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主题中队会:《呼吸亲情,学会感恩》
指导思想:
小学生守则第七条提出: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为了更好的开展“孝敬父母”的教育活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呼吸亲情,学会感恩》这堂以孝心为主题的班会课,让孩子认识到,在家庭里父母对孩子的爱不是单向的,应该是双向互动的。孩子不仅要接受来自父母的爱,更应懂得爱的反馈和回报。所以,感恩教育应该让孩子从感恩父母开始。
活动过程:
队会仪式:1、全体起立,出旗,敬礼,奏乐。
2、礼毕,唱队歌。
3、全体坐下。
三(9)中队“呼吸亲情,学会感恩”中队会现在开始!
合唱:《相亲相爱一家人》
甲:回眸我们的人生,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永远沐浴在父母的爱河里。
乙:自从我们呱呱坠地,父母们就用他们的汗水与心血编织了一张张浓郁的爱网,网住了外面的一切风风雨雨。
丙:父母向我们展开博大的胸怀,拥抱着我们,呵护着我们,为我们默默地无私奉献着……给予了我们一个温馨幸福的家。
丁: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
甲: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
乙: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
丙:没有亲情友爱,世界将会一片孤独和黑暗。
合)怀抱一颗感恩的心,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乙:请听相声《大拇指和食指 》
丙: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曲感恩的乐意,那是大树对滋养它的大地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绘画着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
丁:今天是我们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天。在这个春意浓浓的日子里,将给我们留下永恒的记忆。多想有一个机会,让你们静静地倾听我们的心声,欣赏我们的才艺,对父母深情地说一声:您的孩子长大了!
丙丁:请听乐器连奏。
甲:“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大诗人孟郊的千古绝句高歌了一首母爱的赞歌.妈妈给予我们的点点滴滴的爱,我们时刻铭记在心。
乙:如果说母爱是水,温柔而又恬静,那么父爱就是海洋博大而又深沉,
甲:如果说母爱是三月的阳光,给儿女带来缕缕春风,那么父爱就是巍峨的高山,为儿女撑起一片天空。
乙:请听诗朗诵《学会感恩》
丙:爸爸妈妈,是你们给了我们宝贵的生命给了我们幸福的生活,给了我们成长的快乐。我们知道了自己是未来的主人,是祖国的希望,是父母的寄托。
丁:今天,我们在这里练翼;明天我们将展翅高飞。你们放心吧,我们不会永远躺在你们怀里撒娇,我们会长大,我们会用最真实的行动告诉爸爸妈妈:我们是你们的骄傲。
丁:请听快板
甲:亲爱的朋友,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一切吧!
乙:也许记忆中的面容会模糊,记忆中的名字会尘封,但记忆中的快乐永远不会褪色,让我们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父母吧!一生一世牢记父母的感恩!
甲:我爱我的父母,愿普天下的孩子都能爱自己的父母!
合:亲爱的朋友,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对自己的父母说:“爸,妈,我爱你们!”
乙:请看舞蹈《烛光里的妈妈》
丙:三千多个日日夜夜,父母的爱始终与我们相随。
丁:三千多个日日夜夜,我们始终与爱同行。
齐:谢谢你们,我亲爱的爸爸妈妈,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们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合:每个孩子都会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点点滴滴的爱。让我们一起来谈谈自己的内心感言吧。
请听孩子们的心声
甲:可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忘却了父母的含辛茹苦。亲爱的朋友,你是否在父母劳累后递上一杯暖茶?你是否在他们生日时递上一张卡片?
乙:你是否在他们失落时奉上一番问候与安慰?你是否在察觉到蓄落在他们头上额上的那缕缕银丝丝丝皱纹?倘若没有,那请你赶快去学会感恩,以回报我们那至亲的父母吧!
甲:不要再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一味地索取了。须知:感恩是需要你用心去体会去报答的!
亲子活动:运气球
孩子与家长先把气球吹大,然后背对背把气球运回筐里。
丙:父母的恩情似海深。父母给予了我生命,给予了我生活,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爱,我应该感恩父母。
丁:其实,感恩并非一定是那惊天动地的壮举,感恩之心也可隐藏于小事之中。
《感恩父母》欣赏漫画
甲:爱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充实,爱让我们的生活洒满阳光,爱让我们的生活充满希望。
乙:父母用爱托起了我们的生命之舟,父母用爱滋润了我们稚嫩的心田,父母用爱温暖着我们整整一生。
合:同学们,请珍惜这份爱吧,因为这份爱只有今生没有来世。
合:同学们,一声问候,一杯热茶,一个微笑,一点进步,都是对父母的爱的一种无声的感激,现在就让我们用歌声来表达我们的感恩之心。全体起立。
律动《感恩的心》
甲:同学们,请把握这份爱吧,因为它会使我们成为世上最富有的人,它会给我们带来一份开掘不尽的宝藏。
合:让我们的心永远和父母的心一起跳动吧。
中队辅导员讲话:同学们,这次班会课开的非常成功,你们的成长让我为之感动。我相信,我们49颗孝敬父母的诚心伴着成长的步伐,已经紧紧地跳动在一起。让我们从感恩父母开始,感恩我们的老师,感恩身边的朋友,感恩我们的社会,感恩所有给予你帮助的人。总之,让我们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一切。你会发现,生活很美很美,世界很美很美。(呼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