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语文教案设计 > 10 劝学(通用16篇)

10 劝学(通用16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0 劝学(通用16篇)

10 劝学 篇1

  教案示例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 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 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德育目标:

  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锲而不舍”是同学们早已熟悉的两个成语,这两个成语的含义是什么呢?和学习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荀子・》一文,领略一下荀子是如何的。

  1.介绍《荀子》

  学生看课本注①,教师补充。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2.题解

  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二、课文诵读

  1.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纠正自己预习时的读音错误及断句不当之处。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检查学生字音掌握情况

  给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并注明通假字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2)吾尝而望矣( )

  (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4)其曲中规( )

  (5)虽有槁暴( )( )

  (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7)君子生非异也( )

  明确:(1)kuǐ(2)qì(3)lòu(4)zhòng(5)yòu通“又”;pù(6)zhì通“智”(7)xìng通“性”

  4.指名2~3名学生朗读课文(分节读)

  教师作朗读提示:

  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重读,有时还需读后稍作停顿。例,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不可以已”,以下要根据文意自己确定重读,停顿情况。第四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

  5.分组齐读课文(通过读、听,强化记忆)

  三、课文分析

  1.讨论、分析全文的思路结构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2)结合完成“思考和练习一”,引导学生理清全文思路结构

  组内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归纳板书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归纳文中的多义词、活用词、特殊句式

  第二课时

  1.检查背诵

  2.整理、归纳文中重要文言知识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列出要归纳的项目,小组内相互交流、补充,教师投影提示强调,其中难句理解、特殊句式等应让学生动手翻译,以训练其翻译技能。

  A.字词解释

  (1)通假字(结合“思考和练习”二)

  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生非异也

  (2)词类活用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以为轮。

  ②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③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④形容词用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3)一词多义(结合“思考和练习”二)

  B.特殊句式(学生口译,教师重点点拨翻译注意点)

  (l)判断句

  ①青,取之于蓝

  ②冰,水为之

  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3)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小组讨论,小组推荐发言人,以组为单位提问、交流)

  (1)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点拨: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意义很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习。

  (2)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点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3)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是论述什么观点的?(引导学生用课文原句回答)

  点拨:这个比喻是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强调了学习的作用。

  (4)“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点拨:这就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5)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点拨: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论述学习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第二层论述学习要持之以恒,是反正、反正设喻论述的。第三层论述学习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

  4.鉴赏本文的论证艺术

  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比喻的有关知识,明确比喻的表达效果。引入对本文论证艺术的最大特点――采用大量的比喻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的鉴赏。

  点拨:

  (1)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来毫无板滞之感。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

  (2)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3)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荀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这一特点)

  指导学生齐背课文,进一步体味本文的语言特点和论证艺术。

  5.小结

  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其中阐述的关于学习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本文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

  关键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所有这些,也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教案点评:

  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学习本课首先要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再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最后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10 劝学 篇2

  教学目的:

  ⑴多角度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深入阐释;

  ⑵有重点学习本文生动活泼的比喻论证;

  ⑶要积累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及通假字。

  教学步骤 :

  1.正音:

  中zhòng绳:合于拉直的墨线。           róu:使……弯曲。

  槁暴gǎopù:枯干;槁,枯;暴,晒。     砺lì:磨刀石。

  参省cānxǐng:检查、反省。             qì:踮起脚。

  跬kuǐ:古代的半步,跨出一脚。         骐骥qíjì: 骏马。

  驽nú马:  劣马。                       锲qiè:刻。

  镂lòu:雕刻。                         螯áo:蟹钳。

  2.通假字:

  虽有槁暴(又)(曝)           以为轮()

  知明而行无过(智)            君子生非异(性)

  3.导入  :

  荀子(约前313年─前238年),赵国人,名况字卿。战国后期思想家、教育家,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出自他的门下。他曾游学于燕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一书,共32篇。他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政治上,他主张“法后王”,反对“法先王”。荀子认为人性本恶,故强调教育(后天学习)的作用,提倡重法、隆礼、尚贤、使能。懂得了礼义,人性才能改变。

  荀子文章,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善用比喻,又多用排比,气势雄浑。

  是荀子的代表作之一,为《荀子》第一篇。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是“劝勉、鼓励人们勤奋学习”的意思。作者勉励人们要坚持学习以增长知识和才干,以培养高尚的品德。

  4.学习与思考

  荀子是从哪些方面切入对学习的议论?

  试从内容到形式略析本文的喻证。

  注意积累课文中的文言实词及通假字。

  5.讨论与点拨

  ① 关于本文的中心论点和三个分论点

  学不可以已(中心论点)

  学习的意义:知明(提高)/无过(改变)

  学习的作用:假物(弥补)

  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积成(积累)/不舍(坚持)

  /心一(专心)

  要点:学不可以已含两方面的意思:学习意义重大,学不可止;学习正确的态度和方法要求学不可止。

  ② 关于各节中的比喻论证

  ※学习的意义方面

  △“青出于蓝”

  “冰寒于水”

  两个比喻取于生活现象,说明客观事物有一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发展。

  △“直木为轮”

  设喻角度已变,“直木”经过改造已变成有用的车轮,进一步强调学习的改造作用,经过后天的学习,人是可以改造成为有用的人的。

  △ “木受绳直”

  “金就砺利”

  在强调学习改造功能的基础上,承上而来其喻又有深意。“规”“绳”“砺”是一种规范,学习就是人的循依。人只有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小结①:这5个比喻都是围绕“博学”可以改变人的品性这点来进行论证的。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不断学习改造的结果。人要改造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利器就是“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学习的作用方面

  △ “登高博见” △

  比喻学习如登高之见广,非学不能广识。

  △“登高见远”

  “顺风闻彰”

  “舆马致千里”

  “舟楫绝江河”

  诸多比喻给人以这样的思考:人学习的先天禀赋并无太大差异,如果说有差别,就因为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小结②:5个比喻,首先指出“思不如学”,接着指出“登高”才能“博见”,再从用日常生活中设喻: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以证“学不可以已”。君子之所以成为君子,在善于利用学习以弥补己之不足。这种“学而后知”的观点,是朴素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学习的方法、态度方面

  △ “积土成山”

  “积水成渊”

  先从正面设喻,谈学习方法之积累。欲得(风雨、蛟龙)必从“积”字来。同样,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就能有所成,自然达于通明之境。

  △“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再从反面用喻,强调不“积”的坏处。

  △ “骐骥一跃”

  “驽马十驾”

  “锲而舍之”

  “锲而不舍”

  反复从正反两面设喻,用骐骥与驽马对比,用锲舍与不舍对比,转而论学习贵在坚持。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人之于学,万不可一暴十寒,没有恒心。

  △ “蚓用心一”

  “蟹用心躁”

  用蚓和蟹2个比喻,再作正反对照。

  小结③:本段作者用了10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积德”,说明学习以养德,是不断积累的结果,谈的是方法。接着又用“跬步”、“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谈的是结果。再用4个比喻正反对照:“骐骥”与“驽马”对比,“锲而不舍”与“锲而舍之”对照,说明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末了,作者用蚓和蟹2个比喻再作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谈的是态度。

  6.小讨论:运用比喻阐明道理

  设喻从生活中来;

  用喻使抽象的道理得以深入浅出;

  比喻的形式多种多样:

  ⑴同类事物设喻

  ⑵正反对照用喻

  附译文: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颜色比蓝草更青;冰是水凝成的,但温度比水更冷。一块木料直得合乎墨线,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弧度符合圆规。即使又晒干,也不再恢复直,这是人力使它弯曲变成这样。所以木材经墨线取直(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博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我曾整天空想,还不如片刻学习所得(收获大);我曾踮起脚跟远望,还不如登上高处能够见得广。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强,但听的人能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能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会游泳,却能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进行学习)啊。

  积土成为山,风雨就会兴起;积水成为深潭,蛟龙就会生长;积累善行,养成美好的品德,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借以远达千里的(办法);不汇聚细流,就没有借以成为江海的(来源)。骏马跳跃一次,不能跨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行走不停。雕刻(一下)就放弃不刻,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雕刻不停,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在上吃泥土,在下饮地下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螃蟹有六只脚,两只蟹钳,没有蛇和鳝鱼的洞就没有可以寄托身体的地方,这是用心浮躁(的缘故)啊。

  7.教学后记:

  [1]

10 劝学 篇3

  教案示例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 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 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德育目标:

  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锲而不舍”是同学们早已熟悉的两个成语,这两个成语的含义是什么呢?和学习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荀子・》一文,领略一下荀子是如何的。

  1.介绍《荀子》

  学生看课本注①,教师补充。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2.题解

  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二、课文诵读

  1.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纠正自己预习时的读音错误及断句不当之处。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检查学生字音掌握情况

  给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并注明通假字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2)吾尝而望矣( )

  (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4)其曲中规( )

  (5)虽有槁暴( )( )

  (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7)君子生非异也( )

  明确:(1)kuǐ(2)qì(3)lòu(4)zhòng(5)yòu通“又”;pù(6)zhì通“智”(7)xìng通“性”

  4.指名2~3名学生朗读课文(分节读)

  教师作朗读提示:

  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重读,有时还需读后稍作停顿。例,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不可以已”,以下要根据文意自己确定重读,停顿情况。第四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

  5.分组齐读课文(通过读、听,强化记忆)

  三、课文分析

  1.讨论、分析全文的思路结构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2)结合完成“思考和练习一”,引导学生理清全文思路结构

  组内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归纳板书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归纳文中的多义词、活用词、特殊句式

  第二课时

  1.检查背诵

  2.整理、归纳文中重要文言知识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列出要归纳的项目,小组内相互交流、补充,教师投影提示强调,其中难句理解、特殊句式等应让学生动手翻译,以训练其翻译技能。

  A.字词解释

  (1)通假字(结合“思考和练习”二)

  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生非异也

  (2)词类活用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以为轮。

  ②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③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④形容词用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3)一词多义(结合“思考和练习”二)

  B.特殊句式(学生口译,教师重点点拨翻译注意点)

  (l)判断句

  ①青,取之于蓝

  ②冰,水为之

  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3)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小组讨论,小组推荐发言人,以组为单位提问、交流)

  (1)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点拨: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意义很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习

  (2)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点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3)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是论述什么观点的?(引导学生用课文原句回答)

  点拨:这个比喻是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强调了学习的作用。

  (4)“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点拨:这就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5)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点拨: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论述学习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第二层论述学习要持之以恒,是反正、反正设喻论述的。第三层论述学习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

  4.鉴赏本文的论证艺术

  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比喻的有关知识,明确比喻的表达效果。引入对本文论证艺术的最大特点――采用大量的比喻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的鉴赏。

  点拨:

  (1)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来毫无板滞之感。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

  (2)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3)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荀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这一特点)

  指导学生齐背课文,进一步体味本文的语言特点和论证艺术。

  5.小结

  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其中阐述的关于学习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本文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

  关键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所有这些,也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教案点评:

  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学习本课首先要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再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最后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教案示例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让学生熟读课文,掌握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翻译全文,理解文意。

  步骤与方法:

  1.看“预习提示”,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初步了解课文。

  2.教师出示应掌握的实词和虚词,让学生默读课文,对照注释弄明白。若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集体解答。

  3.同桌轮流口译课文。翻译不准确的,对方应指出来加以纠正或共同讨论;二人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集体解决。

  4.教师提问几个重、难点的语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5.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分析第一自然段

  师:同学们,荀况特别强调教育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就阐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请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生:“学不可以已。”

  (板书:学不可以已)

  师:请同学们齐背第一自然段。

  (生集体背诵)

  师:请问本段论述了什么内容?

  生:论述了学习的意义。

  师:运用什么方法论述的?

  生:比喻。

  师:很好。本文作者运用了5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者以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板书:青出于蓝,冰寒于水)

  生: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过程会发生变化。

  师: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发展。

  师:对。作者又以“直木为轮”为喻,说明什么道理呢?

  (板书:直木为轮)

  生:说明事物可以后天改造。

  师:对。谁能说得更全面、更具体些?

  生:比喻说明人的资质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而且一旦提高和发展了,就不会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即人若不断地学习下去,会发生质的变化。

  师:很好。“金就砺”“木受绳”两个比喻引出什么结论?

  (板书:金就砺、木受绳)

  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板书:知明而行无过)

  师:此句与本段哪句相照应?

  生:“学不可以已。”

  师:对。荀子提出人性本恶的思想,认为只有用教育来陶冶,用礼法来约束,才能把这种生而具有的“恶”转变为“善”。这里作者运用5个比喻阐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人发展的过程,如果不停止地学习,人的知识、才能、品德会不断地增进、提高,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

  二、分析第二自然段

  先请一名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

  师:很好。同学们思考一下本段写了几层内容?

  生:分三层。第1句为第一层,第2、3句为第二层,第4句为第三层。

  师:对。第一层阐明什么内容?

  生: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

  师:对。第二层与第三层是什么关系?

  生:分总关系。

  师:对。第二层是具体阐述“假于物”的重要,第三得出结论:“君子善假于物”。联系前文思考“善假于物的”“物”暗指什么?

  生:学习

  师:对。由此看来,第二层用什么方法阐述学习的重要性?

  生:比喻。

  师:用哪几个比喻?

  生: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

  (板书: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善假于物)

  师:第一、二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运用大量的比喻,从各个方面对中心论点加以阐释,使论点既鲜明又生动。

  师:请同学们齐背第三段。

  学生集体背诵。

  师:本段主要论述什么问题?分几层?

  生:这段主要论述学习态度。分三层:第一层,从“积土成山”到“金石可镂”,阐述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第三层,从“蚓无爪牙之利”到本段末,阐述学习要专心。

  (板书:学习态度―积累、恒心、专心)

  师:很好。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论述问题的?

  生:比喻。

  师:每一层的两个比喻句是什么关系?

  生:对比关系。

  师:对。本段的三层内容都用对比设喻的方法阐述。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生:使中心论点更生动、更鲜明,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师:很好。请同学们拿出纸来,按要求作练习。要求:每人写一个比喻句阐述知识的重要性,比喻要恰当。

  (学生动笔写,5分钟)。

  师:请同学们交流一下,哪位同学先说一说?

  生:知识如血液一样宝贵。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就会枯竭。

  师:比喻贴切吗?(学生答:“贴切。”)

  生:空虚的头脑若以知识来充实,犹如雨水浇灌着干旱的土地,使它能恢复生气。

  师:很好。

  生:知识是生活的明灯,没有知识的生活,犹如在黑暗中的远征。

  师:好。

  生:没有知识的头脑,像不长谷物的荒地。

  师:他从反面设喻,也很好。

  生:没有知识的人,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东摇西晃,虚度年华。

  师:请同学们推敲一下是否贴切。

  生:不贴切。“断线的风筝,东摇西晃”主要是说无明确的飞行方向,与“没有知识”无相似之处。

  师:若将本体改动一下,就是一个很好的比喻句,请你改一下。

  生:将“知识”改为“志向”。

  师:对。改为“志向”“目标”“理想”等,就是个很生动贴切的比喻。好的比喻必须符合合理、生动、新颖的要求。

  师:再请同学们运用对比设喻的方法,阐述学习要勤奋或谦虚。

  (学生写,6分钟)

  师:请同学们先分成几个小组交流一下,写得好的向全班同学推荐一下。

  师:哪些同学写得不错,请组长推荐一下。

  生:谦虚的人像翱翔高空的雄鹰,知道天高地阔、学海无涯,因而刻苦好学,永不自满;骄傲的人就像井底之蛙,以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因而浅尝辄止、夜郎自大。

  师:好。这是以对比设喻阐述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生:勤奋的人,像一颗明珠,无时不刻不放出光芒;而懒惰的人,像生了锈的铁,毫无用处。

  师:不错。这是以对比设喻阐述要有勤奋的学习态度。

  三、作业 :

  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议论文,论述人要有崇高的理想。适当运用比喻论证法。

10 劝学 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的主要观点,领会学习的重要性。2.学习本文比喻论证的方法。3.归纳“绝、强、假、望、闻”五个多义词的义项。4.熟读并背诵课文。教学重点文言实词的识记、理解;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教学难点 文中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教具准备录音机、教学磁带、投影仪、投影胶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作者简介,熟读课文,指导学生理清思路并背诵课文。[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也许我们有的同学不能真正理解学习的重要性;也许我们有的同学整天或冥思苦想,或埋头看书,但效果不佳,因而苦愁没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今天我们学习荀子的,它将告诉我们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告诉我们学习的方法和应有的态度。希望大家能有所借鉴。二、作者简介结合注释(1)教师补充投影:荀子属儒家学派,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对儒家的复古保守倾向有所扬弃,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些都比前人的想法要合理。三、熟读课文1.听录音或教师范读。(两遍)2.检查学生读音掌握情况投影: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注明通假字。(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2)吾尝而望矣(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4)其曲中规(5)虽有槁暴(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7)君子生异也答案:(1)kuǐ(2)qì(3)loù (4)zhòng (5)yòu通“又” pù (6)zhì通“智”                       (7)xìng通“性”。3.教师作朗读提示: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重读,有时还需读后稍作停顿。例: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不可以已”以下同学要根据文章自己确定重读,停顿情况。第四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4.2~3名学生读,师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5.全体学生齐读一遍。6.学生结合注释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并完成练习一。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活动,如有疑难问题,组内可自行解决。学习小组组长作好记录,把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教师巡视或参与小组讨论,或解决小组提出的疑难问题。7.检查学生活动的情况。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回答问题。小组每位成员都要发言,或读课文,或翻译,或找出比喻句。按逐段进行的方法,抽出某一小组,以读课文、翻译、读出比喻句为序,把活动的成果展示给全体同学。最后,由组长把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提出来,全体同学帮助其确定答案。其间,其他同学若有不同意见可随时提出来。四、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并背诵课文学生既已做了练习一,说明学生对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掌握了一些,教师可不必再仔细分析。但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教师还需作适当的点拨,以进一步指导学生以此为线索来背诵课文。1.教师可按下列内容逐一提问学生,要求学生尽量合书回答。第一段: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提高自己(两喻)第二段:学习的意义:(五喻)                   改变自己(三喻)第三段: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五喻)                                              积累(四喻)第四段:学习的方法、态度(十喻)              坚持(四喻)         正反对比                                              专心(两喻)以此明确运用比喻,把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的特点。五、布置作业 熟背课文,做练习二★第二课时[教学要点]检查学生熟背课文情况,总结文言知识,进行阅读训练,对本课小结。[教学步骤 ]一、检查学生熟背课文情况1.叫3~4名同学背诵。2.同桌互相背,或前后桌互相背二、分类归纳总结文言文知识1.词类活用。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活用的词语,并说明活用情况:明确:(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中的“水”是名词用作动词。(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中的“日”是名词作状语。2.特殊方式。提问:本文特殊句式有哪些,请分别找出来并翻译。学生思考,回答。明确:变式句。(1)介词结构后置A 青出于蓝,而青于蓝。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B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冰是由水凝冻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2)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3.固定用法。找出下列句子多读几遍,并注意加点词的用法。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4.一词多义,结合完成练习二。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1.绝例句出处释义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停止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隔绝以为妙绝《口技》极点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非常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屈原列传》断绝2.强例句出处释义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杜甫《前出塞》有力的弓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强健、强壮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有余、略多乃自强步,日三四里《触龙说赵太后》qiǎng,勉强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赤壁之战》强盛3.假例句出处释义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借、借用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借助、利用乃吾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假装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 假如、如果4.望例句出处释义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远看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盼望、希望先达德隆望尊《送东阳马生序》声望予犹记周公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农历十五日 5.闻例句出处释义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听见博闻强志《屈原列传》见闻、见识初闻涕泪满衣裳《闻军官收河南河北》听说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邹忌讽齐王纳谏》使上级听见况草野之无闻者欤《五人墓碑记》声望、声名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闻名、出名扫后更闻香《和张秀才落花有感》用鼻子嗅三、阅读训练(附材料,荀子全文第四段)投影: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①。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②。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基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面临百刃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③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④,与之具黑。兰槐⑤之根是⑥为芷,其渐⑦之⑧⑨,君子不近,庶人不服⑩。其质非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11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注释:①苕:芦苇的穗。②所系者然也:系的处所使它这样。③蓬:草名。④涅:黑泥。⑤兰槐:香草名。⑥是:指示代词,复指根。⑦渐:侵。⑧之:指芷。⑨:臭水。⑩服:佩戴。11游:有目的的旅行。[译文]南方有一种鸟,名叫蒙鸠,用羽毛构筑自己的窝巢,再用毛发将它纺织起来,系挂在芦苇的嫩条上。一遇风吹,芦苇的嫩条折断,蒙鸠的窝巢也就掉在地上,结果巢里的鸟蛋北打破,幼鸟被摔死。这并不是蒙鸠的窝巢构筑得不完好,而是由于它所系结得东西太脆弱所造成得。西方有一种树木,名叫射干,树茎只有四寸长,可它生长在高山上面,就能俯临万丈深渊。这并不是在高山上面射干得树茎就能够长得长些,而是它所生长的地势使它如此的。蓬草生长在麻丛当中,不许要扶植就长得挺直;洁白的沙子如果和入黑泥里,也会边的跟黑泥一样黑。香草兰槐的根叫作芷,芷虽香,如果将它浸泡在臭水当中,君子就不愿接近它,百姓也不愿意佩戴它。这并不是芷的本质不好,而是由于被浸泡在臭水里的缘故,因此,君子定居时一定要选择好地方,外出旅游一定要和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结伴,这样就能够防止自己受邪恶乖僻之人的影响,而逐渐接近“礼”“仁”之道。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材料,然后讨论,回答此材料论述了什么道理?可以和课文结合起来,进一步了解荀子进步思想。教师注释疑难词句后,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看法。最后明确:论述了环境能影响人的道理。四、小结同学们,两千多年前的荀子在全文中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论述了环境能够影响人的道理。他的这种观点不仅超越了前人,而且在今天仍然具有借鉴作用。我们大家要进一步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分清善恶,选择环境,以利于自身发展。但是,我们还必须有超越荀子的想法和胆量,也就是通过学习,还要改变环境。总之,我们要为社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五、布置作业 1.结合荀子的,写篇短文,谈谈学习的重要性。2.预习《逍遥游》[板书设计 ]                                                提高自己                              学习的意义                                                改变自己                           道理明白         学不可以已           学习的作用                   弥补不足                具体生动        (中心论点)                                       积累                    深入浅出                              学习的方法、态度             坚持        正反对比    (比喻)                                                           专心[延伸阅读]全文。本篇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读后进一步总结荀子超越前人的合理的思想。 

10 劝学 篇5

  23* 劝 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2.背诵全文。

  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2.掌握“绝、强、假、望、闻”五个多义词的义项,积累四个通假字,三个文言虚词。

  德育目标

  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掌握全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

  ●教学方法

  1.提纲式教学法。以板书为提纲带动各个教学环节,利于学生背诵、理解。

  2.点拨法与讨论法相结合。分解比喻句含义,分析与中心论点的关系,教师示范分析第二段,用图示法教会学生方法,然后以三人为一组用此方法解决其他句子的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推理能力,提高他们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

  3.探究拓展法。设计一些探究性思考题目,如:“《劝学》到底劝人们学什么?”“有人说,《劝学》是一篇具有浓厚人文特色的文章,始终把‘人’放在重要位置上进行论述。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等等,训练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教具准备

  录音机、教学磁带、投影仪、多媒体CAI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预习提纲

  1.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掌握重要词语的音、形、义。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简介,解题。熟读课文,把握文意。师生共同研习第1、2、3段,背诵1、2、3段。

  [教学过程 ]

  一、导语 设计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高尔基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名言。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应有的方法、态度,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佳作。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板书文题)

  二、荀子简介

  学生读注释①,教师补充(多媒体显示):

  荀子,名况,当时人们尊称他为荀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到齐国、秦国、楚国游学,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他对儒家的复古保守倾向有所扬弃,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这些都比前人的想法合理、进步。

  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又善用比喻,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

  三、解题

  《劝学》中的“劝”起统领全篇的作用。“劝”是“劝勉”的意思。繁体字“”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四、熟读课文,把握文意

  1.听录音或教师范读

  2.检查学生字词积累情况

  投影: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请注明。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吾尝而望矣

  (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其曲中规

  (5) 以为轮

  (6)虽有槁暴

  (7)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8)君子生非异也

  请两名学生回答。

  明确:(1)kuǐ         (2)qì              (3)qiè lòu              (4)zhòn

  (5)róu通“揉”           (6)yòu通“又”pù

  (7)zhì通“智”           (8)xìn通“性”

  3.教师作朗读提示

  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重读,有时还需读后稍作停顿。例如,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不可以已”,以下同学们要根据文意自己确定重读,停顿情况。第四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

  4.2~3名学生读,师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学生结合注释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并完成练习一。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回答问题,按逐段进行的方法,抽出某一小组,以读课文、翻译、读出比喻句为序,把活动的成果展示给全体同学。如有疑问,教师应及时给予解答。

  6.学生归纳段落提纲,教师帮助学生理清全文思路。

  明确:

  第1段: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五、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1.研习第2段

  (1)学生齐读第2段

  (2)要求学生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在已归纳的段落提纲的基础上扩展增附词语提纲。

  学生明确:

  (3)上面提到的五个比喻都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它们是平行并列的,还是依次排列的?请分析说明。

  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从论证思路可以看出,本段可分两层:①人只要不断学习,就能得到发展、提高;②人只有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这两层非平行并列的,而是延伸拓展的。

  投影显示:

  (4)学生齐读第2段,以词语提纲为线索背诵第2段。

  教师提示应重点掌握的词语:①②有③就④中。

  2.研习第3段

  (1)学生齐读第3段。

  (2)要求学生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提问:作者选哪些比喻来论证这一观点的?在段落提纲的基础上扩展增附词语提纲。

  明确:而望              登高博见

  登高招              见者远

  顺风呼                  闻者彰

  假舆马                  致千里

  假舟辑                  绝江河

  (3)要求学生模仿第2段的思维推理模式,前后桌四人为一组讨论分析本段的推理过程。

  学生讨论。

  投影显示:

  教师引申: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每个同学都具有一定的外在环境和条件,有顺境,有逆境。关键在于每个人自身的努力,发扬主观能动精神,不但会利用现有的条件,而且要学会创造条件改造环境。英国首相丘吉尔本来口吃,后来成为演说家,就是把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条件的一个典型例子。

  (4)学生齐读第3段,对照词语提纲,尝试背诵。

  教师强调应重点掌握的词语:①②致③绝④假

  3.学生朗读2、3段,背诵1、2、3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二、三题。

10 劝学 篇6

  

  【教学目标 】

  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的方法与态度。

  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了解文言实词在演变过程中词义引申、扩大、转移、缩小四种现象,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注重本文以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反复论证的特点,注意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语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二、介绍荀子。明确荀子的生卒年代、历史地位、政治主张和文学成就,重点介绍荀子散文的特点和文学地位,说明本文出处。

  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他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排比句子,又善于用比喻。《劝学》一文的这些特点较为明显。而《劝学》一文最为突出的特点,还是比喻的运用,它多达20个,且形式灵活。巧妙有力地阐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及学习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的含义及内在联系是学习本文的重点、难点。因此只有准确理解比喻的含义,课文内容的理解、字词句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解题。

  从“劝”字入手,在比较古今词义不同的同时,明确“劝”在此处应是“劝勉”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劝阻”语义不同。“劝”是手段,“学”是目的,明确本文主旨是劝勉人们学习。

  四、:学习课文。

  一、讲解第一自然段。

  1 提问:本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明确:①是全文的文眼。②统领全篇,开门见山,引起下文论述。

  词语:已。

  二、讲解第二自然段。

  1 请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2 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

  深     寒    曲

  明确:蓝→青,水→冰,木→轮,(金)钝→利。以上四组都说明一个道理:在外力作用下都有

  取     为   

  不同程度的加强。对人而言,这个外作用力就是学习。君子因其博学而且经常反省,才能达到智慧清明、行无过错的境界。

  分解比喻句的含义,分析与中心论点的关系。教师举例示范,用图示法引导学生分析,目的在于教会方法。然后两三个人一组用此方法解决其他句子的问题。此方法以训练思维推理能力为主,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

  以第二段为例作分析。本段用了五个比喻论述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为此作者选择了日常生活中的五种事物进行设喻、论证。“青出于蓝”,是讲靛青从蓝草中取出,但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寒于水”,是说冰是由水凝冻成的,但比水更冷。这两个比喻句可以归纳扩展,得出:客观事物(如蓝、水)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发展(如青),有所提高(如冰)。又结合本文所论中心事情是学习,联想一下,可得出同样道理:人只要不断学习,就会改变,就能提高。这一分析推理的过程用图示可表示为:(略)

  “木为轮”的比喻,说的是直木经过加热可以做成车轮;“木受绳则直”,木头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金就砺则利”,金属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这三个比喻说明客观事物(如直木、木头、金)经过人工改造(如车柔、绳、砺),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如为轮、直、利)。根据同样道理推论:人只有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可见学习的意义十分重大。这一分析过程,同样可以用图示表示:(略)

  以上的推理过程其实是由具体→抽象→具体的过程,分析的目的是寻找规律,教给学生具体方法,启迪思维。

  3 总结本段中心思想。

  明确:论述学习的重要性。

  4 词语: 、槁暴 受 就 中

  三、讲解第三自然段。

  1 请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2 请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善假于物”的?

  明确:从四个方面说明,即: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者致千里,假舟楫者绝江河。最后一句是对以上四种情况的归纳总结,说明学习的作用在于弥补自身不足。

  4 词语: 致 绝 假

  四、课后作业 :

  背诵前面学过的几段。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

  一、检查背诵情况

  二、讲解第四自然段。

  1 请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2 本段可分几个层次,各说明什么道理?

  明确:可分为三个层次。

  ①开头至“无以成江海”,说明知识在于积累。

  ②“骐骥一跃”至“金石可镂”,说明学习贵在坚持。

  ③“蚓无爪牙之利”至段末,从正反两方面强调说明用心、专心的重要性。

  3 词语:跬 镂 一 焉

  三、总结全文。

  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分别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明确:本文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及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三方面进行论述。

  四、齐读全文,体会本文善用比喻、说理透彻的特点。

  五、完成习题

  1、课后思考练习题

  2、基训上的习题

  六、引导学生根据注释读懂原文,积累相关文言常用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在此基础上,将背诵全文。

  [板书]见教材

  背诵课文时间:30分钟。

10 劝学 篇7

  一、教学要求

  1. 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坚持不懈的道理。

  2. 了解本文比喻论证的写法。

  3. 掌握、积累“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学习、复习课文中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有(又)、暴(曝)、生(性)、()、知(智)、乎(于)”等古今字和通假字。

  4. 学习荀子用辨证的方法使文章的道理说得透彻浅显却又有气势充沛有说服力。

  二、教学重点 探究词义,学习比喻等论证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第1段。这一段是全文的总纲,其起句“学不可以已”似易而难,因为全篇论述皆发源于此;其结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明确地表示了作者反对儒家“生而知之”这一先验论的立场,要联系荀子的基本哲学思想才能获得比较透彻的理解。本段中的设喻有的是并列关系,有的是层递关系,也要善于区分。

  四、课型 新授课

  五、教学方法 诵读教法

  六、教学设想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 和本文教学目的;介绍作者、解题;正字正音;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试译难句。

  教学过程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 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  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  ,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1.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第一组:通假字

  (1)róu通 有yòu通又 知 zhì是“智”的古字 暴pù是“曝”的古字(通假字与本字同音;含音相近)

  (2)乎hū通于(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3)生xìng通性(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第二组:其他易写错读错字

  中 zhòng 砺lì 参 cān 省 xǐng qì 臾 yú

  螯áo

  2.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复习初中知识,综合“思考和练习”二,学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是一个合成双音词。“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因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全句译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

  (2)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句中两个“中”作动词,“符合”的意思。“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和“为”是两个动词,“”通“”,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现作“揉”,解释“使……弯曲”。“为”,做成。“以”在两个动词之间表明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作连词用,译作“而”。全句译为:(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孤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这句译为: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舟楫”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绝”是会意字,从“纟”,从“刀”,从“卩”(象人形),意思是人用刀横断丝织品,“绝江河”很像横断水流,所以“绝”引申为“横渡”。“江河”古人专指长江、黄河,现在的词义扩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译为: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句中两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来形成褒义的比喻义:帮手、武士;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帮凶、走狗,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了变化。“强”读qiáng,坚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是特殊的单纯双音词。“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动词,专一的意思。全句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指出字音、语气读错的地方。

  七、布置作业 。

  .认真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通假字、重点文言常用虚实词和难懂的句子。熟读课文。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每组比喻的意义和内在联系;论述中心的三个角度;设喻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二、研读课文。

  围绕三个问题讨论:

  第一题: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题:本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第三题: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由学生分段试译,试讲,教师重点点拨。

  1.讨论课文段落层次: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一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先来阐说,接着就用“揉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处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三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2. 学习讨论本文比喻论证的方法:

  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设喻特点: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③反复设喻,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二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三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三、布置作业 。

  1.书面作业 :完成课后全部“练习”,并当堂讨论。

  2.背诵全文。

  教学后记

  [1]

10 劝学 篇8

  wanbaoyu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2.背诵全文。

  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2.掌握“绝、强、假、望、闻”五个多义词的义项,积累四个通假字,三个文言虚词。

  情感目标

  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掌握全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简介,解题。熟读课文,把握文意。掌握文言字词。

  [教学过程 ]

  导语 设计

  提问: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学习”的名言?

  比如: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高尔基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名言。这都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应有的方法、态度,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佳作。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板书文题)

  二、荀子简介

  学生读注释①,教师补充(多媒体显示):

  荀子,名况,当时人们尊称他为荀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到齐国、秦国、楚国游学,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他对儒家的复古保守倾向有所扬弃,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这些都比前人的想法合理、进步。

  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又善用比喻,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

  三、解题

  《劝学》中的“劝”起统领全篇的作用。“劝”是“劝勉”的意思。繁体字“”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四、熟读课文,把握文意

  听录音或教师范读

  诵读的准备

  先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学生试读。

  学/不可以已 /使之然也 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蚓/无爪牙之利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3.师生一起处理课文词句中的疑难问题。学生可以先自学,后提问。

  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容易写错读错的字。

  讨论分析下列词语的一词多义。(闻,绝,假,强,望)

  词类活用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以为轮。

  ②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③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④形容词用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特殊句式

  四.布置作业 

  整理、归纳文中的多义词、活用词、特殊句式。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检查字词及翻译。

  三.课文分析

  1.讨论、分析全文的思路结构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2.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小组讨论,小组推荐发言人,以组为单位提问、交流)

  (1)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点拨: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意义很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习。

  (2)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点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3)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是论述什么观点的?(引导学生用课文原句回答)

  点拨:这个比喻是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强调了学习的作用。

  (4)“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点拨:这就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5)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点拨: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论述学习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第二层论述学习要持之以恒,是反正、反正设喻论述的。第三层论述学习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

  四.鉴赏本文的论证艺术

  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比喻的有关知识,明确比喻的表达效果。引入对本文论证艺术的最大特点――采用大量的比喻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的鉴赏。

  点拨:

  (1)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来毫无板滞之感。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

  (2)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3)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荀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这一特点)

  指导学生齐背课文,进一步体味本文的语言特点和论证艺术。

  五.小结

  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其中阐述的关于学习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本文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

  关键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所有这些,也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六.课后作业 

  1.背诵全文

  2.摘录或创作有关劝学的格言。

  《劝学》练习

  下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跬(kuǐ)步 参省(xǐng) 骐骥(jì) B.槁暴(bào) 须臾(yú) 驽(nú)马

  C.靛(diàn)青 舟楫(jí) (zhī)而望 D.舆(yú)马 中(zhōng)规 闻者彰(zhāng)

  二、写出下列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1.知明而行无过 2君子生非异也 3.使之然 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三、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其曲中规(合乎、符合) B.声非加疾也(洪亮)

  C.而闻者彰 (清楚) D.假舆马者(假使)

  四、归纳下列各词的不同义项

  绝: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而: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佛印绝类弥勒 .吾尝而望矣

  五、下列句子不含活用词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木直中绳,以为轮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六、下列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 )

  A.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B.学不可以已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七、翻译下列句子

  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八、课内阅读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风雨兴焉: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下列“焉”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3、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这段文字中,作者用了十个比喻论证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

  B.人们掌握知识、培养品德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由不知到知、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C.木与金石相比,说明“不折”与“可镂”的关键在于“不舍”与“舍”。

  D.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对比论证,意在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用心专一。

  4、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劝学》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说学习的意义非常重要,所以不能停止;另一方面说对待学习应采取的态度和方法,那就是不能停止。

  B.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不断学习改造获得的。人要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C.荀子认为,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而君子之所以成为君子,是因为君子善于利用学习的帮助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种“学而后知”的观点,在当时的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

  D.《劝学》的比喻,灵活多变。有的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如“登高而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

  九、课外阅读

  (甲)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乙)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涅( ) 渐( ) 溪( ) 闻( )

  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说明的道理是( )

  比喻人的本性无善无恶,而学习和教育可以改变一切。

  说的是人善恶无常,因而必须通过教育来改变人。

  人是会受环境影响的,强调学习环境的重要性。

  人的可塑性很强,要通过教育来使人成为有用的人。

  3、上述两段都是阐述学习的有关问题,请写出每段大意和论证方法

  甲段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论证

  乙段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论证

  5、结合荀子的《劝学》,谈谈你对学习的看法. 附答案:

  一、A 二、知通智 智慧 ; 生通性 本性 ;通 火烤 ; 有通又 再一次 ;暴通曝 太阳晒三、D四、绝:横渡;断绝;没有出路的;极 而:顺承;转折;并列;修饰五、D六、C七、略八、1、兴起;雕刻 2、D3、C4、D

  九、1、黑泥;浸染;山谷;听说、领悟2、A3、C4、 环境对人的影响 比喻论证;

  学习可以提高、改变自己 举例论证 5、略

  [1]

10 劝学 篇9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教学设想 

  一、抓住文眼,定好教眼。中心论点是本文的文眼,它分三个分论点从三个角度论述、体现本文的思想性和逻辑性,这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以及比喻论证,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证的比喻,不仅可以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而且一些文言词句的重要问题也可迎刃而解。

  二、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课后“练习”、补充练习以及熟读、背诵等反复训练,才能切实掌握。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 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  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  ,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 313―前 238),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1.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第一组:通假字

  (1)róu通       有yòu通又         知zhì是“智”的古字        暴pù是“曝”的古字(通假字与本字同音;含音相近)

  (2)生xìng通性(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第二组:其他易写错读错字 

  中 zhòng   砺 lì   参 cān省 xǐng    qì    臾 yú    螯 áo

  2.给本课 12 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复习初中知识,学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于   

  (1)介词,从。虽然,受地于先王,终原守之。/  青,取之于蓝。

  (2)介词,比。苛政猛于虎也。/  而青于蓝。

  (3)介词,向。告之于帝。/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者   

  (1)特殊指示代词,组成名词性结构,表示“……的人或事物”。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假舟揖者,非能水也。

  (2)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的原因。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而   

  (1)连词:并列关系。君将哀而生之乎。/  知明而行无过矣。

  (2)连词:修饰关系。潭西南而望。/    吾尝终日而思矣。

  (3)连词:转折关系。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4)连词:顺接关系。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是一个合成双音词。“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因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全句译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

  (2)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句中两个“中”作动词,“符合”的意思。“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和“为”是两个动词,“”通“”,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现作“揉”,解释“使……弯曲”。“为”,做成。“以”在两个动词之间表明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作连词用,译作“而”。全句译为:(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这句译为: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舟楫”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绝”是会意字,意思是人用刀横断丝织品,“绝江河”很像横断水流,所以    “绝”申为“横渡”。“江河”古人专指长江、黄河,现在的词义扩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译为: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句中两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来形成褒义的比喻义:帮手、武士;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帮凶、走狗,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了变化。“强”,坚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是特殊的单纯双音词。“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形容词,专一的意思。全句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指出字音、语气读错的地方。

10 劝学 篇10

  教案示例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 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 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德育目标:

  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锲而不舍”是同学们早已熟悉的两个成语,这两个成语的含义是什么呢?和学习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荀子・》一文,领略一下荀子是如何的。

  1.介绍《荀子》

  学生看课本注①,教师补充。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2.题解

  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二、课文诵读

  1.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纠正自己预习时的读音错误及断句不当之处。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检查学生字音掌握情况

  给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并注明通假字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2)吾尝而望矣( )

  (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4)其曲中规( )

  (5)虽有槁暴( )( )

  (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7)君子生非异也( )

  明确:(1)kuǐ(2)qì(3)lòu(4)zhòng(5)yòu通“又”;pù(6)zhì通“智”(7)xìng通“性”

  4.指名2~3名学生朗读课文(分节读)

  教师作朗读提示:

  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重读,有时还需读后稍作停顿。例,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不可以已”,以下要根据文意自己确定重读,停顿情况。第四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

  5.分组齐读课文(通过读、听,强化记忆)

  三、课文分析

  1.讨论、分析全文的思路结构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2)结合完成“思考和练习一”,引导学生理清全文思路结构

  组内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归纳板书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归纳文中的多义词、活用词、特殊句式

  第二课时

  1.检查背诵

  2.整理、归纳文中重要文言知识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列出要归纳的项目,小组内相互交流、补充,教师投影提示强调,其中难句理解、特殊句式等应让学生动手翻译,以训练其翻译技能。

  A.字词解释

  (1)通假字(结合“思考和练习”二)

  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生非异也

  (2)词类活用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以为轮。

  ②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③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④形容词用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3)一词多义(结合“思考和练习”二)

  B.特殊句式(学生口译,教师重点点拨翻译注意点)

  (l)判断句

  ①青,取之于蓝

  ②冰,水为之

  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3)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小组讨论,小组推荐发言人,以组为单位提问、交流)

  (1)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点拨: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意义很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习。

  (2)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点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3)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是论述什么观点的?(引导学生用课文原句回答)

  点拨:这个比喻是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强调了学习的作用。

  (4)“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点拨:这就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5)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点拨: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论述学习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第二层论述学习要持之以恒,是反正、反正设喻论述的。第三层论述学习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

  4.鉴赏本文的论证艺术

  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比喻的有关知识,明确比喻的表达效果。引入对本文论证艺术的最大特点――采用大量的比喻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的鉴赏。

  点拨:

  (1)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来毫无板滞之感。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

  (2)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3)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荀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这一特点)

  指导学生齐背课文,进一步体味本文的语言特点和论证艺术。

  5.小结

  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其中阐述的关于学习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本文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

  关键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所有这些,也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教案点评:

  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学习本课首先要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再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最后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教案示例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让学生熟读课文,掌握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翻译全文,理解文意。

  步骤与方法:

  1.看“预习提示”,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初步了解课文。

  2.教师出示应掌握的实词和虚词,让学生默读课文,对照注释弄明白。若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集体解答。

  3.同桌轮流口译课文。翻译不准确的,对方应指出来加以纠正或共同讨论;二人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集体解决。

  4.教师提问几个重、难点的语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5.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分析第一自然段

  师:同学们,荀况特别强调教育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就阐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请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生:“学不可以已。”

  (板书:学不可以已)

  师:请同学们齐背第一自然段。

  (生集体背诵)

  师:请问本段论述了什么内容?

  生:论述了学习的意义。

  师:运用什么方法论述的?

  生:比喻。

  师:很好。本文作者运用了5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者以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板书:青出于蓝,冰寒于水)

  生: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过程会发生变化。

  师: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发展。

  师:对。作者又以“直木为轮”为喻,说明什么道理呢?

  (板书:直木为轮)

  生:说明事物可以后天改造。

  师:对。谁能说得更全面、更具体些?

  生:比喻说明人的资质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而且一旦提高和发展了,就不会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即人若不断地学习下去,会发生质的变化。

  师:很好。“金就砺”“木受绳”两个比喻引出什么结论?

  (板书:金就砺、木受绳)

  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板书:知明而行无过)

  师:此句与本段哪句相照应?

  生:“学不可以已。”

  师:对。荀子提出人性本恶的思想,认为只有用教育来陶冶,用礼法来约束,才能把这种生而具有的“恶”转变为“善”。这里作者运用5个比喻阐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人发展的过程,如果不停止地学习,人的知识、才能、品德会不断地增进、提高,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

  二、分析第二自然段

  先请一名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

  师:很好。同学们思考一下本段写了几层内容?

  生:分三层。第1句为第一层,第2、3句为第二层,第4句为第三层。

  师:对。第一层阐明什么内容?

  生: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

  师:对。第二层与第三层是什么关系?

  生:分总关系。

  师:对。第二层是具体阐述“假于物”的重要,第三得出结论:“君子善假于物”。联系前文思考“善假于物的”“物”暗指什么?

  生:学习。

  师:对。由此看来,第二层用什么方法阐述学习的重要性?

  生:比喻。

  师:用哪几个比喻?

  生: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

  (板书: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善假于物)

  师:第一、二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运用大量的比喻,从各个方面对中心论点加以阐释,使论点既鲜明又生动。

  师:请同学们齐背第三段。

  学生集体背诵。

  师:本段主要论述什么问题?分几层?

  生:这段主要论述学习态度。分三层:第一层,从“积土成山”到“金石可镂”,阐述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第三层,从“蚓无爪牙之利”到本段末,阐述学习要专心。

  (板书:学习态度―积累、恒心、专心)

  师:很好。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论述问题的?

  生:比喻。

  师:每一层的两个比喻句是什么关系?

  生:对比关系。

  师:对。本段的三层内容都用对比设喻的方法阐述。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生:使中心论点更生动、更鲜明,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师:很好。请同学们拿出纸来,按要求作练习。要求:每人写一个比喻句阐述知识的重要性,比喻要恰当。

  (学生动笔写,5分钟)。

  师:请同学们交流一下,哪位同学先说一说?

  生:知识如血液一样宝贵。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就会枯竭。

  师:比喻贴切吗?(学生答:“贴切。”)

  生:空虚的头脑若以知识来充实,犹如雨水浇灌着干旱的土地,使它能恢复生气。

  师:很好。

  生:知识是生活的明灯,没有知识的生活,犹如在黑暗中的远征。

  师:好。

  生:没有知识的头脑,像不长谷物的荒地。

  师:他从反面设喻,也很好。

  生:没有知识的人,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东摇西晃,虚度年华。

  师:请同学们推敲一下是否贴切。

  生:不贴切。“断线的风筝,东摇西晃”主要是说无明确的飞行方向,与“没有知识”无相似之处。

  师:若将本体改动一下,就是一个很好的比喻句,请你改一下。

  生:将“知识”改为“志向”。

  师:对。改为“志向”“目标”“理想”等,就是个很生动贴切的比喻。好的比喻必须符合合理、生动、新颖的要求。

  师:再请同学们运用对比设喻的方法,阐述学习要勤奋或谦虚。

  (学生写,6分钟)

  师:请同学们先分成几个小组交流一下,写得好的向全班同学推荐一下。

  师:哪些同学写得不错,请组长推荐一下。

  生:谦虚的人像翱翔高空的雄鹰,知道天高地阔、学海无涯,因而刻苦好学,永不自满;骄傲的人就像井底之蛙,以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因而浅尝辄止、夜郎自大。

  师:好。这是以对比设喻阐述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生:勤奋的人,像一颗明珠,无时不刻不放出光芒;而懒惰的人,像生了锈的铁,毫无用处。

  师:不错。这是以对比设喻阐述要有勤奋的学习态度。

  三、作业 :

  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议论文,论述人要有崇高的理想。适当运用比喻论证法。

10 劝学 篇11

  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不懈”和“专心致志”的道理。

  二、掌握积累12个文言常用实词: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3个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6个古字通假字:有(又)、暴(曝)、生(性)、()、知(智)、乎(于)。

  三、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和论证方法灵活的写作特点。

  教学设想

  一、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述的比喻,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同时,落实重、难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合,以利于学生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

  二、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虚实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完成课后“思考和练习”以及熟读、背诵,切实掌握。

  三、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

  教时安排:用两课时教完。课前要求学生对照注释初读课文。第一课时,重点弄通文字,初步理解内容。第二课时,理清层次,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并研究写作特点。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作者,解题;

  2.正音正字;

  3.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4.翻译课文。   

  教学步骤

  1.导人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人,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2.简介作者:(见教参)

  3.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

  劝:“劝勉”的意思。

  繁体字“”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4.范读课文,学生正音正字。

  5.指导学生处理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给6个通假字、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点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并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学生对照注解,自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学生不懂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6.教读:

  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已,停止,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

  开门见山,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揭示了题旨。

  第2段,阐明学习的重要意义。分三层连用比喻,证明学习的重要意义。

  (1)青,取之于(从)蓝,而(却)青于(比)蓝;冰,水为(凝成)之,而(却)寒(冷)于(比)水。(也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2)木直中(合乎)绳(墨线),(烤弯)以(把……)为(作成)轮,其曲(曲度)中(合乎)规。虽有(又)槁暴(晒干),不复(再能)挺(直)者(的原因),(火烤)使之(它)然(这样)也。(说明学习可以改变人的习性,使之向好的方面发展变化。)

  (3)故(所以)木受绳(经墨线量过)则直,金就砺(放磨石,上磨过)则利,君子博学而日(每日)参省(检查省察)乎(于)己,则知(智)明而行(行为)无过矣。(说明学习可以使人增长智慧,提高品德修养。)

  正因为学习有这样的重要意义,所以“学不可以已”。

  第3段:阐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一段运用比喻,从三个侧面证明只要善于学习,善于假物,就能使人成为有才德的君子,然后得出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吾尝(曾经)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片刻)之所学也;吾尝肢(踮起脚跟)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看得广)也。(学、思对比,强调了学习的作用;跛望与登高对比,登高的收获大。两例证明利用学习、利用外物的作用。)

  (2)登高而招(招手),臂非加长也,而见者(看的人)远(远也看得见);顺风而呼(呼喊),声非加疾(快)也,而闻者(听的人)彰(听得更清楚)。(两例证明利用自然条件的作用。)

  (3)假(借助)舆马者(的人),非利足(快脚)也,而致(达到)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善游)也,而绝(横渡)江河。(两例证明利用工具的作用。)

  (4)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利用)于(对)物(外物)也。

  连用比喻,得出结论:那些有才德的君子,生来本性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生非异也),只是由于他善于利用学得的知识和本领,善于利用处界条件弥补自身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所以才成为君子的。   

  正因为学习有这样重要的作用,所以“学不可以已”,不可放松。

  第4段,阐明学习应持的方法和态度。这一段也分三层,论述学习必须不断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于此);积水成渊(深潭),蛟龙生焉;积善成德(形成良好的品德),而神明自得(自然获得),圣心(圣人思想)备(也就具备)焉。(积土积水两喻,从正面强调学习要靠积累,并引出结论:圣人是靠“积善成德’’培养了“圣心”。)

  故(所以)不积跬(半步)步,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步、小流两喻,又从反面强调了积累。正反对比,阐明学习必须不断积累。)

  (2)骐骥(骏马)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劣马)十驾(拉车走十天),功在不舍。锲(刻)而舍(放弃)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骐骥与驽马对比,朽木与金石对比,从反正两面论证学习取决于后天努力,要靠坚持不懈。)

  (3)蚓(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泥)土,下饮黄泉(地下泉水),用心一(专一)也。蟹六跪(腿)而二螯(蟹钳),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居住存身)者,用心躁(浮躁不专)也。(蚓蟹对比,从正反两面论证学习要专心致志。)

  全段由强调“积”,到论证“不舍”,最后归结到“用心一”。层层递进,表明学习的方法和应有的态度。进一步证明“学不可以已”,不可松散,不可半途而废。

  7.巩固:学生自读课文,自行口译,要能字句落实。学生提问不明白的问题,教师解答。   

  8.布置作业:背诵全文;完成书后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论述中心的三个角度

  2.写作特点。

  教学步骤

  1.检查:

  (1)学生口头回答词义,教师讲释小结。

  青,取之于篮,而青于蓝。(于,介词。前者引进动作的处所,作“从”讲;后者引进比较对象,作“比”讲。)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介词,引进动作对象,作“对”、“向”讲。)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者,代词。组成名词的“者字结构”,作“的人”讲。)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者,助词,表停顿,并提示下文要说的原因。)

  知明而行无过矣。(连词,表并列,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连词,表修饰,可译作“地”。)

  假舆马者,非利是也,而致千里。

  (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可是”。)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连词,表顺承,相当于“就”、“于是”。)

  虽有(又)槁暴(曝),不复挺者(通假字)

  君子生(性)非异也    (通假字)

  则知(智)明而行无过矣    (通假字)

  (2)背诵课文:教师指名让学生分别背诵24段,讲评记分。

  2.总结: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论点的?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2)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后小结:

  ①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是本第一大特点。比喻能使抽象道理明白具体,深入浅出,使人易于了解和接受,提高表达效果。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重要意义;第三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作用;第四段用了十个比喻,说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有的用同类事物相衬托,如:“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假舆马”与“假舟楫”,“积土成山”与“积水成渊”;有的用相反情况相对比,如“骐骥一跃”与“驽马―卜驾”,“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等。比喻说理明白透彻,深入具体,使人信服。   

  ②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③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苟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

  3.布置作业:

  (1)作文(任选一题)

  谈学习

  试论“锲而不舍”

  (2)预习《逍遥游》

  附:板书设计

  (乔  昕)

10 劝学 篇12

  10 

  教学目标:

  一、掌握、积累文言词语

  1、掌握“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个文言常用实词;

  2、学习“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学习、复习课文中其他文言虚实词;

  3、熟记“有(又)、暴(曝)、生(性)、()、知(智)、乎(于)”等古今字和通假字。

  二、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三、理解从三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方法。

  四、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教学设想:

  一、抓住文眼,确定教学重点。中心论点是本文的文眼,它分三个分论点从三个角度论述、体现本文的思想性和逻辑性,这是本文的教学难点;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以及比喻论证,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证的比喻,不仅可以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而且一些文言词句的重要问题也可迎刃而解。

  二、本文的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合,以利于学生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

  三、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虚实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课后“思考和练习”、补充练习以及熟读、背诵等反复训练,才能切实掌握。

  四、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介绍作者、解题;

  三、正字正音;

  四、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五、试译难句。

  教学过程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山东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勤”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1.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第一组:通假字

  (l)有yòu通又  知zhì是“智”的古字   暴pù已是“曝”的古字

  (通假字与本字同音;含音相近)

  (2)乎hū通于(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3)生xìng通性(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第二组:其他易写错读错字

  中zhōng   砺lì    参cān 省xíng    qì    臾yú    螯áo

  2.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复习初中知识,综合“思考和练习”二,学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虚词: 而   温故而 知新

  于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介词:从 青取之于蓝

  苛政猛于虎                介词:比 而青于蓝

  告之于帝    介词:向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者  有蒋氏者, 特殊指示代词,组成名词性结构,表示“……的人或事物”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明原因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而君将哀而生之乎      连词:并列关系 知明而行无过矣

  潭西南而望           连词:修饰关系 吾尝终日而思矣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连词:转折关系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连词:顺接关系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矣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是一个合成双音词。“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因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全句译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

  (2)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句中两个“中”作动词,“符合”的意思。“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和“为”是两个动词,“”通“”,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现作“揉”,解释“使……弯曲”。“为”,做成。“以”在两个动词之间表明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作连词用,译作“而”。全句译为:(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孤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困果关系的连词。这句译为: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舟揖”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绝”是会意字,从“纟”,从“刀”,从“卩”(象人形),意思是人用刀横断丝织品,“绝江河”很像横断水流,所以“绝”引申为“横渡”。“江河”古人专指长江、黄河,现在的词义扩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译为: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句中两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来形成褒义的比喻义:帮手、武士;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帮凶、走狗,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了变化。“强”读qiáng,坚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是特殊的单纯双音词。“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动词,专一的意思。全句泽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指出字音、语气读错的地方。

  七、布置作业。

  1.认真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通假字、重点文言常用虚实词和难懂的句子。

  2.书面作业:“思考和练习”二、三、四。

  3.熟读课文。

  4.初步自析课文,思考题:

  (1)课文的三段各是从什么角度论述的?

  (2)课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它们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一、每组比喻的意义和内在联系;

  二、论述中心的三个角度;

  三、设喻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二、研读课文。

  围绕三个问题讨论:

  第一题: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题:本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育什么内在联系?

  第三题: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由学生分段试译,试讲,教师重点点拨。

  1.结合课文段落层次分析,讨论第一、二题: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一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听学”光来阐说,接着就用“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三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跌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2.讨论第三题:

  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眼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设喻特点: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③反复设喻,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二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三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三、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思考和练习”一;补充练习。

  2背诵全文。

  3.预习《师说》:

  (l)认真阅读注释,运用工具书,初步理解课文中的词句。

  (2)认真阅读“预习提示”,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和对比的论证方法。

  (3)说说本文的教学目的是什么?(参看“预习提示”、“思考和练习”、《文言常用实词表》)

  补充练习

  一、在括号里写出通假字的读音,并指出它们与本字的读音有怎样的关系:

  1.知(        )明而行无过

  2君子生(         )非异也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         )己

  4.虽有(          )槁暴(           ),不复挺者

  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古今词义,并说明这些词义在现代汉语中有什么变化:

  1.故木受绳则直

  2.金就硕则利

  3.蟹六跪而二鳌

  4.蚓无爪牙之利

  三、说明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木直中绳

  2.而绝江河

  3.非利足也

  4.上食埃土

  四、填写本文不同设喻方法的例句:

  l正反对照的形式,如

  2.反复形式,如

  3.先用比喻,再引出道理,如

  4单说比喻,不提论断,使道理隐含其中,如

  5.先设喻引出道理,再用另外的比喻作进一步论证,如

  五、比较《为学》和《劝学》两篇课文,它们设喻方法有什么不同?

  六、作文《“善假物”小议》;《赞“锲而不舍”》

  要求:1.两题中任选一题;2写出提纲;

  3.用设喻方法;4.字数400左右。

  附一、补充练习参考答案:

  一、1.zhì同音2.xìng韵母相同3.hū 声母相同4.yòu、pù同音

  二、1.墨线,泛指所有绳索;扩大2.金属制品,黄金;缩小3.蟹腿,跪下;转移4.爪子和牙齿,帮凶、走狗;感情色彩变化

  三、1.符合,动词2.横渡,动词3.便捷形容词(使动用法)4.向上;作状语

  四、略

10 劝学 篇13

  23* 劝 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2.背诵全文。

  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2.掌握“绝、强、假、望、闻”五个多义词的义项,积累四个通假字,三个文言虚词。

  德育目标

  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掌握全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

  ●教学方法

  1.提纲式教学法。以板书为提纲带动各个教学环节,利于学生背诵、理解。

  2.点拨法与讨论法相结合。分解比喻句含义,分析与中心论点的关系,教师示范分析第二段,用图示法教会学生方法,然后以三人为一组用此方法解决其他句子的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推理能力,提高他们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

  3.探究拓展法。设计一些探究性思考题目,如:“《劝学》到底劝人们学什么?”“有人说,《劝学》是一篇具有浓厚人文特色的文章,始终把‘人’放在重要位置上进行论述。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等等,训练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教具准备

  录音机、教学磁带、投影仪、多媒体CAI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预习提纲

  1.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掌握重要词语的音、形、义。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简介,解题。熟读课文,把握文意。师生共同研习第1、2、3段,背诵1、2、3段。

  [教学过程 ]

  一、导语 设计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高尔基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名言。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应有的方法、态度,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佳作。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板书文题)

  二、荀子简介

  学生读注释①,教师补充(多媒体显示):

  荀子,名况,当时人们尊称他为荀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到齐国、秦国、楚国游学,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他对儒家的复古保守倾向有所扬弃,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这些都比前人的想法合理、进步。

  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又善用比喻,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

  三、解题

  《劝学》中的“劝”起统领全篇的作用。“劝”是“劝勉”的意思。繁体字“”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四、熟读课文,把握文意

  1.听录音或教师范读

  2.检查学生字词积累情况

  投影: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请注明。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吾尝而望矣

  (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其曲中规

  (5) 以为轮

  (6)虽有槁暴

  (7)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8)君子生非异也

  请两名学生回答。

  明确:(1)kuǐ         (2)qì              (3)qiè lòu              (4)zhòn

  (5)róu通“揉”           (6)yòu通“又”pù

  (7)zhì通“智”           (8)xìn通“性”

  3.教师作朗读提示

  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重读,有时还需读后稍作停顿。例如,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不可以已”,以下同学们要根据文意自己确定重读,停顿情况。第四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

  4.2~3名学生读,师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学生结合注释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并完成练习一。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回答问题,按逐段进行的方法,抽出某一小组,以读课文、翻译、读出比喻句为序,把活动的成果展示给全体同学。如有疑问,教师应及时给予解答。

  6.学生归纳段落提纲,教师帮助学生理清全文思路。

  明确:

  第1段: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五、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1.研习第2段

  (1)学生齐读第2段

  (2)要求学生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在已归纳的段落提纲的基础上扩展增附词语提纲。

  学生明确:

  (3)上面提到的五个比喻都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它们是平行并列的,还是依次排列的?请分析说明。

  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从论证思路可以看出,本段可分两层:①人只要不断学习,就能得到发展、提高;②人只有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这两层非平行并列的,而是延伸拓展的。

  投影显示:

  (4)学生齐读第2段,以词语提纲为线索背诵第2段。

  教师提示应重点掌握的词语:①②有③就④中。

  2.研习第3段

  (1)学生齐读第3段。

  (2)要求学生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提问:作者选哪些比喻来论证这一观点的?在段落提纲的基础上扩展增附词语提纲。

  明确:而望              登高博见

  登高招              见者远

  顺风呼                  闻者彰

  假舆马                  致千里

  假舟辑                  绝江河

  (3)要求学生模仿第2段的思维推理模式,前后桌四人为一组讨论分析本段的推理过程。

  学生讨论。

  投影显示:

  教师引申: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每个同学都具有一定的外在环境和条件,有顺境,有逆境。关键在于每个人自身的努力,发扬主观能动精神,不但会利用现有的条件,而且要学会创造条件改造环境。英国首相丘吉尔本来口吃,后来成为演说家,就是把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条件的一个典型例子。

  (4)学生齐读第3段,对照词语提纲,尝试背诵。

  教师强调应重点掌握的词语:①②致③绝④假

  3.学生朗读2、3段,背诵1、2、3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二、三题。

10 劝学 篇14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学习重点:1、实词:已、中、疾、彰、假、水、绝、兴、

  2、虚词:之、而、乎、于、焉、无以

  学习难点:判断句式、定语后置句式、状语后置句式

  学法指导:反复诵读、字词句翻译、理解背诵

  预习导学:

  一、文本链接

  1、 荀子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一前238)名   字    ,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    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同孟子成为对立派,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主张“    ”、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2、解题     《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之一,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作者从不同方面论述了学习的重要和必要,从而勉励人们要不停的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品德。因此,“劝”在本文是    的意思。所以题意是“     人们勤奋学习”。

  二、基础知识

  1.字音掌握

  木直中(     )绳   虽有槁暴(     )  参省(     )   锲(   )而不舍     须臾(     )    驽(      )马          假舆(       )马    

  镂(     )           跬(    )步         螯(   )           蛟(      )龙        (    )      朽木不折(     )  

  2.解释下列实词和虚词

  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木直中绳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声非加疾也                               假舆马者                                                               

  而绝江河                                 无以至千里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3、归纳本文出现的通假字并解释

  4、找出词类活用并翻译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5.译古今异义词

  以为轮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蚓无爪牙之利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6.一词多义

  ①于    青,取之于蓝                         ②  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而青于蓝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③而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吾尝终日而思矣                                                               

  登高而招                                                                             

  蟹六跪而二螯                                                                     

  锲而舍之                     

  通过以上句子总结“而”的用法,并将课文中其它带“而”的句子找出来,判断它们的用法。

  ④ 绝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以为妙绝   

  佛印绝类弥勒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7.找出本文的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

  ②状语后置句

  ③定语后置句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能够背诵默写课文。

  2、能够流畅的翻译课文。

  3、掌握文本的论证特点及语言特色。

  4、领会学习的重要意义,明确学习应持有的正确态度。                                

  学习重点:背诵、默写

  学习难点:理解文章的论证过程及语言特色

  学法指导:诵读、默写、翻译

  预习指导:

  一、理清文脉:                        学习的意义:                                                                                                      

  中心论点:                         学习的作用:                                                                                                 

  学习的方法、态度:                                                            

  二、文本探究:

  1、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① 自主预答:

  ②课堂整合:

  2、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①自主预答:

  ②课堂整合:

  3、最后一段论述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是从哪三个方面论述的?请结合第4段谈谈本文的论证方法和语言特色。

  ①自主预答:

  ② 课堂整合:

  三、背诵默写:

  1、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2、吾尝终日而思矣,                    ;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          ,          ,而致千里;             ,非能水也,           。             ,善假于物也。

  4、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

  得,      。        ,              ;              ,             。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              ,                 ;锲而不舍,            。                ,              ,              ,             ,用心一也。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

  四、翻译句子

  1、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5、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五、当堂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蓼(liǎo)蓝  靛(diàn)青  其曲中(zhǒng)规  参省(xǐng)

  b.(qì)而望  埃(āi)土  金就砺(lì)  骐骥(jì)

  c.跬(kuǐ)步  舆(yú)马  槁暴(pù)  金石可镂(lǚ)

  d.用心躁(zào)也  须臾(yú) 句读(doù)  参(cēn)省乎己

  2、 下面对加点字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

  a . 假 ( 借助,利用 ) 舟楫者    狐假 ( 借助,利用 ) 虎威  不假 ( 借助 ) 思索

  b . 冰,水为 ( 做,凝成 ) 之     行将为 ( 被 ) 人所并     为 ( 为了 ) 之奈何c . 非利足也,而致 ( 达到 ) 千里  专心致 ( 尽,极 ) 志  闲情逸致 ( 兴致,情趣 )

  d . 劝 ( 劝勉,鼓励 ) 学    劝 ( 用道理打动人 ) 导  劝 ( 劝说,阻止 ) 架

  3、 指出没有词类活用的句子 (  )

  a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b .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 .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d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下列句子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5、下列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 。

  a .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

  b . 善假于物也 / 于是余有叹焉 / 青取之于蓝

  c .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d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不如登高之博见

  6 . 选出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 (     )

  a . 善假于物也。     b .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 . 蚓无爪牙之利     d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7 . 选出下面各句中划线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      )

  ①非利足也,而致千里②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③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④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a . 达到 隔断 猛烈 功劳        b . 得到 渡过 大 成绩

  c . 得到 断绝 快 功绩          d . 达到 横渡 强 成功

  8.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解释最恰当的一组是(   )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暴:露      b.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须臾:指长者

  c.故不积跬步           跬:一步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省:忽略

  六、拓展延伸    

  1、搜集有关劝学的名言:

  2、 阅读并翻译:        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1)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安有人臣而戏其君乎?

  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2)师旷关于人生少年、壮年、老年学习意义的论述,用荀子《劝学》中的原话说就是 :

  这则短文启示人们:

  3. 课外美文赏读:      劝学篇第一

  荀子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

  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兮,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傲、非也,、非也;君子如向矣。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问者,勿告也;告者,勿问也;说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谓也。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

  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参考译文]:

  所以,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干、越、夷、貉之人,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习惯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诗》上说:“你这个君子啊,不要老是想着安逸。认真对待你的本职,爱好正直的德行。神明听到这一切,就会赐给你巨大的幸福。”精神修养没有比受道德薰陶感染更大了,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了。                                                     

  南方有一种叫“蒙鸠”的鸟,用羽毛编织作窝,系在嫩芦苇上,风一吹就坠落了,鸟蛋全部摔烂。不是窝没编好,而是不该系在芦苇上面。西方有种叫“射干”的草,只有四寸高,却能俯瞰百里之遥,不是草能长高,而是因为它长在了高山之巅。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再不能变白了,兰槐的根叫香艾,一但浸入臭水里,君子下人都会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

  事情的发生都是有起因的,荣辱的降临也与德行相应。肉腐了生蛆,木朽了生虫,忘记做人准则就会招祸。太坚硬物体易断裂,太柔弱了又会自身束缚,与人不善会惹来怨恨,干柴易燃,低洼易湿,草木丛生,野兽成群,万物皆以类聚。所以靶子设置好了就会射来弓箭,树长成了森林就会引来斧头砍伐,树林繁茂荫凉众鸟就会来投宿,醋变酸了就会惹来蚊虫,所以言语可能招祸,行为可能受辱,君子为人处世不能不保持谨慎。

  因此没有刻苦钻研的心志,学习上就不会有显著成绩;没有埋头苦干的实践,事业上就不会有巨大成就。在歧路上行走达不到目的地,同时事奉两个君主的人,两方都不会容忍他。眼睛不能同时看两样东西而看明白,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而听清楚。蛇没有脚但能腾空飞起,鼠有五种本领却还是没有办法生存。《诗》上说:“布谷鸟筑巢在桑树上,它喂养七只幼鸟也能有条不紊。善良的君子们,行为要专一不偏邪。行为专一不偏邪,意志才会如磐石坚。”所以正人君子的意志必须始终坚定专一。    

  古有瓠巴弹瑟,水中鱼儿也浮出水面倾听,伯牙弹琴,拉车的马会停食仰头而听。所以声音不会因为微弱而不被听见,行为不会因为隐秘而不被发现。宝玉埋在深山,草木就会很滋润,珍珠掉进深渊,崖岸就不会干枯。行善也可以积累,哪有积善成德而不被广为传诵的呢!

  学习究竟应从何入手又从何结束呢?答:按其途径而言,应该从《尚书》入手到《礼经》结束;就其意义而言,则从做书生入手到成为圣人结束。长期积累才能深入探究出其中的奥秘,学到死方能后已。所以学习的教程虽有尽头,但进取之愿望却不可以有片刻的懈怠。毕生好学才成其为人,反之又与禽兽何异?《尚书》是政事的记录;《诗经》是心声之归结;《礼经》是法制的前提、各种条例的总纲,所以要学到《礼经》才算毕业,才算达到了道德之顶峰。《礼经》敬重礼仪,《诗经》《尚书》博大广阔,《春秋》微言大义,它们已经将天地间的大学问都囊括其中了。

  君子学习,要听在耳里,记在心里。倾注全部的心血,表现在一言一行,哪怕是极细微的言行,都可以垂范于人。小人学习是从耳听从嘴出,相距不过四寸而已,怎么

  能够完美于他的七尺之驱呢?古人学习是自身的需求,现在的人学习则只是为了炫耀于

  人。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习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所以,没人求教你而去教导别人叫做浮躁;问一答二的叫罗嗦;浮躁罗嗦都是不对的,君子答问应象空谷回音一般,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礼经》《乐经》有法度但嫌疏略;《诗经》《尚书》古朴但远离现实;《春秋》简略但不够周详;仿效良师学习君子学问,既崇高又全面,还可以通达世理。所以说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

  崇敬良师是最便捷的学习途径,其次那就是崇尚礼仪了。若上不崇师,下不尚礼,仅读些杂书,解释一下《诗经》《尚书》之类,那么充其量不过是一介浅陋的书生而已。要穷究圣人的智慧,寻求仁义的根本,只有学习礼仪才能做到。就像提起皮袍的领子,用五指梳理皮毛一样顺理成章。如果不究礼法,仅凭《诗经》《尚书》去办事情,就如同用手指测量河水,用戈矛舂黍米,用锥子扎铜壶一样是费力不讨好的。所以,崇尚礼仪,即使不太透彻,也算是礼仪之士;不尚礼仪,即使聪颖善辩,也不过是一介散漫不羁的书生而已。

  如果有人前来向你请教不合礼法之事,不要答理;前来传播不合礼法之事,别去追问;在你面前评论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参与;态度野蛮的,别与他争执。所以,一定要是合乎道的标准,才给予礼遇;不按道的标准,就回避他;因此,对于恭敬有礼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宗旨;对于言辞和顺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内容;有明显感应的人,才可与之论及道的精深极致。所以,跟不可与之交谈的交谈,那叫做浮躁;跟可与交谈的不谈那叫怠慢;不看对方回应只顾滔滔不绝长谈的叫盲目。因此,君子不可浮躁,也不可怠慢,更不可盲目,要谨慎地对待每位前来求教的人。《诗经》说:“不浮躁不怠慢才是天子所感激的。”说的就是这回事。

  射出的百支箭中有一支不中靶,就不能算是善射;从千里之外驾驭车马只差半步却停下了,这也不能算是善驾;对各类事物不能融会贯通、对仁义不能坚守如一、当然不能算是善学。学习本是件很需要专心至致的事情,学一阵又停一阵那是小人才犯的低级错误。涂巷之人中间好的少,坏的多,像桀、纣、拓就是属于这一类型的人,能够全面彻底地把握所学的知识,才算得上是个学者。

  我们已经知道了学得不全不精就不算是完美,所以要常用朗读和训释去融会贯通,用思考和探索去理解,用寻师访友来把握,从而达到排除所有干扰去潜心修炼。使眼不再看不该看的、耳不再听不该听的,嘴不再说不该说的,心不再想不该想的,以达到完全醉心于学习的理想境地。如同眼好五色,耳好五声,嘴好五味那样,一门心思就只想着如何造福天下。如果做到了这般地步,那么,在权利私欲面前你就不会有邪念,人多势众你也不会屈服的,天下万物都不能动摇你的信念。活着是如此,到死也不变。这就叫做有德行、有操守。有德行和操守,才能做到坚定不移,有坚定不移然后才有随机应变。能做到坚定不移和随机应变,那就是完美的人生了。到那时上天会为你显现它的光明,大地会为你显现它的广阔,君子最应该珍惜的就是自身德行的完美了。

10 劝学 篇15

  授课

  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课题

  《荀子・劝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比喻、对比论证方法,提高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2.掌握绝、强、假、望等多义词,积累通假字,三个文言虚词。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明确认识学习重要性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

  重点 1.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

  难点 掌握全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重点内容: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 一、检查背诵 学生齐背一遍,再抽查两名学生独立背诵。 二、师生共同研习第4段 1.学生齐读第4段。                        2.请学生列出本段的词语提纲,并用图示法展示本段的推理过程。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研习第4段,背诵第4段;归纳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进行探究性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分类归纳文言知识,小结全文。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重点内容: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 3.借助词语提纲、思路推理图示,学生按图索骥,尝试背诵。

  4.学生齐背第4段。

  三、分析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

  学生从文中选择相关句子作答。 要求学生在朗读中反复体会。 四、探究性阅读训练

  教师提示应重点掌握的词语:①跬②镂③一④焉⑤至。 对“至”作重点分析:下面两个句子中的“至”和“致”有何区别? 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至”在《说文解字》中本义是“鸟飞从高下至地也”,引申为“及,达到”,①句强调指出自身积累“跬步”达到的结果,用“至”突出了第4段的中心。“致”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送诣也,送而必至其处也。”含有“使……达到”的意思,②句强调“善假于物”的重要作用,用“致”恰当地表达了语意。 提问:本文作为一篇议论文,写作特点是什么? ①比喻说理,形象透彻; ②正反对比论证,灵活而富于变化; ③气势充沛,说理流畅,多用对偶、排比句式。 1.提问: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指“学习”,但是他到底“劝”人们学习什么呢? 教师否定,点拨并引申:课文中,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从上句的“故”字看,这是荀子通过一组比喻得出的结论。从这一点看,荀子劝学是“劝”人们首先要学习做人。另外,“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德,圣心备焉”这一句同样着眼于品德的养成。在荀子看来,学习可以改造人恶的本性,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所以,学习的对象是明确的,也就是品德的学习。 《劝学》中未选入本文的语句有“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这些语句也可以证明荀子劝勉人们学习就是让人们完善自己,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历史和现实无数的事实证明,只有立德才能立人,只有尚德才能治国。时至今日,先贤的宏声巨音仍回响在现代都市和乡村的上空,引领着人们求美、求善。以德治国,公民道德规范的实施不正印证了这一点吗?刘海洋伤熊事件确实值得我们深思,让我们深刻地领悟到现代教育的些许缺憾。

  当然,荀子讲学习要积累、坚持、专一的方法和态度,对我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也具有启发意义和指导作用。

  2. 提问:有人说,《劝学》是篇具有浓厚人文特色的文章,从开篇到结尾始终把“人”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进行论述,“人”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重点内容: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

  五、活动与探究

  实质上是本文反复咏唱的主旋律,透过文字,我们可以发现文中写了哪些人呢? 学生明确:“君子”“吾”。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知明而行无过”“善假于物”;吾“尝终日而思” “而望”,知道“不如须臾之所学”“登高之博见”,知道“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的效果,是“知假物”的人。但“吾”比“君子”低一个境界。 教师适当引申: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主张用教育来陶冶,用礼法来约束,才能抑“恶”扬“善”,避“恶”就“善”,所以文中向我们展示了两种不同境界的人,突出学习的重要性。 3.请把“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之事者,无赫赫之功”两句插到本文各自最适合的段落中去,并简要说明理由。 教师略作解释:冥冥:精诚专一,埋头苦干。昭昭:明显的样子。:同“冥冥”。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 “蓬生麻中”点出外部环境,与“善假于物”的“物”是合拍的,而且《劝学》第3段论述“善假于物”的作用,故应放在第3段末尾。第4段中的“积”“锲而不舍”“用心一也”同“”相呼应,故第2句应放在第4段段尾。 应从词语的照应关系来着手解答问题。 这样分析,把课文内容的理解上升到哲理美的层次,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 1、以“我的求学故事”为题演讲 学习课文之后,要求同学们畅谈自己对学习的认识,谈谈自己的求学经历,交流学习的方法、经验及感受。通过彼此交流,相互借鉴,同学们逐步树立应对困难、超越自我的坚定信念。如有的同学力主“学海无涯乐作舟”一字之变,对学习的主动需求已充分展现;有的同学针对“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谈身处优越的家庭条件和较好的学习环境,应学会利用一切有利条件专心学习,发展自我。当然,也有个别同学倾吐求学的苦衷,如“学习,想说爱你不容易”,只要发诸真情,就应该肯定,并作正确引导。 教师也可积极参预该项活动,针对“学,不可以已”这一中心论点,谈其时代意义,提倡终身学习,并结合自己的求学经历现身说法,学生所受教益颇多。

  2、挑战荀子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与孔子主张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也,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是否矛盾? 同学的看法是:我们追求完美,但我们更渴求真实。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是否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相同,都强调学习与思考应紧密结合,二者不可偏废。 同学的看法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强调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重点内容: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作业 的是向他人请教,善假于物,句意应为“我曾经整天地苦思冥想,比不上短时间向他人请教的收获大。” ③“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强调坚持的重要性,但是否有些绝对? ④《劝学》中有这样的文字:“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强调环境对于成功的重要意义,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真的那么重要吗?

  ⑤荀子主张学习的态度,一言以蔽之,即“勤奋”“刻苦”,难道仅有此学习路径就畅通无阻了吗?学习方法岂可轻视? 本文是先秦时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荀子的一篇名作,连用20个比喻,反复论证学习的意义、作用。妙语连篇,具有激荡人心的力量,不愧是语言大师。春秋战国五霸七雄迭起,诸子百家活跃于政坛、文坛,不但留下了他们光耀千古的思想理论,也同时留下了他们语言艺术的名篇精萃。同学们要发扬好学不倦的精神,把视野投向古今中外,从大千世界中吸收丰富的营养滋润自己。 在学生的背诵声中结束全文。 1.结合荀子的《劝学》,写一篇读后感,题目是:学贵有恒――读《荀子・劝学》有感。

  2.完成课后思考练习三。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参考板书课  文  赏  析 《荀子》在说理方面取得的成就,达到了先秦时期的高度。但就《荀子》三十二篇文章来看,富有文学价值的不多,惟独《荀子》的开篇之作《劝学》运用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形象生动具体地论述了学习的目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勉励人们努力学习,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荀子借君子之言立论,劝导人们“学不可以已”。作者提出论点后,没有抽象地说理,而是连用五个比喻作为论据,作了形象的论证。“青于蓝”“寒于水”两个比喻,从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进入胜境为例,说明学习是无止境的,人们应该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地用人类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也说明了只要不停顿地学习就可以后来居上。而后又用“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三个比喻,从事物经过加工打磨可以改变原来的特征发挥其作用,说明经过学习可以改变习性。 为了劝勉人们重视学习,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的亲身体会继续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又用“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的感受引出了一连串比喻,具体论述了学习的作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利用自然界事物的经验总结;“假舆马”“假舟楫”是人们利用改造了的事物得到了“致千里”“绝江河”这样的好效果,这些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学习应该利用外物,学习可以使人提高能力。 那么,应该怎样学习呢?作者又运用大量比喻作了具体形象的论述。首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两个比喻引出“积善成德”,正面说明学习的过程是由少到多,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后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拒绝做小事情。接着以“骐骥”“驽马”为喻比较说明客观条件再好,也未必能成为学习好的决定因素,关键在于主观努力;条件虽差,如果主观上能做到刻苦学习,持之以恒,则最终必能达到目的。这里作者特别提倡“锲而不舍”的精神,并且又引喻说理。“朽木”这个比喻指出在学习中一曝十寒,没有恒心之弊;“金石”这个比喻指出坚持不懈之功。这四个比喻对照论述了学习贵在“锲而不舍”。文章最后用蚓、蟹设喻,对照论述了学习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学无专精。 由此可见,作者善于驾驭形象,大量运用确切的比喻,把深奥抽象的道理说得深入浅出,通达晓畅,具体生动,发人深省。更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运用比喻灵活多样,恰到好处。阐述观点,论证道理,有的从正面设喻,有的从反面设喻;有的单独设喻,有的连续设喻;有的同类并列,有的正反对照;有的只设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有的先设喻再引出要说的道理,总之,铺锦列绣,无所不用。因此文中用喻虽多,却无板滞生硬的感觉,相反,随着用喻的连续转换和充分展开,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生气勃勃。

  教学问题集锦

  解决问题措施及实践结果

  问题原因分析

10 劝学 篇16

  名师导航

  内容感知

  本文主要阐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总结了治学经验,勉励人们努力学习。文章开宗明义提出论点:“学不可以已。”然后以一组比喻句说明通过学习可以提高自己和改变自己。接着以“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来比喻通过学习并对照检查自己的思想言行,人才会聪明起来,少犯错误。在荀子看来,学习的第一要义就是培养一个人的思想品格。“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学习不仅要善于利用外部的客观条件,还要像“积土成山”“积水成渊”那样不断积累,像“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那样坚持不懈,像蚯蚓“上食埃土、下饮黄泉”那样用心专一。崇高的德行是靠平时长期不断积累起来的,一个人只要不断行善,就会形成美德,就会得到高度的智慧,就会具备圣人那样崇高的思想道德。

  句段剖析

  一、疑难妙句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剖析:君子,古指道德学问都达到很高境界的人。已,停止。

  这不但是《劝学》篇的第一句,也是整个《荀子》著作的第一句。为什么首先提出学习的问题呢?因为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著作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的问题,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因为他十分重视这个问题,所以他把自己的见解通过君子之口提出来,以示郑重。

  在措辞上,他不说应该不断学习,而是说学习不可以停止,这对纠正人们学习上常犯的不能持之以恒的毛病,更有针对性。从学派传统来说,儒家一向劝导人们要好好学习,如《论语》的第一句就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荀子自称是孔子的继承人,他的著作第一句也说:“学不可以已。”这从表面上看,只是继承了儒家的“劝学”传统,其实他强调的程度显然不同。因为在孔子看来,“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而荀子则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的学习才能获得,所以荀子是在新的认识论基础上,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把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就行文而言,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语言简练,命意深广,因而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的滔滔阐述。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剖析:青,靛青,一种染料。蓝,草名,也叫蓼蓝。于,前一个为介词“从”,“青于蓝”“寒于水”中的“于”均为“比”。此句意思是:靛青,从蓼蓝草中提取出来的,但却比蓼蓝显得更青;冰,水(遇冷)凝结而成,却比水更寒冷。

  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

  这两个比喻,是说人通过发奋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胜过昨日之我,也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发展,有所提高。不过要达到“青于蓝”“寒于水”,就必须不断地学习,也就是说,“学不可以已”。所以这两个比喻深刻有力地表明了中心论点。它催人奋进,使学习的人受到很大的启发和鼓舞。

  3.木直中绳, 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剖析: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 ,使……弯曲。槁暴,枯干。此句意思是:木头挺直得符合墨线,用火去 烤,使(它)弯成车轮,它弯曲符合圆规;即使再经风干日晒,(它也)不能再挺直了,(这是)用火烤使它变成这样的啊!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但是经过学习可以使人由“恶”而变“善”。因此他强调了“ ”的作用。通过这个比喻,说明即使原来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不善”之人,经过学习,也可以变为完全合乎道德规范的人,深刻地说明了学习是可以彻底地改造一个人的。

  4.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剖析:砺,磨刀石。参,验,检查。省,省察。过,此为名词,过错,过失。此句意思是:所以木头经墨线校正后一加工就直了,刀剑放到磨刀石上一磨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自己的言行,就智慧高明而且行动也没有过错了。

  作者用一“故”字,以示对上文的归纳,又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而改变了原来的状况,根据同样的道理推论,人也只有经过学习,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学问的人。学习对改造人的品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不断学习改造获得的。这两个比喻并列使用,喻意更为明确、深刻。同时它也对后面的进一步推论奠定了基础。

  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剖析:兴,起,兴起。备,具备,具有。此句意思是:堆积泥土成为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集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在这里产生;积累善行养成好的品德,于是高尚的精神智慧就会自然形成,圣人的思想也具备了。

  作者再用两个比喻来说理,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荀子根本不承认“天生圣人”的说法,他指出人只要努力学习,“积善成德”,就可以具备圣人的思想。圣人也是不断学习而成的,正如他在《性恶》篇中所说的:“积善不息”“涂之人可以为禹”。荀子十分强调“积善”的作用,因而,这里连设两喻,从正面论证了积累的作用。

  6.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剖析:跬,古代指半步。古人以迈出一脚为“跬”,迈出两脚为“步”。此句意思是:所以,不积累半步一步行程,就无法到达千里远的地方;不汇集涓细的水流,就无法形成江河大海。

  “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说明学习靠积累。与上一句形成正反对照,说明“积”与“不积”效果是完全不同的。人们掌握知识、培养品德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由不知到知、由少到多、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这个过程要靠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积累才能实现。

  7.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剖析:骐骥,骏马。驽马,劣马。锲,刻。镂,雕刻。此句意思是:骏马一次跳跃,(毕竟)不能超过十步;劣马拉车十天(也能行千里),功绩在于坚持不懈。用刀刻一下就放下来,即使是朽木也刻不断;用刀刻个不停,即使金属和石头也可以雕刻(成器)。

  这里谈论的是如何积累的问题。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骐骥本身条件虽然好,如果止于一跃,还达不到十步。驽马本身条件虽然差,如果能前进“不舍”,也可以跑得很远。这便告诉人们,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接着,荀子又用“锲而不舍”与“锲而舍之”相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对于人们学习而言,如果一暴十寒,时学时辍,再简单的知识也学不会;如果能持之以恒,即使是再艰深的知识也可以学会。

  荀子认为“积”,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要日积月累,必须要坚持不懈。

  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剖析:埃土,即尘土。一,专一。六跪,六条腿。螯,蟹钳。此句意思是:蚯蚓(虽然)没有锐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可以)向上吃尘土,向下喝地下泉水,心思专一的缘故呀。螃蟹虽然有六只脚和两只蟹钳,(但如果)离开蛇和鳝鱼的洞,它就没有可以寄居存身的地方,这是它用心浮躁(不专一的缘故)。

  荀子以蚓和蟹进行设喻,两相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不能浮躁。浮躁了,无论你有多少本领,有多大能力,都将一事无成;反之只要专心致志,即使能力小,办法单一,坚持下去也能达到目的,获得成功。学习更是如此,只要专心致志,就会取得成功。这里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两个角度论述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二、重点语段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剖析:“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结合亲身的体验,通过“终日思”与“须臾学”的对比,强调空想不如学习。而这个与空想相对的“学”字,不言而喻,就是指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这种对学习的见解,也是荀子基于他的认识论提出来的。荀子否认孟子所说的人有天生的“良知”“良能”,因此他强调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习。他这里提出的“学”的概念,就具有一定的唯物主义因素。接着连设五个比喻,展开论证。荀子先从生活经验说起:站在高处望,比踮起脚见得广阔;登高招手,顺风呼喊,手臂并非更长了,声音并非更大了,可是别人却能够远远地看到,清楚地听到:可见利用高处、利用顺风是很有作用的。推而广之,“假舆马”“假舟楫”的人,也并非善于走路或擅长游泳,可是他们却能“致千里”“绝江河”,足见利用交通工具的重大意义。这些比喻,从见、闻,陆、水等多个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是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审美鉴赏

  《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见解,也集中体现了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1.比喻贴切,以喻代议。

  《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章,这篇文章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原因何在?最重要的是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如文章开首,连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四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收到了先声夺人的强烈效果。值得指出的是,文章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

  从形式上看,《劝学》中的比喻灵巧多样,运用自如。有的从正面设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有的从反面设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有的单独设喻,有的连续设喻;有的同类并列,有的正反对照;有的只设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有的先设喻再引出要说的道理。总之,铺锦列绣,无所不用。所以文中用喻虽多,却无板滞生硬的感觉,相反,随着用比的连续转换和充分展开,形成整齐而富于变化的句式,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生气勃勃。

  2.多用对比,便于说理。

  《劝学》在写作上的另一个特点是大量运用整齐的句式进行正反对比。如在说明学习要善于积累的道理时,作者先后以“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作对比,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充分显示出“不舍”对于学习的重大意义。在阐述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时,作者又用“蚓”和“蟹”作对比,前者“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后者虽有“六跪而二螯”,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道理何在?就在于前者“用心一也”,而后者“用心躁也”。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衬,增强了说理的分量。

  荀子的文章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铺陈扬厉,说理透辟;行文简洁,精练有味;警句迭出,耐人咀嚼。

  日积月累

  一、学海拾贝

  文言实词

  文言实词是文言文中具有实在意义的词,通常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等。

  《高考考试大纲》要求:“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常见实词”从词义上看,应当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在文中”相当于通常所说的语境。

  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要从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等现象去分析它,掌握它的意义。对文言实词词义的理解是文言文学习极为重要的内容。要能顺利地读懂浅易的文言文,就必须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有关文言实词的知识,并具备从同一实词的若干义项中挑选它在上下文语境中应取义项的能力。

  二、典题精讲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城之不拔者二耳。       拔:被攻取。

  b.齐人未附。                    附:归附。

  c.使老弱女子乘城。              乘:巡视。

  d.齐人追亡逐北。                北:指败逃者。

  指点迷津:这道题选的四个句子,要解释的四个实词,虽来自课外,但考查的立足点却在课内。

  联系《廉颇蔺相如列传》“其后秦伐赵,拔石城”,《谋攻》“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就可以推知a项中“拔”可解释为“攻取”,由于主谓之间有被动关系,所以解释为“被攻取”是正确的。

  联系《六国论》“齐人勿附于秦”,《赤壁之战》“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就可以推知b项是正确的。

  “使老弱女子乘城”的前后语句是田单“乃令甲卒皆伏”“遣使约降于燕”。这些都是他用来示弱和迷惑燕军的一种手段,可以推出此处解释为“巡视”是不合语境的,且“巡视”一词也不符合老弱女子的身份。联系《涉江》“乘鄂渚而反顾兮”,《诗经•氓》“乘彼垣,以望复关”来看,应解释为“登上”。

  联系《过秦论》“追亡逐北”,可以推知d项的解释也是正确的。

  其实这道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实际上考查的是由课内到课外的迁移能力,只要我们胸中有课本知识,能由已知到未知进行比较推断,就能见“题”不惊,稳操胜券。

  答案:c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10 劝学(通用16篇)

微信扫码分享