至1862年间几乎中辍创作,先后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和附近农村为农民子弟办了20多所学校,并曾研究俄国和西欧的教育制度,1860至1861年还到德、法、意、英和比利时等国考察学校。后又创办《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教育杂志。这些活动引起沙皇政府的注意。加之在农奴制改革中,他作为本县和平调解人,在调停地主和农民的纠纷时,常常同情农民,又招致贵族农奴主的敌视。1862年7月他外出时,家中遭到宪兵连续两天的搜查。不久他关闭了学校。这段时间他思想上所受的震荡以及因同农民的频繁接触而接受的他们对事物的一些看法,成为他的世界观转变的契机和开端。
一、[基础与积累]
1、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 作家,出身于 的家庭,读过大学,办过学校,当过军官,他 农民, 土地私有制,1881年前后完成了世界观的转变,坚决站在 的立场上来,但 暴力革命,宣传基督教的博爱和自我修身,要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道路。
2、列夫?托尔斯在文坛驰骋60多年,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其中有《 》、《 》、《 》三部长篇小说代表了他艺术高峰。
二 整体感知
1、全文在结构上分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
3、文章为什么重点写他的眼睛?理解文中描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句子。
例如: ⑴ 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⑵……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⑶ 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4、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文章刻画了托尔斯泰怎样的外貌特征?找出文中对托尔斯泰外貌描写的句子。
6、刻画这些特征时,作者采用了怎样的手法?说说其作用。
三[探究与体验]
1、本文是一幅托尔斯泰的肖像画,请阅读前半部分(1-5节),找出托尔斯泰外貌特征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相应分类处。
脸庞 ,胡髭 ,眉毛 ,皮肤 ,鼻子 ,
头发 ,耳朵 ,面容 ,长相 。
2、阅读本文后半部分(6-8节),找出描写托尔斯泰眼睛的精彩描写,细细加以品味。
描写目光犀利的语句:
描写眼睛富有感情的语句:
描写眼睛的威力的语句:
3、文章前半部分写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普通,后半部分又竭力赞美他眼睛,这样是否前后不一致,为什么?
4、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外貌的描写,除运用夸张外,还运用了大量想象丰富的比喻,有的句子是夸张和比喻联用,将托尔斯泰的形貌和深邃的内心世界极为形象地展示在读者面前。试从文中找出几处比喻和夸张联用的句子,并说说其表达效果。
描写眉毛:
描写须发:
描写额头:
描写目光:
表达效果:
四[拓展与欣赏]
他的脸上,没有他所有作品里、肖像、照片上流露出来的那种令人生畏的表情,没有因五官线条分明而使人感到的那种生硬的感觉,没有像块块垒起的花岗岩似的那种刚强然而呆板的神情,没有一生中使所有的人都服从于他的那种无畏的威势,这些特征都没有了。而这些特征过去是有过的,而且曾经是托尔斯泰的基本特征。但是随着岁月的消逝和他本人的努力,却消失了。他以接近数学般的正确性在走完生命历程时,性格变得非常柔和,感情变得非常纯洁,剩下像孩子一般的善良。
这种柔和的性格是不同寻常的,不仅可望,而且“可即”。他那似乎并非由物质构成的,富有光华的白发是柔和的,老人的嗓子是柔和的,笑容和目光是柔和的。他走起路来,步子也是那么的柔和,简直听不到脚步声,他上声穿的那一件法兰绒短衫的料子也显得特别柔和,他的帽子也使人感到柔和的……
我发现许多原来在他的肖像和照片上没有的东西,使我特别感到惊叹的是他那很美的额头:他的额头在灯光之下显得像塑像一般的线条清晰。使我感到最为惊叹的是,他的两道眉毛似乎是凹进去的,而在这两道眉毛之上的额头就好像很突出,他的圆圆的头顶就显得宽阔而有亮光。 (摘自《同时代人回忆托尔斯泰》,上海译文出版社)
1、“而这些特征过去是有过的,而且曾经是托尔斯泰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是指哪些特征,请你用简洁的话概括。
2、托尔斯泰在晚年完成了世界观的转变后给人的最大的感觉是什么?
3、文中对晚年的托尔斯泰充满着赞美之情,试分析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怎样的效果?
4、分析第2节的句式,以其它形容词代替“柔和”(如刚毅、倔强、懦弱……),写一个人的性格。
五 [综合与创新]
1、课外阅读一些托尔斯泰的作品。
2、学习课文中运用比喻、夸张、联想、想象等手法,重点刻画人物的眼睛,使人物形神兼备的方法,写一段话,描写你印象最深的一双眼睛。(200字左右)
六:板书设计新 课 标 第 一 网
列夫?托尔斯泰
茨威格
多毛 须发浓密
欲 外貌特征 面部 田野村夫的脸 崇
扬 (平庸甚至丑陋) 忧郁消沉 敬
普通大众的脸
先 犀利的目光的眼睛 赞
抑 非同寻常 美
蕴含丰富情感
补充阅读
世间最美的坟墓
??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
【奥地利】斯?茨威格
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这快将被后代永远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尊严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荫里。顺着一条羊肠小路信步走去,穿过林间空地和灌木丛,便到了墓冢前;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庇。他的外孙女跟我讲,这些高大挺拔、在初秋的风中微微摇动的树木是托尔斯泰亲手栽种的。小的时候,他的哥哥尼古莱和他听保姆或村妇讲过一个古老传说,提到亲手种树的地方会变成幸福的所在。于是他们俩就在自己庄园的某块地上栽了几株树苗,这个儿童游戏不久也就忘了。托尔斯泰晚年才想起这桩儿时往事和关于幸福的奇妙许诺,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中获到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他当即表示愿意将来埋骨于那些亲手栽种的树木之下。
后来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他的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这个比谁都感到受自己的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那样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而通常,人们却总是怀着好奇,去破坏伟人墓地的宁静。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你大声说话。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无论你在夏天还是冬天经过这儿,你都想象不到,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的人物当中的一个。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残废者大教堂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仑的墓穴,魏玛公候之墓中歌德的灵寝,西敏司寺里莎士比亚的石棺,看上去都不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
4、列夫?托尔斯泰
[学习目标]
1、掌握本文创作的特点,把握作者描绘的列夫?托尔斯泰眼睛的特点;
2、分析本文的重点语句,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富有感情的朗读理解课文的内容,把握作者的创作情感。
[重点难点]
1.对托尔斯泰进行的肖像描写。
2.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预习
1、掌握下列词语,给加点字注音。
黝黑 滞留 愚钝 器宇 禁锢 轩昂 犀利 侏儒
酒肆 尴尬 粗制滥造 藏污纳垢 抑郁寡欢 鹤立鸡群
正襟危坐 颔首低眉 诚惶诚恐 无可置疑 黯然失色 广袤无垠
成语解释:
粗制滥造:指产品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郁郁寡欢:心情不舒畅,不快乐。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广袤无垠:广阔无边。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无可置疑:没有什么可被怀疑。
黯然失色:用以表示相形之下暗淡无光。
2、搜集茨威格和托尔斯泰的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
导入:
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豪,他长相平平,却有一双锐利异常,能够洞察世事的眼睛。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凝视托尔斯泰的眼睛,并由此进入他那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资料链接
较简单(适合印制给学生):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其他作品还有《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琉森》等。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托尔斯泰出身于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贵族,但他一生始终不渝地真诚地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多次在自己的庄园进行改革,不过都没成功。五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战争与和平》是他前期的创作总结。《安娜?卡列尼娜》代表他创作的第二个里程碑。《复活》是他长期思想探索的艺术总结,是他对俄国地主资产阶级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长篇小说。
很详细(建议教师把握):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 俄国作家。1828年9月9日出生于图拉省克拉皮文县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今属图拉省晓金区)。托尔斯泰家是名门贵族,其谱系可以追溯到16世纪,远祖从彼得一世时获得封爵。父亲尼古拉?伊里奇伯爵参加过1812年卫国战争,以中校衔退役。母亲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是尼?谢?沃尔康斯基公爵的女儿。托尔斯泰一岁半丧母,9岁丧父。1841年他的监护人姑母阿?伊?奥斯坚?萨肯去世后,改由住在喀山的姑母彼?伊?尤什科娃监护。于是他全家迁到喀山。
托尔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系,攻读土耳其、阿拉伯语,准备当外交官。期终考试不及格,次年转到法律系。他不专心学业,迷恋社交生活,同时却对哲学尤其是道德哲学发生兴趣,喜爱卢梭的学说及其为人,并广泛阅读文学作品。在大学时代,他已注意到平民出身的同学的优越性。1847年4月退学,回到亚斯纳亚?波利亚纳。这是他母亲的陪嫁产业,在兄弟析产时归他所有,他的漫长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在这里度过。
回到庄园后,他企图改善农民生活,因得不到农民信任而中止。1849年4月曾到彼得堡应法学士考试,只考了两门课就突然回家。是年秋天为农民子弟兴办学校。11月起名义上在图拉省行政管理局任职,次年12月被提升为十四品文官,实际上却周旋于亲友和莫斯科上流社会之间。但他渐渐对这种生活和环境感到厌倦,1851年4 月底随同服军役的长兄尼古拉赴高加索,以志愿兵身份参加袭击山民的战役,后作为“四等炮兵下士”在高加索部队中服役两年半。虽然表现优异,但也有赖亲戚的提携才晋升为准尉。1854年3月,他加入多瑙河部队。克里木战争开始后,自愿调赴塞瓦斯托波尔,曾在最危险的第四号棱堡任炮兵连长,并参加这个城市的最后防御战。在各次战役中,看到平民出身的军官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和优秀品质,加强了他对普通人民的同情和对农奴制的批判态度。
托尔斯泰在高加索时开始创作,在《现代人》杂志上陆续发表《童年》、《少年》和《塞瓦斯托波尔故事》等小说。1855年11月他从塞瓦斯托波尔来到彼得堡,作为知名的新作家受到屠格涅夫和涅克拉索夫等人的欢迎,并逐渐结识了冈察洛夫、费特、奥斯特洛夫斯基、德鲁日宁、安年科夫、鲍特金等作家和批评家。在这里他以不谙世故和放荡不羁而被视为怪人,他的不喜爱荷马和莎士比亚也使大家惊异。不久,他同车尔尼雪夫斯基相识,但不同意后者的文学见解。当时德鲁日宁等人提倡为艺术而艺术的所谓“优美艺术”,反对所谓“教诲艺术”、实即革命民主派所主张的暴露文学。托尔斯泰倾向于德鲁日宁等人的观点,但又认为任何艺术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至1859年,他同《现代人》杂志决裂。
1856年底以中尉衔退役。次年年初到法国、瑞士、意大利和德国游历。法国的“社会自由”博得他的赞赏,而巴黎断头台一次行刑的情景则使他深感厌恶。在瑞士看到英国资产阶级绅士的自私和冷酷,也激起他很大的愤慨。但这次出国扩大了他的文学艺术的视野,增强了他对俄国社会落后的清醒认识。
对于50至60年代之交的农奴制改革以及革命形势,托尔斯泰的思想是极其矛盾的。早在1856年他曾起草方案,准备以代役租等方法解放农民,并在自己庄园试行,因农民不接受而未实现。他同情农民,厌恶农奴制,却认为根据“历史的正义”,土地应归地主所有,同时因地主面临的是要性命还是要土地的问题而深深忧虑。他不同意自由主义者、斯拉夫派以至农奴主顽固派的主张,也看到沙皇所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的虚伪性质,却又反对以革命方法消灭农奴制,幻想寻找自己的道路。由于无法解决思想上的矛盾,曾企图在哲学、艺术中逃避现实,但很快又感到失望;1860年因长兄尼古拉逝世,更加深了悲观情绪。1859至1862年间几乎中辍创作,先后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和附近农村为农民子弟办了20多所学校,并曾研究俄国和西欧的教育制度,1860至1861年还到德、法、意、英和比利时等国考察学校。后又创办《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教育杂志。这些活动引起沙皇政府的注意。加之在农奴制改革中,他作为本县和平调解人,在调停地主和农民的纠纷时,常常同情农民,又招致贵族农奴主的敌视。1862年7月他外出时,家中遭到宪兵连续两天的搜查。不久他关闭了学校。这段时间他思想上所受的震荡以及因同农民的频繁接触而接受的他们对事物的一些看法,成为他的世界观转变的契机和开端。
一、[基础与积累]
1、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 作家,出身于 的家庭,读过大学,办过学校,当过军官,他 农民, 土地私有制,1881年前后完成了世界观的转变,坚决站在 的立场上来,但 暴力革命,宣传基督教的博爱和自我修身,要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道路。
2、列夫?托尔斯在文坛驰骋60多年,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其中有《 》、《 》、《 》三部长篇小说代表了他艺术高峰。
二 整体感知
1、全文在结构上分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
3、文章为什么重点写他的眼睛?理解文中描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句子。
例如: ⑴ 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⑵……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⑶ 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4、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文章刻画了托尔斯泰怎样的外貌特征?找出文中对托尔斯泰外貌描写的句子。
6、刻画这些特征时,作者采用了怎样的手法?说说其作用。
三[探究与体验]
1、本文是一幅托尔斯泰的肖像画,请阅读前半部分(1-5节),找出托尔斯泰外貌特征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相应分类处。
脸庞 ,胡髭 ,眉毛 ,皮肤 ,鼻子 ,
头发 ,耳朵 ,面容 ,长相 。
2、阅读本文后半部分(6-8节),找出描写托尔斯泰眼睛的精彩描写,细细加以品味。
描写目光犀利的语句:
描写眼睛富有感情的语句:
描写眼睛的威力的语句:
3、文章前半部分写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普通,后半部分又竭力赞美他眼睛,这样是否前后不一致,为什么?
4、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外貌的描写,除运用夸张外,还运用了大量想象丰富的比喻,有的句子是夸张和比喻联用,将托尔斯泰的形貌和深邃的内心世界极为形象地展示在读者面前。试从文中找出几处比喻和夸张联用的句子,并说说其表达效果。
描写眉毛:
描写须发:
描写额头:
描写目光:
表达效果:
四[拓展与欣赏]
他的脸上,没有他所有作品里、肖像、照片上流露出来的那种令人生畏的表情,没有因五官线条分明而使人感到的那种生硬的感觉,没有像块块垒起的花岗岩似的那种刚强然而呆板的神情,没有一生中使所有的人都服从于他的那种无畏的威势,这些特征都没有了。而这些特征过去是有过的,而且曾经是托尔斯泰的基本特征。但是随着岁月的消逝和他本人的努力,却消失了。他以接近数学般的正确性在走完生命历程时,性格变得非常柔和,感情变得非常纯洁,剩下像孩子一般的善良。
这种柔和的性格是不同寻常的,不仅可望,而且“可即”。他那似乎并非由物质构成的,富有光华的白发是柔和的,老人的嗓子是柔和的,笑容和目光是柔和的。他走起路来,步子也是那么的柔和,简直听不到脚步声,他上声穿的那一件法兰绒短衫的料子也显得特别柔和,他的帽子也使人感到柔和的……
我发现许多原来在他的肖像和照片上没有的东西,使我特别感到惊叹的是他那很美的额头:他的额头在灯光之下显得像塑像一般的线条清晰。使我感到最为惊叹的是,他的两道眉毛似乎是凹进去的,而在这两道眉毛之上的额头就好像很突出,他的圆圆的头顶就显得宽阔而有亮光。 (摘自《同时代人回忆托尔斯泰》,上海译文出版社)
1、“而这些特征过去是有过的,而且曾经是托尔斯泰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是指哪些特征,请你用简洁的话概括。
2、托尔斯泰在晚年完成了世界观的转变后给人的最大的感觉是什么?
3、文中对晚年的托尔斯泰充满着赞美之情,试分析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怎样的效果?
4、分析第2节的句式,以其它形容词代替“柔和”(如刚毅、倔强、懦弱……),写一个人的性格。
五 [综合与创新]
1、课外阅读一些托尔斯泰的作品。
2、学习课文中运用比喻、夸张、联想、想象等手法,重点刻画人物的眼睛,使人物形神兼备的方法,写一段话,描写你印象最深的一双眼睛。(200字左右)
六:板书设计新 课 标 第 一 网
列夫?托尔斯泰
茨威格
多毛 须发浓密
欲 外貌特征 面部 田野村夫的脸 崇
扬 (平庸甚至丑陋) 忧郁消沉 敬
普通大众的脸
先 犀利的目光的眼睛 赞
抑 非同寻常 美
蕴含丰富情感
补充阅读
世间最美的坟墓
??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
【奥地利】斯?茨威格
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这快将被后代永远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尊严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荫里。顺着一条羊肠小路信步走去,穿过林间空地和灌木丛,便到了墓冢前;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庇。他的外孙女跟我讲,这些高大挺拔、在初秋的风中微微摇动的树木是托尔斯泰亲手栽种的。小的时候,他的哥哥尼古莱和他听保姆或村妇讲过一个古老传说,提到亲手种树的地方会变成幸福的所在。于是他们俩就在自己庄园的某块地上栽了几株树苗,这个儿童游戏不久也就忘了。托尔斯泰晚年才想起这桩儿时往事和关于幸福的奇妙许诺,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中获到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他当即表示愿意将来埋骨于那些亲手栽种的树木之下。
后来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他的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这个比谁都感到受自己的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那样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而通常,人们却总是怀着好奇,去破坏伟人墓地的宁静。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你大声说话。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无论你在夏天还是冬天经过这儿,你都想象不到,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的人物当中的一个。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残废者大教堂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仑的墓穴,魏玛公候之墓中歌德的灵寝,西敏司寺里莎士比亚的石棺,看上去都不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